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打窝的技巧。

冬天到了,很多鱼友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好不太容易将鱼诱惑过来,但是停留不会太久就跑掉了。出现这种现象多了,不仅仅会影响钓鱼的上鱼率,还会影响你钓鱼的心情。下面我就跟大家讲讲一些关于避免跑鱼惊窝的小技巧,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丶扬竿操作

由于冬天的天气比较的寒冷,由于天气原因这个季节的鱼嘴比较的脆弱,稍有不注意就会将鱼的嘴拉坏。所以在冬天钓鱼的时候扬竿的动作一定要注意。在发现有鱼在吃食的时候,一定不能够双手提竿,而是通过手腕用力的去抖动鱼竿,之后再扬竿进行溜鱼,其中手腕所用的力道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只有力道适中才能够保证中鱼率。

二丶溜鱼的方法

鱼友们在发现鱼上钩的情况下,一定不能快速扬竿,这样是很容易造成断线情况的发生,所以提竿的时候一定要稳重。利用鱼竿的弹性和鱼线的韧性将鱼先牢牢的控制住,再根据鱼在水中的情况慢慢把鱼溜到疲乏,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等到鱼没有力气的时候再用手边的抄网进行抄鱼,从而有效避免在溜鱼过程中发生的跑鱼情况的发生。

三丶钓具的选择

在选择钓具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一定要考虑鱼地体型的大小,如果鱼的体型比较大的话,鱼竿要选择中性调以上的,这样才能有效的保障良好地控鱼性能,此时浮漂也要选择比较大一点的,以此保障沉底的快速性。如果在钓鱼之前,钓具很长时间没有使用的话,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检查钓具是否完好。

四丶开饵的状态

在饵料的选择上一定要软硬适中,太软或者太硬的话都会对钓鱼非常的不利,这时候即使浮漂有比较明显的动作,也会因为饵料的原因,从而导致鱼没有上钩,或者说上钩了但鱼钩只刺中了鱼嘴的边角部位,从而在溜鱼的过程中,溜不了多长时间,与就会脱钩逃走。所以饵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五丶跑鱼和惊窝两者密不可分

在跑鱼情况发生的时候,一定要冷静的处理,不能狗发出比较大的动静或者声响,这样很可能让水中的其他与受到惊吓从而全部逃走。特别是上层游鱼受到惊吓是,下层水域的鱼就会显得特别的敏感从而迅速逃走,所以在整个钓鱼的过程中,鱼友们一定要注意避免惊窝状况的发生,例如在有鱼上钩的情况下,溜鱼要尽量远离窝点,越远越好。

当然跑鱼和惊鱼的原因可不止上述的几点,更多的细节还需要鱼友们在实战中鱼总结和发现。

精选阅读

跑鱼会惊窝导致半天没口,只需这样做


我们在钓鱼的时候跑鱼是常有的事情,就蓑笠哥自己来说钓一次鱼大概每天平均要跑两次。虽然说有技巧可以减少跑鱼的概率,比如:软杆子、质量好的线、PE子线、线结节处直出、磨损的线换掉等等。

但是不论如何都不能完全杜绝跑鱼(蓑笠哥之前专门写过防止跑鱼的文章有兴趣的可以搜索看看),刚开始跑鱼还会气愤着急跑的多了基本也就习惯了。跑鱼有的时候并非自身装备问题:没有吃死、挂到一点皮、鱼儿太大洗腮脱钩、线组太小准备不足等等。

都说钓鱼人跑的都是大的,这一点其实大部分情况下都没有说错。其实要蓑笠哥来说,跑掉的不是鱼,跑掉的是心情、是兴趣、是装X的资本、是接下来钓鱼的信心!因为跑了大鱼之后有极大的概率会炸窝,一旦跑鱼炸窝之后接下来可能好一会儿都不会上鱼。既然跑鱼无法避免,跑鱼之后我们又不能立马收杆回家,今天蓑笠哥来为大家分享几个将跑鱼的代价降到最低的经验。

在此之前,有必要讲讲跑鱼之后为什么会炸窝?鱼儿拉到水面炸水怎么又不怎么惊鱼?这要从水底和水面的情况说起,水底大多是泥沙和窝料,一旦跑鱼之后鱼儿会迅速钻底然后贴着水底跑掉,鲤鱼鲫鱼还会直接钻泥藏身。跑掉的鱼儿一顿猛如虎的操作会将水底的窝料和泥沙搅得天翻地覆,很有可能出现一片浑水。旁边正在吃食的鱼儿一看这情况:**,什么情况?那家伙怎么没命的跑!敌袭?先走为妙!就这样一条鱼带动一群就这样跑了,任何动物都是有群体效应,一条逃命其他的也会一块儿逃。

拉到水面的鱼儿一来呢离窝有点儿远,二来呢对水底的泥沙和窝料没有影响(不要小看鱼儿搅动水的能力,很容易就把窝子搅散),你在水面跳它在水底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死贫道不死道友!当然也,水面炸水的鱼儿也不是完全对水底没有影响,只是没有水底炸窝影响大,如果可以的话还是别让它炸水的好。

跑鱼之后立马补窝

先前说到跑鱼之后鱼儿会把水底的窝料搅散,那么炸窝之后补窝就很有必要。其实炸窝之后跑的鱼也不会离开窝子特别远,毕竟人为财死鱼为食亡,只不过它再次回来也会去吃刚从搅和到旁边了的窝料,如果你这个时候不补窝它就很少到你的漂下面来了。

炸窝之后的补窝不用刚开始打窝的那么多,大概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左右就可以。事实上哪怕是不炸窝只要是上了几条个体稍微大的鱼也是需要补窝的,在刺鱼的一瞬间鱼儿也会拼命的搅动几下。

