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浮标技巧。

钓友们手里的浮标往往有很多,各种标型不一而足。各式各样的标型适用于不同的水情和鱼情,下面我尽可能详细地加以介绍:

一、这种标型的浮标已经很少见了,它是二十几年前的产物,早已被更加灵敏的浮标所替代,被时代所淘汰。尽管如此,这种标型的流毒依然误导着很多人。

我们从标尾的直径能够看出,这种浮标第的浮力很大,精度很低。我之所以把这种标型拿出来,就是想带大家走出一个误区我看到很多人还在守着调4钓2这句名言。我想说的是,这是上世纪80年代末十年代初的产物,那个时候大家都在用这类浮标。

这种浮标超大浮力的标尾决定了它几乎实现不了调5钓2或者调6钓2。1目的浮力足以带起一粒花生米大小的鱼饵。所以,调4钓2是当时最灵敏的调钓。不过,随着后来浮标精度的不断提高,调4钓2已经无法满足如今钓友们对更高灵敏度的需要了。所以,固执地迷信调4钓2显然是个错误。

这种标型的特点就是钝,钓一些进食比较鲁莽的鱼类倒也能派上用场,比如鲇鱼、黄颡。它也适用于钓浮大浮力的标尾可减少小鱼闹钩时浮标动作的幅度,减少空竿率,只有浮标大起大落的信号才是目标鱼。

二、这种标型现在也不多见了,它已被更具流行元素的标型所取代。其实,这种浮标依然好用。它脚短,翻身快,而且整个浮标的长度也不是很长,加之标尾细,可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实现到位快,适合在野钓中减少半路小杂鱼的干扰,快速到底,直击底层守候目标鱼。

这种标型曾经主导了上世纪90年代末和本世纪初的浮标市场,不论是送标,还是顿口黑标,都能准确地表达出来,不同的材质也有不同的动作特点:巴尔衫木的动作比较稳重,芦苇的动作活泼,比较适合在鱼口较轻的环境下使用,如春钓鲫鱼;当然了,活泼的动作会更醒目。这种浮标的缺点是,由于它全长不是很长,所以尽管它重心比较靠下,但是在大的风浪中稳定性依然不够理想。

三、这是当今市场上最流行的一种标型。先说长脚长尾式的,由于它到位比较慢,所以这种浮标也被称作行程标。它的特点是,从翻身到到位用时稍长,擅长钓获那些已经离底的鱼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抓截口,这种钓法叫钓行程。

也正是因为这一特点,我反倒感觉它在野钓中会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毕竟野钓时小杂鱼是比较多的,这种浮标会增加杂鱼半路打劫鱼饵的机会。不过,这类标型也有很多的优点:细长的标尾意味着高精度,超长的整体长度能够使其在风浪颠簸中保持稳定。不同的号数有不同的载铅量,号数越大、载铅量越大就越适合钓深水。不过,纤细的标尾也确实不适合远距离观察,所以大号浮标被我加了两颗豆豆,这样的话长竿钓浅水就醒目了(钓者不用担心这两颗豆豆会影响浮标的整体灵敏度,其实一点影响都没有)。另外,很多钓场限制竿长,在竿长相同的情况下,浮标越长,钓得就越远,在不违规的情况下会占一些便宜。

再说说中长脚、中长尾式的。由于标脚、标尾长度适中,因此它既有行程标的部分特点,又兼有短脚标快速翻身、快速到位的部分特点,更适合钓综合性鱼情,比如在水库野钓,一套浮标能适应任何环境,具有很强的广谱性。

四、球型的标身意味着它不会是芦苇或茅草材质的芦苇和茅草没有这么大的直径。如果是天然材质的,它会是巴尔沙木的,这种材质的浮标信号清晰,不夸张也不慵懒,深受钓友们喜爱。它也可能是人工材质,人工材质比较好的材料就是所谓的纳米,其最大的好处是浮力稳定、误差小。

从整体上看,这种浮标属于中脚中尾标,整体长度也不大。这种标型不论是天然材质的还是人工材质的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不适合太深的水和太高的浪,它适用于短竿钓不太深的水域,并且因为它的标脚并不短,所以翻身不会太快,更适合慢节奏的休闲钓。

五、这是一款标尾加粗的短标,看起来更醒目,它同样适合短竿钓浅水,但由于加粗的标尾会提高风阻,且浮标整体较短,所以在风天稳定性是其短板,它比较适合风和日丽的日子使用。

六、这也是一款短标,适合钓从半米到1.5米水深,尤其开春钓浅滩时,这类浮标有明显的优势。

七、这款浮标没有太多用武之地,适合在半米以下的浅水中钓小鱼,有人也用它来钓虾。它也可以作为冰钓标来使用。

八、这款浮标的适用范围也很狭窄。超短的标尾意味着它到位很快,超小的标身意味着载铅很少。也就是说,在浅水钓快口是它的强项,比如几个钓友在一起掐鱼。

看了上面的介绍,相信这位钓友对于怎样选一支靠谱的浮标也已经心中有数。

一支浮标不可能钓遍天下无所不能,我们在选择浮标前首先要清楚这支浮标要用来钓什么鱼、用于什么季节、用多长的竿子,甚至连自己的视力情况也要考虑进去。比如钓鲫鱼突出的是轻灵,长竿子只有铅坠有一定重量才便于抛投,所以浮标的载铅量要大。还有,一支好的浮标会有很高的灵敏度,但是有的时候,钓鱼恰恰需要追求迟钝,比如浮钓草鱼和鲢鳙的时候,在小鱼不断的攻击下,灵敏度越高的浮标,无效的动作就会越大,进而造成大量的空竿。这时,反应迟钝的浮标恰恰能表达出真实的信号。所以,我们首先要清楚自己所需要的浮标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的,然后再加以筛选就可以了。

编辑推荐

秋季钓鱼的三个不同阶段钓鱼技巧,都有啥讲究?


秋季是一年中的第二个钓鱼黄金季节,跟春季一样,秋季钓鱼也是分阶段的,不同阶段的气候、水温、气压区别比较大,鱼的活动范围、进食情况也都是不同的。比如说春季,早春延续冬钓的一套,仲春万物复苏,但是水温依然比较低,外出钓鱼还是以中午钓浅水为宜。到了晚春,鱼都开口了,钓浅就是晚春的重要技巧。秋季,其实也是一样的,秋季各阶段钓鱼有啥讲究,跟各位钓友分享下。

初 秋

秋季整体来说是气温降低,气压升高的季节。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季降温的速度还是非常快的。我们常说的初秋一般指的是立秋到白露这段时间,虽然已经处暑,但是初秋在气温、气压上还没有多大变化,在钓鱼技巧上还是会延续夏季高温时节的技巧。比如天气选择北风天、小雨天、阴天等,以钓早晚为主,钓位以钓深和钓荫为主,鱼种以耐高温的草鱼、鲢鳙、翘嘴、黄颡鱼为主。饵料选择味道清淡的,因为温度较高,小鱼较多,所以还没到用腥饵的时候。

仲 秋

仲秋一般指的是白露到秋分的这段时间,传说中的金秋时节,此时不冷不热,水温凉爽,气压高,秋高气爽说的也正是这段时间。不过南北差异巨大,北方已经穿毛衣,南方还是30多度,但是昼夜的温差已经开始变大了,早晚已经变的凉爽了很多。蚊虫也比夏季少了很多,可以说是南方夜钓的好时机。到了仲秋虽然中午可能高温,但是也只有中午2、3个小时比较热,而且昼夜温差大,这几小时的高温也难以让水温产生很大的变化,总体来说这段时间是非常适合外出钓鱼的。

仲秋时节除了无风和大雨天气,都可以外出钓一整天。钓位选择多样,可深可浅,应该以食物丰富的深浅水交接处,或者鱼觅食的必经之路作为钓点。目标鱼的选择非常多样,这个阶段没有局限。不过用饵就可以考虑使用熟饵或者发酵饵了,像嫩玉米粒的效果就差了很多。还有线组搭配可以粗点,这段时间正是鱼开始大量觅食的时候,体型和体力都接近顶峰。

深 秋

深秋通常指的是秋分到霜降这段时间,大概就是每年的9月底到10月底的这段时间。根据不同的区域,钓技钓法也不相同。

长江流域以南由于气温已经开始逐渐变的寒冷,鱼在入冬前大量进食,所以是钓鱼的黄金季节,这段时间以钓边为主。原因是早晚水温凉,中午浅水水温高,而且浅水有食物,所以秋钓边大致说的就是这时候。

长江流域以北到了深秋,草鱼、鲢鳙基本就比较难钓到了,但也是钓草鱼、鲢鳙的最后时机。这时候还是以野生大鲫鱼,和鲤鱼为主攻鱼类。用饵这可以适当的使用腥饵。

2020秋季钓鱼的三个不同阶段钓鱼技巧,都有啥讲究?


