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方法与技巧。

论坛上离不开关于调漂、调目、钓目与钩饵状态的话题今日天闲来无事,写个帖,专门针对调、钓目,小作分析。

关于浮漂的挑选,什么鱼情用什么漂,已经有很多这方面的内容。要想调好漂,必须知道你所用钓组的单钩,单饵,甚至八字环所能压下的目数,不然你永远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要想知道钩重,饵重,很简单,空钩半水调好目数X,剪去双钩,看看是Y目,两次目数之差X-Y除以2,就是单钩重,单钩挂饵仍半水,看到是Z目,X-Z就是单饵重。

关于调目、钓目,其实很简单,设定调目、钓目的意义,在于控制饵在水中的状态。

饵在水中的状态:

1)两钩饵都浮 ;

2)下钩饵落底(落的程度不同),另一钩饵悬浮 ;

3)下钩饵躺底,上钩饵落底(落的程度不同);

4)其实也在第3条中,就是双饵刚好全躺了;

5)八字环轻触底;

既然设定调目钓目的意义在于控制饵在水中的状态,那么调目就要有能力起到这个作用,为什么这么说呢,比方说你调3目,你单饵能压9目,那这时,明显,设定的调目低了,无论怎么调,两饵只能全躺底,就算钓漂尖也是这样,所以这样搭配调钓不合理。相反,如果饵轻,钩轻,鱼开口轻(如冬天),就要调得低,比方你两饵加起来只能压3目,你再钓个10目,那调10钓7,就只能钓浮了。

调目设定好了,钓目就简单了,主要是看你想要你的双钩饵在下面呈什么状态。

两饵都悬(打浮):钓目=无钩调目-(双钩+双饵重)

下饵落底:无钩调目(双钩+双饵重) 〈 钓目 〈 无钩调目-单钩单饵重

上饵落底:无钩调目-单钩单饵重 〈 钓目 〈无钩调目

双饵躺底:钓目=无钩调目

八字环轻触底:钓目稍超出无钩超目。这两个状态的变化,漂座要移动子线长度的距离。

打个比方:

半水调4目,无钩是8目,半水挂一个饵是2目,得出单钩重2目,单饵重2目,那么,这个漂只有钓平水才可能双饵离底,钓有目数至4目,下饵落底,上饵悬的,钓4到8目是下饵躺底,上饵不同程度落底,8目就双躺底。注意钓目由4目,变成4目多,所要移动的距离是钩距。

以上说的都是完全理论上的,但如果是静水,无风,线较软,实际和理论基本完全符合,不过你知道了这个完全的理论,别的就好办了,

除了钩饵重量,影响钓目的因素在实战中你会慢慢学会去克服,如:线的硬度,水的暗流,风力的影响,水面漂浮宵的影响等等。 有人可能会说,文中并没有讲到调漂的灵顿,事实上灵钝都是相对的,以上饵刚开始擦底为界,实际中不一定,比方说,大冬天的,你如果调得一饵悬一饵落底,那中鱼的基本都是落底的那钩,为什么呢,因为冬天的轻轻鱼口,根本吸不动你认为灵的那个饵。

精选阅读

野钓调漂技巧:钩重饵重和调漂的关系


在竞技钓里面,很多概念都跟休闲钓不一样,竞技钓的一切调整都要做到十分精确,因为在竞技钓里面大多数都是小鲫鱼,如果调得不够合适的话少钓一条就是输。我们在休闲钓当中经常会用到调四钓二,竞技钓就是调2钓2+一黑线(标尾上的黑线)。不过虽然两者都有很大的不同,我们仍然可以从竞技钓当中钩重饵重对浮漂的影响用在平时的野钓当中。在野钓中也要找底但不一定要那么精确,你要想了解你的钩饵在水底的状态,你就必须知道钩重及饵重。

1、称钩重

我们在平时可以留意下,野钓的时候,什么钩对应相应的标应该是几目。例如知道双钩对某一标是4目,当你带钩调标为2目时,你就知道无钩时是6目,当你的钓目小于6目时你水下的一根子线肯定是直的,在16目之间钓都是灵,从1目钓到6目是灵中找顿。当你钓到6目时你再把标往上拉,你的标会一直保持在6目,当标出现6目多时那你的铅坠就到底了,这个过程才叫钓顿呢,但在这个顿中我们也可以找灵。6目向上就是跑铅了。所以说知道双钩重很重要。

2、称饵重

野钓的时候,了解不同的饵料在应该压下标多少目。我们把钩重和饵重相比较,我们就能很清楚地知道,在一特定的调钓下钩饵在水底的状态。例如钩重和饵重相同,我们调几钓几就是不灵不顿。如果饵重大于钩重,找不灵不顿只有从调目向标尾的方向上找。如果饵重小于钩重,找不灵不顿只有从调目向下找,调几钓几上钩都可能离底。饵料到底的状态绝对影响钓鱼成绩。

我们必须知道了饵重才能找到不灵不顿这个点,所以我们的调钓是相对一个定量,而饵重是随时变化的,我们必须控制好饵重才能更精确地控制好钩饵在水底的状态。这样我们在抛钩后的等鱼过程中根据标目的变化就能很清楚钩上饵的残留。

以上文字有点枯燥复杂,哈哈想想阿基米德和牛顿的几个定律,很快就能像清楚。

鱼吃食与浮漂调整的关系


浮漂是钓鱼人的眼睛,它反映了鱼儿吃食时动作的媒介,除浮漂的自身语言(翻身站立、匀速下降、到位、返弹、静止)之外的任何动作,包括缓升、急降、晃动、移位、下落时的超时停顿等等。这些反常的动作都有可能提杆中鱼,这些有异于浮漂自身语言的动作我们习惯性的称之为浮漂的鱼讯语言。

我们也正是根据这些浮漂的鱼讯语言来进行垂钓的。了解了浮漂的鱼讯语言,那么这些鱼讯语言又是怎么来的呢?答案其实很简单,是鱼吃食时的动作在浮漂上的具体体现。鱼又是怎么吃食的呢?为了简单,我把鱼吃食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并逐一定义了名字。

首先是鱼触碰、试探饵团阶段,我称之为探口。在这个阶段中,有些鱼习惯先吞进去但又马上吐出来,再吞再吐,反复多次。如鲫、老、滑鱼等。而有些鱼习惯先用鳍或嘴触、拱动饵团,并围着饵团游动。如:鲤、草等。

其次,就是鱼在认为安全的情况下一口将饵吞入嘴中,我称之为吞口(这个阶段时间很短暂)。

再有就是鱼吃饵后的抬头或转身阶段,我称之为走口。

第四,就是鱼吃食、转身(抬头)后的游开阶段,我称之为死口。

这四个阶段贯穿鱼吃食的全过程,即连续又不完整。

说它不完整是因为:当鱼处于饥饿状态、觅食欲望很强的情况下,见饵就吃,不再小心翼翼的试探是否安全,其探口阶段就不存在了(如:生口鱼)。再有就是,鱼在觅食的过程中突然受到惊吓,也会马上放弃觅食,多好的美味也留不住它逃走的现实。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中鱼后要马上领鱼出窝的原因。

鱼吃食的四个阶段,与浮漂的鱼讯语言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它又是怎样通过浮漂来具体体现的呢?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如何调整浮漂。我们也正是通过调整浮漂来认知鱼类的觅食过程,从而达到和实现钓获的目的。

说到调标,我比较认可浮漂的剩余浮力之说,即调目越小剩余浮力就越小,剩余浮力越小越灵敏,也就是说浮漂越接近于调平水越灵。反之则为调迟钝。

在垂钓的过程中,我发现:浮漂调的越钝,鱼吃食的四个阶段越明显、越松散;浮漂调的越灵敏,鱼吃食的四个阶段就越模糊、越紧凑。

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就拿调成5目的浮漂来说说。假设(注意!我说的是假设)每次挂钩的两饵大小相同,重量也一样,且每个饵都能拉下2目的浮漂。则双钩挂饵后,我们通过调整浮漂与水底之间的距离,使下钩饵刚好触底,此时的浮漂应露出水面1目。

