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钓鱼饵料。

钓鱼中有很多有意思的技巧,不过部分钓友知道这些说法,但是不知道原因是啥。从科学的角度,来聊聊一些钓鱼中比较有用但是又经常被钓友忽略的一些知识,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一、铧尖钓左不钓右

铧尖钓左不钓右,这个说法由来已久,具体表现就是在比较大的水域中垂钓,铧尖是非常好的钓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鱼道。鱼沿岸觅食,到了铧尖,由于铧尖深入到水中,所以成了鱼觅食肯定会经过的地方。铧尖伸到水中,手竿就刚好能够到鱼的觅食路线。但是很多钓友都发现一点,就是铧尖钓左边比钓右边渔获要好很多,这个现象主要是在比较大的水域中。其中的原因就是大水域的水面积大,虽然看起来是平静的,其实是顺时针微微流动的,鱼多有逆流而上的习性,所以会逆时针游动觅食。到了铧尖,自然先到左边,所以钓左边比钓右边更好。经常钓黑坑的钓友应该比较了解,刚放鱼的黑坑,鱼也是逆时针沿着岸边游动,熟悉环境后就跑中间的深水中。总之,鱼喜欢逆时针游动。

二、水草区域并非什么时候都好钓

我们常说钓鱼不钓草,等于瞎胡跑。水草对于鱼来说是食物的来源,也是躲避天敌的地方。很多鱼类的繁殖也离不开水草,比如鲫鱼和鲤鱼。水草在冬季可以保温,夏季可以遮阳,是在是鱼非常喜欢的地方。在加上水草白天会吸收二氧化塔,在水中释放氧气,所以水草对于鱼来说十分重要。不过并非什么时候都适合钓水草,比如夏季的小雨天,钓明水比钓水草区域好很多。原因就是夏季高温,下雨水让水温度降低,但是水草区域由于水草的保温效果,反而不如明水凉爽,鱼都是逐温的,哪里舒适就喜欢在那里。还有就是夜钓,白天水草释放氧气,晚上水草会释放二氧化碳,所以晚上不宜钓水草,容易缺氧。更何况夜钓光线不好,钓水草也不方便。

三、鱼能分辨鱼饵的颜色吗

我们常见的商品饵都是各种颜色的都有,事实证明鱼是可以分辨颜色的。鱼比较喜欢的颜色,是经常可吃到的食物的颜色。灰、白两个颜色是大多数淡水鱼都喜欢的颜色,但是还是略有差别的。比如鲫鱼,喜欢白红黄,用什么颜色的饵也要看具体的水域情况。水质好,三种颜色都差不多,水质不好比较肥,可以用白或者黄,尤其是白色的饵料钓鲫鱼是最通用的。比如草鱼,草鱼经常进食水草、芦苇之类的食物,所以绿色是草鱼的最爱。再比如说鲤鱼,鲤鱼是底层鱼类,喜欢在水底寻找食物,淤泥或者砂底是鲤鱼喜欢的水底,翻找出来的食物多为褐色,所以鲤鱼饵通常是土褐色的。而肉食性鱼类多偏爱红、黑色,其实红色在深水或者水质不好的地方,就会变成黑色。

钓鱼中有非常多有意思的知识,基本都有一定的科学原理,注意这些小知识,鱼也可以钓的更好一些。

钓鱼技巧小编推荐

钓位选择有讲究,“铧尖咀”作钓应钓左不钓右?


在我们野钓的时候,选择钓位时会喜欢选一些水边突出的地方做钓位,而这些地方因为地形特点很像耕作用的犁铧尖,被称为铧尖咀。不过也有一种说法是在铧尖咀应该要钓左不钓右,为什么这样说?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钓位选择的哪些技巧?下面我们就拉详细地说一说。

我们常讲,人有人路,鱼有鱼路。鱼类的生活规律,往往跟鸟类一样,随着一年四季的更替进行着迁徙,于是产生鱼类的洄游。鱼类的洄游,可分为产卵洄游、索饵洄游和越冬洄游。而洄游的路线,即使在水库、湖泊等相对封闭的一个自然水体中,它们也能凭借着敏感的味觉器官味蕾,和十分灵敏的嗅觉器官嗅囊及侧线,追随着水域中的气味,沿着父母先前开拓的路线前进,周而复始,钓鱼人称之为鱼路。我只依稀记得,早年曾读过一篇文章,讲北半球鱼类的游动多呈逆时针方向前进。这个论断出自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先生,还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上海少儿出版社编撰的首版《十万个为什么》丛书,我就记不确切了。

如果鱼类洄游呈逆时针方向的论断成立,那在铧尖咀钓左优于钓右,就很容易解释了。鱼儿觅食,特别是在自然水体中,以它十分敏锐的嗅觉觅到食物,不会像家禽那样,急急地直奔而去,狼吞虎咽起来,往往是一边戏谑一边寻食。当鱼儿呈逆时针方向游动时(往往会在前行中时而回头时而前行),通常会沿着库岸陡坡与水库相对平坦的底部交接线,或以季节、水温、气压等天气因素,或以食物源还有生理需要(如产卵)等因素而选择适当的深度前行,这就是鱼道。当鱼儿行至铧尖咀左侧地形时,往往会因铧尖地形的影响在此逗留戏游,形成钓鱼人所讲的鱼窝。然而,当鱼儿离开鱼窝,继续呈逆时针方向前行时,它们是不会绕过铧尖尖端,再机械地紧贴铧尖右侧前行的,而是向铧尖尖端前宽阔的水域游去。

关于北半球的鱼类常呈逆时针方向游动,我也曾作过长时间仔细观察,的确是一个事实。这与地球的自转有关。我们知道,地球的自转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呈逆时针方向转动,与地球磁场有关。这是科学家们早有明确论断的,并进入中小学教材。由于潮汐和洋流的影响,以及海洋气候的复杂性,所以海水的流向较为复杂;而北半球陆地上的湖泊、堰塘,以及一些中小型水库,即在一个相对静水的自然水体内,水流多为顺时针方向流动。不知钓友们注意观察过没有,我们北半球的水的漩涡(无特殊障碍情况下)是呈顺时针方向旋转的,都是受地球磁场影响,即地球自转所致,多数鱼类(不论海洋鱼类还是淡水鱼类)有逆水游动的习性,所以说,北半球的鱼类在群游时常呈逆时针方向游动。

