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钓鱼技巧野钓。

近几年来,随着竞技钓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钓鱼。受到台钓的影响,不少钓友在自然水域中运用,户外野钓是非常好的休闲运动。这些年台钓技巧,一直钓友们喜欢学会的基本功,这几天降温鱼口变轻,我野钓也发现,很多钓友都在强调轻口鱼情,子线挡鱼口等因素影响鱼获,那么到底子线的粗线会不会挡鱼口,影响鱼儿吃饵又有哪些因素呢?

钓组中的子线“挡口”这种说法,早期来源于竞技钓,随着竞技钓,坑塘钓的普及,很多钓友在野钓也认为子线粗了挡鱼口,也就影响鱼儿吃饵。钓鱼中是有挡鱼口的情况,比如你钓鲫鱼等小个体鱼类,当你选择大钩大饵作钓,小鱼的鱼嘴小,很难将钩饵吃进嘴里,也就不容易钓获,这也就是我们钓鱼所说的“挡口”。

1.为什么出现“挡口”的鱼情

每到秋冬季节,很多地方降温,鱼儿的活跃降低,而鱼儿的吃饵动作变小,很多钓友就认为子线粗会挡口,其实野钓并没有存在这种情况。竞技塘和黑坑塘放养鱼,这些鱼都多被反复钓放,鱼嘴多数有伤而变成老滑鱼,与此同时竞技塘和黑坑塘底有酱饵底,多数钓友以钩饵离底作钓为主,如果你作钓的子线粗而硬,塘里伤嘴的回锅鱼,很难吸入离底的钩饵,这样钓友们便要选择更细更软的子线,才能有好的钓获成绩。野钓面对自然水域生口鱼,作钓以钓钝为主,钩饵躺底或者触底,必不会出现野钓子线粗而影响鱼儿吃口。

2.大钩大饵挡鱼口,野钓子线粗线不挡鱼口

喜欢野钓的钓友,每遇到天冷的季节,总会发现子线选择越细,野钓的收获越好,总习惯认为子线粗了会挡口,影响野钓的钓获。针对这样的实践作钓情况,大多数钓友都在疑惑,真实影响鱼儿吃口的原因,并不是子线粗了,而是习惯子线双钩的搭配,钓友们的子线都是细线搭配小钩,粗线搭配大钩,当你更换细子线,你的鱼钩也会变小,钩饵也随之变小,最终野钓挡鱼口的原因是鱼钩和钩饵的大小,而不是子线的粗线。

3.野钓子线粗线影响钓组灵敏性

秋季天冷鱼儿便轻,选择细子线作钓鱼获好,这主要是子线粗细影响钓组的灵敏性,同等情况细子线比粗子线更灵敏,鱼儿吃饵浮漂的信号会更大,钓友便更容易捕捉准确的抬竿信号。天冷季节钓轻口鱼,钓友们要注意加大钓组的灵敏性,并不需要选择最细的子线和主线,也不建议钓友们野钓选择细线小钩博大鱼,可以选择柔软的鱼线和适合小钩野钓,这样野钓才能做到大小鱼兼顾,有更好的野钓收获!

野钓不同于竞技钓和坑塘钓,钓鱼中“挡口”只针对于钓小鱼,而作钓大鱼是不存在挡鱼口这种方法,台钓技巧虽然大部分都适合野钓,但不少技巧在野钓中并不适用。很多钓友学习台钓,钓技不断进步,但发现自己野钓的钓获越来越多,但钓的鱼越来越小,这就是台钓的技巧在自然水域运用的不足。

野钓针对不同自然水域,每个钓友都不同的经验技巧,要想野钓有好的钓获,我们要不断的实践作钓,钓无定律,每次野钓不断试钓,才能有自己的经验钓技!

精选阅读

子线粗了会挡口?基本是想多了,可以换个方式


这几年挡口这个词被钓友们用得多了起来,几乎只要钓不到鱼就能归咎到饵料不好或者线挡口上面去。这可能是这几年大家用的钓线越来越细的原因,甚至是0.6+0.4去钓鲤鱼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就拿蓑笠哥自己最近这几年反复试验的情况来看:子线挡口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我们想多了,其实是钓位不对、水底没有鱼、饵料不对口等等这些原因,你换了小钩细线其实也没有什么区别,除非一些特别的情况。挡口确实会发生,但是只会在某些特定的情况和特定的鱼身上才会有能观测到明显的挡口结果。

不少钓友们比较推崇的就是小钩细线搏大物!这可能也是一种乐趣,只不过蓑笠哥不懂:能用相对靠谱的线组钓到鱼的为什么要用小钩细线去搏大物?通过和不少钓友交流过经验,其实不难发现:你台钓的技术学习得越多,你越不会钓鱼,越是不容易钓到大物!

如果大家关注蓑笠哥,经常会分享渔获以及使用的线组以及饵料,你会发现不少次蓑笠哥钓大板鲫都是用的大钩粗线:5#碳线、7#伊势尼、1.2PE子线。不少钓友留言说这样的线组怎么钓鲫鱼?哪里看得清楚鲫鱼的信号?钓大板鲫5#伊势尼顶天了,何必要用这么大的呢?