由于饵料的重量被浮漂的浮力全部承担,两饵均处于悬浮状态,且浮漂的剩余浮力基本上等于浮漂被调成1目时的浮力。若此时有鱼探饵,饵团就会晃动,当浮漂的剩余浮力不足以平衡掉鱼探饵的吸力时,标讯也就随即产生。这时浮漂的鱼讯语言就是鱼的探口讯息。

如果我们再对浮漂进行调整,让上钩饵触底,底钩饵呈卧底状态,浮漂应露出水面3目。此时有鱼探饵的话,由于浮漂的剩余浮力增大了,加上两饵一触底一卧底,饵团受水底的制约,晃动的幅度小了许多,而且此时鱼探饵的力量能很好的被浮漂的剩余浮力所平衡,则浮漂的探口讯息就不明显了,也许只是轻微的晃动,上下的动作几乎没有。

鱼经过探饵之后再吞饵入口,鱼吞饵时的力量大于浮漂的剩余浮力,浮漂随即产生的鱼讯语言就是鱼的吞口讯息。如果此时再增加钓目,使浮漂处于不灵不钝状态,即浮漂露出5目,双饵均卧底。此时饵团的全部重量均由坑底承担。

在鱼吃食时,其探口讯息就看不到了,鱼的吞口讯息也会由于受到浮漂剩余浮力的影响变得非常小。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此时浮漂的剩余浮力能平衡掉鱼吃饵后的残余力量,所以浮漂没有明显动作。而且鱼吞饵的这个过程时间很短,鱼很快就进入下一阶段转身或抬头。而鱼的转身(抬头)会把子线拉动,则鱼讯产生。此时浮漂的鱼讯语言就是鱼的走口讯息。

如果我们再次调整钓目,使浮漂露出67目,此时双饵均卧底,而且子线呈弯曲状态。鱼的前两口讯息当然就被过滤掉了。那走口讯息为何不明显呢?原因是鱼转身(抬头)的时间也不长,而且子线是弯曲的,在鱼转身(抬头)时也仅仅是把子线拉直了,浮漂的讯息也不会产生。而当鱼游走时,就会产生位移,从而拉直、拉动弯曲的子线,随即产生浮漂的鱼讯语言死口讯息。

由此不难看出,在浮漂调钝后,钓目由钓灵到钓钝,鱼吃食的四个过程是很清晰的。

简单的总结一下:单饵离底钓探口讯息;上饵触底,下饵卧底钓吞口讯息;双饵卧底钓走口讯息;双饵卧底且子线弯曲钓死口讯息,但这些只是一种理想的假设。在实际的钓鱼活动中,由于鱼体的大小、饵料的可口性、饵团的大小、浮漂的材质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鱼的这四口讯息并不会固定在某一钓目上,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来不断的变化和调整。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把浮漂调灵后的情况。在我们将浮漂调灵后随着调目的减少,要想钓全鱼吃食的四个阶段,对所上饵团大小的要求也就越来越严格,而且由于浮漂的剩余浮力的减小、饵团的减小,使浮漂出现鱼讯语言所需的力量也就变小了。

有时即使双饵卧底,体形适当的鱼的探口也有可能使浮漂出现鱼讯语言。原因就是浮漂的剩余浮力已经不足以平衡掉鱼吃饵后的残余力量,而此残余力量恰恰使浮漂出现了鱼讯语言。也就是说在浮漂调灵之后,鱼的前三个过程所出现的三口讯息,在浮漂的钓目上很难区分清楚。

为什么说是前三个过程不好区分呢?原因就是,鱼在前三个吃食过程中,子线都是垂直的(钓目在调目以内),在浮漂的剩余浮力加上饵团的重量不足以平衡掉鱼吃饵的力量时,鱼探饵、吃饵后所剩余的力量能很快地传至浮漂,导致鱼讯。如何滤掉其中的假口抓准实口?就要求我们总结和吸取多次垂钓的经验和教训,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摸索来很好的掌握它们。

还有就是,在调目范围内,若空杆仍然多于中鱼,就需要我们继续往钝了钓(即钓目要大于调目了),直到有讯息即中鱼为止。此时你所钓的一定是鱼的死口讯息(双钩卧底、子线弯曲)。

但我不主张抓鱼的死口讯息,一定要抓鱼的前三口讯息,这是因为抓鱼的第四口死口讯息,就如同我们常说的起杆晚了,即鱼已经开始游动,再起杆中鱼,钩对鱼的刺痛是很大的,使鱼在未离窝前就受惊而发力逃窜,如同在窝子里遛鱼一样,不但容易惊窝,还很容易切线跑鱼。

所以,除了钓老、滑鱼、糗鱼之外不建议大家钓死口。所以说,如果我们在调目之内无法找到很好的上鱼点,就应该重新来调整浮漂的调目,往钝了调(减铅皮),直到鱼讯与上鱼率几乎一一对应时的钓目在调目以内为止。不能犯懒钓死口,而错过上鱼的最佳时间。

单纯的追求调灵、调钝、钓灵、钓钝都是不可取的,而是要根据鱼口与标讯对应中的真假程度,来适时调整浮漂,找到最佳的上鱼点,而获取骄人战绩。

特别注意:最佳的上鱼点不一定就是钓组的最灵点,而是有标讯就中鱼的最灵点,它对应的是鱼的吃口(或探口、或吞口、或走口、或死口),随着鱼情的变化它不是固定的。所以很难说你应该钓几目、钓灵好还是钓钝好。有许多钓友就是没有弄清浮漂的鱼讯语言与鱼吃饵之间的关系,而走入了追求调几钓几钓灵还是钓钝的误区。

明确了浮漂的调目、钓目与鱼吃食过程之间的关系之后,如何很好地在实际的垂钓之中运用得当,需要钓友们不断的实践和摸索。认真地分析浮漂所提供的每一个鱼讯语言,很好地理解实际垂钓过程中鱼吃食的状态,充分调配好鱼讯与上鱼率之间的对应关系,是提高鱼获的关键所在。明确你的上鱼点对应的是鱼吃食的那一个阶段,是你在鱼口发生变化时,应该如何应对的主要依据(是该钓灵还是该钓钝)。

掌握饵料与浮漂示目的对应关系才能灵活调漂


每个钓鱼人在学习钓鱼的过程中肯定要学习怎么调漂,现在有很多调漂方法,比如空钩调漂法、带饵调漂法、无钩调漂法、单钩调漂法等,但哪种调漂方法才是最好用的呢?

其实不论是什么调漂方法,都是以上鱼为目的,最主要的就是为了如何能很好的控制两饵在水中的状态,饵料在水中的状态无非是两饵卧底、一触一卧、一悬一触、两饵悬浮四种。但在实际的钓鱼活动中,饵团在水中的状态不是直观可见的,它只能通过浮漂钓目的多少来间接的反映出来,而要完整地实现饵团在水中的那四个状态,又与浮漂的调目和饵料的比重有关。可是钓友们或许已经注意到了,加了个饵料的比重进去,这一点非常重要。有些钓鱼高手,在有某些条件制约时(如比赛进程中、浮漂选型不当、线组搭配不当等),往往可以通过改变饵料的比重来对钓目进行调整,以实现多获的目的!但这个比重的调节仅是一种应变,应用起来可是比较困难的。原因是钓手必须要对所用饵料特性非常了解,且如何配比也是决定因素,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然而,在不改变手食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调整浮漂来达到多获的目的。而许多钓友在实际的钓鱼过程中经常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我找到底了么?、我的饵团在水底是个怎样的状态?。通过实践对调漂有了一些体会,基本上对饵团在水底的状态(手食不变的情况下)。

施钓前要先确定调目。不论用何种调漂法,先确定调目是前提条件。每位钓友都有自己对调目的认识和习惯,调几依据鱼情和自己的习惯即可。我觉得用一个例子来说明比较直观、快捷、易懂。只要掌握、理解了这种方法的实质,再融合到自己的调钓法中就可以了。

具体操所过程如下:

一、粗调找底

找好钓位后,根据对象鱼先开饵,利用发饵的时间进行调漂。先在下钩挂大点的铅皮找底(水底可能有浆层,挂下钩找底有利于后面的精确找底),让视漂露1目,并在以钓点为圆心,半径15厘米的圈内,前后左右多试几次充分掌握钓点的水底情况。

