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几点好钓鱼。

鱼类除了维持生命最基本的新陈代谢以外,其正常游动、觅食和避敌、避害的逃逸以及鱼类抗恶劣环境、抗击病原体侵袭、受伤和患病时修复被损害组织等都会大量消耗体内的营养物。因此,鱼类会不停的摄食以补充自身的需要,但这只是鱼类在正常环境下的生存模式。那么,鱼情、水质和气候究竟会对鱼类的生长和我们的垂钓都有哪些影响呢?

首先说一下鱼情:

垂钓是在水中有鱼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的一项体育活动。那么,最基本的外出垂钓条件就是要确定所去的垂钓水域是否有鱼!在确定有鱼之后,还应该对鱼的种类、大小及密度做些详细的了解,其次还要对已经钓到的鱼的健康状况进行目检,看看鱼的皮毛是否完整?是否患有各种常见的鱼病?因为身体不健康的鱼类摄食力较低,会直接影响到垂钓的效果!

一般病毒性和细菌性鱼病,通常表现出充血、发炎、脓肿、腐烂和蛀腮、竖鳞等;寄生虫引起的鱼病通常表现出黏液过多、出血、羽点状或块状的孢囊;疥疮病则表现在病变部位的发炎和脓肿;白皮病是在病变部位发白、黏液少等等。

因为我们是为垂钓做准备而不是去搞养殖,所以知道这些简单的对鱼病目检的常识也就足够了!

其次再说一说水质:

水色标志着水的肥瘦程度和水中浮游生物的多少,同时也反映出水体的清洁与污染的程度!有经验的钓手一般都可以通过查看水色来分析和判断水质:dIaoYU007.CoM

1、黄褐色水

(包括褐色水和褐绿色水):

此种颜色的水体所含的藻类以硅藻、绿藻门的藻类为主。硅藻是许多水生动物及其幼体的优质饵料。当硅藻大量繁殖时,水体的颜色会呈黄褐色,该种水色是垂钓的上等水色!

2、黄绿色水、草绿色水

此种颜色的水体中所含的藻类主要以绿藻门的藻类为主,如球藻、新朋藻、多芒藻等。一般情况下,生长绿藻的水体颜色呈黄绿色,绿藻繁殖较多时水色呈鲜绿色。绿藻可以大量吸收氮肥,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所以以绿藻为主的水体是比较稳定的。以上两种水色的水质都比较适应垂钓!

当水体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时,硅藻就会大量死亡,水的颜色也会随之变化。如果发现水色太绿(如墨绿色)时,说明水质已经不适合垂钓了!

3、黑绿色水

此种水色的水体在天气比较热时,池塘的下风处常浮有一层绿膜,这说明水提中的浮游植物较多。水体中所生长的浮游植物以裸藻门的藻类(如双鞭藻、棘刺囊裸藻等)为主,这些都是鱼类不易消化的藻类品种。这种水质也不适合垂钓!

4、红棕色水

池塘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红棕色,且藻类在水中分布的也不均匀。此种颜色的水体中含有大量的甲藻门的藻类,如裸甲藻、多甲藻等。当它们大量繁殖时水体会呈酱油色,是水质变坏的标志!这种水质更不适合垂钓!

5、蓝绿色水

水体的颜色呈蓝绿色,水体的透明度较低。此种颜色的水体中含有大量的蓝藻,以微囊藻和螺旋藻为主。其中微囊藻也是鱼类不易消化的藻类。这种水质仍然不适合垂钓!

6、灰白色水

此种颜色水体中的浮游动物(如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数量较多,它们是鱼苗的优质生物类饵料。但当这些浮游动物的繁殖达到高密度时,它们就会与鱼类挣氧,造成鱼类浮头,从而影响鱼类的正常摄食与生长。这种水质还是不适合垂钓!

除了观察,我们还可以通过常规的水质化验来衡量水体的各项指标,看看是否适合鱼类的生长与垂钓:

一:PH值(酸碱度)是水质的重要指标,鲤、鲫、草鱼等主要的鲤科鱼类所适应的最佳PH值范围是7~8。如果水体中PH值偏低,可使鱼类血液中的PH值下降,削弱其血液载氧能力,造成鱼类的生理缺氧;PH值过高则可能腐蚀鱼类的鳃部组织,使鱼类等失去呼吸能力而大批死亡!

二:亚硝酸盐是氨转化为硝酸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亚硝酸盐对鱼类的毒性较强,是诱发鱼类暴发性疾病的重要因素。当水中亚硝酸盐浓度积累到0.1毫克/升后,鱼类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数量逐渐减少,血液载氧能力逐渐减低,而造成鱼类慢性中毒,此时鱼类摄食量降低!

三:氨氮产生主要原因是投放饲料过多和鱼类大量排泄物的累积及过度施肥而造成。正常水体中的氨氮含量如果超过0.2毫克/升就会对鱼类造成危害,而且氨氮的毒性与水体中的pH值及水温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温度和pH值愈高,氨氮所产生的毒性就愈强。

四:硫化氢在缺氧条件下,由残饵或粪便中的含硫有机物经厌氧细菌分解而产生。硫化氢可与水底泥中的金属盐结合形成金属硫化物,致使池底变黑。硫化氢有臭蛋味,具强烈刺激、麻醉和影响鱼类呼吸作用,对鱼类具有较强毒性。在水体中硫化氢的浓度如果超过0.1毫克/升,鱼类就不进食了!

最后说一下气候

我们去垂钓的水域一般都是一些面积不太大的鱼塘或小型水库,水的流动性不大且封闭性强,因此其水体环境很容易受到气候的影响!天气变化对水体环境的影响包括气温、日照、风、雨等,使水体的温度缺乏稳定性,对鱼的摄食、消化和生长都构成了重大的影响!

鱼是变温动物,它的体温随水温的变化而变化,与水温相差只有0.5~1℃。所以,鱼的生理活动和生理过程是受水温制约的。鲤、鲫、草鱼等主要的鲤科鱼类的生存温度大致是0~40℃,适宜温度大致是25~28℃。在这个适宜温度范围内,鱼体内的消化酶最多,消化酶的活性强,因此,鱼的摄食最旺盛,消化力强,消化率高,并且其代谢水平也最高。随着温度的下降,鱼体内的消化酶数量减少,消化酶的活性急速减弱,所以,鱼的消化力迅速下降,对食物的消化速度明显减缓,其结果便是摄食量急剧下降!这就是在天气骤然降温或在有些往鱼塘里放地下水时钓不到鱼的真正原因!