鱼类学家已经把(北半球)鱼类呈逆时针方向游动这一问题作了明确的论断,所以我认为,就一般情况而言,钓铧尖咀,钓左优于钓右是成立的。

确定了鱼类逆时针方向游动,还解开了我心中的另一个谜团:我从多年的实际施钓中,感到河钓中也存在钓左与钓右的问题。民间有句渔谚:七上八下九打坨。意思是说鱼类的洄游,往往在每年七月份溯江而上,游向河流上游,八月又开始洄游而下,到了九月份,鱼儿会找个较深的潭中歇凉了。那么,在河钓中,七月份到河流的左岸优于右岸,八月份钓右岸又优于左岸了,这原来也是因鱼类多呈逆时针方向游动所致。

铧尖


铧尖就是岸边的泥石向水里突出的部分,形如码头的栈桥。在垂钓者眼中,就是钓小山岗的小山尖,小山尖上水比较浅,也是鱼找食物的必经之路。

铧尖垂钓的技巧

钓场中的铧尖,大多为鱼道。因其具有特殊的地理形态,成了鱼类洄游的必经之地,因此深受钓鱼人青睐,选点择位时,必会优先考虑。通常,一处地势绝佳的铧尖,往往会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抢到铧尖,这天的钓事便成功了大半。但是,在铧尖处垂钓,钓位的选择还是有讲究的。

钓铧尖的右侧是大忌

在水库钓鱼,向自然水体突出的地形,常似犁之铧,故称铧尖,是垂钓者喜欢选作钓位的地方,但是如果钓铧尖的右侧,则是钓者的大忌。

为何钓犁铧尖的右侧渔获寥寥无几呢?这是因为水中之鱼并不是毫无目的四处游动,每一个自然水体,都会形成鱼洄游的相对固定的路线,这就是所谓的鱼道之一。

鱼还有一个天性,就是以逆时针方向游动,当鱼的前行受到铧尖左侧的地形影响时,它会沿着地形的陡与平的转折线前行,这个转折线,就是一种标准的鱼道,当鱼游过铧尖的尖端,则前面突然宽阔,鱼不会机械地按照既定路线前进,它可能下沟、上山,越过一个库衩,或下沟后顺沟底而上,形成鱼道之二(鱼道的其它形式不在此文讨论之列)。所以,铧尖的右侧,鱼道比较宽泛,在手竿可及的范围内,鱼较少光顾。一个库衩,对岸都有人钓时,常常形成鲜明的对比,犁铧尖左侧如果是水域最深的地方,则无疑是个鱼窝,是垂钓者最好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在水深合适的情况下,铧尖是非常好的钓点,当然这也跟钓点的地理形式有关系,比方说一个大水面连着一个小湾子,正常情况下,大水面和小湾子衔接的位置上鱼最好,但是如果这个位置平时没人钓,反倒是小湾子里日久天长有人打窝钓鱼,肯定是小湾子里上鱼好。

铧尖垂钓的优势

突出水岸线的隆起部位的铧尖,其形状就像犁地用的犁杖上的铧子尖,选择这样的地势下竿,至少有四点优势:

一是铧尖伸向水面中央,等于延伸了钓点距离,增加了上大鱼的机会;

二是鱼群无论向左右哪个方向游动,都必须经过铧尖处,铧尖向水面中心伸得越远,碰到鱼群的机会就越多,因此,这样地方通常被钓鱼人称之为鱼道,鱼道和非鱼道哪个更好,自不必说;

三是铧尖上通常没有较高的植物,如大树之类,而且地面上相对平整,便于投竿,遛鱼、起鱼方便;四是下竿方位的选择余地较多,从左至右任何一个方向都可以下竿,而且都是垂直于岸边的。

因此,一般情况下,铧尖处的钓位是老钓鱼人的首选。

钓鱼选钓位,为何有铧尖钓左不钓右的说法?


钓鱼选钓位,对收获有极大的影响。不管是鱼头稀少的自然水域,还是黑坑,甚至养殖塘,鱼的分布都是不均匀的,有的地方鱼多,有的地方干脆就没鱼。所以选择钓位,可以说是衡量钓技的一个重要因素。关于钓位的选择方法,有众多的钓鱼谚语可以参考,甚至可以说选择钓位的钓鱼谚语至少占到钓鱼谚语的一半以上,可见钓位选择从来都是这么重要的。今天聊点钓位选择的顺口溜,顺便聊聊为何怎么选。

一、铧尖钓左不钓右

选择钓位,一直都有选择铧尖的说法,因为铧尖深入到水中,鱼在沿岸巡游觅食的时候深入水中的铧尖就成了鱼在觅食路程的必经之路,所以有选择铧尖的说法。但是关于选择铧尖,居然还有个钓左不钓右的说法。原因在哪里呢?因为鱼在巡游和觅食的时候都有逆时针游动的习惯,细心的钓友可以观察下,就连刚到到黑坑的新鱼也有这种逆时针熟悉环境的特性。所以鱼在逆时针游动的时候会先经过铧尖的左侧,选择左侧打窝,鱼自然会先遇上这些窝料,从而留在这里。而右侧,来的都是左侧过来的鱼,虽然都是铧尖,但是左侧比右侧要好。

二、上午钓西,下午钓东;早晚钓近,午钓远,黑夜钓边边

上午钓西,下午钓东,其实本意就是追着太阳钓,如同向日葵一般。其中的原理,就是防止鱼竿影子、身影,如果背着阳光的话会投射到水中,对水中的鱼造成一定的影响。或者找个地方可以躲藏的。所以钓鱼,从来都是个细致的活。不过在部分水域可以不按照这个来,找个背阴的地方,凉爽而且钓点不受身影的影响。早晚钓近,午钓远,是根据鱼的觅食习惯来的,夏秋季节水温高,尤其是浅水,往往会超过鱼类的忍受极限。所以鱼多选择早晚觅食,而食物只有浅水才有,所有早晚钓近是因为鱼在浅水觅食,中午钓远,是因为中午深水水温低,鱼在纳凉。