二、粗调调目

粗调找到底后,将浮漂下移15厘米(一定要超过预定调目的长度),修剪铅皮直到调目为4。

三、精调找底

这一步非常重要!切记这时先不要上移浮漂,而是先在下钩搓上单饵抛出,看看这个饵球是否能让浮漂刚好没入水中(最好是平水)。称此饵为基饵(一定要用手食,其它的代用品不可取,会对调钓有很大的影响),并记住这时饵团的大小。找好基饵后再将浮漂上移15厘米,下钩挂基饵进行找底。我让浮漂露出4目(即等于调目)。找好后,再于上钩挂基饵抛出,看看此时浮漂露几目假设此时漂露2目。这时我们可以知道上下两钩的间距在浮漂的示目上大约是差2目,而这2目就是我们判断上钩是否离底的依据。若此时开始垂钓(所上钓饵一定要小于等于基饵重量),还必须进行一定的微调。原因是:如果水底的浆层厚的话,钓目肯定要发生变化。若浮漂稳定后,钓目大于4目(底有浆层),则需要我们下移浮漂将钓目调整为4目。则下钩肯定是触底、上钩悬浮,我们可以通过调整上钩钓饵的大小来控制上钩离底的程度。若钓目小于4目(底部浆层薄),只要钓目在2~4目之间,上钩饵一定是离底、下钩饵是触底状态。而钓目小于2目的情况,几乎是不可能产生的(我们用上钩挂基饵人为使其到底,浮漂才显示2目)!钓友们应该注意到了:上面所说的是以始终有一饵触底为出发点的。因为钓鱼一定要先从底钓起这一原则,再根据鱼情,上下改变钓目来适应鱼口的变化。

四、精调找口

如果鱼口不确定,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调整来进行应变。首先要说明的是手食是固定不变!若你改变了手食,就要从新校漂精找底和找钩差。

1、如有口无鱼,个人认为是钓的灵了,上饵方式和大小不变,我们只需通过上移浮漂来找鱼的实口就行了,找到实口后,再在上钩挂上基饵抛竿看看与刚才上鱼时的钓目有何区别,若钓目变小了,就说明上钩是悬浮的,并记住这个目数,它在接下来的钓鱼过程中,上钩是浮是触,你就有了一个很好的依据。若钓目不变,则说明双钩均是触底状态。

2、若没有鱼讯或鱼摄食强烈,我们可以下移浮漂钓灵找口!这时就要求你所上的两个钓饵的总重一定要小于基饵重量。假设用下钩挂上基饵将目数定在3目(或更低),那我们在施钓时,钓目小于3目(下钩挂基饵所定目数)且大于1目(上下钩差为2目的示漂精调找底中已对钩差有说明),则下钩触底、上钩悬浮。小于1目则一触一卧。若钓目大于3目(下钩挂基饵所定目数),则双钩悬浮。

3、截口频繁鱼明显上浮。用此漂此调目打浮,尽可根据需要将钓点定在所需水层。既然已经明确要打浮,就不必挂基饵找底了,只要所上饵团不将浮漂全部拉入水中,你尽可随意发挥,最好将手食加些鬼5成为拉饵。当然,此时双饵是悬浮的(呵呵)。

简单的流程是:粗找底离底定调目定基饵下钩挂基饵找调目上钩挂基饵找钩差(调目减此时的示目,手食、漂不变,此差基本是个常数)用钓饵微调找鱼口。

从上面就可以看出,其实我们只是把调漂过程做了一些改变,虽然多了一些环节,但也是有规律可以遵循的,如果我们能掌握钩饵与浮漂示目的对应关系是离是触,我们就能做到灵活调漂了。

浮漂吃铅量与浮漂灵敏度的关系


相信许多钓友都喜欢选择吃铅量大的浮漂,而我也不例外。那么吃铅量与浮漂的灵敏度有何关系呢。

先举个例子,如果俩辆同样的货车,一个空车,一个装满一车沙子。以同样的速度走下坡路。那个这个装满沙子的车要比空车的煞车难度大的多。(惯性与质量等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中学物理学过,我就不再说了。不信就站在火车前500米看情况,开个玩笑。)

说到这我们就少不了说浮漂的灵敏度与惯性的关系了。当然这必须要用俩个只有材质不同,其他都一样的俩款浮漂做比较了。一只浮漂我们要想把它拉下水,需要的铅皮要比浮漂的本身质量要大的多。我们以调平水为例(钩离底下同),也就是说吃铅量大的这只浮漂加上所需铅皮的质量要大与吃铅量小的浮漂。

说到这我们就可以这样理解,还是以调平水为例,由于吃铅量大的浮漂的线组的整体质量要大与吃铅量小的。在受到向下的同样的力时,吃铅量大的浮漂是不是就像装满沙子的货车难以煞车呢。有些人也提过空心浮漂吃铅量大而没人用的问题,我没用过,我只能说空心浮漂里面是空气,空气受温度的影响极不稳定。这也许就是原因。

对浮漂吃铅比的理解

浮漂吃铅比,是整支浮漂的重量与调平水时全部配铅的比例。早年一次初冬钓小鲫鱼,折白雪公主漂且无备品,只好用大小相仿的桐木漂替代,配铅减一小半,不想顿口渔汛更加敏感、清晰,不是说浮漂吃铅比越大越灵敏吗?当时十分疑惑。浮漂吃铅比是一个很有议论的题目,2支外形完全相同只是吃铅比不同的浮漂对悬坠钓线组有哪些影响或作用呢?讲点自己的理解。

一、浮漂材质对吃铅比的影响。

浮漂分为漂身、漂脚和漂尾三个部分。

漂脚可用实心尼龙棒、玻璃钢棒、碳素材料棒制成,这几种材料的比重(比重范围大致在1.42.1)都大于水的比重。

漂尾可用实心尼龙棒、玻璃钢棒、碳素材料棒和空心塑料管制成,只有空心塑料管的比重小于水的比重。

漂身作为主浮体是决定吃铅比的核心因素。现在做漂身的材料主要是孔雀羽、巴尔莎木和芦苇。

孔雀羽因自身比重较大很难做出2.5倍以上吃铅比的浮漂;

巴尔莎木和芦苇可做出3倍以上吃铅比的浮漂(如泛宇出品的:巴尔莎的罗汉Ⅱ伏的3号漂,自重0.8克、吃铅重2.5克,芦苇的如来LB-0301的4号漂,自重1.16克、吃铅重3.56克)。

同时,漂身、漂脚、漂尾长短、粗细,特别是空心尾,都对整支浮漂的比重有很大影响。单纯追求高吃铅比的浮漂与水情、鱼情无补也需要很高的代价。

二、浮漂吃铅比的物理含义。

浮漂吃铅比就是整支浮漂比重的外在反映,相互是反比关系,吃铅比越大意味着整支浮漂的比重越小,比重小的浮漂能为线组提供更多的承载浮力。

三、浮漂吃铅比对线组的影响。

线组是一个柔性的水下系统,通过线组的整体运动使浮漂产生目视信号,浮漂吃铅比决定了线组的配重分布,吃铅比小配铅少,吃铅比大铅坠重(就是俗话说的大头在下),对线组的定位功能、诱聚功能、信号功能都会产生不同影响。浮漂吃铅比大、线组铅坠(为说话方便,将其它水下组件一并归入铅坠讨论)配重就大,线组的质量分布更加不均衡,反之亦然。

1、对线组定位功能、诱聚功能的影响。用吃铅比大的浮漂,有利于线组快速定位提高垂钓效率,同时也使两摆行程加快减低了部分诱聚功能,两者不可兼得。

2、对线组信号功能的影响。由吃铅比大的浮漂组成的线组好比是用绳子连接着的由火车头和一节空车厢组成的列车,显然,让你先拉动惯性很大的火车头再带动车厢肯定不容易,鱼咬钩要先拉动铅坠然后再带动整个线组,道理是一样的,换句话说,这样的线组在鱼保持相同吸食力的情况下,出动作给人的目视特点是:顿感弱下行幅度大。线组整体重量越小越易启动,丛杰讲授的大棚冬钓瓜子鲫线组即为典型案例,但线组重量分布越均衡越易启动、漂像顿感越明显的观点常被忽略。