相反,如果温度升高则会加速水中和水底的有机物分解,有机物分解耗氧在水体中一般占40%以上!至使池塘、小水库等在高温期很容易出现缺氧状态,鲤、鲫、草鱼等用鳃呼吸的鱼类,它们不能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只能利用水中的溶解氧。正常情况下,水中的溶解氧浓度是很低的(水温25~30℃,水中溶解氧饱和量为每升水8.11~7.53毫克),而且,水温越高,水中的溶解氧越少。

然而,水温越高,鱼的生理活动越旺盛,需要的氧越多,耗氧率也就越高!鱼的生理活动增强,但新陈代谢水平却下降,消耗的营养物质多可吸收的营养却少了很多!再加上缺氧,同样会造成摄食量下降!所以在天气闷热时垂钓同样很难有好的渔获!

通过了解各种因素对垂钓的影响,我想渔友们该不会再草率地外出去垂钓了吧?

编辑推荐

野钓时影响鱼情的五个要素


钓鱼人都喜欢野钓,不仅仅是因为野外水域的渔获没有污染,更多的是野钓有惊喜,有挑战,有失意后的再次等待,往往在不经意之间出现心惊肉跳的场面。水边小坐,胜过茶楼十盏。参与野钓的渔友很多,也有很多的渔友总是抱怨现在的鱼儿不好钓,渔获总是寥寥。的确,现在的野钓环境已经大不如前,钓场并没有多大的改变,但生态环境却变化很大,电鱼、滥用网捕、下药、施肥、污染等等,渔业生态遭到了严重破坏。但,爱上了野钓就很难戒掉,因为这已经融入了我们血液,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种方式,钓鱼的日子还是要继续。抛开环境因素的影响,野钓中影响鱼情的其他要素按照程度大小排序是:天气、钓位、饵料、技术、应变能力。

1.气候对鱼情的影响的确很重要,鱼谚有钓雨不钓雾、降三度不迈步等等,正所谓七分天气三分钓技。此次去玛瑙滩活动就遇到了这种天气,鱼儿不开口,惯常认为的好钓位结果都不理想。比赛中无法自行选择位置应对天气,如果独自出钓,在降温天气下,可以选择避风的湾子、临近大水面的子湾的入口处、左右水草的中间部位、网箱的内侧、渔船的下风口等等,避风的地方气温要高一些,鱼儿往往会选择这种地方,正所谓热钓沱、冷钓边,不冷不热钓中间。也不要被天气因素吓倒,真正瘾子大的是落雪下刀也会出钓的,选择好的方位到是值得注意。

2.钓位的选择上古有鱼谚:春钓滩、夏钓潭、秋钓荫、冬钓阳之说,秋冬季节更要注意找坎位和鱼道,玛瑙滩活动中,我的钓位在一个大内湾的入口偏內湾里面,看起来并不是钓位中的好位置,5米以内、5.5米以外都要毛钩,经过反复找底,找到了5-5.5米之间的一条窄道可以施钓,结果发现这个位置在水库蓄水前是条人行道,两边的杂草固定出了一条鱼道,鱼儿从这里进入内弯,所以我起鱼频繁的时候,内侧的点鲫圣手起鱼就少,我一走出去打望他那边就不停的起鱼。所以出钓时不要急于下杆,应四周先看看,用无钩带漂重坠的长杆先打打杆,看毛不毛钩,找到了坎位和鱼道才会保证渔获。

3.饵料是困惑很多钓友的问题,我曾经也纠结了至少好几年不得要领,每次窝子打了一大盆,各种味型的商品饵都加进去,心想总有一种味道是适合的,结果却不如愿。偶然的机会听了一位大师的讲座才明白,饵料讲究的是对路、合季、味纯,六个字就解开了我的疑惑。

所谓对路,就是说饵料要适应你的对象鱼的口味,红薯鲤土豆鲫,鲤鱼喜欢红薯,鲫鱼偏好土豆就是这个道理。

所谓合季,就是饵料的味型要符合鱼儿在不同的季节的口味,春腥夏淡秋香冬浓是也,说白了就是:春季腥味重、夏季宜清淡、秋天香为主,冬季腥香浓。配合季节按照这个规律去调配味型,基本上都不会出现大问题。

所谓味纯,就是指配制饵料时并非使用的品种越多越好,商品饵的分类基本上分为清香、香、浓香、香腥、腥、浓腥等不同浓度的类型,不同的味型、不同品牌的不同味型混合在一起形成的杂味往往就无法对鱼形成诱惑。一般来说配制一款出钓的饵料以不超出4中商品饵为宜,味型应该相互搭配、相互补充,以达到合季的要求。

4.钓技不是一日之功,除了要有必要的基本功外,还需要经常出钓,在不同的季节去不同的水域出钓,更需要经常性进行总结才会有所提高,此项三言两语无法言明,总之就是需要用心体会和琢磨,需要虚心向高手去请教、去学习,高手的点拨和指教真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如拨开云雾见月明。三言两语就会让你冲出瓶颈跃上另一个层次。

5.其实野钓更讲究的就是应变能力,鱼谚说一日三迁,早晚溜边,也就是一日之中鱼儿都会在不同的区域活动,你如果不能应变就很可能会参军。特别是调钓漂目上的应变是很多钓友忽视的,往往是一次调漂全天适用,当然就会是别人连发自己孤独了。发现鱼情出现了变化你就要做出相应的改变,或重新调漂或改变线组,或改变饵料的味型或改变饵料的状态,总之你必须做出改变,不能强守。只有通过改变才能找到出现变化的原因,才能提高你的钓技。

玛瑙滩活动中,开始我的窝子中连续起了几条白鲢,估计是饵料中香味偏重、状态太雾化,立即在饵料中加入了颗粒粉减轻香味,又加入了面粉并将饵料打死调软,改变后立竿见影,花白鲢再不闹窝,第三杆就开始起鲫鱼,之后鲫鱼连杆不断。深夜时又发现顿口不明显,估计应该是夜深水冷了,鱼儿降低了活动能力,吃口降低,立即换上自制的小鲫漂,明显的顿口就出现了。不断的关注鱼情的变化、不断的做出改变去适应变化,其实这个过程就是野钓的乐趣。

野钓时我的习惯是尽量用小漂、尽量调小目(调钝)、饵料尽量小、饵料尽量软、尽量不打窝、尽量勤抛竿。如此下来的结果渔获基本有所保证。已经进入冬季,就现在的钓法而言,野钓用调钝钓钝的方法正是最好用的季节,元旦至春节期间我基本上就是调一目钓1-8目,也许你会觉得不可思议,不信你也可以试试。

