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钓鱼技巧。

金色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对于钓鱼人来讲,熬过了烈日炎炎的夏天,迎来了秋高气爽的金秋季节。天凉了,水温下降了,人觉得舒服了,这时的鱼也显得格外活泼,它们自由自在地戏水。由于气候水温适中,这时的它们胃口大开,要好好地饱餐一顿,积攒脂肪,准备越冬。虽说秋季是钓鱼的黄金季节,我们也要了解掌握秋季鱼类的觅食习惯和规律,才能不失良机,过饱这把钓鱼瘾。依据笔者近年秋钓用饵的体会,谈几点看法,供钓友们参考:

一、依据气候变化开饵秋天的气候与夏天相比,明显变得凉多了,特别是早晚。依据秋天气候早晚反差较大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秋季开饵时,最好多开一款饵料,(一款素饵,一款荤饵)随气候变化选用。具体做法是,早晚天凉水冷时,小杂鱼不太闹漂,饵料入水后其味散发的也慢,针对以上情况,建议钓友早晚先选用荤饵试钓。到午时,天气变暖,水温升高,我们就可以用素饵垂钓了,原因是水温升高,这时小杂鱼的活动极为猖獗,用素饵小杂鱼不太闹漂。这样不但可以避开小杂鱼,又迎合了天热大鱼喜欢清淡素饵的习惯。
二、分段开饵(初秋、中秋、秋末)初秋的气候早晚较凉,而午时的气候和夏天相比区别不是很大,常言说:“秋后还有二十四个火老虎”,所以,初秋早晚应以秋钓的配方开饵,具体地说,就是饵料中可以添加少量腥味的商品饵。到午时天气变热,水温升高,我们就要以夏钓的配方开饵,也就是饵料要以清淡的素饵为主了。到了中秋时节,早晚的天已经明显的有些冷了,这时我们开饵时就可以大胆的往饵料中加腥味的商品饵了,而不是初秋的少量了,这时中午的天已不是很热,最高气温也就十几度,小鱼已不再闹漂了,用荤饵的效果要比用清淡的素饵好得多。
秋末,这时的天气已经很冷了,北方的一些浅滩已结了一层薄冰,我们的饵料配方就耍以荤腥味为主了,我们开饵时可以用纯荤腥味的商品饵,也可以在糟食中添加大量虾粉、蚕蛹粉、血粉增加其腥味来诱钓。依据今年到处发洪水,淤泥和淤泥层较厚的具体情况,我们在开饵时要谨记饵料的比重一定要轻,如我们的饵料的比重太大,饵料一入水就会扎入淤泥层,这样就会严重影响鱼获。
三、选用粮食类饵料收获的金秋季节,农民们忙着收获一年来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粮食,在我们北方,玉米高梁的秸秆大都用来晒干烧火,这时的鱼塘承包人就将这些秸秆买来喂鱼,玉米秸秆上尚未成熟的小包米棒,其颗粒小、色泽明显、鲜嫩、味甜,就成了这时鱼类的上等佳肴,鲤、鲫、草鱼都喜欢吃。为了应对鱼对嫩玉米粒的喜好,人们就在每年的秋季选用嫩玉米粒和颗粒饲料拌在一起打窝,再用嫩玉米粒挂钩垂钓,鱼获相当好。除此之外,钓鱼人用酒泡小米,酒泡玉米粒,小麦等作为钓饵,在秋钓中有很好的效果。四、昆虫类饵料随着天气一天天变凉,这时的鲤鱼、草鱼、鳊鱼都已陆续进入冬眠状态,饵料的味道入水后散发极慢,诱鱼就很困难。
用昆虫类饵料的效果就明显比面食要好得多,昆虫类饵料以它们的鲜活、腥昧浓,对凉水中的鱼有极大的诱惑力。具体用法是,把血虫、红虫用水边的泥土揉在一起抛向钓点,打个虚窝诱鱼,然后,直接在钩上用红虫夹挂上血虫,或用红线捆绑血虫挂钩,在天冷水凉的秋季有着极好的鱼获。五、果实类饵料秋季也是各种水果成熟的季节,水库、池塘边,金黄色的柿子、紫红色的桑果,在秋风的摇摆中落到水里,久而久之,鱼儿对这种水果的味道产生了记忆,这种水果就成了这里鱼的最爱。
因此,对天天都能见到的面食就会失去兴趣。所以,我们在秋钓中一定要灵活机动选饵,细观察,勤换饵,多试钓,不要开一款饵料钓一天,一成不变守到黑。无论在哪个季节,我们出钓时所带的饵料是多种多样的,但要学会妙用、巧用。适季节、适鱼情、适水情的饵料是我们自己调配出来的。无论饵料价格的高低贵贱,使用得恰到好处,靠的是我们对饵料性能的了解和掌握,也就是一个人多年开饵经验的积累。要用好、用活我们手里的饵料,还要靠善于动脑,用心摸索,总结实践,就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开出一款适合鱼情水情的好饵料来。