秋季是一年中的第二个钓鱼黄金季节,跟春季一样,秋季钓鱼也是分阶段的,不同阶段的气候、水温、气压区别比较大,鱼的活动范围、进食情况也都是不同的。比如说春季,早春延续冬钓的一套,仲春万物复苏,但是水温依然比较低,外出钓鱼还是以中午钓浅水为宜。到了晚春,鱼都开口了,钓浅就是晚春的重要技巧。秋季,其实也是一样的,秋季各阶段钓鱼有啥讲究,跟各位钓友分享下。

初 秋

秋季整体来说是气温降低,气压升高的季节。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季降温的速度还是非常快的。我们常说的初秋一般指的是立秋到白露这段时间,虽然已经处暑,但是初秋在气温、气压上还没有多大变化,在钓鱼技巧上还是会延续夏季高温时节的技巧。比如天气选择北风天、小雨天、阴天等,以钓早晚为主,钓位以钓深和钓荫为主,鱼种以耐高温的草鱼、鲢鳙、翘嘴、黄颡鱼为主。饵料选择味道清淡的,因为温度较高,小鱼较多,所以还没到用腥饵的时候。

仲 秋

仲秋一般指的是白露到秋分的这段时间,传说中的金秋时节,此时不冷不热,水温凉爽,气压高,秋高气爽说的也正是这段时间。不过南北差异巨大,北方已经穿毛衣,南方还是30多度,但是昼夜的温差已经开始变大了,早晚已经变的凉爽了很多。蚊虫也比夏季少了很多,可以说是南方夜钓的好时机。到了仲秋虽然中午可能高温,但是也只有中午2、3个小时比较热,而且昼夜温差大,这几小时的高温也难以让水温产生很大的变化,总体来说这段时间是非常适合外出钓鱼的。

仲秋时节除了无风和大雨天气,都可以外出钓一整天。钓位选择多样,可深可浅,应该以食物丰富的深浅水交接处,或者鱼觅食的必经之路作为钓点。目标鱼的选择非常多样,这个阶段没有局限。不过用饵就可以考虑使用熟饵或者发酵饵了,像嫩玉米粒的效果就差了很多。还有线组搭配可以粗点,这段时间正是鱼开始大量觅食的时候,体型和体力都接近顶峰。

深 秋

深秋通常指的是秋分到霜降这段时间,大概就是每年的9月底到10月底的这段时间。根据不同的区域,钓技钓法也不相同。

长江流域以南由于气温已经开始逐渐变的寒冷,鱼在入冬前大量进食,所以是钓鱼的黄金季节,这段时间以钓边为主。原因是早晚水温凉,中午浅水水温高,而且浅水有食物,所以秋钓边大致说的就是这时候。

长江流域以北到了深秋,草鱼、鲢鳙基本就比较难钓到了,但也是钓草鱼、鲢鳙的最后时机。这时候还是以野生大鲫鱼,和鲤鱼为主攻鱼类。用饵这可以适当的使用腥饵。

调整浮标也不难,可以借鉴这些经验


垂钓过程中,通过改变浮标的调目和钓目、改变子线和钩饵的状态,去"找"鱼的"吃口",非常重要。这可以谓之"应变调标"。

鱼情是随着季节、天气、钓场环境及鱼的来源等因素而随机变化着的。就算同一场,鱼情都可能有很大差异。这就决定了钓鱼人在施钓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要动脑筋,不断揣摩和尝试。其中,通过改变浮标的调目和钓目、改变子线和钩饵的状态去"找"鱼的"吃口"非常重要。我称之为"应变调标"。

在垂钓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没有鱼口的情况。这时,我们可以将浮标向下稍微调一点儿,降低钓目,使钓组更灵敏一点。换言之,也就是增加一点钩饵悬浮的程度,使子线更绷紧一些。例如,初始为调5目钓3目,我们可以将其改成调5目钓2目。

相反,信号多,空竿连连,中鱼率较低,我们便可以将浮标向上稍稍推一点,以增加钓目,使钓组变得迟钝一点。也就是降低钩饵悬浮的程度,使子线更松弛一些。例如,调5目钓2目,我们可以将其改成调5目钓5目,或是其他。

究竟应该调得更灵敏些,还是该调得更迟钝些,这没有定规,要拿鱼说话。调一调,试一试,总能够找到最佳状态,也就是最适合鱼吃口的状态。要知道,你预先设定的某种钩饵状态(某种灵钝状态),很可能并非最适合鱼吃口的状态。

影响鱼情的因素太多了!单是天气因素就有气温、水温、气压、相对湿度、能见度、阴晴、风雨等等。面对各种因素的变化,无论是新手还是老手,谁都不敢说一调就准,也不能一调不变。

应变调标,对于每一个钓鱼人来说都十分必要。它不仅可以俢正钓组不够灵敏、精细的问题,而且可以使钓组更适应鱼的吃口。竞技场上的高手,最懂得应变调标。擅长不擅长应变调标,也是高手与普通钓手的区别之一。看过很多高手参加的钓鱼比赛,其中就不乏临场应变调整一目半目最终获胜的例子。既然人人都得具备应变调标的能力,那么对于那些必须追求精确调标的思维方式,是不是应该重新思量一下?

窃以为:应变调标绝不可少,追求精确倒未必必要。

例如"反向验证"。为了避免调标时遇到淤泥而过底,有人以调4目钓4目为例,提出必须要"反向验证",而且介绍了具体的方法。从表面上看,这似乎很有道理。但是,认真分析,我觉得很没有必要。如果已经知道有很厚的淤泥,那么选择调4目钓4目本身就是不妥的。大家都知道,这时应该采取调高钓低的方法,例如调4目钓2目或者钓1目,尽可能使饵钩大部分悬浮于淤泥之上。这样就不存在过底的问题,反向验证也就无从说起。

大多数情况下,钓点即使有点淤泥但如果密度不是特别小,也不一定过底。如果每一次都担心过底,将反向验证作为一个必需的操作程序,每一次都要去进行反向验证,实在是自找麻烦,也太过教条。假设水底有很厚的淤泥,假设调4目钓4目时有过底的问题,导致鱼看找见饵,浮标没有信号,怎么办?简单,向下推标,打破调4目钓4目的框框,改成钓低一点不就解决了!又何必在假设的基础上去搞什么治标不治本的反向验证?

另一个例子:精确找底、精确调标。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事儿是必须追求精确的。比方说火箭的设计、制造和发射,金银首饰的称重等。但有些事物却没有必要过分追求精确。调标或者找底,是不是一定要追求精确?我有一些疑问。

有时教条的精确,会耽误上鱼的最佳时机

从理论上讲,精确调标比一般的简单调标上了一个档次,能更好地钓鱼。有人提出使用橡皮泥精确调标找底,我认为有三个问题值得讨论:

其一,要精确,就必须要有很多的操作程序,必然十分繁琐、费时费力,而调标本来应该是越简单越好。

其二,挂橡皮泥调标未必精确。挂橡皮泥调4目钓4目后,改换成饵料后说还是调4目钓4目,这是脱离实际的。橡皮泥的体积和重量与饵料不一样,改换以后,找到的状态必然要发生变化,即使找到了精确的底,后来也变得不精确了。特别是所谓的挂下钩找底方法,更是明显要变。上钩是空钩时调4目钓4目,换成饵料时上钩挂饵,浮标必然要下沉,钓目必然小于4目。在网上的初学者经常提出疑问:挂橡皮泥调4目钓2目,换饵后为什么钓目就不是2目了?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橡皮泥和饵料不一样。钓目变了是正常现象,不变才是怪事。

其三,什么是精确的底?精确调标的钩饵状态是什么?调4目钓4目是不是就是精确调标的标准?显然不是。鱼情变化多端,在某时某地钓鱼,有谁能够给出一个调钓的标准,然后就按照这个标准去精确调标?不可能的事!事实上,只能够凭各人的经验和习惯去设定某种钩饵状态。这种设定大概差不多就行了,不需要搞得十分精确。即使按照你的想象搞得十分精确,却未必适合鱼的吃口,最后还得根据鱼情随机应变、调整浮标。

鱼情复杂多变,决定了钓鱼方法的灵活多变,决定了调标的多样性。追求精确在思想上是钻了牛角尖,在技术上是自找麻烦。所以我奉劝广大休闲钓爱好者、初学者,在调标上放弃追求精确的念头,不要去白费工夫。竞技场上怎么样,还是让竞技高手去说吧!

