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竿钓鱼技巧。

溶散是指饵料到位后,在水的作用下饵料中的成分由外到里逐层脱落的现象。既有水平扩散的微粒,又有向下飘落的粉末,并且还有很好的诱鱼、集鱼的能力。

鱼饵溶散性基本常识

在对饵料溶散性的认识上,经常野钓的钓友由于顾忌小鱼闹钩等原因,普遍认为溶散性强的饵料在钩上的持钩时间短,不抗小鱼骚扰,当大鱼进窝后钩上可能已经被小鱼啃的没有饵了,不利于钓大鱼。即使水中小鱼不多,很多钓友由于抛竿技术不正确,造成溶散性强附钩性差的饵抛不进钓点,习惯上也经常将饵料做的又硬又粘,使饵料的溶散性变的很差,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更容易钓到大鱼。

但我个人认为,在钓大鱼时饵料适当的溶散性应该是利大于弊。众所周知,野生环境的大鱼主要是以水下的动植物碎屑为食,而又硬又粘的大块状饵料在野生环境中是不容易碰到的,因此钩上挂着的又大又硬的饵球很可能引起大鱼的警惕,而具备一定溶散性的饵料在水底分层脱落下来的粗颗粒,更符合大鱼拣食碎屑的摄食习惯。

当窝点中具备一定量的颗粒碎屑时,大鱼放心大胆的从窝子边上一点点吞食碎屑并逐渐被吸引到钩子前,很容易将附着有部分饵料的鱼钩吞入嘴里而中钩,而如果我们将饵料做的又硬又粘,一方面饵料溶散性差造成窝子诱鱼能力降低,另一方面又硬有粘的饵在鱼吞饵时不利于饵钩入口(俗称挡嘴),在扬竿时不利于鱼钩穿透饵球(俗称挡钩),这样的饵料效果并不太好,那种认为钩子上饵料不溶散可以使目标更明显,大鱼更容易发现饵团的想法实在是有点一厢情愿的味道!

鱼饵溶散性与雾化的区别

溶散同雾化都是饵料中的部分成分脱离饵团的现象,二者好象是一回事,其实二者是有区别的:

第一,具备雾化能力的饵料多数都是经过膨化处理的饵料,或者是饵料中添加了经过膨化处理的添加剂(比如雪花粉),而溶散性是任何面食都具有的特性,只不过不同的饵料溶散的快慢不同而已;

第二,雾化的过程主要出现在饵料由上而下的运动过程中,而溶散主要出现在饵料到位静止后(比如落底)的逐层脱落;

第三,一般具备雾化能力的饵料在雾化的同时饵球体积会进一步膨胀增大,而这种膨胀会使饵球里外的细小颗粒都同时脱落溶解于水,而溶散是饵球中的颗粒等成份由外到里逐层进行脱离,这一过程会使饵球体积减小。

从这三条区别不难看出,绝大多数商品鲫鱼饵料都有一定的雾化性,而自制的面食或多数商品鲤鱼、草鱼饵以及超级诱饵的物理状态则主要体现在其溶散性方面。饵料的雾化性和溶散性又同饵料的附钩性息息相关。

饵料溶散性的控制

正确控制饵料的溶散性是钓手必须引起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一般情况下,雾化性好的粉饵在入水后,其雾化过程和溶散过程是结合在一起的,我们不容易将其区分,也就是说饵的溶散性被其雾化性所掩盖。而粗颗粒状的鲤鱼、草鱼或各种超级诱饵,钩饵到位后主要表现的物理状态就是溶散性。

钓手应该根据水深、鱼情等多种因素,将饵料的溶散性调整到最佳状态。具体讲就是水深,溶散速度适当降低,水浅则相反;小杂鱼多,溶散速度应降低,不闹小鱼则相反;鱼少溶散速度应降低,鱼多则相反;鱼口滑溶散速度可以降低,鱼口正常则相反等等。

饵的溶散速度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但一般情况下,控制在3分钟左右完全溶散就可以。

饵料的溶散速度

饵料的溶散速度除了饵料自身固有的溶散特性外,几种不同成分的饵搭配使用时,也可以通过使用添加剂对溶散速度进行调整。如适当添加粘粉、面粉或拉丝粉可以降低饵的溶散性,添加麸皮、碎玉米、小麦粒等可以提高饵料的溶散性,但笔者一般不主张用拉丝粉调整饵料的溶散性,因为拉丝粉形成的网状结构不利于饵料分层脱落。

开饵技术也是控制溶散性的重要手段,开饵时搓揉次数多饵料溶散慢,搓揉次数少饵料溶散快;饵料加水少溶散慢,加水多溶散快。钓友可以通过上述手段互相配合使饵料溶散性符合自己的要求。

钓鱼技巧小编推荐

窝散


窝散是用抛竿打窝时出现的问题,由于抛竿定位性差,窝料分散落在较大范围内,使得进窝的鱼儿过于分散。

窝散是怎么回事

窝散是用抛竿打窝时容易出现的一种现象,原因是抛竿的定位性太差,窝料落在较大的范围内,使得诱引的鱼儿过于分散,影响钓鱼人的上鱼率。解决办法是用打窝器装载窝料后,用长杆短线挂上打窝器缓缓送到钓点,优点是饵料不易分散,诱鱼比较集中,缺点是窝料不能携带太多。大型水域位置钓大鱼时,可以划船把窝料送到指定钓点。缺点是对中老年人和不会游泳的人会产生危险。

窝散注意事项

窝散是抛竿打窝出现的问题,由于窝料分散范围大,诱引的鱼儿不集中,所以对钓鱼人的渔获效果有不好的影响。

出现窝散情况不用慌,更改方法或者重复打窝就可以解决窝散带来的问题。

重复打窝是继续用抛竿打窝,将鱼儿慢慢诱引到选择的钓点,这样可以有效解决窝散带了的问题。更改方法是用其他方式在钓点打窝。

目前市面上有一种遥控打窝船是专门用在来各大水域打窝诱鱼的,比起传统手抛等打窝方法更加方便快捷和准确,不过价格有点贵,对老年人使用有一定的困难。

弹弓打窝法是近年来流行的一种打窝方法,把窝料用水溶网装好,用弹弓打到指定钓点。缺点是依赖熟练度,精彩使用就会打的很准,做窝的效果就会很好。

散炮饵


散炮饵即是打窝的一种饵料,也是用于打窝的一门技巧。针对鱼情较快的水域,采用散泡饵能有效的将鱼儿留在钓层里。饵料的特点是入水就炸,雾化很快,诱鱼效果强烈。

散炮饵简介

散炮饵因其一入水便会炸开散落而得名,主要是用于前期诱鱼阶段,尤其是针对不允许手抛打窝的黑坑来说更是在广大钓友间所流行。

垂钓之初根据目标鱼种的大小及当季气温情况先搭配一款基础料,这份基础料主要由四款饵料所组成,分别是开口料以及超级诱饵,味型总体是在谷物本味的基础上偏腥香,这份基础料构成散炮饵的味型部分,然而在这个基础上添加状态饵来开一款散炮饵。