钓鱼前最好打两个窝子

一般炸窝的影响范围在直径一米多左右,跟跑鱼的鱼儿大小有关。也就是说影响的范围不会太广,只要我们在竿前的左右各大一个窝子基本就可以将炸窝的代价降到最低。这个窝子炸窝了之后立马换到另外一个窝子然后再给炸窝的窝子补窝就行了。这样也可以提高上鱼的效率,有时候这个窝子没有鱼另外一个窝子有。

中鱼之后立马带离窝点

这也是一个方法,大概有一半的概率跑鱼的时候是在中鱼3-5秒以上。如果不是特别大的鱼儿这几秒完全够我们把它带离窝点(大鲤鱼有点儿难度),只要他离开了窝点之后就算是跑了影响也不会有那么大。哪怕我们不是为了防止跑鱼惊窝,只要中鱼之后都是要尽快的将鱼儿带离窝点,免得在窝里溜鱼让其他鱼儿受惊。

领鱼出窝需要足够的技巧,除了你需要用硬一点的杆子之外你还要跟鱼走。中鱼之后不论鱼是冲向左边还是右边你立马跟着它冲的方向走,比如它冲向左边我们立马把杆子偏向左边拉,这样能更快速的引导鱼儿出窝并能及时掌握它的方向。等拉回来一点点后采用八字溜鱼法将它溜累。切忌在鱼儿没有转向的时候硬拉!

关于炸窝跑鱼的补救和预防措施今天就介绍到这里,愿你们大鲫大鲤,钓到的都是大的!如果蓑笠哥的文章对你有用请各位钓友关注一个,蓑笠哥经常分享钓鱼的经验的自制饵料、窝料、小药的配方。

路亚影响抛投距离的几种因素


影响抛投距离的几种因素,以纺车轮为例

1:风向

有顺风抛,侧风抛,逆风抛

顺风不会影响抛投的距离,只有在侧风和逆风抛时,风力的影响较大,而路亚恰恰是在侧风和逆风的情况下抛投(起风时一般是寻找下风口的钓点。)所以在侧风和逆风时,饵的飞行线路就要贴近水面,饵的飞行轨迹的抛物线弧度要小,饵飞行的初速度要大,这样就要使用侧手抛,而不能用正手抛投。正手抛饵的飞行轨迹过高,抛物线弧度大,那么受风的影响就大。

2:线

尼龙,PE,火线,尼龙表面最光滑,其次火线,再次PE,但是一般的尼龙线强度和耐磨性弱了一点,pe强度,耐磨都好,可是表面不光滑,且吸水,质量的好坏只是吸多吸少的问题,火线,处于两者之间,线的问题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3:线杯

普通的一般线杯较深,缠线多,浅线杯的轮子远投效果好,缠线量少,斜切面线杯,这样的轮子缠线量多,斜切面的出线部位又能达到浅线杯的效果。

还有一种锥形浅线杯渔轮,这种轮子一般用于超远投,起步型号就是4000以上的大轮子,适合远投达人用。

2000型浅线杯的缠线量相当于普通线杯的1000型,

个人觉得淡水路亚有80-100米线基本就够用了,除非遇到特大型的或者鱤鱼。

4:抛投的劲道

路亚抛投不像甩矶竿和海竿,路亚饵较轻一般是5-15克,不比海竿和矶竿饵重,主要是靠手臂带动手腕的寸劲,和杆子的韧性做原始力,而且抛投首先是竿尖朝你的标点方向,再相反方向把饵荡回来,再打出去,竿尖方向顺序是向前向后再抛投向前。

5:手松线的时机

手松线的时机非常重要,饵的飞行轨迹的决定性因素,一般正抛,当杆子甩到面部时就要松手,侧抛在杆子甩到身体侧面是松手。

这个问题自己可以体会,以掌握能找到自己的最佳时机为准。

6:饵的体积和重量

不是越重饵就抛的越远,又重体积又大的饵也不容易远投,体积大在

空气中的阻力就大,所以跟他的重量产生的势能就相互抵消了,(专门设计的远投型饵)

一般来讲9g左右的饵远投效果好,

还有超远投设计的饵,这种饵是体内的响珠质量较大,而且响珠运行的轨道会在饵的尾部有个坑,让响珠在飞行过程中落在靠尾部的坑里,这样饵在甩出来的瞬间吸收的动能大,在空中的姿态比较稳定,所以能飞行更远。

喜欢钓鲫鱼的看过来,这些因素会导致鲫鱼上浮


对于喜欢钓鲫鱼的人来说,四季钓鲫鱼都不觉得麻烦,因为鲫鱼个体适中,垂钓起来不难,所以深受一些钓鱼人的喜爱。钓鱼的时候如果顺利了,那么渔获不会少,相反如果不顺利了,钓不到鱼白板都是有可能。今天我们就给钓友们分享一下,钓鲫鱼比较常见问题之上浮!那么哪些情况会导致鲫鱼上浮呢,今天我就跟钓友们来分享一下,掌握这些就不愁钓不到鱼了。

因素1:鲫鱼这种鱼在16度到零下20度的情况吃饵量不会差,但如果温差比较大的话就会闭口。所以在温度不适宜的情况下,鲫鱼都会出现上浮,水温太高鱼会上浮,水温太低鱼也会上浮!所以钓鱼的时候,温度的因素要考虑进去!

因素2:鱼在水中也是需要氧气的,因此水中氧气量如果不够的话,鱼儿也会出现上浮的情况。一般在炎热的夏季是比较常见的,气压低的时候水中溶氧量不够就会上浮,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建议垂钓,鱼是没有什么食欲的。

因素3:鱼在水中也是有“敌人”的,一般指的是比较凶猛的食肉鱼种,或者是体型比较大鱼种,一般这样的鱼到来,都会导致鱼儿上浮,通俗的来说就是被吓得,不得不跑到上层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垂钓中哪些因素会导致鱼儿突然停口?


