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虾的水域垂钓用饵。
钓鱼重在用饵,准确地说饵料决定了渔获,楼主将垂钓用饵的防忌分享,也是个人之见,祝各钓友抛竿爆护,钓钓更开心!
一、忌用饵不对口:凡使用适合鱼的口味,鱼喜欢进食的饵料钓鱼,就叫对口,否则就叫不对口。
二、忌回收饵重用:钓鱼一定要用新鲜饵,越新鲜越能诱鱼钓鱼,鱼饵也是一鲜当三香的。
三、忌生熟饵不分:钓鱼用饵是有生熟之分的,熟饵四季能用,生饵主要用于夏季。
四、忌荤饵素饵无别:荤饵与素饵的用法是有区别的,钓温驯鱼的荤饵以腥饵为主,腥饵可分为全腥饵与半腥饵两种,全腥饵以动物饵为主体,如蚯蚓活 蛆等。半腥饵则以鱼粉虾粉与植物粉饵组合而成,素饵则分为生素与熟素两大类。生素饵有青草、树叶、谷芽之类。熟素饵有熟灰面、熟豆粉、商品粉饵等。
五、忌迷信小药秘方:添加剂主要分为香、甜、酸、鲜之类。不管哪一种添加剂,都有局限性,都不是万能的,就像广谱特效药一样,治病的范围是有限的。如果我们不论组合什么饵料都往里面加同一种添加剂,为配饵之大己任何一种添加剂的用量过大,都会产生负面效应。
六、忌随手配饵:配饵一定要分清主饵、副饵、添加剂三个组成部分。这里推荐配饵比例为6比3比1或6比3比0.5比0.5,也就是说,主饵六成、副饵三成、添加剂一成,或两个0.5成。
七、忌异香并用:不论是在本味饵中还是自制配方饵中再加入袋装香粉饵,都属于二度加香。鱼饵的二度加香中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同香并用,一种是异香并用同香并用的鱼饵,在使用中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异香并用就难免不会产生异常了。
八、忌大饵小饵不辨:鱼大鱼多要打大窝,鱼小鱼稀打小窝;钓大鱼要上大饵,钓小鱼用细饵,这都是由水底的鱼情来决定的。
九、忌反复抓捏软饵:用灰面等粉饵和湿作钓饵,属于软饵,切忌不要反复抓捏这类软饵。软饵经过反复抓捏之后,会越捏越熟,越捏越硬,挂在钩上很难掉下来。
十、忌异味串饵:钓鱼用饵串上异昧是会影响钓鱼的。异味串饵的途径有以下几个:1.手上有异味,2.装饵和饵的盆未洗干净,3.装饵的塑料袋上 有异味,需要防范的是:用灰面等软饵上饵一定要洗手或用湿毛巾擦拭干净,切记不要在身上抓痒之后再去上饵。抓过蚯蚓的手和抓过鱼身的手去接触灰面等软饵, 都有可能异味串饵,会钓不上鱼的。
相关推荐
野外垂钓的用饵技巧介绍
在日常垂钓过程中,有不少钓友质疑饵料在野塘垂钓中的使用效果,常常有野鱼不就饵、还是蚯蚓好等言论,事实果真如此吗?非也,没有不就饵的鱼儿,只有鱼不吃的饵料。
一方水土养一方鱼是泛指普遍规律,特别在野水,鱼儿也是动物的一个种类,它的生长和发育与人类一样离不开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等基本元素,而富含这些成分的载体大多集中在动植物体内。野鱼的食物链是什么?主要还是水生物、浮游生物、昆虫、粮食与植物残屑等;
蚯蚓之所以是万能饵,原因就在于它的蛋白含量高、腥味重,是杂食性鱼类的最爱。现代饵料中,以红虫、蚯蚓、螺肉、虾粉等为原料的饵料众多,杂食性鱼儿岂能有不喜欢之理?以谷物、麦麸、玉米、甜薯、海藻、氨基酸等为原料的饵料香气四溢,素食性鱼儿岂有不开口之理?
那么,为何有野鱼难就饵之说?
