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钓鱼钓点。

矶钓是海钓中比较流行的一种垂钓方式,它指得是在水边突出的岩石或礁石滩上进行垂钓。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矶钓的分类、钓点和安全措施吧。

一、矶钓分类

矶钓,可分为轻矶钓和重矶钓两类。轻矶钓装备轻,主攻中、小型鱼类;重矶钓装备重,主攻大中型鱼类。由于海洋鱼类品种繁多,形体各异,其泳层、个性、食性都不尽相同,其钓具装备除分轻、重型之外,具体施钓的钓组和钓饵也要因鱼而异。

二、矶钓的线组

矶钓一般钓场广阔,风急浪大水深,所钓鱼种也有所不同。因此,线组在设计上也与其他钓法有一些差异。例如,浮漂原理似不倒翁,不会造成睡漂;而有的线组则使用了诱饵笼和水中等。

详细可以在本站搜索矶钓线组进行了解。

三、矶钓的钓点

在少有人为干扰的矶、礁、岛、屿周围,水下往往是丛山峻岭、深不可测,地形十分复杂;矶岩周围,礁石丛中,海峡海岬(突入海中的尖形陆地),常常伴生着十分丰富的水生动植物,成为海洋中各种洄游性鱼类索饵、产卵的理想场所,一年四季,鱼资源非常丰富。不过要去这些钓点垂钓须有一定的冒险精神。

找矶钓的钓点,也不一定要乘船出海去找荒矶野礁。海岸线或者大型岛屿周围的礁岩矶石边缘,拦海坝、防波堤、消波桩、港口、码头、船坞、水闸、桥、桥梁平台、石油平台、停泊的船舷旁等地方,凡在潮涨潮落时,水位能达2~3米、3~5米或10余米以上水深的地方,都是很好的矶钓钓点。

四、防护技巧

由于矶钓场所的特殊性,所以做好安全保障措施特别重要,事关生命安全,不可大意。对钓场的海况、潮汐、风况、鱼况和天气等方面的情况应提前了解详细;同时,还要学习些相关的安全急救常识。安全装备,例如:救生衣、钉鞋、安全帽、通讯器材、保护绳等必不可少。别嫌麻烦,岩石长年受水侵风蚀,要么奇滑无比,要么松散脆弱,有时还有巨浪扑面,要是没穿钉鞋而滑落悬崖或海里,那可不是好玩的;而且在一般江河湖库都有鱼跟人拨河,更何况海中大鱼。初次出钓最好跟老手一起,让他带带,学习一下。

精选阅读

海钓矶钓的钓点分类、钓场特征及标点选择


浮游矶钓的舞台

浮游矶钓变化多端、饶富趣味,但这种钓法该到哪里去玩呢?

前文提过,可以玩矶钓的环境包括珊瑚礁岸、岩石海岸、水泥堤岸等等。不过就钓场所在位置与钓鱼人的描述习惯来说,浮游矶钓场所有以下三类:

1、地矶

地矶指陆地周边的岩石(包括珊瑚礁)海岸,例如台湾本岛的东北角。这类钓场通常可以通过陆地直接抵达,所以前往下竿的人比较多,容易造成互相干扰或必须跟很多人争钓少量鱼的情况,以致收货可能较差。

2、堤岸

堤岸人工建筑的海岸构造物,包括防波堤和码头。此种钓场理论上比地矶更容易到达,很多时候甚至是车辆可以直接开到下竿地点的。

3、外礁

外礁是凸立在海中,与陆地不连接的小型礁屿。这些地方绝大多数无人居住,当然也就没有港堤设施和交通船来往,钓者必须找渡礁船载运才能上去垂钓。

上述场所都是浮游矶钓客下竿的主要去处,但每一类环境都有其独特的地形、水流与危险性,气息的鱼类也不同,所需装备、技法更是颇有差异,使得矶钓成为挑战性极高、需要动脑筋的运动,因此玩家必须学习大量知识、积累丰富经验,还得有健康的体格和正确观念,才能将这活动玩的精彩,玩的安全。

各种钓场的特征

不同类型的环境会对垂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想玩矶钓就必须搞清楚其间差异。

前面说过,浮游矶钓的场所有地矶、堤岸、外礁三个类型,但若讨论到环境特征,就得用另一套划分法来加以说明了。

1、浅坪型钓场

陆地以很平缓的坡度延伸入海,离开岸际相当远,深度都还不大的,我们习惯称之为浅坪仔。

这类钓场水流多半平缓,但受风浪影响相当明显,又特容易挂底,故相对而言比较受人青睐。不过因为常有各种生物附着生长,所以会在特定时候吸引大量鱼。

2、陡急岸壁型钓场

跟前项相反,这是陆地以非常陡峭、几乎垂直的角度直插入海的环境。例如人工构筑的港区码头或沉箱式防波堤,以及自然形成的岩石海岸,都具有此类特征。

陡直海岸的深度通常很大,水流状态多半为方向单纯、速度稳定,地形则单调而缺乏变化,使鱼群有贴近海底活动的趋势,且容易让人产生标点不明确的感觉。

3、乱石堆叠型钓场

陆地没入水下的角度大致介于两者之间,其成因可能是人工堆放肉粽角、堆基础石,或者临海的山脉崩塌,当然也可能是海岸原本就生成这幅模样。

这类钓场水下环境比较复杂,底域起伏可能性相当剧烈,遍布暗礁与沟隙,因此水流状态也显得多变,会让缺乏经验的人感觉难以掌握。但正因为地形和水流复杂,能给鱼类提供良好的生息、觅食环境,所以也常是好钓场。

4、内湾型钓场

此种钓场在大环境上应属海湾形态,只要天气不是太恶劣,场内风浪状况应该会比面对外洋的钓场平静,故有安全性高,容易下竿的优点。

但内湾型钓场往往深度较浅,海底地形缺乏变化(很多地方甚至会形成沙底),又由于海岸线呈凹入内陆装,水流必然受阻(有可能出现回流带),再加上风平浪静的条件,往往造成鱼的数量较少、活性低,警觉性高等现象。

5、凸岬型钓场

凸岬是陆地向海洋凸伸出去的部分,容易接触到深邃、洋流发达的水域,所以通常水流汹涌,遇到大型沿岸性鱼种或洄游青物的机会都比较大,但是容易受风浪侵袭,危险性较高。一般的外礁钓场都具备这种特性,沿岸地矶钓场也多存在此形态的钓点,甚至一些堤岸环境在流水恰当(例如大潮日)的时候,堤端也会出现凸岬型钓场般的水流。

标点在哪里

鱼在哪里?最简单的答案就是:在海里!只不过海洋是在太大啦,我们还得把范围再缩小一些。谈到鱼在哪里的时候,首要考虑的重点是它们去哪里找食物。多数矶钓鱼种找东西吃时都有几个共同特征:

①除非要长距离移栖,否则它们都宁愿逆着水流觅食而非顺流找食物。

②它们都懂得利用海底礁岩为屏障,躲在里面(特别是背向或侧向水流的位置)伺机觅食。

③它们常会守在波浪打上岩石反冲下海时激起的白沫带下方或外围,或甚至直接冲进白泡沫堆里找食物。

④它们也会跑到水流交错、汇聚的潮目区,捡食随水漂来并在此区停滞、打转的食物。

为什么鱼儿要逆流觅食呢?这是因为:

①假如顺流找食,除非他游的速度跟水流很不同,否则会一直跟着同一块水团运动,要是这团水里食物有限或根本没有的话,它岂不就要挨饿了?