我个人理解:浮漂应放入线组这个系统中,根据水情、鱼情动态考量,吃铅比12的浮漂有利于线组重量分布均衡,打深打快打远是大吃铅比浮漂的长处,扬长避短,用好不同吃铅比的浮漂应是长进钓技的一个方面。

图解钓鱼调漂与浮力的关系


钓鱼浮漂的调钓难吗?所谓的调漂调的是什么?调漂方法五花八门,有没有共同之处?在调漂中拥有一点浮力以及地面支持力的知识,一切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

调漂要调出两种目──调目和钓目。

一、 调目和钓目有什么不同(以空钩调目而且钓目小于调目为例)

二、调目、钓目之间漂尾受到水的浮力有多大

钓目调目之间那段漂尾的浮力,向上牵引饵团,使饵团全部或者部分悬浮于水。调目钓目之间距离越大,漂尾越粗,饵团悬浮越多,反之越少。

饵团除了受到向上的所有浮力的作用以外,还受到来自地面的支撑力的作用,形成二力平衡。

饵团重力,科学的、准确的说,应该是饵团的重力与浮力之差。为简单方便起见,这里也就不必说得那么认真了。

地面支持力为零时,饵团完全离底悬浮。饵团完全卧底时,即是饵团重力等于地面支持力,钓目调目就重合了。

三、钓目大于调目时 ,怎样看目差浮力

四、怎样知道钩饵悬浮多少?卧底多少?

我们已经知道,钓目调目距离大,钩饵就悬浮多,反之悬浮就少、卧底就多。要想进一步比较精确一些估计钩饵悬浮、卧底多少,还需要测定一个饵的重力相当于漂尾的几目浮力(假定漂尾粗细均匀、目长均等)。例如,一个饵团能够下压漂尾4目(单饵重相当于4目浮力),那么,当调目钓目差为5目时,就知道一饵悬浮,一饵1/4悬浮3/4卧底。当调目钓目差为2目时,就知道一饵完全卧底,另一饵1/2卧底1/2悬浮。 种种因素的影响,这种估算只能是个大概,不可能十分准确,更由于忽略了钩重的影响,推算时必然有一定的误差。追求十分的准也没有必要。

五、调目钓目的距离是决定钓组灵敏迟钝状态的主要因素

人所共知,钓组的灵敏迟钝状态主要取决、于钩饵状态和子线状态。既然调目钓目目数的距离、漂尾粗细决定了目差浮力以及地面支持力,决定了饵团悬浮卧底多少和子线弯曲松弛程度,那么,调目钓目的距离也就决定了钓组的灵敏迟钝状态。

另外一些次要的、不可忽视的的因素也影响钓组的灵敏迟钝,例如,浮漂造型、表面光洁度、漂尾粗细、浮漂体积、坠子大小形状、子线长短粗细等等。

六、调漂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调漂,表面上是调整漂尾上的调目和钓目多少,实际上是调整钓组的浮力,从而调整水下钩饵、子线状态,调整钓组灵敏迟钝状态。调漂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容易看漂提竿,一方面是为了适合鱼儿的吃口。

定调目的方法很多,共同点是半水悬浮。不同的是,有的是无钩饵,有的是空钩,有的是挂单饵,有的是挂双饵。调目有的平水,有的在漂尾中部,有的在上部,有的在下部。钓目也是多种多样。无论它们怎样变化,万变不离其宗──调目钓目之间有个距离(特殊情况下距离为零)。有距离的这段漂尾产生的浮力不同,对钓饵的牵引力就不同,这就决定了钩饵状态、子线状态和钓组灵敏迟钝状态。明白了这个道理,无论什么调漂法,我们都能够懂得它的道理,明白它的状态,看出它的优劣。纷繁复杂也就变得简单容易了。

季节、时间、地点不同,鱼情、水情千变万化,适应鱼情的钓组状态绝对不应该是一种固定的模式。这就决定了调漂必须多样而灵活。张三这样调,李四那样调。昨天那样调,今天这样调。哪种调钓法上钩率高,那种方法就是最好的调钓法,最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灵活应变应该是钓鱼技术的精髓,灵活应变也应该是调漂的精髓。不仅要根据鱼情、水情、浮漂、饵料、钓者个人情况等灵活调漂,而且在垂钓过程中,情况发生不断的变化,为了使自己适应新的鱼情、水情, 也应该应变调漂。即使鱼情不变,如果浮漂吸水变重,或者换了鱼钩、鱼饵(比重变化),也应该重新调漂。学习他人经验,不必千篇一律,切忌生搬硬套。

罗嗦这么多,没有讨论具体的方法,只是希望初学者明白一些调漂的道理。在实际操作时,究竟调目是多少、钓目是多少,应当根据漂尾粗细、钩重、饵重(饵料比重、大小)、鱼情、设想的钩饵子线状态等等具体情况决定。当然应该把我说的这些罗嗦话(重力、支持力、目差浮力)抛到九霄云外去。按照自己的理解,开辟自己的思路,放开自己的手脚去适应鱼情,适应水情。

钩大小与跑鱼的关系分析


很多人都认为小钩容易跑鱼,包括许多老钓手都这么认为。而我十几年的体会是大钩大饵才容易跑鱼。

当我钓鱼老跑鱼时,就会换更小的钩,而不是象许多老钓手那样换上更大的钩。换上更小的钩以后,跑鱼现象立即得到遏止甚至完全消失,信号变多、变大、变实,中鱼率与上鱼率都能提高。除了鱼吃口凶并且鱼群乱口时迫不得已换大钩塞满鱼嘴逮死口,我是不会换大钩钓鱼的。跑不跑鱼,关键是看鱼是否吃得深。大钩重且大,鱼吃口刁滑时不容易深入鱼嘴,提竿后钩子来不及翻转刺牢或者是根本无法刺中鱼唇内部,这样才容易跑鱼。鱼只要吃得深,多小的钩都不容易跑鱼。

我甚至用0.5的鲇钩,可以钓虾的那种,连连钓上2斤多的鲤鱼。在赌塘多数人光头时,鱼太滑,不用极小的钩是很难拼出成绩的。我搓干散的料铺在水底一片,鲤鱼过来很快就会把极小的钩随饵料一起喝进嘴里。鲤鱼的嘴圆阔,极小的钩都还能钩牢,其它鱼就更不在话下了。

一般夏天我不使用超过伊势尼1号大小的钩,冬天不使用超过伊豆1号大小的钩,数斤的大头、鲤鱼或者是孟加拉鯪照杀。是否担心钩子被拉开呢?1.2号的子线能拉开伊豆1号钩吗?拉不开的,而我几乎从不使用超过1号的子线。过份追求细线小钩那是变态,过份担心而一味使用粗线大钩是愚昧,合适就好。跑鱼就换更小更轻的钩,慢鱼空竿也换小钩,乱口空竿才换大钩。

资深老手浅谈配饵与浮漂调钓的技巧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蓦然回首,学习钓鱼已有46年之久。从早期的蚯蚓、窝头到现在的国产、进口商品饵料。从一个原始阶段,上升到一个科技理论的时代。不认真、仔细的研究、分析、搭配鱼饵,钓起鱼来还真费劲了。通过近几年的学习,搭配,分析,我逐渐找到了一些配饵的基本原理和公式,现在呈献给广大钓友,说的不对的,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4321配方

现如今, 当你决定去钓鱼时,你会感到很迷茫,渔具店里的饵料令郎满目,目不暇接,使你不知从何下手,其实,当您了解饵料的特征和鱼类摄食的一些基本原理后,您会发现,配饵其实很简单。

现在很多钓友找我要饵料配方,好像我的配方一定很灵,其实不然,我也是根据一个坑的特点搭配这个坑的饵料,也是准备一个基本配方,然后见机调配,我的后备箱里,各种饵料很多,都是为钓鱼而准备的,我可以告诉大家,我没有一个鱼饵配方,我只有一个鱼饵的基本配比公式,在这个公式上,可以随心所欲的调配千滋百味的饵料来。

