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域垂钓。

路亚新手的一般作钓地点都是先在一些草塘、小型水库由小变大慢慢累积经验作钓。如没有在大水面有过作钓经验来说,在面临开阔型的大面积水域作钓时,多少都会产生惶恐,若再加之是个流动的水域,则更会陷入迷思的困境这种水域水量大,对象鱼分散在各处,该采用哪种模式垂钓?又该从哪里开始钓起呢?

其实大面积水域的作钓思维模式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复杂。

一、作钓方式的设定

如果对钓场环境没有把握,不妨单纯地将自己的作钓计划分为沿岸、离岸两种作钓方式,建议先采取沿岸的攻略模式。首先根据日照方向、水位涨退的情况,将两边的对岸分割为两个毫不相干的钓场,然后沿着河岸近距离作钓,虽然暂时放弃了离岸较远靠近河心的水域,但还是得做好观察标点特征的功课,以备使用下一阶段的离岸作钓模式。

有了这样的架构,接下来的行动是不是轻松了许多?

二、读水的重要性

我们经常可以从清澈的水面上观察到马口鱼在水中活动的状况,它的体色是与水色类似的蓝中带绿,而从水底往上看它却是与天空背景相似的银白色这就是鱼类的保护色,它既可以帮助马口逃掉水面上方鸟类的袭击,又能躲过水下掠食者的目光。

鱼类保护色是个既生动又有趣的课题,大多数鱼类都会本能地随着环境条件做出相应的变化,使自身和水底、水体结构取得最佳的配合度。以bass来说,在广阔多变的水域中,我们很难预测下一条请上来的bass的体色和体态。因此作钓bass的前提,就是需要先做好读水(read water)的功课,推敲它最有可能长期(或短暂)活动的区域。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佩戴合适的帽子及偏光镜?无非就是使自己能够审慎地从一闪而过的浮光掠影中捕捉到鱼儿的蛛丝马迹。水体动态或结构的外观色调,都有可能反映水里的生态讯息。通过映在河床里若隐若现稍纵即逝的些微影像,钓手就能察觉出是鱼儿背鳍或尾鳍的暗色;通过水中隐约折射出的间歇光线,钓手亦能判断出是鱼张嘴一刹那的瞬闪白光,还是鱼儿猛烈吞食而露出的鳃红。

鱼类选择栖息处的原则有着许多共通性,比如食物取得的方式是否方便?能否以最低的能量消耗获取所需的食物,并且避开其他掠食者的威胁?读水的功夫需要较长时间的经验积累,是钓鱼人特有的智慧,若想深谙此道,没有捷径可循。

三、不可忽视的鱼类特性

1)鱼类大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视觉、听觉、嗅觉以及辨色能力,能够感受到钓者的动作和身影,它们对于呆板、静止的影像一般不会产生反应,但对于晃动的影像却非常敏感。我们可以从许多视频上看到,钓手以冷静、谨慎的态度进入标点,有时却以手忙脚乱、落荒而逃收场。虽然鱼类对于水面上的声响或鞭炮声不会做出明显反应(因为外界的声音大都被水面张力反射掉了),但是钓手在行进间的震动、碰撞,或者踢到石头造成石头的滚动,都会引起目标鱼的高度警戒,因为水中音波的传输率是空气中的好几倍,何况我们所在的位置就是河床的延伸,是个导体。因此如果采取岸钓,最好多加利用地形、地物给予自己的掩护,以迟缓、间歇性的动作进入标点,避免对象鱼提高警觉。

2)保护色对鱼类具有重大意义。在物竞天择的生存法则下,鱼类既要猎食其他生物当作食物,自己也很有可能被其他生物猎食。因此它们有时需要迷惑猎物,接近它们的体色,有时则需要保护自我,逃避掠食者的眼光,这些体色变化的机制对于钓手来说都是寻找鱼踪时的难题与盲点。

3)越是水质清澈的浅水标点,越难以预测鱼类的反应和行为。有时候我们发现它们聚集在某处悠闲自在地活动,出现了明显的索饵现象,但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突然消失。鱼儿不会毫无迹象地往某处聚集,也不会没有缘由地倏然消失无踪,其中的因素错综复杂,暂不在本文中讨论。

4)作钓于落差明显或是有水流的标点,往往只需给予很小的刺激动作,就可以得到激烈反应。很多人以为找到了瓮中捉鳖的好机会,却忽略了处于这类标点觅食的鱼类,都随时保持警惕,只要稍有异状,立马不见踪影,非常考验垂钓者的智慧。

四、鱼类的生理特点与缺失

1)鱼类的眼球对焦能力很弱,所以在拟饵的选择上,实在没有必要去计较造型外观的仿真度,体积的大小和颜色才是重要的考量。大多数对象鱼种的眼睛都是长在鱼头的两侧,它们对外界的视角不大,且越接近水体表面,视野直径就越小,加上天生的大近视眼,即便是身高2米的钓手,也不用担心自己被十几米外的水面活动的鱼看到,这就是鱼类的视觉盲点。因此,如果看到大鱼尾随着拟饵,可就是不肯开口咬饵,不用担心是不是自己被鱼看到了,问题很可能出在钓组的搭配、收饵技法方面,或者是日照方向等其他因素影响导致的。

2)对于同种鱼类,体型越大,越是会选择条件较好的区域活动,这就是钓手口中的标点。有经验的钓手会根据鱼类的地域行为轻易推测出鱼类觅食的特定点,这是有心挑战大物的钓友值得研究的功课。

此外,在开阔的大水面垂钓,还应先通过钓场管理人员了解一下钓场的环境、使用水上工具的方式、操作安全须知,以及作钓时该有的基本礼仪,然后就可以享受愉快的垂钓活动了。

钓鱼技巧扩展阅读

浅析夏季路亚鲈鱼的规律及作钓技巧


没有什么季节会比夏季让人既爱又恨了!让人爱的是,夏季是最可预言的季节,而且鲈鱼的模式也最稳定。让人恨的是,夏季的鲈鱼有时候变得死气沉沉,很难钓获。你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水上花费大量的时间,慢慢找出鲈鱼的规律,看看它们在什么时间做什么。

产卵之后,鲈鱼开始分化成两个类别:伏击型或者是集群型。伏击型鲈鱼是独行侠,它们会找个特定的地方呆下来,直到那个地方的实物供应无法满足其需求。然后他们又去寻找下一个埋伏的地点。如他们名字所示,这类型的鲈鱼主要靠伏击其他小鱼虾,靠的是爆发力带来的短距离的速度捕食。结果呢,它们在形体上表现得短而胖。集群型鲈鱼和其他鲈鱼集中在一起,行程一个群体。他们追随着饵鱼,因此体态上往往比伏击型鲈鱼更修长,更瘦一些。

一、水流的影响

在夏季,水流和鲈鱼总是关联在一起。只要你能找到水流,你往往就能找到和钓获鲈鱼。任何的水流都是有帮助的,但是如果水流是持续且稳定的,就更好了。鲈鱼在夏季喜欢水流的原因,有这么几点:首先,水流给他们带来食物。其次,流水会比死水含有更多的氧气。这让鲈鱼保持活跃。

20年来,我家后面都有一个5英亩大的池塘。(1英亩=4047m3)有一年夏天,我决定做一个和水流相关的实验。我在池塘中放入一个水泵,然后管子通到水塘中间。电源接通之后,一个人工水流就产生了。我整晚都开着水泵,让鱼先适应它。然后到第二天早上,我开始做钓。我把一个crank抛到水泵产生的水流中,结果我一条接着一条的上鱼。当我关闭水泵,水流随之消失,鱼的咬口急剧下降。

如果在你最经常做钓的水域,你找不到水流,也没法制造水流,你或许可以试试夜钓。尤其在清澈的水域,鲈鱼往往在夜间的进食会比白天积极的多。对大鲈鱼尤其如此!如果你想知道进入夏季之后,大鲈鱼到底发生了什么,你就会非常有趣的发现,这些大鲈鱼在白天几乎彻底停止进食,而大部分还是选择白天做钓。大鲈鱼这时会进入到他们能找到的最重的障碍的深处,然后在白天的大部分时间里沉睡。

是的,我相信鲈鱼是会睡觉的。我多次看到鲈鱼在靠近水底的地方休息,这时他们只有半边的腮和胸鳍在动。当我游过去,触碰他们之后,他们速度的游开了,因此我知道这些鲈鱼并没生病或者是垂死。鲈鱼在炎热天气中的夜行性,和鹿非常相似!

二、天黑之后

如果你对夜路鲈鱼非常感兴趣,我能给你的最好的建议是在天完全黑下来之前不要行动。从日落之后到天完全黑下来这段时间,往往效果不佳。有些人说这段时间里鲈鱼在调整自己的眼睛以适应光线的变化,而我不这么认为。根据我的观察,在日落之后到晚上10点这段时间里,鲈鱼在移动和聚集。在聚集完成之前,它们并没准备好进食。而它们的很多活动,都和月亮息息相关。

满月之前的几天,是用水面系拟饵夜路鲈鱼的好时间。桨叶饵(Propbaits)是我最喜欢的。把桨叶饵抛出去,在做动作之前等待30秒。然后慢慢开始逐渐加大抽竿的幅度,一直到我单次抽竿让饵移动6英寸(15cm)。当月亮几乎是满月的时候,这个方法在夜间非常奏效。我夜钓钓获的最大的鲈鱼是12.5lb,当时用的就是水面系拟饵。

另一个可以改善夜钓状况的小提示,就是你最好在日落之前就熟悉好你要做钓的区域。最后要做的就是天黑之后打破黑夜的寂静,把船开进一片灌木丛,制造出大量的声响,或者用手电筒照射水面,总而言之,你要让向这里的每条鲈鱼都发出警告,让他们注意到你的存在。然后,你再用拖船马达以最低的速度悄悄溜进你要做钓的水域。你的第一竿要抛的非常准,而且你一定不能让鲈鱼察觉到这一竿。这段话理解起来有点别扭,不过倒是有个词应了这段话的意思:声东击西!

