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钓鱼技巧。
罗非鱼、清道夫等外来物种强大繁殖能力,常令许多人惊叹,但其实,本土也有许多野生鱼鳅,繁殖能力毫不逊色这些外来物种。然而令人吃惊的是,这些繁殖力惊人的鱼鳅,却面临着灭绝的危险比如这种四川山区特有的红尾泥鳅。
在我们小时候,一到春天就到处都是(红尾鳅),山里的小溪里、河里都有。四川老乡的邹师傅介绍说,他们当地将这种红尾、红鳍的鱼鳅叫做钢鳅。因为钢鳅极为惊人的繁殖能力,它们的数量极多以前甚至有人捕捞它们拿去喂鸭子。
垂钓钢鳅
作为一种掠食者,钢鳅鱼非常的贪吃,且因在僻静的山林里生长,少见人迹,因此对于垂钓者毫无戒心,碰到鱼饵就疯狂咬钩!在十多年前,这种鱼的数量还很多的时候,一些经验丰富的当地老乡,往往一次能钓获上百条钢鳅鱼,令人叹为观止。
因此,这种钢鳅的灭绝,许多人归结于没有节制的垂钓以及其他地笼、鱼篓等捞捕。一次钓上百条鱼,看起来确实颇有些吓人。不过,实际上真正导致钢鳅鱼迅速消失的罪魁祸首,可能还是山区的过度开发和一些灭绝式时滥捕,比如电鱼、药鱼等。
以前钢鳅的数量极多。从本世纪初以来,大量景区开发、山林开采,导致这些钢鳅鱼的栖息地纷纷被破坏。而失去了繁衍生息的环境,钢鳅鱼的种群数量自然无以为继。而在这种背景下,钢鳅鱼持续走高的市场价格,导致的滥捕,更是成为最后一根稻草。
事实上,近一二十年来,除了钢鳅鱼,许多四川地区特有的山鱼例如清波、赤尾鱼等等,都因此数量剧减!但颇具讽刺意义的是,因为物以稀为贵,这种原本平常百姓餐桌常见的日常鱼鲜,却成了一百多元一斤的名贵食材。
钓鱼技巧扩展阅读
四川也有罗非鱼?四川一水库,现大量“怪鲫鱼”外来鱼入侵
说到罗非鱼,许多关心生态,或者喜欢垂钓的网友都很熟悉,这是一种近年来在我国蔓延很快的入侵物种。不过,它们的主要分布范围集中在广东、福建一带,在长江流域的中西部地区较为少见。然而近日,四川一位钓鱼爱好者,表示在当地的水库里,出现大量怪鱼,很像是罗非鱼!
这些鱼体型扁平,有些像是鲫鱼,可是其鳞片、身体纹理以及鱼鳍,却跟本土的鲫鱼差异很大。四川的野生鱼资源非常丰富,种类很多,除了常见的鲫鱼、鲤鱼,还有许多别处没有的特有鱼种,比如清波、赤尾鱼、军鱼等等。可是在当地钓友看来,这种怪鱼并非任何四川原生鱼倒也些像是传说中的非洲鲫鱼,罗非鱼!四川也有罗非鱼了?
显然不是本土鱼,事实上,因为罗非鱼是一种热带鱼,低于5就有死亡的可能,而在冬季气温经常在零下徘徊的四川,自然水域里确实几乎看不到罗非鱼。这也是为何它们的主要在气候温和的广东、福建一带繁殖的原因。这些是罗非鱼吗?它们为何能在较为寒冷的四川生存?
其实,这些怪鱼并非罗非鱼,而是它们的近亲,太阳鱼,因为经济价值极高,在四川早就有一些养殖场开始养殖这种鱼种,这处水库里的太阳鱼,可能就是以前水库主投放的鱼苗(也不排除人为放生的可能)。太阳鱼相对罗非鱼来说,适应能力更强,是有可能在寒冷的四川生存的特别是一些水很深的水库、大江里,冬季厚厚的水层有很好的保温功效.
水位较深的地方保暖性更好不管是罗非鱼,还是太阳鱼,本质上都是一种外来入侵物种,它们会不会对四川的江河鱼资源造成破坏?目前来说不大好判断太阳鱼的繁殖能力比罗非鱼、清道夫等外来物种要弱不少,只要不大范围泛滥成灾,相信作为一种肉嫩鲜美的上佳食材,这种鱼在四川可能很难成为一种祸患.
