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钓鱼如何找鱼层。

鱼层的变化是钓鱼过程中经常遇到的,特别是在竞技比赛和钓快鱼时。有时鱼层是按照我们的设计改变的[即人为把鱼控制在某个水层],有时是自然改变的,不管怎么改变,我们都要及时调整钓法,应对这种变化。这里只就鱼层的自然改变做简单阐述。

在我们垂钓过程中,尤其是钓鲫鱼时,经常遇到鱼不在底部的情况,鱼的位置就是所说的鱼层。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找对鱼层才能有所收获,鱼层大致可以分为底层、中层、上层[水皮]。

在垂钓的过程中,一般首先要钓底,底层鱼又有生口、滑口、口轻、口重之说。粗略地说生口鱼可以用硬尾票,调4-5目钓2-3目。滑口鱼用软尾票可以有效的过滤一些虚假的信号,调3目钓3目。口轻可以选择小号漂调灵,口重可以用大些的漂,也可以钓的钝些。

在钓底过程中,如果发现抛竿入水后中途有鱼接口,反应到漂上就是突然加速,或者漂不到位,就要考虑鱼已经不在底部了。这时就可以钓浮,在钓浮时,用饵、用漂都要有所改变,钓浮的饵料和钓底是有区别的,钓浮的饵料要求比重轻、雾化好,并有适当的残留。漂用长脚短身长尾的钓行程的漂,调整相对简单,一般不考虑调目,只考虑钓目即可。

一旦鱼到了水皮,就可改用水皮漂,有动作就提杆,主要是打快。

不管鱼在哪个水层,首先要准确判断,这是调整钓层的基本原则。有时鱼层在钓的过程中又会发生新的变化,就需要我们注意观察。如果在钓浮时浮漂已经到位,但却没有鱼讯,就要考虑鱼是否已经向下移动了。如果继续出现接口,就要考虑鱼还在向上移动。

总之,鱼层是变化的,随机应变,及时准确地调整钓层,是加快钓速的一个重要手段。

精选阅读

秋天钓鱼漂相变化的分析和应对


对于漂相,很多高手总结了很多种变化!但小小的下挫上扬动作,却变化万千,每一位钓友都认真分析应对,乐此不疲!说句实话,在垂钓中漂相始终在变化!没有一成不变之说!

1、秋天的漂相变化过程

如果结合这一段时间的气候变化,我们仔细回忆会发现:刚刚立秋的时候,漂相还是非常迅猛的大黑漂!或者是清晰的顿口漂相!

随着秋老虎离我们越来越远,如果我们的线组和鱼漂依旧没有变化,此时我们能明显感觉到大黑漂少了,清晰的顿口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柔和的下拉动作,甚至是鱼漂被拉跑了才知道中鱼!

这些变化实际是说明:第一您该换鱼漂了;第二您该换线了;第三鱼儿吃口越来越轻了;第四我们判断提鱼的漂相需要有所改变认识了!

2、秋天漂相实例分析

如果说夏天漂相狠、准,秋天漂相就是柔和了!

如果鱼漂吃铅量过大,柔和的下拉上送动作是经常出现的漂相!很多时候,钓友们为了应对一旦线组过小无法应对巨物的风险,此时观察漂相就应该本着漂动既提竿的原则!当然非常麻烦,但夏季线组此时无法分辨小杂鱼鱼口和大体型鱼口的时候,还是应该本着宁可错过不可放过的原则!

如果仍旧用夏季线组,在一些老鱼塘黑漂提不到鱼儿!这说明塘子里有很多老猾鱼!此时面对的漂相虽然狠、准,但经常提空竿!此时我们应对时,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窝子里老是见黑口提不到鱼儿,我们干脆放弃提竿,等待吃死口然后提竿!

以上两种变化既比较常见也属于特例,所要说明的是:及时更换线组和鱼漂是关键!因为上述例子,已经向我们明确告知了季节变化带来的鱼口变化,更换线组和鱼漂是为了提升漂相的清晰度!从而更有利于我们做出鱼讯的判断!

3、如何测试鱼口轻重

测试鱼口轻重其实本质来看是钓友们每次垂钓的时候都应该做的一项工作!这个季节测试鱼口轻重则是为了果断的更换线组和鱼漂!

简单做法:连续提竿打窝后,见口就打!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判断今天鱼口的轻重!可能有的钓友会说:根本就不见口,如何测试!其实这个时候不是测试鱼口的问题而是转向饵料测试的问题了!因此,我们今天只讲测试鱼口轻重!

又有的钓友会说:鱼口随时在变化,这样的测试意义不大!实则不然!

因为,每天鱼儿的精神状态是不同的!抢食和爱吃不吃的状态就会造成不同的漂讯!因此,通过测试大致区别小杂鱼和大物的基本差异后,才能更好的引导我们有效率的提竿!

总结:其实,今天讲的本质是按照季节的变化及时更换线组和鱼漂!观察自然、体会自然是钓友们必须要做的两件事情,不可马虎,否则就是和自己的渔获作对!

