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钓水域是什么。
先说个重点,钓鱼是世界上第二上瘾的运动。
随着钓龄的增长,装备也添置的越来越全,从一根鱼竿发展到钓椅、炮台、鱼护、多种线组、多组鱼漂、多类鱼钩一应俱全。
其实不止我一个,我的好几个朋友都热爱钓鱼,相信不少钓友的汽车后备箱也都是常年放着各种钓鱼装备。
就想着,钓鱼为啥会上瘾呢?,抖音里也经常有大嫂发视频说怎么戒掉老公钓鱼,下边钓友的评论都是比出去喝酒打麻将好的多
为啥钓鱼会让人上瘾呢,我想,钓鱼非常符合打游戏的几个特征,策略性,随机性,还有挑战性。
一、策略性
鱼钩的选择策略,在平台中答题也能看到,又说要到大目标鱼嘴的三分之一
如图片所示,不同重量的鱼所用鱼钩类型和型号都不同,太小容易跑鱼,太大适口性不行
我个人钓鲫鱼,和小鲤鱼,五号伊豆足足的,黄辣丁我都用丸世钩子
线组选择策略
不同粗细的主线搭配不同粗细的子线,主线子线搭配会影响吃口信号,不同的鱼,线组大小也不同,不同季节,不同气温,不同气压,不同钓法,选择的线组都不同
当然,细线上大鱼可是可以的,我上次钓小鲫鱼的线组上的鲤鱼,五斤多
图片仅供参考,我也忘记在哪找得了,好像在群里保存的
传统钓上的板板
看看先辈们钓鱼留下的谚语可以看出来要有策略性
1、春钓滩,夏钓渊,秋钓阴,冬钓暖。
2、钓翁钓翁,不钓东南风。
3、早晚钓近,中午钓远
4、宁钓日落后,不钓雷雨前
二、钓鱼的随机性
野钓钓无定律,阿甘说过,人生就像巧克力,钓鱼也是,永远不知道下一杆是啥鱼。
我曾经有一次掉全了我曾经钓到过的鱼种,也有南方罗非,还有我们这少有的扁鱼
三伏天蚯蚓上过得大板鲫,这个概率很低了吧
北方上了一条南方的罗飞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一个精典实验让科学家发现,经过训练的老鼠会自动的爬过杠杆取食,如果食物和鱼一样有随机性,那么爬杠杆就是强迫性的。
以此类比,然也是这样,鱼儿的随机性,往往会很大程度的吸引人去野钓,去刷新自己的记录。
这也是游戏中无数次去打同一个boss,掉落的游戏装备也是不一样的
当然,河边的美景也在不时吸引着我,吸引着钓鱼人
当然,也有和前边所说的一样,随机性也有季节、温度、时间、气压所变化,用咱们平时说的一句话就是,钓无定律
用玉米粒上的翘嘴,可爱吧
三、钓鱼的挑战性
对于钓鱼这件事来说,起步很简单,只要了解基本知识,挂饵丢下去就可以了(惊喜特别多),如果运气不错哈,那时候的体验往往是上瘾得上升阶段,。
后期对细节的处理就变得很有挑战性了,啥调漂咋调,啥饵料味型对口,当然咱们平台有很多大神出了稿子,大家可以去看下,我收藏了好多他们的稿子,写的很清楚
当然最具有挑战性的还是对寂寞的磨炼,守大鱼可能一天没口,空军也正常,就为了那三秒真男人
玉米粒,一钓钓一天,还得不断打窝,十钓九空
春天上的大板鲫
总结:其实不止钓鱼,上瘾理论在很多地方都有体现,比如互联网设计,网络游戏的运营。
最后老规矩,祝大家天天开心,我是民谣诗酒,欢迎大师们指点
野生小鲤鱼镇楼???
编辑推荐
深秋垂钓总是不上鱼,原来是有原因的
秋季钓鱼本来应该是收获满满,但是这几天不停的有钓友反馈鱼不好钓,蚯蚓红虫不开口,软料之类的就更别说了,别说传统的味型,就是现在广为流传的大蒜、蚕豆也是统统都不行,到底怎么回事呢?
