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用饵技巧。

多年来,通过看书、看报、上论坛和走访民间高人无数,到头来我才发现,在垂钓的用饵方面,通常情况下(特别是野钓),蚯蚓还是真正的广普钓饵。当然,有的人在特定的季节、特定的情况下用了特定的钓饵,其效果也是不错的。下面,我就来浅谈一下特定钓饵的使用,和大家交流一番。

一、钓鲫鱼

鲫鱼,是一种食性较广的鱼类,几乎什么饵都可以钓得到,在我们南方用蚯蚓垂钓者为众多。但是,也有许多在特定的情况下必须采取换饵的方法方能奏效。

何谓换饵?比如:某个塘口,蚯蚓垂钓的时间久了,滑鱼和放生的小鱼儿多了、逐步就开始难钓了,有时,窝里的水下频频有鱼泛星,可是,鱼就是不吃钩饵,或者蚯蚓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咬乱,就是无法将鱼钓上来。这时就可以换饵试试,米饭粒或面粉团就是最好的选择了,特别是城边多年未干的、塘底淤泥厚的,用米饭粒垂钓的效果为最佳了。

二、钓鲤鱼和青鱼

钓鲤鱼和青鱼按照其特性来看,都是喜欢荤食的,但是,一般的水域里如果其数量不多的情况下,手竿垂钓大部分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数量多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同时,鲤鱼和青鱼对相对集中的粉状饵也是比较感兴趣的,所以,抛竿垂钓的命中率相应就会高于手竿垂钓。当然,手竿垂钓,长期在一个点布窝、坚持用粉饵垂钓也是有希望钓获的,关键是要有耐心守候。

抛竿和手竿垂钓也可以针对鱼的数量多时用针对性的饵进行守钓,钓鲤鱼用当年的嫩玉米、钓青鱼可以用螺蛳(连壳砸碎),基本上都有把握中鱼。

三、钓草、鳊鱼

这些鱼类一直就是在人们圈养下、依赖人们的喂养饲料,所以,在圈养的情况下垂钓一是用相应的商品饵施钓;二是在商品饵中再加5-10%喂养饲料,施钓的效果就非常的好了。

草、鳊鱼在野生的状态下一般是比较难钓的,这些鱼类一旦在人们圈养的情况下逃脱以后,野生的环境下水草一般都很丰富,它们的饥饿情况基本是不存在的,虽然离开了人们的喂养,而它们对喂养饲料还是永远有记忆的,同时,由于它们也习惯了食用它们生存水域边的青草,所以,只要我们发现了水域中有一定数量的草、鳊鱼,就用相应的商品饵(同时也可以添加些垂钓处的嫩青草,嫩青草最好剪成小段),请朋友们一试边知。

四、其他鱼类的诱钓

我这里指的其他鱼类是我们南方常见的、在垂钓中也是经常有中钩的鲶鱼、黑鱼和黄颡鱼。这些鱼是纯粹喜欢荤食,所以,如果发现水域中有不少这些类鱼,就用螺蛳现场砸碎、掺些生菜油布窝,可以连续钓上2、3天都不用再续窝的(特别是对黄颡鱼有效哦)。

黑鱼也是凶猛的水族杀手,一贯以食小鱼为生,也特喜欢捉食青蛙,钓黑鱼一般有三个方法:

一是用活的小鱼挂在钩子上,晚上沿塘每3、4米插一个,小鱼置于水面3到5公分处,让其游动、吸引被鱼吃,每隔20该钟左右去巡视一次,有鱼中钩就卸下、无鱼看小鱼死了就换一条,塘里只要有黑鱼和鲶鱼,基本是百发百中;

二是在黑鱼繁殖之期,只要发现有一摊黑鱼籽(青黄色),那就肯定是有老黑鱼在一边守籽,可用钩子挂青蛙,在黑鱼籽的周围擦水诱钓,十有九中;

三是在水草边发现有一群小黑鱼苗,那也是肯定有老黑鱼跟随在保护,同样也是用钩子挂青蛙,随时着小黑鱼苗群进行擦水诱钓,收获是一定的。

友情提示:钓这类鱼请一定要用编织线、大钩。

还有钓许多品种的鱼由于本人涉及的少,就不在此班门弄斧了!

