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钓鱼要领。

昨天又打一场50人的比赛,先不说比赛的成绩吧,昨天钓鱼得太费劲了。鱼口太少太轻,一场70分钟的钓尾数鲫鱼比赛下来,过瘾二十多尾鱼就可以拿到小分了。这样的鱼情不仅让主办方感觉有些郁闷,让前来参加比赛的钓友也没有过足瘾。不是比赛池里鱼的密度不够,而是鱼的确不太开口,吃口又少又轻。这样的情况在竞技比赛中经常遇到,到底是什么的因造成了这样的鱼口不好呢。

一,天气原因造成的吃口不好

在气温变化大的季节里,天气经常变化过大,气压不稳,造成了高密度鱼池水里严重缺氧,鱼儿们变得浮燥不安。具体表现在要么鱼儿集体上浮在水面,虽然看得到鱼群却钓不上来;或者是鱼儿浮在中上层,饵料上去有时会有截口,但是如果到底后却一口没有;或者是我们没有看到鱼口,却在提竿出水时,意外的钩到鱼体而中鱼。

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的解决方法为:

1,改变钓法,钓行程,主抓下降过程中的鱼口。使用长脚长尾枣核形的浮漂,加大子线长度,拉小饵,延长饵料到底时间,等饵料到底三到五秒后无口立即起竿,重复这样的频率和钓法。虽然最终的钓获不会太多,但是在集体鱼口不好的情况下,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2,天气气压不好,在不改变饵料大体味型的情况下,加入一些专门针对鱼不开口的小药,这类小药通常的作用是增强鱼儿的食欲及饵料的适口性,让鱼儿在不想就饵的情况下,促使它想去尝鲜,去吃一口。

二,人为原因造成的鱼吃口不好

1,在黑坑或者比赛池中,如果遇到当天投放当天就比赛或者开塘的鱼情。这样的鱼虽然说是新鱼,但是因为经过长时间的运输,本身受到一定的惊吓和缺氧,再投入到一个陌生的塘子里,鱼儿会保持高度的警惕性。这样的情况下也会造成鱼儿吃口不好,吃口缺少应有的力度变得很轻。遇到这样的情况,如果是在黑坑,我们可以在放鱼后,观察一下起鱼情况,如果鱼上得不错,我们可以立马摆开钓具作钓。如果看着放了许多鱼,上鱼情况去不乐观的话,我们可以选择下半场或者第二天一早来作钓鱼,效果会好许多。

2,如果是在竞技池比赛作钓这样才运来的新鱼。我们就要充分发挥我们的经验优势。在开始积极的抛竿作窝,快速的引来里面的老塘鱼,让它们疯狂的吃饵,形成一种抢食效应,由此带动新鱼,以老带新,这样如果把握得当,会把鱼情打疯,从而取得好成绩。

3,在竞技比赛中,经常会遇到在前一天试饵时我,鱼儿的吃口凶猛,开的饵料味型似乎也相当对口,饵料下去以后就是顿口。而到了第二天正试比赛时,效果去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好。吃口轻不明显,下顿无力。这是为什么呢。

这也是人为原因造成的鱼吃口不好。在前一天试饵时,竞技池边的人多不过第二天比赛的人,环境相对安静自然一会,鱼儿们受到有惊吓程度会小一些。而比赛当天,少则几十人,多则二三百人,这样多的人的脚步声、说话声、吵闹声,对鱼儿来说,却是很少经历的,这样就也会造成它们吃饵的警惕性变高。所以,在天气变化不大的情况下,鱼口轻,不是你的饵料有问题,而是外部原因造成的。

三,经常钓放的老滑鱼造成的鱼口轻

因为我们的经常钓放,鱼儿的嘴唇已经受伤了,比如鱼口很红、鱼口撕裂。它们已经被我们钓怕了,伤害了无数次。这种鱼吃口轻,吃口滑。具体表现在,你看到很有力很明显的顿口抬钓竿都是无鱼的,反而那些不太明显的,只阴半目下去或者轻顶半目的口,一抓一个准。

遇到这样的情况,如果是一两以下的比较慢的小鲫鱼,我们在调漂时可以选择11目或者目数更低的浮漂,带钩调2到3目,钓3目一线开始。见口就抓,这样我们可以很快的试出哪一种口才是真实的口,哪些口是可以让过去不打的口。如果遇到有口无鱼,我们也可以向上推浮漂,至到能抬竿中鱼为止。滑鱼每个塘子的情况不尽相同,调漂方式也很多。总的说来,对于老滑鱼,我们还是应该尽量的选择钓低,把鱼压在水底打更好一些,这样出来的口会更真实。

