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钓鱼如何找鱼层。

此鱼体长能长到1米多长,重几十斤,鱼的头部长着尖锐的骨质尖颚,身躯似桶状,尾鳍巨大。身边垂钓过此鱼的钓友回忆说:"鱼的力气比牛还大,三四个人扑上去,用身体压住它,可它尾巴一甩就把我们甩开了。它还甚至张开大嘴扭过身来,想咬人!太吓人啦!"。

这就是学名叫鱤鱼的水中巨无霸,民间俗称"铜鱤子",又名"水老虎",是一种体型庞大的鲤形目鲤科鱼类,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属半洄游性鱼类,生殖期游向中上游有急流的水域产卵。冬季则在深水区越冬。在湖泊水库中均能自然繁殖,在食物充足的环境下可以长到50千克以上,它属于雅罗鱼亚科,与中国人餐桌上常见的两种淡水食用鱼——爱嚼田螺等软体动物的青鱼和爱吃水生植物的草鱼算得上是远房亲戚,不过鱤的生活习性同前两者相去甚远,鳡鱼属凶猛肉食性鱼类,它游速快,动作敏捷,主要以捕食其它的鱼类为生,在一些水面较大的湖库,常常可以看见鳡鱼如箭一般地追逐和捕食其它的鱼类,常常被人们称之为“水中的鱼霸”,很像是淡水版的金枪鱼。

鳡鱼分布甚广,我国自北至南的平原地区各水系皆产此鱼。其天然产量高,为江河、湖泊中的大型经济鱼类之一。但因大量吞食其它经济鱼类,又被视为养殖业中的“害鱼”之首。它们对淡水养殖业来说是一种不可小视的威胁,有时鱼塘中混入一条鱤就会导致整塘的鱼苗被全部吃光; 但对于路亚爱好者来说,鱤因为体型大力气足,是深受他们喜爱的本土产游钓鱼种。

如何垂钓鱤鱼

要在自然水域钓到鱤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鳡鱼善游泳,活动范围大,喜欢在水面开阔和其它鱼类较多的水域,而这类水域往往是能捕食小鱼的地方或是水中溶氧含量高的环境。每年在它食欲旺盛的7、8、9三个月中,江河中的堤坝、桥礅、河流的江水处、水边有建筑的地方及进出水口处都是试钓鳡鱼的理想钓点。

大都采用路亚钓法,在江河里如果看到鳡鱼炸水,就往炸水处抛投,然后却没有遭受到鳡鱼的攻击。这里面肯定是有个环节出错了。那就是用饵和操控手法,据我所知路亚鳡鱼需要用长条形的米诺,其次操控饵的时候,速度一定要快,米诺快抽,也就是快速抽动竿尖,总之就是以你最快的速度抽。如此往复即可。只要有鳡鱼在你钓点里,基本上十拿九稳。

由于鳡鱼凶猛,体型大,中鱼时会快速逃窜,路亚竿最好是MH调以上的;轮子的拉力在7公斤以上;3号PE线能至少能上100米;一旦,鱤鱼咬钩后注意不要把轮子的泄力锁死,鳡鱼的前几次冲刺逃窜还是很有力度的,锁死轮子,断线的几率就会很高,开一些泄力,把鳡鱼的前几次冲刺的力量耗尽,待鳡鱼体力基本消耗尽,肚皮向上翻动时再拖鱼上岸。

关于鱤鱼的谣言

需要说明的是鱤鱼就像其他鲤鱼一样,鱤的嘴里没有牙,尽管它们进化出了替代品——钩状的咽齿,能够起到一定的固定猎物的作用,但仍然不具备任何撕扯能力,只能整吞体型远小于自身的鱼类(一些网文里声称鱤的嘴巴上有锋利的角质层可以“切割”猎物,此言纯属胡说八道),作为掠食者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钓鱼技巧扩展阅读

此鱼虽然生命短暂,是一生都在旅行的鱼


大马哈鱼,学名鲑鱼,主要生活在寒带山川冷水河流中,幼年出生在淡水河流中,成年马哈鱼做长途跋涉到海中巡游,等产卵期重返出生的母亲河产卵结束生命。

它又名三文鱼是生鱼片的好食材,鱼肉鲜美多脂肪。成年马哈鱼可长到10kg以上,在清澈的山川河流中使用飞蝇钓及路亚钓法均可钓获。虽然生命短暂,但是马哈鱼却为大自然其他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是一生都在旅行的鱼。

为了保护水源地的大马哈鱼就不透露地点,这里是在黑龙江中俄边境附近。今秋干旱,水少,不少山溪都干旱无水,走着溜着不知不觉竟然闯入了一个人迹罕见的地区。

在那一条将近于涸的小溪,水稍有点浊,发现有不少大鱼被困浅水,鱼背都露出水面,每条均有4~7斤重,看了一下应有好几个品种的鱼,或是大马哈鱼、鳟鱼?

