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开料技巧。

夜钓白条鱼开窝喂食有两种做法,分别是先重后轻和先轻后重。

先重后轻开窝也叫重开,其做法是将大把的饵料撒于水面上,构成水面上很厚的饵层,这种做法适合钧涨水鱼。

先轻后重开窝也 叫轻开,只将饵料丢在一个点上,形成一条线,这种做法适合钓急流水,鱼会从很远的下游接食而上,进入窝区。

不论重开还是轻开,都要久喂,钓白条鱼和钓其他鱼都一样,鱼不上窝是不好钓的,白条鱼上窝未上窝,容易识别。如果白条鱼时不时跳起来抢食,弄得水面叭叭直响(在灯光下可以看见它们跳 动的身影),说明白条鱼未上窝。如果它们整齐地排列在水中,轻摆头尾,接食不乱,说明已经进窝。如果发现下游有鱼,而不进窝,是食饵开得过大,要减少丢饵量,或将丢饵时间放长,将它们接进窝。钓白条鱼切不可操之过急,久喂不钓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做法,窝子上的鱼越厚越密,就会涮无空竿,弹无虚发。

延伸阅读

比重轻的饵料和大比重饵料的开饵方法


粉末袋装的钓鱼饵料在现在已经慢慢成了为了主流的钓鱼用饵。不论是台钓竞技钓手,还是普通的休闲野钓爱好者,都不能否认粉末饵料在钓鱼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但是困扰许多钓鱼人的是,面对市面上各种品牌,各种品类的饵料,无从下手。不知道怎么样的鱼应该用什么样的饵料,不知道这些饵料到底味型,状态是如何的,更不知道它们的化学特性和物理特性。要么是根据渔具老板的介绍,胡乱的买两包,或者干脆自己随心所欲,看得顺意哪个包装外形就买上就去钓鱼了。滥竽充数,往往是次次空军,不仅严重的打击了自己的钓鱼信心,也看轻了饵料在钓鱼中的作用,感觉不如一根蚯蚓来得实在。

那么,今天的这篇文章我们就来好好说说饵料,今天就从饵料的物理特性来说说一轻比重饵料和大比重饵料的用法与实战。

在前面我们就讲过,一份成功的饵料是由基础饵+主攻饵+状态饵+小药添加剂。基础饵和主攻饵就相比于状态饵比重就要大一些。

先说状态饵吧,大家经常用和听说的雪花粉,轻麸,寒梅粉,拉丝粉等,这些就属于调整状态的饵料。雪花粉顾名思义,像雪花一样一片一片的很轻,用来降低饵料比重,增加它的雾化效果,让饵料在水中层层剥落。轻麸和雪花粉所起的作用相差不大,但在减轻比重上更胜雪花粉,但在雾化上又小于雪花粉。通常情况下两者可以通用,但有时在竞技比赛中区别就严格一些。

拉丝粉就不说了,可以让粉状饵料改变物量特性成网状形便于拉饵,一般来说加5%到20%就比较合适。寒梅粉就相对用得少一些了,可能只在竞技中用得比较多,增加粘性的。5#鲫,速攻2号这些也属于状态饵,大家用得很多了。

基础饵和主攻饵的比重相对于就要重一些了。比如我们主攻鲤鱼草鱼,大多数时候我们买到的袋装饵料里面都是有芝麻大小的颗粒的,比如黄的,红的,咖啡色的,草鱼的就含有藻类的绿色颗粒。这些大鱼的饵料就比我们钓鲫所买到的饵料是全粉末状的,比重又要大一些。可是我们光用这样的饵料加水开饵,开出来后,总感觉这些饵料又硬又重,附钩性也不是太好,入水后咚的一声就直入水底。

面对这样状态的饵料,对于警惕的大鱼来说,适口性也要相对差一些。而状态饵在这时就会起到调整它的软硬和比重的作用了,可以让这些饵料变得软粘。而鲤鱼草鱼对这样的饵料是很喜欢的。

不明白,我还是不明白,什么时候应该用比重轻的饵料,什么时候应该用比重大的饵料。没关系,这些不是事儿。

先来说说轻比重的饵料如何使用。在竞技比赛或者野外杂鱼小参子较少的地方钓鲫鱼这种小个体鱼,并且数量比较多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采用轻饵。轻饵因为比重低,那么它的适口性和雾化效果就要好一些,特别适合鲫鱼的吸食就饵。同样,轻饵在水中雾化较快,长时间抛杆后,会在同一个钓点形成一个从下到上的雾化区,这样就能快速的成为一个聚鱼区,把水底的鱼打浮起来,形成一个抢食的效果。

那么同时会造成一个什么后果呢?如果是生口鱼还好一些,就算抢食乱口,鱼口也会相对真实,不会造成空杆。如果是老滑鱼或者半生口鱼被刺激打浮,形成了离底,半水层和上水层都有鱼。如果这样的情况我们的钓法钓技达不到要求的话,就会形成许多空竿,看到浮漂上上跳动而没有鱼。

轻一些的饵料同样适用于水底有酱层的,或者水底有烂泥腐料的一些软底水域。这时用一轻一些的饵料,可以让饵料不至于陷入泥底酱层,让鱼儿找不到食。如果这样的情况出现,就会出现浮漂尾可能左右或者很轻的下阴沉,但提杆总是空的。

