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和饵技巧。
随着钓鱼理念的进步,钓鱼产品不是断改换代升级,让我们钓鱼越来越有乐趣,也越来越简单而又多变。特别是名目繁多的商品饵不断问市,因其能快速的诱鱼,长时间的聚鱼,以及一款饵料能同时上多种鱼类而受到许多钓鱼爱好者的喜欢,慢慢的抛弃了传统的钓蚯蚓钓红虫钓玉米粒,成为了许多竞技休闲野钓爱好者出行钓鱼必备的用品之一。
一般来说,我们垂钓时,开制出的商品饵团,要么是拉饵团,要么是搓饵团,它们因为开制时饵料搭配比例不同、饵水比不同、开制手法不同,所以最后形成的饵团物理特性也不一样。有些初学的钓友就会问,那到底是拉饵好,还是搓饵好呢?有经验的老钓手能随心所欲的开制出一份自己心目中想要的饵团状态,而自己只能勉强开制出一团饵料,至于它是能拉还是能搓,还是一团死面,那只能是听天由命了。
其实,用好开制好一团不同状态的饵料,但没有我们想像中的那么难,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我们正确分析所垂钓水域的鱼情,同时了解每一款商品饵料的特性以及搭配的原则,并严格按照说明使用,经过多久总结摸索以后,你就会成为一个开饵高手了。
我们就先来说说拉饵和搓饵的区别和使用环境吧。
拉饵:拉饵雾化效果好,能起到快速聚鱼诱鱼的作用;拉饵入口性好,松散轻,鱼儿一口就能吸入,浮漂出表现出来的动作有力;拉饵上饵速度快,适合钓小鱼钓快鱼。拉饵的不足之处在于如果是在野外小杂鱼过多的情况下使用,会招来更多的小杂鱼闹窝;拉饵在风力过大的情况下使用的话,对抛竿技术要求高,有风时如果使用拉饵,抛竿技术不好,就要使用大号的浮漂,增加铅坠的重量,让抛竿时方便一些。
搓饵:搓饵雾化性差于拉饵,松散性差,搓饵的个体大于拉饵,饵料实,入口性不及拉饵,主要用来钓大个体鱼,或者小中钓大使用。在野钓中小杂鱼多的情况下使用搓饵,能有效的避免小杂鱼闹窝。
运用到实际的垂钓中,我们可以采用搓拉结合的方式。比如我们在竞技比赛时,我们开始的阶段会通过不断的搓松散大饵抛竿,快速的做窝,快速的把周围的鱼儿引进窝里,然后改为拉饵,通过其入口性好和拉饵迅速的特点,快速的抢鱼上鱼。
有些钓友心态急燥,在开制饵料时胡乱搭配,也不看说明,也不看饵水比,水多了加饵,饵多了加水,胡乱加水加饵,最后开出的饵料毫无在状态可言。所以,我们在初学时,一定要购买好量杯,用量杯一杯一杯的量,比如饵水比1:0.8,就表示饵一份水0.8份,水要略少于饵料。通过长期的严格训练,在不久之后,你也可以不用量杯,就能配置出想要的饵团了。
搭配开制出一团好的拉饵,状态粉,也就是拉丝粉、雪花粉和其它饵料的搭配比例以及和水的多少有很大的关系。正常情况下,我们拉丝粉在总的饵料中占15%到20%左右,基本上就没有问题了。但有些商品饵本身含有拉丝成份,比如有些商品饵口袋上写有搓拉均可,开袋即用,那么说明可能就本身含有拉丝,这时我们就要减少拉丝粉的比例了。同时,冬季和夏季开制拉饵时也有所不同。冬季因为天气寒冷,水温低,我们开制的饵料需要放置十到二十分钟才会出丝,才会出现我们想要的状态。有些钓友没有经验,在冬季开拉饵,明明和平时放一样多的拉丝粉,可就是没看到丝,于是又去添加,结果当时还行,一会就成面筋。所以在冬季开饵时,我们最好选择用温水开饵,这样出丝比较快。
我们搭配好饵料后,我们要在和饵盆中充分的搅拌它们,让它们充分的相互交融。这样的好处是避免了开出的饵料有些地方拉丝成堆成面筋网状,有些地方没有拉丝。然后一次性加好水,把五指分开成鸡爪状,再次向同一个方向快速搅拌大约8到10次,让饵料能充分均匀的吸水,这样饵料开制出来才能有理想的状态。我们曾经多次提到过,饵料开制好后,不要立马打揉成团,而要静放三到五分钟呢?因为饵料粉状,它充分吸水需要一个过程,开始的时候我们会以为水加多了,但放置几分钟后你会发现,原来水刚刚好。
我们知道做搓饵需要打揉,那拉饵需不需要打揉呢?如果我们想要拉出的饵料雾化不是那么好,需要拉得实一些,比如运用到拉饵钓老滑鱼时,或者拉饵钓水深超过两米的水域,那么我们就可以适当的打揉三两下饵团,让其附钩性更好更实一些。如果我们是钓浮钓快鱼钓小鱼,那么我们就把这份拉饵收拢成团,双手抱住轻轻的挤压出里面的空气即可。wWW.dIAoYU007.Com
拉饵拉出的大小不仅与我们开制的饵料状态有关系 ,还与我们拉饵的手法有很大的关系,横拉小,竖拉大,侧拉圆都是正确的方法。但要注意的是,不可从里向外拉,这样拉出的饵料钓钩上全是杂烂的饵料,影响我们的鱼口及钓获。同时拉饵时,一定要先将双钩分开,饵料拉在鱼钩钩槽处,很多钓友没有把子线分开,就这么一拉,这样鱼如果吃上钩时就会挡口。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有经验的老钓友,开制饵料时所使用的饵分通常都比较大,有的有小脸盆大小,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在长期的开饵过程中我们发现,大一些的饵盆开出来的饵料状态更好,开制时更容易掌握比例。
开制搓饵就相对简单一些,如果是新手,我建议搓饵中还是要加入5%左右的拉丝粉,这样在你不熟练搓饵手法时,避免了上饵困难及抛竿饵料就掉入水中的问题。搓饵开制和拉饵一样,饵水比要掌握好,静置以后,我们可以在饵盆中打揉三到五下,切忌不可过分用力打揉,否则就会变成一团死面。当然,如果你是为了避开小杂鱼,那可以把搓饵开得粘一些硬一些。一团好的搓饵必需要有一定的弹性,整团表面光滑,手感好不粘手。在搓饵时,能随心所欲的搓大搓小。
饵料重要,配方重要,开出来的状态更重要。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磁器活,就算是给你做满汉全席最上等的料,技术达不到,做出来也不会有人喝彩,也不会有人叫好。
延伸阅读
拉饵的制作方法和使用技巧
喜欢台钓的朋友一定对拉饵钓不会陌生,这种钓法,最大的特点就是饵团松软、对鱼的适口性好、饵料的雾化性好。饵料的物理状态不会因为反复的揉搓而遭到破坏。一般说来,在钓鱼的时候适当的使用一些拉饵,可以给你的饵料增色不少,提高上钩率。
拉饵的制作要点
总的来说,拉饵其实就是为了改变饵料的一些性质,比如说针对饵料的雾化情况以及饵料的软硬程度来进行改变。所以,在拉饵的时候,只要其中的一个小因素没有掌控好,很可能对整个拉饵的过程是一个灾难。
加多少水很关键