是的,如果是纯钓鲫鱼我们大可不必用这么大的线组,但是野钓情况复杂:有小鱼闹、有大物会进窝吃钩。这样的线组搭配十几斤的鲤鱼也不在话下,三两左右的小鲫鱼也没有问题。讲真的,用粗线水深了的话确实会让吃口反应到浮漂上面信号减弱,大钩子在某些程度上面会挡口、子线粗了可能它不方便吃进嘴里。

钓友们,这些情况只是在小鱼身上才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三两以下的根本就不是我们的目标鱼好吗?哪怕二两的小鲫鱼用七号伊势尼都很好吞咽了好吗?大鱼根本不存在什么挡不挡口,直接就是一口缓慢黑漂!那些用10+8野钓鲤鱼草鱼的会挡口吗?那么大的嘴巴会挡口,怎么说我都不信呢!有一次见一个老哥用3.0的子线、12号伊势尼挂粗蚯蚓钓大罗非,旁边其他台钓钓友胳膊都抽酸了钓不到,他一下午20多条大罗非,抄网都不要直接提起来!

蓑笠哥用3+2的线组野钓鲫鱼渔获总是比别人多,那些用1.2+0.8的没有一次钓过我的。很简单,野钓水下面那么多的小鱼,你小钩细线没有到底就被小鱼截胡了!就算水底有大鱼,它根本就没有吃饵的机会好不好?你要让大鱼去小鱼嘴里抢东西吃,抢不抢得到不好说,但是它不要面子的啊?说出去多丢人,还怎么当老大?

钩子大一点,我们饵料就能搓得大一点,这样哪怕是小鱼嘬了也能保证有一部分饵料能顺利到底,留给大鱼的机会就多了几分。当然,你小钩子也可以搓大一点的饵料,只不过可能大鱼整个饵料吃进嘴里只后,钩尖前面饵料太厚不容易刺到它,这样跑鱼概率会加大!

也有不少钓友说:线粗了鱼吃的时候会发现,钩子大了它吃的时候会发现,然后就吐出来不吃了。说实在,鱼要是有那么高的智商就该轮到它钓我们了。那些用颗粒钓鱼的怎么说?串钩挂蚯蚓怎么说?翻板钩正口的怎么说?有时候小罗非太闹蓑笠哥也用小颗粒钓鲫鱼,根本没有问题,大板鲫还是照样上!

前面说到一些特定的情况会有挡口,你需要用小钩细线或者采用比较柔软的PE线,下面蓑笠哥会详细分享,可能不全面,希望大家可以在评论区补充。

某些特定的鱼是真的会挡口;比如钓土鲮、黄尾等一些嘴巴比较小且是下口鱼嘴的鱼类,线粗了确实会影响它们的吃口,那是因为它们进食的习惯和其他鱼不一样:大部分情况下是刮,就算吸也力道很小。

温度太低鱼儿活性低确实会挡口;冬天天气冷的时候子线粗了确实会挡口,这种情况使用小钩细线没有毛病。

浮钓鲢鳙会挡口;浮钓鲢鳙的子线用过用柔软且不太粗的子线,最好的是用柔软的PE,这样不会挡口。

总之,挡不挡口还是要看对象鱼,如果你真的目标鱼就是麦穗、鳑鲏、小鲫鱼那大钩粗线肯定是档口的,但是如果你想钓鲤鱼、大板鲫、草鱼只要线组搭配不要太极端,正常的情况下是不会档口的。比如你用5+4钓大板鲫肯定会挡口拉!你用3+2,或者5+1.2的PE,肯定不会挡口,几两的鱼儿可以上,十几斤的也没有压力。

野钓不比黑坑,老板放什么鱼就是有什么鱼。而野外情况复杂,有时候你想钓鲫鱼狂上鲤鱼,经常会被大物切线。这种情况还用小钩细线,结果就是:我刚才跑了一条鱼,大概这么大,刚才好大一条鱼,拉不动,0.8的子线秒切!。我就问你心痛不心痛?你着急不着急?换大钩粗线重新守?不好意思,今天就此一条,你换大钩粗线十有八九再也没有了。再说你用0.8子线的,还能带多大的主线把十几斤的鲤鱼钓起来?

最后愿各位钓友大鲫大鲤,要分清楚野钓和黑坑台钓的区别,尽信书不如无书。如果觉得蓑笠哥讲得有道理,可以分享给其他钓友看看哦!如果你也喜欢野钓,欢迎你关注蓑笠哥。

子线钩距大小是否影响野钓上鱼?解析野钓自制子线的钩距


钓鱼是非常好的户外活动,越来越多的人爱上这项运动,尤其是野钓,很多钓友都喜欢野钓,野钓有很多的魅力。经常野钓的老钓友,其实钓鱼主要看重过程,并不在乎钓获多少,大多数老钓友不怎么喜欢吃鱼,但热衷于野钓的过程,经常起早贪黑,顶着烈日去钓鱼。

喜欢野钓的老钓友,主要热衷钓鱼的过程,不少钓友喜欢自制钓具和饵料等,随着台钓的普及,子线成为了野钓消耗最快的钓具之一。自制子线需要鱼钩和鱼线材料,对钓鱼人的钓技也有一定要求,绑钩就是最必要的技巧,而很多新手钓友往往会忽略钩距,到底野钓的钩距要多大,有什么样的讲究呢?