小编推荐

鱼饵状态的调整技巧【图】


渔事中,悬坠钓法其开饵的核心技术应该是调整饵料的状态,人不在状态是无法用心劳作的,饵料不在状态鱼是不会轻易就饵或者就饵率不高;目前商品饵的分类大多为四类:基础饵、主攻饵、状态饵、添加剂,单一使用某类饵效果是不会尽如人意的;那么,是不是使用了状态饵就有了饵料的状态呢,非也,饵料的状态和状态饵完全是两码事,饵料的状态是指开饵后饵料的雾化、融散、附钩、适口等综合性指标,状态饵是用于调整饵料状态的原料,前一个是事后动态,后一个是事前静态。

一,饵料状态的把握标准
一款状态好的饵料,应该同时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雾化性好;饵料入水后能从落点到到位后的钓点能均匀形成柱状雾化区;
2,融散性要好;饵料到底后随着入水时间能够逐渐从外到里层层剥落;
3,附钩性要好;饵料要有黏性,雾化和融散的作用在于诱鱼,而附作在钩上的饵料作用在于钓鱼;
4,适口性要好;软硬要适度,尽量做到饵料手感好,不反水、不黏手。
二,饵料状态的调整技巧
要达到上述条件,从实践中来看主要应掌握好以下开饵技巧:
1,开饵前要熟知预开饵料的特性,了解它的原料合成、味型、比重、形态、饵水比、主攻对象鱼等等;
2,饵水比要严格按比例掌握,不宜凭感觉添加;
3,一次性开饵,切记干了加水、稀了加饵;
4,一次性开饵不宜过多,时间长了其物理性会改变;
5,不能过分搓揉,适当拍打即可;
6,慎用状态饵,特别是量的问题要掌握好,大多饵料作搓饵时是不需添加状态饵的,需拉饵钓时添加状态饵的时候较多;
7,注意饵料搭配之间的比重问题,比重轻的饵料往往颗粒成分少,融散状态就不好,比重过大的饵料,如果不做好搭配调整,雾化性就差;
8,饵料状态是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搓揉过余会成死饵,怕拍打和搓揉附钩性又不强,钓手要临场随机应变;
9,注重饵料搭配的适配性,一般搭配公式是:基础饵+主攻饵+状态饵,有的饵料可以单开,有的是需要根据鱼情、水情进行配置的,相互配置的饵料在味型上尽量注重一致性,雾化状态好的饵料就不要再添加增强雾化效果的状态饵,黏性好的饵料同样也不要再添加增强其黏性的状态饵;
10,成型饵料的保存有讲究,要放在饵料盆内,不宜暴晒,使用过程中注意保持其原有水分,可用干净毛巾打湿拎干后遮盖在饵料盆上。
有人说开饵的重头戏不在状态而在味型,不是说味型不重要,味型的确定本身就包含在开饵之中,味型只能满足鱼儿的单一食性,而状态要解决的是诱、钓合一的系统问题;当然,“死饵”也能钓鱼,犹如人类崇尚吃熟食,但有的人却偏爱吃生食。
常言道:“三年练竿,五年练饵”,要开出一款自己满意、鱼儿喜欢的饵料,需要钓手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和总结。

鱼有偏食的特性[图]


