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钓鱼调几钓几好。

说起调钓,可能大家最熟悉的就是调四钓二了,那我今天就从调四钓二开始说起吧。这句话的由来想必很多人都知道,那就是在早期台湾钓法传到大陆来的时候的一种调钓方式,这其中最重大的改变是教会我们把铅坠悬起来了,使钓组更加灵敏了,这也算是垂钓史上的一次革命性变革,但是调四钓二帮助了我们钓鱼人,同时也害了钓鱼人,那我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首先我认为,帮助我们的地方只是让我们知道把坠悬起来了而已,这个贡献是在中国钓鱼史上永远不可能磨没的,但我为什么会说也害了钓鱼人呢?是因为至今还有很多人把调四钓二当钓鱼的语录一样称颂,当真理一样的膜拜,不论什么水域,不论浮漂大小,不论线组粗细,永远不变的一个调钓法,甚至钓个鱼要不念叨两句调四钓二,好像人都不怎么精神,这就是典型的教条也是钓鱼的大忌讳!

这时候我都能感觉到有些人看到这里就要开喷了,不过您先别急,听完我的话,再喷也不迟。我就以调四钓二为例说起,但先将这句话拆开,先从调四这两个字说起,调四也就是指的是空钩时所设定的目数,那么钓二呢,就是指找底后实际作钓的目数,那么这时候问题来了,调四与钓二的条件是相等的吗?是空钩调四,然后空钩钓二吗?答案不是,因为调的时候是空钩,而钓的时候是带饵的,那么既然是带饵的,饵料自然有轻重之分,饵重水底双钩都到底,饵轻就会出现一钩触底一钩悬的现象,那么既然有这样的区别,调四钓二就不能一概而论了,因为受饵料的影响,水底状态是不同的,结果也不同。而这个结果不同,就把很多人搞晕了!更有甚者现在还在争论调四钓二灵敏,还是调五钓三灵敏?这个话题我一直觉得是最好笑的笑话,就一个调四钓二还没整明白呢,又开始琢磨调五钓三了?不得不服理论派的想象力就是丰富!WwW.DiaOYU007.coM

那么我们该怎么认识这个灵敏与迟钝呢?我依旧用调四钓二举例,我们算一笔账,两套同样都是调四钓二的线组,我们先不算饵料的比重的情况下,并且完全空钩的情况下,都会出现不一样的灵敏度。比如说钩重不一样,第一套线组的两枚钩重6目,半水调漂4目,挂饵找底后钓2目,饵料的重量使双钩的重量到底后被地面平衡,那么就是半水所调的4目加上钩重的6目是10目的剩余浮力,减去2目的钓目,那么就剩了8目的剩余浮力,也就是说鱼在吃钩的时候需要打破8目的剩余浮力才能使钓组启动。

第二套线组的两枚钩重3目,也是半水调漂4目,挂饵找底后钓2目,饵料带着双钩到底后,同样是钩重被地面平衡掉,那么就是半水所调的4目还要加上钩重的3目,再剪掉所钓的2目,钓组最后的剩余浮力是5目,也就是说鱼在吃钩饵的时候需要打破5目的剩余浮力,就会使钓组启动,那这时候问题就出现了,同样两套都是调四钓二的钓组,只是钩重的不同,灵敏度都不同。我想问一下大家注意这个问题了吗?更何况饵料的比重不同时,鱼的活性大小不同时,你的调钓还永远是一样的,这就会成为阻碍你钓鱼的最大祸首。对钓组的理解我认为就像盖房子的地基,如果理解上有问题,那么就等于是地基没有打好。那么我们怎么理解调钓才是正确的呢?记得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有些人一直在争论调高灵敏,还是调低灵敏的话题,各自有各自的道理,最后把很多人都说迷糊了,那么我是怎么看待灵敏与迟钝的呢?我的说法是根本就不存在调高灵敏或是调低灵敏,而是鱼在吃饵时需要打破的钓组力量越小就是越灵敏,需要打破钓组的力量越大就是越迟钝。

这时候一定有人会说那还是调低灵敏,是的,大部分时间是调低灵敏的,我先不说水流与风力对钓组的影响下,低的时候是灵敏的,那为什么还会有人说调高灵敏呢?那是因为很多人对调钓目数只做了减法,而没有做加法。比如说我调了四目,钓两目,鱼只需要打破两目的剩余浮力就会使漂动,而忽略了钩重被地面平衡后又多出来的剩余浮力,甚至有人认为,调的目数越高,钓的目数越低就越灵敏。钓组不是弹簧,即使是弹簧也是向上的运动大好吧。

那在什么情况下,调高也是灵敏呢?比如说:钓浮的时候,钩饵都是处在半水悬浮的状态下,那这时候的钓组就是处在减法状态下,或者在水中有暗流使钓组在水中无法保持直立或呈现弯曲时,这时候调的目数低了,会使信号无法传达,这时也需要减少配重,增加浮漂向上的拉力来保持线组绷直。这时虽然鱼在吃饵时需要打破的力量又大了,但是信号是可以第一时间传递的,也可以称作为灵敏那么对线组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浮漂是向上拉的,铅坠是向下坠的,来拉直中间这段线。

但钓组的关系不仅仅如此,还要加上钩的重量与饵料的重量,这是一个三角关系。我们假设:只用浮漂与铅坠来钓鱼的话,那么鱼需要先打破铅坠的整体重量,再打破整支浮漂的浮力才会使浮漂产生运动,这样就会太费劲了,没有灵敏可言了!但线组的科学就在于铅坠只是一个配重,鱼吃的是钩饵,但要先知道钩重是会被地面平衡的,那么就在钓组的算式中出现了加法,这一点也是往往被钓友忽略的,也是大家在追求所谓的灵敏中犯的一个重大错误,但钓鱼真的是越灵敏越好吗?其实不是的,如果越灵敏就钓的越好,那么只要看谁的账算得好岂不是谁就钓的多吗?

钓鱼技巧小编推荐

钓鲫鱼浮漂灵敏度的调整


我们在使用台钓钓法钓鲫鱼时,有时候会遇上这样的情况,每次垂钓,窝中鱼还是不少,但是总是觉得跑鱼情况严重,有时候明明剌中鱼,但是还没来得及拉回来,一下重量感就没有。有时候是中鱼之后飞到半空,却也掉了。经常会觉得跑的鱼比钓上入护的鱼还多。这究竟是怎么回呢?其实,钓鲫鱼时这种情况与浮漂灵敏度有很大关系。

一般来说,浮漂灵敏度没有调整到位,或是子线过长,钓得有些偏钝就有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还有就是有可能选择粗漂尾,漂尾浮力过大,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现在就这浮漂灵敏度及漂尾的问题,仔细的分析一下。

1、浮漂灵敏度与跑鱼的关系

跑鱼的原因,一般是鱼钩剌入的位置不理想,导致没有钩牢或是只钩到一点皮肉而跑鱼。没有钩牢或是只钩到皮肉,表示抬竿时间没把握好。为什么抬竿时间没把握好呢?哪就是我们浮漂的信号反馈不准确。钓鲫鱼,一般情况下不会黑漂再拉,所以抓口要抓得准,既然浮漂信号不准确,哪自然抓不准,钩不到鱼嘴理想的位置,自然容易跑鱼了。