一、是惯性思维作祟;
二、是对饵料了解甚微;
三、是缺乏用饵经验和开饵技巧;
四、是初始败阵失意心态加重。
传统钓,用饵讲究天然、活性,蚯蚓、红虫效果尤佳,饭粒、玉米粒、灰面、红薯粒也非常好用。台钓,或者说悬坠钓法,讲究用饵诱、钓、留三合一的过程和状态,追求对鱼讯的准确判断和钓组的灵敏度,用于传统钓的钓饵也可用于悬坠钓,只是诱、留的效果大不如粉饵。 野鱼虽然其警觉性很高,但也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睿智,与人类相比毕竟是低等动物,路亚钓就是典型的拟饵骗局,现在风靡全球,凶猛性鱼儿狂咬不止。此理反证,通过人类的科学配方和精细加工出来的饵料,鱼儿能有不喜欢的道理吗?
竞技钓大多为池钓,传媒表象基本为饵料之战,似乎让人觉得饵料只能用于池钓;大凡参加过或熟悉竞技钓的钓友都知道一个天大的秘密,那就是池钓的绝密配方和杀手锏是找到本塘颗粒,亦称原塘颗粒。为什么,养殖鱼有偏口性,用什么喂就用什么钓。那么,野塘呢?它的食物链是什么,就相应用那些具有广谱性的同类饵料钓。当然,不同对象鱼,要用不同的饵料去作钓;道理非常简单,饵料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本身就是针对天然饵料的特性研制而成,它具有一般野鱼广谱性的偏口食性特征。
那么,野钓用饵主要应讲究那些技巧方能凑效呢?
1、目标鱼和主攻饵要同步确定:
开饵不能想当然,不能整成大杂脍,钓什么鱼,就选择专攻对象鱼的饵料,不要轻易使用综合饵垂钓某一种目标鱼;
2、开饵的基本原则不能相违背:
主攻饵+基础饵+状态饵是饵料搭配的基本原则,味型搭配要一致,颗粒饵、粉饵要结合使用,用饵比例要突出主攻饵,基础饵和状态饵是配角,不能喧宾夺主;同时,饵水比的控制一定要严格;
3、要按季节搭配不同饵料味型:
不同季节用饵味型不一,这是最基本的常识。冬春主腥味,夏季主清淡,秋季主甜香,反季节配饵会大大影响钓效;
4、饵料状态是关键的技术节点:
状态不好难有满意鱼获,既要追求雾化效果,又要讲究一定的黏性,软硬还要适度,只有配置出适口性强的饵料,才会有鱼儿的频频咬钩;
5、不迷信饵料和小药的万能性:
垂钓中要增强用饵的信心,但不要迷信饵料和小药。实际野钓过程中的水情、鱼情都非常复杂,钓手要综合评判,善于临场应变,不能教条,不能囿于成见,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要密切关注钓场鱼儿的食性、特性和偏口性,不能一款饵料打遍天下钓场,善变和应变,是一个成熟钓手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6、要有避杂鱼、反截杀的技巧:
野钓用饵的最大难度在于钓手的避杂鱼、反截杀技巧,如何对抗杂鱼、截杀等非正常外力的干扰,需要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历练,三言两语是道不明白的,其中,加重浮漂的吃铅量、注重饵料味型和颜色搭配、增加饵料的黏性等是常用对抗办法;
有丰富的天然饵料用饵经验,有厚重的商品饵料使用技巧,垂钓的乐趣焉有不增之理。
详细介绍鱼饵的诱引功能-钓鱼科学用饵
鱼饵的诱饵功能主要分为气、味、形、色、声五个方面。