三、宽找窄,窄找宽;草多找草少,无草找有草

比较宽广的大水面,一定要寻找河汊、支流、入水口等比较窄的地方,因为这些地方是鱼觅食喜欢的地方。水面窄,水通常不会太深,食物就会比较充足。窄,也是鱼进食的咽喉之地,必经之路。钓鱼要钓草,但是草塘水草茂盛,鱼不方便游动,最好选择草洞、或者水草比较稀少的地方,这些地方比较利于鱼类的通行。在几乎没草的水域,选择哪怕几颗浮草的地方也是好钓位。其实选钓位有个诀窍,就是选择水面或者水底,跟大环境不同的地方,简称找不同,越是复杂不同的地方,越是可能藏鱼。

四、钓鱼怕参观,钓位避开大路边

这一句是钓位选择的基础,鱼都是喜欢安静的,选择钓位要避开比较嘈杂的地方,这是第一点。第二就是钓的时候也要注意安静,不要在岸边大声谈笑说话,越是大鱼越是胆小谨慎。保持安静是选择钓位,提升渔获的第一要素。

关于钓位选择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技巧,但是总体来说离不来鱼道和鱼窝。所谓鱼道,就是鱼觅食需要经过的地方,比如上面说到的铧尖、宽找窄、早晚钓近等。鱼窝,只的是鱼不觅食的时候喜欢栖息的地方,比如中午钓深,钓草钓障碍物。

退水严重,铧尖处寻鱼踪


钓场:湖库

饵料:嫩玉米

鱼种:草鱼 鲤鱼

因为又是下午两点多来的,所以天气特别热,对岸也没有多少钓友,加一起可能才十几个,看来不是周末的大晴天钓友们都不怎么积极。

这几次出钓水位一直在下降,好多地方都太浅了,已经不适合作钓了,有的地方水深,但是地势太陡峭,不能开辟钓位,也不安全,拿着竿子转悠了一圈,最终把钓位锁定在了一个铧尖处,是河道宽窄相接处,同样也是深浅交界处,如果天气允许的话相信这里还是不错的。唯一不好的就是经常过快艇,离浮漂近的才五六米远,而且卷起的浪花很大,对窝子也有一定的影响我,只能趁过船少的时候去试试鱼情如何。

既然选好了钓位就直接去车里把家当拿出来,今天我是和小舅子一起来的,他用的是七米二的竿子,我用的是六米三和三米九竿子,架好竿子就是打窝了,今天用的嫩玉米打窝,嫩玉米作钓,玉米都是小舅子从市场上买的,十块钱六个,买了三十块钱的,相对来说也不贵。窝料打一半,剩下一半进行零星补窝。当然作为钓饵的玉米也留了出来。

小舅子挂上失手绳就拿抄网出去抓小鱼苗去了,说是给家里鱼缸里的鱼带点吃的回去,换换口味。

看这地方还可以吧

我短竿依然用的商品饵,用的腥味的,拉饵,大鱼没口短竿钓会儿小的解解毒也行。说真的,现在这资源能钓小鱼解毒就不错了,知足常乐,至于大家伙那就得看运气了,碰到了当然开心加过瘾,碰不到也不会气馁,毕竟少了。

拉饵

短竿正在抛竿,长竿已经黑漂了,然后一个大顶漂,提竿中鱼,一条小草鱼,一斤左右。我的竿子上的鱼,小舅子的还没有口。就在我挂饵抛竿时七米二竿子被拉出去一截,幸亏有失手绳,提起来一看才一条小草鱼,这么大的力气啊!

一斤小草鱼

这个更小

没想到开口这么快,看来是发窝子了,虽然鱼不大,但鱼情不错,就直接把短竿收回来,专心这俩长竿。没一会儿又有口了,一个黑漂果断提竿,一条七八两鲤鱼妹妹来报道了,还没弄好另一个竿子浮漂也有动作了,赶紧提竿,又是一条一斤出头的鲤鱼妹妹,好过瘾,给我小舅子打电话让他赶紧过来,说已经带鱼苗回家了,让我看着吧,再打打窝子,靠!你不来我自己钓!

又上了一条草鱼苗就开始变天了,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狂风大作!连钓伞都撑不了了,没一会儿就开始下雨了,也没有个避雨的地方,幸好雨不大,小到中雨,持续了半个多小时,钓具和我被淋了个透彻!风太大把鱼竿都扔岸上了,因为打雷闪电就把手机关了,也没拍狂风大作那会儿。

变天了

黑黑的天空低垂

快停了

雨过天晴

雨停了小舅子就赶过来了,说雨后狂口,来守大物了,谁知雨停歇了,雨也停口了,就钓了一条小草鱼,后来到我收竿回家也没口,还不如不下这场雨呢。

今天的渔获也还算过得去,大大小小也有几条,因为渔获还有用,就没有放了,至于有啥用镇楼那儿再说,各位大师不喜勿喷啊!只有两条大点的鲤鱼被后来的同事拿走了。

渔获

同事要了

当场分赃

放大盆里了

收竿没一会儿就又开始要下雨了,看着乌云,赶紧开车回家吧,不然领导该不放心了。

又变天了

说一下今天出钓情况:

1.连续半月退水,鱼不怎么靠岸,尤其大家伙,白天钓了钓深钓远

2.今天要是不下这场雨,估计铧尖这个位置还能再上不少,甚至还有大物!

3.风前雨后也未必好钓,尤其降雨时间短,水温基本没啥变化的时候。

4.打雷千万不要作钓了!

老规矩,最后祝好钓鱼步步高升,祝钓友们出钓爆护!炎炎夏日,出门在外做好防暑措施!

大小捣蛋鬼敬上!

渔获都被这个大家伙吃了

钓鱼要钓草?什么草好钓又该怎么钓呢


野外水域因为无人清理,风吹水冲,时间久了,就会在近岸、水底,长出来密密的水草,这些水草,有的是杆茎类水植,有的是浮萍类水植,还有的苔类水植,因各地水质、土壤情况不一样,所以水草的水中也不相同,这其中有的水草、苔类水植,有着天然聚鱼的效果,还有的水草,长的太密,连鱼都不愿因进草窝子,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几种最常见的,藏鱼概率非常的水草,可以负责任的说,一般只要看到有这几类水草,基本上水中只要有鱼,多半都会在这几类水草附近游曳。

第一种,芦苇

芦苇是适应性最为广泛的水陆双生植物,而且很少独立生长,一般一长就是一丛,因为主要依靠成熟的花穂播种,所以成片生长是常事,而且尤为喜欢潮湿的环境,最高可以长到6~8米长,大江南北都能看到这类植物,因为杆茎中空,有很强的防御大风的能力,所以不少喜欢野钓的钓友,也喜欢在芦苇丛中打窝守钓。那么为什么说,有芦苇的水域附近,多半有鱼呢?

