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抄鱼技巧。

黄唇鱼,闽粤人称金钱鮸、金钱猛鱼,又名(鱼高),温州人称黄甘。是中国的特有鱼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黄唇鱼是一种近海暖温性稀有底层鱼类,栖息于近海水深50~60米海区,幼鱼栖息于河口及其附近沿岸,分布于东海和南海北部。为肉食性鱼类,以小型鱼类和虾、蟹等大型甲壳类为食,幼鱼则以虾类为食。

外形特征

黄唇鱼成年后体长一至一点五米,重十五至三十公斤。最大可达五十余公斤。体背侧棕灰带橙黄色,腹侧灰白色。胸鳍基部腋下有一个黑斑,背鳍鳍棘和鳍条部边缘黑色,尾鳍灰黑色,腹鳍和臀鳍浅色。

黄唇鱼是中国的特有鱼种,体长、侧扁,尾柄细长、吻突出,头部被圆鳞、体被银元般栉鳞,体背侧棕灰带橙黄色,腹侧灰白,胸鳍腋下有一黑斑;眼似铜铃,上侧位;口端位,斜裂;牙细小,上额外行牙和下额内行牙扩大;背鳍连续;臀鳍第二鳍棘粗长,尾鳍楔形。为名贵珍稀鱼类。

黄唇鱼体型呈长的纺锤型,背部隆起,腹部从胸鳍至肛门较平直,臀鳍至尾柄急速向上收窄;鱼头背部呈八字型,中等大,侧扁;吻稍尖,吻长大于眼径,眼径大于眼间距;口前位,口裂从吻端向下侧倾斜,达眼前缘下方;上下颌有齿,尖细;体长为体高的3.4倍,为头长的4倍,为尾柄长的3.8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3.4倍;头长为眼径的5.75倍,为眼间距的7.2倍,为吻长的3.8倍,为口裂长的2.9倍。

鳍式:背鳍起点在体长的三分之一处,第三棘最长,为头长的52%;胸鳍尖长;腹鳍胸位,在胸鳍的下方,第一鳍条延伸突出,呈线状;尾鳍呈标枪头状。

侧线鳞:侧线完整,前半部呈向上的弧型,后半部较平直,至尾柄末端为62个,尾鳍处另有18个不明显的侧线鳞,直至尾鳍末端。

头至肛门为体长的60%,鳃瓢4,鳃耙11。胃呈T字型,长为眼径的4倍,宽为眼径的2倍。肠长为体长的63%,较粗大,有两次盘弯。膘中等大,一室,膘重为体重的1.78%,膘的前端有两条气管,直通至头部的耳石处。

黄唇鱼体背棕黄色,腹侧灰黄色,各鳍色素较深,呈灰黑色。胸鳍腋下有一园型黑斑。

生活习性

黄唇鱼以鱼、虾为食,东莞海域的黄唇鱼,12-5月吃虾为主,6-8月吃弹涂鱼为主,9-11月吃鲻鱼为主。在农历23-26日最低潮、平流水、吹东风时,黄唇鱼苗便会成群浮上水面;当开始涨潮、水流动、不是吹东风时,黄唇鱼苗便散群下沉。

黄唇鱼栖息于近海水深50~60米海区,幼鱼栖息于河口及其附近沿岸,一般体长为1~1.5米,大者可达50公斤以上。该鱼以虾、蟹等甲壳类及小鱼为食。喜逆流浑水,厌强光;3~6月向沿岸洄游,产卵繁殖。在此期间,由于其鳔内空气振动在水下传出媚媚动听的声响,时强时弱,且有音乐之旋律,100米周围海区可闻其声。以往,温州洞头、南、北麂渔场及瓯江河口段也时有捕捞。

分布范围

黄唇鱼只见于太平洋西北部的福建、上海、浙江、香港和澳门沿岸,亦有记录于台湾海峡。有可疑的发现报告于越南一方的北部湾。

在香港,黄唇鱼主要栖息在南面水域,如青山一带水域、索罟湾和蒲台岛等。发现报告主要于河口,可见于半咸淡水和海洋。

营养价值

黄唇鱼肌肉和鳔的营养成分都属于高蛋白、低脂肪类型。肌肉的必需氨基酸模式优于FAO/WHO的理想模式,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均较高,种类齐全。鳔的氨基酸组成较FAO/WHO的理想模式低,但其蛋白质含量高达35.90%,高于其他已报道的水产品,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较低;氨基酸种类齐全且含量丰富,富含鲜味氨基酸;在氨基酸测定中发现了牛磺酸、-氨基丁酸、鸟氨酸和羟脯氨酸等4种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衍生氨基酸。肌肉和鳔的支/芳值均接近正常人的水平,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丰富,与饱和脂肪酸含量的比值分别为1.45和1.51,含有人体所必需的钙、钠、钾、镁、铁、铜、锌等元素。黄唇鱼肌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肌肉和鳔均属于优质的海产蛋白源。

保护级别

黄唇鱼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和广东省受保护物种以及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在中国买卖黄唇鱼是违法行为。

黄唇鱼亦于200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列为极危。

黄唇鱼至今仍未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中。

保护措施

在香港,只有占全港水域2%的沙洲及龙鼓洲海岸公园作禁捕区提供保护,但仍没有管制禁捕黄唇鱼,在本港水域捕杀黄唇鱼并非违法。

保护区

2005年于珠江河口的东莞市设立一个东起威远岛西岸,南至太平水道南河口,西起广州交界,北至太平水道北河口,面积达686公顷的黄唇鱼国家保护中心(黄唇鱼市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其繁殖地。

东莞市黄唇鱼市级自然保护区范围:东起威远岛西岸,西与广州交界,南起太平水道南河口,北至太平水道北河口,面积686公顷;地理坐标:东至1133916,西至1133626,南至224548,北至224841;主要保护对象: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黄唇鱼。

钓鱼技巧扩展阅读

黄姑鱼


黄姑鱼,石首鱼科,黄姑鱼属。外形与小黄鱼相似,一般体长20~30厘米、体重300~700克。黄姑鱼为暖水性中下层鱼。具有发声能力,特别是生殖盛期(6月下旬至7月)。主要摄食底栖动物。黄姑鱼的越冬场在黄海南部及东海北部外海。

黄姑鱼简介

黄姑鱼,又叫黄姑子、黄婆鸡、铜鱼等。其形态体延长,侧扁,头尖、吻短钝,微突出,无颏须,也无犬牙,上颌牙细小,下颌内行牙较大,颏部有5个小孔,体背部浅灰色,两侧浅黄色,胸、腹及臀鳍基部带红色,有多条黑褐色波状细纹斜向前方,尾鳍呈楔形侧扁,背部稍隆起呈弧形,背侧有许多灰色的波浪形条纹。头大,眼上侧位,口稍大,斜形,近下位。黄姑鱼的个体不大,一般长20 厘米,重300-700克,大的个体重约2千克。

生活习性

黄姑鱼为温暖性近海中下层鱼类,它随气候和水温的变化作季节性洄游,每年的4-6月由深水游向浅水区产卵,这也是黄姑鱼摄食强度最大的时期,这时,它们会成群结队游至岸边觅食,而夜间索饵更是频繁。黄姑鱼有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它的鳔有发声能力,可以发出咕咕声。

黄姑鱼分布范围

黄姑鱼在我国各海域均有分布,尤以渤海和黄海居多。它数量多、分布广,个体虽不太大,但咬饵凶猛,很易钓取,是众多钓鱼爱好者所钟爱的垂钓对象。

黄姑鱼垂钓技巧

钓点选择

1.黄姑鱼喜潮汛,每当涨半潮、落半潮时,便会趋向岸边觅食,这是垂钓的好地方。

2.黄姑鱼的鳔能时不时地发出咕咕声,由此可判断黄姑鱼鱼群的大小和行踪,以确定钓点。

3.黄姑鱼在浪大水浑时,常结群游至岸边觅食,这是垂钓的大好时机和地方。

4.黄姑鱼在产卵期间索饵欲望十分强烈,特别是在夜间更是好钓,在此期间岩礁旁,海滩边均是好钓点。

鱼饵选择

黄姑鱼属广食性鱼类,平时以底栖甲壳类,如褐虾、虾姑、鹰爪虾为主要食物,鱼类、蟹类为次要食物。钓黄姑鱼最佳钓饵是红沙蚕、青沙蚕、海蜈蚣等,效果均很好。此外,各种虾类、鳗鱼、黄鲫、鯷鱼、章鱼、虾虎鱼等小型鱼类,以及贻贝肉、蚶子肉等也可作钓饵。黄姑鱼吃荤不吃素,垂钓时一般不用诱饵。