散炮饵的特点

1.雾化好

2.溶散性好

3.入水即化(炸开)

在鱼情较快的水域,这样能起到快速诱鱼的效果,能增加钓鱼人的垂钓率。

常见的散炮饵

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对象鱼,散炮饵也有着不同的种类,大致可以分为四种。

1.松散型

这个是使用最多的一种,不仅是竞技比赛常用,黑坑使用的更多,开制这种散炮,首先要选择颗粒粗大,沉落快,在底部缓慢化开的饵料如大鲫,鲤,青,等为基础,辅料以雪花粉,轻麸,四季,等作为入水炸裂的爆开物,加水量通常为正常开饵水比的40-50%。这种散炮适合生口快鱼,以及不太刁滑的原塘老鱼。

2.半松散型

半松散型的散炮多半用于半水及底部散开雾化的垂钓环境,不需要饵料入水即散,半水为妙.可定水层.通常是增加部分加水量开饵水比的50-70%。或者上饵时用手少量沾水上饵即能达到需要的状态,这种中途脱落性散炮使用尺上作为协助中途脱落的状态饵非常好用,多半用于偷驴以及钓竞技池的底部滑鱼!

3.粘散型

这种状态的散炮类似麻团多半用于底部做窝,或者水表小杂鱼较多或者鲢鱼较多的钓场(专门钓鲢鳙与之相反),还有就是竞技池,因为滑鱼是很害怕雾化带的,通过适当的开饵,上饵手法或者多加一些水降低雾化,或力用筛饵方法去除雾化饵,多加粘粉都可以实现粘散的状态,不必多说了,糗钓滑鱼非他莫属!

4.轻散型

这种饵料是近年来用于竞技钓鲫比赛中较多使用的一种,轻散型饵料通常是入水即爆,而且沉底缓慢,多用于竞技比赛的钓浮及黑坑钓鲢鳙,使用时要根据浮鱼的快慢和中鱼率来控制抛投的频率,另外,为了控制雾化速度,有时也要通过手法调整及加水量进行控制!

制作散炮饵的技巧

散炮饵的搭配最需要掌握的技巧有两点:

第一点就是状态,采取钓底的方式,所以一般用底散炮,要求散炮饵到底之后再大范围地化开,迅速的形成一个窝子,所以在搭配基础料时尽量选择颗粒粗、沉落快的饵料,而在基础料上加入一些羽麸和散炮伴侣之类的饵料,则能够让饵料更好地雾化散落,但是比重也不宜太多,否则饵料入水比重过轻,在中上层就已经散落光了,便不能够在底部形成诱窝;

第二点就是饵水比,为了追求散炮饵的松散性饵水比通常是在30%到40%左右,但由于主攻底层鱼,所以不宜太干散,在搅拌的过程当中也可以根据手感来适当地增加水分。

散炮饵调整

为了方便作钓,我们可以在相同的基础料上添加不同的状态饵以及不同的饵水比,来开出不同状态的饵料。作钓前期用松散的型的散炮饵进行打窝诱鱼,而之后在基础料上添加相应的状态饵,采用1:1的饵水比开一款搓饵进行作钓,由于钓饵需要细腻,因此加水之后可先静置一段时间,让饵料中的颗粒充分吸水泡开,泡开后再加入收水性饵料,使饵料到底之后能够缓慢地由外到里溶散。

饵性


饵性是指指各种粉饵调制成钓饵后的特性。比如说搓饵方面:偏黏、偏散;颗粒粗、颗粒细;比重大、比重轻;横向溶散性好、溶化快、溶化慢;絮状物多、绵软而不糟、虽硬到底即化等等。拉饵方面:丝长、丝短、残留物多、黏线;出饵少、出饵多(指拉到钩子上的饵少和多的现象)、出饵不均(指拉到钩子上的饵忽少忽多不稳定)拉饵出现的的各种问题,除饵性原因以外同拉饵的动作、方法有关。

饵性的调整原则

台钓用的专用粉饵其饵性是针对每种鱼的基本食性配制的。但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及南北方水质差异,喂养食料不同,仅靠说明书指点还是不够的。要努力了解当地喂鱼用饵,还应准备几种如特香细料、浓腥糊饵、清香粗料等多种对象鱼的偏食配方,以便及时能调整饵性,对鱼口味,提高上钩率。

几种常用饵料的特性

我们买的每一款商品饵都是以农作物为基础,再添加动物蛋白或者其他添加剂制作而成的。在野钓中,鱼儿十分喜欢味道较淡的纯天然粮食饵。在这里,笔者给大家介绍几种常用饵料的特性,希望大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些饵料。

蚯蚓:野钓万能饵,主要对象鱼为鲫鱼,比较适合水温较低时使用。由于 蚯蚓没有商品饵诱钓结合的效果,无法留住窝,因此用蚯蚓施钓前最好打足窝料。

红虫:冬季气温低,鱼儿不爱活动,这时红虫最好用。红虫通常用于冰钓,在施钓过程中,钓者要不时地抬竿抖动诱鱼。在冬季,很难找到比红虫更好用的饵。

黄豆面:即黄豆炒香磨碎后的粉面,属天然香饵,鲫鱼、鲤鱼、草鱼、鳊鱼都爱吃,有一定的黏性,但雾化效果一般

红薯:水库钓大鲤的利器,蒸、煮、烤均可,有天然的薯香味,不易散化,柔软度好,但雾化效果较差。

红薯面:红薯切成片,晒干后经粉碎而成的粉状物。红薯面有红薯特有的甜味,水库钓鲫鱼、鲤鱼、草鱼、鳊鱼均可用,比重大,雾化效果相当好。

蚕豆粉:适合传统钓,主要对象鱼为鲫鱼,雾化极差,不适合台钓使用。

麸皮:即小麦的外皮,比重小,散化效果极佳,有很多商品饵都是以麸皮为原料制作的。麸皮几乎没有黏性,炒香后添加在钓鲤鱼、草鱼、鲢鳙的饵料中,效果极佳。

嫩玉米粒:北方夏秋时节盛产玉米,几乎所有的北方水库周围都有玉米地,水库里的鱼儿经常能吃到落入水中的嫩玉米粒,因此非常适合夏秋时节钓鲤鱼、草鱼、青鱼等大型鱼。

老玉米粒、小麦:质地坚硬,适合在水库长期蹲守大鱼时打重窝用。打窝之前最好把老玉米粒和小麦煮熟,使其发出天然的粮食香味。打窝时最好借助打窝器或者打窝船将窝料集中打到一点,聚鱼效果极佳,切记不要打散。

