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虫钓鱼的技巧。

选虫:红虫大小不同,虽说均可作为钓饵,但有优劣之分。因此在购买时应注意选择。脑门发黑,身体深红精壮的红虫,最受钓者青睐。

存养:存养红虫的方法很多,有将其放在剩茶叶中的,有用湿布包上,有的放在有水有泥的盆中。最好简便实用的方法是将红虫放在盛着清水的大号搪瓷碗内或玻璃容器中,置于冰箱底层存养,一两天换一次水,发现死虫及时挑出。这种存养方法,红虫活的时间长,用起来也方便省事。

工具捆扎法: 笔帽皮筋套扎法。工具:钢笔帽一具(口径大小能装入七八条红虫即可),气门心剪成的皮筋小圈。在套扎红虫之前,先将十数个小圈从笔帽小头套进去并推至帽 口,然后用手捏起数条红虫,比齐塞进笔帽口内一平,再将笔帽上的皮筋小圈往下推,将红虫从中勒住。垂钓时将鱼钩住皮筋即可。

筷子扎虫器:筷子一只,大方头上用小钢锯成一宽一窄呈十字形的缝隙。窄线放红线,宽缝卡红虫,然后挽扣系之即成虫把。如果找一个重物钻个与筷子园头相同的园孔,将筷子插在上面,捆虫时就更为便利。

手工捆扎法:漫扎法;手捆法。捆扎红虫不论用何种方法,均应捆扎整齐,不可七长八短。

怎样使用红虫装钩:用红虫把挂钩方法有两种:1、将虫把系在紧贴鱼钩倒刺的地方,不可勒得太紧或过松。太紧,鱼吞饵提竿后虫把后退不了,钩尖刺不进鱼嘴,造成滑钩跑鱼。过松,钓上一两条鱼后,虫把就会耷拉在鱼钩下方,鱼就会只叨虫而吞不进钩。2、将虫把系在鱼钩后弯上方内侧。此种系法最好使用口门较小的袖形钩,虫把就可将钩门塞严,鱼容易吞饵中钩。另外,多数人还喜欢用单虫穿钩或多虫挂钩,单虫穿饵用鱼钩钩条要细,钩尖要锋利,穿钩还要有一定技巧。多虫挂钩,所用的鱼钩钩尖要略微细长,将3~4条红虫从头部下方一条条穿入,要避免体液流出。

延伸阅读

冬天钓鲫鱼的三个知识点


相信每一个喜欢钓鱼的人,都希望自己在苦苦等待之后,能够爆护,就算不爆护,至少也不希望空军而归。这个冬天,钓鲫鱼是大部分钓友的目标鱼,回家好好煲上一锅鲫鱼汤,真是冬天里最幸福的一件事了。

如果想钓很多鲫鱼,不只是依靠运气,而是依靠运气地刚好选择了一个好钓位,而且刚好饵料和渔具也都非常合适,所以还是要靠技巧来钓鱼。

第一个要知道的,就是了解鲫鱼在冬天的习性。

冬天天气寒冷,水温也特别低,所以鲫鱼也会找一个水温相对高的地方避寒,而且它们觅食非常少,活动也不活跃,所以这个时候钓鱼不是让鱼找饵,而是主动找鱼。如果能够找到一个鱼儿相对密集的地方,找到鱼窝,那么基本上会有鱼获。

一个水域中深水处的突出点,还有拐弯处,都鲫鱼喜欢聚集的地方,选这样的位置作为钓点,会有不错的收获。

第二点,要找到鲫鱼的藏身之处。冬天钓鲫鱼,最好选择背风向阳的地方,还有一些水草密集处,鱼儿会在水草下隐藏,避免天敌的攻击,也有食物吃,是一个很不错的藏身之处;或者水底乱石沉船的地方,也有很多浮游生物,也是不错的钓点;湖泊水库里,一些树木腐烂的地方也不错。

总之,鲫鱼在冬天,活动范围很小,又是群居性的鱼种,如果在一个钓点儿能钓到鱼,很有可能是鱼窝,如果在这里守钓,并且不断养窝,也能为以后垂钓做好基础。

第三点,选择适合的水深。一些自然水域里面的水深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鲫鱼不会在水位比较浅的地方过冬,如果比较水位比较浅,就算水草茂盛也没用。冬天水温非常低,鲫鱼会游到温相对较高的深水区。所以钓友们在垂钓的时候,最好选择水位较深的地方。

