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钓鱼餐条。

自从开始学习钓鱼,就隔三差五的添置渔具,虽然都不是值钱的东西,但是算下来也不下三千元了?回到正题,我一直都在这野塘钓鱼,鲫鱼鲤鱼白条鲢鱼都钓过,唯独草鱼没钓过?早上早早起来,吃点早点就独自一人开车前往钓场,早早的还是老钓点,到了地方就程序式的和饵支钓箱拔杆挂线调漂,一切准备妥就挂耳开钓,在开始抽杆打窝的前期,鱼饵刚入水到底,浮漂就有动作了,先是下沉两目,紧跟着就是黑漂,我立马提竿刺鱼中鱼?我五米四的28调鱼竿瞬间一个弯弓,心想哈哈这鱼还不小呢,就溜了它十来分钟吧,才慢慢拉到岸边发现是自己一直想要的草鱼,目测差不多有四斤左右,高兴坏了?好了,说了这么多,我也感觉啰嗦了点,但是,这种心情我想大家可以理解哈?下面给大家看看鱼获吧?

刚买的钓箱,儿子非要占为己有,哈哈?最后还是说服了

嘿嘿?这钓鱼服是本平台上的,穿起来很好看很舒服?

鱼获,最开心的是有一条自己的目标鱼?

钓事有奖征文已经开始啦!参与即有奖,详戳这里!

小编推荐

玉米挂钩诱鱼性太差?穿上一条蚯蚓后,玉米就活了


玉米是钓鱼人们十分喜爱的一种钓饵,由于它强大的广谱性和丰富的用法,故被称作素饵之王。

随着温度的升高,大体型鱼变得活跃起来,考虑到大鱼的警惕性较高,对味道太重的饵料不会轻易给口,于是大家就想到了玉米这种纯天然的饵料。

不过小飞认为玉米这种饵天气越热越好使,现在还早了点,别看这几天气温高,你用手去试试水温就会发现还是蛮凉的(水底是凉的)。

别说春季,即使是夏秋季节,水温较高适合用玉米的时候,也有很多的钓友在抱怨效果差、不上鱼等问题。

玉米,尤其是新鲜的玉米,既没有商品饵那样持续的雾化、浓烈的气味,也没用蚯蚓等活饵那样扭动的姿态,相比之下诱鱼性实在不高。

所以想用玉米当钓饵,第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解决诱鱼的问题。

玉米加蚯蚓的组合钓法!穿上一条蚯蚓后,玉米就活了!想解决诱鱼的问题有很多办法,比如找一个好钓位。

钓点附近鱼多,发现饵料的概率就大,作钓效率自然就提高了。再比如打窝,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提前撒点诱饵。这样的话就算钓位找的不够好,也没有多大关系,因为咱们有足够的诱鱼时间。

拿隔夜窝举例,有一个晚上的诱鱼时间,在这期间只要有鱼经过,就会被窝料吸引、停留。

如果你钓位找的一般,也没机会提前打窝怎么办呢?那就可以试试我说的玉米+蚯蚓的组合钓法了。

这并不是多神奇的东西,很多钓友都在用,只不过我想把它分享给更多没有用过的人罢了,效果还不错。

组合的方法特别简单:先取一枚钩挂一整条鲜活的蚯蚓,从头部横向穿入,然后再扣上一颗玉米粒,露出钩尖;另一枚钩需要挂饵料,主要用来诱鱼。

小鱼闹窝严重的时候,蚯蚓可以穿两次,如下图。

蚯蚓+玉米钓法的好处在哪?

1、增加一定的诱鱼性,在使用玉米钓大鱼时,挂上一条蚯蚓让玉米变活。玉米针对的鱼主要是鲤鱼、草鱼、翘嘴、青鱼等等,这些鱼多为杂食,对蚯蚓也不会抗拒。

2、解决无倒刺难挂蚯蚓的问题。

有些人特别喜欢用无倒刺,但无倒刺不容易挂蚯蚓,挂上去小鱼一叼也很容易给叼跑。

如果在挂上蚯蚓后扣上一粒玉米,就能完美解决。

3、钓的鱼种更为丰富。

前面说了玉米主要针对鲤鱼、草鱼、翘嘴、青鱼,但对鲶鱼、汪刺等偏肉食性的鱼效果不好,甚至连鲫鱼都不怎么爱吃,此时若加上一条蚯蚓情况就会有明显改善。当然了这种组合钓法也不是没有弊端,比如鱼太小就会吞不进钩。