同样,我们如果既想要饵料比重轻一些,又想要它的附钩性好一些,那么这时我们就要在里面加一些拉丝粉了。拉丝粉又分长拉丝和短拉丝,这个根据自己拉大拉小自己掌握。我要说的是,加拉丝粉增加附钩性时。在加的时候尽量在没有加水的时候就把拉丝粉一起加入饵料中,搅拌均匀,才能开出不至于一团一团网状的死饵出来。

台钓如何开饵以及有哪些技巧


开饵之前先不要着急,开钓之前先把饵料抖动几次,使大小颗粒混合均匀,避免较重的颗粒与较轻的颗粒发生分离,再按比例兑水搅拌。具体做法以及注意事项,下文将会详细解说。

一、吸水均匀,软硬适度

如上面所说,先将饵料抖动均匀后,再按比例兑水。一般是将一杯饵料倒在饵料盆中,再加一杯水,然后快速搅拌。刚开始可能觉得很稀,但不要再添加饵料,因为过一会饵料充分吸水后就不显得稀了。

搅拌好了之后需要将饵料放置几分钟,气温较低时放置的时间稍长,然后再次快速搅拌,让饵料吸水均匀。发现饵料比较粘结时停止搅拌,不然会使饵料的纤维长度变短。

最后将饵料做成团状,几分钟之后就会出丝,如果是冬季,需要等二十分钟以上。如果怕浪费时间,可用温水开饵使饵料发丝较快,另外还可加进一点拉丝粉。估计放置的时间到了,可以用手拨开一点查看,如果出丝较密就可以使用了。一般情况下,不只是搓一团饵,多搓几团,不然会不够用。

二、搓饵钓底的打饵频率及钓半水如何打饵

起初可以控制在每分钟打两三竿的频率,适当将饵做得大一些,如拇指大即可。有漂讯时就可慢一点,两到三分钟一竿。而搓饵钓半水就不能搓的太死,宜松散一些。可将拌好的饵单独挖出一小团,起初打窝时取拇指大小的饵,轻轻捏几下,保证雾化迅速。开钓时就多捏几下,也不要捏得太死。

拌好的饵过一会显得有点潮湿,可能是饵料自身的水渗出,再就是钓者手上的水沾到了饵料上,取饵时用毛巾擦干手即可。注意不要让饵再次沾水,吸水过多会导致不好用,如果感到饵料沾手,是因为在开饵时搓揉过度的缘故。正确的做法是,先将干粉混合均匀,在按比例兑水搅拌,放置三到五分钟,吸水均匀后适当揉搓。因为商品饵搓的越多黏性越大,所以钓底应多搓,拉饵应少搓,避免破坏纤维。

三、自制混合饵

将不同饵料混合后摇晃均匀,最好使用量杯来准确地加水,保证一次加水就能成功,因为第二次的加水会影响饵料的状态。加水后立即搅拌,让饵料吸水充足而均匀,静置三至五分钟的时间内不要再去动它。使用前可以先单独掰出鸡蛋大小的一块,用来专门打窝与续窝。然后根据鱼情来决定打饵量的多少,水深适当多打,需要诱鱼则少打,聚鱼的数量较多时需要多打。

四、制作拉饵

拉饵的原料最好是原塘颗粒,鱼池的鱼吃惯固定的食物,往往会偏食,所以使用原塘颗粒做钓饵能保证效果。如果是细粉的颗粒,就直接制作拉饵;如果是成型的颗粒,就要用开水焖散,并在它冷却后搅成粉末状使用。小麦蛋白粉加水后会很快形成胶状,附钩性较强,所以用水调和时不能太稀。调好后掰开可以看见较密的丝状,比较黏,所以附钩。用颗粒做拉饵,也要有一定的粘合性,可以在颗粒中加入适量的粘粉。

1、干粉。首先备好一量杯的细粉颗粒(后面都按照量杯的百分比来计算),百分之十五的小麦蛋白,百分之五的粘粉,百分之七十的水。将颗粒、小麦蛋白、粘粉混合后,倒入准备好的水(不能过多),迅速搅拌,让饵料吸水均匀。再将和好的饵料打散,不让它结成块状。静置5分钟后,将其挤压成团即可。注意手的动作是挤压而不是用力揉,否则饵料容易形成面筋状,不利于拉饵的操作。

2、湿粉。制作湿粉的饵料比例与干粉一样,区别只在于湿粉中有水分,加入小麦蛋白与粘粉的方法不对的话,容易使饵料不能混合均匀。我们也可将颗粒用开水焖散,搅成粉状冷却后,再将小麦蛋白粉分几次均匀撒进饵料,每一次撒粉后都要迅速搅拌。粘粉的加入也是一样,也都要保证加入的东西能与湿粉均匀混合。最后同样静置五分钟后挤压成团。

开饵没那么难,如何开制一款状态好的饵料?


