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水域垂钓怎样搭配饵料。

前面我们讲到竞技4.5米钓混养钓具的选择与钓法的应用,现在我们就来聊聊竞技钓法中的饵料问题,饵料是钓友最感兴趣的部分,同时是钓鱼当中最简单也是最难的,简单在于饵料的配比:基础饵+主攻饵+状态饵;而难在于饵料味型及转态的把握,因为这些都没有规律可循,变数很多,有可能在一场比赛中我们手中的饵团都要变几变,因此用理论的东西是没法说清楚的,但是用饵的大致思路是可以参考的,而具体把握则需要自己多去练习、尝试。

一般混养池第一场钓生口鱼一般不太认味型,因为第一场鱼多,因此选手第一场普遍都钓的不错,但是谁钓的最多还需要看钓鱼的手法及饵料的状态。经过钓放之后,鱼的吃口受到影响,因此饵料味型也要往淡的方面调整,基本上百分之七十的用饵思路是如此,还有百分之三十是走极端,有可能到最后添加剂的味型会越来越重,如100克的饵料可能需要加四五十毫升的药酒,这便是重到极限。

那么如何把握饵料味型淡和浓的程度呢?

这需要钓友根据鱼情来把握的,因为每一个鱼塘、每一场、不同的天气,甚至从早到晚的变化都很大,这也就是饵料的不可控所在。而对于饵料的状态,是干散还是软粘,则完全取决于钓友的基本功,饵料状态属于概念性的,就算是师出同门的师兄弟用相同的饵料、同样的配比但开出的饵料状态还是不一样,即使这样也不能评判谁的状态好、谁的不好,因为大家可能仅用的惯自己配置的饵料

虽说生口鱼第一场不太认味型,但是开出的饵料也需要鱼爱吃,想要开出对味的饵料一定要追根溯源,鱼从哪来、吃什么长大、喜欢吃哪种主导味型?这个需要自己去摸索,当你对这个鱼情了解透时所谓的配方就出来了,正如化老师所说:不思考,休想钓好鱼。如竞技混养鱼池主攻鲤鱼,由于百分之九十的鲤鱼都是养殖鱼,从小吃饲料长大,因此基础料一定是以颗粒粉为主,然而很多塘都没有所谓的原塘颗粒。

所以建议大家可以选择当地比较常用的颗粒便可以,颗粒可以占到50%;其次是谷物香的超诱,片状物及松散度都比较大,可以占到10%;再有就是四大样:荒食、无双、鲤鱼旗、三色鲤,根据不同的鱼情占到整体饵料的30%;最后的10%则是状态饵,如四季、雪花粉等。

饵料虽是钓鱼中的难点,但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重要,在排除个别鱼塘非常认某一种味型或某种状态的情况下,基本上鱼塘饵料的胜算比只占到百分之三十,而钓技钓法则占到百分之五十到六十,其余百分之十是运气及应变。

延伸阅读

混养鱼塘垂钓如何搭配饵料


现如今,喜欢垂钓的人是比比皆是,有喜欢慢悠悠放松垂钓重在陶冶性情的垂钓爱好者,也有喜欢追求刺激,寻求竞争喜悦感的垂钓爱好者。

并且现在很多的鱼塘塘主们为了迎合大多数垂钓爱好者们的喜好,渐渐的鱼塘内的鱼种都不再是单一的一种了,大多都变成了混养塘。

而用于垂钓爱好者们进行比赛一争高下的竞技场在大家都逐渐改善的形势下,也开始在鱼塘内混养多种鱼类了。

竞技场内的鱼类种类得到了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垂钓爱好者们中鱼的机率,但同时因为种类的过多也会影响垂钓爱好者们的用饵问题。

由于竞技池垂钓不同于其他的垂钓水域,而垂钓者们在此进行垂钓自然对于自己的垂钓技术都是比较胸有成竹的,所以想要在竞技池垂钓时有个好的成绩,那么关键问题就是饵料的使用问题了,特别是在混养的竞技池内进行垂钓。