我这里就有个现成的例子,很典型:我现在所在的小镇,镇子中心有条河穿街而过,往前一个来月的时候,在一里多长的中心流域,每天钓鱼的人得有百十号子。

不管是谁来钓,都是用酒泡小米或者大米打窝,除了有限的几个老手每天打窝只用2、3两酒米,其余的**多数得扔个斤八的,保守的估算了一下,那两个多月每天喂鱼的小米子在这百十米河道上得好几十斤!哈哈,大家想想,这种情况下贸然用别的饵料打窝钓鱼,效果会如何?今天,看到一个老伙计去了,用蚯蚓,效果也不明显,赶不上用大米粒和面食钓得好。
鱼的偏食具有“稳定性”(一旦偏食某种食物后,对别的食物就兴趣不大了),同时又具有”可变性”(后天人为的有意识的连续喂食某种食物,使鱼的食性改变,导致它们偏食于最近投喂的食物)。
比如在鱼稀水大的水库或者江河等自然水域垂钓,连续多日定点打重窝诱鱼的效果很好。就从侧面说明了这个问题。安阳职业钓客到鹤壁的一个鱼塘两个人连续去了7天,每次都是三四十斤的打窝,每次还都钓不到2条,到了第八天去了4个人连窝都不打,下杆就上,没有间断,平均5分钟一条。最后把一鱼塘的鱼钓得就剩下了15条。安阳的职业钓客用7天的时间就改变了一塘鱼的食性,人为地让从前偏食鱼塘饲料的鱼改变了食性——重新偏食于安阳钓客的打窝料。
由于鱼有偏食的特性,所以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垂钓,除了要观察水情地形、听听当地垂钓者的建议和情况介绍之外,千万别忘了问问那的鱼喂什么?喜欢吃什么?然后再给它们配制好美味适口的美餐。最后把中渔网精华文章中的一句话送给大家"我最后的经验就是,钓鱼前先要了解鱼的饮食习惯,就象开饭店,先要了解客人的口味,投其所好,因为鱼与人同"。

夏天野钓使用鱼饵有诀窍


夏天一到,野外的河流等水域就成了钓客最常光顾的地方。我们都知道,在野外水域里钓鱼,鱼情以及水情,都不会脱离复杂二字。正因如此,用饵之时一定要掌握好分寸。如果鱼饵用的不合时宜,即便其它方面都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也是很难取得不错的钓绩的。

那么,夏天在野河等自然水域中施钓时,我们该如何用饵呢?

一、掌握在野河等水域里施钓的用饵要点

第一个要点,以带有淡淡香味的谷物为主要鱼饵。通常情况下,野河里边几乎没有太多可供鱼儿享用的食物。正因如此,在野河里生活的鱼儿往往都会因为果腹不易而放宽对食物的限制,只要是能够入口的饵它们一般都会吃。

而且,野河里边的鱼吃饵时也是很不拘小节的,凶猛、动静大。所以在野河里边垂钓时,如果目标鱼是肉食性鱼,钓者要用荤饵来钓;但如果目标鱼不挑食的话,最好用带有清淡香味的谷物来钓鱼。

另外,因为野河里边的小鱼往往不少,所以在垂钓的时候,钓客尽量要抛开那些香味特别浓的原料。不然的话,是很容易招来调皮的小杂鱼的。一旦它们来了,施钓就很难顺利进行了。

第二个要点,用来挂钩的钓饵一定要扛得住撞击。虽然野河的水体表面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很平静的,但这并不代表野河的中下层水域也是如表面一般平静。在好多情况下,野河的下层水域里,往往都存在着一股暗流。这个时候若是钓客想要采取钓底的方式进行垂钓,就得选那种禁受得住撞击的鱼饵。不然的话,饵还没有到达水底就没有了。

第三个要点,用来施钓的鱼饵一定要具备不错的适口性。野河里的鱼本来就不好引诱,若是鱼饵不适口的话,诱到鱼的几率就更小了。所以,钓客一定要分析好目标鱼的就饵偏好,然后尽力投其所好。

二、了解几种在野河等水域里施钓时,可取得不错效果的鱼饵

当春季离我们远去,夏天如约而来的时候,许多钓客都会开始惆怅,不知道夏天用什么饵能吸引到野河里边的鱼。其实,这个问题看似难以回答,却并没有多么复杂。因为野塘里生活着的鱼,往往更喜欢贴近自然的鱼饵味。所以,如果条件允许的话,钓者大可以找一些充满野味的鱼饵。

