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钓鱼调几钓几好。
钓鱼新手在学习台钓时,如果是自己通过网络钻研学习的话,接触到最多的可能就是两个问题:
1)调漂:调四钓二
2)双钩状态为一钩悬浮,一钩触底
首先分析一点:调四钓二并不等同于双钩状态为一钩悬浮,一钩触底,只有一种情况调四钓二的时候才会一钩悬浮一钩触底,那就是双饵饵重各拉下浮漂两目。
那么问题就来了:
1)不管是搓饵还是拉饵,暂且抛开应该用多大的饵团不说,有几个人能做到每次拉出来的饵团或者搓出来的饵团都完全一样大,都正好拉下两目??我反正做不到,而且我估计我再钓10年鱼,我也做不到,除非拿高精度电子称来称。
2) 拉饵的时候,必然会有雾化,谁能保证雾化过后,双饵团正好就一样大,而且各拉下两目浮漂?我反正做不到,而且估计一辈子都做不到。
3)黑坑玩大鲫大鲤的时候,不管是鲫鱼的拉饵还是鲤鱼的搓饵,单个饵团都绝对不止拉下浮漂两目,反正我从未用过那么小的饵团。
台钓的精髓所在的调四钓二一饵悬浮一饵触底,并不适合于咱们平时玩黑坑,完全不适合,所以,黑坑新手要完全放弃这两个观念!
新手朋友千万不要去研究调四钓二和一饵悬浮一饵触底,否则可能会让我们陷入迷茫当中,越研究越迷糊!
玩黑坑一般的调目钓目是什么样的?1) 面食
面食垂钓,饵料比重较大,为了规避黑坑酱层,一般调目都会较大。我一般是调810目钓3,4目,钓鲤鱼的时候,搓大饵,甚至可以调到10目以上。无论是钓大鲫鱼还是钓鲤鱼,单个饵团拉下去4,5目问题都不到,具体到双饵状态,鲫鱼鲤鱼都是底层鱼,咱们所追求的双饵状态一般是双饵到底,一饵横躺一饵轻触底。
2) 拉虫子
我们拉虫子的时候,由于虫子比重较小,可以适当的降低调目钓目差,比如可以调5,6目,钓2,3目这个样子。
另外,建议不要刻意去追求精准的钓目以及双钩的状态,而来回的拨弄鱼漂,只要鱼给口,提竿中鱼就行了,原因:
1) 坑底很多时候都是不平的,比如抛竿落点有偏差,坑底不平就很可能造成钓目的变化。
2)饵团的脱落或雾化,比如拉饵或者拉虫子,有可能没有掌握好,过度雾化或脱落造成饵团重量过小,也可能造成钓目的变化。这种时候咱们可以适当的等一会儿,没口逗一下,然后还是没口就抬竿换饵。
事实上如果非要从理论上来讲,咱们现在玩黑坑用的已经不是台钓了,而是大家所谓的竞技钓,简单的说一点区别,台钓而言双饵触底已经是最钝的了,而咱们现在用的所谓的竞技钓,一饵横躺一饵轻触底则是钓的不灵不钝,最钝可以调到铅坠触底,也就是说台钓和竞技钓对灵钝的极限定义不同。
特此提醒黑坑新手,希望能让现在还在研究调四钓二的钓友们一些帮助!
精选阅读
台钓如何调四钓二的技巧分析
学习台钓其中最难掌握的就是调漂:调四钓二。因为水质、鱼饵、温线及漂体等多种因素对钓组的灵敏度有所影响。调漂时比较难于把漂调到最灵敏状态(即一钩落底,一钩悬浮,此时漂的灵敏度最高)。只有漂的灵敏度高才能更好掌握鱼吃饵的动态。
大家知道调四目钓二目是台钓中最常用的调漂方法,在很标准的池塘和鱼情水情很好的时候,用调四钓二的方法去调漂是绝对没问题的。但一味机械地运用调四钓二,是不容易使浮漂正确且灵敏地反映鱼吃饵动态的,这势必将彤响上鱼的速度。
比如说你要称一个1克重的东西,如果用大杆秤是无论如何称不出来的,可是改用像药铺用的小秤,很容易就称出来了。调漂也是这样,如果一味坚持调四目钓二目,用大粗漂可能就钓不上鱼。
调四钓二的调漂法,应该说是一个最基本的方法,理解并掌握了它之后,才有可能在复杂多变的鱼情下应对自如,始终掌握主动权。调四钓二好像是数学公式,具体的鱼塘鱼情好像是数学习题。公式绝对是正确的,没问题,但要解好具体的习题,光生搬硬套公式是不行的,必须学会灵活运用才行。
校漂有几个基本原则:在现场校,不要在家中校;在钓点校,不要在水边校;根据钓具、水情、鱼情校,不要机械地调四钓二。一个比较简便好学的调漂方法垂直归零法。即到达钓位后,挂好两粒钓饵,漂拉近坠,投钩向选好的钓点,然后逐渐调整铅皮,使漂尖至水平,此时漂的总浮力等于水下部分钩、饵、坠、线的总重力。这就是垂直归零法。钓前,将调好的漂一点点往上拉,至露出一目时,正好一钩刚触底,一钩悬浮,此时灵敏度最高。如果有鱼游近,只要张嘴试饵,鱼嘴张开产生的负压就会将饵压入鱼唇。此时,漂的反应是猛一顿。钓手只要把握时机,快速提竿,保证中鱼,且正钩在鱼上唇。
调四钓二难就难在不知钓点水位的深浅,也就难以知道调四钓二是否处在最灵敏状态。如果知道钓点水位的深浅,不论调五钓一还是调四钓二都可以使钓组处在最灵敏状态。