相关知识

浅谈个人野外钓鱼用饵的体会


野钓基本上分河流垂钓和水库垂钓,就食物源而言,基本上都属于食物匮乏的环境,在这样的地方垂钓,饵料是个很次要的问题。所以我在这些地方垂钓,向来是以方便为原则,向来没有哪种饵料好、哪种饵料不好的问题。

当然,小鲫鱼还是比较喜欢腥味重的饵料,所以只要在饵料中加些虾粉、蚕蛹粉、鱼骨粉之类的动物蛋白即可。

其实我经常用纯玉米面做饵钓小鲫鱼效果也很不错。野钓鲫鱼用饵,配料和状态都是很次要的,一些人不合适的强调这些,有商业炒作之嫌,我们完全可以不理他。

但是,在自然水域,如果鲫鱼不成群(这是经常会遇到的情况),饵料的大小就成了很重要的一条。

如果饵料的粘性很好,大小又很小(饭粒大小),再加上没有打窝,这样钓下去基本上就只有钓点小鲫鱼。这是因为窝子薄,很难诱来大一些的鲫鱼。这个时候,我们必须把饵料的粘性降下来(加细麸皮就是一种最简单的办法),并适当的加大饵料(黄豆大小),使得窝子适当的厚一些,这样才可以把稍大一些的鲫鱼吸引来。当然,这也是有代价的,那就是会漏掉一些个头偏小的鲫鱼,其实这很可能正合我们野钓的本意。

鲫鱼吃食有一个特点:当鲫鱼成群的时候,吃口很猛,漂相也很容易看清;但是当窝子里只有一条鲫鱼的时候,即便是个头不小的鲫鱼(7、8两的)吃口也很可能很轻。其实这也是任何动物吃食的特点,僧多粥少,不抢食才怪;一人独享,绝不会狼吞虎咽。

有人说不要把窝子里的鱼钓完了,在具体操作上就是:鱼钩稍大一点(根据当时的鱼情判断,有鲤鱼有鲫鱼,主钓鲫鱼用5号伊势尼)、饵料稍大点(黄豆大)、饵料一定要软、钓钝一点、放弃小动作。

注意:

上述的几个一点,必须是在很好理解其本身的含义和掌握当时的鱼情而灵活运用,切不可生搬、教条。

漫谈蚯蚓饵钓鱼的用法


蚯蚓虽是野钓的万能鱼饵,但若不了解蚯蚓什么时候使用效果最佳,那么垂钓时也很难取得较好的成绩。下面漫谈下蚯蚓饵钓鱼的用法,希望能给钓友们带来一些帮助。

不同季节

一年四季不同,水温各异。鱼的摄食方式通常随着水温的不同而改变。就春季而言,此时鱼刚从寒冷的冬天脱胎出来,还带有几分冬天拙笨的习性。

因此,早春钓鱼时除了适合用小钩、细线外,选用合适大小的蚯蚓,也是不容忽视的。春天里的鱼摄食斯文、张口不大,若用粗蚯蚓,有碍鱼吸入饵食而造成空竿。

不过到了春末夏初水温升高以后,鱼渐趋活跃,摄食较猛,此时逐渐用大蚯蚓较为合适,这个时候,小杂鱼刚刚开始闹,不是很凶,蚯蚓钓鱼仍是首选,但一旦热起来,就要弃蚯蚓而用素饵,避免小杂鱼闹钩闹窝。

秋季是鱼摄食最旺最猛的季节,此时选用个头粗大的蚯蚓,在水下目标显着,有利于刺激大鱼咬钩,自然更能增添垂钓效果。

当然选用蚯蚓除季节性外,还要结合鱼情、水情、风向气压等多种因素加以考虑。

不同鱼情

不同的鱼情使用的饵料也不一样。在水域里鳊、鲫、黄颡、餐条、翘嘴、沙塘鳢、鲶鱼、泥鳅等杂食性鱼兼有时,宜用蚯蚓垂钓。因为自然水域中喜食荤饵的鱼类居多,用蚯蚓作钓饵,可以兼钓多种鱼。