②如果它的游速跟水流大不相同,那么即使是顺流运动,也还是要花费大力气的,那可就不一定比逆流等食物送上门来得划算!

③假如顺流觅食,鱼儿会很快离开它匿居的场所,因此除非它想搬家,否则还得再费力游回来。

不过读者如果就此认定鱼类总是会逆着水流觅食,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请仔细想想:当鱼类发现多量食物存在某个区域(例如有你持续撒下诱饵)的时候,它们是否仍旧逆着水流觅食呢?还是会大伙儿四下闯来觅食?答案显然是后者!

让我们回到本节的主题。在前述有暗礁的环境,因为流水会在礁石后形成打转的涡流,故食物容易聚积于该处;在浪脚激荡的白沫区,因为波涛会把陆地上的有机物或岩石上附生的藻类冲刷下来,所以鱼族大有饱餐一顿的机会;在不同水流交错、汇聚的潮目区,各种随流漂移的大小生物都会在此逗留,当然也就会吸引鱼群聚集。

看出来鱼在哪里了吧!

选标点的一般原则

①除非你要钓拉仑、青旗、烟仔之类外道鱼,否则就不必让钓组在水势汹涌的本流里厮混了,拿它来当「钓组运输工具」即可,真正的标点在本流边缘回流带或潮目处。

②当你发现钓场上有较小型、较弱的水流时(意即非水势湍急的本流),请特别注意它运动方向跟海岸地形的相关性;假如是平行海岸的流水,标点多半在岸际地形突出或凹入之处,不然就是水下有大型暗礁的地方。(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会产生回流带!)

③前述水流如果是向岸边立足点冲进来者,因为会把钓组一直往里推,使你既难以向外探寻鱼群又容易挂底,故需找水流碰到岸边后转折出去的(在外礁地形则是找绕过岛礁之后的)回流带。

④至于远离海岸的流水就好办了,只要其途径上有暗礁、深沟,或者流出去不远就会跟另一股水势交错、合并、撞击的话更棒,这些位置就是一级标点!

⑤若是钓场上有明确反拨潮,它的边缘、整个路径上、甚至波浪撞击岩石造成之大量白泡沫的正下方,都有可能成为鱼群聚集的标点。

⑥如果在峭壁型急深海岸(例如东引)下竿,请特别注意岩壁呈阶梯状变化的转角处,或者是有垂直裂隙、转折之处,各种鱼只都会找此类地形藏匿;同时下竿时也不可让钓组离开岸壁太远,否则必然扛只大龟回家!

至于具体的寻找标点技巧

基本上可有下列几个步骤:

①用眼睛观察,看看海岸岩石构造如何?潮水动向如何?岸边有无白沫带?哪里有暗礁(接近水面的暗礁一看即知,看不见的也会因流水变化而暗示出其所在位置)?从而找出最有机会的下竿区域。

②假如海底地形不易观察出来,那就要善用潮流,让流水带着钓组去探询水下状况。

③不要怕挂底;其实只要钓组配置不太夸张,也就是说应尽量轻敏、灵巧,不要太笨重,钓棚设定也不可太离谱,并善用张线的手法,而非把钓组往水里一丢就不再管它,一般而言是不大容易挂的。

④就算挂底也不坏,至少,你因此而确知了一处水下障碍的所在和深度--别忘了,鱼群是喜欢有暗礁庇荫的。

⑤搞清楚潮流与水下环境状况之后,再把前述各种鱼类的生活习惯套进来,试试看牠们是否聚集在你所预期的位置。(注意:这种位置钓场上不会只有一处,所以要各点都试,直到有目标鱼咬饵为止。)

⑥万一实在无流无浪,且缺乏明确下竿标的,那就靠自己撒诱饵的功夫制造标点。

总而言之,选标点的要领就是看鱼群再哪里,而鱼群动向取决于食物在水流中的动态,所以请你特别注意潮目、暗礁、白沫带这三个微妙的处所,就八、九不离十了!

四大基本标点之白沫带

白沫带是波浪撞击岸壁后,海水中夹带的空气变成无数小气泡,而形成的一大片白色泡沫状的水团。它对矶钓的意义是:

①海浪冲刷岸壁,会把岩面生长的各种生物(例如藻类、贝类)和陆地上的有机物带到海中,这对生活在岩礁的鱼类是很重要的食物来源。

②波浪从石上灌回海里时,还会将空气卷入水中制造大量溶氧,使鱼类乐于聚集在此。

③大片的白泡沫还有相当好的遮蔽效果,可阻挡来自天空的敌害(例如鸟类)的侦查与袭击,所以很多鱼种都会放心大胆跑到此区来觅食

从水下看,白沫带的形状略呈半碗形,越靠近岸壁之处,白泡沫存在的深度越深,而离岸壁越远白泡沫存在的深度就越浅。

需要注意的是,白泡沫虽然仅出现在近岸海水表层,但其影响范围却比水色泛白区域要大很多,换句话说,在整个白泡沫区内,周围及其下方,海水的扰动都很剧烈。

扰动的强度与影响深度、影响范围,要看波浪大小与岩壁形态,通常浪越大、海岸越陡峭,所形成的白沫带就越宽广,影响区域也越大。

基于这样的特征,钓者下竿时应思考诱饵和钓饵在不同的时机、不同的位置入水后,各自会呈现何种运动状态。另在思考的同时,你还必须记住这件事:诱饵一旦离开饵勺,就无法再控制它了,它要如何漂流、如何下沉,要看当初调配的比重、黏度和周围水流状态而定。但钓组可不一样,在你和它之间,有一条长长的母线联系着,你可以操控钓组去达到钓取目标鱼的目的。

四大基本标点之暗礁篇

暗礁坐落在海底,形态多变且常伴随着复杂的沟坎结构,故其所照成的水流变化也难以捉摸,有时使海水转弯,有时造成回旋,有时使流速减缓,有时又会加快流速(例如大股水流受到暗礁阻挡必须从小沟隙中穿过时就会如此),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些多变的海底形态与复杂水流能够洗衣鱼群狙击,因此也是钓者不能忽略的重要下竿标点。

为什么鱼类喜欢躲在水底礁石附近呢?原因有:

①礁石会阻挡水流,使其基部侧面及后方的流速较缓,对鱼类来说可以节省体力。

②洄游性掠食者多半在本流里面讨生活,不善于在环境狭小多变的暗礁区进出,故对于许多鱼类来说,这里是躲避大物猎捕的庇护之所。

③在暗礁区里的鱼旺旺可以采取伏袭的策略,当发现流水带着合适的食物(例如小型洄游性鱼),伺机冲出来加以攫食。

④流水会在礁石的后方形成倒卷的涡流,把各种浮游生物、藻类、有机物或游泳能力欠佳的小鱼小虾都卷进来,因此是鱼类觅食的理想场所。针对此特性,想在这种地方下竿的钓者就应利用水流搬运力量,设法将诱饵和钓组送入暗礁区内,激起鱼的咬食欲望

