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域涨水如何垂钓。
渔谚说涨水期,好钓鱼、涨水钓一天,胜过钓半年。由于涨水期间钓获鱼量都比平时钓得多,所以每次下大雨涨水时,几乎所有钓场都钓者如云。
遗憾的是,在众多钓鱼大军中,并非个个都如愿以偿钓得很多鱼,甚至也有个别人空手回家。涨水钓鱼关键在钓点要选对鱼位。我认为应该在弃和选两个字做好文章。
弃旧选新
有的人平时在某地方钓得鱼较多,涨水时,还误认为原来那个老地方还会有鱼更多,就跑去那里抛钩投饵,并且守株待兔般整天寸步不移,结果事与愿违,得鱼寥若晨星。其实平时钓得鱼多的老地方,涨水期间绝大多数鱼,特别是大鱼都已经不稀罕在那里了。一是因为下大雨时,雨水汇入小溪、沟、渠,然后从四面八方往江河湖库流来。鱼靠其本能知道新水会从各地带来很多新鲜食物到岸边浅水处。于是它们都不约而同离开原来旧地方,到新地方去寻食玩乐。二是水涨高到后,原来水并不很深的老地方已经变成很深了。深水里往往缺氧,不但鱼不在,而且水生小动物、小昆虫也不在那里了,个别抗氧能力强的肉食性鱼类想在那里也找不到食物可吃了。因此,涨水时,鱼们都要携妻带子离开旧地方,搬迁到新的地方去了。
弃大选小
大是指水域宽大;小是指水域窄小。平时水清,能见度高,鱼,特别是大鱼都相对集中在大江河、大湖泊等大水域里,而很少到小江河、小溪流、小塘潭等小水域中活动。涨大水后,小江河、小溪流、小塘潭等水位升高变较深了,水又较浑浊,能见度低,食物又充足,鱼就大胆地从大江河湖泊水库里跑到食物多的小江河、小湖泊塘潭和大水域中较窄小的地方来猎取食物吃。垂钓者宜选择被水浸没、地方狭小的田头、地角、进水口、转弯处和草木旁、石头边和其他障碍物的附近等小水域下钩。
弃远选近
非涨水期间,近岸水浅且清,能见度高,经常被渔夫追捕电钓的鱼,出于安全需要警觉性特别高,为了不给渔人发现其行踪,宁可忍受饥饿也不敢来近处活动,而在远处,所以近处钓得鱼少。涨水以后,近岸处不但由浅变较深,而且由于某种原因水浑能见度低,加上近岸处食物充足,鱼就抛弃远处深水区到近处来寻找食物充饥。钓客如果还是抱着旧观念,将钩饵抛投到离岸远处,肯定收获少之又少,而在岸边近处垂钓反而硕果累累,满载而归。
弃下选上
下,指下游;上,指上游。非涨水时期水清,能见度高,下游水比上游深,鱼为了自身安全,平时一般在下游深水里活动多。洪水来到水变浑,上游浅水变深了,能见度低,鱼又有溯水逆游的秉性,就都跑到食物比下游多的上游去觅食谋生。因此,涨水期抛弃下游选择上游垂钓是最佳选择。
弃光选草
有钓谚云钓鱼不钓草,多数是白跑。草叶青青,鱼吃钩勤。平时垂钓人们都爱选择有草的地方下钩,而不选光秃无毛之地。涨水时期就更应该弃光秃选草处投饵了。
理由:
一是,平时河边芦苇、杂草与水草虽有食物可供鱼类充饥,但固然很有限,有的地方早已经被鱼吃光了。雨后涨水新淹没的地方有更多的野生绿色植物嫩叶与种子可供鱼类进餐,依附于草木里的昆虫更是鱼们求之不得的美味佳肴。低凹处被淹没的菜园和田地里的各种青菜与庄稼是鱼吃不完的公共食品。
二是,虽然涨水期间水比较浑浊,能见度低,鱼感到较安全,但鱼并不完全放松其警惕性。有绿色植物枝叶挡住视线,鱼才感到更加安全而放心在那里找食物吃。
弃净选脏
脏的地方比干净处自然饵料多,为鱼提供大量的免费食品。例如蚂蚁、蟑螂、蚯蚓等和其他昆虫都在垃圾堆里多,粪虫则产生自动物粪便里。涨水期间,鱼必然光顾那里多。更何况有的鱼本来就很爱吃脏的东西。例如,鲤鱼爱吃鲜牛粪;罗非鱼、蓝刀鱼和石鲮等特别爱吃鲜猪粪;本土塘角鱼爱吃鲜人粪;埃及塘角鱼对动物肉类不管新鲜还是刚发臭的都爱吃。因此,涨水时被淹没的垃圾堆、粪池旁边,以及从村庄里流来的进水口里等都是钓选点的好地方。
弃直选弯
涨水时,直的岸边流水太急,从上游随水流来的动物尸体、粪便、杂草碎屑及依附其中的昆虫不能在那里停留,而停留在弯曲处,鱼们都在水湾里寻找食物吃而不在直岸附近。涨水时往往正是各种鱼类交配产卵的季节。鱼交配产卵都在水流较缓慢的草里进行,直岸旁边水急缺草,鱼不在那里。而曲岸附近水湾里草类多,是各种鱼交配产卵不可缺少的婚房与产床。另外,鱼在很急的流水里往上游费力气太大,甚至有时不但游不得上去,反而被急流冲到下游去。因此,涨水时期应该在曲岸附近水流缓慢的湾子里下钩才钓得鱼多。
弃凹选凸
凹处往往是个深水坑。涨水期水位升高,坑里水更深,鱼不在那里。凸指两个地方:一是钓鱼人平常所说的犁尖(犁嘴)处。在湖泊水库等大水域里,往往有个小半岛从陆地延伸进水里比较长。平常人们在那里垂钓获鱼较多。涨水期间在那里钓得鱼更多。因为涨水时,各种鱼都从下游到上游去寻找各种自然饵料充饥。大水域中间水深又没食物可吃,鱼就沿着水较浅的岸边一面寻找食物吃,一面往上游。这凸出的半岛顶尖是鱼往上游必经之路,那里水较浅,水底地面比其他岸边也比较干净,鱼游到那里以后就暂时停留下来寻找食物吃。
二是大水域中被水淹没的小岛、小土坡。那里水较浅,从上游被水冲下来的树竹枝叶、野草与稻草之类经常到那里时就被卡住滞留,为鱼类提供不少食品。如果是涨水来到才被淹没的小岛之话,那里还有被水浸的青草树叶及依附在草叶上的昆虫可供鱼免费进餐。
弃死选活
有三种含义:
一是弃死水选活水。死水指静水,活水指流水。几乎所有的鱼都喜欢活水,不喜欢死水。由于活水在不停地流动,氧气充足,鱼爱到那里活动找吃。死水里由于水不运动,上下层水不得交流,很容易缺氧,鱼不喜欢。涨水期间鱼特别爱活水。因为水涨后水中含杂质较多,浓度大,活水比死水更富含氧量。另外鱼凭以往经验知道,涨水时期,各种自然饵料被雨水冲进钓场里,首先都在活水里流动,到那里首先容易得吃,所以它们都争先到活水里找食物充饥。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讲的活水是指流动较缓慢的水,而不是急流水。流太急的水不但自然饵不能在那里停留,连鱼本身也在那里停不住,更谈不上吃钩了。因此,流太急的水域不宜选取。
二是弃死饵选活饵。涨水期间水较浑浊,能见度低,如果钓饵不活,鱼不容易发现,而影响钓绩。而动物类的活饵(如活蚯蚓等)会动,容易诱鱼上钩。因此,钓饵尽量选用活的而不用死的才好。如果用植物类饵料垂钓,久不久要抬(拉)竿一次移动钩饵,让死饵变成活饵动起来,以达到引鱼上钩的目的。
三是弃死板钓法选灵活钓法。涨水期鱼活动频繁,吃钩活跃,如果钓点里有鱼一般上钩较快,而且一开始吃就连续不断的吃。但由于涨水后水域太宽,鱼活动范围广大,吃钩地点、时间不一,钓者在一个地方抛钩投饵超过一个钟头,如果都没有鱼来登门拜访,请不要死板地守株待兔,而应该灵活机动地换到别的地方去钓。
钓鱼技巧扩展阅读
野外垂钓的水域选择与钓位选择技巧
根据钓鱼谚语:春钓滩,夏钓潭,秋钓阴,冬钓阳的说法,水域的垂钓选点还应天气、水质、鱼的活动规律来选取。话不多说,来听笔者的垂钓水域的选择看法。