我在左海公园钓鱼,看到过一些高手调标,其实也很简单——调4目钓2目或者调4目钓1目,再或者调5目钓2目。因为用的是细尾标,饵钩比较大,钩饵状态基本上是一卧一触,正好是钓鱼的基本状态。

简单而实用的调标方法,我认为可以先粗后细、先简单后应变。简单调标只有两个步骤,就是细尾标调m,钓m-n(m可以是3、4、5……;n可以是1、2、3……)。这时,饵钩的基本状态是一卧一触或者一触一悬(粗尾标应该调m钓m,才能够避免没有找到底的尴尬)。不要认为这样较为粗略,别忘了之后还要做应变调整。应变调标的修正,可能让人感觉不够精确,但可以随时适应鱼情的变化,找到真实的鱼口。

在不同水域钓鱼,钓点选择有啥不同?


1、池塘,长形的水域,鱼多沿长边游动,应沿长边的中部,于腰处钓;方形的水域,鱼来回游动必经四角,因此要居角垂钓;另外岸边向水中突出的部位,利于鱼儿进食,这是理想的钓点;有活水涌入的地方,进水口溶氧量充足,鱼儿聚集。

2、湖泊大小、深浅合适,风平浪静,鱼儿喜爱在此逗留。因此在湖岸边垂钓,应选择风平浪静的港湾,这里风浪较小,浮游生物多在此繁殖,鱼儿较多。若湖边有鸡鸭棚、水草茂盛之处,更是理想的钓位。

3、江河垂钓原则上应选择略靠边的钓位。因为岸边水流缓慢、沉淀物和浮游生物也较多。河流上若横有桥梁,亦是很理想的钓位。因为桥梁旁多为鱼的回游通道。宽窄均匀的河段应弯曲处垂钓,这里是鱼儿回游的必经之处,也是浮游生物聚集的地方。

4、水库落差大,含氧丰富,因此垂钓水库可选择落差较大处。另外水库多为人工挖成,水底多有桥桩、涵洞、沟坎等人工遗迹,这些水底地貌是鲤鱼、鲫鱼的藏身之处。若事先探寻好这些地貌,可有意外收获。

5、野塘垂钓的对象主要是鲫鱼和鲤鱼等易自然生长的鱼类,它们个体较小,数量亦有限。因此野塘钓要求较高的选择钓位、做窝和配制饵料的功夫。钓点应在水草多、水底有乱石堆和弯曲处。因野塘钓对象均为小鱼,应选用细线、小钩和七星浮头,对付小鱼应有很大耐心,并多做鱼窝,多处试探,一旦选定窝点后即应耐心等等,候鱼上钩。

6、江河垂钓有几处优良钓位可供选择,河道弯曲处、河汊口处;生活码头是有机物较多之处,鱼儿亦爱在此停留。

7、溪流的流水较为活跃,尤其在水面较窄时。溪流垂钓应选择宽阔、水流平稳的水域,以有石板、水草和淤泥窝等处为更佳。溪水一般清澈,能见度高,垂钓者踏入水中把水搅浑,以便“浑水摸鱼”。溪流垂钓对象亦为小鱼、小虾,应用细线小钩,但此类鱼个体灵活、反应敏捷,所以鱼钩需有倒刺,防止跑鱼。

浮标(浮漂)解析台钓用什么样的浮标详解


休闲钓者一般都叫浮漂,而台钓尤其是竞技钓者则更多的把浮漂成为浮标,浮标犹如枪上的准星,钓鱼人的眼睛。台钓的灵敏性主要来自调标,以调灵钓灵的调6钓2为例,调6目时钩悬于半水,而装上两粒饵就可使钩贴底钓2目了,重力与浮力的平衡就是差在那两粒饵上。饵一化光,标立刻上升复位为6目,就是说两粒饵的重量就能克服标尖两目的浮力,可见台钓标标尖那一段的浮力一定要小。因此我们在台钓中掌握的用标准则就是:

台钓标标尖要细

同样大小的钓饵,能压沉标尖较大的距离,这样才能言及灵敏,也才能让钓者准确判断钩上是否有饵,心里有数。标仍是几目,钓者就知道钩上还有饵。而标上升变成了几目,说明饵已化了一部分,钩上只剩半饵了。再上升至几目,说明饵已没了,就必须提竿上饵了,否则就是空钩待鱼了。而我所见的许多钓友,为了不落伍,也在纷纷弃笨钓趋台钓,将钓组改成了悬坠长脑线,但他们的标却没有配套改换,依然用的是较粗标尖的标。即使比先前笨钓标的标尖减细了些,但也还是半粗不细的标尖。他们的台钓通常钓效很差,一点也找不到人家竞技钓高手速钓的感觉。自己还枉自纳闷,不知究竟问题出在哪里。其实分析一下,不是标的症结又是什么?标尖粗,浮力大,两粒饵往往连一目的浮力都克服不了,于是就很难把标调得精准。就算调4钓2,钩饵也根本落不到底,有点风便总是走标。为了钩落底,就只有钓迟纯,钓4目甚至钓6目7目。这样一弄,又经常是子线〈即脑线〉弯曲着,甚至干脆是铅坠落了底,挺长的脑线全肌在水底地上。迟钝到这份儿上,比笨钓都笨了多少倍,还能有何钓效可言?并且钩上没了饵也根本无法知道。所以台钓要素绝不仅只是个悬坠长脑线,标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环。当然,要求标尖要细,也不是没有限度,因浮标制作毕竟受材料强度限制,钓鱼者看标也受视力限制。若以台钓法施钓鲤鱼,因饵团大,不必非用那种极细的标尖,前面说的半粗不细的也可用。即使不用大饵,有时须钓半水时,也要求以较大的浮力将钩饵保持悬浮,这较大的浮力就要从较多的目数来寻得。因此,对台钓浮标就提出了第二个要求:

台钓标标尖要长

一般来说,细苗子标标尖长度在15~20厘米―用。只有标尖有足够的长度,垂钓时水面上才有足够的钓目,钓者才能清楚地判断钓饵的化散情况。当然个别时

候使空心标除外,空心标苗子相对短些,一般7目左右。另外若用台钓法钓大鱼,通常情况下水都相对较深,深水台钓铅坠相对要加大。铅坠轻了,一是不易准确地将钩饵抛至钓点,尤其迎风侧风时。二是风大垂钓,若标小坠轻,钩馎难以在钓点定位,容易随风移位。三是钓钩入水后下沉慢,易被小鱼半途截食造成饵未落底就空钩的现象。再一个钩饵下沉慢,也影响上鱼速率。坠轻水深,钩饵飘飘悠悠半天也落不到底,你的钩饵尚未落底,人家已经上一条鱼第二次抛钩了。每一竿都差一点时间,积累的差距就越大了。而加大铅坠,又对浮标提出了第三个要求:

台钓标浮力要够

加大铅坠就要配较大的浮标。这个大标概念不是傻大黑粗,大标也要求材质要好要轻,浮力大而标体自重不能大。只有标浮力大才能配相对重的铅坠,只有相对重的铅坠才能保证钩饵有较为理想的沉速。这一点在2米以上水深垂钓时尤为突出。不少人在1-5米的水深垂钓就使用5号甚至6号的大号台钓标了,目的就是让钩饵尽快下沉,抢速度。有人担心标大了会不灵敏,其实我们在调标的时候,无论使大标小标,只要调得精微,调到重力浮力均衡,灵敏度是不会有太大差别的(当然说一点差别没有也不现实,但那微不足道的差别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台钓标的大小是以号来标示的,零号标最小,大至8号乃至10号。竞技钓手为能对付水深水浅、大中小鱼、气象变化和咬钩口讯等各种各样不同情况,一―配备从小到大的浮标各一支。当然要想真正做到应手,一套标还远远不够,瘦身标、粗身标、空心标、实心标、碳脚标、竹脚标等等,在各种不同情况下各有优势和用途。但真要配全了,投入又的确太大,就算60元一支,配齐了没个几千元也下不来。所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常用的几种号型备上几支,大体能应变也就行了。

大标小标选用之经验谈

深水用大标,浅水用小标。长竿用大标,短杆用小标,比如3.6米的竿用1号2号标,4.5米的竿一般就要用3号标,5.4米的竿用4号标,6.3米的竿通常要用5号以上的标了。迎风时3.6米的竿也需3号甚至4号标才能保证抛得出钩去,而顺风时4.5米的竿也是可以用2号小标的,钓大鱼比如鲤鱼时,由于饵团过大,有时甚至有中药丸子那么大,饵自身的重量就可以保证抛钩了,因此即使是用5.4米的竿,配小一点的标也是可以的,另外钓截口鱼用小标,减轻坠中,让饵在半水中摆荡的时间长些,而闹小鱼时则用大标,让饵迅速躲过截钩捣乱的小鱼。

钓鱼人对浮标的认知及浮标的选择


认知浮标客观篇

纵观浮标,现在市场上和钓手手中流行的可谓是五花八门,特别是竞技钓浮标,更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对于竞技钓场上的老手来说只是多了一份选择,可对于一位新手来说,再加上关于浮标的信口开河的文章,那可就是云里雾里,眼花缭乱了。本人不才,不敢拨乱反正,就关于浮标再他谈自己的看法。

我们都知道浮标有长短粗细形状及材质等各不相同,要认知它们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搞不好会引出一大堆砖头来。实际上不管浮标是什么样子,其入水后的运动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那就是先平躺在水面,这时是坠带钩饵下落,当坠带钩饵下落达到水线的深度时,即开始拉动浮标,使浮标开始翻身而这时的坠也就开始减速下落,当下落到标的无钩调目时,这时坠应该停止下落,如果坠下无钩饵,这时应该整个钓组在水中达到二力平衡,可我们钓鱼时坠下都有钩饵,所以在过无钩调目后水中的钓组再运动是由钩饵的运动决定的,是钩饵拉坠及坠以上的钓组下行。此时钩饵的运动受钩饵以上钓组的影响,也受我们钓手提竿牵线的影响。实际上我们钓鲫鱼玩的就是钩饵的这一段运动,因为在此运动之前钩饵是被动运动(坠拉钩饵下落),当钩饵到底后,钩饵的相对运动也就消失了。所以鲫鱼在钩饵主动运动的这一段就饵应该是最活跃的。如果鱼是在这一段之前就饵那就是鱼起来了,乱了鱼层和鱼口,如果在钩饵静下来以后鱼就饵,说明鱼能主动就饵,可是能主动就饵的鱼待钩饵静下来以后再就饵,不但增加了就饵的难度,在速度上也慢了半拍;如果鱼不主动就饵,等到钩饵到底那就是等死。

所以钓鲫鱼玩钩饵的这一段运动可以说是钓鲫鱼的精髓。钩饵的这一段运动受多种因素影响,首先谈谈钩饵轻重的影响。钩饵轻重影响了钩饵运动的轨迹及子线的受力情况,反映到我们视觉上的就是标尾给出的鱼讯的程度,象鱼口轻,钩饵偏重的话就会增加鱼就饵的难度,此时如果钩饵轻一点,鱼就饵时可能钩饵能随波逐流,钩饵更易入口些。如果鱼口好,钩饵重些鱼讯反而更好些。当然钓饵大小软硬对鱼的入口也很关键;还有饵的味道和颜色等也可能是决定性的因素。其次还有钓法的影响,象抛满竿和不抛满竿对这一段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象高抛速降,坠到位后钩饵可能还没到位,当然如果钩饵过重也可能是在坠减速到零时,也有可能钩饵已到坠下并牵蜡够饵向下运动,但大多数都是坠先到位(这些我们在调标桶里一试便知),所以高抛速降时标到无钩调目时一般都有一个停顿,而此时钩饵先自由下落,然后再牵坠下落。在自由下落阶段鱼就饵入口最易,但在标上不一定能发现(因为此时子线很小受力),对于滑口鱼唰口较快我们可能在鱼吐口时才能发现标象;对于牵坠下落阶段,由于是垂直钩饵牵坠下落,子线受力最大,鱼就饵入口的难度较大,只有当钩饵到底的一瞬间,由于惯性的作用,子线的受力有一个瞬间的减负,鱼此时就饵可能容易些。而抛满竿就完全不同了,当抛满竿时坠和钩饵的运动都是钟摆的运动,开始是坠以标为中心的一个钟摆的运动,当坠到位后钩饵在以坠为中心也是一个钟摆的运动,而钩饵的这个钟摆的运动使得子线始终都有受力,而这个钩饵的钟摆运动使子线受力不象坠拉钩饵垂直下落子线的受力那么大,而钩饵的运动轨迹也比钩饵垂直牵坠下落长的多,这就使鱼就饵更易和更多的就饵机会。对于不太主动就饵的鱼当我们把标用到最小鱼还是追不上饵时,我们可以抛远不压水线,当标达无钩调目时我们再压水并后拉钓竿,这样就可延长钩饵在自主运动时的运动时间和运动的距离,以利鱼在此时就饵。当然我们也可抛竿后不压水线,端着竿子。当标达无钩调目时我们可上抬鱼竿,同样能达到上述效果。关于浮标的影响,这将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下面我们就开始讨论浮标吧。

在浮标的结构中,浮标的各部分长度常常决定着浮标的主要功能。所以这里我就从长度上来讨论一下浮标,不过我这里所说的长度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能绝对地去认识,这些长短的区分需要在实践中去体会,关于浮标除长度以外其它的结构特点将分别在长度中附带说明。

单纯性从长度上考虑无非就下面几种:长脚长身长尾;长脚长身短尾;长脚短身长尾;长脚短身短尾;短脚长身长尾;短脚长身短尾;短脚短身长尾;短脚短身短尾。下面就逐一谈谈。

长脚长身长尾:此标三部分都长,所以整只标也长。此标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稳定性好,不管是在运动中还是静止下来稳定性都较好,适合大风大浪中钓深水,即使有一定的暗流走水也能使用。其次是翻身早,我们抛竿后只有水线完全下落完了坠才能拉标翻身,由于当水深一定时,标一长水线就相对短些,所以长标翻身早,翻身时坠离底高是肯定的,这样对钓鱼至少有两个作用,一是钩坠减速时离塘底高,慢慢下落利于引鱼,也不会惊扰下层的大鱼;二是利于鱼在下层接口。所以此标适合钓混养,也适合钓鱼少或不太主动就饵的鱼。当然如果鱼的密度大,此标易诱鱼过高,乱鱼层或造成乱口等;当有小杂鱼时也可以掩盖一些小杂信号,但如果小在鱼过多,哟内此标信号可能会更乱。再次,标的语言特点,由于此标长而稳,所以此标顿感强幅度小,下挫幅度大而动作慢,能掩盖一些小杂信号而信号不杂,用此标要求鱼口要好。第四,调钓的技巧。在钓鱼的早期可调低钓低,这样就缩短了水线,利于引与和留鱼;当鱼进窝口多时,再调高钓高,能把引的过多的鱼压在下面打;而这个变化可以通过一块小铅的加减而轻松实现。第五,由于标长,水线就短些而风心相对就长些,所以用此表要比别人钓的远些。第六,关于标身的粗细问题,粗标身标翻身后下落的要慢些,利于引鱼和鱼接口;标身细些标要灵敏些,鱼就饵时顿感也会强些。