遇到老滑鱼,我们在线组的搭配上,要尽量选择小一些,子线的柔软度要更好。0.3的子线和0.2的子线,0.2的子线和0.1的子线,所产生的效果有很大的区别,用小钩细线对付老滑鱼总是没错的。它们嘴很痛,可是又饿了,就算吃饵,嘴张开也不会太大。就如人一样,牙齿痛肚子饥饿,想吃东西,嘴也张不开,只能慢慢的小口小口的吃。如果子线主线大了,饵料硬了大小,试想它们怎么原意去吃呢?就算下口了,钩子也会被挡在鱼嘴外。此外还应该选择引逗法,多轻轻的拉动鱼线,引逗鱼儿吃食,这一招在竞技比赛中经常会用到,你不动鱼不动,你一动鱼也跟着就是一口,逗和不逗,差别相当大。

遇到老滑鱼,我们在饵料选择上一定要轻淡一些,尽量使用多一些的原塘饵料粉,以降低它们对商品饵的警惕性。有时甚至可以单开原塘,只加一些轻麸或者粘粉雪花粉等基本无味的状态饵来应对。

对于老滑鱼,在抛钓竿入窝时,不管怎么抛准都没有鱼口时,我们就要钓一钓梅花桩,以钓点为中心,在不超出自己钓位前端的范围内,延着开始的钓点中心前后四周轮着作钓,有时会有不错的收获。这是因为老滑鱼很精了,不会去吃我的实饵,而去选择你钓点前后左右的散落的饵料更安全,更可靠。你这样轮着钓梅花桩,也许就能多收获几条鱼。不要小看这几条鱼,对于分数名次的提高,会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对于老滑鱼,我们用的方法也可以更大胆一些。什么意思呢?就是不管在用饵上,用小药上,先可以遵循我们平时的方法,但如果各种正常的方法都用尽后,鱼口还是没什么大的改变的话。我们就可以把小药用量加大到几倍甚至十倍;我们可以把饵料味型开得极端的大或者极端的淡;我们可以在清淡的饵料中加入点适合的添加剂。多一些变化,多一点尝试,死马当成活马医,在比赛中,也许就会有出奇的效果。

最后需要说一句的是,对于轻口老滑鱼,我们的钓鱼要用得轻软一些,软一些,中鱼后,即可以保护我们很小的子线不会被切线,也会保证老滑鱼的嘴不会被拉伤拉伤裂完,不然钓上来的只能是一个鱼唇圈了。

编辑推荐

解决鱼儿不吃饵的4个原因及解决方法


在我们日常垂钓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小鱼抢食,鱼不吃食等情况。当我们在同样水域、钓位进行垂钓,可能昨天鱼获颇丰,但是今天却空军。这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前后之间的差距这么大,实在让人难以接受,这也给钓鱼人带来了许多烦恼。所以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解决鱼不吃饵的4个技巧,仅供参考!

一、口癖很关键

鱼儿长期生活在一种环境里,这时在水情、季节变化、人为原因等因素的影响下,就会形成偏口的现象。

假如我们是在自然水域中进行垂钓,当发生没鱼咬钩的现象时,可以肯定是受到钓饵的影响,这时可以更换钓饵的味型试试。只要你所选用钓饵的味型能够吸引鱼饵咬钩,那么就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假如我们是在养鱼塘、池中垂钓时。这时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就会发现的这样的现象,由于鱼的种类、喂养方法各不相同,因此鱼儿偏口的现象也不相同。这时我们可以在饵料中添加少量的原塘颗粒饵,以便提高钓饵对鱼类吸引力,增加中鱼率。

二、泳层是基本保障

长时间不下雨、阴天这样气温过高、气压偏低等天气时,对鱼儿而言,都是让它们感到不舒服的。这是因为在这样的天气里水域中含氧量较低。这时鱼儿便会上浮至水表层或者水的中层、上层觅食、吸氧。这时在继续使用底钓法进行垂钓,可以说是无法获得高鱼获。

在晚秋时节的上午,尤其是前一天的夜间气温过低时。那么第二天就要在深水处或深水、浅水相交处进行垂钓,水位约1.5m为宜。在太阳升起来,气温开始上升时,在转换到浅水区进行垂钓。

但是在冬季进行垂钓时,一定要钓深水处、远水处、背风处。其实,每个季节都有每个季节的垂钓规律,只要我们了解并掌握这些垂钓规律,肯定会提高中鱼率。

三、以活应猾为良策

不管我们是在养鱼塘还是自然水域中进行垂钓,都会存在滑口鱼。在垂钓滑口鱼时,可以采用引逗法进行垂钓,就是指饵钩轻轻的移动,使鱼儿误认为是活饵,以便提高饵料对鱼类的诱惑力。而且在垂钓滑口鱼时,应使用小号钓钩,直径细的钓饵以及灵敏性高的鱼漂。

四、找准钓位是关键

想要挑选一个合适的钓位,就必须掌握鱼类生存的3个特点,分别是:

1、觅食特点:鱼类天性贪恋钓饵,水域中哪些区域食物充足,鱼儿就会聚集哪块区域;

2、趋氧特点:氧气充足时鱼类的活跃性强,含氧量少时鱼儿的活跃性将会降低。

3、变温特点:鱼类具有趋温的特性,当季节、天气、气温变化无常时,会字法游动到让自己感觉舒服的区域中。

垂钓鲫鱼时鲫鱼脱钩的原因及对策


有几年钓龄的钓友,很多人有过断线跑大鱼的经历。因此,掌握过硬的的遛大鱼、抄鱼方法是每个钓友都非常重视的一项基本功,但在钓鲫鱼等小型鱼时,中途脱钩的现象却很少有人重视,甚至有人认为,鲫鱼的挣扎力量小,只要吃进钩一般是很少会脱钩的。真的是这样吗?本人今年在一中型水库多次主钓鲫鱼,由于这个水库的鲫鱼吃口小但挣扎却非常有力,因此很多在此垂钓的钓友中鱼后,没等鱼提出水面就脱钩而逃。本人刚开始到这个水库垂钓时,也曾经有过脱钩鱼的数量达到中钩鱼总数的1/3的纪录。经过反复分析脱钩的原因,现在我基本上克服了鲫鱼中途脱钩的问题。那么,哪些原因可以造成鲫鱼脱钩呢?本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线组配置不合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合理的线组搭配是确保中钩率的物质保证。线组中,任何一个环节的不合理都有可能造成脱钩率的上升。而线组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在钩、线、竿的选用上存在问题。

1、钩子过大或过小。钩子过大的直接影响是造成鱼吞钩饵困难,即使鱼勉强吞饵入口,由于大钩在鱼嘴中产生的异物感,一部分鱼也会迅速将其吐出,而如果此时鱼漂出现信号我们扬竿,其结果多数是空竿,即使钩到鱼,很多情况下也会因为钩在鱼嘴的位置偏外而撕破鱼嘴跑鱼;相反,如果钩子过小,虽不影响鱼吞饵,但由于小钩的钩苗偏短,钩门较窄,强度不足,也会造成钩得不牢或钩门张嘴而跑鱼。比较两种原因,多数钓友更会犯选用钩子过大的错误,某些钓友在跑鱼后有一种错误认识,认为跑鱼是由于钩子小挂不住鱼,其实真正的原因却是钩子太大,正确的做法恰恰是应该将钩号减小。一般情况下,钓鲫鱼的钩子大小应该是相当于鱼嘴直径的1/3或者同鲫鱼眼的大小相当,以此标准为基础,钓轻口鱼或猾鱼适当减小钩号,钓吃食猛的生口鱼适当加大钩号。

2、钩子变形或变钝。在鲫鱼密度很高的水域垂钓时,钩尖由于反复的刺鱼会造成钩尖弯曲或变秃,质量差的钩子甚至会出现钩门外张的现象,这样的钩子在刺鱼时会造成刺不深钩不牢而跑鱼。部分钓友从节约的角度考虑会将就着继续使用,甚至对钩门外张的钩子也采取用力将其复原的方法而不舍得更换,这种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一副钩子上了三四十条鱼后就要及时检查,一旦发现钩子变钝或变形,应该立即更换。

3、绑钩有问题。绑钩时应将子线在钩柄上绕5圈以上,过多或过少都会造成绑钩不牢。绑好的钩子一定要让子线位于钩柄的内侧(靠近钩尖一侧),否则,一方面会造成刺鱼角度不正确而跑鱼,另一方面钩柄顶端反复的摩擦也会增加断线跑鱼的机率。在使用过程中也应注意,即使绑的时候没问题,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子线的位置也可能由于反复使用而改变,所以,使用时要勤检查勤修正。

4、线过粗或过细。首先看一下线过粗的影响,我们从子线和主线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子线过粗时,一方面隐蔽性差,造成鱼警觉性增加,当鱼吞饵时,粗硬的子线又影响了饵向鱼嘴里的移动,使鱼吞饵较浅,这时扬竿中鱼后,脱钩的机率就会大大增加。而当主线过粗时,鱼漂的信号就会减弱,如果这时选的鱼漂号数小,浮力不大,还会造成水线不能绷直,使信号的传导减弱滞后,造成扬竿的时机不正确,从而导致不中鱼或中鱼后脱钩。

线过细时的影响主要是强度降低,提高了断线跑鱼的机会。子线过细时还增加了双子线缠绕的机会,而缠绕的子线如果我们没及时将其分开,鱼吃上钩时也会造成另一根线挡嘴而使饵进不了嘴或进嘴浅,中鱼后也会有一部分鱼脱钩。

那么到底多粗的线合适?一般情况下应以鱼的体重相当于子线的拉力值的2/3为标准选择子线号数比较合理,而主线一般要大于子线两个号较安全。在此基础上,钓快鱼可以适当加大线号,钓糗鱼则减小线号。

