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鱼钓鱼技巧。

在平时的钓鱼过程中,大多数钓客都是以鲫鱼为主要目标施钓的。毕竟,鲫鱼属于适应能力比较强的一种鱼,在各大水域中几乎都有分布,而且在冬季的时候也是可以钓的。钓鱼的时候,难免会遇到一些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诸多的问题中,最大的问题就是钓不到鱼。

那么,当这个大问题出现之后,我们应该怎么解决它呢?一起来看看。

一、鲫鱼不碰钩的时候怎么应对

当我们到达钓点将窝子打好并抛出了鱼竿后,若是等了足够久的时间一直不见有鱼咬钩的话,就要考虑一下是不是在选钓位的时候出了问题。若不能确定是不是钓点的选择出了问题,钓者可以试着先考虑去更换一下窝点。

另外,如果确定窝点没有问题的话,就很有可能是钓者所用的钓饵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因为如果钓饵的胃口很不合鱼的口味的话,鱼儿是没有多大的可能去咬钩的。当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及时把原本的钓饵换掉了。

有时候,我们分明能看见有鱼儿在窝点的不远处游来游去,可就是不见它们咬钩。当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钓者一般都是很着急的。不过单单是着急可并没有什么积极作用。在这时候,钓者要试着去分析原因。比如说是不是在钓点附近有一只凶猛异常的鱼类,吓得其它鱼儿都不敢靠近。所以,钓者最好要随时注意鱼窝周边的动向。

有时候,鱼儿不咬钩的原因并不是鱼儿自己,而是钓者在作钓过程中的某些操作有了失误。比如说提竿的时间有些偏早,鱼儿根本还没完成咬钩的动作。当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钓客要及时进行自我反省。

二、出现了钝口的现象,提竿却看不见鲫鱼时怎么办

第一,想一想是不是作钓中所用的鱼钩不太合适。鱼钩在作钓中肩负着刺鱼的重任,若是鱼钩的规格和鱼情不符,也是会让钓者与即将上钩的鱼儿擦肩而过的。当鱼儿的个子比较大、体重比较重的时候,若是我们的鱼钩型号比较好,是很容易导致跑鱼情况的发生的。

当鱼儿的格子比较小、体重也比较轻的时候,若是钓者的鱼钩型号偏大,鱼儿要想将鱼钩吸到嘴里是很难的。这时即便出现了顿口的迹象,中鱼也是相当难的。

第二,想一想是不是鱼儿自身的问题。有时候,出现顿口却没有鱼上钩,往往是因为鲫鱼压根就没有切切实实地咬钩。当然,也有时候是因为鲫鱼吃饵的速度太快。我们都知道,鲫鱼胆子通常都比较小,所以在某些情况下,它们是会先对鱼饵进行一系列的试探,等到试探完毕,才会放心就饵的。

所谓的试探,就是用身体的某一部位去蹭饵,也有可能是用唇部去轻轻地吸饵,但并不会真正的用嘴去吸食钩饵。若是这时候钓客急着提竿,必然会落空。有的时候,鲫鱼也是蛮调皮的。它们会反反复复将鱼饵吸到嘴里又迅速吐出来。当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也是会让钓者提竿落空的。另外,也有一些鲫鱼会以最快的速度将鱼钩上的鱼饵吞入口中快速离去。

第三,想一想应该如何应对鱼儿涮饵的情况。经过观察发现,鱼儿在涮饵的时候,通常是会把鱼饵完完全全地吸到口中,并接着在闭嘴之前就把鱼饵吐出来的。整个过程完成的十分流畅,且速度也十分之快。所以钓者可以适当改善一下调钓。