四川市民湿地公园垂钓 意外发现“娃娃鱼”
四川市民湿地公园垂钓 意外发现娃娃鱼经6月16日上午9时许,接到网友的爆料:有市民在雁江区湿地公园发现一条娃娃鱼,记者接到爆料后,立即赶往槐树中路派出所,见到了网友所说的娃娃鱼。该娃娃鱼体色偏黑,大约有60公分,刚好在水桶中围成一圈。
市民李建良将娃娃鱼带到槐树中路派出所
发现这条娃娃鱼的市民是周池村村民李建良。李建良的家就在雁江区湿地公园附近,平时常在湿地公园钓鱼。6月14日19点,吃完晚饭的李建良和往常一样带上钓鱼工具来到湿地公园,就在他准备就绪时,他发现旁边的草丛里趴着一个黑溜溜的东西。我走过去一看,黑黢黢的一大坨,还是四条腿,吓了我一大跳。
李建良说,他活了37年,还是第一次见到真的娃娃鱼。在吓一跳过后,他便小心翼翼地将娃娃鱼放进了桶里,怕娃娃鱼受伤,就带回家养在家里一个大盆里。我知道娃娃鱼是种国家保护动物,而且我不能确定这只娃娃鱼是野生的还是喂养的,就一心想上交给政府。第二天一早,李建良便给槐树中路派出所报了警,并将娃娃鱼送到了槐树中路派出所。
市民发现的娃娃鱼
槐树中路派出所民警接警后,便与雁江区水产渔政局取得了联系。6月15日上午10时许,雁江区水产渔政局相关负责人到达槐树中路派出所,对李建良发现的娃娃鱼进行了鉴定,经鉴定,这条娃娃鱼属于人工养殖,可由李建良自行处置。
野生娃娃鱼的体色偏黄,看起来更好看,而家养娃娃鱼体色偏黑或呈灰白色,这条娃娃鱼的体色偏黑,应该是从养殖场中爬出来的。雁江区水产渔政局临时负责人黄吉仙介绍道。黄吉仙告诉记者,资阳在1998年曾在沱江边的玉米地中发现过一条8斤左右的野生娃娃鱼,那条娃娃鱼则是土黄色的。野生娃娃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不能捕捉的,但可以救助。如果市民发现娃娃鱼在岸上无法回到栖息地,可将娃娃鱼就近放回水中,如果娃娃鱼受伤了,市民应立即与水产渔政局取得联系,水产渔政局可按照政策对市民进行相应的奖励。最后,黄吉仙欣慰地说,这位市民的做法也是值得肯定的,说明现在的人们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正在提高。(
欧洲大陆特有的魅力对象鱼种介绍
欧洲鳗鱼
欧洲鳗鱼是洄游性鱼种,它们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会选择盐分含量各不相同的水域生活。
一般来说,成年雄性欧洲鳗鱼的体长为40-50厘米,体重约为300克;雌性体长为40-150厘米,体重可达4千克。法国文献所记载的鳗鱼单位重量记录是4.7千克。
鳗鱼在不同水域的成长阶段有着不同的体色,我们可以通过它的体色辨别其所处的生长阶段。鳗鱼的一生大概分为四个阶段。
幼鱼期鳗鱼卵在200-300米的深海孵化,幼鱼期通体透明,体长只有1厘米左右。此时的鳗鱼及其孱弱,无法凭一己之力游出多远。不过,神奇的大自然帮助了它们幼鱼们借助洋流的力量漂到海面,开始了它们新的生命旅程。
幼鳗期幼鱼们随着洋流漂到海面,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抵达海岸线,这大概需要3年时间。此时,它们的身体长到10厘米左右,体色逐渐变成黄色,初具鳗鱼的特征,我们可以称其为幼鳗了。幼鳗们开始寻找河流入海口,逆流而上进入淡水水域继续生活。
成长期在淡水中,鳗鱼开始大量进食并迅速长大,体色逐渐由黄色变为深青色。我们概念中的淡水鳗鱼其实就是该阶段的鳗鱼。经过大约10年的养精蓄锐后,鳗鱼达到了性成熟,它们已经积攒了足够的体能,为告别淡水、重返出生地做好了准备。
洄游期 鳗鱼开始了重返故乡的旅程,它褪去了深青色的体色,除了背部,全身都变成银白色,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银鳗。可见银鳗并不是单独存在的鳗鱼种类,只是鳗鱼 生命周期的一个阶段罢了。银鳗返回深海时,艰苦的洄游已经几乎耗尽了它所有力气,在产下后代的同时,它也走到了生命的终点。
银鳗的洄游很悲壮,也很伟大,能否安全回到深海关乎该鱼种的繁衍。欧洲大多数国家为此而专门立法,禁止捕捞洄游鳗鱼。
可见,我们所说的淡水钓鳗指的是钓成长期的鳗鱼,处于其他成长阶段的鳗鱼在欧洲大部分国家是禁钓的。