在拉饵的过程中,水很重要,要通过水,是饵料相互黏在一起,而且加入的水的量不同,最后做出来的拉饵的雾化,软硬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比如说,如果要想饵料的雾化性能好一点,就要少加水,这样一来,饵料会偏硬,而且松散,当投入水中后,饵料可以快速的散开。水加的多,饵料就会比较粘稠,入水之后不易散开,可以再水中保留较久的时间。无论是哪一种,都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制作。
一般说来,现场制作拉饵的情况并不少见,这样就对钓鱼人的制作技术有着很大的考验。只有精通各种水料比例的人,才能在短时间内制作出理想的拉饵。我们并不是不能做,从水料比对半开开始慢慢练习即可。
如果选择在天气比较冷的时间,可以用适当的温水,更快的来进行拉饵的制作。
除了水的加入,挼搓的手法也很有讲究
制作拉饵的时候,同样也需要像做面团一样不停的揉搓。和和面一样,揉的次数越多,做出来的面越劲道,揉饵也是这样。但是,越劲道的饵料,入水之后的雾化性就不那么好,要想饵料雾化好一点,那就少打揉,让饵团松散一点。
拉饵盘同样重要
拉饵盘就是制作拉饵的容器,拉饵盘的质量会关系到饵料拉好之后是否均匀。现在市场上的拉饵盘稂莠不齐,想选择一只称手的兵器谈何容易。我的建议是选择有磁性的饵盘,这种拉饵盘,拉出来的拉饵可以说是有分钩方便,双钩站立的效果。上手之后,可以快速的拉出饵料,而且不会有粘滞。
拉饵的使用
在竞技钓中,一些比较小的鲫鱼。可以使用拉饵钓。当鱼层从水底向上浮动时,拉饵钓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根据钓鱼的情况不同,我们对拉饵的要求也都是不一样的。如果你想钓底,那么就要选用雾化性相对较差的拉饵,避免饵料还没有沉底,就已经所剩无几了。
拉饵钓在运用的过程中,一定要紧密的结合钓点的实际情况,进行巧妙地运用,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如何配冬季虾饵进行精准调漂?分拉饵和搓饵2种
前几天我们教了大家如何开虾饵,这种上好的冬季饵料定能助各位钓友在冬季仍能上鱼,但是如果咱们不会配合虾饵来调钓,那么上鱼的频率和总渔获量肯定会折损不少。那么本期,就进一步教大家如何根据虾饵的特点来调钓。
一、拉饵虾饵的正统调法。
调钓是精密的事情,所以钩上挂的是搓饵还是拉饵也关系到调钓的不同,我们先说下拉饵。拉饵相比搓饵轻,因此调目就要适当地降低,在正常调漂时,我们一般会调到4目、5目,但要用虾饵做拉饵,要更低,调到3目、4目,可用调三钓三、调四钓四的方案来,如要想更钝一点,来个调平水去钓2目也行。
二、搓饵虾饵的正统调法。
可如果用的是搓饵,基本上可以用常规调漂法来调,比如来调5目钓4目,调4目钓3目等方法。但是咱实际调的时候别死板,遇到不同的鱼情,调五钓三、调四钓二也可以,因为冬季钓鲫鱼,其调目和钓目之间是允许有1目、2目差距的,差太大或太小都不合适。其实一切都是为了防止拉力过大影响冬季轻口鱼的吃口,如此调漂,也就是让子线能够达到松弛状态,让浮漂的剩余浮力小一些,也便更利于上鱼了。
台钓子线的长短与搓饵拉饵的使用
我们在垂钓时,经常会遇到比较尴尬的局面,就是中间低四周高的水底,钓浅无鱼,而钓深又够不着,只有钓深浅交界之处。有时水中鱼情杂乱,浮漂讯号也不规则,调灵显得不好,钓钝也无效果,只有折衷于灵钝之间。
明知窝点有鱼,却钓不上来,或者窝点附近有鱼,却不进窝,只有在窝点边沿施钓。有时钓点鱼种多,爱腥的爱腥,喜香的喜香,只有将腥与香合而为一。
以上都是在鱼情较为复杂时的处理,下面我们就具体说说面对复杂的鱼情,应怎样灵活处理。
处理一、竞技钓用竿策略
竞技钓使用的竿长一般只能在5.4米之下,一般大家都要避免使用短竿。因为岸边比较嘈杂,鱼儿不会大胆地游至岸边,只能呆在水域中央。
但如果对象鱼有罗非鱼,情况就发生变化了,早春时节只有中午前后气温较高,早晚则较低,温差较大,白天浅水处升温较快,罗非鱼喜欢水温高的地方,所以会游至浅水处,此时就大可不必使用长竿,只需使用3.6米短竿就可对付,而且钓效不错。
在比赛中,规定了鱼线的长度不能比竿子长三十公分,钓手们一般都不会浪费这三十公分的长度。但场次不同,情况也会发生变化,比如第一场钓完后,鱼儿回归池塘,就要改变策略了。资深钓友会想办法在原钓点抛出足够远的距离,有时虽然只远了二十公分左右,却能占尽优势。资深钓友怎么做的呢?
原来,他们得到抽签后,会了解一下第一场该钓点的钓友的身高情况,以及有没有将三十公分的长度用足,然后决定是钓远还是钓近。再就是回塘的鱼受到过惊吓,喜欢狂窜,但是池塘的两头基本不会受到其狂窜的影响,所以该处可以不必钓远,边上比较安静一些。
若是钓混合鱼竿长不受限制时,别人都使用长竿长线的时候,可以使用短竿钓鲤鱼。当大家都争相钓远,但是5.4米的竿子上鱼很少时,可用3.6米竿钓近处的鲢鱼,有时也可钓鲤鱼。
处理二、子线的长短、饵料的雾化
身处的钓场不同,子线的长短与饵料的雾化是有区别的。在比赛时,一般用长子线来试探鱼的水层变化,钓浮用较短的子线是为了避开虚假讯号的传递。
而在休闲钓时,鱼情就跟竞技塘不同了,不仅鱼群的密度低,而且一般上层小鱼多,底层的鱼一般不会主动上浮,所以可以折衷,使用二十公分左右的子线。
比赛时,饵料雾化效果好,味儿比较浓,诱惑力度大,这是为了在单位时间内提高上鱼的效率。而休闲钓的对象鱼是不确定的,钓者有的是守钓的时间,只要有上鱼的机会就行,所以饵料不必过分强调雾化效果,也不必将饵料的味儿加重。
池塘里的鱼食物并不匮乏,所以饵料讲求一点刺激性,是有道理的,为了适应比赛嘛。但野钓时,水中食物不多,就不必以刺激鱼口来诱鱼了,所以诱鱼与钓鱼要看水情与鱼情而定。
处理三、搓饵拉饵,通过试钓来决定
钓饵不仅要重视其色味,还要重视它的状态。搓饵乎,拉饵乎,要通过试钓决定,有必要时还要搓拉结合。以前搓饵采用调四钓二,目前拉饵也可以钓底或钓浮,其实饵料的状态都是取决于拉丝粉的长度,鱼儿喜欢什么状态的饵,就用什么状态的饵,这完全可以通过试钓来决定。
如果漂相看不出什么规律来,我们可以先搓饵,再拉饵,观察一下不同的钩饵对浮漂产生的动作。还可以连续搓饵几竿后,再连续拉饵几竿,看看浮漂有无相同的动作,就可以判断鱼的吃口了。再就是分别使用大小不同的饵,看看浮漂动作的不同点,从而掌握其特点。