所以了解鱼情,是钓鱼人们提高钓绩的前提。摸清该水域以何种鱼为主,或想要垂钓什么鱼,可有针对性的选用钓饵。比如该水域以肉食型鱼为主,则宜用蚯蚓、小虾、青虫、蚌肉等荤饵;若使用素饵如面团、嫩玉米、饭粒、薯块、嫩毛豆、豆腐干等去垂钓,则可能错失很多食荤饵的鱼。

不同水域

水域有大小、肥瘦、动静、人工和天然之别。就广义而言,大水域鱼种繁多,多出大鱼,宜用个体粗大的蚯蚓垂钓为宜;而小水域则与其相反。

肥水鱼常年吃荤,对腥味兴趣大减,垂钓时,宜用大蚯蚓作饵,这样水下挣扎动作对鱼的刺激较大,容易诱鱼上钩。而瘦水可视性好,加之鱼体多因食物不足难以填腹而过小,所以腥味在瘦水中对鱼的吸引力非常大,用入口好的小蚯蚓垂钓,效果最佳。

流动性水域的鱼,摄食凶猛,对活体饵的动作较为敏感,应充分发挥粗蚯蚓大目标的优势,用鲜活的大蚯蚓垂钓;冷僻未开发的水域,鱼嘴馋不挑食,宜用蚯蚓垂钓;钓者频繁出击的水域,鱼少宜用商品粉饵边诱边钓。

不同水情

深水多藏大鱼,这里能见度差,宜用鲜活的大蚯蚓挂钩,通过它在水下的动作吸引鱼儿咬钩;浅水可视性好,宜用鲜活醒目的蚯蚓垂钓,这样诱惑性更高,若有小杂鱼,应弃掉蚯蚓而用素饵。

雨后水位暴涨或气温骤降时,鱼处于亢奋状态,狂食猛吞,宜用蚯蚓垂钓。有水草水域,食物丰富,鱼儿开口好,宜用蚯蚓垂钓。

无水草或水草很稀的水域,鱼经常洄游觅食,此时垂钓宜用醒目的大蚯蚓,这样更容易诱惑到洄游的鱼儿。

漫谈冬钓用饵的色、形、味


在寒冷的冬季,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已是冰天雪地,一派银装素裹的妖娆冬景,即便是鱼米之乡的江南,经历了阵阵南下寒流的侵袭,也会风冷水凉鱼儿少动。因此,大部分钓友在进入冬季之后,就会马放南山,刀枪入库,翘首期盼着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节。

但也有一部分喜欢冬钓的钓友,沐浴着冬日的阳光,接受寒流的洗礼,尽情享受着冬钓的乐趣。

冬季的鱼儿虽然少动,但只要你掌握了冬季垂钓的方法和特点,无论是在北方开冰凿洞,还是在南方临水抛竿,都仍然会钓有所获,而且冬钓较之夏秋高温季节更是别有一番情趣。

冬季垂钓要遵循轻、灵、细、小的原则已是泛泛之谈,无需赘述,此处只就冬季垂钓用饵的色、形、味谈一点个人的经验和观点,抛砖引玉,以求共识。

一、色泽要鲜、亮

冬季水温低,水体中绝大部分浮游微生物及小杂鱼等停止活动,使水质变清,水中能见距离加大,因此冬季垂钓首先要注意饵料的颜色,特别是钓饵的颜色要针对适合冬季垂钓的鲫鱼、鲤鱼等较耐寒的鱼比较喜欢的鲜红色或深红色为首选。并要想办法增加饵料的鲜亮程度。

很多钓友都知道:冬季垂钓,北方的活红虫、南方的红线虫都是不可替代的绝佳钓饵。但本人曾做过多次试验,如果把红虫捣碎成浆。然后在加入少量粘合剂做成搓拉饵,其效果远不如活红虫更好。