也就是说,我们在钓鲫鱼时,浮漂灵敏度不够,信号的表达滞后了,即鱼吃饵的动作没在第一时间反应在浮标上,鱼的吃饵动作继续时,浮标才开始有信号,此时鱼很可能已经发觉异常,准备吐钩,这种情况下提竿虽然会中鱼,但是鱼已经开始吐钩,所以钩得较浅,手上刚有重感鱼就脱钩而去。这并不是说浮漂本身质量不好,而是有可能我们浮漂灵敏度调整得不够理想。

很多钓友说,钓大体型鱼,可适当钓钝,而钓小体型鱼,鱼口很活的这种,就要钓灵。子线越长相应的灵敏度就要差些了。用长子线悬坠钓,钓钝就意味着至少有一根子线弯曲了,子线弯曲时,钩和饵的重量未作用在浮漂上,鱼叼着鱼饵上行的过程浮标不会有反应,只有上行到接近于两个子线的高度时才会拖动铅坠,浮标才开始上升,这时提竿就会发生上述情况。黑标中鱼率高也佐证着这一推论,同样是子线弯曲,鱼吃饵 入口后转身离开,发生很小的位移拉直子线,浮标就会出现动作,所以黑标时及时提竿,跑鱼率就低。

2、钓鲫鱼时浮漂选择要合理

一般情况下,钓鲫鱼要求浮漂灵敏度相应比较高一些。因此在浮漂的选择上面,就要注意选择灵敏度好一些的浮漂。很多钓友为了看得更加清楚,所以选择漂尾很粗的浮漂,这样的漂尾同样影响浮漂灵敏度。粗尾浮漂就算钓得很灵也会比细尾浮漂信号反应要迟钝很多,为什么呢?

钓鲫鱼的饵小,漂尾的浮力大,一粒鱼饵能压下去多少浮漂?假设是半目的话,那么就意味着浮漂上升半目就有一颗鱼饵的重量消失了,很可能就是被送漂鱼含在了嘴里。如果不提竿,鱼带着鱼饵继续上行,直到高出铅坠一个子线的长度才会拖动铅坠,使浮标出现大幅的送标动作,此时浮标的表现却是标准的送漂,但是提竿时却跑鱼了,话说这个时候再提竿,其实却已经晚了。

3、钓鲫鱼解决跑鱼的办法

钓鲫鱼时,要解决跑鱼的办法,其实也很简单,可以使用短子线,然后将钓组调灵一些,要么则更换灵敏度更高的浮漂。

这些知识,说起来当然也是比较简单,钓鲫鱼浮漂灵敏度要调整到位,或是换更灵敏的浮漂,这些只是一个笼统的理论。但是真正的做起来,就不是这么容易了,这必须要多次实践,跟据实际情况,比如不同的天气,鱼情,以及季节来做出适当的调整与改变。不过话说回来,咱们不玩竞技钓,玩玩野钓或是塘钓,其实要求不需要太高,娱乐嘛,差不多就行了,要求太高,这就不是钓鱼娱乐。

台钓高手对浮标调钓灵敏度的理论认识


浮标调钓灵敏度的理论认识约分三大门派

1、台钓派:从当年东峻廖心阳先生始,直至我前些时收集到的台湾运哥的系统调校文章。它的灵钝认识概念是:浮标示目调的越高越灵;钓的越底越灵......

2、程宁竞技派:居于实战点,另一层面浮标灵钝理念为:调目低为灵,钓目低为灵......

3、深圳何蔚蓝:浮标自身,剩余浮力,上下迟钝说......

鉴于我等皆江湖凡渔,并无意于浮标调校理论之争,辗转反思再三,只得将三大调钓方法尽可能地都放在这里,以方便大家阅览比较,明了其各自思路依据精华后,备将来能融会贯通,归纳总结出大家自己的实用调钓方法......

A、试解译宽阔的调标范围:(翻译台湾运哥的文章)

我非常佩服在大陆钓鲫竞赛中胜出的程宁先生,他花了很多时间,将自己反复实验结果的钓鱼心得,整理成文字公诸于世,来嘉惠钓友;特别是透过网络的力量后,影响层面更深远!这种无私的精神,正是钦佩之所在......

虽然,我的钓技与他相差十万八千里,但我还是把这一段时间来,探索浮标调校的心得。提供给大家参考,野人献曝,是对是错,也望前辈指正......

以下看法与程宁先生在示标上细下粗的条件下,所作出调的目数越多越迟钝,调的目数越少越灵敏的说法是有出入的,因为我使用在台湾目前流行的实心尾、标示杆一样细长的流线型浮标来作钓,结果偏向传统调的目数越多越灵敏,调的目数越少越迟钝的看法。

不过,对于程宁先生全方位级差调钓法(钓目低于调目为钓灵,高于调目为钓钝。调几钓几为这一目的临界点...一支十目的浮标,就有十个级别的临界点和 十个级别的灵与钝。但不是所有的级别都好用或常用...)的论点,赞同。我想,这不只是针对刁嘴的鲫鱼有用,对回锅(钓完又反复放回)的福寿鱼应该更好用 才对。

以下灵与钝的探讨,以大范围的调目为主,而钓目涉及剩余浮力对灵钝的影响,与饵料大小也有关,所以琢磨不多。暂以一般钓目越少越灵、越多越钝观念套用之。纯以挂饵调标的上调法来切入,不直接谈调几钓几,借以摆脱调的灵钝点。

调4钓2是池钓的入门心法,好似蹲马步的功夫,练扎实了,你自然会举一反三地练出许许多多的高深武艺来......

调4钓2的精神不是叫你永远不变的,它在领你入门罢了;好多人都误解了,直骂落伍、不够实用......

一般大家常用的调标法,由左到右,由灵到钝,可分成几个(大调点)来解说;大点与大点间的直线,是由无数个从灵到钝、渐进的(小点)所连成。理论上说,从头到尾的每一小点都可以成为调点。(这有点类同于程宁的所谓全方位级差调钓法)

浮钓双饵几目双饵平水单饵平水空钩平水无钩平水大沉底(跑铅)

灵不灵不钝钝

下面就每一个大调点的特性予以简单说明,其余各小调点,则可参考临近的大点,稍微调整即可。

一、浮钓:

双钩挂饵后钓组的总重力,没有浮标的上浮力大,因此挂饵后,仍可轻易地将双钩饵置于各理想水层。一般适用于钓半水的非底栖鱼类,如日本白鲫、溪鱼、鲂草鲢 鳙等。池钓底栖鱼如今也有采用:比如,拉浮、一标深等。此法只要钩不到底,理论上是最灵敏的,鱼稍游近,浮标即会有所反应。

如已找底,使形成一饵轻触底、一饵悬底状态,仍可钓底栖鱼的。

但此法一来找底困难;二因纵使找到底后,也会因投钩点误差、水底不平等因素,无法确保饵料每一次都触底,仍不利底栖鱼就饵。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鱼(趋温或趋氧)离底时,浮钓正着。

