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钓鱼窝料。
最近接到很多钓友询问在水库钓鱼或是平时野钓时诱饵窝料方面的问题,搭配诱饵窝料时该怎么选择味型?钓不同种类的鱼需要使用不同的窝料吗?搭配诱饵窝料时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今天笔者就简单的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诱饵窝料方面的小经验,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吧!
一、面对不同的水情和鱼情该如何搭配诱饵窝料
日常钓鱼时经常见到很多朋友在搭配诱饵窝料时很随意,这个搀和一些,那个加一点。其实我们在搭配诱饵时可不应该抱着随意随性的思想,应当根据我们实际垂钓的水域情况、季节情况、对象鱼种类个体以及密度、对象鱼的活跃情况来合理的进行搭配和试钓尝试,只有这样不断的尝试才能使我们配制的窝料最大化的发挥诱鱼和留鱼的作用。
一般来说我们在选择诱饵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季节因素,气温低水凉时需要少打窝勤补窝,味型加重增加穿透力;气温高水温高时可以稍多打窝,但容易出现缺氧、食物过于丰富的原因,味型控制低一些;闹小杂鱼的水域要控制雾化;主钓大体型鱼时饵料成份和味型要偏重纯粮食;水体水质偏瘦时味型要清淡一些,水质偏肥时味型要相对大一些等等。这些其实说实话都是不严谨的一些定义,当我们实际垂钓时要将这些因素联合起来进行考虑和试验。
当我们面对不同鱼种时需要调配诱饵窝料的味型也不同。当我们主钓体形较小的鲫鱼、鲤鱼、鳊鱼时,可以在窝料中增加一些腥味物质,因为体形越小的鱼类,它们对于蛋白质含量高的饵料会显得更加敏感,因为它们需要迅速的增加自身重量来躲避天敌。而当我们垂钓一些体形稍大的鱼类时,过多的腥味物质对它们而言就演变成惊恐了,所以常说的小鱼偏腥,大鱼偏香就由此而来。但是无论我们想要垂钓哪种对象鱼(杂食性、素食性),以粮食型谷物饵料来打底都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这些粮食才是窝料的主体,也是鱼类能够真正吃到吃饱的物质,而后钓小体形鱼类时可以补充一些腥味和甜味;钓草鱼等素食性鱼类时可以增加些自然植物类的香味,当然还可以使用发酵后的酵香和酸香;而钓鲢鳙鱼这种特殊的滤食性鱼类则更偏重于浓重酸香、酸臭、酵香等等。当我们能够掌握对象鱼的习性和喜好之后,再搭配诱饵窝料时就更加有的放矢了。
二、搭配诱饵窝料时必须掌握的原则WWW.diAoyu007.COm
1.香型味型搭配要互补,要突出主次,千万不要出现大锅烩的情况。很多钓友在搭配窝料时都会按照自己的喜好这个加一些,那个补一些,最后加水开制出来的窝料味型非常混乱,尤其在使用商品饵料时更加明显。这个做法其实是错误的,虽说这样搭配时可能出现成份互补的状态,但是味型混乱时会对鱼类产生极大的惊吓,不能成功诱惑到鱼群,又何谈留鱼呢?所以在我们搭配诱饵窝料时,尽量突出一种香型,如果需要填充其它味型的话,最多额外添加一种到两种即可,因为其实我们饵料自身的味道已经非常充足了。比如常见的香腥谷物、香腥甜、香酸酵、臭谷香酒等等。
2.搭配诱饵窝料时除了味型要进行合理搭配之外,在成份和状态方面也要进行合理的调配。成份方面比如糠饼、豆饼、麦麸等等主要粮食充量;细碎颗粒类或是片状的浓香粉饵进行填充和增强雾化诱鱼;大颗粒、酒米、玉米碴进行留鱼;腥味内脏、螺肉、蚯蚓段、膨化腥味颗粒等等提高诱鱼刺激等等,这些都是在成份和状态方面进行的互补。而状态方面要合理的控制好雾化效果、铺底效果、留底效果、悬浮状态,可以通过雪花粉、轻麸、轻粉、面粉、玉米粉、粘粉等等物质来调控。
关于搭配诱饵窝料方面的经验今天就先分享到这里吧,有兴趣的朋友们不妨自己动手尝试一下哦!