钓鱼人都知道,鱼喜欢吃的食物是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我总结的一句话就是腥加香=天下无双,道理就是这样简单,只要你的饵里有腥、有香,不管你怎样调配,你肯定能钓到鱼,因为,你的鱼饵里包含了鱼类食物的基本需求,但是,要想钓好鱼,你的饵里必须添加一些特殊的味道,才能更加吸引鱼对你的饵的注意力。我经常问找我要配方的钓友:你们去吃饭,在一个有10多个饭馆组成的餐饮街上,你决定进哪家饭馆去吃的理由是什么?,道理很简单,是这家饭馆特有的气味吸引了你,但是,吃不吃,还要看他的饭、菜的价格、颜色、服务而决定,以后经常来不来,要看这家饭菜的口感和味道而决定。其实,这和钓鱼人打窝子诱鱼,挂手食钓鱼是一个道理。窝子=饭馆的香味,吸引鱼来就进食,手食就是饭菜,让鱼来品尝,鱼认为可口,进食就凶猛,鱼认为不喜欢,在你的窝子里暂短停留后,就去寻找它喜欢的食物去了。经常用一款味道突出的饵垂钓一个坑,很容易让这个坑的鱼喜欢你调的味道,这就是调坑。那么,怎样才能配出一款鱼喜欢的饵呢?这就和咱们炒菜结合上了,炒菜需要主料,配料,调味品来搭配,鱼饵也是同理,以糖醋鲤鱼为列,鱼是主料,点缀的菜和葱姜蒜是配料,酸甜是调味。这是最早的炒法,现在还有用番茄酱的,使菜的口感和颜色更加鲜亮。给鱼配饵也是一样, 选择一款香饵为主料,配合一定的腥饵为辅料,用味道浓烈的鱼饵突出味道,这就是一款很好的饵料。当然,我们必须知道,大鲫鱼喜欢香甜,小鲫鱼喜欢腥香。

下面我介绍一款我开的大鲫鱼饵给大家进一步解释。还是4、3、2、1的公式。基础饵4份,基础饵一般为你使用的窝子的主料,比如超诱,麝香底窝,纯谷物,鱼宝等等,香饵3,这就需要你自己理解和调配了,我一般喜欢用天元的饵料(天元也不给我赞助,我白帮着宣传了),我的香饵的调配是,鲫鱼套餐2袋,天元鲫1袋,第五元素1袋,混合一起即可。腥饵2,也是自己调配,我一般比较腐败,用的丸九的力作无双一份和鲤鱼旗一份混合一起后,用粉碎机打碎即可。攻击饵,我用的是丸三。假如今天钓的鱼坑,经过调查了解后,麝香味为主,我就这样开饵,4份麝香底窝,3份香饵,2份腥饵,1份丸三。当然,攻击饵有很多,比如九段鲫,老中华鲫,麝香红鲫,千里香,丸五等等,也可以自己调配攻击饵,比如老中华鲫一袋与麝香红鲫一袋混合后,效果就很突出。说来说去,您记住4321就行了。4=基础饵。3=香饵,2=腥饵,1=味道突出、添加量小的饵即可。

二、小药的认知

现在人钓鱼,特别是在商品坑钓鱼,很少有不添加小药的,北京杆坑就流行一句格言小药不是万能的,没有小药是万万不能的。手食里,窝子里添加小药已是很正常的了,基本没什么秘密可言,但是,为什么有的人使小药就很好,有的人使就没什么效果呢?这就要看使用者对鱼的了解有多深了,大家知道养殖的小鲫鱼生长时吃的是什么吗?(1寸以下时),豆浆,所以,你钓小鲫鱼时,添加一些豆奶,效果就很突出,特别是现在人工饲养的鲫鱼,效果更加明显。大鲫鱼喜欢奶香、草莓香,不信的话,您可以去渔具店买几包表明香饵的鲫鱼饵料闻闻,大多数是奶香,根据这个了解,我配置的小药就很简单,我一般不单一的使用小药,我都是2-3种的搭配使用,我用的小药基本就是3种,蛋奶、草莓、促食剂。小药的添加不要超过饵料的3%-5%。另外,鲫鱼喜欢香甜,开饵时,加一些蜂蜜会更好。

三、浮漂的调目、钓目的设定

1) 调漂,要知道调目调的是什么?钓目钓的是什么?

我理解的调目就是调整浮漂的牵引力,牵引力的大小,对鱼进食有很大的影响,调目越高,牵引力就越大,调目越低,牵引力就越小,对应鱼,鱼越大,牵引力越大,鱼越小,牵引力就越小,了解了这个基本情况,您在调目时就要有针对性了,钓大鱼,目数可以调高一些,因为大鱼的牵引力比较大,钓小鱼,目数就要调低一些,小鱼的牵引力相对要小,假如你调反了,钓大鱼时,漂就太灵敏了,动作很多,就是不中鱼;钓小鱼时你调高了,鱼的牵引力不够,漂的反应小,你会失去很多中鱼的机会,而且,牵引力大,鱼小,鱼吃饵时有阻力,它会很谨慎的。所以,调目其实很简单,钓大鱼调高目,钓小鱼调低目。调目没有一个固定的位置。这就是我的理解。

2)钓目调的是什么呢?

我理解调的是钩子在水底的姿态,也就是2个钩子在水底的位置,大家都知道不灵不顿=一钩卧底、一钩触底,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状态呢?这就牵扯上另外一个话题找底,我先从找底开始,然后继续讲钓目的调整,

四、如何正确找到底呢?

钓鱼的底有2个,一个是池塘真正的底部,一个是鱼相对活动集中的泳层,这就是有人经常说的钓离地、钓浮、钓水皮。他钓的位置,就是鱼相对集中的地方,俗称鱼底。我们钓鱼时,首先要找到坑的底,然后还要找到坑底酱层的表面,这才是你要找的底,假如你只找到坑的底,2个鱼饵都埋在酱层里了,鱼光闻见味,找不到饵,你就无法钓到鱼,这个现象有很多,大家可能也会经常遇到,就是,窝子里鱼津儿四起,就是不吃食,很多情况就是你的底找过了,没有找到坑底酱层的表面,饵埋在酱层里了,鱼找不到,四处拱,这才有了有津儿没口的现象。找坑底简单,挂重铅一下就能找到,怎样才能找到酱层的表面呢?这就要求钓者必须知道你开的饵的比重是多大,当然,手不是天枰,但你每次上的饵的大小基本相差不多,就是差一点,也无所谓,首先你要挂一个饵,看看漂压下几目,心里有个数,然后再慢慢的调整浮漂的位置,找酱层的表面时,一定要上钩挂饵,举个例,你调5目时,单钩挂饵,浮漂压下去3目,你找底时,上钩挂饵,找到2目时,基本找到酱层表面了,这里有一个现象大家可能忽略了,就是长子线的支撑力,当你挂2个饵时,底钩虽然落入酱层,但长子线的支撑力,会使上钩的饵落在酱层的表面上。当然,你挂的饵,一定要大小均匀,这就是基本功。底找到了,但不一定是鱼进食最方便的地方,这就要求钓手分析鱼层的位置,尽快找到这个位置,你才能钓获多多。钓目的调整有2种,有动作提杆不中鱼=钓的太灵了,调高钓目。有动作提竿中鱼了,中途又跑鱼了,钓的太顿了,下调浮漂。浮漂在钓不灵不顿时的上下调整范围,是你设定的调目的范围,超出这个范围,就是特殊的钓法了。

五、谈谈我是怎么设定调目和钓目的

首先决定所钓的鱼的大小而设定调目,比如,今天我准备钓小鲫鱼(1两左右的),鱼的时速在20-30尾左右,我会选择一款2号软尾7目三等分的钓小鲫鱼的浮漂,调3目,然后挂重铅找底,找到底后,下拉浮漂2个漂身,慢慢修剪铅皮到浮漂露出3目为止,这里说一下,浮漂的调整,最好用一块完整的铅皮来调整,铅皮一定裹紧,加铅的铅皮,由于卷的不紧密,会使水的阻力和水中的杂物进到铅皮里,从而影响到调漂的准确性。然后上钩拉一个饵,看看压下浮漂几目(假如是1目),调整浮漂的位置,找到露出2目为止,拉双饵再找底,看看是不是2目,如果是2目,就从这里钓起,如果不是,升、降浮漂的位置,直至2目为止。以后就是上下调整浮漂的位置,直到出口中鱼为佳。当你钓到一定的时间和积累后,调钓就随心所欲了,这里讲的是为初学者尽快找到底的入门教材。