钓着好好的鱼,它突然停口了,慢连的快感没了,这让很多钓友措手不及,不知如何是好!钓友要想找到应对办法,首先得了解什么样的情况会导致鱼停口呢?今天咱们就来聊聊!

开始之前跟钓友们简单说点题外话,外出钓鱼是非常不易的,我们不能因为出现了问题,就利索的收竿回家对吧。只要用对了方法,慢连的感觉依然是会有的!因为钓鱼当中出现一些突发的情况是难免的,鱼不好钓的有原因的,只要细心发现去琢磨,那么解决鱼难钓就容易多了。长话短说了,开始今天的分享了!

水里面的鱼种是比较全面的,除了自己钓的鱼还有比目标鱼更大的鱼,因此这类鱼进窝之后,那么鱼儿就会受到惊吓,一下子就会散开。自然钓友垂钓之处就没有鱼开口了,这个区域都没有鱼了,想钓到鱼是不可能的了,只能是从新更换钓位了!

水中自来都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因此鱼在水中也是有天敌的,一些食肉性的鱼,比较凶猛的鱼,当它们来到窝内之后,就会导致目标鱼被驱散。这样一来就会出现突然停口的情况,这种情况是无法避免的,只能是用饵的时候尽量避免掺入引起它们注意的东西!另外提醒钓友换钓位吧,等是不行了!

水温对钓鱼有着很大的影响,这点钓友们应该都知道,如果水温突然升高或者降低,那么一样会出现鱼停口的情况。如果是夏季的话,那么太阳出来就会导致升温,如果是秋季突然下雨也会降温,这点钓友要结合实际问题去考量。这样就能得到答案了,钓是不掉自己拿主意就行!

钓鱼的时候饵料是少不了,起初我们的饵料状态味型都比较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用不完的饵料,在外界放置的情况,它的整体会发生变化,这样的饵料拿来钓鱼。让起初吃到原饵的鱼,提升警惕性。因此就出现了闭口的情况。所以饵料最好是勤开勤用,这样才能避免停口!

鱼的警惕性的比较高的,当外界的一些声音比较吵闹太明显的时候,鱼儿都会四处散去。因此如果钓位周边有巨响,鱼受到了惊吓就会停口。当然如果钓位周边有人打重窝或者使用高浓度小药,一样会把鱼诱走,导致停口的情况。如果有这样的人,钓友尽早的远离!

因为子线导致跑鱼的原因总结


子线一直在垂钓活动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不管是在春秋,还是在夏天和冬天,要想顺利的钓到鱼,就得重视子线。在平日的施钓中,有许多钓者都会因为没有恰当的运用子线而让鱼跑掉。要知道,跑鱼是钓者最不愿见到的事。那么,我们应当如何从子线方面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

一、鱼的吃口情况不同,所用的子线也需不同

在不同的情况下,鱼儿的吃口情况是不同的。不管钓大鱼还是钓小鱼,鱼儿都会因为水质、水温等情况的不同,或者因为自身原因出现不同的吃口情况。

生口鱼,就是长时间没有被钩子钩住过的鱼。因为没有被吓到过的经历,所以它们的胆子往往很大,对鱼饵没有太大的警惕性,在吞饵之前压根不会试饵。因此,钓它们时,子线可以适当的短一些,也可以稍微粗一些。

轻口鱼,就是被钩子钩到过很多次的鱼。在这些鱼之中,有的是吃口浅自己逃脱的,有的是钓者放生的。不管是哪种,它们都会对鱼饵产生很大的防范心理。在钓这类鱼的时候,钓者不仅要巧妙用饵,还要恰当的选用子线。在钓这类鱼的时候,子线不能太粗,也不能太短。此外,我们所选的子线还应当软一些,不能有太高的硬度。否则的话,鱼儿在就饵过程中会有很大的困难。这样一来,可以有效的提高中鱼率。

滑口鱼,和轻口鱼相似,却比轻口鱼更谨慎。要想让它们吃饵,钓者可得花费一番心思。要想钓此类鱼,子线同样不能太粗,因为一旦子线过粗,它们很容易感知到潜在的危险。在水情允许的条件下,子线最好长一些。这样一来,我们就能让鱼儿的警惕性小一点。另外,钓滑口鱼时,又软又细的子线是最好的选择。这样的子线,能够更快的将鱼讯恰到好处的传递到鱼漂上。

二、鱼儿的体重不同,所用的子线也不同

要想让所用子线的规格,和鱼儿的体重相符,钓者就得线对子线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子线是有线号的。线号不同的子线,在线径上有一定的区别。线号越小,子线越细,线号越大,子线越粗。线号不一样的子线所能承受的冲击力也不同。当然,子线本身的轻度也不同。优质的子线一定是不容易发生变形、不容易出现涨号情况的子线。好的子线,大多能轻松的适应高温和低温的环境,而且摸起来很是光滑。

子线的硬度是有区别的。子线的硬度越低,子线就越软,这个道理钓鱼人都明白。一般情况下,硬度低的子线能降低鱼儿吸饵时的难度。反之,硬度高的子线能增加鱼儿吸饵时的难度。如果不是不得已,我不建议大家用硬子线来垂钓。不过,这并不代表硬子线没有优点。用硬一些的子线钓鱼的时候,鱼漂接收到鱼讯的速度非常快。

