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抄鱼技巧。
在钓鱼人的钓鱼过程中,难免会因为不正确的溜鱼技巧,从而发生切子线、切大线、切漂乃至于断竿的情况,最坏的结果就是脱钩跑鱼了。
跑了一条大鱼,心情很长时间难以平复。并想着如果换成硬竿、粗一些的线、大一点的钩就不会脱钩跑鱼了。可是如果换成粗钩大线却不一定能中鱼,并羡慕那些高手钓鱼人软竿细线搏大鱼!那么,正确的溜鱼方式到底是什么?
一、正确的遛鱼方式wwW.DiaOYU007.COM
钓鱼是个系统工程。想要中鱼,使用遛鱼技巧前期就得有对策。咱们先从抛竿开始,大部分钓鱼人都知道钓鱼时一般都抛8分竿,为得就是抬竿刺鱼时为立竿留有余地,避免刺鱼的一瞬间造成拔河。
鱼体不大但中钩后的疼痛及受惊挣扎,鱼会发出本体2-3倍的冲击力。正确的遛鱼技巧刺鱼时需要掌握好力度。这个力度是根据钓竿、线组和对象鱼来决定。钓鲫鱼时因为线组比较细抬竿力度要轻,竿体起立的角度小避免大力导致子线直接断开,或者大线直接断开。
有时因为鱼体小,抬竿力度太大,经常有钓鱼人会直接把鱼唇给勾下来。钓鲤鱼和大体型鱼时,抬竿的力度略大于钓鲫鱼,以鱼钩刺穿鱼唇为好,避免鱼突然的大力挣扎把窝点内的鱼惊跑。
二、抬竿的角度
遛鱼技巧之抬竿的角度。这个需要大家平时多注意、练习,其实从组装架杆开始架杆的角度和竿尖的入水夹角,就决定了抬竿时的角度及所需力度。
三、几个小窍门
交给大家一个小窍门当大家钓鲫鱼用软竿细线时,如果力度不好掌握怕抬竿角度力度过大时可以把竿尖多压一些入水,用水的阻力来缓解过多的提竿力度。
提竿刺鱼后就是遛鱼了。刺鱼后整个钓组竿体就会随着鱼体的大小弯曲,钓手要根据钓竿弯曲的程度及手竿来判别鱼体的大小,此时钓手的胳膊向前伸直角度不超过架杆平行头部20度,然后利用竿体和钓组的弹性把鱼往上抬,这时水下的鱼体会因为被刺痛而左右。
前后冲刺,发力,钓手可根据鱼体发力时所转向的方向通过钓竿的弹性,往相反的方向反带一下把鱼带回自己的方向。
这时手臂向上抬鱼体会被拉出水面,此时向上的力度可以停止,保持这个姿势胳膊往回拉其实这个过程简单的说就是刺鱼后用鱼竿吊住鱼往回拉。
大家在回鱼、抄鱼的时候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竿体往回拉时的角度,一般的钓竿设计最大弯曲角度是不超过45度。
当钓鱼人垂钓大鱼时前期因先把失手绳挂上,因为一天也不会见几个吃口。有时难免会分心手没有扶住钓竿,突然看见浮漂黑漂一激动便会突然发大力抬竿刺鱼,不使用正确的遛鱼技提竿力度太大,直接切钩跑鱼。
这是因为鱼突然被大力刺痛,发出强大的爆发力加上钓手的提竿力度直接导致的。
有时刺鱼后第一时间立不起竿,鱼向外大力快速游动钓手马上两只手一起上一只手紧握钓竿另一只手用手背搭在竿体大把中间的位置,用竿体和线组的弹性把鱼第一时间控制住,并把握时机马上站起来借助身高的优势把鱼拉高出水体。
鱼体太大,钓鱼人应看紧时机适时的向后退,可利用前后走动来控制鱼必要时可以放失手绳,缓解鱼体的冲击几个回合待鱼疲劳后在抄鱼。
钓鱼是个休闲娱乐活动,不管黑坑还是野钓钓鱼人就是喜欢看见黑漂,顿口和遛鱼的过程,但难免会留有遗憾,所以才要使用正确的遛鱼技巧,同时保持好心态就好!