玉米面:大部分商品饵的主要原料,可炒可蒸,适合钓鲫鱼、鲤鱼、草鱼、鳊鱼及鲢鳙,雾化效果和散化性均一般。

面粉:极难雾化,不易散化,主要用来增加饵的黏度。

红糖、白糖、蜂蜜:用来改善饵料的适口性,可有效刺激鱼儿的味觉,在水库钓鲤时最好用,但切忌过量添加

曲酒:诱鱼效果极佳,制作发酵饵料的首选添加剂,最好用曲酒泡米发酵后使用,直接添加不好掌握剂量,加得过多会导致鱼不咬钩。

酒泡大米、小米、玉米、小麦:传统钓的极好诱饵,每500克加2两曲酒即可,打窝时切记不可用手撒,要用打窝器定点撤匀,否则钓效会大打折扣。

啤酒:粮食(麦芽)发酵而成,是秋天钓草鱼、鲤鱼的有效添加剂。钓者可在出钓前一天晚上取适量啤酒对入商品饵中,经一晚发酵后,第二天使用效果更佳。

食用香精:刺激型饵料,如草莓香精、菠萝香精等。使用香精应遵循宁少勿多的原则。

氨基酸:在冬季天冷及夏季气压低时能增进鱼的食欲。

尺上、雪花粉:可增加饵料的雾化效果,减小饵料的比重,改善饵料的适口性。尺上较雪花粉细腻且雾化效果好,所有的饵料都可以添加尺上充当状态饵。不过添加后的饵料雾化效果和速度均提高,易招引小鱼抢食。

拉丝粉、小麦蛋白:由天然谷物提取,可增加饵料的黏性,通常在拉饵中使用,可减缓饵料的雾化速度。在使用过程中如过量添加,容易使饵料变成面疙瘩,导致鱼在吃钩时因饵料过硬而迅速吐出;如添加适量,在小鱼较多的水域可以增加饵的附钩时间。

黏粉:可增加饵料的黏度,通常用于粘麻花式钓法。在放养塘垂钓时,由于鱼儿习惯了颗粒入水的声音和原塘颗粒的味道,因此钓者可在主攻饵中添加适量黏粉,再在其表面粘上打碎的原塘颗粒,能起到诱钓结合的非凡效果。

虾粉:即海虾晒干后打成的粉末,主要用于增加饵料的腥味,本身无黏稠性。气温较低的早春和深冬时节,在饵料中添加适量虾粉能够刺激鱼儿的味觉,有效增加咬钩率。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钓鲫鱼、鲤鱼和罗非鱼;在夏秋两季使用虾粉要注意添加剂量,由于虾粉浓烈的腥味会招引周围小杂鱼疯狂抢食,因此使用时应遵循钓小鱼多加,钓大鱼少加,气温低多加,气温高少加的原则

蚕蛹粉:有特殊的腥味,鲤鱼和鲫鱼比较喜欢这种味道。

深冬、初春气温较低,只有鲫鱼活性相对较高,草鱼\鲤鱼几乎很少游动觅食。针对这种情况,钓者可在钓饵中添加适量腥味型饵料,以刺激鱼的味觉。由于拉饵适口性好,因此钓鲫鱼可采用拉饵钓法;如果采用搓饵钓法,则需加大尺上或者雪花粉的比例,使饵的比重减小,雾化效果增强,便于鱼儿把钓饵吸入口中。开饵时要特别注意饵的软硬度,尽量把饵开得柔软一些,开完之后要多放置一段时间来醒饵,使饵料充分吸水。饵团一定要小,通常以黄豆大小为宜,由于饵团在下沉过程中会雾化变小,因此挂钩时可根据水深来微调饵团的大小,比如钓4米水深时挂的饵团就要比钓2米水深时稍大一些。

夏秋两季,鱼的活性最强,此时钓饵的味道要相对淡一些,最好以粗颗粒、谷物香型的饵料为主。开饵时,钓者要将饵料开得干散一些,使饵料在水中散落速度加快,增强诱鱼效果。切忌在挂钩时反复用手揉搓饵料,以防饵料变硬,入水之后雾化减慢。如果饵料过硬,即使鱼吃进去了也会立刻吐出来。

众所周知,饵料的常规搭配主要是将基础饵-主攻饵-味型饵-状态饵按一定比例混合开饵。很多钓友认为每次开饵时都要加入这几种功能型饵料,而且要按照教科书上说的比例来配比,其实不然。

针对不同的鱼情和水情,我们要灵活运用饵料,做到随机应变。配饵一定要有主攻方向,但不必过于教条,有时候单用一种饵料就可以连续不断地上鱼,有时候则要多种饵料搭配才能钓到对象鱼。只要大家能够了解每一种基础饵料的特性,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变通,就一定能成为配饵高手。

适口性


适口性是一种饵料的滋味,香味和质地特性的综合,是鱼在觅食,定位和采食过程中鱼的视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感觉器官对饲料或饲粮的综合反映。适口性决定饲料被鱼接收的程度,与采食量密切相关但又难定量描述,它通过鱼的食欲来影响鱼的采食量。

适口性

鱼类对适口性较差的饲料与对适口性较好的饲料相比较,更容易产生饱食感,导致摄食量相对较少。鱼饵非腥即香,自然水域的用饵原则是秋香冬腥、春浓夏淡。不过也不是千篇一律,如多虾、蚌、螺蛳的湖泊,有鳞的鲌鱼、鲤鱼、鲫鱼、草鱼、鳊鱼,无鳞的鲶、黄颡、鳗鲡,一年四季都不会拒绝动物性钓饵。

