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窝钓鱼技巧。

很多钓友喜欢去野钓,因为黑坑收费太高并不是所有的钓鱼人都能够负担得起的,但是野钓就意味着未知,没有人能够很明确地知道今天是不是一定能够钓到鱼,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事先做好所有准备工作,让上鱼率能够多一些。野钓的时候,打窝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一个质量好的窝点,能够把鱼留在钓点,对我们上鱼来说大有裨益。下面给大家分享野钓打窝的一些经验。

一、打窝的原则

想要做一个有质量的窝点,最重要的时窝料的应用。只要诱饵符合鱼儿口味,那么一定可以将鱼儿引诱至窝点,因此我们一定了解清楚鱼儿的口味。例如:

1、垂钓鲢鳙时,应准备酸臭型窝料,如:白醋浸泡一夜干玉米粒或酸汤子面团;

2、垂钓鲫、鲤、鲳等鱼时应准备香甜型窝料,如:白酒浸泡一夜干玉米粒;

3、垂钓草鱼时,应主内清香鲜嫩型窝料,如:窝头、鲜嫩玉米粒;

4、若是打算垂钓多种鱼类时,应准备混合性窝料,如:碎豆饼、小米、小糙字、干玉米粒混合均匀后,浸泡至白酒中一夜。

另外,还要注意窝料的使用量,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过多易导致浪费,过少无法快速将鱼儿吸引至窝点。而且,在刚开始打窝时,窝料的使用量可多用些,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补窝时,酌情减少窝料的用量。

二、掌控住诱饵在水面的落点

在打窝时,不要根据浮漂在水面的位置进行打窝,这样会令窝点发生偏差。另外,若是诱饵的落点超过钓点或者刚好落到饵钩上,都会对垂钓产生不利,这是受到鱼儿进食的习性的影响。

当诱饵投进水里后,会雾化、膨胀、掉落,等到下沉至水底一小段时间后,便又会扩大范围。若是一次性投入大量诱饵,那么水底诱饵散落的范围将会更大。DIaoYU007.COM

此时,鱼儿会从窝点的边缘开始吃,等吃到饵钩的位置后,已经吃饱了,这样自然不会对钓饵产生任何兴趣。因此,窝料落到钓点上并无优势可言。因此,应使诱饵落在约钓位的内侧,即靠近岸边的区域,与饵钩大约相距0.5-1尺。这样当诱饵经过雾化、散落后,会使饵钩位于窝点的边缘区域。

相关推荐

野钓打窝浅散深聚原则[图]


很多钓友到了钓点以后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打窝,但是往往忽略了水的深浅对窝子的影响。下面我就从垂钓近三十年的经历谈谈深浅不同的水域打窝时该注意什么:

一、判断窝子料的比重窝子颗粒大小决定了比重,大颗粒多的窝子,比重大,反之比重就小。一般来说,单一颗粒的窝子,效果没有复合型的好。比重大的窝子,窝料入水后沉底较快,比重小的沉底相对较慢。
二、探知钓点水的深浅野钓如何探知钓点的水深呢?我们可以把杆子拉出,挂上线,空钩入水,根据漂与铅坠的距离来判断大概水深,然后根据水的深浅选择打窝的方法。
三、浅散深聚原则如果垂钓点水深2米以下,一般直接用打窝器即可。窝子料的配比可以60%-80%的小颗粒,加上40%-20%的大颗粒。这样由于水浅,窝料比重小,做的窝容易呈发散状,这样的窝子招鱼迅速。
如果垂钓点水深超过2米,甚至超过3米,那么窝子料就得选择比重大一些的。配比可以由60%左右的粗颗粒加上40%左右的细颗粒组成。这样的窝子,诱鱼速度虽然慢了些,但是窝料持久力长,对于大型鱼类诱惑效果较佳。
总之,根据钓点水的深浅,掌握好浅散深聚原则,就能让窝子更有效。

野钓打窝的浅散深聚原则


许多玩传统的钓友,来到水边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打窝,但是往往忽略了水的深浅对窝子的影响。下面我就从垂钓近三十年的经历谈谈深浅不同的水域打窝时该注意什么:

一、判断窝子料的比重

窝子颗粒大小决定了比重,大颗粒多的窝子,比重大,反之比重就小。一般来说,单一颗粒的窝子,效果没有复合型的好。比重大的窝子,窝料入水后沉底较快,比重小的沉底相对较慢。

二、探知钓点水的深浅

野钓如何探知地点的水深呢?我们可以把杆子拉出,挂上线,空钩入水,根据漂来判断大概水深。然后根据水的深浅选择打窝的方法。

三、浅散深聚原则

如果垂钓点水深2米以下,一般直接用打窝器即可。窝子料的配比可以60%-80%的小颗粒,加上40%-20%的大颗粒。这样由于水浅,窝料比重小,做的窝容易呈发散状,这样的窝子招鱼迅速。

如果垂钓点水深超过2米,甚至超过3米,那么窝子料就得选择比重大一些的。配比可以由60%左右的粗颗粒加上40%左右的细颗粒组成。这样的窝子,诱鱼速度虽然慢了些,但是窝料持久力长,对于大型鱼类诱惑效果较佳。

总之,根据钓点水的深浅,掌握好浅散深聚原则,就能让窝子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