一、 根椐季节去选择垂钓水域春季
春季到来万物复苏。冬季潜伏在水底各种虫类。首先来到浅滩,水温高的水域,为鱼类提供了铒料,也正是鱼类快繁殖季节。水温开始升高,鱼类由深水逐渐回游到浅水。来到浅滩淮备产卵,夜间又游回深水。因此白天在草丛间用手杆垂钓有效果
夏季
水温不断提高。上层水和浅滩,温度过高己超出鱼的适宜生存条件。又游回水温适宜的深水。除鲢鱼类草鱼,鲂鱼,上中层鱼外。鲤鱼,鲫鱼又回到深水。此季节,手杆,海杆都适用。
秋季
气温开始逐渐下降,但是水温下降缓慢,南坡温度较低的阴面,水温适于鱼类,此季节。手杆,海杆皆宜。
冬季
来临水温己降低,选择背风,向阳处垂钓。此季也正是冰钓最佳季节。按北京而言大约在每年12月中旬以后,到来年2月底比较合适。
二、根据天气选择钓点根椐天气冷暖和鱼的摄食选择水域。鱼的活动规律和天气变化,有着直接关系,甚至可以说是密不可分的。天气变啦,鱼也会有所改变。
在正常情况下,鱼的一天活动是有规律可循,以我们经常垂钓的鲫鱼和鲤鱼为例:到了夜晚大都靠近岸边有水草的水域寻食,毕竟近岸处比远岸和深水处可寻食物更多。从后半夜约凌晨3点后到太阳出来后几小时。大部分时间在近岸寻食。到中午时分又游回深水区。,
在不正常天气下,鱼的活动规律,将受到极大影响。如太阳的高温暴晒,,久睛无雨,久雨无睛,大风,大雨,水质过于浑浊,水位的大起或大落,我们此时垂钓成绩的优劣将受到极大影响。
每到春季下雨,由于气温低,气压不会过快下降,鱼更加活跃是垂钓良机。到夏季降雨,气压会快速下降,即我们常说的:天气闷。鱼上浮。此时垂钓就很难有好成绩。尤其在野钓中,清晨如果你看到,对面山周附近大雾一片,你最好的办法是:休息!养足精神,只有等待雾的散去后,再垂钓。
三、 根据水的颜色和水质选取垂钓水域:水有清浊肥瘦之分常言水至清则无鱼。鱼是依靠摄取水中的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或水生植物生存。水太清缺少水草,缺少浮游生物的基本条仵,只能远离去寻找生存的水域。
再从另一角度谈,水质过肥如垃圾,污水,粪便...尤其是池塘。这些污物排入还如何垂的? 最适合鱼生活繁殖水域应是:清中有浊。这种水的颜色,大多是淡黄色,淡青色,或淡褐色。有经验的垂钓者,来到某水域只要观察一下水面状况和水的颜色。就能很快断定,此水域鱼状况如何的道理和奥妙就在于此。
因此在天然水域中,应尽量选择那些离植物生长区较近的空白水域进行垂钓。你会得到事半功倍效果。你也可选择:如鸡场,鸭场。猪场有流水冲入水中位置,或网箱附近水域,你也可以获得成效。同时在流水汇合处的进出水囗处及桥墩附近。鱼有顶水而上习性,你也定可会有不凡的成绩。
四、 根椐鱼的三大迁移活动规律选取垂钓水域在大中型水域以水库为例,鱼有产卵,寻饵和适温三大特点。你能了解到规律,也就找到鱼窝。
首先是产卵迁移
各种鱼对产卵环境有不同需求。一但找到适合水域,它们就会高度集中。鲫鱼和鲤鱼在水温22度左右按咱们地域,在4月中下旬到5月下旬是产卵季节。集结在水草茂盛和有石块的水域,而平滩则无鱼。产卵期鲤鱼不进食,而鲫鱼却照吃不误。在产卵后鲤鱼吃食更猛,几乎见食就吃,是一年中的最佳时机。
第二是寻饵迁移
产卵后由于鲫鱼主要以草籽,碎屑和水底泥中小虫生活。故还生活在原地。从5月下旬6月下旬。用手杆垂钓2米内的浅水区,是最佳时机,7月鲫鱼游向深水。而鲤鱼则产卵后即分散逐渐游向深水区寻食,只有晚间才到近岸浅水处寻食。
第三是寻温迁移
到了78月下旬,水温不断地增高。鱼群难以忍受,来到深水区找到适宜水温,进行第三次大转移。也同时显现出海杆的优越性。也是海杆垂钓者的黄金季节。同时也是垂钓鲢鱼,花鲢,草鱼鲂鱼的最佳时期。
分析影响垂钓上鱼率的九大因素
广大钓友是否经常在垂钓中出现这样的现象:窝里明明有鱼,就是不好上鱼。这是什么原因呢?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不妨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饵料的味型上的原因
冬春腥饵为主、夏天清淡为主、秋天香甜的多些、和水肥主清香、水瘦主腥香这是饵料味型一般的原则不同季节和水情分别用什么味型,要随机应变。
二、饵料状态上的原因
开饵时既要有一定的雾化又要考虑饵料的黏性,如果雾化太快的话,饵料的附钩性就会很差,鱼只能闻得到香味但吃不到饵料;雾化太差的话,开出的饵料就会成为一团面疙瘩,鱼就很难诱到窝里,当然就会影响渔获;出现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果断重新开饵,把饵料的状态调好。
三、饵料适口性上的原因
不同钓场的鱼的都有各自吃食习惯和偏口的差异,特别是野钓更要注意;这时原塘颗粒是就会变成通杀饵,要适合鱼的习惯还可以降低鱼的警觉;同时还要保证饵料的状态。过硬或过松都不好,过硬影响鱼的适口性,过松,钩饵很难到底,就只剩下空钩,这也是很重要的原
四、线组中浮漂的吃铅轻重上的原因
窝里有鱼就是很难钓上来,就要考虑水底是否出现酱层或水底杂物过多,鱼很难发现钓饵或很难入口,如果是这种情况就应调整浮漂同时改用比重轻的饵料使饵料落在酱层或杂物之上;以便于鱼轻易发现饵料和方便入口。
五、浮漂的灵钝和鱼吃口状态上的原因
鱼的吃口状态非常重要,鱼口重、鱼口轻、老滑口、涮口和生口等吃口状态和相对应的浮漂调钓是不一样的,重口和生口要相应调钝一些,轻口、滑口和涮口则相应调灵一点,浮漂的灵钝要根据鱼情的实际情况作出调整,出现漂象乱的情况也大多与吃口状态分析不准有一定关系。
六、鱼的泳层判断上出了问题
在饵料的雾化作用下,鱼层发生变化也是经常发生的事,有时钓底却很难上鱼,鱼层较乱的情况下,可以试试打全程,找对鱼层,尽量保持鱼层一致,鱼获也就有了。
七、浮漂动作的判断上出了问题
读懂浮漂是一件很难也很重要的事,不同的鱼表现在浮漂上的动作也是不一样的,浮漂的材质和漂型不同对应的浮漂动作也不一样,钓组的配置、浮漂的调钓和饵料具体状态、子线的长短等因素都会影响浮漂动作上的判断,这只能在实战过程中,总结摸索,才能在不同鱼情下准确的判断各种浮漂动作。
八、子线和鱼钩的选择是否得当
子线的线径要比主线至少小一个号,同时也要考虑子线的柔软性和切水行,子线线径过大或过硬,都不利于鱼的入口,尤其是野外钓鱼和一些钓过多次的滑口鱼,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细线小钩往往有不错的收获。还有如果鱼钩过大或钩条过粗的话也不利鱼吞钩;要根据目标鱼的个体大小和季节来确定用钩。
九、是否存在不规范的动作
由于抛竿、抬竿和遛鱼的动作不规范很容易导致鱼受惊吓,从而影响鱼的进食;所以在整个垂钓过程中要规范动作,一旦中鱼就要迅速离开窝点,不要惊吓到窝中其它的鱼,从而影响鱼获就不好啦!