新手盛夏钓草鱼的四个知识点


盛夏已到,气温逐渐升高了,大草鱼也已经漏出水面玩耍了,这个时候的草鱼摄食量比其他季节都大,比较活跃,正是钓它的大好时机。看着水面上一大波草鱼在你眼前飘过,你心动吗?你想钓它吗?想的话就准备一下吧。

一、选用钓具

草鱼一般个头较大,力气也大,所以在线组上选用以3.0号及以上为主线,2.5及以上为子线。鱼钩选用带有倒刺的伊势尼7-9号钩,防止脱钩,鱼跑了。鱼竿选用6.3米左右的就可以了。

二、选择钓位

大家都知道草鱼的特性是食量大,喜追温,水中溶氧量高时最活跃。所以我们根据草鱼的这些特性,一般在阳光充足,水温适宜的天气里,在水草边上钓大草鱼。

三、选择鱼饵

在夏季,草鱼偏爱素食,比如河边的嫩草,芦苇叶子和芦苇心,也可以用嫩玉米或蔬果做钓,商品饵应选用微酸味的发酵饵料做钓。

四、钓草鱼的方法

众所周知,草鱼一般会在中上层水域觅食,所以我们采用钓浮的钓法来钓草鱼,在钓草鱼的时候可以绑几把芦苇或水草仍在鱼漂的周围,这样可以起到诱鱼的作用。还有就是在钓草鱼时尽量选择钓远一点,保证钓鱼环境相对安静,毕竟草鱼的警觉性是很高的。

关于饵料雾化的基础知识


不管是去黑坑还是野钓,都能够看到一些初学者的身影,还是比较建议初学者们如果不具备足够的理论技巧的话还是不要去坑塘钓鱼,很容易空军,影响心情。在这里我们就先从饵料的雾化开始学习,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掌握这个技巧。

雾化,是指饵料入水后在下行过程中,饵料中的细小颗粒脱离饵料溶解于水,并在饵料的运动轨迹上形成一道自上而下雾化带的现象,也就是俗称的饵料后面拖着一个雾状尾巴,在水中形成一片雾化区域。饵料雾化,你真的理解并且会用吗?

对饵料雾化性的两种错误理解

一是多数传统钓友不重视饵料雾化这一物理状态,即使本来雾化很好的商品饵在他们手中也会做成硬而粘的死面团;

二是部分采用悬坠钓法的钓友过于夸大雾化的作用,不管什么鱼情都希望饵料的雾化性很强,其结果适得其反。

其实,雾化是把双刃剑,它的好处是对饵料味道的迅速扩散、对鱼的视觉刺激、对于调动鱼的泳层、对减轻饵团的重量等方面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但过度的雾化造成了钓点水质恶化。

比赛时饵料雾化诱鱼过度,造成穿层鱼过多,使浮标信号杂乱、鱼层不稳。野钓大鱼(鲢鳙除外)时,雾化饵形成的一团雾化浑浊的区域可能招来大量的小鱼闹窝。

正确掌握饵料的雾化性

根据不同的鱼情使饵料呈现不同的雾化状态。

鲤鱼、草鱼等大型鱼类:应该将饵料控制在底层轻度雾化,从而使饵料中的细小颗粒或诱鱼成分脱离饵料,使饵料的味道尽快扩散;

手竿浮钓鲢鱼、鳙鱼:饵料的雾化状态要很好,特别是在初期的诱鱼阶段,只要能够顺利将饵抛入钓点,则要求饵料的雾化程度越高越好,当鱼诱集成群后,则可以适当将饵打粘,降低饵的雾化速度;

钓鲫鱼等小型鱼:对饵料雾化的要求最为复杂,但有一个基本思路初期诱鱼阶段,饵料的雾化要快,正常垂钓时饵料的雾化要适当降低;钓浮鱼时雾化要快,钓底时雾化要稍慢;钓快鱼时雾化要快,钓糗鱼雾化要慢;鱼吃口正常时雾化可以快,鱼吃口滑时雾化要慢;鱼层稳定时雾化可以快,穿层鱼多鱼层乱时雾化要慢;钓棚浅时雾化要快,钓棚深时雾化要慢等等。雾化速度快慢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要根据具体鱼情而定。