钓鱼真不是容易的事情,每一个环节都是紧密相关,而且如果有一个环节没有做好就很可能影响我们整个垂钓的结果。有些钓友对饵料方面没那么重视,但是我们应该要知道,开好一款饵料对上鱼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就是因为开饵开得不好,导致饵料没有发挥出它的作用。那么现在就给大家说说如何开制一款状态好的饵料。

开饵我们需要掌握好饵水比,饵料不能过硬也不能过软,水多饵料就会软,水多饵料就会发硬,大部分的钓友都是用手感觉饵料水份,软饵便于鱼吃,只要饵料挂钩以后抛竿不脱落尽可能软就软。

饵料中由于粘性物不多,加上水比和打揉的问题,上钩的饵不要太密实,因为我们需要饵料入手后就成絮状物,这样利于鱼吃。所以一定要掌握好粘散度!

根据垂钓鱼的需要求掌握好饵料的状态,如我们垂钓的目标鱼喜欢雾化饵,我们就在原饵上加入调整雾化的添加物,这样就可以快速的诱鱼。根据鱼的喜好开制饵。

大部分钓友开制饵料没有注意饵料的粗细,其实这样是不对的,粗细饵料搭配才能虚实结合,这样做出来的钓饵具有诱钓的功效,细饵可以雾化,粗饵比较重可以让钩快速到底。粗饵加的时候要多鱼细饵。

开饵中有一个环境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因为我们垂钓的目标鱼大部分都是在水底觅食的习惯,掌握饵料的比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饵料过重就会踏实的沉入水底让鱼没办法吸入,自然也就钓不上鱼来。有的水底有酱层饵料比重就得减轻。

以上就是我自己在开饵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总结,希望这次的分享对各位钓鱼人有所帮助,不必再为开饵这件事情苦恼。

开饵


开饵

开饵,又称之为调饵、作饵、和饵,按照事先定好的用水量,把配制好的粉饵溶入水中,再按不同的技术要求用手将其搋揉成饵团。台钓多用商品饵,一般包装袋上都有使用说明,按比例配好你要的饵以后,干粉状态混匀,如果开搓饵,一般是按饵水体积比1:1的加水量,加好水以后五指张开快速搅拌,待所有饵全部沾湿,就静置3-5分钟,冬天时间长些,然后轻轻团拢,揉搓几下即可。开拉饵,大致步骤同上,只是水稍稍多加一点,大概1:1.2,拉丝粉比例15%左右,醒饵后不能过于揉搓,只要饵团出丝即可使用。

目录1开饵技巧2如何调整饵料状态开饵技巧1

钓鱼的相关技巧中,调制饵料是学问最大、最多的一项。

饵料的种类和性质

饵料的种类很多,性质各异,有的黏性很大,有的毫无黏性,如何调配、制作,需要相当多的经验。黏性大的钓饵包括三色饵、伊摩、青饵、综合饵、鲫鱼饵、万能饵、细麦片粉、黏粉、面粉、地瓜粉等,毫无黏性的钓饵包括米糠、豆饼粉、花生粉、虾粉等。

其他钓饵则介于两者之间,有的稍黏一些(如鲤鱼饵)或稍微不黏一些(如福寿饵)。这些都要靠自己动手调制亲身体验才能了解。极黏的钓饵基本上是只能加水浸泡而不能用手搓揉的,只要用手去搓揉,就会像麻糬一样,难以垂钓了(可以用竹筷略为搅拌)。

缺乏黏性的钓饵,就需要用手加以搓揉,不经过搓揉也会难以垂钓。完全没黏性的一般只是钓饵添加物,不能单独使用。了解各种鱼饵的特质后,就可以依据自己对钓饵性质的需要,将不同性质的钓饵混合在一起调配,例如极粘的钓饵可以加入一定比例不黏的钓饵添加物,来改变饵料整体的黏性。

调制技巧

搓揉饵料就像揉面一样,多揉就会生筋,也就增加了饵料的黏性。搓揉后的饵料放置一段较长时间后就会发酵,(有如发面),黏性会降低而变的比较蓬松,因此饵料一次不要调太多,可供2小时垂钓即可。如果还要再钓,可再重新调饵使用,重新调饵时可以加入一些原来剩下的调好饵料,这样会比较好调。加水搓揉饵料一般都要经过两次的步骤,因为第一次加水搓揉好的饵料,不久会有回干的现象,需要再加一些水稍微搓揉(加水方式最好是把手沾湿后甩到饵料上,避免加水太多,使饵变的太湿软),才能达到原本饵料性质的需要。

选饵

至于要选用什么钓饵,其实除了鬼灵精怪的吴郭鱼比较偏向腥味外,个人觉得钓鱼跟钓饵的关系不大,选用便宜的诱饵粉再加一些其他的钓饵(如鲫鱼饵、鲤鱼饵、福寿鱼饵等,加一种或加几种都可)就可以钓得很好了。重要的是调配出来饵料的黏性及干湿、软硬性质。

也就是要能将饵抛的出去不会散掉,不会化的太快沉到水底时所剩无几,能耐小鱼的啄食,不会被鱼吸食时钓饵和鱼钩分了家。也不能又干又硬或黏的像麻糬一般耐久不化,鱼吃饵时饵还将钩子包的紧紧的。

如何调整饵料状态2

如今的钓鱼活动商品饵大行其道,悬坠钓鱼更是如此,说白了主要是区别于传统饵诱钓分离而商品饵是把这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强强联手之势而被广大钓友所接受。但是,大多数钓手都是有传统转型过来,因此有些钓手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悬坠钓技术,但是在使用饵料方面,理解认识还是不够充分,从而造成走了不少弯路,但在这条路上有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能靠钓手平时一点一点的经验积累来完成。