想钓上鱼,得先找到鱼层,分析鱼层浅见一二


钓鱼这事,不认真的话也就这么回事,认真的话就不一样了,内练基本功,比如从最基本的绑钩帮线组,调漂,打窝,抛竿,刺鱼,溜鱼,上鱼,开饵,搓饵,拉饵,散炮,自制窝料、钓饵,面子就要靠银子了。

今天主要聊下鱼层,什么叫鱼层呢,就是鱼习惯待着的水层,比如我们说现在台钓的悬坠双钩钓法也好,传统钓法也好,都有个共同之处,钓底,但是钓什么底呢?是因为这两种钓法主攻鲫鲤,鲫鲤是底层鱼,而且是最广泛的,用这个钓法钓个鲢鳙试试,基本上不现实,为啥,鲢鳙是水皮子上的鱼,就爱在上水层上游,不是说钓底钓不上,几率太小,所以说想钓鱼,先要知道鱼在水的哪一层,也就是鱼层在哪里。

鱼在哪个水层,事实上是不固定的,比如鲤鱼、鲫鱼属底层鱼,草鱼、鲢鱼、鳙鱼归于中上层鱼,大体型鲫鱼喜爱贴底寻食,小型鲫鱼有上浮寻食习惯,这些都是由鱼儿本身的生理习性所决定的;但是一旦出现气压变化,水层水温变化,气温发生变化,请注意,水温和气温不是一回事,有可能水温变高,但是气温不变,也有可能水温降低,气温正常,这些都是正常现象,不能混淆。

譬如气压变化,高低气压转换之间,这种转换人一般从温度感应,但是鱼总能比人早一步感应,相应会调整在水层觅食;再譬如,夏季只要天气不变化,鱼层的变化很少,但是在秋季鱼层变化很常见,因为秋季早晚凉,中午热,晴天热,阴天凉,这些都是有可能的。

那么从哪些迹象上,能看出鱼层发生变化了呢?那么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大致判断:

从截口上判断,比如饵未下底,漂还没有翻身就有口,一次两次很正常,但是如果连续几口都这样,那就说明鱼层开始上浮,需要调整底钓了,改为钓半水了。

从窝点附近的水纹来判断,如果底钓无口,而窝点周围的水纹相对整体水域频繁而且浪花比较大,那初步可以判断鱼层整体上浮,可以打一阵半水试试。

从漂相上判断,当底钓无实口时,留意调查浮漂语言是不是呈现不正常情况,比如呈现浮漂站立前躺在水面的时刻无故延伸、浮漂站立后未到钓目前呈现异常停顿感、浮漂下沉的速度显着缓慢、浮漂在站立或下沉进程中有颤动等情况,表明鱼儿现已上浮;

当下雨雪前后,大风过后,升降温前后,不用判断都知道鱼层必定发生变化了;

那么,该怎么找鱼层呢?方法非常简单,在底钓钓组不变或先找底的前提下,逐步减少浮漂吃铅量并按每次510CM的距离下撸浮漂,由下向上,直至找到浮漂的顿口语言呈现,有了实口鱼也就找到了鱼儿的泳层。底钓时,若因人为要素致使鱼儿上浮,可自动操控鱼的泳层,诱使其在底层寻食。其实,钓鱼这事,认真就真的很麻烦,但是我么钓鱼人,偏偏都这么认真。

野钓钓浮如何应对突变鱼情分析


在自然水域野钓,鱼情、水情通常都会瞬息万变,可能一开始钓况非常好,但在不知不觉中鱼口就逐渐变少,甚至消失。是哪一方面出现了问题:饵料状态、泳层设定、气压高低、钓点选位、浮漂灵敏度等。小编今日下面以浮钓钓法为例,简述在自然水域垂钓时,如何用此钓法应对突变鱼情,提高渔获!

一、用悬坠浮钓战术的时机

无论是竞技钓还是休闲垂钓,在采用悬坠浮钓技术时,都必须要满足几个条件,才有一定效果。1.鱼的密度要高,这种现象在竞技垂钓时较为常见。2.鱼的种类必须是易于上浮觅食的类型(如鲢鱼、鳙鱼、草鱼、鳊鱼和鲫鱼等)。3.气候条件:闷热潮湿、无风高温的情况较利于使用浮钓战术。4.水底状况:高低不平且杂物、淤泥较多,鱼无法潜底觅食时。

在休闲钓中,除第一种条件不太多见之外,其余的情况是较为常见的,特别是在气候不佳的条件下(闷热、无风的夏季),池塘底部严重缺氧,若不及时改变垂钓战术,则很有可能会空军。

二、休闲浮钓,钓具与钓饵的选择和配制

应根据当时垂钓水域的鱼情确定钓组的最佳组合。若鲫鱼、鳊鱼较多且体重不大的情况下,钓具应以1号左右的母线、0.6号左右的子线、白袖3号钩、轻巧的鲫鱼竿为宜;若鲢鱼较多,并偶尔还有草鱼中钩的情况下,应以2号左右的母线、1.2号左右的子线、带倒刺的千又2号钩、超硬调的鲤竿为佳。此种钓法尤以钓竿的选择最为重要,尽量使用那些不易产生疲劳的短竿(3.6米最佳)。

休闲浮钓不是因为鱼的密度过高而采取的钓法,因此在钓饵的选择和配制等方面,与竞技浮钓也是有所区别的。一般来说,休闲浮钓首先应选用一些比重较轻,但雾化时能呈片状散落的雪花粉类饵料为主,这样可以增大诱鱼的视觉效果;

另外,再配合一些味道较浓的香甜饵料,加强饵团诱鱼的嗅觉功能。在垂钓鲢鱼、鳊鱼和鲫鱼时可以用老鬼九一八系列饵料,配合草莓或香草香精及蔗糖水进行调制,就可以制成比重轻、雾化好、香味正、口感佳的浮钓鱼饵了。