要知道钓点水位的深浅方法很简单。只要用一个重坠拴在一根与脑线等长的线上。选定钓点后不挂钩,铅皮座上不卷铅皮,在返捻环上挂上重坠,先调好漂位,然后再挂上钩、饵,调整铅皮,正好满足你调好的漂位。这时钓组一定处在灵敏状态(一钩落底,一钩悬浮)。这种调漂技巧,容易掌握,而且快、准。不论是调四钓二还是调五钓一都可以。
不论哪一种先进钓法,掌握不好提竿时机也是难以钓上鱼的。台钓这种钓技也同样如此。以钓鱼即鱼为例,双钩落底提竿时机同传统钓法,如果一钩落底一钩悬浮,若鱼儿吃底钩以送漂为主;若鱼儿吃浮钩以沉漂为主。这都是在没有被钓烂的鱼塘鱼儿没有被钓滑的情况下的提竿时机。
在那种被钓烂了的鱼塘,提竿又不同了,这些塘内如果等沉漂或送漂是会失去提竿最佳时机的,而是在漂猛一顿时,立即快速提竿,保证中鱼,且正钩在鱼上唇。因为台钓灵敏高,只要有鱼游近张嘴试饵,鱼嘴张开产生的负压就会将饵压入鱼唇,此时,漂的反应猛一顿,应快速提竿。
一定中鱼的道理就在这里,也是台钓为什么用鱼钩要小些又为什么在钓烂的鱼塘中能钓到鱼的缘故。同时,台钓使用的钓饵是钓饵、诱饵合一。这种钓饵能快速在水中溶解,形成一个雾状区,这样会使鱼吃钩饵时警惕性降低。当鱼吸吮雾团时会同时把钓饵一同吸入口中。这也是台钓为什么能在钓烂的鱼塘中钓到鱼的原因之一。
台钓调漂调四钓二的12种浮漂信号与应对方法
台钓是一种广受钓友喜爱的钓法。台钓的专用立漂上,可反应出比通常七星漂几倍的信号反应,更为灵敏。然而,台钓中,在不同的环境下,浮漂信号又反应变幻莫测,常常让新手摸不着后脑。今天,小编就以台钓入门的基本调四钓二,来解析常见的浮漂12种反应及处理办法作一介绍,给初学者参考。
1、 浮漂反应异常
抛竿后,一般来说,数秒钟后浮漂会受铅坠重力影响,要慢慢立直起来。可有时候,我们会碰到应立直时,浮漂却还平浮躺着不动。很多新手就会质疑自己是不是哪个环节处理得不好。其实,这样的情况,多数是小鱼在中上层接住钩饵,要及时扬竿。当然,还要另外的情况,就是钩坠、线等被水草等障碍物搁住。
2、浮漂移位
竿抛出后,浮漂在还没立直时,就发现快速地向河心方向移位。如果你碰到这种情况,恭喜你,这是中、上层鱼抢食而走的信号,而且很可能是较大的草的、鳊鱼吞钩,应立即扬竿,再视情况决定是否需要遛鱼。
3、浮漂下沉
抛竿后,浮漂开始立直,自然慢慢下沉,一般来说,正常反应要稳定到钓二目。如果出现还没到稳定钓二目时,漂尾就上、下跳动。这种信号反应可判断为,鱼在中下层咬钩。正确的处理方法是,浮漂短促有力下顿的瞬间扬竿,或者见漂尾回升数目不再上浮,已经停顿下来时扬竿。
4、浮漂消失
浮漂稳定后,露出水面二目,但突然下沉不见。这种情况,很多新手会喜出望外,认为鱼咬钩了。其实,大多数不是鱼咬钩信号,而是鱼的身体、尾巴擦到鱼线所致。如果在风浪中垂钓,这种信号则有可能表示鱼知食。正确的处理办法是,可稍等1~2秒钟,若不见浮漂冒出水面,就扬竿处理。
5、浮漂缓慢动作
浮漂立直,漂尾露出水面稳定二目,不时冉冉升为三目或目半后,又缓慢沉到二目。这是鱼在钩饵周围吃食、活动索引起水流水压变化,不是鱼儿咬钩,不可扬竿。
6、短促有力的信号
浮漂稳定钓二目时,先发现徐徐上升一目左右,然后短促有力地一顿,接着又出现浮漂缓慢上升时,就要作好扬竿准备,当浮漂短促有力下沉的瞬间即扬竿。
7、浮漂有力下沉
抛竿后,浮漂立直稳定钓二目,只见慢慢上升至三目,但在上升还未停顿时,有短促有力下沉的信号出现。这很可能是两条鱼分别先后咬双钩饵,应在短促有力下沉时迅速扬竿,往往一竿上双鱼。人门后,有经验的钓手可专门钓双鱼。
8、浮漂不正常下顿
浮漂稳定钓二目时,未见正常下顿信号,漂尾慢慢上升到三目、四目,直到上升停顿。这大部分是鱼咬钩信号,不管其上升至几目,只要认定上升已停顿就要立即扬竿。但要注意,钓者应有耐心,浮漂还在上升时不要扬竿,要再等待一会儿。这是个斗智斗勇的过程。
9、浮漂假信号
浮漂稳定约二目后,只见慢慢露一目或全部沉入水中,但不是短促下沉,而是缓慢的。而后又渐渐回升到二目。这就是假信号,不是咬钩真信号。这种情况,多数由于母线本压入水中,受风力影响牵压浮漂;或因水有缓流使浮漂不稳定。所以,这个时候不要扬竿,应设法把母线压入水中等稳定浮漂,否则会惊扰到鱼群。
10、浮漂缓慢上升
抛竿后,浮漂下沉到两目,又缓缓升到三目或四目,。这种情况,一般可分为三类:一是双钩上的饵化掉一个粉饵,漂就会露三目;二是双钩上的二粒粉饵都已化教完,漂就会露四目;三是小鱼来吃饵,但只是顶在口上,吃不进嘴里。在这样的情况下,正确的处理办法是将竿子稍向身边移动20厘米左右,将浮漂压入水中。移位漂下压入水后又回到露四目,说明双钩已无饵,应起竿重新装食;如移动时发现浮漂有短促有力下沉的信号,说明鱼已吞饵,应迅速扬竿。
11、饵料松软的漂相