二、双饵调几目:

双钩挂饵悬底,调整铅皮到标尾出水一定目数(一般不超过3目),此调法其实是在浮钓偏钝的范围内,底钓则属最灵敏区。

如以双钩挂饵调3目为例,如何找底呢?可用反调法:先上捋浮标到钓4目(大于调目)即可确保下饵已触底;然后在复将浮标下捋一点点,将钓目复调成3目,此时下饵轻触底,上饵悬底,饵动标即动,抓鱼汛于吞饵瞬间,是浮标调法中,最灵敏的一种。

只要不是刁滑鱼都适用,尤其适用于钓鲫。但在鱼靠近未吸饵前,游动会使水流变化,可能会产生假鱼汛,造成误判。

同样,因池底不平或饵料大小拿捏不均等因素,钓目会在3目上下变化,此为正常。但在风浪水溜影响较大时,此法不适用。

三、双饵调平水:

双饵调平水、空钩调平水、无钩调平水这三种调法可定名为标尾所谓剩余浮力=0的零浮力调法。

双饵调平水属于抓浅吞口,反映即时鱼讯的零浮力;空钩调平水属于抓深吞口及抬头鱼讯的零浮力;无钩调平水则属于抓吞饵后转身延迟鱼讯的零浮力。

双饵平水调法与双饵调几目相同,只是将调目设为平水罢了。至于如何找底?原则上,只要看到钓目,下钩饵就确定到底了。如钓目定为2目,则下钩子线就有约2目的长度弯曲或卧底了。依此可以类推。过双饵调平水这一点后,上饵悬底,下饵轻触底的状态就不会发生了。

这是灵敏度很高的调法,除轻口、猾鱼外,其它基本鱼情都能运用。

运哥个人认为:

前几年人们经常议论的关于浮标归零点(浮标最灵敏点)的问题,据他揣测,可能就是双饵平水这一点!以一般钓鲫用饵推算(双饵重在3到7目之间),与传说中的归零点区间类似,(零浮力点=归零点)这种推算最合理了。

四、单饵调平水:

将上钩或下钩单钩挂饵,悬底调标成平水即可。此单饵钓组平衡后,只要再加挂一饵,整个钓组一定会往下沉,直到下饵触底、上饵轻擦底为止(下饵子线支撑力不计);所以,没有找底的问题。

此种调法,使用者要比双饵平水为多,适用鱼种更广。以单饵重量换算(细尾标)大家听习惯了的调4钓2就坐落在该点附近!之所以调4钓2会被选为入门心法,应与大数法则有关。

而采用这种上调法的好处在于,已加了饵重这个变数进去了,实质上会比直接 空钩调4挂饵钓2的下调法来得更精准些

使下饵拖底,上饵触底,算稍微偏钝的调钓法,适于鱼口正常情况下使用。

五、空钩调平水:

此调法已属于不挂饵的下调法了。以空钩调成平水后,不挂饵继续拉高浮标座、拉到标尾刚出水面,是下钩轻触底、上钩悬底。如挂上双饵(不论大小),一律是上饵触底、下饵躺底(躺的幅度与双钩距有关)。如加上钓目,例如钓2目,则上饵子线也因多了2目的长度而开始弯曲。

这个调点,是双饵拖底钓的开始点,也是不灵不钝的中间点,过了此点,则转入调钝的世界了。

在风浪大、水流干扰的时候,此调法具有稳定钓组的作用,因双钩饵状态比较稳定,较适合冬季的刁滑福寿鱼等。

六、无钩平水:

将子线双钩取下,剩下铅座以上钓组,离底将浮标调成平水。调完成后,挂上双钩、双饵,拉高浮标座,至露出钓目不超过2目止,就是无钩平水调法了。

此时,双钩卧底,子线弯曲。需加计双子线撑力。

经测试,同水深、同钓点,不管子线加多长,悬坠状态下浮标露出水面的钓目都是相同的。子线过长,弯曲幅度大,势必延长鱼讯反应时间,若非超刁鱼情,应不需如此。

这种把子线除外的零浮力调法,人们的感觉上好象很钝,其实反应的鱼讯还是相当活泼的;在小鱼就饵时,浮标亦会上下振动,只是幅度、速度不大而已;大鱼则会有干脆的顿口,判断提竿需经验积累,否则还容易挂上鱼体。..

此调法,原则上适用夏季鱼吃食凶猛时,专克刁口鱼;对于钓鲫鱼及冬季福寿,则不建议使用。

原则上,鱼越刁滑,调法越接近于无钩平水;鱼嘴稍刁时,则接近于调空钩平水较好。如何拿捏,存乎一心,没有绝对。

再有一点需特别注意的是:再好的浮标也有不同程度的渗水问题存在,要注意经常校标。

七、大沉底(走铅)

只要铅重调得超过无钩平水一点点,铅皮座一定触底,此时已开始进入大沉底范围就不太需要、也无法进行调标了

如一定要用,建议采用活铅座或走铅方式,对细微鱼讯及特殊情况会有帮助的。否则,只能钓夏天大咬时的鱼了。

运哥个人在调标前,会先称量出双饵重量的吃水下沉目数,做到心中有数,再依据对象鱼、天候、水情、鱼情等因素,从上列区间中,挑选一个合适的座落范围来调标;至于究竟要偏向极灵、还是偏灵、再或偏钝,则要看鱼的大小,鱼口情况等条件来随机而定了。

运哥结束语:

以上介绍,因重点锁定在扩大调标视野,所以对于没有必要的东西,尽量避免提及,以简化说明。其实像钩距、饵料种类配比、子线粗细长短、活铅座否、钩大 小形态、标的材质形状号数、水流风浪、天候鱼情等,全是重要变数;纵使每次使用相同的调法,但临场结果往往不尽相同,这在思想上要明了,否则会认为 调标无用矣!除调标基本方法外,还要研究其它环境变数的!灵与钝不等于优与劣都视条件变数而定,灵活运用存乎一心。如初学钓友们觉得迷惑, 可先去池边,反复体会各大调点的调法差异后,再将各调点连成一条线,很快就会得心应手了!

小崔解读:遇水底酱层如何调漂?