影响春季钓鱼的三大要素


鱼儿是趋温性动物,3~4月份的鲫鱼和鲤鱼多半喜欢在温度为8度左右的水场中活动。那些水面大的水场温度上升的时间长,而水面小的水场温度上升的时间段,鱼儿的活跃性强。所以,春季钓鱼应选小水面水域。

一、春钓对天气的要求

早春的气温还不算高,水温也不高,而且也都不稳定,此时出钓需选择天气相对比较稳定时出钓,尽量不要选择降温当天或降温后之后作钓,最好等稳定稳定之后再垂钓会有不错的收获。如果是连续多日的晴天天气比较适合作钓,因为早春的鱼儿经过冬季的煎熬,特别需要温暖的阳光来取暖,所以当阳光出来之后,鱼儿也会跟着出来觅食,食欲也会大大提升。

二、春钓对钓位的要求

1、向阳区

因为鱼儿喜欢有光照的地方,太阳照到哪里,鱼儿就会游到哪里,这是冬季和初春找钓位的主要依据。钓位选择应参照冬季选位,尽量可以选择背风的向阳面,早晚钓深,中午则选择浅水受光照比较充足的地方。

2、水草区

水域中如果水草比较茂密,最好选择稀疏的水草区作钓,因为稀疏的水草下面可以通过阳光的直射使水温上升,然后水草茂密的水域,因为厚厚的水草遮挡住了阳光,因此这片水域水温会比较低。如果是非常如果是既有很多水草,又有大面积亮水的水域,则最好选择较多的水草与较大的亮水面衔接的水草边沿作为钓。

3、深水选浅、浅中找深

在深水区作钓时,要尽量选择进水口附近、被淹没的梯田、相对面积较大的自然滩涂等处作为钓点,而如果是在不超过6米水深的大面积浅滩中,则又要选择滩中的较深处更容易上大鱼。

三、春钓对钓组的要求

春钓主要以鲫鱼为主,鲤鱼也经常能碰到,再加上钓草窝的需要,所以选组不能选择太细。所以选组比较适合使用0.8-1.0的线,搭配上5-7颗星漂走钓。七星漂线组讲究的是搭配长杆使用,也算是长杆短线的一种,在中鱼后讲究的是迅速提出草窝,从这方面考虑线组也不宜太细。线最好使用子系的线,会更柔软一些。

四、春钓对风力的要求

春天总会有那种闷热且没风的时候,每当这个时候,通常气压都是很低的。因此,在水中生活的鱼儿也往往由于缺氧而食欲大减。再加上没有风吹过,水面上没有波浪层起跌浮,水中的溶氧量很小,不能够很好的缓解水中鱼儿的缺氧情况。

五、春季窝料的选择

取一斤小米或者大米,用文火炒香,然后加入100克曲酒和及适量蜂蜜、小药,混合均匀,装瓶密封保存两天就可以使用,诱鱼聚鱼效果非常好。

了解水位涨落情况及流速对鱼觅食影响


水的涨幅情况,对鱼的游动、摄食是有很大的影响。鱼类的本性决定鱼对水位的变化异常敏感。当水位上涨时,造成水体中原有某些食物的流失,引起鱼类的恐慌,便纷纷游向岸边觅食,生怕饿肚,但同时也因为涨水使新水注人水体,水中溶氧增加,鱼儿越发显得活跃。

当水位跌落时,鱼有一种怕搁浅的恐惧感,便纷纷游回深水区。跌速越快,游得越快,生怕跑得慢了被浅住,哪里 还顾得上觅食。鱼越大,这种预感越强烈,逃得越快。倒是有些小鱼儿,涉世不深,缺乏经验,边游边吃。所以落水时,特別是跌落速度较快时,能钓上也是些小鱼,大鱼极少咬钩。

水的流速快慢对魚类的活动也有密切的关系,在江河、 湖泊和大的水库中,鱼一般在流速(0.5 ~ 1)米/秒的水域中活动,流速过大或过小,鱼儿都不愿呆。在江河之中,如果流速很大时,鱼儿通常在支流或河弯处游弋觅食;流速较小时,则在主流的中下游一带活动。

春季钓鱼的三个影响渔获的要素


虽然春季是每年钓鱼的黄金时期,但真正好钓鱼的时机应该在3月过后,也就是下个月开始,户外钓鱼人才逐渐增多。当然在自然水域中垂钓,除了要有好的运气之外,还必须懂得一些冷知识,所以到了初春,万万不可直接开钓,只有多用以下这3个技巧,渔护才有可能爆满。

一、春钓浅滩的真正意义

其实春钓潭,夏钓潭,这样的选位钓谚完全是站在人的角度去考虑,但作为钓鱼人,一定要清楚鱼和人是有所区别的,所以春钓滩的前提必须是气温合适。比如到了仲春时期,温度上升较快时,浅滩处的温度明显要比深水处高,这个时候就可以选滩而钓。

二、开饵搭配牢记两个字

另外在初春气温不高的情况下垂钓,不管是钓狡猾的鲤鱼还是钓鲫鱼,饵料都需要遵从两个字,一个是腥,一个是活,也就是说,春季初期钓鱼还需要按照冬钓的思路来。比如选用鲜活的蚯蚓饵,但虫饵有一个弊端就是诱鱼效果不强,所以这时也可搭配一些商品饵作钓,在开商品饵时,尽量加入适量的虾粉或者螺肉等腥味饵料。

三、调低钓高增加上鱼率

经验丰富的钓鱼人,应该都有发现,在野钓的过程中,一般调低钓高或者调低钓低用的比较多。这是因为野生鱼的警惕性比较高,如果选择调高钓低,鱼只要靠近饵料准备吸食时,两饵之间摇摆不定,很有可能会吓着鱼儿,而且即便有吃口,浮漂出现的假信号也比较多,当然这样调钓完全是按照以不变应万变的思路来进行。

综上所讲述的正是:在初春时期,户外野钓必须懂得的3个冷知识,也希望钓友不要被有些钓谚给误导,当然钓无定律,若是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留言与众多钓友讨论。

我帮小鲫妹妹搬个家,让她们回归大自然天堂


天气:晴,阳光明媚

钓场:朋友的鱼塘(养殖塘)

饵料:蚯蚓和红虫粒

鱼种:鲫鱼

钓法:台钓

竿长:3.6米 4.5米

线组:1.5+0.8和0.8+0.4

钩型:伊豆2号钩卜

一直盼望有个好天气,一直盼望有个好渔获,也一直盼望能写篇有渔获的帖子。可老天一直下雨,河水一直又急又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想写篇有渔获的帖子都难!

