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方法与技巧。

钓法是随鱼情而定的,钓饵更是如此。饵料不存在有好坏之分,只存在是否适合鱼口的问题。钓者只有在正确地分析水情与鱼情的前提之下,才能正确地用饵。在不断的实践中,我们多多少少地掌握了一些用饵技巧,但今天我们要谈的是钓饵的细节把握上的一些问题。

一、钓饵不同与窝料

钓饵虽然也有诱鱼的作用,但钓饵诱鱼不是诱鱼进窝,而是打窝料将鱼诱进窝后,比窝料更具诱惑力的钓饵,使鱼儿上钩。所以打窝料的色香味不能超过钓饵,不然鱼对钓饵不理不睬,只吃窝料而不食钩饵,这样,就难以获鱼了。钓饵自身一定要色香味俱全,但一定要与自然饵料相似,如果钓饵过于奇特,鱼儿也会不敢去吃,特别是戒备心很强的大鱼,对奇怪的钓饵是不予理睬的。所以钓饵的颜色要自然,冬季钓饵的颜色可适当鲜亮一些,红色黄色或白色的钓饵,比较吸引鱼儿的眼球,诱鱼效果要相对好一些。

二、钓饵的基本要求

一要对口,对象鱼所吃的食物一般是什么,必须要了解,不然钓饵的质量再好,也不能钓获对象鱼。

二要适合鱼口,对象鱼的大小如何,钓饵也应有相应的大小,要求钓饵能被鱼儿比较轻松地吸入嘴中。特别是冬季的鱼口很轻很弱,钓饵更要特别容易被鱼吸入。

三是钓饵的化散速度,根据不同的鱼情,需要钓饵化散较快,就松散一些,需要钓饵化散较慢,就要有一定的黏度与硬度。

四是综合考虑钓饵的物理形态,现在垂钓多用商品饵,在制作钓饵时要综合考虑钓饵的形状与颜色、大小与轻重,还有雾化的效果与软硬度等。传统钓中对钓饵的要求比较一般化,大小与种类的变化不大,但是使用商品饵还是要做比较细致的考虑。

三、关注钓饵的细节

钓饵要安全可靠,也就是钓饵一般不能变质或沾染了异味。变质后的钓饵不仅对钓者自身有害,还会污染水域,危害他人健康。加工钓饵时,最好不要使用带有异味的工具进行操作,钓者手上有异味时,一定要将手洗干净再使用钓饵,不然鱼儿闻到异味是不会吸食的。盛装钓饵的瓶子或饵盆也不能有异味的存在,和饵料的水也要求是干净无味的水。钓饵制作好了之后,一般还要防止其发生霉变或发酵,除了少数鱼种喜欢吃发酵的钓饵之外,一般是不需要发酵的。

使用饵料挂钩时,最好做到其大小轻重的一致性,有时可以适当做小一点使浮漂反应较为灵敏。实战时还要注意上饵的频率,因为打窝料一般投放较少,所以需要适当地通过钓饵续窝,如果上饵的频率过低,窝中无食可吃,是留不住鱼的。

四、根据鱼情开饵

饵料既要对口也要有适口性,所以鱼情决定了钓饵的制作。想要开出适合鱼情的饵料,一定要注意开饵的状态,我们不妨在饵料中适当添加一点麸状饵,并使用温水和饵。一次开饵的量不必太多,能连续垂钓两三个小时即可,特别是气温较高的时候不能开得太多,开好后最好用湿布遮盖。需要钓上层鱼的时候,最好使饵料的雾化效果好一点,为了使饵重适当轻一点,可加入一点雪花粉之类的添加剂。进行底钓时,就要适当加入一点拉丝粉,可以使钓饵能顺利沉底而中途不会很快化散。

垂钓商业性的鱼塘,还要注意钓饵的特定性。因为塘主长期喂给鱼儿吃的,基本上是同一类型的饵料,久而久之鱼儿认为自己天生就该吃这种食物了,也就相当于吃惯了某种味道。所以原塘颗粒对钓饵来说,就起着主导的作用。细心的钓者会找到塘主喂食的地方,仔细观察,或者询问别人塘里放的是什么饲料,这对使用什么类型的钓饵就十分重要,不然开出的饵不对口,不对味,都是不行的。

精选阅读

根据鱼的习性来配制诱饵和钓饵


鱼类的感觉器官主要有五种: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它们都被鱼儿用于摄食活动。

据专家研究,鱼觅食最主要是靠嗅觉。鱼的嗅觉超常敏感,据说比警犬还要强数百倍甚至数千倍,这就是为何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暗夜垂钓,鱼仍会频频咬钩的原因所在。以鲤鱼为例,鲤鱼不但嗅觉极好,而且味觉也十分发达。它的探雷器是由味蕾和某些神经末梢的纺锤细胞组成的,分布在口腔、唇腭、鳃体、触须、鳍条甚至整个体表上,感味能力颇强。除寒冷季节喜觅蚯蚓等高蛋白动物饵食外,一年中绝大部分摄食期内,鲤鱼(尤其池塘鲤鱼)主要觅食醇香的谷类、豆类以及甘甜的薯类等素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世世代代的摄食习惯已使它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条件反射,因此对饵物的香甜气息保持一种特殊的钟爱。古人云:临渊垂钓,必芳其饵。善钓者出鱼于千仞之下,饵香也。都讲的是这个道理。循其理,在制作饵料时,自然应以香甜味为好。

