夏天钓鱼与风向。

无论是市面上售卖的商品饵,还是自制的的饵料,无论哪一种饵料都要共同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才能上鱼更多。上鱼其实就是吸引鱼类,让鱼喜欢上饵料和窝料,它们愿意吃才行,这里面涉及到了如何让鱼类发现饵料,喜欢上饵料,以及一直吃下去。

听起来跟谈恋爱有几分相似,有过恋爱经历的朋友们都有这种经历,为了吸引小姑娘,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把自己擅长的都展示出来。那么饵料也应该如此,就算味道再好,但是鱼类发现不了,或者引不起注意,那么下面的中鱼也就无从谈起。想要钓鱼顺利,必须要把饵料的所有特征充分利用起来,让饵料的效果发挥到极致才行。

一、饵料的颜色

通常情况下,很多人在制作饵料时不太会在意饵料的色彩,一些发酵过的饵料更是看起来黑黢黢的,在一些水色较重的水域,入水后根本无从发现饵料。人们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知道鱼类在水种的视力是非常差的,主要觅食的器官还是依靠嗅觉,它们看不清东西是一个共性。

但就算如此,其实鱼类对于颜色的反应还是较为明显的,既然是想要饵料达到最佳的效果,自然也要利用上这个特点。在选择和制作饵料时,主要的选择就是黄色,白色,以及红色,这三种颜色在水中,对于鱼类的视觉器官的刺激最为强烈,特别能够吸引到鱼类的注意力。

所以大家在制作鱼饵时,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添加剂,改善一下饵料的颜色,来提升诱鱼的效果。

二、窝料味道要自然

上面说到了鱼类在觅食时最重要的器官就是嗅觉器官,一个好的嗅觉器官,让鱼类能够更快的发现水里出现的食物。通常情况下,我们强调饵料的雾化等效果,也是为了更快的让鱼类发现饵料,以及酒类的添加,同样是这个目的。

对鱼类来说,能够吸引他们的味道很多,每一种鱼都有一个特点,我们肯定不能任何一种都尝试。但是在主打一个味道时,过于极端也不好,比如草鱼喜欢酸臭的食物,你肯定不能直接扔一块豆腐乳进去了。

鱼类在选择觅食目标的时候,大多会有一个谨慎的态度,对于一些突然出现,以前从未见过的食物,会报以非常强的警戒心。想要降低他们的警戒心,最好的方法还是味道自然,尤其是素饵的使用,往往以谷物为主的一个原因就是味道更加自然,尤其是在一些农田旁边的水域,选择农田里面的作物为主要的饵料也是这个原因。我们需要通过自然的味道,来降低鱼类的戒心,给它们一个饵料是自然界常见的食物的错觉,这样才会更快进窝。

三、吃不饱

窝料的作用是诱鱼,这是它的主要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唯一作用。钓鱼人不是养鱼人,如果窝料投放多了,或者投放的方法不对,鱼类在还没有接触到饵料的情况下,就已经吃饱了,岂不是一切都白费了。

所以窝料的最大特点就是鱼类喜欢吃,但是又吃不饱,所以诱鱼的窝料投放不能太大。其中即需要有干货,比如颗粒物,也需要一些虚,比如粉末状物。让鱼类一直在窝子里面待着,却怎么也吃不饱才行。

钓鱼人在制作饵料时,也要注意颗粒物的比例,太多了自然不好,少了诱鱼不佳,最好是较为松散的颗粒物,咬一口就会散开,这样效果会更好,鱼类更难吃饱,只能在窝里待着。

相关阅读

增加鱼饵味道可增强诱鱼效果


在钓饵中增加味料,现在已经越来越普遍。很多钓鱼小药就是起这个作用的。不同的鱼儿会对不同的气味和味道有所偏爱,所以在钓饵中增加味料时,也需要针对不同的鱼儿以不同的配方进行配置。只有对不同的鱼儿投其所好,才能获得好的钓绩。因此,凡是能散发某种独特气味、能诱集鱼儿的物质,都可以成为增味料。各种鱼儿的食性及嗜好不同,因此增味料也有很多种,主要有香味料、甜味料、酸味料、腥味料等。