又急又浑的河水

三月三日,太阳老爷爷终于出山了,阳光明媚,一扫多日的阴雨晦气,于是大家拿出被子衣服出来晒,于是大人小孩都来公园里玩,而爱好钓鱼的人,自然会来到水边。我也来到了锦江河,但我没有下钓,因二日下了一整天的大雨,三日河水猛涨,水太急太浑,无法做钓。在一处水较缓的出水口处,两倒坐满了毒瘾发作的钓友,非得钓一钓。有的钓了几条白条,鳑鲏之类的小鱼,其余十之八九空军。与其说是在钓鱼,不如说是在钓娱,有的还带着老婆和孩子,一家其乐融融。不如也说是在沐浴这难得的春光吧!

但三月四日,我迎来了今年以来钓获最好的一天!这天跟昨天一样,依旧阳光普照,春意盎然。既然现在河中不好野钓,这样的天气,鱼塘中应该好钓,明天又要下雨了,我得抓住这难得的晴天,解解毒!我一个朋友有鱼塘,已经是上午近10点了,我还是拔通了他的电话,还没等我说明来意,他倒先约我去他那钓鱼了,我那兴奋劲就别说了,立即带着渔具赶到朋友家,鱼塘就在家门口。此时朋友不在家要过一会才回来,管他呢,宾兵夺主,自个钓去。

这就是我垂钓处的鱼塘

这是旁边的渔苗塘,今年才清干的

自从迷上了野钓,已有半年多没来这塘中钓了,但之前常来,这塘几乎成了我的训练基地,小至不起眼的虾,大至三四斤的草鱼都曾钓到过。

这塘我太了解不过了,轻车熟路,先用酒米打两处窝。不是说春钓滩吗,我在浅滩处打了一个窝,不是又说钓无定律吗,我在较深处也打了个窝。今天我用4.5米和3.6米的两根手竿作钓,线组分别为1.5+0.8和0.8+0.4,小钩都为伊豆2号钩。

由于年初卖鱼了,但没清塘,大鱼几乎没有了,不知鲫鱼多不多,我先钓深的窝点看看,其实也只有1米多深。但鱼情出乎我的意料,第一根竿放下去后,正在把第二根竿拉出时,就看到漂在缓慢的往下拉,急忙扬竿,竞然是条半斤以上的大扳鲫,此时我是两竿在手,左手扬竿,右手拿着第二根竿,左手毕竟没用惯,用力汁过大,直接把鱼飞起来了,鱼到眼前时却脱钩了,晕,出师不利!但同时也欢喜,心想今天可能要大板鲫曝护了。

但事与愿违,接下来十几分钟无口。这时朋友回来了,热情的拿出瓜子送到塘边给我吃。

朋友送来的瓜子

深处无口,果断转到浅处的窝点,浅到什么程度呢,只有50来公分。虽很浅但不得了,两竿下去,却连竿不断,双飞不断,有时两竿同时上,但都是半两到丨两左右小鲫。这鱼就象饿疯了一样,既使钩上残留一点点蚯蚓,也敢吞食,有的贪得无厌,双钓齐吞下,钩尖外露也不惧,真乃勇士。有四五次双飞变成了单飞,奇怪的是,都是上钩跑鱼。鱼情这么好,我也想试试红虫粒的效果,但我挂红虫粒试了一下,一口没有,也许大了吃不下,也许根本就不吃。

这个窝点鱼太小了,太疯了,扬竿扬得我手都酸了,还是回到第一个窝点试试。这时已过十二点了,第一个窝点口也不错,但明显比第二个差许多,同样也是小鲫,有一条二三两的刚拉出水面就脱钩了,要是钓大鲫鱼,这钩还是小了点。

这时朋又从外地买了点早鱼苗回来了,我帮他一起把鱼苗放到了塘中,然后朋友忙着做饭去了,我休息了一会后,应朋友的邀请,与他共进午餐。

饭后,在明媚的阳光下,来到浅的窝点处,再次开启了连竿的摸式。直到下午近5点时,天变阴了,还起了点微风,这时线组大小对鱼口的影响就非常的明显了,大线组的没口,小线组的依旧连竿。今天的总渔获,至少有四分之三是小线组钓获的。一鱼吞双饵的情况也只是发生在小线组上。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了线组在温度低时对渔获的重要性。

第一尾

↗第二尾

这尾稍大

正口

双飞

没吃红虫粒

这尾太贪,双钓齐吞下

这尾也贪,一样是吞下双钩

双飞

双飞

一双

一对

一天总渔获:小鲫妹116尾,6斤多,暂且在此留宿一晚,明天送你们去新家。

不是说要给小鲫妹妹搬个新家吗?是的,我不会简单的把她们从一个鱼塘搬到另一个鱼塘,而是要把她们带到大自然的堂!今天一大早赶几公里路来到锦江河,不带鱼竿只带鱼,不钓鱼只放流。

放流处

近一桶鱼

都去新家吧

不要迷了方向

快去吧

外面广阔着呢

跟上

不要掉队了

终于放流了,心里别提有多舒畅!小鱼们终于搬去新家了,这个家广阔无边,这个家是大自然赐予她们的天堂。在这鱼儿产卵的季节,在我的想象中,很快她们就会发展成为千军万马,作为一个爱好钓鱼的人,心情怎能不舒畅?!

还是总结一下吧:

第一,早春宜选择晴天钓,钓获会好些。

第二,还是活饵好些,逗钓效果明显,尤其是感觉有鱼蹭线而口不明显时。

第三,早春线组的选择对鱼获影响巨大,宜用小钩小漂和细线。

第四,春钓滩是明智的选择。

第五,提倡放流,尤其是现在鱼将进入产卵的季节,放流的作用更大。

最后,我幻想着如果没有污染,没有网工,没有电工,如果大家都留大放小,那该多好啊!如果这样,我们钓鱼不仅有娱而且有鱼,何其美满!

再来张图镇楼吧!祝钓友们都能钓到大鱼!

去年在锦江河钓获的大板鲫

影响鱼类吃饵的多种自然因素


垂钓爱好者们在进行垂钓时一遇到垂钓效果不佳的时候,总会抱怨是鱼儿的食欲不好,鱼儿觅食不活跃,不愿意开口。

可是各位垂钓的小伙伴们,你们只是抱怨这样、那样,有没有认真的考虑过究竟是什么影响的鱼儿的食欲呢?

我们都知道在夏季的时候,鱼儿会受到高温天气的影响,普遍出现吃食不好的情况。

自然,我们知道天气的因素会对鱼儿的食欲造成影响,另外环境会对鱼儿的食欲造成影响大家也是知道的。

可是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呢?