对于野钓的子线的钩距,很多钓友没有什么概念,大多都不知道子线钩距对于钓鱼有什么样的影响,其实这也跟野钓的鱼情有关系,野钓针对的是水广鱼稀的自然水域,鱼口通常不会太好,野钓时钩距对于鱼获的影响也比较小,而当你到鱼情好的自然水域野钓,子线的钩距能影响你的中鱼和中双尾的概率,尤其野钓小鲫鱼时,子线适合的钩距直接影响钓获双尾的概率,从而影响野钓的鱼获。

野钓根据水域的鱼情不同,很多钓友会选择钓小鱼或者守钓大鱼,当然也可能作钓鲢鳙这类特殊鱼种,那么选择制作子线钩距也要因钓而定。野钓最多的是钓鲫鱼这类小个体鱼,由于鲫鱼的个体小,通常选择的细线小钩作钓,为了提供钓组的灵敏度,通常自制的子线较短,大致在8CM到25CM不等,钩距主要根据鱼钩大小,控制在2到3个鱼钩大小的钩距。

野钓的鱼情复杂,并非想塘钓一样,知道坑塘的鱼个体的大小,根据鱼大小来自制子线钩距大小,从而来提高中获双尾的概率,野钓主要根据子线钩距和调钓的灵敏度,观察漂相控制抬竿的时机,从而提高中双尾的概率,这样能提高野钓的收获!

钓友们在大型的湖库野钓,通常会把鲢鳙作为目标鱼,鲢鳙的特殊进食习性,靠鱼鳃过滤觅食,子线的钩距也有所不同,野钓鲢鳙最常见的钓法是上钩挂饵,下钩空钩作钓,这类钓法最主要控制钩距和钓饵的雾化快慢。野钓鲢鳙的子线钩距,很多钓友都会适当加大,我自己野钓通常会控制5CM左右,主要是野钓鲢鳙的鱼情慢,饵料雾化也不会太快,因此我个人会控制较小钩距,提高鲢鳙的钓获率。

野钓自制子线的钩距,主要是根据野钓的目标鱼和水深有关系,对于子线的长短和钩距,野钓钓友们要不断实践,毕竟不同的水域鱼情不同,重要的在野钓中积累经验,这样才能制作出最适合的子线,最好合适的钩距。以上是我个人的经验,希望能帮到更多钓友。

主线与子线的搭配对鱼口的影响解析


许多新钓友可能有这样的体验。和朋友一起去行钓鱼,同样的位置,同样的饵料,在同一个窝子里面。朋友不停的上鱼,自己的浮漂要么一动不动,要么只有轻微的上下蠕动,提竿总不见鱼。气得自己直跺脚,为什么呢?这样的情况多数出在没找到底,子线主线用得过大,浮漂调目钓目不对。今天我们就先来分析分析主线子线对鱼口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在我们的钓鱼过程中,从钓竿到浮漂主线子线,饵料状态等都对鱼获得成绩有着很大的影响。而许多休闲钓友和初入竞技的钓手对浮漂饵料的研究成度要大于主线子线。他们通常认为,只要浮漂选择好了,饵料味型状态有了,鱼儿就会开口吃饵,主线子线大一些小一些没有多关系。的确,在鱼口很好的池子中,主线子线大一个号小一个号,对上鱼的影响不大。但如果遇到轻口老滑鱼和鱼速不快的慢鱼时,主线子线的选择却会对成绩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比赛中可不要小看一尾两尾鱼,有时关键的两条鱼,让无数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师们止步于冠军奖台前。

主线与子线的搭配,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是主线是子线的一倍大小,这样对主线的保护是最安全的。比如子线用到0.6,主线就应该是1.2。但是在实际的运用中,很少有人每次都这样搭配的。因为我们不可能每次都出行都有时间去做主线子线。即使做了,到了水边,因为鱼情的变化,我们会临时改变线组,而运用主线比子线大一些搭配,比如子线0.6,主线1.0甚至0.8。这样的搭配在休闲中就有点危险了,因为野钓中你不知道下一条鱼会有多大,有可能遇到大鱼一发力因为没有子线的保护而震断主线而丢漂,得不偿失。

而在竞技中,遇到特殊情况,有些钓手会大胆的搭配,比如头天准备的主线只有0.8大小,而比赛池没有开放让大家试钓。结果第二天一比赛,全是半斤到一斤的鲫鱼,速度还很快。为了抢得时间,钓手就会放弃主线的更换,而直接换成0.8主线搭配0.8子线的组合。为什么呢?因为一是成绩的重要性。二是因为竞技钓手对钓竿的把控和起鱼力度的掌握要好于普通休闲钓手,会很好的控制主线子线断掉的可能性。三是池子不大,可以把丢掉的浮漂拾回来。

在遇到冬季或者鱼口很轻的情况下,我们在主线和子线的运用上一定要小。有些朋友在鱼口轻的情况下把浮漂选得很小而忽略了主线子线的更换,这样的话产生的后果就是鱼口信号在传送过程中力度损失很大而出现鱼口不清,下顿无力。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把主线和子线尽量放到最小,让子线在水中很柔软,鱼儿一吸就能入口。在竞技比赛中,0.2的子线和0.4的子线有时所反应出的差别是相当大的。当然,出现这样的鱼情,说明池子里的鱼儿已经很滑很受伤了。

对于子线到底应该用多长。这个还是要根据鱼情钓法来变化。如果是钓普通的鲫鱼,我们可以选择单边25厘米就可以了。 如果是主攻大鲤鱼草鱼的话,长一些的子线承受力更强一些,可以选择30到35厘米。如果打时速很快的鱼和水浅的时候,我们的子线可以放到10到15厘米。

钓鱼是我们生活的调味品,可以休养我们的心态与性格。对渔具的爱护和对钓鱼的细心,同样可以锻炼我们的耐心和平和的心理。钓鱼用品不是越贵越好,越适合自己。要根据我们所垂钓的实际情况选择物美价廉的产品。

鱼的警觉性1:野钓鱼口不好的原因分析


我们常钓的鲫鱼或鲤鱼属杂食性鱼类,在自然水域里,食物是非常匮乏的,所以野外的鱼可以用饥不择食来形容。平时这些鱼的食物来源大多是树叶、草根、冲入水的昆虫、蚯蚓以及人们的生活垃圾。一条野生鲫鱼,要长到一斤,至少要五六年的时间,原因就是缺乏食物。

