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钓鱼技巧野钓鲫鱼。

从立冬到小雪这段时间为初冬。初冬时节,最低气温虽然多数时间仍保持在摄氏0度以上,但此一时节的天气过程却几乎是一年当中最为复杂的:温暖的晴天,风、霜、雨、雪天,在这一时节都能领略的到。此时,要想在钓鲫鱼方面有所作为,必须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择鱼儿比较集中的钓场

鱼儿比较集中的钓场有两个,一个是某些水面较小的坑塘,一个是大水面中某些鱼儿较稠密的小水域。

初冬时节,水面较小的坑塘无论深塘还是浅塘,野塘还是家塘都能钓到鲫鱼,但要想钓鱼多必须有所选择:

1、混养塘。混养塘一般以养鲤、草、鲢鳙为主,鲫鱼属于次生鱼。初冬时节,混养塘都已停止饲喂,主养鱼大部分也已经停止摄食,但鲫鱼仍然食欲较强。到这样的塘里钓鲫鱼,花费既低廉又容易获得丰收。

2、暂被放弃的养鱼塘。有许多养鱼塘都是春季开始养鱼,秋后清坑卖鱼,但里面的鲫鱼却不是捕捞对象,这些被涸泽而渔而又闲置一冬的鱼塘虽然有的水位很浅,但初冬却极易钓取鲫鱼。

3、平时论斤计价的投放塘。有些投放塘由于鱼儿密度大,平时钓鱼都以钓获的重量收费,而到了冬季,由于鱼儿摄食的积极性降低便改为按天收费。初冬时节,如果能寻得这样片水域钓鲫鱼也较为理想。

4、平时鱼儿较集中的野塘或野河段。

5、库外塘。山塘或小型水库的大坝外面一般都有一片常常被人忽略的小水域,这样的小水域一般多鲫鱼,而且也只有深秋初冬时节里面的鲫鱼最肥硕也较容易钓取。

初冬,随着气温的一天天降低,大水面的鱼儿便一改秋季的分散局面而变得越来越集中,那些和库身(而不是库尾)部位相连的沟汉,水草连片的深浅结合部位,半岛的两侧,树林、村庄、庄稼地或高大建筑物的南岸,渔船密集区的外围等都成了鲫鱼们的聚居地。初冬到大水面钓鲫鱼,如果善于选择这样的地方,定能钓有所获。

二、根据钓场和天气情况选择深浅

初冬和隆冬相比,鱼儿仍有一定的活动能力,因为此时的气温水温尚未低到使鱼儿尤其是鲫鱼冬藏的地步,所以,此时钓鲫鱼应该根据钓场水面的大小和气温的高低做到深浅有别。水库等大水面降温慢升温也慢,一旦水温降下去就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再升上来,所以初冬在水库(包括水面较大的山塘)钓鱼时要这样选择深浅:一连多日的晴暖天(南风,早晨有轻雾),钓点的水深应保持在1.5~2米之间,如果阳光好气温偏高,也可试钓l米左右的多水草的向阳部位:风天(西北风,天晴好)、阴天(北风或东北风)等低温天则应钓2.5米左右的水深,最多不宜深过3米。总之,初冬在大水面钓鲫鱼不应像隆冬季节那样钓得太深。11月7日和8日,西北风23级,我们连续两天到西大洋水库的长店水域去钓鱼,根据去年隆冬时节的经验,我们都用6.3米钓竿钓3.5米左右水深,但一连两次都是收获寥寥,而同是这几天,到西大洋水库罗庄段钓鱼的人们却都有四五斤鲫鱼的收获,其根本原因就是,到罗庄钓鱼的人们都用4.5米的手竿钓了不到2.5米的水深。

池塘等小水面的情况和大水面相比就大不相同。池塘由于水面小降温快升温也快,所以晴暖天在水深不到1米的大面积浅滩处钓鲫鱼才可大获丰收,而低温的日子只有用长竿直指塘心方可有鱼咬钩。前几年的初冬,我们常到西大洋水库大坝外面的一个养鱼塘去钓鱼,只要是有阳光的时候,将钓竿伸向北岸不到1米的浅水就可频频上鲫鱼,有时还能钓到鲤鱼,而阴天的上鱼情况就不如南岸水深3米左右的地方了。

三、出钓时间要抓紧前中后

前是指冷空气,特别是强冷空气到来之前的三两天。因为此时的气温水温较高,鱼儿感知将要变天,必抓紧摄食。中是指小雨、小雪或雨夹雪天气过程中。这种天气虽然有些阴冷,但温差较小,鱼儿也感到比较舒适,索饵也较积极。后是指霜冻过后。霜是弱冷空气活动的产物,霜冻过后水体会变得上凉下暖,此时鱼儿都集中在水体的底部,不抬头、不上浮,吃口集中且实在。