气:气有香气、腥气、膻气、臭气之分。.香气饵主要诱引温驯 鱼,如鲫鱼、鲤鱼、鳊鱼等。腥气饵主要引诱上层凶猛鱼,如鱤 鱼、鲔鱼、鲈鱼等。膻气饵主要引诱底层凶猛鱼,如鲶鱼、鲴鱼、 黄鸭叫等。臭气饵诱引功能较宽,温驯鱼、凶猛鱼都不会拒绝,由 发臭的食物而定。用香饵诱鱼,并不是越香越好,在清水、瘦水 里,用淡饵、本味饵诱鱼,效果同样不错。
味:味有甜味、酸味、咸味之类,鲤鱼、鲫鱼等温驯鱼对甜味 饵感兴趣。草鱼、鲢鱼等中上层鱼喜欢微酸饵。鱤鱼、鲔鱼、鲈鱼 等鱼不会拒绝咸味饵。甜味饵、酸味饵、咸味饵都得讲度,鱼饵过 甜、过酸、过咸都会影响诱鱼效果的。淡甜、淡酸、淡咸的诱饵当 为首选,其中也包括本味饵。其实,鲜味饵是最能诱鱼吃食的,将 氨基酸之类增味剂兑入饵中,效果十分好。
形:形有方形、圆形、豆形等多种形状。多数情况下,饵料的 形诱引是动感诱引,特别是在浑水里钓鱼,不论什么形状的诱饵, 一定要让鱼饵在水体巾动起来,拟饵钓是最为典型的形诱引。
色:鱼饵的色诱引以红、黄、白、青、花诸色为主。红色、黄 色为暖色,适宜冬春季钓鱼使用。白色为中性色,青色为冷色,白 色饵、青色饵适合夏季钓鱼使用。花色饵似虫鱼,以诱钓上层凶猛 鱼为主。诱钓温驯鱼的饵料不宜过于艳丽、刺眼,异常色泽是会影 响诱鱼的。
声:声诱引也叫响声诱引,将饵料丢投于水面的响声是能诱鱼 的,鱼对响声是敏感的,是有条件反射的。用竿尖在水面划动制造 轻微的响声,或往水面丢投少量的碎石,都是可以诱鱼的,但不宜弄得太响,以免惊鱼
水库钓鱼必杀饵-爆炸饵的详细介绍
每当外出钓鱼归来都有一种心情,总想把当天的见闻,风景,过程,收获立即介绍给大伙儿分享。每次帖子出来不同程度的都介绍了一些用饵,钓法的情况,由于季节的不同,水的深浅、钓法、钓饵均不同。
有很多钓友来短信或电话相询,为了省事,方便大家交流,现将过去发帖点滴归纳起来,大家共同探讨。由于近期正值此钓法的旺季,就从爆炸钩钓法开始吹起,我各人取名就叫四季爆炸饵吧,
一、爆炸钩钓法 (饲料饵)
1、做窝:要钓到鱼,必须窝内有鱼,所以须做窝。冬季做窝采用鱼饲料2斤,稍粗包谷面4斤,永戈鲤鲫饵一袋,或臭谷子一袋,或刘眼镜鲤鲫粉一袋,鱼粉二两,玉米自发粉二两,拌匀后加水,能捏成团即可。冬季垂钓水深6至10米,距离40至60米远。开春后以上配方均减一半,垂钓水深4至6米,距离20至30米远。主钓鲫、鳊、鲤。
2、钓饵:鱼饲料一斤,包谷面半斤,永戈鲤鲫饵一袋,骨粉二两,玉米自发粉二两[主窝]、飞杆三两,不要太干,捏成大汤园这么大即可。
3、打点:打爆炸钩一组最佳配置为五支,主窝内常留三支杆,三个饵,要求准确打到一个位置上叫打点。饵的雾化要求稍快,约十分钟。根据大鱼不进窝的原理,另两支杆抛向主窝的左右前方十米,十五米均可,称为打飞杆,要求雾化稍慢约两小时,可获大鱼。
此饵是特殊鱼饵料,比重很轻,价格比普通饲料贵五角。
把饵一端做齐做平,分四个方向埋钩,钩尖向外。鱼吃饵分两种形式:(1)啃、(2)吸。有时饵到底,在紧线时便有鱼上钩,这就是鱼啃在了钩尖上而自挂上的。然后十几分钟后饵雾化了,钩埋在了饵的下面,鱼吸饵顺带吸进钩而被挂住。
鱼猾时用尾巴扇起饵,让饵漂浮起来时再吸之,因此就发生了钩挂尾部的事情。再就是鱼吸氷喷向饵,让饵漂浮起来再吸之,因此就发生了钩挂鱼腮部位的事情。因此
一、拉鱼时要将杆用适当的力度向上挑一下,以便钩刺得更深。
二、综上所述钩的子线要软要轻最为理想。
三、溜鱼时切忌一拉一顿一挑。
二、爆炸钩钓法(包谷粑饵)