相关知识
浅谈鱼吃钩的方式及鱼脱钩的原因
鱼吃钩跟人吃饭可不一样,人长的有高有矮在人眼中算差距大了,而鱼类千种百种,差别更是大了。每一种鱼因为自己的习性,大小等都会有不同,甚至在水域,季节等方面都会有所不同。掌握了大多数鱼类吃钩的方式,对于中鱼以后的操作,就提供了更多的保障,也就是为什么老手脱钩的情况比新手少。
鱼吃钩的方式
首先是鱼种不同的区别最大。底层鱼里面,鲤鱼的吃食方式比较特别有标志,因为比较谨慎,都是先稍碰一点,没有问题之后才会大口吃食。所以在鱼漂的反应就是,先轻晃几下,然后隔一小会,再大幅的下沉。而同样是底层鱼,鲫鱼就因为吃食时,动作是伏头翘尾的姿势,所以在吃食以后,头会有一个上扬的过程。在漂相上就是先晃动,下沉,最后有一个上浮。
根据漂相的不同,可以对钓到的鱼种有一个判断,对于下一步提竿都是一个警示作用。 就比如罗非鱼,因为它吃食的时候不会松口,漂相一般呈上下剧烈抖动的情况。所以在根据漂相进行判断之后,可以尝试在鱼漂上升倾斜或者斜沉的时候提竿最好,可以有极大的几率避免脱钩。
鱼类之间的不同,需要有一个认识的过程,而季节方面则属于一个可以快速学习的过程了。在春天的时候鱼类因为才恢复状态,所以游动速度并不快,也比较谨慎。所以吃食往往都是小口,吃的比较轻,特点就是不够明显。这个需要钓手自己判断,提竿要及时,也要有度,不能风吹草动就提竿。
夏秋季节,鱼类经历充沛,摄食比较主动,所以鱼漂的活动也激烈。而冬季的鱼和春天比较类似,都是吃食比较缓,所以鱼漂稍有抖动,即可尝试提竿。
除此之外,钓位的环境情况,水域的水质,地形都是需要考虑的。水的深浅会干扰到鱼漂的信息传递,深水区需要提竿吃一点,浅水区往往要提竿快一点。而且肥水区的鱼吃食慢,漂相也比较缓,提竿也要慢点。与之相对的,瘦水当中漂相快而高,提早提竿为好。静水当中就是漂升即提竿,流水当中漂沉即提竿,主要还是一个熟练程度的锻炼。
鱼脱钩的原因
分清漂相,知道了水下的鱼种,就下来扬竿也好,溜鱼也好,都是一个技术活,很多新手就在这个过程中让鱼脱钩了。不得不说还是很可惜的一件事,可是脱钩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个难道都是技术不行吗?
当然不会只是技术的原因,钓具也是重要原因。再说一遍老生常谈的问题,就是要根据目标鱼选择钓组,线组,大钩钓大鱼,小钩钓小鱼。虽然有些钓法比较的偏,搭配也比较古怪,但是大多数情况下,细线就是钓小鱼,粗线对大鱼。轻竿要学会使用弹性,硬竿就是使劲操。
溜鱼中脱钩和起竿不准,是脱钩的主要情况,尤其是对于一些大鱼来说,不把鱼溜到筋疲力尽就不要贸然的起竿抄鱼。起竿重在眼力,初学者不懂送漂,拖漂,试探咬饵等情况,盲目的使劲或者提竿,反而白白浪费了中鱼的好时机。
总的来说看鱼漂是一个技能,不是说鱼漂动了,鱼咬到鱼钩,这鱼就肯定要入网了。鱼漂上上浮,还是下次,是晃动,还是先晃动后停止,每一种情况标志着不同的操作。大鱼小鱼从鱼漂的活动,就能够看个差不多,如果不够细心,脱钩,断线等都不稀奇。
小药的正确打开方式,你对了嘛
有些钓友曾留言说:从不用小药,主要是害怕用错了死窝。其实,小药没有那么神也没那么可怕,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使用正规的小药,不但对水质影响小,而且真的能改善鱼口。如果想钓的多一些,那么就来看看小药怎么用才对。
一、使用时机