那如何将诱饵和钓组送入暗礁区去呢?很简单,因为出现在礁石后方的涡流不仅会把各类食物卷进去,它对钓组也有同样的作用,所以你只需要运用恰当的空闲技巧,可大胆让钓组跟着水流进去就行了。

不过多数钓客认为吸引水流通常会把钓组连同浮标一起拉下去,形成假渔汛,这会干扰他们账务正确的扬竿时机,甚至造成挂底,所以当发生这种情况的时候就应该尽快拉回钓组,避免麻烦,其实这是个误解。

四大基本标点之潮目篇

潮目区是由两股以上不同海流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特殊水域。它多发生在海洋的中表层,但通常离岸有一段距离。至于所谓的中表层是多深?离岸距离到底多远?那就要看海流的强弱、规模、影响深度和离岸的距离了。

有些钓场因地形比较突出,附近有明显的水流交会,因此潮目就贴在岸边;有些内湾环境中,最近的水流也离陆地比较遥远当然,潮目也就会远到根本就不可能利用它了。有些地方潮目相当的明显,物品漂到那里就会原地自动停滞下来原地打转,钓者也很容易从海水表面纹路看出其所在,但有些地方潮目十分微弱,既看不出来也不易掌握。

而麻烦的是潮目并非规定不变,他会随者潮水转变而改变位置、范围、甚至有无。

那么潮目该怎么着呢?

这里有个简单的原则:

①看水面漂流物或泡沫集中在哪里。随着水流移动的各种东西在遇到潮目时、大多会滞留下来打转,于是海面上就会出现一长条或一块聚积着泡沫或杂物的区域(不过必须注意,这里所谓的泡沫与白沫带中的小气泡不是同一样东西)。

②看海面水纹与不怕狼形状有无特别不一样之处,潮目带因为有两股以上的水流相互作用故形态一定与原来各自的样貌不同,细心观察即可分辨出来(许多潮目区的表面,看起来都特别平滑无波)

③看钓组漂到什么地方最容易停滞下来。随着水流移动的各种东西在遇到潮目时,都有可能滞留下来打转,所以借助钓组的动态来判断潮目的位置,也是很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可别把钓组丢进大本流的流心而不管它)。

在潮目区,鱼类觅食的策略通常结余守株待兔和主动出击之间,也就是说,他们会先待在藏匿之处,等待其由视觉、嗅觉、味觉、听觉或侧线感知发现水流把食物带进潮目区时就会离开隐蔽处游入这水团中。而更有意思的是,如果食物能够持续进入潮目区,他们会长时间待在那里尽情抢食,而不回到隐蔽处!

所以在这类标点下竿时钓者的任务就是设法利用潮流,将诱饵持续配送到潮目区去,吸引鱼群向该处集中、驻留,再把钓组以恰当的方式适时送达该处,以利就铒上钩。

四大基本标点之无标点篇

这种找不到标点的情况,常发生在地形陡峭、海域深邃或坡度甚缓海岸平直的地方,并且多半出现于小潮或长潮及风平浪静、艳阳高照的好天气。

找不到标点怎么办?当然要自己创造,不过在开始之前,请你先确认找不到的原因,是真的因为环境条件不佳吗?还是因为自己不会看?假如是前者,没关系,下文就是解决办法。

1、先贴着岸边试试看

这方法在早晨天刚亮的时候特别值得采用。

很多矶钓鱼种夜间都会躲在岩缝、凹隙中休息,天亮后才开始活动,而大清早他们最常干的活儿,就是跑到岸边来巡游。因为经过一夜的浪来浪去、潮起潮落,岸边水域很可能已经积累了不少食物。这就是一些老经验的钓者常锁定脚边下竿的原因。

2、搞清楚面对的是什么环境

假如脚边没有什么收获,或者因地势的影响(比如说太浅),让你无法利用钓组试探脚边水域,那就只好往外发展了。

日本矶钓名人在这方面创造了不少方法名词,像山元八郎就有所谓的机关枪式寻点法,即将目标水域以扇形面分割成若干小区,有计划的在每一区内详细搜索;江头弘则、立石宗之等人则常以类似九宫格的划分法,把下竿范围规划成九个小块,逐一操控钓组去检查其深度、流况及消饵状态。

需注意的是,这些搜寻方法可不是叫你乱枪打鸟,更不是只在平面上做划分,而是进行三度空间的系统化探查,对每一区的浅、中、深层都逐一试钓,如此才能明确水下环境以及消饵现象发生在哪里(这也是初到一个陌生的钓场时,用来快速掌握水流状态、地形变化、鱼群动向的重要手法)。

3、发现消饵迹象之后

为什么要注意消饵迹象?因为这表示水下有鱼。就算来咬的不是主要目标而是一些小鱼(入两指宽小臭肚、小雀鲷或者刺规之类),也不要气馁,这总比完全没有动静、海里毫无生命迹象好得多吧!而且小鱼抢饵的骚动常是吸引大物注意、引起大物食欲的重要因素。

找到消饵位置后,根据先前探测所得的水流、深度咨询,拟定撒诱饵和操控杆线的方式,如此即可顺利取得渔获

4、最后一招

假如玩遍了贴脚边下竿机关枪打九宫格都没有出现任何咬饵迹象,或者虽有消饵,但怎么钓都只有小雀鲷、小臭肚或者大刺规上钩,那就别再硬撑下去了,赶快使出三十六计里面最强的那一计吧!

标点远近的差异

垂钓范围的远近,对选点和操竿控线、撒诱饵等方式都会有影响,现略述如下:

1、矶际

主要是指岸边浪脚直接影响得到的区域,包括立足点正下方的岩石边缘、波浪打上岩面后倒灌入海所形成的白沫带、反拨潮与沿岸流交织成的潮目带、沿岸流受地形的影响造成的回流等等。如果用具体数字来形容,即大约相当于距立足点10米左右的半径(接近两枝竿子远)范围。

这类海域深度通常较浅又很靠近岸边,故操竿控线很方便,撒诱饵也没什么问题,但鱼群有聚集在海底附近的倾向,而且特别会找暗礁基底或沟穴状地形躲藏,只有当水流来食物,或者它想要乘浪冲到潮间带石头上啃食藻类时,才有可能出来活动,于是寻找矶际标点就应先注意海底探查,然后探查清楚何处有暗礁、何处有沟坎、以及这些地形变化与流水、白沫带、潮目的相互关系,再决定选择何处作为主要攻略标点。

2、近场

近场是指比矶际远一些,但以简单抛投动作就可把钓组送达的海域,换言之,即大致相当于离岸两支竿长到五六枝竿长之间的距离。这个区域涵盖了一般反拨潮的末端、离岸不太远的潮目区、较靠近岸际的本流边缘、离岸不太远的显礁、较为强盛的水流造成的回流带等。

此区域的深度可能比矶际稍微大些,水流也可能比较快故鱼群戒心会稍低、活性会高一些。但先点时必须特别注意各种水流的相互关系,并且要注意风势吹刮对钓线、诱饵以及表层海水所造成的影响,否则钓组和诱饵在水下的状态与走向,会离你的预期相当的遥远

3、本流或远投

这类钓点要借助于强力抛投的动作,或者找潮水流速很高的地点下竿,好让水流把钓组送到远方这类环境的标点通常离岸较远,起码有三四十米以上的距离且下竿目标多半为潮目或大型回流带,但偶尔也有以远处显礁或暗礁未标点。