钓鳗鱼的旺季是每年5-10月,阴天或傍晚时分是鳗鱼活动的高峰期;钓法大多是以海竿挂饵抛钓,钓饵以蚯蚓和虾为最佳。在法国,用小鱼和拟饵也都有过钓获鳗鱼的记录。
鳗鱼中钩后,钓者应尽快将鱼拖离水下障碍区,一旦它钻进洞穴石缝或缠住枯木水草,再想擒获它就要多费一些周折了。另外,由于鳗鱼中钩后会不断扭动身体寻求摆脱,因此遛鱼时间越长,子线越容易打结,所以钓鳗鱼应尽量选择调性较硬的竿子和较粗的线组。
钓鳗鱼的方法相对简单,对钓技要求不苛刻,钓获率相对较高,因此鳗鱼往往不被视为主钓鱼种,而是作为其他鱼种的补充。
_wuzhicms_page_tag_黑鲈
黑鲈分为小嘴黑鲈和大嘴黑鲈。很多钓手分不清大嘴黑鲈和小嘴黑鲈,甚至把二者混为一谈。有 的钓友说:顾名思义,区分二者的方法是嘴型大嘴黑鲈要比小嘴黑鲈嘴大一些。没错,但以此作对比的前提是必须将两者拿到一起才能分清,如果单独钓获 其一,失去了参照,就不太好判断了。
实际上,想区分二者并不难,它们有比嘴型更容易辨别的两个特征眼镜和背鳍。小嘴黑鲈的眼镜是橙红色的,大嘴黑鲈则呈黑色;小嘴黑鲈的两片背鳍是相连的,大嘴黑鲈的背鳍则是断开的。总的来说,它们无论从体型特征还是习性特征来看都太相近了。
黑鲈体长一般在20-70厘米之间,等体长的黑鲈体重因所生活的水域不同而相差较大。一般来说,较大个体的黑鲈体重在3-8千克之间。美国钓手钓获的单尾最重记录鱼为9.6千克,世界最大单尾记录为10.09千克。
说到黑鲈,很多人最先联想到的就是路亚,的确,黑鲈和路亚的联系太紧密了,绝大多数路亚宣传片的主角都是大嘴黑鲈。它的捕食、挣扎、洗鳃,以及那些能够钓获黑鲈的形态各异的拟饵都深深地吸引着钓鱼人。很多钓友都是因黑鲈才接触路亚,才知道鱼竟然可以这么钓!
现在,大多数路亚公开赛其实就是黑鲈公开赛。从这个角度来看,黑鲈为现代钓鱼的普及和钓鱼专业化甚至职业化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对 黑鲈的赞誉并不能掩盖它是一种比较笨拙的鱼类的事实,这也是它能够成为各式拟饵的首选测试对象鱼的原因之一。黑鲈来自于北美洲,目前全世界都在引进,但在 欧洲大多数地区,除人工养殖的黑鲈不受到当地食物链的制约外,其他黑鲈很难融入新的自然水域。比如在欧洲被狗鱼和欧洲巨鲶占据的河流里,黑鲈就由捕食者变 成被捕食者,存活尚且不易,就更别指望它繁衍后代了。黑鲈几乎对任何比它小的动态的物体都感兴趣,这造福了拟饵生产商们,他们无论制造出什么样的拟饵,用 黑鲈一试,保准都灵。
黑鲈上颚较硬,中鱼时钓者要有拉竿的动作,用藏头曲柄钩。在法国,人民把钓黑鲈归为Prower-Fishing,相对于注重寻鱼、诱鱼趣味的Finesse钓法,Prower-Fishing更注重搏鱼刺激。
_wuzhicms_page_tag_欧鳊
欧鳊几乎遍布欧洲所有水域,常见的欧鳊体长约40-50厘米,体重约为0.5-2.5千克,最大个体可达5千克以上。目前,欧鳊的单尾重量记录是5.78千克,产生于1991年的英格兰。
欧鳊可以生存15-20年,最长可达25年;雄鱼2岁时、雌鱼3-5岁时达到性成熟,每年4-6月水温达到15℃时,鳊鱼开始进入繁殖期。在这个阶段,雄鱼会肩负起保护鱼卵的重任,身体会被白色的斑点覆盖,并一改平时温和的性情,急剧攻击性。
欧鳊为群居鱼种,多为10尾以下的小群体。鳊鱼的生活习性和鲤鱼比较相近,习惯栖息在深水或河流的缓流处,吸食水底沙石水草下的食物。鳊鱼荤素皆食,从不忌口,法国垂钓者倾向于使用红虫、蛆之类的荤饵,钓获颇丰。
欧鳊的进食高峰期是温度较高的季节。不过,只要钓法得当,这种鱼全年皆可钓获,冬季也不例外。相对于其他鱼种,欧鳊是比较好钓的,这种鱼在法国有个别称Sauve-la-bredouille,大约相当于我们所说的空军救援队的意思。
鳊鱼中钩后的挣扎力量逊色于同体形的鲤鱼。按照常理开看,简单易获、搏鱼刺激度不足的鱼种对钓鱼人的吸引力应该不高,但在欧洲,喜爱钓鳊鱼的钓鱼人并不比喜爱玩路亚的人少,而且针对鳊鱼所研发的钓具及钓技也非常专业。
为 什么鳊鱼会有这么多忠实的粉丝呢?法国人给出的解释是上鱼的持续性!在生存环境优越的法国,鳊鱼的数量非常可观,钓者只要选对钓法,就能不间断地中 鱼,全程享受起鱼的满足感,这和国内钓友爆连小鲫鱼的感觉很相似,但鱼获却是两个量级所获欧鳊每条都重1-2千克,而不是100-200克。