如果你不太喜欢夜钓的话,只要你愿意花时间和精力,你仍然可以在夏季钓获鲈鱼。在福罗里达,我住的地方,夏季长达6个月甚至更久。水温刚开始变暖的初期,有一段时间鲈鱼会狼吞虎咽,那是因为他们在产卵后需要快速补充能量,恢复体能。在那段时间里,谁都可以钓到鱼。而更多的时间里,鲈鱼则对于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吃东西变得挑剔。这时候,除了话时间去了解水情,研究鲈鱼的日常习惯之外,毫无捷径可走。

三、晚餐的钟声

在我最经常钓鱼的水域,夏季开口的关键时间段之一差不多是在下午5点到7点。在福罗里达这里,五六月间,这个时间段对大鲈鱼来说可谓神奇。一旦太阳落山,通常在夏天是晚上8点之后,咬口会突然消失几个小时。这些关键时间对于你来说会有所不同,这取决于你居住的地方。这时候你就不得不自己去探寻答案了。这需要时间和精力,但结果是值得为之付出的。

在上世纪80年代,我度过了最美好的夏季猎巨鲈的时光。在五六月间的40多天里,我只在一个50英亩的湖里,就钓到了82条10lb以上的鲈鱼。而且都是在下午5点到7点这个时间段钓获的。如果我没有日复一日的出钓,去研究他们的习性,我是不可能找到或者钓到这些鲈鱼的。这其中大部分的鱼我都是用10英寸的goldenshiner(一个色系)钓到的。最大的那条重13.5lb,我还跑了一条估计起码有16lb的。我用大饵把小鱼过滤开。你可能觉得相同的鱼我有钓到好几次,但实际上并不是那样的。每条我钓上来的鱼,在放流之前,我都会做一个记号,实际上只有一条10lb的鱼被我钓上来两次。

四、格伦的秘密

夏季非常利于你培养自己的进食区。当钓鱼教艰难时,我常常用这样的方法来提高鲈鱼的活性。为了培养你的进食区,你需要一搜带外挂马达的船,某个你知道会藏鱼的水草区,再加上一点点耐心。首先你把船开进并穿过水草区,把水草搅乱,逐步的把那里的所有生物都搅乱。当你这样做时,水草里面的微生物都脱落出来,然后开始吸引小鱼来吃这些微生物,从而形成一个食物链。通常,首先出现的是蓝鳃太阳鱼,他们会游过来吃浮游生物。然后鲈鱼就会跑来吃太阳鱼。

当一切准备就绪,你就给自己找个舒服的抛投距离,把锚放下,静静观察和等待。通常30分钟之后才会有动静,在那之前,别急着抛竿,不然你会搞砸的!因为过早的抛投,会让那些来吃大餐的鲈鱼警觉。一直等,直到你看见太阳鱼开始过来进食,或者知道你看到有鲈鱼捕食太阳鱼的迹象。这个方法在任何时候都非常奏效。即便是鲈鱼们刚吃饱,他们也难挡这样的诱惑。

当我用这种方法的时候,我最喜欢用的饵是虾形软饵和须尾管虫。我采用无铅钓组,或者是加一个3.5g的铅坠。我喜欢他们落水之后缓慢下沉的样子,大部分情况下,攻击就发生再饵初次下沉的过程中。

我管这个方法叫做格伦的秘密,因为在此之前,我一直自己保密。这个方法非常奏效,只要你有绿色的健康的水草,就能在一年中的任何时间都能钓获鲈鱼,而在夏季的三伏天里,这会比其他时间都要管用。你不妨试试,多一点耐心,让鲈鱼出现在你的眼前吧。

路亚亮片不同类型的优劣及作钓技巧


在基地路亚作钓的条件会比野场好很多,我们驾驶着船只,控制着船的前进方向,慢悠悠地搜索完整个区域内的标点,若是一个熟悉的基地,那么只要钓一次,这些标点你都会熟记于心,只要水位没有太大变化,下次来你可以直奔那儿。然而野场路亚的时候,是没有这么多优越条件的,至少我们不会拖一条船过去,在没有船只的时候,我们只能站在岸边,这时视线的角度就会有所不同,我们就需要一款能让搜索范围扩大,又得心应手的拟饵。

先练亮片

亮片作为路亚最传统的钓饵之一,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当我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路亚新手时,身边经验丰富的路友总是对我说:先练亮片!当时我不清楚其中缘由,但是前辈的经验肯定有一定的道理,于是从亮片开始练习。后来发现确实是亮片让我掌握了路亚的基本抛投,不得不说,入门与其买那么多品种繁多的拟饵,不如认认真真选择一种,将其练得扎扎实实。

直到现在,亮片还是我在陌生水域的开路先锋,是我针对本土路亚鱼种的主要作战武器之一。

不同亮片的优劣

玩路亚的人,几乎没人没用过亮片的吧,当然也有特例。一般我们认识亮片,是从形状来区分类型的,斜切、勺型、旋转、复合,这四种是我们最常见的亮片类型。但是由于亮片也在不断改进,各种造型层出不穷。

斜切类型亮片

就基本形状与斜切亮片类似的种类来说,弯曲的角度,弧度,甚至金属的厚薄,已经不是单一的圆柱斜切出来的造型了,亮片更趋于多元化。这种类型的饵,因为材质密度较大,一般来说,重心大多位于饵靠近三本钩的位置,所以具备相当的抛投性。由于这种特质,入水后控制在一定水层匀收时,会呈现左右摇摆的状态,利用自身的反光特性,吸引鱼来攻击。

一般我会在投出拟饵之后,加速将风线回收,扬起竿梢,虽然金属质量比水大不少,但是不会立刻沉到水底,扬起竿梢可以让线和水面的夹角增大,增加线的牵引力,并且保持一定速度匀速收回,亮片就会保持在这个水层,左右摇摆行进。

现在许多斜切类型亮片的设计会让亮片在水中收到平行拉力的时候,产生上升力,类似机翼的原理,所以能使用更慢的行进速度来保持水层。但是这类饵也有一定的缺陷,摇摆的路亚饵,在实践中,遇到咬口时,也有可能让鱼的攻击失败。

这类的反应饵对鱼的活性有一定的要求,不适合定点,尤其是在鱼活性较低,能见度较差,或者光照不足的水域进行作钓。

我们再谈谈勺型亮片,

传统的勺型亮片,在水下摇摆或旋转的都有,幅度相对斜切亮片更大,对鱼的刺激也更大,但是抛投性不如斜切。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现在的勺型亮片,采用斜切亮片的设计理念,做出重心靠下的勺子,并且增加了底部的花纹,看似装饰的花纹,实际上更增大了底部的重量,让抛投更出众。

关于旋转亮片,

这是一种小型的亮片,中间使用一个空心配重,配合一个或两个柳叶刀或水滴形的超薄亮片作为反光面,在水下会高速旋转,引起鱼的条件反射。由于其风阻较大,一般不用于远投,当然特殊情况除外。

复合亮片

则是升级版的旋转亮片,在鲈鱼比赛中,也被广泛应用,更有甚者,在复合亮片的钩子上挂上T尾或卷尾的软虫,配合动作,常常有不错的收获。在浅滩作钓时,复合亮片特殊的构造,让饵不容易挂底,有更长的缓沉时间,可以进行较慢的大范围搜索。

进化中的亮片

有些路亚钓手,利用现在的勺型和斜切受力就会上窜的特性,在三本钩上增加羽毛,让原本是攻击手段的钩子,变成一个诱鱼的利器,攻击远距离的目标。在刺激反应无果的情况下,让亮片沉底,轻抽亮片,让亮片快速上窜,三本钩上的羽毛,就会像小鱼逃跑时的尾巴一样快速摆动,做出受惊小鱼的假象,对栖息在底部的掠食者是一个致命的诱惑。哪怕在光照不足的水底,也能充分利用亮片的远投特性,诱惑掠食者发动攻击。

有一些亮片更被制造成不会自主摆动的造型,就像潜伏在水底的生物,两个三本钩上都挂有羽毛,平缓的动作,让掠食者以为是移动缓慢的栖底生物,认为有可乘之机,从而成功上鱼。钓法千变万化,我们可以利用手中的拟饵创造万般可能。

随着对路亚的深入了解,让我印象中的亮片,从新手练习抛投的利器,转而变成一个远投反应饵,然后随着接触到更多种类的亮片,我体会到一种钓组正演变成多重分支,适应不同情况,我不再轻易对一种拟饵做出定义,因为路亚在发展,我们在成长。

盛夏季节的路亚作钓方向分析


随着春季的悄然离去之后,作钓过程中 湖水两岸边树上的蝉鸣 身上一层层晒黑的肤色 还有炽烈的阳光 告诉了我们,又是一年中最让钓手又爱又恨得季节来临了盛夏时节。

当我们解开拴船的绳索后,船儿慢慢开出到开阔的水面 我们看到:

有时候水位高涨,树丛都被雨后猛涨的水位浸泡在水中,障碍变的多的无法区分真假,仿佛每一颗树木下都有我们期待的它们在等待。

有时候因为大旱的原因,下游农田需要灌溉,湖水会在几日内爆降数米,那一个前几日还爆拉的树丛障碍转眼就在我们头顶至上,留下的它身下的层层碎石,而那些鱼儿 早已不知去向。

有时候艳阳高照 烈日似火,水面温度从清晨太阳还没有出来的时候 就开始就持续保持在30摄氏度之上,整个湖面仿佛突然安静了,我们反复拖拉的计划好的水面系也不能唤起那些沉睡的鱼儿,水面下好像空空如也。

还有时候,夏季的天气会和你开起玩笑,我们来不及返航就会在几分钟内被暴雨完全浇透,雨滴如倾盆般落下,整个湖面在雨后散发着潮湿的蒸汽。

不论我们处在何种钓技水平和思路理解的阶段,我们都会做出自己的选择,来走出自己的方向。我分享出我目前的理解 大家探讨交流:

夏季决定鱼的位置的关键,核心思路就在于对于水温的判断。首级条件是水温之下,有次级条件,次级条件影响水温,且并存越多,鱼存在的可能性或者说密度就更大,我们越容易找到他们。

次级条件他们分别是:深度、障碍、结构、主湖距离、光的朝向(山体阴影面) 风向、新水来源。无论是哪一种钓场 我们都可以找到以上一条或者数条次要条件并存的情况 在原则上来说,这就像是一种数学组合的方式。

而选择的方法也很简单,我们找到那些对我们有利的条件,然后分析出哪一种环境拥有更多的有利条件,然后下一步我们就会排列出我们作钓过程的优先等级

此处为南沙湖某处 省略掉细节湾位的概括 近似实际场景 并非小范围湾位,方便起见 假设图中水域面积200亩。

当我们第一次踏上这样的陌生的湖面的时候,我们凭肉眼和经验可以判断一部分水深。它们简单而明了,有经验的钓手完全可以凭水色察觉出水深的变化,然而这仅仅是这个湖面很小的一部分区域而已,如下图,我们有了更深一层的判断和了解,但是也非常优先,我们可以凭借客观的条件分析出近岸处的部分浅水的水深。

岸边肉眼可以看见1。5米深度的区域,在炎热的夏季里,从深度的角度来说它是不够的,他也是最容易随着日光升温而升温的区域,盛夏时节,理论上这样的区域并不会是我们的搜索重点,即使他有丰富的,茂密的障碍。(当然如果它具备充足的水草区遮蔽,且在山体阴影面,或者离主湖区不远,那么它在清晨或者傍晚时刻是值得搜索的。)

如果你是大鲈猎手,你会明白我的意思,有时候我们并不太去追求猎获的数量,甚至有时候开始有些厌烦岸边的小家伙们 无休止的简单咬口,基本上环境简单的大片浅水 深度不超过1。5米的环境在盛夏季节并没有什么嚼头,这里遇不到你心仪的对象的。这个季节你眼睛看到的 往往只是假象,耐下心来,我们一起再往深走一走吧。

