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和饵技巧。
中草药来源大体可分为三类,即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其中以植物类种类最多,应用最广,钓鱼用饵也是如此。中草药防治疾病的作用是增强人体抵抗力,提高免疫力,协调机体的生理机能,消除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状态,只有极少数药是直接杀菌驱虫。鱼类之所以对一些中草药感兴趣,除一些增香添甘易引起鱼的食欲的中草药外(此类药实际上也是消除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状态),就是生理需求迫使它们喜食某种药味,协调生理机能。
中草药的这些基本作用,是由药物具有若干特性所产生的。概括起来,主要有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及有毒无毒等。略知这些基本特性,对垂钓者用中草药配饵大有好处。四气,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性能,而酸、苦、甘、辛、咸为五味。气为阳,味为阴。四气、五味的作用具有升、降、浮、沉的含义。归经是把药物的作用与脏腑、经络和不同部位联系起来,以说明某些药物对某些脏腑、经络或某些部位所起的特殊治疗作用。大多数中药没有毒性,少数中药有毒,其毒性可归纳为剧毒、大毒、小毒、无毒。在垂钓中,尚未发现用有大毒的中草药如天南星、曼陀罗花、商陆、乌头、巴豆等来钓鱼的,但是,不少有小毒的中草药钓者常常用来垂钓,如水蛭、蜈蚣、地龙、蛴螬、蚕等直接作钓饵,效果很好,尤其是地龙(蚯蚓),已成为古今中外的广谱饵。有毒的饵为什么鱼喜食呢?首先,这些毒饵蛋白质极高,营养丰富,它们是食物,可以饱肚腹,长肌肉,壮身体。其次,这些中草药毒性小,食之适当,不会影响生命和新陈代谢。正如大蒜、黄瓜、牛肉、狗肉、螃蟹、虾以及酒、芫荽(香菜)、桃子等等有小毒的食物一样,人们经常吃,不会中毒。当然,吃得过多,也会中毒生病,所以,在人们的生活中,也常吃些解毒的食物,使毒消而趋于平衡。
鱼儿也是这样,吃多了有小毒的食物不舒服,会寻找另一种解毒的食物。之所以甘草泡酒拌诱饵打窝可以引诱鱼儿,并增强它们的食欲,主要在于它可以解百毒。据有关科研人员鉴定,我国的一些土蚯蚓有小毒,这是由于它们所生活的土壤层和所食腐草有毒有关。将此土蚯蚓换地饲养,不久即无毒。日本大平二号蚯蚓引进时是无毒的,许多养殖户养殖作为饲料,可是,有的地方饲养的大平二号蚯蚓有毒,鸭吃多了会生病致死,鱼吃多了也会肠胃出血。为什么这些地方的蚯蚓会有毒呢?这与养殖土壤与所食植物有关,如果养殖土壤下面或附近有铜矿,渗透在土壤中的铜会被植物吸收,蚯蚓吃了植物,体内含铜青多,就有了毒性;如果养殖者经常将山脚路边的野生有毒植物商陆、蓖麻等割下腐烂喂蚯蚓,那蚯蚓也就有了毒性。蚯蚓之有毒,是对所食饵料的毒性的反抗,正所谓以毒攻毒,才能生存。河豚有剧毒,年年吃死人,可喜爱吃的人还是年年络绎不断。可是当河豚进入湖泊,不能再向长江和海里洄游,久之其毒性就没有了。
太湖中的苏州、湖州、无锡一带盛产兇鱼,就是不再入长江洄游的河豚。它们无毒,只是个头小,生活习性一样。当地有名的兇肺汤是一道名菜,味非常鲜美。科研工作者正是根据这一发现,在江阴、靖江、南通、张家港一带长江下游盛产河豚的地方,用池塘养殖河豚进行实验,证明池塘养殖的河豚和兇鱼一样无毒,可以大胆食用。这几年,养殖河豚产量大增,成了长江下游大中城市一道非常受欢迎的昂贵的佳肴。
wWw.diaOYU007.com
相关推荐
了解钓鱼小药的使用特性
不管会不会用到,每个钓鱼人的钓箱里也都会备上几款小药。久而久之,钓鱼小药就被传出了无所不能的功能,甚至被商品店放肆的提高价格,称为天价小药。作为钓鱼人,切不可过于盲目的相信这些,但也不代表不能用小药,如果小药用得好,也的确会提高渔获的。
有这么多种小药,我们使用的时候就应该仔细的了解清楚每种小药本身的性能和使用特性,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在不同的钓场针对不同的情况正确使用。不论是固态小药还是液态小药,使用的时候为了能让小药中有效诱鱼成分充分的溶解到钓饵当中最好都要把小药提前溶解开饵的水里,大部分的小药到水中都可以溶解。先把小药溶于水,然后再随开饵的水加入钓饵中,这样小药的作用发挥的才更加完美。
下边就有些常用的小药做一下简单的使用举例,以方便刚接触台钓的朋友能更好的运用钓饵添加剂。 蛋奶香精,这是我们最常见、最常用的一种广谱型添加剂了,纯正的动物卵香味加上奶香刺激,针对鲫鱼、鲤鱼、鲢鳙、罗飞都有非常好的引诱效果。目前市场上可见到的蛋奶分为酸、香两种。酸蛋白常用于做鲢鳙的饵的添加剂,或高温季节使用。香蛋奶主要用来垂钓鲫鱼、鲤鱼和罗飞鱼。不同的水域添加量要靠自己掌握,基本肥水中可以多些,5%左右,钓罗飞是可以多些,10%左右,甚至更多。钓鲫鱼、鲤鱼时添加蛋奶过量,很容易招来小杂鱼。蛋奶在秋末季节使用量可以大一些,主要是通过加大饵料中卵黄素的含量和加大饵料中奶香的含量,来增加饵料的诱鱼性和适口性。