钓鳊鱼的专业鱼护长达5-10米,它经常被几十条总重量几十千克的欧鳊黑压压地挤满。当你把沉甸甸的鱼护从水里拖上来时,那种喜悦感和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
欧 鳊有很多种钓法,无论使用哪种钓法,核心都是打窝。在大河里钓鱼,如果不做窝就如同守株待兔,窝子做得好坏对鱼获的多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法国人惯用 Feeder钓组(飞德钓法)远距离钓欧鳊,该钓组不用铅坠,而是用一个加铅坠的铁丝网笼,里面放诱饵,挂在主线上,下加子线和钓饵,原理类似于国内的爆 炸钩,但钩子只有一个。
飞德钓法的好处是钓饵靠近诱饵,打窝、施钓可同时进行,效率非常高。不过,该钓法的诱饵投放量有限,只有 30-50克,想用这么少的诱饵在大河里集中诱鱼,效果显然不够理想。所以,钓手们一般要先向钓点抛十几次诱饵,然后正式施钓。这十几次投饵相当关键,窝 子打得越集中,诱鱼效果越好。一个优秀的钓手向距岸30米远的钓点打窝,可以确保百分之九十的诱饵全部落在4平方米的范围内。抛投的精准与否决定着你一天 的鱼获是几条还是几十千克。
欧鳊处于食物链的底层,是其他食肉鱼的捕食对象。但由于其体型较大,所以以它为食的食肉鱼一般只有鲶鱼。鲶鱼 只要捉到一条就可以吃饱,难怪它会对欧鳊情有独钟。有经验的鲶鱼钓手可以先对欧鳊鱼群进行定位,然后顺藤摸瓜找到附近的鲶鱼。尤其在食物较稀缺的冬天,鳊 鱼群附近常会有鲶鱼出没。
欧鳊虽然不是猎食性鱼类,但是在食物稀缺的时候,偶尔也会攻击其他小型鱼类,以大欺小是大自然的生存规则,当欧鳊处于产卵期时,它们也会主动攻击其他鱼类,护窝的雄性欧鳊会对其他经过它领地的小鱼进行驱赶,钓手用路亚钓法钓沟边大多选在该时期。
在法国,钓鳊鱼是非常不错的休闲钓项目,人们既能在优美的水边度过悠闲的一天,又能收获超多的鱼获。
钓鱼人教你用草鱼做四川水煮鱼
今天钓了条草鱼,在冬季能钓上来实属不易,回到家就教钓友们煮一道四川名菜吧水煮鱼。
我们先准备好700克的草鱼,200克的黄豆芽,还有一些调料,15克的盐、20克的料酒、40克的鸡蛋清、50克的豆瓣、8克的淀粉(豌豆)、各10克的大葱、姜、大蒜(白皮),15克的辣椒粉、50克的辣椒(红、尖、干)、5克的鸡精、20克的花椒、250克的植物油。
接下来我们先将鱼给杀了,然后洗干净,剁下头尾,片成鱼片,并把剩下的鱼排剁成几块。把鱼片放在碗里,加入些料酒、生粉和一个蛋白、少许盐抓匀 后,腌制个15分钟。头尾及鱼排另装盘,用同样的方法腌制。再将洗干净的豆芽放到烧开的锅中,只要放入烫一下就好了,这个容易熟,捞入大盆中,按个人口味 撒一点盐,备用。
在干净的炒锅中加平常炒菜三倍的油,油热后,放入三大匙豆瓣爆香,加姜、蒜、葱、花椒粒、辣椒粉及干红辣椒中小火煸炒。出味后加入头尾及 鱼排,转大火,翻匀,加料酒、酱油、胡椒粉、白糖适量,继续翻炒片刻后,加一些热水,同时放盐和味精调味,等到开水开后,把一片片将鱼片放入,用筷子拨 散,3~5分钟即可关火。
把煮好的鱼及全部汤汁倒入刚才盛豆芽的大盆中,另取一干净锅,倒入半斤油,待油热后,关火先晾一下。然后加入花椒及干辣椒,用小 火慢慢炒出花椒和辣椒的香味,注意火不可太大,以免炒糊,辣椒颜色快变时,立即关火,把锅中的油及花椒辣椒一起倒入盛鱼的大盆中就完成了。
是不是很美味!
三条鱼值上千元?四川渔民捕获三条“怪鱼”,且金沙江特有
淡水鱼的价格,今年各地都遭遇大幅下滑,不过价格下滑的主要是养殖鱼这主要是因为养殖户盲目跟风、养殖品种单一导致的。
然而,江河里纯天然生长、五花八门的野生鱼,价格却一路飙升,比如四川一位渔民,在金沙江捕获仅仅捕获三条鱼,可能就价值上千元!
一条鲶鱼、一条鲤鱼、一条泥鳅,都是(金沙)江里的野货,上岸就有人来买的...。渔民陈师傅介绍说,现在江里的野生鱼越来越难捕,但是市场对野生鱼的需求却越来越高。
江鲶
这三条鱼看起来个头并不大,为何却能这么值钱?而且模样看起来稀奇,跟常见的同品种鱼,差异都很大。原来,这些鱼都是金沙江的特有的稀罕鱼金沙江大口鲶,鲈鲤、和虎皮鳅...