5、竿太硬。虽然硬竿有起鱼快的优点,但硬竿更容易拉豁鱼嘴而跑鱼也是事实。如果鱼体偏大,使用的又是小钩细线,断线或脱钩跑鱼的机率就会大大增加。因此,如果鱼的密度不大,尽量避免使用极硬竿,中硬调竿是不错的选择。

二、饵料方面的原因

饵料对于垂钓的重要性我们毋需多讲,那么饵料同鱼是否脱钩有哪些直接的联系呢?我们知道,评价一份饵料的好坏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即饵料的成分同饵料的状态。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饵料成分的影响:鱼在各个不同季节生理对营养的需求是不同的,再加上生活环境的差异造成的食性不同,因此一个垂钓高手必须象一个高明的厨师一样,合理搭配饵料中各种成分的比例,调配出对鱼有吸引力的味道。如果我们做出的饵成分、味道不是鱼所喜欢的,鱼可能拒食,即使勉强吃饵,也会反复试探品尝,吞吞吐吐,这时鱼漂就会出现一些小信号,如果此时扬竿,即使感觉中鱼了,由于鱼吃饵不深,也会出现经常跑鱼的问题。

再看一下饵料状态不好造成脱钩的原因:饵料的状态是指饵的软硬、粘散、轻重、大小等物理指标。上述因素中,饵太硬、太大、太粘一方面会导致鱼吞饵产生异物感而吃得较浅,另一方面还会造成钩子被紧紧的包在饵里面而不易刺穿饵团,因此,一般情况下,饵料应该提倡软如嘴唇、雾化适度,并根据钓底钓浮以及鱼的大小、口的轻重等情况确定比重、饵团大小,这也是能否减少脱钩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钓手技术方面的原因

钓手的钓技好坏也是造成脱钩多少的重要环节。钓技中以下几个方面同脱钩率有直接的关系:

1.垂钓时将钓组调整得太灵。将钓组调整得过于灵敏,虽然鱼漂的动作较大,但有时候鱼漂体现出来的动作并非是鱼吞饵进嘴的动作,在窝里的鱼较多时,它们在水里的的游动产生的水流或鱼撞线都会使鱼漂产生明显的动作,这时抬竿多数情况下不能中鱼,即使中鱼也是多为钩挂鱼体,这种状态跑鱼的概率就大增。在猾鱼较多的水域垂钓时,由于猾鱼吃饵谨慎,习惯于吞吞吐吐反复试探,在调整的较灵敏的钓组上,鱼漂的信号就会出现很多小动作,这种漂相会使钓手不知所以,如果盲目扬竿就会空竿连连,即使中鱼,多数情况下也因钩得不牢而增加脱钩跑鱼的机会。

2.扬竿动作不规范,扬竿时用力太猛。习惯于传统钓或练习悬坠钓时间不长的钓友,由于基本功不够扎实,扬竿时多利用整个臂部的力量曲臂后拉,而采用这种动作去适应钓组的小钩细线和鲫鱼的小嘴薄唇,其结果多数情况下会撕破鱼嘴或断线跑鱼。正确的做法是:鱼漂反应鱼讯后,迅速用大臂带动小臂小幅度上抬,腕部短促发力,使鱼钩挂住鱼嘴,然后根据手感估计出所中鱼的大小。对2两以下的鲫鱼,手臂上扬将鱼柔和的提到水面,然后直接飞鱼入护;对3两以上的大鲫鱼,中钩后感觉鱼向外冲得比较有力,可以采取身体前倾,臂部向前下伸直的动作卸一下鱼的冲力,同时手腕继续发力使竿子同水面的角度继续增大,使竿子的弹性得到更好的发挥,一旦感觉鱼被迫转过头来,立即挺直身体,直臂上抬,将鱼提到水面并使鱼滑到近处,然后根据情况飞鱼或抄鱼。上述动作看似简单,但要掌握好却需要下一定的工夫勤加练习,其要领的关键是:刺鱼要短促有力,一般如果不中鱼时钩子向上移动的距离应在30厘米以内;中鱼后控鱼出水要柔和稳健,不慌不忙,就如王永贵大师形容的鱼急人不急;鱼外逃时卸力要及时果断,切不可认为鲫鱼的挣扎力小而生拉硬拽。

鲫鱼中途脱钩表面看似问题简单,其实包含了线组的搭配、饵料的制作和调整、钓手的基本功等多方面的原因,脱钩率的多少也是评价一个钓手垂钓水平的重要参数,必须引起重视。当在垂钓过程中经常发生脱钩现象时,要善于分析造成脱钩的主要原因,及时加以解决。本文的主要目的正是要引起大家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但由于水平有限,某些观点可能有局限性,望钓友们提出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