第一,蚂蚱和稗草是对草鱼鱼很大诱惑力的饵。一说草鱼,好多人就能想到它们爱吃草,且对青色的草尤为喜爱。夏天这个时节,正是好多草疯长得时候。而且这个时候,鱼儿的食欲往往是很大的。如果我们能巧妙地选用稗草这种绿色草饵来施钓的话,效果往往不错。

第二,将牛粪和红虫搭配在一起对付鲢鳙,往往能逢战必胜。钓客都很清楚,要想钓到鲢鳙,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的。毕竟,鲢鳙对饵还是蛮挑剔的。虽说商品饵的种类很多,但若是找不到引诱它们的好方法,浪费再多的饵也是没用的。

有位老钓客告诉我,如果你为了钓鱼可以付出一切,不妨试着用牛粪去打窝子,然后配合着对鱼儿有很大诱惑力的红虫来施钓。我出于好奇,在钓鲢鱼的时候刻意试了几次,发现果然有效。因为鲢鳙本来就特别喜欢以水里边的浮游生物为食。而牛粪在太阳晒和水泡的双重作用下,很可能会生出一些虫子来。这些虫子,是诱鲢鳙的佳品。

钓鱼饵料雾化技巧精讲[图]


雾化是指饵料入水后饵料均匀膨胀,饵中的细小颗粒溶散脱落,在钩饵的运动轨迹上或是在钩饵的停留水层形成雾状区域的现象。
雾化是我们在制作饵料的时候最应该考虑到的,几乎所有的淡水鱼对散化在水中的微小颗粒都很感兴趣。但它是一把双刃剑,有的时候需要很好的利用,而有的时候根据我们垂钓的需要就要尽量的避免雾化。
现在的竞技钓法中很讲究饵料的雾化,分立体雾化,逐层雾化,柱状雾化,横向雾化等等。但不论哪种雾化,在钓点区域水层内融化的颗粒越多,雾化的面积越大,我们就可以说这团饵料的雾化做的比较成功!

那么到底是饵料中的什么元素在水中产生的这种效果呢?饵料里雾化的元素主要有原料的薯粉(我们所说的雪花粉之类基础饵的总称)和麸素。具有雾化能力的饵料一般都是在生产制作的时候经过膨化处理的,或是在配制的时候加入了上述入水后膨胀脱落的元素。
饵料在入水后,受到各方面水压的影响,首先开始雾化的是饵中的麸素系列元素。它们的颗粒是最小的,没有粘性,所以最先从饵团中脱落,并因为其比重极轻,在饵经过和达到的水层中停留的时间比较长,因此在饵入水后第一让鱼看到了有它们感兴趣的东西才聚集游向窝子,又因为其长时间的停留性而保证了窝子的持久性。所以麸素是我们在制作饵料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添加元素。
停留时间长这点自我感觉国产饵中的部分麸类鲫鱼饵做的比较好,饵中的烤麸颗粒做的很小,而且入水后的细小颗粒均匀散开,在水层中上下左右都有雾化颗粒的运动轨迹,从而在所钓水层处能马上形成立体雾化区而达到快速引鱼进窝和垂钓中留鱼在窝的目的。
继麸素之后开始脱落雾化的就是薯粉类饵了。薯粉的比重比麸素的还轻,可饵入水后它并不是第一个开始雾化的。那是因为它的颗粒要较麸素的大并且就它本身具有一定的粘性,所以较麸素脱落的慢些。不过饵中只加薯粉来达到雾化留鱼的目的不会很好,薯粉由于本身的分子组成的原因,和水的亲和力没有麸素的好。所以它在脱落后在水层中停留一段时间会慢慢的落到水底,这对于保持窝子的长久性是很不利的!但它的这个特性我们可以用来在垂钓过程中持续的引鱼上浮达到我们的垂钓区域。知道了这些原素本身个特性和入水后的脱落状态,那么我们在配制饵料的时候就要应对面临的鱼情来相应的制作饵料,所以不要迷信什么固定配方。
比如在垂钓的刚开始需要大力聚鱼的时候,那我们就应该着重考虑饵的组成元素中是否有可以雾化的因素,而且要根据鱼的密度考虑开始做窝的诱饵是要用麸素还是薯粉;密度大轻雾化,反之重雾化。
而在正常垂钓的时候我们要考虑的是窝子的持久性,窝子钓着钓着没鱼了,那您的饵做的是很失败的,尤其是的钓鲫鱼等一些小型鱼类的时候窝里必须时刻有雾化停留的元素来维持,使鱼进窝后不愿离去。
现在钓友们都知道钓鱼的时候最重要的诱钓和一,但是真正能做到这点的并不多。饵中的诱鱼剂诱鱼是在做窝的时候最奏效的,扩散在水中快速集鱼。当鱼进窝后还能达到诱鱼的就是饵的状态了。我们在垂钓开始的时候用来做窝的饵一般都很散,利于饵的快速散化。而从浮标表现出的语言上发现鱼已经进窝后,就要使用我们的钓饵了。
现在国产的饵料都是力争达到诱钓和一这点,所以几乎都在饵里加了能聚集或是说能凝结饵中的各种元素的纤维元素--小麦蛋白。(它们又分为长丝,中长丝,短丝几种)小麦蛋白的很大的一个特性就是越打纤维裹的越紧。
12/2页下一页