钓小鱼时,子线宜细一些。钓大鱼时,子线应当粗一些。毕竟鱼儿的体重和中钩之后的挣扎力,都是会施加到鱼竿和子线身上的。如果钓大鱼时,子线太细,很可能出现断线的状况。

三、钓鱼时,用多长的子线更科学

其实,子线的长度是没有具体标准的。有些钓者经常问钓某种鱼需要用多长的子线之类的问题。其实好多问题都是没有固定答案的。虽然有人会回答说:钓小型鲫鱼时,应当用15毫米的子线。钓大型鲫鱼时,应用28毫米的子线。虽说这些答案都有一定的依据,但其中掺杂了不少个人习惯。

钓者只要记得,施钓没有固定的法则,用子线也没有不可更改的标准。钓者要想有一个不错的渔获量,就得多观察施钓环境,多观察鱼情。

子线切线导致跑鱼的原因分析


刚好在中鱼与鱼搏斗之时却遭遇子线被切断导致跑鱼,心里那个恨呀。可是发生子线切线跑鱼是什么原因呢?我们来听听今天这位笔者的分析吧。

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一是子线的强度不够;二是提竿方式错误。至于子线绑在钩的內侧、外侧,我认为不是子线切线的原因。在子线绑钩用力拉紧时,容易拉伤子线,留下后患。子线用得稍微久一点,慢慢老化,尤其是出现了打结、缠绕之后,强度降低。钓到特别大的鱼时,即使是新子线,太细或者质量太差,难免切线跑鱼。

提竿方式至关紧要。有一次在公园钓大鲫鱼,天气很适宜,鱼情特别活跃,连续拉了7、8条大约350克的白鲫,还4次切断子线跑鱼。切线跑鱼的原因,是过分激动,狠劲提竿,提竿力度大、速度快(回忆过去,这样的情况曾经出现过多次)。

开初怀疑是子线不够粗,就把0.4号子线换成了0.8号、1号。又经历了几次切线跑鱼,终于感悟到是提竿方式的问题。后来,注意了控制提竿的适当的力度,随时暗暗提醒自己:轻点轻点,就没有再出现切线跑鱼的现象了。而且几次用0.4号子线钓起来3斤左右的鲤鱼、草鱼,轻提竿慢遛鱼,稳稳当当。

绑钩子线在钩的外侧,是不是切线跑鱼的原因呢?绝大多数人似乎已经形成了共识:子线在钩的外侧容易切线跑鱼,绑钩子线在钩的内侧才是正确的。我想,子线在钩的外侧与切线跑鱼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还需要认真的研究和确凿的证明。

如前所述,切线跑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够把切线跑鱼的责任完全推给绑钩方式。如果子线切线了,未必不是子线质量的问题,未必不是提竿的问题,子线在钩的外侧就一定会切线还需要有确凿的证据。老经验老办法大多数是很好的,值得尊重。

但是,不能够保证,任何老经验、老传统、老办法都是绝对正确的。不应该墨守成规。为了弄清真相,我做了实验。把一根尼龙线双折,把鱼钩挂在双折处,拉紧子线和双折的尼龙线。看到两个值得思考的现象。

1、子线在钩的内侧时,子线紧贴钩柄

而子线在钩的外侧时,子线在钩柄的后方,远离钩柄。如图所示。

我使用的是4号胴突千又钩,钩柄外倾,拉紧之后子线与钩柄的最大距离是1毫米。如果钩柄不外倾,这个距离还要大。

2、双折尼龙线与钩底的接触点不同

双折尼龙线与钩底的接触点不同(这个接触点是鱼中钩以后的受力点)子线在钩的外侧时,这个接触点更靠近钩尖。这时接触点与钩尖的距离是8毫米。而子线在钩的内侧时,接触点离开钩尖稍微远一点,他们之间的距离是9毫米。这两个现象能够说明什么问题呢?

1、说明子线绑在钩的外侧

拉动子线和双折尼龙线,无论怎样拉,无论向左向右向上向下,子线都是远离钩柄的。既然任何情况下子线都是远离钩柄,也就不容易受到磨损,也就不会切线跑鱼。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拉来拉去之后,钩的内侧的子线会跑到外侧去。由内侧到外侧,当然是要在钩柄边缘磨来磨去。事实胜于雄辩,子线在钩的外侧不容易切断子线;子线在钩的内侧倒是有点嫌疑。

2、说明子线在钩的外侧更容易刺鱼

中鱼之后受力点在前述的接触点。刺鱼时,钩尖是受力点,这个点越靠近中鱼之后的受力点,应该是刺鱼更有力。为了证明这一点,我又做了一个实验。用两颗4号胴突千又钩,绑钩子线分别在钩的内侧和外侧。用一块广柑皮,把两颗钩并排着由下向上轻轻刺入广柑皮。把两根子线同样绕在手指上,稍微用力向上提拉。多次实验发现,两颗钩刺穿广柑皮之后露出钩尖的长度不相同。钩尖露出多的一定是子线在钩的外侧的那颗钩。

通过实验和分析,我明确了子线绑在钩的外侧没有什么不妥。这种绑钩方式不是子线切线跑鱼的原因。要找子线切线的原因,主要着眼点还是要集中在子线质量和提竿方式上。

精准调漂需要考虑的多种因素


浮漂的沉浮反应鱼儿咬钩的讯号,条件是调漂必须达到准确的状态,读漂准提竿才不空竿。调漂的方法涉及到到很多方面,比如制作浮漂的材料、钩线的种类、钓点的水情与天气等,都要一一考虑到。

一、影响调漂的客观因素

不同的材料与不同的制作方法,生产的浮漂都会千差万别,大小粗细、重心与支点以及中心点都会不同。钩线的型号与品牌不同,其硬度强度与承受的阻力都会不同。不同的钓点,水深不同,风力大小不同,水的流速不同也会影响调漂。再就是水温与气压会影响鱼的吃口,吃饵动作的轻重也会不同。加上调漂的习惯不同,浮漂的承重与感应的灵敏度都会不同。