能上鱼,就说明钓饵适口,鱼儿能顺利地吸食钩饵才是硬道理。所以不管是新手还是高手钓鱼,一定不能忽视饵料的状态。鱼情较为复杂的时候,一定要有应变之策。
台钓的用饵原则 什么鱼情使用搓饵与拉饵
80年代台钓传入中国以来,从不被钓鱼人接受到现在越来越多的钓鱼人爱上了台钓,说明了台钓的确相对于传统钓法来说,有更多的优势和特点。其主要表现在:
一,传统钓相对于台钓来说,灵敏度要低一些,遇到滑鱼轻口鱼的情况下,其所反应出来的鱼讯相对要小一些。
二,传统钓相对于台钓来说,钓法要单一些。台钓可以钓浮,可以钓底,也可以钓全水程半水程,也可以钓离底。而传统钓就相对会单一一些。
三,传统钓多用蚯蚓、米饭、玉米麦粒,红虫等做为钓饵,更多的是注重季节对鱼饵的变化使用,在状态上不太讲究。而台钓在除了讲究更精细的味型外,在饵料的状态上也更为讲究,更符合鱼的吃饵舒适度。
四,传统钓喜欢先打窝,把鱼诱过来施钓。台钓讲究诱钓结合,边钓边做窝,通过饵料的雾化传播来吸引鱼儿前来,其好处在于越诱越多,最终形成抢食效应。
别的不说,我们先来说说台钓的用饵原则是怎样的,应该在不同的鱼情水情下使用不同味型状态的饵料,才能钓到更多的鱼。
一,饵料的味型一定要对路。传统钓中,蚯蚓红虫为腥,没有什么浓腥淡腥之分,玉米麦粒为香,没有浓香淡香之后。而变化到台钓中,对饵料的味型的把握和使用就要严格许多。春季三月四月,我们的饵料要以腥香为主;到了春末夏初,我们的饵料就要以香腥为主;到了夏季,我们就要以香型、清香型、果酸类的饵料为主。
到了夏末秋初,我们就会灵活多变了,香腥、腥香都可,这个季节的鱼儿更加肥美食欲强烈;到了秋天,就到了钓鱼的高峰时节,鱼儿们也在为过冬做准备,储备能量,吃食不分香腥,见什么吃什么,腥味香味大一些都没问题;到了冬季,鱼儿们食欲减低,对腥味的饵料特别喜爱,这个季节我们就要多腥少香甚至浓腥来垂钓了。
二,饵料状态很重要。台钓竞技钓,饵料的状态很重要,什么状态呢?它的雾化程度、软粘程度、干散程度。在正常的鱼情下,也是就遇到生口鱼的情况下,台钓讲究的诱钓结合,饵料要具有较好的雾化性和溶散性。雾化好,在窝子里形成至上而下的立体雾化区,虚中有实,实在有虚,诱与钓结合一起,是最理想的状态了。
通常,我们如果是钓浮,那么我们的饵料雾化就要少一些;如果是钓底,水深的情况下,我们的雾化就要小一些,以保证饵料到底后钩上仍然有残留。如果遇到老滑鱼的时候,我们就要控制好雾化的程度,饵料要实一些,雾化少一些或不雾化,这样给出的鱼口才会更真实,假口才会更少。
那么,我们如何控制饵料的雾化和软粘呢。控制饵料雾化度和软粘度的方法很简单:要使用饵料的雾化好一些,我们在颗粒粉状饵料中可以再加入一定比例的雪花粉或膨化马铃薯粉,就能增加饵料的雾化性,同时饵料在加水搅拌静置后,不要过于打揉即可。
如果要让饵料软一些粘一些,在开饵时搅拌打揉的次数多一点,就能减少雾化或松散度,反之会增加雾化和松散度。
三,饵料搓拉很重要。饵料到底应该搓还是拉,不是由个人喜好决定的,是由鱼情来决定的。
搓饵:制作搓饵时,拉丝粉要少或者可以不加拉丝粉。搓饵饵料要求软粘一些,不要过硬,入口性要好。
什么鱼情使用搓饵:
1、有小杂鱼闹窝的情况可以使用搓饵,可以尽可能的避免杂鱼闹窝。
2、钓水深超过2.5米的水域,可以使用搓饵,以确保到底后钩上仍然有饵料。但是如果遇到鱼口轻的情况,也可以拉饵,但这种拉饵要做得实一些,雾化小一些。
3、如果我们要主钓大鱼,或者在小中钓大,也可以使用搓饵。
4、如果老滑鱼,我们可以使用搓小饵钓。
5,水浅鱼快就拉饵,水深鱼慢就搓饵。
什么情况下使用拉饵:
1、遇到快鱼鱼情很好的时候使用拉饵,抛竿频率上相对更快更容易控制节奏。
2、拉饵在水中状态对鱼的入口性更好,鱼吃着更舒适。
3、拉饵出来的鱼讯反应到浮漂上相对清析明显。
4、拉饵适合冬季或者遇上轻口鱼时,拉小饵更容易被鱼吸食。
5、要制作一款好的拉饵,饵料的配比相对于搓饵更讲究更精细。拉大饵拉小饵除了与我们制作时饵料搭配有关系外,还与我们的手法有关系。
所以,无所谓拉饵好还是搓饵好,灵活变通,搓拉结合,相信会有好的鱼获。
搓饵的选择与使用搓饵的时机
搓饵在钓鱼当中是很常见的一步,很多人对它都不怎么上心,往往就是随意的一揉搓,一个小团出来了挂到鱼钩上就可以了。搓饵这两个字,从字面意义上就能够看出,就是一个将饵料团的一部分,根据鱼类的大小,以及鱼情,做出自己判断后,搓成一定的形状挂到鱼钩上的一种方法。
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以为,搓饵的形状只有一种,就是最常见的近乎圆形的小团。这其实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误区,搓饵出来的形状绝对不止一种,而且效果上的区别也有很多。
搓饵的选择
搓饵常见的形状很多,圆形,水滴形,柱形,不过大多数人都是有自己经常用的一种形状,无论何种钓鱼方法或者钓具,都是一种,只是在饵料团大小方面有所区别。
那么这种情况真的好吗?
首先要明确搓饵的意义在哪里,它的目的是增加诱鱼的时间,增强对鱼层的控制。并且,相较于拉饵的繁琐,搓饵不但是在技术上简单,时间上也相对的省事,在野钓当中非常的适用。
搓饵的过程还是较为简单的,和拉饵最大的区别,其实是在于拉丝粉的添加。大多数的搓饵中是不添加拉丝粉的,所以才需要人为的进行揉搓,通过人力的作用来调整饵料的弹性,以及含水量,改变饵料的具体状态。
尤其是饵料的含水量,是非常关键的一点,搓饵的意义就在于根据含水量的不同,灵活的判断搓饵的程度,以及根据搓饵的含水量,判断搓成的饵料形状中,应该含有的含水量多少。具体的情况,可以根据饵料的特点,将饵料充分的吸水补充,然后通过搅拌的次数,来调节饵料的黏度。
所以,搓饵的形状,也需要根据实地情况做出判断,下面我就来举例子说明搓饵的意义。很多的新手就是因为上饵的技术不达标,造成了饵料入水后并没有达到自己预定的效果,雾化区迟迟形不成。
台钓双钩钓法当中,使用饵料就非常讲究,首先通过分离出一部分的饵料,然后大小多在平时使用量的两倍左右。然后通过两根指头的揉搓,将饵料搓制成柱状的饵料团。然后使用大拇指,根据柱状的长度从中分离成平均的两部分。这时因为饵料有粘性,所以一部分会被黏在大拇指上面。先将没有黏在水面的一部分挂钩,然后再取下黏在手上的一部分,然后分别挂钩。这样一只手就可以操作了,不用影响另一只手操作钓竿,而且非常的节省时间。
使用搓饵的时机
搓饵虽然是最常见的一种上饵方法,但是哪些情况才需要使用搓饵呢?