钓无定法,灵活运用。以上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大家。
2020秋季水库涨水后的钓位选择技巧
在南方,不少地区在入秋以后,雨水天很多,此时水库的水位有所上涨,我们垂钓要怎么选择好的钓位呢?下面笔者总结了一些钓友的经验,就来给大家参考一下吧。
一、岸边浅滩处垂钓
大雨过后水位大幅度上涨,水域岸边和浅滩处都会被淹没,平常这些地方生长着大量的水草植物或者是有沿岸种植的农田,被淹没之后这些地方就成了该水域中鱼儿的活动乐园,丰富的食物和枝节横生的环境为鱼儿提供了非常安全舒适的空间,在这个地方下钩收获是很理想的。
二、水电站的侧边位置
水电站通常都建在落差非常大的地方,水位本身就非常的深,当水库中的水位大幅度上涨之后,需要泄洪来缓解水库的压力,这种情况下水流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很多鱼儿受到排挤或者是躲避急流都会选择到两侧靠边处活动,此时侧边垂钓效果非常的好,不过侧边位置依然有一定的水流,最好使用稳定性好一点的浮漂。
三、钓场进出水口的位置
鱼儿天生都有逆流而上的习惯,当水位上涨形成一定的水流之后,鱼儿就会群体逆流而游,因为外界的食物受到雨水的冲刷大量融入到水域之中,另外在水域的进出水口水势相对的平稳了很多,并且关键是溶氧量和食物都非常的丰富。
所以在大雨过后水位上涨的时候,在进出水口处寻找有水草生长、有杂乱石堆或者树桩岩石等障碍物的地方,也可以在进出水口的附近以及两侧等其他位置下钩,收获往往出人意料。
四、回水湾
当水域水位大幅度上升,原本有在地势偏高的地方的坑洼处很容易形成一个回水湾,该处的水流受到地形的阻挡,水流冲刷的食物会逐渐在这个地方汇聚,在急流中游动的鱼儿也会顺势到水流较缓的回水湾处稍作休整寻找食物,所以水域中若是有这类特征的水域出现,也是非常适合垂钓的。
五、饲养鱼儿的网箱处
很多湖泊水库中都会有人建造网箱饲养鱼儿,往常这些饲养人员在网箱中投放食物的时候会残留很多流落在网箱下方或者周围处,这些食物能够吸引很多鱼儿在此处进食,平常垂钓的时候也有很多钓友在网箱附近下钩。
当水位上涨之后,鱼儿就会到水体的上层活动或者是在近岸浅水处食物多的地方活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在网箱附近投放平常饲养者使用的食物,很快就会有鱼儿咬钩,因为习惯在这个地方进食的鱼儿,虽然到处活动游玩,但是累了的时候还会习惯性的到此处寻食,每个地方饲养的网箱位置不同,垂钓的时候要选好合适长短的钓竿。
六、注意事项
雨水导致的水位上涨虽然为垂钓带来了很多的机遇,但是也带来了很多的危险,毕竟很多地方都是为抗灾而忙碌着,对人类生活有很大影响,我们一定要清醒的认识这些随时可能出现的危险,在垂钓的时候切不可贪图鱼情好而让自身处于危险之下,当水位平缓之后会逐渐回落,我们可以根据回落的速度选择如何来钓,比如说落水速度慢的话可以钓远,落水速度快则收竿回家,涨水期千万注意安全,最好穿防滑性能强的鞋子。
详解冬季冰钓的九大技巧
冬季,随着气温的下降垂钓爱好者施钓的水域逐渐也都结上厚厚的冰层。北方的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景色是非常非常美的,还有就是在水域结冰时一边欣赏美雪景色一边择深潭破冰垂钓,取冰下之大鱼 但也有空忙一场到头来空空如也的时候。
但所带来的乐取是无穷的,是十分惬意地。这就是冰钓的魅力所在。处在北方的我从出行天气、时间、所用钓饵,选择钓点,使用钓具、还有破冰技术等几个方面来为大家仔细的讲解一下冰钓。
一、冰钓的时机冰钓有两个垂钓上鱼时机首先,从立冬到冬至这时间段是最为佳的时机(这段时期冰层最厚,人最为安全虽然冷些鱼在水底不爱动,但是找到鱼群会有异想不到的收获地,冬钓时期就是人找鱼的时机),其次是在从立春到惊蛰这段时机(虽然开春但冰层依然有的地方还是挺厚,但是相对较薄的地方就不是太安全了,这时候上冰就有一定的危险,大家一定要注意)。
这时候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鱼开始游动觅食的最好时机。把握好最佳的两个时机,就是在这两个时机期间找一个天气相对不错就可以外出冰钓了,在冬天垂钓冰钓选择天气上是决定鱼获多少非常关键,也是对自身安全必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
二、冰钓天气与时间的选择在决定外出冰钓的时候,冰钓的天气选择与夏天的选择是不一样,冰钓选择冷天中的暖天最佳,冬天虽然寒冷,但是也有暖和天气的一天经常留意天气预报把握每天的温度规律,适时适温出钓。丰收的机会是给做足功课的人准备地,不宜钓冰雪冻雨、北风寒流恶劣天气,钓南风为3-4级,选择钓阳光明媚天,是冰钓最佳天气气温。
冬钓时间选择在一天当中的10:00时到下午16:00时之间是冰钓的最佳时间。因为这段时间水温在阳光的照射下有所上升,气温是一天中最高的时间鱼类相对活跃一些活动量大,鱼就需要摄食就好钓一些,冰钓获鱼机率最高。
三、冰钓用饵的选择冰钓用饵以荤为主(例如红虫、蚯蚓、蛆等),素饵就指的是商品饵,主要以腥、浓腥为主甜香(室内大棚),开饵时一定要软粘适中,雾化状态好宜入口为宜,荤饵一定不要让红虫死,不然影响上鱼效果,素饵的要求相对能好一些儿,只要不是开时间长的饵跟变味的饵就行不做太多要求。
商品饵上饵的小技巧