这个时候我们也许需要一个探鱼器登场,当然没有也没有关系。如果你和你搭档有一名是出色的JIG选手的话,你们很快就会触摸出水底的起伏。当然,搜索类型选手也可以很快靠合适深度的搜索饵 触碰底部 来判断水深。

我不排斥科技的介入,也不完全依赖它,我会结合一部分鱼探的反馈,更多的观察山体的走向,岸边障碍的距离,以及岸边材质的变化来判断,有时候我们在探鱼器里发现上图里那样 底部一层层的褶皱,试探下,也许就会有惊喜。(鱼探的图片是春季拍的,所以温度请无视。)

由岸上绵延下来的岩石褶皱在底层趋于平淡,结合好鱼探 如果有起伏,那么我们应该重点去留意。

不出意外的话,花一些时间。我们最终能够掌握湖体大体的深度。脑海中的水域深度的图像会慢慢变得清晰出来。

然而这些基础信息在大型水域里远远不够,真正的考验在下面才会开始。

让我们加入南北方向和阳光方向,于是我们找到了湖面中的三个背阴的段落,它们每一段都可能有数百米长度,我们不能同时快速的完成搜索,必须有所选择。

A点具备次要条件中的:光线条件(背阴)

B点具备次要条件中的:光线条件(背阴) 障碍树丛区域 崖壁山体结构 以及部分深度

C点具备次要条件中的:光线条件(背阴) 障碍树丛区域 崖壁山体结构 深度 以及最重要的 深水主湖距离近。

如果是我本人会按照这个夏季的理解,会从C点开始垂直深度的作钓。

重要程度来说的话:C大于B大于A。

而如果我们再加入新水来源和水草障碍的话 情况会怎么样呢?

当A点同时又具备了草区和新水来源后 ,它无疑就会在有利的次要条件中又重新占有优势,水温会因为这两个要素而变化,我们就会重新考虑和编排我们的搜索顺序。

这样的话,我的顺序就会变成A大于C大于B

这个公式的意思就是,我们要找更多的有利的次要条件理性的去选择合适的,大鲈存在可能性更大的方向。

好吧,亲爱的伙计,不知道你是否明白我的这一整章里要表达的整体意思,我的意思是我们钓的开放一些,从另一种角度去宏观些看这个钓场,也许作钓会变的更加简单。如果并没有完全理解也没有关系。我打算再后面几章里再表达一部分我的夏季理解及用饵,然后我们分成崖壁结构、草区障碍、山体尖角、探鱼器操作 等细节,再详细聊聊吧。

最后,最欢迎的还是希望有不同风格的钓手都来聊聊自己的夏季思路,交流下不同的思路。

路亚根钓底栖鱼的鱼种特性及钓具的配备


在路亚钓法中的根钓,是日本语的叫法,其原意为专门针对一种叫{アイナメ}的鱼,该鱼我在国内未有钓获过,大概是南中国海没有这种鱼吧。然而,我学习路亚以前,也对底栖鱼性的鱼特别钟爱,其主要原因只有一个:底栖鱼都比较好吃,特别有鱼味,且价格高昂,平常不舍得买来吃。在一次出海的费用已定了的前题下,贪嘴的我自然对底栖鱼情有独钟,列入专门研究对象,也因此小有心得,但以前用真饵钓底栖鱼都以船钓手丝为主,岸钓手丝可攻击范围比较窄,且以前也没有专用竿,不能快速起鱼,因此必需船钓。自学习路亚以来,基于以前对底栖鱼的认识比较多的基础,当然地对比较对口的日本的根钓法比较专心学习,便有了些许认识,与大家共同分享学习。

既然那种鱼我们中国没有,于是乎我觉得应该改成底栖鱼钓法比较合适!

底栖鱼钓法的鱼种特性和标点选择

首先我们先定义一下什么特性的鱼归纳为我所说的底栖鱼;1:具有定居特性;2:具有爱栖息在水底与障碍附近伏击型的鱼。现在让我们了解一下典型的底栖鱼包括有哪些,淡水中,比较明显有底栖鱼特色的有如下几种:鳜鱼,虾虎鱼,鲶鱼,淡水石班,以及在正常水温下的罗非。海水中比较典型的有:由类{鱼字傍加一个由字,典型鱼有石狗公,黑头,石祟}各种石班,红由,黑鲷,苏眉,等等,{因海水底栖鱼种太多,不能一一列举}

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底栖鱼有哪些栖息特性。一般来说,底栖鱼多数爱栖息在障碍内或附近,且流水越不好,藏得越深,反之,潮汐流水好,鱼的活性越好,它会离开栖息地越远觅食。之前我说过它们有定居性,但并不代表它一辈子都呆在一个地方,只是相对来说,它不大作远程迁徙而已。

以石班鱼为例,它小时候,会找一个相对也小的障碍洞穴,方便它藏身,且这个洞穴的一定范围内算是它的地盘,一切进入这个范围的生物,小的,吃掉或驱逐,大的,被吃掉或被驱逐,为了减少被吃掉或被驱逐的基率,它所选择的地盘会在相对比较浅的地方。因为水浅,大鱼不会去,只要在潮水退尽时,洞穴内还能保持湿润,它便能生存;它慢慢地长,它也慢慢地迁移到更大更适合的洞穴,且也会慢慢向深水移动,且它的地盘也扩展到越大,因为它越来越强壮,不再惧怕大鱼的攻击。

因此,我们针对钓底栖鱼总结出一点小规律:

1:一个洞穴只有一条鱼;

2:再浅的水,也会有鱼;

3:大鱼都在深且有障碍洞穴能藏身的地方。

4:最大最强壮的鱼都占据着最好最有利的位置。就像有权有势的人占据着背山面海的豪宅一样!

了解了底栖鱼的栖息习性后,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它的攻击特性:相对来说,底栖鱼的口裂都比较大,吃食凶猛,咬东西都是一口闷!但它们有一个最大特点,它会在洞穴口或附近悬浮,当猎物经过,它便会冲出来咬,无论咬不咬得住猎物,都会马上回头躲回洞内。假如它知道受到攻击,它会躲藏在石洞内,张大腮盖顶住岩石,此时要拉它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假如我们扬竿的速度慢,或顶不住鱼力的话,一旦让它钻入石洞,线便会被岩石割断。或者根本拉不出来,像挂底一样了。

针对以上情况,作钓底栖鱼类,我们选择的钓场也心中有底了。

1:先选择有障碍且流水相对畅通的地方;

2:越大的结构纵深,藏鱼越多也越大。

3:礁石浅水区也有鱼。

俗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说到工具,我必须先表明一下我个人的心思与立场。我本人为一个实战主义者,在我的心中,没有哪个牌子哪个竿轮是不好的,也没有哪个是最好的,只有刚好适合某一个钓法与用途的。也就是说,没有神器!

根钓钓法的钓具选择:

底栖鱼{根鱼}钓法中工具的选择之前,我们先细化一下。首先细化的为鱼种,我们所居住的城市,附近能常去的地方中,有哪些鱼种适合使用根钓法为主攻?我们先分析出来例如我居住广东中山珠海附近,淡水中能使用根钓法的虾虎,鲶鱼,罗非,黄鳍鲷{黄鳍鲷是半咸半淡水中的鱼,所以归哪一边都可以}。;海水中,能适合的鱼种有石班,石狗公,石祟,鲷类。;第二要细化的,是在我们能常去的钓场中去选择一到两种鱼为主攻对像,例如我的主攻对像为鲷类与石班,第三要再细化的,我们常去的,主攻的对像鱼的常见体型!最后要考虑的,我自己的经济。综合以上的条件,我们才去考虑配置什么工具,这样才比较理智!

现在我们再细分一下根钓用具:主要以大,中,小型来针对大中小型的鱼。

首先说下小根竿

主要对像为:虾虎,小罗非,石狗,石祟,小鲷,牛鳅,小黑头,小石班等一切浅水区域内底栖鱼。因为它们体型小,力量也不大,所以配用的竿,轮,线,饵,铅都会小巧。但因为海钓站在礁石上,周围都乱石盘礁交错,我们在中鱼后,都要长一点的竿子才好隔着脚边的礁石飞鱼出来。

因此,一般上礁用的小根竿都选用7尺6以上的竿子,{港口内可适当用短一点,以利于控饵以及携带};8尺为最常用竿[2.4米],因为配用的线,饵,铅都偏小,我们不可能选很粗很硬的竿,这样会没有手感。多选用LUL的快调竿。

{这里要说明一下:LUL只说明竿的大概软硬度,但在哪个位置软?在哪个位置硬?原则上讲,竿子的快与慢等于我们以前玩手竿所说的28调,37调,55调等,快竿感应度好,就竿尖软,中以上腰有力,准确来说就叫快竿,就多数为37调,28调。其代表作为软虫专用竿;而慢竿多为55 46调,表现为整体强度高,不易断,中鱼以后会弯到手柄!只要在无障碍区中鱼,竿的粘性强,鱼不易利用暴发力挣脱钩子或断竿,其多用于硬饵竿,铁板竿,放流专用竿等。}

因小根钓也选用小软虫作为主打用饵,所以小根竿多表现为软而快调性的竿子,也比一般的溪流竿,马口专用竿快!因为溪流竿一般都是硬饵竿;也长得多,轮子的配合,尽量选用高速比的,当然,也要考虑重量与竿子的配合,现今高速的小轮非常难买到,能买到的,都是非常贵的高档轮,我可买不起。所以,我一般会用偏大一点的轮子{例如2000型},以利于快速收线,让鱼贴着水面飞速收回来,不给它钻底的机会。

线的选择

我会选用0.60.8的PE线接23号碳前导三米左右,港澳地区的人因多在港湾内钓小石狗,所以会用到0。3的PE。我个人不推荐。主要那个线太细,非常易断,又贵,伤不起。我就不认为以石狗的凶悍性要用到那么极至的线来增加灵敏度。换一个角度来说,港澳那边的放流意识很强,在鱼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尽量使用细线,软竿。等于把鱼放大了来钓,增加玩味,增加手感,这也是对的!

再说中根竿

原则上中根竿可以用任何mmh的中快调的路亚竿来代替,但还是要求长一点,但不能长到像小根那么长,因为8尺的竿子如加强碳布的话,竿子前重后轻,控制软虫可以,对控制铅笔来说有难度,做得出动作也会很累!所以7尺6是中根竿的黄金尺寸,再长不好控饵,再短不利于在礁石上起鱼。

专业的中根竿其实只是一支加长版的中型软虫专用竿!它灵活,偏强,只要你加强练习一下控饵以及控鱼的技术,可以说是一支万能竿,能涵盖一般钓场使用一切软硬饵的钓竿。轻型铁板也可以用它!一般十斤左右的鲈鱼以及三斤以内的石班,一点问题都没有!