所以说作为钓手应该凭经验从诱鱼效果,手感,鱼口和适口性来认识它。经验,技术左右着钓手,鱼饵要感动鱼,先要感到钓手。要与钓手的经验技术相一致。给鱼儿做一份美餐,关键在于厨师。

饵料的状态

从根本上讲,不管什么牌子的饵料,每一款饵料都可分为基础饵和状态饵。基础饵比如:天元的红魔,老鬼的918,冬鲫,腥鲫,龙王恨的蓝鲫,黄鲫等。状态饵主要有比如:各种雪花粉,拉丝粉,老鬼速攻,龙王恨的速胜者,天元的一木鲫等。基础饵主要靠味道诱鱼,而状态饵作为添加到基础饵里的辅料,主要起着提高饵料手感,鱼口,适口性等状态的至关重要的作用,钓鲫鱼尤其如此。

因此,要想调配出比较理想的饵料状态,就必须先认识饵料的雾化,融散,持钩,比重等特殊的物理性质。

雾化就是指饵料入水后在运行的过程中,饵了中的细小颗粒脱离饵团主体,逐渐融散于水,并在鱼钩的运动轨迹中形成一道自上而下雾状带的现象。

融散是指饵料到位后在水的作用下,饵料中的成分由外到内逐层脱落的现象。

雾化和融散是相辅相成的,认识饵料雾化,了解饵料融散能力,从表面上看两者都是饵料中的部分成分脱离饵团的现象两者好象是一回事,其实是有区别的。

(1)具有雾化能力的饵料多数是经过膨化处理或是添加了经过膨化处理的添加剂,而融散是任何面食都具有的特性,只不过不同的饵料融散快慢不同罢了。

(2)雾化主要表现在饵料由上而下的运动过程中,融散现象主要是在饵料到位静止后出现。

(3)一般具有雾化能力的饵料在雾化的同时,饵团体积会进一步膨胀增大。而这种膨胀会使饵团内外的细小颗粒同时脱落溶解于水。而融散使饵料中的颗粒等成分有外到内逐步脱离,这一过程会使饵团体积减小。

不同的鱼情适用不同的雾化状态,竞技比赛钓手对雾化情有独钟,在赛场上主钓对象为鲫鱼时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选择雾化状态最佳的拉饵,并让饵料在水的中上层雾化,这是由鱼的密度所决定的。

但在野钓与竞技钓对雾化的要求截然不同,野钓鱼稀,水面上的杂鱼多,过度雾化有时会适得其反。

拉饵虽然有优势,但也有不足,不少人钓不好的主要原因就是太看重雾化。拉饵把鱼的泳层搅乱了,假口自然就多,不中鱼在情理之中,有搓饵,始终将鱼控制在水的底层,鱼聚多了吃口自然就多。

雾化是需要的但不是万能的,他的优点更多的体现在诱鱼的层面。在悬坠钓鲫鱼技术上,我们不能否认雾花的作用。能够保持接连不断的上鱼,尤其当饵料从水体上层入水时。饵料中的细小颗粒能迅速从饵团上脱离,使钓饵的诱鱼成分得到迅速传播,扩大了钓点的作用,对诱鱼产生了积极意义。

但在雾化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认识鱼饵雾化的利弊,正确把握尺度,切勿滥用,必须根据所钓水深,对象鱼,钓法来合理选择使用雾化,这样才能钓有所获,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持钩性是指钓饵在鱼钩上的附着能力和持续时间。饵料黏度大持钩性就强,黏度小持钩性就弱。不同状态的饵料有着不同附着能力和持续时间。从现象上看悬坠钓饵多数都是经过膨化处理的,都具有雾化和融散的特性。所不同的是饵中的成分不一致,这就产生了各种鱼饵持钩性的差别,而这种差别是微妙的。

有的饵使用中不需要任何添加剂就能保持很强的持钩性,而有的饵必须添加经过膨化处理的添加剂才可以,否则无法使用。饵料的雾化作用更多地体现在诱鱼的层面上。而持钩性则表现在钓鱼的行为上。悬坠钓既是诱也是钓,诱钓合一,这就告诉我们不能否认雾化的作用,更不能否定饵料的持钩性,因此,在掌握饵料雾化的基础上,合理应用是基本要求,一味强调雾化而忽略饵料的持钩性也是失误。

比重是指饵料在入水下落过程中速度的快慢。下落速度快,饵料比重就大,所压浮标的示目就多,反之则轻,所压浮标目数就少。他是有鱼饵所用的材料决定的,也与对水量的多少有关。钓手必须根据所钓鱼种的大小,钓法,鱼情水情将不同比重的饵料互相进行搭配来达到调整饵料比重的要求,这点也是不容忽视的。

了解了以上几点饵了的物理特性,我相信大家在调配饵料状态的时候就可以综合考虑,行之有效,有针对性地对有着不同物理状态的饵料互相进行合理搭配,从而达到饵料的最佳状态和效果。