我大致总结了一下,基本上有这么几个因素影响了鱼口:
一、天气原因
夏季垂钓,鱼口开口也就是早上7点到10点,下午6点8点这两个时间段,其余时间不是说不开口,口非常少。那么到了秋季,尤其是这段时间,匹配夏季时间段,恰恰要推迟24个小时左右,也就是说秋季垂钓上午10点12点左右,下午4点6点左右的水温才接近夏季垂钓时间,按照夏季鱼口的时间来深秋垂钓那显然是不合适的,这是天气造成的因素,所以适当调整垂钓时间,那比然有一定的效果。
二、饵料原因
夏季垂钓,饵料主要味型都要求不要太浓、太重,但是到了秋季,一则鱼因为要过冬,急需在这个季节补充体内脂肪,所以食口打开,二是水温过低,味型不大不弄根本就传导不开,所以秋季饵料一定比夏季要浓、腥,香。
三、夏钓潭
说白了就是钓深,但是同样是水温问题,秋季垂钓钓位尽量选取向阳的位置,这样的水域水温有保证,才能保证鱼群因适应水温才能进钓点,这点尤其重要。
四、线组问题
夏季垂钓黑坑就不多说了,都是固定线组,但是野钓则讲究大线组配合来适应水中多鱼情,但是秋季则不然,尤其是深秋,大鱼基本上往深处游,钓的最多的反而是小鱼,如果为了钓大鱼,那就不多说了,但是如果是为了鱼获,那肯定是小鱼比大鱼多,鲫鱼体型小,太大的线组本身就自带浮力,即使鲫鱼吃口了,漂相也是纹丝不动,所以深秋钓鱼,如果为了钓鲫鱼,那么还是多用细线组。
最后则一定要强调一下,以上因素如果都规避了,那一定要判断目标水域是不是有鱼,没鱼多牛逼的技巧都是扯谈,有密度的情况下,钓技只是辅助,只有鱼密度一般,钓技才是关键。
为什么抛竿后浮漂目数都会变高?原来是这些原因
对不懂钓鱼的很多新手来说,钓鱼过程中遇到的奇怪事会很多,咱今天就说一件困扰了不少钓友的事,就是调好的浮漂为什么会在一次次的抛竿后逐渐上浮,其实告诉大家答案后大家肯定会恍然大悟。
一、钓目逐渐增长的原因一
首先我们要知道,钓目增长与钩上的饵和水底的情况有直接的关系,第一个原因,就是水底不平,你的线组一切都没变化,只是第一次抛竿和第二次抛竿相距了10公分,而在水底这10公分的距离有30公分的落差,那钓目不变化才怪。
二、钓目逐渐增长的原因二
第二个原因,是在用搓饵时,双钩的搓饵一般在水底是都躺底的,并且两子线会以八字状分开,如果搓饵又大又硬,会完全躺底,双子线也有可能会部分斜躺,而一旦你的饵团稍微轻了一点,造成了双子线呈垂直状态,那么线由斜变直,自然就会使浮漂上升。
三、调目逐渐增长的原因一
调目出现增长或许更显诡异,其实了解后也没什么奇怪的,第一个原因出在钓线上,钓线都有一定的延展性,如果我们钓的鱼个头大,鱼线因延展变得长了,没有及时复原,入水后其调目就会变化,这一点很好理解吧?
四、调目逐渐增长的原因二
第二个是因为浮漂,浮漂的材质有多种,如果是芦苇浮漂,受热胀冷缩的影响会很大,有一点点温度的升降,漂身的体积就会有变化,遇到温度逐渐升高,就会出现调目慢慢上升的情况。这个问题也好解决,就是钓2小时左右,重新调一次漂就行了。
记住这几个细节 原来路亚那么好玩
新手刚开始接触路亚,或多或少会对它存在一些误区,现在我们就来给新手扫盲,路亚其实很好玩!
误区1:路亚想玩好,必须常实战,还需熟手带
光知道理论没用,如果只是好玩,偶尔玩下,当休闲,娱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肯定玩不好。路亚每年4月开始,必须每天出去出勤时间达到每月20-25天,连续路几个月。所以要玩好路亚必须跟个好师傅,要有好悟性,多在实战中听,看,学,好师傅带你几个月,比啥都强。路亚并不难,关键在于学习和练习。
误区2:淡水路亚的对象:翘嘴白,红尾,黑鱼,鳜鱼,鲶鱼等凶猛鱼种
淡水路亚虽然有时候也能路亚到草鱼,青鱼,鲤鱼,甚至鲢鱼,不过这只是万分之一的机会,概率不大,说白了就是运气,这不用来争论,如果谁专门路亚这种鱼,百分百是忽悠,所以路亚必须针对凶猛的对象鱼。
误区3:既然路亚对象是凶猛的鱼类
认为一般这些鱼生活在常年未干的大型湖泊、水库,只有这种地方才会大量出现鱼群才会有惊喜。一般大型湖泊、水库基本都给私人包着,不然放海竿。有的湖虽然开放,但不是很多。所以路亚爱好者都去郊区或者更远的县去玩,所以玩路亚需要好的资源。
误区4:装备越好,越能搞到鱼
2年前我们路刀是用海竿和纺车轮路了大半年,然后才换了中硬钓的路亚竿。虽然海竿不是很好甩,但也练就了一身硬本领。刚开始学习路亚没必要买好的装备,一般的路亚竿100-200刀之间,纺车轮100-300刀之间,买一些假耳5-10克亮片,价格5-10刀左右,5-10克米诺,15-35刀左右,8-10克波爬,15-20刀。投资不是很大,大概600左右。
如果你有好地方玩,有资源,慢慢的添加装备,比如各种好米诺,扣鱼器,宝宝,下鱼器等等附件,附件知识提高情趣,并不是决定你能否路到。有些新手买假耳,那就是瞎买,乱跟风,被商家忽悠的一愣一愣的!其实90%的东西都不是很淡水路亚,无用的东西。比如米诺20-30克的,米诺比2-3两鱼都大,勺大的亮片,勺大的钩。一定要走出装备越好就能搞到鱼的误区。有些人买好几副杆,玩这种鱼的杆,那种鱼的杆,这种好线,那种好东西。告诉你,那都是在忽悠你,路亚中硬钓啥鱼都可以,因为路亚对象是凶猛的鱼,对灵敏度要求没那么太高。
误区5:路亚时间和天气的选择
有人认为一年四季都能路亚。肯定能路,但是对象鱼没口,那又何必出去路呢。路亚黄金季节每年4月中旬开始,5月到10月有口。这里面又分啥时有大口啥时有小口,一般早晚口特别好,,雷电风雨,大风大浪天气一般没口,所以路亚也需要选择天气和时间的,具体怎么选择还需要技巧,还需实战。
误区6:钓点的选择
你必须找到大鱼的习性,鱼群的栖息地方,这是非常关键的,。找不到鱼群,十路九空。大鱼一般喜欢在湖泊,水库深水边的叉子,背后靠山,人烟稀少的地方。大鱼喜欢安静,尽量少说话,不要到人多,有人围观的地方弄,路到大鱼,中鱼到溜鱼,到上岸不要超过2分钟,这就要靠平时基本功了。生口鱼卸力器调到4斤以上才会放线,大鱼被搞怕了,搞精了。卸力器调到2斤左右的鱼都要放线。
看完之后是不是颠覆了你印象中的路亚呢?首先要了解它,才能深入地接触它,希望你也能从此爱上路亚这一项技法!