流速过快的水域,并不能带给你对好的收获,因为在这种水流里食物移动的速度非常快,鱼群活动也相当费力,故唯有流水出现变化之处才是下竿标的,这就是说,钓者必须找到潮目暗礁、回流带等区域,然后运用高超的撒诱饵技术与驾驭钓组能力,才能在遥远的标点顺利取得渔获。

距离远近除了对选点、操竿会有影响,还会造成一个有趣但很出人意表的现象:标点越远钓棚越浅。

大多数人都理所当然的认为,距离岸边越远的地方深度就越大,因此也应钓的越深才对,可事实上离岸较远的鱼群警戒心通常较低,故只要钓者打诱饵的方式恰当,将他们引导上层水域来,抢饵是件很容易的事。

海钓(矶钓)的一些安全常识


矶钓运动意外落海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安全因素是万万不得忽视的。

一般来说,落水主要有三怕:受伤、失温与惊慌。

(1)受伤

头部撞伤会导致昏迷、脑震荡等严重后果,身体的重大创伤也会引起骨折、大出血等危险,而且两者都会影响运动能力,使求生难以实现。

(2)失温

当体温下降到35℃以下时,人体即已进入失温状态,会出现四肢冰凉、加剧寒颤、言语含糊、反应迟钝、心跳减缓、意识不清等症状,失温数小时后患者就可能死亡。

(3)惊慌

水性不佳的人在落海时,通常都无法及时冷静下来看清处境,以采取远离危险礁岩、踩水上浮等必要动作,因此容易导致受伤与呛水,并极可能引起窒息、休克或失去行动能力。

那么哪些环境容易发生落海事件呢?有经验的钓手曾把危险钓场的特征做了一番详细的归纳:

①地形低平、毫无遮蔽,大浪来袭能把人直接打入海中。

②后高前低的斜坡地形,不论海浪从正面或者侧面来袭,均能将钓者卷入海中。

③数块大石衔接延伸入海,钓者在退潮或浪平时跨越石头缝出去垂钓,但涨潮或浪大时回来,容易在跨越石缝时被打入海中。

④岬角中央低陷成鞍部,钓友行经此处时,容易被骤起的浪涛打入海中。

⑤岩石突出海中,一侧是极深的水湾,浪从另一侧来袭,能将站立其上的钓者打入水湾之中。

⑥背后是高耸的峭壁,海浪从前方或侧面袭来,冲击峭壁,反卷的浪能将岩石上的钓者卷下水。

⑦渔港防波堤上火消波桩上,立足不易,容易滑落水中。

选择钓场时,请务必避开这些危险地段。但如果你认为非去不可,请务必注意以下几点:

①绝对不要单独出钓,而且同伴中至少有一个经验老道。

②绝对不要在错误的天气跑到上述钓点下竿,出发之前务必搞清楚钓场的天气、风向、风力和涨退潮时刻,只要有不安全迹象就别去。

③垂钓时若是出现变天的征兆,请立即收竿离开,切勿贪钓。这些征兆包括但不限于风力改变、浪脚变粗、乌云靠近、忽然起雾、气温气压忽然改变等等。

④无论做任何事都要面向大海,随时对海浪运动方式保持警觉,若发现任何异状,立即撤走并高声提醒他人注意。

⑤假如器材不慎掉入海中或滑倒接近浪脚的地方,千万不要贸然下去打捞或捡拾,因为下一波海浪就可能给捡拾者带来危险。

⑥绝对要穿救生衣、钉鞋,必要时也包括头盔,而且要穿对!救生衣的拉链、裆带,钉鞋拉链、鞋带,头盔系带等等,都要确实固定到位,否则有穿和没穿一样。另外救生衣上最好配一个求生专用高频哨子,以备不时之需。

⑦万一真的落海,绝对要保持冷静,先尽快浮出水面,游离岸脚翻腾的礁石区,设法脱掉钉鞋,抛弃所有额外物品(如铅锤、硬币等)与妨碍游动的衣物,然后将身体保持在直立而微向后仰的姿势,面朝海岸等待救援。

⑧无论是自救还是他救,都应选择水流较缓、没什么浪脚的地方上岸,千万不要着急在落海处直接爬上来,或企图由尖削凸岬、狭窄内凹、海流湍急波涛汹涌之处上岸。

海钓入门之浮游矶钓的卷线器分类与使用


海钓入门之浮游矶钓的卷线器分类与使用。浮游矶钓的主要对象鱼以鲷科鱼类为主,体型不是非常大,这一特点决定了主线的号数很少用到5号以上。作钓时,虽然很多情况下采取的是释线放流的方式,但考虑到便于操作、观察以及诱饵可以发挥效能的距离,放流距离也不会太远,因此主线的长度有100到150米就足够了。综合上述考虑,浮游矶钓的卷线器采用不超过4000型的纺车轮就足以应付,以钓黑鲷为例,最常见的是可以容纳2号到3号主线150米长度的2000、2500、3000型。

对于卷线器的性能要求不外乎操作轻便、排线平整、制动力(泄力)顺滑、重量较轻、具备防海水锈蚀功能,而这其中制动力顺滑程度、排线平整度、防锈蚀能力三条是最为关键的。

目前,很多卷线器的卖点都放在使用了多少颗轴承以及轻量化设计上面,而消费者只知道盲目地追求轴承数目的多少和卷线器的重量,为此花费很多冤枉钱似乎也在所不惜。笔者认为,虽然轴承数目多摇动时更轻便,但同时也意味着造价更高。其实在使用过程中,3个轴承卷线器同10个轴承的卷线器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也并不会因为卷线器少了几个轴承就会让使用者摇不转,二者的差别不过是价格的高低和心中的虚荣感受。

同样,重量的几十克差别也不会对使用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因为卷线器在使用时的位置在钓者的手边,同钓竿的重心前置产生的杠杆作用不同,卷线器的重量位于整个杠杆的支点,力量是直接作用于人手,因此重量上多出几十克对于一个正常人的负担是微乎其微的。

但从生产制造方面看,为了使卷线器轻量化,商家只能从选择轻量材料方面下工夫,目前能够选择的材料有工程塑料、铝合金、镁合金。工程塑料虽轻但强度和使用寿命差,镁合金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但材料成本很高,因此主流产品仍然以铝合金壳体为主,少量高端产品采用镁合金制造以达到更轻量化的要求,但价格自然不菲。

反观排线平整、制动力顺滑和防海水锈蚀三个指标,其中的防海水锈蚀能力直接影响的是卷线器使用寿命,排线平整与否不但影响到主线的使用寿命,如果线杯中的线排成一边高一边底、两边高中间低、中间高两边低的状态,还会降低线杯容线量、影响抛投距离和时常出现炸线成团现象;制动力顺滑程度更是关键,如果在中大鱼时泄力表现为一会紧一会松的出线,必然是徒增断线跑鱼的次数。

从使用时溜鱼放线形式上看,目前浮游矶钓的卷线器分为三种:自动出线卷线器、手刹卷线器(LB论)、手刹兼自动出线卷线器(LBD轮),以下我们针对其特点进行分析:(图一:三种卷线器对比)