养殖水域则因饲料而改变,喂麦麸、米糠、豆粕、菜籽饼、麦子和玉米的池塘,鱼嗜香;喂颗粒饲料的池塘因饲料中含鱼粉,贪腥。钓什么鱼用什么饵,饵用对了鱼吃得不撒嘴,用错了虽然也会咬钩,但钓的都是有一口没一口的杂鱼。味型选对了,鱼聚而不散,连续咬钩,猛咬狂吃的鱼饵是适日性强。反之形状、大小、轻重都与鱼口相合,但鱼还是有一口没一口,是适口性差。钓鲢鳙用酸臭饵,可同是酸臭饵,鲢多鳙少是因以酸为主;鳙多鲢少是以臭为主。鱼种变了,钓饵的味要随之改变:钓饵的味变了,钓获的鱼种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因鱼择饵首先是味型,选对了饵才能钓到鱼,至于随后的大小、松黏、轻重是入口性,而不是适口性。适口性不是区别腥和香就行了。香包括纯香、麦香、植物香料和动物内分泌形成的香味物质(如麝香)和添加各种香精产生的化学香;腥有虾腥、鱼腥、贝类腥、红虫腥,也包括陆生的蚯蚓、地蚕和动物的肉、骨、内脏的膻,虽然统称腥膻味,但对于鱼来说适口性主要是由食源决定的。

影响适口性的因素

鱼饵适口性受外界因素和物理、化学因素的影响。外界因素如饵料霉变,高温高湿的垂钓环境易导致饵料水分含量升高等,导致饵料产生苦涩味,适口性显著下降。

物理因素包括饵料的形状、硬度、大小、颜色等,同样的原料和配方,制作出的饲料颗粒大小和形态不一,导致饲料适口性不同。

化学因素主要是饵料溶解成分,溶出物本身有着其独特的气味和味道,鱼类的嗅觉和味觉对游离氨基酸、小肽、核苷酸和牛磺酸等较敏感,它们作为促摄食物质,提高饵料的适口性。

散炮王(鲫)


散炮王(鲫)是由湖北龙王恨渔具集团有限公司出品的一款饵料,本品奶香纯正浓郁,适口性更佳,诱力强,加上轻散爆裂状态,引诱鱼群迅速进入窝点就食。适合竞技钓鲫、黑坑钓鲢。

饵料成分

大豆蛋白白玉米发酵饼、高级磷虾、发酵面包、谷物威化、雪花薯粉、小麦胚芽、诱食剂。

钓饵制作方法

1、按1:0.4左右的饵水比将主料和水迅速搅拌匀,双手轻搓至无疙瘩,再加入辅料拌匀(主辅干料体积比2:1),加少量水轻搓,用手感受一下,饵料状态轻散适宜。注意开饵水要少量多次添加,并一定要轻搓。

2、饵料装钩时注意手法的运用:用手取轻散饵团,平铺、包钩,只是将钩柄部位的饵料用力捏紧,饵团上下部不用紧捏,已达到轻散爆裂的效果。

3、扬竿时不要用力抛,借自然力荡到钓点,防止饵料散落,开始垂钓时可加大扬竿频率。

4、鱼群进入窝点后,可通过手法和加水量减少雾化,也可以拉饵或搓饵钓法施钓,后期鱼减少后可用拉饵(搓饵)外包本品轻散饵的方法施钓,使您自始至终忙于爆护。

水温与溶氧量对浮钓鲫鱼的影响


大家都知道,关于鲫鱼的生活习惯,一般情况下是会随着天气导致水温变化以及水域环境而改变活动的水层区域。没有什么特殊情况的话,鲫鱼都是会在底层水域栖息。但是如果气温随之降低,那么鲫鱼的活动水层就会随之上升,具体上升多少还是要根据当地的水情和鱼情进行分析判断。

不管上升多少,此时我们都不适合再用底钓的方式进行垂钓鲫鱼了,所以为了这种情况的应对,我们也要适当的进行一些调整,将钓钩进行适量的上浮。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关于浮钓鲫鱼的一些经验技巧,来跟大家进行一个经验交流。

一、水中含氧量的多与少对垂钓的影响

1、因为肥水下有大量的浆层,发酵变质之后导致生活在这里的鱼儿会缺氧,为了能够呼吸它们大多数时候会在水域的中上层活动觅食,在这种环境下将钓钩下至中上层水域效果会比较好。

2、大家都知道一点,那就是在水草丛生的地方,白天水草因为光合作用会制氧,到了晚上就会停止制氧。所以在白天的时候,鱼儿为了寻找含氧量大的水域,多会在水草丛生的地方或者是中上层水域游荡。

3、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夏天阴天的时候,天气比较闷热,鱼儿为了透气就会游到中上层乃至浮出水面呼吸新鲜空气。而且如果遇到了下雨的天气,那么鱼儿也多会游到中上层,因为雨水会带来丰富的氧份。

二、水温的变化对垂钓的影响

1、刚刚进入春天的时候和秋天快结束的时候,白天和晚上的温度差别会特别大。尽管白天的时候太阳升起来,但是水里的温度不会立刻上升,因为阳光温度导入水中的过程很漫长,而且能够导入的水层也有限。

2、一般到了中下层水温就会持续在一个点上,不会上升也不会下降。所以中上层水域的温差变化是最直接也是最明显的,鱼儿是随着气温的上升逐渐增加活跃度的,所以这种情况下大多数都会到上层水域活动觅食,这个时候该用什么垂钓法就显而易见,当然得是浮钓了,用饵需要注意,选好味型并调制好比重状态。

三、食物对鱼儿的影响

1、关于食物这个情况,并不是说人为方面对鱼儿的影响,而是鱼儿在水中天然的食物,比如说新鲜的水草嫩芽、水中的浮游生物、苔藓上的微生物等对鱼儿的影响。

2、夏天的时候水草丛中会有很多的小鱼虾、浮游生物以及刚刚生长出来的水草嫩芽,而且这些生物多以水域中上层为主活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把钓钩下潜至20-30公分垂钓即可,不过需要多准备几幅钓组防止挂钩。

3、在局限性很小的水域,有风的情况下最好对着风垂钓,因为风会将上层水域吹动,继而推动下层水域逆向流动,这样就造成了交替流动的状态,从而导致浮游生物或者是其他静止的食物会聚集在上层水域,此时钓浮效果非常好。

四、水下障碍物较多容易挂到钓钩

1、有些水域的水底是有很多障碍物的,障碍物是阻碍鱼儿发现食物的主要原因。鱼儿都发现不了食物,又怎么可能会上钩呢?所以在水下障碍物较多的情况下多会出现这种现象:明明水面有很多鱼泡往上冒,但就是没有鱼儿上钩。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也不难,如果能够清理掉水下杂物的话就尽量清理,如果不能清理我们就把浮漂往下沉,尽量避开障碍物去诱鱼上钩。