相关知识
资深钓友分享诱饵窝料的搭配原则
周所周知想要钓好鱼,首先就要求钓友们能够配置好诱饵窝料,准确的对钓点进行提前打窝诱鱼,打窝之后还要谨慎的进行养窝、续窝等等后续工作。可以说只有当我们攻克打窝诱鱼这项工作之后,我们距离渔获爆护的目标就不远了。如果自己打的窝子不够给力的话,最直观的问题就是无法把钓点周边水域里的目标鱼引诱到窝子里。窝里没有足够量的对象鱼,那钓鱼又要从何谈起呢?今天笔者就简单的给刚接触钓鱼的朋友们聊聊打窝诱鱼和诱饵窝料的经验和技巧,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吧。
当我们在水库钓鱼或是短时间的野钓时,可以用相对单一的诱饵窝料打窝,也可以用制作工序相对复杂一些的组合窝料来打窝。其实在选择到底使用哪种方式的窝料时,应该预先分析垂钓水域的水情和鱼情,根据实际情况来判定,比较忌讳的就是凭空臆想的搭配诱饵窝料,而后期待我们想象的爆连场景,这是不现实的。就笔者的经验和实践结果证明,在短时间内垂钓中小个体的对象鱼,比如钓鲫鱼、钓鲤鱼等等,我们使用混合窝料来打窝的效果会比较好;而如果在水库垂钓大个体的鲤鱼、钓草鱼、钓青鱼时,则是使用单一元素的粮食型窝料效果会更加优秀。因为诱饵窝料的使命有三,一是利用味型来引诱周边的对象鱼进窝,其次是利用窝料中的粮食成份供鱼吸食果腹,三是通过控制诱饵窝料中的粒径来保证对象鱼长时间的停留在窝子里。
为了满足上述这三个条件,笔者使用组合饵料来配置诱饵窝料时,通常会选择一款粮食型、营养丰富、粒径较小的商品窝料来当作主窝料,之后根据对象鱼的个体来额外添加纯粮食、颗粒、中药酒米甚至是味型较浓的商品饵料来提升味型的穿透力,进一步增强诱饵窝料的诱鱼效果。这种不同粒径、不同溶散程度搭配而成的窝料,既能通过细碎的雾化和味型达到诱鱼最大化的效果,还能通过大颗粒的残留物质保证对象鱼能在窝子里长时间的聚集,这为最终增加钓获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笔者在此抛砖引玉的将常用的窝料例举一下,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根据上面的思路来进行尝试。大致有:三元底窝(粮食型成份、养殖颗粒成份比例非常大,可以算是非常通用的诱饵窝料,其中还有很多的破碎杂粮,如玉米渣、酒米等等,做底窝的核心底料很合适);超诱或是小麦胚芽等精粮,当然也可以使用麦麸、麸皮等粗糙粮食来降低成本,使用在诱饵窝料中的话其实本质并没有太大区别,只是窝料状态不尽相同罢了。中药型酒米,中药属于双刃剑,这个需要大家自行摸索了,也可以使用市面上销售的VB类酒米来替代。酒米在窝料中主要起到留鱼的作用,而且效果毋庸置疑。用于增强味型的话,笔者最喜欢使用鲫鱼商品饵来完成这项工作,低温季节比较常用奶香、麝香;高温季节可以使用混合浓香、草莓香、麝香等等。
有关诱饵窝料的配置方法今天就暂时介绍到这里,有兴趣的朋友们不妨尝试一下,希望笔者粗糙的文字可以对您有所帮助吧!