四、钓鱼时要做到动静结合

初冬时分,鲫鱼们虽然不像隆冬时那样都聚集在某些水位较深的特定水域,但也根据水温的高低有了自己初步的特定活动范围,所以,到达钓场时,特别是到达水面较大的钓场时,在确定钓点之前,最好要先挂上钓饵沿岸边来回走动着试钓一番,当发现有鱼咬钩的地方时,再固定下来做窝钓鱼。

初冬,在较浅水域钓鲫鱼时,则必须要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地来回游钓,只有不停地动着找鱼,才能积少成多,最后达到丰收的目的。

动的另一个意思是逗钓。无论钓深还是钓浅,在鱼儿不咬钩时就应将钓饵轻轻带动一下,这样一动就会刺激鱼儿的视觉,激起鱼儿的食欲。

静的意思是指当钩饵落底后要静等上一段时间,给鱼一个找饵的机会,因为冬季的鱼儿毕竟不如以前反应敏捷。如果像以前一样,钩饵落底后浮漂没有动静就赶紧起竿重抛,势必会错过许多鱼儿咬钩的信号。

静还有一个意思,那就是,在游钓浅水时一定要保持安静:抛钩投饵时动作要轻,身影晃动的幅度要小。因为初冬时分近岸浅水里的浮游生物几乎绝迹,水已变得十分清澈,此时的鱼儿最怕惊动。

五、巧打窝、获鱼多

钓较深水位时,如果发现某处有鱼可钓,一定要先打窝诱鱼。初冬时节鱼儿进窝较慢,但一旦进了窝就不会轻易离开,所以打窝时最好一次打下两三个窝子轮流试钓,窝与窝之间的距离要在5米以上。低温时节钓鱼的时间较短,又由于钓的水不是太深,打窝时最好要一次打足,每窝扔拳头大小的诱饵3坨左右。窝料的质量一定要好于高温季节,如果钓野水,最好要在平时的酒米或药米的基础上加上部分商品饵或小药;如果钓放养鱼塘,一定要在化开的颗粒饲料里加上部分香甜味道较浓的商品钓饵,必要时也要加些小药。

如果钓1米以内的浅水,坚决不要打窝,一是因为浅水不易聚鱼,二是因为浅水容易惊鱼。

六、钓饵最好用红虫

初冬时节钓鲫鱼,最有诱惑力的钓饵仍是红虫,蚯蚓和其它商品饵虽然也能钓到鲫鱼,但和红虫比较起来效果要相差甚远。

在大水面钓鱼时,因为鲫鱼的体型较小,用红虫做钓饵时最好用公虫,每钩挂两三条即可。在池塘钓体型较大的鲫鱼时,最好用母虫扎在一起的拉红虫。

相关推荐

初冬时分钓鱼用饵分析


2010年11月7日富士康科技(烟台园区)举行富士康杯钓鱼比赛,一等奖使用自制钓饵配方如下:

蓝鲫2号50%

老鬼红虫粉5%

野战九一八10%

磨豆浆剩豆渣20%(略计是这些)

麦麸5%(这个我自己配饵都放的比他多)

拉丝粉一点点(实践证明不能拉饵,拉不起来,不够粘

一口啤酒一小口

发酵一晚上,在这个初冬季节,钓鱼比赛的号子吹响以后连中4尾鲫鱼。

钓鱼比赛规定不准使用活饵,虫饵。我思量使用野战蓝鲫属于腥香,适合这个初冬季节,开了做拉丝饵,但是抛入水中,如入瓮中。

眼看离比赛结束还有1小时,看旁边一位钓友(非富士康钓友)连连中鱼,索性索要一点鱼饵,大概给我了有一口饵料的样子,倍加珍惜。

搓小饵,勤抛竿,终于看见鱼口但是提竿稍晚没中鱼。只要鱼儿开口我就有希望,再抛竿中鱼一尾,心中想,这下有基础奖了。听裁判喊还剩15分钟结束比赛。继续抛竿,中鱼!再抛!再中!离比赛还有3分钟!再抛再中!听观看的围人说现在1等奖就钓了4尾,再钓1尾即可获得第一名,离比赛结束还有1分钟,鱼咬钩,我立刻将鱼竿提起,不再垂钓,因为一等奖是鱼竿一根,二等奖是鱼箱一个。我甘愿要鱼箱。

鱼竿用几十元的也可以钓鱼。采用保守战略我获得亚军。

比赛结束后我问我旁边的钓友这是什么饵料,才知道是《天下无双》。可是这款饵料我从外观看上去就是麸皮的样子,味觉上什么味道都没有。不知为啥有这么好的效果。我分析,我的同事钓技远不如我,自制饵料却是如此起作用,我看上去略微发一点红,也没有腥味儿可是完全可以媲美《天下无双》。初冬不一定必须用虫饵和活饵。

