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有雾对钓鱼。

正值秋季有很多喜欢钓鱼的人并没有被渐渐降温的天气影响,而河里的鱼群有没有意识到秋天已经来了,冬天还会远吗?

这时候的鱼群在河底已经感觉到水温渐渐降低,鱼儿们必须为将要来到的冬季做准备,活动时间渐渐缩短为了储存体力,积累脂肪。

对于钓友来说,这个时候正是秋钓的最好时机,一年中只有春季前后和秋季前后是最好的钓鱼时节,春季饿了一个冬天的鱼群需要出来觅食,而秋季则要为过冬做准备,这两个时节是上鱼的高峰期。

秋天忽冷忽热的天气对水库中的鱼群有什么影响呢

我们都知道进入秋季气温开始有所转凉,中午的气温都会有所回升,而早晚都比较凉,有时候还会有冷空气侵袭,在南方秋天是很短暂的,鱼群也会利用这短暂的时间抓紧过冬准备。

鱼群在天气渐渐变凉以后,会出现食欲不振,但是因为知道即将迎来冷空气,鱼群都会赶紧备货。有经验的垂钓者们会对水库中鱼情仔细观察,不像新手早早收杆,只有经营丰富的人才知道这个季节是鱼群出来觅食的主要时节,鱼群并不会因为天冷了就全部躲起来了。

相反在一些小水库反而有很多鱼群出来活动,因为小水库的水温变化比较快,一会凉了到了中午又水温回升了,因为水库比较小方便观察鱼,走在岸边就能看到鱼群在离水面不远的地方巡游。

我身边的钓友都喜欢去小水库钓鱼,因为小水库能够很快了解鱼情,小水库钓到的概率大,水面面积小,一杆下去多少还是有点收获的,不像大水库因为面积大,鱼群跑到中间,我们就看不见了,不容易钓到。到了深秋,鱼群活动都会聚集在一起,集体出行,所以我们常常在小水库水面看到一群鱼出行的壮景。

不管是温度高还是低,鱼群总是要出来觅食的,因为它们要生存,活下去,所以不要担心秋季钓不到鱼。在气温高的状态下,鱼的新陈代谢比较快,虽然秋季的气温渐渐降低,但是鱼只要出来就会消耗体力,就急需补充食物。在气温变化快的秋季,小水库的鱼群新陈代谢比较快,大水库的则慢,所以在小水库钓鱼收获比较大。

如何选择适合垂钓的水域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适合秋季垂钓的水库是面积不大的小水库。因为小水库面积比较小,一般不会在秋季再放鱼进去,而且小水库只要稍微打一点窝就可以了就能钓到鱼。要想顺利钓到鱼,对水库的选择很重要,还有就是自己的垂钓技术也是决定你是否能够钓到鱼的关键。

有的野生鱼塘里面鱼很容易钓,只要花几块钱买个鱼饵就可以钓半天,而且收获不少。选择合适的鱼塘后还要根据天气来进行垂钓如果气温比较闷热也有可能有雨,这时候鱼群可能会露出水面呼吸,水里气压比较低,这个时机也是钓鱼的好机会。有的人喜欢野钓,尤其在秋季夜钓,早晚气温比较低水温也不算太冷,常见的鱼类都会出来活动比如鲤鱼、草鱼、鲫鱼等。

秋季是钓鱼的好时节,也是鱼儿准备过冬的最后准备阶段,这时候的鱼儿警惕性比较低,因为早晚温度有了变化,鱼群活动的时间也好把握,有的难钓的鱼就会在夜间出来觅食,所以在秋季选择夜钓也是不错的选择。

钓鱼技巧扩展阅读

了解水位涨落情况及流速对鱼觅食影响


水的涨幅情况,对鱼的游动、摄食是有很大的影响。鱼类的本性决定鱼对水位的变化异常敏感。当水位上涨时,造成水体中原有某些食物的流失,引起鱼类的恐慌,便纷纷游向岸边觅食,生怕饿肚,但同时也因为涨水使新水注人水体,水中溶氧增加,鱼儿越发显得活跃。

当水位跌落时,鱼有一种怕搁浅的恐惧感,便纷纷游回深水区。跌速越快,游得越快,生怕跑得慢了被浅住,哪里 还顾得上觅食。鱼越大,这种预感越强烈,逃得越快。倒是有些小鱼儿,涉世不深,缺乏经验,边游边吃。所以落水时,特別是跌落速度较快时,能钓上也是些小鱼,大鱼极少咬钩。

水的流速快慢对魚类的活动也有密切的关系,在江河、 湖泊和大的水库中,鱼一般在流速(0.5 ~ 1)米/秒的水域中活动,流速过大或过小,鱼儿都不愿呆。在江河之中,如果流速很大时,鱼儿通常在支流或河弯处游弋觅食;流速较小时,则在主流的中下游一带活动。

入秋以后水温的变化对钓鱼有影响吗


随着夏季的结束,马上就要入秋了,入秋之后,就没有了夏日的炎热,更多的而是秋天的凉爽,这时候,就成了大家一个钓鱼的好时节。很多朋友认为,钓鱼的技巧是你是否可以钓上鱼的关键,但是我要在这里说明一下,外界的环境因素,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特别是水层的温度,到了秋天,天气变化,很容易影响到上鱼的效率。

大家都知道,一般情况下,鱼是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身体温度来适应水层温度的,但是,这种调节对于鱼儿来说并不像吃饭那样简单,更多的情况下,如果温度变化太大的话,鱼会选择游到一个比较适合自身活动的温度的水域,而不是去花费能量来调节自己的身体来适应变化的水温,原先的水域不会残留多少鱼。所以,温度的大范围变化会给垂钓者带来不小的麻烦。

水温的变化会影响水中氧含量的变化。一般来说,接近水面的水域氧气含量要比深水层的氧气含量高很多。水会通过上下对流的方式来向水底层提供氧气。比如说水面的温度偏低,然而水底的温度较高,导致水底的水密度减小,这样底层的水就会向上移动,表面的水就会自动的填补下去,顺便带去丰富的氧气。但是,一般说来,都是表面的水温要比水底的高,这样水是不会发生对流的,而且一旦气温变化大,会导致水的温度变化大,会使水体严重缺氧,而鱼在缺氧的状态下是不会进行进食的,那么,这是钓鱼就很难能够钓的到鱼。

下面我给大家说几点水层温差的特点,方便大家分析什么时候适合去钓鱼?