抛竿后,浮漂立直下沉,但一直沉不到二目,而在停留在四目,也不见上浮或移位。这可能是饵料太松软,已在下沉过程中化散掉;或下沉时被鱼咬掉,多见于有风浪环境;也有可能因池底不平造成。正确的处理的办法是,轻轻后移一下浮漂,将漂压至露二目,如果这时忽一会儿又回到四目,则应起竿装食,再抛竿。
12、浮漂摆动
浮漂在稳定钓二目时,不见上下浮动,而是不断左右慢慢摇摆,时而为漂尾小幅度抖动。这不是鱼儿咬钩的信号。前者是鱼在水体中下层游动、觅食引起水流、水压变化影响到悬坠移位带动浮漂出现的信号;后者则是上层的小鱼在戏线、戏漂,均不可扬竿。
如何调四钓二(调四钓二)
调四钓二是台钓的基本调标方法。顾名思义,调四钓二就是指调标的时候空钩半水调四目,即示标露出水面四目;钓的时候挂上双饵,调整浮漂位置,使示标露出二目。
如何实现调四:
多在铅皮座上绕一些铅皮,抛入水中,漂标沉到水中不见出来,然后提出,一点点剪去铅皮,直到漂尾露出水面四目。
如何实现钓二:
将钓饵挂在双钩上,抛到钓位,反复多次调整浮漂位置,直到让漂露出二目。这就算实现钓二了,也真正找到底了。
调四钓二详细步骤:
第1步:台钓对水底的地势要求很高,最好是平的,不平的话,每次抛竿钓目会有变化的,影响钓鱼,第一步是挂大铅坠找底后确定钓点,钓点的前后左右是否平整必须探好,做到心中有数。
第2步:找底后确定主线长度,将浮标向下调20-30厘米,去掉大铅坠,准备调标。
第3步:调整铅皮到浮标露出四目。
第4步:挂实际垂钓大小的饵料,钓目调整到两目。
台钓调钓力学分析很重要,因为钩在水底状态看不见,完全是力作用的结果,不知钩饵在水底的状态可以说很难理解到台钓的精髓。理解钩饵在水底状态光靠想象很容易出错,现以调四钓二为例和大家一起分析下各种力的作用及饵料状态。
要分析调钓过程各种力的作用结果,必须要有前提条件,没有明确前提条件的力学分析会出现分歧而无法讨论。比如,带钩调钓和不带钩调钓的分析结果就不同,所以没明确前提条件的分析是无本之木、无根之水,无法论断的。
台钓调四钓二真的有用吗?看老钓友分析怎么调四钓二
很多钓鱼人在学习台钓调漂的时候,都是从调四钓二开始慢慢打基础的,不会熟练的运用调四钓二,不能称为合格的钓鱼人。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调四钓二在实际中没有多大的用处,或者换个角度来讲很难调出调四钓二那种状态,但是调四钓二依然是钓鱼人必学的基础,今天就来谈谈调四钓二,一起来了解台钓调漂中调四钓二怎么使用。
一、调四目
首先要确定垂钓的钓目,调四钓二钓目当然只是四目而已,其中的原因在于鲫鱼的饵料,鲫鱼的饵料较为轻的轻饵,所以钓目不需要太高。要想调出多种浮漂状态,饵重应该轻一些,所以钓目不需要太高。调目应该根据饵重和鱼情来决定,饵轻可以钓目低饵重钓目需要高一些。至于原因,后面会介绍到。调整调目的时候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水线的长度问题。举例来说,水深4米,那半水调漂的时候鱼钩应该尽量接近水底,这样是比较准确的。如果水深4米,在1米的水深半水调漂,就算调整好了4目,但是等找底的时候开始延长水线长度到接近4米,相当于水线增加了3米多,这个水线是有重量的,在接近水深4米的地方,当初空钩调4目,此时可能只有1、2目了。
二、钓2目
确定好钓目之后就可以确定钓目了,这一步尤其关键。调四钓二的标准就是在钓2目的时候一饵触底,一饵悬浮,要达到这种状态,双饵的重量应该是刚好2目。也正因为这点,调四钓二变成了理论,因为基本不可能有人做到每次双饵重量都是2目。也是正因为这一点,钓友开始分析饵重对于调漂的影响。或者说饵重的不同,在相同调目下,双饵在水底的状态是不同的。
在上面说过,使用重饵调目应该高一些,使用轻饵调目应该低一些,其中的原因就在于,不知道饵重,就不知道双饵到底后在水底是什么状态。还是举例来说,还是空钩半水调4目,假如双饵重量已经达到4目,这时候你钓2目,那双饵全都是到底的,这样的调钓就找不大那种一饵到底一饵悬浮的状态。但是如果调目是6目,这时候钓2目,就能找到这种状态。所以我们常说,调目的高低是饵重来确定的,否则双饵在水底的状态能调整出来的很少,对于垂钓是不利的。
再说饵轻的情况,如果饵重比较轻,可以添加虫饵或者较为膨胀的拉饵,有些双饵的重量只占一目,但是在这种状态之下,是无论如何都无法钓二目的,最起码要三目才能钓底。
最后在来讲讲钓二目,很多钓鱼人都喜欢把钓目定在2目左右,这应该是个人观漂习惯,或者初学台钓的钓鱼人的常犯错误。举个例子,调四钓二或者调十钓八,双饵在水底的状态相同的情况下,(这里尚且不论钓灵还是钓顿)只谈鱼口轻的问题,例如在冬季垂钓鱼口只有半目,所以说钓八目看得清楚还是钓两目清楚,其实观漂还是要看钓目长短的变化,钓目越高越不容易看清楚漂相。
什么是调四钓二?怎么调四钓二?