资深钓友分享钓鱼的诱饵窝料搭配经验
现在越来越多的钓友进入黑坑,不过想要在黑坑有好的渔获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选择钓位一定要慎重之外,诱饵窝料也是重中之重。黑坑钓鲫鱼的诱饵窝料相较于垂钓鲤鱼、草鱼等鱼种要更加讲究一些。窝料基本上就是由四部分组成,基础饵、诱饵、状态饵和添加剂,只要掌握和了解这四个部分,就能够搭配出一款比较靠谱的窝料。下面我针对黑坑垂钓鲫鱼给出一款诱饵窝料配方进行分析,让大家更加直观的了解诱饵窝料的各个部分的作用。
一、诱饵窝料配方
麝香底窝半份、纯谷物半份、纯谷诱一份、麦香诱(绿色包装)一份、麦香诱(白色包装)一份、王者之诱两份、鱼宝一份、麝香红鲫一份、第五元素一份、酒米两份;这个配方里面没有写进钓鱼小药,是因为小药的变化太多,而且容易变化,展开面太广,不好介绍。这款窝料搭配出来以后,应该是以谷物香为主,麝香味为辅,状态干散,有一定持钩性,雾化效果非常不错,而且残留物较多。这基本上就是一款合格的鲫鱼窝料配方。
二、诱饵窝料中的基础饵
窝料中基础饵一般是谷物成分和颗粒饲料成分使用较多。基础饵在整体窝料里面占比较多,比如上述的配方中,谷物成分是基础饵占到了窝料整体成分的50%,有时候甚至更多。所以基础饵一般都比较廉价,在味型方面,不要使鲫鱼反感,让鱼更容易接受,使其放松警惕。我一般也会选用谷物成分作为基础饵,因为谷物成分不仅有其特殊的谷物香,也可以使窝料的雾化速度进一步提升,轻麸类的成分在雾化的时候会上下运动,还可以起到动态诱鱼的效果,而且雾化后在窝点里面有大量残留。当然基础饵的选择也不是一尘不变的,也要根据所钓的水情鱼情进行调整和改变,才能够让基础饵发挥出其特点与效果。
三、诱饵窝料中的味型诱饵
诱饵在窝料中主要起到气味诱鱼的作用,上述的窝料配方中,麝香红鲫和麝香底窝都属于诱饵。这两款饵料的味型都比较强,在窝料里面占到15%。其实可以充当诱饵的饵料在市面上非常多,其要是味型大,有特点,基本上都可以在我窝料中充当诱饵的角色。在这里有的钓友就会要问,这款饵料明明是鲫鱼的手食饵,为什么要加入窝料中。在选择饵料的时候,不要看它的外包装上面写的鲫鱼饵料或者鲫鱼窝料,我们要注重饵料的成分、味型、颗粒大小,这三点才是饵料核心的东西,千万不要被它的包装和宣传所迷惑。如果选择的诱饵味型不够足或者有偏差,我们可以使用钓鱼小药来弥补。
本篇先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在下一篇中我将继续为您解读黑坑钓鲫鱼的诱饵窝料,希望对您的黑坑之旅有所帮助,也祝愿您常常爆连,次次上岸。
搭配商品饵料配方时必须掌握的技巧
相信每个喜欢垂钓的钓者对商品饵料都不陌生,不管是坑塘钓鱼,还是野钓,不管是钓鲫鱼、钓鲤鱼还是钓鲢鳙钓青鱼,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商品饵料在大批量生产前,都经过反复试验,因此无论是对于地域还是季节,都具有很大的广谱性。所以,对于某一种饵料来讲,只要钓法得当,想钓到对象鱼,问题基本不会太大。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休闲钓的钓友们乐于选单一商品饵料作钓的原因。不过,单一商品饵料同样存在弊端,虽然它的广谱性强,但是对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季节以及多变的鱼情和水情缺乏针对性,因此,对于想要钓获多的钓友们来讲,显然满足不了要求。这时候,通常会选择几种饵料进行搭配,来制出与当地鱼情最配的饵料。
通常来说,商品饵料的内部成分主要有两种: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多含在动物性原料中,像虾粉、蚕蛹份、鱼粉等;碳水化合物多包含在植物性基础饵料中,像马铃薯、玉米、小麦等。商品饵料中两者含量通常是不同的,有的偏动物性原料,有的则偏植物性基础原料。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季节、水域的不同,来搭配它们的比例,使其对鱼更具吸引力。
一般来说,冬春水冷时候,或者在水瘦水域中,应偏重动物性饵料的含量,夏秋炎热时或在肥水水域,则更适合选择植物性饵。
味型的话,不同的鱼,对味道的喜好是不同的,比如鲤鱼鲫鱼偏爱香、甜、腥饵,草鱼喜爱微酸饵,鲢鳙则对酸臭饵更情有独钟,当然,同一种鱼,因为水情不同,季节不同,食性也会不同,在配制饵料时,同样需要考虑,并且单一的饵料,通常是满足不了它们的要求的。
比重的话,商品饵料根据对象鱼水层的不同,常会分为轻、中、重三种状态。但并非简单地说,钓浮鱼就一定只能用轻饵,有时候,也会适当在里面加入定量的稍重的饵料。同理,钓底的话,饵料中也往往会加入一定的轻饵料。
溶散性,在竞技钓中,为了诱鱼,要求商品饵料需要有一定的溶散性,从而连续抛竿的过程中,形成一个饵料雾化带。不过钓浮、钓半水、钓底它们对溶散性的要求是有差别的,搭配时也要注意。
附钩性,根据水情和鱼情需要,有时候,要求饵料附在鱼钩的时间不能太短,这也要求钓者在搭配饵料时,需将溶散性和麦蛋白纤维含量不同的几类商品饵料进行适当搭配,来到达这种目的。
那么几种商品饵料究竟该如何搭配才能配制出理想的饵料呢?