这其一,是因为芦苇在水底的根系很发达,而且很密实,虽然会影响到鱼群在水底游曳,但是会因为朝阳的生长,会在水底淤泥处,预留足够的空间;其二,芦苇的根茎,具有清热、解毒、消炎的功效,对鱼来说,就属于天然的药物,而且是很好的食材,草鱼尤为喜欢吃芦苇根;其三,芦苇具有净化水质的作用,而且杆茎中空,芦苇丛水下部分的溶氧、水质,都很好,不会像有些恶性水草,完全在水面下,不仅不释放氧气,还是吸收水中溶氧;其四,芦苇都是密集生长,有效的阻碍水流,芦苇丛附近的流速,就算是在水域中心位置,较大的急流,也会被芦苇丛阻碍;所以一般在芦苇丛生的水域,多半有鱼窝、鱼道存在。

第二种,蒲草

蒲草在北方也称为毛拉,学名是水烛,学名的意思是像一根根长在水中的蜡烛,也是属于杆茎类草本植物,在潮湿、沼泽等环境生长,和芦苇一样,也是利用杆茎顶部,类似见过的花穂果实成熟之后,因风吹、水冲,落到潮湿、泥泞、沼泽等地形后,开始生长,杆茎不是中空额,虽然实心,但比较厚实,而且也是丛生的,在这一点上,和芦苇的生长几乎完全一致。

只之所以有蒲草的地方,多有鱼窝的判断,是因为蒲草的根茎、草尖、果实,都有清咽利喉、消炎、利尿等功效,如同芦苇一样,也是鱼群在自然界中,纯天然的食物、药物来源,所以一般有蒲草的地方,多半有鱼窝鱼道。

第三种、水葫芦

这种水植是舶来品,学名叫做凤眼兰,在1844年美国世界博览会上,第一次由巴西人带到世博会上,最早是当做观赏类水植被引进国内,但是因为在国内没有天敌,而且适应性非常强悍,只要有水,就能疯狂繁殖,尤其喜欢浅水的淤泥底环境,高低温都能适应,成熟后一长一串,就如同花生的藤蔓一样,所以被老百姓叫做水葫芦。

这种水草,在国内可算是恶名昭著,因为是聚集丛生,杆茎都比较厚实,清理十分麻烦,阻碍水道、影响堤坝,简直就是水草界的败类,但是为什么说这种水草丛生之处,多半有鱼呢?因为这种水草聚集之地,多半是蚊蝇滋生处,因为这种水草对生长水深要求比较特殊,20公分以上,60公分以下,然后其根系主要扎根在淤泥上,生长时,因为大部分沉没水面之下,会大量吸收氧气,导致腐泥加速氧化,微生物、浮游生物很多,从而吸引蚊蝇产卵。

同时,水葫芦的根系和花朵,可以食用,而且也具有利尿、排毒、消炎的作用,也算是鱼的一种天然药材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当水域中70%以上水底都被水葫芦占领,那这片水域离翻塘不远了,因为这种水草抢占氧气,在水底有大片水葫芦时,可能会是鱼窝、鱼道,但是面积太大,那水底缺氧很严重,是不可能聚鱼的。最后,就是水葫芦是会开花的,而且开的花,被称为美化世界的淡紫色花冠,花语也很好,代表至死不渝。

第四种、泥炭苔

其实泥炭苔是160种水生苔藓植物的总称,按理说这种苔藓多生长在高热、潮湿的环境,直观的说,应该是热带地区的特产,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流入国内,而且在潮湿、泥泞,被太阳经常直晒的水域中,会大量滋生,形态各异,最为常见的,就是如同絮状,在水底成团生长。

这种泥炭苔滋生的水域,虽然很影响垂钓效果,窝料、钓饵打下去会被阻拦,但是这种苔藓本身就是鱼类的食物,别看姿态各异,有絮状、根茎状等,但是都极容易被鱼群进食,虽然没什么影响,但是在野外水域,对鱼来说,这就是极佳的食物来源。

第五种、浮萍

浮萍多见于南方水域,近些年北方的湖库也多有引进,这种水草,是天然的食物青料,不需要如何加工处理,就是鱼群的天然食物来源,而且浮萍本身也有消炎、解毒、利尿等功效,尤其是这类水草不挑水质,只要水底淤泥多,水面日照多,深浅都可以成长;

一般在池塘、湖库看到这类水草,天然的草洞之间,必然底栖着鱼群,但是和水葫芦一样,生长过于繁密,很容易覆盖水面,减少空气和水面接触,时间久了,会导致水下缺氧,只需要清理出来较大面积的草洞,不怎么打窝,就能聚鱼,也算是比较有意思的一种草洞。

据农科院的统计数据,野外水域有280多种水植,但是能被鱼进食的水植不超过15种,其他大多数都归结到恶性水植,而这五种水植,又是最为常见,而且大多数都具有药用价值,对鱼来说,即是食物,也是药物,所以有极大的可能性,水草根系附近,就是鱼窝、鱼道。

夏钓浅水有讲究分析


一、清晨和傍晚时分:夏季不仅天气炎热,还有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即昼长夜短。钓手可利用早晨和傍晚的时间段出钓。这两个时段光照少且弱,水温较适宜,这些都符合鱼类的生活习性。无强光,鱼类可大胆向近岸浅水区游动觅食。另外,这个时段由于水温适宜,加之弱光,有一种天然屏障,它自觉有一种安全感,便向浅水处聚集。其次,在此时段无强光水温较低,众多浮游生物也会向浅水区转移。