冬季狂拉大板鲫,原来是用了这3个技巧
冬季小鱼闹窝的几率大大降低了,同时鲫鱼需要摄取高热量的食物来度过寒冬,我们千万不要错过这大好的时机,那么现在就分享3个钓鲫鱼的方法,钓鱼高手都是靠这些方法狂拉大板鲫的!
1.蚯蚓、红虫是冬季钓鲫鱼的首选钓饵,蚯蚓红虫等活饵冬季大板鲫对腥味饵比较敏感,所以在寒冷的冬季,我们可以使用色腥味俱全的活儿蚯蚓,蚯蚓和红虫钓鱼好饵。冬季气温极低,即使使用蚯蚓红虫也不存在小鱼闹的情况,所以说蚯蚓是冬季的万能饵一点也不为过。在使用蚯蚓或红虫挂饵时,尽量把一整天活体小蚯蚓直接挂钩,这样活体小蚯蚓在窝点内不断的蠕动,更能吸引大板鲫的注意力,提高大板鲫的咬钩几率。如果在商品饵如蓝鲫等实在是钓不到,换换活饵是个不错的选择。
2.线组要细,钩要小使用长竿短线钓法,才是冬天钓大板鲫的好方法。而且要钓深水,钓草丛,这样才是正确的做法。从选择线组来说,冬季线一定要细,要根据当地鱼情,在保证可以顺利出鱼情况下,适当减小钓线的粗度,细钓线有利于大板鲫观察漂相。鱼钩小袖钩就可以因对大板鲫了,线组一般0.6,钩用4号袖钩,都足矣应付大板鲫了,很少有鲫鱼能把4号钩子给拉断拉直的,如果碰到,不是你技术不行,是你运气不行,钓鱼这种事,7分天注定,3分靠打拼,不服不行。
3.打3个备用窝点,来回切换钓,窝料要加蜂蜜,这是由于冬季大板鲫很少来回游走,所以在应该提前1天打窝才能起到诱鱼作用。一般可以晚上打窝,到早上再钓鱼,也可以根据当地气温和实际情况,合理的调整窝料和垂钓时段。打窝的时候可以少打勤补,最好在不同水域打3个窝,这样避免1个窝点没大板鲫的情况时,我们可以选择在其他2个窝点继续垂钓。窝料用小麦炒焦砸破皮泡蜂蜜打窝诱鱼效果是很不错的,可以自制小麦窝料,经济实惠又好用,大板鲫进窝很快,用一斤的小麦炒熟加上200克的白酒浸泡1晚上后,再加入1勺子蜂蜜,混合均匀。密封保存1太天即可打窝使用。冬季由于鲫鱼开口少,活动范围小,很少单独摄食,因此在打窝时要多打窝,来回走钓,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中鱼的几率。
当然,除了以上提到的这3点以外,天气、风力、钓点、渔具搭配等等都会影响到上鱼率,大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
秋季鱼儿不吃饵怎么办?可能是这几个原因
最近小编发的都是有关秋季钓鲤鱼的文章,从目前的情况看,算是比较合钓友们的口味。不过,从评论和私信中小编发现,有相当一部分钓鱼人反映,水里有鱼但是就是不吃饵,不知如何解决。也因为全国各地的钓场情况不一,钓水库和钓河塘也有差别,因此小编今天先从整体上,简单分析一下鱼儿不吃饵的原因和相应的应对措施。
第一种情况:
水中有鱼、能看到鱼星,但是鱼就是不咬钩,比较常见的原因就是水底的浆层过厚、淤泥过多。因为鲤鱼是底层鱼,饵料入水后进入浆层。结果鲤鱼就在窝子底下拱泥,就是吃不到饵。而水面上却泡泡不断,让人干着急。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先把钩饵调高,让鱼饵远离浆层。另外,在抛竿时可以打在窝子的前方或两侧,让进窝的鲤鱼能够看到鱼饵。
第二种情况:
那就是水体过肥。肥水的溶氧量偏低,不管是什么鱼都懒得开口。再加上水中生物多,鱼能选择的食物也多。要想让它们开口,饵料也得对味。所以,在钓肥水塘时,首先要选好钓位。浅水区、流水区和迎风的地方,都是首选位置。因为这些地方水中氧含量偶读较高。再就是出钓天气,如现在进入秋季,天气骤冷以及下雨的当天,气温都会下降,此时水中溶氧量会升高,鱼儿的活性也更大。再就是饵料,尽量选择天然成分的素饵,更容易让鱼开口。
第三种情况:
也是最让钓鱼人们头疼的,那就是遇到了滑口鱼。经营性鱼塘以及经常被人光顾的野外钓场中,鱼儿的警惕性都很高。尤其是鲤鱼这种胆小又狡猾的,那更是稍有不慎就逃之夭夭。
要钓滑鱼,也要从饵料和钓法两方面来入手。首先,是不打窝,或者使用水溶网来打窝,防止惊鱼。对于饵料还是要强调,尽量选择天然素饵。状态上要控制好粘稠度,减缓雾化,防止小杂鱼闹窝的同时减少提竿次数。对于调漂来说,不同钓友有不同的见解。传钓小编的看法,是不建议调的太灵,因为这会导致鱼钩过早的从饵料中脱离。所以建议正常调漂或者调的略钝,这样一来,滑鱼会在吸食雾化在水中的饵料的时候逐渐向钩饵靠近。只要鱼钩不暴露,就有咬钩的机会。
富春江来了长嘴客人 原来是好水质引来鱵鱼聚集
日前,富春江小三峡严子陵钓台景区水域里突然来了一群客人,它们是体型细长头部宛如针管的鱼,时而钻出水面嬉戏,当地的百姓很好奇:这是什么鱼类?