1、水表面的温度变化通常都会比水底层的温度变化快

因为水的传热性能不能称得上好,所以,早上,太阳出来,水表层能够接触空气,受到阳光的直射升温迅速,但是水传热不好,底层的水温变化慢,升温也慢,就出现了表层的水温度高于底层水;到了晚上,太阳下山,温度开始下降,表面的水最先降温,而底层的水温度慢慢降低,就出现了表层的水温低于底层的水温。所以,选择不同的时间段进行垂钓,对垂钓的成果也是有影响的。

2、水的温差大小和天气有着密切联系

晴天,太阳好,对水面的照射充足,就会导致表层的水温比水底的高很多;阴雨天,失去了太阳的照射,表层温度变化不会太大,所以表层的温度和底层的基本上不会有区别。笼统的来说,水面和水底的温差会在0℃~10℃之间。

3、深水层温差小,浅水层温差大

道理和上面的差不多,浅水层,升温快,降温也快,导致温差变化很快,大多数鱼都不会选择在这种水层生活。相比较来说,深水层升温慢,降温也慢,总体的温差不会很大,鱼儿更加喜欢在这种水层进行生活,游动。

秋天到了,昼夜温差越来越大,这时候一定要选好时机再进行垂钓,别让水温坏了你的雅兴。

气温与水温对鱼的一些影响


我们知道,鱼是变温动物,其体温随水温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水温对鱼的生长、发育、繁殖、活动和觅食,有着密切的关系。

炎热的夏季,水温30摄氏度以上,除少数喜热性鱼类(例如草鱼、鲢鱼等)外绝大多数鱼类都藏在深水层或荫凉处避暑无心觅食。严寒的冬季。水表温度很低,而水底温度相对较高,故鱼儿都进入深潭或泥层洞穴之中,处于冬眠状态,不思进食。

同时,不同的鱼类,其新陈代谢的功能存在着差异,因此不同种类的鱼,都有一个与自身新陈代谢功能相适的适温层。 如鯽鱼的适温层为15~25摄氏度;鲤鱼和鲶鱼为20~25摄氏度; 草鱼为25~30摄氏度;鳊鱼为15~30摄氏度;鲢鱼为22~32摄氏度;

罗非鱼为20~35摄氏度;甲鱼为17~32摄氏度,在这个适宜的水温范围 内,鱼的活动机能最强,食欲旺盛,摄食量大,当水温超过或低于这个适温层时,鱼的活动机能减弱,摄食量相应下降。一般说来淡水鱼适宜的水温在15~25摄 氏度者为多数,在这个温度范围内,鱼儿大多数喜欢在浅水或中深水层活动。当水温降到5摄氏度以下时,多数鱼类游动缓慢,食量很小或停止摄食。如若水温再降 低,鱼儿便潜入深水底层,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状态。

天气温度和气压变化对鱼情的影响


天气的变化对鱼情有很大影响,在温度或者气压出现变化的时候都会对鱼儿的活动造成影响,鱼口时好时坏,垂钓收获也是很不稳定,如何选择好的垂钓环境而避开鱼口不好的环境垂钓,是钓者最为关心的事,这里就说下水温和气压变化对鱼情的影响。

第一、水温的影响

1、春季和秋季是一年之中的垂钓黄金期,主要原因就是气候适宜,而温度适宜的情况下生物才能更好的生长,水温适宜的情况下水体溶氧量充足,鱼儿才会更活跃,吃口更好,因为水中的鱼儿都有其适宜生存的水温。

2、不管是耐热性能超强的罗非或者草鱼,在温度高达近40度的环境中也是处于奄奄一息无力游动的状态,所以水温对鱼儿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一般鱼儿适宜的水温是在15-25度之间,而夏季温度往往会超过25度达到30-40度,冬季的温度则经常低于零度,这种极端天气对鱼情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这两个季节垂钓就相对困难很多。

3、而春秋季节的仲春和仲秋时节,鱼情是达到最好的状态,此时基本上都是可以全天垂钓的,并且鱼口也是很积极,水温变化幅度是非常小的,很稳定,但是在夏冬季节则需要选择合适的天气垂钓。

4、现在已经进入夏季,天气变热之后垂钓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早晚两头,水温凉爽的时候鱼儿吃口会比较好,但是在中午阳光强烈的时候,水温被晒的非常高,鱼儿就会躲避到深水处乘凉,鱼口很不好,这也就是神仙难钓午时鱼的由来。

5、而到了冬季之后,和夏季的垂钓时间刚好相反,早晚间水体温度是非常低的,鱼儿基本在深水处潜伏一动不动,只有到了上午10点过后,阳光强烈水面温度上升时,鱼儿感觉到水面温度适宜,才会到阳光明媚温度适宜的浅水区活动寻找食物,此时垂钓效果最好。

6、但是水温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这些,还要考虑到温度变化程度对鱼儿的影响,在相同水域如果前后两天的温差相对稳定,鱼情才不会受到影响,但是如果温差比较大出现骤然变温的天气,对外界气温变化非常敏感的鱼儿就会停食到深水处潜藏,所以垂钓前一定要掌握好天气状况。