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支招在混养的竞技池内垂钓时如何用饵。

我们都知道鱼塘主为了保证自己鱼塘内鱼儿的活性定会给它们喂食一些饵料的,所以我们在垂钓的时候想要有个不错的垂钓成绩,那最好就要使用鱼塘主使用的原塘颗粒了。

如果无法得知原塘颗粒是什么,那垂钓者就需要在配置饵料的时候使用接近原塘颗粒的饵料了。

还有就是在鱼口比较好的时候,此时大家的垂钓效果大都是相同的,所以垂钓者想要比别人有优势那就在此时使用的原塘饵料内添加一些商品饵,增加自己诱鱼的效果。

另外在混养的竞技场内进行垂钓,鱼儿种类会比较多,很多时候会照顾不到那么多的鱼,所以大家在使用饵料的时候需要谨慎,同时饵料的搭配也需要注意。在混养竞技池用饵时,除了基础的原塘颗粒外,在必要的时刻可以添加一些商品饵、添加剂或者是药酒等来刺激鱼儿的鱼口。

另外我们也可以多准备几种不同的饵料,面对具体的情况使用合适的饵料。比如我们经常垂钓的鲫鱼、鲤鱼,在竞技池内也是比较多的。而这两种鱼对于饵料的要求又不一样,想要垂钓鲤鱼就要用鲤鱼喜欢的搓饵,想要对付鲫鱼那自然是要用鲫鱼喜欢的拉饵了。

遇到这种情况时,建议垂钓者们根据鱼儿的上钩情况来选择如何使用饵料。如果鲤鱼的上钩情况好那就使用搓饵垂钓鲤鱼,如果是鲫鱼那就用拉饵。

还需要提醒各位垂钓爱好者们的一点是在竞技池进行垂钓的时候一定要打窝,并且窝要做大,窝料要充足,这对我们最后的垂钓结果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另外,做好窝后要耐心的等待鱼儿进窝,切不可浮躁等一会儿就抛弃此处的窝到别处再做,很多时候你之前做好的窝进鱼后反而让别人捡了便宜。

竞技钓混养技巧大全之三大技巧


竞技钓赛场中的鱼情是必须要了解的,根据主办方的提供资料,最好可以亲自试试塘。塘中哪种鱼多,各种鱼的食性是什么样的,都要做到心里有数。什么鱼多就定为主攻目标鱼,然后赛中鱼情确实变化时,再考虑变换钓取对象。钓竿起码要备三支,一支对付快鱼的硬竿,可以选用南方钓罗非时候的竿子;还要一支对付正常鱼情的竿子,以及一只对付糗鱼的软竿。钓组准备要较钓鲫赛轻松得多。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赛前多备几套大线绝对是有备无患的,子线要考虑到钓况正常时可以承受鱼的拉力的号数,但相对这个级别上下浮动的号数也都要准备,一般混养赛的子线没有钓鲫赛那么容易缠绕,所以如果根据对鱼情的判断,线选的得当,很可能一场比赛下来几乎不用换线。不过选线的时候一定要把赛中尽可能出现的情况分析到位。钩子的选择也是如此,不同规格的都要用到,一定要做到有备而战。混养赛的浮标只要是动作表现灵敏的就可以了,而且要体型健壮的,入水后迅速到底的是首选。当然钓大鲫的底钓和打浮的浮标也一定不能忘带,混养赛很多时候是靠鲫鱼拿分的。 准备阶段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饵料的准备,混养赛的饵料真的太重要了,饵不对路,那么很多时候都没口,有口的动作也不会太好,经常会出现浮标抓不到真口,或是即使中鱼后也会因为饵料不适口吃钩不深而脱逃。体形越大的鱼对饵料的记忆性越强,就越喜欢它生长期间所吃的原塘料,所以混养赛中原塘颗粒是非常重要的东西。不过现在好多时候比赛前在赛场附近花几十元甚至上百块买到的那么一小袋据说是原塘料的颗粒。但真正比赛的时候还照样是没口,人家搞到真的原塘颗粒的频频上鱼,看着心里这个别扭就甭提了。如果搞不到原塘颗粒,那么饵料的准备就更为麻烦了,要考虑到所钓的鱼种的大小,香、腥、清淡都要带上。当然也别忘了带上添加剂。