长脚长身短尾:此标和长脚长身长尾标调高钓高没多大的区别。只是和长脚长身长尾比重心略微低些罢了,所以此标适合钓鱼的密度大口又好的鱼情,不易乱鱼口及鱼层。此标翻身后下落坠拉藕饵这一段很短,甚至翻身后就到无钩调目,几乎没有坠拉钩饵这个过程,所以鱼在上层的接口就少,不易乱鱼层。当然有长脚长身长尾标调高钓高也有类似的效果。许多钓手钓大鲫或混养时喜用此标,就是因为它的鱼讯真实假口少。

长脚短身长尾:此标与长脚长身长尾比其灵敏性明显优越,配合细碳脚细长尾特别适合钓轻口鱼,此表的使用技巧与长脚长身长尾很相似,这里就不多说了。由于此标翻身又早又慢,翻身后下行的行程长,所以不适宜钓快鱼和鱼口又多又好的鱼。最适宜轻口,鱼少和不怎么开口的鱼。主抓行程接口,钓比较慢的大鲫不错。

长脚短身短尾:此标曾流行一时,可由于钓滑口鱼时信号较乱而被冷落下来了。也是针对轻口的标,此标比长脚短身长尾稍稳定一点,更易控制鱼层,但钓前几场的滑口鱼不行,只能欣赏标跳舞了。适宜钓生口轻口或钓滑口的后几场。只要饵的状态钓组的配合哈的话,此标的所适鱼情很广。

短脚长身长尾:此标是最好掌握和所适鱼情最光的标。很适合有根标打天下的钓手。特别是对于新手来说此标用起来最易,翻身快,顿感强,稳定好,假口少是其特点。对滑口鱼调高钓高,对生口鱼调低钓低,使用起来都很爽。可随着竞技钓鱼研究的细化,要在单位时间内钓更多的鱼,我们就不能感情用事了。选择更适合鱼情的标是理性的选择。我这样说是因为这样的标型只要一用,我们就很难舍弃,但该舍弃的也不能犹豫,舍弃时虽痛苦但有益,目的就是为了多钓那三两尾鱼。

短脚长身短尾:此标也是能一根标打天下的标,不管是钓生口还是滑口,快鱼还是慢鱼,钓底还是钓浮,此标均宜,配合细长身,底钓滑口鱼在调目附近抓一线吃口成为经典钓法。对此标的使用心得要数翟少明大师最为精到。

短脚短身长尾:主要用于生口钓浮或打过程。由于其灵敏度高,翻身快,反应鱼讯的时间长,被广泛用来钓快鱼。如果鱼的密度过大上浮过高,也可用它来调高钓高,即钓翻身。

短脚短身短尾:水皮标,主要用来钓滑口鱼的后几场,当滑口鱼的后几场鱼上的水层有高口又轻又乱时,用水皮标是命中之举;对于生口鱼如果由于气压低等致水中缺氧,鱼上浮过高,用水皮标可能钓的更好。

以上只是本人从浮标的长与短两个极端来认知浮标,实际上长与短是很难定义的,只是个相对的概念,所以大家要灵活地看待我所说的长与短;我所说的是八种长短有明显区别的浮标,实际上浮标何止千万种,我们一定要在实践中慢慢地体会我们所使用的那根标。

在客观上认标,看起来很枯燥无味,即使完全了解了也不一定能选对标,钓好鱼。钓鱼是实践,要有经验,那就是主观认标了,请注意下一篇认知浮标的主观篇。

认知浮标主观篇

在我们钓鱼时,不管我们对标的结构与功能掌握的怎么透彻,但我们不一定能选对标.更不一定能钓好鱼,钓鱼用标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都是要*在实践中来体会。 影响钓鱼的因素很多,象气候、鱼情、钓法、钓组的搭配及观标的技巧,等都决定我们的钓获。综合这些因素,我们才能选标钓鱼更接近实际些。

气候的因素:首先是光线。分为背光,逆光和侧光。在不同的季节和天气,对我们的影响主要在观标的难度上,选标时的第一要素就是标尾在当时的环境下我们能不能看得到。这一点看似简单,可选择的标尾在当时的环境中,如果我们看不清,鱼口再好我们也钓不好当时的鱼。具体选择,要*自己在实践中去体会。如果我们手头上的标有限,选不到既符合鱼情又符合观察的浮标,那我们只有近可能的钓近,以利于我们清晰正确的观标。其次是气压。气压的高低决定了鱼口的大小及鱼层的分布。象气压低鱼口轻或吃口不积极的情况,我们钓底时就可选项细长脚短身,细长尾的小号标,以更好的反应鱼迅,如果气压低鱼上浮了,我们就可选短脚,短身,细长尾吃铅小的标打浮。当然,如果气压高鱼口好,我们就可用大一些的标,目的是到位快,节省时间和能压住鱼在设定的钓棚钓,而不乱鱼层。最后谈一下风中选标钓鱼。在竞技中我们所面对的风向是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如果是顶风,我们选标就该大些,特别是采取拉饵钓,各级每次都能抛到同一个点,常常是我们比别人钓得多的关键。当然这里的抛竿技巧也很重要,但是如果标过小,我们抛竿既远又准的难度就会更大,如果是顺风我们就可选更适合鱼情的标,大小随鱼情而定。如果是侧风选标的大小就不是主要的了,关键是我们抛竿的技术,因为在侧风中我们抛竿远不是难事,但控制落点难度很大,这需要平时多在侧风中练习。

另外钓侧风大多数同时伴有走水,如果遇到侧风伴走水建议可用长尾调高钓高,待钓饵到位后由于走水标尾会慢慢匀速减目,在标尾减目期间的异常运动就是鱼迅。习惯了这些,钓走水和钓静水是没多大区别的。当然也可调低目,提竿牵线拖钓也是一种好办法。现在有许多制标人,想设计一种标能在走水中静止,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在大风大浪中观标找底这一点也很重要。先谈找底,在没有走水的情况下,先搓大饵,先找看不到标,再慢慢地把标向上拉,找标慢慢的长目,直到我们要求的钓目为止,这里注意找底时要压风线,在标翻身后下落时钓竿要回撤30CM左右,待标稳定后再前送30CM左右,此时的钓目才是真正的底,在走水时找底我们压不压风线无所谓,看到标在翻身后下降过程中的停顿就是底,当然我们要排除这个停顿不是标的自身语言,当时也要确定是不是鱼口。在钓饵到底后标有一个停顿,接着就会慢慢地匀速减目,出现异常运动就可提竿。在风浪中观标的鱼迅很重要。浪中观标的参照物就不能局限在标近处的小水面,参照物应该大些把标尾看作是参照物中的一点,在局部这个点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在这个锁定的目标中,标目的异常运动,我们也能清楚地分辨出来。

鱼情的因素:关于根据鱼情选标,现在在竞技场上活跃的高手们可谓得心应手,我这里就班门弄斧说几句,关于小滑鲫的用标,对小滑鲫的用标不可过大,标过大,钓饵入口的动作我们不一定能看得到,但吐口的动作,我们会看得很清楚,所以用大标好动作可能都是空竿,没见到动作或是是而非的动作常能中鱼。小滑鲫口好但最易乱,所以选标可以选短些的标。目的是能压住鱼钓。典型的标型是短脚,细长身,短尾标,短脚的目的是翻身快,尽量减少鱼在标翻身期间上来接口,以免乱了鱼层和鱼口,长身标求得是稳,因小滑鲫即使鱼层不乱,但口也常乱,在钓棚是比别得鱼更兴奋,撞钓饵和撞线的机会很多,所以用长标能虑过一些杂乱的信号,目细身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灵敏度,尽量放大钓饵入口的信号。选短尾是为了压住鱼钓,减少标翻身后坠拉钩饵的下行距离,防止窝中的鱼追上来就饵,对付轻口小滑鱼,如钓底可选项择短脚(口多)长脚(口少)短身长尾标,提高标的灵敏度,尽量不遗漏任何入口动作,小滑鱼如果上浮的很高,可用水皮标。关于小生口鱼的用标。如果口轻用短脚(口多)长脚(口少)短脚长尾标是明智之举。