冬钓还是以鲫鱼为主的对商品饵的要求相对能高一些儿,如商品饵拉出的饵宜小不宜大,有利于鲫鱼吸入嘴中,还有就是因冰钓鱼的警觉性特别的高宜钓静忌钓吵,饵太大鱼吞不下,鱼就饵仅品尝几口,鱼悄然离去,再不问津。
大大降低了中鱼率直接影响鱼获。要是有混养池主攻鱼为垂钓钓草鱼、鲤鱼则饵料可以上大一点儿。还有就是商品饵一定都要采取防寒措施以勉冻硬,影响上鱼效果。建议有条件的钓友最好是在家开好后再带到钓场施钓为宜,商品饵拉饵钓优于搓饵。
荤饵上饵的小技巧
冰钓我们以红虫为主(有两种红虫,公虫跟母虫),有两种上钩方法,一种是在家把当天用量的红虫用棉线拴好,以方便到钓场挂钩(在家里把虫捆好,捆好的虫捆要放盒里,用时不要拉线拽虫,这样很容易把线弄瞎,把虫弄死)。
其次就是市场上有卖那种红虫夹,也是挺方便的一种方法,不推荐用红虫伴侣之类的商品饵,因为这样大大影响了红虫的成活率,红虫保持鲜活为宜上鱼率也会增加。注意点是公虫好保存,母虫不好保存建议少买够用就可以,两种买一种即可。尽量避免红虫冻死。
用红虫垂钓时,也可以适当的蘸些商品饵小药,起到留鱼在窝、聚鱼的效果。冰钓也可以打窝,例如酒米、商品底窝都可以,也可用红虫配商品窝料一起打窝。气味要浓烈一些,才能把那几乎冬眠之鱼引诱入窝。注意的是尽量不要让红虫死,做好防护措施。
四、冰钓钓位的选择冰钓跟深秋钓鱼差不多也同样是找向阳的一面,坐北朝南,背靠高堤、山坡之处、水下有苲草的地方均是下钩垂钓的好地方,会有意向不到的收获,冰钓也特别的选择之处比如:
1)看冰色
冰表面颜色呈碧蓝色,有可能是水比较深,也有可有是水下有苲草;若冰面呈黄色,有可能是水太浅的原故直接能看到水下泥土的颜色,再个就是就是鱼多了,只要水深能浮漂立起来的水位就可下竿垂钓,
2) 看冰裂
这个比较好理解,就是由于气温的变化,会在冰面上形成横七竖八的冰裂。在这些裂开的冰缝处,水下的透气性较好,冰下水中溶氧相对较多,是鱼儿喜居的地带,也是冰钓的好钓位。
3) 看冰草
在冰面上能直视到冰下有苲草是鱼藏身栖息觅食之地,或冰面上露出枯枝的地方,此地水中氧气较多因为与冰上与冰下相结处肯定会有缝隙处光合作用好,溶氧多也是冰钓当选之处。
4)看冰泡
冰泡有的是鱼儿在结冰初期水下还没有完全结冰时,鱼儿在在摄食在水下拱泥土释放出的鱼星泡,鱼星较小,三五成堆为鱼泡,还有注意的是水面也有地气冒的泡跟光合作用下草星泡,这些气泡一般都是面积大疏密不均,大小不等,一簇簇,一团团,连成一片。
5)看冰塌
是由水的深浅不一,水底凹凸不平,冰水自然沉降,形成落差,造成大小不等的冰凹与冰凸及冰坡。凡有冰塌凹之处,必有深水,凸者为浅滩、土埂、浅水。在冰塌处冰眼宜打在塌冰的边缘向阳面为首选会有所收获。
五、冰钓的使用钓具冰钓的钓具跟正常的钓鱼有所不同,比如钓竿的长短,轮子的大小,浮漂的大小样式、以及主线、子线、钩子还有辅助工具的要求都与正常台钓有所不同,下面我做一下详细的介绍。
1)首先是冰钓竿子的选择现今社会上有很多种冰钓的选择供大家选择地,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竿的长短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室外、一种是帐篷内,室外可选择1.6-1.8米为宜,帐篷内取决于帐篷的大小来决定建议应该在1.2米以下能伸缩的竿子最佳效果。冰钓时的用竿建议在4-5根之间为好扇形打洞布竿为宜,再多就看不过来了。
2)冰钓浮漂的选择浮漂应该是细尾、短目、短标脚的枣核浮标。这款浮标浮力大,灵敏度高,下顿细节更真实,特点:细尾不易在垂钓时结冰帽,入水阻力小;目数短适合在近距离观看不伤眼睛,降低丢口提高中鱼率,这种浮漂短小精巧的浮漂能以防止抬杆时浮漂被卡住在冰眼内,还有就是短脚下降快,冰钓受风力的影响小。
友情提示一下因为冰钓时每天需要多次移动钓位来找到鱼窝,多次调整水线,上下移动鱼漂很频繁,另一方面就是抬杆时台钓浮漂过长容易被卡住在冰眼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受室外冷空气的影响太空豆损坏率极高,建议不要用太空豆和台钓鱼漂避免损失。
3)冰钓鱼轮的选择选用市售的小尼龙绕线轮,线杯不用那么大能缠50米线就足以,价格经济还实惠既,如果冬天过去,不装在冰钓竿上,只要把线轮装在海杆上就可以用了。还有一种就是专门冰钓竿用的线轮,网上也有的卖跟竿是一同出售也可单独销售。也可以用中通竿的轮子、路亚的轮子都可以配在竿上使用,根据自己情况而定。
4) 线组的选择冬钓这个时节,室外的气温低水下的温度也较低,鱼类的活动量少,鱼类的力量也小、吃口都非常小也非常的警觉,建议线组一般都在0.4号以下为宜,如果去的坑有大鱼的情况下建议用到1.0就可以了,线的长度大约一盘50米够46根竿子使用(根据自己所去的钓场而定,水深就多缠,水浅相反)。线组要求柔韧度要好,伸展度要强的鱼线为佳。
5)钩子的选择一般冬钓的主要鱼种为鲫鱼,鲫鱼冬天的吃口都很小很轻警觉性也很强,所以钩子相对要小一些(海夕、伊势尼都2-3号都可)建议用带刺黑颜色的钩子为佳,可以把倒刺打磨掉一些为好,这样既不挡鱼,也不让好不容易大冷天中条鱼再跑了。如果钓稍大一些鱼可随着线组的增大钩的型号也增大。
6)破冰工具的选择破冰的冰镩、冰钻分为手摇钻、动力钻(电动钻、汽油钻)两类。冰镩纯人力的破冰工具,造价低廉,经济实惠,主要适用于冰不太厚的情况,冰的厚在厘米15-20厘米左右时使用冰镩比较简便、快捷。冰镩的优点在于凿的冰洞比较大,钓上大鱼不需再扩洞,携带起来较方便,缺点为沉重,遇到厚冰层时间较长才可以砸露,破冰时费力。