原因何在?按道理红虫浆应该比活红虫的气味更浓、更容易在水体中散开,但其诱鱼吸食的效果却与活红虫差距甚大,仅此一点便足以证明,冬季垂钓用饵最关键的是色和形,味在其次。

再比如:我们在夏秋季野钓时,为了迎合野生鲫、鲤等喜食蚯蚓的特点,经常会把采集到的蚯蚓捣碎如泥,然后再加入适当的粉状饵料做成团状搓饵垂钓,既保持了蚯蚓的气味,又避免了爬地虎等底层小杂鱼吞钩,其效果往往比直接用活蚯蚓装钩好很多,但到了冬季再使用这种方法就远不如直接用蚯蚓做钓饵了。

究其原因虽然有多种,但最主要的有一下两点:一是冬季活动的小杂鱼少,增加了垂钓对象鱼的吞钩机会;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冬季水质变清,鱼在水底的视物距离远,因此钓饵的颜色和形态就成了诱鱼吞饵的主要因素。

为了提高冬季窝饵的诱鱼效果,可使用钓鱼王的麝香米加入少量的酒泡碎大米,红白反差较大,增加可视距离,配合其气味效果比较理想,若能在其中掺入少量红虫则效果更佳。

钓饵当然是使用红虫最好,若没有红虫时,可选择适当的腥味商品饵,在其中加入少量食品红色素和芝麻油,增加饵料的色彩和鲜亮程度。

二、形态要小、活

冬季垂钓,除了用饵要色泽鲜亮之外,饵料的大小和形态至关重要。

低温季节鱼的食量很小,因此窝饵不仅要用量少,而且其中的颗粒要小,否则就会喧宾夺主,使入窝之鱼饱食窝饵,对钓饵不感兴趣。

比如用小米做窝和用大米做窝效果截然不同(夏秋高温季节另当别论),用大米做窝时,用量太少起不到诱鱼和留窝的作用,用量大了,入窝的鲫鱼几粒大米入口之后便基本满足了腹内之需,不再继续索饵,若使用小米做窝时就避免了这种情况,使入窝之鱼在窝中觅食的时间延长,增加了吞食饵钩的几率。

钓饵的大小和形态更是如画龙点睛,尤为关键,大小适当,形态鲜活,就会成为传神之笔,使鱼儿频频上钩;若饵团过大,形状死板,就会像中国足球的临门一脚,使前功尽弃。

冬季垂钓使用的钓饵,饵团宜小不宜大,形态宜活不宜死。比如用面食饵不如生物饵、大蚯蚓不如小蚯蚓、搓饵不如拉饵等。

搓饵之所以不如拉饵效果好的原因是:拉饵入水后很快成为絮状,无论是风使水面的波动通过漂的带动、还是鱼在饵钩附近游动时对水体的轻微推动,都会使絮状的钓饵有轻微的摆动活了起来,增加了诱惑力。

有经验的钓友都有这样的经验:隆冬季节开冰垂钓时,用红虫扎把挂钩,反而不如在钩上只挂1-2条红虫效果好。

在此给经常买不到红虫又喜欢冬钓的钓友们介绍一种取代红虫的方法:找一些红色的棉线,剪成0.51厘米长的段,把剪好的红线在丁香油中泡一下,垂钓时把泡好的红线掺入饵料中拉饵垂钓,虽然不是真正的肉夹馍,但完全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三、气味要浓烈

低温季节,一是由于水的质密度增大,使饵料气味在水体中的扩散速度变慢,扩散范围减小;二是低温水体中的鱼儿出于减少消耗的生存本能,体细胞收缩,感官系统较之高温季节迟钝了数倍,因此冬季用饵就要相对增加饵料气味的浓度,要使饵料的气味达到浓腥、浓香、烈甜、奇臭的程度,以增加饵料气味在水体中的扩散力,并使之对鱼的迟钝的感官起到刺激的目的。

众所周知,酒泡小米对多种淡水鱼有一定的诱聚作用,但有人说用低度酒效果好,也有人说用高度酒效果好,包括泡制中药原料,既有人说量不宜大,也有人说量大一点效果好,殊不知他们的经验来源于使用的不同季节。