钓鱼技巧

黄姑鱼的数量极多,人们常把它比做海中鲫鱼,很多人喜欢垂钓它,因为它咬钩凶猛,起水又较易。常用的钓法有以下几种。

1、沙滩钓:黄姑鱼个体较小,钓具用中等结实即可,钓竿可用3.6-4.2米的海竿,配以中型线轮,贮直径0.35-0.40毫米的钓线100米左右。钓钩用中号钩,坠子用圆盘形或扁圆形通心活坠,重200-300克,这两种坠子能紧贴海,防海流冲击的效果好。

垂钓时,沙蚕饵的装钩方法有穿钩、点钩、并钩等。随后,将饵钩投于钓点,支竿挂上小铃。当黄姑鱼吞饵后即会牵动小铃而乱响,这

时便可大力扬竿将鱼钩住。

2、船钓:船钓时用手竿钓、海竿钓和手线钓均可。其钓点就在船边,故手竿和海竿的竿身都不必太长,以便于操作。其他钓具,如线轮、钓线、钓钩、坠子等均可参考沙滩钓钓具。

垂钓时,乘船出海来到选定的钓点,将饵钩顺船旁放入海中,直至海底,然后一上一下地提拉饵钩,以吸引黄姑鱼的注意。当黄姑鱼发现美味饵食时,岂肯轻易放过,立刻会上前捕食,一旦咬钩,便很难逃脱。它重量不大,起水较易,不易跑鱼。

3、岩礁钓:钓具可同滩钓,但钓竿可稍短些。在将饵钓抛至预定水域后,可缓慢且有间歇地收扰钓线,即一个位置无鱼咬钩时可利用收线作远近的调整。当第一尾鱼上钩后,应赶紧再次下钩,抓紧时机在鱼群未游走之前多上鱼。

垂钓注意事项

1、黄姑鱼吞饵时,除表现为钓竿弯腰和响铃外,更多的反应是钓线松弛下垂,这表示鱼在吞饵后向岸边游来,这时应及时提竿。

2、夜钓时,对钓线的松弛情况看不清楚,这时只能把钓线绷紧,竿尖微弯,竿身倾斜指向夜空,用仰视来观察竿尖反应,若竿尖伸直,则说明钓线松弛,这时也应及时提竿。

3、黄姑鱼能发声,循声找鱼踪迹是垂钓的好方法,但水深变化对声波的传递容易使人误判。因此,在听到声响后还要认真分析,以便决策。

4、黄姑鱼在生殖洄游期仍保持强盛的摄食欲望,这时期应抓紧时机垂钓。

5、在盛夏最热时,黄姑鱼在中午前后咬钩猛烈,这是垂钓的好时机,不可放过。

6、垂钓时,海中风浪较大,要善于排除海浪的干扰,正确辨出鱼儿咬钩信号。

7、在钓到鱼后收线时,海浪会使钓线时松时紧,若手感较轻时应加速收线,不然鱼儿会被间浪卷入波谷而脱钩;若手感沉重时,则应放慢收线速度,否则也易跑鱼。

8、黄姑鱼夜间摄食最频繁,夜钓比日钓的上钩率高得多。

黄尾鱼


黄尾鱼又叫做鲴鱼,名字由来是因为此鱼鱼鳍与鱼尾分别呈青黄色与桔黄色,在其他地方有:黄姑子、板黄鱼、沙姑子、黄条、黄川、黄板刁等称呼。

黄尾鱼简介

黄尾鱼通常生活在江河、湖泊等开阔水域的中下层,是常见的典型河川性中小型鱼类,中国各主要江河流域均产。黄尾鱼下颌前有比较发达的角质边缘,能充分刮取和摄食能使水质污染的腐眉与底泥及各种固有的藻类。有净化水质,改善生态环境的特殊功能,因此被人称作生态鱼。

黄尾鱼特征

黄尾鱼体长而稍侧扁,腹部圆。头小而尖,眼居头侧上位,吻端圆突,吻长小于眼后头长,口小下位,横裂呈弧形,下颌有发达的角质边缘。体长为体高的3.2~3.6倍,为头长的4.4~4.8倍。头长为吻长的2.7~3.7倍,为眼径的3.7~4.7倍。下咽齿3行,主行侧扁,外形呈细条状。鳃耙47~51,短而侧扁,呈三角形,排列紧密。背鳍Ⅲ,7;有硬刺。胸鳍不发达。腹鳍起点位于背鳍起点下方稍后。臀鳍较小,有9~11根分枝鳍条。尾鳍分叉,上下叶近相等。侧线前部弯曲,后延至尾柄中央。鳞较小,侧线鳞63~68。肛门靠近臀鳍,肛门前有一小段不明显的腹棱,以此区别于细鳞斜颌鲴。体色背侧灰色,腹部银白色,鳃盖后缘有一条浅黄色斑块,尾鳍桔黄色。

黄尾鱼生活习性

黄尾鱼属底层鱼类,通常生活在江河、湖泊的中下层,尤其喜栖息于多水草、软泥底质的水域底层,一般少到上层水域活动,但在缺氧时会浮上水面而出现浮头现象。生存水温5℃~38℃,最适生活温度16℃~30℃。冬季群集在深水处越冬,春季水温回升时开始分散于水域下层,繁殖季节上溯至流水浅滩产卵繁殖。在池塘养殖条件下,最适生长水温18℃~25℃;水体最适溶解氧含量在3mg/L以上,当溶解氧含量低于1.5mg/L时出现缺氧浮头,甚至窒息死亡;适应pH范围在6.0~8.5,最适pH6.8~7.5。

黄尾鱼吃什么

黄尾鱼属杂食性鱼类,食性特点偏于植物性,主要食物以高等水生植物碎片和藻类为食,摄食方式以下颌角质边缘刮取。仔鱼阶段以浮游生物为食;体长达3cm以上转食附生藻类、水生植物的枝叶、有机碎屑以及一些底栖生物。在池塘养殖条件下,常栖息于水体下层,刮取有机碎屑、腐殖质及水体中的附生藻类等,也可摄食人工饲料(如米糠、麸皮、菜籽饼和配合饲料等)。若与其它鱼类混养,放养量适中时可不必增加投喂饲料,只靠其它鱼类摄食的剩余饲料残渣和天然饵料生物即可。

怎么钓黄尾鱼

夏季是钓黄尾鱼的好时节,因此下面来讲下夏天钓黄尾鱼的技巧。

1、鱼竿

比较倾向硬竿,2H~3H的硬度比较适合,长度2.1感觉短了些,2.4、2.7的比较合适,冬天要适当长些,可选3.6。软竿有个大问题就是把鱼抬起的过程中竿尖颤动过大,不好抓线/鱼,另外就是起鱼比较慢。当然,竿子的调性还要考虑目标鱼的大小,不过,建议3两以上的黄尾鱼最好动用抄网。

2、鱼饵

常见的鲫鱼饵都比较好用。要根据水温和窝子周边杂鱼的状况控制腥饵比例,否则会造成小鱼闹钩。钓黄尾鱼以拉饵为主,可以开得相对稀一点,饵球不能太大,形状要圆,抛竿频率要快,吃口下降的时候可用搓饵补窝。

3、线组、鱼钩

钓黄尾鱼尤其注意钩子不能粗,否则容易挡口。2两以下的黄尾鱼用0.2号子线2号袖钩足够,以上的最好用0.3号以上子线、3号以上袖钩。子线的长度不宜太大,否则鱼剧烈挣扎时容易把另外一副钩子甩到衣服或手上。条件允许的话建议戴防滑的丝网手套,用有倒刺的鱼钩,鱼飞起来后直接抓鱼摘钩,可以提高入护速度,同时避免切子线或钩子。