这样一来我们钓鱼用的商品饵,对于野生鱼来讲,就如同大餐一般,但为何鱼口还不好呢?我觉得是警惕性的问题,鱼吃一口,对人来说一条鱼到手,对于鱼来说,一条命终结。

当然,你要知道,鱼的谨慎是很有道理的,特别是鲫鱼、鲤鱼这些靠吸食而生的鱼,连牙齿都没,一点攻击性都没有,顶多欺负一下蚯蚓。因此只有小心谨慎才能存活。

如果鱼感到安全的情况下,吃饵是很劲头十足的,像养鱼塘里,喂饵时,鲫鱼都能跳出水面抢饵,这还是整日营养丰富口感又好的原塘饲料喂养下的鱼,如果换作野生鱼的话,岂不是吃的更猛了?

这两年多,我平均每月有二百小时在垂钓,根据我的经验,噪杂的环境不利于钓鱼,往往大鱼连竿时,有人过来一闹,便没啥口了,特别是感觉大鱼进窝后,岸边一闹腾,很快小杂鱼就闹钩了大鱼就走了。

前年在广东湛江南三岛钓鱼时,一个钓友看我上鱼连竿,就凑过来和我并肩钓,一边钓一边和别人大声聊天。我让他声音小点,他却说没事,鱼不怕人。我说那你不要钓这么远,钓离岸边半米就可以了。他说岸边没鱼,我说为啥没鱼?他不做声了。

有次台钓,鱼口都很不好,我就换了筏竿,站到桥上筏钓,鱼口很猛,一会儿拉了七八条。为什么呢?还是警惕性!大桥下面距岸边远,从来没人去那里,因此桥下的鱼警惕性就低,有食物吃,就疯狂抢食。死亡永远比挨饿可怕,而且鱼是挨饿高手,鱼缸里的鱼,两个月不喂,也饿不死。何苦还要为这一口吃的冒险呢?但饿肯定 是饿,在安全的情况下,有食物还是要疯抢。

鱼为什么不靠边?自然水域的杂食性鱼,获得食物的主要来源是从岸边,在鱼感觉非常安全的情况下,鱼是更愿意就在岸边的。去年这个季节我在湛江合流水库通宵夜钓七八次,早上收竿回去时,要沿水库走几百米,就发现一斤左右的鱼,都在岸边三十公分左右水深,离岸半米左右的草边,人走近时纷纷游到中间去了。鱼之所以不靠边,是因为鱼的警觉,它们感觉不安全。

来一张今天钓得奇葩鱼镇楼,在后面的时间,将通过鱼的警觉性,为大家讲讲这些年我钓鱼的心得。

问答互动:

镇楼的鱼是由台湾那边人工杂交出来的,现在大陆也有很多渔场杂交养殖,是一种热带观赏鱼,可以叫鹦鹉鱼、也可以叫发财鱼,黑色的部分是在成才过程中退纱,属于正常现象。

本文索引:

鱼的警觉性1:野钓鱼口不好的原因分析

鱼的警觉性2:钓饵形状与窝子情况的影响

鱼的警觉性3:夜钓用灯对钓鱼的影响

鱼的警觉性4:鱼的味觉、听觉、视觉介绍

鱼的警觉性5:钓鱼诱饵窝料与空钩钓法

鱼的警觉性6:浮漂的选择介绍与使用注意

鱼的警觉性7:钓位选择及鱼为什么上浮

鱼的警觉性8:垂钓中的逗鱼与刺鱼技巧

鱼的警觉性9:钓具钓技钓饵钓点论序 完结

长子线、短子线、粗子线、细子线都有啥区别?4句讲清


相信朋友们都知道子线在台钓中的作用是比较重要的,它用于连接主线和鱼钩,它的长短粗细也直接影响着渔获的情况。那么钓友们知道怎么选择子线的长短与粗细吗?莫急莫慌莫自责,这是我们的责无旁贷的义务,在本期我们就来教会大家如何选好子线的长短粗细,望大家学过之后有所收获。

一、长子线的优缺点

长子线一般比较长,常见的在约20厘米以上,落水后在水中行程会比较长,增加了诱鱼的时间,饵料被鱼发现的几率也大大增加。但落底后子线弯曲长,鱼吃饵反应到浮漂会比较迟钝,但浮漂动基本上都是死口了,会提高中鱼率。

二、短子线的优缺点

短子线一般是在20厘米以下,由于子线比较短,在水中摆幅比较小,在铅坠的带领下会快速落底,因此诱鱼效果不好。但是它能够快速落底,因此比较适合于有小鱼闹窝的钓点,保证落底后钩上还有鱼饵。

三、粗子线的优缺点

粗子线托特点是子线的强度增加,很少出现切线的问题,但由于子线较粗,灵敏度也会出现挡口的现象,在钓中小型鱼时不建议使用,会影响鱼吃口,降低中鱼率。鱼口好,生口鱼吃口凶的情况下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如果目标鱼是大鱼,鱼情也比较好的情况下,选择粗子线还是比较好用的的,强度大不容易被切线。

四、细子线的优缺点

细子线很少会出现挡口的现象,灵敏度也会提高,提高中鱼率,净水中钓小型鱼比较适用,钓大鱼,水草比较多底部情况不明的情况不建议使用,很容易拉断子线,不断的换子线很是麻烦。