今天小编我就从主观、可观两方面为大家剖析一下还有哪些因素会对鱼儿的食欲造成影响。

首先我们先来谈一谈主观方面的原因,也就是从鱼儿自身方面入手。

鱼儿和我们人一样,都会有一个成长期,而鱼儿处于不同的成长期自然也是不同的,对饵料的需求也会不同。

通常在发育的时候是鱼儿食欲比较好的时候,需求量也比较大。而过了这个时候就是缓慢的生长了,相对来说对饵料的需求也降低了,食欲自然也不会太好。

还有就是鱼儿的产卵繁殖时期。鱼妈妈在怀着宝宝的时候需要摄入大量的营养物质来保证小鱼宝宝的健康,此时自然是食欲很好的。

等到了要产卵的时候,鱼妈妈就会到处寻找合适的产卵地,自然无暇顾及你的饵料,任你的饵料味道再好,它们也是无动于衷的。

当然,当鱼妈妈们顺利的产下鱼宝宝后又会食欲大增,需要大量的食物来补充自己。

另外一点就是鱼儿生病的时候食欲自然也是很差的,就像我们生病的时候不想吃饭一样。

现如今的污染很是严重,鱼儿们生活的水质也是很差的,所以鱼儿很容易受到影响,长期在这样的环境里生长食欲自然是越来越差。

说完了鱼儿自身主观的原因接下来自然该说一说客观的原因了。这里我们所说的客观原因主要指的是我们垂钓者所使用的饵料的问题。

使用饵料自然是要对症下药的,垂钓的目标鱼是什么肯定要用它喜欢的饵料,不然鱼儿怎么会有食欲。

还有就是饵料的状态,一旦饵料的状态不好,不能让鱼儿满意,自然是没有什么想要咬钩的欲望的。

人家明明喜欢吃软一些的饵料,可你偏偏用较硬的饵料,这不是明显对着干嘛。另外如果饵料的成分不是很好,鱼儿也是很难开尊口的。

不仅饵料的状态、成分会造成鱼儿没有食欲,不愿开口,还有一点也会造成,并且是垂钓者在垂钓时经常会犯的错误,就是关于饵料的数量。

你用大量的窝料来诱惑鱼,当鱼儿在你的窝里吃饱了,那自然对你钓钩上的钓饵是没有多少兴趣的。

另外,在一些水域,本身食物就比较丰富,如果选择饵料时不讨喜,那自然鱼儿也是不会理睬的。

抛竿钓鲶鱼这几大要素,你全部都知道吗?


鲶科鱼类:俗称鲶鱼,但鲶科鱼类也有很多种,比如叉尾鮰、大口鲶、胡子鲶(塘鲺)、埃及塘鲺、湄公河鲶鱼(最大的鲶鱼类,不过中国几乎没有)等等。底层鱼类,活食性鱼类,独居,视力低下,但对水流波动感应力强,喜欢有障碍处、阴暗阴凉处。

1.钓具

我们钓鲶鱼的竿子需要使用小海竿、小矶杆都可以,我建议在1.8米-3米内的鱼竿。不适合用太长的鱼竿,因为我们用来钓鲶鱼的用饵比较容易脱落,所以在抛投时在需要尽量轻柔,避免抛投过程中散落。很多新手朋友会问,选择软短竿那么中鱼后会不会容易断?答案是不会的,只要纺车轮的卸力调节好(调好卸力,用手拉鱼线,在用力的情况下能拉出鱼线即可,线粗紧点、线细松点),同时保证能出线顺畅,并且线无磨损情况下是不会出现断竿的情况。

2.线组

我们用于钓鲶鱼的抛竿线组一般是底钓线组,也可以是使用浮钓线组。不过我并不推荐使用浮钓,因为通过上面介绍我们已经知道鲶鱼类是底层鱼,喜欢活动在阴暗处,但如果下午天气特别闷热水中缺氧时,底钓并无收获的同时可以尝试下浮钓,毕竟钓法定法,我也看到过很多人浮钓能钓起鲶鱼,只是我个人感觉底钓的几率会大很多。钩型选择伊势尼,这种钩型钩条粗钩门宽有倒刺不容易脱钩跑鱼的同时不容易被拉断,1斤-2斤选择9号钩、3斤-5斤选择10号钩、5斤以上选择11号(钩子大点无所谓、鲶鱼类嘴大、并且能挂的饵也能大点)。

3.底钓大鲶鱼线组

底钓大鲶鱼线组:第一种爆炸钩线组(安装顺序为主线+子弹型铅坠+爆炸钩)、第二种泥鳅双钩线组(主线+八字环+1米对折子线双钩)、第三种串钩线组(主线+八字环+串钩+水滴型铅坠)。

4.浮钓大鲶鱼线组

跟浮钓鲢鳙线组一样,只不过把水怪钓笼换成爆炸钩而已。(主线+太空豆+太空豆+定位坠+活动海豆+大肚漂+子弹铅坠+爆炸钩)注意,浮钓线组只适于下午水中溶氧低天气闷热或水底障碍物过多时使用。

5.天气

最适合钓大鲶鱼是清晨与晚上的时候、同时伴有风更好。如果天气为阴天、阴雨天、暴雨前后等全天都是钓鲶鱼的好时机。如果天气为晴天,闷热天那么中午一般无口,只能在清晨与晚上这两时间段钓大鲶鱼较为好钓。

高手分享自然因素对台钓影响的技巧


天气、季节、鱼情等不可控制的自然因素与垂钓的难度密切相关。天气、季节不同,会引起鱼类生存环境状况的变化,其核心是水中的溶氧状况和水温的高低。鱼类生存环境不佳,如溶氧较低、水温过低或过高,鱼类的摄食欲望降低,甚至停食,从而引起垂钓难度的增大。

鱼 类生存环境不佳引起垂钓难度的增加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鱼类寻食的主动性降低,只吃鱼身边的饵,就不会根据鱼饵的味去追寻摄食,这时必须追着鱼群钓, 钓点离鱼群稍远就难以钓到鱼,从而对钓位的选择要求增高。二是由于鱼类的摄食欲望降低,吃口较轻,漂讯不典型,俗称轻口鱼,要求浮漂必须灵敏,浮漂要 能反应鱼轻微的吃食动作。漂讯的动作小,钓鱼人必须准确有效的把握那些细微的非典型漂讯才能钓到鱼。

鱼生活在水中,需要呼吸水中溶解的氧气来维持其生辰代谢,水中溶氧较低,鱼类的摄食欲望降低,会停止甚至窒息而死亡。如果鱼类摄食欲望低,甚至已经停食,垂钓的难度增大。某些天气状况会引起水中溶氧的减少,如气压较低、雷雨前等。在出钓时机的选择上应尽可能回避。