1、做窝:稍粗包谷面五斤,包谷酒糟五斤(要捏烂),玉米自发粉一斤,拌匀后捏成团打窝,冬季垂钓水深6至10米,距离40至60米远。开春后以上配方均减一半,垂钓水深4至6米,距离20至30米远。主钓鲤、鲫、鳊。
2、钓饵:略粗包谷面二斤,蜂糖三两,麻油二两,拌成糊状上锅蒸,上气后二十分钟即可,捏成小鸡蛋大小。主钓鲤、鲫、鳊。此饵适用于大爆炸,饵的大小用船放可达柚子大小或大苹果大小,以钓代窝。
饵料的味型介绍,香饵与腥饵的详细介绍
鱼饵的味道非腥即香,腥是动物鱼饵本身的气味,腥味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虾粉,然而现在很多腥味都能用添加剂替代,香除了植物本身散发的气味,主要是炒、蒸、煮、榨、烹过程中产生的。
1、本味饵
区别于添加剂形成挥发性的香味,钓鱼人把鱼饵本身具有的气味和制作过程产生的气味称为本味。如**火炒制的麦麸、榨过油的芝麻饼豆饼、煮熟的红薯等等都是本味。原塘颗粒是指池塘经常喂的颗粒饲料,也可称本味饵。
本味饵多用于传统钓和休闲钓鱼。因时间限制,竞技钓快鱼为了达到招鱼快的目的,一般不用本味饵,就是用也是在添加剂的配合下增强了浓度。然而一天3或4场比赛,鱼的嗅觉迟钝了,浓香浓腥饵的效果反不如原汁原味的本味饵了,所以竞技钓鱼有个规律:首轮浓腥浓香,二轮之后不是香改腥,就是浓改淡,有的干脆改本味饵了。
用本味饵是为了唤醒鱼的记忆。在大多数池塘都是喂麦子、菜籽饼、豆饼的时候,吃惯了这些东西的鱼就认这个味了。然而,除了味型的认同可以减少鱼的戒备外,尚未驯化的幼鱼以及赛前投放的新鱼则很可能不认本味,于是除钓综合鱼用本味饵,钓时速100--200尾的快鱼都已不用它了。区别于味型多样、性能各异的商品饵,本味饵成本低、制作简单,一口锅、一把铲就能完成。可是鱼饵成为商品后本味饵变了,包括味型、状态都是在添加剂的帮助下得到的。
因此无论休闲钓还是竞技钓一定要把握好饵料的味道,饵料的腥香浓淡大都可以通过添加剂或者小药来控制,但是在大型水域垂钓多年生的大鱼时本味型的粮食类饵料效果往往会更好。
2、腥饵
腥饵里一般都含有大量的动物蛋白以及贝类或海洋生物的提取物,这类饵主要用在低温的天气和钓小体形的鱼类,或是加在其他饵中调节饵料的总体味道,也可以在做窝阶段用来快速引鱼。
钓小鲫鱼时需要注意一下,浓腥饵招鱼迅速,但容易让鱼过度兴奋导致乱窝,而且留鱼效果没有腥香饵好,会出现吃口疲惫的现象。留鱼这个问题并不难理解,有如大鱼大肉一般的浓腥饵是会使鱼很感兴趣的蜂拥而至,但正常的垂钓条件下,鱼的吃口正常,一味的大鱼大肉,鱼便会受不了的,吃着吃着会就有些吃腻了,浮标上的动作会比刚一开始缓慢,而且吃饵力道也大不如先前了。
腥香饵在针对小鲫鱼垂钓后阶段,表现要比浓腥饵好些,吃口即使会变慢也要比浓腥饵好得多,就是我们常说的后劲足,腥中有香味的调节,聚来的鱼就不容易散,而且一般不会产生乱窝的情况。因此短时间的钓小鲫鱼比赛常用浓腥饵,而长时间的垂钓最好使用腥香饵。浓腥饵料还多用在引鱼抢鱼阶段,而腥香饵则多用于正常垂钓,腥香饵中的香可以看做是来冲淡腥的味道,钓鱼人常说的浓引淡钓中的浓引基本就是这个意思。
在钓大鱼的时候加腥饵一般是为了快速引鱼和为了更好的适应鱼对饵料味道的挑剔,到底加什么味道的腥饵,要看所钓的大鱼的吃饵习惯,考虑它们加入和它们喜欢的腥味或是喂养料的腥味相近的饵。