其实大家说的都对,夏秋高温季节,用低度酒比高度酒效果好,冬春低温季节则高度酒的效果优于低度酒,中药原料用少好还是用多好,也是如此。

有经验的钓友对在不同季节使用饵料气味的浓与淡是了如指掌的。只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就不难掌握垂钓中过程中各种饵料的使用技巧。

漫谈环境因素对垂钓用饵的影响


垂钓时不论你有多好的钓具、多好的钓饵,鱼儿绝不是手到擒拿,有时甚至是空手而归。这就是垂钓时的临场变化因素,影响按常规方法垂钓的表现。

这些影响有的来自鱼儿本身,有的因环境、因水及气候等变化,使原有的老规矩都改变了,如果能依循临场的那些变化,采用相应对策,就能获得成功。

以钓饵来说,同样的饵料,在不同条件下使用,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下面就用饵应变的情况,谈一些个人见解,供参考。

一、水温的变化对用饵的影响

一般淡水鱼都是属变温性的动物,通常来说它们最适宜摄食的水温为2030℃,因鱼的种类不同,又各有不同的摄食水温。许多有经验的老钓手,他们能根据水温的变化,选用和调制钓饵。有些细致认真的钓友随身还带有测水温的表,及时测定水面和水底的温度。水温高时鱼儿活跃,摄食积极,这时它们对食物亦不甚挑剔,只要钓饵的味道,与鱼的习惯喜爱接近,鱼儿就会前来嘬咬。所以大家说夏秋好钓鱼,这正是水温带给钓鱼人的好心情。

水温如果达不到鱼儿适宜的温度,鱼儿的体温也会降低,行动迟缓,不积极摄食,如果水温进一步降低,就是平时最爱出头露脸的草鲢鳙鱼,会趴底不爱活动。只有耐低水温的鲫鲤还会咬钩,所以在北方地区它们是冰钓的主要对象鱼。

在初春和深秋,水温的变化特大,这时用饵就特有讲究。在这两个阶段,鱼儿食欲也随水温起伏不定,总的来说食欲不旺,摄食远不如夏季。此时有的钓友主张饵料的味道应从重,用味道来激起鱼儿的食欲,饵料也应以松软为主,以适应鱼的绵口(摄食无力)。

在刚开春水温由低转高时,也有的钓友认为鱼儿刚从低水温中缓过来,口软,用饵应从清淡。各种不同的见解,各种不同的用饵方法,对促进钓技的提高大有好处。

二、肥水鱼难钓

在一般的水体中,各种不同的钓饵,都能展现各自的功能,但是不同的钓饵,如果遇到肥水,很可能发挥不出它们各自的威力。所以说肥水中的鱼难钓。这是钓界的共识。

因为水肥,孳生着各种水中的动植物(虫、藻),都是鱼儿的美食,等于它们成天生活在这个大食堂之中,食物充足,吃得饱饱的,轻易地不接受外来之饵。

它们生活在这些偏酸的肥水之中,对外来食物不感兴趣。我们多次在肥水中试钓过鲢鳙,均不成功。

总之肥水鱼是难钓,后来我们考虑单从饵料上动脑子不易成功,换一个思路从天气方面去找突破,于是选在风天或下雨天,这时会减轻肥水的影响,也会略显成效。有的钓友在文章中虽提到已获得钓肥水经验,可这些经验并未得到普及。愿众钓友一起来攻破这一难题。

三、水的深浅不同用饵亦应有别

在深浅不同的水域垂钓,先撇开饵料的味道不说,钓饵的软硬将会对垂钓起着重要的影响。在浅水(1米左右)垂钓时,由于水浅,饵团下落时很容易砸入泥底,所以饵团要松软抛竿要轻慢,配漂要短小,尽量减慢饵团下沉速度。

如果是在深水处垂钓,就要考虑饵团在水中下降时可能发生的对垂钓不利的事:如饵、坠过轻,下沉的速度太慢,耽误垂钓。如果饵团过软,在这漫长的下沉过程中,就有可能被水浸泡得更加松散,在与水的摩擦中饵团被扯散,待到达水底时,钩上的饵料所剩无几。