扩展阅读

影响钓鲢鳙的两个因素气温和气压分析


由于鲢鳙不耐缺氧,所以对气温和气压特别敏感。不了解这两点盲目出钓,很可能导致钓鲢鳙失败。

一、气温

鲢鱼喜高温,它最适宜的温度是22-32度,在这样的水温下,钓鲢如果方法和钓饵对路,定会大获丰收,如果水温低于20度时,鲢鱼咬钩率明显降低,水温在17度以下,鲢鱼一般就不咬钩了,但由于鲢鱼是滤食性鱼娄,用易于雾化的,鲢鱼对口的饵料,在鲢鱼密集的地方,较低的水温下,也有可能钓到鲢鱼,所以说水温是钓鲢成功与否的前提。

盛夏是钓鲢的黄金季节,初夏或秋天水面温度高于水底时,鲢鱼会趋温游到上层来活动,如果水温在17度左右时,它有可能咬钩,但咬钩的力量很轻,浮钓时浮标晃动信号微弱,这与夏天鲢鱼咬钩不同,夏天它往往表现为拉黑标。

炎热的夏天,许多钓友都认为,神仙难钓午时鱼,喜欢钓早晚,中午休息,其实这时是一天中的黄金时间,不过这时要比早晚钓深一点。

二、气压

鲢鱼不怕热,就怕天气闷,闷就是气压低气,压低会导致水中缺氧,这种天气人都会感觉到不好过,鱼就更不咬钩了。就是耐缺氧的底层鱼同样不咬钓。

水中的氧,大部分是靠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的,小部分是靠从空气中溶解,所以无风的早晨,水中氧气最不充足,这时垂钓定无收获。

夏天的中午,由于光合作用充分,如果再加上有风,水中溶氧充足,这时是钓鲢大好时光。

有时垂钓时,上鱼情况不错,在场地和饵料都无变化的情况下,鱼忽然不咬钩了,钓手们大都会从多方面去找原因,但往往忽略了天气变化的原因,雷雨前,有明显的湿闷,有时人尚未查觉,而鱼已经感觉到了,遇上这种情况最好收杆回家。

自制鲫鱼饵料,不怕鲫鱼不上钩


一般体型较大的鲫鱼,在野外的生存能力比较强,尤其是低温、含氧量较低的环境,比较寒冷的环境都可以生存。不过鲫鱼的天性,比较胆小敏感,如果在水中有较大的声响,就会引起鲫鱼的警觉性,它们也害怕强烈的光线,所以夜钓鲫鱼的朋友一定要注意,夜晚灯光的使用。

一般在水域较清,很难看到鲫鱼的踪影,大多数的鲫鱼生活在水域较深杂石较多的复杂环境,平常不会上浮游动。

在自然水域生活的大鲫鱼一般在吃食方面还有小鲫鱼上都是不一样的,小鲫鱼在生长期,需要补充动物含量高的诱饵,大鲫鱼就会更喜欢天然植物或谷物的诱饵。

接下来介绍这种饵料,自己在家就可以制作,非常简单快捷。

需要用到的原材料有:小麦3斤,1斤麸皮,1斤玉米粉,50克槐花蜂蜜,100克红糖,白芷、丁香掺在一块制作成的中药药酒。

制作步骤:

1、选饱满的小麦粒,用清水洗净泡上6个小时左右。

2、然后将小麦粒捞出倒进锅里,煮到八成熟就可以了。

3、将红糖倒进另一个锅里加上少量的水,然后将红糖煮到融化就可以了。

4、最后将煮好的红糖倒进装有小麦粒的盆里搅拌好,这样就会使红糖充分粘到小麦粒上。

5、在把玉米粉、小麦、麸皮倒进锅里,炒出香味。

6、炒好趁热时将它们一起倒进装小麦粒的盆里搅拌好,这样就可以将它们完全的搅拌在一起了。

7、放凉之后加上200毫升的药酒还有50克的蜂蜜倒进盆里搅拌。

8、使饵料融合在一起之后密封道瓶里放到冰箱1个星期左右就能用了。

最后再给大家分享一款自制窝料的方法,诱鱼十分的有效。取一斤小米先炒出香味,放置20分钟后,倒入容器之中,取一百克酒曲和20克蜂蜜,搅拌均匀,用力搅拌十分钟使小米充分吸收蜂蜜,放置到阴凉干燥处两天即可。

