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钓鱼钓用什么饵。

用饵是垂钓中的第一要素,理由是:无论你钓技再高、竿具再好,甚至说水里的鱼儿再多,你的饵料人家不吃,任你是金杆、金钩也白搭。因此,我始终把用饵看作是钓鱼的第一要素,也是最关键的环节来看待。

但时下市面上鱼饵数千种,每个牌子都有几十个系列,且都有不同的受众,只有用得多了才会对它的效果有些了解,可谓各有心得,褒贬不一。那么我们,尤其是初学钓鱼的朋友,怎样把握用饵原则,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谁也不可能把所有的饵料全部试用一遍,况且还有地域、季节、钓场情况、天候条件等等因素的制约。所以,为了不使新钓友走进用饵的误区,我总结多年垂钓经验,在这里谈一点心得:

一、把握基础饵料不可少的对口性原则

基础饵料指的是鱼在生长过程中所经常食用的物质。比如鱼塘用的喂养饲料、湖库环境下鱼所能依赖的自然食用材料。这两点的第一点可以通过了解塘主得知或询问其他钓友得知;第二点可以通过观察钓点附近生长的作物、植物情况分析或从当地钓友处了解得知。

在掌握了所在钓场基础用饵前提下,结合以往成功经验适当加入对象鱼所偏好的成份即可。也就是说,在塘则偏重于饲料,在湖、库、江河等自然水域则偏重于周边农作物和水生物、虫、螺、贝类等食料。

不迷信密方、偏方,不落入商品饵宣传误区,尤其是在网上商品饵宣传铺天盖地的情况下,我们更要学会学习、学会借鉴,切不可生搬教条。人家那是做生意,为商品饵作广告,他活出的饵料和钓上鱼来的饵料是不是一回事我们不得而知,人家选择的钓场是不是真正意义上水广鱼稀的湖库,我们也不得而知,只看到暴连和竿竿上大鱼的火爆场面。

所以我劝大家:坚持到哪儿、说哪儿、用哪儿,经分析研究后进行适当调整,忌乱加、多加。最简单的办法是看谁上鱼好就照方抓药,现学现用,实在没有也不妨,你谦虚点直接向人家索要一些用也没啥不可嘛!毕竟天下钓友是一家,钓鱼人的心都是相通的。

二、重视状态合适的适口性原则

在味型对路、辅饵为主料服务的前提下,饵料的状态也十分关键,即柔软度、发散效果要适中。这里必须要求我们了解自己所使用饵料的特性,大概分为四类:一是针对性大类(不同鱼的偏好);二是味型类;三是状态类;四是活体类。其中起到诱鱼决定性作用的是一、二、四类饵料,这是决定他吃不吃的因素。

而第三类饵料实际上就是单单为饵料状态服务的,有它没它不影响鱼吃与不吃,它只决定鱼吃得了吃不了、吃的快与慢的问题。说白了,你拿些面粉、麦麸都管用。因为无论是鱼饲料还是商品饵,它的松软程度不是活好了就可以达到你想要的附钩效果和溶散度的,因而必须增减粘稠度。

散了加些面粉(拉丝粉),粘了加些麦麸类膨化物,正是饵料状态的因素才决定了拉饵、搓饵的区别,决定了饵料的附钩性、溶散度。比如在闹小鱼时,饵料就要相对硬一些;在鱼吃口不好时就要软一些,方便它进嘴;而在钓浮时、钓快鱼时又希望它溶散性好一些,便于把鱼引诱到离底位置或聚留在窝底内。至于软硬程度怎么才算适中,需要我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通过观察作出判断,进而给予正确的调整,这就是要学会变。

关于变,全国著名垂钓大师化绍新可谓是变中专家,他在选位、用饵、线组使用和垂钓技巧上最为擅变,他的变化都是依鱼情变化而变化,每每都是在进行了充分的分析研究后而采取了应变之法,以求达到最佳效果。关于化老师这方面的教学片,建议大家多上网看看,相信你会受益匪浅的。