调漂是台钓中的基本功,调漂不准确或者调漂不符合水情,都有可能导致空竿或鱼获变少,其中调四钓二是台钓中最基本的基础,无论在黑坑还是野钓,如果不知道怎么调漂的情况,可以使用钓四钓二的方法,今天就来跟大家说一说怎么调四钓二。
一、调四钓二的关系
1、首先要弄清楚调四钓二的关系,钓目无论是放在2目上,不管是下顿还是顶漂,都可以看的很清楚,所以很多钓友不管调几目,都喜欢钓2目,只是为了看得更清楚而已。钓多少目不需要认真的对照,看漂的时候只需要看漂尾长度,钓目如果越长越不容易观察长短变化。
二、为什么要调四?
为何调四呢?调四钓二讲究的一饵触底,一饵悬浮,要达到这种状态,单饵的重量应该在是1目,双饵当然就是2目了,所以反推一下,钓2目,双饵重2目,那只能调四目了。
三、怎么调四钓二?
在举个例子,如果调四目,如果双饵重四目,单饵重二目,这个时候就可以钓二目,保证双饵都是可以到底。不过,钓鱼并不能从钓灵和钓顿辨别那种是最好的方式,只能说要在适合水情和环境中做出选择。再举例来说,调四目双饵重一目,这个时候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钓二目,因为饵重的重量超过目数,所以调漂一定考虑饵重。
四、野钓的调漂思路
1、首先钓鱼前一定要充分考虑饵重,你今天是用鲫鱼饵还是鲤鱼饵,饵料比重大还是小。用搓饵还是用拉饵,这些都会影响饵团重量的。甚至说今天就打算用蚯蚓钓了,想要蚯蚓到底,需要如何调漂。
2、调几钓几其实无所谓,重要的是饵料到底是什么状态,或者说钓的时候你希望饵料在水底是什么状态。如果比重大的饵料,钓目可以高一点,调低钓高。如果饵料轻,甚至用虫饵,为了保证饵料到底,可以调低钓高。
调四钓二
调四钓二是台钓基本的调漂方法。顾名思义,就是指调漂的时候空钩半水调四目,即示漂露出水面四目;钓的时候挂上双饵,反复调整浮漂位置,使示漂露出二目。
调四钓二介绍调四钓二是台钓的基本调标方法。
如何实现调四多在铅皮座上绕一些铅皮,抛入水中,漂标沉到水中不见出来,然后提出,一点点剪去铅皮,直到漂尾露出水面四目。
如何实现钓二将钓饵挂在双钩上,抛到钓位,反复多次调整浮漂位置,直到让漂露出二目。这就算实现钓二了,也真正找到底了。
调四钓二详细步骤第1步:台钓对水底的地势要求很高,最好是平的,不平的话,每次抛竿钓目会有变化的,影响钓鱼,第一步是挂大铅坠找底后确定钓点,钓点的前后左右是否平整必须探好,做到心中有数。
第2步:找底后确定主线长度,将浮标向下调20-30厘米,去掉大铅坠,准备调标。
第3步:调整铅皮到浮标露出四目。
第4步:挂实际垂钓大小的饵料,钓目调整到两目。
调四钓二调钓过程力学分析台钓调钓力学分析很重要,因为钩在水底状态看不见,完全是力作用的结果,不知钩饵在水底的状态可以说很难理解到台钓的精髓。理解钩饵在水底状态光靠想象很容易出错,现以调四钓二为例和大家一起分析下各种力的作用及饵料状态。
要分析调钓过程各种力的作用结果,必须要有前提条件,没有明确前提条件的力学分析会出现分歧而无法讨论。比如,带钩调钓和不带钩调钓的分析结果就不同,所以没明确前提条件的分析是无本之木、无根之水,无法论断的。
1、前提条件
带钩调漂(不带饵);浮漂为硬尾(常见粗细);钩,袖3#,单钩重1.5目;饵,普通鲫鱼饵,单饵重2目(小黄豆大小,并假设饵重在调钓过程中保持不变)。
2、分析目标
调四钓二过程力学呈现及钩饵状态。
3、调漂过程力学呈现(见图1)
4、施钓过程力学呈现及钩饵状态分析(见图2)
结果:下钩触底,下子线拉直,上钩悬浮
调四钓二图解调漂方法第一步:到达钓点,选好钓位后,挂上线组,先卷上一个比较重的铅皮,把浮漂向下多拉一点,抛杆到钓点,这时应该看不到浮漂。如果还能看到浮漂就再加重铅坠(这时如果是水浅了就再向下拉浮漂),直到完全看不到浮漂为止。
调漂方法第二步:然后一点点剪铅皮,一次少剪一点,多试几次,直到看到浮漂第四目。如果看到的目数比四目多了就加一点点铅皮,如果看到的目数四目少了就再剪一点点铅皮,直到看到四目。这时需要再验证一下双钩是否离底,很简单,把浮漂再向下拉一点,(比子线长五公分左右)使水线变短,抛杆到钓点,看目数,如果有变化说明调的不是半水(即双钩离底),再通过加减铅皮修正,使目数达到四目。如果目数没有变,说明刚才就是双钩离底,不用再动了。