今天有人又和我提关于酱层的问题,提起这两字我都忍不住笑,都恨不得每天都有人问这个问题了,有时候到水边或者坑边,看着钓友在水边钓鱼,发现调目高了,我就会问一下为什么把目数调那么高?结果得到的答案都是:这水底有酱层得调的高一点!就这个错误的理解,再加上调高钓低所谓的灵敏使得现在大部分人钓鱼时都调个十几目,钓个一两目,追求所谓的灵敏和解决所谓的酱层真的是害人不浅啊!我前面写过关于调钓的理解,正确的认识调钓,就是要板正对于灵钝的认识,这就是基础!这个基础打不好,就别妄想钓好鱼。

尤其是现在的黑坑钓,大多时候我看到的钓友,都和神经病一样的,嘴里振振有词的调十目钓一目,漂一动就和神经病似的嗖嗖的抬竿,你光知道你钓了几条鱼,不知道锚跑了多少吧?没想过锚跑的鱼都受伤了,半死不活的不开口,在窝子里乱转不咬钩吧?可是你心里却琢磨着鱼猾,嘴里还骂着老板不地道啊。

在这里我再一次说明一下,调高目所谓的灵是利用浮力平衡饵重,达到水里钓组的状态像天平一样的道理,可是,我们钓鱼钓的不是灵也不是天平和称我们最想钓的是钩饵入口的信号,不是人家鱼过来碰一下漂就动,然后你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就提竿,鱼是一种特殊的生物,吃饵有吞吐的习惯,你的目数调那么高,鱼一吞,剩余浮力就带着钓组往外拉,你想想这是对的吗?如果鱼的活性低,口弱点,那几乎你是更看不到信号的了,并且能看见的信号反而不是真实的,除了蹭线就是蹭线了,所以,线组保持直立是一种灵敏,钩饵容易进嘴也是一种灵敏。

一种是传统想法的调高目钓低目,一种是调低目!我一直说的理念是,不论调高目,还是调低目,都是要心知肚明的了解钓组,在保持线组直立的情况下,最小的减少剩余浮力,才是最佳!我钓鱼的时候一般会选择容易进嘴的灵敏,但极个别的时候,竞技钓手会把调目调的很高,用作对付滑口与乱口的鱼情,让浮漂像弹簧一样的让鱼自动中钩,但这只是个别情况,我们平时钓鱼很少用到这种方法,还是以鱼情和鱼的状态来决定,用调高还是调低的钓组才好。

这里再次说明了一下灵敏的问题,那么接下来在说酱层的问题吧,在说之前我坦白的讲一下,曾经我也听说过这个理论,可是水底看不见也摸不到的,难免心里也会有疑问,可是,在经过了这些年的实战后,我感觉这个问题可以忽略了,说到这里我已经觉得有人会说一些什么常年黑坑的堂子,酱层厚或是竞技塘里臭底了还有常年投粪的水库,底下也有酱层之类的话,对不起了,你说的都是想象出来的,我目前为止唯一碰到的酱层只有在养殖超过十年以上的网箱上,钓底时鱼很难找饵,其余的都没有遇见过,在竞技塘里,我也多年的拼杀,从大钝到大灵都钓过,如果想你想的那样,大钝是钓不到鱼的吧!

黑坑里,我也没有遇到过酱层给我带来的问题,水库也是一样,有多少次,我穿着水裤摸索水底是什么样的,当我下去以后,发现水底的烂泥真的很软很厚,当时真担心会出现酱层问题,可是我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问题,最难忘的一次是在一个多年喂养的水库夜钓,我下水用脚踩水底,居然有将近一米后的黑泥,当时水库退水,钓组找底也就一米水深,钓的目标草鱼个体非常大,水浅也只能用子线夹铅的方式,来过滤鱼撞线的假信号。

钓饵是鲜玉米,并且是晚上夜钓,从下竿开始我就一直担心,第一怕酱层问题鱼找不到饵,子线还夹着铅,第二怕是晚上夜钓,用的还是玉米,两种担心加在一起,真钓不到了,可是,现实就是现实,草鱼不论大小都是连杆的上,一米水深外加一米的酱层,铅还到底,玉米粒子加夜钓,照样连杆!从这次以后,我格外的注意这个酱层问题,我到目前为止对于这个词的总结是可以忽略!

好好琢磨一下鱼情吧,好好打基础吧,别在那用想象钓鱼了,我这些年平均每年都钓一两百天,钓过无数的钓场了,我都没有感觉这个有影响,不知道你的理解是哪里来的?为了心里的这个阴影,你把调钓搞错了,不但搞错了,还一错再错!

如何选择灵敏度高的浮漂?


今天有个钓友给我讲到一个事情,就是冬季钓鱼,如何选择灵敏度高的浮漂?听完这句话我第一想到的这个钓友为何是这样想的呢?如果是一个渔具店老板,应该会这样给他讲,这个浮漂最适合,最近买这个浮漂钓鱼的最多,特别灵敏给口最好,一定要买这个。如果是遇到一个半懂不懂的钓友,就说孔雀羽或者纳米的浮漂最灵敏。如果是我,我会这样给他讲。

1、何为灵敏度高?和浮漂的材质有关吗?

进入秋冬季节,很多钓友其实会在材质上钻研,这个看到其他都在用孔雀羽材质的浮漂,追风赶紧去买。在我看来,和浮漂的材质不超过5毛钱的关系,我承认有关系,但是重点不在这里。这一点那些不懂半懂的钓友不要轻易相信。

就大方面而言,秋冬季节气温和水温都已经降低,鱼开口的积极性自然会很差,究竟有哪些差别呢?要是有个水底摄像机就好了,我们好好看下鱼开口的程度和夏季开口的程度有哪些区别。当然这样的操作很难,我们从经验所得,本身我们在夏季用浮漂吃铅量一般会在1.5-2.5g之间,大部分钓友所用的浮漂基本都在这个范围,那冬季的时候如果依然还是用这个浮漂的话,会不会没有漂相?答案是不一定!接下来我会讲为啥不一定。

2、吃铅量低,灵敏度一定很高吗?

去到渔具店,问老板娘哪个浮漂最灵敏,老板娘长得够滋润,可能啥也不懂,一年都没钓过鱼,就知道最近大家都在买这个浮漂,化氏佛手1504最近卖的最好,吃铅量小,买它!它最灵敏,这个给口最好了。思考一下,第一老板娘推荐的不一定错,但是老板娘给你的答复非常绝对。她只看到了浮漂吃铅量低的这个优势,真正背后的原因没有解释给钓友。

如果是我,我会问这个钓友?你手里都有哪些浮漂?大概吃铅量多少?你现在调几钓几?当我问完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会告诉他要不要再买一支浮漂,而不是推荐他买浮漂。我除了喜欢收藏浮漂之外,常用的浮漂不会超过3支,大家可以猜一下我都会用哪些类型的浮漂?三只浮漂足够用,剩下的装在漂盒里,留着收藏。

3、到底怎么用好浮漂,才能做到灵敏度高?

假设有两只浮漂,一只吃铅量在1.0g,一只在2.0g,第一只我调平水钓8目,另一只我调2目钓一目,你们讲哪一个更灵敏?灵敏度高,不是绝对的事情,他是在相对的情况下,才能够发现灵敏度高。同一只浮漂,同样的水域情况下,很多钓友可能会意识到一个情况,我夏季调平水钓3目甚至钓5目,经常顶漂甚至黑漂;但是到了冬季,不能够在这样调钓,而是转变调钓的方法,不是你的浮漂除了问题,而是你的调钓在影响出口。

冬季我建议一般选用,0.8-1.5g左右的浮漂足够用,并且也能很轻松的钓到鱼,不管什么材质,不管什么漂型,暂且都忽略不计。因为最大的影响因素你已经控制住了,剩下的在于你的调钓优化。线组的粗细,用饵的大小,钩的大小等等也会影响出口的效果,所以钓鱼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系统的事情,融汇贯通,钓无定法。下一期再聊关于线组等问题哈,今天发现了这个情况,所以提前给正在乱花钱的钓友提个醒,别着急下手买!