希望以上我同事的配方可以对大家在初冬时节进行垂钓使用,会有所帮助。

深秋初冬红虫饵钓鲫鱼的使用技巧


红虫是鲫鱼最喜欢的饵料之一,在深秋初冬季作钓效果尤为明显。而且红虫作饵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可以手竿直接挂红虫作钓,也可以红虫加粉饵混合成红虫拉饵,具体使用可以看下钓友分享的经验。

开饵方式:

天气凉,鱼喜欢吃动物性的饵料,因此作钓时使用红虫钓鲫鱼效果非常好。

饵料可用:红虫+麻球粉+复合奶味饵料,加水打揉;窝料:腥香型饵料+米类+适量红虫+少量添加剂,另外选用红虫时最好选择母虫。

调漂技巧:

作钓前期可以先用红虫拉外裹窝料打窝,抛竿时注意不要抛的太满,最好抛到漂的落水点,窝子不能做太远。此外,野钓找底也非常重要,找到底后,可将浮漂下拉二三十公分,再修剪铅皮,带钩调五目。由于冬季天冷,鱼的活性不高,可选择吃铅量大一点、枣核型的鲫鱼浮漂作钓。

挂钩技巧:

直接挂钩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单条装钩,用小钩挂1条红虫;一种是多条装钩,将红虫放在收盘上,手指捏住钩把,钩尖朝下,由外向内连续挂几次,10多条红虫即挂在了鱼钩上。这种钩法因为红虫并未挂牢,因此下钩的动作要轻,以免红虫在空中脱落。当红虫入水后,也不要移动钓钩,因为红虫的蠕动对水里的鱼吸引力很大,即便红虫不在钩上,只要在附近,鲫鱼、鲤鱼游过来吃饵,即会把钩和红虫一并吃进嘴里。

捆虫法要用红棉线,这样可以避免鱼产生较强的谨慎心。捆虫法先要将红棉线打1个活结,然后用慑子将5-8条红虫理顺,再将线套在虫体中部,拉紧线头捆紧即可。垂钓的时候,用钩尖穿过活结挂在钩弯处即成。(这种方法用无刺钩比较好)

筏竿深水钓鲫鱼技巧分析


冬季在野外,无论是台钓还是长竿钓,效果都不是很佳。俗话说:深水鱼多、鱼大。我经常发现在桥下或大坝下、水闸下鱼儿较多,看到桥下水面鱼泡不止,不禁心痒难耐。但苦于钓竿限制和水深,不能施钓,即使用长竿长线,操作起来也麻烦不已或观漂困难。经过一番苦思和实验,我发现用筏竿钓鲫鱼具有很大的优势,收获颇丰,并且钓起的鲫鱼个头较大。

一、适用钓场。水闸上、桥上、网箱旁、内河码头泊船上等钓位的向阳背风处。

二、钓法。打窝钓和串钩钓。这里重点介绍筏竿打窝钓法。

三、基本装备。1.5米或1.8米软调筏竿两支,竿梢越软越灵敏。配小号纺车绕线轮,2号钓线50~100米。6克和10克通心铅坠数枚。

四、辅助装备。贮水软钓箱或水桶;小椅子或马扎;水桶式打窝器。

五、钓饵。冬季优先使用红虫,其次虾肉、蚯蚓,素饵效果较差。红虫选用公虫,3~5条捆成一把儿,或直接数条挂钩;虾肉去壳使用;大平二号蚯蚓活挂而且尽量用小的。

六、诱饵。酒泡药米或麝香小米。一次使用打窝器一小罐,不宜过多。

七、钓具组装。钓线穿过导线环以后,穿5克通心铅坠,再穿太空豆一枚,8字环,1号脑线10.15厘米,使用伊势尼3~5号有倒刺鱼钩双钩。

八、钓法。在水闸和桥面上面,抵达钓位选好钓点后,先用打窝器盛麝香小米垂直到底打窝。动作要缓,相距1米处各打窝一个,等待10~30分钟后,开始施钓。挂饵后打开放线杯,让饵料垂直落入窝点,感觉铅坠到底后,把竿子水平放置,开始紧线,紧到竿梢微微弯曲为宜。然后开始观察筏竿竿梢,鱼咬钩后竿梢下弯,连续点动和回弹,快速提竿后感觉有鱼后就收线,没鱼放下继续等待,等待过程中可不时轻轻提竿引逗,往往在引逗过程中就有鱼咬钩,这时会感觉竿子一震,就要及时起竿了。在有网箱的地方网箱边上进行筏竿打窝钓,钓法一样,就是需要小船和需要征求网箱主人的同意。在码头停放的船上施钓,因为船来回晃动,需要用泡沫系线做个定点浮漂,以便准确找到窝点,同时最好在两个船中间的夹缝中施钓。还有一个有趣的发现,放线尽量靠着船帮的时候,鱼儿咬钩比较频繁。须特别提示的是,桥上钓鱼,需注意安全,同时系好失手绳,防止钓竿落水。