大口鲶是金沙江里底栖鱼,扮演的是清道夫的角色,什么都吃,因此体型肥硕丰腴,是红烧、等上佳鱼鲜,市价在120左右一斤!
鲈鲤
而这条学名鲈鲤、浑身斑点的大鲤鱼更是稀奇是一种金沙江中近乎绝迹的特殊鱼种,这种鱼虽然是鲤科鱼,却是肉食性的,其肉质肌理分明,鲜香细美,并且本身就是一味中药材,是名副其实的水中珍品,其价格在两三百左右一斤。(高级酒楼一般卖到五百多一盘)
体型最大的泥鳅长达三十公分
而这条体型庞大的泥鳅,则是许多四川、广西都比较熟悉的虎皮鳅学名长薄鳅,是泥鳅中最大的品种。原本是西南一带寻常百姓家的日常美食,如今因为数量锐减,也成了一种名贵江鲜了...
网友们,你们见过这些鱼吗?
名贵钢鳅曾被拿来喂鸭子,如今也接近消失
不止一位钓鱼人问我,什么鱼的繁殖能力最强?
我想本土鱼可能是鲫鱼、鳑鲏、麦穗,因为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它们的踪迹,这些鱼都太常见了,每次外出钓鱼都能碰上。外来鱼种可能是罗非鱼和清道夫,罗非鱼口中孵化产卵,存活率极高。而清道夫鱼被人嫌弃,成鱼或者幼鱼都不会被捕捞,两广、福建地区的河道,全是这些鱼。
然而,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我的看法,繁殖能力最强的可能是本土鱼钢鳅。这鱼繁殖能力很夸张,一点不逊色鳑鲏和罗非鱼这些。钢鳅就和水蛭一样,一窝鱼卵能孵化出一堆小鱼,数量极多粘成一团,直到小鱼能够自食其力的生活才分开。
这是喀斯特地貌溶洞特有鱼类,唯一遗憾的是,这种鱼每年都在减少,甚至在当地河道绝迹。钢鳅又叫红尾鳅、红鳍鳅、沙泥鳅,是一种个头不大的小鱼,最长不过十公分,虽然繁殖快数量多,但一年一死。对水质要求极高,只能生活在有泥沙的溪流中,人工无法养殖繁育。
老一辈的钓鱼人,很喜欢钓钢鳅,一根竹竿和一根棉线,一天就能钓起几公斤。独坐深山老林,不仅能收获野味,更能陶冶情操。十几年前,河沟里全是这种沙泥鳅,到了春夏季都会成群出现,和麦穗一样根本无人吃,都是捞起来喂鸭子。一位老农说。
沙泥鳅是一种很贪食的鱼种,在深山老林里,溪流清澈四周僻静,人烟稀少无人踏足,它们看到食物就会疯狂抢食,没有一丁点戒心。最近几年,随着环境的改变和人为过度捕捞,沙鳅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环境,一年比一年少的恶性循环。
当地人深有体会,旅游区的开发,大量的水源树木遭到破坏,电鱼、毒鱼时有发生。数量减少价格必定上涨,如今很多地方已经卖到百元一斤,在利益的驱动下,很多村民放弃农活到山里抓沙鳅贩卖,以前随处可见的野味如今成了香饽饽。
不知众位钓友见过这种鱼吗?
四川一女子坠入江中 江边垂钓老翁划船救人
四川新闻网南充2月11日讯 今日13时30分许,嘉陵江南充城区段四桥处,一名女子坠入江中。命悬一线之际,江边垂钓者游客纷纷伸出援手:有的打电话报警,有的划船前往营救。随后公安、消防及医护人员赶到,落水女子获救上岸,被送往医院救治。
女子落水 老翁划船救援
今日午后,明媚的阳光突然消失,嘉陵江南充城区段四桥下,虽然江面上寒风阵阵,但仍然挡不住游客观光和渔翁垂钓的热情。13时30分,随着一团黑影从天而降,江面上发出砰的一声闷响,有人从桥上坠入江中。
现场目击者叶枫说:当时我正在江边看人钓鱼,听到响声之后,离江岸20多米处出现一团黑乎乎的东西,一动也不动。仔细观察,大家都认为是人落水了。定睛一看,感觉那人的手臂有轻微抬举动作,于是大家赶快想办法救人。
叶枫讲述:一名老年人马上解开身边的小鱼船,我也跳上船去打算参与救援。无奈船太小,两个人在上边晃晃悠悠的。老人赶紧又上了另一条船,划向那名落水者。
鱼船划到落水者身边后,老人伸手想拉对方上船。但因他身体瘦弱体力不支,只将落水者拉到船头处,让她的上半身趴在船头,然后连人带船慢慢划向岸边。
叶枫回忆:施救的老人大约60多岁,事发时正在江边钓鱼。叶枫说,在生死关头,南充市民的表现让人感动,有人划船施救,有人打110、119、120。落水者上岸不久,警察、消防及医护人员就赶到了现场。