钓鱼是一个系统工程,方方面面都需要认真对待,钓什么鱼,用什么漂,用什么线组,用什么钩,用什么竿子,用什么饵,都有严格的规定,虽不是教条的,但还是以细心为好。

以上是老贾对钓鱼配饵和浮漂调钓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理解,谈一些,不一定对,但是,对初学钓鱼的钓友会有一定的帮助,请钓友批评指正,也希望钓友们,去之糟粕,留之精华,不断提高进步,大家身心愉悦,钓鱼快乐。(待续线组的选择,钩子的选择,漂的选择...以及黑坑,休闲,竞技等钓法的体会)

浅谈台钓找底与调漂的关系


许多钓友在找底时经常遇到一个困惑:找底时浮标露出水面3目,挂上饵怎么就变成4目了?对浮漂的使用多数人始终把关注点放在调几钓几。但确定调目和钓目最终是要以控制钩饵在水底的状态为目的。如果不能正确找底,就无法实现这一目的,因此找底的意义是重要的。遗憾的是,多数人忽略了这一点找底时不认真。当然,多数情况下影响不大,但对钓糗鱼其影响将会是致命的。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复杂,要看你是挂什么东西找的底,它的体积、重量同你使用的钓饵有多大区别。如果是自然环境中长期稳定的静流区域和积淤较厚的养殖池塘,水底一般都有厚度不等的粥酱状虚底。用比较重的铅皮裹在钩上找底,钩很容易穿过虚底落在较硬的实底上,当你换上钓饵时因饵的重量比铅皮轻了许多,钩沉底不是落在虚底的表面就是埋在浅表,浮标露出水面的目数自然就增加了。我曾用与钓饵体积相仿的橡皮块找底,但必须强调的是橡皮块的大小和重量应该与钓饵的体积接近,一旦橡皮块的重量超过钓饵达到一定程度时也会出现以上现象。于是,不难想象,用既硬又重的钓饵在虚底较厚的水底钓鱼,饵会穿过虚底落在实底上,鱼看不见、吃不着饵,还怎么钓?

一、我喜欢用小橡皮块找底,理由有二

1)使用橡皮,橡皮块取材方便,取学生擦字的橡皮用刀片切成大小不等的立方体就行。橡皮重量大于铒重1-2目,过重或过轻都不好,别太大,否则容易馅进淤泥里. 使用橡皮就不会脱落,底找得准。如果是钓灵,可把橡皮块挂在下钩上找底;想钓钝,就挂上钩。为了确保能找准底又不过了底,可以采用反向验证法来检验。

2)在确定了调目后挂大饵找底。这种方法为多数钓友所采用。其优点是找底的同时兼顾了打窝,而且方法简单易学。缺点是找底不准,多数情况下会找过底。

1、原因是

1)使用的饵重大于实际垂钓的饵重,当用正常饵垂钓时钓目会增加。

2)大饵在钟摆式下行时由于饵重使饵过早触底,造成水线同浮标不在同一垂线,而是钩饵在前下浮漂在后呈斜线状态,这种情况也是造成找过底的一大原因。

2、解决的方法

1)尽量使用同垂钓时相同的饵找底。

2)抛竿时尽量不要打满线,掌握抛竿手法,让钩饵同浮漂在同一点入水,如果不能掌握这种方法,应在线组入水后迅速压线后拉,当浮漂到位后前推,尽量使浮漂同水线垂直。

3)要养成称钩饵的习惯,这样才能找到正确的底。

比如半水调5目,双饵重等于4目,双钩等于3目,延长水线调5钓2时已经到底,而且有相当于1目的饵重由水底承担,缩短1目水线变成调5钓1,上饵离底下饵刚触底,饵重全由浮力承担,这种状态是钓灵的极限;延长水线调5钓3,一粒饵重由池底承担;调5钓5时双饵重全由池底承担,长子线弯曲钩卧底短子线直立钩直立落底;再延长水线调5钓8,双饵重同3目的钩重全部由池底承担,此时短子线仍然是直立,这种状态是钓钝的极限。再延长水线钓目不会增加但双子线都开始弯曲。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保证到底又不会测过头。

二、无饵找底

1、确定调目。比如半水调3目。

2、剪掉双钩称钩重。比如剪掉双钩为5目,即双钩重为2目。

3、延长水线,当漂尖为4目时表示下钩到底,且一个钩的重量由池底承担另一钩重由浮力承担,即一钩到底一钩离底,找底完成。这种方式也可以确定钩饵在水底的状态,大家想想就明白了。

以上方法忽略了子线的硬度影响,实际上子线有硬度就有向上的支撑力,因此理论上应该双钩都到底的情况由于子线的硬度有时短子线的钩饵不一定到底。这种影响的大小取决于线的粗细和质量。最后我的看法是,宁可再花些时间,一定要把底找实了,千万别凑合。

调目与钓目的关系简单分析


当我们在实际垂钓的时候设定好调目是第一步,接着再根据水中鱼的情况调整钓目,这样做是为了饵钩在水下有个合适的状态,方便鱼和饵钩产生一个正确的鱼讯,不管是双饵、单饵或是是空钩以及无钩调漂的情况下。

钓友们在正式钓鱼时会把调目与钓目相比得出饵钩在水下是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当水面上鱼漂动了而鱼不上钩时,钓友们会调整钓目(即水线长度)或者调整调目(不动插漂座位置只调整铅片的大小),初学者大都会选用前者,经验丰富往往会选后者同时更改鱼漂的大小。所以我们要了解好调目与钓目的关系。接下来我们做个简单了解:

一、调目设定在理论中的难点

调目设定在实际操作中也不难,饵钩或者坠在到达不了水底时调整好铅片大小就可以到达水底,一学就会了。但是钓友们就要问了是调目高了灵还是调目低了灵?调目的高低和中鱼的几率有何关系?调目的高或低各适合哪种鱼的情况?这些理论上研究观点不一,更有截然不同,所以会让我们不知所措。但是我们理论上领悟通透也很重要,因为这样我们可以正确的调漂,多增加中鱼的几率。

对于钓祖来说,鱼漂调整的灵钝已然有两种不同观点:调目调的越高越灵敏是台钓的基本原则;也有钓鱼高手认为调目偏低灵敏度就越高。

不少人认为调五钓三跟调四钓二并没有多少差别,所以没有多少人会花多少时间去了解其中的原因。不过那些经常参加比赛的人非常的在意调目的设定,这个事情告诉我们调目的设定跟中鱼率确实有着联系。

初学钓鱼的钓友很难在一时之间对调漂灵钝和中鱼率高低的关系有全面的认识。一般情况下调漂偏灵时中鱼的信号会准确些,不过有时候也会有例外。

二、深入了解鱼漂的调整跟中鱼率之间的关系

假如调四钓二、调五钓三或调八钓六时挂饵后会往下压沉二目,浮漂的浮力与其他的作用力会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需要注意的是这几种调法所用的铅块轻重不同。在有外力的干扰下,钓组所呈现的状态是不同的。

调四目的剩余浮力不大,而配重大一些,一旦开始钓鱼,钓组很容易进入到水中不容易反弹,调五目或调八目的剩余浮力大一些此时铅块配重轻一些,所呈现的上浮趋势明显些。

一旦系统平衡被破坏,鱼漂的反弹力就会大。这时候鱼讯会明显一点。在实际的作钓中不管是调五钓三还是调四钓二都有可能中鱼。如果鱼吃口变轻调五钓三的中鱼率会变低。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调目少的铅块重,下落的趋势明显,反弹力小,有利于降低鱼吃饵的反向拉力,调目偏高的会与此相反。虽然鱼吃饵时鱼漂下沉的数目是一样的,但是饵钩在鱼口中停留的时间是不一样的。饵钩停留的时间越长中鱼率就高。