如果垂钓过程中鱼口不错,那么就不要用小药,因为很可能适得其反。小药主要是在诱不到鱼、鱼不开口的情况下才是用的,并且要选择合适的小药有针对性的使用,比如饵料味型不好时,使用调味型小药进行调节;而鱼开口欲望不高时,要使用神经型小药进行刺激。
二、灵活使用
相信有许多钓友遇到这种情况,使用了小药前期抢鱼很有优势,但是钓了半天之后鱼口就停了。这主要是因为饵料、小药用的太多,鱼有了警觉性。这时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加重小药,加大刺激力度。或者用第二种,停用小药改用天然谷物饵料,降低鱼的警惕性。具体用那种,要视情况而定。
三、慎用小药
有些情况用小药,要格外注意用法和用量,最明显的就是驱鱼小药。针对小鱼闹窝的情况,很多公司推出了自己的驱鱼小药。这些公司都强调了一点,就是由少至多逐步增加用量,没有小鱼后马上停止添加。一旦用量超标,会连目标鱼都赶走,导致无鱼可钓。
四、随机应变
有的时候窝里有鱼但是不咬钩,基本就是钓饵出了问题,如果之前用了小药,那么现在就别用了,反之亦然,通过添加或去掉小药来改变饵料的味道,让鱼放心咬钩。此外,如果窝里鱼都跑了,就要考虑是否是小药加的过量,及时进行调整。必要的时候换钓位,并严格控制小药用量避免再次死窝。
新手必学的遛鱼方法分享
1、关于台钓的抬杆方法,先推,后上举。好处很多:主要的一点是尽力保持鱼头向上,大家可以想象,向上的鱼头对鱼来说无处发力,怎么发呢,冲么,那就出水了,所以此时的鱼的100%的体力耗费在想把身体调整成想往下了。此时它是无法对你造成危险的,前提是你高举的手臂和钓竿让它头无法向别处,只能向上!
总结:主要优点,鱼头向上,无法发力造成威胁。适用情况,从一开始控鱼成功,钓者的力量和钓竿的钓性可以作到。
2、竞技钓的抬杆:第一步是寸劲,小臂配合手腕的爆发力,感到中鱼(称鱼)后顺势高举手臂,基本同台钓。优点:寸劲,配合钓竿的钓性(较硬),甚至在梢子方面有加重的设计,对鱼来讲是这样,无意于用小锤子在鱼的头部造成冲击(类似脑震荡),瞬间鱼失去了意识。这样说的可能悬乎,但大家可以注意观察,高手起鱼快,甚至感觉人家的鱼没劲,听话,到了鱼户里才欢实点。就是说,在中鱼的瞬间让鱼失去了反抗的机会!
总结:主要优点,中鱼瞬间让鱼(脑震荡)失去意识,起鱼快。
3、玩杆坑的朋友可能会发现,高手连杆的机会很多,其实和他们溜鱼有很大关系。鲫鱼喜欢成群,而鲤鱼,尤其是养殖的鲤鱼更是3个一群,两个一伙。正确的溜鱼要注意的是不能惊扰窝子,一般起竿后要尽快让鱼离开窝子,道理是这样,但是要求钓手提杆最初不能让鱼触地,窜动,不能出水。要求提出来了,我们怎么做呢:寸劲,中鱼,高举手臂,感觉鱼要出水,倒竿子(注意保持力量),鱼还在水的中层,但已经到了一半的距离,好,从新直立竿子,左手已经抄子入水了,抄鱼要稳准恨。作到干练,快速。
总结:要想确保把窝子里的鱼全钓上来,溜鱼也很关键。此条说的倒竿适用黑坑,不妨碍别人的情况!
4、上大鱼,曾经很多朋友都介绍了如何溜鱼,这里不多说。只说对于新手的好办法:中鱼瞬间,你称出了是条大鱼,而且幸运的是你的竿子立起了,还没拔河,此时你最快需要做的是保持钓竿的底把接近地面或水面,竿子的底把保持在90度,垂直于地面,你要看的是底把是否垂直,要做的是保持底把垂直,直到听不到鱼要线的翁翁声,而且鱼不在水的底层了,你可以试试高手给你的溜鱼方法了。也可以有时间看看水面的动静了!