钓友分享适合秋季使用的鱼饵搭配技巧


尽管现在已经是秋季了,但是天气的热度似乎丝毫没有减退的意思,热的时候仍旧出门五分钟流汗两小时。于是乎,你仍旧会听到很多的人抱怨这秋天一点儿都不凉快,跟夏季没有什么区别。其实,天气都是慢慢变化的,哪有那么快啊,所以大家还是稍安勿躁的好。在早秋时节,垂钓爱好者们可参考一下自己在夏季是如何进行垂钓。在太热的天气中,我们通常延续夏季中午高温不进行垂钓,只在早上和傍晚垂钓的方法,嫌麻烦的钓友也可直接选择夜钓。今天呢,就主要给大家分享一下在高温的秋季夜钓,垂钓爱好者们该使用什么样的饵料来保证自己的垂钓结果。

我们都知道,为了在台钓时能让鱼儿们尽早的发现我们的饵料,我们多会使用一些颜色比较亮丽的商品饵料,而到了夜晚,商品饵料的这种优势就会失去,所以在夜间进行垂钓的时候我们就要以钓饵味型取胜了。为了增加诱鱼效果,钓友在自制鱼饵时可适当添加钓鱼小药。由于现在正值秋季,与夏季夜钓的情况不同,所以在使用钓鱼小药时要考虑到季节变化的因素,不要盲目使用。通常我们在夏季钓鱼的时候由于受到温度的影响,普遍使用清淡味型的素类钓饵进行垂钓,但是到了秋季以后,使用这类鱼饵作钓,效果就明显不好了。

秋天的鱼儿们需要获取大量的蛋白质,使用荤类钓饵进行台钓,效果则会更好一些。当然,垂钓爱好者们也可使用素类钓饵钓鱼,不过不要单纯的只使用素类自制鱼饵,不然效果会很差,最好添加一些荤腥味道的商品饵料。本来在夏季的夜间进行垂钓,小杂鱼闹窝的现象就会比较少,而到了秋季这种现象就会更少了。所以我们在台钓的时候,钓友应该使用具有针对性的自制鱼饵,一定要是自己垂钓目标鱼比较喜欢的。另外,夜钓会遇到更多的大鱼,所以我们准备的饵料量一定要足,特别是在打窝的时候,诱饵窝料要给足,并且还要时刻注意鱼窝里的诱饵情况,及时进行补窝。

当我们在自制鱼饵时,要对自己使用的商品饵料熟知,了解自己所使用的商品饵料的组成成分、饵料的雾化效果以及饵料的适用条件。而在自制鱼饵时,我们要根据自己垂钓目标鱼的味型喜好有针对性的进行搭配,鱼饵一定要适合鱼儿的胃口,最好是多使用几种饵料混合。至于开饵的方法,该开什么饵,怎样开饵,这些都需要根据自己垂钓水域内的具体情况进行开制。如此一来,我们在垂钓的时候才能开制出合适正确的饵料。另外,台钓的钓鱼小药如果不是特别特殊的情况最好还是不要使用的。

钓鲤鱼饵料味道选择技巧[图]