调漂方法第三步:方法是在钩上挂一个相当重的铅皮。如果想一钩到底,一钩悬浮,把铅皮挂在长线的钩子上,如果想两个钩都到底就把铅皮挂在短线的钩子上,然后抛到钓点。这时如果刚才的浮漂没动,现在应该是看不到浮漂,浮漂又完全沉到底了。再提杆,把浮漂向上拉,重复多试几次,直到看到两目,就是所谓的钓二了。
操作注意事项1.在实际作钓过程中,不要一味拘泥于调四钓二,应该根据具体的水情鱼情作出变通。
2.饵料的重量在调漂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饵团大了、重了,就会显不出二目,甚至连一目都不显示;饵团小了、轻了,浮漂就会沉不下去,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
调四钓二与钩饵比重的关系
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网络,钓友们一谈到调漂就是调M钓N。但是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却被大多数人忽略饵重。
调四钓二钓友基本都是从教程上学来的,从此就纠结在经典之中了。其实调四钓二那只是一个传说:调四,不论是无钩还是空钩,半水调四都能做到。但是,钓二有几人真的做到了?教程中(不论哪个教程)讲到调四钓二只是讲如何调,却把关键的钓饵重量的条件忽略了,导致钓友们尤其是新手,怎么也弄不出来真正的调四钓二。
教程中讲调四钓二,最最关键的就是饵重。调四之后,钓二是挂饵后浮漂刚好下压两目。如果饵的重量稍有偏差,在保证钓二的条件下,要么双钩沉底,要么双钩离底。在钓鱼的实战中,有几人能开饵精准确掌握比重,搓饵大小始终精准一致,拉饵重量保持精确相等,谁能有如此炉火纯青的技艺?教程中所讲,其实只是理想状态,与实战相差甚远。
不仅仅是在实战中很难掌握饵料比重的准确(保证正好下压两目,一饵触底,一饵悬浮),更实际的问题是,有很多场合不允许让饵料比重去迁就调漂。比如,去某钓场钓某种鱼,只能使用特定的一种饵料配方,而这种配方的饵料比重与理想状态的比重要求差的很远。如果改变饵料比重,只能修改配方。修改后的配方就是另一个配方了,换言之,为了经典的调漂,不能使用在这个钓场唯一特定的配方。结果就可能是坐在钓位上,手握着钓竿,看别人表演。 当饵料比重不满足调四钓二的要求时候,可能会满足其它的调M钓N,这就达不到标准教程的要求了。而实战绝大多数情况恰恰是这样。迷信一些大师教程的钓友于是就纠结了。
本人在实战中得到了一些经验教训:
一、饵料的比重要做到心中有数。
饵料比重并非要去适应经典调漂,而是要做到自己对其心中有数。这不是几次配饵就能熟练掌握的,要经验的积累。对于不同比重的饵料,可采取不同的调钓目,或者更换浮漂、线组等方式调整,以达到鱼信清晰准确的目的。
二、调钓目不是定律,只是原则。
调几目、钓几目合适?这没有标准。只有在实战中去试,就同一钓场,同一目标鱼,同一种饵料,不同时间施钓,可能调钓目都不相同。要说标准只有一个:上鱼才是硬道理。
三、调四钓二并非最佳。
所谓调四钓二的经典,只是针对特定的场合才能是最佳。就是那些编教程的大师也不敢调四钓二一辈子。而且更多的是这些大师们并不经常调四钓二。常观看比赛的钓友如果留心观察会发现,那些大师在赛场上几乎没有几个是调四钓二的。神话只是留给钓友们去传说。
四、调漂时一定耐心细致。
调漂时,找底决不能马虎,一定要多次确认。既不能找过,也不能虚底。调整钓目的时候,如果是双钩线组,一定要先上一饵,看压目多少,而且不要只试一次。然后上双饵再多试几次。磨刀不误砍柴工,对调目、找底、钓目都有绝对把握了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五、调钓目只是针对个人。
在钓场询问别人如何调钓目只是为取得参考,通过询问别人的调钓目,得知灵与钝的趋向。施钓时要调几目、钓几目,自己试。竿长及调性、线组、饵料、钓点位置各不相同,调M钓N只是针对某个人的施钓,绝不是广谱标准,切不可盲目跟随。
对于教程中的调钓目,重要的是理解其原理,实战则要自己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不必再纠结标准调漂了。
台钓如何实现调四钓二的八个要点