应变措施

到了赛场就要为这里的鱼量身定做它们喜欢吃的饵料了。第一场比赛塘中的鱼都没有尝过山珍海味,天气正常的时候应该都处于饥饿状态。配饵一定要考虑抢鱼的因素,原塘可以稍微少一些,一般30-50%,这要由鱼体的大小来定。如果所钓鱼体较大,那它们对原塘的记忆性能也比较强,那么钓的时候原塘第一场可以用到50%。然后根据了解的信息或是试钓掌握的情况来搭配相应的商品饵。混养用饵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诱钓要分离,第一场诱饵要干散,尽量保证入水后螺旋脱落,立体成窝,钓饵则需要再诱饵的基础上加些维持状态饵或是其他添加剂来增强适口性。或者可以用更多比例的原塘料配合一些诱鱼性能好的商品饵做成母料,然后根据不同的场次鱼口的变化来选用不同比例的母料,这是鱼口一直不错的时候选用的快速简捷的办法。第一场开饵的时候就要把塘中的能做为计分鱼的饵都开出来,例如鲢鳙和鲫鱼的饵,现实的鱼情常常和我们预料的相悖逆。当然第一场的抢鱼也要考虑到小药的使用,这种快速引诱添加剂在一定的时候还是有效果的。还可以考虑在饵中加些酒,越大的鲤鱼越喜欢酒的香味,但是这酒不可以加多,一般高度曲酒几滴就好。多了会使第一场进食积极的鲤鱼进窝后尝到酒中的辛辣,而弃窝光顾别人的钓位。 开赛后不管主钓什么鱼第一场都要先做好窝子。上大饵做大窝是必须的,但是这个窝子打起来也很有学问的,不能单单的就那么往钓点处抛竿抖饵,这样定点抛竿做出来的窝子是集中,但是从引鱼和留鱼上来讲就是很失败的了。钩饵的落点要在不违反比赛规则的情况下尽量的落成一个扇形。扇形的中心要多打饵留住进来的鱼,两边散布的饵是为了引来自旁边的鱼,而且前几竿完全可以在钩饵未入水的时候抖掉钩上的饵,在窝点前边行成一条线,来引诱窝子前边的鱼。扇形做成后,中心一定要多打饵,形成中心窝。想要快速的做好自己的扇形窝子,抛竿需有一定频率,高频率抛竿才可以在钓友抢走你钓位上的鱼以前把鱼留住。一般十竿左右就完全可以实现这个窝子的制做了,一般的抛竿是窝点前三竿,窝点正中定点三竿,左右远近各两竿。做这个窝也用不了太多时间,不要看旁边的几竿后开始上鱼就着急了,要相信自己。实践证明这种扇形窝子引鱼绝对要比单一的定点做窝多钓鱼。比赛就是这样,有时候一条鱼就相差好几个名次,所以做好窝子引好鱼是第一场成败的关键。这种扇形的窝子可以很好的把鱼留在自己的窝子里,进来的鱼一般就不会出去。随着做窝后的中心处抛钓饵守侯,窝子中心处的饵料越来越多,鱼吃饵的动作冲散钓饵又散落在扇形的边缘,鱼进窝子来就是为了吃的,它往哪边走都有饵,那它还会走么?除非你的饵不和它们的口味。如果发现鱼很快,那要注意别乱窝,引来鱼后一定要淡钓,发现浮标动作很多,可以换上一款比原来的饵的味道清淡些的饵来钓,这在赛前准备开饵的时候就要考虑到。

做窝策略

做好窝子后一般看见动作就要抓,第一场一定会有个抢鱼的小高潮,有口就抓也是为了熟悉一下这里的鱼的吃饵习性,看看哪些动作会中鱼,那些动作吃的深,钓上几条鱼后就会掌握这个钓场中鱼的吃饵习惯,也为后几场的鱼口变弱时看口和择口做些铺垫和比较。一般的情况第一场都是主钓鲤鱼的。但如果是天气原因造成鲤鱼不开口,或是口很慢,那么一定不要再去等它了,因为是第一场嘛,别的鱼应该还会开口的。多看看旁边的钓友,如果都不上鱼,那就着手改钓其他计分鱼。