一、自动卷线器

自动出线卷线器根据调整出线力量大小的泄力钮在卷线器上的位置分为前泄力和后泄力不同款式(浮游矶钓卷线器主要采用前泄力式),但其原理基本相同,其自动出线阻力都是通过内设摩擦片的摩擦力阻止线杯逆转来实现,摩擦力的大小是通过调整泄力钮对摩擦片施加的压力进行调整,泄力钮调整的松则出线阻力小,调整紧则阻力大。实际使用时,要根据钓线的结节拉力大小进行调整,使钓线的拉力既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又不至于断线。(图二:泄力钮调整)

自动卷线器还有一个重要的操作部件是位于卷线器后端的逆止开关,分为ON和OFF两个档位,向左扳则为OFF档,设置在此位置时卷线器不能逆转,扳到右侧则为ON档,卷线器可以逆转。在正常使用时一般应将其扳到OFF档,但在抄鱼进抄网或者飞鱼上岸后可以将此开关扳到ON位置,便于利用鱼体或钓组重量使卷线器逆转达到放松钓线的目的。(图三:逆止开关)

二、LB轮。

这种形式的卷线器原理同汽车刹车的原理一样,是在卷线器上增加一个用手指控制的手刹杆,通过手刹杆控制卷线器内的摩擦块,摩擦块同摩擦盘压合、分离可以达到产生摩擦力或减轻、消除摩擦力的目的,从而控制卷线器是否逆转以及逆转力的大小。使用时,用食指扣紧手刹杆则施加于摩擦块的力量就大,卷线器就不容易逆转,放松手指的力量则可以逆转出线,彻底放松手指压力则可以无阻力逆转。

同自动卷线器相似,LB轮上也有一个禁止逆转的OFF开关,这一开关通过手刹杆进行控制,将手刹杆向最下面拨动就会进入这个档位,此时,线轮不能逆转。手刹轮在使用时建议不要使手刹杆位于OFF状态,以避免扬竿中大鱼时因来不及放松手刹而断线跑鱼。正确的扬竿方式应该是扣紧手刹扬竿,中鱼后随时根据拉力大小决定是否放松手刹以及控制施加于手刹杆的力量大小。(图四:手刹杆)

三、LBD轮。

这种轮子在设计上是将手刹轮同自动出线卷线器的出线原理合二为一,既可以通过调整线杯上面的泄力调整旋钮对自动出线阻力大小进行调整,又可以通过手刹杆控制出线阻力。使用时应该根据线的最大结节拉力先行调整好自动出线的阻力,然后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通过手刹操控出线。

同样地,LBD轮也有一个通过手刹控制的OFF开关,在自动出线阻力调整正确的情况下,使用时即使手刹杆位于OFF档的位置,在拉力大于出线阻力时还会出线,不容易造成大鱼瞬间拉断鱼线的状况,因此对于使用手刹轮不熟练的人比较容易上手。

四、三种轮子的性能对比。

如果自动卷线器泄力装置的制动力顺滑均匀、调整得当,理论上讲在中了大鱼后就会自动出线化解大鱼的冲力,钓者只需要挺起竿、弓住鱼就没有断线的顾虑,看起来是省心省力省事,最为值得推崇。但物理学上有个原理,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这一理论在使用自动卷线器时也得到了验证:在溜鱼过程中会发现,当鱼中钩开始逃窜初期,鱼需要相当大的拉力才会让轮子自动出线,而一旦轮子开始逆转出线,泄力装置的制动力反而降低了,施加于鱼的阻力就会减小,这时就可能会出现长时间不停顿出线的状况,这显然不利于在暗礁林立的场所溜鱼。而如果使用的是一只质量差的低端产品,出线阻力时紧时松,断线跑鱼的事故则更容易发生。当然,对于真正的高手来说,在发生不停出线的紧急情况下,他们会用手指对线杯施加一定的外力阻止线杯逆转,从而改变劣势。

LB轮的优点一是方便钓手随时松手刹放松钓组;二是钓手可以凭借竿子传来的拉力大小决定是否放松手刹杆放线,实际使用中有一种随心所欲操控在手的征服感。但这种装备对于人的反应能力要求很高,特别是在大鱼刚中钩或者在溜鱼的过程中大鱼突然发力时,你必须在瞬间做出是否让线、让多少、阻力控制多大等反应,否则就会导致功败垂成。

LBD轮是后期的新生事物,是将上面二者的泄力方式组合到一起,既能松手刹又具有泄力性能,应该是集二者优点之大成的产物,在实际应用时,应该将泄力值调整到线的最大拉力值以便于发挥最大的泄力作用,同时还兼有LB轮方便操作的优点。

综合以上分析我认为,从方便矶钓的溜鱼角度讲,自动卷线器适合普通钓手使用,LB轮不适合新手使用,LBD轮适合任何层次的钓手使用;从操作便利性上讲,自动卷线器由于逆止开关位于轮子后端,在需要放松钓线等环节不如LB、LBD轮方便。

五、卷线器的保养。

每次使用完卷线器后,也需要在现场对其进行擦拭。另外,回家后要将卷线器放在水龙头下用淡水冲洗,特别是对排线滚轮要重点进行清洗,以保证足够的淡水进入滚轮间隙将盐分冲洗掉。冲洗干净后要用毛巾擦拭并置于阴凉处阴干。卷线器使用一段时间后要对其上油,以保证足够的润滑。

如果不小心使海水进入卷线器机体内部,回家后要立即在淡水中浸泡,然后请专业人士进行清洗上油,否则这只卷线器的命运只能是报废。

淡水垂钓钓饵的分类以及诱饵、钓饵的完整介绍


1.常用钓饵的分类

(1)按作用分类:有诱饵、钓饵等。

(2)按原料分类:有荤饵、素饵、拟饵、合成饵等。

(3)按生态分类:有活饵、荤饵、制作饵等。

(4)按形态分类:有糟食饵、粘食饵、面食饵等。

2.诱饵

诱饵是指用来引诱鱼群的饵料,可分撒饵、黏饵。撒饵即常说的撒窝子的饵科,如大 米、小米、玉米渣等混合制成的入水易于溶化的饵料、养鱼塘喂鱼的合成饵料,以及一些 能引来特定鱼类的带有一定气味的饵料。黏饵多为粉状,用来黏附在钓饵上,沾上水或蘸 上香蕉水、香精等成为黏性的面团状,目的在于引诱鱼群聚集。

3.钓饵

钓饵是指直接用来垂钓淡水鱼的饵料,它包括以下几种。

(1)活饵:指鲜活的天然钓饵,如蚯蚓、红虫、蝇蛆、蚱蜢、蟋蟀、小鱼、小虾等。

(2)荤饵:指用动物制作的饵料,荤饵是钓鱼的主要饵料,特别适用于江水、河水及 流水。荤饵种类很多,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首先是环节及节肢类,如蚯蚓、蛆虫、红虫、沙蚕、青虫、孑孓等;第二类是鱼虾蚌 类,如小虾、小鱼、螺肉、蚌壳肉、泥鳅等;第三类是蛙类及爬行类,如青蛙、蛤蚧等; 第四类是虫蛾类,如飞蛾、蜘蛛、蝼蛄、蟋蟀、蜢蚱、螳螂、苍蝇等;第五类是动物肉 类,如猪牛、羊肉、麻雀肉等;第六类是动物内脏类,如鸡、鸭、鱼肠、肝脏、血块等; 第七类是肉类制品,如火腿肠、罐头午餐肉等。