大根竿

这可是非常兴奋的一个词!大家试想一下,人站在防波堤上或乱石丛中,几乎站稳都困难的前题下,以1/4秒的速度扬竿中五六斤的大石班鱼,并且把鱼头直接顶离水面,以救火的速度飞快摇轮收到脚边,再一手提住前导线把鱼提上来。整个过程几秒内一气呵成!重点要求在鱼反应过来之前提离底不让它有钻底的机会,并把鱼头提离水让它呼吸困难且不给它发力的机会!这个过程只要有任何的过失,就会增加成功的难度!或者几乎一定失败。

因此,专业的大根竿应该有如下的性能指标:1:非常灵敏的竿,感觉传递必须非常好;2:强劲的中腰与引拔力;3:8尺左右的强竿做到尽量轻!说到这有人会想到雷强竿,但雷强竿不可以用来作大根用,因本身设计的针对性不同,雷强竿的尖子很硬,操作水面的雷蛙可以,操控在水下十多米深的软饵的话,竿尖触感上不能达到大根的灵敏度。且雷竿的硬是死硬,强强对垒的硬。且海钓还有流水的影响,饵与铅又在乱石丛中,流水会带动铅冲进洞穴内也不知道,触感传递不强的话,增加铅卡石等挂底的机会。

大根竿中可以分为两款竿,一款是只有8尺8。3尺的软饵专用竿;一款为9尺11尺的硬饵专用竿,{防波堤专用竿},原则上两款竿的性能上是几乎一样的,软虫专用竿还要更快一些。其它分别是长度,当竿子的长度超过了8。3尺后,要操控软饵基本不可以,完全没有触感了,但在防波堤上单纯以顶鱼离底好顶来说,当然竿子越长越好,一寸长一寸强嘛,因此9尺以上的大根竿都只能使用硬饵,例如胖子,米诺。

因为它只需要抛出去,收回来就可以了,偶尔的抽一下饵也还不算太辛苦,但这类竿子长,就不太可能做到像8尺的软饵大根竿那个扬竿速度与辐度了,因那么长的竿子,根本不是以速度见长,单纯以腕力加腰力扬竿,单单鱼的体重已有五六斤,加上它的蛮力,手腕不太可能承受这个力度,自然速度慢了半拍。但尽管慢了半拍,它会像雷强竿一样以强度与长度来与鱼周旋。这个周旋的过程当然也可能让鱼有入石的机会。

我个人比较偏爱用软饵大根竿,钟爱它的那份速度与力量结合的快感。但使用软虫大根竿,对钓手的反应要求以及扬竿技术要求较高,且必须练成条件反射的大辐度扬竿动作才能达到要求。我想,习惯玩鲈鱼重障技法的钓友应该会非常钟爱且明白这个过程带来的快感!

该说轮子了。

小根竿的配轮就不用说了,因为用那么轻的饵当然首选纺车轮,当下日本也生产枪柄小根竿,我觉得是多余的,因为水滴等轮子的长处根本不在于抛投轻饵。中根竿有直柄也有枪柄;性能一样,但个人经验来说,是用水滴{或鼓轮}比较少跑鱼!

因为当使用纺车,如比较大的鱼时,竿子弓住鱼了,但摇手柄摇不动!因为它的导线规与线杯之间形成一个直角,必须要全身发力向后拉,再快速向前的同时飞快摇轮收线,这时问题出来了,当我们回身收线的同时,鱼也会感觉到力没那么强,这个时候会马上钻底了,请大家注意,我们是岸钓!

假设我使用纺车,一手一手的拉鱼回来的同时,水是越来越浅的!也就是鱼越来越接近水底!我们使用纺车轮钓大型石班鱼常常遇到的是,鱼来到脚边才钻石绕石割断线!{我想在这个位置断线的经历,生活在港澳的钓友一定丰富吧,港澳的钓友因受矶钓的影响比较大,都爱使用纺车,不论矶钓或假饵,只要使用纺车轮,在这个节骨眼上断线的基率就一定高!所以也形成他们使用到8000型的纺车轮来钓防波堤的了,轮重累呀!}

如使用水滴或鼓轮就没有这个一手一手拉鱼的过程,只要你的轮子刹车力足够强,除非鱼锁死了也出很长的线,只要不出线,轮子的手柄就能收得动!我们给鱼的力是永远最强的,不存在一紧一松的收线过程,这个是最大的关键。

如此说来,大根竿的用轮就不言而喻,当然最好使用质量强劲的水滴或鼓轮!但有一点,无论使用什么轮,尽量在得到较强刹车力的前题下尽量选用高速轮,越快越好{这是个矛盾结合体}因为快一些就成功的机会大一些。我个人建议选用7KG10KG刹车力以上,速比7:1以上的。这类轮子比较难找,我都是选买高速轮回来改装刹车力的,当然,比较易损坏轮子了。

说到用线

当然使用PE加碳前导了,为了更细的线径,我使用8股的PE。前导的搭配呢,则给人反常的感觉了,例如我使用8股1号{20磅}的PE,最少接5号的碳前导以上,有时会接8号!前导长约三米以上,有时会去到五米,主要看钓场的石的大小与纵深来决定。这时前导的主要用途在于防磨防割线,假如挂底了,拉断的也很大机会是PE。当然,当我们挂底了要决定拉断时,也可以像鱼一样把线在岩石上左右移动割断前导,以减少绑前导的机率。

说到用饵

大体上什么饵都会用到,软硬兼施,用饵的选择权在于鱼,在于钓场!只要能达到让饵呈现在你目标标点内就可以。铁板也可敲底跳底钓石班,如果我们的站位是直崖且急流的话,没有什么饵比铁板来得直接到达鱼面前!钓鱼不要死脑筋。

最后总结:一切用具的选择都是鱼的特性以及钓场的特点决定的!决定什么工具,是鱼与钓场,不是你与我!我们考虑的主要是自已的经济结合常去的钓场与常钓的鱼的决定。

详细解说路亚竿的构造与特性


若就现代工业科技的观点而言,也许有人会认为制作钓竿并非是一项高技术与高精度的产业,似乎不存在人们所想象的傲人之处,如果相较于高尔夫球杆的制作工序来看,钓竿是着重于单向拉力的考量的,在卷制技术层面看似比较单纯,而高尔夫球杆则需要顾及杆身扭力,使得卷制工艺较为繁复。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这二者使用途径迥异,故夏虫不可语冰,高尔夫球杆将小白球击出后,基本上球杆就完成了任务,游戏也定局了,而钓竿得随时承担不同的任务,比如在将饵抛出的那一刻,恰好是进入游戏的重点。

假如只是将鱼竿界定为获取鱼获的简单功用,那么人们会在选购鱼竿时以价格作为首要考量,再去关注其他方面的问题,或者是透过各种渠道咨询,也许在收集了一大堆意见后,结果仍是以自己能够接受的价格购买钓竿,只要能上鱼不断竿,也就这么使用下去。为什么钓鱼竿在市场上的价格,会存在那么明显的差距?我们若是就最基本的层面来看待钓竿的价值,将它们竿身上的专业制作(know how)工序都各自除去的话,那即便是价格高的钓竿,抑或是普通钓竿,其所剩下的物资价值可能就都相差无几。因为,这所谓的物资价值并不具备隐藏在钓竿里的特性(灵魂)。

构建一把路亚竿,基本上是以裸竿为主体,再配置上导线环、轮座和握把,这些都是能看得见的部分,我们不妨称之为硬件;而经过组合生成的强度级别(power)、反发力(backbone)、调性(action)等因素,我们称之为软件部分。这其中的重点是需要通过一定的知识与设计能力,加上不断的实际测试,才能取得硬件和软件的最佳平衡,况且越是优质的配件,越需要丰富的知识和优良的设计理念,否则再好的材料也发挥不出其应有的效果。一把钓竿的诞生和质量的好坏,往往是由看似简单而生产过程又十分繁复的裸竿开始的。从钓竿的工具性角度而言,其所具备的内涵价值(软体)远超过它的外观(硬体)。因此,我们不妨绕开价格、调性、外观等在市场交易中的老话题,试着换个角度,先了解钓竿的物理性质,以及竿身运动原理,这样我们就会比较容易明白钓竿的实质意义,并解开钓鱼竿价值和价格的迷思。

钓竿的物理性质和运动原理,虽说大多是些简单易懂的道理,然而却与钓竿的实际用途息息相关。比如,抛投时若不是透过肢体、肌肉的运作,赋予驱使竿身运动的能力,饵体就不具备飞行的动力源;同样的抛投及控饵的方式,若是使用不同弹性的竿子,肯定也会出现不同的效果,这与竿先运动节奏有关,就是一般竿身所标识的Action这个名词;另外,在搏大鱼的紧张刺激过程中,我们能明显感觉到与鱼对峙的力道,过些时候鱼就失去了对抗的能力,这就是竿身的弹性作用在搏鱼过程中所发挥出的效能,能够巧妙地化解掉鱼儿狂烈的拼劲。竿身承受外力拖拽的能力(power),受力后产生对应的反拨力,俗称竿身腰力(backbone)。透过诸如此类的相关知识,多少能帮助大家领略钓竿各功能的来龙去脉,而当我们更加了解手上的钓竿之后,到底能为自己做些什么呢?

弹性

弹性是竿身受力运动所产生出的物理现象。关于弹性,有人可能会说:木棍、竹竿也都是有弹性的。木棍、竹竿确实具有某种程度的弹性,但即便是同类植物,生长在不同的环境,长成后也会出现弹性上的差异,况且,这都是植物与生俱来的弹性,与钓竿那种人为塑造的弹性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各种卷制竿身的纤维编织材料,在选材加工制作前,大抵上就已经被设定了质量和用途,不同类型和级数的碳布,肯定具备不同的条件,制竿设计师选取合适的碳布,才能设计出各款钓竿的使用功能。

竿身弹性,是由人为塑造而来的钓竿个性,也就是竿身受力后所表现出的弯曲现象,并对应以同样的力道使竿身一直摆动到恢复原状。如此简单地说明弹性,也许会让大家误以为只是单纯的摆动。事实上,弹性是随时与竿身保持紧密互动的,并左右着钓竿的运动规律,这是钓竿功能和用途所具备的条件,而划分出功能和质量的级数,是玩家选择和评估的参考值。

弹性物理性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显示钓竿弹性的最简单方式,就是让它受力弯曲,它所受到的外力强度与弯曲的程度成正比,这在物理学定义为作用力。与此同时,竿身也会产生出一股反方向的作用力,而且是同样强度的抗阻力(反作用力),这情况就像是发力拉开弹簧,越是想要将它拉开些,就得花上更多的力气,也越能感觉出回缩力随之变大。这两股相生相应的对立力量,在竿身运动过程中还会衍生出反拨力和恢复力,如何将这些力在竿身上取得平衡,就成为设计专用钓竿不可或缺的要项,当然,还得考虑到与其他配件取得协调,比如导线环的合理配置。