从第二场开始原塘的量就要增多了,如果第一场的口一直很好,那么第二场上来还可以用第一场那个配方,只是增加些原塘颗粒的量,然后还要注意加些有点有特殊刺激味道的东西,有多鲤鱼是对丸三的草莓香和花粉的刺激香味很感兴趣。加奇香钓鲤是很多竞技高手的秘藏必杀技。如果第一场的口就不是很好,那就要在增加原塘料的基础上,再适当的加入些调整状态的辅饵来保证饵的适口性,或是更加重引诱商品饵的量,不过这属于一种冒险策略,第二场开钓后发现口很少的时候可以换上这种饵试试。 后两场的时候上来不要做大窝,稍微维护一下面前上场钓手留下的的窝子就可以开钓了。池底都铺满了饵料,而且水中的鱼已尝遍了各种口味的饵,前两场的抢鱼都尽量加重的饵的味道,浓浓的味道溶解在水里会使鱼儿们感到厌烦。不论是鲫鱼还鲤鱼,这时的它们会喜欢清淡些的饵或是更趋向原塘味道的饵。从第二场以后原塘的量就要逐渐的增多了,原塘颗粒的量可以加到80%以上。原塘喂养料的使用量从一开赛到最后是一个由轻到重的过程,最后一场甚至可以试着单独用100%的原塘来糗。很少喂养的地方可以试试超级诱一类的谷物香饵,但在后两场要注意一下饵料的比重。记得近两年的某届老鬼杯中,河南的几位钓手后几场打的都很好,好多人都很想知道他们的饵料配方。结果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同去的朋友回来后告诉我:河南钓手最后用的就是原塘颗粒加了10%的拉丝粉。

善于变化 善于学习

混养赛的最后钓底是很被动的,水底部位的水层都被前两场入水饵料的雾化颗粒所充斥着。鱼在这个位置不仅会因视线受阻感觉很别扭,而且会因为钓放的缘故,它们对入水后脱着一条长长的雾化尾巴的饵团会产生戒备心。基于以上这些因素,这个时候钓鲤鱼也完全可以考虑钓离底的接口,饵料切记不要太雾化。开赛后鱼情很糗的时候可以上来不做窝直接拿软饵糗鱼。如果和别的钓手一线的钓位都很少上鱼,那还可以考虑用大标(长度在半米左右的大号浮标)增加些线组的有效长度来钓远,或是干脆钓近,试试近岸的钓点,好多鱼会在后几场处于徘徊在离岸边很近的位置上。还由于前两场都用雾化较好的饵来抢鱼,那么水表也一定行成了雾化区,这时如果池中有鲢鳙一类的鱼,那开一大盆钓鲢鳙的饵快速打出大面积雾化区,然后上层的鲢鳙也是很好的办法。后几场的鱼有口也不会太大,所以线组,钩子和浮标的号数都要降下来一些。

钓混养的时候赛中最好不要闷头的蛮干,多看看左右的钓手,毕竟人多思路广,如果别人钓的好,那我们跟着他钓有时也是来得及的。还有一点很不值得提倡,也是我常打比赛发现的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好多钓手钓到鱼后总是到别人的窝子里搅和一下,这看似没什么的越位遛鱼,即使裁判看见了也不会说什么,但是对被搅和窝子的钓手影响是很大的。窝子里上鱼本来很正常,经这么一搅,基本上这一场比赛是废了。窝子一炸,里面的鱼外窜,肯定会被别人抢走一部分,再重新做窝,即使鱼再聚过来,比赛的时间也快到了,钓技再高也都回天无术了。  

  最后要说一下的是参赛的心态。太急于求成往往会一败涂地。而且赛中不要怕挨着钓王、大师,他们也都是钓鱼人,比我们多的只是经验,挨着他们还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任何一场比赛都不要看的太重,抱着积极学习的心态是最好的了。钓界任何时候都没有不败将军,只要我们赛前应该准备的,赛中应该变化的都做到了,那这场比赛就没有白参加。比赛打到老,学到老,混养赛这种变化因素极多的比赛更是如此。