调四钓二是台钓最基础的调漂方法。学习台钓必须掌握调四钓二,新手可以阅读调四钓二技巧文章,可以到网上观看调四钓二的视频,务求对此非常熟悉。对于台钓的调四钓二,我们首先要知道怎么调,即了解调四钓二实现的过程,再次,在垂钓实践中灵活运用,根据水情鱼情作出变通,不一味死守调四钓二。尤其在野钓中常常要运用不同于调四钓二的其它调漂法。
我们了解下调四钓二的调漂过程是怎样的:
(1)将软铅皮剪成下底与铅皮座凹槽一样宽,上底稍窄厘米,长10厘米的梯形长条(估计重量超过浮漂的浮力即可)。
(2)将铅皮从下底起卷在连接环上端的铅片座上。
(3)估计或试探下大致水深,将浮漂移至从浮漂到鱼钩的距离小于水深的位置。
(4)将钓组投入水中,使浮漂受重力,沉没于水平面以下。
(5)将钓组提出水后,将铅坠上的铅皮剪去一点,再投人水中,随着铅皮一点点地被剪掉,浮漂下沉的速度渐渐变慢,变得很慢的时候,坠重已经很接近浮力,这时每次剪铅皮的量要控制得很小。如此反复,直浮漂示标露出水面四目为止。
(6)将铅皮展开重新绕紧,使铅坠成为两端细、中间粗的纺锤形,以减少下钩和提竿时水对铅坠的阻力。
(7)再用配好的饵料捏成黄豆粒大小的圆球装在上下两个鱼钩上,投入水中,使浮漂再次沉没于水中。
(8)将浮漂向竿梢方向移动,使浮漂的示标露出水面两目,浮漂的调整即告结束。
台钓双铅线组的调钓见解分享
说起双铅钓法,可能有许多钓友都还很陌生,甚至一些钓友看到双铅就认为是钓跑铅,那么这里我给各位钓友说一下具体的调钓方法:
这里面我把双铅归为二类调法:
1、调灵钓法
这里给大家说一下,这个调灵是怎样调钓的,一般我们调钓都是一个铅皮座铅皮去调灵顿,那么一个铅皮去调灵顿的话,我认为各位钓友都应该很了解,也比较熟练的去调钓,那么这里我说一下关于双铅调灵的调钓方法。
双铅就是一个线组上有两个铅皮座两组铅皮的叫法,那么怎样去调钓呢,有些钓友会认为说双铅也能调灵?对,没错,确实可以调灵,那么我以图文的形式给大家说一下,图1 为双铅的线组
那么现在说一下具体调钓法: 看图2
开始调漂,只把最上面的铅皮座卷上铅皮开始调漂,假设我调三目:看图3
那么调好以后看图4,调好以后将上面的铅皮取下来,分为2/3和1/3两份,将上面的铅皮座卷上2/3,将下面的铅皮座卷上1/3,这样就是上面的铅皮大于下面的铅皮1/3份,为灵,这种方法我一般用在深水,超过三米以上的水深使用,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水深的话,我们单独一个铅一是下降缓慢二是因水深传导信号慢的原因,那么我一样可以用在正常的水深比如2米左右的水深,这种调法主要是深水口轻使用。
那么,为什么要上面的铅皮大下面的铅皮小呢,各位钓友注意看一下我上面的铅皮座是固定死的,下面的铅皮座的太空豆是拉开一段距离的,那么这个距离一般我以10分左右为好,这里说到了一个问题,有些钓友会问为什么呢,是不是要钓跑铅呢,这里我给大家说一下,对是跑铅但是不是各位钓友所想的跑铅,现在我们调好之后整个钓组都是悬浮的,并不是说铅皮到底,那么这里主要给各位钓友说一下,我们以深水为例,一般鱼口轻我们都是减铅皮换吃铅比较小的浮漂,如果深水的话,吃铅小的漂你怎样去调钓呢,这里就说到了双铅,刚才说下面的铅皮座是可以活动的,那么我们调的是三目,现在我上饵钓一到三目都可以,这样在鱼吃饵的时候,在整个线组向下运动的时候,因为鱼开口小,有可能是半目也有可能是1/3目,那么我们双铅是怎样运动的呢,在鱼就饵线组下拉的时候我们下面的铅皮座也会有一个惯性,加速下滑,使我们的浮漂体现出加速的一目三目或者黑漂的漂象
在这里主要给各位钓友提示一下,用双铅的话一定不要和我们单铅抓口的漂象来抓口,这里半目不抓,抓一目,一般都是一目二目的快速下顿黑漂中鱼。
2、跑铅钓法
下面我们在说一下关于双铅跑铅的钓法,一般这样的钓法用于流水,水面杂鱼多的情况下使用的。对于跑铅各位钓友应该也很熟悉,我们钓友一般都是单铅单跑,换小漂,但是如果遇到流水你还用这种钓法还能实现吗?答案是不能,现在我来具体说一下:
双铅单跑一是灵敏度达到了,二是在流水的环境一样不影响灵敏度,正常钓
首先跟上面的调法是一样的还是带钩调漂【需要注意的是钓跑铅子线一定要短】,那么我们既然是钓跑铅那么就不能像我们平常调钓的调目那么高了,调低调低,将上面的铅皮座卷上铅皮调调目,举例为三目,那么第二步跟上面就区别很大了,找一个大于上面铅皮两倍的铅皮卷在下面的铅皮座上面,这样调好之后就可以开始垂钓了。下面图解看图:
现在,关于双铅使用的方法已经说完了,又不足之处请各位钓友指导。
台钓三步调漂法 “调四钓二”怎么调?