如今的钓鱼活动商品饵大行其道,悬坠钓鱼更是如此,说白了主要是区别于传统饵诱钓分离而商品饵是把这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强强联手之势而被广大钓友所接受。但是,大多数钓手都是有传统转型过来,因此有些钓手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悬坠钓技术,但是在使用饵料方面,理解认识还是不够充分,从而造成走了不少弯路,但在这条路上有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能靠钓手平时一点一点的经验积累来完成。

所以说作为钓手应该凭经验从诱鱼效果,手感,鱼口和适口性来认识它。经验,技术左右着钓手,鱼饵要感动鱼,先要感到钓手。要与钓手的经验技术相一致。给鱼儿做一份美餐,关键在于厨师。

那么作为一名合格的厨师这样才能调配出比较理想的饵料?我认为要想调配出比较理想的饵料要先从饵料的状态,味型入手,下面先讲饵料的状态(关于饵料的味型,以后再作讲解)

从根本上讲,不管什么牌子的饵料,每一款饵料都可分为基础饵和状态饵。基础饵比如:天元的红魔,老鬼的918,冬鲫,腥鲫,龙王恨的蓝鲫,黄鲫等。状态饵主要有比如:各种雪花粉,拉丝粉,老鬼速攻,龙王恨的速胜者,天元的一木鲫等。基础饵主要靠味道诱鱼,而状态饵作为添加到基础饵里的辅料,主要起着提高饵料手感,鱼口,适口性等状态的至关重要的作用,钓鲫鱼尤其如此。

因此,要想调配出比较理想的饵料状态,就必须先认识饵料的雾化,融散,持钩,比重等特殊的物理性质。

所谓雾化就是指饵料入水后在运行的过程中,饵了中的细小颗粒脱离饵团主体,逐渐融散于水,并在鱼钩的运动轨迹中形成一道自上而下雾状带的现象。

融散是指饵料到位后在水的作用下,饵料中的成分由外到内逐层脱落的现象。雾化和融散是相辅相成的,认识饵料雾化,了解饵料融散能力,从表面上看两者都是饵料中的部分成分脱离饵团的现象两者好象是一回事,其实是有区别的。

(1)具有雾化能力的饵料多数是经过膨化处理或是添加了经过膨化处理的添加剂,而融散是任何面食都具有的特性,只不过不同的饵料融散快慢不同罢了。

(2)雾化主要表现在饵料由上而下的运动过程中,融散现象主要是在饵料到位静止后出现。

(3)一般具有雾化能力的饵料在雾化的同时,饵团体积会进一步膨胀增大。而这种膨胀会使饵团内外的细小颗粒同时脱落溶解于水。而融散使饵料中的颗粒等成分有外到内逐步脱离,这一过程会使饵团体积减小。

不同的鱼情适用不同的雾化状态,竞技比赛钓手对雾化情有独钟,在赛场上主钓对象为鲫鱼时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选择雾化状态最佳的拉饵,并让饵料在水的中上层雾化,这是由鱼的密度所决定的。但在野钓与竞技钓对雾化的要求截然不同,野钓鱼稀,水面上的杂鱼多,过度雾化有时会适得其反。拉饵虽然有优势,但也有不足,不少人钓不好的主要原因就是太看重雾化。

拉饵把鱼的泳层搅乱了,假口自然就多,不中鱼在情理之中,有搓饵,始终将鱼控制在水的底层,鱼聚多了吃口自然就多。雾化是需要的但不是万能的,他的优点更多的体现在诱鱼的层面。在悬坠钓鲫鱼技术上,我们不能否认雾花的作用。能够保持接连不断的上鱼,尤其当饵料从水体上层入水时。

饵料中的细小颗粒能迅速从饵团上脱离,使钓饵的诱鱼成分得到迅速传播,扩大了钓点的作用,对诱鱼产生了积极意义。但在雾化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认识鱼饵雾化的利弊,正确把握尺度,切勿滥用,必须根据所钓水深,对象鱼,钓法来合理选择使用雾化,这样才能钓有所获,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持钩性是指钓饵在鱼钩上的附着能力和持续时间。饵料黏度大持钩性就强,黏度小持钩性就弱。不同状态的饵料有着不同附着能力和持续时间。从现象上看悬坠钓饵多数都是经过膨化处理的,都具有雾化和融散的特性。所不同的是饵中的成分不一致,这就产生了各种鱼饵持钩性的差别,而这种差别是微妙的。

有的饵使用中不需要任何添加剂就能保持很强的持钩性,而有的饵必须添加经过膨化处理的添加剂才可以,否则无法使用。饵料的雾化作用更多地体现在诱鱼的层面上。而持钩性则表现在钓鱼的行为上。

悬坠钓既是诱也是钓,诱钓合一,这就告诉我们不能否认雾化的作用,更不能否定饵料的持钩性,因此,在掌握饵料雾化的基础上,合理应用是基本要求,一味强调雾化而忽略饵料的持钩性也是失误。

比重是指饵料在入水下落过程中速度的快慢。下落速度快,饵料比重就大,所压浮标的示目就多,反之则轻,所压浮标目数就少。比重饵料是由鱼饵所用的材料决定的,也与对水量的多少有关。钓手必须根据所钓鱼种的大小,钓法,鱼情水情将不同比重的饵料互相进行搭配来达到调整饵料比重的效果。