钓鲤鱼饵料味道选择技巧[图]

鲤鱼市广适性定居鱼类。受食源影响和生长期的不同,生活在北方江河、湖泊、水库中的鲤鱼主要摄食植物性食物,用饵以麦香型为主,南方淤泥水底,多小鱼、小虾、蚌螺和水生昆虫,钓鲤鱼用动物性鱼饵,偏腥。

可是竞技不同了,长江沿线及以南地区很少养殖鲤鱼,为满足钓混养鱼需要都是临时从中原采购来的,这些鲤鱼池什么长大不知道,如果当地也采购了一部分,那么两种鲤鱼混杂在一起,用什么饵就成了难题。

梳理鲤鱼饵,进入中国市场的丸九27个品种,多淡腥淡香复合型,但适用面广,南北咸宜的主要有天下无双、荒食、风林火山和海藻1公斤。以拉饵走红的老鬼继“九一八野战腥版”显示湖库钓鲤威力之后,在主要原料为五谷杂粮、蚕蛹粉、鱼粉、贝类、螺肉和豆类蛋白基础上不断调整配方,先后推出的三色青鲤、战斗鲤、夏鲤、三合一鲤、螺鲤和V9系列的3#、5#都是大比重腥饵,适合野钓,用于竞技钓鱼都是与其他饵搭配使用。南北产品中的鲤鱼饵差不多,虽只有5个品种,但其鲫鱼饵中的奇腥、藻腥鲫和草鱼饵中的黑青鲩、大物都能兼钓鲤鱼。化氏鱼饵4大系列,每个系列中都有鲤鱼饵。如“化氏”的一品鲤、化氏无双、龙鲤;“馨龙湾”醉仙鲤、健鲤;“全能”的1号和野战鲤;“168”大无双、红薯鲤、龙城鲤、飞将鲤和藻元素。将鲤鱼饵由单品发展为系列,集约化出击的是龙王恨,20年来以鲤将打头阵,随后酵鲤、龙门鲤双拳出击,继而以贝腥鲤、螺蛹鲤、中原鲤为核心组成的庞大阵容主导了市场。在其带动下,“三元”的超赞鲤、黑坑鲤、大道鲤、酵香鲤、战鲤、藻鲤,“魔力饵王”藻鲤、狂鲤、汉方精华鲤、鲤将、“中胜”全效颗粒、风云鲤、春风鲤、鲤鬼、鲤必克、“百合”三道鲤、疯子鲤、博大鲤、嗨鲤、诱和“光威”钓卡多鲤、竞技鲤、王牌鲤、独一无二鲤、利优比极品鲤、等等纷纷上市,继腥之后增加了麦香型和腥香复合型。

鲤鱼和鲫鱼都是杂食性鱼类,并因食源和水温高低而存在着偏香、偏腥的趋性。可是全国大小数十家鱼饵企业。几百个拍好的鲤鱼饵中,七成腥味,二成腥香复合型,麦香、纯香只占一成。粉状商品饵之前,钓鲤鱼用麦麸、菜籽饼、豆粕打窝,钓饵因环境、水情和水温不同用虾、蚯蚓、蚕蛹、面团、玉米粒或煮熟的红薯块。“台钓”后不用自然饵了,但用腥还是用香则因养殖环境和饲料的不同,南北是有差异的。北方多沙质、硬质水底,腐殖质少,鲤鱼以人工投喂的饲料和人类废弃的食物碎屑为食,虽有掘泥觅食的技能却得不到发挥,用饵偏香。南方淤泥水底,腐殖质丰富,多水生动、植物,即使不喂饲料鲤鱼也有足够的食物,用饵偏腥。所以多淤泥的河道口,漂浮物聚集湖泊和河道的内湾以及船坞附近容易聚鲤鱼,由此形成鲤鱼定居。不过定居鲤鱼和游动鲤鱼不同,前者在一个环境中生活久了,对食物的味、色、形有了固定的认识,钓饵稍有出入九迟疑着不敢咬钩了。钓定居鲤常有鱼星不断,甚至开锅似得而鱼不咬钩的情况出现,都与钓饵有关。后者在游动中寻找食物,不仅忽略了色,就是味和形也不挑剔了。例如慢走水的湖泊、河道,鲤鱼沿等深线觅食。如果距钓点10米出现移动的断续鱼星,那么3或5分钟后鱼游近钓饵了会立即咬钩。另外游动鲤视觉敏锐,从迹象判断鱼离钩20~30厘米,此时提一下钩,逗一逗,鱼马上咬钩。定居鲤饱食,对钓饵挑剔;游动鲤因饥饿而敏感,受动态饵刺激忽略味型。于是又钓定居鲤重色轻味,用白色或黄色饵以守代攻,钓静不钓动;钓游动鲤味形结合,用腥味饵,该守则守而不忘守中有逗。