老翁奋力划船救人
或因轻生落水 警方正在调查
今日15时,南充市顺庆区公安分局水上派出所所长冯达说,落水者获救之后,被紧急送往附近的医院,目前生命体征平稳。
据介绍,落水者是一名30多岁的女性,全身衣裤及鞋子均为黑色,获救后她说自己的腰部疼痛,叶枫搂着她的头坐在岸边,等待专业人员前来救援。
事发现场的围观者称,女子落水原因可能是一时想不开而轻生。南充嘉陵江四桥桥面上的栏杆很高,非经有意攀爬不会意外落水;另外女子获救之后,从她衣兜里掏出的手机是被塑料袋紧紧包裹着的,这说明她事前有所准备。
冯达介绍,将落水女子送到医院急诊,医生宣告其无生命危险之后。警方通过女子的手机,联系上了她的儿子。面对警察,这名十三、四岁的少年不愿意多说。我们也通过电话找到了落水者的丈夫,他目前正在赶往医院的途中。
警方人士劝诫: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万事都要往好处着想。心中有了不快,要找家人、朋友及专业人士沟通交流,千万不要一时想不开而做出轻生举动。
老翁奋力划船将落水者送往岸边
公安、消防及医护人员营救落水女子
60名国内外钓鱼高手汇聚四川升钟湖
升钟湖国际舟钓大赛开赛
60名国内外钓鱼高手汇聚四川升钟湖竞技升钟湖国际舟钓大赛
中新网成都10月17日电(王爵张枥)17日,2017年中国升钟湖国际舟钓大赛在四川南部县升钟湖景区凤凰岛水域开赛,来自中国、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10个国家的60名运动员在绵绵的细雨中,划着皮划艇向着各自选择的钓区奋力驶去。
舟钓运动员迅速寻找自己的下钩点位。
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的马特皮特(MattPetrie)曾夺得2014年中国升钟湖国际舟钓大赛冠军。他告诉记者,昨天试钓,他的渔获有10余条,今年他希望能取得一个好成绩。
外国友人划船寻找自己的钓鱼点位。
大赛比赛项目为皮划艇路亚钓鱼重量赛。比赛有效鱼种为鳜鱼、鲌鱼、蒙古红鲌3类混合鱼,体长必须大于或等于20厘米。赛事执行裁判长刘兆斌介绍,国际舟钓比赛成绩依据为3类有效混合鱼(单场)5尾总重量,以总重量最重者排名第一,次之第二,依此类推,比赛总奖金为5万美元,第一名奖金为15000美元。刘兆斌告诉中新网记者,雨和风是影响鱼类活动的重要因素,对钓鱼既有利也有弊,今天的蒙蒙细雨,能让鱼儿食欲转旺、频繁咬钩,预计选手们的渔获会令人欣喜。
舟钓运动员雨中钓鱼。
来自成都的马晓宏曾夺得2015年中国升钟湖国际舟钓大赛冠军。他告诉记者,今年的升钟湖鱼情更好,鱼的密度更高、个体偏大,估计选手们总的渔获都会较好。他表示将专注比赛,力争在昨天试钓的基础上实现突破,顺利进入前10名。
升钟湖国际舟钓大赛开赛,运动员各奔自己的试钓点位。
据大赛组委会负责人介绍,在60名参赛运动员中,国外有24名,中国队有36名,他们将在在10月17日8点至14点,和10月18日8点至14点,进行为期两天共12小时的激烈角逐。参赛运动员乘坐的皮划艇前端安装有摄影头,可以全程监控运动员的参赛情况。皮划艇上还配备有鱼探,可以适时掌握水中的鱼情。比赛前一天,参赛运动员在凤凰岛水域进行了试钓,因此,他们可以选择在划定的水域内任意一个区域进行比赛。
四川雅鱼,因头上藏有一把宝剑而出名
齐口裂腹鱼四川雅安本地叫雅鱼,为冷水鱼种,喜静喜激流,多藏匿于水底乱石下候饵。其鱼性急力猛,钓获出水后数秒内即鱼体泛红,衬以细鳞秀目,一句话:漂亮。
雅鱼之所以在四川出名,那是因为在雅鱼的鱼头上有一个带刺的骨头,形状像是一把锋利的小剑,传说这“宝剑”很有灵气,司机将其挂于车中可保平安;老人将其插于床头可驱邪除病;妻子将其压于枕下还可以吓退第三者。
谁吃到这把剑,象征着吉祥如意,讨个好彩头的意思。可叹的是由于她肉质细嫩,蛋白质含量相当高, 老饕无不尝之而后快。捕者更是网、电、炸无所不用其极,所以青衣江里已经是芳踪难觅,只在少数人迹罕至的河段才能看到她优美的身影。