实战分析钓轻口鲫鱼技巧详细分析


什么是轻口鲫?就是在垂钓中,遇到的鲫鱼吃口小而轻微,表现在浮漂上,其动作大多很小,一般不超过1/3目,甚至出现一线的小动作,如果不细心观察浮漂,就会失去许多中鱼的机会。而轻口现象在垂钓中是很常见的,之所以出现轻口动作,是多方面因素引起的,如气压较低、水情变化、鱼饱不思食等原因。要想提高中鱼率,就得下番功夫,提高钓技水平,找到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才能有好的疗效。

如2010年10月份,我们在云蒙湖下的潘家沟野塘钓鲫鱼,就持续一个多月遇到了轻口鲫鱼。我经过充分的准备,于10月17日来到这口野塘。老张、王所、老郝和老杜早来了,都在东边土堆下的深水处下竿(水深5米多),只有老郝的传统钓法钓获3尾小鲫鱼,其他人都没有开竿。老张和王所是悬坠钓法,老张2.5号主线、1.5号子线、3号伊势尼钩,王所是3.5号主线、2.5号子线、5号伊势尼钩,都是调4钓2。老郝和老杜传统钓法。

我没有急于下竿,经过一番观察后,认为他们无鱼咬钩,是钓得太深了,和使用的钩大线粗所致。钓这种轻口鲫鱼,按照我的思路,应当顺应鱼情,走轻、灵、细、小的钓组配置。但问题也接着来了,里面的鲫鱼不像精养池那么均匀,大小都有。因野生鲫鱼的挣扎力度,相比精养池里的鲫鱼来说,会大很多。使用太细的子线,一旦中大鲫鱼,断线是肯定的。经过三思,就使用一支3.6米四六调超细钓鲫专用竿。针对鱼口轻的情况,使用0.8号主线、0.3号子线、2号袖钩,1号芦苇浮漂,空钩半水调4目钓1目一黑格,主抓那一黑格的小动作。在他们左边5米处,水较浅的地方选了个位置。调漂找底后,水深2.5米。

选择这样的水深,还被老张和王所笑话了一番: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还钓这么浅的水。我们钓5米多深的水都没有鱼咬钩,看来今天的空军司令不是我们几位了。根据我的经验,他们犯了致命性的错误。因杨树叶在水底腐烂的原因,导致水中的酸碱度变化、铵氮含量过高,这里的水比一般的水质要重,水深的地方相比浅水处酸碱度要浓一些,这是必然的,也是他们没有鱼咬钩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一点是他们所考虑不到的,也是多数钓友不会想到的问题,但却是造成这里的鲫鱼出现轻口的重要原因。如果忽视掉这一点,钓不到鱼更是必然了。

喂窝后我没有急于下竿,来到他们身后观看。老张和王所的浮漂不时也传来小动作,他俩不是不提竿就是提竿不中鱼。估计是他们的钓组大了,调钓也属不灵不钝钓法,最不适合钓这种轻口鱼。再看老郝和老杜,20分钟的时间,只有老郝出现一口,中一尾百克重的小鲫鱼。之所以中鱼,是因为传统坠沉底钓法过于迟钝,灵敏度低,轻口动作显示不出来,而鲫鱼有连续吸食的习性,直至拖动钩坠吃死口才能中鱼。不是没有鱼咬钩,是水情起了变化,才会出现鱼口轻小的情况。看来我选择使用细小钓组是正确的判断。传统钓法钓这种轻口鱼也有一定的成效,但必须靠等、守才能抓几个死口,不会有好的垂钓效果。

返回钓位,搓饵抛竿,第一竿就中双尾百克重的鲫鱼。看来有戏,但好事多磨。虽然钓组使用的已经很小了(对野钓来说),但还是经常有口不中鱼。

到底是什么原因不中鱼呢?边钓边想,并变搓饵为拉饵。虽然浮漂动作还是很小,但中鱼率却高了,难道是饵料的原因。因这些饵料是针对野生鱼类所配制,比重较大。理论上讲,比重大的饵料在水里的移动阻力就大,可能是这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情,而影响了鱼口。鱼口轻小,吸力就相对较弱,导致鱼吸饵时钩饵移动慢,从而出现有口不中鱼的情况。看此情况,应该使用比重小、质量轻的饵料,才是对的。

钓到五点钟收竿,我有7千多克小鲫鱼的收获。而他们4位,最多的也不过千克小鲫鱼,老杜还是未能突破零的收获,光荣地成了空军司令。经过月余时间的垂钓,逐渐摸索出了一套钓轻口鱼的技术心得。一、钓组配置钓吸食动作轻小、口轻的鲫鱼,细小钓组是关键。因鱼口轻小,常常是把握不住提竿时机,有时只钩住鱼嘴一点点,几经挣扎就会跑鱼,要使用调性较软的竿子。又因鱼口轻小,钓远了不宜观察浮漂信息,一般情况下,使用3.6米长手竿即可,必要时可使用2.7米手竿。但竿子要细,整体弹性要好。因是钓鲫鱼专用,根据所钓水域鲫鱼个体的大小,主线在0.6~0.8号之间选择,子线在0.20.4之间选择。钩子要使用钩条细的无倒刺钩,刺鱼效果好。因鱼口轻小,钩子不能过大,可使用2号茶袖钩。茶袖钩钩条细,钩子比较软,就是中尾大鲫鱼,有时也能拉直钩子,这也是使用软调竿的重要原因之一。