增味料有特殊的诱鱼作用,它既可以用作蘸饵,又可以作为钓饵的配料。其主要特点如下。

1、诱鱼力强。增味料均是能散发浓烈气味的物质,这些物质的气味都比鱼类平时食物的气味浓烈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因为鱼类的嗅觉极为灵敏,隔很远就能闻到这种气味,只要这种气味一出现,鱼儿便会奔饵而来,群鱼汇集。

2、选择性大。有的鱼喜欢这种气味,有的与喜欢那种气味,如果想专钓某种鱼,就得使用它说喜欢的增味料,如鲤鱼喜香甜,就要给他准备香甜的增味料;鲢鱼偏爱酸味,就得用酸味较浓的增味料来进行引诱。

3、用量少。一般的增味料浓度很高,在使用时不宜过多,只需少量即可达到诱鱼的效果。如蘸饵,每次只需在饵料外蘸上少许即可。如果用得过多,使气味太过浓烈,鱼儿反而会因为不适应而使饵料失去效果。因此,在使用增味料时,要特别注意适量添加。

4、品种繁多。能提供不同气味和味道的物质极多,随着不断开发,市场上的增味料品种也在日益增多,钓鱼对于增味料也有了更多的选择。

鱼的种类与水域不同,垂钓所需饵料也不同。所以很多钓友每次钓鱼,都带有几种饵料并按情况加以调配。这样一来,每次用不完的鱼饵如何保存变成了钓友们关注的问题了。

如果是商品饵,可用小瓶存起来,将包装上的使用说明贴在瓶上,另可用贴纸写上鱼饵的生产日期和拆封日期,外出垂钓时只带几瓶钓饵即可。很多钓饵的脱脂技术做的不太好,很容易因高温日晒和受潮而变质,导致不能再次使用,有钓箱的钓友可将不同的小瓶放在钓箱内,用后马上放回钓箱,这样可以减少日晒雨淋对钓饵的影响。回家后再用湿布将各小瓶擦干净,放在阴凉处,这样有利于保质和减少虫鼠的侵害。

如果是鱼虫,保存的方法便不一样了,保存活虫宜放于盆内,每天换水一次,可以活3~4天。盆放于阴凉背光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夏天气温高,密集的鱼虫拥挤、缺氧、饥饿,容易死亡,可利用冰箱保存。将红虫、水蚯蚓、螺肉等放入方形塑料小盘内(可利用装糕点的塑料小矮盘),铺薄薄一层,经冷冻室速冻后,集中放入密封的塑料袋内,扎紧袋口。

保存活沙蚕最好用冷干毛巾包裹,可有效地吸附水分和受伤虫体流出的粘液,保持饵团干燥,控制钓饵温度均衡,延长保质期,防止沙蚕短时间内死亡及腐败变质。

什么颜色与味道的鱼饵好钓鱼


现在的鱼也是一样,非常挑食,不是随随便便给它点东西就会吃(当然这都是人给惯出来 的毛病)。所以现在的钓鱼人绞尽脑汁地给鱼弄好吃的,自己随便对付两口无所谓,给鱼吃的东西却是一点都马虎不得的。

所以,给鱼准备吃的,也得讲究色、香、味俱全。 不然,鱼也不会鸟你的。

1、色:鱼类的视觉相对来说较迟钝,但是一些淡水鱼种,在清水中能见到几米、十几米外的食物。所以根据各种鱼的偏爱配制饵料也十分讲究。不同的鱼类对于鱼饵的颜色有不同的喜好。例如鲫鱼对黄色比较偏爱,所以,酒米对鲫鱼就很有吸引力。而鲤鱼喜欢黄色、褐色,草鱼喜欢黄色、绿色等,所以,我们在选择饵料时就需要注意这一点,根据垂钓鱼种选择颜色适合的饵料,效果会更好。

2、香:指鱼饵的气味。气味对是否能吸引鱼前来摄食有很大影响。就好比是人,经过一个饭店门口,闻到里面的菜香,会让人产生食欲,忍不住要进去品尝一下。

现在不管是坑塘钓还是野钓,鱼饵中加点小药好像都非常普遍了。有的喜欢把几种小药一股脑的都加进去,或者唯恐鱼闻不到,使劲的往里加,结果那种刺鼻的气味人都受不了,何况是鱼呢?要知道,鱼的嗅觉可要比人发达多了。小药就是一种添加剂,其作用类似于菜品中的佐料,佐料加得太多,掩盖了菜品本身的味道,就不是一道好菜啦。

3、味:指的是口感。饵料的颜色鲜艳,香味诱鱼,把鱼招来了。可是等鱼来了,试着尝了一小口,结果满不是那么回事,看着倒是好看,闻起来也挺香,吃到嘴里却是苦的,还硌牙^_^,这不是加了苏丹红的过期食品吗?一生气,摇头摆尾的走啦!