草莓香精也是我们很常见的一种小药,有浓郁的草莓香气,主要用在夏季的肥水水域或者用在黑坑的时候提升饵料的味道,由于味道极为浓烈,一般使用量在1%-3%之间,钓鲢鳙时候使用量稍微大一些, 15%左右,也可以更多。
凤梨香精基本在夏季使用较多,有种又酸又甜的香气,这种味道在高温天气能很好的刺激鱼的胃口,鱼在高温季节来点酸甜的食物,是会胃口大开的。用量根据不同水质的水域来自己掌握,基本添加量在1%-3%左右,夏季钓鲢鳙的时候也很好用
柠檬香精和凤梨香精基本差不多,但是没有凤梨香精香,在夏秋季节的碱水水域使用比较多,也算是一种开胃的小药,用量也于凤梨香精差不多。
橡胶香精和其他味道不是很浓烈的水果型香精都主要用在夏秋季节,而且适量添加,对大体型鲫鱼也有很大的吸引性,不过用量过多会招来很多小杂鱼闹钩。
维生素类小药属于组成性小药,本身是一种鱼类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一种化合物,常见的水溶性比较好,对鱼作用明显的有维生素b 族、维生素c ,维生素a 和维生素d 、e 。这类物质一般在制作鱼饲料的时候都有添加,我们在使用时做好先了解一下自己使用的饵料中缺少哪种维生素,然后再根据情况添加,常用的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b 族,维生素c ,b 族有很多种,常用的是可促进细胞生长和发育的维生素b2,常温使用效果明显些。维生素c 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水体中鱼的抗缺氧能力。常用量一般在0.5%-2%左右。
氨基酸类小药也很常见,用途也最为广泛。鱼类所必须氨基酸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有赖氨酸、精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等十种鱼类本身可以合成的氨基酸。非必须氨基酸是指鱼类生长需要,但本身不能通过摄取食物合成的氨基酸。
目前鱼饵厂家生产的氨基酸都是复合氨基酸添加剂。基本都是十几种氨基酸都依据不同比例合成的,里边氨基酸的纯度高达80%以上,拿来直接使用就可以。但如果要使用单品氨基酸,那就要掌握单品氨基酸的不同用途了。
苯丙氨酸,味道微苦,溶于水,是甜味剂的主要原料,加入饵料中可以增加饵料的营养成分,还能提升饵料适口性;谷氨酸,呈酸性,有鲜味,微溶于水。这个大家比较熟悉,食用味素就是谷氨酸的钠盐谷氨酸钠,是种鲜味剂,对多种香味具有增强作用。某些肥水中加入3%左右的谷氨酸钠,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牛磺酸,味微酸苦,溶于水。一般在海产品中含量较高,对鲤鱼有一定的诱食性。缬氨酸,味道微甜略带苦,呈酸性,溶解于水,特别与超诱等一类谷物饵料一同使用时,有很强的增香作用,同时又有增加鱼类抵抗能力的作用,一般是黑坑时使用较多。复合氨基酸的用量一般在1%左右,单品氨基酸的用量更少,一般在1%以内。
猪母乳是近几年钓友们广为使用的一种小药。其实是幼猪刚断奶时促使其进食的一种饲料添加剂。香味极浓,略带甜味,微溶于水。在水下穿透力极强,针对生口鱼的效果更好,或者在黑坑是钓刚放进池中的新鱼,还可以用鱼喜香的偏口池塘里。用量一般在0.5%-1%左右,添加过量会造成死窝。因其香味太浓,所以在使用猪母乳的时候,一般钓一段时间,发现窝子中鱼口稀少,可以马上换上不加小药的饵料来垂钓。
中药制作鱼饵应区分同一药物的不同特性
中药制作鱼饵应区分同一药物的不同特性,以山柰为例,山柰是增香调味品之一,为姜科植物山柰的干燥根茎,作为药用,辛辣,无毒,这是指生于广东的正宗山柰,有一种生于别省的苦山柰,外形和广东山柰相仿,味亦相仿。仔细分辨,广东正宗山柰外皮红棕色,断面灰白色,气芳香,而苦山柰外皮黄褐色,断面白色,气微香,更重的是臭而苦,故名,这种苦山柰价廉易得,混在山柰中流于市场,它有小毒。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钓鱼比赛刚刚兴起时,许多钓者用苦山柰泡酒作诱饵,有的磨粉作钓饵,上钩率不高,钓后发现,池塘中鱼儿嘴唇和肛门红肿,进食少或不肯进食,少数鱼儿兼有其他鱼病而死亡,故养殖户对用山柰钓鱼大有意见。因而钓鱼协会规定,比赛中一律不许用山柰等毒饵,一旦发现,取消比赛资格。可惜那时人们还未知道,这苦山柰不是正宗山柰,山柰是无毒的,并有消食、止痛之功,少吃对鱼身体有利,鱼儿喜食也是自身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