1.确定饵料的成分比例。前面已经说过,通常来说,水冷水瘦或者钓小鱼时要加大动物性原料的比例,反之减少。
2.确定饵料的味型。通常来说,确定以哪种味道为主后,再加入其他一两种味的饵料进行调整即可。要注意的是,有些味道的饵料会彼此冲突,混合后会产生怪味,像草莓味、蒜香味、椰奶味跟其他味饵搭配时就需要格外注意。并且,选择味型时,要以一种饵为主,其他一两种为辅,不可喧宾夺主,做成大杂烩。
3.比重问题。钓底时,饵料的比重要大,中下层雾化,钓底层糗鱼,要适量增加饵料的黏性,降低雾化速度,可加入适量溶散性慢纤维含量高的商品饵料;钓底层快鱼,则要增大饵料的雾化速度;钓底层大鱼时,则要记得在饵料中加入适当大颗粒的饵料,这样更易留鱼。钓浮鱼,饵料则要轻,雾化速度要快,饵料要细,使鱼可以长时间停在固定的水层。
夏季夜钓时搭配诱饵窝料的实战思路
夏季温度高,不管是气温水温都很高,出钓时间受到限制,所以夜钓是个不错的选择,那夏季夜钓所使用的诱饵窝料以及钓饵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夏季夜钓窝料使用
1、如果准备夜钓的话,最好是提前出发,在太阳下山之前到达钓场,了解钓场的水体信息,然后选择钓位、调漂找底,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窝料,做窝诱鱼,等所有事项准备好了,天色变暗,温度降低之后,窝点也开始进鱼,鱼儿也开始吃窝料的时候,就可以下钩垂钓了,需要注意的是打窝的诱饵窝料量要足,尽量避免在垂钓过程中途补窝惊鱼,诱饵窝料可以用酒米、米糠、麦麸一类的混合饲料投放到钓点即可。
2、另外诱饵窝料的味型方面要淡一些,如果窝料味型太过浓重,盖过钓饵的话,鱼儿很难注意到钓饵,全都跑去吃窝料了,鱼口自然不好,还有就是窝料中要有一定的粉状钓饵诱鱼,也要有足够的颗粒饵留鱼,让鱼儿乐于在窝点停留。
二、夏季夜钓饵料使用
1、夜钓时小杂鱼的闹窝现象减轻了很多,大鱼出动之后,小杂鱼基本不见,此时可用红虫饵、蚯蚓饵一类的荤腥饵做钓,也可以使用商品饵料,进行荤腥香甜各种味型搭配出鱼儿喜好的饵料。
2、需要注意的是饵料的状态要调制好,要足够的软有好的口感,并且要有较好的附钩性,夏季夜钓饵料状态最好比白天的稍微粘一点,如果夏季夜间温度比较高的话,要偏向清淡一点,若是在北方温度偏低的话,就偏腥一点,饵料味型要根据天气温度随时调整。希望这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大鲫大鲤,鱼获多多。
钓友分享首次自制诱饵窝料经验与技巧
之前看了钓鲫鱼和钓鲤鱼的一些自制鱼饵的资料,基本看了不少二十篇关于钓鲫鱼饵料相关的文章!根据大概需要制作诱饵窝料的材料加构思再按照自己的想法配制鱼饵的,制作饵料的方法很简单,钓友们都可以试试,希望钓友们外出野钓作钓鲫鱼或者其他鱼种的时候都可以收获满满。
饵料材料:玉米面、玉米糁、小黄米、煮饭的那种米,牛B鲤90ml一瓶,小药王鲤9克,麝香王10克,优乐美麦香再炒米,在制作诱饵窝料时个人觉得炒熟变成这样的颜色的时候是最香的。
第一张图是刚刚下锅的颜色,有点透明的感觉
第二张是出锅的颜色感觉实心暗黄色,现在开始动手先把小黄米玉米穇小火炒香放盆凉冻,把三样东西混在一起凉冻