4、浮漂

因为黄尾鱼吃口小,我原先倾向于灵敏的竞技用鲫鱼漂,后来皮皮用廉价漂表演狂拔黄尾鱼,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浮漂的灵、顿固然有一些影响,关键还在于钓手对漂的熟悉程度,而且,比较顿的漂可以过滤一些杂鱼的信号。所以,带上你熟悉的漂就好。

5、调目和钓目

可以采用调零钓一目或两目,在实际垂钓中效果确实,但是必须要考虑水底的情况,如果水底是比较松软的泥质,这种调漂方式会导致饵料部分沉入泥中,效果反而不好,如果是沙底或者石头底可以采用。另外还可以采用经典的调四钓二。不过不管怎样,要根据鱼情、水情即时调整。

6、漂相

黄尾鱼因为嘴小,上颚比长,所以吃饵一般是先用上颚碰一下饵球,确认没有问题后叼起饵球上浮,转过来以后才开始把饵球吸进嘴里。反映到漂相上,就是浮漂下沉到位,黄尾鱼来后,先缓缓下沉一目,这时抓第一口命中率非常低,几秒钟后浮漂会慢慢顶起2、3目甚至更高,短暂停顿后向下出现一个1目左右的阴口。定讯语言是浮漂到顶停顿的瞬间或者阴口到底停顿的瞬间。少数情况下,黄尾鱼因为抢食在水底即被鱼钩洞穿,这时候它大多会迅速上浮,漂相上会出现非常快、幅度很大的上顶,极少数情况下不上顶阴漂后直接黑漂,这两种情况下不用客气,直接抬竿即可。

7、上鱼

黄尾鱼的上颚比较坚硬,所以刺鱼的时候要比鲫鱼加一些力,上鱼的过程最好一气呵成,尤其是竿子比较硬的情况下,一定要始终绷紧,不然鱼很容易在水面附近脱钩。可以先遛几秒钟鱼,消耗其体力,免得飞上来后挣扎太厉害,这种情况适合于2两以上鱼体,竿子比较软的情况下使用。

8、天气

黄尾鱼对水温的适应性很好,和鲫鱼差不多,但是它对溶氧量和水质非常敏感。所以,天气变化,准备下雨,尤其是一丝风都没有的时候黄尾鱼是绝对不开口的。另外,大雨过后涨浑水的时候也很难钓到。最好的天气是1、2级北风,气温15-25度,气压1000-1010,钓早晚气温相对比较低的时间段。

9、钓位

最好选在出水口的尖上,水深1.8-2.5米的位置,如果水底下有树桩之类的东西形成回水的位置也不错。

10、打窝

桂林人喜欢用米饭打窝,确实有一定效果,不过鱼的密度如果不大或者杂鱼较多的话慎重,尤其控制窝子食数量,否则会造成停口或者小鱼闹钩的情况。

钓黄尾鱼注意事项

黄尾鱼弹跳力大,如一次性飞鱼入护往往会伤及子线,正确的方法是在上鱼后马上向左侧倒竿,鱼不要拉出水面,划一个弧形,把鱼牵到面前的过程已消耗了鱼的冲击力,这时可以提鱼入护,大点的鱼可用抄网抄取。

另外,黄尾鱼的性情比较急躁,在钓到后不宜用手触摸(特别是夏天气温高时更要注意),鱼护以用大口为佳,且不要经常拉动,因为一旦用手取鱼或使用了小口鱼护,鱼在鱼护里不能自由游动,它很快就会死亡。

黄颡鱼


黄颡鱼(学名:Pelteobagrus fulvidraco),为鲿科,黄颡鱼属鱼类。体长约20cm,腹面平直,体后半部侧扁,尾柄较细长。头大且扁平,吻短,圆钝,上、下颌略等长,口大,下位,两颜及腭骨上有绒毛状齿带。眼小,侧位,须4对,鼻须末端可伸至眼后,上颌须1对,最长,颐须2对,较上颌须短,体裸露无鳞,侧线完全。杂食,主食底栖小动物、小虾、水生小昆虫和一些无脊椎动物等。4~5月产卵,亲鱼有掘坑筑巢和保护后代的习性。在生殖时期,雄鱼有筑巢习性。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生活,昼伏夜出,广布于中国东部各太平洋水系。

外形特征

黄颡体长,腹面平,体后半部稍侧扁,头大且扁平。吻圆钝,口裂大,下位,上颌稍长于下颌,上下颌均具绒毛状细齿。眼小,侧位,眼间隔稍隆起,须4对,鼻须达眼后缘,上 颌须最长,伸达胸鳍基部之后。颌须2对,外侧一对较内侧一对为长。体背部黑褐色,体侧黄色,并有3块断续的黑色条纹,腹部淡黄色,各鳍灰黑色。背鳍条 6~7,臀鳍条19~23,鳃耙外侧14~16,脊椎骨36~38。背鳍部分支鳍条为硬刺,后缘有锯齿,背鳍起点至吻端较小于至尾鳍基部的距离。

胸鳍硬刺 较发达,且前后缘均有锯齿,前缘具30~45枚细锯齿,后缘具7~17枚粗锯齿。胸鳍较短,也是和鲶鱼不同的一个地方。胸鳍略呈扇形,末端近腹鳍。脂鳍较 臀鳍短,末端游离,起点约与臀鳍相对。进食较凶猛。公母颜色有很大差异,深黄色的黄颡鱼头上刺有微毒。

主要分类岔尾黄颡鱼

吻短,须4对;上颌须长,末端超过胸鳍中部。体无鳞。背鳍硬刺后缘具锯齿。胸鳍刺与背鳍刺等长,前、后缘均有锯齿。脂鳍短。臀鳍条21~23。尾鳍深分 叉。鼻须全为黑色。为江河、湖泊中常见鱼类,尤以中、下游湖泊为多。营底栖生活。食昆虫、小虾、螺蛳和小鱼等。个体不大,分布于长江水系

江黄颡鱼(硬角黄腊丁、江颡)

头顶覆盖薄皮。须4对,上颌须末端超过胸鳍基部。体无鳞。背鳍刺比胸鳍刺长,后缘具锯齿。胸鳍刺前缘光滑,后缘也有锯齿。腹鳍末端达臀鳍。脂鳍基部稍 短于臀鳍基部。臀鳍条21~25。为底层鱼类。江河、湖泊中均能生活,尤以江河为多。主食昆虫幼虫及小虾。最大个体2市斤左右。分布于长江和珠江水系。

光泽黄颡鱼(尖嘴黄颡、油黄姑)

吻短、稍尖。须4对,上颌须稍短,末端不达胸鳍基部。背鳍刺较胸鳍刺为长,后缘锯齿细弱,胸鳍刺前缘光滑,后缘带锯齿。腹鳍末端能达到臀鳍起点。脂鳍 基部短于臀鳍基部,臀鳍条22~25。尾鳍深分叉。江湖中、下层生活。食水生昆虫和小虾。4~5月在近岸浅水区产卵。生殖时,雄鱼在水底掘成锅底形圆穴, 上面覆盖水草,雌鱼产卵于穴中,雄鱼守候穴旁保护鱼卵发育。个体不大,常见体长为80~140毫米。分布于长江水系。

瓦氏黄颡鱼(硬角黄腊丁、江颡、郎丝、肥坨黄颡鱼、牛尾子、齐口头、角角鱼、嘎呀子)

在分类学上属于鱼鲶形目,鲿科鱼类,在中国长江、珠江、黑龙江流域的江河、与长江相通的湖泊等水域中均有分布,均能形成自然种群,瓦氏黄颡鱼是中国江 河流域水体中重要的野生经济型鱼类。瓦氏黄颡鱼喜栖息于江河缓流江段及江河相通湖泊水体,底栖生活,其肉质细嫩肉、味道鲜美、无肌间刺、营养丰富,极受消 费者欢迎。瓦氏黄颡鱼比黄颡鱼大的多,最大个体可达1kg以上。