竞技钓混养鱼诱钓结合有技巧介绍


休闲钓鱼都是先诱后钓,鱼进了窝才有可能咬钩,否则就钓死了。竞技钓鱼规定:不准手抛或用工具打窝,这是为了体现公平。可是事实是不打窝引不来鱼,所以竞技钓鱼允许钩上搓饵,诱钓结合,边诱边钓。这样就形成开赛后连续搓大饵抛钩,以类似钓的形式实施打窝。然而项目不同,鱼种有别,怎么诱、用什么饵、诱哪些鱼、以及怎样把鱼留住就成了钓好鱼的第一个环节。之后,还会出现换了钓位要不要诱、怎么诱、以及钓着钓着鱼口少了要补窝等等,可以说诱鱼是贯穿钓赛始终的一项技术。

诱鱼要尊重鱼的行为规律。如鱼是嗜腥还是贪香,沉底还是离底,吃颗粒还是吸食碎屑,要顺其自然,不要因为诱鱼而改变它们的行为。比如鲫鱼和以鲤鱼为主的混养鱼都有底摄习惯,但在雾化饵的引导下,不足1龄、尾重50克以下的鲫鱼会改变泳层和吃口,大鲫鱼和鲤鱼则坚持底摄,是不会轻易上浮的,所以诱鱼还要考虑钓法的变化。

钓混养鱼,从第一次抛钩开始,前十竿之内都是诱鱼兼顾找底,一边诱一边找底,所以不能用黏的饵,要搓散饵,状态维持在钩触底饵重散失五分之四。在此过程中即使有鱼咬钩也不要放弃诱鱼,不要因为有鱼讯了就改用软而黏的钓饵,要继续诱。诱饵的原则是松散,然而边诱边钓中也能中鱼,但只说明少量鱼进窝,如果急着钓会对后面的鱼继续进窝产生影响,并一直影响到后半程。钓赛中最先上鱼的未必就能笑到最后,那么诱到什么程度才算基本完成了诱鱼呢?有一个标志:浮标到位后就出现左右晃动。这有三个原因,一是饵形不对口,诱饵大了,即使下沉中溶散了五分之四的体积,鱼仍然不能顺利吸入;二是诱饵松散,鱼触及饵就散了,形不成有效鱼讯:三是鱼达到一定密度后,撞钩擦线或多尾鱼争抢诱饵引起的。出现这些情况后还得判断是什么鱼,因为混养鱼还包括了鲢鱼,所以改搓软而黏的钓饵,如果换饵后能钓上鱼来才说明诱鱼成功。除了诱鱼中钓上鱼后停止诱鱼,急着钓之外,钓手经常犯的另一个错误是只从状态上区分诱饵和钓饵,忽视味型的一贯性。例如诱饵松散是腥味,钓饵软黏却是香的。诱的目的是为了钓,可是鱼不咬钩不是钓饵的错,要耐心等待,只有改用软黏的钓饵还要等的时候才考虑换饵,但不是换钓饵,而是换诱饵。钓饵是跟着诱饵的,诱饵什么味,钓饵就用什么味,因为诱不来鱼就换钓饵就本末倒置了。对于窝里鱼少的积极措施是用同一种味型的诱饵和钓饵轮换着钓,一场鱼就是一种味型,不能一会儿用腥,一会儿用香。诚然,不上鱼的时候换一种钓饵也有成功的,但除了说明鱼认这个昧,而正对鱼口外,不说明诱鱼成功。针对可能出现的鱼情变化,竞技钓手应该怎样准备钓饵?我的看法是饵不在多而在于精。