三、谨防大杂烩式多而全、浓而烈的过度添加做法

在国内钓鱼圈内流行着春醒夏淡秋香冬浓的钓谚,它是长期以来钓鱼人用饵经验的总结,讲的是规律性,可供我们作为用饵原则来学习、借鉴。但凡事都有一个度的问题,把握好了是借鉴,把握不好就成为了滥用,这一点十分关键。如果你超过了这个度,即使我们遵循了这个规律,也未必会有好的结果。

比如在垂钓鲢鱼的用饵上,它只需要微酸、微臭,并不是越酸越臭,但在实际钓行中,就有人追求越酸越好、越臭越好,结果大多人就适得其反。还有人拿一堆子商品饵,看着这个想用点,看着那个也想用点,认为这个有必要,认为那个也有道理,不经意间少则五、六种,多则十几钟,把好东西全放齐了,结果鱼就是不认。

说明什么?说明你的饵料失去了特点、没有了针对性,成了鲤不亲、鲫不认、鲢不吃、草不就的大杂烩。还有钓友喜欢浓烈,把一种味型添加到极致,大有不腥倒人不拉倒、不香晕人不罢休之势。而实际上呢,腥、香、臭、酸都是相对的,只需要略加突出就能够对付鱼类那灵敏的嗅觉和不同的偏爱了。

有研究表明,人体荷尔蒙旺盛的人他的上鱼率较常人偏少,这也是大家应该了解的。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就是一例,他钓不上鱼的原因就是因为自身荷尔蒙多的原因。可想而知,荷尔蒙什么味道?这在我们人类中间可以忽略不计的东西,而在鱼类来说,它就可以十分敏锐的感知,何况香精、香水。

总之,钓鱼用饵是一门学问,是我们钓鱼人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它关乎每次钓行的成败。所以,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摸索,然后加以分析、利用,最终为钓友的钓鱼实践提供正确帮助。本人相信广谱,但绝不相信万能,更不迷信密方,因而在此只谈心得,不推荐配方。即便和朋友谈饵料,也只限定在那天、那时、在那个塘、用了什么饵、取得了什么效果。

最后套用一位钓友在网上的留言来结束今天的感言:钓鱼有风险,用饵须谨慎(原话是:钓鱼有风险,下竿需谨慎)。以上心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相关知识

配饵开饵的基本原则,老钓手分享


饵料是我们钓鱼过程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所以饵料的搭配、知道怎么正确地开饵用饵就很关键了,同时这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步骤,很多钓友在开饵的时候心里没有底,随随便便能用就行了。这样的做法是非常不正确的,大家都肯定会发现不注重饵料会让我们的鱼获非常尴尬。关于这个困扰了许多钓友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配饵和开饵到底是怎么做的。

1、开饵要有针对性

鱼儿喜欢吃的食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候,某天使用效果很好的饵料,在天气、鱼情、水情发生变化了之后,垂钓效果就没有那么好了,所以钓友们一定要根据各种条件的变化,更换饵料或者添加某些添加剂。另外,还要注意饵料的新鲜程度,要保证饵料的色香味俱全,才能更好的引鱼儿上钩,如果饵料变了质,那就更应该更换了。

2、控制好饵水比

有时候,同一种商品饵有些钓友开的好,有些钓友开的不好,其实,这就是因为饵料状态的差别导致的。调制饵料的时候,首先要将饵料加水搅拌均匀,然后静置几分钟,等到饵料吸水膨胀之后再进行揉搓。

加水最好能够一次到位,不能太干也不能太稀。如果鱼饵太干,下水后雾化的会很慢,诱鱼效果也会比较差;但如果鱼饵太稀,又会导致饵料入水后雾化太快,容易从鱼钩上脱落。饵料的软硬程度一般以下水到水底之后,一分钟左右就能成片状,雾化较好为标准。一般理想的状态是,饵料下水后就开始雾化,然后沉到水底还能剩下二分之一。通常来说,深水区,饵料应该稍硬稍黏一些,浅水区,饵料应该稍软稍松一些。