控制饵料雾化的方法

一、几种饵料搭配使用时,通过添加雾化速度快的饵料或添加剂(如雪花粉)可以达到增加雾化的目的,反之,减少雾化饵料的比例可以达到降低雾化的目的;

二、饵料搓揉的次数少雾化速度快,搓揉的次数多雾化速度慢;

三、加水量少的硬饵雾化慢,而加水量多的软饵雾化快。

垂钓时可以通过上述手段的相互配合改变饵的雾化速度。

用红虫钓鱼必须掌握的技巧和知识(三)


在上篇《用红虫钓鱼必须掌握的技巧和知识(二)》文章中,笔者依旧为大家分享了用红虫钓鱼的知识,今天,我们将继续探讨用红虫钓鱼的相关知识。

红虫,也就是摇蚊幼虫,它们在没有鱼和虾的环境里,能够非常迅速且大量的繁殖,比如说淤泥,或者是有机质特别丰富的江河、湖泊或者是鱼塘等水域,这样的环境都是缺少鱼虾,并且含有红虫所需的有机物的。事实上,有些摇蚊幼虫还有繁殖能力,这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之中的14章有着明确的论述。

摇蚊成虫很少吃东西,可以称得上是几乎不吃,极少的情况下会吃一点儿带有糖分的液体,晚上摇蚊成虫具有很强的向光性,在灯底下经常可以见到其身影。羽化后的摇蚊成虫有婚飞习性,摇蚊成虫总是一大群一大群的在早上或者傍晚飞舞,有时数量之大,看上去就跟黑烟似的。雌虫被雄成虫吸引入群后即行交尾,一般就是数秒钟就完了。在北方,通常一年产生两代,春天4-5月和秋季9-10月就可以见到摇蚊成虫,黄昏时一大群一大群的在空中飞舞,雌虫一生一般只产一次卵,将卵产在鱼塘等水域的水面或将胶质卵带粘附水生植物上。卵期由几天到几周不等,不过一般情况下的卵期都很短。幼虫期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占有非常大的一部分时间,从2周到4年不等,一般的摇蚊幼虫期为4-5个月。

在养殖鱼塘里,用摇蚊幼虫,即红虫做饵,是有极大的优点的,比如说,红虫饵的大小很适合,适口性很好,红虫具有丰富的营养,还不会污染水资源,甚至鱼儿吃不完,有残留的红虫,也不会对养殖的鱼种产生危害,因为红虫会摄取水体之中的有机碎屑,因此它们还有净化水质的作用。所以说,大量的培养红虫对培育经济水生动物的幼体来说,是很有意义的。

说到红虫的营养价值非常丰富,那我们就来分析一下,红虫究竟是有哪些特殊的地方吧。红虫的虫体里含干物质为1.4%;而在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为41%~62%,这就可以看出,红虫属于高蛋白饵料。而其脂肪含量为2%~8%,热量为4卡/克。这也就使其成为众多经济水生动物的生物饵料。特别是在鳝苗、蟹苗的培育,还有稚鳖的饲养过程中,经常使用红虫饵来投喂,既可以促进经济水生动物幼体的生长发育,又可以净化水质。

说起来,早在上世纪,就已经有专门培育红虫的地方了。比如说前苏联,在1951年那时就有专门培育背摇蚊幼虫的“工厂”。而在今天,我国水产行业急速发展的时刻,大量的培育摇蚊幼虫,作为鱼塘水产品幼体的生物活饵料,就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了。

那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就来了,钓鱼人在台钓过程中,所谓的红虫病,还有黑坑老板会害怕红虫破坏黑坑鱼塘的水质,这些观点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其实,还有一个“红虫”,不过这个红虫就不是我们说的红虫了,它就是红线虫,红线虫也叫丝蚯蚓、水蚯蚓,北方也有管它叫线蛇的,红线虫属于环节动物门,寡毛纲,近孔寡毛目,个体呈现肉红色或者橙黄色,样子有些像蚯蚓的幼体,虽然像蚯蚓,不过它并不是蚯蚓哦,别认错了。

在下篇文章中,笔者将继续为大家揭开红线虫的神秘面纱,还将为大家分析红虫和红线虫的区别,敬请期待。

用红虫钓鱼必须掌握的技巧和知识(一)