臭腥味的饵料一般含有动物肝脏较多,或是含有鲜赤尾青,多在钓罗非鱼时使用;钓鲤鱼和大鲫鱼时有些特殊的气候环境会导致鱼口很慢,那么加些臭腥味的饵料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再就是有些池塘会有牲畜粪便注入,在这种附近养牲畜的池塘垂钓可以在钓饵中加些臭腥的饵来适应鱼口。
3、香饵
香饵多在钓大鱼时使用,或是为了留鱼而加入。但味比较浓的也可以用来钓小体形鱼。麦香和本味香型饵多在搭配钓饵时做主要原料使用,它们的味道比较纯正,比较容易和其他味道的饵融合在一起。
甜香型在钓某些水域的大鲫鱼时会用到,也可以加在鲤鱼饵里,来增加饵料的适口性。
水果香型和奶香型对大、小鲫鱼都很有诱惑力,水果香型饵针对大鲫鱼使用时要看当地的鱼口偏好,添加量也要注意,加多了会很招小鱼;
奶香型饵的加入量则随意些,钓鲤鱼也会用到这两种香型的饵,但都是用做辅饵来添加的,目的也是为了调整我们做出的饵料的总体味道,或是为了刺激某些特定环境下鱼的吃口。
香精香型的饵料基本都是以添加剂的形式出现在市场上的,用的时候要看好说明来使用。清香型的饵料也可以在搭配时用做主饵,但更多的是在高温季节使用,或是鱼类喜香的水域钓比赛后几场的鱼,或是在闹小鱼的钓场择时使用,味道相对较淡的饵会有效的缓解闹小鱼的状况。
酸香型饵料多是针对鲢鳙的,但在北方碱性较大的水域,夏秋季节针对鲫鲤使用也会有不错的效果。香型饵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感觉所钓的鱼有些变猾了,空钩率高,那么马上在饵里加上些香饵,情况就会有所好转,这点特别是钓鲫鱼时表现的尤为突出。
4、清淡饵
清淡的饵料也多是在高温季节使用,或是针对猾口鱼类使用,也可以用来钓比赛后几场的糗鱼,有时钓浮也会用这类饵料做主料,然后添加对应所钓对象鱼的味道饵。前边说到的这些都是一般的饵料使用规律,我们在选择饵料的味道时最应该想到的就是要适应所钓对象鱼的鱼口偏好。
拿我们常钓的小鲫鱼为例,如果当地的小鲫鱼喜欢香饵,可我们根据正常饵料使用规律选择了腥饵使用,那么在垂钓过程中只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饵料的味道不对口,很少见到浮标的动作,另一种是小鲫鱼见到没怎么吃过的腥饵,突然胃口大开,疯狂进食,但出现后者的可能性极小,所以为了达到我们单位时间钓上更多对象鱼的目的,还是要选用对口的饵料。越大的鱼对饵料的味型越挑剔,对它们出生开始吃到的饵料的味道记忆越深刻,我们在搭配选饵时一定要注意。
钓竿操作四忌详细说明
钓友来信称:他是一个新钓手,没有想到垂钓有这么大的魅力,一下子把他给钓住了。上鱼时总是非常兴奋和紧张,生怕鱼儿跑掉,总想很快将鱼弄上来,有时急了就用手去抓线;有时提着钓竿就往岸边退。钓友们就喊:不要后退。不要用手去抓线。他弄不明白为什么不对,特请予解答。
钓手所提问题,为多数新钓友易于发生的事,在垂钓时不论用手竿或海竿,都易产生一些问题,在这里简要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急于想将鱼弄上来
问题就出在这急字上。鱼在水中有很大的冲撞力,如果钓上大鱼之后,不经遛乏是难弄上来的。所以当大鱼上钩之后,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如何将鱼遛乏,使它失去抵抗的能力,由乏而僵,这时它会随你摆布,易于抄鱼上岸。