鱼类是变温动物,其新陈代谢的强度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一定的范围内,水温越高,新陈代谢的强度越大,摄食欲望越强。但水温过高,超出鱼类的适宜范围,新陈代谢的强度反而在下降,摄食欲望减弱。因此,冬季钓鱼比较困难,夏季垂钓宜选在阴凉、水深处进行。

钓 点鱼情对垂钓难度的影响包括鱼的密度、吃食特点两方面。鱼的密度大,对钓位的选择要求低,这是因为鱼群在水中的间距相对较小。虽然池中的鱼不会是均匀分 布,但鱼池的任何一点或多或少都会有鱼的分布。在高密度的小水体中,利用鱼饵的味至少可以将钓点附近零星分布的鱼诱到钓点来,而这些鱼的摄食活动又可 将相距不远的鱼群吸引到钓点附近,所以在高密度的小水体中只要用对饵,适当控制初期的上鱼频率,一般可以取得不错的垂钓成绩。当然,如果选对了正确的钓 位,直接在鱼群附近开钓,垂钓的难度还会进一步降低。

根据鱼的吃食特点,可将垂钓对象分为生口或滑口、轻口、偏口等类型。垂钓对象吃食特点不同,垂钓难度有极大地差异。

钓 鱼人所说的生口鱼是指没有经历过反复钓放、对钓上钩的鱼饵没有害怕心理、警惕性不高的鱼。生口鱼吃食生猛,漂讯典型,垂钓难度一般较低,因而好钓。滑口鱼 是经历过反复钓放的鱼,对钓钩上的饵有害怕心理,警惕性较高。滑口鱼吃食一般较谨慎,大口吞食前常有较多试探动作,而且快吃快吐,以至浮漂的虚假信号多, 扬竿时机稍纵即逝,因而垂钓的难度较大,清口鱼一般是指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鱼的摄食欲望不强而引起的吃食较轻,漂讯微弱。钓轻口鱼要求浮漂有超高的灵敏 度,否则无法察觉鱼吃食时那微弱的漂讯。

生 口、滑口或轻口的垂钓难度主要表现在漂讯的把握上,而偏口鱼的垂钓难度表现在用饵上。所谓偏口,是指某一垂钓水域中的鱼因习惯于吃某种食物,对其他食物不 感兴趣,以致鱼不会追寻钓饵的味去觅食,甚至根本不吃其他食物。鱼不断追寻钓饵的味觅食,增加了钓位的选择难度,如果严重偏口,即使钓位正确,即使在 鱼群附近施钓,不用鱼习惯的饵料施钓,鱼照样不吃,从而使垂钓更加困难。偏口往往出现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中,例如某些精养鱼池长期投喂带蒜为的饲料,而且投 喂充足,就有可能形成偏口。如果钓饵中不带蒜味,就难以取得好的效果。这也就是高手垂钓前常常要做调查,在钓饵中加入原塘饵的原因。

鱼类的摄食和停食温度,识别鱼的动向


一、摄停食温度

摄食温度:432℃、532℃、1132℃、1132℃、1132℃、1032℃、1535℃最佳摄食温度1525℃ 1525℃ 2028℃ 2028℃ 2028℃ 1530℃ 2230℃。

停食温度:4℃以下、5℃以下、11℃左右、11℃左右、11℃左右、8℃左右、14℃左右。

从上表可以看出,鲫鱼耐低温,鲢鱼喜高温,不同鱼种适应水温的能力不同,各自都有最佳摄食温度和低温下的停食温度。鱼儿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哪儿水温适合它的需要,它就会游向哪儿(即适温游动),而不会长期局限在某一个位置上。

因此,我们垂钓也要随着鱼适温而动,尽量使饵钩的落点和鱼儿的适温游向相吻合,才能获得较好的垂钓效果。就淡水鱼中的温水性鱼类而言,伴随着它们适温动向的垂钓时间应该是:

1、初春水温较低时,以太阳照到水面后的916时为好,底钓水深宜12米,午间鱼儿上浮时,也可酌情浮钓。

2、46月是一年中的黄金钓季,此时气温宜人,水温鱼跃,各种鱼胃口大开,应只争朝夕,全天垂钓。

3、夏季和初秋的白天,气温常在30℃以上,除了漂鲢子外,以钓深钓阴为佳,抓住金早晨,银黄昏和皎洁的月夜出钓,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若遇阴雨或突然降温,鱼儿可能从下层转移到比较凉爽的上层活动,适时调整深度和钓法,效果会更好。

4、910月是一年中的又一个黄金钓季,抓住秋高气爽的有利时机全日垂钓,很可能心想事成。

5、晚秋时节,随着日照时间减少和寒流入境,气温水温一天比一天低,鱼儿上钩率下降。此时垂钓与早春有些相似,但鱼儿经过夏秋育肥后,已不像刚复苏时腹空,进食不够积极,饵料的香甜腥味浓一点,才能更好地聚鱼上钩。

6、立冬后,在晴天和温度偏高的日子里,钓阳岸23米深的水边,仍有耐低温的鲫鲤上钩;但冬至后气温水温进一步下降,除鱼塘和个别得天独厚的水体外,自然水域中的鱼大都进入冬眠和半冬眠状态,除非饵钩甩到它的嘴边,基本上无鱼问津。

以上六点,均指正常晴天、多云天、阴而不闷天和小雨霏微天而言,若遇中到大雨,五级以上大风、低气压、骤冷骤热和严重的人为干扰等不利因素时,则要区别对待,一般不出钓为好。

二、趋氧

鱼儿离不开水,也离不开水中的氧。水中的氧主要来自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水体外的空气中。当氧足时鱼儿食欲旺盛,吃得多,长得也快;缺氧时相反,轻则呼吸困难,身体不适,不思食欲,重则出现神经麻痹,身体失去平衡,甚至浮头、泛塘,以致大批死亡。正因如此,鱼儿趋氧的动向和适温一样,哪里含氧量高,它们就会向哪里游动。适应鱼儿的趋氧动向,我们垂钓时也选择有利的时机和钓场钓位,采取灵活多变的办法,才能尽量减少缺氧给垂钓带来的负面影响。

1、由于温度越高气压越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越少,当我们听到本地区在高空低压范围内,有南风暖湿气流和33℃以上高温的天气预报时;看到湿云低暗山戴帽,雾霾不散,水管出汗,鸟儿、蜻蜓低飞和雷阵雨将临时;感到胸闷不适、呼吸困难或关节伤疤疼痛时,最好不要出钓,以免侥幸而去,扫兴而归。