每天钓鱼小妙招:

冬季作钓,我建议钓友们在线组选用方面,建议范围:冬季最高温度10度以内,0度以上的钓友们,可以把线组放到0.6的主线,子线用到0.25,你会有不一样的惊喜,大胆尝试一下吧,真的会有意外惊喜。

钓组灵敏度与漂相、饵态的关系


垂钓钓组的饵、钩、坠、漂之间的连结,是以柔性连结为主。在这种状态下,钓组中的某一元件的位移,并不等于整个钓组的位移。因此,如果孤立地分析浮漂的长短粗细、饵钩对水底的压力大小,得出的结论一定有误。同是调四钓二,钓一漂深的钓组和钓十米深的钓组的灵敏度是不一样的。同是脑线弯曲,弯曲的程度不同,钓组的灵敏度也会不同。在许多情况下,钓组的灵敏度与饵钩的大小、饵钩对水底的压力大小是没有关系的。

去年夏天,一个远隔几千里的钓友出差路过我处,我们在水库边一起讨论半水调漂问题。这个钓友半水调目后,又放长水线去确定钓目。在这时候,我说:请你检查一下,你现在的调目是多少。他去掉钓饵一试,调四目变成了调二目,这个钓友好不奇怪,不知这是怎么回事。我说,这是因为你的调漂方法有问题,你没有注意调目的水线长度。

现在以调四钓零为例来分析。在调四目的时候,钩与水底的距离必须精确确定。正确的方法是,第一步,在铅坠的重力小于浮漂浮力的前提下,先在长脑线钩上挂一铅皮,让长脑线钩触底,调整浮漂,让浮漂的漂尖与水面齐平。第二步,保持浮漂在水线上的位置不变,调整铅坠,让漂尖露出水面四目。

在单粒饵重能压沉二目漂尖的情况下,钓组在调四目后,长脑线钩与水底的距离必须是漂尖四目的长度。如果小于四目,下一步的钓目会大于零目,无法实现调四钓零。如果大于四目,挂饵后的饵重稍大,哪怕是大万分之一毫克,漂尖就会沉入水中,不会与水面齐平,也无法实现调四钓零。

有些人在调四目时,只是让双钩不挂饵,悬浮于半水就行了,这样调出的调四目太不准确了。在实验室的条件下有时也许可以将就,一旦到了野外,调出的四目就会出现大的变化。

钓目可以多于调目,这是钓界在浮漂有灵敏点之后闹出的又一个笑话。空钩时漂尖露出水面的目数为调目,有饵时漂尖露出水面的目数为钓目,只要饵的比重大于水,就绝不会实现钓目可以多于调目。

你可以说,我的调目只以半水调出的那个调目为调目,或者说,我把水线、脑线的重浮力差忽略不计。是的,我们可以设想一种情况,不计算水线、脑线的重浮力差。但是,在调漂时,钩与铅坠的重浮力差却万万不可忽略。铅坠、双钩落底,不就等于调漂时去掉了铅坠、双钩吗?如果调漂时去掉了铅坠、双钩,调目不会发生变化吗?还会是调四目吗?

脑线的长度,决定着钓组的饵钩运动盲区的范围大小,脑线越长,饵钩运动盲区的范围越大,钓组越迟钝。水线的长度,决定着钓组的饵钩运动盲区中心的高低,水线越长,钓组的饵钩运动盲区中心越低,钓组越迟钝。

钓组在钓一标深时,如果要确定钓组的调目(或钓目),其水线、脑线的总长就要等于一标的长度,否则,就不是钓一标深的调目(或钓目)。钓组在钓一米深时,如果要确定钓组的调目(或钓目),其水线、脑线的总长就要等于一米,否则,就不是钓一米深的调目(或钓目)。钓组在钓十米深时,如果要确定钓组的调目(或钓目),其水线、脑线的总长就等于十米的长度,否则,就不是钓十米深的调目(或钓目)。

同是调四钓二,钓组钓一标深的调目和钓十米深的调目是不同的,其不同之处首先是水线的长度不同;同是调四钓二,钓组钓一标深的钓目和钓十米深的钓目也是不同的,其不同之处也首先是水线的长度不同。

在确定调目的时候,要首先精确确定水线的长度。其原因不只是因为一般情况下钓线比水重,有时能明显影响标尖沉浮。在钓线在水中的重浮力差为零时,我们还是要先确定钓线的长度。水线的长度,是确定调目、钓目的必要条件。这就和我们穿的鞋子一样;它不但分左右,还有大小号码的区别。鞋子的左右之分,等于调目、钓目之分,鞋子的号码大小,等于水线的长度不同,如果把鞋子只分了左右,而不管号码大小胡配对,穿在脚上就不一定合适。一些人说的调四钓五、调四钓六,就是把调目、钓目配错了对。

所谓的调四钓五(或调四钓六),是在半水调四目后,又放长水线,使一钩或双钩落底。在钩的重力不对标尖发生作用时,标尖露出水面五目或六目。这就象人的一双鞋。调四的水线长度与钓五(或钓六)的水线长度不同,这样胡乱搭配,一定会出现错误。

人们一提起调四钓零、调四钓一、调四钓二、调四钓三、调四钓四,就知道调四是说钓组在无饵时标尖显示四目。而钓零、钓一、钓二、钓三、钓四,是说钓组在有饵时标尖显示零目、一目、二目、三目、四目。可在钓组在调四钓五、调四钓六后,钩上无饵时标尖显示多少目呢?能显示四目吗?

钓组在调四钓五、调四钓六后,如果继续放长水线,只要铅坠不触底,标尖不会有明显变化,可以调出无数个调四钓五、调四钓六。如果不确定这些调目、钓目的水线长度,就无法区别它们,无法比较它们的灵敏度。

因为铅坠落底,我们常用的传统钓法钓组可称为底坠钓组。钓组的主线和脑线一般较细较软,铅坠、饵钩入水落地后,如果推动一下饵钩(只要推动的距离不超过2倍的脑线长),铅坠一般不会运动。钓组的这种连结方式,我们称为柔性连结。在分析钓组灵敏度的时候,我们把钓组的这种连结方式理想化,不考虑钓线在纵向推力作用下的支撑力。

如果把漂相与饵态综合分析,我们可以用如下方法提高台钓钓组灵敏度:

1)尽量缩短脑线。

2)让钓组中的脑线尽量拉直。

3)将调目调多些,钓目调少些。

传统钓增加灵敏度方法详解


在传统钩中我们用的是死坠,也就是说让坠沉于水底,鱼在吃钩的时候,除了自身的拉力还要加上鱼钩、鱼食、和坠石的重量,鱼漂才会动。(这样就得不到第一信号)。

现在介绍的方法可以让鱼漂的灵敏度大大提高,就是用台钩中的铅皮座,不要用快速别针,塑料的那种中间是空心的,在鱼线上穿入一颗太空豆,再穿上铅皮 座,铅皮痤要很松在鱼线上可以上下动,然后再穿上一颗太空豆,最后再绑好鱼钩。这时要固定好离鱼钩最近的那颗太空豆,然后把上面的太空豆的距离和下面的太 空豆固定在两个铅皮座的长度,这时铅皮座就可以在两颗太空豆中间上下滑动,也就上说这时的坠石不是死坠而是活坠了。把线组投入水中后,坠石一样沉于水底, 但鱼在吃钩的时候,只拉动了鱼钓和鱼食因为铅皮座在两颗太空颗中间是上下滑动的,而坠石又沉入水底,鱼在吃食的时候,拉力就把鱼线从铅皮座中拉出了一个铅 座的距离,此时坠石并没有动,而在鱼漂上却以表现出了一个下顿的信号即第一信号。自然灵敏度就大大提高了。