野水台钓准确找准鱼口的技巧要素


钩饵落入钓点,浮漂稳定后,如果久等也无鱼口,就要主动找口了。

要及时对钓目进行调整,如果发现浮漂有比钓目稍高或稍低的变化时,一般是有鱼口的表现。但这种表现还不是最准确的鱼讯,一般我们认为在野钓时,浮漂微微上浮接着有力地下顿一点,才是比较准确的讯号。

这种标准的讯号可以作为参考,让我们在以后的垂钓中,很快找到准确的操作方法。在标准讯号的基础上,再根据实情对钓目做微调,以找到最精准的状态。

一、漂相不出现下顿的讯号时

漂相不出现下顿讯号有三种情况。

一是浮漂慢慢上浮,但不出现下顿(或者只是很慢地下沉),对策是将浮漂适当下拉,直到出现上浮后有顿口为止。

二是第一种情况出现时,将浮漂下拉却不起任何作用,就要考虑一下饵料的状态与大小,予以适当地调整。

三是浮漂慢慢上浮却没有下顿,以上两种方法都不起作用,就试着减少铅重来再次找口,直到有顿口出现并且能上鱼。

当然还要考虑钓钩是否太大,如果钓钩号数偏大,也会出现浮漂慢慢上升后却无顿口的现象,或者就算有顿口也提竿为空,这只需要更换合适的钓钩即可。

二、浮漂有顿口却提竿为空时

浮漂有顿口却提竿为空,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是浮漂缓慢上升后下顿,看起来漂讯很正常,可就是不能上鱼,应检查钓饵的状态,一般多是钓饵比较硬或比较大造成的,应及时予以调整。

二是浮漂没有经过慢慢上浮,而是突然有顿口,却不能上鱼,这需要将浮漂上移,找到鱼口为止。

三、试着调整钓目也不见鱼口时

当浮漂下拉也不能出现预设的钓目时,或者浮漂上浮却再不下沉归位,先判断一下抛竿是否准确、钓饵是否正常,如果没有问题,就再下移浮漂或者减少铅重。缺点是调整之后钓获的大多是小鱼,所以也可适当改变饵料的状态与大小。

当窝点有不少鱼星冒出,及时调整了钓目也无鱼口时,我们首先要看钓饵的附钩性与雾化效果,再看调钓是不是太钝,钓组与饵料配置是否合适。

当这些检查都不能有效果时,不妨试着减少铅重,让浮漂有更多的浮力来牵制钓饵与铅坠,再将钓目调整的范围适当加大,并再次找口,直到有顿口出现。

四、出现轻口与阴口时的原因探究

出现轻口并且浮漂下沉缓慢时,其原因比较复杂。

有时需要将钓组调灵而有时需要调钝,因为调钓的方式各不相同。但在多数野钓的情况下,出现轻口与阴口甚至根本无鱼口,排除鱼情的因素,主要就应考虑钓组是否太钝,浮漂与钓饵搭配是否合适,以及调目和饵重是否搭配得当,钓饵的状态不对是十分常见的原因。

还有一种原因就是钓组不能准确传递讯号,除了要调整好饵料的状态,还要看钓目是否符合钓组在水下的状态。

五、调整后的再次找口

当漂相比较混乱,抓不到准口时,可调整一下饵料的状态与大小,并将浮漂上移,再次找到准确的鱼口。当预设的调目、钓目产生了变化后,鱼口就不准了,需要再次找口,再次找口前要检验一下调目与虚底是否发生了变化。

野钓中的鱼情变数大,不能照搬已有的经验,同一个钓点,昨天与今天的钓目也会不同。鱼情好的时候,也有突然停口的现象,出现了问题,要彻查原因,不能死等久候,应主动找鱼口。钓鱼高手的建议也不能完全照搬,而要灵活运用,要从细微的变化上寻找原因,采取对策,才能避免久无鱼口的尴尬局面。

钓鱼要用多长的子线?影响子线长度的因素


可以说现在钓鱼越来越大众化了,大众化的同时也慢慢的变得复杂多变了,鱼获的多少跟很多方面的因素都有着千丝万扯的关系了。不仅是钓具,饵料和位置的选择,还有天气,水情等因素都会对鱼获产生影响。当然钓友们对待钓鱼也是越来越认真了,各种饵料,线组都准备的妥妥的,但还是会有很多人忽略一点,就是子线。子线在整套渔具中还是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的,它可以提高钓线的灵敏度,还能起到保护主线的作用,总而言之就是子线并不是随便使用就可以的,它的长短也是要你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分析和选择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子线的长度都由哪些因素决定?

一.根据使用的钓法来决定

如果你选择使用传统钓法,那么铅坠多是触底的,而鱼钩一般都是呈横卧的状态落在水底,所以在使用传统钓法的时候子线要较短一些,这样才能在鱼儿咬钩的时候更快的传递出鱼迅,短一些的子线稳定性也更好,方面鱼儿将鱼钩完全吞入口中。如果你使用台钓的方法,最好就选择长一些的子线,长度控制在20cm左右最合适,之所以使用长子线是因为台钓多使用双钩进行垂钓,这样可以提升中鱼率,但是需要钓友们注意选择子线的质量问题,如果有两条鱼上钩而子线质量不过关的话就很可能出现断线跑鱼的现象。

二.根据水域的深浅来决定

当你选择浅水域垂钓时,如果子线过长的话就很容易出现挂底的现象,而在深水水域如果选择短子线的话就可能没有根本没有办法钓到深水区域的鱼类,所以钓友们在选择子线长度的时候也要适当了解一下水域的深浅状况。