12月初,富春江小三峡水域严子陵钓台安防队员在趸船渡口巡视时,意外发现江面上有一群小鱼在游动,近处一看,这些鱼长得相当怪异,小小的一条,头部鱼嘴部分细长似针管,大家都表示没有见过。该不会是变异物种?安防队员和围观的游客小声嘀咕交流着。
船长陶明海见大家都十分好奇,便拿出网兜想捞起来看个究竟。不曾想到,这些小鱼还十分机敏,网兜刚一下水,它们就都哗得一声齐刷刷窜入水下,只见不多时游上水面后,瞬间又潜入水底。陶明海见此情况,耐心十足地等它们再游近,费了一番周折,终于打捞起一尾来并将它放置到水盆里。
眼前这条怪鱼只有成人手掌的长度,引人注目的尖而细长的嘴几乎占了鱼体的一半。细细观察,它的头长且扁平,上颌短,下颌延长,看起来就好像一把长剑,身体细长而扁,头部呈蓝绿色,体侧银白。我算得上是景区的老员工了,还从来没有见到过这种鱼。一位上了年纪的工作人员说。周边也没有人养殖这种鱼,应该是野生的吧。另一位船工说,就大家所知,周边没有人养殖这种鱼,也不可能是人为饲养放生在这,很大可能是野生鱼。看过了热闹,陶明海将这条鱼又放回了富春江。
这是鱵鱼。桐庐县渔政管理站工作人员介绍说,这种鱼也被称为针鱼,长度为15厘米,头部细长如针管,以浮游生物为食,是生活于浅海河口的小型鱼类,有的也能在淡水里生活,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附属湖泊中。这种鱼总是成群出现,这次小三峡严子陵钓台水域出现鱵鱼集聚现象,可能和该流域水资源不断改善,该江段内浮游生物较为丰富有关。
夏季野钓为什么鱼儿不开口?可能是这几个原因
夏季很多钓友都喜欢去野钓,因为这时候即使是在水广鱼稀的自然水域,也会有比较活跃的鱼儿,不像冬天都跑去深水避寒,所以夏天还是比较好钓鱼的。但如果天气是暖和还是寒冷,总有些钓鱼人的渔获惨淡,现在这种天气也有一些钓友觉得鱼儿因为天气太热不开口了。下面就跟大家讨论一下,夏季的鱼儿为什么不上你的钩?