在这里钓鱼,不仅要看天气的好坏,还得看人的脸色。湖里的鱼不是随便就能够去钓的,得找熟人打招呼。否则.....

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其实路亚不了几条鱼,但是对酷爱路亚的小伙伴们来说,已经是兴奋不已!五、六十米宽、四、五米深的河道,许多小飞虫在水面飞来荡去,惹得无数小鱼在水面蹦蹦跳跳抢食。

清澈缓慢流淌的河水,两岸齐刷刷的苇荡里传来的悦耳的鸟鸣,身处在这寂静的清晨里,我不由得有些激动,感觉自己不是来路亚的,倒像是来晨练的,难怪有人把路亚比作水上高尔夫。

正当我陶醉在世这外桃园般的环境里的时候,突然发声:哈哈哈,上鱼啦!,快速收线拉鱼,一尾色泽鲜亮的大马哈鱼就被噼里啪啦地拖上了岸。

如何垂钓在肥水中的鲤鱼的技巧


自然水域中的肥水一般会位于人口稠密区的出水口下游,而黑坑和养殖塘往往也是肥水。与瘦水体的鱼儿不一样,肥水中的鲤鱼对对食物的敏感度不同,肥水体鱼儿可食之物甚多,加之肥水体在春末至初秋的高温季节普遍缺氧,水质大多显酸性。肥水体鱼儿特猾、鱼嘴特叼,想要上鱼不容易。与钓其他鱼一样,在肥水中钓鲤同样需要根据天气选择适宜的出钓时机,并选择好理想的钓点及钓层,配制好鲤鱼喜食的诱饵和钓饵,才能有好鱼获!

一、出钓时机

每当在一场暴雨过后,肥水体由于注入了大量的地表水,水色由浓绿色变为浑黄色或黄绿色,此时鲤鱼便开始活跃起来,这时是一年中钓肥水鲤最佳的时机;如果雨后再刮上3-5级的大风,并且风吹向入水口一方,那么入水口处是最佳的钓鲤钓点,钓层为1至1.5米即可;如果垂钓前下雨还打过雷,大量的水从出水口处外溢,由于鲤鱼有喜跳龙门的习性,喜欢在出水口处活动,此时可把钓点选在出水口旁。

在睛朗的夏日,光照充足时,可选择早晚出钓。肥水体底部淤泥深厚,在早晚常可看见鲤鱼贴底拱食而拱起的条带状或片状气泡,此气泡常出现在树荫下,岸边建筑物的倒影里或倒向水面的竹林杂树旁。在这些地方有时水深不足一米也能钓上鲤鱼。肥水体大多有承包者精心管理,水体中央一般没有菱角、荇、水葫芦等水草,但沿边一带常可见水草带,此时可在下风口草带外沿布窝。钓点选在岸边水下沙土层与水底淤泥层接壤的地方,以免鲤鱼进食时搅起的污泥淹没饵团。钓层深度一般为1.5至3米,肥水遮光性较好,钓层过深,钓效不好。

在夏日的阴天要谨慎出钓。在晴转阴的第一天还可能会钓上鲤鱼,但在连日阴天时,水体开始缺氧,想钓获鲤鱼无疑是痴人说梦,连续阴天的早晨肥水体中的鱼会浮头,甚至泛塘。

二、选择钓点

选择钓鲤时机和钓点与钓鲫相似,但鲤鱼活动的地方有大量鱼星冒出,其规模与影响远非鲫鱼可比。打窝过后可利用蚯蚓抢钓几条鲫鱼,鲤鱼过来后鲫鱼会逃之夭夭,很难在此再钓到鲫鱼。

三、选择饵料

在肥水体想用蚯蚓钓上鲤鱼很难,小杂鱼会让你忙得不亦乐乎,用饵团钓倒是屡试不爽的好方法。

下面就以菜籽饼末为基础饵的自配饵和钓鲤鱼的商品饵为例,介绍两种使用饵料的方法:

如果讲节约,诱饵就仅用自配饵。为了延长诱鱼时间,防止鱼在短时间内吃光诱饵,可在自配饵中拌入少许捣碎的燃烧过后的蜂窝煤灰。钓饵则按下面比例调和,即:

1、钓鲤商品饵加菜籽饼末加面粉,比例为3:1:1,这种调配方法适用于小杂鱼多的肥水体;