三.根据鱼情状况来决定

每片水域的鱼情状况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垂钓之前钓友们最好对水域的鱼情状况进行一个大概的了解,针对鱼儿的体型,鱼群密度等等因素。当掌握的这些因素以后才能更好的选择子线的长度,比如如果是鱼群密度较大的水域,最好选择短子线,当然如果你希望使用双钩钓鱼的话还是使用长子线会更好一些。钓体型较小的鱼类最好使用短子线,而垂钓大体型的鱼类还是使用长子线会更好一些。在选择的时候还是需要你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四.根据水域的状态来决定

在野钓选择水域的时候,大部分情况下都会遇到流动的水源,这时候钓友们应该使用重坠和长子线,当铅坠到达水域底部的时候,长子线就会随着水流摇摆起来,这样可以引起鱼儿的注意,尤其是当子线摆动起来的时候,饵料就会像活虫饵一样活动起来,起到一定的诱鱼作用。而在静水水域垂钓的话,就可以选择轻坠和短子线了。

鱼口轻才是板鲫难钓的原因?


细心的钓友就会发现,每年小雪一过,气温将会大幅度下降,尽管此时还有耐寒性极强的鲫鱼可钓,可最近有不少钓友反馈:“即便鲫鱼还有摄食欲望,可吃口却很轻,体现在浮漂上的信号也很微弱”。针对这样的鱼情,我觉得用以下这几个“杀手锏”才是最佳选择。

野生小鲫鱼

1、在保证不跑鱼的前提下,线组宁可用小一号也不能过大

以前总是跟钓友们强调,在自然水域中作钓,线组搭配宁可用大一号也不能过小,毕竟野钓中的鱼情较为复杂,永远不知道下一竿中的是什么鱼。

可在寒冷的冬季,大体型的鱼种早就已经停了口,所以建议钓友在选用线组时,尽量以要主攻鲫鱼为标准,在保证不跑鱼的前提下,主子线用的越细越好,比如平常钓一斤左右的鲫鱼时,用1.5号的主线搭配1.0号的子线,而此时就可以降低到1.0+0.6号,毕竟线组用的小,吃口也会好一些。

线组搭配

2、饵料搭配之时,加入轻质状态粉来降低比重,提高入口性

另外钓轻口鲫鱼,不仅要用“小钩细线”搭配小号漂,同时还得注意饵料状态调整!所以钓友配饵的时候,不妨在里边添加轻麸,新四季或者其他轻质状态粉来开一款拉饵,因为这样搭配,可以使饵料变得更轻,更有利于鲫鱼吞食饵料,其次就是上饵的时候,饵团也要比平常小,当然除了用商品饵,钓友也可选用比重较轻的蚯蚓,红虫等其他虫饵进行作钓。

饵料搭配

3、浮漂调钓,切记不能因为鱼口轻而钓的特别灵

可能一听到轻口鲫鱼,不少钓鱼人都会想到用钓灵的方式来应对,但我个人觉得,不管浮漂调钓灵与钝,都需要根据鱼口大小或快慢来决定,虽然方法很简单,可试过并且做到的人绝非等闲之辈哦!

虽然鱼口轻时,选择钓灵可以使漂相变得更为清晰,而且吃口也比较多,不过钓的太灵反而会导致扬竿不中鱼,所以冬钓鲫鱼,绝不能因为鱼口轻而选择钓太灵,通常情况下,选择调两目,钓个三目就可以了,虽然调目不需要经常变化,可钓目还是要根据鱼口来做微调整哦!

野钓大鲫鱼

晚春初夏野钓,是用长子线好还是短子线好


春季多钓浅滩,钓浅滩传统钓比较给力。随着水温的升高,钓点开始变深边远,这时候台钓会比较惬意。正式晚春时节,喜欢野钓的钓友都知道,这段时间虽然大鲫鱼不如仲春好钓,但是草鱼、鲤鱼、青鱼等大体型的鱼类在晚春还是比较好钓的。说到台钓大鱼,就要说说关于子线的长短选择问题,总之各说各的理,汇总一些意见,看各位钓友怎么选择的。

一、春夏小鱼多,子线要用短

子线的长短,首先没有个标准定义,多长是长子线,多短是短子线,无任何定义,只是相对来说的。子线长和短,在线组入水,到稳定到位变化是不同的。其实可以大致把线组的运动分成2部分,首先是线组入水后铅坠带着主线和子线下降,铅坠在下,鱼饵和子线在上,等铅坠到位后,子线和鱼饵继续下降,我们称之为二次摆动。这时候可以这样分析,子线长,到水底距离就大,子线短,到水底距离就近。而且鱼饵比较轻,这时候下降速度会变慢,这样子线越长下降到底的时间就越长。我们都知道小鱼喜欢追着饵料,正因为子线长,会导致摆动幅度大,二次摆动水深浅,所以非常容易被小鱼追上。所以野钓中从防止闹小鱼的角度考虑,肯定短子线更好。传统钓用不到10厘米的子线,也是有原因的。(借一张飞铅钓的图,表达下长子线的优势,但是小鱼多的季节,飞铅是绝对不行的)

二、春夏鱼口好,子线要用短

上面描述了线组的下降过程,可以称之为一次下降,二次摆动。子线的长短其实是涉及到信号传递的,由于子线柔然,在水底甚至是松弛弯曲的,毕竟我们钓底都是不喜欢子线绷紧的,不会钓灵。柔软的子线对于信号传递快慢不同,长子线会忽略到部分鱼口,只传递出一些比较真实的口。短子线信号传递会更快一些,所以如果鱼口不好,鱼的进食动作吞吞吐吐,长子线会好一些,尤其是钓轻口、滑口鲫鱼。但是春夏季节鱼的进食动作凶猛很多,所以不妨使用短子线,有口就打也是不错的选择。