如何调四钓二(调四钓二)


调四钓二是台钓的基本调标方法。顾名思义,调四钓二就是指调标的时候空钩半水调四目,即示标露出水面四目;钓的时候挂上双饵,调整浮漂位置,使示标露出二目。

如何实现调四:

多在铅皮座上绕一些铅皮,抛入水中,漂标沉到水中不见出来,然后提出,一点点剪去铅皮,直到漂尾露出水面四目。

如何实现钓二:

将钓饵挂在双钩上,抛到钓位,反复多次调整浮漂位置,直到让漂露出二目。这就算实现钓二了,也真正找到底了。

调四钓二详细步骤:

第1步:台钓对水底的地势要求很高,最好是平的,不平的话,每次抛竿钓目会有变化的,影响钓鱼,第一步是挂大铅坠找底后确定钓点,钓点的前后左右是否平整必须探好,做到心中有数。

第2步:找底后确定主线长度,将浮标向下调20-30厘米,去掉大铅坠,准备调标。

第3步:调整铅皮到浮标露出四目。

第4步:挂实际垂钓大小的饵料,钓目调整到两目。

台钓调钓力学分析很重要,因为钩在水底状态看不见,完全是力作用的结果,不知钩饵在水底的状态可以说很难理解到台钓的精髓。理解钩饵在水底状态光靠想象很容易出错,现以调四钓二为例和大家一起分析下各种力的作用及饵料状态。

要分析调钓过程各种力的作用结果,必须要有前提条件,没有明确前提条件的力学分析会出现分歧而无法讨论。比如,带钩调钓和不带钩调钓的分析结果就不同,所以没明确前提条件的分析是无本之木、无根之水,无法论断的。

浮漂吃铅量与浮漂灵敏度的关系


相信许多钓友都喜欢选择吃铅量大的浮漂,而我也不例外。那么吃铅量与浮漂的灵敏度有何关系呢。

先举个例子,如果俩辆同样的货车,一个空车,一个装满一车沙子。以同样的速度走下坡路。那个这个装满沙子的车要比空车的煞车难度大的多。(惯性与质量等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中学物理学过,我就不再说了。不信就站在火车前500米看情况,开个玩笑。)

说到这我们就少不了说浮漂的灵敏度与惯性的关系了。当然这必须要用俩个只有材质不同,其他都一样的俩款浮漂做比较了。一只浮漂我们要想把它拉下水,需要的铅皮要比浮漂的本身质量要大的多。我们以调平水为例(钩离底下同),也就是说吃铅量大的这只浮漂加上所需铅皮的质量要大与吃铅量小的浮漂。

说到这我们就可以这样理解,还是以调平水为例,由于吃铅量大的浮漂的线组的整体质量要大与吃铅量小的。在受到向下的同样的力时,吃铅量大的浮漂是不是就像装满沙子的货车难以煞车呢。有些人也提过空心浮漂吃铅量大而没人用的问题,我没用过,我只能说空心浮漂里面是空气,空气受温度的影响极不稳定。这也许就是原因。

对浮漂吃铅比的理解

浮漂吃铅比,是整支浮漂的重量与调平水时全部配铅的比例。早年一次初冬钓小鲫鱼,折白雪公主漂且无备品,只好用大小相仿的桐木漂替代,配铅减一小半,不想顿口渔汛更加敏感、清晰,不是说浮漂吃铅比越大越灵敏吗?当时十分疑惑。浮漂吃铅比是一个很有议论的题目,2支外形完全相同只是吃铅比不同的浮漂对悬坠钓线组有哪些影响或作用呢?讲点自己的理解。

一、浮漂材质对吃铅比的影响。

浮漂分为漂身、漂脚和漂尾三个部分。

漂脚可用实心尼龙棒、玻璃钢棒、碳素材料棒制成,这几种材料的比重(比重范围大致在1.42.1)都大于水的比重。

漂尾可用实心尼龙棒、玻璃钢棒、碳素材料棒和空心塑料管制成,只有空心塑料管的比重小于水的比重。

漂身作为主浮体是决定吃铅比的核心因素。现在做漂身的材料主要是孔雀羽、巴尔莎木和芦苇。

孔雀羽因自身比重较大很难做出2.5倍以上吃铅比的浮漂;

巴尔莎木和芦苇可做出3倍以上吃铅比的浮漂(如泛宇出品的:巴尔莎的罗汉Ⅱ伏的3号漂,自重0.8克、吃铅重2.5克,芦苇的如来LB-0301的4号漂,自重1.16克、吃铅重3.56克)。

同时,漂身、漂脚、漂尾长短、粗细,特别是空心尾,都对整支浮漂的比重有很大影响。单纯追求高吃铅比的浮漂与水情、鱼情无补也需要很高的代价。

二、浮漂吃铅比的物理含义。

浮漂吃铅比就是整支浮漂比重的外在反映,相互是反比关系,吃铅比越大意味着整支浮漂的比重越小,比重小的浮漂能为线组提供更多的承载浮力。

三、浮漂吃铅比对线组的影响。

线组是一个柔性的水下系统,通过线组的整体运动使浮漂产生目视信号,浮漂吃铅比决定了线组的配重分布,吃铅比小配铅少,吃铅比大铅坠重(就是俗话说的大头在下),对线组的定位功能、诱聚功能、信号功能都会产生不同影响。浮漂吃铅比大、线组铅坠(为说话方便,将其它水下组件一并归入铅坠讨论)配重就大,线组的质量分布更加不均衡,反之亦然。

1、对线组定位功能、诱聚功能的影响。用吃铅比大的浮漂,有利于线组快速定位提高垂钓效率,同时也使两摆行程加快减低了部分诱聚功能,两者不可兼得。

2、对线组信号功能的影响。由吃铅比大的浮漂组成的线组好比是用绳子连接着的由火车头和一节空车厢组成的列车,显然,让你先拉动惯性很大的火车头再带动车厢肯定不容易,鱼咬钩要先拉动铅坠然后再带动整个线组,道理是一样的,换句话说,这样的线组在鱼保持相同吸食力的情况下,出动作给人的目视特点是:顿感弱下行幅度大。线组整体重量越小越易启动,丛杰讲授的大棚冬钓瓜子鲫线组即为典型案例,但线组重量分布越均衡越易启动、漂像顿感越明显的观点常被忽略。

我个人理解:浮漂应放入线组这个系统中,根据水情、鱼情动态考量,吃铅比12的浮漂有利于线组重量分布均衡,打深打快打远是大吃铅比浮漂的长处,扬长避短,用好不同吃铅比的浮漂应是长进钓技的一个方面。

什么是调四钓二?怎么调四钓二?