台钓的精髓则在于调漂,这也是其优于传统钓的精华所在。比如调四钓二是很多钓友台钓入门时学习的调漂方法,但不同的鱼情和水情环境下,调漂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本文,我们介绍一种简单的三步调漂法,也属于基础级别的调漂方法,各位钓友在实际垂钓时可灵活应用。
一、调目重铅找底。这里的重铅也不是要非常重的铅皮,而是略重于鱼漂浮力的铅皮即可,能让鱼漂完全沉入水中。然后慢慢往上移动鱼漂,直到漂尾露出水面。至于露出多少第一步并不是特别重要。
把浮漂往下移动子线长度+1.5倍漂身的总长度。若钓友准备使用的子线长度是20cm,漂身长50cm,则把漂身下移20+30*1.5=65cm。目的是确认底钩离底,但又比较接近水底。很多钓鱼大师都强调这么一个观点,即底钩离底20cm左右,调出的漂信号是最准确的。然后开始慢慢剪铅皮,漂下沉速度快时可以多剪点,鱼漂下沉慢时应少剪、细剪。使漂目在双钩离底的情况下,露出水面4目。这样,就是所谓的调4目了。
二、钓目(找底)找底,是调漂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各位钓友一定要有耐心。可以在底钩(或上钩)挂上大于浮漂浮力的坠(可以用橡皮,铅皮,鱼饵),通常情况下,可以双钩挂饵找底,这样找出的底比较准确。但考虑饵料雾化以及小鱼截食的因素,新手钓友可以采用底钩挂铅皮或者橡皮的方法快速找底。在步骤一的前提下,底钩挂铅皮,不断慢慢上移鱼漂,直到鱼漂露出水面2目,这就是我们的钓目了。步骤一和步骤二下来整个过成就是调四钓二了。但请注意,在用铅皮或者橡皮挂钩找底时,其重量能使鱼漂整个下沉即可。铅皮太重的话会陷入淤泥较深,影响调漂效果。
三、调整虽然调四钓二的调漂过程已经完成,但也不是说台钓调漂就万事大吉了,还需要根据鱼口信号具体调整。比如:在看不清漂动作时,可以把漂调成调4钓1,即改钓灵;如果调4钓2有信号却提竿不中鱼,可以适当钓钝些,调成调4钓三,甚至可以调4目钓4目。在特殊情况下,甚至可以调4钓5或者调4钓6目。在微调的过程中,哪个钓目信号明显且不跑鱼,则说明钓目调对了,即可按照当前的调目和钓目垂钓。
请注意:即使在同一水域同一钓点,不同时间垂钓其具体的调目和钓目都会有细微的变化,所以钓友在每次垂钓之前一定不能偷懒。找准钓目,才不至于老是扫兴跑鱼。
台钓调四钓二浮漂入水后常见的漂相介绍
浮漂漂讯的判断正确与否,决定上钩率的高低。采用台钓获取的鱼类,其摄食的动作反应在标漂的信号是有章可循的。以台钓调四目钓二目为例,在一般水域和水情、鱼情、气候均属正常的情况下,其规律如下:
(1)抛钩入水后,浮漂在铅坠重力的作用下依次出现翻身、站立、下沉等标讯。但有时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浮标在该翻身站立的时间里,出现立起又睡下的标讯。这种情况多为中上层鱼接住了下降的钩饵,此时应立即扬竿。
(2)钩饵入水后,发现水面的浮标没有立起,而是快速地向钓点外移动。这种动作也是中上层鱼咬钩就走的迹象。出现这种现象多为鳊鱼、和草鱼等中上层鱼咬钩。所以,有这种标讯,应即时扬竿。
(3)浮标在运行中,突然短暂停顿后,间歇性地向上顶起,甚至露出标身。这种标讯多为鱼在半水抢饵。如果此类标讯出现频繁,说明鱼已上浮到一定的高度,应即时调整浮标,改底钓为浮钓,家快频率,把鱼的泳层控制在一定深度。
(4)浮标入水,匀速下沉至调目时,突然出现明显的加速动作,这是鱼接饵的信号,应立即扬竿。如果此种标讯频频出现,伴有短暂的停顿,标尖向上抬送,表明窝内的鱼已经离底,遇到这类情况,应立即调整浮标,改两饵触底为悬底状态,搓小饵或拉饵,减小钓组的重力,减缓两饵下沉的过程,钓获截口鱼。使用这种钓法时,注意浮标不可用得过大,子线也不宜太短。
(5)浮标入水,匀速下降至所设定的调目。浮标出现轻微的上下起伏的状体,一般为鱼发现钩饵试探所产生的潜流对钓组造成的变化(这也是钓者判断鱼是否已进窝的标志),更是鱼咬钩的前兆,应及时做好扬竿的准备。当浮标缓缓上升的过程中出现短促有力的下顿,就是鱼大胆咬钩的标讯,也是鱼咬钩的典型标象。
小崔解读:调四钓二与调钓灵敏度
说起调钓,可能大家最熟悉的就是调四钓二了,那我今天就从调四钓二开始说起吧。这句话的由来想必很多人都知道,那就是在早期台湾钓法传到大陆来的时候的一种调钓方式,这其中最重大的改变是教会我们把铅坠悬起来了,使钓组更加灵敏了,这也算是垂钓史上的一次革命性变革,但是调四钓二帮助了我们钓鱼人,同时也害了钓鱼人,那我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首先我认为,帮助我们的地方只是让我们知道把坠悬起来了而已,这个贡献是在中国钓鱼史上永远不可能磨没的,但我为什么会说也害了钓鱼人呢?是因为至今还有很多人把调四钓二当钓鱼的语录一样称颂,当真理一样的膜拜,不论什么水域,不论浮漂大小,不论线组粗细,永远不变的一个调钓法,甚至钓个鱼要不念叨两句调四钓二,好像人都不怎么精神,这就是典型的教条也是钓鱼的大忌讳!