生活习性

黄颡鱼食性是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觅食活动一般在夜间进行,食物包括小鱼、虾、各种陆生和水生昆虫(特别是摇蚊幼虫)、小型软体动物和其它水生无脊椎动物。有时也捕食小型鱼类。其食性随环境和季节变化而有所差异。在春夏季节常吞食其它鱼的鱼卵,到了寒冷季节,食物中小鱼较多,而底栖动物渐渐减少。规格不同的黄颡鱼食性也有所不同,体长2~4cm,主要摄食桡足类和枝角类。体长5~8cm的个体,主要摄食浮游动物以及水生昆虫;超过8cm以上个体,摄食软体动物(特别喜食蚯蚓)和小型鱼类等。

黄颡鱼多在静水或江河缓流中活动,营底栖生活。白天栖息于湖水底层,夜间则游到水上层觅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所以在不良环境条件下也能生活。幼鱼多在江湖的沿岸觅食。该鱼属温水性鱼类。生存温度0~38℃。最佳生长温度25~28℃,pH值范围6.0~9.0,最适pH值为7.0~8.4。耐低氧能力一般。水中溶氧在3mg/L以上时生长正常,低于2mg/L时出现浮头,低于1mg/L时会窒息死亡。

分布范围

分布长江、黄河、珠江及黑龙江等流域

钓点选择

黄颡鱼怕强光,因此钓点应选在光线较弱、利于隐蔽之处。在溪涧、江河等有活水流动的水域,要选靠近岸边的缓水区和有回水的地方为钓点。此外,在堤坝或河边凸出部位的两侧,以及有微小水流进入的进水口附近水 域和岸边水草较多之处,都可作为钓点。

在春初和秋末水温较低的季节,可在水体较深的湖泊或水库边缘找钓点;在夏季和初秋水温较高的季节,应在小河小溪的 浅滩边和小型池塘边沿的浅水区下钓。尤其是岸边有树木或水中有水草等可以遮光的地方,水底的腐殖质和淤泥较厚的水域,以及水底有较多深洼陡坎、乱石成堆的 地方都是好钓点。

钓饵选择

1.诱饵

​黄颡鱼属肉食性鱼类,其食性与鲶鱼相似,故诱饵也与鲶鱼类似。

2.钓饵

用动物性钓饵,以蚯蚓、小虾为佳;用小虾做钓饵时,应掐去其头部,从尾部进钩,大的可切断装钩。黄颡鱼食性很广,不论荤食、素食它都爱吃,钓饵也可用红虫、蝼蛄、白蛆虫、蚯蚓等,蚯蚓种的黑蚯蚓腥味较重,垂钓效果好;素食可用馒头、小饭团、年糕等作饵料。

钓黄颡鱼技巧

在多年未抽干捕捞过的水塘中黄颡鱼较多,而且不乏有大的200-400克的黄颡鱼,如果塘较大的话,用海竿串钓法垂钓效果比较好。海竿可用轻便竿,小绕线轮,坠重30-40克,钓饵可用较大的红蚯蚓整条挂钩,或用大绿蚯蚓分段挂钩。在挂好的钓饵、甩饵钩入水后应绷紧钓线,挂上小铃,就可等候黄颡鱼咬钩了。黄颡鱼贪吃,嘴又大,咬钩很猛,一旦咬钩很难脱钩,听到铃响提竿,十拿九稳。

想要野钓重唇鱼,你不得不知道的知识


重唇鱼可能很多钓鱼新手不认识,因为现在环境的污染严重以及一些电鱼等不道德的行为导致,让重唇鱼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重唇鱼体型偏长,鱼胶真贵,也有“贵如黄金”的美称,多分布在云南中甸盆地等地,是当地主要的经济鱼类,因此也是钓鱼人重点作钓对象鱼之一。那么在野河中该如何作钓重唇鱼呢?跟着本文来了解下。

野河钓重唇鱼的时间

每年的4-5月、8-9月是重唇鱼比较活跃的月份,这个时间段的重唇鱼会每天清晨、夜晚活动,所以可选择清晨1-7点及晚上21-24点之间出钓效果佳。

野河钓重唇鱼的钓点

重唇鱼喜欢在比较安静的地方活动,一般夜间会到距离岸边10米之内的地方觅食,或者是有缓流、五华水的区域活动,作钓重唇鱼建议水深不要超过2米。

野钓钓重唇鱼的饵料

重唇鱼的食性和鲤鱼比较相似,不过重唇鱼对于一些荤饵及人工合成的钓饵更感兴趣,作钓重唇鱼可选择以蚯蚓、蛆、蟋蟀、蚱蜢等为饵料,或者选择人工合成的具有麝香味的颜色比较亮丽的诱饵为佳。

野河钓重唇鱼的钓法

首先将蚯蚓的三分之一处用7号伊势尼钩穿过,接着再从三分之二的地方穿过,让蚯蚓呈现S状,选择大漂钓跑铅,然后用2-4米的手车鱼竿去漂抛钓,直到能看到鱼竿尖为止,待到看见黑漂后应及时的扬竿。

掌握钓黄颡鱼的六字诀,上钩的黄骨鱼巴掌大


众所周知,黄颡鱼又被称为黄骨鱼,嘎鱼等!虽然钓这种鱼不需要很高的钓技,就算是新手,只要遇到好天气,同样也能鱼获满满。但是以我三十年的作钓经验来看,黄颡鱼也并不傻,不会随时随地在那里等着让你去钓。所以要想钓好这种鱼,以下这霸气的六字诀还真不能被忽视,只要学会后,上钩的黄颡鱼肯定比巴掌大。、

一、阴

所谓“阴”,其实就是指在选钓位的时候,一定要挑选阴暗的一面,毕竟黄颡鱼它怕光,喜欢生活在阴暗的地方,比如大树底下,水草旁边以及桥洞涵闸等地方。

二、浑

经验丰富的钓鱼人都知道,要想钓好黄颡鱼就必须选择恰当的时机出钓。而什么天气最好垂钓呢?据我所知,在下完大雨后,天气并没有放晴,钓场的水色呈现浑浊状态时,才是垂钓这种鱼的最佳时机。

三、腥

众所周知,黄颡鱼以及黑鱼等肉食性鱼类,平时都是以小鱼小虾,蚯蚓等水中小生物为食,而这些饵料又具有很浓的腥味,用他们作为窝料或者饵料,最后的鱼获肯定不会差。

四、粗

所谓“粗”,其实包括很多方面,比如鱼钩尽量要选粗大一些的长柄钩,因为黄骨鱼有吞钩的习惯,并且它还长有牙齿,所以为了防止咬断线组,可以不分主子线,但线组一定要粗。

五、多

尽管钓这种鱼不需要太高的钓技,但要想鱼获更多,最好还是选用3到4根短尺钓竿,当然鱼竿不管软竿都可以,总之一定要多,这样上鱼的机率也会大大提升。

六、具

最后还要提醒各位钓友,由于黄颡鱼有吞钩的习惯,所以为了方便取钩,尽量要提前准备好摘钩器以及毛巾,以防止被这种鱼的毒刺给刺伤。

这条黄颡鱼好大,这才是大哥级黄颡鱼,你钓到过多大


马上秋末了,很多地方天气已经变凉了,钓昂刺鱼的季节快要过去了,抓住天气的尾巴,在好好钓几次昂刺鱼。

今年夏季的时候钓到几条大点的昂刺鱼。可能对于有些钓友来说不算大鱼,但是对于光头这边资源差的来说已经很大了。这也是光头今年钓获的最大的黄颡鱼。

前天和朋友一起去钓黄颡鱼,虽说吃钩也不错,钓了十几条,但是太小了,随钓随放,空军回家!