二、蒙蒙细雨的天气:夏日里时常有时雨时停的小雨天气,而这种蒙蒙细雨之时正是暑意消失降温的大好时光,鱼类非常喜欢这样的温度,便乘机游到浅滩处觅食。此外,淅浙小雨不时飘落于水面有两点好处:一是激活水体,使水域增加溶氧量,尤其浅水处更易提高溶氧量;二是雨天岸上活动人少,水边有种静悄悄感,沙沙的小雨声,掩盖了其它噪声,鱼类大胆放心进入浅滩。友情提示:从长期实践来看,鱼讯的多寡常与雨的起止有着密切关系,即降雨时,鱼咬钩几率相对就高,其浮标讯号快捷有力:如果雨停止时,鱼也随之停止食饵,或浮标讯号较弱,这可能与自然界条件反射有关,当再次降雨时,鱼咬钩又欢快起来。

三、汛期溜边钓浅水:汛期多降雨天气,水中溶氧足,鱼类活动频繁,气温比较适宜,钓手只要带上雨具可全天候出钓。那么,汛期究竟在何处选点,如何做窝呢?1.在杂草丛生处。2.在大水体与小沟渠接壤处的洄水地段。3.注意掌握深浅、远近。一般沟渠、河道近岸(1.5~2米左右处)流速适中,可作钓点;反之,不宜在此垂钓。4.有倒树和其它障碍物处。众所周知,这些地方既有隐蔽性,对水体流速还起到抑制作用,与此同时,此处常汇集丰富食物。在汛期浅水处布窝也要本着恰到好处的原则,一般要做3~5个为妥,一来可轮番垂钓,二来可选择上鱼几率较高的窝点重点进攻,三、采取广种薄收法可有一定量的鱼获。

四、阴天和有倒伏芦苇、茭草处:阴天(只要不是闷热天)有两个特点,一是天气比较凉爽,二是无较强紫外线照射。在气温上,因云层较厚,使温度适宜,同时也促成水温符合鱼类习性的需求,此时鱼类大多都会栖息于较浅的水域,尤其鲫鱼、草鱼,若有适量水草覆盖,更是鱼类喜爱的场所。

钓鱼不钓草,完全瞎胡跑,野钓应该选什么样的草窝呢?


草塘选窝既要注意深浅、风向、地形诸因素,钓者还要仔细观察草情。首先,钓者来到塘边之后,要总体观察一下水草的稀密程度和分布情况。一般本着稀钓稠,稠钓稀的原则来选择适钓水域,即如果一个塘口水草长得很稀,一般应选择草较稠密的地方做完;反之,倘若塘中水草很密,则应找草稀的地方下钩。如果场中既有大片的密草,也有草较稀疏的地方,那么选择钓点要根据塘口的水情、鱼情以及当日的天气情况来决定。

如塘口水色浑浊,宜钓稀草;水色清新,则直钓密草。塘口水深,可以钓稀草;水如很浅,则宜钓密草。阴雨天,可选择稀草;大晴天,则宜钓密草。清晨或傍晚,应钓稀草;晌午头,则直钓密草。有风浪时可选择稀草;风平浪静时则宜钓密草。塘中鱼儿不惊,可选择稀草;鱼儿又惊又滑的话,最好选择密草。

春季,尤其早春时节,不能选密草丛中的小孔洞做窝,因这时的水草刚刚萌发,根脚比较密实,孔洞没有同外界的通路,鱼几进不去。洞内即使有鱼,也不会多,三两条一钓光,窝子就安静下来了。钓者应选择靠近中间亮水,或同深水区有通路相通的草膛做窝。一般说来,春季稀草较之密草更能聚鱼。待进人夏季,草层下部悬空,形成草盖,情况就反过来了。

有的塘口草长得疏密不匀,清晨应选择近岸草较稀疏的水域下钩,太阳升高后则找大片的草盖,在草盖迎风的一端,选择缺口不大,且向草盖中心深人,同时风浪能够波及到的豁口做窝。之所以选择草盖迎风的一端,是因为迎风一端的草层下有微弱的回流,水中富氧,而豁口向中心深人则比较隐蔽。不能将窝子打在草盖背风处,背风处虽水面平静。利于观漂,但不大上鱼。选择草盖也有讲究,在有风浪的情况下,应选择处于下风口区,且前方没有大片稠草阻挡风浪的草盖。

水浅而又天天有人垂钓的草塘,不要选空当儿很大或钓者常钓的草膛做窝。空当儿大固然有利于下钩,但由于不隐蔽,鱼儿不恋窝;钓者常钓的草膛虽形势不错,但鱼儿对此已有警惕,故较难上鱼。遇到鱼比较惊滑的塘口,钓者最好寻找空当儿较小,又未被人钓过的草洞做窝。有时候,一个自然的孔洞,小如杯口,可是只要轻轻将饵钩递下去,立刻就会送漂上鱼。甚至不等钩子落底,半路就会被截钩。夏秋季节,密草中的鲫鱼常玩这一手。

秋季野钓,铧尖一定鱼好钓吗?这几个钓位可以试试


在金秋时节,野钓是很多钓鱼人朋友们,都喜欢去铧尖垂钓,其实铧尖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地方,它是几条水流的交汇处,而且也更靠近水的正中央,鱼都会从这里经过,是一个典型的鱼道,不过有时候铧尖被其他钓友占据了或者铧尖没有钓到鱼的时候,我们也不用担心,因为死守铧尖从来都不是唯一的出路,有三个位置在秋季垂钓时比铧尖的鱼会更多。

1.芦苇丛附近或者有树枝或灌木叶片贴近水面的位置。这些位置向来都是好位置,特别是芦苇丛附近,聚集着大量的草鱼,还有鲫鱼等鱼类,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草鱼会去啃食芦苇的根茎,而鲤鱼和鲫鱼则喜欢躲藏在里面或者直接吃芦苇上面的鱼卵,或者小虫子,一些小鱼和小虾也喜欢躲在芦苇丛里面,而一些贴近水面的灌木丛,则上面有很多的小虫子会从上面掉下来,鱼也会去水面捕食它,所以这些位置与长期进食形成的习惯,是一个非常能够聚集鱼的位置。

2.入水口处,入水口处之所以好,其实真正的原因有两个:

1)第1个原因主要是由于入水口处能够带来鱼类丰富的天然饵料,例如像带来一些植物嫩叶,一些飞蛾,小虫子等。

2)第2个好处就是水中的溶氧量相对较高,在这种情况下鱼进食更加活跃,水入水口处,效果还不错,如果我们没有找到入水口处,那么像一些回水湾的位置,溶氧量也非常的高,很适合我们垂钓。