野钓高手浅谈鱼情的变化应对技巧


前段时间钓鱼,遇上过几次非常复杂的鱼情,野钓这么多年,奇奇怪怪的事情遇得多,招数也学了不少,期望这些方法对你有用,。

从最开始说起,陶家河政府放鱼说起,第一天,基本都有几个上斤的,我看钓定水难得等,就加长子线,剪去部分铅皮,占到台子上,让钓组擦底漂起来,第一杆,漂到半米左右就有口,再飘再中,钓到朋友来接窝子时,人己快累虚脱。

分析,养殖的鱼一放进河沟,对静态的饵料没有动态的感冒,所以漂流钓应当是较好的钓法

乱石滩的漂流钓,钓过乱石滩的钓友们都知道,这里的螃蟹不是一般的多,喂的啥都来,朋友问我用啥法,因没去,得问下具体情况,没有大参子,有麻参,菜板,数量少,鲫鱼,从一两到一斤不等,螃蟹多如牛毛,下底马上拉起螃蟹来,晚点不拉轻则断子线,重则坠子一齐夹

了解情况后我也今析了,这么多的螃蟹,他不可能叠罗汉来夹我钩啥,离底五厘米试下,虽能中鱼,但不平的水底,螃蟹站到石头上等起得,飘过去一样着夹,再上移5厘米,再上移5厘米,直至口稀少,l再次想到了运用水流,水中有高点有低点,虽然钓组能穿过石逢,但如何能让饵料飞越石块?试下,感觉来了,将漂身吃坠量等分成三分,用夹半圆铅方案,各间隔20到30厘米,能越过,有点笨重,效果不是很好,,再改用上重下轻的夹铅方式,效果马上出来,在水下有树竹枝,石头的地方,轻轻带线,漂走慢点,让水流冲弯钓组,让浮漂在后,坠在前,饵更前,果然轻松越过,再放松主线,让饵料到下游去找鱼罢,方法一定案,取经的坐了一大排。一个二个全学会了

改变,此法源于一钓友江河漂流钓,我只作了些改动,躲过螃蟹的夹夹,越过水下的树枝,石头,野钓,不光要运用野钓的饵料,也要充分利用野钓的环境,上面就运用了水流这个因素,现在,六十岁的老头,拿起七星漂也在漂,可见此法已深得钓友们喜爱

八一水库,老太婆多如牛毛,泡沫他都肯,虾子也是横起拖,鲫鱼大,从三两到一斤多不等第一次,用蓝鲫,大板鲫,蚯蚓,线虫都试了,饵料偶尔上一条,不管你做不做窝哪点都是一样,第一次收获5斤多鱼:回家细细分析,定了两套方案,白天,用腥香窝料,喂到老太婆胀饱,到下午,老太婆硬是不动了,但只要轻轻一逗,仍能逗上来,上来的老太婆个个肚子滚圆,再守钓蚯蚓,线虫,结果天黑前连上了十一个大板鲫,天黑后又连上了三个。第三次运用第二次的方案,晚上改用香腥做窝,结果,效果出奇好

分析:晚上,老太婆,虾子都歇口了,水下是另一番可以想象的宁静,动必是鱼,加上我知道那地方边上常有人电,所以窝做得远,基夲动口都是斤鲫,到十一点,上了十六个板鲫,一条鯉鱼。

第四个是江津一条河沟,冬季水流变缓,活水成了死水,朋友喂过粑粑,酒米,喂的来得快加多大团线虫,从中午到天黑七八个窝子,窝中无一条鱼,只有见花逗钓还上了些极板鲫,我在水胡边上做了两个窝,还上了些。

分析分析:鱼在天气,水质,环境改变等情况下,都有可能对窝料不感兴之趣,有的野生鱼,他喜欢安全大于采食,在这种情况下,既安全,又有食物,才可能聚集鱼,做窝,都尽量做在暗区边缘,以逗钓,替代守钓,效果:立现,

鱼情变化的分析与选用浮漂的技巧


鱼儿胆小谨慎且又天生狡猾,所以才有如今品牌型号繁多的浮漂钓线钓竿和钓钩等钓具装备,这都是围绕着多变狡猾的鱼儿所设定的,尤其是浮漂方面,为了应对各种鱼情以及鱼口演变出了多种造型的浮漂,所以说这些浮漂并不是用来观赏的,而是需要根据多变的鱼情选择合理的浮漂,这样才能更好的读懂鱼口动作,而出现的顿口上顶、加速截口等各种动作是因为鱼儿的原因还是浮漂的原因,只有了解这些才能更好的选用浮漂。

第一、鱼情和浮漂

1、鱼情也就是垂钓阶段鱼儿的活动情况,不同种类大小的鱼儿在不同的外界因素下都会有不同的表现,而我们搭配好了浮漂,并调整好钓法才能通过技巧来诱骗鱼儿吃钩,所以了解鱼情非常的关键。

2、首先要对钓场鱼儿的个体大小和种类有一定的了解,不同的生长环境对鱼儿的习性和觅食都有影响,还有就是鱼群的密度大小以及鱼儿肥瘦状态,喂养状况等等,来选择浮漂。

3、比如说大鱼习惯在底层活动,在吃口较轻的时候可选用中长身的底钓漂来应对,如果鱼群密度大水位也比较深的话很多人习惯用大漂,若是生口的话则选用底行程的浮漂。若是垂钓中型鱼儿的话,如果吃口较好就算是猾口也会对钩饵很有兴趣,密度不大的话最好钓底,密度大的话可选择的余地就很多了。