首先是上鱼较慢的时候,使用搓饵可以做到诱钓合一的效果,能够快速的提升上鱼的速度和效率。
水比较深的时候,因为可以人为的调整饵料的状态,可以根据水深的需要将饵料的黏度得到提升。就算是钓深水区,饵料的使用也不用担心。
鱼类的密度不够的时候,这是我们能够针对的鱼类较少,需要更加精细的选择才行。尤其是遇到主要都是大鱼时,但是密度不足的时候,更需要使用搓饵。
当鱼类开口不好的时候,比如吃口比较轻的时候,比如夏季时候,钓鲤鱼的情况下,使用搓饵的效果就很不错。最后还有钓滑鱼时,也是使用搓饵的好时机。
不过搓饵只不过是众多上饵方法中的一种,不要拘泥于此,要更多的扩展自己的技术面,才能够面对更多的鱼情。
拉饵盘该怎么选?了解全磁和单磁的区别
拉饵盘大家都不陌生,虽然它只是钓鱼的辅助装备,但如果你平常比较喜欢玩拉饵,那么对于拉饵盘的一些基础知识我认为还是应该了解一点。比如说单线和全磁这两种比较常见的饵盘,各自有什么特点、区别在哪,以及如何根据自己面对的鱼情来合理选择
我的第一个拉饵盘还是读初中的时候买的,距离现在已经有十余年的时间了,不过仍然清楚地记得当时是花了25元大洋才将它买下,那时候一个月零用钱才30元啊~这个拉饵盘构造十分简单,就是在饵盘的背后嵌了两块磁条,该拉饵盘现在仍保留在家里,不过磁条早就掉落,平常懒得背装备偶尔还会拿出来用用,只是没了磁石后拉饵极不方便(下图这个就是,磁石被饵料压住了,我画了红圈)
拉饵盘分为单磁和全磁,咱们先说整体说说两者的特点首先讲单线拉饵盘,这种算老式饵盘,整个盘面上就一条线上有磁性,而且分钩的能力较弱,现在已经比较少见了。在垂钓中饵盘的放置一般是将这条带有磁性的线一头指向水面,一头指向自己,拉饵时咱们先捏住八字环将鱼钩置于磁条上然后顺势往前一带尽可能将钩分开一些,接着把饵料按上去即可
另一种是双线饵盘,这个只是比单线饵盘多了一条磁而已,用处是增强了一些分钩能力,其他优点我也想不出来了
还有一种也是单线,不过是断点式的单线,说直白点就是一条虚线,这个就比较常见了。它的特点在于可以很好地实现自动分钩,而且不太容易粘上饵料
再讲讲全磁拉饵盘,全磁顾名思义就是整个盘面都带有磁力,使用会比较方便,是市面上最常见的饵盘。但是全磁拉饵盘也分种类,比如说磁石的数量、分布等等,有些拉饵盘你看着很大,但只有中间一小块是不锈钢(不锈钢下面有磁铁),周围大部分都是塑料,也就是可拉的范围很小。还有些看似整个都是不锈钢面,但磁石很少分布较散,或者只集中在中间部位,这样的话就会导致钩子放的不对就没吸力。目前我用的就是这一类
单磁和全磁的主要区别这两种拉饵盘普通用用都没什么问题,但如果非要说个区别出来,那么单磁的缺点是每次拉饵需要拿着钩子找磁条,晚上光线暗要是没有头灯操作较麻烦。优点是将钩子放上去后钩尖会自动朝上,拉饵会比较饱满,只要稍微注意一点,钩柄不容易粘上饵料,在钓一些小型鱼对饵料状态要求较高时,用单磁比较好
全磁的优点是磁力范围大,不用刻意地拿钩子去找磁条,随便一丢就能吸住;缺点也很明显,整个钩子都会吸在饵盘上,如果拉饵时不注意,饵料就会粘在钩柄处。还有一个很多人都会忽略的缺点,由于全磁拉饵盘一大块都是不锈钢,吸热能力很强,所以会加快饵料反水的速度,个人建议在垂钓快鱼的时候使用会比较好
市面上所谓的全磁拉饵盘非常多,你知道如何去挑选吗全磁拉饵盘也分好差,价格跨度非常大,便宜的几块、几十块,贵的几百块上千块,这主要是磁石的吸力、数量决定的。比如便宜的磁盘它只有十几颗、二十几颗磁石,分布比较散,磁力也较弱;而贵的拉饵盘,磁石会达到上百颗,甚至两三百颗,且排列紧密、均匀。磁铁的数量主要决定磁力面积,而磁铁本身的优劣则决定了磁力的大小(吸力)
我们在购买全磁拉饵盘时,有些产品介绍会标上钕铁硼强磁以及n35、n40、n52等字样。钕铁硼是所有磁铁中磁力最强的,而n35、n40等数字则是钕铁硼强磁的牌号,代表磁力的强弱,数字越大则代表磁力越强(此信息来源于百度,如有错误请帮忙指出)。但是市面上用n52磁铁制作的拉饵盘比较少,很多都是虚标的,希望大家擦亮眼睛谨防上当
如果以野钓为主,那么我建议用单线磁或者普通的全磁就可以了,价格至多也就几十块钱;如果你喜欢玩黑坑,老是钓快鱼,那么使用真正的全磁拉饵盘效率会更高。不过全磁拉饵盘价格很贵,我想应该在300元以上。这个价格是参考我朋友的,我记得他前几年找身边人做了一个,花了三百多大洋,磁力是真的强,一元钱吸在上面抠都抠不下来。朋友找的身边人做还花了三百元,那么如果去网上买或者定制,价格肯定更高。在写此文时我特地去看了看,反正标注n52强磁的全磁拉饵盘,价格已经达到500以上,我就看了十多个吧,可能有一些偏差,反正我是买不起就没有深入研究
最后,拉饵盘用的好与差和钓鱼没有什么必然联系我知道很多人看完这篇文章以后肯定会这样说,有鱼才是王道、几百块买一个拉饵盘真是钱多、我挂蚯蚓一样钓得多等等。所以在这里我就特别强调一下,拉饵盘只是钓鱼的辅助用品,不要过度追求好装备,应该先把经历放在钓技钓法上。鱼多用什么钓都可以,鱼少就注重钓位的选择、天气的选择,其次是做窝~
野钓真的没有必要买昂贵的全磁,黑坑大多数情况下单磁和全磁区别也不大,当然如果你不差钱又比较追求极致,那么请自由选择吧。
搓饵与拉饵的应用技巧及上饵方式
搓饵与拉饵的结合使用
手竿钓对象鱼主流技术。搓,搓饵;拉,拉饵。主要形式为先搓后拉,先搓松散大饵离底或沉底抖散,作用是诱鱼。窝做成后搓小饵钓底,当出现钩到底就有口并伴有离底接口鱼讯时,搓饵显得慢了,此时改拉饵,快速抛钩。可是钓了一段时间后鱼口少了,于是改回搓饵,重新招鱼。如此循环,鱼少用搓,鱼多用拉。另外还有:鱼沉淀用搓,鱼上浮用拉;钓钝用搓,钓灵用拉;快钓生口鱼用拉,慢钓伤嘴鱼用搓;钓过程或搓或拉,钓定层、钓离底用拉:钓泳层不定的穿层鱼,口猾用搓,口实用拉