根据经验,钓这种轻口鱼,不管所钓钓点水位有多深,都要使用小号浮漂,钓轻口鱼,原则上大型浮漂不在选择之列。但不能钓的太灵,如果调钓太灵,因鱼口轻,吸力弱,常会出现有口不中鱼的情况。在调钓上,要调灵钓钝,才会有好的垂钓效果,否则,空钩的概率较高。但不管哪种调钓方法,都不是万能的,调钓的灵钝不能用主观意识来决定,应根据鱼口来适当调整,才是最关键的。

二、钓点选择

野外水域的鲫鱼之所以出现轻口,大多是因气压低、水情出现变化所致,多会导致水中溶氧量降低,深水处鱼少,但水太浅了也不会有多少鲫鱼活动,可在1.5~2.5米左右的水深处选择钓点,但要避开茂盛的水草,在稀疏水草选择钓点,密草处不适合悬坠钓法。进出水口处也是很不错的钓点。

三、饵料配制

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轻口鲫鱼,因吃口轻小,吸力弱,比重大的饵料不在选择之列。要使用质量轻、比重小的饵料。如果是因低气压引起的轻口,饵料要使用清淡型的。如果是因上面提到因树叶的原因引起的水情变化而出现轻口,是因水底酸碱度改变所至,饵料的味道就要浓一些,才能刺激轻口鱼食欲。否则,一般是钓不到多少鱼的。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钓轻口鲫鱼时最好戴一副偏光钓鱼眼镜。钓鱼眼镜的好处不仅是遮挡阳光和紫外线,戴钓鱼眼镜看浮漂会更加清晰,更容易发现微小动作并逮到实口。综合客观原因,实践结合理论,灵活运用才是正确的。钓无定法、钓无定势,只有钓上鱼才是硬道理

浅谈台钓鲫鱼小技巧分析


从台湾钓法之钓鲫鱼的技术传入国内以来,很多的钓友对台钓其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台钓鲫鱼技法主要是针对于底钓鲫鱼,根据鲫鱼的特点、温差对其的影响等而有针对性的对其使加钓法,最常见的就是我们常说的钓口动漂,也就是所谓的在钓时,抛饵入钓点,鲫鱼吸食饵料的第一动作,而不去等待送漂或是黑漂等第二第三动作。。。

 我们具体说说该怎么钓,才能更有针对性钓鲫鱼。

1、钓组的搭配是否具有钓鲫鱼的特点,细线组、高灵敏度、小漂、短竿,这些就是我们常说的小线组,小线组最理想的状态就是灵敏度高,针对于鲫鱼,就得灵敏才好用。

2、饵料的选择是否具有钓鲫鱼的特点,商品饵料、蚯蚓、红虫等,都要选择鲫鱼爱吃的饵料,用台钓法钓鲫鱼的时候,最好选择商品饵料,商品饵料的特点是雾化快适口性好,引起鲫鱼的警觉性低。

当我们这些都准备妥当后,就已经进入了钓鲫鱼的状态,随后接受的也就是鲫鱼的攻击,一些钓法的问题,本站有文章详解,在此也不多说,只是强调一下抛竿的频率,钓鲫鱼时,上鱼的速度和我们的抛竿频率有直接的关系,简单的说,你的速度的快慢,直接的影响鲫鱼吃饵的速度。所以,在用台钓法钓鲫鱼的时候,一定不要死等,一两分钟无鱼吃饵就扬竿换饵,而再次抛饵时往往都会遇到接口或是到底后就有鱼吃饵。

初冬使用蛋奶香型小药钓鲫鱼分享


一、地点:龙固朋友一鱼塘

二、参加人:我一人

三、天气情况:晴,气温5-12,微风

四、钓位情况:顺风

五、钓位水情:水质良好、水深2米左右

六、鱼情:鲫鱼、鲤鱼。

七、钓组:3.6米手竿,1.0配0.6线组,3#袖

八、饵料:商品饵

九、收获:鲫鱼10余尾。

最近能钓鱼的地方基本是都跑了一遍了,每次出钓收获很不理想,野钓的地方不好钓,鱼塘里也去过几次,天气降温的原因也不太好钓,哎,现在的鱼真是难钓啊,没有办法,为了能解毒瘾,这个礼拜天的下午,独自一人又去老家的一个鱼塘去解毒了,虽然现在的鱼口不是很好,但好孬能解毒。

中午吃过午饭,和老乡打了招呼,开车就来到了钓场,今天的天气不错,中午的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很是舒服,在这样的天气下钓鱼,即使没有鱼儿光临,那也是一种享受啊。