第二、鱼体大小

1、鱼儿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会有不同的表现,一般小鱼索饵的需求比较强,而随着体型越来越大就会变的挑食,对于喜欢的食物才会动口,所以在选择食物的时候会比较固定,可以根据这种情况进行饵料搭配。

2、如果垂钓的是小鱼,那么可以选用比重小的大漂,速度会比较快,因为小鱼吃钩是比较凶猛的,会带着钩饵跑,所以不需要担心漂相弱的问题,需要注意的就是让钩饵尽快到达鱼儿的嘴边,并且要选好合适的钓钩避免跑鱼。

3、而垂钓大鱼的话就需要注意了,大鱼对于食物非常的谨慎,尤其是陌生的食物更是有很大的警惕性,而大鱼吃钩会吸一大片水,让钩饵流到嘴里,作用到钩饵上的力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所以漂相会很轻很钝,而钓大鱼的黑漂则是大鱼带着钩饵游动时才会出现的,所以需要选用小而灵敏的浮漂。

第三、密度大小

1、水体中的鱼量我们不需要过度关心,重要的是单位时间内鱼儿的数量,如果鱼群密度小的话就需要等口,如果是在数量较多的生口池塘,那么就需要用较大的浮漂和钓钩,如果鱼儿较少则需要用灵敏的浮漂,如果回锅鱼的密度大但是鱼口滑的话,也需要当做小密度的鱼群来钓。

2、如果鱼群有一定密度的话,可使用攻击性的浮漂垂钓,如果运气还足够好的话,那么钓底或者钓浮都是可以的,一般来说使用软尾漂会更加合适。

第四、鱼儿状态

也就是鱼儿的肥瘦状况,一般水质较瘦水域的鱼儿进窝速度快不挑食,可以当做快鱼来钓,使用较快的浮漂,体质好一点的鱼则当成正常鱼来对待,选用平常惯用的浮漂和钓法,而对于一些体质弱瘦的只有鱼头的鱼儿,则需要用轻口漂垂钓。

第五、喂养情况

鱼儿和其它动物一样都是可以驯化的,长期投放食料会让鱼儿形成一定的依赖性,一般原塘颗粒较大沉底之后,小鱼会比较集中在底部,而大鱼能够接到饵料,所以可用钓行程的漂。另外当气候发生了变化鱼情也会变化,就需要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浮漂,这非常考验钓者的钓法技巧,另外也要根据钓法以及钓点远近选择合适的钓竿。

第六、浮漂和鱼口

1、鱼儿品种和大小以及状态的不同,气候温度和调钓目数以及钓法的不同都会出现不同的吃口,更不用说使用不同的浮漂了,一般看到鱼口动作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能够抓取鱼儿吃钩的有效动作是需要常加练习的。

2、自然水域的鱼儿会有比较规律且稳定的食物来源,而池塘的鱼儿则会有所变化,因为不同品种的鱼儿会有其进食的天性,而根据鱼儿的天性和偏口来选择浮漂是非常有必要的,就比如说垂钓鲤鱼的话,根据鲤鱼底栖进食的习惯,以底栖为主。

3、而在养殖池塘则会出现多种变化,鱼儿受到影响会离开水底活动,但是不要轻易被这个现象迷惑,鱼儿离开是暂时的,而水底则是它们永远的居所,所以垂钓要根据鱼情变化来调整,但是也要善于分析不要被表象迷惑。

垂钓时,如何判断鱼层的4个小要素


不论是在野外钓鱼,还是塘口钓鱼,找准鱼层是很重要的,目标鱼的鱼层一旦找清楚,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判断和控制鱼层呢?

怎样判断泳层变化

当底钓无口或乱口时,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判断鱼儿泳层是否改变:

1.漂相异常需注意

当底钓无实口时,注意观察浮漂语言是否出现不正常现象,诸如出现浮漂站立前躺在水面的时间无故延长、浮漂站立后未到钓目前出现异常停顿感、浮漂下沉的速度明显缓慢、浮漂在站立或下沉过程中有抖动等现象,说明鱼儿已经上浮;

2.多次截口鱼上浮

在钩饵未到底前,多次出现截口,说明鱼儿已经上浮

3.鱼类习性分泳层

不同种类的鱼、不同体积的鱼都有各自不同的生活嬉息地和觅食地,诸如鲤鱼、鲫鱼属底层鱼,草鱼、鲢鱼、鳙鱼属于中上层鱼,大体型鲫鱼喜欢贴底觅食,小型鲫鱼有上浮觅食习惯,这些都是由鱼儿自身的生活习性所决定的

4.天气骤变鱼层乱

天气突然骤变,气压低、气温高、闷热无风,或早、中、晚温差过大等因素出现,鱼儿都会改变泳层。

底钓如何找鱼层

在底钓钓组不变或先找底的前提下,先剪铅皮并按每次510CM的距离下撸浮漂,由下向上,直至找到浮漂的顿口语言出现,有了实口鱼也就找到了鱼儿的泳层。

怎样将鱼层控制在固定水层?