思想方法转变了,钓手自会镇定。当然,这首先要相信鱼儿上钩之后,是不易脱钩的,尤其使用带倒刺的钩,更不易从鱼嘴中退出来,只要钓线不松塌,鱼儿就脱不了钩。此外,还要学会遛鱼,这遛鱼很有些讲究,总的就是不能和鱼对着拉,要避其冲撞,领着鱼转圈。《中国钓鱼》杂志曾刊登过许多这方面的文章,可供参考。
上大鱼之后,由于知道不能急于将鱼弄上来,就会冷静下来,想方设法与鱼周旋,这样自然就变急为缓了。
二、上鱼之后人不能往后退
前面提到的遛鱼,就是需要在尽可能大的水面与鱼周旋,以手竿为例,如一支5.4米长的竿,配齐竿线,竿、线共长10米左右,在这个范围内进行遛鱼,即便鱼儿逃窜冲撞,仍有回旋余地。如果鱼上钩之后,人向岸边后退,那么这个遛鱼的水面就缩小了,不利于遛鱼,很容易造成对拉局面,其后果自不待言。再说人往后退,鱼撞岸的机会就多了,许多钓友都有这样的体会:鱼撞岸最易造成跑鱼。所以每当鱼上钩之后,钓手不论使用手竿还是海竿,不仅不能后退,还应尽量往水边站,以扩大遛鱼的水面,同时钓手更便于观察鱼的动向,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
三、鱼上钩之后手不可往竿尖方向上移
有的新钓手当鱼上钩之后,握竿的手便向竿的中间移动,这种操作方法,有明显的不足。鱼竿的构造是上细下粗,当鱼儿咬钩抬竿之后,钓竿随即弯曲,越往下越粗,竿的拉力愈
大,钓手正好利用鱼竿这种由弱到强的通体拉力降服大鱼。如果上鱼时手往竿的中间移动,等于弃柄部强有力的粗节不用,仅靠细小的前半部来承担鱼的冲撞力,这时竿尖往往不堪负重而导致断裂。再者手往上移,后面留着长柄,也不便操作。还有,手往上移,鱼竿的使用长度就短了,这又缩小了遛鱼的范围。所以在上鱼之后,应双手握住竿柄与鱼周旋。
四、上鱼时手不可拽线
有的钓手在上大鱼时用手去提线,似乎觉得竿太软,使不上劲,就用手去抓钓线,想靠这种使得上劲儿的办法将鱼提上来。恰巧就错在这硬拉之上:在一条钓线上,一头是上钩的鱼,如果另一头采用手拉钓线这种硬碰硬的办法,鱼儿必跑无疑。尤其是尚未疲劳的鱼,更不可用手去抓钓线。
用钓竿去和鱼斗,就不会出现上述情况,钓竿有弹性,鱼冲撞时钓竿会弯曲,硬拉碰上软应,鱼儿有力使不上,无法将钩线抻断。
在上鱼的操作中,还可能出现一种与鱼对着拉的情况:这就是鱼上钩之后,钓手未能及时将竿提起来,被鱼将竿拉倒,使它与钓线形成一条直线,称为拔河,这也是硬碰硬,最易发生断钩折线。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上鱼之后将竿迅速地提起来,就是在遛鱼时,竿尖也不能低垂,要使竿与水面呈45角,这时竿的弹力最好,要巧妙地运用竿的弹力将鱼制服。
当然,在垂钓的操作中,还有许多技术细节,在这儿不另赘述。
什么是朝天钩垂钓法的详细介绍
朝天钩是我国南方最常用的手竿钓法。朝天钩又分单钩和双钩两种。其最大特点是鱼坠和鱼钩合二为一焊接在一起。落水后,由于线结朝内,错助于鱼漂浮力和坠的重力作用,鱼钩总是立在地面。坠钩合下,减少了脑线,鱼只要略动食饵,鱼漂就会立即作出反应,所以咬钩反应十分快速灵敏。
由于钓饵略高于地面,而且是立起的,所以非常容易被鱼发现,咬钩率比鱼坠钩分离的要高。朝天钓落点准确。在经常垂钓水域,鱼儿比较狡猾,难钓时,采用朝天钓则每每奏效。