接着不知道为什么又去把玉米面也给炒了一下,可能是因为没炒的时候都没有香味,轻微炒了一下,感觉这样炒一下做诱饵窝料的效果会好一点,只是个人感觉炒了一点混在米里面。然后放到不烫手了,趁热开始放钓鱼小药,都只放了一点点,曲酒是48度的,找不到酒精度在50度以上的大曲酒,第一小罐完成,饵料的气味很浓香。
开始搞第二罐诱饵窝料,这罐放了红糖和维生素B2把剩下的所有麝香王,小药王鲤全到进去了,一斤多点米吧,这罐没有放小药牛B鲤了,感觉牛逼鲤味道太刺鼻了,而且牛逼鲤里面应该含有很多酒精,碰手感觉很凉就像酒精那样。
装罐后发现酒不够,又跑楼下小店找酒,太少品种了老板推荐度数高的,但是我还是认定大伙说的大曲好点,最终还是觉得买了这38度的大曲算了!偷偷告诉你,这酒还放了四年了的2011年的回来自己喝了一小口感觉蛮香的就是度数太低不怎么辣口停顺喉的。
最后来给它们几张全家福,剩下的酒用来泡丁香、八角、桂皮、不知道放些枸杞。这样下去的诱饵窝料效果会不会好?大功告成,以后外出野钓再也不用担心空军了,在最后客套的给大家来句,钓友们外出野钓每次都大鲫大鲤的。支持一下点个赞呗,有哪里需要改正的大家多指点下迷津。
资深钓友分享钓大鱼的诱饵窝料制作秘诀
每年到了夏季和秋季,是钓友们狂欢的季节,大家纷纷整理好装备前往各大江河流域和水库开始钓大鱼之旅。但是盛夏季节和常规的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初秋时节,气温还都普遍较高,而且经常会出现气压偏低,水溶氧量偏低的现象。而且此时水中天然的食物非常充沛,这就对我们使用的诱饵窝料和钓饵有比较高的要求了。在大鱼的摄食欲望并不强的时候,我们只能通过精心的调配窝料,来增加目标鱼进窝的几率;而改善钓饵的味型强度和饵料状态,则能极大的提升目标鱼吃饵的几率。其实就笔者自身的经验来看,盛夏季节和秋季野钓大鱼时,使用商品鱼饵并不明智,而自制窝料和鱼饵则往往效果明显,尤其是针对个体的鲤鱼和草鱼,自制鱼饵或是诱饵窝料,能降低它们的警惕性。今天笔者就把自己夏秋季节野钓大个体鲤鱼和草鱼的诱饵窝料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对钓友们起到帮助。
适用于夏秋季节库钓鲤鱼和草鱼,我建议大家可以尝试使用发酵型鱼饵,因为无论是野钓水域的水情和鱼情,它们长期能够摄食到的都属于发酵类的食物,基于这个原因,我们使用发酵型鱼饵就有了最大的保障。其次通常情况而言,自制的发酵型诱饵窝料成本都比较低廉,只是在制作窝料和钓饵时稍稍多花费一些心思和时间而已,但这对于水库钓鱼和江河钓鱼时大量的窝料消耗是非常有优势的一个做法。
适用于水库钓大个体鱼类的发酵窝料和钓饵:
1.找一个大容器,无论是大盆还是大桶都可以。取3到5斤的新玉米面,千万不要用陈旧的玉米,因为那种玉米面的味道会变差,做出来的窝料和钓饵效果不好。其次就是取2斤花生饼或是菜籽饼,这种东西非常廉价,但是营养成分和味道都不错,对于野生鱼类而言,这就是最好的窝料和饵料了。将玉米面和杂粮饼充分的融合起来,大致搅拌均匀就可以待用了。
2.取白糖或是红糖都可以,用量大概占饵料的5%左右就可以了,如果不大计算成本的话,还可以另加3%的蜂蜜来提高营养物质。不要看只有这么少的量哦,水中的鱼儿对糖分的敏感程度,是我们人类无法想象的。用热水将玉米面和菜籽饼调和,别忘记把糖类加进去哦,用干净的筷子快速搅拌饵料,记得别烫到手。