综上所述,不管是遇到什么样的情况,我们只要按照自己的分析判断来统概一个水的深度,保持浮钓状态,这样一来可以探究鱼儿活动的水层,二来也能够让自己对使用什么样的钓法有一个直观的判断。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自己分析的水层有鱼上钩,那就没什么问题,如果没鱼上钩,那我们就可以继续调整水深,视情况上升或者下潜,这个主要看自己如何把握了,最后提醒钓友要选好钓竿哦。

散炮王(黑坑)


散炮王(黑坑)是由湖北龙王恨渔具集团有限公司出品的一款饵料,本品精选螺肉、沙蚕、玉米发酵饼、高级磷虾、烤红薯等鲤鱼喜食素材。配合诱食剂精制而成,含大量动物蛋白,薯香纯正,适口性佳,诱力强,设计的轻散爆裂状态。引诱鱼群迅速进入窝点抢食。

饵料成分

螺肉、沙蚕、烤红薯、高级磷虾、小麦胚芽、雪花薯粉、玉米发酵饼、谷物威化、诱食剂

钓饵制作方法

1、按1:0.4左右的饵水比将主料和水迅速搅拌匀,浸泡8分钟左右,待充分吸胀后双手轻搓至无疙瘩,再加入辅料拌匀(主辅干料体积比2:1),加少量水轻搓,用手感受一下,饵科状态轻散适宜。注意开饵水要少量多次添加,并一定要:轻搓。

2、饵料装钩时注意手法的运用:用手取轻散饵团,平铺、包钩,只是是将钩钩柄部位位的倒料用力捏紧,饵团上下部不用紧捏,已达到轻散爆裂的效果。

3、扬竿时不要用力抛,借自然力荡到钓点,防止饵料散落,开始垂钓时可加大扬竿频率。

4、鱼群进入窝点后,可通过手法和加水量减少雾化,也可以拉饵或搓饵钓法施钓,后期鱼减少后可用拉饵(搓饵)外包本品轻散饵的方法施钓,使您自始至终忙于爆护。

散炮钓法的技巧与散炮饵做窝的注意事项


对于喜欢钓鱼的朋友来说,散炮钓法肯定不会陌生。这个钓法,不光光名字响亮,而且上鱼的效率也是非常的高。散炮钓,其实就是利用制作松散程度也比较高的饵料。抛撒到水面,当接触到水面的时候就分散开来,如同炮弹爆炸而闻名。经过大范围的扩散,会将诱鱼的范围大大的增加,可以引来更广范围里面的鱼,从而提高了中鱼的几率。

那么,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说一说散炮钓法,希望可以让大家学到新东西。

散炮钓法的优势

1、拟态

拟态,简单的来说,就是当散炮饵料在投入水中时,采用的是抛撒方式,这一点正好与鱼塘的投喂食物的方式相同,可以给鱼儿营造出一个是开始喂食的假象。这样一来,鱼会认为周围不存在危险,放松警惕,一同前来进行觅食。对于鱼来说,它们会尽量选择自己熟悉的环境中觅食,而这样的抛撒正好中了鱼的这个想法。特别是在人工养殖的鱼塘或者是黑坑钓时,可以很好的降低鱼的戒心,吃口增加,有利于你更好的上鱼。

2、诱鱼范围大

这种散炮饵和平时使用的饵料有很大的不同,平常用的饵料,多为颗粒或者是块状,当撒到水中之后,只仅限于饵料周围的位置能诱鱼。但是散炮饵料为粉末状饵料,再加上它良好的雾化性能,再抛入水中之后可以随着水的流动,传播到更远的地,在加上饵料的一定的雾化,自然而然就加大了诱鱼的范围。

3、诱鱼速度快

原理是和诱鱼范围有着相同之处。粉末在水中的传动速度要比颗粒快很多,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随水飘到更远的地方,从而将那里的鱼儿也往窝处引诱。提高可诱鱼的速度,让你可以更快的进入垂钓。

注意事项

虽然散炮好用,当时它不能够用来作为主饵。因为散炮的质地很松散,如果用来作为主饵的话,以来不容易挂钩,一进入水中很容易就散掉,影响垂钓效果。二来,散饵还需要一些好味型的饵料一起搭配,才能够发挥出更好的威力。所以,一般来说,我们都是将散炮用在钓鱼中的诱,至于钓这一方面,我们还是需要更好的主攻饵。

在用散炮饵做窝的时候要注意,当我们将饵料抛撒到水中后,水里面的颗粒饵的数量会大量的增加,鱼的进食欲望也会被勾起,所以在下钩饵之后,饵料还没有到达指定的位子,在下落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被鱼儿疯狂袭击的情况,所以一定要观察好浮漂的情况,及时的做出应对措施。

相比较而言,散炮钓法更加的适合钓浅,合理的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钓法,这样才能有更好的收获。

路亚拟饵的浮性与沉性探讨:浮饵篇


路亚拟饵的浮性与沉性探讨:浮饵篇。有一位读者曾提出一个问题:到底拟饵包装盒上所注明的floating和sinking字眼是甚应意思?是不是说该拟饵会浮在水面上或是沉落水里,或是说明该拟饵是浅水型(Shallow Runner)的或是深水型(Deep Runner)的?

其实,拟饵基本上共分为两大种类,即浮性(floating)和沉性(sinking)。当把浮性的拟饵丢进水中时,它是浮在水面上的,相反的,若把沉性的拟饵丢进水中,它就会向下沉。就以本地最受欢迎的Rapala拟饵而言,Shad Rap、FatRap、Jointed和Risto Rap等属floating款型,Countdown、Rattlin和铁嘴Magnum等则属sinking款型。基本上,大部份popper或其他水面型(Top water/surface)拟饵的设计都是浮在水面上的,但浅水型(shallow Runner)或深水型(Deep Runner)却有浮性及沉性之分,不过,一般上而言,浮性的拟饵却占了大多数。

浮性拟饵比较灵活

那麽,浮性拟饵跟沉性拟饵又有甚麽不同的功用呢?原理上,浮性拟饵的动态会比沉性拟饵为佳,这是必然的道理,因为浮性拟饵是用很轻的材料制成,比较容易赋予灵活的动态,相反的,沉性的拟饵比较笨重,动态也就受到了限制。

浮性拟饵的另一项好处是呈现起来比较多样化。当你把浮性拟饵投到标点上时,除了直接卷线把拟饵收回来这种千篇一律的呈现方式,也可以尝试忽停忽动的特别呈现方式。方法是投出后略收一点线,让拟饵潜下去,然后停止收线,让拟饵浮上水面。如此周而复始的重覆同样的步骤,目的是模仿受伤的小鱼,让大鱼以为有机可趁而人生出攻击。