将鱼层控制在中上层:若作钓中,中上层鱼儿偏多,这时候可以将鱼控制在这一水层。如果鱼在水皮,饵料就要开得松散一些,抛竿频率快一些。若想将鱼控制在中层,饵料的雾化状态就要比打浮弱一些,适当减少抛竿频率,等饵料到中层融散后提竿。

将鱼控制在中下层:若想将鱼层控制在中下层,应当进一步减少饵料雾化,尤其是将鱼控制在底层的时候,甚至可以搓大饵,加大饵料比重,减少抛竿频率,待饵料在底层完全散开提竿,防止提竿过于频繁导致乱层。

鱼情变化采用两个逗钓方法应对


一是动静相宜的引逗法

钓友们都知道,鱼类没有保持恒温的功能,体温随着环境水温而变,一旦水温 高于或低于自己的适温范围,便形成了制约鱼类正常生活与进食能力的主要障碍。就算是耐低温的温水性鱼类,当水温降到4摄氏度左右时,也处于少吃懒动的半冬 眠状态。如果我们运用引逗法让死饵变活,刺激鱼的感觉器官,也能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唤醒它的进食积极性。本人常用的做法是:

其一:在选好钓位的基础上用诱惑力强的酒米加麝香米打窝,实行素引荤钓,鱼闻香而来,拣吃小米时碰到了更可口的虫饵,必然馋嘴。

其二:定位后采取多窝轮钓,抓住重点,设左、中、右三个钓点,常见甲点无鱼乙点有,轮番投钩,总比单打一效果好。

其三:在手竿钓近的同时,用1~2支小抛竿钓深钓远,哪儿有鱼就集中钓哪儿。

其四:投钩入水后,若5~10分钟无反应,手竿可提、 拉、撩、逗。抛竿可摇轮收线两三圈,让饵钩动起来刺激鱼的进食欲望,常常心想事成。但冬天的鱼儿是以静养生,似动非动,人为的动作不能过大过猛,否则可能 使鱼受惊吓跑。假若我们的引逗法仍然无济于事,也许是水中无鱼或鱼极少,可仔细观察鱼的蛛丝马迹,试一试移位走钓、走守结合,若仍不见效果,那就只好三十 六计走为上策了。

二是扬竿起钩稳中求快

水温高时鱼的感官灵敏,吃饵吞钩动作快,饵在水中溶解发挥也快,发现鱼的吃钩信号后,用短平快的技法扬竿成功率高。但冬天水温低,鱼的机体失灵、动 作迟缓,饵在水中扩散也慢,宜稳中求快。当水深3~4米鱼的咬钩信号反应到浮漂的时间略长时,提竿慢半拍更符合实际,若过快、过猛、稳不住神,饵钩还未入嘴,也许使鱼受惊而去,欲速则不达。

正因如此,当我们熟悉的浮漂语言出现时,要准确判断鱼的每一个点、托、拉、顿、移等漂相,在不急躁、慢中求快的关 键时刻,力争在鱼吃钩后、吐钩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提竿,不给鱼白吃饵不中钩的机会。

粗谈底栖鱼离底变层的因素分析


渔友们对底栖杂食性鱼种(以鲤鲫为代表),因各种因素而违反常规-离底变层的情况都有体会,下面仅就个人有限感受稍加讨论:

一、三趋因素1)趋温

以早、仲春,晚、深秋低水温季节最为典型。当-日平均水温在10度以下时,昼夜气温温差相对越大的晴朗天气,阳光照射作用会使上下水层温差越明显,鲤鲫一般会集群逐温上浮,或寻找相对安静隐蔽的草丛、浅滩、角落等处藏匿晒太阳。除水温过低、水质过清等情况外,上浮鱼对过路饵会有截杀反应;草丛、浅滩和角落处的趋温鱼一般对送到嘴边的食物也不会拒绝。

养殖坑塘人为补水:若是污染河水补进坑塘,会造成停食;机井凉水大量补充,会积于底层,在水温不太高的季节,会导致鱼儿趋避逐温上浮或集群转移。

2)趋氧

暮春、整个夏季、乃至秋季高水温期,如果水域底层的溶氧低于鱼的耐受底限时,鲤鲫均可能离底上浮。大家知道,水溶氧的分布以水表层最多,然后随水深递减。水溶氧多少与气温水温、天气气压、水质肥瘦乃至空气湿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气候条件与水体环境不同,也就导致了鲤鲫离底上浮时间和程度上的不同。

比如:夏秋水温较高季节,如果赶上云层很厚的阴天,再加上水体较肥,底层溶氧条件不好,则鲫鲤清晨就难免先后离底,底层吃口不好或干脆没有,多数是由此原因造成。随着水体溶氧条件加剧恶化,鲫鲤上浮程度越高。某些陈年老塘肥水域,当能见到鲫鱼浮头时,说明已经接近其生存限度!

较轻微的缺氧浮头情况,飞鸟经过或人为声响等,还能促使鱼群产生下潜逃避反应;如果连惊扰也不能吓沉它们时,则就是翻坑的前奏了。肥水域鱼难钓,原因多是缺氧离底造成。平时,找相对浅水,或专门寻恶劣天气出钓会有收获。

3)趋食

A.人为趋食变层

悬坠钓法为加快垂钓速度,在有一定密度保证的前提下,利用轻比重雾化粉饵,可有意识地引导鲫鲤(包括鲢鳙鲂草等)逐步上浮,定层钓取,便是最明显的验证之一。悬坠底钓时,由于钩饵的雾化作用,逐步被动引鱼离底,抬头接口和下层截杀情况也都常见。

B.自然趋食上浮

传统钓中有一种戳拱(包括戳孔)钓法,是在较大面积浮草丛中不用浮标,观察逗钓在浮草下拱草觅食的鲫鲤等鱼,算是一个底栖鱼自然变层趋食的例子(其中也不排除隐含部分趋氧上浮的因素)。