二、调漂准确的标准

想要调漂准确,必须多学习必要的常识,掌握原理之后才能将漂调得准确。浮漂能敏锐地反映讯号的部位就在漂身的三分之一处,也就是从漂尾算起,约三分之一的部位,一般在漂尾的第六目的颜色上。

有一种快速调漂法,就是在没有挂饵之前,先将浮漂的承重调在浮漂身长的三分之一处,再让一钩触底、一钩卧底。试探水深时,可将双钩挂饵投入钓点,此时浮漂下沉,如果浮漂比较粗大,下沉的目数就少;如果为实心浮漂或细管尾尖浮漂,下沉的目数就多。有时浮漂会全部被水淹没,这是因为钓饵还没沉到水底。我们可将浮漂往上撸,直到双钩挂饵时浮漂的尾尖正好露出水面三分之一,才可施钓。钓一会后再进行微调,适当下移或上移,以能否上鱼为标准。

我们在调整浮漂时,必须先了解浮漂的性能,综合客观因素加以调整和修正,才能调到准确的状态。听别人说的调几钓几,都只能是一种参考,因为浮漂的型号不同与其它因素的差异,调漂是不能照搬的,不然调出来的效果只会使重力与浮力不平衡。

三、了解鱼怎样吃饵才能正确读漂

读漂需要钓者拥有较好的视力、丰富的实战经验以及敏捷的反应能力,才能判断浮漂的动作代表什么含义,准确及时地提竿刺鱼。调漂方法的不同,会使浮漂出现的动作不一样。

鱼儿吃饵十分谨慎,常常试探,小口品尝,很少一看到就一口吞下。那么如果鱼儿品尝上钓饵时,因钓饵与浮漂在一条直线上,鱼儿撮动钓饵,浮漂就会有规律地点动。资深钓友会在绑钩时把金色的钩子作为上钩,黑色钩作为下钩,来判断鱼儿吃上钩多还是吃下钩多,并以此作为调深调浅的根据。

鱼儿吸入钩饵,感觉到饵中有异样,会由于本能而将饵吐出。钓者的提竿时机就要非常的准确,要在鱼儿吸饵入嘴较深、刚刚发觉不对、要吐出之前时立即提竿刺鱼,才能稳保上鱼。提竿早一秒,饵还吸入不深;提竿迟一秒,饵已被吐出。所以要想提竿时机准确,读漂一定要准确。

视力好反应敏捷、临场经验丰富的钓者能操作自如,鱼儿试饵时,浮漂会有明显的感应,稍微上升,或者轻向下点,或者轻晃,然后复原。这时钓者要努力盯漂,集中注意力静候下一个漂讯。当再次看到浮漂尾尖下沉或上浮半目到二目,就算动作轻微,也要迅速抖腕提竿,确保无误。但有时也会失误,比如钓饵较硬,钩子没有拴牢等,有时只是鱼身碰着了鱼线,提竿只钩到了鳞片。

四、随天气变化而调漂

浮漂讯号会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变化,但不管怎样变化,有漂讯毕竟就有上鱼的希望,只要我们能随天气的变化适当调整即可。

当我们看到浮漂漂尾快速下顿或上浮,提竿却无鱼时,可能是提竿的时机不对,也可能是小杂鱼在闹钩。办法是,等浮漂上浮或下顿的次数反复几次后,再选择比较明显的动作提竿。

当我们发现水体缺氧,鱼儿活动受限、懒得觅食时,我们需要将浮漂上移或下移,让钓饵找准水层,以避免浮漂有讯号但提竿却无鱼的现象。假如移动了浮漂的位置还不能上鱼,不妨再加一点铅皮,让浮漂在不挂饵的状态下调到第三目上,从第三目开始试验,不行就调到第四目,这种方式称为超载法。这样做的原因是,水体溶氧不足,鱼儿就饵动作很小,往往品尝钓饵很久之后才会吸食,浮漂下顿、上浮的动作很细碎,如果耐不住性子频频提竿,当然不会中鱼。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钓饵入水后会慢慢化散,浮漂就会慢慢上升。这种上升的动作是与咬钩讯号完全不同的,稍加留意就能区别出来。

[春季探钓] 扁草战导致草鱼闹窝


天气:多云转阴

钓场:江河

饵料:扁草战+药膳诱+甘黍诱

鱼种:草鱼 鲫鱼 其他鱼

钓法:台钓

竿长:4.5米

线组:1.2+0.8

钩型:新关东0.1

上周末早上6点起床,带上我那沉甸甸的江湖猎人饵料,心理感觉很充实,怀揣着爆护的梦想,一路狂奔赶往钓点。路途虽遥远但我并未感觉疲惫,因为对于钓鱼人来说,能钓鱼就是最快乐的事。听朋友说江湖猎人的饵料很好用,而且用过的都说好,今天我也来试用一下,希望能给我带来好的收获。

出门之前习惯性先打开好钓鱼看看天气,今天天气评分不是很高,但是气压还不错。相对前几天今天有点降温,但是幅度不是太大,想必对钓鱼的影响也不会太明显吧。

路途几乎全程高速,所以也没办法拍张照片,只是启程前一张导航截图,钓个鱼要跑47.7公里,估计也只有钓鱼人才有这心劲了。我家附近本来15公里以内是有一处不错的钓点的,但是自从天气回暖后,电工网工轮番扫荡,已经给彻底糟蹋了,也是没办法才跑这么远。

到了钓点,附件没有看到有钓友,看来我来的还是满早的,也可能是这里太偏僻,别人还没赶到。水面被清晨的一缕阳光照射的金灿灿的,微风拂面暖洋洋的,水面荡起层层叠叠的波纹,在阳光的折射下非常的美丽。