如果鱼口正常,建议还是先做底窝,先钓底根据鱼口再慢慢提高钓棚,选标一般选短脚短身长尾的为好,如果鱼的密度很高,那标应向短的方向走最后可能需要水皮标。关于钓大鲫鱼的用标。鱼快可选项择短脚短身长尾标,鱼慢可选择长脚短身长尾的标,但标身可比钓小鲫鱼粗些,如果鱼口较乱打浮效果不好的话还是选短脚细长身短尾垢标钓底好。对于混养用标,要综合考虑如果有小鱼闹还是求稳求下落的快的标好,如果没有小鱼闹还是求灵求下落慢的标好。另外用标还要有针对性,针寻当时所钓鱼情用标。

针对钓法选标。打浮一般是求翻身快,鱼快选短尾标可稍大些;鱼慢选长尾,标的吃铅不要太大。钓底口好求稳标身可长但全标不要太长;口轻求灵标身要短,但全标不要太短。钓底时口好选大标,口不好又轻又少选小些的标。但钓浮用标一定要比钓底的小。

根据钓组的搭配选标。细线用大小标都可以,但粗线就不能用太小的标。长竿钓远,选择标可以大一些,特别是标尾的粗细颜色要利于观标;短竿钓近,那就多考虑鱼情就可以了。

在实践中知道了怎样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选标用标了,那关于标的语言的认识对我们钓鱼的影响也很关键,所以在这里就一并讨论一下吧。标的语言分自身语言和鱼迅语言。每一只标的自身语言都可因自身的结构,是否抛满线及钓手的认知程度等而不同,这要钓手在实践中去体会和总结。这里主要谈一下浮标的鱼迅语言。鱼迅语言可分为静态语言和动态语言。静态语言是钓组稳定下来以后鱼口所表现出来的语言;一般分为下钝、下挫、上蹭、下蹭、抖动和左右摇摆等;动态语言是指钓组在运动的过程中有鱼就饵浮标所表现出的语言,一般可表现为翻身超时,翻身后斜向走标,下沉中的加速,停顿和上顶等;在实践中我们还把能中鱼那种语言叫真口;寻不能中鱼的标迅叫假口,下面就分别讨论一下。

静态语言:一、下顿。标上的反应就是力度大而幅度小,能给我们以提竿的激情。现在比较偏向于调高钓低下顿感强,实际上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有时调低钓高也有下钝,原因就是没有认清下钝的本质,那就是子线的受力,子线受力越大,钝感就越强,子线的受力受调钓和钩重饵重双重影响。这就是有时调低钓高也有下顿的原因了。而下钝是否是真口受子线的受力和鱼口大小的双重影响。所以有下钝是假口,我们就要判断鱼口和调整子线的受力,调整子线的受力就是调整调钓或调整钓重饵重。二、下挫。就是显得力度小而幅度大的标迅。这个标迅对我们的视觉刺激小,但刺激的时间长,所以也能激起我们扬竿的激情。下挫鱼迅是我们钓鱼时出现最多的鱼迅,钓灵钓钝,钩饵轻重等都可出现下挫,是最值得我们研究的鱼迅语言。象我们钓小滑鲫,如果钓组过大,鱼就饵时钩饵入口我们可能看不到任何标迅或标迅过小,但在吐口时即会出现明显的下挫,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放大抓小的原因;另外钓大鲫时,鱼吃饵谨慎和口轻时也常出现见不到进口的语言,吐口时出现大的下挫。

对钓这两种鱼我们可有两种应对方法,一是提高钓组灵敏度,使小口动作能出得来;二是钓子线弯曲,甚至跑铅,使吐口的动作也出不来,只有当鱼就饵时自动中钩,即吃死钩了才出现标迅,这常是我们钓这种难钓之鱼至胜的法宝。下挫鱼迅形成的原因很多,在钓组,钓法,饵的状态鱼情等都可能形成下挫鱼迅,出现下挫鱼迅不中鱼一定要找出原因,让所有的努力去适应当时的鱼情。三上蹭和下蹭。是标尾无力地向上顶一点或向下阴一点的标迅,是即没有力度也没有幅度的标迅。是钓轻口鱼才可能出现的鱼迅,所以钓轻口出现上蹭或下蹭可能是真口,在平时钓鱼这样的鱼迅一般出现在下钝或下挫之前的预警信号,如果只有上蹭或下蹭信号而别的信号出不来,那可以肯定是我们自己的原因,象钓组搭配不当,饵又硬又大,钩过大,饵不对路等。四抖动或左右摆动。是鱼撞坠撞线的结果说明鱼已经上浮了。另外也可能是鲢鱼在底部就饵时的特有标迅。

动态语言:钓组在运动过程中所有的鱼迅语言都是鱼就饵了,不中鱼的原因是与我们的钓组搭配,钩饵过硬过大,钓法等都有原因,与鱼口关系不大,因为既然鱼能在中途接口,说明鱼口是没多大问题的。

从上可以看出,我们钓鱼时浮标所给出的每一种鱼迅语言都有其独特的形成条件,都有真假口,我们要善于找出假口的原因,稍微调整一下就可能使同样的语言由假口变真口,所以我们钓鱼不要偏坦某一语言。浮标所表现的某一语言只是一个现象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找出原因进行变化。变化的结果就是中鱼。

不同钓法不同鱼吃饵咬钩的鱼讯特点


鱼类摄食的方式各异,我们现在钓到的大多是以吸来完成摄食的鱼种,如卿、鲤、草、青、鲢等等。

鲫鱼利用鱼鳃肌肉的力量进行张合,对水产生压力,使水在吸的作用下流入口腔又从鳃排出,食物被鳃丝阻挡留在口中,合味则下咽,不合就吐出来,吸食时饵运动到口腔的路线是笔直的。观察鲫鱼的吻端可以发现,上下颌基本平齐。所以,它要摄食沉积在底泥表面的食物必须采取俯角,使食物、嘴和身体处于同一直线上,才能方便轻松地吸食。食物入口后,鲫鱼会自觉调整身体位置,继尔离开。于是,吸食、调位、离开构成浮标反应的摄食过程。

这三个顺序概括了鱼类摄食的基本形态,但在不同钓法产生的鱼讯又有很大差异。

以散子漂卧钩底钓为例,在俯角角度相同的情况下,鱼的吻端与饵的距离大于饵坠距离时,鱼的吸食会使饵拖着坠一起运动,漂因坠的运动而出现下沉。饵入口,鱼调整身体位置时坠留在嘴外,则随鱼身放平坠的离底会因自身重力使它向下方垂点运动,然而坠重因脑线与钩的连接把负重转嫁给了鱼嘴,浮子被解放了,开始上浮。如果鱼嘴离底的高度小于钩坠的连线长度,坠的重新落底不会对鱼嘴构成负担,这时浮子有一沉一浮的点动。鱼吸食后调整体位的第一个动作是抬头沉尾,此时若鱼嘴离底高度大于钩间脑线坠的长度,坠被拖着离开水底,浮子会徐徐向上抬起,送漂提竿十拿九稳。

鳊鱼的口型与鲫鱼相似,但扁且高的体型使它在吸食后的抬头调位幅度大大高于鲫鱼,所以鳊鱼的送漂更甚于鲫鱼。鲤鱼的嘴形特点是上颌盖过下颌,由此而有摄食底饵的便利,只须很小的俯角就能将饵吸入。另外,它又有游动拱食的习性,一边摄食一边前行。浮子出现黑漂就是饵拖着坠,坠拖浮子移动的结果。

草鱼体长嘴大,上颌虽不及鲤鱼那么突出,但下颌肌肉收缩有力,能产生足够的吸力,吸食距离比鲤鱼远得多。尤其是在争食时吸力之大在饵的运动过程中就有了浮子反应,而此时钩尚未入口。接着,钩进入口腔还有一个将饵推向咽部的过程,如果只看到浮子的运动急于扬竿则很可能钩还未入口。

鲤鱼、草鱼等大型鱼类的吸食也会调整体位,所以浮子上浮并非鲫鱼和鳊鱼的专利,只是它们的调整比较缓慢而已,反应在浮子上的幅度和上浮速度不及鳊、鲫那么明显罢了。用散子浮标底钓都以浮子上浮为扬牢时机,其抓住的正是鱼将钩完全吸入后作体位调整的关键时段。相比之下,浮子一沉一浮也有一定上钩率和钓鲫视黑漂扬竿得失参半就容易理解了。

钓鲫鱼时不同的漂相有啥应对技巧?