冰镩破冰的技术
相对于简单而易学,只要有力气就可以,无技巧可言,但是注意安全是首选。
A.非动力钻(手摇钻)
也类属于是用人力的破冰工具,但是相对比冰镩来说破冰的速度,质量、安全都有很大的提高而且比冰镩轻便,缺点是钻出来的洞口小一些儿150毫米的大小。到后期遇到大鱼时候还得重新破冰较麻烦。
手遥钻破冰技术
手遥钻就要求一定的技巧,在破冰时冰钻刀片和冰面形成的角度很重要,太陡需要很大力气才能摇动冰钻,刀片与冰的角度太缓,容易打滑不要伤到自己及旁边边的人,需要保持钻杆垂直于冰面水平为好摇动时施加向下的力气才能钻冰。
开始摇钻时要有适当的下压力,钻下一定程度时只要稍微用一点下压力钻就自己往下走了,双手要同时摇动手柄,不是一手定位不动另一手摇。因为那钻的上下手柄不是与钻头同轴的,所以要双手同时摇,开始用时不习惯要练一练,双手摇的钻比一手摇的钻要省力。
B.电动钻
轻便、体积小是其优点,缺点就是受电池的限制,因为电池容量原因,碰到冰较厚、使用的人多,电量就不够用了,还有就是天气寒冷也影响电池的储电量会放电。电池也会随着使用时间的长短电池的寿命也会降低。
C.汽油钻
除了噪音比较大,需要配混合油,启动复杂外,重量稍重外缺点外,优点就是不怕用的人多,不怕冰有多厚,维护成本低。
六、冰钓打眼排列技巧1)单排扇形排列
按这种方法开凿的各冰眼与垂钓者座位的距离基本相同,因此竿长度有所要求,必须是相同竿长才可以,长度相同的竿子可以很方便地将饵钩递送至各个冰眼。此种冰眼打法优点就是左右都可兼顾,注意的是不要打得过多3-5个为宜不要超过人的视线盲区以免影响上鱼的频率。
2)双排交错排列
以开凿5个冰眼为例,前面一行凿3个冰眼,后面一行凿2个冰眼,后2个冰眼的位置与前面3个冰眼。按这种排列方法,后排2个冰眼距钓者近,前排的3个冰眼距钓者远。钓者如果用3根长钓竿和两根短钓 进行垂钓,这种安排便十分顺手。
七、冰钓的辅助工具冰钓除了主要工具之外,还有一些辅助工具,如捞冰用笊篱,很重要地,是把冰捞出冰眼的工具,还有就是冰钓用来取暖防风的帐篷有条件的必备之一,还有一些防寒衣服要厚实防风的衣服,鞋的要求就是防滑胶底地,有帽檐的帽子用来防止太阳晃眼用地,装热水的保温杯、不要让热水凉了,冬天冷时候喝口热水也是取暖的首选。酒精炉、燃气炉等都是帐篷里取暖的必备之物。还有装在鞋上的冰爪,防止在冰面上走路时滑倒。
八、冰钓的注意事项上冰面上时候一定要注意冰的薄厚程度,一定要是横茬冰面时才可上人,你可以用冰镩破冰,冰渣乱飞、一凿一个白印,此时冰结得厚硬度相对好方可上人,上冰最好携带长度超过1米冰镩,破冰前进,如冰镩很容易就插入冰面,就不要再前进,前方冰层较薄承受不住人的重力危险。冰钓最好结伴会同好友一起同行,以防遇到危险时相互帮忙,还有就是最尽不要找偏远等地垂钓,以防遇险后不易营救。
九、冰钓涉险应急知识如果上冰后发现冰面有破裂现象发生时,尽快俯卧在冰面上以加大身体在冰上的面积减轻向下重力,从而分散对冰面的压力,观察四周哪些地方的冰面较厚,匍匐前进或滚动身体脱离危险区域,切莫直立行走。不幸落入冰窟窿,不要紧张,要大声呼救,不要乱扑乱打,这样会使冰面破裂加大,不易营救。尽量找冰厚,裂缝小的冰面身体伏在上面,等待好友救援。
冬季垂钓技巧与装备选择攻略
天气寒地冻,水温降低导致鱼儿食欲不佳,众多钓友收获不好,但谚语云:立冬鱼肥壮,钓好拎不动。所以说冬季并非无鱼可钓关键在方法,尤其是在饵料和装备方面,针对冬季天气寒冷鱼活性低的情况,要更加要有针对性地展开作钓。
一、水深选择
冬季钓鱼一般以垂钓耐寒能力较强的小型鲫鱼为主,那些在高温时节常常钓获的鲤鱼、草鱼、鲢鳙等,由于要求的水温比较高,在寒冷的冬天除了偶然钓获外,一般不视为主要垂钓对象,但是今天我们却反其道而行,将目标鱼定为鲢鳙、草鱼和鲤鱼这种大个体的鱼,由于作钓时出阳光充足,温度在12度左右,所以首先可以选择在浅水区作钓,水深大概在1.5米到2米左右。
二、饵料配置
冬天水的密度较大,不利于饵料味道在水中扩散,使饵料的诱鱼能力大打折扣,因此使用商品饵或自制面饵时应该选择味道较大的浓腥、浓香饵料。冬季鱼开口小、吸力轻,适应这一特点的饵料应该重量轻、体积小、手感柔软,这样才能使饵团顺利入口,因此在饵料配方上应该更加讲究,建议可以选择一些动物成分含量比较高的饵作为主料,然后通过添加虾粉等添加剂来增加饵料的味道和营养成分,也可以添加一些类似于新四季这种状态饵,调整饵料的比重和状态,这样可以使调出的饵比重变轻,饵团雾化速度加快,饵球入水小而蓬松比较适合冬季鱼开口小的特点。
饵料:两杯开口料+一杯狂道鲤1号,1:0.8的饵水比。
三、线组搭配
冬季在不同的水域和地点作钓选择的钓具要得心应手,根据冬季鱼吃食的特点
注重钓组的合理搭配,总体来说冬钓灵敏是提高上鱼率的关键所在,在线组搭配方面建议比夏天选择的小一到两个号,但是也要视鱼的个体大小而定。就以两斤左右的鱼为例,夏天选用1.2号的主线搭配0.8号的子线,在冬天就可以选用1.0号的主线搭配0.6号或者0.8号的子线,通常来说当线组搭配小一号时,鱼咬钩的信号灵敏度会提高20%到30%左右,所以冬季作钓在线组搭配上保证不切线的情况下力求精细。
四、钓竿选择
冬季鱼活性低相比较夏季来说咬钩力度要弱很多,所以在线组搭配上我们通常会选择小线小钩,但是一旦遇到了大鱼为了避免断线跑鱼的风险,要求钓竿不宜过硬选择调性偏软的竿子,因为软竿配细线能够迅速抬起鱼竿,并保持足够的弯曲度,这样可以起到很好的护线作用,如果是硬竿配细线的话,钓竿很难在第一时间抬起,如果发力过猛必然会秒切钓线。
五、浮漂选择