竿身上反拨力和恢复力所产生的作用,就是所谓的弹性强度和速率。在竿身受力弯曲的同时,容纳能量形成的能力(反拨力),例如抛投拟饵或搏鱼的力道,在竿身受力中止或减弱或消失的时候,竿身自然就会出现反弹现象,随之而来的是消耗反拨力的力量,这股因储蓄能量而产生的恢复力,趋使竿子向原状恢复的能量,形成两股互相对应的正比能力。换句话讲,等于是竿身得到多强的反拨力,自然就会对应产生相等的恢复力。搏鱼时,鱼用了多少牵动钓竿的力气(作用力),相对地,就会承受同样强度的反作用力,进而起到直接消耗掉鱼儿体能的作用。

反拨力与恢复力

恢复力是一种负功性质的力,在竿身上的作用效果是使竿体回到平衡位置,所以竿身弹性其实就是反拨力和恢复力的合成体。讨论反拨力和恢复力的意义,是这两股相互抵触的力量从竿身弯曲到恢复原状的过程,所显示的是弹性质量(强度、速率、动态等),这肯定与抛投、控饵的效果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直接关系。比如,在准备抛投时所做的挥竿动作,不就是透过肢体与钓竿的运动,让竿身载重而受力弯曲,使反拨力增强化为被抛投物体的动能,以握竿的手来感觉反拨力的能量,运用为各种抛投目的之参考值。所以,竿身弹性(action)不同的钓竿,即便都处于同样的受力条件,在抛投、控饵、刺鱼、搏鱼的时候,也会显现出各式各样的结果。

竿身弹性速率越慢,回弹慢启动初速度也越小,传输给拟饵飞行的动能,同样也较慢,这使得拟饵的飞行速度和飞行距离也随之受限;弹性速率越快,竿先反复振动次数越少,相对的传输动能较快,加速度也同时跟着变大,加速度跟启动速度成正比,加速度越大的情况下,拟饵飞行的速度就会更快,从而得到更远的飞行距离,此外在控饵过程中,拟饵的反应动作也较为及时。例如,胖子竿(crank rod)的特性就是竿身受力后完全弯曲较缓,将能量储存到竿身的速度也较慢,当受力不存在时,所出现的反弹能力也就相对较缓,从而契合以胖子(crank bait)来作钓的条件。

结语

弹性在竿身上始终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提供投送拟饵所需的动能,还要赋予操控拟饵的适当力道。扬竿刺鱼时,路亚竿需要提供能够使钩尖刺穿鱼嘴的力量;遛鱼时,路亚竿又要在竿尖和鱼嘴之间维持钓线张力,既让鱼钩牢牢地附着在鱼嘴上,又消耗掉大鱼继续拼搏的体能,巧妙地化解断线跑鱼的危机。就是作用力的形成与转换,让我们享受到更多的垂钓乐趣。若要将拟饵抛得远、抛得准,除了具备正确的抛投姿势和技巧之外,钓竿质量也同样是个重要的角色。在下一期文章中,我们将从抛投的角度继续与广大读者探讨关于钓竿弹性的更深层的意义及奥妙!

详解不同水域路亚罗非鱼的技巧


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非鲫、越南鱼、南洋鲫等。被誉为未来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通常生活于淡水中,也能生活于不同盐份含量的咸水中,也可以存活于湖,河,池塘的浅水中。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面积狭小之水域中亦能繁殖,甚至在水稻田里能够生长,且对溶氧较少之水有极强之适应性。绝大部分罗非鱼是杂食性,常吃水中植物和碎物。

池塘:泛指一般的野池或人工池,这种水域的特点是水偏青绿色到黑绿色,水越青绿则表示水质越清,水面平静、周边有水草。可以选择5cm软虫、汤匙、旋转亮片、5克以下的毛钩。钓罗非鱼宜用7克以下的旋转亮片,3克或5克最佳,因为罗非鱼口小;选闪亮的转翅,钩子上有毛的那种,颜色以 红色及金黄色为佳。抛出去落水后,先做一个抽竿动作让旋转亮片动起来,再慢慢回线。毛钩多用金葱丝、反光片做成的小虫,这对漫游在中上水层的罗非鱼有很大 的吸引力。抛投时选择有草丛或水草堆的地方,有时几乎是落水就被截杀。若发现岸边有小鱼游动,也可使用5cm以下的小型米诺。在这种区域使用的米诺要选择 高亮颜色,如白色、红色及金色,容易被罗非鱼发现。

水库或湖泊:这种地方由于水域宽广,要尽量可能找有鱼群的地方。罗非鱼一般常出现在岸 边浅水处,最好绕湖一圈观察每个地方的水域状况,只要发现水底不平并有枯木或水草(浮萍或莲花)的地方,即可能藏有鱼群,可以选择Spoon汤匙、5克旋 转亮片及毛钩。用Spoon汤匙应选3cm长度以内的金色或其他闪光性好的路亚。路钓时,因汤匙路亚下沉速度慢,卷动时不宜太快,可以做到二到三下抽竿动 作,让路亚在水中出现如昆虫乱游的动作,以吸引罗非鱼来咬饵。如果发现水域中有小鱼,则使用小型米诺。米诺宜选3cm-4cm大小的小胖米诺,这种路亚深 得罗非鱼青睐,一定要让米诺做出摇摆的动作,吸引罗非鱼发起攻击。

小河或沟渠:说到小河,前提一定是水质较为浑浊的,沟渠当然也包括排水沟或灌溉用的水渠,在这种水域路钓,选用毛钩最佳,再有就是5cm软 虫,Spoon汤匙及5克旋转亮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小水沟流进主流的地方,聚集了一大群罗非鱼,这时不管你使用什么路亚,它们都不会感兴趣,原因是 它们正忙着吸食水流中的小生物,例如白线虫或红虫等。这时,可以绑一个小浮标,子线尾结数支毛钩或缠有棉线的钩子,利用自重抛到水沟的上游,顺水而下,罗 非鱼会去吸食,有时可以一次路数尾。

溪流:溪流的水大多较清澈,在这种水域无论使用Spoon汤匙、5克旋转亮片还是米诺,罗非鱼都不会感兴趣,而是用5克以下的毛钩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毛钩除了以飞虫为模拟的形态外,也可使用绿色羽毛绑制的青苔毛钩,效果相当不错。

海岸:罗非鱼大多在浅岸栖息,在水深1.5米以内的钓点,宜选汤匙型路亚,旋转亮片和小型摇摆路亚。匙型路亚选重3-7克,长3-4cm,颜色选金色或银色 的产品。旋转亮片选重5-7克,长度4-5cm,光线反射好的产品。小型摇摆路亚选重5-7克,长5cm,泳层使用范围在30-50cm深度的产品。水深 超过1.5米的钓点,用鱼型路亚和摇摆路亚。鱼型路亚选选长5-7cm,重5-9克的。摇摆路亚用长5-7cm,重量7-12克的,适合慢速搜索底层鱼群。

自然水域路亚鲈鱼的技巧


玩BASS,我们常常说需要精准抛投,找到鱼的精确位置,这从饵落水到下沉,到运动,到收回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样的想法让我很长一段时间拘泥于关注钓场某个角落的小环境。

然而通过最近几场LTW的作钓,和反复观看托马斯的视频,让我对路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回想前年贝克力大师赛的时候,王老师曾经在赛场提示过一些,但是当时的我并没有理解他的意思。现今回想起来,发现我应该把关注的点扩展到面,应该注意钓场环境。

因身处上海,也有家庭和工作的牵绊,所以我作钓的钓场几乎是江浙周边的一些赛场,随风、仑山、拓野,还有梁宏之类的新兴钓场。

我们在出发之前都会了解这些钓场的大致地理环境,找出共同点。但是一进入钓场,往往由于经验不足,导致只能在一贯作钓的水层和抛投位置等下竿。现在看来,这只能是思路的一部分,我们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大环境!我们只是凭着经验,在曾经出鱼的位置花更多的时间去磨鱼,这未尝不可。但鱼也是有生命的,它遵循的规则,会导致它随季节、水温等一系列因素进行迁徙,只打几个点的钓手,我相信不可能有非常稳定的发挥,而我们要想玩好路亚,必须把自己化身为鱼!

我会先对钓场基本结构进行分析。一般我们周边的山体水库,平原水库以及湿地结构相对较多。山体水库结构多,植被相对少,会以硬结构为主。水下结构主要由灌木枯枝、石堆等组成。在出入水口或个别弯角会存在浅滩,总体深浅落差大,水深会高于平原水库,所以水能见度相对比较高。由于地理位置靠近海边,又有山峰遮挡,风向不稳定。同时山峰会遮挡阳光,所以季节不同,山阳面和阴面受到的照射时间也不同,这会导致鱼聚集的位置发生改变。

再说平原结构水库,这类的水库普遍水深落差相对比较小,较深的位置比较少。此类水库最大的特点就是植被丰富。大量的水草生长在岸边甚至水中间,这给鲈鱼提供了庇护。由于没有高大的山峰遮挡,日照基本稳定,水温就比较容易受季节和风的影响。由于水深不深,又是泥底结构,所以水色一般偏混,能见度较低。
湿地结构的水库,在很大程度上比较接近平原水库。泥底,水不深植被丰富,但是周边的湿地一般建成了公园,所以游船对鱼的影响也比较大。

前文提到,我们针对一个点进行作钓,往往受到天气变化,人为因素等影响,上一次出鱼的位置,等到真正比赛的时候,往往不是非常理想,钓手的判断都会大同小异,所以我们在比赛中,可能需要反其道而行,忘记你的经验。根据大神们常年经验总结出来的结果,考虑人为因素的影响,以讲道理的鱼为目标,反而可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大家都知道,现在已入秋,在这个季节里,鲈鱼要做的事情,就是储存能量,为过冬做好准备。经过一个夏季的休整,鱼的活性也渐渐提高,考虑到鲈鱼是伏击型鱼类,它们会等在一个比较有利的位置,等待路过的美食,突然发动攻击。那么在这个季节寻找鲈鱼,就要考虑到几个关键点。首先是饵鱼,这个季节饵鱼会出现在哪些位置?