1、鱼饵味型或鱼情原因
可能有时会看到别人用这款饵料能钓到鱼,自己用钓不到。最大的原因可能是不符合鱼情,可以提前多买上几种饵料试下,看哪种好用一些,下次就用哪种。
2、气压低的原因
如果气压低,鱼儿就会上浮到水面不吃食,钓底的饵料也会上浮。可能你之前在这个钓点用这款饵料钓到过鱼,可这次钓不到,主要的原因就是气压的问题,比如非常闷热,还没有风,是鱼儿不开口的重要因素。这时底层鱼也会慢慢上浮,我们的饵料就要稍微上浮个几厘米,就可以有个好的渔获了。
3、窝料或味型的原因
窝料诱鱼效果差,会使鱼儿进不到打窝钓点,野钓时,窝料味型很重要,就要选专用的窝料,什么鱼都适用,特别是在夏季,最好是要用专用型,比如钓鲤鱼,就用主要成分颗粒型玉米、小麦等在底层沉底,长期做窝达到留鱼的效果。给大家分享一款诱钓鲤鱼非常好用的窝料配方,取1斤干玉米和一斤小麦,用清水淘洗干净,玉米需要泡两天,小麦泡上七八个小时就可以,倒进锅里煮到七八成熟,切记别煮开花了,取出沥干水份,装进干净的容器中,加200克高度曲酒,50克蜂蜜,搅拌混合均匀,然后盖盖密封放置阴凉干燥处,泡上一个星期就可以打窝使用。如果是钓鲢鳙的话,就要用雾化好,在水面雾化的窝料,比如麦麸、雪花粉等等。
以上这些可能是导致鱼儿不开口的原因,了解之后下次就会注意了,就不会有不上鱼的情况了。
2020秋季鱼儿不吃饵怎么办?可能是这几个原因
最近小编发的都是有关秋季钓鲤鱼的文章,从目前的情况看,算是比较合钓友们的口味。不过,从评论和私信中小编发现,有相当一部分钓鱼人反映,水里有鱼但是就是不吃饵,不知如何解决。也因为全国各地的钓场情况不一,钓水库和钓河塘也有差别,因此小编今天先从整体上,简单分析一下鱼儿不吃饵的原因和相应的应对措施。
第一种情况:
水中有鱼、能看到鱼星,但是鱼就是不咬钩,比较常见的原因就是水底的浆层过厚、淤泥过多。因为鲤鱼是底层鱼,饵料入水后进入浆层。结果鲤鱼就在窝子底下拱泥,就是吃不到饵。而水面上却泡泡不断,让人干着急。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先把钩饵调高,让鱼饵远离浆层。另外,在抛竿时可以打在窝子的前方或两侧,让进窝的鲤鱼能够看到鱼饵。
第二种情况:
那就是水体过肥。肥水的溶氧量偏低,不管是什么鱼都懒得开口。再加上水中生物多,鱼能选择的食物也多。要想让它们开口,饵料也得对味。所以,在钓肥水塘时,首先要选好钓位。浅水区、流水区和迎风的地方,都是首选位置。因为这些地方水中氧含量偶读较高。再就是出钓天气,如现在进入秋季,天气骤冷以及下雨的当天,气温都会下降,此时水中溶氧量会升高,鱼儿的活性也更大。再就是饵料,尽量选择天然成分的素饵,更容易让鱼开口。
第三种情况:
也是最让钓鱼人们头疼的,那就是遇到了滑口鱼。经营性鱼塘以及经常被人光顾的野外钓场中,鱼儿的警惕性都很高。尤其是鲤鱼这种胆小又狡猾的,那更是稍有不慎就逃之夭夭。
要钓滑鱼,也要从饵料和钓法两方面来入手。首先,是不打窝,或者使用水溶网来打窝,防止惊鱼。对于饵料还是要强调,尽量选择天然素饵。状态上要控制好粘稠度,减缓雾化,防止小杂鱼闹窝的同时减少提竿次数。对于调漂来说,不同钓友有不同的见解。传钓小编的看法,是不建议调的太灵,因为这会导致鱼钩过早的从饵料中脱离。所以建议正常调漂或者调的略钝,这样一来,滑鱼会在吸食雾化在水中的饵料的时候逐渐向钩饵靠近。只要鱼钩不暴露,就有咬钩的机会。
顿口,却不中鱼,原来原因是这样
垂钓过程中,我们会经常遇到很多问题,比如走水、杂鱼闹窝、跑鱼、有鱼没口等等一系列问题。但最让人上火的莫过于顿口,扬竿无鱼。又如何去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判断鱼体大小
分析大鱼和小鱼吃钩的下顿动作幅度问题,基本上大鱼吸钩产生的下顿动作比较沉稳目数会比较多一点,而小鱼在吸钩时产生的下顿动作反应很迅速,感觉比较的强烈。
1)、大鱼:嘴部比较大,会随着自身吸食的习惯,嘴部一张就会有大量的水流吸入嘴中,钩饵顺着水流进入口中,使用的力道并不是很大,比较的有分寸。
2)、小鱼:吸钩饵的时候主要以钩饵为目标,会担心力道小了食物可能进入不到口中,就会大力猛吸,作用到浮漂上就会出现猛烈的一顿。
二、味型不对路
每种鱼对饵味都有各自的喜爱!鲫鱼爱清香之饵、鲤鱼喜腥饵、花白鲢青睐糟酸饵。
另外,各地各鱼池的鱼还受当时,当地的环境影响,对食饵也有偏爱。钓友用饵不对路,也会出现只咬而不吞现象;特别是垂钓中途改变饵性,饵味时,马上会出现鱼大口吞吃,只见浮标上浮,即使升至停顿时,扬竿也很少上鱼。
三、线组匹配过大
线组中的线和钩要互相匹配,小钩配细线。例如:线组过大,如果是钓鲫鱼建议子线不要超过0.5#,如果你使用0.8#子线,再配上袖钩,子线没有摆幅,鱼一吸,太硬了,摆不进去。