受竞技影响,休闲钓鱼也用上了搓拉结合。受天气影响,野钓经常遇到搓饵钓底无口,不妨改拉饵:窝里鱼星不绝,鱼不咬钩,用拉饵;冬天鱼口轻,搓饵钓底长时间无口,改拉饵钓底,饵变轻了鱼就吸得进了;天热无风,水体溶氧量不足,就是底层鱼也会离底,不妨搓改拉;底层鱼不咬钩却有鱼撞钩擦线,那是鲢鱼,搓雾化饵离底抖散,一竿搓饵、一竿拉饵,甚至空钩也能钓上鲢鱼。
搓拉结合,搓饵重,拉饵轻,因此需要线组、浮标、钓饵的配合,如打浮用短身标、钓过程用加长标尖的橄榄标,钓底用两端尖的梭形标。另外配两坨饵,一坨搓、一坨拉,就是标志可搓可拉的鱼饵也要重新配置。
搓饵与拉饵的应用
搓饵拉饵的搓是诱、聚、留鱼,同时也兼有试探鱼口,把鱼压在水底钓的特点。有经验的钓手,在一场70~90分钟的钓鱼比赛中,前期都是高频率搓松散的大饵团打窝,然后再边诱边钓,诱钓结合。搓饵拉饵的拉是钓。因拉饵拉出的饵球小,比重轻而蓬松,入口性好,并且线细钩小,子线摆幅大,下沉缓慢,是全泳层捕捉鱼讯,所以中鱼率高。故而在池钓中形成的共识是:鱼慢用搓,鱼快用拉;鱼大用搓,鱼小用拉;口猛用搓,口轻用拉;口少用搓,口多用拉。
搓饵拉饵怎样应用于休闲钓?无论是池钓,还是休闲钓,诱都是钓的前提。区别是池钓鱼多,搓十来竿的松散大饵团,即可见到鱼讯,然后视鱼情决定搓还是拉。休闲钓水旷鱼稀,发窝慢,耗时长,注定诱饵要抛的多,靠量的累积请鱼入瓮。然而,休闲钓的鱼是间歇性聚群,钓完这一波,又要等下一波,其间隔时间长短,取决窝子里诱鱼成份的多寡。为了避免鱼口稀,甚至断口,当鱼群进窝之后,要边诱边钓,诱钓结合。别拉的忘乎所以,等到口少,甚至断口,才想到搓大饵团续窝时,又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将鱼诱来,得不偿失。正确的选择是,当连续中十来尾鱼后,马上搓几竿大饵团补窝,使窝里保持有可食之物,鱼才会源源不断的诱来。善钓者,善养窝,好的钓手,不但鱼钓得好,窝也养护得好。
无论是竞技钓,还是休闲钓,基本功的好坏,决定鱼获量的多少。基本功包括:1.根据天气、水情、鱼情,选用针对性强的饵料;2.具有娴熟的制饵技巧;3.线组的最佳搭配及浮漂的造型、号数大小的选择;4.瓣别鱼口,准确把握扬竿时机等,这里重点谈制饵技巧。
具体来说,用于主诱时的搓饵,既要有粉状的物质,也要有粗颗粒的物质,粉饵是虚诱,粗颗粒是实诱。用于主钓的拉饵,也要粗细搭配,兼而有之,细饵(粉饵)是横向招鱼,粗饵是纵向招鱼。全是粉饵,呈烟状漂散,鱼吃不到有型的食物,哪来鱼上钩?净是粗颗粒饵,雾化小,比重大,下沉快,半水鱼追不上,只能钓底层鱼,所以,必须虚实参半,既有一定的雾化成分,又有一定的可食之物,量却不多,从而更加刺激起鱼的摄食欲望,使其长时间留在窝中,不肯离去。调配饵料时,诱、钓饵一起配制,首先将干粉饵倒入饵盆中,如果饵料包装袋上说明的饵水比是l:1,那么按1:0.7的量兑水,五指张开,快速搅拌,让其充分吸水3~5分钟后,取出1/3的饵作为诱饵置于旁边待用。
再将饵盆里的饵加少许水稀释,均匀的撤入一定比例的拉丝粉快速搅拌几下,然后团拢,静置3~5分钟后,快速打饵至不粘饵盆,再用双手攥成团挤出饵中的空气后即可使用。最后,将分离出来的诱饵放入饵盆内(切忌添加拉丝粉,因为国产饵基本上都含有适量的小麦蛋白),顺时针反复搅打至饵具有一定的黏性后,搓板栗大的饵球开始布窝。紧一阵、慢一阵的抛二十来竿大饵团后,改搓小花生米大的饵球抛竿,2~3分钟抛一竿即可。待鱼进窝,改搓为拉,但要搓拉结合,诱钓兼顾。采用手上饵,首先要搓成球型或近似于球型,将钩包于其中,再捻成椭圆型或橄榄型,钩上的饵黏性增大,抛入水中,要在半水以下才开始雾化,就将习惯于底摄的鱼压在了水底钓。并且,钩饵的落点半径一般不会超过15厘米,诱饵集中,进窝之鱼围着饵抢食,中鱼率就大大提高了。
搓饵与拉饵的上饵方式
搓饵和拉饵作为两种不同的上饵方法,如能根据鱼情合理选择,会对促进鱼儿就饵,从而提高中鱼率、增加鱼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搓饵:顾名思义,就是将和好的饵团根据需要的大小取一部分,搓成不同形状(如:圆、椭圆、菱形、水滴等)的小球上于钩上的一种上饵方法。其中,也包含将和好的散饵取相应的部分捏于钩上的方法。
拉饵:简单说就是将经过适量添加了拉丝粉(或含有小麦蛋白的商品饵)的饵料和好并经过适时的醒饵后,将其放在拉饵盘上,用钓钩直接在饵团上拉的上饵方法。
搓饵单竿饵料投放量大,上饵大小好控,但上饵速度稍慢、钓饵在水中雾化慢。搓饵多用于深水、鱼体较大、鱼密度小、鱼口较慢等情况钓底时采用,可诱钓结合。
拉饵具有上饵速度快,饵料雾化快、适口性好等特点。拉饵多用于鱼密度大、鱼口快、对象鱼鱼体相对不大等情况下采用,钓浮钓底均可。
根据以上两种上饵方法的不同特点,很多钓友都采用将两者结合的方法垂钓。诱鱼阶段鱼少、口慢,采用搓饵。等进窝的鱼多了、口快时改用拉饵。搓拉结合,效果很好。
搓饵与拉饵及钓底与钓浮的应用
1、搓饵钓底
搓饵钓底是最基本的垂钓方法之一。钓底需要掌握的技术要点有:调整规范的调目,找到底的准确位置,设定适当的钓目,把鱼压在水底,尽量不要让其乱层。
把鱼压在水底尽量不要让其乱层是个比较重要的技术,这需要饵料方面的配合,比如不能使饵料雾化的过快。基于这个要求,我们在选配钓底的饵料时,就要多选用比重较大、雾化性较慢的饵料。另外,也可以使用比重较轻、雾化较好的饵料,但需要在开制饵团时,进行多次反复的揉搓,直至其黏性增大为止。
在钓法上,也要注意不能频繁地过早扬竿,尤其是不可在钩饵未到底时就扬竿;遇有过早出现的鱼讯时,要尽量放口。一定要把鱼层控制在水底位置,这样才真正达到搓饵钓底的目的。搓饵钓底是我们主攻猾口鲫鱼、稳守狡猾大鱼的重要手段!