3.加水时一定要慢慢倒入饵料,前期可以转动盆子,倒水记得一定要慢慢的加,宁可少加也一定不要多加。当我们用筷子或其它器具搅动饵料,感觉已经发潮时,就大致可以了。在制作发酵窝料和鱼饵时,最核心的工作就是控制加水量还有就是水温,加水量是控制饵料可以随心所欲的调配和使用;而水温主要是为了能使得饵料熟化。
4.当我们把饵料搅拌到潮湿之后,取半斤左右的曲酒或是甜米酒,我比较喜欢使用醪糟,再对饵料进行重新搅拌。这个环节上一定要让饵料充分的搅拌均匀,让酒味渗透到饵料和窝料的每一块上,如果发现酒或是水加多了,可以再后补充一些玉米粉或是菜籽饼。
5.当我们完成这些操作之后,迅速将饵料密封,这就进入了真正的发酵过程,储存饵料的位置只要保持避光通风即可,如果希望快速发酵的话,还可以选择放在太阳直晒的地方。经过一周以上的储存之后,饵料就可以开始使用了。如果选择暴晒的话,盛夏季节3天左右就可以使用了。
使用发酵窝料打窝时,可以跟水边的泥土混合,用手攥紧成团直接来打窝,这样的效果非常好。如果想用发酵鱼饵来当作钓饵的话,就需要进一步增加它的味型和状态了,可以增加一些腥味的鱼粉和虾粉,还可以简单的使用面粉来调整饵料的溶散性和持钩性。在此推荐《钓友分享水库钓鱼打窝的必备技巧》给您,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借鉴一下。
有关制作发酵型鱼饵和窝料的方法今天就暂时介绍到这里,有兴趣的朋友们不妨尝试一下哦!
诱饵窝料的选择使用和搭配技巧
一、不同环境和不同对象鱼的诱饵选择
诱饵的使用不是随意的,还是必须和垂钓环境与垂钓对象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发挥诱饵的聚鱼作用。
一般来说,做到使用的诱饵和环境要相互适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控制诱饵味与水体的差距不能太大,就是水体越肥,诱饵的气味就要越浓;水体越瘦,诱饵的气味就越要清淡。诱饵的气味类型越符合自然的状况越好。
不同的鱼有不同的口味,因此主钓对象鱼不同,则诱饵也要有所差异。
主钓鲫鲤鳊等常见中小型杂食性鱼类,使用香腥气味的诱饵效果较好,一般谷物类的自然香气也都有很好诱聚效果;而草鱼除了谷物类的自然香气和青草香气以外,还喜欢谷物发酵产生的自然酸气;鳙鲢则喜欢比较浓烈的酸臭味,但甜香气对鲢鱼也会有很大的诱惑力。一句话,诱饵只有能够“投其所好”,才能发挥其诱鱼的最佳效果。
二、诱饵和钓饵的搭配原则
诱饵的搭配原则:
香型的搭配:一般使用的诱饵,同一个钓窝,只突出一种香型,最多使用两种互相比较和谐的香型,常规搭配类型的香甜、香腥、酒香加谷物香、酸臭。
形态的搭配:一般的诱饵(除了动物内脏、田螺、大蚯蚓)都要有粉末和颗粒共同构成,有的甚至需要使用块状诱饵(如糠饼、大豆饼、棉籽饼)与细小颗粒搭配,当然也有单一使用酒米诱钓鲫鱼的情形,但多数情况下,都要包含主诱颗粒、粘合剂和香料添加剂(曲酒也属于香料添加剂的一种)。
钓饵的搭配原则:
钓饵搭配时,需要针对主钓的对象鱼确定定位型,主要诱鱼气味以一到两种为宜,配材总量一般不应该超过5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