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打窝的技巧。

不少钓友认为,经常有人钓的窝点肯定是好窝点,因为一则被众人认可,其 位置无疑很好;二则经常有人投喂饵料,形成了天然窝点,鱼儿会养成到那里索饵的习惯,容易聚鱼。也有一些人持不同意见,认为经常有人钓的窝点鱼儿吃过亏, 不敢再到那里去,反倒是从没有人钓过的地方,鱼没有防备心,容易钓取。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有道理,就看钓场的具体情况。如果只是短时间内有人钓,鱼没钓 怕、钓猾,老钓点肯定是好的,而且别人使用过的饵料也是好饵料。倘若长期有人钓,水域中鱼已不多了,剩下的鱼恐怕多有遭难的经历,它们不但对老钓点有警 惕,而且对某种饵料的味道也会有戒备,这就需要开辟新的钓点。而且,最好使用别人没有使用过的新饵料。

另外,许多鱼喜欢安静。它们虽然视力不好,但听觉很好。岸上的许多声音鱼都能听见。老钓点经常有人垂钓,而且有时人很多,肯定不安静,鱼不一定到那 里来;从没人钓过的地方既安全又安静,鱼多聚在那里。甚至当有人钓鱼时,鱼躲在无人区,当无人钓鱼时,鱼又到曾经有人钓鱼的地方来吃食,吃完了又叫到老地 方去休息。所以,没人钓过的地方除非无法藏鱼,能藏鱼的话应该是好钓点。

相关阅读

自然水域鱼群的出行特点及寻找准确窝点


钓鱼谁都能甩上几竿,为什么有的人满载而归?有的人空空如也?难道真的是技不如人吗?

钓友们别着急,今天我就为大家一一解析这其中的奥妙。钓鱼不可急,不可燥,寻求方式方法聪明钓鱼。只要你掌握钓鱼秘诀,想钓不到都难。

钓友们的经验告诉我们,钓鱼不能病急乱投医,有的钓友看一直没有鱼上钩就按捺不住性子到处寻找窝点,没有目标就像大海捞针一样撒网,这样钓鱼根本钓不到,喜欢钓鱼人都知道鱼经常出没的地方,哪里适合鱼隐藏,哪里的水沟适合鱼群活动,什么样天气鱼群会出来,鱼群怕什么等等,如果你是新手不知道这些没关系,今天我就来详细的帮你分析一下鱼群的出行特点以及寻找准确窝点。

1、什么样的水域适合鱼群藏匿?

我们在钓鱼之前都会为鱼群准备它们喜欢的鱼饵,寻找窝点可以从鱼饵上面入手,鱼饵投放的时候你要知道鱼群在哪,哪个地段有鱼群出没就投放在哪里。一般大型水库中在水库和河流交汇口会有鱼群,野河塘杂草丛生的地方,河边有栽树的地方,靠近居民住所有废水流出的河道口,以及附近有饲养家禽的河流等等。

2、每个季节气候的变化对鱼群窝点有什么影响?

鱼群的活动是否频繁大多数时候都是根据天气来决定的,好天气就是对鱼群来说低不能低于15度,高不能高于30度。适宜的气温也是钓鱼的好时机,尤其是此刻正值金秋的时机,每天虽然已经有早晚凉,但是一天气温变化快,鱼群的新成代谢也快,所以这时候是上鱼的好时节,尤其是靠近岸边的浅水区鱼群比较多,因为不管是水温降低或者升高在这里也是最快接触到的,所以秋季钓鱼还是适合在有阴凉的浅水区。

随着温度越来越凉,往后也只能选择在一天气温高的时候钓鱼,温度降低鱼也变得懒惰起来,活动少了,体力消耗自然就变少,所以对食物的需求也变少了。不同季节气候钓鱼一定要根据气温来酌情垂钓,不能死教条。

3、根据什么选窝点?