这条河里面鱼的种类很多,饵料我没有单开,选择几种江湖猎人的饵料搭配使用,希望能兼顾多吸引几个品种的鱼来觅食。搭配上是扁草战一份+药膳诱一份+甘黍诱两份,由于气温不是太高,我少加了一点拉丝粉,水比1比0.9,主要还是想开出拉饵作钓。

选位上面的思路:这条河我也算比较熟悉,普遍水比较浅,我便找了一块水相对较深的地点。正常的话春天应该钓浅水,但是这里例外,因为整条河水都不是太深,有个别相对较深的地方,应该是藏鱼的地方。

竿线搭配思路:这里水很浅,所以短竿也能钓的很远,我便选择了4.5米的竿子,这样钓一场下来不会太累。线我选用了1.2的大线和0.8的子线,鱼钩选用无刺的0.1号新关东,无刺的钩对鱼伤害相对小一些,很多鱼都是要放流的,所以我首选了无刺钩。

漂的选择:目前鱼口还是比较轻,加上浅水鱼相对谨慎,所以不宜选择吃铅大的漂,大漂或者漂的材质反应较顿的都不是太合适。这时尽量使用相对灵敏的芦苇或者纳米漂,我今天选用的是一支吃铅1.2的纳米浮漂。

有的钓友喜欢大铅大漂,因为铅大了相对好抛,但是凡事都是有利有弊的,大漂钓口轻显然不是太合适。冬天我发表了一篇帖子,里面我介绍了我使用5.4米的竿子吃铅1.0的漂,有的钓友就评论说,他是抛不出去。其实这个很简单,除了熟能生巧外,使用相对硬一点的竿子就好抛一些,比如28调的比37调的就好抛多了。

第一条就是黄金鲫开场,饵料不错?

扁草战的功劳,一尾小草

走吧

饵料的状态很好,拉出来效果也不错,抽饵几杆就有口了,第一尾就是一条金色的鲫鱼,随后就是上了几条草鱼,当然草鱼苗随钓随放,防止弄伤了它。

鲫草飞

这条鳞片掉了很多,应该是被钓友钓上来又放过,希望大家放流时还是要科学放流。

这饵料太好了,草鱼都闹窝了,这是梦寐以求还是避之不及呀。我依然是小心翼翼的一条一条的放流,都不记得自己放流了多少条,只记得最大的一条差不多3两重。当时也很是奇怪,你们这些小草子,你们妈妈怎么不来呢!

有的时候鸭子还来捣乱

为数不多的鲫鱼

走你

前一天带娃在公园拍的

好多草鱼,各种放流姿势,这次钓鱼放流放过瘾了,呵呵。当然每个都很小心,也希望钩伤不会对它们造成伤害。

钓点垃圾

不是自己的也带走,这是大爱

最后,留了几条大一点的鲫鱼,还带走了附近的垃圾,以前我一直坚持带走自己的垃圾,后来我看到平台有的钓友,走的时候会把附近的垃圾都带走,我当时触动很深,这才是大爱!我也效仿,还水边一片春色。

总结一下:首先,想有好的鱼获,饵料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饵料,这是前提。其次,根据水域和气候,选择合适的线组搭配,现季节以小钩细线为主。

浅析大鱼脱钩跑鱼的六个因素


每次明明看到浮漂有动静,但是一提竿,钩上去没有鱼,这是出了什么问题呢?一方面是钓友们提竿过早或过晚,导致鱼儿脱钩跑钓;一方面是因钓具、饵料引发的问题,这一点我们需要在脱钩后加以分析才能得知。下面笔者给大家来浅析下大鱼脱钩跑鱼的六个因素,希望能对各位钓友能够有帮助。

一、鱼钩问题

鱼钩太大,对于鱼来说,就不能够将鱼钩全部吞入口中,顶多咬住一部分,这样一来,鱼钩根本就挂不住鱼嘴,到时候稍一用力提竿,鱼钩就从鱼口之中脱落。鱼钩太小,也不行。

小钩是能刺入鱼嘴,但是鱼钩太小,刺得不够深,不够牢,同样是避免不了脱钩的结果。鱼钩不锋利,那就更不用说了,连刺入鱼嘴都别想了。

二、鱼线问题

鱼线有折皱,会导致鱼咬钩的信号不能够及时的传递出来,影响到提竿不及时,刺鱼困难。

采用的风线太长了,当你提竿的时候,力气经过漫长的传递,到鱼钩处已经减少的差不多了,很难再将鱼钩刺入鱼嘴。

鱼线质量不行。现在的东西质量真的是参差不齐,鱼线质量不过关,往往在遇到大体型的鱼时,发生断裂,让辛辛苦苦的成果逃之夭夭。

三、坠的问题

坠太重或者太轻都不利于中鱼。

坠太重,会导致鱼咬钩时线反应过于迟缓,错过最佳的提竿时机。坠太轻,稍有风吹草动,就产生信号,多假信号,提空竿或者是早提竿。

四、浮漂问题

浮漂浮力太小,导致鱼讯反应迟缓,错过最佳的提竿时机,浮漂浮力过大,容易发生倒漂,浮漂无法直立在水面,对判断鱼讯产生阻碍。

五、鱼饵问题

饵料没有挂好,没能够挂在正确的位置,鱼在吃饵的时候不能讲鱼钩出入口中,导致无法中鱼。

鱼饵太大,鱼无法吞食,只能够咬住饵料的一部分,传递虚假的鱼讯,提竿不中鱼。饵料做的太过厚实,钩尖无法外露,在鱼吃食的时候,不能够牢固的刺入鱼的口中。容易造成脱钩现象。