鲤鱼是我国池塘养殖最早的鱼类。公元前460年左右,改名主公的范蠡在陶(现山东省境内)写成的《养鱼经》就记录了当时池塘养鲤鱼的经验。虽然《陶朱公养鱼经》没有对饲料做出说明,但可以推想的是:山东以麦黍为食,饲料用麦及其副产品是完全可能的。古人以鲤鱼为美食,指的是产于淮河以北的鲤鱼,而非南方带土腥味的鲤鱼。钓池塘养殖的鲤鱼用香饵,湖泊河川等自然水域用蝇蛆或蚯蚓。香和腥都能钓鲤鱼,原则是区分环境,分别用不同味型的钓饵。鲤鱼的另一个特点是随个体大小、季节变化和栖息环境的不同,食性是有差异的。体长20厘米以下主要摄食浮游生物和昆虫幼虫,偏腥,以后增加了水生植物并能吃螺蛳、蚌蚬了,腥香都食。据此,自然水域春夏用麦香、纯香饵的效果要好一些,秋天以腥香型为主,冬天用淡香或者无味饵。竞技钓混养鱼的主角是鲤鱼。这些鱼自小吃惯了人工饲料,长至体长10厘米后一方面是适量增大,另一方面渔场味增加产投喂含鱼粉的颗粒饲料,所以不管春夏秋冬,钓鲤鱼都是用腥饵,这是导致国产鲤鱼饵以腥为主的原因。

然后鱼的来源不明,凭大小推断嗜腥嗜香就难免出错了。尤其是体长不等,15~20厘米的占多数,30~45厘米的占5%,还有特别大和特别小的以及相当数量鲫鱼时,用什么饵招鱼,用哪种味型的饵钓就只能在钓的过程中调整了。鲤鱼饵以腥味为主,可是为节省成本,许多池塘就地取材,一段时间喂颗粒,一段时间喂玉米、麦麸、豆子,于是有原塘鱼嗜香,外来鱼贪腥,大鲤喜香小鲤爱腥的区别。钓鱼人都知道“钓鱼先问喂什么”,可是混杂了外来鱼、原塘鱼之后就是告诉你喂什么也未必能操胜券。不过有一种饵是必备的,就是以麦类、豆类为基础料,加入海洋藻类的藻类饵。藻,海淡水都要生长,种类繁多,用于制作鱼饵的海洋藻类其实就是海带,如丸九海藻1公斤、海带泥饵,甚至荒食、风林火山都含有海藻成分。鲤鱼能接受藻类饵意识自小吃它,能唤醒记忆;而是味型转换,对水后腥味显露,入睡后香浓腥淡。所以不管喂食麦子还是喂颗粒饲料,嗜腥贪香不恩能够确定时,用腥香型的藻类饵是钓鲤鱼的最佳选择。

冬钓鲫鱼用饵有讲究[图]


冬季由于天冷气温、水温低,鱼类觅食意愿弱,于是鱼饵成为了诱鱼的关键,而鲫鱼因其适应能力非常强,冬钓的主要对象鱼就非它莫属了。很多人喜欢野钓鲫鱼,野钓鲫鱼关联的因素很多,诸如水域、天气、季节、钓饵、钓位选择等,任一因素的不适当,都会直接影响到垂钓的效果。所以只有对这些因素了解透彻了,才能钓到鱼、钓好鱼。下面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用饵技巧需要大家注意的。