调漂是台钓中的基本功,调漂不准确或者调漂不符合水情,都有可能导致空竿或鱼获变少,其中调四钓二是台钓中最基本的基础,无论在黑坑还是野钓,如果不知道怎么调漂的情况,可以使用钓四钓二的方法,今天就来跟大家说一说怎么调四钓二。

一、调四钓二的关系

1、首先要弄清楚调四钓二的关系,钓目无论是放在2目上,不管是下顿还是顶漂,都可以看的很清楚,所以很多钓友不管调几目,都喜欢钓2目,只是为了看得更清楚而已。钓多少目不需要认真的对照,看漂的时候只需要看漂尾长度,钓目如果越长越不容易观察长短变化。

二、为什么要调四?

为何调四呢?调四钓二讲究的一饵触底,一饵悬浮,要达到这种状态,单饵的重量应该在是1目,双饵当然就是2目了,所以反推一下,钓2目,双饵重2目,那只能调四目了。

三、怎么调四钓二?

在举个例子,如果调四目,如果双饵重四目,单饵重二目,这个时候就可以钓二目,保证双饵都是可以到底。不过,钓鱼并不能从钓灵和钓顿辨别那种是最好的方式,只能说要在适合水情和环境中做出选择。再举例来说,调四目双饵重一目,这个时候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钓二目,因为饵重的重量超过目数,所以调漂一定考虑饵重。

四、野钓的调漂思路

1、首先钓鱼前一定要充分考虑饵重,你今天是用鲫鱼饵还是鲤鱼饵,饵料比重大还是小。用搓饵还是用拉饵,这些都会影响饵团重量的。甚至说今天就打算用蚯蚓钓了,想要蚯蚓到底,需要如何调漂。

2、调几钓几其实无所谓,重要的是饵料到底是什么状态,或者说钓的时候你希望饵料在水底是什么状态。如果比重大的饵料,钓目可以高一点,调低钓高。如果饵料轻,甚至用虫饵,为了保证饵料到底,可以调低钓高。

调四钓二


调四钓二是台钓基本的调漂方法。顾名思义,就是指调漂的时候空钩半水调四目,即示漂露出水面四目;钓的时候挂上双饵,反复调整浮漂位置,使示漂露出二目。

调四钓二介绍

调四钓二是台钓的基本调标方法。

如何实现调四

多在铅皮座上绕一些铅皮,抛入水中,漂标沉到水中不见出来,然后提出,一点点剪去铅皮,直到漂尾露出水面四目。

如何实现钓二

将钓饵挂在双钩上,抛到钓位,反复多次调整浮漂位置,直到让漂露出二目。这就算实现钓二了,也真正找到底了。

调四钓二详细步骤

第1步:台钓对水底的地势要求很高,最好是平的,不平的话,每次抛竿钓目会有变化的,影响钓鱼,第一步是挂大铅坠找底后确定钓点,钓点的前后左右是否平整必须探好,做到心中有数。

第2步:找底后确定主线长度,将浮标向下调20-30厘米,去掉大铅坠,准备调标。

第3步:调整铅皮到浮标露出四目。

第4步:挂实际垂钓大小的饵料,钓目调整到两目。

调四钓二调钓过程力学分析

台钓调钓力学分析很重要,因为钩在水底状态看不见,完全是力作用的结果,不知钩饵在水底的状态可以说很难理解到台钓的精髓。理解钩饵在水底状态光靠想象很容易出错,现以调四钓二为例和大家一起分析下各种力的作用及饵料状态。

要分析调钓过程各种力的作用结果,必须要有前提条件,没有明确前提条件的力学分析会出现分歧而无法讨论。比如,带钩调钓和不带钩调钓的分析结果就不同,所以没明确前提条件的分析是无本之木、无根之水,无法论断的。

1、前提条件

带钩调漂(不带饵);浮漂为硬尾(常见粗细);钩,袖3#,单钩重1.5目;饵,普通鲫鱼饵,单饵重2目(小黄豆大小,并假设饵重在调钓过程中保持不变)。

2、分析目标

调四钓二过程力学呈现及钩饵状态。

3、调漂过程力学呈现(见图1)

4、施钓过程力学呈现及钩饵状态分析(见图2)

结果:下钩触底,下子线拉直,上钩悬浮

调四钓二图解

调漂方法第一步:到达钓点,选好钓位后,挂上线组,先卷上一个比较重的铅皮,把浮漂向下多拉一点,抛杆到钓点,这时应该看不到浮漂。如果还能看到浮漂就再加重铅坠(这时如果是水浅了就再向下拉浮漂),直到完全看不到浮漂为止。

调漂方法第二步:然后一点点剪铅皮,一次少剪一点,多试几次,直到看到浮漂第四目。如果看到的目数比四目多了就加一点点铅皮,如果看到的目数四目少了就再剪一点点铅皮,直到看到四目。这时需要再验证一下双钩是否离底,很简单,把浮漂再向下拉一点,(比子线长五公分左右)使水线变短,抛杆到钓点,看目数,如果有变化说明调的不是半水(即双钩离底),再通过加减铅皮修正,使目数达到四目。如果目数没有变,说明刚才就是双钩离底,不用再动了。

调漂方法第三步:方法是在钩上挂一个相当重的铅皮。如果想一钩到底,一钩悬浮,把铅皮挂在长线的钩子上,如果想两个钩都到底就把铅皮挂在短线的钩子上,然后抛到钓点。这时如果刚才的浮漂没动,现在应该是看不到浮漂,浮漂又完全沉到底了。再提杆,把浮漂向上拉,重复多试几次,直到看到两目,就是所谓的钓二了。

操作注意事项

1.在实际作钓过程中,不要一味拘泥于调四钓二,应该根据具体的水情鱼情作出变通。

2.饵料的重量在调漂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饵团大了、重了,就会显不出二目,甚至连一目都不显示;饵团小了、轻了,浮漂就会沉不下去,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

子线与灵敏度的一些介绍


第一条措施钓友们比较常用。用传统钓法钓鱼,钓友都知道,脑线越短,钓组越灵敏。在钓大鱼的时候,为了增加钓组的隐蔽性,用的脑线可长些;在钓小鱼的时候,要提高钓组的灵敏度,就可以把脑线剪得再短些。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钓组的灵敏,有的钓友甚至取消了脑线,把铅坠直接焊在钩把上,称为朝天钩。单从钓组灵敏度考虑,没有脑线的朝天钩当然最灵敏,只要有鱼吃饵,浮漂就会有所反应,钓手就可以观察鱼吃饵动作的全过程,避免操作失误。朝天钩的缺陷是鱼容易发现钩把上的异物,钓手的动作稍迟,鱼就会吐钩。没有脑线的朝天钩钓组尽管灵敏,经常使用它的钓友还不多。