浮漂过于灵敏初学者有不少误区,台钓调漂越灵敏越好就是其中之一。实际上调整灵敏只是一个概念,并非越灵敏越好。
例如:调七钓二时,钩上二粒饵将压入水中五目。鱼轻轻一吸饵粒还没有入口时,标已有下顿动作,扬竿肯定不中鱼。特别在鱼胃口大开时,半斤重的鲫鱼离饵粒2厘米处就开始吸吞,灵敏度太高的标就会有下顿信号,改为调四钓三,或调三钓二,或调二钓三,直到见信号扬竿中鱼。
钓鱼高手们为啥咋钓都上鱼?原来用饵真是门学问
看饵的含义
所谓看饵主要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观察饵料颜色,有些鱼类会主动接近它喜欢的色彩,比如鲫鱼对接近于红色或粉红色的东西感兴趣,而鲤鱼更亲近于黄色和灰色的颗粒状物体,草鱼则更倾向于绿色,钓者在用饵时要针对不同的对象鱼做不同的处理,尽量投其所好,以尽快吸引鱼儿前来觅食,从而提高上鱼率;看饵的另一方面含义是指观察钓场周围植被以及植被上的各种虫饵,特别是在人迹罕至的野外江河湖库钓鱼时,如果用常规饵料一时不上鱼,那就不妨试试岸边倒向水边的植物,特别是附着在植物上的各种虫饵,往往会有意外惊喜。
用饵方法用饵是指窝料和钓饵的使用,笔者从八个方面加以介绍:
(一)用饵要鲜
所谓的鲜,是要把饵料中发霉变质及久放失去原有味道的成分去除,发霉变质的成分会产生一股特殊的辛辣味道,鱼很厌恶;久放失去原有味道的饵料也无法很好地聚鱼上鱼。对于虫饵而言,活的虫饵都是新鲜的,死亡时间较长的虫饵则不具备新鲜的味道,非必用不可时尽量不要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面饵当中的发酵饵(又称熟饵)也属于鲜饵中的一种,有时会比没发酵过的纯鲜饵更对鱼儿的胃口,比如盛夏钓草鱼,暴晒发酵成酸甜味道的嫩玉米粒、发芽的大麦粒、发芽的稻谷粒效果就很好;钓鲢鳙鱼,使用发酵成酸臭味道的易脱落雾化的粉饵更容易吸引它们前来滤食。
(二)用饵味道要一致
所谓一致,是指窝料和饵料趋于同一味型。味道一致,上鱼就快,反之则慢。鱼对气味的感知能力要比人类强多倍,它能感知食物味道间的细微差异,如果味道明显相异,就很可能不上鱼,这在黑坑钓鱼中时有发生。
多年前盛夏的一天晚上,我去本地的一个竿坑与我的一位钓友会合,此时他已经钓了两个多小时,但一无所获,而其他的钓友均有所收获,这让他非常着急。
我上前检查,发现他窝子里有鱼,试竿验证他调标没问题,但钓饵和窝料味道差异太大,钓饵中明显多加了小药,这犯了夏季高温时节的配饵大忌,我给他重新调配了钓饵按1:1的比例将原塘颗粒与2号老鬼鲤鱼发酵饵混合在一起,加少量拉丝粉。
开好饵料后,我打下第三竿,浮标刚一站稳顷刻间黑标,一条约5斤重的大鲤鱼咬钩,遛鱼抄上岸后不长时间,又有两条差不多大小的鲤鱼被擒上岸。临走时,我叮嘱他不要换饵。第二天早晨他来电告知获鱼13条,跑鱼2条,刨除成本净赚6条。
(三)窝料味道要偏轻,钓饵味道要略偏重
如果窝料味道偏重,钓饵味道偏轻,就容易造成鱼儿只对窝料感兴趣,而对钓饵视而不见,即便鱼儿摄食,也会延迟变缓,影响上鱼速度。这就好比一桌丰盛的菜肴,好吃的菜大家都会抢着吃,味道差一点就会无人问津一样。必须注意的是,高温季节钓饵味道不可过重,低温时则可以稍微加重一些。
(四)鱼种、季节不同,用饵要有差异
鱼种不同,季节不同,所用鱼饵也是存在差异的,比如钓肉食性鱼种,我们会用小虾、小鱼、蚯蚓、各种虫饵,以及动物内脏等荤饵,用面饵是很难钓获它们的。而肉食性鱼种中的一些鱼种是侧重于视觉捕食的,它们通常生活在较清澈的水域中。
一般来说,长着大眼睛的鱼种几乎都具备这一特点,饵食是否具有动态是它们的关注点,比如鳜鱼的眼睛很大,它对静止不动的鱼饵往往无动于衷,对近处的动态饵则更感兴趣并伺机捕食,因此泥鳅就成了很好的用饵;大型翘嘴鱼对动态饵更感兴趣,它会主动追咬它们,因此用泥鳅就很容易钓获它;再比如黑鱼,它会对其领地范围内的动态饵尤为感兴趣,会主动前去查看并追捕,小青蛙、泥鳅就是比较常见的钓黑鱼的动态饵,上述鱼种都可以用路亚钓法加以应对。
不过,鲇鱼、黄颡鱼等肉食性鱼种的视觉则有些退化,它们主要靠侧线、嗅觉、味觉、触觉感知水下世界,只要是荤饵是新鲜的,不论是否具有动态性,都可以成为其主动猎食的对象,因而各种虫饵、动物内脏、小鱼、小虾等都可以成为它们的美味佳肴。
杂食性鱼类的食性与肉食性鱼类大相径庭,比如鲫鱼、鲤鱼喜欢香型、腥型、腥香微甜型的饵料,草鱼喜欢带有水草清香味道和酸甜味道的饵料,鲢鳙喜欢酸臭味道的饵料,青鱼则喜欢泥土腥饵的味道。
冬季低温时,鱼儿新陈代谢缓慢,摄食量少,为了抵御严寒,它们会摄取蛋白含量高的各种腥饵,因此小鱼、小虾及各种虫饵就成了它们的主要摄食对象,我甚至多次在秋末、初冬、初春时节用小虾、红虫、蚯蚓、青虫以及小杂鱼钓鲇鱼时钓到过鲤鱼和大鲫鱼。