了解了以上几点饵了的物理特性,我相信大家在调配饵料状态的时候就可以综合考虑,有针对性地对有着不同物理状态的饵料互相进行合理搭配,从而达到饵料的最佳状态和效果。

浅淡钓鱼开窝与护窝的技术


自小五岁开始钓鱼、四十多年钓下来有很多失败、今试谈一下窝的技术、个人浅见广大钓友不必争论。

我们常见些钓友打个窝上了几条鱼后就没动静了,也有一些人咔咔连打七八个窝等等,跟我学钓的几个朋友就摸不清我,因为我有时就一个窝、有时甚至打十五个窝,到底怎么开窝护窝?虽然变化多端,但也有一定规律。

1)找到钓点后撤下诱饵叫开个窝,注意几个原则,第一,开窝用饵量要略大一些。第二、水浅塘小风小夏天用饵量要比正常量略小一些、反之水深水大风大天冷要量大 -些。同理、你饵味重可略少点味淡可略多些。我最大量一次下过500克的、因为水深4米是冬天。我最少下过十几粒米的、因为我泡的浓酒米而且水深40公分 是个三米宽的小水沟沟、十几粒浓酒米味已很重了。

2)一般而言水深一米左右20亩大小水面温度20度小风天的情况下、中等味的饵开窝用一 两即可。什么叫中等味呢?很好办,你购的商品饵如什么野战918呀龙王恨呀什么的、他们的味是浓、减他们-半的味为中等、一半再减一半叫淡、再以常用的酒 米举例、矿泉水瓶大半瓶米为500克、加入一、二矿泉水瓶盖约5-8克酒叫淡,加三、五盖酒叫中味,最浓的是把米放酒里泡个三天捞出来。

96年我遇到的高人他只用淡酒米、用对了地方什么饵也弄不过他。边上有人一下投了二袋商品饵、一条不来,他就弄点酒米撤了不停上,他用对了,你在小巷里弄个丈八 长棍打架还不如拎个板砖呢、你用的不对。这次大寒我在巢湖边上钓许多、撤的什么?白米,白米反而上鱼。我就在残荷梗边上撤个30克白米,一会鱼就来了。

3)有人认为我开窝么、弄点浓的重的猛放一把肯点引鱼来了,不一定哦,在情况不明时以中味撤50克为宜。

4)饵味也原则,肥水臭水用清淡饵,一般鱼塘可以用重点味的,真正到了野瘦水也不要太重味。味淡了再加么,徐徐加上去么。

5)开窝后上鱼了,过一段时间要补窝、补窝技术大了,搞不好鱼走了,补窝要勒补少补,我建议有鱼没鱼半小时补点,量要小,例入开窝用50克中味的、补的时候撤 10克足够了。有些人补窝也捏个大团子一掼,咣一下,完蛋了、没鱼了,你在吃饭我弄个200斤东西往你头上一掼你保证吓跑几十米.吃个屁饭。

补窝要轻,用小撤饵器将饵徐徐从水边撤下,鱼说,天上又掉馅饼了、快抢。

6)在一般情况下,例如在鱼塘,你做一个主窝一个付窝即可,主窝饵可量略大,多一点碎料,以求发窝快。付窝料可淡点硬点,让它徐徐发窝,补主窝后到付窝再干几 条,补上付窝主窝正好又发鱼了。有时钓着钓着付窝反而鱼更多。有人-下弄10个窝,你钓过来么?跟我学钓的朋友就是,先下10个窝再说,讲他他不听,每次钓都不好。

7)主付窝都不理想,我们可以再找找地方再做个主付窝,这样有四个窝子么,很有可能原窝到下午才发呢。我经常碰到,下午快回家了说再去试一竿,结果刷刷干上几个大的。

下面举二个实例讲讲

1)2005年6月,跟我学钓的朋友发现植物园大湖给人钓,50元一天,他看别人都钓几十斤、他要去,我开车带他去了。大湖是人工湖平板底,四岸石头圈的种柳 树、很大,水深全部1.8-2.5米深,无草白荡荡的,人工放的板鲫都在4两-八两左右。

已经让人钓快一年了。我一看这种塘不太好找钓点,就找个背光塘岸 略突的浪不大地方吧。我就开了一个窝,这地方要害是把你的窝越钓越旺而不是撤很多窝乱跑的事。我朋友还是老-套上来撤个七八个窝。讲他他不信。

20分钟后我上鱼了,我朋友一看赶紧来我边上他的窝钓,也上鱼了,我钓了二条后就补窝一次,他不补,我钓三条他钓四条了,我又补窝了,这么大水你不补怎么行, 我又上了,我朋友四条上完不动了,他等,不动,又把它其地窝全去钓,都不上鱼了,为什么呢?