一直以来,不管是在什么样的水域,如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总是能见到钓鱼人在使用红虫饵垂钓,特别是在北方,冬天钓友江河等水域冰钓时手中根本离不开红虫,不过,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黑坑开始不允许钓友使用红虫钓鱼,听得最多的理由就是红虫对水质有很严重的污染。同时,钓鱼人也是非常担心,使用红虫饵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或许会得红虫病?相信众多钓友一时之间也难以分清真假对错,因此,笔者今天就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红虫的知识,带领大家来认识熟悉红虫,并讲述红虫与红线虫的区别。

红虫是摇蚊幼虫,生活在淡水湖泊、江河底部,摇蚊种类繁多,在整个湖泊的生物种类的体系中,约占比例为百分之二十五。尤其是个体数量特别多,群居密度特别大,在每平方米里能达到五万只幼虫同时生存,因此,它成为了江河湖泊生物量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

红虫,即摇蚊幼虫,在世界各地分布极为广泛,且数量巨大,在动物界中属于双翅目(Diptra),摇蚊科(Chironmidae)昆虫生物,栖息在淡水湖泊或江河等水域中,同时是淡水水域中数量最多的昆虫,几乎遍布世界各地所有的淡水环境。摇蚊分属昆虫双翅目摇蚊科,它的身体里边富含血红蛋白,因而身体呈现红色。摇蚊的一生会经历四个阶段,分别是卵、幼虫、蛹、成虫,有的两年才一个世代,有的却一年就能有七个世代,不过通常情况下,摇蚊一年会有两个世代,第一个是在春季的五月到夏季的六月,第二个是在夏季的八月到九月。春天或夏季的时候,摇蚊的卵会产在水面上,每个卵块里会有大概300~700个卵,可谓是多子多孙,因此夏季钓鱼的时候,红虫也是非常常见。

摇蚊幼虫,即红虫,体态特征既细又长,长度大概能达到2-30毫米,身体一般都是圆柱形的,呈现蠕虫状,整个身体由头壳跟十二个体节构成,前三个体节被称作胸节,后九个体节被称为腹节。每个体节的粗细都极为相近,外形差别不大。体色较淡,部分种类由于其体内有血红素,而使得身体呈现血红色,夏季刚孵出来的摇蚊幼虫具有趋光性,会在水面浮游,而经过三至六天的蜉蝣生活之后,则会进入水底栖息,并且利用藻类、细沙、淤泥以及其唾液腺所分泌的丝状物筑巢,大多数摇蚊会将巢筑成两头开口的管型。并且,随着幼虫转入水底栖息,其趋光性这一特性会改变为背光性。

摇蚊幼虫在经过四次蜕皮过程后,会进入到蛹这一阶段,并且每经过一次蜕皮,体色变会有所加深,从淡红色到鲜红色,在到深红色,直至黑褐色的蛹。除去环足摇蚊属Cricotopus中的某一部分专吃植物的种类之外,多数幼虫可分为肉食性和杂食性两大类,其中,肉食性的幼虫会以甲壳类、寡毛类,甚至是其他摇蚊幼虫为食,而杂食性的幼虫则是以细菌、藻类、小动物及水生植物为食。

关于红虫的知识今天笔者就为大家介绍这么多,在下篇文章中,笔者将继续为大家分享用红虫饵钓鱼的相关知识,敬请期待。

最实用的钓鱼初学者必备知识


前面说了这么多关于钓鱼的小知识,今天就来说一下最简单的,刚加入的新手可以来参考一下。平时野钓最常钓到大概是这两种鱼:鲫鱼和白条这两种鱼在全国的水域都大量存在,鲫鱼恐怕是都知道,常见普通,过江之鲫就是夸这货的,白条呢?以至于让钓鱼人觉得烦,这货在水里太多了!