山体结构的水库:饵鱼常常会在为数不多的植被附近徘徊,或者成群巡游在岸边,等待水上落下的美食,那么我们的猎手呢?悬崖边的石堆、硬结构、倒树下、水中沉溺的树枝等无疑是鲈鱼最好的躲藏位置。此时他们不能紧贴岸边,因为那会被空中的猎食者发现,也会吓跑前来觅食的小鱼,他们更有可能躲在随时能发现小鱼,并且有足够体力发动攻击的位置。一般来说这种位置,很可能出现在离岸不远的地方。水下一些中等的石块和枯枝能满足它们的需求。

平原结构的水库:水中植被众多,厚厚的草垫恐怕是鲈鱼最好的选择了。在水草附近巡游的小鱼很难发现水草中正有一双眼睛在紧盯它们。同时厚厚的草垫还可以减缓风带来的水浪,从而减缓水流,较少体温下降带来的能量消耗。更激进一些的鲈鱼会寻找靠近铧尖的位置。依靠水中不高的铧尖,隐藏自己的行踪,被风浪逼迫潜入水中的小鱼,往往很难逃脱它们的追捕,如果遇到危险,或遇到天气突变,鲈鱼还能尽快躲进深水可进可退的完美位置。

湿地结构:鲈鱼喜欢靠在人造的岸堤边。前文提到,周边的钓场大多为公园,所以一些景观岸堤,就成了鲈鱼最好的伪装位置。湿地结构的河道普遍不宽,游船来来往往,对于伏击型猎手来说,水面上过于喧闹,它们被迫靠近岸边的木桩,以获得一丝宁静,同时受到惊吓的小鱼也会和它们一样被赶到岸边。坐等美食上门,简直没有比这更开心的事了。湿地的岸上植物比较多,能有效阻挡风直接吹到水面,引起大浪,所以鲈鱼也会选择和平原结构一样的重草下方位置,等待时机。钓过湿地的钓手一定都会有一个体会,那就是湿地结构内的鲈鱼会比较分散,他们能躲藏的地方太多,哪儿看起来都像标点,但是只有少数地方有鱼,所以湿地结构是非常考验钓手心理和体力的钓场。

分析了不同之处,我们来看看相似的地方。由于上海处于亚热带地区,四季分明,这对鲈鱼来说,四季会有截然不同的表现。同时季节带来的整体温度变化,在很多时候,并没有光照带来的变化明显。同一个水库内,南北位置不同,鲈鱼产卵以及猎食等习性也会相差2周甚至4周以上。以产卵季的拓野为例,初春的拓野,最深处的鲈鱼会比靠近码头的鲈鱼更早进入产卵季,同时产卵后期也是一样。

同样是产卵季,水库中不止光照、温度,还有植被也是极为关键的因素。不同植被提供的条件不同,以仑山来说,缓坡上接近草边的鲈鱼会比芦苇内躲藏的鲈鱼更早进入产卵季。

我以产卵为例,因为那是我们从钓到的鱼上最容易判断鱼的阶段性标签。每个季节,不同水库,不同位置的鲈鱼都会产生各自的变化,就像我们每个在不同环境生长的人,有不一样的性格一样。

我们周边的钓场,都是以人为放鱼养殖为主的,所以新鱼,老鱼之间的差异当然也会很大。鲈鱼的世界可没有先来后到,从来都是强者为王。更具野性的鱼,抢夺更好的位置,为自己的生存提供可能行。更有经验的鱼,比新鱼更早做好身体上的准备。

所以我们进入一个钓场,不是拿起竿子准备作钓,而是先给自己5分钟观察一下这个钓场的大环境,找出最有可能藏鱼的区域,再逐渐缩小你的搜索范围,相信一定能获得更好的收获。

参加比赛的路亚大师们,他们都会找到最有可能的区域。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反过来想想,人为的影响让鲈鱼更加警惕,那我就去找那些特立独行的鲈鱼,它们受人为影响最小,相对那些被拟饵落水声烦到极致的鲈鱼来说,它们更讲道理。

路亚技巧之鳜鱼的冬季作钓模式


面临寒冷的冬季,可能很多钓友会说:冬天太冷!鱼口不好!不想出去吹西北风!

冬,苍白、凄冷但也孕育着新的希望。冬钓是一种素面风骨,钓者以竿为笔、以冬为卷、以寒风泼墨,勾勒出淳厚、苍拙的韵味,一种落拓不羁、于浑然朦胧中彰显生命力度的超脱境界,冬钓将钓鱼人的活力与热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对于南方的鳜鱼来说,冬季并不代表钓不到鱼,或者鱼不好钓。其实,在于我们有没有那份心,有没有选对作钓模式。今天就和大家谈谈,我在桂林这几年,冬天作钓鳜鱼的模式。

一、作钓的心理模式

应对天气的心理模式:冬季,北风呼啸,光是上下班都常常吹得人手麻脚痛,头晕眼蒙,更别说要跑到深山野岭里去钓鱼了。冬钓,需要的是很大的热情,超凡的勇气,咬紧牙关的坚毅,也需要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悠然的情怀。寒冷的冬天对路亚人来说,不仅仅只是身体素质上的考验,更是心理境界提升的一次磨炼。历经过狂风严寒的路亚人,更具有韧性。

应对鱼情的心理模式:冬季的鱼,都潜入深水,标点很难找。主要原因在于鱼儿的活性不高,即使你的诱饵落入到它的眼前,它没有咬上一口,你可能就会认为此处无鱼、不是标点,从而错过了标点。所以,冬季作钓要求我们要有更多的耐心、细心对同一标点尝试不同的鱼饵和不同的手法。越是急躁,越容易错失标点。

二、装备的选择模式

由于冬季,鳜鱼多喜藏身于十几到几十米深水区的树桩、石缝里,所以,装备方面主要选择针对障碍区路鳜的装备搭配为主。

卷线器:无论是水滴还是纺车,选择高速比的卷线器对于冬季模式绝对好用,高速比的卷线器缓慢摇轮即可达到比较快的收线状态,控饵舒适,且对于深水障碍区鳜鱼,可以快速将其拉离障碍区,防止鱼线缠绕在障碍物体上。

鱼竿:鱼竿选择快调或超快调的调性,一是抛投感觉比较perfect,对于冬季常用的7克以上的铅头钩单尾蛆,配合高速比的卷线器,作钓深水区完全没有压力。渔获十拿九稳,太软容易被大鱼带,进了障碍区就没戏。

三、标点的选择模式

桂林的喀斯特地貌,使得大小水域地形大都是复杂陡峭的峭壁,为鳜鱼的生长提供了先天性的优良条件。所以,很多地方都可以成为鳜鱼的藏身之地,都可以作为探索的标点。但是,冬季的鳜鱼退回深水区,所以冬季模式下,标点的探索主要以深水区为主。而深水区我们无法用肉眼观察到它的地形特征,只能选择最简单粗暴又高消耗的方式,用铅头钩一点一点贴着水底慢慢的去探。

岸路:多选择乱石滩或者泥滩的突然下降处,乱石滩适合鳜鱼藏身,但作钓比较困难,需要耐心和细心,泥滩饵拖底扬起灰尘,容易吸引鳜鱼的注意力。

船路:多选择沿着峭壁边不同水层的搜索,或者寻找树枝水草多处,使用软虫逗钓。

我的神点:落差大的泥滩中,如有大岩石,往往能在岩石的周围拉出好几条鳜鱼。

四、用饵和钓组模式

我冬季主打吉川卷尾蛆,偏软、适口性好、泳姿骚,可是容易烂不耐用,T尾鱼也可以。钓组选择德州或铅头钩。

冬天天气寒冷,水面温度低,南方的鳜鱼喜欢在底层伏击鳅鱼。一般情况下,到达钓点首选软饵类作钓。而下午水温上来了,可以适当的换亮片试试四五米水深的位置。

五、控饵的模式

开始我喜欢用铅头钩卷尾蛆,以摸清水底结构为主,落底平收。摸清楚水底后,便可换上德州,加入各种跳动。推荐落底后先大跳,吸引周围鳜鱼注意力,让鳜鱼以为是鳅鱼在换气,一般鱼活性好的话,第一下大跳就会有鱼口。后面可以做各种小跳、平拉偶尔配合大跳,精细点的操作。冬季的鳜鱼活性不高,最主要还是以逗钓的手法为主,切忌控饵太急太快。

六、控鱼的模式

如果选择软竿,中了个体较大的鳜鱼时,会被鳜鱼带着走,而鳜鱼又是喜欢藏身在石缝里或水底树枝水草密集处,走线的话容易使得线磨到石头或者树枝,最后不是断线跑鱼就是线绕水底树枝上。所以,之前给大家推荐的是快调以上的鱼竿加高速比的卷线器,中鱼后最好的方法就是第一时间将鱼拖出障碍区,快速起鱼。

总结:

快调以上硬竿、高速比轮子配合抛投七八克左右的饵+钓点选择深水障碍区,利用软虫慢慢挑逗+中鱼急速抽出水面=我的冬季鳜鱼模式。

海竿大水域钓草鱼的技巧(上)


草鱼是四大家鱼的一种,它的生长速度很快,个体普遍偏大,垂钓起来很有手感,所以被众多钓鱼人所青睐。但想要垂钓大草鱼,需要到大水域里垂钓,这样中大鱼的几率会大大的增加。下面,笔者简单的给大家说说海竿大水域钓草鱼的技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钓位选择

一般情况下,草鱼主要在中上层水域里活动,但有时候,也会在底层水域觅食,所以,用海竿在大水面底钓草鱼时,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找对钓草鱼的最佳位置,这样才能有效提高中鱼率。

在选位时,首先要了解草鱼的活动规律。从草鱼喜欢在水温较高,溶氧量丰富的流动性感觉水域活动觅食这一特点来看,钓草鱼的最佳位置,一般在出水口附近及含氧量较高的泄洪闸两边。

而底钓草鱼,水的深浅也要根据水域的特点来选择,深水区,水深在6~8米之间,而水较浅的地方,4~6米左右也是钓草鱼的最佳水层。

在黄金秋季钓草鱼,选进出水口的位置钓草鱼,通常有着很好的收获,用海竿垂钓,基本在离岸15~20米的地方玩底钓,这样子收获会大很多。

二、时间选择

在大水域钓草鱼,时间的选择也很重要,通常在早晨微亮到11点左右,下午五点左右,凌晨11点到2点左右都是钓草鱼的好时间。但想要底钓草鱼有收获,那么在天刚亮的那段时间及11点左右,上鱼率最高。

三、钓具配置

钓草鱼,尤其是大水域里的草鱼,海竿是最佳的一件钓具,可以投远钓深增加钓获率。而规格,一般情况下以3米的硬调海竿为钓友常用钓竿,在配置鱼轮的时候,如果在水库这种大水面垂钓草鱼,一般要选5000的优质鱼轮,这种情况下一定不能摊小便宜买便宜的轮子,不然会给你带来很差的体验,毕竟竿子断了再买,也不是很贵,而鱼轮,通常可以继续用下去。

海竿在大水域钓草鱼,一般我推荐用串钩,这样中钩率会增加不少。一般情况下,选用10~12#左右伊势尼钩绑串钩钓草鱼,钩距在15~20cm之间,每组串钩拴3~4个钩即可。关于钓线,自然是强度要高,不然就很容易出现断线现象。

四、钓饵选择

草鱼虽然以草为名,但草鱼并不仅仅只吃草,它也喜欢吃蚂蚱、油葫芦、蚯蚓、青虫等虫饵,像草莓、西红柿、瓜果、桑葚在合适的季节也有不错的效果。而微酸的糟食饵不仅能吸引鲢鳙,就连草鱼,也无法拒绝这种味道。尤其是清香带甜的嫩玉米粒,更是民间野钓草鱼的最佳钓饵。