3、现场调制饵料

饵料最好能够现场调制。对于垂钓高手来说,一般准备的饵料种类都会比较多,然后到了现场再根据垂钓当天的天气、鱼情、水情等等方面的情况来判断使用什么饵料好。如果在垂钓过程中,因为鱼儿咬钩情况及各个方面的变化,需要及时更换饵料的,就及时更换,选择一种最合适的饵料来垂钓,一定不能不顾饵料垂钓效果的好坏,一直用一种饵料从头钓到尾。

夏季野河垂钓的用饵原则


每年的夏季我都会常驻野河垂钓一番,在野河中垂钓要想钓有所获,科学用饵是重要地一环,所谓科学用饵就必须要针对钓点环境鱼类的生态习性等生物相关知识科学的制订用饵地原则和技巧。在野河用饵,根据钓点、鱼情的不同有以下几个原则;

一、所用饵料要清淡,以自然谷物为主。

野河中地鱼类生性胆大,对食物要求不甚严格,而且吃食凶猛,同时野河内小杂鱼地数量比较多,对腥香类食物尤为敏感,为了有效避免杂鱼闹钩,垂钓时就应以自然清淡地谷物香饵料为主,我一般首选玉米粉、豆饼、米饭、面粉等(必须是当年生产地新鲜产品)。也可根据垂钓地目标鱼种在上述基础饵中适当加入10%-30%地商品饵料。如果小杂鱼闹钩不是很厉害。且又主钓小鲫鱼则可用蚯蚓等荤腥饵料垂钓。

二、所用鱼饵要经得撞击,确保鱼饵到水底

这里说的撞击指的是水流的冲击和小杂鱼的攻击。我有一个老钓友在野河垂钓已有好几年地历史,遇到问题很善于钻研,他看了很多书籍, 买了很多饵料,做了很多研究, 可就是钓不到鱼。另有一个十余岁地聋哑孩子却经常钓到大鲤和鲫鱼。有一次我看到老钓友不慎把钓饵掉入水中,小杂鱼蜂拥而至其掠食一空,这说明他用的饵不是鱼不吃, 而是无法到底。我叫他将钓饵调硬点试试, 不一会儿就有鱼上钩了,这说明在流水河中垂钓,切不可照搬静水垂钓地方法。饵料必须比静水地饵硬。 这样才能使钩饵迅速, 直接到底。

三、所用鱼饵要软硬适中,要有好地适口性。

适口性好,就要求饵做得软一些,这和原则2看起来是矛盾的。 但这是一个问题地两个方面: 原则2是为了确保鱼饵沉底和防止小杂鱼地攻击,强调要把鱼饵做得硬一点,原则3则从鱼饵地适口性入手,要求饵做得软一点,这就要求我们在软硬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这个结合点主要是适中地软硬度。

如何做到鱼饵软硬适中是野河鱼饵调制地核心问题,其关键是要找出一个检验地标准,而这个标准又不是一个一成不变地定量, 因为水流速在变、深浅在变、 闹钩地小杂鱼多寡在变,在不同地天气状态下小杂鱼闹钩地凶猛程度也在变, 因此鱼饵所谓适中地软硬度也在变,在一般情况下水流速度快、水位高、小杂鱼闹钩凶时饵料宜硬一点,反之宜软一点。

这里根据我多年地实践经验给大家一个大概地判断标准:在鱼儿口好地情况下饵料入水后浮标即有鱼讯,这表明钓饵已经落底,有鱼在吸食饵料;2-5分钟不管有无鱼上钩,如果浮标没有鱼讯,起钩时上又无残饵,则表明饵料软硬度较为适中;如果浮标长时间反应不停,起钩时饵还挂在钩上,表明饵料太硬;如果下钩后一直没有鱼讯只瞬间反应,起钩时钩上又没有饵,则表明饵料太软。如果鱼口儿不是太好,则无法用上述标准判断,但可根据饵在钩上附着时间来判断。