为了提高上鱼率,有时可以对荤饵进行加工,例如在使用蚯蚓前,先在香油、香精里 蘸一下,或在米糠等粉状饵料中蘸一下,对吸引鱼群,增加上鱼率,都有一定效果。使用 荤饵必须有针对性,如所钓鱼种的喜好、当地水域的环境、该水域平日鱼群食用的饵料以及季节、水温等,乃至采用的垂钓方法,如浮钓、半浮钓、沉底钓、刷钩钓 等,都对荤饵 的使用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3)素饵:可分为天然植物饵,如芦苇芯、菜叶、红薯、鲜玉米粒、西红柿等;粮食 制作饵,如各种面粉制作的生或熟面团、米饭粒、年糕及人工制作的合成饵料。

(4)蘸饵:是指化学合成制作的胶稠液体,用钩蘸附,遇风或水后形成薄膜套在钩 上,形如蚯蚓。

(5)拟饵:是一类用塑料、骨料、羽毛、金属等制作的形似昆虫、鱼等鱼类喜欢的生 物,可诱使鱼吞食的假饵。

(6)糟食:是指主要用粉状粮食,掺以其他粉状物混合成的饵料。此种钓饵的最大特 点在于未入水前可以加少量水捏成团,而入水后经水溶化,很快散开。常配合爆炸钩使用。

(7)合成饵料:指市场上出售的各种用天然物质掺以化学合成物质制成的各种不同颜 色、形状、气味的饵料,这些饵料有的专用性很强,如鲫鱼饵、鲤鱼饵、鲢鱼饵等。

有关饵料分类与配搭以及本身状态等问题


现在市场上饵料的种类越来越多,稀奇古怪的饵料更是层出不穷。饵料在垂钓的过程中对于上鱼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垂钓者想要获得较高的鱼获量,在钓鱼开始前就要对饵料有充分的了解与准备。

下面小编就和钓友们来谈谈有关饵料分类、选择、配搭以及本身状态等问题。

鱼饵的分类

从诱鱼原则上来划分,可分为天然饵料和人工饵料两大类。

天然饵料指在自然环境下成长的生物饵料。其中包括水生昆虫幼虫、虾类及水生寡毛类动物型饵料。另外还有苦草、马来眼子及黑藻等浮游植物型饵料。天然饵料在自然情况下供鱼类摄食,可满足鱼类生长繁殖的需要。并且数量庞大,来源广泛,在饵料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人工饵料是指人类通过参加劳动获得的加工型饵料。主要有玉米粒、山芋、大麦等谷物类产品,及母猪奶、羊奶猪肝等畜牧类产品。人工生产的饵料种类繁杂、范围极广。在垂钓过程中,淡水鱼类使用较多。

鱼饵的挑选

饵料的选取需要根据鱼的种类及鱼的大小来确定。

不同的鱼类食性相差很大,所喜爱的味道也有所不同。所以垂钓者要有针对性的挑选饵料。草鱼喜欢草类植物,也喜欢半生半熟的味道。垂钓者在垂钓时可选择黑藻、苦草等天然饵料;福寿鱼喜食腥香味和虾类食物,垂钓者可选猪肝或鱼粉等人工饵料;鲫鱼喜欢香甜的食物,垂钓者可选用熟红薯、枸杞子等甜食。

如果是个头较小的鱼,要选用容易吸收消化的饵料。因为这个阶段的鱼类急需能量来供给自身的成长与消耗。如果是个头较大的鱼的话,要选用颗粒状且不容易雾化的饵料,其中最好包含一些鱼粉、谷糠等,这些经过发酵形成的饵料,具有腥味和酒香味,在吸引鱼类的同时也提供了这个时期鱼类所要补充的脂质和氨基酸。

但一般情况下,垂钓者在钓鱼时并不仅满足于使用同种饵料。他们往往会将人工饵料与天然饵料来搭配使用。因为这样诱鱼的效果十分明显,引鱼的过程也快些。

饵料的搭配

搭配饵料需要注意季节的变化。

1.初春气温刚开始回升时,饵料要以高蛋白为主,植物蛋白为辅。例:

新鲜红虫+炒熟的大豆粉(可在添加少量香精)

2.春未夏初时节,要以高植物蛋白为主,动物蛋白为辅。例:

少量牛奶+猪肝(缓慢搅拌匀均)

3.盛夏时节,要以谷物类为主,动物蛋白为辅。例:

新鲜蚯蚓+高粱(发酵)

4.初秋时节,动物蛋白和谷雨类各自适量即可。

5.深秋时节,蛋白质含量较高,腥味较重。

适量的血虫(红虫也可)+人工饵料(带有腐烂味的)

饵料的状态

实际上,除了选择搭配之外,饵料的状态也是一个经常被钓友们忽视掉的重要因素。

1. 饵料的软硬要适中,太硬不利于鱼咬钩,太软很可能被水流冲散。

2.饵料的雾化程度快慢要适度。如果太快,会出现小鱼闹漂的情况,如果太慢,引鱼速度又跟不上。

3.饵料的重量要适度。饵料太重,入水太快,容易惊吓水底进食的鱼类,入水太慢,可能很长时间不能完全沉入水中。

小编今天讲了这么多,钓友们都看明白了吗?鱼饵的挑选搭配不仅仅只是文中提到的那样,真正在野外垂钓时,需要结合水情、地势、天气及风向等来做出准确判断。

浮游矶钓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钓点?这些钓点你


浮游矶钓变化多端,饶富趣味,但这种钓法该到哪里去玩呢?下面,钓鱼社的钓友们说说浮游矶钓钓点选择技巧。

地矶

地矶指陆地周边的岩石(包括珊瑚礁)海岸,例如台湾本岛的东北角。这类钓场通常可以通过陆地直接抵达,所以前往下竿的人比较多,容易造成互相干扰或必须跟很多人争钓少量鱼的情况,以致收货可能较差。

堤岸

堤岸人工建筑的海岸构造物,包括防波堤和码头。此种钓场理论上比地矶更容易到达,很多时候甚至是车辆可以直接开到下竿地点的。

外礁

外礁是凸立在海中,与陆地不连接的小型礁屿。这些地方绝大多数无人居住,当然也就没有港堤设施和交通船来往,钓者必须找渡礁船载运才能上去垂钓。

上述场所都是浮游矶钓客下竿的主要去处,但每一类环境都有其独特的地形、水流与危险性,气息的鱼类也不同,所需装备、技法更是颇有差异,使得矶钓成为挑战性极高、需要动脑筋的运动,因此玩家必须学习大量知识、积累丰富经验,还得有健康的体格和正确观念,才能将这活动玩的精彩,玩的安全。

外礁的类别

日本人对于离岸的外礁,有个相对于地矶的称呼叫做冲矶,这个冲字就是海阳的意思。然后他们又根据外礁大小、远近、登岸难易与荒凉程度,给外礁钓场加上荒矶和超荒矶等不同等级。一般而言,离陆地较近、不是很难抵达,但略具危险性,需要搭乘渡礁船上岸的岛礁,可归类为荒矶;距离陆地稍远、岛礁体积很小,登录难度与危险性更高,一年可能只有三五天可以站人的远海孤礁,就是超荒矶。