C.诱导趋食上浮

海竿飞浮钩酸饵钓鲢鳙,有时会有大鲤鱼上钩,其中不能排除长时间条件驯化,鲤鱼适应酸食味道后,诱导上浮趋食的因素。

养殖塘定点定时鸣金喂饲料,每当声音响起,则喂食台附近的鱼(尤其个体较小的鱼)便会立刻上浮追食争抢。

D.多余思考

悬坠底钓时,如果一味地追求且不分阶段地利用钩食雾化的诱鱼作用,又没有掌握好比重配合,再加上风浪水流抛竿失准等原因,人为无意识地引散鱼群,应该尽量避免。

二、天气条件与水情1)风浪水流

养殖坑塘风浪水流情况下,2、3级风适于底钓,或由于鲤鲫顶水习性原因,利于集群聚往下风口的钓位优势选择等。这里着重说一下4、5级的大风浪情况。

A.如果是老塘旧硬底:

动水流作用,鱼为了稳定身体和避免晃动水流使腹部与塘底往复摩擦,大概不会在底层潜伏,有时会离底在中下层顶水抗流或最终被迫集于下风口。老塘底情况(包括肥水),下风口的鲫鲤多数会吃食,钓法各异。

B.如果是有严重虚酱底

(即使无风浪天气,鱼一般也讨厌在虚酱层处进食)或新翻新建坑塘:过大的风浪水流作用会使底层泥浆涌动,水下无异于沙尘暴般恶劣条件,造成鱼儿鳃部泥砂污染,导致呼吸受阻!则离底变层事小,严重停食是真!

2)降雨

夏季,除了趋温趋氧原因外;小阵雨天气和雨后,鱼在水面跳跃嬉戏的情况多见,原因不确,但这种天候条件下底层照样聚窝吃食,鱼呈全层极端活跃的景况。大暴雨天气,造成陆地泥水(或化肥污染物等)大量灌入坑塘或河流,同样会影响鱼类正常呼吸,甚至导致长时间停食现象!冰雹等特殊冷雨水流骤然流入底层,会使鱼儿被迫上浮到相对水温较高的中上层区域暂避。

3)雾天

有雾不钓鱼,雾散好钓鱼的老说法,由来已久。估计是根据某季节特征所总结的经验。原因也可能是鲫鲤离底造成。但是,我却赶上过几次大雾鲫鲤照吃的情况:北京坑塘4月份晨雾,对面不见人,常规抛竿看不见标,不得已拉竿就近钓,随雾散后逐渐打满竿,鱼口一直正常。因此,根据坑塘水质情况不同,此说不能定论。

4)新开新翻坑塘

新开塘底一般都会进行消毒处理(生石灰等),新放进的鱼容易认生或趋避离底。

三、鱼种混杂及鱼体大小分层离底

1)鱼种混杂离底

悬坠钓法中,若鲤鲫同时聚窝吃食,底窝如有鲤鱼聚集,鲫鱼则可能被迫上浮。

2)同种不同大小鱼聚窝分层

大鲫如在底窝,小鲫会上浮。轻饵抛钩多上小鲫,原因是被半途小鲫截杀盗饵所致;重饵击底苯钓,则可能多获大鲫,这在悬坠钓法中不难体验。

集个人有限感受,就鲤鲫因主客观条件变化所导致的离底变层现象赘述如上,谬误与疏漏难免,诚望众钓友辨证梳理,包涵指正。

竞技打浮钓鱼的选漂技巧及鱼层的应对策略


记得刚踏入竞技钓门槛的的时候,我对钓快鱼的浮标想拥有的程度几乎达到了疯狂的状态,因为竞技钓主要就是快嘛!竹脚的,钢脚,半钢脚的买了一大堆,只要是翻身快的就想用,用来用去,渐渐的用出了点门道,也不知道对不对,不对的还请高手们多多纠正。

一、钓水皮鱼的时候

最好选用翻身最快的水皮标,也有叫萝卜标或枣核标的,就是那种短身短示标的浮标,亚马逊的鬼斧水皮标钓生口快鱼很好用,这种标长20CM左右,因为生口快鱼的上浮是有限度的,这样钓水下2040CM是最好的,可以调3到4目,抓翻身上顶或沉到调目下方的鱼口很有效;而当你遇到滑口鱼,密度大,你想打快鱼钓水皮的时候,选用邓刚的天元的攻牌水皮标就比较好了,这种标长10CM左右,因为滑鱼会上浮的很高,会乱到真正的浮到水表,这时可以调零目,半目一目都行,看标抓下行中的异常,如果标到位没有动作,就下拉浮标,直到有动作为止,最主要的是要找到真正的鱼口,如果标拉到最低就不存在择口的概念了。

二、钓中层浮鱼的时候

最好选用竹脚的短身硬长尾标,何蔚蓝的舞姬,醉仙,萝月的竹脚标都很好,这种标的重心在下身翻身快,鱼讯出现早,下落的稳定,表达有效鱼讯的距离长而很好用,一般调5到8目,主抓截杀和下滑口,如过翻身上顶很多,说明鱼还在上边,就要下拉浮标,直到出现截杀和下滑中鱼是最好;反正我现在是不用钢脚和半钢脚的,它的翻身虽比竹脚的快,但下落的也太快,会牵扯钓线,掩盖了中途有效鱼讯,而我们钓浮主抓的就是中途的鱼讯,所以如果不为了躲避小杂鱼的干扰,最好不用这样的浮标来打浮。(题外说一句,钢脚的钓鲤鱼蛮好用的,稳定性很强。)