钓鲫鱼时2分钟内轻轻提竿,饵还在钩上表明钓饵能沉底。 如果钩上没有饵, 表明钓饵过软;在2分钟内提竿有饵时,约在5分钟之后再次提竿, 钩上还有饵表明钓饵过硬,没有饵则表明钓饵软硬度适中。如果是钓鲤鱼,判断饵料软硬标准地时间可延长至8-10分钟,在这种情况下,饵料可先调得软点,再逐步向硬过渡,直到达我们理想下地状态为止。

夏秋野河垂钓的用饵原则


每年的这时段常在野河垂钓,我所垂钓的野河,是一条能行驶800吨以下船舶的人工开凿的河流,河道笔直,宽窄一致,河底平坦,河边没有挺水植物,少有潜水植物。它没有小港小汊的那些转弯的自然滩头,也没有明显宽窄缓急的水面。在这样的野河中垂钓要想钓有所获,科学的用饵是重要的一环。要做到科学用饵,必须针对其水文特点、鱼类的生态和生物学习性科学地制定用饵原则和技巧。

一、野河的自然水文特点

水质流动,且流速变化较大。汛期、雨后流速快;枯水季节、干旱少雨时流速缓。常年水位变化较大,枯水季节水位较低,但较稳定,汛期水位较高,但不稳定。我经常垂钓的这条河,涨水期间,平均深度6-7米,最大流量1137立方米/秒,最大流速3.67米/秒。枯水时最小流量1.88立方米/秒,最小流速0.031米/秒,平均深2.19米,最小深1.7米。

鱼类的生态特性和生物学习性:野河鱼类的生物群落较杂,可钓鱼种主要有鲤、鲫、鲹条,其次还有草、鲶、黄颡,但数量都不多,而小杂鱼却特别多。野河鱼类游动性较大,枯水季节上游的鱼类一般顺流而下,汛期下游的鱼类则逆流而上,同时涨水时库、塘的鱼类随着溢洪水流大量进入河中,是一年中鱼类最多的时节。

野河鱼类生性胆大,食性较杂,对可食品种要求不甚严格,吃食凶猛。天气变化对野河鱼类的影响也较大,夏季阴雨天气压低或天气转凉、水温降低时鱼就离底上游至中、上层,晴天气压高鱼就下沉至底部,高温天气鱼大多也在底部歇凉。

二、野河用饵原则

根据以上特点,野河垂钓用饵总的原则是:

1、所用饵料要清淡,以自然谷物香为宜。野河可钓鱼类生性胆大,对可食品种要求不甚严格,吃食凶猛。野河内小杂鱼多,对腥香类食物尤为敏感。为了有效避免小杂鱼闹钩,就应以自然清淡的谷物香饵料为主。一般首选玉米粉、豆饼、米饭、面粉等,但必须是当年生产的新鲜产品。

也可根据垂钓的目标鱼种在上述基础饵中加入10%-30%相应品种的商品饵料可明显提高上钩率。我在钓鲫鱼时加入30%的疯1或30%的八一五效果较好,钓鲤鱼时加入10%的钟馗鲤也可明显提高垂钓效果。如果小杂鱼闹钩不是很厉害,且又以钓小鲫鱼为主,则可用蚯蚓等荤腥饵料垂钓。

2、所用鱼饵要经得起水流的冲击和小杂鱼的攻击,确保鱼饵能到达水底。这看起来是一件简单的事,其实做起来可没那么容易。有很多老钓手经常不无遗憾地说:我就是在这河里玩不好这砣子(面食),不论用什么做的砣子这河里的鱼都不吃。不是不吃,是他的钩到水底后根本就没饵了。