到了需要准备的工具,鱼竿选手竿就可以,也就是什么轮子都没有的那种鱼竿,建议米数3.6米,鱼线,买成套的钓组大礼包就可以,一定要注意与鱼竿的米数相对应,鱼漂,鱼钩!咱要钓的鱼都是一掌左右,所以鱼钩很小很小的就可以,小剪刀,铅皮。鱼饵可以准备蚯蚓或者饵料都可以。还有重要的小马扎,新手竿子又重,又不会钓,咱的大部分时光都需要在这上打发。

好了,东西都有了,第一课,怎么把线拴在鱼竿上,,找到没有东西的那头,咱买的线组通常要比鱼竿长很多,咱只要剪掉一部分,剩下的部分大概比鱼竿长30公分,然后在这头打结,两个结大约10公分,一般新鱼竿的竿稍绳没有打结,没有的话就打一个普通的死结。现在教大家怎么把子线和主线上的八字环连接起来,看下图

说一下挂饵,蚯蚓中间是空的,从钩上穿过去,让蚯蚓呆在钩的最那个弯里,以免蚯蚓跑掉。普通饵料,按上面的说明1:1的和好,不要用手揉。团成一团就好。然后取黄豆粒大小,把钩尽量都包上。剩下的就等着上鱼吧。最后,还是一如既往的欢迎大家留言关注,我们一起交流。

用红虫钓鱼必须掌握的技巧和知识(二)


在上篇《用红虫钓鱼必须掌握的技巧和知识(一)》文章中,笔者为大家简单介绍了红虫的一些相关知识,本篇文章,我们来继续了解熟悉红虫这种饵料。

摇蚊幼虫又被称作为血虫,而且幼虫吃食的方法有好几种,一般情况下,它们会采取捕食、滤食、沉食、采食和粘食的方式摄食,摇蚊幼虫栖息分布极为广泛,如淡水的江河、湖泊、水库、鱼塘等地均有存在。按照生物量来说,它们可以占水域里的底栖动物整体总量的50%~90%,由于其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占干物质的41%~62%,脂肪占2%~8%,成为众多鱼类,如鲤鱼、鲫鱼、青鱼等鱼类的优良天然饵料,特别是鱼塘水库里的鱼类,对红虫饵尤为青睐。

在这个世界上,被大家所知道的摇蚊科昆虫已经大概有5000种左右了,和常见的蚊子长得很相似,主要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触角上的密生细毛,跟羽毛似的。还有就是嘴巴或者说口针已经退化,不能再吸食了。所以,红虫不会咬人。还有就是红虫能在相对氧气含量较低的水域生存,因为红虫体内有血红素,所以它也会呈现血红色。

栖息在淡水湖、江河、水库等水体底部的红虫一般食用有机物碎屑,吃的还特比多,所以它可以消除有机物对淡水资源的污染,并且能够加速水体物质循环中的有机物矿化作用。摇蚊科昆虫种类有很多,个体也是非常多,不同的种类,对水体的环境要求还不一样,所以它又称为了监测水体环境和污染状况的优良指示生物,在众多领域被广泛应用着。红虫是鱼类的优良天然饵料,营养价值高,和养渔业密切相关。当然,它也有不好的一面,少数植食性的摇蚊幼虫会对淡水水域中的水生植物造成破坏。

首先,笔者从形态特征方面来为大家详细讲述一下,红虫究竟有哪些构成部分。上边我们讲过,摇蚊幼虫的身体是有头部和体节组成,而幼虫第一胸节腹前方和腹部末节端部,这两个地方则是各有一对有趾钩的原足,分别被人叫做前原足和后原足。在两个后原足之间,有2~3对肛鳃。红虫的呼吸系统是闭合式无气门型的,只能通过体壁还有鳃在水里进行气体的交换。

接下来讲讲红虫的生活习性,摇蚊只有成虫会在空中生活,其他的形态的时候都是在水里的。特别是摇蚊幼虫可以在各种水体中生活,尤其是淡水湖、江河、水库等水体底部或者是水生植物处。摇蚊幼虫是众多鱼类的重要饵料,用红虫做饵料,在江河、水库等淡水水域里钓鲤鱼、鲫鱼、鲮鱼、鲟鱼、青鱼、黄鳝、泥鳅、河蟹、鳖、龟等收获都是非常好的,而幼虫也是摇蚊过冬的虫态。

有一种摇蚊,叫稻田摇蚊,它在澳大利亚、意大利等国家对稻田的危害非常大,往往需要人们进行防治。而在我国的稻田中,对稻田危害较大的摇蚊种类则是非常多,并且一旦发生虫灾,那其数量则是特别巨大,整个稻田很可能颗粒无收。还有就是,在污水和死水里边,非常容易滋生幼虫,且大多数的摇蚊幼虫以水里的有机物为食。