水流畅通礁区

礁石区大小不同的礁石,以及其互相形成的空隙等,是鱼群喜欢的藏身觅食之处。加之礁石上还有很多藻类,贝类,小鱼小虾等自然饵食,所以,水流畅通礁区是很好的钓点。

白沫带

白沫带是浪冲击海岸后反冲入水形成的。因此,这样的水区里面有许多礁石上流进来的藻类,生物等,反冲进来的了海水还夹带着大量气泡使其含氧量丰富,并且这些气泡能降低鱼的警惕性,鱼就喜欢这样的白沫带下觅食。

流水交汇的潮目区

来自于两个方向的不同流速的流水交汇的时候,流水的势力相互抵消。此水域中有很多被冲下来的浮游生物,藻类等有机物聚集在此。显然将这个地方作为钓点是很不错的选择。但也有一些潮目区是不适合浮游矶钓的。离岸远的潮目区常常不太适合浮游矶钓。需要注意的是随潮水流速与方向一直在变化,所以要注意潮目的位置和大小也是在不停变化的。此外,潮目区可以影响的深度也不同。

寻找潮目方法

观察水面漂浮物或者泡沫带的区域以及水面波纹,观察水面的波纹,主要是观察欺负翻滚潮流里是否存在水面光滑如镜的区域。有些潮目区太小,我们借用矶钓钓组找,钓组在运动过程中出现速度有明显的下降甚至是停滞不前,可以说是潮目区了。

岬角

岬角阻挡的海水的流动,背面形成洄流,利于存积饵料,避开水流,费力少,是鱼喜欢的藏身觅食之处。岬角区潮流强势,当岬角迎流面狙击时候,建议选择涨潮或者退潮六七分的流水稍缓时段以及干潮满潮的转流时间作为重点潮时。

平行岸边的海流

在平行岸边的海流选择突出或凹入位,有些时候,海岸线平缓,流逝稳定,此时,只有海岸突出或者凹入的位置才有转折和回旋。如果潮流强势,流速急,选择凹入位置,反之选择突出位置。

平直海岸选择水下起伏位置

平直海岸,乍一看,找不到好钓点,其实,测试一下水深,找到水中障碍物处或者深坑,这种地方的水流起伏有变化,能聚集饵食,是鱼喜欢觅食藏身之地。

陡峭海岸钓点选择

在陡峭海岸选择钓点,水底有礁石群的话,便是一个不错的好钓点。只是这种地貌常常形成的是直入泥底的峭壁面。但是水下泥底,一般不建议将其作为钓点。最好贴边测试下峭壁上有无阶梯状台阶,也还有峭壁上有没有缝隙或者转角拐弯处之类的,如果有,则也是鱼的藏身之处。

港口钓位

在港口区,出入口是不错的钓点,这里是鱼进出港区的通道,而且,转角位置水流方向,流速,会发生变化,易于形成回流便于饵料聚集。

外带流好于内压流

外带流好于内压流,流水向着正前,左,右侧方向流动的时候,诱饵可以借助水流漂出去,远处的鱼会闻味而来,如果中途有暗礁等,则会有很多沉积的诱饵,鱼喜欢的藏身之处。但向岸边压的水流就没有这种效果,不过,压水向岸边的水流一定会在某位置再次转折回去,那么就应该找到这个位置加以利用。

支流好于本流

本流的潮水势力很强,导致可以食用的有机物很快就被水流冲走,大部分矶钓的目标鱼都是不愿意在这个地方停留的。翻过来说,谁是缓慢的支流则相反,平缓的水势中鱼可以吃到潮水带来的食物,因此总能吸引来好多鱼舍不得走,而且,这样的水势还消耗了鱼较多的体力,是不错的钓点。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在死讯潮的日子,有些支流的潮水几乎停滞,偏偏得面对阳光普照没有风浪的天气,这样的情况下就不宜钓支流。一般来说,钓鱼社,碰到特殊的情况,可以试试钓流边,本流形成的潮目带等等。

秋季矶竿野钓选位的择点和技巧


首先我们可以把矶竿看作是淡水钓的万能竿,它配上渔线轮,既能像海竿那样远投,又具有手竿的灵敏度,无论野河、湖泊还是水库都有它的用武之地,特别是在大水面宽阔的水域,钓大鱼其优势更加明显。

一般矶竿钓点的选择规律均适应于秋钓钓点的选择。如水草边、回水湾、河汊进水口、深浅交界处、水底障碍处、桥墩石坝处、铧尖陡坡处、树荫凉爽处等,都是秋钓的最佳钓点。不过秋季的初秋、仲秋、晚秋这三秋,气候变化较大,因而三秋的钓法也各不相同,选择钓点亦不同。

1.据气候规律,视鱼情定钓位

立秋节气后,昼夜温差大,早晨、深夜凉爽宜人,鱼儿也在这寂静凉爽之时,沿食物丰富的野河。湖库岸边寻觅食物。所以,初秋时节,应在近岸设点埋伏垂钓大鲤鱼。

在 初秋垂钓时,应根据鱼的活动规律,作出以下地利位置的选择:要找有树木、竹子等有障碍物的水域和近岸阴凉之处,鱼儿喜欢在此栖息觅食;三伏天结束之后,如 在水库垂钓,要按宽水钓窄窄钓宽,不蹲堰尾就守弯的口诀择地选位。在实际垂钓时,还要根据地形地貌等诸多条件要素来确定具体的钓点:如铧尖、洄游鱼 道、水草边缘、深浅交界处、桥墩石坝处、回水湾、倒竹树桩、水下有暗礁石窖等较为适宜。

2.依据仲秋特点,酌情选择钓位

白露节后,已到了仲秋季节,天气风和日丽,不冷不热,鱼也变得好钓起来。鱼儿喜欢到岸边水草边的边缘、缝隙处或水域稍深的乱石堆周围觅食。在水草外缘垂钓,最好选在草前1.5米左右,有陡坎的深浅交界处,常会有大鲤鱼光顾。

铧 尖由于伸入水中,相当于延长了钓竿长度,钓位尽量选择左侧或居中,还可左右开钓,具有较大的机动性。河汊、湖库的入水口,都是鱼儿喜欢觅食的好地方。另 外,微风细浪也可使水中的氧气增多,下雨时水也把较多的食物、氧气带入水中。在桥墩 、石坝边缘水域,在桥墩向阳的一面,附着石块上的微生物、植物生长比较多,且附近的河螺、小虾都是鱼儿喜吃的食物,鱼儿在游弋中会停下来食之。仲秋时节多 风,不断将昆虫、草籽、庄家、果实等吹落近岸水域中,岸边附近就成了食物丰富的饵料区。

3.视鱼活动范围,适时抛钓深水

① 抛竿选点的差异性。晚秋时节,不能像春钓那样去钓近岸浅水。因为秋天近岸浅水已是水清食枯水温低,鱼是不会久留于此地的。而较深较阔属于受秋风劲吹,营造 出适宜水温和高溶氧区;又因远离近岸而更安全。所以,应选择那些较大较深的沙滩外缘深水、平底的湾子,斜坡底处与深水的交界处,某些野河中的凹坑沟,背风 向阳陡岸下的向阳水域等。最好不要选水库下游以及大坝等太深的深水区下竿,否则事倍功半。

②钓位的适应性。出行野钓,地形不比在养鱼塘那 么规整,而需要因地制宜选钓位。首先要保证垂钓人安全,必须审视地形地貌,勿在陡岸下或高低压线路下安位。其次观察库边、河边的场地是否方便遛鱼,不要选 择身后有树木和灌木荆棘丛生的地段。因为抛竿施钓时,竿梢会比较低,一旦挂上树枝等杂物,会发生缠绕,最容易折竿断线等。

③找水底干净的水区。抛竿钓最忌讳的就是水底有障碍物,但凡水底有树枝、硬草丛、石砾、暗礁等物,虽是鱼喜聚之地,但最易挂钩,即便偶有中鱼,也会因钻入其间而失败,因此要找一些略有缓坡或平整的水底。

窝子的做法以及诱饵窝料如何投放到钓点?