我有一个老钓友,在流水河中垂钓已有好几年的历史,遇到问题很善于钻研。他看了很多书籍,买了很多饵料,做了很多研究,可就是钓不到鱼。另有一个十余岁的聋哑孩子,却经常钓到大鲤和鲫鱼。我的这们钓友常常蹭在这孩子的身边,拿着他的饵眼看、鼻嗅、口尝、手揑,可到头来仍然是不得要领。

他很懊丧,自叹不如一个刚开始学钓鱼的哑童。有一次,我看到他不慎把钓饵掉入河边水中,小杂鱼蜂勇而至将其掠食一空。这说明他用的饵不是鱼不吃,可能就是没到底。我叫他将钓饵调硬点试试。不一会,他就开始有鱼上钩了。这说明在流水河中垂钓,切不可照搬静水垂钓的方法,饵料必须比静水垂钓的要硬得多。什么雾化性、可溶性在流水河中恐怕难以谈及。

3、所用鱼饵要软硬适中,要有很好的适口性。适口性要好,那就要求饵要做得软一些。这和原则1看起来是矛盾的,但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原则1为了确保鱼饵沉底和防止小杂鱼的攻击,强调鱼饵要做硬一点,原则2要鱼饵适口,那就要做得软一点。

这就要求我们在这软硬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这个结合点就是适中的软硬度。如何做到鱼饵软硬适中,这是野河鱼饵调制的核心问题,其关键点是要找出一个检验的标准。而这个标准又不是一个一尘不变的死标准。因为水的流速在变,深浅在变,闹钩的小杂鱼多寡在变,在不同的天气状态下小杂鱼闹钩的凶猛程度也在变,因此鱼饵适中的软硬度也在变。

一般情况下,水的流速快、水位高、小杂鱼闹钩凶时饵料宜硬一点,反之,宜软一点。这里根据我多年的实践给出一个大概的判断标准:在鱼口好的情况下,饵料入水后浮标即有鱼讯反应,表明钓饵落底,有鱼在吸食饵料;2-5分钟不管有无鱼上钩,如果浮标的鱼讯停止了反应,起钩时钩上无残饵,表明钓饵软硬较为适中;如果浮标的鱼讯长时间反应不停,起钩时饵还挂在钩上,表明饵料太硬;

如果下钩后一直没有鱼讯反应或鱼讯只有瞬时反应,起钩时钩上又没有饵,表明饵料太软,钓饵落底后很快脱钩或根本就没有落底。如果鱼口不是太好,则无法用上述标准判断,但可根据饵在钩上的附着时间来判断。

钓鲫鱼时,2分钟内轻轻提竿,饵还在钩上,表明钓饵能沉底,如果钩上没有饵,表明钓饵过软;当在2分钟内提竿有饵时,约在5分钟外再次提竿,钩上还有饵表明钓饵过硬,没有饵表明钓饵软硬适中。如果是钓鲤鱼,判断软硬标准的时间可延长至8-10分钟。在这种情况下,饵料可先调软点,再逐步向硬过度,直到达到标准为止。

三、野河面饵的制作方法

一般的钓手都会制作面饵,本文只作简略提示。

①纯玉米面的制作。纯玉米面有一种独特的自然香味,对鲫、鲤有极强的诱引作用。很多钓手为了不破坏这种香味,常不添加其它原材料而单独以其作饵。玉米面单独作饵,比不参面粉的饵料黏性要差一些,为了弥补其不足,必须将上笼蒸的时间延长一些,一般上大气后再蒸20分钟左右。垂钓时要细揉慢揑,在通过水调软硬度的同时,直到揉起筋来。

②混合饵制作。混合饵配比一般为玉米面50%+豆饼25%+面粉25%。这种饵

老钓手浅谈钓鲫鱼红虫的用法


刚刚进入春季,虽然大部分钓友在冬季一直在坚持钓鲫鱼,但随着气温、水温的回暖,鱼儿的活性也会慢慢恢复。所以说,目前这个季节又快到了野钓大板鲫的黄金季。无论南北,当气温稳定在10度左右时,我们就可以选择使用红虫饵来尝试作钓鲫鱼了,一般在这个回暖的季节使用,效果会非常好。