黄颡鱼俗名嘎牙子、黄姑子、黄腊丁、黄骨鱼、昂刺鱼等。黄颡鱼体无鳞。背鳍硬刺后缘具锯齿。胸鳍刺比背鳍刺长,前、后缘均具锯齿。脂鳍较短。尾鳍分叉,鼻须一半为白色另一半为黑色。

黄颡鱼一般喜欢在缓流多水草的水域,浅水区和水域交界处生活。尤其喜欢生活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处,且腐殖质多和游泥多的地方。白天潜伏水底凹凸处、有遮挡物处或石缝中。夜间活动、觅食,冬季则聚集深水处。躲避寒冷,适应性很强。

黄颡鱼为杂食性,自然条件下以动物性饲料为主,鱼苗阶段以浮游动物为食,成鱼则以昆虫及其幼虫、小鱼虾、螺蚌等为食,也吞食植物碎屑。在春季鱼类繁殖季节大量吞食鲤鱼、鲫鱼等的受精卵。(这时候才知道,水域内那么多鱼儿产卵为什么鱼儿不见涨,原来鱼卵都被它们吃掉很多。)

想起来小时候第一次钓到黄颡鱼的记录还历历在目,并不是因为他个体大,也不是因为好吃,是因为它的毒刺,摘钩的时候被扎了,真是痛的现在还记得。

还有次小时候下水摸鱼,只有腿弯深的水,谁知道一不小心踩到黄颡鱼,痛的我哭了好久,这是两次被黄颡鱼扎到,记忆很清晰。

听说被黄颡鱼扎到后用“无根之水”可以缓解,但是没试过,不知道效果咋样。

另外钓友们,你们钓获的黄颡鱼有多大?你们有没有被黄颡鱼扎到过?

秋季垂钓黄尾鱼的技巧


黄尾鲴鱼,南北地方俗称黄尾鱼、黄姑子、黄梢等,属鲤科,鲴鱼鲴亚科。它的特点是头尖吻钝,口小,下位成弧形,下颌前有比较发达的角质边缘,腹部在肛门前方有不明显的腹棱。黄尾鲴鱼身长侧扁,腹部银白色,背鳍灰色,其他各鳍均浅黄色,尾鳍呈麦黄色。

由于黄尾鲴鱼味鲜肉美,营养价值极高;加之它野性十足,中钩后冲击力大(一尾三两重的黄尾鲴在水底的冲劲有如一斤多的鲤鱼),给人以极佳的手感与强烈的刺激,因此一直是广大钓鱼爱好者钟情的对象鱼之一。但垂钓黄尾鲴的难度较大,对技术的要求也较高。我多年来一直喜欢与黄尾鲴打交道,总结了不少实战经验,现特别献与同好之钓友。

一、黄尾鲴的习性

黄尾鲴大多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等宽广自然水域的底层,这些年来随着人工繁殖鱼类技术的发展,大江南北很多养殖塘里也能见到其踪影。黄尾鲴属高氧鱼类,群聚性强,生殖季节亲鱼群集溯游到浅滩处产卵,2冬龄性成熟,一年可长到150-200克,两年可长至300-500克左右;成鱼一般习性是春秋浅水、夏入深潭。黄尾鲴食性杂,多以天然水生昆虫、浮游生物、底生藻类等为食,是池塘水库的清洁夫。

虽说黄尾鲴一般在0℃-38℃水温下均能正常摄食、既适低温又耐高温,但它觅食欲望的强弱与季节、水温变化密不可分。南方有一句口头语----麦子熟了,尾巴黄了,就是指在四五月份、江南一带小麦成熟时,正是黄尾鲴为了产卵需要大量进食的时期。所以这个时节是一年中垂钓黄尾鲴的头个黄金季节,北方则因为气候上的差异会有所推迟。立秋后(南方十月、十一月、北方八九月),秋高气爽,氧分充足,水温适宜,已长得很肥硕的黄尾鲴为过冬,必须要补充营养,这时又是一个最佳垂钓时期。其实,夏天黄尾鲴也很活跃,但白天去钓,小杂鱼闹钩太凶,晚上出钓会有比较好的收获。

二、黄尾鲴的钓法

南北地区休闲钓爱好者,多以手竿传统钓法钓取黄尾鲴,局限性较大;加之对黄尾鲴以下颌具角质边缘刮吸食物的独有习性鲜有了解,往往难有好收获。即便上鱼,大多也是钩子挂到的。使用手竿悬坠钓法就不同,因该钓法灵敏与稳定性兼备,可调性强,所以只要运用得当,不失为钓取黄尾鲴的上佳利器。

1、钓位的选择

选择一个好的钓位,对垂钓黄尾鲴来说非常关键。原则上应根据黄尾鲴的生活习性,选择黄泥坡、华尖、陡岩、深浅交汇及库内大弯处。不过,随季节的变化,钓位的选择也略有差异。每年清明节前,可找向阳、陡坡、水底有乱石杂物、水深1.83米且不太挂钩的地方。清明节后,随着气温的上升,要选浅滩、深浅结合处、坡度较平缓等水深在1.21.5米的钓点下钩。初夏、秋季,阴天时钓浅;仲夏,晴天亦可钓深水。

2、钓具的配备

黄尾鲴虽然属中小型鱼类,但中钩的瞬间冲劲儿十足。竿子太硬,容易断线跑鱼;竿子较软,又不能轻易抄之入护。因此在钓竿选用方面,要结合鱼的大小和挣扎力定调性。通常我钓150克以下的黄尾鲴,多选用三七调竿;对付200克以上的,常使用二八调竿。钓竿长短也要适宜。竿子太长会造成扬竿过迟,以我的经验;水浅、鱼小,用十二尺竿;水深、鱼大,用十五尺亦足够。钓线选择方面,主线要用质量比较好的,根据鱼情配置0.5---0.8号;子线也应使用结节力强、有一定伸缩性的优质线,以0.3---0.6号为主,长度12---18厘米为宜。钓线选择同样要视水温高低、鱼挣扎力大小进行更换,只要主、子线能承受住鱼的拉力即可。

鱼钩的选择方面,由于黄尾鲴口裂小,口裂上长下短,就饵表现轻微(以下颌角质边缘刮食),所以用钩不能大,13.5号袖钩比较适合它吸入口;双钩距正常在一到两个钩左右为宜,如果鱼的密度大、个体又小时钩距要适当加大,可以增加中双尾的机会。另外,所选鱼钩要具备一定的锋利度(刺鱼快)和坚韧性(要能抗住黄尾鲴的冲力),这样才能减少鱼脱钩的现象。

浮标的选择,要依据天气的变化和鱼情的快慢而定;鱼摄食强烈时,选择标身适中、翻身快、稳定性强的23号硬尾标(1113目)或软尾标;鱼开口小时最好选用细长身、短碳脚、细长硬尾的灵敏度较高的小号浮标,这样可以有效放大鱼咬钩的信号。

3、钓饵的调配

钓饵一直是众多钓友关心的话题,根据鱼的食性、季节、水温变化合理搭配鱼饵,是提高黄尾鲴钓获量的重要因素。黄尾鲴主要以藻类和高等植物碎屑为食,所以基础饵应以地方盛产的植物、作物本味香为主。在水温较低的季节,往饵料中添加50%左右的高动物蛋白腥饵,则具有较强的诱食力,实战钓效明显。气温、水温较高时,要降低饵料中的腥饵,加大超级诱等粗颗粒一类的成分。在鱼食欲弱时,可添加适量草梅香或是奶香的饵料,进一步调节诱食性,作用亦非常明显。除此之外,鱼饵的状态是一个重要环节,要求是;搓饵要比重适中,柔软,便于鱼一吸进嘴;拉饵所拉出的饵球要圆而光滑,有良好的附钩性。

(南北鲫+速攻+拉丝+冻饵)

4、技法的运用

黄尾鲴的体征和吸食习惯决定了钓法,如果按常规悬坠钓法,浮标调几钓几,(如调4钓2;调3钓3等等),浮标有动作,提竿却难中鱼。这是因为鲴鱼吃饵时先是嘴唇上部触及子线,造成了许多假动作,所以浮标应调低钓高,让子线适当弯曲,这是钓上黄尾鲴的关键。另外,钓黄尾鲴,要敢于放口,浮标轻微地一上一下急速回标或快速黑标的中鱼率都不会高,一般情况下,浮标上升1至半目到2目浮标下顿时中钩率最高,浮标慢慢上升中不要扬竿,等浮标瞬间停顿时才能扬竿中鱼。再有黄尾鲴下颌具角质边缘较硬,故需要用稍大点力提竿,有利于钓钩的刺入。