一、明显的顿口,提竿即中

这是钓鱼人追求的好口。大家总说好口好口。只要能清晰的看到动作,提竿在上唇中鱼,就是好口。其实明显顿感和轻微的眨眼,都是水下的状态改变而传递到浮漂。只要您能够分清楚是否是鱼就饵,就可以了。这里要说一点,如果你明显看到动作,提竿中鱼。但是钩是在下纯或者鱼嘴的旁侧,说明钓的有点钝了。尤其是上钩频频中鱼而多不在上唇,肯定是钓的钝点了。可以轻微的下动浮漂。一目半目的距离来调整。

二、动作明显,但提竿多空

这可能是钓的过灵甚至离底了。在细微调整以后没有明显改变,可以检查是不是饵的絮状物过多,拉丝残留是不是太大。钩是不是太大了。频频点口而无鱼。可能是钓的灵了鱼仰头吃饵,也可能是吸食残留和棉絮状态带动线组。也可能是钩大鱼不能吃进嘴去。

三、浮漂上下翻飞,或者半水快速黑漂

多是白条和小翘嘴抢饵。解决办法很多不一而足,但是钓鲫鱼全部避免白条是很困难的。常用的也就那几招,比如更换饵料的味型,增加饵料的粘度,或者使用稍大的浮漂和铅坠,甚至是调整到浮漂到底,以及更换短子线,等等方法。

四、浮漂一动不动

除了水域没有鱼,就要考虑是不是钓过底了甚至大钝了。饵是不是不对路。是不是水下有淤泥把钩没过了。钓过钝了重新调漂。饵不对路,则换饵。最难对付的是淤泥和水草。可以在下钩挂稍微大点的饵找到底后轻微细致的调整。或者换袖钩等钩条细自重轻的钩。也可以把饵加雪花粉减轻比重。

五、浮漂下沉,又缓缓升

一种情况是饵脱落了,再是小鱼来吃饵,但只是顶在口上,吃不进嘴里。处理的办法是将竿子稍向后拖一下,将浮漂压入水中。移位漂下压入水后又回到调目,说明双钩已无饵。如移动时发现浮漂有短促有力下沉的信号,说明鱼已吞钩,应迅速扬竿。

六、浮漂左右慢慢摇摆

这不是鱼儿咬钩的信号,很可能是鱼在水体中下层游动、觅食引起水流、水压变化影响到悬坠移位带动浮漂出现的信号。

浅谈饵料的比重对浮标的影响


很多钓友对浮标灵敏度的考虑,侧重在调目和钓目的设定上,忽略了饵的自重对浮标灵敏度的影响。其实饵重对浮标的下顿动作有着很大的影响。

有人说假设一粒饵重四目,浮标调六钓四,饵的重量被浮标平衡,另一种是调五钓二,饵有两目重量被水底承担,这时肯定是调六钓四灵。这种有关浮标灵与钝的结论有正确的一面,也有错误的一面,这就要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如果这两粒饵重似钢珠,鱼根本吸不进嘴,那以上的说法是正确的。但现实中钓鱼用的饵料还没有重到鱼吸不进嘴的,真的有也未必会有人用。可以说挂在钩子上用于钓鱼的饵球,只要外径小于鱼嘴直径,鱼基本上都能将其吸入嘴中。

有些钓友在钓鱼时,千方百计地让水对浮标产生的浮力去平衡饵的重力,总觉得饵在水底越轻,浮标就越灵敏。其实饵重一些,浮标的灵敏不会下降多少,反而浮标表现出的鱼讯语言会更真实有效,当然饵不能重到鱼吸不动它,也不能重到陷入稀软的池底中鱼找不到饵。

假设

(1)一支浮标空钩调七目钓两目,单饵重三克,双饵重六克,浮标从七目下沉到两目,水对这五目的体积能产生六克的浮力,饵重完全被浮力平衡悬浮在水底,底饵轻触底。

(2)另一支与它相同的浮标同样调七目钓两目,单饵重四克,双饵重八克,当六克浮力平衡掉六克饵的重力后,底饵有两克重力被浮力平衡,另外两克重力被地面承受着,这时鱼来吃这两种不同的底饵,它吸饵时所产生的吸力,足以吸动它们,而且把饵从静止状态吸进嘴里能移动一目的距离,那么这两支浮标哪支浮标表现出的信号更清晰、下顿后的停顿时间更长,更容易抬竿中鱼呢?

我们先说假设(1):这支调七钓二的浮标,饵被浮力平衡而悬浮着几乎处于失重状态,饵把子线绷直与浮标处于完全连动状态,饵向任何方向移动,浮标都会立刻感知到配重的变化而产生位移。当饵被鱼横向或向下吸动底饵的时候,浮标会向下顿一目,就算这一目入水后水对它会增加一克的浮力,这一克的浮力此时会产生向上托举浮标的现象,也就是说会形成反作用力回拉鱼饵,当鱼把饵吸入嘴中,鱼的吸力消失后,这个反作用力回拉鱼饵的力道就更为明显,鱼此刻会感到危险而吐饵。我们钓鱼时经常会遇到浮标向下一顿,刚想抬竿,浮标又浮了起来,即使抬竿及时也经常空竿,这就是其中的原因。

再说假设(2):饵比较重的这支浮标呢,当底饵立着触底,其中两克重力被浮标平衡,剩余的两克重力被地面承受,上饵同样是离底,子线也是被绷的紧紧的。鱼同样横向或向下吸动底饵的瞬间,浮标也是向下掩一目,水对浮标同样是增加了一克的浮力并形成反作用力,但这个反作用力被其中一克饵重平衡掉,还剩下的一克饵重被鱼嘴承受,总体的重力还是大于浮力,浮标此时回拉鱼饵的作用就不明显。即使鱼把饵吸入嘴中后吸力消失,鱼张着嘴,饵也不会被拉出去。所以浮标下顿后会有一个停顿,由于鱼未感觉到异常,它就不会急着吐饵,而是要闭嘴去品偿这暗藏杀机的美味佳肴。

很多钓友都有这样的体会,钓鱼时发现浮标一顿,但犹豫了一下再抬竿,鱼也跑不掉,这就和你的饵重有直接的关系。

以上这些论点虽说是我通过一定的试验,包括水下拍摄和实钓检验而得出的结论,但也不敢说它全对,因为我们所探讨的对象是个活物,是无法用1+1=2的公式来论证它的,不过您可以在钓底时用比重大的饵和比重轻的饵对比着试一试。不过也要注意,在水底酱层稀而厚的地方,用饵不易过重,不然会出现饵陷入酱层,鲫鱼吃不到饵的现象。

还有一种方法可以在不刻意去追求饵重的前提下,也能让饵被鱼吸入嘴中后,不受浮标反作用力的影响,被向外拉动,这就是钓的钝一些,让子线在水下出现一个适量的弯曲度。当鱼吸饵入嘴的前期,子线只是被拉直并没有立刻牵动浮标,只是当饵向鱼嘴入移动的后期,才牵动浮标。由于这个稍稍滞后才出现的反作用力,因浮标下顿的量减小(由于子线弯曲造成)所产生的向鱼嘴外拉饵的力就小,同样可以起到降低鱼警觉性的作用,延长鱼饵在鱼嘴中的时间,为钓者提供了宝贵的抬竿刺鱼的时机。这就是有很多高手在钓鱼时,他的浮标向下顿的幅度小,却竿竿中鱼的奥妙之处。其实就是钓的钝一点。

选择浮标的一些小方法介绍


1:水皮浮标-既钓接近水面的所用浮标。此种浮标为短竹脚+短粗标身+短示标(即浮标尾),追求的是翻身快(是指与钩饵同步翻身,下同)