2、由于活水流水中水温稍低,水分于上下混合较充分,可减轻缺氧程度,寻找江河流水和湖库进出水口作钓点,必然比静水和一潭死水中垂钓效果好。

3、由于风浪扩大了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并加速了水体上下对流搅动,使水中溶解氧增加,选择水阔浪大和顶风、侧风处下钩,当然比小水面和无风处上鱼率高。

4、由于水中溶氧量是分层的,通常上层氧足,中层次之,下层经常处于缺氧状态。在温度高或气压低时,浮钓可能好于底钓,尤其是夏天阴雨和突然降温时,鱼儿可能向比较凉爽、溶氧量多的上层转移,此时浮钓优于底钓。

5、由于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能放出氧气,白天将水草、藻类的空隙和附近作钓点,比光水面垂钓效果好(但夜晚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停止后相反)。

6、由于肥水中往往有残余植物、饵料、粪便、杂质,透明底低,并且鱼的密度大,鱼和浮游动物争氧,天气热、气压不正常时,可钓瘦水不可钓肥水。

三、觅食

在适温和富氧的前提下,鱼儿生理机能正常,新陈代谢加快,主要动向就是到处找食吃,满足生长和繁殖的需要。其特点和方式是:

1、不同鱼种按照自己的生活习性居游在不同的水层觅食,如鲫、鲤常居下层,草、鲂常居中层,鲢、鳙常居上层等。但条件变化时也有例外情况,鲫鱼可能到上层觅食,鲢鱼可能在下层吞钩。

2、鱼儿觅食的类型有草食性、肉食性、杂食性、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食性多种,它们摄食既受其祖先留下的遗传性的影响,也受长期偏食某种食物的习惯性和地域性的影响,还受环境和季节的制约,在饵钩面前常常表现食不对口不吞咽。

3、鱼儿除了在栖息场所和回游途中摄食外,一日三迁,早晚溜边的倾向特别明显,即在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由暗变明或由明变暗的光照转化期间,多数淡水鱼会游到岸边进早餐和进晚餐,此时正是垂钓的有利时段。

4、鱼儿游动与觅食,有生命在于运动的含义,也有珍惜自己体能的反应。饥不择食时,可能拼命追逐、获取食物,反之,可能对食物漫不经心、视而不见。它不会为了一点营养价值不高的食物而作活动量过大的游动,否则,所消耗的能量不能从获取的食物中得到补偿,收支不平衡,就难以维持自己的生存与成长。

5、多数鱼类的嗅觉灵敏,味觉分辨力强,视觉较差,对香、甜、酸、臭、腥味反应敏感。白、黄、黑、粉红等颜色在水中显而易见。它们通常用嗅觉探测食物源,用视觉确定具体目标,用触须和味觉器官品尝食物滋味,然后才决定取舍。根据上述情况和特点,我们施钓时,应把饵钩投向鱼儿适温、趋氧、觅食的游动路线和栖息场所,要在选位、用饵上多下功夫,选择有利窝点,投入色味俱佳的饵食,准确地掌握提竿时机,才能钓有所获。

四、繁殖

延续后代,保持自己的物种是一切动物的本能,鱼儿也不例外。多数淡水鱼中的温水性鱼类是冬天孕育,春天产卵。如鲫鱼、鲤鱼在45月份的1825℃产卵,鳊鱼在56月产卵,鲶鱼、黑鱼在57月产卵。产卵中鱼儿无心摄食,产卵后腹空,需补充养分,食欲很旺盛。有的鱼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常在卵和小鱼旁边活动,捕食小动物与别的鱼类,很容易钓获。只要我们抓住时机,看准目标,针对不同鱼种用饵,在产窝或附近水域下钩,一定能得到较好的收获。

五、避敌

自然界中,绝大多数鱼类属于弱者,经常被人类和其他凶猛动物所猎取或捕食。面对着以大欺小,恃强凌弱的严酷现实,鱼类养成了喜静怕扰、愿隐不露、求安避敌的本能和习性。在遇到药炸、电打、网捕和大的声响、震动以及暴风骤雨、冰雹袭击时,为逃避敌害,其动向往往是游到自以为安全的深潭、沟底、洞穴、石崖、水草、木桩、树丛中躲藏。因此,在原来的钓位被破坏,无鱼问津时,把钓点转移到上述部位,很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怎样才能钓好混养鱼 影响成绩的几大原因在哪


昨天打了一场小比赛,总的说来,还是很过瘾的。上午打尾数鲫鱼在三两左右,时速快的在70到80尾,少的也有30多尾。不管成绩不成绩的,拉爽了最重要。下午打混养就差一些了,比赛池里不缺少大鲫鱼鲤鱼草鱼,可是效果却很不理想,甚至有几个钓友打龟了。赛后我们大伙围在起,总结了原因,可能是天气的变化,比赛周围看的人太多过于吵闹等影响了鱼情。今天一觉醒来后,也细细分析一下了:如可才能钓好混养,影响成绩的几大原因在哪?

知已知彼,百战百胜。要钓好混养,就要了解你所在的混养池里倒底有些什么样的鱼类,它们分类比例是多少。是主要以大板鲫鱼为主,混有数量占百分之十到二十的鲤鱼草鱼。还是主要鲤鱼草鱼居多,大板鲫鱼偏少。这样我们就能有针对性的在比赛前准备混养的线组搭配,主攻饵料搭配味型,钓竿的软硬的选择等等东西了。

如果我们钓的混养池中主要以三两到半斤的鲫鱼为主,辅以鲤鱼草鱼但不多。那么我们就要主攻大鲫鱼了。看似钓一条鲤鱼草鱼以许能抵得上8条10条鲫鱼,但要想在小中求大,是需要技术和运气的。

在本来不多的池中去主钓大鱼,往往这样的机率不是太大。如果一场下来只钓一个大鱼甚至一条都没上影响成绩。不如一开始就主攻大鲫鱼从而以数量取胜,就算没有其它选手上得多,也不至于把分差拉得太大。

这样我们就要选择一根较硬的钓竿以便快速回鱼飞鱼,在第一场混养中抢到更多大鲫鱼。

因为我们主攻大鲫鱼,但也不能忽略万一好运气遇上鲤鱼草鱼,如果鱼情不错,我们就选择1.0+0.6或者1.2+0.8的线组都可以,这样不容易断线,大小都能应付了。

如果我们钓的混养池中主要以鲤鱼草鱼为主,鲫鱼为辅。那么我们就要攻大放小了,比如把饵料搓得大一些,把钩子用得大一号,以放过鲫鱼吃口而主钓鲤草。这样我们选择的钓竿就要不要用太硬的,以便溜鱼防止线组过细而跑鱼。