2、在鲤鱼较多的肥水体,诱饵按自配饵和钓鲤商品饵4:1的比例调配,钓饵仅用商品饵即可。

饵团的大小和形状也影响着钓鲤的效果。一般来说,钩的大小与饵团大小成正比。以5号钩来说,饵团大小应不小于蚕豆。由于饵团是从外层慢慢向内层化散,稍大的饵团能延长附钩时间,也能起到补窝的作用。在鲤鱼密度大,上钩间隔时间短时,饵团应稍小,反之则稍大。饵团的形状也影响到附钩的时间,用大小一致、形状不一的同一种饵团做带漂附钩的浸泡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上小下大的锥形饵团附钩的时间最长。

渔民习惯称此鱼为“阴凉鱼”,可否见过


如果说到这个鱼类的话,好像我们还真没怎么听过,好像几乎也不怎么吃,但是在日本和西方国家这个鱼还是可以经常看到的。

鲯鳅,俗称鬼头刀,成鱼体长1米左右,一种美丽的海鱼。鬼头刀的鱼体延长,侧扁,前部高大,向后渐变细。头很大,背部很窄,成鱼头额部有一骨质隆起,随成长而越明显。雌性头部正常为圆弧形;雄性头部背面则隆起呈方形,鱼脸立陡如鬼头;这也是它们鬼头刀俗称的来源。

渔民习更惯称鲯鳅为阴凉鱼,它还有个水下狐狸的绰号。鲯鳅这种上层鱼类却与众不同,它们总是默默地在水中潜游,或悄悄地躲在海面的漂浮物下面,一开始渔民以为此鱼喜欢在阴凉处栖息,所以得名阴凉鱼。后来发现并非如此,鬼头刀喜欢躲在船底或黑暗与亮光交集处的原因是为了更好的隐蔽自己,看到自己的鱼饵后马上扑出来捕食,因其捕食方法狡猾,故被称为水中狐狸。另一方面,鬼头刀鱼走上狡猾之路也是有一定原因的,过于靓丽的外表阻碍了他的觅食实力。

鬼头刀鱼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它会像陆地上的狐狸一样,危难之时躺下装死。每当它不慎落入海豚口中时,便立刻装死,就这样总能屡屡死里逃生。水下狐狸,再贴切不过了。

鬼头刀主要在水面栖息,攻击水面的鲐鲅鱼,飞鱼,乌贼等等小鱼。非常适合路亚,波爬,铁板及浮水米诺。要对付深海里的大家伙就必须采用重矶钓的装备:5.4米~6.3米的大号抛竿,大型线轮或牛车轮1只,蓄27千克~36.3千克拉力的母线200米~500米,打重矶最普通的材料是整尾约半斤重的新鲜炸弹鱼或飞鱼,挂的时候将钓钩穿过饵鱼背部或腹部均可,但需注意:掠食者吞吃小鱼时,都会采取头部先入喉的方式(以免被鱼鳍鲠到),所以应使饵鱼头部朝向外面、其他的连接环、转环、钓钩、钓组仕挂、天平、铅坠等,均须配上大号强拉力的,以钓取数十千克乃至百千克大鱼。

中鱼后船长要加速前进,就是要瞬间发力钩穿鱼嘴的骨骼,当鱼咬牢钩子后,你就会发现竿头乱点或竿子大弯并会快速出线,此时你千万别太急,先叫船家将船速放慢或停止行驶,再去提竿,先调整下锁力别让出线,但也别锁死轮子,这时才可收线上鱼。刚钓上来的鬼头刀颜色艳丽,等鱼死去就变成普通的鲅鱼色。大连沿海船钓经常能钓到鬼头刀,这种鱼的味道也非常好。

浅析水中有鱼不咬钩的原因分析


想必不少钓友在钓鱼时都遇到水中有鱼不见咬钩的烦心事吧!那么除了鱼饵不对口以外,还有哪些是影响鱼儿不咬钩的因素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水中缺氧

这个因素我们多数的钓友都知道,就是我们看到成群的鲢子和胖头在水面嚼水的时候,这时水中的氧气已经不是很充足了,但此时鲫鱼还是能钓到的,鲤鱼已经不咬钩了,但并没有浮出水面。由此可见常钓鱼种的耐缺氧程度,鲢子和胖头最敏感,鲫鱼滞后,鲤鱼居中。可当我们看到水中的泥鳅上下翻腾的时候,是绝对钓不到鱼的,因为泥鳅的耐缺氧力是最强的。据调查研究表明,水中的含氧量有1%的变化,鱼的吃饵都会受影响,正常的时候空气中的含氧量是20%,而水中的只有5%,由此可见,气压低的时候鱼不咬钩是自然的了。

二、鱼饵受污染

本来钓的好好的,鱼饵被污染了,一变味,鱼马上不咬了。常见的污染途径有以下几种:

(1)装饵料的饵盆不干净染上了异味。

(2)上饵的手污染了鱼饵,最好不要用抽烟的手去上饵,这样烟中的尼古丁怪味会使鱼不咬钩的。抽烟可以但要注意别污染鱼饵。

(3)摘鱼的时候手沾上了鱼的体液,鱼被钓上来时会分泌出一种受惊的体液,这种体液染入鱼饵中,其他的鱼是绝对不会再吃饵的。所以最好用挡针摘鱼,用带倒刺鱼钩的钓友一定要注意摘鱼后擦净手。

三、鱼在繁殖期

我们常钓的鲫鱼和鲤鱼,在繁殖期间是钓不到的,前者在产卵期还进食,但交尾期不上钩,后者产卵期和交尾期都不进食。而北方的气温不适合草鱼和鲢鱼的繁殖,所以北方的钓友可以不必考虑它们。

四、鱼受惊

鱼受到惊吓的时候会从窝子中逃散,或傻愣在窝里不敢吃饵,受惊的情况也有分别的,短时间的如飞机的影子,机器的响声或鞭炮的爆炸声,这样大约半个小时就会恢复;而窝中跑鱼,惊慌逃窜的鱼会带走其他的鱼,一般要一个小时左右才会恢复,这期间还有不断的抛竿打饵诱鱼,相当于重打窝子了;长时间的如电打鱼或网捕后,这时鱼早逃到它们认为安全的地方藏起来了,不会到你的漂下吃饵,这就要求我们钓手要根据情况应变,找到鱼认为安全的地方垂钓,才有收获。

五、水质被污染

这种时候一般是人为的,比如说塘主往池中撒化肥或鱼药,生石灰等,那我们只有等药力过了再钓。还有就是工业的污染,使水变黑或变绿变蓝,这里虽然还能有鱼生存,但它们在被污染的前几个月内是不咬钩的。等适应了就算有鱼咬钩也只能钓着玩而已。

浅谈垂钓时如何降低鱼的警戒心


大多数鱼类的视力并不好,它们甚至都分辨不出水中鱼饵的颜色与状态,除非是铒料的颜色非常鲜艳。鱼类在水中主要是通过听觉和触觉来感知世界的。

鱼类和陆地生物并不相同,它们没有外部耳廓,但是这也不能代表鱼类就没有听觉感官。实际上鱼类不仅有听觉感官而且听力的灵敏程度远远超过人类。鱼类拥有内耳并且鱼类的内耳位于头两边的鱼囊中,而鱼囊就在鱼类眼睛的正后方,只有当我们打开头骨时才能看到。它不仅仅可以感受到声波振动频率的高低找出声源地,而且还可以调解身体的平衡度,感受到水中压力的细微变化。

除了上述讲到的听力敏感之外,鱼类的触觉也是极其敏感的,这是由于鱼类身体左右两旁细线存在的原因,它被人们称之为侧线管,属于鱼类的神经系统。它能够感受到水流动的快慢、水层的轻微震荡并且具备准确判断出前方障碍物的功能。鱼类的侧线管中充满了液体,鱼类的感觉神经浸泡在其中,当水中有任何波动时,鱼类都会通过感觉神经来传递信息给大脑。

当我们在了解了鱼类产生警戒性的原因之后,我们就来进一步研究到底该如何来降低鱼类的警戒性。这可以从听觉与触觉两方面来说。

一、听力

就听力而言,鱼类的听力十分敏感,这对于垂钓者来说即使一种考验又是一种机会。钓友们要知道鱼类在听到声音后往往会有两种表现:一种是鱼类四散而逃,钓友们在窝点等了很长时间也未曾发现鱼类的踪影。

另一种结果是鱼类顺着声音找到了声源地,并且会在声源地逗留。出现这两种不同结果的原因是因为声音在水中扩散的频率不同。为什么鱼类在听到声音后会向声源地游动呢?

这是因为第二种声音的振动频率与不慎落入水中飞虫挣扎产生的频率相似。有些新手们一看见鱼类就直接将鱼坠猛投入水中,这时鱼类定会由于鱼坠入水时声音振动频率太高而被吓走。有经验的钓友们都知道,在作钓投饵时要轻拿轻放,以避免钓组落入水中的声音太大惊动鱼类。

在这里笔者建议钓友们利用由远及近法来抛投,当我们将铒料抛向钓点时要比实际距离远一些,之后在将入水后的钓组缓慢拉到钓点,这样相比较之前声音要小很多。如果钓友们在投抛时用力过度,可以在钩子落水前向上轻提一下,这样可以减小鱼钩撞击水面发出的声音。