无论南北,攻混养都是以鲤鱼为主。为了节省比赛成本,承办单位多选择养了1~2年,或从附近养殖单位临时采购尾重500克左右,极端重量不超过1500克的鲤鱼。由于这一规格的鲤鱼普遍处于长身体时期,需要补充蛋白质。就鱼塘来说,则既要维持鱼的生命,又不让鱼落瘦的办法就是适当喂一些颗粒饲料,因此养成了鱼嗜腥,贪吃颗粒饲料的特点。尽管混养鱼不会是清一色鲤鱼,还会有鲫鱼、草鱼、鲢鱼,不过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吃颗粒饲料、嗜腥,所以不管诱饵、钓饵都应该以偏腥的颗粒饲料为主。过去,钓混养鱼要刻意寻找原塘颗粒,现在则用赭黑色鱼粉为主的开口料作诱饵,就是抓住了鱼嗜腥这个特点。不过,鱼的嗜腥是有程度区别的。例如钓了几尾鲤鱼后鱼不咬钩了,就是有口也变得轻了,由下挫1~2目变为半目、1/3目、1/4目,甚至更小。有人以为鱼口变轻是回锅鱼造成的,理由是鱼嘴受了伤,吸不进饵了。这是想当然,以人度鱼。鱼口变轻说明鱼情变了,进窝的已不是鲤鱼,而是鲫鱼,鲤鱼即使是回了锅也不会有轻口。如果连续如此,则要改变战略,主钓鲫鱼兼顾鲤鱼。办法是改搓为拉,同时调整钓饵,在颗粒饲料基础上添加腥味的红鲫和麸香型鱼饵,并加入约30%的细目拉丝粉。为什么是细目而不是60目或者80目的拉丝粉?这是由成丝的长短、粗细和它的凝胶状残留决定的。粗目形成的丝长、粗,凝胶残留大,不利于鲫鱼吸入,挡嘴:细目形成的丝短、细,容易形成网络,凝胶残留小。对于吸入浅、吸吐反复的鲫鱼来说,后者在下沉中溶散了三分之二重量后堆积在钩口的是一个小球状残饵,相比于长丝形成的鼻涕状残饵,鱼吸入球状残饵就便利得多了。尽管有腥香型商品饵,但拉饵攻混养不能完全用商品饵,因为主攻对象依然是鲤鱼,所以主料不能变,仍然是颗粒饲料。有人担心改用拉饵后饵轻了,两钩会到不了底,这种担心是多余的。颗粒饲料的比重是商品饵的两倍,拉饵即使溶散了三分之二重量,其剩余的三分之一也足以保证两钩触底。如果心里没底,那么保险一点,浮标调3目,钓3目一线。其实钓底与浮标的关系不大,只要找到了底,平时用惯了的浮标都可以钓底攻混养。

钓鱼比赛中经常会遇到边位鱼多,中间钓位口少鱼稀的现象,这是无法避免的。处于钓位不利的情况下首先要注意:开始时不要抛满线,坚持搓溶散性饵,抛八成线。这是因为水线都是自前向后摆动,你开始就抛足线,到了后半程鱼往中间去了,再要往前伸就难了。混养鱼有个规律,哪里有饵就往哪里聚,见饵就抢,随着同伴不断被钓起,剩余的鱼会变得越来越谨慎,并出现鱼口变异,同时受钩起钩落影响,机警的鱼会扩大索饵范围,由饵区中央转向外围索饵。随着抛竿频率的增加,溶散的残饵不断积聚,在水底形成了一条自远及近的饵带,于是避闹趋静,鱼就不再聚在一个点上了。所以攻混养不能局限于一个点,要随着鱼的扩散不断往前伸,从抛钩八成线、九成线到抛足线,越钓越远。其实,中间钓位鱼口少不是没有鱼,而是鱼往中间去了,抛钩近了够不着。如果抛钩不能为后程钓远留足空间,那么中间要胜出就很难了。钓赛中经常遇到的另一个情况是:进入第二轮后鱼咬钩不像前一轮那么爽了,鱼口少了,就是有口也非常轻。这不是鱼少,更不是鱼上浮,是鱼受惊后不敢大口吸食了。对此,除改用轻、软、黏的钓饵增强鱼讯的真实性,减少虚口、假口外,还要继续诱鱼。具体操作则可归纳为两诱三钓,就是两竿诱饵、三竿钓饵,轮番轰炸;诱饵轻、散、松,钓饵轻、软、黏。轻是共同的,目的有两个:雾化诱鱼和迎合鱼口。如果钓饵重了、硬了则鱼口依旧。但不要以为这样一来鱼口会立马改观,要坚持这么做,就是孤注一掷也要坚持下去,而且不管有口没口、口多口少,用一个味型的饵坚持抛钩不停。有人以为鱼不咬钩或鱼口变轻的时候应该换一下钓饵,或者改变钓法,我认为攻混养就是诱钓结合,坚持钓底,即使有鱼抬头接钩也不要放弃钓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