这时候我都能感觉到有些人看到这里就要开喷了,不过您先别急,听完我的话,再喷也不迟。我就以调四钓二为例说起,但先将这句话拆开,先从调四这两个字说起,调四也就是指的是空钩时所设定的目数,那么钓二呢,就是指找底后实际作钓的目数,那么这时候问题来了,调四与钓二的条件是相等的吗?是空钩调四,然后空钩钓二吗?答案不是,因为调的时候是空钩,而钓的时候是带饵的,那么既然是带饵的,饵料自然有轻重之分,饵重水底双钩都到底,饵轻就会出现一钩触底一钩悬的现象,那么既然有这样的区别,调四钓二就不能一概而论了,因为受饵料的影响,水底状态是不同的,结果也不同。而这个结果不同,就把很多人搞晕了!更有甚者现在还在争论调四钓二灵敏,还是调五钓三灵敏?这个话题我一直觉得是最好笑的笑话,就一个调四钓二还没整明白呢,又开始琢磨调五钓三了?不得不服理论派的想象力就是丰富!
那么我们该怎么认识这个灵敏与迟钝呢?我依旧用调四钓二举例,我们算一笔账,两套同样都是调四钓二的线组,我们先不算饵料的比重的情况下,并且完全空钩的情况下,都会出现不一样的灵敏度。比如说钩重不一样,第一套线组的两枚钩重6目,半水调漂4目,挂饵找底后钓2目,饵料的重量使双钩的重量到底后被地面平衡,那么就是半水所调的4目加上钩重的6目是10目的剩余浮力,减去2目的钓目,那么就剩了8目的剩余浮力,也就是说鱼在吃钩的时候需要打破8目的剩余浮力才能使钓组启动。
第二套线组的两枚钩重3目,也是半水调漂4目,挂饵找底后钓2目,饵料带着双钩到底后,同样是钩重被地面平衡掉,那么就是半水所调的4目还要加上钩重的3目,再剪掉所钓的2目,钓组最后的剩余浮力是5目,也就是说鱼在吃钩饵的时候需要打破5目的剩余浮力,就会使钓组启动,那这时候问题就出现了,同样两套都是调四钓二的钓组,只是钩重的不同,灵敏度都不同。我想问一下大家注意这个问题了吗?更何况饵料的比重不同时,鱼的活性大小不同时,你的调钓还永远是一样的,这就会成为阻碍你钓鱼的最大祸首。对钓组的理解我认为就像盖房子的地基,如果理解上有问题,那么就等于是地基没有打好。那么我们怎么理解调钓才是正确的呢?记得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有些人一直在争论调高灵敏,还是调低灵敏的话题,各自有各自的道理,最后把很多人都说迷糊了,那么我是怎么看待灵敏与迟钝的呢?我的说法是根本就不存在调高灵敏或是调低灵敏,而是鱼在吃饵时需要打破的钓组力量越小就是越灵敏,需要打破钓组的力量越大就是越迟钝。
这时候一定有人会说那还是调低灵敏,是的,大部分时间是调低灵敏的,我先不说水流与风力对钓组的影响下,低的时候是灵敏的,那为什么还会有人说调高灵敏呢?那是因为很多人对调钓目数只做了减法,而没有做加法。比如说我调了四目,钓两目,鱼只需要打破两目的剩余浮力就会使漂动,而忽略了钩重被地面平衡后又多出来的剩余浮力,甚至有人认为,调的目数越高,钓的目数越低就越灵敏。钓组不是弹簧,即使是弹簧也是向上的运动大好吧。
那在什么情况下,调高也是灵敏呢?比如说:钓浮的时候,钩饵都是处在半水悬浮的状态下,那这时候的钓组就是处在减法状态下,或者在水中有暗流使钓组在水中无法保持直立或呈现弯曲时,这时候调的目数低了,会使信号无法传达,这时也需要减少配重,增加浮漂向上的拉力来保持线组绷直。这时虽然鱼在吃饵时需要打破的力量又大了,但是信号是可以第一时间传递的,也可以称作为灵敏那么对线组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浮漂是向上拉的,铅坠是向下坠的,来拉直中间这段线。
但钓组的关系不仅仅如此,还要加上钩的重量与饵料的重量,这是一个三角关系。我们假设:只用浮漂与铅坠来钓鱼的话,那么鱼需要先打破铅坠的整体重量,再打破整支浮漂的浮力才会使浮漂产生运动,这样就会太费劲了,没有灵敏可言了!但线组的科学就在于铅坠只是一个配重,鱼吃的是钩饵,但要先知道钩重是会被地面平衡的,那么就在钓组的算式中出现了加法,这一点也是往往被钓友忽略的,也是大家在追求所谓的灵敏中犯的一个重大错误,但钓鱼真的是越灵敏越好吗?其实不是的,如果越灵敏就钓的越好,那么只要看谁的账算得好岂不是谁就钓的多吗?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台钓的调四钓二与黑坑的运用见解》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夏天钓鱼调几钓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