钓鲫鱼使用红虫的方法有很多,今天我主要为大家介绍两种。分别适用于有小鱼闹窝的水域和不闹小鱼的环境。因为红虫有含大量的蛋白质成分,其表皮也会散发各种鱼体钟爱的“信息素”,所以,一般当气温大于5度时,我们使用红虫饵作钓很可能将小鱼招致窝点,这就会给我们作钓带来极大的麻烦了。

为了避开野钓闹小鱼的情况,我们在使用虫饵时,我建议参考传统钓法包食手法来进行诱钓。包食我们可以使用以谷香、香型味型的鲫鱼饵料配方加粘粉来搭配。一般我的个人习惯是腥香味型由少至多,因为过腥的味型是吸引小体型鱼的关键。谷物味型虽然诱鱼效果在春季不如腥香饵料,但虫饵外的包食会逐渐脱落直至露出红虫饵,随着一杆一杆诱饵窝料的投放,窝点的诱饵窝料越来越多,这会逐渐吸引更多的目标鱼进窝。最终当鲫鱼进窝时,便可被钓钩上的“诱人”的虫饵所吸引而疯狂进食。早春季节一般要钓远水,我们建议大家使用传统钓钓组或海竿滑漂钓组来实现。两种钓组的配置方法我们今天就先不过多赘述了,分享中仍以红虫饵的使用为主。

一般,学会了应对闹小鱼鱼情的方法后,我们在没有小鱼闹窝的水域作钓时,自然就轻松得多。红虫饵的应用思路也就很多了。

首先我们可以结合当前季节选择使用虫饵配合适合当前季节的诱饵窝料,进行边诱边钓。仍以钓鲫鱼用虫饵为例,在确定没小鱼的情况下,直接可上腥香型诱饵窝料,提升诱鱼效果。当发现鱼儿的进窝信号后可再单独上虫饵进行作钓。

此外红虫饵也可以直接做成拉饵直接使用。一般我们会用“母虫”或“虫牙子”来制作,制作红虫拉饵需要用到“虫饵伴侣”类产品开制。一般我会先准备母虫若干,然后将它们平铺到开饵盆底,随后取出“虫饵伴侣”,轻撒到母虫上薄薄一层。注意,虫需要尽量保持干燥,在添加完伴侣后需轻轻晃动饵盆,让条虫都包裹上虫胶。最后调整母虫拉饵干湿度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手蘸水,轻弹到母虫的表面,水量一定要少。最后直至所有母虫可以收拢成一团,请拉可以拉出饱满的“虫球”。

使用这种状态的饵料一定要保证虫的散落性,一般饵料入水后不散即代表胶类饵料加多了。如若太散,残留不足三、五根虫,则代表红虫伴侣加少了。这样会导致饵料落底后,钩上无残留,来鱼也就没钓咯。

好了,关于“虫”的使用心得我们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大家喜欢!