第二、气压对鱼情的影响

1、气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相比于温度来说是更加神秘莫测,在气压出现变化的时候我们很难有一个直观的感觉,只有在气压突然变低天气非常闷热的时候,才能感觉到气压骤变带来的不适,平常很难感觉到,但是我们感觉不到而鱼儿的影响就非常大了。

2、在气压降低天气闷热的时候,我们感觉到不适,鱼儿会更加难受,所以这个时候是不是和垂钓的,家里最好备一个测量气压的仪器,每次出钓之前习惯性的看看气压状况,再看看近期的气压变化是否稳定,一般来说气压在1000百帕左右是最为适合垂钓的。

3、而气压变化是跟大气有关的,钓场环境并不会对气压产生影响,所以说如果气压范围不适合垂钓的话,我们是不能做出任何措施来弥补的,这和溶氧量不同,若是钓场溶氧量不足,池塘老板会开启增氧机提供氧份,而气压低的话就无可奈何了。

4、只能根据气压的变化被动的选择钓法,比如说气压在1000百帕的好天气适合钓底,而低于990百帕的话,水体氧份缺乏,钓底基本上是没什么鱼口的,需要钓浮或者半水尝试一下,若是气压超过1005百帕的话,鱼儿会处于少食少动的状态,鱼口也是不好的,根据气压选择钓法的时候别忘记选择合适长短的钓竿。

5、出钓的气压标准并不是绝对的,比如说并不是990百帕的气压根本不适合钓鱼,若是发现气压稳定上升的话也是非常适合垂钓的,比如说前天是970百帕,昨天是980百帕,而今天是990百帕,这种气压递增天气也是非常适合垂钓的,带好合适型号的钓组装备,一样会有不错的收获。

6、如果在外界没有明确的测气压仪器的话,可以通过天气状况来判断气压,比如说看到蜻蜓在低空飞行的话,说明气压比较低鱼儿比较难钓,但是如果微风习习,万里无云的话,或者是天气阴凉不闷的天气,则气压正常适合垂钓,另外提醒钓友在好天气垂钓时要选好合适型号的浮漂哦。

气温对钓鱼的一些影响解析


尽人皆知,气温水温影响着鱼类的活动。仅仅知道这一点是不够的。气温水温的变化趋势对鱼类活动有重大影响,对鱼获多少至关重要。气温水温的变化,体现在月、日平均气温差及水温差,昼夜气温差,夜间气温差,水层温差,气温水温温差,等等。

为了观察温度的变化趋势和探索温差对钓鱼活动的影响,笔者一次又一次地去一家药店买了好几支温度计。营业员可能都有点诧异了。在水边测水温,有时忘了收拣,有时失手落水,有时一脚踩断,上了点年纪,糊涂啊。很想通过测量各种温度寻找些客观规律出来,但至今还没有重大发现。不过,通过零星的积累,也注意到一些不太成熟的小规律,公之于众,供钓友参考。

一、夜间温差值对钓鱼的影响

一天之中,从黄昏到笫二天拂晓前,温度逐渐下降。下降的幅度有大有小。在下把黄昏以后,晚上7时左右和笫二天早晨7时左右的温度差值叫做夜间温差值(早晨5时可能更准确,但需一早起床,观测不便)。室内温差值较小,我用的是阳台窗外的温差值。

我注意到,夜间温差值与钓鱼有密切关系。晚秋、冬季、早春,夜间温差值大于5摄氏度时,很难钓鱼,很可能打白板(当空军)。去到塘边、河边,常常看到岸边的浑水变清了,甚至清彻见底。这是因为夜间降温多,特别寒冷,鱼儿躲在深水处一动不动,不会游动到岸边,所以岸边水特别清彻。笫二天鱼儿仍觉寒冷,懒动懒开口。出钓一天,常常是不见浮子动一下。相反,夜间温差值小于2摄氏度,夜里降温很少,鱼儿不觉得特别冷,夜间仍四处游动,笫二天正常觅食。这样的天气出钓会有收获。

2005年2月20日,晚上室外4度,21日晨室外3度,夜间温差值1度。何钓友在一小塘钓获6斤。2月24日晨2度,头天晚上7度,夜间温差值5度,我和另一位钓友去该塘,效果极差,两人共获半斤。2004年3目26日,阴雨,降温天气,夜间温差值为4度(1614),去东兴一塘垂钓,蒋钓友获4尾鲫鱼(半斤),我和另一位获4尾,2尾。第二天,夜间温差值为1度,(1312),蒋又去该塘,据说获5斤。

虽然夜间温差值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但确实举足轻重。多次验证,该温差值大于5度时不宜出钓,出钓不是打白板也是难钓几条。而夜间温差值小于2度时,倒不一定定获丰收,因为影响因素多多。但可以出钓,收获或多或少。

可以推想,夏季夜间温差值也同样会对钓鱼有影响。不过,应是夜间温差值越大,笫二天越是好钓鱼。夏季夜间降温较多,鱼儿感觉凉爽,夜间活跃,笫二天早上适宜垂钓。常说的夏钓早,是普遍规律。夏钓早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夜间温差值的大小。这一点,只是推测,相信可以得到验证。

二、昼夜温差对钓鱼的影响

全天24小时温度最高值大约在下午23时,最低值大约在拂晓前56时。24小时之内最高与最低的温度差值越大,越难钓鱼。温差差值大的主要原因是大晴天,大太阳。红日高照,使水表层温度迅速升高,造成水表层水底层温差拉大,影响鱼的觅食活动。