草鱼在水温低于15℃时摄食欲望会大大降低,如果使用高温时节时它们喜食的水草或酸甜面饵,效果往往不好,而使用各种虫饵特别是坑塘岸边的虫饵往往收效甚好。钓野生大青鱼则要侧重于使用玉米和螺蛳作饵。
春末、夏季以及初秋水温很高,鱼类新陈代谢加快,杂食性鱼类已经不再满足于单纯的高蛋白鱼饵,它们的食谱范围会越来越广,对非高蛋白饵料的兴趣也会不断加强,尤其是大体型鱼,它们对天然的粮食型饵料更感兴趣。
比如,盛夏时节的草鱼不但摄食各种水草和水果,更会摄食各种粮食类饵料,钓者可根据不同的水情选用相应的饵钓。一般来说,浮钓可用水草、水果,底钓可用各种发酵出酸甜气味的谷物类饵料如发芽的大麦粒、稻米粒,带浆的嫩玉米粒等作饵,还可以把红薯蒸成八分熟,切成蚕豆大小的块状挂钩,或直接切生薯块挂串钩施钓;糟食底钓则可以使用酸甜饵料。
初秋、中秋时节的大鲤鱼、大鲫鱼对发酵成酒香型、腥香微甜型的粮食类饵料更感兴趣,而深秋之后,水温进一步降低,鲤鱼、鲫鱼的味觉会变得较为迟钝,此时我的经验是浓腥香型微甜的饵料效果更好。
对于滤食性的鲢鳙鱼来说,发酵成酸臭味道的面饵虽然更对它胃口,但必须易于雾化和脱落,这是钓鲢鳙的基本用饵要求。
总的来说,在低温季节钓杂食性鱼类时,饵料的味型要偏重,钓者应侧重使用动物蛋白含量高的饵料,而高温季节饵料味型则要偏轻,钓者则应侧使用各种谷物类发酵饵。
(五)用饵要灵活
鱼儿的胃口会随着水体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这种情况在黑坑表现得尤为明显,黑坑中的鱼来源比较复杂,有些是其他塘中的养殖鱼,新塘主往往会投喂另一种颗粒来改变它们的胃口,几天后鱼的胃口就会改变,所以并非原塘颗粒就能打遍天下,钓者在垂钓时应加以摸索。
同样地,在A湖库效果较好的钓饵到了B湖库就不见得好用,原因是B湖库的钓友长期使用某种饵料,造成鱼儿偏口,对其他饵料失去兴趣,钓友们在用饵时也要了解清楚,尤其是钓水域面积较小的库塘时更要提前了解。
(六)用饵大小要讲究
一般来说,高温季节钓鱼时饵团要相对较大,低温季节饵团要相对较小;对象鱼较大时就要用大钩,饵团也要相对较大,鱼小钩小时,饵团也要小;钓深水宜用大饵,钓浅水时宜用小饵;钓走水宜用大饵,钓静水宜用小饵。
(七)饵要松软和雾化
海竿糟食用饵切忌过黏过稀,过黏的糟食几个小时都难以雾化脱落,不易上鱼,过稀的话则很可能在抛投时脱落或在走水情况下附不住钩。
手竿用饵要松软,过于黏硬会阻碍刺鱼;台钓拉饵时则要关注饵料的雾化状态,雾化状态不好则不易诱鱼。
(八)逗钓是常态
手竿逗钓是快速上鱼的一项基本功,特别是低温季节捏饵或搓饵施钓时,如果鱼口不活跃,浮标一时半会儿没有反应,钓者就有必要适当逗钓,可以采用左右前后上下提拉、斜拉的手法,也可以以窝点为圆点,在一定的范围内缓慢画圆,让饵动起来,引起鱼儿注意。
此外,台钓拉饵也不失为低温时节的一种动态用饵。
低温时节使用抛竿钓鱼时,钓友们可以通过缓慢匀速摇轮的办法带动钓饵移动以便寻找鱼窝,这也是一种常用的逗钓形式。
钓鱼钓到上瘾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就是看你的瘾大还是瘾小了,比如说钓鱼,如果没事我能钓到天昏地暗,身边也不乏钓鱼成瘾的钓友,真是一天不钓就难受得要死。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各位钓友分享自己的上瘾经历,对于钓鱼特别上瘾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钓友过去现在未来:我爸有五六年没钓鱼了,今年的某一天我做出了让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一件事,记得那天公司放假,在家无聊嘴贱的说了一句爸我们去钓鱼吧,就因为这一句话。我就再没有安静的度过没一个假期,只要老头想钓不管几点都得陪他去,不去还急眼。下午顶着大太阳,早上四点多把人从被窝里拎起来,晚上要通宵,关键是我不会钓鱼也不爱钓鱼
钓友思阳:明知没什么好鱼,换小钩拉饵拉白条都能拉到我手抽筋。
钓友起个好名字,太麻烦:老婆走了,儿子送人了,工作沒了,钓鱼去。别说我身边还真有这样的人,他爸骂他,完了后期老爹也中毒了?天天爷俩一起去,活都不干了
钓友164302933:钓鱼可以钓到几年无夫妻生活
钓友一品蝙蝠:本人钓鱼11年,从黑坑到水库。钓鱼竿子个种尺寸,准备齐全,海杆筏竿都会。以前一钓一整天或几天,现在6小时就累了。关键是感觉快乐少了
钓友海岸:不是职业,纯粹业余爱好:周一到周五钓三个晚上,周六周日搭帐篷钓两天。一年钓鱼两百次以上!我入门时的师傅是医生,一年钓鱼至少360次。有比我们更疯狂的吗?