二、触觉

就触觉来说,钓友们在作钓时要尽量选择长竿作钓,虽然长竿配用的大坠入水时声音较大,但是窝点距离岸边较远受人为干扰也就少很多,鱼类本身也会觉得湖泊中心要比近岸安全性高。长竿在落入水中时,由于不是跟方便投抛,因此钓鱼者所使用的力气会小一些,水的震荡程度也会轻一些,在钓组入水时,鱼类感觉不会太明显。另外,钓友们在户外作钓时要尽量钓深水,因为由于作钓具有一定的深度,当钓友们在投抛时对水面产生的撞击到深水区已经减弱了很多,当然对鱼类的刺激也会小很多,它们的警惕性会大大降低。

总之,笔者觉得要想让鱼类的警戒性下降,就先要找到问题的关键点。钓友们可以从鱼类的触觉、听觉甚至是味觉多方面来考虑。但如果要是单单从投抛这方面来说的话,钓友们就要学会正确地使用侧面斜抛抛法。

如何寻找鱼的规律,才能钓好鱼


世间任何事都有规律,若能找到规律,顺势而为,即可事半功倍,钓鱼人也不例外。钓鱼人要根据鱼类的生活习性,去把握鱼类活动和觅食的规律,才能随时准确找到钓机,获得好的鱼获,今天我们就分享一些钓鱼人总结的钓鱼规律。

对象鱼咬钩规律

鲫鱼:

底层鱼,摄食时俯头翘尾,吸入口内抬头上游,漂反应是轻微拌动,明显上浮。钓鲫鱼宜在漂缓缓上浮时提竿。

鲤鱼:

底层鱼,爱拱泥寻食,摄食谨慎,食前先试探一番,感到无异时,才吸入口中,摄食后即游走,漂反应先晃动几下,后大幅度下沉(黑票),漂没顶时提竿即可命中。

草鱼:

属中下层鱼,摄食先缓后急,开始先慢慢品尝,随后将饵吞入口中拉着走,漂的反应沉多于浮,等漂全部没入水中一两秒提竿最为适合。

鳊鱼:

属中下层鱼,摄食动作类似鲫鱼,漂反应急促上下抖动,很快上升,以至倾斜横在水面,趁早提竿即可钓获。

鲢鳙:

属中上层鱼,在水温17-20度时摄食特别斯文,饵料叼在口中,这时漂反应为轻微晃动,此时应立即提竿:盛夏时咬钩叼着饵料扭头就跑,漂反应为提黑票或拉倒海竿,此时应立即提竿。

罗非鱼:

属中下层鱼,贪食,咬到饵料不松口,漂反应急促上下抖动,继而不动,或上升倾斜,此时提竿十拿九稳。

季节规律

初春时:

鱼儿游动缓慢,摄食时,口张得小,吃的轻,浮漂抖动也轻慢,有时不太明显,抖动即可提竿。

夏、秋季时:

鱼儿活跃,游动迅速,摄食凶猛,漂抖动速度大,斜移,下层(或上送)时便可提竿。

冬季时:

鱼儿摄食减少,浮漂抖动即可提竿。

长江钓获一条1.4米长的大鱤鱼,却被告之是祸害,不要放生


最近关于禁渔期是否应该同样禁止垂钓的话题非常火热大部人都认为,垂钓不能同商业捕捞相提并论,完全禁止显然不现实,不过作为钓鱼爱好者,应该有适当索取、主动放生的自觉。

确实,野生鱼繁殖期适当放生,有利于生态保育,也是垂钓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然而,下面这位上海崇明的一位钓鱼爱好者,在长江垂钓时,钓起一条罕见的1.4米长大鱼,却被人劝说千万不要放生!

一般来说,越大的鱼产卵量越大,繁殖价值、生态意义越大,是放生的首选。为何这么大的鱼却不应该放生?

原来,这条体型惊人的大鱼,是一条长江里的祸害大黄鱤!

这种鱼学名鱤鱼,因其黄头黄尾、体型梭尖、游动迅速如离弦之箭,又被称为管枪鱼、铜头鱼、黄箭鱼等等。不过,在它所有名号里,最威风的可能就是水老虎这种鱼是长江里食物链最顶端的掠食者,据称鱤鱼同鲨鱼一样,每天24小时都在不停游动捕食,可谓食量惊人!

也因此,鱤鱼被称为淡水第一大害鱼搞养殖业的人,更是将它们当成头害大敌,一旦水库、玉檀里出现鱤鱼群,其带来的损失将是毁灭性的。而在长江野生鱼种群如此脆弱的今天,一条像这种体型的鱤鱼,可能会对长江的其他像鲫鱼、鲤鱼、黄骨鱼等小型野生鱼,造成极大的威胁。

据说鱤鱼肉并不好吃,许多人钓获都会选择放生。这就难怪许多热心网友劝其不要放生了。不过,这么大的鱤鱼,即使在长江里也不多见了,这位钓鱼人能碰上,运气也是令人羡慕。

钓友们,如果是你钓到这种大鱤鱼,会放生吗?