3.容易挂底的位置,很多钓友都非常害怕这种位置,这是由于容易挂底很容易造成损失,但是如果你想钓一些鲫鱼和鲤鱼等鱼类时,这些位置是一个好钓位,因为这些位置水底结构复杂,鲫鱼和鲤鱼在这里面躲藏方便,而且复杂的地形更容易聚集更多的小鱼虾,还有其他的各类饵料,鱼在这些位置聚集的几率非常高,尤其是那种7、8斤以上的大鲤鱼,想要钓到它,这些位置是必不可少的。

不过在这些位置为了防止挂底,我们还是可以适当的做出一些调整的,例如像我们将浮漂下拉5~10厘米左右,稍微离底一点点也是可以钓到底层鱼类的。

除了选择钓位之外,我们还可以查看水色,例如像水的颜色略深,水中有气泡,水底有隐约可见的水草,这些位置往往也藏着大量的底层鱼类,也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好钓点。

深浅交界处

关于秋季野钓鲫鱼选择钓位,个人觉得首先就要考虑到水深的问题,这种季节钓鲫鱼,深浅交界的钓位最为合适。在近处打窝,早上用短竿钓近,中午换长竿钓远,这样去钓往往效果会比较好,不至于陷入中午没有鱼开口,早晨却钓得不错这样的尴尬场面。一般来说,在这种十几度的天气野钓鲫鱼,钓位选的比较合适,前提是水里有鱼,打点酒米、颗粒下去,一个小时以内就会慢慢的有鱼进窝。

水草、树枝等障碍物区域

鲫鱼是一种杂食性鱼种,也喜欢成群活动,胆子比较小,喜欢躲在有水草或者树枝的地方。这种有障碍物的地方,鲫鱼会觉得比较安全,而且这种地方的食物也相对充足,一些小虫子,有些水草的嫩叶、嫩根都是鲫鱼喜欢的食物。这种地方往往是天然的鲫鱼窝,选这样的钓位下钩,甚至说不需要打窝子也能连杆上鱼。当然,在这种钓位打点窝子下去,钓鲫鱼的效果会更好。

回水湾

如果是在野河里钓鲫鱼,回水湾这样的钓位一定不要错过了。回水湾是天然形成的,水流比较缓慢,各种水里的食物、杂物都会被冲刷到回水湾里,这样的回水湾一般都比较藏鱼,是天然的窝子。选择这样的回水湾钓鲫鱼,一来是方便下钩作钓,因为不怎么走水,可以按照我们平时在水库钓鱼那样调漂钓得更舒服;二来是这种钓位的鱼确实会比较多,不管是鲫鱼还是鲤鱼,或者是其他鱼种,都喜欢在这样的地方停留。

总言之,野钓鲫鱼需要技术,这技术就是在于选择钓位。如何选择好的钓位,是需要我们钓鱼人多去钓鱼,多总结钓鱼经验,最后得出来的结果。以上这些钓位,野钓鲫鱼是十分不错的选择,各位钓友们可以多多参考!

野钓鱼钩有什么讲究,用对鱼钩上鱼快一倍


不入那行不知道那行的技巧,其实鱼钩的讲究太多了,钓什么鱼就要使用什么样的鱼钩。鱼钩的种类都有10多种啊。下面给大家介绍三种鱼钩的使用,和钓鱼对象,让你有选择的使用鱼钩,才能收获多多。

第一野钓鲫鱼钩,鲫鱼多采用钩条较细的红袖钩。鲫鱼口小,个体小,在使用鱼钩方面,小鱼钩更容易上鱼。在野钓鲫鱼时若鱼钩使用过大,很容易有口不上鱼,或者是容易跑鱼。

第二野钓鲤鱼钩,鲤鱼个体较大,鱼唇较厚,小鱼钩不易刺透鱼唇,使用小钩时即使上鱼,因鱼钩无法刺透鱼唇,经常导致脱钩。很难钓起鲤鱼。在钓鲤鱼的时候应该使用6号伊势尼鱼钩。这种鱼钩钩条较粗,钩尖向里弯曲。一旦挂上鲫鱼就能轻松钓起。

第三野钓草鱼,草鱼个体一般在三到五斤左右,大的10几20斤都有,鱼钩的抗拉性要好,绑钩要牢固,多采用世丸7号鱼钩,这种鱼钩上面自带转环。有效防止溜鱼过程中绕线。

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2020秋季野钓,铧尖一定鱼好钓吗?这几个钓位可以试试


在金秋时节,野钓是很多钓鱼人朋友们,都喜欢去铧尖垂钓,其实铧尖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地方,它是几条水流的交汇处,而且也更靠近水的正中央,鱼都会从这里经过,是一个典型的鱼道,不过有时候铧尖被其他钓友占据了或者铧尖没有钓到鱼的时候,我们也不用担心,因为死守铧尖从来都不是唯一的出路,有三个位置在秋季垂钓时比铧尖的鱼会更多。

1.芦苇丛附近或者有树枝或灌木叶片贴近水面的位置。这些位置向来都是好位置,特别是芦苇丛附近,聚集着大量的草鱼,还有鲫鱼等鱼类,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草鱼会去啃食芦苇的根茎,而鲤鱼和鲫鱼则喜欢躲藏在里面或者直接吃芦苇上面的鱼卵,或者小虫子,一些小鱼和小虾也喜欢躲在芦苇丛里面,而一些贴近水面的灌木丛,则上面有很多的小虫子会从上面掉下来,鱼也会去水面捕食它,所以这些位置与长期进食形成的习惯,是一个非常能够聚集鱼的位置。

2.入水口处,入水口处之所以好,其实真正的原因有两个:

1)第1个原因主要是由于入水口处能够带来鱼类丰富的天然饵料,例如像带来一些植物嫩叶,一些飞蛾,小虫子等。

2)第2个好处就是水中的溶氧量相对较高,在这种情况下鱼进食更加活跃,水入水口处,效果还不错,如果我们没有找到入水口处,那么像一些回水湾的位置,溶氧量也非常的高,很适合我们垂钓。