夏天野钓的两个用饵技巧


夏天水情和气候都相较之前的节气发生很大的变化,5月,气温回升快,容易造成水层温差,这时的鱼是追逐温暖的,因此上浮常有发生,但是大家都习惯钓底,即便钓浮也没有好的策略,因此鱼很难钓。

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水情发生了变化,鱼情也会随之变化。暮春初夏是农民灌溉的主要季节,今年北方地区春季大旱、水位下降,这种情况是不利于钓鱼的。5月是鱼儿繁殖的时候,尤其是鲫鱼、鲤鱼,他们在繁殖的前后本个月内,对饵料比较挑剔,只有对路的未了才能引起他们的胃口。

一、夏初的用饵技巧

野钓的关键是钓位的选择,在夏初尤为重要。首先,钓者要根据水底地形选择钓点,夏初气温不稳定,而且昼夜温差大,鱼儿经常穿梭于深水和浅水之间。对此,钓者最好选择水底有沟坎、斜坡的位置,或者面积在1平方米以上的凹陷处作为钓点,这些位置是气温下降以后,水温最高的地方;其次,选择水草边和浅滩施钓,这期间,鲫鱼、鲤鱼纷纷洄游到岸边的水草、芦苇丛中觅食或产卵繁殖,钓者要勇于钓近钓浅,大鱼往往就出没在浅滩近岸。

夏初野钓,选择钓饵要灵活。在不同的季节、气温、水温等情况下,鱼儿喜欢吃不同味道的食物。正如鱼谚所说:春荤夏素、秋香冬活。夏初野钓,我们应根据不同味型、种类的钓饵,以确保不俗的收获。

在野外夜钓,打窝是不必不可少的。在这个季节打窝最好用曲酒发酵过的碎玉米、碎麦子渣,浓烈的发酵味道会刺激鱼儿的嗅觉。窝料的做法非常简单,将玉米和麦子在水里浸泡3天左右,使其充分吸水,然后煮熟捣碎;紧接着,放入白糖、蜂蜜、曲酒搅拌均匀,装入密封的大瓶子里发酵即可,发酵的时间越长越好。切记,一定要注意保持瓶子的密封性,一旦透气就会前功尽弃。我每年冬天都会用此法制作窝料,待来年五六月份正好充分发酵;打开瓶子后,一股浓烈的酵香味扑鼻而来。打窝时,钓者需根据吃掉水域的大小和垂钓时间的长短决定窝料投放量。所谓钓大鱼,打大窝,每次在水库钓草鱼、鲤鱼,我都会将发酵好的窝料拌上麸皮和少许面粉,握成拳头大小的团,一次打10团左右,通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种窝料比较合适5月份之后打窝,在早春效果并不理想。

选择饵料时,钓者应根据气温的变化调整味型--气温骤降时,鱼儿的活性低,宜采用富含动物蛋白的腥味饵料,以刺激鱼的嗅觉。此外,气温降低时,鱼儿开口小,饵料的状态要柔软,可加入适量雪花粉或尺上,既可以减轻比重、增加雾化,又能增加适口性。在野外水域,腥饵闹小鱼是无法避免的,钓者要相信,只要大鱼进窝,小鱼自然会散到一边去。此外,产卵前的鱼儿比较爱吃高蛋白的,因此红虫、蚯蚓等活饵仍是上佳的钓饵。

二、盛夏的用饵技巧

到了6月份,气温回升,鱼儿活性提高,腥香型饵料是鱼儿的最爱。鱼儿产卵以后,胃口大开,饥不择食,正所谓麦子黄,钓鱼忙,此时使用商品饵一般会有不错的效果。开饵时,钓者最好选用质地稍粗一些、片状物质较多的麸系饵料,片状物质在水底不易被泡化,留鱼效果更为明显。此外,饵料的状态也是重中之重,把握好饵料的状态,将饵料开得干散些,诱钓结合才会大获丰收,前往不要将饵揉死。