钓黄尾鲴手法上更讲究搓拉结合,黄尾鲴鱼喜欢群居生活,在钓上几条鱼后,要及时补窝。当窝中的鱼被我们钓了几条后感觉要停口了,要搓松软的大饵团及时补窝,将远处的鱼群再次引到窝中,等窝中有口后,又可以改为拉饵垂钓,这就是为什么身边的钓友会比你少钓几条鱼的主要原因。

总而言之,根据黄尾鲴鱼的上下口裂长短不一的这一生理特点,钓底比钓浮略胜,子线在水底弯曲形成一定角度,更适合和方便黄尾鲴鱼吸食,信号也很真实,我个人认为调灵钓顿比较好一些。因为黄尾鲴鱼的上口裂长,在钓饵未吸进嘴的一瞬间,上口裂就已经碰到子线,浮标就会出现信号,此时手脚快的钓友就去扬竿了,结果一无所获,这就是许多钓友认为黄尾鲴鱼难钓的主要原因之一。黄尾鲴鱼口裂小,鱼的个头也小,吸食的力度相对来讲比其他鱼类的吸食力要弱一些,在深水区浮标产生的信号也就相对比较弱,因此个人认为采用拉饵垂钓,比搓饵垂钓略胜一筹。

最后要提醒下钓友的是,黄尾鲴鱼弹跳力大,如一次性飞鱼入护往往会伤及子线,正确的方法是在上鱼后马上向左侧倒竿,鱼不要拉出水面,划一个弧形,把鱼牵到面前的过程已消耗了鱼的冲击力,这时可以提鱼入护,大点的鱼可用抄网抄取。另外,黄尾鲴的性情比较急躁,在钓到后不宜用手触摸(特别是夏天气温高时更要注意),鱼护以用大口为佳,且不要经常拉动,因为一旦用手取鱼或使用了小口鱼护,鱼在鱼护里不能自由游动,它很快就会死亡。

忆往昔:少年趣钓黄鸭鱼


浪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诸上

多少回梦里回到故乡,回到那芦苇丛生的小溪边曾经何时,我也是个懵懂的少年对我来说,美好的童年接下去便是冰凉的少年生活

一颗稚嫩而无知的心在那时候变得异常平静!于是独来独往是我那时的一贯作风,茫茫然中,我便很经常做两件事--骑自行车远行,然后就是到小溪边钓鱼。

我钓鱼的时候,家里小溪的生态已经遭到比较严重的破坏,一部分原因是农药的大量使用,再就是有几个环保人士靠电击鱼为业,所以那时候就经常只能钓到一种鱼--黄鸭鱼。

黄鸭鱼(很多人应该知道,城市也有卖,不过那卖的是人工养殖的),山村小溪里的黄鸭鱼那才叫真正天然的,黄鸭鱼喜欢炎热的夏天,喜欢早晨和黄昏出来觅食,一直到天亮。当然,山里要是能下场雨,搅浑一下小溪水,那感情我就有得忙了。

我最经常是在黄昏时候带着自制的鱼竿,去门前那条唯一的小溪钓黄鸭鱼。这时候,大多和我年龄相仿的人,都在熙熙攘攘的大桥上或街上乘凉,欣赏着大人们吹牛的样子!当然,也有不少是跟着父母还在劳作的回家路上。比起后者,我坦然,那时候的我(钓鱼)感觉自己就是个不务正业的人!

夏天黄昏的小溪边,蚊虫很多,我经常带一圈蚊香放在脚边,坐在溪边岩石上,把钓放入潭中。听着不远处嘈杂的交谈声,有时身边也经常有几个晚归的农家妇女,在抹黑中低头洗衣,只不过这时候来洗衣服的妇女,都不像白天一样那么喜欢啦长话短。也许,那些贪吃的黄鸭鱼压根就已经习惯了那种嘈杂声,因此,我总能钓到好几条。

当然,有些时候我也会变换钓鱼的地方,比如去较远处坟溪潭,坟溪潭因潭上有个大坟墓,故而得名。当然那个潭是很少有人光顾的(至少是我钓鱼那几年是那样的),现在想想,那时候的我怎么也敢一个人在那里,经常钓鱼到深夜呢?潭上唯一有个钓鱼的位置,就是那块大岩石,岩石周围都是一人高的芦苇,进到岩石就只有一条我踩出来的小路。那个坟墓就背靠在头顶不远的山脚下,其实那也没什么,那个坟墓是我们族里人的一个祖坟罢了。

钓黄鸭鱼我经常用的鱼饵是自己弄来的蚯蚓,黄鸭鱼喜欢洞居,所以有岩石的地方就有黄鸭鱼,我说过了,黄鸭鱼贪吃,比起其他鱼它显的比较笨,即使你是新手,只要耐心,我想也不会空手而归的。白天钓鱼就用个自制的鱼浮(干芦苇心),晚上都用不着,就全凭感觉,黄鸭鱼一吃钩就是拼命扯拉,呵呵,所以钓起它,应该不难吧?

大家都知道,黄鸭鱼肉嫩且味道清甜,富含蛋白质,属于上好康复补品!我钓到了经常都是拿回家煮粉干,要么清炖。那时候根本也不懂什么好不好吃,更不知道什么上好补品,纯粹为了寻找钓鱼的乐趣,感觉钓到了拿回家扔掉多可惜。

要说钓鱼的乐趣,整个过程要算鱼在扯钩到把鱼用力甩到背后,然后跑到后面看着大黄鸭鱼在那扑腾。那时候感觉别提多兴奋!更多的时候,钓鱼都是在静静的等待,沉思是那过程最美妙的事情。也许人生之中更多的时间要花点沉思吧?

叛逆的少年,苦难的岁月本已不愿提及,哎!谁叫还有那美好的回忆呢?

夏季钓黄颡鱼的垂钓方法


昂刺鱼学名叫黄颡鱼,头大且平扁。背鳍和胸鳍均具发达的硬刺,硬刺尖带有毒性,刺活动时能发声。黄颡鱼多在静水或江河缓流中活动,营底栖生活。黄颡鱼食性是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食物包括小鱼、虾、各种陆生和水生昆虫。适宜垂钓的季节是五月下旬到九月下旬,最低气温高于20摄氏度最好。钓点最好是桥墩旁、水底的乱石堆旁、成丛的水底木桩旁,总体来说钓位的要点就是光线不强,水流不强,水不深,多障碍。

竿用5.4米左右的硬调溪流竿,线组以传统七星漂线组为好,1.5号左右的线,昂刺鱼这东西吃食比较凶,警惕性不高,线粗点不影响上钩率的。钩用大号长柄钩主要是为了上鱼后摘钩方便,如果你用短柄的小号钩,提竿稍晚的话昂刺鱼大多会将钩吞到喉咙深处,很难摘钩,会弄的你很郁闷的。坠可以重些,不必调的很灵敏,把星漂全部压下,坠完全躺底,坠离钩3-5厘米。

准备一两斤螺蛳,用榔头把螺蛳的壳都砸破,不用太碎要不螺蛳肉都砸烂了,在选好的钓点处散上两把。钓饵可选择的很多,可以直接用螺蛳肉,蚯蚓等等。去壳的小河虾肉或小龙虾肉,这两个效果很好,不仅昂刺鱼喜欢吃,其他如鲤鱼,青鱼,还有大个的鲫鱼都会上钩,但有一点要注意,天热时注意保存,虾肉很容易变质的。

黄颡鱼对活饵比较感兴趣,捕食活饵欲望高,钓友采用逗钓能提高钓获黄颡鱼。逗钓的手法有很多种,钓友可每隔几十秒拉都浮漂,从而带动钩饵,让钩饵形成假活饵状态,刺激黄颡鱼的开口吃饵。钓昂刺鱼一定记得带上一块毛巾,上鱼后用毛巾裹着鱼摘钩,这样手既不用接触到鱼身上的粘液还能防止手被鱼鳍上的刺扎伤。