所以我建议大家使用玉米钓大鱼时可以挂一条蚯蚓,使用蚯蚓时钓小鱼时不必挂玉米。

补充自己的一段小经历:

昨天去一个收费50的水库钓鱼,本想以大个体鲤鱼草鱼为主,奈何温度太高,加上西南风三级,鱼儿起浮严重,三个多小时竟无一口。于是改换策略,挂上蚯蚓想碰碰运气。当时我用的是无倒刺钩,蚯蚓穿上去老是滑出,于是便扣上了一颗玉米,虽然也曾想过挡口的问题(鱼钩还是新关东0.8号),但鱼情那么差,心里也有点放弃了。没想到丢下水几分钟便上了一条汪刺鱼~。

后来又上了几条鲫鱼,大概三四两吧,虽然根据浮漂的动作能感觉到鱼儿吞钩比较困难,但多等等还是能钓上的。

玉米+蚯蚓的组合钓法的延伸。

既然玉米可以配蚯蚓,那么其他谷物当然也可以,比如麦仁。玉米适合钓个头较大的鱼,对鲫鱼的吸引力不是特别大,但麦仁就不一样了,至少体积够小,配上蚯蚓后可以使用小钩,鱼儿比较容易吞入。

其他就不一一举例了,反正大家都可以去试一试。

这种钓法本身很简单,之所以写这么长一篇文章,是想让没有试过的钓友们更好的理解,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明白一句话。

钓法的选择永远是从鱼情出发的,钓不到鱼并非钓法本身的问题,而是得看你用的是不是时候以及使用方法是否正确,包括开饵、调漂等方面也是一样的道理!

流传在民间的捕鱼方法“排钩钓鱼”一条主线上拴几百个鱼钩


捕鱼无外乎两种方法,一种是借助各种网具,另一种是就是垂钓。前者对收获的追求多一些,后者对情致追求的多一些。但两种无疑都是极具乐趣之事!

渔民们驾船在河流上放“排钩钓鱼”,这是南方渔民一种奇特的,却鲜为人知的传统渔业作业方式,俗称“放拉钩”。其独特之处,在于,在一条主线上,每隔一定距离拴一副鱼钩,投钩于水中,饵钩成排,称为排钩钓。借助水流之力,凭借鱼钩锋利的尖刺和蚯蚓的诱惑,将鱼捕获。由于排钩钓捕效果好,每次起钩能像渔网似的把许多鱼拖上来,所以渔人又把排钩叫“立网”,多为职业渔人所用。

制作方法:

使用的鱼钩,拴在长约25厘米左右的脑线上,再把拴好鱼钩的脑线,每隔0.5-1米,逐个拴在主线上。一条长的主线,可拴鱼钩100把、200把、300把、500把或更多。出钓时,再在鱼钩上挂好蚯蚓,再把排钩有条不紊地盘起来,整齐地堆在一个大盆里。渔人乘坐小船或木筏,在选定的水域投房,一个划着船,一个在船上放钩。职业渔人常常同时使用几套长排钩,同时投入水域中,钓获量很大。相比大小通吃一网打尽的野蛮渔法,排钩是一种取之有度的捕鱼方式。渔民们通过观察季节、天气、风向、温度、水色、选择不同钓钩,在不同的钓法下钩。

作钓时间:

白天和夜间使用排钩垂钓,效果都很好。在荒江野河等无人地区的水域,可以昼夜使用,只要把主纲线拴在近岸水下的木桩上适当隐蔽起来,可不设专人看管,每隔一定时间来收线取鱼就行了。在靠近村镇的江河,白天河岸经常有人活动,所以,白天垂钓要看守;夜间使用时,天黑投钩,黎明收线,干扰少,效果好。

我们村过去捕鱼人很多,有鱼民捕鱼也有农民捕鱼,那时农田产量很低又不赚钱,农闲时农民只能搞点副业,所以鱼船就更多了,捕鱼人非常辛苦,他们很晚还去下网下钩,早上很早就要去起网起钩,捕上的鱼马上要送到各集市去买,所以每到晚上下钩时,每条小划船上都放一盏防风防雨的围灯,那满湖流动的围灯,比天上的流星雨还要好看非常壮观,休息时可与天上的星星向比美,如你能身临其境那你就好比到了人间天堂。