野钓属于的水质不尽相同,同样味型的饵料在不同水质中的效果也会千差万异。在肥水中施钓,钓者要适当加重饵料的味道,浓香或者浓腥的味道才能吸引鱼的味道;在瘦水中施钓,味道重的饵料反而会引起鱼儿的警惕,所以应该及时减轻饵的味道。

其实,仅用炒香的麸皮和玉米面,再加少量蜂蜜就可以擒获大物。另外,市售商品饵的效果都是不错的,关键在于如何针对施钓水域的水情、鱼情去搭配运用这些商品饵,如果某种饵料配方在自己垂钓的水域效果总是不理想,那么我们就该大胆得尝试自己的想法,通过不断的时间,总结出对路的配方。没有谁一开始就是配饵的高手,都是通过不断总结才慢慢悟出自己独特的钓饵配制方法。

野钓场所环境多变,鱼儿的活动也深受环境的影响。所以,在钓鱼之前,我们一定要细心观察,只有多看、多问,才能找到正确的钓法。正所谓钓无定律,灵活运用,钓友们根据自己垂钓的属于的特点及时作出正确的调整,相信一定会有好的收获。

冬钓鲫鱼小药怎样搭配,注意这两个方面


冬季天气冷,温度低,鱼儿的食欲也大大降低,鱼儿不开口是钓鱼人在冬季钓鱼时,存在的普遍现象。当冬天钓鱼空军成常态时,钓鱼人可能就会思考如何才能刺激鱼儿的食欲增加,这时候大多数钓友就会想到小药。对于玩竞技或者黑坑的钓友来说,小药的使用可以说是得心应手了,那其他的钓友呢?现在笔者就来分享下冬天钓鱼如何选择合适的小药。

要想在冬季刺激鱼儿开口,增加食欲,要满足以下两方面:

1、刺激鱼儿嗅觉:针对鱼儿的嗅觉神经,使用香气强大的风味诱食剂小药。添加在我们的鱼饵里,达到快速聚鱼的目的。

2、找对鱼的味觉:鱼跟人也是一样,一方水土养一方鱼,鱼也有特定的喜好、习性,自然味型越是接近自然,就越容易让鱼开口。如果添加小药太多,容易出现死口、闭口的现象。诱食剂添加量为饵料的2-5%,而香味素为1-2%可以根据鱼情、水情酌情添加、由少到多。

不同地区的水质使用小药也会有差别,首先南北差异就有南甜北酸的差异。南方的水质较好,雨水和水资源丰富,因此,一般在南方选择偏甜味的小药。北方雨水少,PH值高,碱性大,所以在北方选择酸性的小药为佳。同时在肥水塘以及水体不好的地址,饵料里添加酸味也可以促进鱼儿增加食欲。

香味剂:香气比较浓郁,留香好的香料产品,有很多种类型,有动物香如麝香、还有果香、青草香等,各种香精小药一般选择当地鱼情已经接受的香型使用。

摄食剂:首先鱼粉、南极虾粉、红虫粉等各种动物高蛋白提取物,这些都是鱼类必须的营养物质。冬季用来钓鲫鱼效果很好,特别是大板鲫非常爱吃。

同一水域长期使用同一种味型的小药,会导致鱼儿产生偏口性,尝试不同的搭配,会有不同的效果呢!因此饵不在精,对路则灵。冬季钓鱼比其他季节相对来说较难,懂得变通才是王道。

夏季的两个绝杀鲫鱼饵料配方,使用不怕闹小鱼


夏季野钓始终都会有小鱼闹窝,所以尽量不使用面饵,使用各种谷物自制的饵料效果也是很好的。谷物种子饵料不但取材容易,而且制作非常简单,在野钓中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这些饵料还可以有效减少小鱼闹窝的影响,起码小鱼啃不 动也扯不掉这种饵料。介绍两个民间用来钓鲫鱼的饵料配方,制作比较简单方便。