天气预报提供的每日最高最低温度可作参考。如果两者之差较小,比较适宜出钓。反之,如果昼夜温差值很大,出钓的收获可能不多。

2005年3月10日的钓况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头晚天气预报:晴转多云,720摄氏度(高低相差13度)。测得夜间温差值为2度(1311)。从夜间温差值看,似乎3月10日很好钓鱼,但去董家河垂钓,感觉上午还可以,中午以后极难钓,几乎不上鱼了。8时测气温为9度。由于太阳大,下午3时测气温为25度,升高达17度之多。上午太阳刚升起,对温差影响小,较好钓鱼,而下午温差增大很多,很难钓了。

冬日,无冷风的阴天或只有花花太阳(微有阳光)的多云天,之所以易上鱼,就是因为昼夜温差值较小。相反,艳阳高照,晒得人脱衣服,昼夜温差大,鱼很难咬钩。

夜间温差值大,昼夜温差值也大,就简直休想上鱼了。2004年12月31日,前日夜间温差值为5度,当天又出大太阳。闫钓友等4人去东田坝一无所获。廖钓友等6人在汤家沟二道堰,竟无一人浮子动一下。

三、水层温差对钓鱼的影响

水体各层次的温度不相同,而且随着季节、天气(阴晴风雨等)而发生变化。这对鱼类活动有重大影响。前述的昼夜温差直接影响着水层温差的变化,特别是光照起着决定性作用。

从测定的一些数据中,笔者注意到水层温差有如下的一些特点:

⑴一般情况下,水表层温度高于水底层温度。水表层受到太阳光的直接照射,较容易升高温度。水是热的不良导体,水底层温度变化比较缓慢。两年中,我只遇到过两次水底层温度高于水表层温度的特例。一次是2005年2月19日,下雪天,在东田坝,10时左右,气温0.5度,水表4度,水底6度。因为气温急速下降,水的比热大,水温还来不及降得很低,水底层降温更是缓慢,造成水温高于气温,水底层温度高于水表层温度这样的特例。

寒潮刚来临时,可能也是类似情况。另一次是3月13日10时,在黄家坝,气温7度,水表层9度,水底层11度。当天的前两日降雨降温。这两次,都明显地感觉到鱼获比平常多。还有一种情形,水底层温度比水表层要高,那就是水面结了冰。水表面结冰的温度在零度,而水底未结冰,当然温度高于零度了。破冰钓鱼效果甚好,其原因恐怕就是水底层温度较高。(最新资料:今年元月7日,钓不起鱼兄在江苏南通实测气温-5摄氏度,水表层0度,水下1.8米处6度)。

⑵水层温差与季节天气有关。在四川北部地区,一年中水表层最高温度达34度,最低7度;水底层最低温度6度,最高29度。水表层水底层温度差值最大为9度,最小为0(特殊情况下如下雪、结冰等有逆差)。大约在112月水表层水底层温差较小,甚至可以趋于一致。大约在310月温差值较大。

一天之中,早晨气温通常低于水表层温度。随着太阳升起,阳光照射之下,气温比水温升高快,水表层比水底层升温快。中午以后,通常气温高于水温,水层温差增大。水层温差变化主要决定于太阳光照射的时间和强度。大晴天,大太阳,水层温差变化大。这可以解释冬季大晴天难钓鱼或大晴天上午尚可下午难钓。

说夏钓早是很有道理的,但夏钓晚就值得具体分析了。2004年8月17日,晴,在沙溪一塘几乎钓不上鱼。9.30时,气温27度,水表30度,水底(2米深)27度。下午6时,气温32度,水表34度,水底29度。期望太阳西坠时有点收获,但傍晚时候根本钓不上鱼。原因是傍晚时,仅管气温略有下降,但水表温度仍居高不下(由于水散热慢),水层温差又大,造成水体严重缺氧,鱼不开口。可见,在多数情况下,夏天只适宜钓早,不适宜钓晚。在阴或多云天气,或许亦可钓晚。当然,晚上9点以后的夜钓,又当别论了。

⑶水层温差变化呈梯形变化。离表层越近,变化幅度越大;离底层越近,变化幅度越小。

以一次日记片断为例,进行分析。2004年4目4日,晴,室温21度,相对湿度75%,昨晚室外21度,今晨14度,夜间温差值7度,说明夜晚寒冷。今日晴,水层温差大。下午4时,气温27度,水表24度,水下30厘米处21度,水底2米处17度,水表水底差7度。鱼浮水面,难钓。又测堰口4米水深处,温度与2米深处基本相同。

上例不仅说明了夜间温差值、昼夜温差值和水层温差值对钓鱼的影响,而且也说明各水层温度呈梯形变化。阳光照射下,水表面升温快,而光线穿透力不强,水导热本领小,所以下层温度变化小,这就导致表层水温较高而且变化较大,底层水温较低而且变化较小。

在上例中,离水表层30厘米处下降温度3度,从30厘米处到1.5米处(深度差1.2米)下降温度只有4度,从1.5米到4米深处(深度差2.5米)温差小到可以忽略不计。总之,水层温差变化不是平均变化的,而是从上到下呈几何级数衰减的,在深水处温度变化甚微,甚至难以测定有什么变化。

笔者以前有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水底冬暖夏凉,冬天鱼儿游向深水处是因为那里更暖和。通过水层温差的测定,不得不否定在不结冰的日子水底冬暖的观点。

冬天鱼儿为什么要潜入深水处呢?可以这样解释:深水处温差变化极小甚至没有什么变化,最适宜鱼儿的生存和生活。

今年夏季,我和阆中市老年钓协几个朋友常在白鹤水库钓鲢。感觉立秋(8月7日)前后特别好钓。平常,一天能钓3、5尾3斤左右的白鲢。8月10日,王大禄钓友钓了20尾,创造了本地的最高纪录。8月6日,二流水平的我,也钓了11尾,创下了自已的最高纪录。其他钓友均获丰收。