2020秋季垂钓黄尾鱼的技巧


黄尾鲴鱼,南北地方俗称黄尾鱼、黄姑子、黄梢等,属鲤科,鲴鱼鲴亚科。它的特点是头尖吻钝,口小,下位成弧形,下颌前有比较发达的角质边缘,腹部在肛门前方有不明显的腹棱。黄尾鲴鱼身长侧扁,腹部银白色,背鳍灰色,其他各鳍均浅黄色,尾鳍呈麦黄色。

由于黄尾鲴鱼味鲜肉美,营养价值极高;加之它野性十足,中钩后冲击力大(一尾三两重的黄尾鲴在水底的冲劲有如一斤多的鲤鱼),给人以极佳的手感与强烈的刺激,因此一直是广大钓鱼爱好者钟情的对象鱼之一。但垂钓黄尾鲴的难度较大,对技术的要求也较高。我多年来一直喜欢与黄尾鲴打交道,总结了不少实战经验,现特别献与同好之钓友。

一、黄尾鲴的习性

黄尾鲴大多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等宽广自然水域的底层,这些年来随着人工繁殖鱼类技术的发展,大江南北很多养殖塘里也能见到其踪影。黄尾鲴属高氧鱼类,群聚性强,生殖季节亲鱼群集溯游到浅滩处产卵,2冬龄性成熟,一年可长到150-200克,两年可长至300-500克左右;成鱼一般习性是春秋浅水、夏入深潭。黄尾鲴食性杂,多以天然水生昆虫、浮游生物、底生藻类等为食,是池塘水库的清洁夫。

虽说黄尾鲴一般在0℃-38℃水温下均能正常摄食、既适低温又耐高温,但它觅食欲望的强弱与季节、水温变化密不可分。南方有一句口头语----麦子熟了,尾巴黄了,就是指在四五月份、江南一带小麦成熟时,正是黄尾鲴为了产卵需要大量进食的时期。所以这个时节是一年中垂钓黄尾鲴的头个黄金季节,北方则因为气候上的差异会有所推迟。立秋后(南方十月、十一月、北方八九月),秋高气爽,氧分充足,水温适宜,已长得很肥硕的黄尾鲴为过冬,必须要补充营养,这时又是一个最佳垂钓时期。其实,夏天黄尾鲴也很活跃,但白天去钓,小杂鱼闹钩太凶,晚上出钓会有比较好的收获。

二、黄尾鲴的钓法

南北地区休闲钓爱好者,多以手竿传统钓法钓取黄尾鲴,局限性较大;加之对黄尾鲴以下颌具角质边缘刮吸食物的独有习性鲜有了解,往往难有好收获。即便上鱼,大多也是钩子挂到的。使用手竿悬坠钓法就不同,因该钓法灵敏与稳定性兼备,可调性强,所以只要运用得当,不失为钓取黄尾鲴的上佳利器。

1、钓位的选择

选择一个好的钓位,对垂钓黄尾鲴来说非常关键。原则上应根据黄尾鲴的生活习性,选择黄泥坡、华尖、陡岩、深浅交汇及库内大弯处。不过,随季节的变化,钓位的选择也略有差异。每年清明节前,可找向阳、陡坡、水底有乱石杂物、水深1.83米且不太挂钩的地方。清明节后,随着气温的上升,要选浅滩、深浅结合处、坡度较平缓等水深在1.21.5米的钓点下钩。初夏、秋季,阴天时钓浅;仲夏,晴天亦可钓深水。

2、钓具的配备

黄尾鲴虽然属中小型鱼类,但中钩的瞬间冲劲儿十足。竿子太硬,容易断线跑鱼;竿子较软,又不能轻易抄之入护。因此在钓竿选用方面,要结合鱼的大小和挣扎力定调性。通常我钓150克以下的黄尾鲴,多选用三七调竿;对付200克以上的,常使用二八调竿。钓竿长短也要适宜。竿子太长会造成扬竿过迟,以我的经验;水浅、鱼小,用十二尺竿;水深、鱼大,用十五尺亦足够。钓线选择方面,主线要用质量比较好的,根据鱼情配置0.5---0.8号;子线也应使用结节力强、有一定伸缩性的优质线,以0.3---0.6号为主,长度12---18厘米为宜。钓线选择同样要视水温高低、鱼挣扎力大小进行更换,只要主、子线能承受住鱼的拉力即可。

鱼钩的选择方面,由于黄尾鲴口裂小,口裂上长下短,就饵表现轻微(以下颌角质边缘刮食),所以用钩不能大,13.5号袖钩比较适合它吸入口;双钩距正常在一到两个钩左右为宜,如果鱼的密度大、个体又小时钩距要适当加大,可以增加中双尾的机会。另外,所选鱼钩要具备一定的锋利度(刺鱼快)和坚韧性(要能抗住黄尾鲴的冲力),这样才能减少鱼脱钩的现象。

浮标的选择,要依据天气的变化和鱼情的快慢而定;鱼摄食强烈时,选择标身适中、翻身快、稳定性强的23号硬尾标(1113目)或软尾标;鱼开口小时最好选用细长身、短碳脚、细长硬尾的灵敏度较高的小号浮标,这样可以有效放大鱼咬钩的信号。

3、钓饵的调配

钓饵一直是众多钓友关心的话题,根据鱼的食性、季节、水温变化合理搭配鱼饵,是提高黄尾鲴钓获量的重要因素。黄尾鲴主要以藻类和高等植物碎屑为食,所以基础饵应以地方盛产的植物、作物本味香为主。在水温较低的季节,往饵料中添加50%左右的高动物蛋白腥饵,则具有较强的诱食力,实战钓效明显。气温、水温较高时,要降低饵料中的腥饵,加大超级诱等粗颗粒一类的成分。在鱼食欲弱时,可添加适量草梅香或是奶香的饵料,进一步调节诱食性,作用亦非常明显。除此之外,鱼饵的状态是一个重要环节,要求是;搓饵要比重适中,柔软,便于鱼一吸进嘴;拉饵所拉出的饵球要圆而光滑,有良好的附钩性。

(南北鲫+速攻+拉丝+冻饵)

4、技法的运用

黄尾鲴的体征和吸食习惯决定了钓法,如果按常规悬坠钓法,浮标调几钓几,(如调4钓2;调3钓3等等),浮标有动作,提竿却难中鱼。这是因为鲴鱼吃饵时先是嘴唇上部触及子线,造成了许多假动作,所以浮标应调低钓高,让子线适当弯曲,这是钓上黄尾鲴的关键。另外,钓黄尾鲴,要敢于放口,浮标轻微地一上一下急速回标或快速黑标的中鱼率都不会高,一般情况下,浮标上升1至半目到2目浮标下顿时中钩率最高,浮标慢慢上升中不要扬竿,等浮标瞬间停顿时才能扬竿中鱼。再有黄尾鲴下颌具角质边缘较硬,故需要用稍大点力提竿,有利于钓钩的刺入。

钓黄尾鲴手法上更讲究搓拉结合,黄尾鲴鱼喜欢群居生活,在钓上几条鱼后,要及时补窝。当窝中的鱼被我们钓了几条后感觉要停口了,要搓松软的大饵团及时补窝,将远处的鱼群再次引到窝中,等窝中有口后,又可以改为拉饵垂钓,这就是为什么身边的钓友会比你少钓几条鱼的主要原因。

总而言之,根据黄尾鲴鱼的上下口裂长短不一的这一生理特点,钓底比钓浮略胜,子线在水底弯曲形成一定角度,更适合和方便黄尾鲴鱼吸食,信号也很真实,我个人认为调灵钓顿比较好一些。因为黄尾鲴鱼的上口裂长,在钓饵未吸进嘴的一瞬间,上口裂就已经碰到子线,浮标就会出现信号,此时手脚快的钓友就去扬竿了,结果一无所获,这就是许多钓友认为黄尾鲴鱼难钓的主要原因之一。黄尾鲴鱼口裂小,鱼的个头也小,吸食的力度相对来讲比其他鱼类的吸食力要弱一些,在深水区浮标产生的信号也就相对比较弱,因此个人认为采用拉饵垂钓,比搓饵垂钓略胜一筹。