先把钓椅支好后就准备开料,今天也没什么准备,就把上几次钓鱼剩下的几款饵料掺在一起。然后拿出我的麦香奶小药,这款小药刚一打开,就闻到一股淡淡的香气,就好像小时候吃过的一种饼干的味道很相似,取了少许小药,先用水稀释后迅速将水倒入饵料搅拌,放置一旁。

开好饵料后简单调了浮漂,先是搓大饵找底,第二竿就有鱼来抢食,扬竿中鱼而且很有力道,一尾1斤左右的大鲫鱼被我轻轻的擒获,看来今天这里的鱼情不错,才第二竿就上鱼了,紧接着继续开钓,搓饵抛竿浮漂到位,略等一会无口,顺势逗了一下浮漂,只见浮漂一个轻轻的下滑,再次提竿又中,哈哈,一尾大鲫鱼又被我擒获了。

不一会功夫见有十几尾的鲫鱼入户,鱼瘾也过足了瘾,就收拾装备回家喽。

冬季钓鲫鱼技巧详细分析


进入冬季钓鱼,鲫鱼需要大量的动物蛋白来维持能量,所以在进入冬眠之前,最好选用动物蛋白含量较高的饵料,如:冬鲫、红虫1#、红虫2#,用速攻2#或夏鲫等调整状态,如果在自然水域垂钓鲫鱼,建议用大野战40%+九一八2#40%+红虫2#20%即可。

您在池塘用速攻钓鲫鱼,因为它的味型和它的雾化状态确实会招引鲢鱼,应该用其它的饵料搭配改变它的状态,使其雾化速度降低。也可以用红虫直接加在饵料里做成红虫拉饵,冬天可用。冬天怎么钓鱼一般人认为,冬天对于钓鱼来说,是刀枪入库的日子,其实不然,冬天钓鱼大有作为呀,而且相反,冬钓相对于其他季节,有一些明显的特性,也有许多的优势

一是冬天的鱼自然没有其他季节活跃,但绝不是不吃不动,冬天能钓鲫鱼、鲤鱼、鳊鱼,我有一次竟然在1月份钓上一尾白鲢,我都想不通。冬天的鱼吃口老实,信号小,但小杂鱼很少,假信号也很少。

二是冬天鱼不爱活动,喜欢集群于深水中、杂草中过冬,只要钓鱼人懂得寻找鱼群,钓上一条这里就是一窝,照样很爽。我有一次在一条野河钓鱼,使用5.4、3.6各一支钓竿,钓深水和近水草丛各一窝点,用麝香米打窝,红虫垂钓,两支竿忙不过来,经常是长竿短竿同时上鱼,真是严重爽了一次!

三是冬天宜走不宜守。毕竟冬天的鱼活动距离不长,体能消耗不大,食欲不如其他季节旺盛,吃一条蚯蚓可以慢慢消化几天时间。打一个窝子,至多能把窝子附近不远处的鱼诱过来,远处的鱼即时能闻到诱饵的香味,也未必愿意屈尊过来吃一口。

所以人常说:夏天鱼找饵,冬天饵找鱼。冬天钓鱼不管什么钓法,固守不是好办法(高密度塘除外),应提着竿子,找你认为可能有鱼的各种地方钓,并且要不停的引逗。因为钓点多,往往钓的鱼不夏天固守一处钓的鱼还多。我有一次在孤山北的石碇港沿河岸茭白残茬钓鲫鱼,也不打窝子,走钓,把布桶装得爆满。

进入冬季,鲫鱼需要大量的动物蛋白来维持能量,所以在进入冬眠之前,最好选用动物蛋白含量较高的饵料,如:冬鲫、红虫1#、红虫2#,用速攻2#或夏鲫等调整状态,如果在自然水域垂钓鲫鱼,建议用大野战40%+九一八2#40%+红虫2#20%即可。

您在池塘用速攻钓鲫鱼,因为它的味型和它的雾化状态确实会招引鲢鱼,应该用其它的饵料搭配改变它的状态,使其雾化速度降低。也可以用红虫直接加在饵料里做成红虫拉饵,冬天可用。冬天怎么钓鱼一般人认为,冬天对于钓鱼来说,是刀枪入库的日子,其实不然,冬天钓鱼大有作为呀,而且相反,冬钓相对于其他季节,有一些明显的特性,也有许多的优势

一是冬天的鱼自然没有其他季节活跃,但绝不是不吃不动,冬天能钓鲫鱼、鲤鱼、鳊鱼,我有一次竟然在1月份钓上一尾白鲢,我都想不通。冬天的鱼吃口老实,信号小,但小杂鱼很少,假信号也很少。

二是冬天鱼不爱活动,喜欢集群于深水中、杂草中过冬,只要钓鱼人懂得寻找鱼群,钓上一条这里就是一窝,照样很爽。我有一次在一条野河钓鱼,使用5.4、3.6各一支钓竿,钓深水和近水草丛各一窝点,用麝香米打窝,红虫垂钓,两支竿忙不过来,经常是长竿短竿同时上鱼,真是严重爽了一次!