三、钓底层浮鱼的时候

一般用细身的底钓浮标就可以,我一般都用硬尾的,因为软尾的浮力大,有的微弱鱼讯语言表达不出来,这时调几目就看你自己的习惯了,我喜欢调一目或零目,看标抓下沉中的停顿,加速和上顶,因为出现这种浮标语言的时候你的钩饵刚好落到与鱼层吻合的位置,这时是最好的,如果总出现翻身后的上顶,就和上边说的一样鱼在上边,下拉浮标,如浮标沉到位了还没动作,说明鱼下沉了,就上拉浮标,一次拉2030CM都行。

当然了这只是能钓好浮鱼的一些必要因素,之外饵料,钓线,钩子以及钓竿的选用都很重要!

在有酱层的水域,应该如何钓鱼


水库酱层并不是很明显,而在我们经常垂钓的湖泊、池塘,这种酱层就显得非常明显。这些酱层是如何形成的呢,

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水库的酱层是在修建时,水底的泥沙在水的运动中所形成的,加上岸边路上的尘土被风吹到水里,经多年沉淀而形成,一般不会太厚;

湖泊因经常有人在这里打窝,加上鱼类排泄的粪便和腐烂的杂草等,这里的酱层就比较厚。对于钓鱼人来讲,会经常遇到打窝子后只见鱼星不断,就是不见有鱼口,

其原因就是这里的酱层太厚了,饵料入水后,落进酱层里面,鱼闻到吃不到,就用嘴在窝子里拱,水面上就可以看到窝子里不停地冒泡,我们却钓不到鱼。

大水面酱层一般不明显,池塘湖泊酱层较厚

每年到秋季,树叶随风飘落腐烂沉入塘底;经常有钓友用大量的窝料打窝子,加上鱼类排泄的粪等,这些必然就会形成一层又软又厚的酱层。酱层是一个垂钓难题,饵料在酱层里鱼闻得到却吃不到。

如果酱层太厚的话,钩饵到底就会陷入这层淤泥里面,导致进窝的鱼发现不了我们的钓饵,水面上能看见鱼星,但就是没口,有时候提竿,铅坠和钩上还带有淤泥。于是有的钓友采取改变饵料味型的办法来应对,有的钓友采取继续打窝子来应对,这些方法都是不对的。

对于酱层有哪些应对方法:

1.以减轻饵料的比重来应对

具体办法是,在我们已经开好的饵料中添加部分雪花粉或烤麸等,以减轻饵料的比重,使饵料的比重变轻。比重较轻的饵料就可以避免饵团一入水就扎入酱层。

2.采取搓小饵团或拉饵来应对

如果我们的饵团搓的太大,钩饵过重,如果我们的饵团搓小一些,相应的就会轻一些,也能起到饵料入水不轻易扎入酱层的情况发生;或者我们开一款比重较轻的拉饵,就会避免饵料扎入酱层的情况。

3.把铅坠放在最下面

把钩子绑在铅坠的上方,这样也能避免钓饵落入酱层里导致鱼吃不到鱼饵。

4.浮漂调整钝些

如果我们平时调整浮漂是调5钓2,遇到酱层较厚的时候,我们就要把浮漂调到7、8目,继续钓2目。就会把我们的饵团往上提,尽量使我们的两个饵团处于下钩触底,上钩离底的情况,这样也会避免饵料扎入酱层的情况发生。

5.将铅坠往上推

把我们的铅坠往上推,以延长子线,这样饵料一入水,弧度增加,下摆速度降缓,这样不光可以避免饵料迅速到底,抓离底到中、上层觅食的鱼的中途接口,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何寻找钓点:选钓场和找鱼层


我们要费尽心思的寻找钓点,是为了将钩饵放在鱼获较多的地方,为了能到更好的鱼获。那么,我们要怎样才能找到鱼类较多的地方呢?

一、选钓场:去鱼类较多的水域里施钓

要想钓到鱼,施钓的目标水域里必须有鱼。在那些特别清澈或者污染度特别高的水域里,往往是没有鱼的。钓者要想找出一个好的钓点来,就得确保目标钓场中是有鱼的。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确定水里有鱼呢?

1.观察水情。

水情,即水域总体的情况,既包括水体的颜色、水体的温度,也包括水域之中的动静等。

先看水色。一般情况下,透明度很高,一眼就能看见水底的水域里,是很少会有鱼类活动、觅食的痕迹的。当然,在那些颜色已经偏墨绿或者暗中带红的水域里,也是很难发现鱼类的。在施钓之前,最好找那种水质适中的水域施钓。因为那样的水域里有一定的可供鱼类食用的食物,也有可以让鱼类很好的活下去的氧气。

再试水温。水温就是水体的温度。水温受气温和太阳的影响是最大的。正常情况下,水温和气温是呈正相关的,气温偏高的时候,水温一般不会低;气温偏低的时候,水温也很难高起来。当水温摸起来发烫的时候,就不宜进行垂钓活动了。若水温处在15度到28度之间,去钓鱼几乎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最后听水里的动静。鱼类在水中的时候,是不会一直静静的待着的。它们要找食物,就会活动起来。鱼类活动起来或者吃饵的时候,是会发出一些声响的。比如鱼吃草时会发出很明显的声音。鱼在水底找食物时,还会让鱼星泛起。