另一种呈现技术叫作Jerking,翻译成中文是猛抽的意思。方法是把拟饵投出去后,不马上收线,而是有节奏地猛一抽竿,让拟饵看来像是在水面挣扎的受伤小鱼。如果没有鱼讯,可开始收线,隔不久又让它浮起来抽一抽。这种呈现方式并没有固定的规则,而需依赖钓者的想像力和经验。但有一个规则倒是蛮有根据的,那就是使用身上有局部红色如红头兵的拟饵;红色是血的颜色,身上带有红色的拟饵看来更像一条受伤的小鱼。

以上两种屡经验证的呈现方式唯有浮性拟饵才办得到,而沉性拟饵却只能作出千篇一笔的向前游呈现方式,效果自然就不比俱备多样化呈现能力的浮性拟饵来得好。以上的呈现方式还有另一项好处,那就是当拟饵浮在水面上时,钓线其实是在空中,如果你处身的钓场经常有面对垂钓压力,鱼在看不见钓线的情形之下,吃钓的比率就比较高。

卡钓率减至最低

浮性拟饵还有另一项优点,那就是比较没有那麽容易挂底。本地一般的淡水或咸淡水钓场大多都充满了障碍物如倒树、枯树、树桩、树的枝桠、水生植物等等,尽管你是拟饵钓高手,恐怕也不容易避得过这些有如少林寺18铜人阵的障碍物。但是,所谓日子有功,如果你经常有用拟饵来钓鱼,久而久之,自然就懂得如何把挂底的机会减至最低。不管你用的是深水型(Deep Runner)或浅水型(ShallowRunner)拟饵,在挂底之前,多数会出现徵兆。例如把拟饵拖过倒树水域时,当拟饵的围嘴(Bib)碰到了树桠,你必然会感觉得到。假如你用的是敏感的钓竿和幼细的线,尤其是新时代的超级辫线,这种感觉更加明显,而要马上停止;当你停止收线时,浮性的拟饵自然就会浮起来避过障碍。

可是,如果你继续让拟饵浮到水面上,那根本就失去了钓鱼的意义。别忘了中国人有一句俗语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大鱼往往就躲在障碍物中,如果你一碰到障碍物就让拟饵浮起来重新抛投过,那等於是在浪费时间,你中鱼的机会将十分渺茫。正确的做法是让拟饵稍微浮起来后马上收线,拟饵便已越过了障碍物。如再碰到障碍物,便又停止收线,如此这般就能把卡钓率减至最低,同时又能深入鱼窝去找鱼。

浮性拟饵还有一个为钓鱼人所忽略的优点,那便是万一在抛投的过程中炒米粉时,你因忙着整理钓线而没有空去理会跌下水中的拟饵,它也不会沉下水中导致卡钓。此外,有时在你搏鱼的过程中断线,或是卡钓救不到而断线,浮性的拟饵也可能会浮上水面来。有经验的拟饵抛投者在断线或卡钓后都会留意四周,往往都能把失去的拟饵找回来。

但凡事有其利必有其弊,浮性的拟饵当然也会有其缺点,那就是大多数都很轻,尤其是在刮风时极难抛投。相反的,沉性拟饵就比较重,不论是在任何天气状况都能准确投到标点去。只要两者皆备,那就万无一失了!

小贴士:

固定环结FIXED LOOP KNOT:这是在重型的单丝尼龙子线上产生环形,以联系拟饵的一流方法。

1.在子线上绑一个简单的手反结,将线头穿过拟饵的线孔。

2.把线头穿过反手结的环形并围绕在主线上,形成第二个环形。

3.将主线和第二环形的其中一边一起用线头缠绕。

4.完成3或4次缠绕,让线头从第二环形突出以形成水结(Water Knot)或露齿结(Grinner)。

5.把露齿结和反手结关紧,让它们滑在一起,得出的是一个安全固定的环形。

夏钓鲫鱼如何制胜?先从了解溶氧量入手……


夏季天气多变,气压经常起伏不定,特别是气压较低的天气,常会出现空气湿度加大,天气闷热,水中溶氧量减少的情况,这时,鲫鱼会因缺氧而感觉憋闷,从而引起食欲不振而趋氧上浮。

如果是轻微的缺氧而引起鲫鱼离底觅食,我们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钓取它们,如果水体严重缺氧,鲫鱼会停食甚至浮到水面吸氧,此时,任你用再好的饵料它也不开尊口。此时,顺畅的呼吸已经是鲫鱼生存的首要需求,水体含氧量的多少直接决定了上钩率的高低。

夏季鱼虽难钓,但并不是不能钓,只要我们能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夏钓鲫鱼就不是梦。本文要讲的就是夏季遇闷热天气钓鲫鱼可采取的一些措施。

一、弃底钓浮

既然天气闷热、气压低会造成水体缺氧,鲫鱼会趋氧离底变泳层,那么我们再钓底就是自讨苦吃了。这时,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弃底钓浮,开始钓一标深,观察鱼的离底程度和吃口状态,如果没有吃口,再逐步上调浮标,一标一标地往下找鱼层,直至有鱼吃口。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水体轻微缺氧而引起鲫鱼变层的情况,此时的鲫鱼仍有一定的食欲,只是不再在底部吃食,仍有一定的上钩率。

盛夏时节,水体含氧量的多少直接决定了上钩率的高低

二、弃深钓浅

我们知道,水体的含氧量与水体的深浅有直接的关系,水越浅,含氧量越高。既然知道了这一点,再出现水体缺氧影响鲫鱼食欲的情况时,我们就应该弃深水而钓浅水。一般来说,只要不是中午温度很高,我多找相对较浅的水体下竿,效果明显高于深水区。

不过,钓友们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水较清的情况下,竿影、人影不能映入水中,否则会惊鱼;第二,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不能钓太浅,否则鲫鱼不会进窝。钓者应根据当天的具体情况多进行试探性尝试。

三、弃死(静水)钓活(流水)

水中的含氧量部分缘于水的流动,流动的水体加大了与空气的接触面,增加了氧气置换量,因此活水水域的溶氧量一般会高于静水水域。同样,低气压闷热天气,活水里的鱼缺氧状态要比静水轻。

某年夏天的早晨,我与单位另外两位钓友一道,来到一个排灌站大沟边,晨雾中感觉空气有点发闷,却听见水面的杂草边,鲫鱼的咂嘴声此起彼伏,通过声音判断,鱼的个体都不小。我们马上各就各位,排兵布阵,三把长枪直指对岸。