确定了主攻对象后,钓竿线组搭配这些显而易见的东西就不再是难题了。关键点在饵料的搭配选择上和比赛的策略上了。打混养,我们所需要的基础饵一定要用到的就是原塘颗粒了。越大的鱼对于不熟悉的味道警惕性越高,而对于自己经常所吃的原塘饵料相对要适应许多。

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有经验的钓手一到比赛场地,就争先恐后的去老板处买原塘,以便晚了没有了。他们会把这些原塘颗粒打成很细的粉末加入到商品饵料中,做成一款针对性很强的饵料去钓混养,往往会取得很好的成绩。

我们一般的做法是在一款混养饵料中按照40%原塘颗粒+40%的主攻饵+20%的状态饵料,来调整出一款适合的饵料。如果在比赛第一场用得不错,第二场可以继续接着用。如果效果不是很好,我们可以再增加原塘的比例,有些甚至在比较滑的老塘打混养,就直接用原塘而不用任何商品饵加入其中。

当然,竞技嘛,小药是大多数时候少不了的,它的确能改变和刺激鱼的食欲和神经,从而帮助竞技钓手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

如果主攻大鲫鱼,我们的饵料可以做成大拉饵料。如果主攻的是鲤鱼草鱼,那么我们饵料可以开得软粘一些,主要用搓饵的方式上饵,这样钓上的来鱼个体才会大一些。

不管用哪和种法,在比赛时一定要做好窝子,抛杆要勤,要多,到底没口就提钓竿,打出频率,尽可能的做好窝子抢得旁边钓友的鱼,等鱼聚起来了,会形成抢食,让旁边的钓友无鱼可钓。

不然等你把窝子里的几个鱼钓完后,其它周边的鱼全被旁边的钓友吸引过去了,你就不太可能会有好的成绩。混养药酒一定不能少,它的作用不曾一次说过,可以说没有混养药酒,你就诱不来鱼,诱不好鱼,从诱鱼速度上就要慢行旁边钓友。

总之,钓混养是对钓手综合技巧的一个考验,从心态到饵料理解,对鱼情分析到控鱼技术的掌握。许多钓小鲫鱼成绩很好,钓混养却经常失手,就是因为在某一个环节上理解不够,方法不对。多学习,多决结,谦虚好问,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水质清浊决定了鱼摄食的状态


水质的清浊程度,完完全全是由水中的泥沙程度来决定的。水体的肥瘦, 则主要取决于在水中浮游生物的多与少。这几点因素都是决定了此水中鱼的摄食状态如何,摄食情况是怎么样的。

一场大雨过后,陆地上的泥沙与杂物冲进水体,使水体变得浑浊起来。如果水色浑而不浊,呈现淡黄色、橙黄色、青黄色、白黄色或是黄绿色、深青色,表明水色良好、肥痩适中。鱼儿在这样的水体中感觉舒适,十分活跃,食欲也好。

如果水体呈褐色泥浆,表明过于浑浊,这样的水体,鱼儿视觉受阻,难以发现食物。大多数鱼类(主要依靠触觉与嗅觉 器官觅食的如鲶鱼等除外),不习惯这种环境,便会逃往与此相连接的其他水域之中。

如果水体绿褐色,说明水质太肥,水体中有机物含量太高,浮游生物太多。尤其是投放人畜粪的池塘,水质过肥,微生物大量繁殖,水色变得青绿或墨绿,水面上漂浮一层黑乎乎的东西。几乎隔断了空气中的氧溶于水的路。故水质过肥的池塘大都缺氧,尤以入夏以后更为突出。水中缺氧,鱼儿憋闷难受,不想吃食。在肥水中钓色,饵食必须对路,且优质上乘, 还要选择适宜的天气与时间,否则难以奏效。

如若水体呈黑紫色,腥臭气熏天,水面I上漂浮着一 层黑色的油脂,说明污染严重,鱼儿性命朝不保夕,不可能有胃口。

如若水色过清,眼望见水底,说明水质太瘦,水体中藻类植物与微生物含量很少。太瘦的水域有鱼也不会很多。况且水过清,人影竿影会把鱼儿吓跑,不敢上前索饵。

综上所述,凡纯净的水质、浑如泥浆的水体、清澈见底的水体、绿褐色的水体以及污染严重的黑紫色的水体均不适宜垂钓

分解影响钓鱼的自然因素季节气候与时辰


我们无法透视水下鱼情,白水茫茫,鱼在何处?何况鱼是极有灵性的生物,季候变化、水温冷暖、风向 风力、气压高低、朔望更替、水质清浊、水流大小、水位涨落、水体溶氧、饵物环境等所有大自然的变化,它们都有十分敏锐的感应,都会直接影响它们的迁移、栖 息。这是一门变化无穷,一辈子也学不完的学问。正因为女口此,我们才更要不断去探究摸索。

季节与气候

钓鱼是个季节性极强的活 动,不同季节的垂钓效果有明显差异。 在一个明水期内,有两个上鱼高峰。以北方为例,一是以五月为中心形成一个小高峰,二是以八九月份为中心形成一个大高峰,可谓两个黄金季节 第一个高峰期是鱼产卵季节,腹中营养奇缺,又是水温已升至可以大量摄食的阶段。第二个高峰期是高温伏天已过,又到了最适宜鱼类大最摄食的阶段,另外鱼也 需要利用适温季节抓紧摄食以备过冬。这个季节上鱼率大。当然北方也有天大热,鱼大吃的说法,上鱼的高峰基本以八月份为中心,如何因季施钓,中国天南地 北的钓友似乎都熟知这样一句垂钓谚语:春钓滩,夏钓潭,秋钓荫,冬钓暖。

时令时辰

钓鱼不仅季节性强,而且一天内的时辰也很强,两者相比较,时辰性更为明显。一天中有早钓,午前钓,午后钓,晚钓和夜钓之 分。实践证明,时辰不同效果也不不一样。所谓早钓鱼,晚钓虾,中午钓个癞蛤蟆的渔谚,典型的的说明了钓鱼的时辰性。一日之间有两个上鱼高峰,早钓和日 落前两三个小时。有两个低潮,无调微醉,太阳暴晒,气温高,有言语说;神仙难钓午时鱼;午夜至凌晨次之。关于按时辰施钓也有流传神光的谚语;上午钓东,下 午钓西,早晚钓边,中午钓远。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了解影响鱼摄食的几大自然要素》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夏天几点好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