一、燕麦

燕麦中的蛋白质、脂肪、赖氨酸含量都非常高,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尤其是脂肪含量是稻米的5倍以上,所以煮熟、或者炒熟的燕麦味道远远比其他谷类更香。燕麦在北方、西北、西南都有分布,取材非常方便。用燕麦钓鲫鱼,饵料非常节省每次只需要制作一小瓶,就可以用很多次,每次鱼钩上只挂一颗麦粒。

准备一点燕麦粒,大概300-400克就足够了,米酒一勺,蜂蜜一勺。首先是把燕麦清洗干净,顺便去掉不饱满飘在水面的颗粒。然后就是清水浸泡,大概12小时就可以了。期间一定要注意换几次水,夏季气温高,浸泡非常容易发酸,这不是做草鱼饵。鲫鱼还是比较喜欢香甜的食物。

浸泡好的燕麦在锅中煮熟,千万注意了,燕麦其实非常容易煮熟,千万不要煮的时间过久,如果煮开花了就没办法挂钩了。如果不知道火候怎么把握,建议大火十分钟,然后关火,盖上盖子闷20分钟,差不多也能闷熟了,而且肯定不会开花。不要担心还没熟,差不多就行了。闷好的大麦捞出来淋干放凉,灌倒广口瓶里,然后加米酒和蜂蜜,最后摇晃均匀。放到冰箱里2、3天就可以拿出来使用了。使用的是够一个鱼钩挂上一颗,露出钩尖。这里还有个小窍门,有钓友认为使用金色的袖钩更好用,因为金色的鱼钩跟燕麦粒颜色差不多,更有隐秘性。

二、小麦

小麦价格貌似比燕麦低多了,也是钓鱼中常用的饵料。夏季最多用的就是清水泡麦子,泡出酸味用来打窝钓草鱼和鲤鱼。麦粒用来钓鲫鱼也是不错的,依然可以应对小鱼抢食。准备小麦粒500克,还是用清水浸泡12小时,期间注意换水,防止出酸味。泡软的小麦粒上锅蒸熟,30分钟就可以了。这里就有个小窍门了,如果做窝料蒸煮都可以,但是做饵料最好是蒸的,这样可以保证颗颗完整,比较好挂钩。不过每次蒸的量不如煮的多,具体要看钓位制作量的多少了。

麦粒蒸熟后把水分控一下,不过蒸的水分本来就比较少,趁热加蜂蜜一勺快速搅拌均匀,蜂蜜不要多放否则会黏糊糊的。曲酒只要一点点,加入后继续搅拌。冷却后撒上一点炒香的黄豆粉,如果没有的话直接加点谷物清淡的商品饵也可以,搅拌后密封。冰箱里放1、2天就可以使用了。

最后说下调漂的问题,传统钓的话铅坠到底,对于饵重是没要求的,用什么饵都是铅坠到底,鱼饵轻重无所谓,都是到底的。台钓的话使用轻饵是不容易找底的,所以方法还是老方法,调低钓高,让钓目大于调目,这样可以保证饵料是到底的。比如调平水,钓2、3目。

鱼不咬钩的原因详细分析


鱼不咬钩,打窝一两个小时浮标仍是没有动作。鱼不咬钩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要确定是窝里有无鱼,还是有鱼不咬钩,需要认真分析和查找,只要找到了症结,对症下药,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一般应从钓点、用饵、钓组等几个方面查找:

鱼不咬钩解决办法之一:钓窝点之外。有很多的时候为了能钓获更多的鱼,有不少钓友喜欢采取打大窝打重窝的方法来诱鱼。殊不知,诱饵多了,并不是一件好事情。虽然大量的诱饵可以诱来很多鱼,但是鱼多了咬钩频率便会下降,众多的鱼集中在一起,时常会蹭线蹭钩影响鱼讯的识别,加上鱼与鱼之间的争饵会频频出现假信号,使空竿频率上升,窝里有鱼星却无鱼咬钩时,你不妨将钩饵抛至窝点之外,以便施钓窝点之外的鱼,如用提竿的方法使钩饵悬浮在离底的位置,或是不停地拖带,加强钩饵的诱惑力,就可以改善上鱼不佳的情况。钓点选得是否合适也是鱼是否咬钩的前提。如果钓位选择不当,水下有隐蔽的暗草,既使窝里有再多的鱼,鱼也没办法咬钩。对于陌生的钓场,垂钓前,不要急于下钩,一定要先转一转,看一看,或是跟其它的人打听一下水情,用钩试出水深水浅,通过轻拉回拖,观察判断水底有无坑沟坎和暗草。如果发现有不利于钓鱼的地方,便要立刻更换钓位。这样可以避免饵落在水草中,造成鱼不咬钩的错觉。

鱼不咬钩解决办法之二:试钓各个泳层。春夏之交早晚温差较大,天刚放亮时,鱼大多数都潜在较深的水下,这时施钓咬钩率较高,但一到上午9-11时,伴随着日照的加剧,温度上升使水体上下出现明显的温差,有趋温习性的鱼就会趋温上浮,或悬浮在钓点的上方,这就需要钓手悬钩试钓不同的泳层,以找出鱼实际底浮的高度,将钩饵稳定在鱼的视线之中,一旦找准鱼所上浮的泳层,通过逗口鱼仍是会咬钩的。然而能导致鱼改变泳层的原因不仅仅只局限在温度上,轻度缺氧和水体上层有鱼类可食的饵料时,鱼也会离底上浮,因此,垂钓时鱼不咬钩就应尝试钓不同的泳层,针对不同的鱼情采取逗钩、拖钩、引钩等不同地手段诱其咬钩。如果,浮标在水中既没有蹭线也没有蹭标的,而且水面上连鱼星也没有,那你就不妨继续诱鱼,再向窝点里抛投一些鱼饵,再耐心地等待一些时间。直到窝里出现鱼星,便能够证明鱼在窝中。窝点里有鱼星,浮标便会出现轻微的晃动,主线也会有微微的晃,此时证明窝点里有鱼。但是,鱼就是不咬钩,就把你带去的饵料逐一做个试验,看哪一种上鱼。只要有一条鱼咬钩,就说明该种饵食是对路的。

鱼不咬钩解决办法之三:换饵改钓组钓饵。窝里有鱼星却无鱼咬钩,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饵料可能不适应鱼的口味,或是鱼从未食过这种饵(鱼对饵有认熟不认生的习性),应考虑到改换钓饵,或在鱼饵中添加腥味或香味来刺激鱼的感官,激起鱼的食欲,直到鱼开口咬钩。但需注意不同地方的鱼口味是不一样的,不同的鱼种口味也是不一致的,不要在某一个地方用某种饵钓得好,盲目地迷信这种饵的作用,换个地方钓鱼,就算鱼不咬钩也认为问题不是出在钓饵上,这样想法是错误的。在确定可钓的对象鱼中有不少鱼是没有咽齿的,鱼饵太硬不适合这类鱼的口感,适口性差,鱼就不爱咬钩。故此开饵时,尽可能将钓饵调得稍软一些,这对多上鱼是有帮助的。此外,鱼对钓线还有一定的戒心,在常见鱼中,除草鱼、青鱼、黄颡、鲶鱼等鱼种不在乎线径的粗细,鲫鱼、鲤鱼是有认线的说法的,在能确定钓点内有鲫鱼、鲤鱼时,不妨换一根线径较细的线或小钩试试。这样的尝试可为你增加钓获。再者,鱼在水中的分布不可能是机械的、均匀的,在一处无鱼咬钩的地方不要死守,换一个地方可能就会柳暗花明。当鱼咬钩迟缓时,可适当地将钩饵抛远一些(过钓点),或是抛近一点(不超过钓点),或许你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