所以,鱼饵的口感要好,软硬度要合适。有些钓友喜欢在饵料里添加一些白糖、蜂蜜、食盐这些东西,还是有道理的。还有,饵料太松散了,附钩性当然会差一些,但是如果饵料太硬了,鱼是不怎么喜欢吃的,多数鱼还是喜欢吃松软可口的饵料。

鱼饵根据味道,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

1、腥香型:适用于水温较低时使用,主要用于初春,深秋垂钓。如果是在水质较瘦的自然水域,夏季天气凉爽或夜钓时,腥饵效果也很好。

2、清香型:适用于垂钓肥水水域,主要用于夏季垂钓。

3、奶香型:适用于垂钓瘦水水域,垂钓水库效果很好。

4、果香型:适用于各种水域,针对性不强,水温高时效果较好。

5、酒香型:适用于各种水域,季节性不强。

色、香、味三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可分割,三者齐备,钓获才能丰收,钓者才能享受快乐!

自制鱼饵增加味道可增强诱鱼效果


在钓饵中增加味料,现在已经越来越普遍。很多钓鱼小药就是起这个作用的。不同的鱼儿会对不同的气 味和味道有所偏爱,所以在钓饵中增加味料时,也需要针对不同的鱼儿以不同的配方进行配置。只有对不同的鱼儿投其所好,才能获得好的钓绩。因此,凡是能散发 某种独特气味、能诱集鱼儿的物质,都可以成为增味料。各种鱼儿的食性及嗜好不同,因此增味料也有很多种,主要有香味料、甜味料、酸味料、腥味料等。

增味料有特殊的诱鱼作用,它既可以用作蘸饵,又可以作为钓饵的配料。其主要特点如下。

1、诱鱼力强。增味料均是能散发浓烈气味的物质,这些物质的气味都比鱼类平时食物的气味浓烈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因为鱼类的嗅觉极为灵敏,隔很远就能闻到这种气味,只要这种气味一出现,鱼儿便会奔饵而来,群鱼汇集。

2、选择性大。有的鱼喜欢这种气味,有的与喜欢那种气味,如果想专钓某种鱼,就得使用它说喜欢的增味料,如鲤鱼喜香甜,就要给他准备香甜的增味料;鲢鱼偏爱酸味,就得用酸味较浓的增味料来进行引诱。

3、用量少。一般的增味料浓度很高,在使用时不宜过多,只需少量即可达到诱鱼的效果。如蘸饵,每次只需在饵料外蘸上少许即可。如果用得过多,使气味太过浓烈,鱼儿反而会因为不适应而使饵料失去效果。因此,在使用增味料时,要特别注意适量添加。

4、品种繁多。能提供不同气味和味道的物质极多,随着不断开发,市场上的增味料品种也在日益增多,钓鱼对于增味料也有了更多的选择。

鱼的种类与水域不同,垂钓所需饵料也不同。所以很多钓友每次钓鱼,都带有几种饵料并按情况加以调配。这样一来,每次用不完的鱼饵如何保存变成了钓友们关注的问题了。

如 果是商品饵,可用小瓶存起来,将包装上的使用说明贴在瓶上,另可用贴纸写上鱼饵的生产日期和拆封日期,外出垂钓时只带几瓶钓饵即可。很多钓饵的脱脂技术做 的不太好,很容易因高温日晒和受潮而变质,导致不能再次使用,有钓箱的钓友可将不同的小瓶放在钓箱内,用后马上放回钓箱,这样可以减少日晒雨淋对钓饵的影 响。回家后再用湿布将各小瓶擦干净,放在阴凉处,这样有利于保质和减少虫鼠的侵害。