六、提竿时机

提竿时机的把握,是分辨一个钓手是否合格的重要因素之一,提竿晚了。

早了都不会有好的结果。提竿时用力过猛,很容易将鱼嘴挂破或者是将整个鱼嘴拉下来,造成跑鱼,而且还会影响到后续的垂钓效率。提竿太轻,鱼钩无法牢固的刺入鱼嘴,鱼稍一扭动,就可能脱钩逃跑。提竿时,用力垂直向上提,这样才能让鱼钩刺入鱼的上颚,一旦刺中,鱼就很难逃脱。如果用力方向产生误差,容易刺偏,只能够挂住一点点,在上提的过程中很容易让鱼逃脱。

其实,导致你鱼脱钩的因素有很多,只有仔细的分析自己是在哪一块出现了问题,才能够有针对性的解决这一鱼儿脱钩逃跑的问题。

浅析脱钩跑鱼的九个因素及应对技巧


造成脱钩跑鱼的因素很多,经过大家一个星期对脱钩跑鱼的分享,我在这里把大家的一些心得整理出来,尽量使大家不望鱼兴叹!

一、竿子的软硬程度

都知道硬竿上鱼快,但是硬竿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起竿的瞬间力作用在了鱼线上,直接受伤的就是子线,如果鱼体个头偏大,使用的又是小钩细线组得话,结果就是断线或者脱钩的可能性加大。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在上鱼频率不是极高的情况下,尽可能的选择中硬调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三七偏二八调性的鱼竿,在很大程度上能缓解频繁切线跑鱼这一情况。

二、线组的搭配

首先我们每一次出钓得有一个目标鱼,然后才能合理的搭配线组,线组过粗造成鱼警觉性增加,粗硬的子线还会影响饵料向鱼嘴的移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挡口,这时的鱼讯就会减弱,不能正确的抓住扬竿机会;线组过细强度降低,切线跑鱼总是在所难免。

那么多大的线组搭配是合理的呢?通常情况下应以目标鱼体重作为参考值,子线选择拉力值的2/3为标准比较合理,主线大于子线两个线号。

三、鱼钩的选择

钩子过大会直接导致鱼吃钩困难从而出现假信号,扬竿多数为空竿,即使中鱼也很少有正口,因为没挂牢而跑鱼;反观钩子过小虽没有过大吃钩困难的弊端,但是小钩钩苗短,钩门窄,同样会导致因为强度不足而跑鱼。

很多钓友认为跑鱼的另外一个因素是因为钩子没有倒刺导致的,其实不然,中鱼后因为竿子韧性的问题鱼钩始终是向上的,有无倒刺跟跑鱼没有直接的关系。

四、绑钩需注意

绑钩的正确与否其实也是造成跑鱼不可忽略的一个因素,绑钩不牢、子线严重弯曲、绑钩方向不正确从而出现刺鱼不牢、脱钩、切线等问题。

正确的绑钩应在钩柄缠绕6-8圈,子线出线在钩柄内侧,也就是钩门内。

五、饵料味型和状态

1、味型不对,鱼吃钩就会反复试探,表现得很迟疑,即使吃钩也很勉强,漂相反反复复,没有明显的目标鱼动作,扬竿多数不中鱼,即使中鱼也可能因为吃饵不深跑鱼。

2、状态不对,饵料状态要求是松、散、软、轻,硬度如耳垂适宜,饵料雾化不好,过硬都会直接影响鱼吃饵的状态。

六、钓组过灵

钓组过灵容易产生假信号,例如鱼在试探饵料的时候,鱼游过旁边或者是小鱼撞线都会使浮漂产生假信号,抑或是鱼在饵旁边吸食鱼饵时,这时候扬竿也多数不会中鱼,要么是饵料没有完全吃进嘴里面,刺鱼太浅导致跑鱼;

七、扬竿太猛

顿口,黑漂,然后刷一声线上了身后的树上,这种情况即使你没发生过,但一定见过,漂相再好也别太激动,提竿的时候温柔点,钩本来就很锋利的,手腕一抖其实就已经扎的很牢了,用太大的力,它会很疼,挣扎的力很大,自然是控不住的,你给鱼的刺激越小,相互的它给你的刺激越小,钓大鱼,第一波冲劲最重要,只要你的技术和装备合格,只要第一波冲劲抗住了,基本就跑不了,所以,提竿轻点,温柔点,给它刺激小点。

八、遛鱼太急

无疑的,中鱼后的遛鱼是整个钓鱼过程中最享受的时刻,要想遗憾不在遛鱼过程中发生,控鱼是关键,遛鱼重在遛,我们只需要控制鱼竿的方向,借助竿子的腰力即可,切忌生拉硬拽。

九、抄鱼入户

抄鱼跑鱼的情况也不少见,抄网太小、一抄不中另一个鱼钩挂住抄网使鱼受到刺激猛然发力也容易跑掉;新手多是抄尾把鱼抄掉的。

鱼终于上岸了,钩子也取了,乐极生悲总有可能在这个时候发生,所以抓鱼千万别抓鱼身,只要鱼一扭,可能就前功尽弃了,抓鱼入户一定要扣鱼鳃,或者用毛巾包住,入户时鱼头先进,这样防止鱼入水后跳出鱼护。

本文主要的目的是要引起大家对脱钩跑鱼这一问题的重视,同时相互探讨一起交流学习,因水平有限某些观点可能有一定的局限性,希望广大钓友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和看法,我们期待你的参与。

钓鱼人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钓鱼总是会遇到跑鱼情况?4招解决


钓鱼人真不容易啊,起早贪黑辛辛苦苦才钓了那么几条鱼,却跑了,心里实在不是滋味。为此,小编决定给各位钓友安利一些防止跑鱼的小技巧,希望对大家会有帮助哈!