2、搓饵钓浮
搓饵钓浮技术的出现源于速钓钓法的流行,把那些习惯于生活在水层底部的鱼(如鲫鱼)引诱到水体的中、上层来垂钓,是目前悬坠钓术中比较常见的技术。
搓饵钓浮的技术要点是饵料的搭配和浮漂的调整,它分为常规的静态钓浮和非常规的动态钓浮两种流派。其中采用静态钓浮时,需要将钩饵的重量与浮漂调整间的关系处理好,也就是说钩饵、铅坠等要与浮漂的浮力相适应,浮漂可以顺利地漂浮在水中。而采用动态钓浮时,需要钓手很好地掌握线组入水及鱼吞食饵料的规律,把握浮漂短暂停留在水面的时间,捕捉有效地鱼讯动作,是速钓技术的一个标志性体现。
搓饵钓浮的饵料选择一定要注意----轻质、适度雾化和缓慢散落的综合特性,确保能够把鱼引诱到我们需要的钓棚。有代表性的饵料主要有:各类轻麸系列、雪花粉系列和其他不含拉丝粉系列的综合性饵料。
在调整浮漂调目时,应根据即时的鱼情和钓法进行合理的设置。一般在鱼量较多、生口鱼大咬的情况下可以调低目,以便钩饵快速到达设定的钓棚,且可提高中鱼率。如果是在上浮鱼量不够,或是有受惊吓、不适等症状不敢大胆吞饵的鱼情,钩饵需要在水体中上方适当等待的情况下,可采用调高目的方式,将铅坠、钩饵等牵拉住,便于战术的顺利实施。
3、拉饵钓底
拉饵钓底技术也是广大钓鱼爱好者最为喜欢使用的一种常规技术。它主要的特点是上饵方式简单、速度快;饵形自然(无人工捏揉的痕迹)利于麻痹鱼类;饵团雾化适中便于多层次立体诱鱼;饵芯残留恰到好处,利于鱼的吞入....综上所述,使用拉饵钓底技术的人越来越多。
拉饵钓底一般可分为钓小鲫鱼和钓综合鱼两种分类。在选择钓小鲫鱼时,尽量控制浮漂的调目,不要太高,钓目的目数不要太低,确保钩饵顺利到底。在钓综合鱼时,要尽量控制拉饵的饵形,不要过太松散,尤其要考虑饵料的黏度。
拉饵底钓小鲫鱼时,浮漂的调整可根据鱼情做多种选择:当鱼口较好、需要刻意捕捉双尾时,可以采用调3目钓3目半或4目乃至更多;如果鱼口较猾,空枪较多时,可以采用调2目或1目乃至平水的方式,钓2目、3目。或许可以改变一些命中率不高的问题。
拉饵底钓综合鱼时,浮漂的调整基本都是变化不大,多参照钩号的大小做适当的调整:比如使用3号台钓竿什么牌子好袖钩时,可以将调目设定在4目左右,钓2目或4目;如果使用4号或5号袖钩,可将浮漂调至5目或6目左右,钓目根据鱼情自行选择。
4、拉饵钓浮
拉饵钓浮技术是在竞技钓活动中诞生的最有生命力的产物之一,它对于钓鱼活动的贡献不亚于台钓技术在中国大陆的流传,也更能够代表竞技垂钓的核心技术!
拉饵钓浮技术有如下几个特点:
1、上饵速度快:2、钩饵入水频率高;3、带入窝点的饵量足:4、饵料扩散迅速,诱鱼能力强:5、饵形自然无人工搓揉痕迹,隐蔽性强,等等。所以,采用这个战术用于速钓快钓是多数竞技高手克敌制胜的法宝。
拉饵钓浮饵料的制作,要尽量考虑饵料的比重、溶散性和入水后的散落速度,要以轻比重、快溶散和慢散落为主要参照指标。同时还要针对不同的鱼情选配好适当的味型,这样一来,就为我们聚集大量的鱼进入窝点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保证。
在浮漂的调整方面,可以参照搓饵钓浮时的基本规律执行。具体的标准还要以当时的实际鱼情做最终的决定!
基础饵料的搭配与搓饵拉饵的用法
竞技钓很多钓友都痴迷于寻找饵料秘法,以求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但是每个地区环境形势都不同,并且每天的天气状况都不一样,鱼情随时都会出现变化,很多辛苦求来的万能饵最终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其实这并不是秘方本身的问题,而是没有根据情况来搭配饵料,在这里就为大家分享下竞技钓中搭配饵料的方法。
竞技钓是从台钓中演变而来的,比赛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垂钓技巧方法,切磋中对钓技水平大有帮助,就算是观看的钓友也大有收获,这种多样化和刺激性吸引了很多人,想要独占鳌头没有几分真本事是不行的。
一、基础饵料的搭配
1、每个地区的养殖鱼类情况都不一样,受到各地区环境因素的影响会有特殊的习性和偏好,所以在搭配饵料的时候要搞明白鱼儿的生活习性和口味偏好,比如说在南方地区使用的饵料成分通常是以麦麸类为主的,而黄河流域这一带搭配的饵料成分则是以玉米和麸皮为主。
2、如果从表面上看,这些饵料成分有比较大的差异,但是仔细分析观察后就会发现饵料中都富含有蛋白质,这就说明蛋白质的重要性,万变不离其宗,在竞技钓比赛中搭配基础饵料的时候,最好合理的搭配一些植物蛋白或者是动物蛋白,保证饵料具备一定的效果。
二、搓饵垂钓
1、有的池塘养殖的鱼儿大部分都是小鱼,对于这些个体普遍较小的鱼池情形来说,可以从小中取得大物,当然如果想要钓获大鱼需要作出一些改变,钓线钓钩方面要搭配合适的型号,防止大钩钓小鱼钓不到,小钩钓大鱼容易脱钩跑鱼,影响垂钓成绩。
2、这里就说饵料方面,主钓大鱼用搓饵钓无疑是最为灵通的做法了,现在科技发展的很迅速,饵料搭配的配方中以及研制出的状态在诱鱼方面有很大的进步,使用搓饵钓依然可以钓获小鱼。
3、不过这需要有高超的搓饵手法,需要长时间的锻炼,并且也要对使用的饵料有足够的了解,在搭配的时候根据鱼情状况、鱼口的偏好等灵活一点,这样就可以在竞技钓中钓获大鱼,而掌握好搓饵技术,不仅会获得好成绩也会对钓法技巧有显著的提升。
三、拉饵垂钓
1、拉饵钓最先是在竞技钓中出现的,属于一个新的挂饵方法,在竞技钓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后来广泛应用到休闲黑坑垂钓中。
2、拉饵钓的主要垂钓对象是个体比较小的鱼种,最为适合垂钓的鱼情密度比较高的时候,一般在竞技钓比赛中很少有人使用带有拉丝粉的饵料,因为在比赛中需要时刻掌握鱼情变化,并且根据变化在搭配饵料的时候做到主次分明,调配出理想的味型和状态,提高渔获量。
四、最后总结
竞技钓比赛中饵料方面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千方百计的求取秘方饵的情况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只有用好饵才能获得好的收获,不过别人的远不如自己的,只有自己去了解去琢磨,选择出一款好的基础饵料,并合理的采用搓饵或者拉饵才是真正的竞技钓用饵技巧,而不要把精力都浪费到寻找饵料秘方上,最后再提醒下竞技钓对于钓竿性能有很大的要求,在选择钓竿的时候要合理的选择调性和长短,保证有好的手竿和控杆水准。
搓饵的味型及软饵粘饵的使用