两小时不到,我的鱼护里已经有2斤多的鲫鱼被擒。这时,小陈拎着鱼竿和鱼护过来了,他只钓了几条鲫鱼,看到我的收获后很是意外。不久,另一位钓友小谢也过来了,他的成绩也不理想,大家有点疑惑诱饵、钓饵都是一样的,钓技水平也相当,鱼获怎么差得这样悬殊?他俩不甘心,于是赶往离此不远的另一个钓场,据说那儿的鱼密度很大。

为了不把我一个人扔在这荒郊野外,他们像绑架一样,拿着我的渔具,硬把我往沟上推。我只得顺着一条地沟艰难地爬到了沟顶。这时我才发现,这是一个鱼苗场的小排水沟,潺潺细流淌进我窝子边不远的水边,当时由于忙于打窝子没有发现。

天气闷热、气压低会造成水体缺氧,鲫鱼会趋氧离底变泳层,有效的应对办法之一是弃底钓浮

太阳在尽情地施展着它的威力,尽管我们都戴着草帽,但仍无时不被空气中的湿闷所笼罩。我们赶到了目的地,只见近30米宽的大沟两岸,人头攒动钓竿林立,可是看了很久就是没有一个上鱼的。我将鱼护先放入水中,再寻找没人的钓位。

走了很远,我被一道水沟挡住去路,水沟里的水很浑,只有不到1尺深。我趟过小沟,在离水源有1米远的近岸水草边打了窝子后,才回去提鱼护和背包。当我再回到窝子边时,我已经能明显看出窝子里有鲫鱼泡,下钩只有几分钟,一条2两重的鲫鱼就被我请上了岸。就这样,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我钓了8条鲫鱼,近旁的钓友看到后都很意外。

补窝子之后,我把小陈和小谢叫来,在我的附近也打了窝子。在我上鱼的这段时间里,他们同样一条鱼都没钓到。看到我的钓况后,他们又来了信心。只有三五分钟的工夫,他们的窝子里也开始上鱼了,其他人则都抱着竿子发愣。就在我们还沉浸在提鱼的喜悦中时,我开始察觉鱼头开始变稀,窝子里鱼泡渐少,身边的沟里水流也断了,只不过10分钟左右,我们也开始抱着竿子发愣了。

烈日下的水面像一面镜子,空气似乎已蒸腾成热浪,鱼情再没好转。我放下竿子点了一支烟,爬上坡顶的树下想凉快一会儿,这才看到上面是一片近百亩的水稻田,一个农民模样的男人正用铁锹挖土堵住刚才有水流的地方。经了解,刚才的水流是稻地里漏出的水,他们正指望着抽来的水插播秧苗。回到大沟的水边,我与他们交流了自己的看法,最终只得识时务地收竿打道回府了

很多年过去了,那次夏钓的经历给我很大启发。为什么在同一天同一片水域里,我的成绩总比他们好?并不是我的钓技水平高超,而是歪打正着,碰到了两处水体含氧量高的地方,流水给鲫鱼带来了氧气,也调节了水温,使鱼有了顺畅的呼吸,满足了它们的第一需求,才使它们有了觅食的欲望。

水中的含氧量部分缘于水的流动,流动的水体加大了与空气的接触面,增加了氧气置换量

四、弃上(风)钓下(风)

盛夏时节,趋氧性已是鱼类生存的首要需求。如果遇到闷热的天气,水体出现缺氧情况,就会影响鲫鱼的顺畅呼吸。而风吹动水面,既能调节水体表层温度,又能扩大水体与空气的接触面,促进水体的表层与下层产生对流,使水体的溶氧量得到提高,促使鱼类增加食欲。此外,风力又能将天然饵料聚集于下风口,有利于鱼类集中觅食。

闷热的天气风力一般很小,但即使这样,下风处仍比上风处风力要大,水体产生的上下对流程度要高于上风处,水体的溶氧量同样比上风处高,鲫鱼就会停留于下风口。所以,在低压缺氧的天气垂钓,钓者要弃上风处找下风处迎风钓,就我几十年夏季钓鲫的体会,钓下风处的效果总是好于上风处。

盛夏时节,趋氧性已是鱼类生存的首要需求,钓下风处效果总是好于上风处

五、弃明水钓草窝

野钓自然水域经常能遇到有水草的水域,在低气压湿热天气如果有一大片的水草区,我建议你将其作为首选钓点。我们知道,水草在太阳的光合作用下会向水体释放氧气,使水体的含氧量高于明水区,另外,水草可以阻隔部分热量及太阳的强光辐射,使水草下的温度及光线低于明水区,迎合了鲫鱼避光的习性。以上这几个方面对于鲫鱼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这时候,我们通过仔细观察,甚至能发现鲫鱼在草下活动的痕迹,如冒泡、触动水草或咂嘴的声音。

当有鲫鱼在水草丛中活动时,钓者宜用长竿短线的传统钓法在草区的边缘或缝隙中钓浮,最好用既细又红的活蚯蚓作饵;至于钓多深的泳层,要结合当天的气温、缺氧程度、环境是否安静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

当有鲫鱼在水草丛中活动时,钓者宜用长竿短线的传统钓法在草区的边缘或缝隙中钓浮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虽说钓草区要比钓明水效果好,但钓者不能钓过于稠密的水草区。水草如果过密,不仅阻碍水体与空气的接触,又不利于水体散热。所以,钓者要选择较稀疏的草区下钩。

六、弃肥(水)钓瘦(水)

常钓鱼的人都知道,肥水的鱼难钓。这是因为肥水里天然饵料丰富,使鲫鱼饱食无忧,再就是因为肥水里浮游生物、水生动物及藻类较多,它们的生存要消耗大量的氧分,加之高温促使水底有毒有害气体的生成和释放,也会中和掉很多氧气,致使肥水中的溶氧量大量减少,从而影响鲫鱼的呼吸及食欲,致其离底活动,从而影响上钩率。

相反,在新塘或瘦水中,浮游生物及水生动物少,鱼儿食源较匮乏,水下的腐烂物质少,在同等气压的情况下,瘦水里的含氧量要略高于肥水,鲫鱼的饥饿程度也高于肥水。因此,在可选择的情况下,钓者应弃肥水而钓瘦水,增加上钩率。尽管瘦水中的鲫鱼密度可能没有肥水中的大,但鱼少总比不吃钩强。

虽说钓草区要比钓明水效果好,但钓者不能钓过于稠密的水草区

综上所述,夏钓鲫鱼,不论是选钓层、选钓点,还是选水质,都要围绕着溶氧量这个决定夏钓成败的重要因素来进行,钓友们要提起重视。

驳小崔观点:温度低溶氧就会高吗?