冬季天冷水温低致使鱼类身体僵硬、少动,鱼吃饵开口小、吞饵浅,加上钓线、钩饵、铅坠等传导阻力过大削弱了,本来就已很虚弱的鱼吞饵所产生的动作力,所以冬季作钓在浮漂的选择上,如果夏季作钓选择3号浮漂,那在冬季就应该相应的选择1号的浮漂,同时浮漂的漂目选择在7到9目之间,要求细身短尾浮力较强,总体来说尽量选择小号、吃铅量小的浮漂以保证信号的灵敏度。
六、水位变换
所谓鱼有鱼道,冬季钓鱼找鱼非常重要,冬天鱼都喜欢在水深一点、水温高一点的地方,且一旦出太阳有可能往浅水跑,因此要根据鱼的活动规律找到鱼的聚集点。由于刚开始作钓时,有阳光照射在浅水区气温是达到了12度左右,所以选择在浅水区作钓,但作钓到下午时开始降温,温度降到了6度左右,并且在中了一条鲢鳙后久久没有鱼讯,加上窝点遭遇小虾闹窝,因此可以换到深水区作钓。
春钓鲫鱼的钓组选择与垂钓技巧
我们在春季钓鲫鱼主要是钓滩。春季万物复苏,在水中憋闷了一冬的鱼儿开始从深水区游向岸边浅水域觅食或准备产卵。但二三月间气温还低,水温还没有回升到鱼儿所适应 的温度,这段时间,鱼虽开始活动,大多还是在2米以上的较深水层之中。仲春以后,气温上升较快,近岸1米左右深的水域水温较髙,水生物繁殖也较快,溶氧充 足,鱼儿纷纷游到这里觅食,嬉戏并准备繁衍后代。
鱼竿宜长,竿梢稍硬;鱼线用03毫米的尼龙线,线长短于竿身;鱼钩宜小而锋利。
钓饵用小红蚯蚓或蛆,这个时期鱼吃饵动作很轻,当浮漂有反应时,就要迅速提竿。
钓点选在近岸靠近深水的浅滩水草边缘或水草的空隙间,可以多喂几个窝子,等暮春以后,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钓点可逐渐向更深的水域延伸。
春钓浅滩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在无水草的光水面域垂钓,鱼往往不在浅滩,而是在离岸较远的较深水域活动;还 有大水面的湖泊和江河,春季水还较凉,浅水处也都基本无鱼春钓浅滩主要是在池塘等静水域垂钓。
冬季垂钓选择鱼饵与分辨鱼讯的技巧
冬日的天气不适合垂钓时,常聚三五好友,于室内围炉,七嘴八舌地话钓技。笔者有心将钓友们的经验汇总起来,整理成篇,以飨钓鱼爱好者。
一、根据不同水域选饵
腥味较浓的钓饵适用于水质较肥的水域,水质较瘦则适用荤饵;垂纶水库可使用自然谷物香味的饵料;家养池塘一般使用浓香型的,而在自然水域野钓可用素饵挂钩;再就是某些水域的鱼吃惯了某种饵料,要选与其对口的饵料。
颜色较为鲜亮的饵料受鱼儿的青睐,特别是冬季垂钓,红色与黄色的饵料能吸引鱼儿的注意力,所以可多使用颜色鲜艳的钓饵。另外,抛投窝料完成后,打窝并没有结束,最好在窝点的附近再适当地抛投少量窝料,与主窝连在一起,引导鱼儿进入窝点,垂钓一会儿后再适量续窝。打窝诱鱼成功后,刚开始可能连连上鱼,但不久后可能不再有鱼口出现,此时可以适时地逗引,轻提钩饵上下左右缓慢地移动,使钩饵处于游动状态,鱼儿发现了活饵,就会抢着吸食。
二、盯漂辨鱼讯
钓者守钓时要时刻紧盯浮漂动作,还要辨别出浮漂讯号所代表的实际意义。先说浮漂的下顿,下顿不是指浮漂下沉没入水下,而是突然由静止状态下挫一点后又上浮,感觉像是闪了一下,迅速而较有力度,下顿目数在一到二目左右,此时可以扬竿刺鱼。
再说上浮之后的下顿,当浮漂上浮一到二目后忽然下挫,而且十分有力,这是鱼儿咬钩上送后下拉所致,也可以扬竿获鱼。最后说说送漂,浮漂由静止状态变为缓缓上浮,直到将浮漂送至横卧于水面,这是鱼儿咬钩后向上游动的结果,此时扬竿必能中鱼。
三、线组配置与线轮的辨识
先说钓线,钓线的配制一定要合理,要根据钓竿搭配线组。主线线径是必定要大于子线线径的,规律一般是两根子线的强度合起来不超过主线的强度,主线和子线承受的力度不能超过竿子承受的力度。
辨识线轮也要有一定的方法,先看线轮外形是否整洁平滑,颜色是否正常;再看收线是否流畅无声、放线是否没有障碍,绕在线轮上的线是否十分的均匀有致。
四、两个小妙招
第一妙招,获鱼后享用美餐,一不小心被鱼刺给卡住,此时不要用饭粒吞下的方法来消除鱼刺,这种做法比较危险。可以取一杯冰水猛喝,喉部会因为突然之间的收缩而使鱼刺脱离。
第二妙招,钓竿收不拢时千万不要硬收,不妨放在通风处,使其自然晾干后再收拢;也可用滚水烫一烫,让关节处有一定活动的空间,才便于收竿;还可以使用润滑剂滋润一下后再收拢。
五、爱好野钓必修事项
归根结底,垂钓的目的还是为了身心健康,不要仅仅是为了鱼获而钓,如果那样就贬低了钓鱼活动的积极意义。有了这种思想作为指导,我们就会自觉地爱护大自然,保护钓场的环境,只留下脚印,其它什么都不留下。如果钓到小鱼苗,劝您放生,以保护渔业资源。同在钓场施钓,不要与人争雄斗狠,而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高钓技。
最后说说钓者的人身安全,诚如上文说说,钓鱼的目的是有益身心健康,不能舍本逐末。出钓野外一定要注意安全,特别是往返的交通要十分小心,钓点要防止落水;避开高压线施钓、防恶劣的天气等;夜钓还要防范蚊虫叮咬,最好不要孤身出钓。患有心脏病或有高血压的患者更要注意随身携带好常用药品,以防不测。
以上谈资涉及到了饵料、线组及一些注意事项。材料组织得比较零散,只希望能对您有所启发,大家共同交流分享以提高钓技。
秋季垂钓鲫鱼的四大策略与四大技巧
秋季是垂钓的黄金季节,若是不钓鲫鱼肯定说不过去,钓鲫鱼就要有明确的策略和技术针对。
策略决定了饵料、钓具、钓位的准备和选定,技巧则是意识和目的的明确,两者缺一不可,都是垂钓的急事。那么,秋季垂钓鲫鱼,需要的四大策略和四大技巧,又是什么呢?