几个窝同时鱼都来了,你钓一个窝时其他窝鱼也上了在吃食呢,等 你一个窝鱼吃完走了其他窝不都吃完走了么,你跑去钓屁呀,不浪费时间么。在他乱跑时我平均大致是保持五分钟一条,等他一圈跑下来我干20多条了。他慌了问 我怎搞的,我讲叫你补米你不补。他补,咣咣每个窝撤一缸米,这不跟他重新打窝-样么。

6月下旬中午很热了,我跑到亭子里休息会吃了东西,到下午三点我又钓,到6.30收竿回家吧。很累了。我就一个窝,钓了59条,不到40斤,我朋友钓了8条,气的一路不吭声了。这叫护窝养窝的技术。

2)前二年我们在一大沟里钓,几十里长人工石头斜堤,中间水深二米,边上很少有草但也有一些的,鱼不大一二两的小土鲫,所有人都竿子一伸钓,我不干,我顺河堤 但凡有草处撤个几十粒酒米,一次撤了十几个窝,有的窝离边只有二尺远,然后从头开钓,刷刷上二条后补点米赶紧钓下一个,一遍下来我都干斤吧鱼了。我去反正 一天我都干了7.8斤的量,其他人最多也就=斤吧

为什么我-下又弄这么多窝呢?这大沟是人工石头斜堤,这地方长-点草说明底下肯定不是光的有东 西,鱼爱到这玩玩,为什么弄这么多窝其他窝鱼不走呢,有草么,鱼有吃有玩有躲的地方,不走。但时间长了也不行的,所以我打快节奏,刷刷几条换处,一路快枪。这叫变化。为什么我又不守不护呢?鱼不密,这一片就这几条,护个屁窝呀,赶紧再找几个好地方么。

下面我再谈一下窝的事。个人看法不用争论。钓鱼人里不少文章都很好,但我的都是实战用法,应该有参考价值。我不可能把所有情况都讲到,大家按理变化吧。

一、明暗窝

例如在我右前方有片水面草,我正前方是草边或草头了,贴草下个窝叫明窝,我们应立即找找这一片草中间或靠我明窝右后方呀什么地方有无草洞,可否抓个草洞?水深差多少?如果有或抓个而水深合适,则在洞里打个窝叫暗窝。距离一米至三米都行。

明窝打快发暗窝下慢发,我们在明窝钓,但要特特别小心、你出竿提竿运竿和人影等万不可在草洞上晃动。明窝钓一段时间后要留心暗窝上没上鱼。如暗窝上鱼了,把 勾食浮认真搞好、最好用活食,小心徐徐放入草洞、让鱼吃稳、一击中鱼,十有八九都是大家伙。

再把勾食浮认真搞好再试,如无鱼或鱼不吃,立即让开再钓明窝。 补窝则二窝都补。大家小心。常常这个塘里最大的鱼就从暗窝钓出来的!我有几次干到大的连村民都奇怪、我们家塘还有这么大的金鱼?(鲫鱼)也有钓友奇怪,你 二个位子下这么近呀,真的,我一般才去一个地方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我不会钓鱼、他们都不钓的地方我钓。这样故事很多,很多赌塘老板吃我大亏了。呵呵。

大家说说为什么?

二、草白窝

例如我前面有一片草,在草头打个窝叫草窝、而在草前白水打个窝叫白水窝,反正左前方右前方都行,注意,诀窍是先打草窝、钓草窝,注意观察、如果白水有动静、则在草窝一二米处徐徐?撤一点点饵做个白窝、一定要量少手轻。

小心钓白窝、常常大鲫鲤鱼什么的上来就囗、你弄不上走了不来了。

我不讲过以前在大沟钓么、我发现草前一二米处有大鱼就是不来草边,它老转不来,我弄个草白窝,好么、在白窝尽干大的。这个沟里十年来最大的就我钓的。

大伙谈谈为什么?

三、浓淡窝

用你带的饵料下个窝叫浓窝,结果完蛋了,不上两的小鱼来打球了、你钓累屁了。不少钓鱼没点子想喽。我想了个点子,就在浓窝边上适合距离用白米呀、有时用白面掐成绿豆大徐徐下个十几粒吧,然后我看,有动静了下去干上的都比浓窝的大。浓窝我不钓留着。呵呵。

总之,你钓鱼不能死板sb,你动脑子么,不少人到塘边有理没理咣咣扔二团,大竿子一抱就钓、站笔直二小时,没劲了没家了。你不sb么、你看看鱼在什么地方呀。

简便、不死窝的开饵水自制配方


下面公布一款自用不死窝的小药载体自制简便的开饵水。

制作方法:

把甘草10克(且不可投入甘草太多)投入一升开水里浸泡24小时后兑入啤酒一瓶,捞出甘草后把溶液装瓶待用这就是简便自制开饵水)。

1、到钓场可用此水直接开商品饵,可有效使饵料性能提高。

2、需要使用小药时直接把化学香精类固体小药溶解在开饵水里后用于开饵,用此开饵水辅助使用化学香精类固体小药不会导至因使用小药稍微过量造成死窝现象,这是一种对小药新手帮助极大的简便自制开饵水。

注:甘草的主要成份是甘草甜素用于增甜和改善口感,甘草性和缓,能调和百味又称甘国佬,关注其中的两个细节甘草和啤酒,下面加以说明:

甘草请选用一般的生甘草,通常就是药店里买的那种切片的甘草,用开水泡制主要取其甘草甜素,这是一种十分优良的甜味物质,无不良口味,可掩盖饵料中可能存在的苦涩味,还能调和小药中的异甜,促进鱼类采食和提高采食量。10克甘草开水浸泡后可得到的甘草甜素很有限,你不必怀疑过甜,况且还要兑入一瓶啤酒。