鱼的年龄大小如何判断?观察鱼的鳞片


当我们钓上鱼经常会议论,这条鱼有几年?这只是一种粗劣估算。其实看看鱼体上的鳞片,便可知道鱼的年龄。

生物依赖一定的生活条件而生存,环境的变化必将会影响它们的生长。大自然的周期性变化,也必然在生物体上留下印迹。树木的年轮是人们熟知的自然印迹,它一年增加一圈,持续不断地增长着,直到树木枯萎为止。在动物中,也有这样记载年龄的年轮,像马的牙齿,龟鳖的甲背,但这都是一些特殊的年轮。

鱼类同样会产生年轮,大多数的鱼类在生命开始的第一年,全身就长满了细小的鳞片。鳞片是由许多大小不同的薄片构成,好像一个截去了尖顶的圆锥一样,中间厚,边上薄,最上面一层最小,但是最老;最下面一层最大,但是最年轻。

春夏时节,鱼类的食饵丰富,水温较高,正是生长旺季,鱼类长得快,鳞片也随之长得快,产生很亮很宽的同心圈,圈与圈之间的距离远,称之为夏轮。进入秋冬后水温开始下降,鱼类觅食活动减少,生长速度变得缓慢。鳞片的生长也随之缓慢起来,从而产生很暗很窄的同心圈,圈与圈之间的距离近,称之为冬轮。这一宽一窄,就代表了一夏一冬。

等到翌年鱼类的宽带重新出现时,窄带与宽带之间就出现了明显的分界线。这就是鱼的年轮。

其实我们可以从鱼体取一片完整的鱼鳞,如在野外用水洗净用肉眼直接观察。数出暗带有多少圈后、再加1即测出鱼的年龄。

如在家中用稀碱水洗去鳞片上的粘液、再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夹在二玻璃片中,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则更为精确。有的鱼类身上没长有鳞片,鱼类年龄的辨别是利用鱼的脊椎、鳃盖、耳石等等作为观察的材料。

钓甲鱼的故事,农民视它为害鱼,是鱼塘里的一霸


湖北荆门是一个平原,丘陵,山区三种地形相结合的城市。辖区内湖泊,水库众多,城南四十余公里处有一小水库,水质相当好,上世纪居民生活用水都从里挑,如今钓到甲鱼的概率和彩票中大奖的概率应该相差不远。可是那时候,人们隔三差五就能钓到一只甲鱼。

当地人管甲鱼叫脚鱼,或王八。湖南。、湖北地区的淡水养殖是出名了的,郊区有许多鱼塘里都有非人工喂养的甲鱼。农民们视它为害鱼;因为甲鱼吃鱼苗,攻击成鱼,和乌鱼(乌鳢;广东人称生鱼)一样,是鱼塘里的一霸。在秋冬季节,鱼塘干塘的时候,自由市场上经常有卖的,价格也相当便宜。80年代,每斤才一、两元钱左右,而且还可以讨价还价。

那时候每年放暑假,百无聊赖,我便去河边钓鱼。鱼钩是用缝被针放在煤油灯下弯成的,钓竿是用挂蚊帐的竹子改的,鱼线是买来糖担子上的尼龙线做的。门前的沟里挖一小瓶子红蚯蚓做饵料,抓几把猪食打窝子。

夏天的太阳很火,我躲在树荫下垂下钓竿。平常这个窝子上鱼很快,白条子一钓就是一大串,鲫鱼、昂刺、鳊鱼、青鲲也是常钓常有,可那天很奇怪,一个多小时楞是没鱼咬钩。我心情很糟,加上树上的蝉儿不知疲倦地鸣叫,直让人头昏脑胀。不知不觉中,我就抓着鱼竿子睡着了。

醒来时,太阳已偏西。我揉揉眼睛,朝水中张望,咦,我的鱼浮子呢?咋找不见呢?我提了提钓竿,提不动,死沉死沉的。我想,糟了,准是钩到水下的树根了。我松了松鱼竿,准备另想办法。不料,抬竿感觉不对劲呀,钩上明显有东西,但不像鲤鱼那样左冲右撞,也不是鲫鱼那样稳稳当当,还挺沉,拽到边上一看, 嗬 一个大甲鱼足有一斤多,钩挂在了盖边,四个爪直扑拉,整的我没法下手,费老劲了才摘下钩。

小时候我前前后后钓了有几十只甲鱼,全部是野生野长的,我想,这也算是一个记录吧,希望与大家共享这份快乐!