用串钩钓草鱼,可以挂草作饵垂钓,但效果并不是很好。最好是用刚灌浆的嫩玉米粒挂钩,这种清香微甜的嫩玉米粒会让草鱼难以抗拒。但挂钩的方法需要钓友额外注意,用大钩装玉米粒要多装一点,不然在水下会不显眼,且对草鱼的诱惑力也不够强烈。

一般以每钩挂3个嫩玉米粒为佳。先将从玉米粒的根部刺入,将玉米粒推至钩柄;第二粒玉米粒穿到钩弯处;再将第三粒玉米穿到能够露出钩尖的位置后,将先前穿好的玉米粒往第三粒玉米的位置处推,直至并拢则完成挂钩。

用草挂钩,可直接挂在钩上,也可用纤维质地的禾苗撕成粗丝将草系成一把挂在钩上。

关于海竿钓草鱼的技巧,本篇从钓位、出钓时间、钓具搭配、钓饵选择已经简单的做出一点总结,下次我们会和大家说说海竿钓草鱼打窝和垂钓的方法,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钓鱼人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路亚作钓对象鱼的习性及装备选用见解


据我所了解,新手刚玩路亚时,不管是在群里还是论坛上问的最多的就是有关我该买什么装备的问题。有些路亚老手推荐的装备上千,还会引起部分新人不满,甚至不欢而散。有人说:我用淘宝买的两三百的套装,上过多大多大的鱼。

在我的理解中,多贵的装备,和你上过多大的鱼,其实没有必然联系,我一直认为,装备是辅助钓手的工具,合适的搭配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我一直坚信,适合的装备才是好装备,并不是说买了上万的装备,你就跻身大师行列了,如果不懂得如何使用,一样是废碳布而已。

我们选择装备,首先需要确定自己的钓法,路亚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钓法,路亚使用的每一种饵,每一种动作,都针对一种或几种种类较少的鱼。所以我们的钓法更有针对性,更需要了解鱼的习性。

新人常常会觉得投得远的,就是好装备,只有远,才能钓到满意的鱼。其实我的建议是,如果你抱有这样的想法,请你先做功课,了解路亚,而不是花无谓的钱,买装备浪费无谓的时间。

每个人除了钓鱼之外,都有自己的生活,所以请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和愿意在这项运动上付出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合理选择你的目标鱼。说到这,就不得不确定一下主流的目标鱼种和常见的鱼。

黑鲈

主要出没地点:基地,FB塘,不排除部分野塘。

乐趣:与鲈鱼斗智,中鱼后鲈鱼会钻石缝,钻草堆,跃起洗鳃等动作,受季节温度等影响大,习性变化多端,是国际路亚比赛常见的对象鱼。

主要针对人群:愿意投入金钱,时间不多,追求技术精进,目标竞技钓,基地一般不会让你把渔获带走,所以想要鱼的,那就不行了。

打龟概率:小

翘嘴

主要出没地点:湖泊,水库,江河,公园大水面

乐趣:野外作钓,充满未知,中鱼后鱼奋力挣扎,四处乱窜,但持久力不长,一旦征服,则像拖塑料袋一样,由于白丝会全力挣扎,放流后生还概率小,可以带走与朋友分享渔获。由于翘嘴是本土鱼种,所以分布较广,其中不乏免费钓场。

主要针对人群:不想花费太多,想要鱼,追求野钓探索未知,大把时间

打龟概率:中

海鲈

主要出没地点:围塘,海边,岛屿。

乐趣:咸水作钓,未知系数更大,会洗鳃,并拥有部分黑鲈特质,体型大,且近岸密度小,需要大把时间去搜索。

主要针对人群:想要鱼,追求大物。

打龟概率:大

黑鱼

主要出没地点:河流中草区,湖泊。

乐趣:野外作钓,黑鱼会炸水,且体型偏大,回头有力,咬饵时会炸水,非常刺激,但做钓季节限制大。

打龟概率:中

鳡鱼

主要出没地点:长江流域,周边部分水库。

乐趣:水中老虎,生猛,个体大,拉力强,一旦中鱼,会与钓手拼死一搏,是本土鱼种,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一带,游速快,习性难以掌握。

适合人群:不想花费太多,想要鱼,追求野钓探索未知。

鳜鱼

主要出没地点:水库(南方较多),大型湖泊等

乐趣:鳜鱼生性狡猾胆小,和鲈鱼一样属于伏击型猎手,需要较大耐心及丰富的经验找到他们的藏身处,使用适合的方法引诱,会洗鳃,钻石堆等,要求钓手技术全面。

适合人群:追求野钓的快感。

那么多的鱼种,其实我们能选择的范围并不多,因为各种鱼的习性不同,所以我们采用的钓法当然也大相径庭,要达到不同的目的,所以我们需要不同的装备。

根据我个人的习惯,我对以上鱼种做了一些分类。

黑鲈、鳜鱼,属于淡水鱼种,部分季节习性有些重合,标点我选择石堆和遮蔽居多。相对鳜鱼,我更了解黑鲈,所以这两种鱼是我的主要对象鱼。我的钓法更偏向于精细钓法,所以在我的装备中,快调竿居多。这些竿子更灵敏,更适合在复杂的水底地形下准确感知水底情况,减少挂底概率,放大鱼口的感觉。此类鱼种我一般会在船上作钓,也不需要太好的远投性,所以快调竿是我的首选。至于硬度,则是根据钓组的重量来选择,我个人用的钓组大概是从2G20G,重量偏轻,所以我选择的钓竿,就是适合这些饵的,LMH的硬度,因为要适应这些不同重量的钓组,所以这些硬度的竿子我都会有,而不是仅仅一根。

然后是卷线器,水滴轮和纺车轮都是因为它的形状得名,它的重点在于出线方式,两者之间的选择,完全取决于你需要的作钓方式。比如你需要提高搜索效率,减少钓组在手中停留的时间,那水滴轮的优势很明显,但是如果你需要达到饵落水后更顺畅的出线效果,那纺车则是首选。

无论哪一种轮子,都是一个钓手必须掌握的,所以在我的概念里,没有新手该用哪一种之分。水滴轮也有各种各样的用途,高速比轮子更适合快速回收钓组,我一般会用来进行精细作钓,在我将饵定点在某一位置,进行动作之后,判断此处没有我想要的鱼,或者这里的鱼并不在我的钓组影响范围的时候,我会快速回收饵,更换标点重新抛投。

低速比的水滴轮则更适合需要游速支持,主攻鱼条件反射的硬饵或者软饵钓组,低速比的轮子能更好地控制钓组在水中的速度。同样是水滴轮,线杯的深浅也决定了你用饵的不同。因为实际上线装得越多越好也是误区之一,我们在轮子上只装适合的线,不止是适合的粗细,更是适合的长度,一般来说,越浅的线杯,越适合细钓线,适合的钓组则越轻。反之深线杯则是适合较粗的线,适合的钓组越重。

第三点则是轮子的自重,手感较轻的轮子,则适合高频率抛投,让你的手腕压力降到最小。碍于强度的问题,远投轮一般都会比BASS轮重,以适应重饵,和力量较大的抛投。轮子是一项非常精密的工具,它的价钱,一般都会标志着内部结构的精度,和设计者的心血。接下去是线,线也是钓手手中至关重要的武器之一,不同的线对于不同钓组和有着不同的适应性。

浅谈路亚作钓的模式形成


休闲垂钓和竞技垂钓的目的也许不同,却同样都存在着追求完美作钓的企图心,不管在顺境还是逆境时都力求做到进退得宜。作钓模式是钓手垂钓思想能力在整个作钓过程中的体现,唯有先通透其中所有的道理,才可能在赏析别人作钓时,很快揣测出他的想法意图,辨识出他在攻略方面的思考,以及处理境遇的方式是否具有创意,有无想要突破常规模式的意图,然后才拮取其中精华的部分吸收。

因为看到了别人在拟饵垂钓中中鱼的潇洒动作,而准备投身入列享受一下其中的乐趣,或者是已经准备好了钓具不知道该从何起步的朋友,在出钓前最好能够先做好心理准备的工作,而不是毫无把握的凭空想象也许会钓到几条什么样的鱼。您可以不妨试着先了解当季水中生物的习性和动态,认识一下手上的各套钓具能够为自己做些什么,再观察一下实际钓场环境的情况,很自然就会产生出想要怎么钓的想法。

这是正确踏出拟饵垂钓的第一步,也就是所谓的拟饵垂钓的基本心理建设作钓思维。往后,随着出钓频率所积累出的可靠经验值,让它帮助你判断各类境况、讯息的精准度,将错综复杂的思绪梳理为系统化作钓模式。这是进入拟饵世界殿堂的台阶,具备这样的基本心理建设,不仅会在作钓过程中带来更多的鱼获,更会拥有轻松愉快的作钓心情。

当面临广阔水域的钓场环境格局时,钓者的思维与所做出的应对方式(也就是在整个作钓过程里的作钓模式)是受到多方面影响的,比如天气的变化就会对其有着极大的影响。

在面对水质较为清澈的浅场时,更是充满了对钓手逻辑概念的考验,其中的重点是在于揣测标点里的实际状况,而不仅是将注意力放在找鱼上,至少要能够判断得出对象鱼为何现身在浅场的基本原因,会不会仅是单纯地游过来觅食才与我们偶遇的,还是担负着固守临时家园执行待产的任务?然后我们才会打算在什么时候、什么位置将它们钓起。这就是职业钓手所谓的作钓战术(TACTIC),确切地说,它也仅能算是作钓战略(STRATEGY)中的某一部分。

在竞赛场上,越是难以捉摸的严峻钓况,越是考验钓者辨识各种情况和即时应对的能力,越是需要以更科学化的作钓思维来突围。作钓过程中节奏的进行表现得有条不絮,就是高明的钓手将其知识与经验,巧妙地将逆境转化为顺境的智慧行为。所以,合乎境况的逻辑思维想必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是拟饵垂钓鱼法最为引人入胜之处。作钓模式中其实所指的就是STRATEGY这个词,只是一直都没机会来做更详细的释义。

在国外论述拟饵钓法的学问里面,在较为进阶的部分经常可以看到TACTIC和STRATEGY这两个英文单词,翻开英汉字典上的译释:TACTIC是战术、STRATEGY是战略。倘若从垂钓的逻辑角度切入来说,TACTIC(do the things right)是将垂钓方式做得对,很有按部就班忠诚执行任务的意味;STRATEGY(do the right thing)将整个作钓过程规划完善,尽可能做到巨细糜遗的谋略策划,就好比从南京驾车到北京,STRATEGY是个周善的预定计划,TACTIC是驾驶员凭着知识、经验、智慧,去应对路途上任何可能的突发状况,依照原计划安全、顺利地到达北京。