朝天钩垂钓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它没有脑线过渡,在底泥比较厚的水域中使用,鱼儿不易发现,另外鱼坠与钩尖距离仅4毫米左右,鱼坠的光泽往往使鱼产生戒心,不敢轻易咬钩或吞钩时碰到鱼坠后而逃走。因为朝天钩反应灵敏,一般用小漂,所以在风浪比较大,或鱼窝较远时,观漂也有一定困难。
目前为了克服朝天钩钓鱼的弱点,一些地方对它进行了改进,比如加长钩柄,可以拉大坠和钩类的距离,将鱼坠染色可以避免鱼的异物感。也有将坠、钩分离,以短短的硬脑线相连,可以兼顾两种拴钩法的优点。朝天钩一般是上下两钩,钩上可挂一荤一素两种食饵,这样无疑比其他钩法又增加不少情趣。
如何制作和使用颗粒饵的详细介绍
颗粒饵就是用面饵做成的干燥颗粒,一般制成长方体或圆柱体。它的好处是 使用方便,能长期保存,并能钓多种鱼。以湖南的糠粒饵为例,以糠饼为主耍原料,掺杂有碎米、面粉以及香料、中草药等成分,有大、中、小多种型号,既能钓鲫 鱼,又能钓鲤鱼、鳊鱼、草鱼、青鱼,是人们常用的饵料。不仅米糠可做成糠粒饵,玉米、麦麸、豆饼等加人辅料、添加剂,均可做成各种饵料。
颗粒饵的制作方法是,先将吋做钓饵的原料做成而饵,而饵中根据对象鱼分别加入各种添加剂把湿润的饵料通过机械加工制成颗粒.并套上皮筋,然后晒干或烘干。
自己制作颗粒铒,没有机械,用手工制做颗粒饵也不复杂。用按设计配方配好的原料100克,加水调制成面饵,再将面饵置于一块光滑的板上(木板、瓷 片、玻璃均可)压成约5毫米或8毫米厚的薄片,放在太阳下晒至半干,用小刀将其切成颗粒。颗粒大小视所钓鱼的大小,鲫鱼铒大约长5毫米,宽3毫米,厚3毫 米。鲤鱼饵长10毫米,宽5毫米,厚5毫米。草鱼饵长15毫米,宽8毫米,厚8毫米。然后再晒,让其干透。最后套皮筋。
皮筋的套法是:先将皮筋(自行车气门芯)用剪刀剪成一个个1毫米的小圈,然后用镊子的尖端插入皮圏内,再把镊子门张开,纵向夹住颗粒,用手将皮筋从 镊子尖捋向颗粒。颗粒饵就做成了。也可用圆珠笔筒套,将笔芯取下,从笔筒尖端套入皮筋,并把皮筋往笔筒下面捋,捋上装在笔筒后面的颗粒。不过,笔筒的大小 要能装下颗粒饵。
颗粒饵有几个质呈标准:
一是颜色鲜明,能以色诱鱼;
二是味道对路。包括气味和滋味,能适应对象鱼:一般来说,制作颗粒饵料比制作同种钓饵或诱饵时味要稍微重一点,因为制作过程中味道会挥发。
三是饵料入水后能逐渐溶散或者膨化,适合鱼的口味。要做到这一点,原料中面粉的含量小可太多。
颗粒饵做好后,最好用小瓶装好,将瓶盖盖紧,并在瓶中装人一些制作颗粒饵的同一种粉饵,以便保持甚至增强颗粒饵的气味,提高诱鱼的效果。
自制海钓爆炸饵的详细介绍(制饵、调饵、装钩)
制饵:用养猪厂粉碎的玉米粉若干,用冷水搅拌均匀(粉8水2),放入蒸锅蒸至6―7熟岀锅装盆,放至冷却,后加入米酒糟或酒曲拌匀,用干净的塑料袋,无漏气,盛装好,扎好口。气温高放置阳台内自然发酵,气温低放置太阳下晒热发酵,当你闻到有扑鼻的酒香时制饵已完成。
调饵:制成的饵,因粉、水比例,或蒸的时间长短,或发酵的完全已否,会出现过干过湿的现象,在垂钓前要进行调饵。干了加点水和靣粉,稀了加点干玉米粉和靣粉,两手捏团感觉干湿适中为宜。再捏紧一小团饵,放在水盆中,在5―10分钟能散化开为好。
当然,要钓什么对象鱼时,可在饵料中加入适量的对象商品饵。我在垂钓中,从不加商品饵,草、鲤照上。
装钩:紧握一团饵,大约自己拳的3分之2大,从中间分开装钩入内,以下的过程都会。
配饵公式与饵料种类的详细介绍