雅鱼生活在青衣江及其许多支流中。雅安自古就有雨城一说,降水丰沛,故而青衣江水域辽阔,甚至被称为“天漏”,不可谓不险;两岸壁立千仞,中通一线,细雨微然,自成一景,少见阳光,水温极低。每年在3-4月。此时正是雅鱼的繁殖季节,它们上溯至其支流产卵,卵多产于急流底部的砾石和细砂上,亦常被水冲下至石穴中进行发育。
产卵后的亲鱼到秋季则回到江河深水处或水下岩洞中越冬。它们以着生藻类为食,偶尔亦食一些水生昆虫、螺蛳和植物的种子。摄食时尾部向上翘起,以其发达的下颌角质边缘在岩石上从一端刮向另一端,随刮随吸,在其刚刮取过的岩石上留下明显的痕迹,渔民往往据此判断它的栖息场所。
过去渔民大都采取撒网捕鱼的方式,后来雅鱼越来越少,多年前我有幸在江边钓到过此鱼。这是一段激流,河势渐窄,水流渐急,哗然有声,河水呈不规律涌动,时见旋涡。显然河下密布大石。应该就是这里了。我之所以选择这里驻足,不时有银色小鱼跃出水面,逆流而上。我只随身带了几支海竿和手竿、5套钓组和虫饵、我用蚯蚓捣碎,捞了几把河底细沙拌湿,扬手抛入河中。这只是钓鱼的开胃菜,只要这段急流中有鱼,就会被吞掉。
接下来才组装钓具,用手竿垂钓时必须加一大空心铅坠,水底乱石很多,挂钩厉害,用一根不结实的线,捆一块小石头当坠,离主线要近,以避免信号不灵,因为钓组入水后,坠到底,钩子由于水流的冲击,要不停的摆动,吸引了路过的鱼摄食,否则鱼钩离开水底,鱼就少了。在激流中,鱼吃食非常凶猛,一口咬住鱼饵掉头就跑,这时抬杆即使稍晚些,钩上也有鱼。
当我逗钓至一个旋涡时,突然一个黑漂,同时一阵激烈的拉力传到手上,下意识地扬竿,那鱼几乎没在水下停留,箭般的从水下跃起,我就势将她荡上岸来。是一条两斤多的雅鱼,鱼龄应该在4~5年属成鱼,这么大的雅鱼是成群的。我迅速摘鱼入护挂饵抛竿一气呵成。只见一只巴掌大的鱼尾翻出水面,水花四溅,砰然有声。上岸后,望着她那双能言的眼睛肥厚的唇,真个是欲语还休风情万种。
自此以后我再也没有钓到过雅鱼了,如今,雅鱼因其味道鲜美而远近驰名,曾经作为贡品,所以在民间地位很高。因雨水多,河流密布,渔业成为雅安人们群众生活的支持产业之一,故因雨文化而生鱼文化。鱼者,余也,裕也,鱼在雅安文化中代表了人民对富裕生活的向往之情。
放生鳄鱼不该判刑?四川水沟现小鳄鱼,疑人为放生,被老乡捉住
放生外来物种导致的生态入侵,在各地都是令人头疼的问题。 这些外来物种,大都凶猛且繁殖能力强,如罗非鱼、清道夫、鳄雀鳝等,它们被放生到自然水域后,往往会马上大量繁殖、攻击捕食本土野生鱼,会造成巨大的生态破坏!胡乱放生早已招来不少骂声,然而,因为生态意识的淡薄,许多放生者依然会将一些凶猛的外来物种随意放生,比如近日在四川,竟出现一条鳄鱼,疑似人为放生!
12日,四川一位老乡,在农地的水沟边上,发现一条大鱼在其中游动,老乡好奇捉起一看竟是条活生生的小鳄鱼!四川野生鱼种类繁多,但是从未有过鳄鱼生存的记录,很显然,这是一条被人为放生的鳄鱼。据称,这是一条尚处于幼年期的淡水鳄,但如果任其生长,其可以长成四米长的食肉巨兽。
连鳄鱼都有人放生?
尚辛还是一条小鳄鱼,这颇有些耸人听闻的一幕,也是引发许多网友的关注。有网友表示庆幸,辛亏这条小鳄鱼及早被人发现,否则逃入附近的一些大河里,在其中疯狂生长,只怕会吃光河里的野生鱼!确实,鳄鱼是水中最凶猛的终极掠食者,我国江河里的野生鱼,在它面前都只是鲜嫩的食物。
甚至还有人放生成年鳄鱼当地一位老乡钓鱼时发现。事实上,自然水域中出现人为放生的鳄鱼,其实并不是第一次广西、珠江、天津都有鳄鱼现身的记录,尤其是广东地区更是有多起鳄鱼放生事件,其中不乏体型巨大的成年鳄鱼。很难去揣测放生者放生鳄鱼时的动机和心态,但是这些被放生到江河里的食肉巨兽,掠食野生鱼不说,甚至给周边的人群带来巨大的潜在危险!
应追究放生者责任?
因此,许多网友则愤怒表示,放生鳄鱼的人不应该只算作生态意识淡薄,批评、谴责了事,而应该让其承担责任,甚至判刑!确实,不管是鳄鱼还是普通的外来物种罗非鱼、巴西龟、鳄雀鳝等,都会给江河生态带来一场或大或小的劫难,结果是无数本土野生鱼虾的死亡,难道不应该有人为此承担责任吗?