三是冬天宜走不宜守。毕竟冬天的鱼活动距离不长,体能消耗不大,食欲不如其他季节旺盛,吃一条蚯蚓可以慢慢消化几天时间。打一个窝子,至多能把窝子附近不远处的鱼诱过来,远处的鱼即时能闻到诱饵的香味,也未必愿意屈尊过来吃一口。所以人常说:夏天鱼找饵,冬天饵找鱼。

冬天钓鱼不管什么钓法,固守不是好办法(高密度塘除外),应提着竿子,找你认为可能有鱼的各种地方钓,并且要不停的引逗。因为钓点多,往往钓的鱼不夏天固守一处钓的鱼还多。我有一次在孤山北的石碇港沿河岸茭白残茬钓鲫鱼,也不打窝子,走钓,把布桶装得爆满。

具体钓法: 

冬天钓鱼可谓不拘一格,可以挂蚯蚓红虫传统钓,可以用台钓钓组挂红虫,也可以用饵料,也可以海竿串钩挂红虫。在自然水域,鱼密度不大的时候,用饵料比较难钓。冬季用饵香型一定要浓。香饵用麝香系列饵,比较适用于冷水,腥饵用老鬼腥鲫、冬鲫、红虫1号2号这些浓腥的饵料,最好先打部分饵料作为窝子,然后用拉饵钓,效果。

1、传统钓

传统钓就是打几个窝子,然后走钓

2、台钓红虫钓法

可打窝子,类似于传统钓法。可不打窝子,我倾向于不打窝子,到处蒙,也能上鱼。钓组空钩调平水或一目,钓两目,因为红虫很轻,这样是确保到底。用有倒刺的小钩子,横穿三四条红虫,不要担心露钩尖。漂相是稳稳的送漂,也有下顿或黑。

3、海竿串钩钓法

海竿我很少用,也就是冬天用来串钩钓鲫。轮子上上细线,我用1号线,0.8号子线,栓4~5只钩子,饵用红虫,挂小号铅坠,打向水域的深水处。这样的钓法提竿时机很难把握,我是在铃声轻响两次时轻提竿,感觉有鱼就摇起来,无鱼紧线后继续等信号。当你确定了所要使用的鱼饵品种后(可能是单独一种,也可能是多种鱼饵及添加剂的混合),从和食开始即可算是鱼饵的使用。其中包括鱼饵的软与硬、松与粘、轻与重、大与小等方面的学问,并且相互之间还有着紧密的关联。那么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鱼饵的状态应该怎样随之变化呢?下面将对此作些探讨。

一、软与硬

鱼饵的软硬,主要取决于和食的加水量,正常状态的软硬度应该象耳垂儿或嘴唇一样。如果过硬,极可能会出现跑鱼的现象。因为当食太硬时,钩从食中脱出穿透鱼嘴时受到的阻力较大,因此可能钩得薄,当鱼用力挣脱时即会脱钩。食过硬的另一个缺点是雾化效果差,且这将影响诱鱼与集鱼的效果。若鱼饵过软,将很难抛出,并且在下沉的过程中损失太多,有可能到底后钩上基本没食了。

二、松与粘

鱼饵的松与粘取决于和食时搓揉的程度,搓得越多粘度就越大。鱼饵过粘或过松,与过硬或过软的效果相似,但它可以对软硬进行调整。当食硬时,少搓几下即可,起到与正常食相似的作用;当食偏软时,多搓几下也可当作正常食使用。这种调整的饵料与正常饵料在作用上的差别,我们后面还要讲到。

目前市售各种鲫鱼饵料,对搓食的要求是不同的。比如最常见的东峻鲫饵,必须多搓才能使用,有时为了增加粘度,还用热水(开水)和食。而日本的丸九黄鲫饵(一目),则要求少搓或基本不搓。其它各种鲫饵的粘度一般都可以通过和食中的搓来达到理想状态。

如果多搓还达不到所需的粘度,除上面提到的用热水和食外,还可通过加粘粉或白面来满足粘度的要求。但这类方法通常极少使用。当需要降低饵料的粘度(不是硬度)时,一般只加雪花粉。这是一种无色、无味、无粘度的膨化饲料,减小粘度的效果极好。此外也还有一些粘度很低的鲫饵,如日本丸九的黑卿饵等,但其中都带有它们自身的味道。当这种味道与你所用鱼饵的味道相辅时,亦可使用。

粘度与硬度通常关系比较密切。当食过硬需要加水时,必然要通过搓揉和匀,一搓便会过粘。食过软加干食后多搓。同样也会过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注意调整粘度是很重要的。