但要是计划里的路线出了差错,同时驾驶员的知识、能力也有问题的话,恐怕连哪时候能够开出南京都是个问题。钓手可以因为低迷的境况失望、无奈,但是绝对不能够让自己的思想关机,只要心里面还存有着信心,就随时都有可能突破所处的困境,这就是作钓模式的作用拓宽了垂钓的维度。

选择什么样的水域做为拟饵垂钓活动的理想环境,是老手或新手参与这项活动前都要先做好的考量问题。在全国各地的江河、湖泊、海边、深海都有着很多的优良钓场,都是选择拟饵垂钓活动的理想水域。

内地多以湖泊、水库作为钓场,大都是属于较为静态类型的水域,也有很多人喜好在江河、溪流作钓,垂钓者在选择地点方面的考量,明显是会有静态水域和动态水域的不同,但只要耐得住性子去探究其中的道理,仍是不难发现无论是在静态水域或流动水域里的鱼类,都同样会是遵循大自然的法则,依照季节、水温、食物源等的变化来作迁徙或停留。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各处水域,在不同的纬度的水体大小都有着若干程度的差异,每个水域受到外在因素影响,期间所产生出的变化的情形,当然是会显现出各不相同的程度。所以当我们每次面临陌生的钓场时,除了研究好对象鱼的习性之外,认识目前钓场环境和了解钓况,是垂钓前必须先做好的功课,也是形成作钓模式无可替代的第一步骤。

一、日光的照射与钓场的关系

阳光不仅会直接影响水体的温度,日照的质量也会影响光线强度的变化以及我们对于水中生物能见度的高低,但其主要是左右了食物链形成。因为浮游植物的能量是来自于阳光,浮游植物是浮游微生物的主要食物,浮游微生物又刚好是小水族的食物,而这些小水族的活动促使饵鱼的聚集,饵鱼的行踪吸引掠食鱼类的趋近,使得食物链产生各种不同的运动情况。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观察下饵鱼在食物链里外的行为,它们有可能是意识到了危机为躲避被掠食而突然的游开,但它们是不会放弃就食的机会而游到远处的,而是在附近等危机过后再寻找摄食的机会。掠食性鱼类基本上都是会依日照的强弱和角度的不同而变换它们出没活动的位置,最常见的莫过于阳光充足的时候,特别是做好准备掠食的体型较大的鱼,都会先选择好藏身在掩蔽物体的阴影里面,或潜游到较深点有障碍结构的水域,为自己寻找个敌明我暗的战略点。

二、天气、水温变化的影响:

水温的变化可分为季节性的变化,以及受到天气影响而出现一日或数日延续性的变化。季节性的水温变化明显特征是周期较长,在水情较为静止的水域如水库湖泊等,表面上看起来多是呈现较静止的状态,所以一般的钓友常会忽略水体本身内部存在的流动。

但当水面受到日照而温度上升,或邻近之注入水系的温差关系所产生的对流,而此种对流所起的最大影响就是促使水中食物链位置的移动,如温度改变使得某些初级消费者或生产者发生移动,而高其一级的消费者为获得食物自然产生移动。此种现象在深度较大的水域里会更为明显。但由于水域环境、水体结构的变异性,加上各类水族嗜温性的差异,使得这里面生态活动的复杂度增加,这也是我在北美钓场的深刻印象。

为什么在钓场上钓手看到鲦鱼(minnow)的出现,跟看到鲱鱼(shad)和大嘴鲈鱼(bass)时所表现的行为,会很容易让人感受到其间有着很大差异。所以最好是能够多利用测试水温的器材,以便掌握出对象鱼所好水温的区域,做为自己作钓模式里某个标点的依据。

在几百亩的小型人工水库或是较小、较浅的水域形态里,水温的变化会较为快速,但会比较单纯。这些水域里不具备水温层、水温块、水温团等成型的条件,与数万亩水域受到温度影响的情况明显会有着很大的差异性。所以,在小型钓场只需观察水温与鱼儿活力的状况,因为大部分鱼类活动的区域,应该都是它们所适合的温度区域。只有作钓于暴冷暴热的天气时,才需要更细心观察数天前的气象记录,参考下气压、气温及水温情况再做综合性考量。

三、风向的影响:

风向在各种水域里扮演着重要的推手,因为透过风吹拂的质量,便会加速或延宕上述的对流,湖面承受不同或单一风向的吹拂,使得水表有机物的位置出现移动,成块状停滞在水面上飘浮,或是成为条状在水面上游动,从而带动水面下的食物链移动变化。

这情况会造成Bass躁动反常的索饵行为,在特定位置、时段出现急促的咬口,也就是行家口中所谓很典型的窗口。风,是我们作钓过程中的伴侣,若是针对我们的鱼获而言,虽然是有着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感觉,但仍然掩饰不了钓者心中对风的企盼。

四、对象鱼的习性与就饵情况

我们不妨以矶钓撒诱饵来做比方,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是单纯地将鱼给引诱过来,而忽略了在诱饵料里面掺上些南极虾的作用,这是让鱼类先吃些适口性的美味食物,借以激发出接下来强烈索食南极虾的反应,然后再用南极虾做为钓钩上的饵,给予对象鱼明确的索饵方向,这与传统钓打窝的高明之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这也就是我们在拟饵垂钓时同样面临的问题,饵鱼在标点里活动的情况,大抵上都只是个时效极短的临时状态,所以对象鱼很有可能只会对特定颜色、造型的拟饵有感觉或产生出强烈的索饵意愿。而我们的对应方式,如果不是饵鱼模式,这就好比倒着望远镜来看风景。

相信在任何钓场上钓获成绩的好坏是与钓者对所面临水域的了解程度成正比的。这里并没有提到湖泊标点的辨识和技法的论述,纯粹以基本原理的方式来做推敲,是希望每个看过这短文的朋友,因此而有更宽阔的作钓思维,增加面对钓场境况时的理念和自信。希望钓手理解后在每次的出钓活动中,都能为自己规划个完美的作钓模式,为自己拓展出更多的选择空间。

这次并没有提到最重要的水体结构和拟饵的选择,原因不外是作钓模式的形成是各相关因素环环相扣的概括名称,其中有着许多规律和不规律的变化以及孰轻孰重又无可忽视的细节部分,继而带动出与之进行互动的节奏,就像是我们参与赛事活动的每位钓手,同样都有若干小时的赛程,在赛事规则上人人都是平等的,要如何去支配这几个小时,全看每位钓手如何安排轻重缓急的优先次序,这是架构作钓模式的主心骨。

野生水域路亚狗鱼的心得技巧


狗鱼,又称河狗、鸭鱼。主要分布于国内的黑龙江小系江、河、湖泊处;对于路亚常见的对象鱼种来说,狗鱼可能会相对比较陌生。下面我来聊聊野水路亚狗鱼的心得

狗鱼的攻击方式以及过程

狗鱼咬钩首先是一个冲刺立马叼住饵,顺势一甩头往回拽,所以可以明显感到鱼线传来重重的两次回馈,此时钩已经刺入,之后猛地扬竿确保鱼钩刺穿其嘴,狗鱼会因为疼痛猛地游走,卸力送线,收线,大概摇几下狗鱼就会挣扎。渔轮的卸力要合适,猛烈地挣扎几个回合,差不多也摇到身边,狗鱼浮出水面,见到人会再次猛烈挣扎。要注意放线,不要让鱼头露出水面,因为狗鱼窜出水面洗鳃会导致脱钩,一定要在水里遛它,简称遛狗,这是可以上抄网把狗鱼遛到抄网里。

多遛一会就可以上控鱼器直接夹住其嘴提起,取鱼务必要用控鱼器+路亚钳,因为狗鱼上来之后会剧烈挣扎,挣扎时鱼钩挂进肉里才是最可怕的,已经有过先例,所以正确的顺序是用控鱼器提起狗鱼下颚之后再用钳子摘钩,不要让它躺着摘,切记。

狗鱼的标点及操控

进入盛夏,气温一天天飙升,狗鱼的活性逐渐降低,天热不开口是所有鱼的通性。随着水温越来越高,对白斑狗鱼来说,阴凉处和深水区是时下最美好的地方,所以入伏后路亚狗鱼要找准地方。水边芦苇旺盛的阴凉下,用手深水小胖(DT10)逗或者用深海一号(CDMAG11)反复打一个点或者用复合亮片沉到底收线,一般都能诱出狗鱼,前提是狗鱼在水边芦苇下炸水,打过去饵却不开口,这时候建议用内部有撞珠的米诺逗狗鱼,比如我最爱的海游侠12cm的内部就带撞珠,VMC钩也非常结实,基本路上鱼就不会跑鱼。

狗鱼生性凶猛而且很聪明,越大的狗鱼越狡猾,小狗鱼见到饵直接攻击,打狗鱼会跟着饵观察很久,我们就遇到过很多次狗鱼跟饵到船边不咬,逗几次砖头就走,之后换饵继续逗才咬的情况,因为狗鱼领地性很强,你见到它却路不上来,换饵还不行那就记好位置,下次作钓还在该位置。狗鱼不会因为吃饱了就不攻击饵,很多次路上来的相当于他身体1/3长度的小鱼。凶残的本性让它随时路过它嘴边的饵,最刺激的是很多次狗鱼跟饵到船边饵出水面的时候狗鱼窜出水面飞起咬饵,无论是视觉还是手感上都很让人震撼。

狗鱼是少数很嚣张的鱼种之一。曾今多次,在水深不到2米的水域看到水里的狗鱼,船从上面过去它竟然不逃走,反而悠哉的游走;朝水中狗鱼所在位置大饵,打到头上它都不会被吓走,反而看到人影就一溜烟的消失;有很多次路到狗鱼之后狗鱼切线逃跑,之后继续在同一个地方抛饵,竟然还能钓上之前跑掉的那条鱼,嘴上带着鱼饵还会继续攻击猎物,可谓越战越勇。路黑鱼需要安静,路狗鱼却需要热闹,越是光亮有声响的饵越能刺激狗鱼。

因为狗鱼的领地性,所以在在一个地方钓到狗鱼数量基本是一定的,你下次来同样的地方总能再路上差不多数量的狗鱼,水草肥美的地方总会及时部位的狗鱼。为了领地打架是常有的事,所以经理能路到身上有伤的狗鱼,无论大小,身上总会新的或者老的伤痕。基本上鱼点是固定,上过鱼的地方,次次去基本不会空军,所以小技巧就是记好上鱼点,下次再去会继续上鱼。

路亚狗鱼很爽,每个路过的人都会有自己的心得,路亚技术也是在每一次上鱼和每一次跑鱼中不断累积的。在千百次的抛竿,收线过程中享受那仅有的几次顿口、爆口才是乐趣所在。不断学习,不断吸取,才是每个路亚人真正需要的。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大水域的路亚作钓技巧及鱼类的特性分析》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大水域垂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