再者一般的水域小杂鱼多,它们游弋于水的中上层,当见到这缓慢下降的饵团,这无数的小精灵,就会对饵团发起追啃,松散的饵团极易被拉散。所以在深水处钓底,就要考虑如何使饵团较快地下沉到底,将饵团在可能的范围内加大加硬,是可取的方法。

四、避免非对象鱼咬钩

众钓友中有的人在垂钓时只要是鱼,来者不拒。也有些钓友专钓某种鱼,这就有极大选择性。在单一鱼种的养殖水域,这好办,如果在什么鱼都有的混养池,要去单钓某一种鱼,钓手得费一番心思。

首先要根据鱼的习性确定钓底还是钓浮,钓鲤鲫当然是钓底(条件适合鲫鱼也可能上浮夺食),草鲢鳙可以钓浮,可避免鲤鲫及底层杂鱼干扰。在用饵方面一定要有针对性,如鲤鲫喜香甜,鲢鳙喜酸香,鳙还喜臭,草鱼喜微酸等。用草钓草鱼是一种非常专一的钓饵,别的鱼不吃草,也不怕小杂鱼捣乱。但是有些专喂颗粒的地方,草鱼养成偏食习性,不吃草,这就要求钓手以多种方法用各种不同钓饵进行试钓。

以上只是一些常规用饵方法,在垂钓时还是那句老话:应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在钓技、钓饵等方面作适当调整。

钓鱼用饵的技巧


一、注重钓前调查一般来到钓场的高手都不急于开钓,通常会与钓场老板聊聊,喜欢围着钓场转转,看看钓友的用饵情况和成绩,如果有充裕的时间,也会与钓友聊上一小会儿,其实这就是在作钓前调查。虽然钓前调查会占用一点垂钓的时间,但这项功课是值得做的。通过进行简单的钓前调查,可对该钓场中鱼的种类、钓场环境、投喂状况、垂钓成绩与饵料种类的关系等有所了解,心中有数就能加强针对性,可投其所好,用饵也就容易对路了,垂钓的效果自然就有了保障。二、灵活调整、及时换饵通过钓前调查,可以对钓场里的鱼的口味有个大致了解。如果上鱼情况不佳,判断出现偏差,要及时进行钓饵种类的更换。一般来说,钓点有鱼星但不怎么咬钩,可以考虑更换钓饵的种类。如果钓点没有鱼星,漂也没有动作,很有可能是钓饵和鱼的口味相差过远,应立即换饵。如果进行换饵后依然上鱼不佳,很有可能是选择的钓位不当,应换个钓点再钓。高手钓鱼往往会带有多种不同性质的钓饵,有的是基础料的本味,有的腥,有的香。备足各种类型的钓饵,就可根据分析判断和实际上鱼情况灵活选用。台钓的商品钓饵采取的是成品路线,将诱食剂与基础料合二为一,除了作为诱食剂的香精外,说明书上显示有某些高效的诱食剂添加在内,但对诱食剂的类型并没有详细说明。台钓商品钓饵的味型以香为主,常见的香型有奶香、草莓香、椰香等。由于添加了香精,台钓商品钓饵闻起来香喷喷的。由于无法了解商品饵的诱鱼成分,也就不能科学地对各种商品饵进行搭配,因而宜按照厂家的指导去运用台钓商品饵,这就对用饵的自由发挥空间进行了压制。如果能将基础料与诱食剂分开,根据钓场的实际鱼情来灵活调配,则可使用饵的针对性增强,可以更加科学地使用饵,也可多一份DIY垂钓的乐趣。
钓鱼技巧用饵

冬季用蚯蚓钓鲫鱼的一点体会


冬季钓鲫鱼,还是蚯蚓饵比较好用,但使用蚯蚓也有一定的技巧,像我这样的初学者一开始的用法就不怎么好,垂钓的效果也不是很好。所以请教了一些经常钓鱼的人,学会新的挂蚯蚓方法和用法,这一点也分享给大家了解一下。