三、实际垂钓中怎样设定调目与钓目

在实际钓鱼时,如果我们看不到鱼漂,可以往上调整下,一直调整到我们最开始所调整的就可以了。接下来可以提竿,把鱼钩上铅皮拿下来,在把渔具投入水中,看下鱼漂所显示的调目,如果是调四,可以在调整下浮漂直到显示的是调五。一般上浮力大的话会出现双饵钩离地现象。而不是单饵触底的最好状态酱浮漂调整到调五时这说明水里的单钩触底了,触底后因脑线的支撑会打破原来调四悬浮所保持的平衡。

如何调漂找底?谈谈钓饵与调漂的关系


很多钓友钓了很久都搞不懂如何调漂,这其中可能就有一个道理没搞明白,今天我就谈谈我对钩饵与调漂的理解,让大家明白如何调漂。

调漂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想知道钩饵在水底的状态,让鱼在就饵的动作能体现在漂上。特别是冬季,鱼就饵动作弱,那我们在调漂时适当的调低点,让一钩躺底一钩触底使鱼就饵可以更容易,那么怎样达到这种状态就需要学会调漂。

调漂首先要学会找底,当然找底也有很多方法,重铅铅皮直接找底,钩挂铅找底等。平时我比较喜欢上钩挂橡皮找底,确保饵能到底(橡皮也只需很小一颗)找底好了下拉大于支线长度,慢慢剪铅皮到你要的调目。现在冬季建议调1.2.3目或平水,当然这中间就与你的漂大小及饵的重量有很大的关系了,首先你要知道你的钩有多重,也就是单钩能压几目,再则你要测出拉单饵能压几目,知道了钩重与饵重调漂就心里有数了。

例半水调4钓2,这时漂所受的是整副线组的重力(包括双钩的重量),挂饵垂钓时如果单饵的重量小于1目,那此时饵就没到底。单饵约2目,下钩触底。饵重于钩才能把上钩下拉,钩重于饵上钩是不可能到底的。那如何让上钩也到底呢?这时我们可以调3钓2,或调2钓2,甚至调平时钓2目等,这就让上钩触底到躺底。所以同样的调钓,不同的钩重,不同的漂大小,饵在水底的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是我昨天写的一篇`谈谈钩饵与调漂的关系的再度修整,睡了一晚感觉好多都没写进去,今天一早修整后再分享给大家,说的不对地方欢迎拍砖,这样才能提高大家的钓技。

总结一下心得:

1.必须清楚自己钩饵的重量

2.如果一钩躺底这时下钩饵的重量不作用于与漂上的

3.如果野钓不需要调的非常精细,因走水什么的没用。

希望这点心得对新手有点启发。感觉有启发的请点赞、评论,你的认可才是我写文章的动力,谢谢!

带饵调漂的操作技巧与单钩调漂的特点


垂钓的时候水底下的情况我们是看不到的,钩饵状态如何,水中鱼儿吃钩如何我们很难有个直观的了解,只能通过浮漂出现的信号来判断鱼口动作,所以浮漂的调钓就直接关系到鱼口动作的准确有效性,很多新手朋友对调钓方面闹不明白,这里就为大家说下常见的几种调漂方法和常用的术语。

第一、调漂的意义

通过合理的调整铅坠的重量来对露出水面的浮漂目数进行设定,每个垂钓人对于浮漂和垂钓理解的不同,所以在调钓的时候有各种方法,论证的时候会各抒己见认为自己的才是对的,其实真假对错有时候真的难以衡量,只要使用的合理,适合自己的风格能够及时应变保证上鱼才是对的。

第二、带饵调漂的操作技巧

1、双钩挂上饵之后,控制水线让双饵在水中悬浮,此时饵料的重量受到浮漂的浮力达到平衡状态,也就是自重为零,钩饵在水中飘飘忽忽的晃动会吸引到鱼儿的注意。

2、鱼儿在钩饵处轻微吸动就能够把钩饵吸入嘴中,此时鱼儿的吸力就会对钓组起到作用,浮漂和钓组间的平衡被打破,就会出现漂相动作,这种调钓方式非常的灵敏,需要有鱼讯产生时能够直接提竿刺鱼。

3、这种过度的灵敏也出现了很大的缺点,受到水流或者小杂鱼的影响时,会产生很多虚假信号,导致钓者在观漂时受到影响,当然并不代表此时就不能钓了,可以进行适当的改变,钓的钝一些就可以减弱假动作的影响。

4、比如说挂双饵调1目时,可以钓2、3目甚至5、6目,只要有漂相动作出现就可以大胆的继续钓钝一点,也就是所谓的不怕漂动,就怕漂不动。

第三、不带饵调漂

也就是空钩半水调漂,和上述的调钓方式除了不带饵之外其他都相同,这种调钓比较方便不需要称饵,只要垂钓时保证一个钩饵落底就行,在竞技钓中深受广大钓友的喜爱,这种钓法的好处在于有灵有钝,适合多种鱼情,并且垂钓滑口鱼有很强的效果。

不过这种调钓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通常在竞技池中有奇效,但是到了较为复杂的野外水域则失去了很大的效果,不管带不带饵调漂,都要保证在双钩悬浮的情况下进行,如果钓钩触底的话就失去了准确性,刚入门垂钓的钓友一定要注意了。

第四、单钩调漂的特点

在调钓浮漂的时候只保留一个钓钩,就是所谓的单钩调漂,采用这种调钓方式的钓友不需要费脑子考虑太多,只要垂钓的时候保证一钩饵卧底,一钩饵触底即可,非常的简便有效,很多中老年人非常喜欢这种调钓方式。

比如说个人习惯钓3目的话,在单钩悬浮的状态下调到3目即可,另一个钓钩的重量无需考虑,调好漂之后只要换上相同的子线,钩饵入水之后,肯定是一个钓钩卧底,上钩处于触底状态。

第五、实际垂钓中调钓时的具体操作

1、到钓场之后先选好钓点,再在钓点中完成调漂,另外要根据钓点远近深浅选择合适长短的钓竿。

2、要根据钓场鱼情状况选择好钓线之后,再进行调钓,使用的钓线和钓钩最好是品牌厂家生产的,一些劣质钓线不仅质量不好,生产工艺也不标准,调钓时容易受到影响。

3、在实际垂钓的时候主线入水的话,调漂时也要保证主线入水,如果垂钓时拖着钓竿,主线不入水,那么调漂时也不要入水。

4、在调钓之前最好把浮漂和线组放入水中浸泡半个小时之后在调钓,不然的话使用比较灵敏的浮漂垂钓时,会发现有1、2目的误差,这点需要注意,另外使用的浮漂质量也要好,尤其是新手要选择合适的浮漂。

浮漂的选用与调钓运用分析


钓鱼要的是悟性,网络等各种渠道上讲的光调漂都能有十六七种调法,新人怎么能不晕呢!大师们常说,选漂调钓要看鱼情。但是这个鱼情就打晕了一批新手,谁也不敢说随便一个钓场一看水面就知道鱼情的,除非是神仙,不然不钓一下谁也不知道水底下到底什么情况。选漂与调钓真有那么神秘么?其实一点也不神秘,跟漂有关的东西,主要就两点:一是钓法,二是饵料,能说出第三点的,全是抬杠。

正文之前先说点基础的

1、钓法:

钓法就是钓鱼的方法,既然是用漂钓,就是悬坠钓法,悬坠钓无非就是钓底、钓浮、钓行程,什么钓水皮,钓翻身,什么蚂蚁上树,什么离底截杀,说的玄玄乎乎的,新手听了不蒙才怪。为什么钓底?鲫鱼鲤鱼都是底栖鱼,正常情况下它们都在水底吃饵。为什么钓浮?某些情况下水底的鱼会上浮吃饵,比如气压啦,水温啦,鱼的密度啦等等,当然也有上层鱼类,暂不讨论。为什么钓行程?因为鱼都是在水里游动的,而且鱼不会整天肚皮贴着泥巴游的,一般都是和底有距离的,所以饵入水之后到底之前这一段行程,如果太短了鱼追不上容易形成等口,行程长一些有利于形成接口。

2、钓饵:

钓饵就更简单了,浮漂是个浮力体,它也不关心你的饵是个什么成分,但是无论什么饵就算是在钩上挂一块橡皮泥,都有它的自身密度,饵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的比值,称为比重,同等体积的饵,比重越大就越重,听起来好像是废话,但是无论是搓饵还是拉饵,我们都要关心饵的重量,因为饵重和浮漂的调钓是密切相关的。

3、漂相:

浮漂是反映鱼讯的工具,真正做到读懂浮漂百发百中是需要经验的积累的。常见的就是下顿、上顶、黑漂、送漂,钓的多了自然就能分辨正确的讯号。高手钓鱼只看漂都能知道上的是什么鱼,新手感觉很神奇,其实只要了解了鱼的习性这些一点也不神秘。看鱼嘴和体形就能推测出习性,以鲤鲫为例,鲤鱼身宽体胖嘴唇厚,它长成这样不是没道理的,说的形象一点就是鲤鱼在泥巴里拱食,拱来拱去就进化成了厚嘴唇了,又因为鲤鱼底盘比较低,稳定性好,所以一般都是黑漂。鲫鱼就不同了,以鲫鱼的体形嘴型,如果饵在水底,它想吃饵的话就必须头朝下翘着尾巴吃,吃完之后又要抬头保持自己的平衡,所以一般就是顿口之后接着送漂。

理解了这些基础的,选漂和调钓就难不倒我们了!

一、选漂

新手一定不要纠结究竟哪只漂好,只要是个漂,它就能钓鱼,等你熟练掌握1支浮漂的用法,你就知道这支浮漂的优缺点,然后自然就知道什么样的漂适合钓什么样的鱼情了,也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漂了,如果连一支漂都玩不明白,那天天发帖问漂也是没用的,一是很难回答这类问题,二是就算回答了也未必能理解得了,与其纠结于漂的好坏,还不如把找底先弄明白了吧,很多人钓不到鱼就怪漂不好,孰不知其实他连底都没找到呢!

漂型我就不分析了,写的多了又弄的新手一头雾水,市面上的浮漂形状各异千奇百怪什么样的都有,有次我在网上看到一款X顿漂,造了个葫芦型而且靠近漂尾处还是个坑,售价都是100块以上销量还不错,我就很纳闷,我估计买这漂的人都喜欢这个坑,个人感觉就是个坑人的漂,虽然我没用过也不好评论,但是如果真那么神奇的话,怎么没见竞技池里清一色的大坑漂?

一般我们出钓都没有完全陌生的鱼情,多多少少都了解一些基本鱼情,主要指的是鱼的大小,对象鱼种,完全陌生也没关系,因为肯定是先选线组再选漂,不可能是先选漂再选多粗的线啊多大的钩啊,那么线组都是从小到大这样钓的,因为小钩细线有机会搏大鱼但是大鱼毕竟少如果直接上粗线大钩很可能就一天打蛋钓了个空军,那么如何选漂呢,刚刚提到的2点就用到了。

1:钓底就选长身的,稳定性好,长尾的(11-15目),兼顾行程,因为你也不知道鱼在什么位置。

2:根据钓饵重选漂号,为什么要根据饵重来确定漂的浮力呢,试想一下,如果钓鲤鱼撮大饵团,但是却用了个小号的漂,那就相当于跑铅了,挂上饵直接沉底,虽然看上去是调4钓2,但是你以为钓的很灵吗,其实子线都不知道弯成什么样子了。所以说,鱼大嘴大饵就大,就得用大漂(没有大漂就减铅皮,调高目钓低目),鱼小嘴小饵就小,就得用小漂。千万不要说钓小鱼钓的快了选个大漂吃铅大快速扎底钓速度那么就选个大漂吧,大也要有个限度,如果2个饵团加起来才能压下这个大漂一点点的目数的话,那鱼肯定拉不动漂,什么动作都没有,只能越钓越慢。

二、调钓

如果以上都看懂了,那么接下来这个调钓就易如反掌了,首先说说灵与钝,关于这个问题,一百个人有一千个回答,说说我的理解:

钓底:

灵就是子线要直,子线越直就越灵,饵动线动漂就动,能不灵么,最灵到什么程度,双饵离底。

钝就是子线压弯,子线越弯就越钝,饵动线动漂没动,能不钝么,最钝到什么程度,铅坠触底或者躺底。

而我们实际垂钓一般不会走这2个极端,正常情况下,钓灵了就空竿多,就要往上推浮漂延长水线强压子线让饵触底。钓钝了就跑鱼多,钩子钩不到鱼的上嘴唇,比如钩下面,钩侧面,还有从嘴外面钩进鱼嘴的,就要往下拉漂缩短水线让子线变直。这个推漂拉漂减少空竿跑鱼的过程叫做精确找底。。如果说无论怎么推漂拉漂,都改善不了,不是空竿就是跑鱼,根本上不来鱼,那说明钩子有问题,钩大了鱼小吃不进嘴,空竿空竿,钩小了鱼大钩不住,跑鱼跑鱼。。

那么要钓哪一点比较好呢?我追求的是钓上钩饵轻触底这一点,下面我就说下如何调漂来达到上钩饵轻触底这一状态。如果要万分精确的达到这一状态,那么就要测饵重钩重什么的,说起来繁琐听起来难懂,做起来更麻烦,所以就是调个差不多,然后通过上面说的推漂拉漂精确找底。

首先一点就是调漂一定要半水状态(离底状态)调,无论是无钩调还是带钩调或者是挂饵调,都要半水调漂,离底多少就不要纠结了,只要离底就行,至于调好漂找到底之后多出那部分水线的重量,更不要去纠结了,毕竟还有后面的精确找底。

1、拉饵轻饵(比重小的饵),空钩半水调3目钓3目,或者空钩半水调4目钓4目,至于是3目好还是4目好,那就要看你的心情了,看几目舒服就钓几目,调目可以根据情况差个2、3目,比如江河野钓就可以调个平水钓2目3目,调1钓2目3目,全都可以。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水底下的鱼,只要它想吃东西,它是不会管你浮漂是几目的。。至于能不能把它钓上来,那就要看对于当时的鱼情来说,你钓的是灵了还是钝了。

2、搓饵重饵(比重大的饵),对于比重大的饵,我觉得能尽量做到带饵调漂最好,为什么要挂饵调呢,因为我们也看不出来要用的饵的比重究竟多大,有时候那饵比重大的不行,本来空钩调了5目,但刚挂了一粒饵,漂就整个被拉下水了,这时候你再挂双饵找底,妥了!整个一个跑铅钓,无论你怎么往下拉漂,那子线都直不了(饵横躺在底),就算把漂拉水里了,那也直不了,了解情况还好,减减铅皮改善改善,不了解情况的,钓一天,漂一动都不动。一般来说,商品饵比重做的都挺好的,下落动作都很优美,但是我野钓的,基本都是自制饵,沉的相当快。所以就挂饵调,但是不是挂双饵,而是挂单饵,于是就有,单饵半水调2目,双饵找底钓2目3目。

3、无钩调漂法:很多人说此法不好不准不科学不实用,其实我觉得无钩调漂法还是有一定利用价值的!在什么情况下适合用这种方法调漂呢,就是挂红虫钓的时候,而且是每钩只挂一条红虫的时候,我就用无钩调漂法来调。。相对第2种情况大比重的饵来说,1条红虫轻又轻,那怎么找底呢,于是我就想到,不如用无钩法调漂,然后用钩子找底,一般就是半水无钩调4目,然后挂钩挂红虫,钓个2、3、4目都可以。

以上并非3种调漂法,只是一种方法而已,就是根据饵的比重来调,越重的饵越选大漂调的越高,为了钓上饵触底这一状态。而比起调钓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精确的找底,如果出现频繁空竿或者跑鱼的话,还不能正确处理,那就不能怪浮漂了。还有就是很多野钓的钓友想知道怎么避开小杂鱼,我觉得大吃铅直接杀底这种办法是下下策,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尽量减小饵料中的小麦蛋白(拉丝粉)成分和一些油腻的物质。

钓鱼不是数学题,钓有法而无定式,胜于应变败于教条,连鱼都找不到,还谈什么竿钩漂线?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钩饵的重量与浮漂调钓的关系》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钓鱼的方法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