上学时,学数学、物理的时候,都会有大把大把的公式要记,公式虽然难记,但它是个好东西,它可以让我们在做题的时候更加的容易。不光学习上有公式,咱们钓鱼中饵料的配制也有公式,以后别和我说配饵有多难多难,记住这几个公式,以后你也能轻轻松松配出你想要的饵料了。
配饵方法公式:基础饵+主攻饵+状态饵+添加剂=合适的饵料;
一眼看上去,这个公式未免也太简单了吧。别着急,不懂钓鱼的会觉得这个公式太简单了,最基本的加法,可是对于懂钓鱼,懂配饵的人来说,这里的门道可深了。
配饵,一定要根据你所钓的水域,水域里面有什么样的鱼,你想钓什么样的鱼,你想采用哪种方法来钓鱼,然后再所有的饵料拿出来,分清楚谁是谁,哪些饵料是适合我今天的垂钓的,今天这个天气是不是需要添加一些添加剂,理清了,然后才能开始在进行调配饵料。
接下来,我会给大家注意讲解我们公式中的每个部分。
1、基础饵
作为垂钓时鱼的食物,基础饵很重要。鱼塘里面用来喂食鱼儿的颗粒状饲料打成粉末状之后,就可以用来做基础饵,同时,玉米面、面粉、麸皮、蚯蚓等都可以用来作为基础饵,关键是要看钓的鱼喜欢吃什么。只有采用鱼类熟悉的食物作为原料,才能够满足鱼的需求。要注意的是,基础饵的量要够,要让鱼儿能找到食物,别等到饵料雾化之后鱼儿过来连吃的都找不到,那不是白忙活了。大鱼用大颗粒饵料,小鱼就用细腻的小颗粒饵料。
2、主攻饵
主攻饵,顾名思义,就是你准备主攻钓什么鱼,就要用上这个鱼喜欢吃的饵料,直接在你的基础饵之中添加一些商品饵料,这样可以更好地去迎合鱼儿的口味。比如说现在市面上的老鬼九一八大野战、大鲫终结者都是很好地用来制作主攻饵的配料。
3、状态饵
这种饵是用来改变基础饵状态的。比如说使饵料的雾化就要用到这种状态饵。状态饵可以通过改变基础饵的比重,从而改善饵料的入口性,使饵料可以更好地进入鱼的口中。根据不同的鱼情和水清,改变加入的比重,从而使饵料能够更加好的在水中发挥功效。
4、添加剂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添加剂随处可见,也被成为小药,根据不同的季节和鱼情,加入不同的添加剂,从而改变饵料味型,让饵料拥有不同的味道,从而更好地迎合鱼儿的口味,刺激鱼儿前来觅食,同时也可以增强饵料的适口性。在垂钓中加入适当的添加剂,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配饵的时候,根据实际的情况,适当的将这四种饵料搭配在一起,你就可以制作出一份你理想的饵料了。还在犹豫什么,赶紧动手试试吧。
拉饵的制作方法详细过程介绍
1、什么是拉饵:选择鱼饵原则比重轻、颗料细、另加蛋白粉可以直接挂在钩上,入水化快,拉饵功夫在饵配比和制作上,拉出的饵两个饵团一样大,线干净入水按规定时间一层层雾化;
2、配制拉饵用料:鱼喜欢吃的颗粒、粉粒饵,关键小麦蛋白,添加剂(也称增粘剂粘粉、膨化玉米粉);
3、小麦蛋白粉的粘性:加水的小麦蛋白静置45分钟;
4、用颗粒制作位饵:用开水1:0.7(或更少)加入袋焖1015分钟,(泡开颗粒+15%小麦蛋白+5%增粘剂)放置45分钟;制作注意:不要撅揉,用手团起来反复挤压攥(攥雪球一样)醒几分钟;
5、用颗料粉制作拉饵:颗粒(粉)1杯+15%小麦蛋白+5%增粘剂拌匀+0.9份30度温水沏泡;
制作注意:用手轻轻搅拌后置510分钟,用手团起来,用手挤压在放置一会儿,瓣开有细丝就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