最后要提醒下钓友的是,黄尾鲴鱼弹跳力大,如一次性飞鱼入护往往会伤及子线,正确的方法是在上鱼后马上向左侧倒竿,鱼不要拉出水面,划一个弧形,把鱼牵到面前的过程已消耗了鱼的冲击力,这时可以提鱼入护,大点的鱼可用抄网抄取。另外,黄尾鲴的性情比较急躁,在钓到后不宜用手触摸(特别是夏天气温高时更要注意),鱼护以用大口为佳,且不要经常拉动,因为一旦用手取鱼或使用了小口鱼护,鱼在鱼护里不能自由游动,它很快就会死亡。

黄颡鱼的习性和钓法技巧


鲫鱼和鲤鱼虽然都是野生水域常见的鱼类,但是随着野外垂钓的人日益增多,水里的鱼儿也是越钓越滑,尤其是鲤鱼,也许你挂了一天的白条,都不一定能够上一条鲤鱼。那么为了一解手头渔瘾,那么我们只好钓点其他鱼了。夏天的黄颡非常活跃,而且打鱼捞鱼的一般逮不到,因此正好做为我们的目标鱼。下面小编整理了黄颡鱼的习性和钓法技巧,希望能给钓友们钓黄颡鱼带来一些帮助。

一、黄颡鱼的习性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首先我们要了解黄颡鱼的习性,这样我们才能对症下药。

黄颡鱼只是它的官称,有一些长期垂钓的人因其身上黄绿色的颜色称它为黄骨鱼,也有一些垂钓爱好者因为黄颡鱼背上长有毒刺而称它昂刺。

特别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黄颡鱼虽然看上去一副天然无公害的样子,但是如果不小心被它的毒刺扎到了也是相当难受的。

黄颡鱼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身上没有鱼鳞但有一些黑色的斑块,很容易辨认。

黄颡与其他鱼类不同,傍晚、夜里时食欲较好,多出来觅食,另外,黄颡好食肉,钓友们可根据此特点选择饵料。

二、钓具的选择

在进行野钓黄颡鱼时,手竿的选择要以软调竿或中硬竿为宜,线组一定要足够的粗,主线与子线最好粗细相同或者子线比主线稍粗一些,保证两者差距不要过大。

垂钓黄颡大家多会选择双钩垂钓,保证上鱼率,因此钓钩就要选择中号的长柄钩。

当然如果你技术到家,又想玩玩刺激,你可以试试不挂浮漂,绷尖子。

但对于刚刚进行野钓黄颡鱼的钓友,还是挂上浮漂稳稳当当的进行垂钓比较好。

三、钓点的选择

对于钓点,最好选择在岸边有树或者水草之类的植物的地方,通常能够帮助我们很好的遮光;如果你是在流水水域并且周围还有堤坝处进行垂钓,那么你就要在水被堤坝阻隔的那一面进行垂钓。

四、钓饵的选择

黄颡鱼好食肉,河里的小鱼、小虾、蚯蚓等绝对是它的最爱,所以我们在选择钓饵时一定要用肉来打动它。

另外,黄颡对蚯蚓更是喜爱有加,单用蚯蚓垂钓效果也是不错的。

但每个地方、每个时间段黄颡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因此,垂钓时还是以实际情况为主。

五、适用黄颡鱼的钓法

野钓黄颡鱼大多选择手竿垂钓。

当出现以下两种情况时就是你需要提竿的时候了。

1、浮漂跳动几次以后就没有动静了;

2、浮漂边抖动边向其他地方移动。

黄颡鱼吃食一般吃死口,吃进去的东西就不会吐出来了,无论是什么。

所以提竿时宜晚不宜早!

六、垂钓黄颡鱼的最佳垂钓时间

对于垂钓黄颡鱼来说,每年的夏季,只要一入夏就可以开始了。与其他鱼相反,在阴雨天或者比较闷热的夜晚,黄颡往往更加活跃,此时进行垂钓必回满载而归。

高手钓黄颡鱼(昂刺鱼)的经验之谈


在我们这边把钓黄颡鱼叫作钓昂刺,一说是因为其背部昂有硬刺,一说是因为捏住其背部那根刺后,它会发出昂刺、昂刺的叫声,总之,无论原因为何,这个名字却是既形象,又象声,深入人心。

我爱钓昂刺,只缘于女儿爱吃,通常钓到的会养在家里,女儿几乎隔日便会消灭一条,这也是我钓昂刺的源源动力。最多的时候这个泡沫箱养了20多尾,这里最大的那条刚钓上来用电子秤称了整4两,养了这么久清瘦了。

下面详细介绍下我钓昂刺的经验之谈。

首先说说我的头牌饵料--蚯蚓,肯定是自己挖的蚯蚓用起来舒心啦,主要是因为够肥够大够新鲜。

下面这张图足以说明我钓昂刺的细心和决心,20大洋买的挖蚯蚓专用小锄,现在,挖蚯蚓已成了我家传统的亲子项目,每次女儿都挖的好起劲。

再配一张挖蚯蚓的作案现场,在城市里想找个能挖到蚯蚓的地方实在不容易了。

再来说说打窝料,首选是肉骨头,看来不只狗爱啃骨头,昂刺也喜欢。所以一般如果前一天家里炖了骨头,第二天我通常会去钓鱼。

神秘窝料隆重登场--螺丝肉,缘于某次用这货打窝准备钓青鱼,结果青鱼没钓到,倒是意外上了5条昂次,个头还都不小,如此歪打正着,以后就专用这个来打窝钓昂刺了。

当然很多钓友也说到用鸡肝、鸡肠打窝,也是可行的。但这个用着方便,钓鱼的时候在岸边抄些上来。用石头连壳带肉一并敲碎了,找有水草旁边撒上几把,第二天来钓就行了。

只是我一般都会打很多个窝点,而且挑其他钓友不常钓的地方打窝。钓昂刺最适宜在凌晨天刚蒙蒙亮和傍晚到晚上10点,这时候是昂刺的觅食高峰,还有下雨天阴天钓昂刺也是不错的。

准备工作说的差不多了,还有一点,用大蚯蚓挂钩比较恶心的问题,可以试试我这个。我都是用家里洗衣服后不用的手套,左手套上一个就行。

其实钓昂刺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吞钩问题,最烦心的也是这个。所以我用的是10号的长炳袖钩,炳长在16-17mm左右。这样就不容易吞的太深,偶尔吞的稍微 深些,用脱钩器也相对容易取出钩。如果吞的太深,实在不容易取出。为了节约时间,建议果断剪断子线。毕竟钓鱼的时候分秒必争,所以建议多绑几付子线带着。

这是我钓昂刺的全部装备打包后,里面主要有4、5米手竿一跟;2、0主线3副;1、0子线至少5副;脱钩器、剪刀各一;夜光漂两支;抄网一副(主要是抄螺 丝用,当然也防止偶尔上大鱼);雨衣一套(下雨天钓昂刺用);毛巾一条(按昂刺鱼取钩不被刺到和擦手用)。还有头灯一个,水壶一个。钓鱼人不是风吹就是日 晒,适当的补充水分是必要的。

因为钓昂刺我践行的是打游击战。所以是轻装潜行,一个钓点钓个10分钟左右没口果断换钓点。最主要的是因为肉食性动物包括鱼类都有自己的领地,所以打窝钓上来的昂刺几乎都不小。这是为什么呢?我的理解就是大的把小的给赶跑了。

说到这里还忘了简单介绍下昂刺的生活习性了:昂次属于肉食性鱼类,喜欢觅食小虾、蚯蚓还有青鱼鲤鱼吃剩的螺丝肉。这货怕光,昼伏夜出,所以钓昂刺要选择夜晚、凌晨还有阴天和下雨天出钓。喜欢待在桥墩、水草、杂石堆等水底复杂的水域。

钓昂刺最好的时间是在4月初,那时候气温刚开始回升。只要连续几天最高温接近30,昂刺鱼经过一个冬天的蛰伏,吃口极其生猛,都是大黑漂拉着线组带竿稍往下压。

现在钓昂刺还是有些早,再过两个月,又能听到昂次们欢快的昂次、昂次了,待到那时,争取来次现场录播!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黄唇鱼》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钓鱼抄鱼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