2:浅层浮标-既钓中上层水域的所用浮标。此种浮标为短竹脚+比水皮浮标略长的粗浮标身+略长的示标(约十目左右),追求的是翻身快,钩饵降落时间长

3:深层浮标-既钓中下层水域的所用浮标。此种浮标为长碳脚或长竹脚+粗大浮标身+长示标(硬尾约十五目左右,软尾约七目左右),追求的是钓饵快速到达钓层并降落时间长

4:底层浮标-既钓底所用的浮标。此种浮标为长碳脚或长竹脚+细长流线型浮标身+长示标(硬尾约十五目左右,软尾约七目左右),追求的是钓饵快速到底,下顿动作大。

有硬尾和软尾之分-软尾浮标标尾为空心,整体浮力大些,灵敏度低些,但却可过滤掉一些微小杂乱的假动作。它的动作真实性高,主要用于钓滑口鱼和顶浮标鱼(吃饵动作为上浮);硬尾浮标标尾为实心,整体浮力小些灵敏度高,主钓下顿标准动作

关于浮标尾的长短问题-浮标尾越长,钓饵下摆后降落的时间越长,既行程越长,对于钓行程、钓接口鱼来讲浮标尾长些好,但也有一点,浮标尾越长灵敏度会越低。

再看材质-有芦苇浮标、孔雀翎浮标、巴尔沙木浮标。

芦苇浮标:比重最小,浮力大,相对来讲灵敏度最高,但也因灵敏度太高,浮标的动作就多,所以芦苇浮标的动作乱,假动作多,使用此种浮标需要一定的基础和一段时间的摸索,找到感觉后越用越顺手

孔雀翎浮标:比重稍大,有沉稳性的浮浮标

巴尔沙木浮标:比重最大,标体结实耐用,并不失灵敏度,竞技浮标里有不少它的身影

最后也是最主要的-灵敏度

比重越小,吃铅(既所需的铅重)越大越灵敏

同吃铅的浮标,体积越小越灵敏

台钓中不同鱼竿调性的特点详解


钓竿的调性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调性决定了一支钓竿的基本性能。钓竿的调性不同,其控鱼时的操作有较大差别。下面简单介绍不同调性钓竿在使用时的特点。

一 般来说,竿越硬,控鱼性越好。这是因为硬钓竿的缓冲力小,力量传递直接,钓竿承重后所产生的反弹力大,能迅速缓解鱼儿的缓冲,有效控制鱼的逃窜范围。中鱼 后,只要钓手能抢先将钓竿抬起来,硬竿的威力就可充分发挥出来。硬竿控鱼效果好,飞鱼效果好,起鱼效率高,适合钓快鱼,这也是钓手在参加钓鱼比赛 时喜欢采用硬竿的重要原因。硬竿飞鱼效果好,尤其适合钓小鱼。但是,硬竿与鱼搏斗是硬碰硬,硬竿的使用必须有足够强度钓线来配合。

硬竿有独 到的优点,但缺点也不少。首先硬竿有易跑鱼之说。硬竿易跑鱼有两种情况。一是出现拔河跑鱼。使用硬竿上大鱼后,在大鱼第一次冲撞拉线时,如果钓手根本抬不 起竿来,或抬竿时,竿尖已被鱼儿拉下水,这时由于竿硬,自身不易弯曲,钓竿与钓线形成一条直线,形成钓友们常说的拔河状态,即鱼和人对着硬拉。由于钓竿此 时完全失去弹力,大鱼就极力挣脱钩线跑鱼。二是易拉破鱼嘴跑鱼。硬竿是硬碰硬,其力量传递直接,缓冲性小,虽然竿、线能承受鱼的挣扎力,但钓钩是钩在鱼嘴 上的,鱼嘴上能承受的力有一定限度的,鱼嘴拉破后自然会跑鱼。

其次是有出现拉伤手部韧带的可能。鱼挣扎时的爆发力极大。如果使用极硬调的钓 竿,由于它的缓冲性差,鱼挣扎时的瞬间爆发力会直接传到握竿的手部。长期使用极硬调钓竿,很容易拉伤手部韧带,这一点钓友千万要注意防范。钓友在使用这种 超硬的钓竿时,除了要有正确的握竿姿势外,还得随时注意是否有韧带拉伤的现象。

此外,钓竿越硬,往往就越重。钓竿太重,就难以操控自如。没有好的体力和扎实的抛竿技术,不宜使用过重的硬竿。

软竿的特点是以柔克刚。以柔克刚的优势表现在起鱼成功率高和线组的灵敏度高两个方面。

软竿的起鱼成功率高,是因为软竿中大鱼后,使竿体的弹力得以发挥。大鱼虽然有强大的冲击力,但是遇上软竿,其冲击力被软竿强大的缓冲力所化解,不易出现拔河跑鱼,同时减少了鱼嘴上所受的拉力,不易出现撕破鱼嘴,从而提高起鱼的成功率。

软竿的线组灵敏度高,有助于提高咬钩率,从而改善垂钓效果。这是因为软竿的缓冲性好,可化解鱼的冲撞力,鱼硬竿相比,可配灵敏度高的细线组,从而提高中钩率。

软 竿的缺点在于控鱼效果差,起鱼效率低。软竿不易在短时间内将鱼降服,花在搏鱼上的时间较多。通常需要高潮的搏鱼技巧,才能加快起鱼的速度。如果钓竿过软, 则飞鱼困难。因此,软竿不适合分秒必争的比赛使用。在不追求上鱼速度的休闲垂钓中,不妨用稍软一点的钓竿,稳定性好,还可以享受搏鱼时的乐趣。

不同种类浮漂的特点及选用技巧


浮漂的种类有很多,因为要适应不同的鱼情和水情,不同特征的浮漂就能发挥出不同的作用,所以有些钓鱼人在作钓的时候会准备几个不同的浮漂,在鱼情发生变化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来更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不同的浮漂各自有些什么不同的特点,以及在作钓时如何才能选择到更合适的浮漂。

1、各类浮漂的特点

孔雀羽去壳软尾---对付滑口和乱口稳重,动作小。

芦苇标材质轻、浮力大、灵敏度高、能准确捕捉微弱鱼讯----轻口过于刚性、灵敏,鱼迅语言动作夸张

巴尔沙木纤维孔间隙较大,材质可能也不均匀,在打防水底漆时,易涂装不当(以机器上漆)而造成吸水现象;材质易碎,应用不当会破损、折断。上漆最好是透明的,可以看纤维。软的好,硬的上漆多,降低了浮力。

长标尾:到位前的行程长,适宜钓接口

短尾标:到位快,适宜钓滑口和乱口鱼。

细标尾:灵敏度高,适宜钓对象鱼和轻口

粗标尾:醒目,适宜钓混养

竹脚:翻身快、水阻大、鱼讯准确、顿口清晰。适宜钓浮和快鱼。

短碳脚:翻身适中、水阻小、鱼讯敏捷、清晰。适宜钓快鱼。

钢脚:翻身极快、水阻小、鱼讯幅度大,稳定性好。适宜钓快鱼和有风或者有一定暗流的环境。

2、浮漂的选用

常用的淡水钓浮标应分四大类:长身软尾、长身硬尾;短身软尾、短身硬尾。它们分工各有不同:

长身标稳定性好,适合钓底;长身软尾适合钓滑鱼,长身硬尾适合钓快鱼。

短身标灵敏度好,适合钓浮;短身软尾适钓鱼讯极弱之鱼,短身硬尾适钓浮打快鱼。

孔雀羽受温差变化后的膨胀度比巴尔沙木要大,应首选巴尔沙木浮标。

钓浮:

钓浮通常得用6-7号的大漂。3-4号的白鲫漂因浮力较小,很难控制饵大饵小。

钓底通常4-5号即可。

大小漂的选择:

主要取决于对象鱼和水深。如白鲫,因其要求特别灵敏,且饵和钩都很小,用3-4号即可,但用来钓罗非似乎就太娘娘腔,要我说就有种小白脸的感觉。

因为罗非饵粒和钩通常要大得多。此外,水深也是重要因素。我通常以1.5米为标准。1.5米以下的,通常以小号漂为多;1.5米以上,特别有时在3米水深时,大号漂是唯一选择。

因为这不但可以缓解钓深时,饵粒半水被小鱼抢走的麻烦,而且有利于缩短沉底时间。但是,用大号漂仍然应特别注意灵敏度问题。可大可小时,应小。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挑选浮标讲究也不少,不同造型的浮标有啥不同的特点呢?》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钓鱼浮标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