如果是鱼虫,保存的方法便不一样了,保存活虫宜放于盆 内,每天换水一次,可以活3~4天。盆放于阴凉背光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夏天气温高,密集的鱼虫拥挤、缺氧、饥饿,容易死亡,可利用冰箱保存。将红虫、 水蚯蚓、螺肉等放入方形塑料小盘内(可利用装糕点的塑料小矮盘),铺薄薄一层,经冷冻室速冻后,集中放入密封的塑料袋内,扎紧袋口。

保存活沙蚕最好用冷干毛巾包裹,可有效地吸附水分和受伤虫体流出的粘液,保持饵团干燥,控制钓饵温度均衡,延长保质期,防止沙蚕短时间内死亡及腐败变质。

钓鲤鱼的饵料配制策略 提高诱鱼效果和中鱼率


鲤鱼作为淡水钓中最常见的一种,也是最为钓鱼人熟悉的鱼种。它狡猾,谨慎的性格是众多钓鱼人苦恼的事情。正因为谨慎,所以在觅食时会有试探,会避免咬食危险的食物等等,钓鱼人很多精心准备的策略根本排不上用场。

但是,鲤鱼再聪明也不如人聪明,再狡猾的猎物也逃不脱老猎人的手掌心,想要解决鲤鱼问题,找好饵料才是终极方法。

饵料的配制

钓鲤鱼,要考虑到鲤鱼的口感,以及觅食的规律,在制作饵料时需要考虑进去。在钓鱼的饵料方面,最重要的就是饵料的口味问题,针对这个方面,我们选择的解决办法是用麸皮。

将麸皮和上小麦进行炒制,文火即可,炒出香味就行了。这样的制作方法,一方面是增加了饵料的体积,另外,饵料的味道优势也被凸显出来了,并且性价比最合适。

同样的,为了增加饵料的诱惑力,仅仅有香味还不足。鲤鱼虽然素饵吃的多一点,但是多了腥味它们也不反感。有人会说,进入夏季之后不是应该以素饵为主嘛?这个说法并没有什么错误,但是鱼类终归是水里的动物,如果没有点腥味,诱惑力非常的不足。

所以去市场上购买一些海产品,比如虾米之类的,价格并不算昂贵,可以一次多购买一些。基本上有一公斤左右,就已经够用一年的了,从体积上看也是很大的一包。回到家以后,将虾米进行粉碎,打成粉末即可。现在市面上卖的也有鱼粉,虾粉,骨粉之类,不愿意自己制作的朋友,可以直接购买。

另外就是黄豆面,它的制作方法其实有两种。和麸皮有些类似,同样是依靠炒制,将黄豆当中的香气激发出来。但是考虑到黄豆的特性,一般有两种炒制的方法,第一种就是直接炒制,将黄豆炒熟以后,在进行粉碎。另外一种就是直接选用黄豆面下锅翻炒,两者之间的优劣并无高下。

最后一个就是颗粒饲料粉,根据具体的颗粒饲料的大小,选择是否进行二次粉碎。如果颗粒饲料过大了,制作饵料时确实会干扰到饵料团的大小,就选择二次粉碎,但不要碾磨的太碎。

在最后的制作方面而言,颗粒饲料的占比最高,超过了一般以上,然后黄豆面,麸皮,虾粉等各占一成左右。根据鲤鱼的口感和味觉爱好,可以适当的加入一定的红糖,既能够起到诱鱼的左右,也可以代替一部分拉饵粉的功效。

在制作成功之后,如果不是立刻使用,就可以让饵料保持一个松散的状态即可,无需立刻揉搓成团。可以选取一点饵料团,然后加入一定量的天下无双,以及面粉,再进行第二次的揉搓制作,出来后的饵料团就可以使用了。

饵料的使用

如果在没有窝料的情况下,或者打算做一个远窝,可以用钓竿挂上一些大饵料团,差不多有枣子大小,然后在选定好的钓点周围快速打竿,制作一个窝子出来。

在钓饵的选择上,则可以选择双钩钓鱼,因为饵料的诱鱼效果不错,所以双钩加小饵料团,只要水里有鱼,基本可以保证稳定的上鱼速度。

这款饵料对于鲤鱼来说,口感上佳,味道一流,上鱼的效率不错。钓上鱼之后,不要太过于激动,照着上面介绍的方法,继续重新打窝,施钓,保持好频率,一天的渔获不会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