垂钓鲫鱼四大策略
秋季的垂钓选时在不断变动中,从一天的两端朝着中间活动,由傍晚和早晨到中午。且越靠近深秋,鱼类的吃口越疯狂,食量越大。但是,因为水温问题,鱼类的活动泳层多变,鲫鱼活动水位从五米的深水区到一米的浅水区都常有出没。
策略一:主钓浮水区。秋高气爽是秋季的主要特征,但并非全天候如此,闷热的天气会因为空气的潮湿加重水底缺氧问题。鲫鱼有一个特点,缺氧时不会断食,氧气少了,饭还是要吃的。所以垂钓时,根据缺氧程度分析,确定鲫鱼活动水层,以水层位置为基准,逐渐上调浮漂。
策略二:钓鲫多去浅水区。浅水区指两米以上水域,秋季不但气温、氧气多变,水位同样多变。从初秋阶段的涨水,到仲秋前的落水,以及仲秋阶段的持续降低水位,鱼类的活动范围也在不断调整。上文已经说了,鲫鱼食欲旺盛,吃口积极,而且鲫鱼喜欢静水,不断变动水位,深水区水质浑浊,促使鲫鱼上浮避难。垂钓活动中,选择浅水区浮钓是最佳策略。
提醒钓鱼人,钓浅水区时最好使用长竿短线钓法,避免人影晃动惊扰了鱼群。
策略三:跟着风向走。秋季多风,风能给水体带来更多的氧气,更多的食物。鱼类都喜欢跟着风向走,但风向变动不稳定,钓鱼人也要不断的变动位置,寻找最佳钓位。秋季中,常钓下风向位置,这里汇聚了更多的食物,有着更充分的水流交换,鲫鱼多。
策略四:瘦水区上鱼更佳。肥水中有着更多的食物,但也有着更差的水质,尤其是水底腐殖质让鲫鱼难以承受。瘦水区虽然食物少,但是鱼类也少,鲫鱼竞争压力小,生活舒适,吃口更积极。在这里用饵的效果好,也常能遇到鲫鱼,是必钓位置。
垂钓鲫鱼四大技巧
技巧一:鲫鱼是杂食性动物,适应能力强,在不同水体中会养成不同的觅食习惯。野钓中,江河鲫鱼最喜欢谷物粮食类饵料,以当季新鲜谷物做饵;湖库当中鱼类更喜欢荤饵饵料,在素饵中加入荤腥效果更好。
技巧二:池塘鲫鱼由于人工养殖,生活习惯较为规律,它们的生活主要依据人类的活动变化,所以吃口时间也具有规律性。垂钓时,依照黑坑老板投食时间而动,在上一次投食快开始时垂钓效果最好。这是的鱼类最饥饿,且水域中食物最好,快到了投食时间,饵料入水不易起戒心。
技巧三:肥水钓大鱼。上文已经强调了瘦水中好钓鱼,这里之所以强调肥水,是因为肥水的食物特点更符合大鲫鱼需求。这里虽然难钓鲫鱼,但是大鲫鱼占鲫鱼比重大,上鱼都是大鱼。
技巧四:明辨鲫鱼品种,鲫鱼分为白鲫、银鲫、土鲫等很多类型,不同品种之间的口味也有所区别。白鲫要离底钓,银鲫常近水钓,而土鲫则是贴底钓,互相之间的觅食倾向也大有区别,白鲫爱植物类食物,银鲫食性杂,土鲫喜欢颗粒谷物。
最后,多说一句,秋钓鲫鱼永远不要错过草窝,钓鱼不钓草,纯熟瞎胡搞。
早春垂钓的时间与饵料选择
早春的日子,气温仍然高不起来。所以这时候去垂钓,无论是钓时钓具,还是用饵都得多加讲究才好。
一、钓时方面
只要春钓的天气选的合理,不赶在有大雾或者温差不大的时候,通常来说将出钓时间定在上午十点以后到下午四点之前这个阶段是很不错的。在无特殊情况下,这段时间气温比较高,水温也比较高,鱼儿的活性和摄食冲动都比较强烈。
因此,很容易有钓获。那么什么样的天气才是春钓合理又合适的天气呢?连续的晴天出钓不错,有微风的阴天出钓也可以。
二、钓具方面
我们都清楚,在早春气温较高的时候,不少鱼儿都会往水体温度较高的浅水滩地带游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春日里鱼儿的活性会一直处于一个较高的状态之下。
尤其在气温变化不定的时候,如果我们对其中的变化规律一点掌握都没有,对鱼儿的习性把握得不够准确,选择不出利于作钓的渔具,是很难取得丰硕的钓获量的。在刚刚进入二月份的时候,寒风的劲头仍然是比较盛的。
所以在立春不久的这段时间出钓,要充分考虑到此时鱼儿尚不会脱离深水区的温暖怀抱,选钓具就要以钓深为主要考虑条件了。当然,鱼竿的长度就不能过短,最好大于四米五。还有就是这段时间因为温度并没有明显的回暖,所以鱼儿们的身体仍然处于僵硬的状态,因此鱼钩要以细小为主。同时,钓的要钝一些为好。
而到了雨水节气过后,虽然雨量有明显的增加了,但是天气的变化速度仍然是相当快的。且天气情况也十分不稳定。此时此刻,水体温度的变化也神秘难测,所以鱼儿的活性并不是很高。
另外,此时活动的鱼类中多以个头较大的鲫鱼为主,所以钓客在准备钓具的时候,最好还是有针对性地准备。既然是为鲫鱼准备的,自然要考虑到开口小吃口不重的特性了。鱼竿的调性不要太硬,要追求韧性才好。鱼线不要太粗,太粗的话会降低灵敏度。
三、用饵方面
不论什么季节,但凡提到用饵,必然是与鱼情和水的情况脱离不开关系的。
首先,窝料一定要足够香。早春的时候水体温度偏低,鱼儿的躯体还是处于一个很僵的状态,灵活性远远不够,且其活动的领域还是很小的。这时候,鱼儿摄食的偏好还是倾向于入口后味道清淡一些的食物的。
我们知道,在水体温度较低的情况下鱼饵的气味本身就特别容易被淡化,所以如果我们的香味不够就很容易发挥不了应有的诱鱼效果。而且这时候的鱼儿大多对香味重一些的饵没有什么抵抗力,所以打窝所用的饵一定要香香的才好。说到香味大的饵,当然离不开味道不错的酒米料了。
其次,钓饵千万要足够腥。我们知道,在寒意肆虐的冬天鱼儿们的体力都已经被耗费的差不多了。开春以后,它们大多都处于一个相对饥饿的状态。因此,对食物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尤其是那种蛋白含量很高的食物,可以快速弥补它们体力方面的缺失。所以,鱼儿对腥味浓重一些的饵有着很强烈的欲望。像红虫,或者短短的蚯蚓等,都是不错的用饵之选。
最后,用饵要以活为先,以鲜为优。这里主要是针对用虫饵来说的。如果用死虫不如用面饵;如果用不新鲜的虫子,效果也不会有多好。味道方面就有所不足,更别说诱鱼的性能高低了。
浅谈夏季垂钓与风向的选择
众所周知,风向对四季垂钓而言是有着很大的影响的,同样想在夏季有个好收获,钓友们只要在出钓前在风向上做足功课,弄明白什么风向下鱼进食活跃,咬钩率高,什么风向下鱼不进食等缘由,那么当日的钓获量势必会比以往好。
炎热的夏季,风平浪静,水面无风,水中缺氧时,鱼儿多数不吃食,总是浮到水面嚼水吸氧,所以夏季鱼就没有春季的鱼好钓,这同时也说明风对夏季钓鱼而言是多么的重要,但也并不是刮什么风都好垂钓。因此,夏季外出垂钓要想做到钓有所获,风向选择显得很重要。
一、夏季出钓风向说
春末夏初经常会出现刮风的天气,一般来讲,南风、北风和西北风适合钓鱼,此时气温适合鱼类的生长,水里的含氧量较高,大多数鱼进入繁殖期,相对活跃。春末夏初刮南风,天气凉爽,碧波荡漾,水中氧气充足,鱼儿活跃,特别是34级的风最适宜钓鱼。相比之下,东风和西南风时外出垂钓收获一般就不会很好,尤其是西南风,多半情况是无收获,空手而归。
夏日刮南风多,北风少,钓谚云:夏钓遇南风,钓鱼一场空。初夏至盛夏,一天之中会出现几种不同风向的风,我们称之为怪风。怪风的天气常出现在刮西南风的天气里,因此,有钓谚云:钓翁钓翁,勿钓西南风。