三、钓大鱼最怕搭桥,子线要用短

很多钓友在钓大鱼的时候喜欢使用长子线,其中主要理论是以下两点,一是长子线比短子线更结实,二是长子线的时候会让铅坠距离水底比较远,鱼看不到铅坠进食会比较大胆。关于第一点可以这么理解,子线有延展性,长的肯定比短的延展性更好,如果1米跟10厘米对比的话,肯定1米长度的可以延展更长,可以理解为不容易被拉断。要是子线是30厘米和15厘米呢?怕是没啥效果吧?至于隐秘从来没认同过,否则传统钓的铅坠到底短子线,朝天钩的铅坠一体,根本钓不到鱼。短子线,不容易出现搭桥的现象,这是绝对正确的,其实可以看很多老手钓大鱼的经验。要么双钩肯定用短子线,要么单钩减少出现搭桥的可能。中大鱼后搭桥跑鱼几率太高了。

其实可以这么理解,野钓通常子线还是要短一些比较好用,长子线当然优势也比较多,但是通常是温度低,小鱼少的季节,钓轻口、滑口的时候使用,对于野钓,子线还真的短的好。

挡口不光是线的问题,这些因素也会挡口,让你钓不好鱼


我相信钓友们应该都听过挡口这个词吧,它是钓鱼当中钓友提到比较多的词之一。它的意思就是挡住了鱼用嘴吃东西,进而无法更好的垂钓。钓鱼的过程当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挡口的问题,很多钓友在出现这个问题的时候,都会把问题归纳到鱼线身上,总觉得是自己鱼线用的粗。其实钓友这样想就错了,因为挡口不光是线的问题,其实其它的一些因素也会出现挡口,让你钓不好鱼的。

看到这钓友肯定会问,那哪些因素会导致挡口呢?钓友不要着急,这就是今天我要分享的内容,我希望通过我的分享让你透彻的明白,这样你就不会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知所措了。长话不多说了,钓友们擦亮眼睛耐心地往下看吧。

饵料太硬:有些钓友为了防止小鱼闹,开饵加水就会少加,或者是开饵的时候为了图省事,在加水的时候没有按照比例来,所以导致饵料特别的硬,在这样的情况下,鱼吸入是比较困难的,想钓到鱼钓友们想一想可能吗,所以饵料太硬也会出现挡口的情况,所以开饵要按照水比来开。

鱼钩太大:有些钓友在选择鱼钩的时候,都会选择比较大的鱼钩,生怕自己遇到大鱼,用这样的鱼钩就是为了防止鱼钩断掉或者是鱼钩被拉直。其实钓友想多了大鱼不是想钓就能钓的,而且就是小鱼钩手法对也不会断,偏偏是因为鱼钩大鱼嘴小,所以吃不进去,所以钩子选择不合理也会出现挡口。

饵料状态:一款饵料不仅是有味型还得有状态,状态好了自然钓鱼就容易了。有一些钓友使用饵料都是跟个人习惯,不是拉丝粉加多了就是添加麸类的东西多了,这样搞的饵料状态比较乱,破坏了饵料整体,进而在鱼吃的时候,不好更好的吸入,要么就是死疙瘩,要么就是钩子上面没有饵料了,挡口的情况自然就发生了。

所以钓友们在钓鱼的时候,如果出现了档口的情况,不要急于下结论参照上面这些,去逐一排查应对,不然想钓好鱼肯定是不容易的。这下钓友们清楚了吧,挡口不仅是跟鱼线有关,还有上面这些哟。

子线到底该用多长?子线长短对钓鱼的影响


关于子线到底应该用多长的问题经常会在一些钓鱼人的社交媒体看到,也有不少钓友会热心回答并且都回答得还不错。蓑笠哥在这之前从来没有写过关于子线长度的内容,觉得自己经验还不够丰富,驾驭不了这个充满变数的课题:问题很简单,但是答案要考虑的因素实在太多!

子线长度需要灵活调整

但是现在觉得至少应该把自己的一些经验和心得分享一下,谁又敢说能完全吾透呢?不过需要说在前面的是:这只是蓑笠哥自己的一些经验心得,并不一定正确也不适用于所有情况。如果有不同见解的钓友,我们可以在下面评论区讨论一下。

首先子线的长度要跟根据鱼儿的个体大小决定

不少攻略里面都说钓鲫鱼应该用多长子线,钓鲤鱼应该使用多长子线。其实这个思路是没有问题的后面的内容会具体讲到,但是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数:相同品种的鱼个体相差挺大!就拿鲤鱼来说,一两斤的很多,几十斤的也有不少,如果一概而论肯定是不行。总的原则就是:个体越大,使用的子线可以越长。下面分情况介绍一下:

小杂鱼;对折后10CM以内吧,比如鳑鲏、白条、马口等等,长一点也没有太大关系,反正它们吃口猛。

1斤以内的鱼;对折后15CM以内没有问题,比如大板鲫、小鲤鱼、罗非。短一点的子线出口清晰一点,这样我们抓口就会及时一点。

1斤-5斤左右的鱼;对折后20CM左右,还需要根据鱼品种不同灵活调整,后面内容会讲到。

5斤以上的鱼;这种个体比较大的鱼其实纠结子线长短没有太大意义,因为只要不是太短的话对它影响不大。对折后30CM-100CM都是可以的,根据后面讲到的品种和水深灵活调整。