究其原因,是秋凉降温,水表层温度降得较多,水表层水底层温差变小(约为4度),导致鲢鱼十分活跃。而立秋前,例如7月23日,水表水底温差高达7度,我钓了5尾。立秋以后,气温水温逐渐下降,即使水层温差变小,也渐渐难钓了。

四、当日平均温度与10日平均温度的温差对钓鱼的影响

当日平均温度等于或略高于10日平均温度则比较好钓鱼,反之,低于10日平均温度则难钓。说得通俗点,就是一段时间的温度变化比较平稳,气温稳定,鱼儿已经适应,则宜出钓,反之,正在降温过程之中,鱼儿还不适应气温水温的变化,则不宜出钓。例如,寒潮来了以后,短时间不宜出钓,必须经过较长时间,温度比较平稳以后,方可出钓。不怕冷,只怕不稳。

五、几种温差对钓鱼有影响的理论依据

鱼是变温动物。鱼类的侧线能测知水温很微小变化(比人体敏感得多)。当水温发生变化时,鱼儿要调节自身体温去适应环境温度。这个生理调节过程,不仅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需要消耗能量,想来也许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温度变化越大,这个生理调节过程时间越长,越艰难痛苦。在这个生理调节过程中,鱼儿有气无力,不吃不动,就象垂危病人,对山珍海味也不感兴趣了。

另外一个原因,水层温差对溶氧量影响很大。水里的氧气主要来自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空气。空气与水表面接触,只有一点点氧气溶解于水。水表层溶解的氧气,主要通过水的上下对流而转移到水底。水的上下对流的条件是上层水温低(密度大)下层水温高(密度小)。

前述下雪天仅管温度很低也好钓鱼,正是因为水底温度较高,容易对流,导致水底层含氧特别丰富。但是,一般情况下,表层水温高于底层,不利于水的上下对流,而这种水层温差越大,越不利于水的对流,换句话说,水层温差越大,水底层缺氧越严重。严重缺氧,鱼儿奄奄一息,还有什么食欲。

理论和实践都说明:夜间晚差大、昼夜温差大、水层温差大、时段温差大,以及气温水温温差大,不宜出钓。反之,温差小,鱼儿已经调节好了体温,精神来了,食欲来了,出钓必有收获。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会注意从温度的变化趋势中捕捉出钓的最佳时机。在实际垂钓活动中,我们也可以不去测定各种温差,凭着对温度变化的感觉,对气象变化的观察,作出恰当的分析和判断。

温差对钓鱼确实有重大影响,值得研究和重视。但是,钓鱼与很多因素有关,温差趋势的影响不是唯一的因素。要想鱼获丰厚,还必须重视其他天气因素及水情、鱼情、地情及钓具、钓法等等。

在下虽然测定了一些温度变化,但是,断断续续,既不全面系统,又不精确,摸索的点滴规律未必正确。在下对温差与钓鱼关系的探索,才仅仅开始,但愿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野钓怎么分辨水里有没有鱼


最近逛好钓鱼论坛的时候,发现了很多新鲜血液(钓鱼新手)的注入,让这个平台更加的壮大、活跃,垂钓的气氛更加浓烈了。那么我也讲一讲自己的垂钓经验,以此来欢迎新钓友们。

识水对垂钓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怎么样的水有鱼,直接关系到垂钓的效果。一般情况下,水清则无鱼,一条河流或池塘,一眼能看到河底、塘底的,可以肯定地说这里没有鱼。如果清中带浊,即上层水清,下层浑浊,则有鱼,还有清水河塘中的局部范围带混浊的也有鱼。

为什么说水浑浊的河塘有鱼呢?因为鱼在啃吃河塘底下的水生物时,把河泥翻腾起来呈烟雾状或升降状所致。所以在这种河塘或湖泊、水库里的鱼是非常多的。有的河塘水质呈淡绿色,井带有腥昧,这种河塘不但鱼多,而且鱼大,垂钓时不用打窝子,也能获得丰收。

另外,通过看水域表层餐条鱼的大小,也能知道该河塘里其他鱼儿的大小,假如餐条鱼像筷子那么长,那么这里的鲫鱼一般都在3两以上,草鱼、青鱼、鲤鱼一般都在4~5斤。如有较多筷子长的串条鱼在游动,那么这种河塘至少有三年以上没有干了。如果水域表层多数是7厘米左右的小餐条鱼,那么这里的鲫鱼只有1~2两重,草鱼、青鱼、鲤鱼的重量约7~8两左右。还有通过观察小毛鱼的大小,也能知道鲫鱼、草鱼、青鱼、鲤鱼的大小,如果小毛鱼有5~6厘米长,耶么这种河里的鲫鱼在3两以上,草鱼、青鱼、鲤鱼的重量在了一斤左右。

天气与气温对冬季钓鱼的一些影响


进入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逐渐变得寒冷起来,水温也不段下降,大多数鱼类开始进入冬眠或半冬眠状态,很少四处活动觅食,也难以钓到,而鲫鱼等少数鱼类耐寒性比较强,有时还可以钓到。不过,在冬季外出垂钓要注意选择天气,有时也要关注风向变化,否则很难钓有所获。

冬季外出垂钓鲫鱼,首先要排除气温忽高忽低、波动较大的天气。这样的天气气温变化比较大,气压也不够稳定,鲫鱼难以适应这样的环境条件,活动觅食不是很踊跃,这样的天气外出垂钓难以有所收获。

选择气温相对比较稳定、连续多日的晴暖天的天气出钓,效果会比较好。这样的天气气温大幅度上升,鲫鱼是变温动物,对水温的变化非常敏感,常常会追温来到水比较浅的地方,此时就要在水位比较浅的地方选择钓点下钩。