现状:

排钩钓鱼在现在很少见到了。曾经看到大河里渔民将这样的排钩下到水里,然后不停扯线松线,手感是否上鱼。钓上来往往都是肉食性鱼,比如黄颡、运气好还有甲鱼。也不排除有大鱼被锚上来的。只是,这种排钩如果不专业收纳的话,将是无比麻烦!有排钩钓黄颡鱼的,钩小线细,收纳的时候是将排钩按顺序团在带沙子的盆里以免缠线。如今,放排钩在很多地方的水域里已经毫无用武之地,因为已经没什么鱼了。况且排钩钓法再厉害,也比不过电鱼、药鱼的。这难免让人觉得有些悲哀!

垂钓时应该选择最适合目标鱼的饵料


人类因为物质越来越丰富,小孩子挑食的情况也变得多了起来,无论食物好吃与否,不合心意就是不吃。那么在水中生存的鱼类是否也是如此呢?它们对饵料是否也会偏食呢?

其实,鱼类的偏食情况比人类更严重,而且它们的偏食不区分年龄阶段,无论什么年龄都会有偏食的情况。钓鱼人在选择垂钓饵料的时候,必须要选择最合适目标鱼的饵料,否则它们可能看都不看一眼。

1、人为原因造成的鱼类偏食

在钓鱼环境中,首先讨论一番关于人工环境下造成的鱼类偏食现象。在人工养殖的池塘,或者水坑当中,鱼类的食物来源除了水域当中的浮游生物,以及各类的植物之外,主要的则是人类投放的饲料。这些饲料构成了鱼类的主要食物来源,因为从小靠吃饲料长大,所以鱼类对这些饲料比较偏好,而且信任。

贸然的出现其他味道的食物,鱼类对其会有所戒心,而且口味上也存在和饲料相悖的可能。

另外,在经常钓鱼的钓位当中,因为人类经常在这里钓鱼,打窝,每天都有人投放不同的饵料。这里容易养成的是口味比较叼,对于一些品质不算太好的饵料可能也存在偏食。就像人类一样,吃惯了好东西,对于味道稍差一点的自然是食欲不振。在老钓位当中,每天投放的窝料和钓饵量较大,鱼类经常能够吃到各种的食物,所以把嘴养刁了。

2、天然原因造成的鱼类偏食

在天然原因当中,第一点就是鱼类本身的特征不同,不同的鱼类对于食物的追求也不一样。最大的区别就是在食物的荤腥上,虽然杂食性鱼类的占比很高,但是荤食和素食两类鱼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除此之外,不同的鱼类对于食物的荤腥,香型之间也有着较大的区分。

钓鱼人在选择好目标之后,应该针对鱼类的觅食原则选择饵料,香,臭,腥,酸等各种不同的味道要合理的搭配。

第二个原因就是鱼类的年龄因素,也可以称之为鱼类的大小因素。通常情况下,小鱼,也就是初生的鱼类,它们的口味多是杂食。这是因为初生的鱼类需要的营养成分复杂,杂食能够满足更多的食物需要。另外,小鱼觅食的难度较大,选择杂食可以降低觅食压力。

但是随着体型的增长,觅食难度的降低,口味逐渐会固定下来,比如鲫鱼,鲤鱼这两种常见鱼类,在小鱼阶段多种食物都是疯抢,变成大鱼之后,就多选择素食谷物类饵料。

第三个原因则是时间上的因素,在不同的季节当中,鱼类会因为气温,或者其他因素的干扰,对于生物的营养需求发生变化。比如在春季当中,多数钓鱼人都会选择腥味较重的饵料,其中的原因就是蛋白质较多,鱼类需要弥补营养流失。

所以在不同季节当中,饵料的味型变化也是不断的变化,在春季多使用腥饵,进入夏季之后,就变成了谷物素食饵料为主。

第四个原因则是地域影响,中国地大物博,南北相距几千公里,在这巨大的差距当中,鱼类的口味也会有所变化。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北方的鱼类更偏重腥味,而南方的鱼类更偏重香味。

除了这种较大规模的区别之外,还有比如肥水和瘦水中长大的鱼类的区别。就像是甜咸豆腐脑之间的争吵一样,人类在地域方面,同样有着不同的口味需求,鱼类相比较而言,区别已经很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