不同的鱼子线不同

调漂方法不同子线长度不同

这里只分析两种情况:调灵和调钝。原则上来讲,调钝的子线应该要比调灵的子线用得短,大约短50%左右就行。比如钓大板鲫调灵对折后用15CM长的子线,那么调钝的话8CM左右就可以。这是因为调钝太长的子线会让吃口的动作很难反应到浮漂上,只能等它吃死口之后才知道中鱼,尤其是子线卷了之后。

调漂也影响子线长短

鱼的品种不同子线长度不同

这一个也要结合鱼儿的大小来定,但是我们可以假定一个理想状态,因为我们设定目标鱼之后没办法控制上钩的目标鱼个体大小。不过有一个方法就是:上了五六条鱼之后,评估一下平均大小,然后再选用合适长度的子线。再或者你对目标钓点比较了解,可以提前绑好。

鲫鱼对折后15CM左右;

鲤鱼对折后25CM左右;

草鱼对折后40CM左右;

罗非鱼对折后15CM左右;

鲮鱼对折后12CM左右,梅州钓法4CM左右;

目标鱼不同子线不同

根据水深调整子线长度

蓑笠哥之前看过不少教程,基本都是说越深子线应该越长。这一点是可能和大家有一点不同的看法:越深子线越长越容易缠线,最后导致子线打结卷曲。其实只要我们对象鱼没有变,深浅对子线的长度变化要求不是很大。最重要的是:水里面的线越长,鱼儿吃口反应到浮漂上面会越慢、越不清晰,如果还把子线加长的话会更甚!

一般情况下,蓑笠哥不会根据水深调整子线的长度,对最终渔获没有帮助而且可能还会有缠线的麻烦。甚至在有些情况下还会缩短子线的长度,比如没看到口就中鱼(调灵前提下)。

水深对子线长短影响不大

关于其他子线的灵活运用

跨水层子线;有时候我们在鱼儿水层不明朗的时候,需要跨水层搜索鱼层。这个时候就需要跨水层子线了。听起来很高端,其实挺简单:就是两个钩距拉大很多!比如钓草鱼的时候有不确定是到底还是半水的时候,双钩的距离可以加长到50CM甚至是一米,这样两个钩子所在的就不是一个水层。钓鲢鳙的时候也可以在搜索鱼层的时候把双沟的距离拉大到30CM-50CM左右,这样会更快速地找到鱼儿所在的水层。

铅皮上拉增加子了,这个时候线;有时候会发现子线短没有必要换,将铅皮像上拉,锁高一点其实效果差不多的。

钓大物最好不用子线;也就是说直接用通线,钓过大物的老钓鱼人应该都懂。如果主线子线分离会多增加几个结,我们都知道线的结节拉力不好,少一个结少一半跑鱼概率。

最后愿各位钓友大鲫大鲤。

钓鱼时,子线缠绕的5个原因


钓鱼钓具中的子线,又称脚线、脑线或口线。是钓鱼用具中(有时特指手竿线组)连接主线和鱼钩的一段渔线。子线使用的号数通常比主线(即道系)要小,一般是主线的0.4-0.8倍。使用子线的目的是保证在挂底或钓到较大的鱼时,保证主线不必要的拉断及拉伤(如主线为1.0号,子线可以采用0.6号或者更小的号值,钓组由于承受过大拉力将会断子线而保主线及主线配件)。子线和主线对线的质量要求不同:子线要求更耐卷曲、更柔软,使用中不易缠绕和更易于入口

因子线比较细小,自然子线就会容易缠绕。那子线缠绕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1.子线的问题

很多钓鱼人忽略了子线的材质问题,有一些子线较易产生静电,这样一来,就容易缠绕。还有一点就是,子线越细就越是易缠绕在一起。因此,建议各位钓鱼人选用优质鱼线的同时,还需注意实际的鱼情。另外,在绑鱼钩的时候,禁止用力拉子线,使其变形更容易缠绕。

2.8字环的问题

各位钓鱼人非常清楚,8字环是链接主线与子线的点。在钓鱼的过程中,子线会有旋转的状况,此时,8字环能够很好的消除2个子线互相产生旋转时缠绕的力道。因此,建议各位钓鱼人选用转速灵活一些的8字环为好。

3.太空豆的问题

一般来说,太空豆对于子线的缠绕程度是不大的,然而,若太空豆选择的并不合适,举个例子:同心度差,就会在钓鱼提竿时有一个异常旋转的过程,这样就会使得子线更容易缠绕。因此,建议各位钓鱼人在选择太空豆的时候,务必进行仔细的筛选。

4.铅皮的问题

在钓鱼时,各位钓鱼人免不了要对钓组进行调整,在调整的时候少不了会增加,或者是减少铅皮。在这个过程中,若各位钓鱼人操作出错,或者是大意的话,就会使得子线更容易进行缠绕。举个例子:各位钓鱼人在增加铅皮的时候,如果说小铅皮太大了,铅皮的另外1端就会起来。在提竿时铅皮很快扥旋转就会出现缠绕的情况。

5.钩形的问题

钓鱼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脱钩跑鱼的情况,因此,才会有钩尖内敛的钩鱼钩。的确,这和子线缠绕没什么直接的关系,然而,伊豆钩的钩尖向着一边的钩型,在钓鱼人扬竿的时,如果子线快速的偏向旋转,则会有子线缠绕。因此,在选择鱼钩的时候,建议各位钓鱼人仔细检查鱼钩是不是有偏侧方的情况。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秋季用粗子线野钓是否会挡鱼口?影响野钓鱼口的原因》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夏天钓鱼技巧野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