开饵水为什么选啤酒而不是白酒?啤酒是以大麦芽﹑酒花﹑水为主要原料,经酵母发酵作用酿制而成的低酒精度酒,啤酒本身就是一款优良添加剂。啤酒兑入商品饵里不会过度掩盖商品饵的原有味型,啤酒中的乙醇又能帮助商品饵中所含化学香精类物质和我们后期添加的小药迅速溶散扩散,故称为不易死窝的简便自制开饵水。

本品不能算小药也不是商品只是开饵的自制辅助用品,因花钱少,效果好,没不良作用,假如你不想或不会用任何小药,那么单用此开饵水也有不错的效果。注:夏天垂钓草鱼用此开饵水开好饵料低温发酵24小时后,你会有特别的惊喜。

在此特别重申一下:就我试用的的情况看,有效果那是肯定的,但这不等于说用在什么地方都有效果,开饵水它只是有效提高您所使用饵料的性能,提高您所使用的饵料对鱼的适口性,说穿了它也是一样普通平凡的水而已。

钓鱼本来就是一项综合工程、饵料、技术、鱼情、水情等都缺一不可,一种饵料不能改变它钓鱼的本质,本人奉现开饵水的初衷,是想让广大的钓友更好动手试试,很多东西自己就能做好,没必要去花那冤枉钱去购买那些价格奇高的商品开饵水。

钓鲫鱼的拉丝饵怎么开?我是这样开的


估计不少钓友看到本期的标题都会露出不屑的表情,谁还不会开个拉丝饵?不会开拉丝饵还算钓鱼人吗?就像和面一样嘛!这些话说得都对,都对,但是在这里小渔我要告诉大家,拉丝饵开出来是有优有劣的,那些开失败的饵最好是不用,而开成功的饵才能更大程度上中鱼呀。

一、多用量杯取料

开饵都讲究一个配方比、饵水比,咱开的拉丝饵(多作为鲫鱼饵)一般是不需要其他配方,就一种成品饵,比如野战蓝鲫这类,然后就只需要把握好饵水比就行了。开拉丝饵有个要领,就是需要一次性把水加到位,那么对于有1:1的、1:0.9的、1:0.8的这些差别不大的饵水比,通过饵盆取水是难以区分这些细小的差别的,那么就多用量杯吧,一满杯量杯加一满杯水就是1:1。当然老手可以不用,只要能练出来一眼看准加了多少水。

二、想要大丝可上拉丝粉

上面咱说了,一些拉饵不需要别的辅助饵,因为里面含的有拉丝粉成分,但如果在较冷的地方,或想要更粘稠的大丝,那就需要上纯拉丝粉了。但在这里小渔我无法给大家说加入多少量的拉丝粉,天较冷的地方需要的多一些,因为一冷就不易出丝了,不过太冷的地方上多少拉丝粉都没用;天暖的地方少上或不上。如果只是想出大丝,拉丝粉也不能超过10%。

三、挤压饵团有技巧

通过加水、搅拌揉打、醒饵后,拉丝饵很快就能开好,此时需要一个步骤,就是挤压饵料,把饵料挤成一个大团,但是不能用过力,其挤压的目的就是把里面的空气给挤出并产生网状拉丝态。到此拉饵就开好了,但不少新手钓友开完后的饵要么干要么湿,这就是我说的有优有劣,如果太湿怎么办呢?有个窍门,用一块干布包裹饵团,然后再次挤压,毛巾会吸取部分水分。那如果太干了,则没什么好方法,不可再往上淋水以加湿,最好是弃之重开。

好,希望本文能帮到各位钓友,如您有不懂的不清楚的请及时留言发问,如您有不同意见或更好的技巧,也请尽情吐槽和指导。

拉饵怎么开?细节不注意就开不好


我们在垂钓的过程当中,搓饵和拉饵是两种经常会使用到的方法,至于搓饵和拉饵哪一种用法比较好,我们今天先不讲,今天主要是讲一讲拉饵的制作。相对于搓饵来说,拉饵会更加容易被水体浸润,从而能够更加快地在水里面溶解。这样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就是,如果我们在钓小鱼的时候,就可以使用拉饵,因为拉饵吃起来要比搓饵更加简单,对于小鱼来说摄食更加方便。

但是在开拉饵时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呢?

1.根据包装上的饵水比往饵中加水

掌握好饵与水的比例,是和饵时至关重要的一步。无论钓客是习惯将饵放入水里还是将水放入饵里,都要控制好二者的比例(通常都是1:1)。

2.搅动饵料时不要忽快忽慢

控制了饵水比以后,搅拌的手法也要掌握好。最开始搅拌速度要稍快一些,等到水与饵混合均匀以后,将饵静置一会儿(3分钟左右)。然后看饵是偏干还是偏粘。如果饵较干,需要再加一点水重新搅拌;如果饵偏粘,就需要加些干粉饵了再搅拌了。

3.对饵进行必要的揉打

钓客依据自己的垂钓习惯确定对饵雾化性能的需求。如果想要雾化速度慢的饵,就多揉打几次。如果想要雾化速度快的饵,就少揉打几下。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将饵团做好了,就不要再用手去揉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