第二条措施受条件和技术,采用它的人不多。在台钓未传入之前,它只是少数钓鱼高手的独家看门兵器。要提高铅坠的高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较难。这是因为要这样做,浮漂漂体、漂尖的浮力要适中,漂体浮力小,难以确保铅坠悬空;漂尖浮力大,又不能确保饵钩落底。只有同时具备合适的浮漂和正确的调漂技术,才能又让铅坠悬空,又让饵钩落底。短脑线钓组比长脑线钓组灵敏,为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钓友们往往容易忽略,要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容易。由于铅坠与饵钩之间柔性连结的特点,一个钓组如果铅坠落底,直接影响浮漂沉浮的并不是饵钩,而是铅坠。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饵钩无论怎样变化和运动,只要不拉动铅坠,浮漂都不会有所反应。这个空间范围我们称它为钓饵运动盲区,在水底地面比较平整的情况下,钓饵的运动盲区范围是一个半球体,球心是铅坠,球半径是脑线长度。

要比较两个传统钓法钓组的灵敏度,只要看钓饵的运动盲区大小就可以了。钓饵运动盲区大的钓组灵敏度低,钓饵运动盲区小的钓组灵敏度高。长脑线饵钩的运动盲区比短脑线饵钩的运动盲区大,因而我们可以说脑线长的钓组灵敏度比脑线短的钓组灵敏度低。

在浮漂浮力足够大的情况下,如果我们缩短水线(浮漂座至铅坠之间的钓线),铅坠就会离开水底。在这种时候,直接影响浮漂沉浮的仍然不是饵钩,还是铅坠。只要饵钩的运动不拉动铅坠,浮漂还是不会运动。表面上看,这种做法是提高了饵钩运动盲区的高度,但它的实际效果与缩短脑线的效果相同。

在一定范围内,坠的高度越高,等于脑线的长度越短。在铅坠悬空时,一旦出现脑线垂直于底的情况,也就等于脑线短到了极限,它的实际效果与朝天钩的效果相同,只要饵钩稍有运动,就会牵动铅坠引起浮漂运动。这种情况也可以这样理解:由于漂体的浮力与铅坠的重浮力差相平衡,我们可以忽略漂体和铅坠的作用不计,直接以饵钩为坠。人们都说长脑线的台钓钓组比短脑线的传统钓法钓组灵敏,这与脑线越短钓组越灵敏的基本法则并不矛盾。

当然,垂直的长脑线悬坠钓组与无脑线的朝天钩钓组还是有区别的。由于悬坠钓线饵钩运动盲区的存在,在鱼吃饵抬头时,朝天钩钓组没有盲区,送漂距离较大;而悬坠钓组受盲区的影响,送漂距离往往很小。另外,由于台钓钓组一般是双钩饵,它们之间又相互牵制,这与朝天钩钓组也稍有不同。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说,台钓的长脑线实际是传统钓法的无脑线,它既保留了朝天钩钓组灵敏度极高的长处,又避免了朝天钩钩把上有异物的缺陷。这大概也是台钓组灵敏度极高又易于连续获鱼的原因所在。

确定浮漂灵敏度的分界点 自由选择钓灵与钓钝


浮漂的调与钓都有灵与钝的区别,在调钓中钓灵一般是指双钩饵离底;钓钝一般是双钩饵到底。在竞技钓中钓灵一般是指双钩饵离底;介于不灵与不钝之间是指一钩饵躺底,另一钩饵触底;钓得最钝是指铅坠触底站立。

竞技钓与台钓的区别有两处比较明显,一处区别是竞技钓中灵与钝之间有明确的分界点,第二处区别是竞技钓钓钝的范围较大,钓钝最大限度地做到了让铅坠触底的状态,人们称之为钓底 坠跑线的方式。

一、确定灵钝之间的分界点

竞技钓不比休闲钓,竞技钓中滑口鱼较多,吃口杂乱无章,为了应对这一复杂的状况,我们一定要将读漂的调钓范围扩大。很明显,如果仅仅只是双钩饵离底与双钩饵到底,则其灵与钝之间的可调范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需要定好灵与钝之间的分界点,可将漂尖的首目看作是最低的目,也就是最灵的一目;将漂尾的最后一目看作是最高的目,也就是最钝的一目,然后决定调几目钓几目作为一个灵与钝之间的分界点。

比如调四目钓四目,这样调钓基本属于灵与钝之间的分界线,也就是折衷后的既不灵也不钝的状态。那么我们就可以在此基础上灵活变化,在灵与钝之间灵活选择。

假如我们将调四目钓四目变化成调四目钓三目,这就属于从灵钝之间的分界点出发,逐渐趋向于钓灵;然后继续可改为钓二目、钓一目,也就是继续越来越钓灵。

假如我们将调四目钓四目变化成钓四目半,这就这就属于从灵钝之间的分界点出发,逐渐趋向于钓钝,随着钓目逐渐增大,最终铅坠触底,也就是一直到越来越钓钝。

所以我们确定了灵与钝之间的分界点后,就可以熟练地掌握并运用了,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即调目大于钓目就属于钓灵,调目小于钓目就属于钓钝了。

二、把握灵或钝的不同层次

调2钓2时就要比调3钓3要灵些,而调3钓3就要比调4钓4灵些,依次类推至最高的目数。换句话说,浮漂的目数有多少,可供我们判断的分界点就有多少,从第一目算起越往上就越钝。

这么多的分界点可让我们调出许多的灵钝之间的类型,比如钓灵就有不同的类型,可调5钓4,也可调4钓3,也可调3钓2,其中最后的调3钓2就是最灵的钓法。

再比如钓钝也有不同的类型,可以调5钓6,也可调4钓5,也可调3钓4,其中最前面的调5钓6就是最钝的钓法。总结起来也是一句话,即不管是钓灵还是钓钝,高目要比低目钓得钝。

三、根据鱼情调整,归纳总结直至熟练运用

现在我们明白了灵与钝的调整规律,我们在进行竞技钓时,就能十分精准地知道自己的浮漂的灵钝状况,灵,究竟灵在哪个层次上;钝,究竟钝在哪个层次上。

同样是钓灵,但程度有细小的区别;同样是钓钝,但程度也有细微的差别。不要小看这微小的差别,当池中的鱼儿情况发生变化时,我们就能通过微调调目与钓目,找到最精准的调钓方式。根据变化的鱼情,有必要的时候还要及时更换别的浮漂。

做一个有心人,每次垂钓时,心中记下调钓的过程,灵与钝在哪一个层次上,回家后做好笔录,以便以后归纳总结。如果我们一直这样用心,时间一长,我们就会对灵钝的处理了然于胸,就能十分灵活地根据鱼情而调漂了。

四、注意事项

浮漂的目数有多少,就有多少个分界点,灵或者钝的层次就有多少个。但在实际操作时,由于浮漂的类型不同,钓者就要先熟悉浮漂,在使用中领悟其不同的层次,达到熟练的状态。

这种确定灵钝之间的分界点、自由选择钓灵、钝的范围的调钓法,是十分灵活的,它没有机械地告诉我们去调几钓几,而是一种规律,需要钓者根据自己的浮漂特性去灵活把握,鱼情变化时,钓者就可运用这种规律去微调或修正。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小崔解读:调四钓二与调钓灵敏度》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夏天钓鱼调几钓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