这个时期气候特征为低气压,空气湿度大,天气闷热,风力不大,以23级为多,风向以南风、西南风为主,偶而也有东南风,特别是西南风,易引起雷阵雨,气温短时间升至38℃上下,导致了水温升高,水面蒸发量大,水中氧气很快随着蒸发而大量减少,溶氧量降低,鱼类很不适应而缺氧浮头,甚至会因闷热而死亡,不再觅食而游向深水避暑。这个时候鱼咬钩率大为减弱。因此,此时外出垂钓多数钓者很难有好的收获,人又要经受酷暑折磨之苦,得不偿失。
夏季外出垂钓要想取得较好的收获,我们最好是选择钓早晚或北风天气。众所周知,南风热,北风凉,冬季一般是刮南风时的钓获好于刮北风,而夏季却正好相反,刮北风时的钓获好于刮南风。夏季刮北风,包括西北风、东北风,一般气候干燥、气压高、凉爽舒适、气温下降,水温多在30℃以下。此时鱼儿感到舒适,进食活跃,咬钩率高,人也不受酷暑之苦,自然鱼也就好钓了。
夏季刮西风之时,也比较适合外出垂钓,一般早、晚刮风,碧水含氧丰富,水温不燥热,多为凉爽,群鱼觅食活跃,因此咬钩上钩率会比较高。
二、认对风向保钓获
夏季外出垂钓,宜找有风浪处且在下风头垂钓,尤其是手竿沉底钓、拖钓在下风头要好。下风头波浪大,溶氧多,食物多,上下水温平衡,利于鱼的觅食生长。但在下风头垂钓也有缺点,就是钩饵抛不远,浮漂因波长浪高而看不清。不过浮钓、悬钓和抛竿还是上风头要好。因为在下风钩饵阻力大抛不远,抛出后风不断将浮漂钩饵向身边吹,最后吹到脚跟前,不可垂钓。
但有风并不等于都有浪,实践证明,有时在风平浪静之处伸竿未必能够钓到鱼,而在有风浪处垂钓却能频频钓获到鱼。笔者认为,一般14级风较为适宜,即轻风、微风、和风。如风力过大,一是竿梢左右摆动,风线无法固定;二是辨不清鱼咬钩的讯号,因此此时不宜垂钓。有风浪之时最好能在下风口处垂钓,因水中的浮游生物大多随波浪吹至此处,而风浪最大的好处是能改变水中的含氧量,再加上有天然食物,鱼类比较乐意在此处聚集,如果在此处下钩垂钓,必然会有较好的收获。
在炎热的夏季,无论是什么风向,只要风力达到5级以上,鱼儿便会惊慌失措,游到深水处躲藏起来,自然就顾不上觅食了,此时就不宜再继续进行垂钓了。
浮钓白条鱼的钓具、用饵选择与垂钓技巧
随着天气逐渐升高,水中的餐条便会开始疯狂的抢食,特别是中午高温的一段时间,其它的鱼都避暑去了,但确是钓餐鲦的好时间。一群群的餐鲦浮在水面上,实在太诱人了。怎样才能把它们变成嘴里的美味呢?下面介绍我的一些心得。
餐鲦是钓其它鱼时闹窝最凶的小杂鱼之一,非常讨厌,南方各大水域都非常常见,但也是十分的美味。专钓餐鲦跟其它的鱼类不大一样,虽然钓鲫时也能够钓上一些,但专门钓餐鲦以浮钓为主。
一、选竿餐鲦属小型鱼类,故用3.6或4.5的鲫竿就能应付自如。也可以用竹自制3-4米的竹竿。
二、钓组餐鲦用线最好用1.0或0.6,0.8的线,钩用2-4号小钩,建议用3号赤袖。本钓组是在传统钓法上改进而来。在齐竿长的线上穿上三可七星漂用浮子,间距为2-3cm,在离最下面的一颗浮子10-15cm的地方绑上鱼钩。(注意:不要用铅坠)
三、饵料(1)窝饵的制作
因为是浮钓,所以应以浮性饵为主。我用的窝饵配方如下:
麸皮3份,菜子饼1份(用家用豆浆机磨成粉),猪油1份(融化的)。先将麸皮用小火炒香,微黄后加入菜子饼同炒一两分钟后,加入猪油拌匀,冷却后装袋密封,可以保存几年,变味后也能使用,修效果一样好!
(2)钓饵
钓餐鲦的饵非常多,能钓鲫鱼的饵都能用,但以动物饵为主。如:蚯蚓,黄粉虫,青菜虫等,我曾经见过用蜘蛛丝为饵的。将抓住的蜘蛛从*股拉出丝来,绕到鱼钩上,形成碎大米一样大小的颗粒,可以从早上一直钓到傍晚也不用换钓饵。也可以用各种粉饵加入适量的虾粉。我用的是青菜虫,野外菜地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四、钓点凡看见水面有餐鲦的地方周围5米内都是钓点,最好在上风口!
五、垂钓先将准备好的窝饵用水喷湿一捏成团能散开为佳,之撒入水面,离岸2米以上。由于饵太轻,不好撒,可以用打窝器,也可以用竹竿尖装一汤勺撒。我用的是餐巾纸包上窝饵用鱼钩钩住,荡到水面待餐巾纸侵透后,一抖鱼竿就饵散开了!窝饵入水后,麸皮会浮在水面上,而菜子饼会逐渐下沉,形成立体诱区,而水面上大量的油煎麸皮也会将底层的餐鲦诱到水面,餐鲦会越来越多,就可以挂上钓饵垂钓了。由于风向和水流的原因,麸皮会随谁飘流,人也要跟着窝饵走,注意随时补充窝饵,以达到最佳诱鱼效果!
此窝饵也可以用于钓其它鱼类时,餐鲦闹窝使用。将底层餐鲦诱到水面,再随窝饵引开。
钓鲫鱼的装备选择以及饵料与垂钓技巧
钓点选择:一般选择在出入水口附近、风浪与平静水面交接处、岸边高耸背风处、鸭栏附近,出太阳时钓浅水区,阴天时钓深水区。离岸10米以上较容易钓到大鱼。
垂钓技巧:选好钓点后,采用浮钓法,深度约70-80厘米,可采用大钩钓法或小钩钓。小钩钓法将饵料直接上在钩上,大钩钓法与小钩钓法相同,但将饵料上在连接环处。诱鱼是非常重要的,饵料比重轻、雾化效果要好,有节奏地将饵料投入。起竿要密,每竿间隔约10秒种。鱼群过来后,摸清鱼群所在水层(即深度)是必须的。饵料一定要保持为雾化状态,鱼被钓住后,应立即避开鱼群,以免打散诱过来的鱼群。如遇到小鱼干扰很严重时,可采用底挂垂钓法。
钩、线、漂:
钩:钓小钩可选择伊豆7-9号,钓大钩可选择鲤钩20-22#,通常1-5月、12月选用小钩,6-11月选用大钩。
线:使用小钩时母线选择1.5-3#,使用大钩时母线选择4-8#.子线长约10-15厘米,柔软的线较为理想,鱼越大子线越长。
漂:采用立式浮漂,漂尾为实心材料,浮力以上好饵料投入水中刚好能露出水面2-3目较好。
钓饵:
配方一:南北鲫鱼料2份南北鲮鱼料1份适量鲢子汤(一包鲫鱼料半包鲮鱼料可加2-4瓶盖)此配方以钓鲢鱼为主。
配方二:南北鲫鱼料2份南北鲮鱼料1份适量鳙材(一包鲫鱼料半包鲮鱼料可加3-5瓶盖)此配方以钓鳙鱼为主,小鱼干扰较少。
配方三:南北鲫鱼料2份南北鲮鱼料1份适量混合型添加剂(一包鲫鱼料半包鲮鱼料可加2-5瓶盖)此配方综合性较强,对鲢、鳙均有效。
配方四:老鬼九一八2份老鬼速功1份纯奶香(3克/100克钓饵)适量香魁(1瓶盖/100克钓饵),此配方适合于天气较凉时。
配方五:南北鲫鱼料2份南北鲮鱼料1份适量草莓香(5克/100克钓饵)适量香魁(1瓶盖/100克钓饵),此配方适合于天气较较闷热时。
注:
(1)混合型添加剂的配制:鲢子汤4份与鳙材(或者蠢鲤)1份混匀即可,一般小罗非鱼干扰大时选用鳙材;小泰国鲮、孟加拉干扰大时用蠢鲤。
(2)以上五种配方均可加入适量纯正拉丝粉(20-30%)制成拉饵。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涨水垂钓的九大弃与选择技巧》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大水域涨水如何垂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