3.容易挂底的位置,很多钓友都非常害怕这种位置,这是由于容易挂底很容易造成损失,但是如果你想钓一些鲫鱼和鲤鱼等鱼类时,这些位置是一个好钓位,因为这些位置水底结构复杂,鲫鱼和鲤鱼在这里面躲藏方便,而且复杂的地形更容易聚集更多的小鱼虾,还有其他的各类饵料,鱼在这些位置聚集的几率非常高,尤其是那种7、8斤以上的大鲤鱼,想要钓到它,这些位置是必不可少的。

不过在这些位置为了防止挂底,我们还是可以适当的做出一些调整的,例如像我们将浮漂下拉5~10厘米左右,稍微离底一点点也是可以钓到底层鱼类的。

除了选择钓位之外,我们还可以查看水色,例如像水的颜色略深,水中有气泡,水底有隐约可见的水草,这些位置往往也藏着大量的底层鱼类,也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好钓点。

深浅交界处

关于秋季野钓鲫鱼选择钓位,个人觉得首先就要考虑到水深的问题,这种季节钓鲫鱼,深浅交界的钓位最为合适。在近处打窝,早上用短竿钓近,中午换长竿钓远,这样去钓往往效果会比较好,不至于陷入中午没有鱼开口,早晨却钓得不错这样的尴尬场面。一般来说,在这种十几度的天气野钓鲫鱼,钓位选的比较合适,前提是水里有鱼,打点酒米、颗粒下去,一个小时以内就会慢慢的有鱼进窝。

水草、树枝等障碍物区域

鲫鱼是一种杂食性鱼种,也喜欢成群活动,胆子比较小,喜欢躲在有水草或者树枝的地方。这种有障碍物的地方,鲫鱼会觉得比较安全,而且这种地方的食物也相对充足,一些小虫子,有些水草的嫩叶、嫩根都是鲫鱼喜欢的食物。这种地方往往是天然的鲫鱼窝,选这样的钓位下钩,甚至说不需要打窝子也能连杆上鱼。当然,在这种钓位打点窝子下去,钓鲫鱼的效果会更好。

回水湾

如果是在野河里钓鲫鱼,回水湾这样的钓位一定不要错过了。回水湾是天然形成的,水流比较缓慢,各种水里的食物、杂物都会被冲刷到回水湾里,这样的回水湾一般都比较藏鱼,是天然的窝子。选择这样的回水湾钓鲫鱼,一来是方便下钩作钓,因为不怎么走水,可以按照我们平时在水库钓鱼那样调漂钓得更舒服;二来是这种钓位的鱼确实会比较多,不管是鲫鱼还是鲤鱼,或者是其他鱼种,都喜欢在这样的地方停留。

总言之,野钓鲫鱼需要技术,这技术就是在于选择钓位。如何选择好的钓位,是需要我们钓鱼人多去钓鱼,多总结钓鱼经验,最后得出来的结果。以上这些钓位,野钓鲫鱼是十分不错的选择,各位钓友们可以多多参考!

路亚饵的颜色对中鱼有何影响?


每个路亚人的饵盒都有颜色各异的路亚饵,渔具商店的橱窗上也挂满万紫千红的路亚饵。即使是同一款路亚饵,有些厂家也开发出多达近十种不同的颜色的拟饵。面对这不同颜色的路亚饵,我们该如何有针对性的选择呢?

一、原理

在选择颜色前,我们先要对颜色在水中产生的光波距离有些简单的了解。如果避开物理枯燥式的讲解,那么可以简单来做一些解释。红色的饵在水中的光波最短,黑色的饵在水中的光波最长。中间从短到长依次是橙色、黄色、绿色、蓝色、紫色。光波实际是不同颜色路亚饵在水中由光反射到眼睛后所形成的颜色,所以了解路亚饵的颜色对钓鱼还是有一些作用的。

虽然我们知道了不同颜色路亚饵的光波长短,但钓鱼时环境会有很大的变化,例如白天和晚上就完全不一样,有藻类的水域和清澈的水域也会有不同的变化。如果是用水面系的拟饵,颜色的作用又会有什么不同的效果?下面我就按几个简单的场景谈谈路亚饵颜色的选择。

二、颜色的选择

夏天在清澈的水域或者浅水区。红色、橙色、绿色的路亚饵都是不错的选择,这样的颜色看起来漂亮同时也可以达到光波的要求。这也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路亚高手在这样的水域使用红头白身饵的原因。

冬天或者在有藻类的水域。由于藻类水域对光波有更强的吸收作用,在这样的地方就要适当加强光波较长的颜色。黄色、绿色、蓝色的路亚饵会有更不错的效果。

很多人以为晚上路亚用白色最好,其实这是最错误的选择。晚上由于光照有限,所以要形成长光波的话就必须用深色的拟饵。同时晚上鱼是从水底往上看,背景就是天空的白色,在这样的情形下一款黑色的路亚饵是最佳选择,当然深蓝色、紫色系也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用水面系拟饵,我们基本可以不用考虑饵的颜色。因为水面系饵主要是通过饵在水中的振响来引起目标鱼的注意,所以这时我们更讲求的是饵的大小和操竿手法。

实用春钓钓草攻略,什么样的草怎么钓?


春天是水草萌生的季节。水草丛生之处,不仅有丰富的饵料,也能够给鱼类提供安全感,所以,这个时节的大批鱼儿都喜欢游到浅水的草丛中觅食、交尾和产籽。通常情况下,找到一片合适的水草区就等于找到了鱼窝。当然,水草有种类之别,疏密之分,不是所有有水草的地方都能钓到鱼。

一,只有正确认识和了解了水草之后,我们才能更好地进行草窝钓

1、水花生

这是一种扎根于自然水域岸边,茎、叶都酷似花生茎、叶的水草,在我国江、河、湖、塘中最为常见。它一般不伸根于水底,而是呈条块状纠结缠绕在一起,漂浮于水面上,并向水域中间延伸,最长可长七八米。遇到此类水草时,最好的办法是用铁锚在其中向左右拉开个V形豁口,或者钓外边沿和边缝。此类水草长得密不透风,草下鱼反而少,因此要选草丛较疏处做窝。