关于用红虫钓鱼的知识,今天笔者就先讲到这里,在下篇文章中,笔者将继续为大家分享用红虫饵钓鱼的相关知识,敬请期待。

用红虫钓鱼必须掌握的技巧和知识(四)


钓鱼人经常使用红虫饵垂钓,特别是在钓鲫鱼的时候,使用红虫饵屡见不鲜,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担心由于红虫的缘故,会患上红虫病,而在上篇《用红虫钓鱼必须掌握的技巧和知识(三)》文章中,笔者带领大家了解了红虫的相关知识,本篇文章中,笔者将带领大家揭开红线虫的神秘面纱,并对比红虫和红线虫的区别,看看到底哪个有害。

红线虫在江河岸边、河底污泥中生存并繁衍生息,每当河水退潮后,岸边的污泥里都有着大量存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甚至有人会去大量的捕捞。它属于环节动物中水生寡毛类,体色鲜红或青灰色,密集于污泥表层,一端固定在污泥中,一端生出污泥在水中颤动,一旦受到惊吓,便回立刻缩回污泥中。并且营养价值极高,投喂前要在清水中反复漂洗,它是金鱼和锦鲤非常爱吃的饵料,也是鳗苗的主要饵料。

红线虫单个看来都不是很大,整体的长度大概在100毫米左右,但是它们产的卵很多,群体也是很大。尾鳃蚓和水丝蚓的区别是前者有尾鳃,尾部常露出泥外,随水摆动呼吸,缺氧时颤动加快;后者没有尾鳃。喜欢生活在有机质丰富的微泥水域的淤泥中,一般潜伏在泥面下10厘米~25厘米处,低温时深藏于泥中。红线虫喜暗畏光,不能在阳光下曝晒,以食泥土吸取其中的有机腐植质、细菌、藻类为生。红线虫2个月左右性成熟,雌雄同体,异体受精,卵粒包藏在透明胶质膜构成的囊状蚓茧中。一般一个蚓茧内含卵1~4粒,多则7粒。生殖期每一成体可排出蚓茧2~6个。水温在22~32℃时,孵化期一般为10~15天,人工培养的寿命约3个月。

一般来说,干净的水域里,比如说消过毒的黑坑,或者也可以这样说,就是消过毒的水里基本上是不可能存在红线虫的。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适宜红线虫生长。红线虫大量存活于臭水塘,下水沟渠、管道之中。每到夜间,它们经常会从下水管道中爬出,沿着池壁和自来水管壁爬进用户自来水龙头的出口处,汇集成团状。水槽、下水管道等长期潮湿的地带也孳生红线虫。

红线虫一般只有在不干净的水域里才会繁衍生息,也就是说它们生活在河水、污水中,并且繁殖能力随着气温升高而增强。专家认为,红线虫不是寄生虫,吃了虽不会对人体有直接危害,但由于它本身带有的细菌及它的排泄物都能引起人的胃肠不适,导致人们出现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同时它作为水体不干净的“指示生物”,它的存在说明水质受到了有机污染。

红线虫,红虫这两种都是养鱼用的,但使用红虫的人较多,因为红虫具有营养价值高,适用鱼种更广泛,虽然红线虫也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但是它的生长环境是淤泥,带有有害细菌的可能性比红虫高很多。

红线虫的繁殖能力极强,孵出的幼蚓生长20多天就能产卵繁殖。每条成蚓1次可产卵茧几个到几十个,一生能产下100~400万个卵。且能一直保持长盛不衰。但红线虫的寿命不长,一般只有80天左右,少数能活到120天。它的营养价值很高,干物质中含粗蛋白62%,必需氨基酸总和达35%,氮回收率达98%,是许多水生动物苗种期喜食的开口饵料,更是金鱼和锦鲤非常爱吃的饵料,也是鳗苗的主要饵料。

红线虫中适于人工养殖的种类有:苏氏尾鳃蚓和霍氏水蚓。养好红线虫,可为养殖水产品提供长期稳定的优质动物饲料,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和养成品质。

使用水箱或其它二次供水设施(如蓄水池)的用户,发现自来水中有红线虫,主要原因是由于水箱或其他二次供水设施管理不善,未能及时清洗而造成污染,极易滋生红线虫,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供水的设施清洁。