崔老师在小崔解读:气压水压与水深对钓鱼有什么影响?中介绍的有关于扬化肥的时候说但是深水温度低,同一水域,温度低溶氧就会高。我有不同的看法。

毋庸置疑,水温降低,确实会提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率,但是不能忽略一个问题界面。在自然水域,水中溶氧的来源是水面。空气中的氧气不停地溶入水中,水中溶解的氧气也不停的析出,回到空气中,这一切都发生在水面。在某一气象条件下,溶入和析出达到平衡时,溶氧浓度就是当前的溶解率。从水面溶入的氧气,会向水体扩散,这个过程遵循一个铁律高浓度溶解质(氧气)向低浓度扩散,这个过程的最终结果是整个水体的溶氧量均匀。如果水中始终有生物在耗氧,那么水体中的溶氧量会始终低于水面。唯有如此,氧气才会经由水面(高浓度)源源不断的供给水体(低浓度)中的生物。

崔老师说到的深水温度低,同一水域,温度低溶氧就会高也有可能发生。

比如:

①:低温、高溶氧的水源不停汇入水体,由于低温水比重较大,直接补充到了水体底部,造成水底比水面溶氧量大。但是在钓鱼选点上对应这一条件的是有活水汇入的地方,带来氧气和食物,并不是水深、冷溶氧量大。因为离入水口远的地方,在扩散作用下,在水中生物的作用下,水体又会回到平衡。再远的地方就又是水面溶氧量大了。

②:在水底制造很多很多微小的氧气泡(或空气泡),这些小气泡内部气体和小气泡外部的水同样有界面,相当于在水底增加了界面,这时由于氧气在低温、高压的水中溶解率较大,所以水底的溶氧量会大于水面。气泡微小是为了增加界面的面积,使得氧气快速溶入水中。这种条件在自然水域找不到。

所以我认为同一水域,底层水不会因为低温高压而比表层水含有更多的氧。欢迎钓友批评指正(已经抱头蹲好?)

水体溶氧量与秋钓杆塘的关系


由于家乡地理位置所限,野钓资源很是匮乏。曾经出鱼非常好的文裕河水库近年来人为的破坏,鱼类资源几近枯竭。而山西山体众多,家乡根本没有野河湖泊。所以杆塘成了钓鱼人的几乎唯一途径。就自己垂钓竿塘的粗浅认知,关于秋季水体溶氧量对杆塘的影响继续自己的看法。惯例声明,一些观点和理论不见的成立。

说是秋季,其实概述起来恐怕其他季节都可以影射到。而且对于杆塘的溶氧量,一些平时的钓鱼真理啊,定律啊,谚语啊都会有所推翻。造成这种原因就是因为杆塘的溶氧量所决定的。因此。钓无定式在这里发挥的淋漓尽致。

万物生长靠太阳。杆塘水体会生长一些绿藻、青苔、水草等水体植物。阳光的照射会让水体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白天释放氧气,而晚上却相反,会吸取氧气,进而消耗水体氧气。所以在水中植物多的地方夏天夜钓收获不好就是这个缘故。晴朗的天气适宜垂钓也是水体有所增氧的缘故。

而适宜的有风天气,吹动水面会增进水体溶量量,而且迅速使水面散温,造成水体上凉下暖,而水体只有上凉下暖,温度高的往上走,形成水体循环,上下水温趋于一致且水底溶氧量加大,自然适宜鱼儿索食。大热天尤其午时水面温度高,高到超出鱼儿难以接受的温度,鱼儿会避入深水区,但为什么不索饵呢?

就是因为在最适宜的温度,鱼儿活动量加大,耗氧量自然也加大,又没有氧气对水体补充,死水一潭,究其原因还是水体缺氧所致。而野钓鱼儿躲避的深水区域是手竿难易够到的范围,加上鱼的进食时间段,即使是野生的,也不是24小时不停的进食。

杆塘手抛做窝是杆塘一大特有的风景画。大家每次每天你一盆来我几团,唯恐打得少了诱鱼不够,鱼获不好。殊不知这些个过剩的饵料在水底需要分解和沉淀是需要靠水体的氧气来完成的。秋季经过了春季和夏季,杆塘水底累积了大量的剩余的发酵变质腐败的窝料和饵料。水底严重缺氧发臭导致鱼儿躲避保命还来不及,那会索食?

生物的本能让它在食物和生命的选择上毫无疑问的选择了继续生命。所以,在水底缺氧的情况下,夏钓深 就不再成立。因为越深的水域越缺氧。短杆钓浅虽违背规律但结合实际确是按照规律了,反而能有所斩获。而到了秋季,慎重打窝和选择性的使用不同竿长就成了制胜的必要条件了。

为什么是慎重打窝呢?有的地方水体不缺氧,但一般杆塘面积都不会很大,且是死水,自身溶氧量的改善只有靠外部条件影响。天气啊,加水啊,增氧泵啊等等。诸位一定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不打窝还能钓几条,打窝就没口。浮标如定海神针丝毫不动,或是只见小鱼闹漂,大鱼就是不到。这就是大量的窝料消耗水体氧气,因为缺氧想吃也无法下底了。

水体越浅,上下水温越发趋于接近,水体溶氧量相对又高。但浅是有个限度的。不同鱼种生活的适宜深度是不同的。太深了不好,过浅了会感觉不安全没有心思进食。所以掌握不同鱼种的适宜生存深度就又是一门知识了。短杆杆塘钓浅,其实就是专门找水底溶氧量相对高的环境来达到有所钓获的目的。

深中找浅 浅中钓深 也是有这样的含义的。而杆塘钓位的选择其实就是选择那个地方溶氧量高,最适宜鱼儿在此聚集。增氧泵附近啊,进水口啊,下风口啊等等这样的地方就是指水体含氧量相对高的地方。所以出钓杆塘,一个必须掌握的信息就是务必知道该杆塘整体地势深浅。而杆塘的水色肥瘦,也是判断水体缺氧与否的一个标准。当然也反映其他信息。

每次出钓,都需整理结合各种自然条件,做出最好的判断。选择合适的天气,占对最好的位置。把这些做好了,那你的钓技是否也能跟得上步伐呢?有人说,钓竿塘拼的是饵料。这样的说法是基于其他因素都正常和平等的基础上。所以,只有把基础做好,才有资格去拼饵料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溶散性》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手竿钓鱼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