诱窝为的就是将分散的鱼聚集在钓点的腹地。掉什么鱼就用什么诱饵,而且要讲究方法。常做诱窝的方法有:

直接送入法:出钓之前先将窝料配制好,林场使用时加水调和捏成大枣甚至乒乓球大小,包在鱼钩上,以不散开为基本要求,然后像正常钓鱼一样用钓竿送到窝点,缓慢放入水底,再用手轻轻地抖动鱼竿,饵团便会自行散落。如此反复几次,钓钩旁边就会成为窝点。

罐撒法:罐撒方式有好几种,竿梢式和悬吊式最为常用的。竿梢式适用于长竿短线钓草塘,悬吊式用于齐竿线钓亮水。

竿梢式做窝制作简便,找一个乒乓球挖开一个如硬币大小的装料孔,孔下放中心线两侧各烫一个插竿梢的小眼,这两个小眼的直径应比竿梢略大,此时罐窝已经做成。使用时将小罐插入竿头卡紧,装满诱饵,由钓竿送至窝点水面,转动鱼竿使窝饵倒入水中。然后上好钓饵,即可下竿。

悬吊式投饵做窝也较好制作。材料为塑料瓶或暖瓶盖,在其底下钻小孔再系上一根线。使用时将尾线拴在钓线上,紧挨在铅坠的上方。将装满诱饵的容器送入窝点水面,塑料遇水漂浮,此时松动钓线,饵料就自动撒好了。

手撒法:手撒最为省事,但是容易过于分散,而且饵料入水时有响声容易惊到鱼,而且比较浪费饵料。因此一般不用此方法,但不是绝对不用,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如果饵料粘度比较大、手竿需要打大窝、海竿钓近水的时候,用手撒饵料快捷又方便。

矶钓怎么钓鲅鱼?喜欢矶钓的钓友必看!


矶钓作为海钓的一种形式,岸边钓幼鲅鱼(3--8两大小)是较为简单、易学的钓鱼方法,我觉得其乐趣优于其它钓法。下面钓鱼社就为钓友介绍一下技巧作简要记述。

山东沿海钓幼鲅鱼的时间,一般在七、八、九三个月份内,这时,海边各种幼鱼仔成群结队,鲅鱼是以捕食幼鱼仔为生,因而引来其寻食,正是钓幼鲅的好时机。若早些鱼太小,稍晚些鲅鱼稍大,岸边食物已不能满足其胃口,钓鱼社,随之游向远海。过九月份想钓鲅鱼,就需要船出海了,这种钓法本文暂不述说。

矶钓鲅鱼钓具的准备。

竿:一般5.4米左右手竿或同长度的手海两用竿均可。

线:一般鱼线,主线长度与竿同长或略短。

坠:5克左右铅坠(根具海流的大小定铅坠大小)。

漂:浮漂能浮起铅坠,有海浪浮漂稍长些好用,七星漂也可。

钩:12号。

脑线:比主线稍细,单钩15厘米长度,若双钩,另一脑线再长出10厘米。

浮漂深80厘米左右,拴好钩线。

抄网:三米长、加固、密眼抄网一把,用于捞小鱼做鱼饵。

其他用具:水桶一只。盛鱼饵和钓上来的鲅鱼。

方法。

天气:晴天烈日、高温。

钓鱼时间的选择,涨潮时,尤其是初一和十五的前后三天,是海钓的最佳时间。

钓点:发现海面上一群群幼鱼仔受惊急游或跳出水面,就是鲅鱼或鲈鱼在捕食小鱼,必定有鱼。

先用抄网抄捞岸边3厘米的小鱼(小青鱼或小鲻鱼),备用做钓饵(活的)。小青鱼最好。这种钓法不需诱饵,海面一群群小鱼就是天然的诱饵。

挂饵:一钩一饵(整条小鱼)。

用这种钓法,一个潮水幸运的话一人钓五六十条不成问题。

其他:如安全、防晒不再多说,这是第一位的。

浮游矶钓如何找钓点?海钓高手为你详细讲解!


一、钓座高度应在2.5米~5米之间,人在这里容易进出与驻足,且不易被风浪袭击;钓座高度是从操控灵活性、避免风浪侵袭与抄鱼方便等角度考虑的;鱼群觅食地点、时。

二、离钓座不远有旺盛的沿岸流;沿岸流带来良好的水体交换与新的鱼群,还会为鱼群带来新的食物;

三、矶际水流畅通或有适当浪脚,有明显白沫带者更佳;当海浪冲击岸壁后,海水会夹带大量空气反冲回去,这些空气在水中变成无数小气泡,于是就形成了大片白泡沫。白沫区的影响范围在海水表层,所谓的表层到底是什么概念?这就要看波浪大小与岩壁形态了。通常情况下,浪越大、海岸越陡峭,形成的白沫区就越宽广,深度也就越大。

四、附近有沿岸流撞击暗礁或穿越沟坎时形成的回流带;暗礁、沟坎给鱼类提供良好的隐匿场所,同时造成独特的水流变化,为行家提供了发挥技术、狙击大物的空间;少有强风干扰则操竿控线更轻松,钓者能顺利驾驭钓组完成动作;至于脚边不要有很容易割断线组的暗礁。

五、水面上不会总刮跟水流方向和速度不一致的强风;

六、在矶际或反拨潮、沿岸流的路径上,海底有发达的暗礁、沟坎;暗礁区外围的水流状态也相当复杂,如果随便乱打诱饵的话,同样会弄巧成拙。钓者必须先找出一条比较固定的水流,通常是反拨潮或沿岸流,并设法弄清楚在其流动路径上是否有比较好的暗礁结构,若有,就可以利用这条水流来携带诱饵进入暗礁区域,钓鱼社,然后诱集鱼群、引它们上钩。

七、反拨潮会与沿岸流交会,造成持续存在的潮目区;反拨潮是海中食物、诱饵以及钓组运动的重要路径,对鱼类来说就像是送食物上门的专车;沿岸流带来良好的水体交换与新的鱼群,还会为鱼群带来新的食物。

八、矶际水流或浪脚能够造成一条持续的反拨潮;矶际水流、浪脚、白沫带等和鱼群觅食地点、时机及活跃与否直接相关。

九、钓座下方没有容易刮断线组的暗礁。暗礁区在海底,形态各异,所造成的水流变化也难以捉摸:有时使海水转弯,有时又造成回旋;有时使流速减缓,有时又会加快流速。

十、矶际深度应该在3.5米以上,垂钓范围内的水深不应超过1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