那时候我只知道甲鱼和乌龟的区别是在于壳的软、硬之分,而且听别人说王八咬人很厉害;一旦咬住你的手就不会放口除了天上打雷的时候。记得我的叔叔曾捉到过一只甲鱼,养在水桶里,我的堂弟用手逗弄着它,谁知一不小心,被甲鱼一口咬住手指头,疼得鬼哭狼嚎,无论怎么掰甲鱼就是不松口。我婶婶没办法,用菜刀将它的头剁下来,才解了围。

后来,到了90年代,盛行一时的营养保健品中华鳖精,卖的十分红火。原因是因为世界田径队伍马家军的形象代言而名声大噪,后来因为存在欺诈被电视台曝光,慢慢的销声匿迹。此时,全国各地,到处都有钓甲鱼的高手,他们专门钓甲鱼的方式叫做张甲鱼。

先得做甲鱼钩,其实很简单,就是买来一盒二号针,用细而结实的尼龙线,穿过针鼻,在针肚子上打个结,系在尺把长的竹竿或木棍上。在泥鳅的尾鳍处或者切成条状的猪肝中间,先插入针的一头,然后再反向插入针的另一头。在天黑前,划了小船,沿着河岸,每隔五、六米,插下一杆钩。第二天凌晨去收钩,就可张到好些甲鱼了。这对甲鱼来说几乎是灭顶之灾。如今市场上的甲鱼大都是养殖的,真正的野生甲鱼数量十分稀少,还请各位渔人手下留情。

垂钓时如何简单有效的应对不同鱼情


作为一个垂钓者,我们在挂饵下竿以后就是专心的等待浮漂产生鱼儿咬钩的漂相,然后带给我们进行下一步操作的讯息。

我想,很多的垂钓者们在垂钓的时候都是看浮漂而知下步的,即使是一些经验丰富的垂钓高手也是会偶尔的凭借自己的手感去进行垂钓,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要依据浮漂的。

可是在很多的情况下,浮漂的漂相因为鱼情的原因会变得很复杂,垂钓爱好者们很难抓住正确的信号进行垂钓,不免就会错过很多上鱼的机会。

今天,小编就主要给大家提提醒,如何根据不同的鱼情来进行垂钓。

第一、遇到生口鱼时

所谓的生口鱼就是那些从来没有被垂钓过,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的鱼。

这种鱼一般警惕性都比较小,没有太大的顾虑性,当看到自己喜欢吃的食物的时候就会直接开口咬食,没有其他的动作。

所以,在垂钓生口鱼的时候还是比较轻松容易的,垂钓者也不需要费什么劲儿,也因此,生口鱼也是大家非常喜欢垂钓的鱼。

一般,在垂钓生口鱼的时候,只要饵料使用的合适,基本上是很容易上钩的。

但也正是因为生口鱼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所以在中钩以后会拼命的挣脱,力道是非常大的。

所以垂钓者在垂钓生口鱼的时候,钓竿、钓钩、钓线一定要选择合适的。

第二、遇到轻口鱼时

轻口鱼是指那些在吃饵料的时候动作幅度比较小,吃口很轻,浮漂很难产生反应的鱼。

造成鱼儿吃口较轻的原因也比较多,第一种可能是鱼儿处于饱腹状态,对我们的饵料只是好奇的想要尝尝味道。

第二种是水域内的鱼儿比较少,没有其他的鱼儿与之争抢,自然在吃的时候会比较慢一些、轻一些。

第三种可能是在吃饵的是大鱼,大鱼们都比较警惕,所以在吃食的时候就会格外的小心。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吃食的鱼儿是那种鱼嘴较小的鱼儿,它们天性就是如此。

遇到轻口鱼时,我们在垂钓的时候最好使用精细粉状的饵料,并且最好让钓饵看起来像是活饵。

第三、遇到滑口鱼时

滑口鱼,听名字就知道它们是非常狡猾的,这些鱼多是被多次垂钓然后又被放的鱼,自然对于垂钓者们的垂钓手法都比较清晰了,所以在吃饵的时候也是非常的机谨小心的。

对付这种鱼垂钓者们就要多下一些功夫了。

首先垂钓的饵料一定要有足够的诱惑力,其次钓线要质量好不容易被鱼儿发现,然后浮漂要调钝,直接过滤掉那些虚假的讯息,同时整个钓组也需要调的钝一些。

第四、遇到停口鱼时

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停口鱼,就是鱼儿怎样都不吃食。无论是更换饵料还是改变垂钓的方法都没有改变。

这可能是垂钓者长期投放饵料造成的,或者是水中的氧气含量低造成的。

应对这种鱼,如果是第一种情况的话,那就停止一段时间再垂钓;如果是第二种情况的话,就选择在流动水域进行垂钓,多使用一些商品饵。

测试水中是否有鱼的技巧,钓鱼前先做分析


我们去一个地方垂钓,首先是选择钓点,钓点的选择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多上鱼。如果水中无鱼,那么选择钓位就失去意义。那么我们去到一个陌生的水域怎么才能知道水中是否有鱼和有什么鱼呢?这就需要对水中鱼情进行一番仔细观察,通过某些迹象加以分析和判断。