一、钓具方面

正常情况下钓多大的鱼,用多大的线组。钓大鱼应选用中性的钓竿,人常说,软竿控鱼慢,硬竿易切线,偏软的鱼竿弹性好,通过鱼竿的弹力可以有效减少跑鱼,当然也有缺点就是回鱼比较慢,慢总比跑了好吧。浮漂也有讲究,用大浮漂钓小鱼,浮漂显示的动作会很微弱,不利于判断,抓不到口。用小浮漂钓大鱼我们的铅坠就会很轻,大鱼在水底游动都有可能引起浮漂的动作,同样还是抓不到口。

二、扬竿方面

当浮漂出现有力漂相,我们应迅速扬竿,而不是用力双手抬竿。平常讲到抖腕扬竿,实际上抖腕就是先使钓针刺透鱼嘴,然后扬竿遛鱼。抖腕也要讲究力度,太大太小都不合适,力度太大可能将鱼嘴拉豁。如果太轻,就只是挂住鱼的嘴边,容易跑鱼。还有如果扬竿力度太大,鱼的疼痛感就会更加强烈,导致鱼就会拼命挣扎,也游可能造成跑鱼。

三、饵料方面

很多钓鱼新手不太会开饵,或者说比较松散的饵料抛不出去,经常会将饵料开的很硬,饵团也比较大。如果饵料太大鱼吸不到嘴里去,但是浮漂有动作,提竿基本都是空竿。或者饵料太硬,我们扬竿的时候钓钩不能很好的从饵料中抽出,经常只是挂住了鱼的嘴边,在遛鱼中跑鱼。我们在用玉米、谷粒垂钓的时候挂饵都要露出钩尖也是这个原因。

四、精确调漂

很多钓友习惯将在其他水域调好的浮漂放在任何水域使用,比如今天钓的水库,第二天钓河沟,还是昨天的线组和浮漂,饵料也没换,以为不需要重新调漂直接可以使用。其实不同水域的深度和水质密度都不同,浮漂受到的浮力跟水的密度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要养成每次钓鱼前都调漂的习惯,来保持浮漂的灵敏度。甚至同一个水域不同深度垂钓也要重新调漂,因为水线也是有重量的,水线长短不同对浮漂整体的浮力都有影响。

野钓防小鱼闹窝的跑铅钓组介绍


野钓的钓友都有这样的经验,野钓白天小杂鱼闹窝是最让人头疼一件事,常常是钓饵未能到底,便被浮层中的小杂鱼所截杀,基本上很难钓到目标鱼,本身就奔小杂鱼去的除外,这个时候就需要采用跑铅钓法,而晚上野钓的话,小鱼不多了,又需要切换到台钓方式,针对这个问题,个人做了个相对比较容易切换的钓组,和大家交流一下:

钓组示意图:

如果要切换到台钓方式的话,只需要从别针上取上铅皮座子,更换为铅皮座+带胶圈的子线就可以了。大家是不是觉得切换非常简单啊,完全不需要更换主线,水深的调整也很小。

台钓的调漂,大家都很熟悉,我就不献丑了,我还是讲讲个人跑铅的调漂方法吧。请大家注意:在下面的分析中,线的重力、水中的摩擦力以及鱼饵在水底的摩擦力我都忽略了,如果要精确分析,需要把这些因素也考虑进去。

我使用的跑铅直径在1cm,应该非常重了,2m的水深,鱼饵到底的时间不到2秒。

我在跑铅钓法中的浮漂调漂方法是带上上铅坠,半水调9目,钓4目,这样,根据上面的力学模型,跑铅下面的太空豆(或八字环)受到拉力大小为5目大小的浮漂浮力。当鱼拉动八字环的时候,只需要大于5目的力就可以拉动,个人觉得灵敏度可以接受。

跑铅钓组中,八字环下的子线长度尽量短,因为鱼吃饵后,游动的方向决定了浮漂反应的速度,如果鱼向跑铅方向游动,只会导致子线弯曲,而这个力由于八字环和跑铅的阻力作用,不会传递到浮漂的,只有鱼游动到离跑铅的距离超过子线长度的时候,才会带动八字环离开跑铅,进而调动浮漂下沉,因此,子线长度越短,浮漂延迟时间也越短,钓组越灵敏,我的长子线长度一般在6cm左右。

在跑铅钓法中,抛杆后,浮漂快到位时,要求把主线回拉一下,避免主线处于绷直状态,如果处于绷直状态,相当于杆尖有力作用于八字环,这样,鱼要拉动鱼饵需要的力就是5目,在加上杆尖的拉力,这样钓组的灵敏度就会下降。

按我这样的钓组和调漂方式,浮漂的信号是浮漂下沉,只有在跑铅被上太空豆挡住后,才有顶漂的可能性。我跑铅的上下太空豆之间的距离通常超过4cm,所以我看到的浮漂信号基本是下沉,只有少数几次,由于和别人聊天,没有看到下沉动作,直接看到顶漂了。

有些钓友采用的跑铅钓法,是没有上铅坠的,个人认为这种钓法钓大鱼尚可,但是对于鲫鱼这种谨慎的鱼就不是太好,因为,浮漂没有上铅坠的重力作用,浮漂的浮力全部作用于跑铅上的八字环上,这样,鱼要拉动八字环的力就几乎是整个浮漂的浮力,这对于吃口轻的鱼或鲫鱼而言,需要的力显然太大了,灵敏度就很低。

当然大家也许会觉得钓2目会更灵敏,因为黑漂的话,两目需要的时间更短些,这只是人的主观感觉而已,对于鱼而言,鱼拉动浮漂需要的力会更大些。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会导致跑鱼闹窝的几种因素》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钓鱼打窝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