三、轻与重

这里所说的轻与重,是指鱼饵的比重。这已是钓鲫用食中较为高深的问题,需达到一定的水平方可涉及。简单来说,比重大的鱼饵下沉快,但不利于鱼的吸入;比重小的则相反。此外,食的比重对浮漂的灵敏度还有影响,调漂时要考虑到食的比重这一因素。比如正常的调4钓2,食重即偏钝,食轻则偏灵。

一般说来,粘硬的食比重都较大;松软的食比重则较轻。食的比重可以通过校漂时测试。比如你对的是4目(空钩半水),上好双饵后抛入水中看漂尾下沉多少。一般应以下降3~4目为宜。如下沉过多,需将漂对得再高些;若下沉过少则应对得再低些。当然,这与漂尾的粗细以及上食的大小还有着直接的关系。

四、大与小

钓鱼时,上食的大小是一个既简单又重要的问题。即使是在正常情况下,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因为食的大小起码是应随着鱼的大小而变化的。然而即使如此,总归还要有一个大致的概念,一般来说,象泡开的黄豆那么大就差不多。鱼饵过大,影响鱼吃食时顺利吸入,会有漂动没鱼的现象。也可能吸人后鱼嘴钩得薄而脱钩。太小则不利于窝子的形成,诱鱼效果不佳。

五、异常饵料的使用

在普遍情况下,鱼饵总是按正常状态来使用的。但每次钓鱼,水下的情况是不一样的。要做到针对各种不同的鱼情来调整饵料的状态,是提高上鱼率的重要手段。先说鱼食大小的变化。在刚开始下钩时,鱼饵一定要大,目的完全在于诱鱼。

当鱼逐渐开始上钩时,可将饵的大小恢复正常。如果上鱼的速度越来越快,便应改为低于正常的小饵。这一方面可提高鱼吃食的准确度;另一方面也可防止集鱼量过大,鱼群乱抢食谁也吃不着。若上鱼率有明显降低的趋势,则应加大鱼饵,边钓边注重诱鱼。水浅的鱼塘常有这种情况。

鱼饵的比重与大小是有密切关系的

在正常情况下,以用偏大且稍重的鱼饵为好。鱼吃食状态良好时不会对灵敏度和上鱼量造成影响。但在鱼吃食很轻时,比如冬季钓,或夏天气压低,或钓竞技池很滑等情况,便应用偏轻且较小的饵,这样有利于鱼的吸入。使小且轻的饵钓底时,要特别注意水线的深度,因为饵很轻,漂坠下降的幅度特别小,容易出现食没落底的现象。这时常用的调4钓2已不适合,而应改为对几钓几的方式。

前面我们提到过,食的软硬与粘度是有着紧密关系的。但硬食却绝不等同于粘食。粘度低且又软的食很难抛出,如果增加一些硬度可起到易抛的作用。偏硬却较松散的食雾化效果最好,这样的食通常只有在诱鱼时使用。比如在很适合钓半水的情况下,一开始打窝子诱鱼时,便要使用偏硬(干)但很松散的饵料。

食可以上得很大,抛出后入水即抬竿,让食散开后慢慢向下飘落,这样诱鱼效果非常好。硬且粘的食通常是比较忌讳的,如果再大就更要不得。但在一些特殊场合下,也儒要使用偏粘偏硬的食,最典型的情况是闹小鱼。野生的小杂鱼游动能力好,抢食的本领比大鱼强得多。这时如还用普通的饵,没等落底便会被小杂鱼抢光。

加大食的粘度与硬度,再适当地上大食,可以对排除小鱼起到一定的作用。这样的食小鱼吞不进去,又啄不光,可保证落底后有食在钩上。

再比如当鱼不爱吃食,需要用逗鱼的方法提高上鱼量时,也不能使用正常粘硬度的食,这种食当你拉竿逗鱼时,极可能脱离钩体而使钩上没食。这种情况下,对食的调整应以增加粘度为主,而尽量少增加硬度,这样可较好地保持钩尖的韧透性。若食又粘又硬,便会较多地出现跑鱼现象。

再比如刮风天钓鱼很难抛食,也需用增加粘硬度的方法来解决。任何一种食,无论是增加了粘度还是增加了硬度,比重都会比原来大,尤其是增加粘度,变化更大,这样食在落底过程中损失较多。这时应造当地增加食的粘硬度,或较少地增加粘硬度而改上稍大一点的饵。这些都可保证落底后钩上有饵。一般来说,单纯增加硬度对雾化效果影响较小,而增加粘度则对雾化效果影响较大。但增加粘度可提高食在钩上的保持性。

以上所说鱼饵各种状态下的变化,都是相对正常情况而言的,且变化的幅度只是有限的一点点。其中提到的一些特殊情况下的用食,也仅仅是实践中较有普遍性的几种,目的是以此来说明饵料在使用上的变化与上鱼量是有很大关系的。实际钓鱼中用食的学问远远不只于此,每一个钓鱼爱好者也都有自己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