一般在野外钓鱼是钓友们的首选,野外钓鱼的好处很多,最大的特点是具有挑战性。那么野外钓鱼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鱼塘,有经验的钓友就知道要根据地形结构来选择窝点下在哪里。

鱼的头脑很简单,一般它们设定的窝点一般是瞒不过聪明的人类的,你要抓住鱼群的弱点就是喜欢吃,它们出来大多是觅食,那么你就在有杂草附近或者有食物流进河塘的河道口设窝子基本上是竿竿有收获。大水库和小河沟鱼群窝点也不一样,这就要求钓友灵活选择地方。

4、找窝点在背阴易隐藏的地方是最好不过了

我们都知道鱼怕见光,而且警惕性很高,在靠近岸边的地方只要有声音或者任何其他动静它们都会立即游往深水区,知道了鱼群的弱点以后,我们在找窝点就容易很多了。

背阴的地方不仅时候钓鱼也时候鱼群躲藏,我们钓友在钓鱼的时候也要尽量站在背阴的地方,这样不会有倒影出现,鱼群喜欢安静,越安静的环境中它们越容易放松警惕,所以尽量寻找背阴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选择野钓的原因了。

钓鱼是一门学问,这里面的东西需要学习的还很多,不管我们钓鱼技术如何高超也要记得人外有人的道理,如果你喜欢钓鱼不妨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让自己的理论和现实相结合。

旧饵饵料发酵加新饵料(诱鱼效果极好)


为什么稍加以发酵的旧鱼饵加上新饵后,在钓鱼中能引起极快、极好的诱鱼效果呢?在分析过后得出原因可能有这样四个方面:

1、 首先是因为旧饵实际上是为钓对象鱼精选配制的饵料,它经过稍加发酵,是将混合了的各种饵料再进行化合,如果说原调配的饵料是物理上的混合,那么,经过 发酵则是将这些混合饵料进一步的化合(近似化学作用)。精选几种饵料的混合调配,与进一步的化合(化学反应),这两者的香气与味道,既一脉相承,又增加了 类似酒香与甜味。

2、显而易见的是,稍加发酵的饵料,在原有配制的饵料香、味基础上,发酵出了新的 类似酒香和甜味。但这不是一般白酒的香气与一般蜜糖的甜味。而是从原配制饵料香味基础上产生的类似酒香与甜香味(旧饵料稍加发酵后的诱鱼奇效也正在于 此)。比如原配制的是一款腥香味的饵料,稍加发酵后则散发出腥香酒味和腥香甜味。如配制的清香型饵料,稍加发酵后则散发出清香酒味和清香甜味(这与加白酒 和蜜糖调配是很不相同的)。尤其是剩饵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相当于游离氨基酸所呈现的鲜味,掺进新拌制鱼饵中有如味精。

3、 稍加发酵,是指旧饵料在经过1到2天或低温情况下数天发酵,当能嗅出酒香和甜味时即可放入冰箱冷藏,防止长久过度发酵变酸、变苦、糜烂。新配置的饵料 与发酵过的旧饵粉1:1(亦可采用新配制的饵粉1份、发酵过的旧饵粉1份、原塘颗粒饵粉1份,三者混合)搭配糅合,以达到既保证原饵料针对所诱对象鱼的风 味,又能达到充分发挥旧饵料发酵生成的微酒香和微甜味,再加上原塘颗粒的习惯性口味。最重要的是这种在原饵料特点上发酵而成的微甜酒香味,对于所要钓的对 象鱼而言,似乎具有超常的特别诱惑力,且在水中能快速扩散。这大概就是钓得快、钓得多的根源吧。

4、就饵料而言,之所以是垂钓的利器,那是因为垂钓最根本的是必须诱鱼聚拢集中,诱鱼抢饵吞钩。鱼儿在水中,是循香、循味,循水动,循声音,循色彩 与形状进行觅食的(而不同品种的鱼类对饵料的色香味等的要求是不一样的)。选择配制钓对象鱼的饵料,其特色香味俱全,恰恰是引导、诱惑对象鱼集中,并 促使其吞钩的美食,是最具杀伤力的头号媒介物。从汉语说文解字的意义上讲,饵字是由食、饵两部分组合而成。左边食字指的是食物,右边 耳字指的是耳朵,引申为能感觉到或听到声响、音色。故饵指的是这样一种能感觉到声动的(令鱼儿愉悦的)食物,那就是美食了。