钓无止境,有时我们离成为一名好的钓者就差一步的距离,往往在于细节上的忽视。而细节往往又决定了成败,这是个不变的定律。所以,我们经常倡导的就是钓鱼人要有谦和的心,对钓友知无不言,对自己不懂的,要虚心请教,互通有无,这样才能提高钓技。而不是步步自封,自以为是,那样只会越钓越差。
到了一个水域钓鱼,到底开拉饵还是开搓饵,开成什么味型,都要由当时的水情鱼情来决定。搓饵在大多数时间是首选的一种状态,它能为我们快速找底,搓大饵做窝提供更发的帮助。但是搓得软与硬,大与小,松与散,还是得由鱼说了算。
我感觉手搓饵的状态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软、硬、粘、散都要根据每一款饵料的自身特性和不同的鱼情去调整(通常把像耳垂的软硬看作正常硬度),其实饵料的软、硬、粘、散的状态调整并不难。钓鱼时要先把饵料的状态调整成散饵再根据需要做下一步调整,因为钓鱼第一步就是挂大散饵团抽窝子,并且散饵可以调到任何状态的饵,但是别的状态饵很难调到散饵。
正常搓饵:把饵料混合均匀后按照正常水比加水搅拌均匀,握成团挂钩时就掐一小团直接搓到鱼钩上。(如果饵料搓到钩上后抛不出去竿,可以根据鱼情适量的加一点粘粉或者拉丝粉);散饵:把饵料混合均匀后按照正常水比的30%-60%加水搅拌均匀,不握成团散放着,挂钩时就捏一团直接搓到鱼钩上。
软饵:把饵料混合均匀后按照正常水比的100%-150%加水搅拌均匀,握成团在盆边打几把到能挂上钩为止,挂钩时就掐一团直接搓到鱼钩上。如果饵料搓到钩上后抛不出去竿,可以根据鱼情适量的加一点粘粉或者拉丝粉;硬饵:把饵料混合均匀后按照正常水比的70%-90%加水搅拌均匀,握成团在盆边打几把,挂钩时就掐一团直接搓到鱼钩上。
粘饵:把饵料混合均匀后按照正常水比加水搅拌均匀,握成团在盆边多打几把,挂钩时就掐一团直接搓到鱼钩上;软粘饵:把饵料混合均匀后按照正常水比的100%-150%加水搅拌均匀,握成团在盆边多打几把,挂钩时就掐一团直接搓到鱼钩上。
为适应不同的鱼情,配制饵料时必须设计好饵料状态,如软硬、轻重、粘散等。可是鱼情随时会发生变化,天气也会变化。刚才非常合适的一团饵,过了一会儿就不一定适用了。
基础饵即鱼类喜欢食用的麸类和谷物类饵料,它在一款饵料中占据的比例大概为40%-60%左右。由于原料不同,基础饵的状态也有很大区别,如颗粒大的饵料,用水泡开之后蓬松柔软,片状物较大、适口性较好,适合钓大个体鱼;而含粗颗粒及片状雪花粉成份的饵料,入水后慢慢膨胀,围雾化出一些粗颗粒,十分适合钓生口鱼。不过基础饵虽然拥有不同的味型和状态特征,但并不充分,作钓时还需要加入其它味型饵和状态饵,以达到最佳效果。
常用的饵料味型可以分为五大类:浓腥、腥香、香腥、浓香和本味,通过基础饵和味型饵的搭配,开出不同效果的饵料适应鱼情、水情需求。如小鱼喜腥,在春冬季节主攻小个体的鱼时,可使用浓腥或腥香味的饵料;而个体偏大的鱼则对腥味的需求越,对香味的需求大;鱼口越猾饵料的味型应该越清淡,当鱼口猾到一定程度时甚至会用到本味饵料。
状态饵比重轻、雾化性好,在打截口需要雾化快时,起到调整饵料状态的作用。不同的状态饵比重和雾化有所区别,轻麸、雪花粉和散炮入水之后明显状态不一样。轻麸下降速度最慢、比重最轻;雪花粉片状物比较多,下降得快一些,适合钓中下层,散炮比重轻,下降的过程中可以快速诱鱼,相当于动态诱鱼。
搓饵是竞技钓必不可少的技巧。手法娴熟的钓手,能搓出多种的饵团比如球形、水滴形、三角形、圆柱形等等,而且根据需要,饵团大到弹球、小到米粒均能随意搓出。 这些都是需要经过长期的练习才能完成的,不要急功近利,做好基础,提升钓技。
我对搓拉饵其性能作用的浅识
话说:在我们外出作钓中,基本上所用的饵料除了商品饵,就是虫饵与农作物的玉米小麦等。总而言之,用商品饵的钓友居多。那么,用商品饵作钓就涉及到用搓饵与拉饵作钓。那一种方法更适应钓鱼?这里面就有个讲究。也是个困惑新手钓友的问题。今天,以个人的一些见解与体会,在此与平台上众钓友们,细细的分析下和交流下。想必看完后,就了解了搓饵与拉饵的性能和作用。也就能在今后作钓中,懂得在不同的季节时,何时该用搓饵?又何时该用拉饵?希望对众钓友有切实的帮助和提高。
钓友们在实际作钓中,对用搓饵与拉饵都有不同的使用感觉。但讲到实际运用上,搓饵和拉饵的具体性能与作用上,也许都有不同的说法。而我认为:搓饵和拉饵,在性能和作用上以及鱼获上都存在很大差距。那么,在外界的客观因素条件影响下,究竟是用搓饵好,还是拉饵佳。就具体的分析下它们的性能与作用吧。
1.搓饵的性能与作用
搓饵相对于拉饵饵中的结构和紧密度要瓷实。因为,它在和饵过程中,通过加水搅拌醒饵后,要进行打、揉、搓、压的过程。致使饵内网状结构更紧密瓷实。并且,由于其粘性好,附钩性特好。同时,其雾化状态更缓慢更持久。其作用就是:①.在钓水深之域,长竿钓远很适宜。②.守候时间也稍长,用不着频频提竿换饵,减少体力。③.针对小杂鱼闹,也能有效避之。因,搓饵比重大,入水沉底速度也更快。④.搓饵到底后,开始缓慢膨胀雾化散落钩旁,只要抛竿点准,就能陆续的把窝点做实。其次,搓饵的弱点:就是由于雾化性差,致使诱鱼效果没有拉饵强。鱼的适口性也没拉饵佳。
总之,搓饵具体该如何搓大饵或者小饵。那要根据水情深浅,用竿长短和钓远钓近,鱼情的密与疏,目标鱼是何种类,以及水域里的小杂鱼情况。一切以实际情况而判定搓大饵与搓小饵作钓。
2.拉饵的性能与作用
拉饵在制作中,讲究的是饵水比与拉丝粉的添加量要合理到位。起始配置好干粉,一定要搅拌匀称,加水后更要快速均匀的搅拌好。使它整体吸水平均。静置醒饵后团拢成团,双掌多挤压几次饵团逼出饵内的空气就行。整个饵团外观软而蓬松,辦开饵团,内部出丝的网状结构较均匀布置。其作用就是:①.双钩拉出的饵,较蓬松且软。外部状态相当自然,减少了鱼的警惕性。②.入水后其雾化状态较好,而雾化带又充分起到了诱鱼作用。③.拉饵由于比重较轻,在其下降到底前,极易遭遇鱼的追饵截口。④.由于其适口性较佳,比重轻的特点,鱼轻易就能吸入嘴里。由于,拉饵松软性好,外表状态自然,入口性又佳。相比搓饵而言,确是中鱼率较高的一款饵。但是,拉饵的弱点就是:当春未夏季初秋时段中,其雾化带所致,就极易引诱小杂鱼围攻。再一个附钩性没搓饵强,所以,换饵也频繁点。
总之,任何东西都存在利弊之处。就看你什么时候去拉饵作钓,又什么时机去改搓饵作钓。要采取正确的应对处理办法。钓鱼其实就掌握一个决巧,贵在应变,而变则通。
以上就是我不论不类的浅见。无论我们在实战中用搓饵还是拉饵,都必须根据实情去变化。至于搓拉饵怎么才能开得好。一是:根据商品饵包装袋上的材料水比介绍。二是:开饵指法要懂得。三是:多开多实验。世上无难事,就怕有心人。作为咱们休闲钓者,只要多学习,多用心理解,多思多悟一下,多掌握些基本功就好。我都自觉是个达标四级的新手。让我们一起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共同钓好鱼!