冬季,阴天时昼夜温差较小,气温水温变化不大,鲫鱼活动觅食比较踊跃,也比较容易钓到鱼。

冬季,在小雨天和寒潮来临的前几天,气压稳重走高,云层释放热量,水体各层温度没有什么大的波动,非常有利鱼儿的活动和觅食,都是钓鱼的好天气。

冬季会有时间较长的大寒潮入侵,有时时间长达半月乃至一个多月之久,寒潮到来之后,导致水温持续下降,鲫鱼要进行自身的体温调节,在水温比较高的深水区是不觅食也很少活动的。而在寒潮后期,气温即将回升之时,鲫鱼的体温调节已经完成,为了补充抗拒严寒和体温调节时损失的能量,就会活动比较踊跃大量觅食,此时长能够钓获大鲫鱼,气温回升之后却钓不到鱼。

天降小霜的天气,温度变化不大,也是垂钓鲫鱼的好机会,而天降浓霜的天气,一般都是晴朗的尚好天气,光线明亮,鲫鱼一时难以适应,因此很难钓到。

在下雪之前1-2天鱼儿会格外的兴奋,活动觅食会十分踊跃。因此,冬天要特别关注天气预报,如果遇到下雪的天气,一定不能错过钓鱼的好机会。

在大中型水库的深水区域,在下小雨雪的天气,因寒流入侵不强,对什么水区域影响不大,也是钓获大鲫鱼的上好时机。

冬季垂钓鲫鱼的最佳天气,是阴雨天和晴但多云的天气。天气晴得越好,晴空万里无云,外出垂钓的效果越不一定很好。如果要在冬季艳阳高照、气温相对稳定的大好晴天外出垂钓,最好是选择9-16时这个时间段。因为这段时间天气比较暖和,水温偏高鱼儿比较活跃。鱼儿明确知道这一好景不会太长,它们需要抓住时机积极觅食,补充自己的体能以便度过寒冷的冬天。

冬季,在水库尤其是大中型水库垂钓,最好选择倾城出钓为宜。因为早晨气温虽比较低而水底水温却比较高,鲫鱼在水底活动觅食积极,可以说一天的钓获量在上午8时之前就占去了一半以上,早晨上钩的鲫鱼比其他时间上钓的鲫鱼要大些。早晨起来高手特别暖和或水池里的薄饼逐渐融化之时,最好不要出钓,此时即使勉强出钓也很难有所收获。

此外,早上出行的时候天阴,但是中午的时候天气变暖和;早上有浓雾,但是很快散去,接着便是风和日丽,这些时候也是冬季外出垂钓的好时机。

冬季,一般选择无风的天气外出垂钓为宜,但要想钓到大鱼还是有点风为好。冬季避风好钓鱼,风力在5级以下的东南风或西南风为好。冬季刮的多是北风,寒冷北风会降低水温,这时氧气已不是影响鱼生活的首要因素了,所以不应迎风钓,而应背风钓。不过如果是水质很肥沃的小塘,迎风钓效果好于背风钓。

冬季多北风,南方一些肥水塘中的鱼儿最喜欢刮北风的天气,它们在这样的天气里胃口大开,如在此时出钓会有较好的收获。冬季刮南风或西南风使气温回升,那么在晴好天气里鱼儿的活动性仍然会很高。

在一般情况下,侧向风下钩垂钓总体效果会比正向风要好。但也要因季制宜,冬季刮东北风时,雨雪纷纷,此时一般不宜外出垂钓。

此外,风向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显示鱼群的分布。在风里不超过5级的情况下,水碾的浮游生物或天然饵料总是随风飘动的,鱼群索饵多跟着风脚巡游,大多数的钓鱼爱好者遵循刮风钓风脚的钓谚下钩垂钓,常常能够钓有所获。

总之,在冬季外出垂钓鲫鱼要选择比较稳定的天时和合理的风向。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否则有鱼也难以钓到。

钓鱼人的这7大不爽点,看看你有没有中标呢?


一、渔具老板宰的就是钓鱼人

钓鱼人真可谓是渔具老板的衣食父母,渔具老板是离不开钓鱼人的,当然钓鱼人也离不开渔具老板。钓鱼人闲暇的时候总会去渔具店看看,没事了这里摸摸,那里碰碰,心里才高兴。渔具店老板自然最爱钓鱼人去他的渔具店了。真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二、新买的鱼竿就这么无情的断了

钓鱼人一般刚买到渔具,心里就激动的不行了,巴不得马上去大战300回合呢。当钓鱼人正在高兴的大战300回合的时候,却发现新买的钓鱼竿,就这么无情的断了,这质量真是没谁了,欲哭无泪。

三、开竿钓鱼的价格又开始涨价了

真是钓鱼之地难求啊,好不容易才勉强接受了渔场的价格,没想到的是这次去又涨价了,真是让钓鱼人吐血啊!

四、花钱去钓鱼场,结果渔具老板却使坏让鱼停口

钓鱼人兴高采烈的,花着钱跑去钓鱼,心里正在惦记着如何的大展身手,没想到的是渔场老板使坏,鱼儿却不开口,把钓鱼人真是气得不轻,这又能怎么样呢,渔场又不是你家的。

五、电鱼毒鱼炸鱼和钓鱼人死磕到底

钓鱼人最痛恨的就是电鱼毒鱼炸鱼,如果遇到这样的人,钓鱼人恨不得去打300大板,钓鱼人仅有的一席之地也搞的没有了。

六、钓鱼一天丢鱼竿2支还钓个锤子

总有一些钓鱼人会做一些偷鸡摸狗的事,害的有人一天连丢掉两根竿子,没钱买渔具就别钓鱼,非逼着钓鱼人骂人。

七、不会钓鱼瞎借渔具搞坏了却不陪

有些不会钓鱼的朋友,却向钓鱼人借鱼竿,不借显得你很小气,借给他吧,又不怎么会用,要是不小心还会断竿,难道真的不知道渔具是钓鱼人的命根子吗?