总结:大鱼,立竿子,迅速插向地面,并始终保持底把垂直地面,双手持竿子。利用钓竿自己的弹性溜鱼,完全可以。
最重要,最重要的一点:一直到鱼溜翻,而且它自己浮上水面,不是你把它生生提上水面的,千万注意,一定是鱼自己浮上的水面,自己翻了,而且你在充分保证钓组安全的力量下扯动它,它随着你,并不挣扎,反复,朋友们,记住,是反复扯它,它怎么痛都没力气翻身,才是你下抄子的时候。太大的鱼没法进抄子,我采用的办法是,把抄子头差下,双手一拉,抄子头就变长圆的了,抄鱼的人绕到鱼的身后(背朝水),双手捧起,从鱼的中段下手,因为鱼已经没力气,这样对抄鱼的人安全(不容易被钩到)。注意,关键的一点还在于抄到鱼后的上岸,一定走的远一点,别留后患,大家可以想象,放到岸边的鱼,如果挣扎。。。。。
总结:杆把插地,双手持竿,底把垂直于地面,利用钓竿弹性溜鱼。太大的鱼溜的关键是:火候在于是鱼自己体力不支上到水的上面,鱼自己体力不支翻白,在您反复扯动,或弹动钓线下已经没力气垂死挣扎的时候,您可以考虑抄鱼了,但抄了鱼一定离水边尽可能远,再摘钩子。
钓友分享几个遛鱼的技巧
鲤鱼作为非常常见的一种鱼类,深受不少钓友的喜爱,如果能够将它们成功钓上岸,可以说是件特别有成就感的事儿。但是很多钓友都会在垂钓鲤鱼的时候空手而归,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钓友们遛鱼失误造成的,所以接下来就跟钓友们分享几个遛鱼方面的技巧,希望能够帮助钓友们满载而归!
技巧一:遛鱼要沉稳
在垂钓的时候,不少钓友经过长时间的等待,都已经没有耐心了,所以,当看到浮漂出现漂相的时候,就会用力的提竿,想快速的将大鱼提上岸,那么这时候,就很有可能会出现断线跑鱼的现象。因此,当钓友们发现大鱼咬钩之后,一定要沉住气,千万不可操之过急,要充分利用鱼竿的弹力跟鱼线的韧性进行遛鱼,等到鱼儿精疲力竭之后,才可以将鱼儿提上岸。
技巧二:掌握提竿力度
一般来说,当浮漂出现漂相的时候,应该立即提竿,但这个时候,提竿是不能用双手的,需要利用手腕的力量进行抖竿,目的是为了使鱼儿刺的更深。抖竿的力度一定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
在钓场垂钓,经常会出现钓友提竿,将鱼嘴刺破的情况,这都是由于提竿太过用力而导致的。另外,提竿的力度过大,也会增加鱼儿的疼痛感,使鱼儿的挣扎力度更大,从而造成跑鱼的现象。
技巧三:钓组要合适
垂钓大鱼,需要钓友们使用直径大的线组,垂钓小鱼要使用直径小的线组;垂钓大鱼要采用偏硬或者是中性的鱼竿,垂钓小鱼要采用偏软、偏细的鱼竿;垂钓大鱼要使用较大的浮漂,垂钓小鱼要使用较小的浮漂。因为如果使用大浮漂钓小鱼,会导致漂相十分微弱,从而无法正确的判断提竿时机;而使用小漂钓大鱼,则会出现较多的虚假信号。
技巧四:调整饵料状态
不少钓鱼新手在垂钓的时候,并不在意饵料的状态,常常将钓饵开制的特别黏也特别硬,饵团的比重也会比较大,这样一来,是非常不利于鱼儿将饵料吸入口中的,而且在提竿的时候,也很容易将钩饵从鱼儿的嘴中拉出,因此饵料的状态钓友们一定要调整好。
正确使用诱饵是上鱼的关键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在钓鱼方面我认为上鱼才是硬道理。你的钓具再好,技术再高,不上鱼就没有“道理”。所以说如何上鱼是每个钓友都在着重研究和思考的问题。经过长期实践我认为,要想提高上鱼率,首先要正确使用诱饵。