首先,必须学会看水情,水情主要看水的动静,动静主要是指鱼星。鱼星就是鱼在吃食时嘴里吐出的水泡或者是杂水底觅食时触动泥土发出的气泡。还有当鱼受到惊扰逃窜时也会形成水泡。

水泡随着鱼的移动而移动。鱼种的不同,鱼的个体大小不同,冒出水面的气泡状态和数量的多少,也是各不相同的。如果观察的结果,水面平静如镜,一点反映都没有,死水一潭,几乎可以确定,该水域无鱼或者鱼极少。如果水面有气泡出现,则可以初步判断该水域有鱼。

不同鱼种的鱼星的特点:

1,鲤鱼鱼星:鲤鱼的鱼星细而密,有大有小,成团出现,在水面形成一片,并伴有浑水,杂屑,移动缓慢。

2,鲫鱼鱼星:鲫鱼的鱼星小而少,大小一致,如同珠子,比绿豆小,大多数是单个的,悠悠上升,位置不固定。

3,草鱼鱼星:草鱼的鱼星较大,成串放出,大泡中夹杂小泡,比鲫鱼鱼星大而多,但不及鲤鱼鱼星多而成团;有时也成单个或成双。

浅谈钓鱼与水中溶氧量与鱼的关系


鱼类的耐低氧程度要比人类强很多,尤其是在温度较低的时候。但是鱼类在极度缺氧的状态下也坚持不了几个小时。由此可见氧气对于鱼类的重要性。我们在钓鱼方面不仅仅要关注垂钓技巧,更要关注水中氧含量的问题。

其实水中的含氧量对于鱼类来说才是最根本的问题。因为鱼类和人类一样,如果周围环境氧气太少,它们就会食欲不佳,活跃程度较低。相反如果水中的含氧量较高,鱼类的精力就会比较旺盛,也才会有心思觅食。那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水的固有特征对水中含氧量的影响。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先搞清楚它的来源,才能对症下药。

水中氧气的来源

(1)一方面是源于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水中的绿色植物经光合作用,吸收水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据数据查证,水中一多半的氧气都来自绿色植物。

(2)另一方面是由于气压的作用。由于大气压力比水面的压力高,空气中的氧气会渗透到水中去,当水中容纳氧气的量到达极限后,才会自动向外界大气释放。

在我们在明白了水中气体的来源之后,我们就把水的固有属性与含氧量之间的关系分为四方面来具体说说。

一、水中氧气含量与温度的关系

氧气在水中的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具体来讲就是温度越高,水中氧气的含量就越低,温度越低,水中的含氧量就越高。例如:20℃的水,100升可以溶解3升的氧气,当温度下降到零度时,100升的水里就可以溶掉5升的氧气。

水的温度越高,鱼类以及水中生物的代谢、呼吸速率都会加快,氧气的含量就比平时需求多,水中的含氧量自然而然就会减少。水中氧气少,鱼类的活跃程度就会减弱,从而来应付氧少的情况或者直接浮出水面呼吸大气中的氧气,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浮头。如果水中缺氧十分严重,鱼类就会大量死亡。大量的死鱼浮在水面上,这就是常见的鱼翻塘。

高温天气水中的含氧量本来就少,加之消耗过快,水中的氧气就会所剩无几。这就是为什么在夏季中午钓鱼难。

二、水中氧气含量与水深的关系

溶氧量与水的深浅有关系。因为氧气是由大气通过水的表层往下渗透,越往下渗透速度越慢,而且水的内部压力并不低于大气压,因此渗进深层的氧气含量极少,这就是为什么作钓时要选择1~2米的水深,因为在这个高度的水中含氧量很高,鱼类经常会在此觅食。

三、水中氧气含量与水面积的关系

水中氧气的含量与水的面积有关。水的表面积越大,含氧量越高,水的表面积越小,含氧量越低。所以鱼翻塘经常出现在池塘这样的小水面,像湖泊这样的大水面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四、水中氧气含量与水的流动性的关系

水面的波动会引起水中氧气含量的变化。比如刮风时水面的波浪接触空气,起伏的波浪面积要大于平时湖泊的表面积。因此刮风时水中的含氧量就要比平时高。所以垂钓者在选取钓位时,总是会选择有波浪的水域,这就是人们说的风吹水动,水动鱼动。

另外,鱼类还喜欢逆水洄流。因为这样反向游动会让食物与氧气自动进入身体,所以经常能够在进、出水口看到钓友们正在钓鱼。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如何垂钓鱤鱼,此鱼的力气比牛大的水中的鱼霸》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夏天钓鱼如何找鱼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