2、苲草

苲草在江南又被称为金鱼草,是一簇簇的丛生植物,叶子似柳树叶,茎杆细长,可达3米~4米,甚至长到水面。苲草在春季发芽、生长,春末、夏初长势较快,在浅水区,越来越多的茎叶可覆盖水面。春天里,苲草丛生处不仅聚集着部分浮游生物和其它可食饵料,而且隐蔽性好,鱼类很乐意在此逗留,是钓大鲫鱼、鲤鱼的理想场所。

3、野荷莲、菱角草

这两种水草都扎根于水底,散布在较大水面的浅滩中。每年谷雨前后,草茎陆陆续续从水底抽出,等草头长出水面后,才发出叶芽,开始漂浮在水面上,大批鲫鱼和鲤鱼都到菱角草丛中产卵洄游。钓野荷莲和菱角草要注意不能在水丛太密的地方下钩,如果没有太多空隙,就要用铁锚等工具拉去一些菱角草,做一个人工窝子。

4、浮萍

这是漂浮在水表层的一种水草,多生长在河湾的回水湾,靠近村庄的小河沟、小水塘或水库的小河汊附近。生长浮萍的水域一般水质较肥。每年春分后,浮萍密密麻麻地覆盖着水面,是鲫鱼、草鱼、鳊鱼等现成的食物,底下还可遮阴藏身。浮萍会随风漂荡,如用长手竿拨出个草洞,不多时就会收缩填满。所以在靠拢前,要用小树枝、长条的野草棒条等编一个直径50厘米的圆圈,利用手竿的竿梢挑着放在草洞处。这样,浮萍就不会再收缩到一起填满草洞了。

5、水蒿、芦苇

这些水草长得比较高,做窝垂钓时,窝点应尽量设在水草的一侧,以免影响观标。除了钓者面朝西施钓时,窝点应设在高棵水草左侧外,其他情况下,窝点均应设在水草右侧。这样做既能避开高水草水中的倒影对观标的影响,又便于把钓钩施于水草近旁,抛竿到位,达到多上鱼的效果。

二、了解了水草之后,我们也不要急着下钩,还要针对不同的天气条件,有的放矢,灵活应变。

1、随天气而变

在春风和煦的天气下,昼夜温差不大,阳光也不强,可在水草稀疏的浅水区选钓点,收获要比水草茂密处多。在阴雨天,气温的变化较大,水温也随着变化,此时,在浅水区活动的鱼儿会向水草茂密、有保温作用的水域移动。

2、随风势而变

在刮风天,水草是鱼类避风的好去处。此时出钓,要本着小风钓稀草、风大钓密草的原则。钓茂密的水草时,要记住选择草缝(边缘)地带作为窝点。

3、随时间而变

春天的日气温差别较大,早、晚鱼类会躲避在深水或稠密的水草区,中午它们会游向浅水区或水草稀疏的水域。所以应该早、晚钓密草,中午钓疏草。

三、钓草时,饵料,窝料的使用有哪些技巧呢?

1、在诱饵的使用上,春季钓草窝,能不能诱来鱼,要看你的窝料对不对口。春钓诱饵以味道浓烈为宜。因为这个气温、水温还较低,鱼儿活动范围较小,浓烈的味道可以有效激发鱼儿的索饵行为,还能扩大诱鱼范围。通常我们以丁香、白芷、山柰、香叶、灵草等泡制的中药酒,浸泡小米作为诱饵。

2、如何在水草洞中喂窝也是一门学问。在水草丛中施钓,不论是使用颗粒状窝料还是粉状商品饵团,均应使用打窝器,以确保窝料投放集中、准确到位。钓草窝时,常见有些钓友使用手抛饵料喂窝的方法,这样带来的弊端不少:一来动静大,容易吓跑附近的鱼;二是抛不准,容易打偏,抛到水草上和窝外的水中,浪费不说,还会将鱼诱到别的地方去。

3、春钓草窝的钓饵也要迎合鱼儿的觅食习惯。一般来说,春天在野生水域的水草丛中钓鱼,以鲜活的红虫、蚯蚓、蛆虫作钓饵,效果要好于许多商品饵。蚯蚓用鲜活、短粗的,每钩穿一条,鲜活的蚯蚓不停地在水中蠕动,对鱼有极大的诱惑力。红虫最好三四根绑成把儿,再挂到鱼钩上,鲜活的红虫气味浓腥,颜色醒目,更容易引起鱼儿的注意。在没有鲜活蚯蚓、红虫的情况下,有腥味的商品饵料也就派上用场。比如钓鲫鱼时,商品饵应以膻、腥为主,同时还要加入适量比例的甜和香。在某些商品饵中,掺入一定量的虾粉、蚕蛹粉、蚯蚓粉、红虫粉之类的添加剂,可突出腥、香、浓的特点。

四、钓草鱼竿线组搭配及垂钓技巧

1、在有水草的环境施钓时,为了垂直下钩提鱼方便,最好配置长竿、短线、七星散标、单钩的传统钓组。竿长一般在6.3米~7.2米,远近皆宜,最好使用调性硬一些的竿子,便于起鱼。钓法上,采用传统钓和台钓相结合的方法:长竿配短线,使用台钓线组,既好下钩,也方便提竿,并且保证了信号的灵敏。在水草丛生的地方,倘若采用双钩,容易被水草缠挂,因此还是以单钩为好。至于主线和子线、钩的大小,则依鱼的个体大小和个人习惯而定。

2、在春季,气温、水温还比较低,鱼的觅食有些迟钝,往往在咬钩时有试探性的动作,表现在浮标上,是没有较明显的大起大落。浮标一旦有了动静,钓者应手握竿子,稍迟2秒~3秒再扬竿,让鱼咬钩深一点,能减少跑鱼的情况。如果有鱼中钩,提竿出水时,钓者应尽量保持直上直下,这样做不仅可以减少挂草几率,还可以避免因鱼的挣扎而搅乱窝子。另外,在水草窝中垂钓,提竿时要一气呵成,直接飞鱼出窝,防止鱼在水草中挣扎,一旦让它钻入水草丛中,就会损失线组或跑鱼。

3、最后,当一个窝点投放诱饵较长时间后,还是无鱼问津,或者有鱼儿但不咬钩,钓者应轻触竿体,利用竿梢的弹性牵拉水线,做一些逗引。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铧尖、钓草、饵料的颜色有什么讲究呢?》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夏天钓鱼饵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