钓鱼用饵原则


一、因鱼制宜因为不同种类的鱼,其天然食性是不同的,所以垂钓用饵要因鱼制宜,例如鲤鱼是以动物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草鱼、鳊鱼以吃草为主,鲢鱼吃浮游植物,鲫鱼是以植物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鳙鱼吃浮游动物,鲶鱼、鳜鱼等肉食性鱼类吃小鱼小虾。各种鱼的天然食性具有遗传性,是其品种的属性,也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是鱼类适应环境形成的特性。因鱼制宜的理论基础就是,想钓某种鱼就要用该种鱼喜吃的食作为饵。二、因地制宜因为在不同的水体中,即使是同一种鱼,其食性的喜好也是有差别的,所以垂钓用饵要因地制宜,这也是钓友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鱼的道理。鱼的食性虽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因为气候条件、地质状况、地理环境等的不同,不同水体中的饵料生物是不同的。为了生存需要,鱼要不断摄取食物,而且其摄食的只能是其所生活的水体中存在的食物,因而不同水体中的同一种鱼也会有一定的食性差异。在养殖水体中,由于水体中天然饵料不能满足鱼类的摄食需求,需要大量投喂人工饲料,不同的养殖水体投喂的饲料种类不同,因而造成食性差异。吸引鱼吞吃的原因是该食物中所含的某种能激起鱼类摄食欲望的化学物质,而并不仅仅是因为喜吃某种具体的食物。只要食物口感较好(一般以柔软为佳),其中含有能激起鱼类摄食欲望的化学物质,即使不是该种鱼类天然食性中的组成部分,也会引起该种鱼类的吞食。所以,鱼类的食性有着较大的可塑性,也存在着一定的变异性。垂钓用饵时,必须考虑具体某一水体鱼的实际饵料来源,并以此为依据,针对性地用饵,不能过于拘于鱼的天然食性。
钓鱼用饵原则

老钓手浅谈使用蚯蚓钓鱼方法


钓友前往河水、湖泊或水库钓鱼时,大多数情况下都会选用蚯蚓饵,尤其是在春季和冬季,这种高蛋白荤饵是大部分肉食性鱼类和杂食性鱼类的进食目标,能吸引大部分鱼群开口。那么,具体野钓期间该如何用饵呢?今天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些相关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一、加工蚯蚓饵一般情况下,为了节省作钓时间,大家会去渔具店买现成的蚯蚓,这样做并没有什么错,而且大家可以通过一些手法将蚯蚓变得更具吸引力,感兴趣的钓友一起来看看吧!

1.将买好的蚯蚓饵或从土里挖出来的蚯蚓放到木质、瓷盆等这样的容器中。在野钓前两天,找一些半干状态的细腻沙土或泥土,接着将蚯蚓放到这种土壤里。蚯蚓在这种半干状态土壤里会快速出现缺食脱水情况,这时候它们会从体内向外排除保护液,蚯蚓整体会变的细一些,但皮质的韧性依旧很强,这种饵用来穿钩或提竿遛鱼时不会轻易断裂,减少跑鱼机率。2.蚯蚓在土壤中生活,自身带有很浓郁的土腥味,这种味道能降低江河、湖泊、水库等自然水域里鱼群的警惕性。我们建议大家在使用蚯蚓饵作钓时适量加些别的辅料来诱鱼。比方说,在前去水库钓鱼时,弄适量红糖水和蜂蜜喷洒在蚯蚓的外皮上,混合后的腥甜味道对鲫鱼有很大的吸引力,不过,糖份会加速蚯蚓的死亡,钓友最好在抛竿前再进行这步操作。

二、使用蚯蚓饵的小经验蚯蚓自带土腥味,且富含高蛋白,大家究竟要如何用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优势,不让小杂鱼将蚯蚓截杀在水面上呢?接下来,我们就给大家分享一下相关知识。大家在使用蚯蚓饵作钓时,可参考商品饵或自制鱼饵开饵方式。可以先用粉饵做诱饵窝料诱鱼,然后拿蚯蚓为钓饵作钓。因为大家去湖泊、水库钓鱼,自然水域的对象鱼密度比较低,要味道更强一些活借助雾化效果诱鱼进窝,可将干散状态的粉状鱼饵包裹在蚯蚓的外面,这样一来粉状鱼饵入水之后很快就会散落,小杂鱼们非常喜欢它的这种雾化效果,当饵芯和蚯蚓落到水底之后,很容易就能被对象鱼发现了。不过,钓友也可以直接单钩挂蚯蚓,另一个钩子挂商品饵团作钓,这样方法也边诱边钓,野钓中有很好的效果。