如何判断窝里有没有鱼,新手快来学


我们知道垂钓,尤其是野钓的时候,选择一个正确的钓位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只有先选择对了一个钓位,其它事情才有继续的意义。那么什么钓位算是一个好钓位呢,其实并不用太复杂的判断,只要是窝子里有鱼的钓位,就是一个好钓位的窝子里有没有鱼。说到这里,就要进入我们今天的正题了,那就是到底怎么来判断一个窝子里有没有鱼。根据老钓鱼人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了三点判断窝子里是否有鱼的方法,接下来我们就来细说一下。

第一我们要观察水面是否有动静。在准备选择一个钓位的时候,我们先要观察钓位附近的水面,看看有没有不正常的涟漪、波浪和翻花,不正常的就是指不是因为风吹而形成的。如果有的话,就证明这片水域至少中上层的水域是有鱼活动的,而且我们可以根据动静的大小来判断鱼的大小,动静越大往往鱼的体积也越大。当然,如果我们不想垂钓中上层的鱼时,就要通过其它办法来判断水域的底层有没有鱼。

第二点我们要观察水的浑浊程度,俗话说的好,水至清则无鱼,虽然不能绝对的说,但是至少一般水太清的地方都没有鱼或是少鱼,而水相对浑浊的地方,往往是鱼的聚集点。因为太清的水无法给鱼提供隐蔽场所,往往会让鱼感觉到不安全,而且大多是底层鱼都有拱泥觅食的习惯,如果鱼的数量多,自然会将水搅浑。如果一片水域中整体水都比较清澈,那么最好找一些有水草的地方垂钓,这样的地方往往鱼都躲藏在水草里,在水草附近垂钓,经常会有不错的鱼获。

最后一点是要学会观察鱼星,什么是鱼星,就是鱼在水中呼吸或是活动产生的气泡。这是老钓鱼人最常使用也是最准确的一种判断钓点是否有鱼的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没有鱼的时候,水中的淤泥也会时不时的冒出气泡,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判断,水中冒出的气泡到底是不是真的鱼星。判断方法其实也十分的简单,首先是看气泡冒出的位置是不是固定的,如果是固定的,那么多半不是鱼星。然后就是看气泡是一串还是一片,如果是一串,那么也多半不是鱼星。最后就是看气泡到了水面的状态,如果刚到水面就全部破开了,那么也多半不是鱼星。

怎么知道水里有没有鱼?5个小妙招


钓鱼的前提是有鱼可钓,钓到鱼的前提是找得到鱼。在广阔的水域野钓,如果不想白白浪费精力和时间,最好先确定水中有鱼。那该如何判断水里有没有鱼呢?接下来看看小编为钓友们整理的5个小妙招。

1.看看水是什么颜色的。一般来说,太清澈的水里是没有鱼的,也就是说鱼多的水里,水体的颜色会有些变化。比如,鲫鱼密集的水域里水色为褐色,若水体偏青黄色,很可能有许多草鱼。在春天钓鱼,如果水色不是特比清澈,但也不是格外浑浊,站在岸边往水里看,隐约可以看见水下一米左右的杂草,就说明水中很可能有鱼。

2.看看水里有没有鱼星。鱼类在呼吸或者寻找食物的时候,很可能会产生鱼星。如果水里出现了大大小小的鱼星,就说明水域里有鱼儿的存在。经验丰富的老钓者,还可以根据鱼星初步判断水中的鱼种和体型呢。若是看见许多和小米粒差不多的泡泡,多表示水域里有鲫鱼。如果看见有连续不断的鱼星带着浊水往上冒,则很可能有鲤鱼在水域中活动。

3.看水面的波动幅度。一般水面特别平静的话,水域里有鱼的可能性不大。就算有鱼,鱼的食欲也不高。如果水面有小的波纹出现,则有鱼的几率比较大,比较适合作钓。

4.看水草是否完整。如果水草的叶子特别完整,没有缺角或小洞,则说明有鱼的可能性不大,反之则表明水域中有鱼,可作钓。

5.闻闻水里有没有腥味。有鱼的水里,往往带有腥味,若是水没有丝毫的腥味,有鱼的概率也不大。

外界天气温度因素对野外悬坠钓的影响


鱼儿的感官能力非常强,外界的环境变化对鱼儿有很大的影响,垂钓的收获跟天气变化有很大关系,这里就说下这方面的要点。

第一、温度

1、我国四季的气候温度差异非常明显,不同的季节水气温水温都不同,而鱼儿属于冷血性的变温动物,会在水温变化的时候来调节自身温度适应水温,所以说气温变化的幅度对鱼儿影响很大,正常情况下鱼儿体温和水温基本持平,鱼儿活性就不会受到影响。

2、但是在骤然变温的天气,鱼儿适应不了突然变化的水温,就会感到非常的难以适应,会在水域中寻找温度相对较适合的区域栖息,并会缩小活动范围,来慢慢调节体温尽快适应水温,所以这段时间鱼口是非常差的,不适合出钓。

3、不同的鱼种都有其适宜生存的温度范围,鲫鱼和鲤鱼一类温水性鱼种在15-25度之间的水温内活性最强,而罗非鲢鱅适应的水温会更高,鳕鱼等冷水鱼更喜欢低温,所以垂钓的时候要根据鱼种的季节性特点选择钓法。

第二、风力

风力对鱼儿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这里说下风力方面的影响。

1、风力对不同季节的温度影响也是不同的,在春季常刮南风会让气温和水温快速升高,鱼儿活性会逐渐变强,但是受到北方冷空气影响的话,就会大幅度降温,而夏季刮东南风的天气会非常闷热,偶尔有一阵北风就会非常的凉爽,在深秋和冬季北风刮来会让气温水温快速降低,但是刮3-4级的南风则比较适合垂钓,在有风浪天气垂钓选择好浮漂是关键。