钓友漆雕以:我身边的钓鱼人都没有我值得炫耀,除了钓鱼,我不可能忘了带烟能憋住,再也没有让我憋住不吸烟的事情了!
钓友Myㄗ内斯Rays:我爸就上瘾,有病还去,每年钓到大鱼就要住院,这不今年刚钓了个20斤的鱼,就住院了,都10天了
钓友晾衣服:风里雨里,我在水库边等你,苦了累了,我在钓伞下歇歇。
钓友毕加索:说多了都是泪,平时巴不得多睡一分钟,只要有人说要钓鱼的时候,我不用定时,到点儿就能起来,办公室坐半个小时就难受,钓鱼坐五个小时都可以一动不动,车里常备着鱼竿,见到水就想扔进去,去谈生意,先打听有没有钓鱼的好地方。
钓友破晓:初中的时候快期末考试了,还去钓鱼,结果被班主任看到了,转一天就又被叫去批评了一顿,我纳闷儿怎么被发现了?是不是有人出卖我,结果还没问,老师就说河边坐了一排大爷,就我一个小孩,不被发现才怪。
匿名钓友:我生孩子刚出院,老公就撇下我钓鱼去了,被我骂回来了,简直疯了,我就不信我治不了你。买了一个iphone7,天天抱着手机玩,钓鱼,不存在的。
匿名钓友:钓鱼钓的走火入魔,中午34度口很好,距离家里不到2000米都不想回家拿伞,晒的黑的我妈都不认识我了,穿短裤人字拖,脚都被晒伤了,20斤的鲫鱼换来的。
有一句话叫做玩物丧志,其实钓鱼也是一样的。有一个健康的业余爱好我们也支持,但是很多事情过分了就真的不太好了。你们身边有哪些钓鱼成瘾的人吗?一起来聊聊吧
明知道这几个是钓鱼的大坑,好多人仍然挤着往里跳
1、打电话给钓友得到的回答永远是爆连
有时候朋友在钓鱼,想去钓钓试试但又因为各种事情犯犹豫,打个电话先问问鱼情。这时你得到的回答一定是连竿、爆护,但你一到钓点才发现还白板呢,骗你过来就是陪着聊聊天........
2、鱼塘老板永远说坑里还有很多底鱼
玩黑坑的都知道,有时候正钓价格太贵或者自己上班没时间,就会选择去偷驴,下竿之前你只要问塘主鱼情,他一定说大肥驴,放心下杆吧。结果往往都很惨......
3、高手都说自己的饵料是随便配的
有时候自己钓不到,看哪个钓友上鱼多肯定忍不住去看一看问一问。但基本上你得到的答案都是瞎配的,方子都记不住了。没办法,一爆连记性就有点差.....
4、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
我被这话骗了好多年,直到我自己学会了钓鱼,才明白说这句话的人一定不会钓鱼,有时候水至清不但有鱼,而且鱼肉特别鲜美。不过水太清确实不好钓鱼是真的!
5、新装备开光能带来好运气
有时候买了竿子、钓箱、鱼护等新装备,就迫不及待的想去河边开光,认为新的装备肯定能带来好运,但结果往往是比不开光的时候还惨.....
6、钓不上鱼是漂调不好、饵料不对路
钓鱼总会有差距,黑坑野河都一样,也许隔壁钓友钓的很好,而你的浮漂却像定海神针,在你疑惑不解的时候,总有人会说是不是漂没调好,饵料不对路。一遍遍的调漂开饵,而往往有时候就是位置的差别.....
7、传说都是骗人的
网上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钓鱼文章,也能看到各种各样奇葩的鱼饵,比如用大蒜钓鱼、用蚂蚱钓鱼、用苹果钓鱼等等,当你亲身试过以后才发现传说都是骗人的,老子捉蚂蚱都花了半个小时,一口却都没有.....
8、自己的鱼竿是不可能断的
鱼竿是钓鱼装备中的大件,从最便宜的几十到贵的几千不等,虽然每个人的实力不同选择也不同,但谁也不希望买来的鱼竿用两次就断了。但往往有些不良商家打着牛X的广告卖着垃圾的产品,表面上看鱼竿可以钓轮胎、可以汽车碾、甚至几十斤的煤气罐都可以飞,但自己拿到手上钓两三斤的鲤鱼却折了.....
9、卖的饵料是绝对能爆连的
很多卖饵料的人抓住了钓鱼人怕空军这一弱点,拼命的说自己饵料如何如何好,反正用了包你爆连,无效可以退款。然而当你买了之后感觉没效果,他又会说钓鱼是个系统工程,和天气、钓位、技术有关,不上鱼只能说你没用对.....
上面这九个钓鱼的大坑虽然说大家也是心知肚明,但每个钓鱼人却乐此不疲的上当。您说是不是?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浅谈钓鱼为啥上瘾,原来是这几个原因》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垂钓水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