经常使用蚯蚓的钓友应该也发现了,蚯蚓比较滑,取饵和装钩时很不方便。大家在取蚯蚓的时候千万不要用铲子铲或是用手拽,我们我们可以在土壤表面用一块湿润的纸盖住,一会就会有蚯蚓爬出来了。装钩时,可在饵料盘上撒一点粉状鱼饵,然后把蚯蚓在饵料里滚一下,这样蚯蚓就再也不滑啦,不喜欢商品饵的钓友可使用黄土,也能达到相同的效果。好啦,到这里为止,今天给大家介绍的用饵技巧就结束了,相信看过这篇文章的钓友都深有感触。另外,感谢各位钓友的阅读,祝愿大家每次作钓期间都能收获对象鱼。

把握冷暖天气用饵原则-钓鱼科学用饵


热天气用饵和冷天气用饵;用饵的原则是不一样的。

热天气生饵熟饵都能用,冷天气只能用熟饵而不宜用生饵(动 物活饵除外)o

日平均气温在3 0℃以上时,为热天气用饵范围。

气温在1 5℃以下时,为冷天气用饵范围。

热天气用饵要防臭、防酸、防变味、防脱水,下钓用饵的时间 要掌握好,注意及时换饵,不能久泡久停。特别是高温晴日和南风 劲吹的天气,无论是动物饵还是和湿的饵团,一定要采取保护措 施,要用湿毛巾之类方法将蚯蚓、粉饵团等饵遮盖或包裹起来,防 止高温将饵烤干、失去水分,无法上钩钓鱼。

冷天气用饵原则是熟字当头,不论窝饵钓饵都是如此,用大 米、豆粉、油糠等作饵,都应炒熟、炒黄后直接打窝,不必用白酒 泡浸。用灰面等粉饵作钓饵,也应蒸熟或用开水冲熟后使用。其 实,冷暖天气的用饵原则与鱼的生理状况有关,夏季热天气之中, 鱼的消化能力强,所以对生饵、鲜饵更感兴趣。而冬春冷天气之 中,鱼的消化能力减弱,最怕消化不了,自然对熟饵情有独钟。拿 钓草鱼为例,热天用青草、谷芽钓鱼,十拿九稳;冷天用馒头熟粉 之类作饵,容易得手,钓友不妨一试。

老钓鱼人的配饵开饵三原则


饵料搭配是钓鱼过程中最复杂的一个步骤,怎么搭配饵料,每种占比多少?饵水比优势多少?这一个个问题可难坏了不少钓鱼人,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下老钓鱼人的配饵开饵三个原则。

1.现场调制饵料

饵料最好在现场调制。高手钓鱼,一般准备的饵料种类较多,到现场可以根据天气、水情和鱼情等方面的情况来判断使用什么饵料好。垂钓过程中,根据鱼咬钩的情况及各方面条件的变化,需要及时更换饵料。一种饵料不合适,就换另一种。不能不顾饵料效果的好坏,一种饵料从头钓到尾。

2.控制好饵水比

同样的商品饵,有人开的好,有人开不好,这就是饵料状态的差别。调制饵料,先将饵料加水搅拌均匀,静置几分钟,等饵料吸水膨胀后再进行揉搓。加水最好一次到位,不可太干或太稀。鱼饵太干,下水后雾化慢,诱鱼效果差;鱼饵太稀,下水雾化太快,容易从鱼钩上脱落。软硬程度一般以下水到水底后,一分钟左右能成片状,雾化较好为标准。理想的情况是下水就开始雾化,沉到水底还剩1/2。一般情况下,深水区,鱼饵应该稍硬粘一点;浅水区,鱼饵应该稍软松一些。

3.开饵有针对性

鱼喜欢吃的东西不是一尘不变的。一般情况下,今天使用效果很好的饵料,在天气、水情、鱼情发生变化时,使用效果就会不那么好。这就要根据条件的变化,改换饵料或加上某些添加剂。同时,要注意饵料的保鲜,保持饵料的色、香、味等本色。如果饵料变质则应立即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