钓鲫鱼,蚯蚓不要太长了的。这是小熊老师特别提醒我的。每一根蚯蚓都有靠近头部都有一个环节,从这里把钩子穿进去,不要露出钩尖,让蚯蚓一直沿着钩柄走,形成一个门形状,特别注意是一根完整的蚯蚓,这样蚯蚓的尾巴就会不停的摇,引起鱼儿注意。

但蚯蚓的尾巴不要留得太长,太长了,打点的杂鱼一吃,直接啃着就跑了,钓不到的目标鱼不说,还浪费了蚯蚓。因此,钓鲫鱼时,不要选太大个的蚯蚓,那种细细的粉红色的蚯蚓是最好的。

当然如果所钓的目标鱼太大,我们还是可以考虑用大蚯蚓的,我一般都是渔具店里买的蚯蚓,很便宜,一般买几块钱就可以了。太多,钓不完难存留。当然你可挖点湿泥饲养,但饲养的时间不会太长,最好选个好的天气和时间段出钓,这样蚯蚓就不会浪费了。

我以前钓鲫鱼的方法是用一个整的蚯蚓,来回绕在钩上,露出尾巴就行。但我实践了很久,还是小熊老师的方法更好一点。

当然,在钓鱼论坛里经常看帖聊天还是有收获的,钓友们建议拿蚯蚓钓鱼最好经常换蚯蚓,一是保证蚯蚓的活性,一是让蚯蚓的味道更新鲜,这样诱鱼的效果就会很好。

当然,就逗鱼来说,拿大个的蚯蚓要好很多,在水里目标明显,逗钓的动作更容易被鲫鱼发现,从而更有效的促进鱼咬钩进食。

这种方法,在冬季钓鱼鱼不开口或者停口的间隙效果非常好。一般用大蚯蚓逗钓,鱼会马上开口。这就是我用饵的一点经验之谈。

这里附注西铝大哥的一点经验:环是蚯蚓的生命线,千万不能穿过钩的,这样蚯蚓一会就死个了,为 达到最佳的动态效果,蚯蚓钩不管从什么地方钩,都不能钩到环上。

钓鱼用饵原则


一、因鱼制宜因为不同种类的鱼,其天然食性是不同的,所以垂钓用饵要因鱼制宜,例如鲤鱼是以动物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草鱼、鳊鱼以吃草为主,鲢鱼吃浮游植物,鲫鱼是以植物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鳙鱼吃浮游动物,鲶鱼、鳜鱼等肉食性鱼类吃小鱼小虾。各种鱼的天然食性具有遗传性,是其品种的属性,也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是鱼类适应环境形成的特性。因鱼制宜的理论基础就是,想钓某种鱼就要用该种鱼喜吃的食作为饵。二、因地制宜因为在不同的水体中,即使是同一种鱼,其食性的喜好也是有差别的,所以垂钓用饵要因地制宜,这也是钓友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鱼的道理。鱼的食性虽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因为气候条件、地质状况、地理环境等的不同,不同水体中的饵料生物是不同的。为了生存需要,鱼要不断摄取食物,而且其摄食的只能是其所生活的水体中存在的食物,因而不同水体中的同一种鱼也会有一定的食性差异。在养殖水体中,由于水体中天然饵料不能满足鱼类的摄食需求,需要大量投喂人工饲料,不同的养殖水体投喂的饲料种类不同,因而造成食性差异。吸引鱼吞吃的原因是该食物中所含的某种能激起鱼类摄食欲望的化学物质,而并不仅仅是因为喜吃某种具体的食物。只要食物口感较好(一般以柔软为佳),其中含有能激起鱼类摄食欲望的化学物质,即使不是该种鱼类天然食性中的组成部分,也会引起该种鱼类的吞食。所以,鱼类的食性有着较大的可塑性,也存在着一定的变异性。垂钓用饵时,必须考虑具体某一水体鱼的实际饵料来源,并以此为依据,针对性地用饵,不能过于拘于鱼的天然食性。
钓鱼用饵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