最后:此贴如有不妥之处,望钓友们包涵!
祝:众钓友们大鲫大鲤!平台越办越好!
平湖秋月镇贴
拉饵适用于多种鱼情,拉饵的使用要点浅析
太帅了,曾何几时,看到钓鱼大师们,一拉一抛竿,数到一二三,提竿就上鱼,那叫一个酷。那饵团拉出来,又圆又饱满,入水就有雾化,引得鱼儿们争先恐后的吃饵。同时,也是在那一次,亲眼在现场见证了70分钟钓鲫鱼260尾以上的大师风范,着实让人羡慕。
竞技台钓尾数基本以鲫鱼为对象鱼,而 鲫鱼池中每个阶段鱼儿泳层不同,鱼的个体大小也是明显不同的。大鱼栖底,不大不小的居次,小鲫幼鲫则多在中上泳层穿层。那么钓鱼比赛中,在固定的赛时里只以尾数论英雄,谁会愿意钓大鲫呢?钓上大鲫,大鱼起鱼都要比钓小鲫鱼耗时多,且跑鱼的概率也高,颇费周折钓上一条半斤大铆并不比钓上一条拇指大的瓜子 鲫鱼多得分。
而组织和承办比赛者为降低比赛成本,普遍投放小规格幼鲫作比赛用鱼。所以只以尾数计成绩、逐小、逐快的比赛方式催生了拉饵钓法,可以说拉饵钓法是时势造就出来的。拉饵上饵快、抛钩频、能极快地形成悬浮微粒区,这是它的一大优势。且钓铆专用饵的浓香味和促摄物作用于鱼的嗅觉味觉,也能在短时间内形成较高密度。因此眼下的各类高手钓赛基本已成了拉饵的一统天下。
十次钓鱼,会有至少6次用到拉饵,尽管鱼情各有不同,但大多数情况下,拉饵还是最主要的用饵方法,这也是很多钓友极容易忽略的一点,只会搓,不会拉,错失更多鱼获。 要开好拉饵,就要在开饵前知道,此时此地的水情鱼情,适合不适合用拉饵,开出的拉饵要特别雾化, 还是要实一些的饵料等等。这样才能为最终出来的效果做保证。
打是开饵的一种手法,切记打不是揉搓、攥捏。是指五指张开,在盆里朝同一个方向打饵,也可以说是搅拌,但不能来回的打饵(搅拌),究竟打多少下?只要饵水能充分融合,七八下也够了。二十下也可以,根据鱼情而定,打的多,雾化、溶散性差,附钩性好。打的少,雾化、融散性好,附钩性差,所以,水深多打,水浅少打,需要诱鱼少打,窝里有鱼后多打。
一次开饵,加入拉丝粉的饵料开饵时一定要一次把水加足,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开饵方式多做不好一款拉饵。钓鱼的过程中 一定不要随手揉搓钓饵,饵开好后的每揉一次就相当于二次开饵,不要相信可揉拉丝粉等鱼饵厂家的忽悠,没有哪款里边含有拉丝粉的饵是绝对可以一直揉不死的,如果饵中的形成的纤维经过多次的打揉,粘连到一起,形成纤维束,那么这款饵料就基本上无法使用了。
加入拉丝粉的饵料,开饵后静置一段时间,多长时间跟温度有着直接的关系,温度越高(夏天),饵料出丝的速度越快,一般3到5分钟就可以,如果是冬天,则要15分钟到半小时,不管什么季节,什么温度,你只要记住你现在看到的这种饵团的出丝状况,只有有这种丝的密度,丝的形状,就可以了。一次要把水加足,等吸足水后,放到一边醒饵。等饵醒好后,把它拢成一堆,放在手心,两手挤压出空气成团。
平拉小,侧拉圆,直拉大,这些宝贵的经验是我们的前辈们在多年的垂钓中总结的经验,可以让我们少走许多弯路。在实际的钓鱼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变换子线与拉饵盘的角度,来改变钩子与饵料的接触面积和受力点,从而拉出我们想要的饵团状态和大小。切忌从里向外拉,这样拉出的饵料就会杂乱散烂,从子线钩柄处都是散乱的饵料。
新手台钓-搓饵的选择与使用技巧
新入手台钓的朋友们,总担心饵料容易散落,钩上无残留。所以搓饵时多会用力捏紧。
其实,台钓中饵料的雾化,正是台钓的精华所在,许多竞技高手使用一款新饵料时,多会在家里先开一团,看看饵料在水中的状态和雾化时间等等。。。
我们野钓的朋友无需太过精细,只需了解,饵料雾化在台钓中的重要性和影响雾化的几个因素。饵料雾化时间,由饵料本身的性质,形状等固定的因素和开饵时的饵水比,揉搓次数,和饵料在钩上的形状等变量决定。在水边开好饵后,可顺手搓几个丢在浅水处,大致了解饵料在水里的状态和溶化时间。
饵料在钩上的形状可分为:
1、三角形饵,将钩拉入饵团中,用母指与食指、中指合力轻度捏压,形成三角状,此饵入水阻力较大,雾化快,适于做窝诱鱼,诱钓结合,鱼密度较好情况下多用此法。
2、圆形饵,将钩拉入饵团中,揉成球状饵形,有利于鱼儿咬钩。此饵入水阻力较小,雾化速度较慢,钩口处有饵芯残留,持钩性好,适钓底层鱼类。
3、水滴形饵,将钩拉入饵团中,用指尖捻搓并压实钓柄部分饵团,轻揉底部出水滴状。此饵入水阻力小,适合鱼口吸食,雾化方式从底端开始,钩口有饵芯残留,适合双钩钓法,诱钓双效,为多数钓鱼人采用。
4、纺锤形饵,将钩拉入饵团中,轻轻揉圆,如纺锤状。此饵入水阻力大,剥层状雾化,雾化速度较快,此饵适于做窝诱鱼。
5、米粒形饵,将钩拉入饵团中,轻揉饵团形成米粒状小饵,此饵入水阻力小,中度雾化,极易鱼口吸食,适合垂钓轻口滑鱼,或春秋季节钓弱口鱼。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拉饵和搓饵的区别和使用特性》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钓鱼和饵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