此鱼上海称鮰老鼠,四川名江团,贵州习鱼怎么钓
鮰鱼,南方又写作鮠鱼,我国不同的地方,鮰鱼有不同的叫法,上海称“鮰老鼠”,四川名“江团”,贵州则唤之“习鱼”。头呈锥形,尾长嘴小肚大,说是一种食肉的鱼。过去,在长江上游及支流,鮰鱼是重要的经济鱼类,产量较高,而湖北的石首,四川的乐山、北碚、南充、丰安等地为有名的产区。
“粉红雪白,洄美堪录,西施乳溢,水羊胛熟”,这就是明代文学家杨慎对鮰鱼的赞美。此鱼肉质细嫩,肉味鲜美,含脂量高,膘特别肥厚,新鲜时为银白色,干制后为名贵鱼肚,成菜后肉色乳白、肉黏质厚、香气袭人,食者无不称赞,有“不食江团,不知鱼味”之说。特别是湖北石首的“笔架鱼肚”,素享盛名,常作为高级宴席上的佳肴。
这种鱼只见于大江大河的激流乱石之中,湖泊中极难见,溪或堰塘中不会有,生存水域一般都至少在10米以上深度。体表粉红无鳞,眼细如钻石,口裂下位,身躯酷似一根挺拔的象牙。属底栖性鱼,鮰鱼不喜四处游弋,而是散兵游勇,匍匐于乱石堆中,只在盛夏江水陡涨的大浑水期才离开乱石,上浮至水中层或水面觅食,因此很难钓到。
长江中钓鮰鱼的最佳时段通常是在长江的盛水时期,即每年的5~9月,是垂钓鮰鱼的黄金季节。尤其爱在水流湍急有漩涡的水体,或是水底下岩石或乱石的深水处。特别是阴雨天时摄食强烈。以激流洄湾的“夹缝”之中潜藏较多,然而,在此垂钓鮰鱼就算钓技高超者,或一二条、或“放空”,则是常事。钓饵可选用小虾、蚯蚓、蚂蝗、小泥鳅等,以大爪虾最好。
垂钓方法:钓法必须使用穿心坠。脑线长度一般可30厘米左右。最好站在码头或驳船上。如系逆水甩竿,将钩甩至钓点后放线,坠沉至水底后,用手拽住钓线,不松不紧使坠在水中随水流移动,诱鱼咬钩。如戏顺水甩钩,钩沉底后可适当横拉,或放线使坠钩顺水移动,诱于鱼咬钩。
如果有一段时间不咬钩,应缓缓地提起钓竿借助江水的动力,通过放线和收线来搜索探钓,把死饵变成活饵来诱鱼咬钩。有鱼中钩后,应迅速扬竿,并将鱼控制住(以免鱼钻入水下的石缝中),并快速将鱼带出急流和漩涡,在水流相对较缓处遛鱼。
能钓到鮰鱼绝对是一件非常值得纪念的事情,由于污染严重,滥捕滥捞,鮰鱼濒临灭绝,难以捕到野生长江鮰鱼。市场上绝大部分长江鮰鱼为养殖品种,而且味道大大逊色于野生品种。
四川地区现大量“白骨鱼”,浑身白色,许多人钓获,入侵物种?
黄颡鱼,川渝一带又叫黄辣丁、黄骨鱼,在长江、嘉陵江以及许多河道里都有分布,可以说是钓鱼人都非常熟悉的鱼种。然而四川一位钓鱼人,在万峰湖钓鱼时,却钓起几条全身雪白的黄颡鱼,令人惊异。
竟还有这种全身雪白的黄辣丁?
确实令人吃惊,黄颡鱼的亚种很多,体型也各有差异,但是无一例外,它们的体色都是极为鲜艳的黄色、金色。
白色的黄颡鱼,是因为天然变异吗?但为何数量又如此之多?
常见的黄颡鱼!其实,这种雪白的黄颡鱼是一种外来入侵物种美国鮰鱼,它们的体型跟本土的黄颡鱼很像,但是体色以青灰、白灰色为主,因此被人称为白骨鱼。这种白骨鱼不仅在万峰湖区域,在长寿湖、嘉陵江甚至乌江里都有它们的身影。
这种美国鮰鱼,为何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大量出现?
白骨鱼因为生长迅速、抗病性强,且肉质细嫩鲜美,因此经济价值很高。而西南一带温和的气候,非常适合它们生存,因此,乌江、盘江以及嘉陵江上的渔民,不少人利用养殖网箱,养殖这种鱼,并获得不错的经济回报。不过,因为养殖逃逸,不少这种美国鮰鱼逃入本土自然水域中,并开始繁衍生息,许多钓鱼爱好者,可能都碰上过这种鱼。
近年来因为养殖引入,和人为放生,我国各地外来入侵事件时有发生,也造成了不小的生态问题。然而,这种白骨鱼虽然名字听起来吓人,但它们的大量出现,可能并不需要过分担忧它们的习性跟本土的黄颡鱼、鮰鱼很像,能比较好的融入到本土生态系统中,至少目前看来,白骨鱼的出现并未造成生态问题。
网友们,你们当地有这种鱼吗?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这种四川特有的“红泥鳅”,繁殖力惊人但却接近消失》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泥鳅钓鱼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