总而言之,饵是某种使鱼尝之美味,嗅之气香、声动感觉愉悦、使之觅食兴奋很具有诱惑力的东西(食物)。发酵过的饵料加上新配制的饵料与原塘颗粒三样混 合,酒香、甜味、特色气味浓淡俱佳,比重大,落水响声轻且清脆。显而易见,有很强的诱鱼效果。有的钓鱼人可能会问,饵料的声音有何用?不是垂钓时越静 悄悄越不惊动鱼儿吗?实际上,动与静对鱼而言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饵料的动态与声音,主要包括:抛钩(抛掷饵料)落水时的震波声音、饵料在水下移动、 运动的声音(包括活蚯蚓以及其他昆虫类做活饵在水下蠕动形成的震波)。经常作钓的鱼塘、水域,饵料发出适当的震波声音,是对鱼儿的召唤,是特定的信号诱 惑,鱼群往往咋惊而喜,会迅速循着饵料震波发出的地方游过去。这在养鱼塘,也许是养鱼人平时投料喂养锻炼出来的吧。另一方面,鱼喜欢寻找活食是天性,而钓 饵在水中移动、蠕动,会被当做鲜活的肉食追抢,这是鱼儿野外觅食形成的本能。经验也告诉我们,垂钓中的饵料有所运动(包括抛掷钩饵、打窝投饵,轻移水下钩 饵以及活饵),使其通过水下的波纹运动发出适当声响,也是一种垂纶技巧。当然,震波声响不宜过大,否则,自然会将鱼儿虾跑,那又何谈垂纶。

概括而言:

剩饵发酵可变宝,化作美味诱鱼好。

休闲垂纶重技艺,握有利器钓更妙。

钓鱼技巧丨野钓鲫鱼打窝,窝点距离要掌握好


夏季野钓,打窝聚鱼必不可少。不过窝子也不能随便打,还是需要讲究一定的技巧的,今天就来给大家说说夏钓鲫鱼打窝的技巧。

技巧一:选择新鲜窝料

夏季天热,制作饵料时一定要新鲜。有些钓友喜欢一次性多做点,方便以后用,但是如果不能妥善保管的话,很容易变质。使用窝料千万不要嫌麻烦,窝料不要求制作的太精致,但是至少要新鲜。

技巧二:窝料简单,不用太复杂

窝料的作用主要是引鱼进窝,留鱼在窝内。所以制作时不用过于复杂,用量也差不多即可,总之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水情鱼情等因素决定。一般情况下,夏季钓鱼打窝量无需太多,可以勤补窝。如果气压低的时候,窝内有鱼星却不开口时,可以选择空钩沾饵做钓,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技巧三:窝点距离掌握好

窝应打在离岸边不太近,且又不太远的水域中。因为太靠近岸边会使鱼害怕,离的太远垂钓过程较麻烦,二两斤重的鲫鱼吞钩就不容易取鱼。打窝位置最好打在比竿长小1米的地方,比如使用4米的鱼竿,就可以将窝点设在离岸边有3米的距离处。如果选择大水面打窝,可以每天定时在同一个地方撒料,坚持一周的时间,鱼儿会形成一种条件反射,此时在这种窝点垂钓,效果一般较好。

技巧四:多打几个窝子

如果想钓到更多的鱼,可以建议钓者多打几个窝,但是距离不要打的太近,因为太近很容易窜窝,主钓窝子里的鱼很容易跑到另一个窝子里去,每个窝子的距离最好间隔10米左右。

技巧五:最好使用打窝器

一般情况下,建议用打窝器打窝,在远水钓鲫鱼时,用打窝器打窝会较为集中,而在较近的岸边钓鲫鱼,用手抛诱饵打窝会较为方便。如果新手抛诱饵不是很熟练,可将诱饵控制在钓点半米位置左右入水即可。

技巧六:瘦水窝料要充足

窝料的用量一定要掌握好,尤其是在瘦水水域可以多用一些。因为用量不够,根本就达不诱鱼效果,也就不能更好的诱鱼和留鱼。如果窝料不足,很快就会被小鱼给抢光,大鱼也就没什么可吃的了。一般用量大概在300g至600g左右,另外把粉饵和颗粒相结合,诱鱼和留鱼的效果会更好。

钓鱼窝料配方:

原料:小麦2斤、玉米渣2斤、麦麸1斤,曲酒500克,蜂蜜2两。

制作方法:

1、首先将小麦用清水浸泡一天一夜,泡的微微发软后,再煮八成熟,然后取出控干水份,混合玉米渣和麦麸,搅拌均匀;

2、然后把曲酒和蜂蜜混合均匀,然后倒入混合好的小麦玉米渣里,充分搅拌均匀,然后装入塑料袋内;

3、把塑料袋密封起来,发酵三天后即可用来打窝使用。

使用前,可以添加适量面粉,主要是为了将饵料更加容易的团成面团。打窝时,团成鸡蛋大小的面团,一次抛三四个即可。这款诱饵诱鱼迅速快,留鱼时间长,发酵时间越长,效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