2.观察鱼情。

鱼情,就是鱼类生活的大致情况。比如鱼类的个头、体重,比如鱼类的分布密度,再比如鱼类就饵的偏好等等。

可以通过水面有没有鱼活动时制造出来的浪花,来判定水中有没有鱼。虽然没浪花的时候,不一定无鱼,但是至少我们看到了浪花就能确定水里有鱼了。鱼大多喜欢在水中游弋。若是你钓鱼的时候没有风雨,那么鱼类活动时溅起的水花就会特别明显。而且,大多数的大鱼都会在追小鱼的时候制造处水波来。

可以通过水面有没有跃起的鱼类来确定水域里有没有鱼。正常情况下,若是水域里有鱼的话,这些鱼是很可能会在高温时节跃出水面的。

还可以通过水草处的动静来确定水域里有没有鱼。假如你在岸上观察水面的草时,发现水面上游些许植物的残叶,就很可能预示着该水域里有大鱼。

二、找鱼层:将钓点定在鱼类聚集的那个水层中

众所周知,要想钓到很多鱼,就得找出鱼类的泳层来。只不过,找泳层要比确定钓场稍微麻烦一些。找鱼层时,要注意这么几个问题。

1.泳层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的。在受到人类、天气的影响时,鱼类的泳层会变;在自身有了变化时,鱼类也很可能改变自己所栖息的泳层。比如,缺氧时,鱼类会离开水底,去到中层或者上层水域里。

2.要想将钓点定在聚鱼多的地方,就得掌握一些迅速判断泳层的诀窍。如果你原来是在钓底,且总是遇到截口的情况,就很可能预示着鱼类栖息的地方已经换了。

3.找泳层的方式不难。可以先继续钓底,然后慢慢得将鱼漂的吃铅量降下来。每抛投一次钩饵,可以把鱼漂往下挪动5厘米左右的距离,一次一次的泡饵,直到鱼漂呈现出了顿口迹象。此时一旦出现实口,就说明有鱼咬钩了,且咬钩之时钩饵所在的泳层,很可能就是聚集了很多鱼的。

手竿钓鲢鳙,如何找准鲢鳙的鱼层?


手竿钓鲢鳙,有几个关键的要点。一是寻找钓位,要选择有一定深度的地方,因为主要是钓浮,钓浅了鲢鳙比较少,而且比较小。二是由于钓浮,虽然下风口鲢鳙会更多一些,但是不适合钓浮,所以多是选择顺风钓位,风小的话选择下风口倒是不错的选择。三是子线要长,而且柔软,双钩距离要大,鱼钩可以大一些,但是最好不适用粗条鱼钩,用中等粗细的就可以。子线软,鱼钩轻,鲢鳙才能把鱼钩喝进去。四是钓鲢鳙非常讲究饵料的雾化,大片悬浮在水中的微颗粒,才能达到更好的诱鱼效果。做好了这些基本工作,接下来就是钓鲢鳙的找口工作了。

一、先说调漂

浮钓鲢鳙,浮漂选择也是有讲究的,首先是吃铅要大,因为浮钓鲢鳙使用的饵料个头比较大,要有足够的浮力才行。其次就是漂尾要长,漂尾长不但可以钓截口,而且有更多的浮力把鱼饵停留在半水中。第三就是漂尾一定要清晰,毕竟鲢鳙的进食动作比较小,漂尾清晰才能看到比较小的顿口。钓鲢鳙其实调漂比较简单,方法还是先找底,这点一定要注意,就算钓浮也要先找找底,看看水深情况,否则怎么知道从多深开始钓呢?然后确定个垂钓水深,修剪铅皮,尽量调高目,然后挂双饵试试,如果没目数继续修剪铅皮。

二、找鱼层

1、钓鲢鳙找鱼层非常关键,或者说浮钓什么鱼都存在找鱼层的情况。中上层的鱼类在会根据温度情况,选择在合适的水层中,找到鱼层自然渔获就会好很多。常规的套路是温度低,浮钓鲢鳙的时候可以钓深一些,从低往上找口。水温高,一定要钓浅一些,从上往下找口,至于初步定多深合适,其实没多大关系,毕竟没有人能一次就找到鱼层,都是通过试钓,根据浮漂的反映来推断鱼层的。

2、快10竿,慢10竿,窝点中有足够的饵料悬浮,鲢鳙就差不多进窝了,鲢鳙进窝会有小片的鱼星,非常容易观察。这时候就可以把饵搓的稍微圆滑紧实一些,控制下雾化速度。如果浮漂乱动,提竿无鱼,原因几乎都是因为鲢鳙在下层,游动和进食导致有漂相。这时候就需要往下找口了,把浮漂上了10-20厘米,多尝试几次,一直到小顿口中鱼为止。

3、如果有漂相提竿无鱼,但是有重物感或者挂到鱼鳞,那说明鲢鳙在上层了,浮漂需要往下拉拉,钓浅一些。一直到有口中鱼为止。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垂钓时间的延续,会有越来越多的饵料落到下层,也会导致鱼层往下走,所以浮钓鲢鳙基本都不是一直钓一个深度。

鲢鳙的漂相不太明显,往往浮漂只有比较小的动作,这跟鲢鳙的喝饵习惯有关。通常是小顿口,或者浮漂下降的时候停住,或者浮漂上浮的时候有个停顿,这三种鱼口都是鲢鳙比较有代表性的鱼口。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如何应对鱼层的变化分析》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夏天钓鱼如何找鱼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