2、风力会影响到溶氧量的多少,有风的时候会加大水面和空气的接触面积,让空气更多的融入到水体中,而风向也会影响到溶氧量的多少,比如说在夏季刮东南风的时候会加大空气的湿度,气压会降低,溶氧量就会降低。

3、风力会影响水流出现暗流,在风浪大的时候很容易出现走漂,这是因为风力造成上下水层对流,造成水底的钩饵难以准确到位,这个时候可以钓钝一点,让双钩饵都卧底,减轻钓组的位移,还有就是可以钓灵,让下钩饵轻触底或者悬浮,把钩饵投放到上游处,让钩饵顺着水流游动到下游的时候再提杆继续抛投等等,钓法是多种的,选择合适的钓竿就可以了。

4、不少钓友认为迎风好钓鱼,其实这是因为鱼儿在水里追逐氧份和食物的时候,需要顶着下层的暗流,而游到岸边,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迎风面的下层水流能够让诱饵快速扩散,加快诱鱼的效果,当然使用合口的饵料是好钓鱼的关键。

5、风力大小对垂钓的影响,在风力大的时候,比如说5、6级以上的大风,会加大抛投的难度,影响到钩饵落点的准确性,还有就是浮漂动作的捕捉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水花四溅声响较大,对垂钓都是很不利的,这种天气想要有好的收获最好寻找背风处风力小的地方下钩。

第三、气压

1、气压对溶氧量的影响也很大,在高气压天气溶氧量丰富鱼儿活性强,但是在低气压天气,水中氧份缺乏,鱼儿呼吸困难,鱼情比较差,所以要避开炎热天气垂钓。

2、气压的检测有几个技巧,比如说观看天气预报,观察云层的高低,空气的能见度,也可以通过人体的感觉等,各方面都能感觉到气压的初步状况。

第四、光线

1、光线对垂钓的影响主要是视觉和温度方面,在光线强的时候水温肯定高,这也就是冬季钓阳,夏季钓荫的由来,阳光对水温影响非常大。

2、视线方面则是人和鱼的角度了,在早晚间钓者会感觉光线不好,但是鱼儿在这种光线中会觉得安全,另外垂钓的时候钓者和光线的角度对垂钓干扰也很大,如果背对着太阳,就会让杆影和人影投射到水中惊扰到鱼儿,所以这也是垂钓高手不会在浅水处背光垂钓的原因,除了注意这方面惊鱼之外,垂钓的时候也要尽量少走动避免惊鱼,出发前可准备宽松舒适的钓椅,增加垂钓的舒适体验。

冬天钓鲫鱼有没有鱼获?关键看这四点


冬季钓鲫鱼虽然不好钓,但是相比其他鱼类,鲫鱼上口率是比较高的。所以冬季钓鱼,考验的就是钓鱼人耐心和细致的观察,如果一个不注意今天很可能又是空军,把其他季节的技巧用在冬钓上,很容易颗粒无收,冬季有冬季的特点,下面就列举很多冬季钓鱼容易犯错的地方。

一、小水面比大水面好

冬钓的核心关键在于水温,水温的稳定才会让鲫鱼开口。很多钓友错误的认为,只要水域面积大,水温就能更加稳定。事实上,虽然大水面的确比小水域稳定一些,但冬季手竿根本钓不了鱼,而且水域面积大,打窝诱鱼就非常难,而相较于小水面区域鲫鱼活动相对比较多,手竿找到鱼窝机会就大很多,只要气压和水温稳定,鲫鱼还是会开口的。

二、打窝未必能钓到鱼

我们在其他季节都是通过打窝的方法来诱鱼,一个窝点吸引周围的鱼进窝。但是冬季鲫鱼活动范围非常小,通过打窝也经常很难诱到鱼,或者说短时间的打窝,还不足以让鱼入窝。所以冬季钓点要选的好,哪里水温高就选哪里,找到鱼窝再打窝,让附近的鱼聚一聚,这是冬季打窝的作用。有条件的还是可以连续或者提前打窝,这样打窝的效果才能出来。所以老钓友都说,冬季找鱼而钓,其他季节诱鱼而钓。

三、温度高未必能钓到鱼,温度低未必钓不到

冬季钓鱼的关键就是水温,水温的变化受到气温的影响。但是冬季突然的升温天是钓不到鱼的,对于新手可能不容易理解,但是老钓友都深有体会。冬季鲫鱼开口的第一要素是水温的稳定,而不是水温的高低。如果只认为水温高鱼口好,那北方的冰钓怎么说?水温明显很低呀。所以冬钓的天气,应该选择近期气温稳定,没有比较大波动的天气。

四、钓顿比钓灵好

冬季调漂是很多钓友的难题,尤其很多新手不懂调漂,冬天调漂就更困难。不少钓友也会认为,为什么鱼口轻不钓灵,反而还要钓顿?其实钓灵还是钓顿还是根据鱼口和水情来定的,也没有人说钓灵和钓顿那种好,只关乎鲫鱼适不适应,会不会咬钩的问题。例如在垂钓水域中,只有生口鱼当然可以钓灵,但这个钓位经常有人钓的话,毋庸置疑钓顿。水域中生口鱼多的话,调灵浮漂提竿基本可以中鱼,鲫鱼进食可以用疯狂形容,甚至抢食,这种情况下子线挡口,牵引力都不会有影响。但到了冬季这种情况下就很少出现,冬季鲫鱼对于不喜爱的鱼饵甚至不吃,所以要钓顿一些,减少浮漂和子线和鱼饵才行,通常平时调漂要高一目或者两目左右。

最后要说的是冬季发窝慢,要守但是不能死守。走钓逗钓,都不比死守好很多。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气温对鱼的觅食情况有没有影响呢》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夏天有雾对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