1、打窝鲫鱼因为体型小,食量稍小于大型鱼。因此在打窝时一定要注意适量,要让鱼吃不了,吃不饱,不想跑。在打窝的时候,用颗粒状的饵料投入,一粒一粒的散落水底,鱼怎么也吃不饱,可又不愿离开。这就要求钓鱼人在投放诱饵时要掌握一定的量,不能一次投放太多。应该在投了第一次以后,等适当的时间继续投放,而且投放量越来越小,窝内始终有诱饵,可是始终都是那么一小团,这样才能真正起到诱鱼的作用。
2、上钩要搓大饵,下钩要搓小饵有软的就不吃硬的,有小的就不吃大的,这是鲫鱼觅食的一般规律,冬春季就更是这样,所以上钩要搓大饵,以利诱鱼和做窝(落入钓点集聚多了就是窝饵),下钩要搓小饵,以方便鲫鱼吸食。这样既可以钓大鱼,也可以钓到小鲫鱼。
3、用荤饵冬春季水温低,鱼儿觅食欲望也很低,宜用荤饵垂钓。上钩挂搓干散饵,下钩挂荤饵,由于干散饵一般在落底过程中的散落雾化作用,极大地提高了诱惑力,几杆下去,就会有鱼咬钩,多是下钩先中鱼,鱼聚集多了上下钩就会同时中鱼。冬天是没有小杂鱼的,一两左右的小鲫鱼也基本不太咬钩,只要钓点选对了,鱼会越钓越多,杆杆中鱼。
夏秋季节,在小杂鱼少的水域,这种方法仍然很实用。夏秋季节,水质肥或小杂鱼多的水域,宜用素饵垂钓,以避免小杂鱼的干扰。如果还是无法避免,即可上钩搓干散饵,饵球宜大,以利诱鱼,下钩挂干饭米粒,即能有效避开小杂鱼。
4、搓饵在垂钓中,上钩搓大饵,下钩搓小饵,小饵可搓到绿豆大小(野钓是不太适宜拉饵的,这会太招小杂鱼),或者上钩挂饵料,下钩挂干饭米粒,要么两只钩都挂干饭米粒,这样时不时变换一下,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进入冬季以后,鱼类基本慢慢开始停止摄食,只有耐寒的鲫鱼和鲤鱼仍然会进食。鲤鱼最适宜的水温是15-25度,低于10度时鲤鱼游动速度减慢,食量也会随之减少,水温低于5度后鲤鱼基本停止摄食进入半冬眠状态。
12/2页下一页

如何使用蚯蚓钓鱼挂钩【图】


如何使用蚯蚓钓鱼挂钩【图】

常用的蚯蚓有红蚯蚓和青蚯蚓两种。青蚯蚓因为腥气非常浓重,是钓无鳞鱼的佳饵。

在使用蚯蚓时,除了要求其鲜活外,还要考虑蚯蚓的装钩方法,钓大小不同的鱼要有不同的装钩方法,要充分做到因鱼置饵。

钓小鱼杂鱼时,要选用火柴杆般粗细的红蚯蚓配伊势尼3号、4号钩。装钩时先将蚯蚓截成半厘米长的小段,然后套在钓尖上。这样,小鱼咬钩刚好嘴对钩尖,提竿便能中鱼。尽量不要让钩尖外露,以免鱼食饵时刺痛鱼嘴跑鱼。

钓250克左右的鱼时,可以选用比火柴杆粗一些的中等蚯蚓,钩用伊势尼4号、5号钩。装钩时要将蚯蚓装满整个鱼钩,在钩尖外少留一段蚯蚓,将多余部分截去。这样做的好处是负痛的蚯蚓在钩上不停地蠕动,使断处有液体渗出,更能吸引窝中的鱼儿快速咬钩。

钓500克左右的鱼时,要选择壮实肥腴的蚯蚓,用伊势尼5号、6号钓。装钓时将钩尖从蚯蚓的颈部刺入至尾部,使蚯蚓的头尾均露在钩外,这样,头尾摆动的蚯蚓使狡猾的鱼儿很快放松警惕而咬钩。

钓1千克以上的大鱼或凶猛性的鱼时,要用7号以上的大钩装上几条肥大的蚯蚓,用钓尖穿过蚯蚓的中部,使每条蚯蚓的头尾都露在钩外成一个红色的“蚯蚓球”。大鱼的嗅觉灵敏,闻香而来,发现美味,会毫不犹豫地张口咬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