关于行程漂的一些小知识详解


其实,所有的浮漂都有行程的性能在里面,只不过专门用来钓行程的漂更加突出这部分功能。所谓的行程浮漂就是:通过漂尾的加长来减缓钩坠行进的速度,增加钩 饵在钓层的滞留时间。理解了这句话,就知道了,即使是7目甚至3目的漂,都存在这个减缓的过程。只是时间的长短不同而已。

1、行程漂的性能;这类漂的最大特点都体现在那长尾上。

一般都是11~15目的长尾,长度都在20厘米以上,具体的目数,这和做漂人的思想有一定的关系。比如,现在钓鲤鱼的漂或叫钓混养的,在设计目时,1、2、3目都要比后面长些,这是因为我们钓这样的鱼,一般都是用比较长的竿子,把这几目加长了,在守钓时看漂更清楚。

而前面的目短则为了更好的看到饵摆落过程时的接口、截口、冲饵等信息。在我做的类似的漂中也都是采用这样的设计。还有个技巧就是添加不一样的比较鲜亮的对比颜色,当然也是为了看漂走水时鱼讯更方便些了。

2、尾的粗细则是具体性能和针对性的表现。

一般细的(0.5毫米以下的)是用来钓鲫鱼用的,粗的则是钓鲤鱼等大鱼用的。

原因是:尾粗可以能更多的承载饵重。一般钓大鱼都是搓饵钓,搓上去的饵,一个就有可能压下7、8目。如果换做很细尾,可能会下去20几目。这样就没有了调、钓空间了。而钓鲫鱼等小型鱼,饵相对小而且轻,所以尾就可以做得比较细。

也就是说,----尾越细鱼口在漂上的反映就会越大。在一些为很轻鱼口设计的漂中,尾有时会达到0.3毫米,再配合上适当身和脚等,抛竿到钓目的走水 时间甚至会达到20秒。---这样关于行程类浮漂,就可以通过漂尾大体上做一下判断;首先这类漂都是长尾的;其次;尾粗可以带起相对大的饵,钓吃口重的大 的鱼用,随着目标鱼的变小而变细。还有;很细的尾也可以用来钓很轻的鱼口时用,也包括大鱼。

3、行程漂身;一般都是比较短的,一般的规律是;半水用的,钓全层的身都相对粗短。

而钓底部的则会相对细。短的目的是为增加阻力,增加在钓层的滞留时间,让鱼能追得到饵,也便于看到准确信号。漂身相对长些的,这主要是为钓底部行程,注重的是破水性能。

漂肩一般是缓收肩的,这样对看托饵等鱼讯效果比较明显。相对来说芦苇材质标讯更好些(与做工有直接关系)。从行程漂的漂身上,我们也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短身可以更好的增加饵的滞空时间,钓定层很适合。长身则针对底层离底的鱼更适合。

4、关于漂脚;主要是为了配合那长尾,都会相对长,或粗。

只要配比合理就可以,就不多说了。还有要注意的方面是;漂浮力的大小,浮力大了到位快,速度也就快。但可能会使鱼追不上饵,造成等口的现象出现,浮力小了,则相反。我不说大家也都知道,操作会很不方便。

5、行程类浮漂的练习。这类浮漂追求的是运动中的信号。

由于性能所限,这类漂都比较迟钝(漂自身的比重决定这只漂灵顿),所以钓底信号不是很好。练这漂,我们一定要注重行进中的信号。

一般先练调平水,如果在无鱼的情况下走水时总是莫名其妙地加减速度。只给一个忠告---很显然这是只很差的漂!在有鱼的池子里,在各个水层,反复抛。 主要看,加速、停顿、上顶,这几口。看看哪口抓的最准。另一个练法是带饵调平水或1目,主要是针对草鱼,连鱼等半水鱼。这样的钓法,在到钓目后,可以等 鱼。看的也是那几口鱼。

大家要注意的是:在漂走水接近调目时会有个假的减速,那不是口,而是坠到位后钩饵还在下摆的固定信号。以上是行程漂的一些特性,只要大家够仔细都可以很容易把这类漂分清楚的。

关于拉丝粉开拉饵的运用技巧知识


拉饵是台钓的特色钓法,运用广泛。一团好的饵料包含基础饵、主攻饵以及状态饵。而开一款拉饵,状态饵中的拉丝粉是必不可少的。使用拉丝粉也是钓鱼的基本功之一。拉丝粉主要包含以下两点功能:

①开饵时,拉丝粉黏性较强,它会起到一定的黏合作用,抛竿时能够控制饵料不离散;

②入水后,部分饵料开始雾化,散落诱鱼,鱼钩上仍残留着些许饵料,便于鱼儿摄食。

但在钓鱼过程中,与拉丝粉有关的问题实在令人头疼,下面就举例说明几个常见问题:

拉丝粉的用量问题:

搓饵底钓鲫、鲤、草等鱼时,如果使用的饵料中不含拉丝粉,饵料雾化较快、易散。当水深2M,就需要在饵料中添加5%~10%的拉丝粉,增加饵料的粘性,在抛钩时饵料不易散。入水后,逐渐开始雾化,形成窝子,到达既定水层后,钩上仍有残饵,起到诱鱼、聚鱼的作用。

深水拉饵底钓巨物时,可添加20%~25%的拉丝粉;拉饵钓半水钓小鱼,建议添加15%左右的拉丝粉。开出的拉饵,入水雾化迅速,钩上残留少,有利于浮钓小型鱼类及打快鱼。

拉丝粉的添加量,要根据水深、水温、鱼种及大小、鱼口情况、是搓饵钓或者拉饵、是底钓或浮钓等因素都需要综合决定,需要在实践中多琢磨、多总结。

基本情况是:

1、深水、大鱼、低温、鱼口差、钓底时,拉丝粉的含量要适当的加大;反之,就减小。

2、含少量拉丝粉的商品饵料(拉饵除外),可根据实际情况添加拉丝粉,以达到最理想的垂钓效果。

3、如果拉丝粉一不小心加多了,可将饵料适当地再添加一点水,稀释后再用;相反,饵料中的拉丝粉少了,可在饵料中再添加部分能搓能拉的饵料,搅拌均匀后即可施钓。

拉丝粉的目数问题:

市面上的拉丝粉有长短粗细之分,有80目、100目、125目、300目等类型,一般目数越大表示拉出饵料的丝越短越细,而想拉出粗长丝则可以用80目或100目。

长丝和短丝的区别在于,长丝和颗粒或者片状比较大的成份能配出比较饱满、松散的饵团,脱落效果好,一般在钓混养或大鲫鱼时使用较多。如钓中鲫鱼或者体型稍稍大一点的鲫鱼,可用长丝和短丝一起,如300目的细丝和100目的中长丝配合;钓小鲫鱼,则可以用300目的细丝拉丝粉,搭配粉碎的颗粒或粉饵,拉出的饵料细腻,达到如米粒或绿豆大小。

可搓可拉的商品饵,还需要添加拉丝粉?

已经在外包装上标明可搓可拉的商品饵,一般含有的拉丝粉的量不会太大。如果钓小鲫鱼,用4号以下的袖钩可以直接拉;如果钓大鲫鱼或混养,还需要额外再加5-15%的拉丝粉,具体用量要根据所钓鱼体大小确定。

加拉丝粉后水比如何把握?

如果商品饵的水比是1:1,按20%添加拉丝粉,这部分拉丝是否需要计算加水量?

严格来说是需要计较的。不过如果饵料反水,可以稍微干一点;不反水,可以补充进去。饵料的软硬度自己调整,需要打截口可以稍微软一点;如果是鱼往底下走需要钓底,则可以硬一点。

下面是一些拉丝粉的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

鲫鱼商品饵:颗粒比较细,用细丝拉丝粉

制作方法:3瓶120目+1瓶135目混合

鲫鱼窝料或者鲤鱼饵:用细长丝拉丝粉

制作方法:1瓶100目+2瓶120目混合

这种混合品,不少钓友都在这么用,拉出的饵料可大可小,残留少,不挡口。至于添加比例,大家一定根据自己的饵料自己试,可以按5%的比例增减,这个不是别人说加多少就加多少的问题,需要自己调配后总结,一团状态好的拉饵,真的需要下功夫,多次实验,得出结果。

最后,制作拉饵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水温。水温高,拉丝粉发的快,出丝就快。

水温低的情况下,拉丝粉都不爱出丝。

一般水温在25-30度为最佳,也就是夏天鱼塘水的温度,天气凉的时候我都会用热水调整水温后再开饵,用手试水,有点温度,不冰手不烫手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