一、准确打窝:
以前,我钓鱼喜欢大把抛洒诱饵,可诱饵分散面大,上鱼效果不好。后来有的钓友告诉我可以利用打窝器往钓点撒诱饵,这样既节省诱饵上鱼又快。后来经过试验,我发现效果还真不错。我的个人做法是:进入钓点支好支架后,抛竿试漂的同时,依据漂落水的位置瞄准前方某一个目标,如小树、石块等,牢记位置。然后对准目标用打窝器准确打在浮漂的位置旁。用一次可打1~2小罐,大约1小时左右开始上鱼。
2011年8月21日天气多云,气温24℃,南风。早6时我陪同钓友老白骑电动车到九里涧水库垂钓,在西岸,我使用4.5米手竿,2号主线,1.2号子线,4号钓钩。我使用蚯蚓钓饵,用打窝器打窝,老白用手抛诱饵打窝。我这边很快就上了十几条鲫鱼,他那边一直没什么动静,他问我怎么回事。我说:“你抛的诱饵面积大又分散,鱼没有聚到你的钓点上,所以上鱼慢。”由此可见准确打窝的重要性。
二、及时续窝:
有的钓友有疑问:我明明打了窝,怎么后来不上鱼了?我的体会是:打窝钓鱼后要及时续窝。因为打窝器本身就很小,每小罐也就可容50克小米左右。若是鱼群众多,很快就能吃完。因此要根据上鱼的数量及时续窝,始终保持窝中有料能聚住鱼。这个道理是辩证的,诱不来就钓不到。搞经济工作讲究大投入大产出,钓鱼也一样,你不舍得投诱饵诱鱼,偌大之水面单凭你那小小的钓饵也很难提高上鱼率。
2012年9月1日晴,气温28~32℃,东南风2~3级。早5:40我骑电动车到唐王河公园垂钓,这是一个人工修建的公园。风景秀丽,水草从生,饵料丰富,水从上游西苇水库流入带来许多野生鱼类。我坐南岸使用4.5米手竿,2号主线,1.5号子线,4号钓钩。使用蚯蚓钓饵,先用中药米打窝2小罐。1小时后上了几条小鲫鱼,后来就没动静了。我于9时续打了1罐中药米,不一会浮漂被拉沉,我以为是小鱼闹窝,谁知轻轻一提杆,竿便被拉成了大弓。我怕鱼钻入水草,立即站起来溜鱼,许多钓友跑过来看都说是大鱼。待我慢慢将鱼抄入网,是一条1.5斤重的金色鲤鱼。大伙儿都说这片水域经常上鲫鱼,很少能上这么大的鲤鱼。
三、正确使用诱饵:
有的钓友说:我打窝了,怎么还是不如你上的鱼多?不上鱼的原因有很多,有诱饵钓饵的问题,也有钓技的问题,同时也有钓位、气温、风向等因素。但是我认为首先要重视正确使用诱饵,先解决聚鱼的问题,诱不来就钓不到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诱饵使用要有针对性,有的钓友用发酵后的干粮、剩饭做诱饵当然效果不好,连人都不吃的东西鱼也不一定会喜欢。一个人进入自助餐厅他会挑自己最喜爱的饭菜去吃,鱼在水中也会挑它自己喜爱的诱饵聚在一起享用,这样才能在窝中发现美味的钓饵上钩。
2012年9月9日天气多云转晴,气温18~28℃,南风1~2级。中午饭后12时我骑电动车到唐王河公园垂钓,坐在南岸,使用4.5米手竿,2号主线,1.5号子线,蚯蚓钓饵,用中药米打窝。开始上了几条小鲫鱼,14时连续上了两条半斤重的大鲫鱼。许多钓友问我怎么钓的,我说:只要诱饵钓饵对路就能上鱼。
实践出真知,大家只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总会得出一套自己的钓鱼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