另外,与喜食浓甜的鲫鱼相比,鲤鱼则喜欢淡淡的香甜饵。当然浓和淡绝不是以人的感觉为标准的,鱼的嗅觉、味觉比人类强数百上千倍,若人闻过舔过觉得可以,对于鱼来说可能就过于强烈了。有人采用过量的大曲酒和饵,抛饵后鱼星迭起却不咬钩,其道理就在于嗅觉将鱼儿聚来,味觉和嗅觉却使鱼受不了刺激而无法吞饵或吞而复吐,即嗅酒香而聚,尝酒辣而离。有人为求其甜,过量掺对食糖、蜂蜜、奶粉、香精之类(以人的口感为标准),往往也会使鱼因难以承受而弃之。

制饵时,适当加些香甜物质会增加诱力,但又不是任何香甜东西都灵验。香甜味物质中,以天然原料为上品,合成香甜物质次之。天然香甜原料中,又以谷、豆、薯类以及其他植物类的天然气味为佳,如炒芝麻粉、蚕豆粉、黄豆粉、麦麸、香油、曲酒、丁香、桂花等。合成原料中,有椰蓉、香草、菠萝、香蕉等香型香精,以及香兰素粉和某些中草药等。这些东西的调配使用要根据不同情况加以区别,做到浓淡适度,气味与适口性相统一,以及诱饵、钓饵有别(诱饵起到将鱼诱来的作用即可,钓饵则使被诱来的鱼产生强烈的吞嗜欲望。这一般要经过钓者反复实验才能取得切实管用的效果)。

日本学者认为,鱼类的摄食过程分为激发期、搜索期、啄咬期和吞咽期等几个主要阶段,真正全面的鱼饵应与鱼类完整的摄食全程对路,鱼在引诱剂导引下向食物游动,然后在吸引剂的作用下,滞留在食物源周围,激发剂激发鱼儿开始啄食品尝,最后在促进剂的作用下吞咽并连续摄食。这几个步骤中,最后一步最为重要。于是近几年关于促摄物质的研究在我国广泛地开展起来。随之而起的专门从事生产垂钓饵料的新兴产业亦如雨后春笋,方兴未艾。促摄物质主要是由各种氨基酸、核苷酸、维生素、无机盐、有机物等组成。由它们配制而成的促摄物质既不香也不甜,是无味的,然而它们却是鱼体内必需的、十分重要的食物成分,鱼儿对它的摄取欲望极为强烈,鱼咬石头的实验结果就非常典型地说明了这一问题。毫无疑问,这对甘芳其饵的传统认识形成了一种挑战,至少作为一个新的课题需要去诠释、认识和寻找相对应的施钓方略。毫无疑问,在配制饵料时,除香甜之外,还应更全面地顾及其促摄功能。

池塘垂钓,因不同程度地投饲全价颗粒饲料,所以配制饵料时,除香甜原料、促摄物质之外,一般还必须掺对适量鱼粉,方能适其惯常的口味。

春季钓鱼饵料配方及如何根据鱼情调整


现在的的季节,鱼儿从一整个冬天的冬眠当中渐渐苏醒,非常需要摄取大量的蛋白质来补充能量,所以如果我们在这个季节去钓鱼,用一些有动物蛋白类的饵料是最好的,不过,无论你的饵料想要怎样搭配,要在这个大的框架里面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进行调整,不能过于死板不懂得变通。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最适合冬季野钓的饵料配方公式以及如何根据实际鱼情去调整。

参考饵料配方:30%酒米+30%片状饵料(超诱等)+30%腥香饵料,如果感觉动物蛋白不够,可以再加10%虾粉、鱼骨粉等。

当作钓水域小杂鱼不多的时候,小的鲫鱼喜欢腥味,这个配方是适用的;当作钓水域小杂鱼多,而你不想钓小杂鱼的时候,要注意小杂鱼类偏好腥味,开制饵料时,需要将虾粉类的饵料比重减少。

如果作钓水域大鲫鱼多,打窝的时候,可以少添加一些动物蛋白。

鱼的个体不同,它的年龄自然不同,尤其是对鲫鱼来说,生长缓慢,2-3两的鲫鱼,通常在2-3龄,我们基本称此类鲫鱼为大鲫鱼。

大鲫鱼偏爱谷物类,或者酒米等发酵的、本味类的饵料。不过,在春季作钓大鲫鱼,同样可以在饵料中少量添加动物蛋白类饵料。

作钓没有具体、固定的配方可以一直沿用,最重要的是根据具体鱼情做出相应改变。开制的饵料,要受目标鱼种的喜欢,这样你的渔获才能好。

钓鲤鱼饵料如何根据垂钓环境调配?


春季是一个钓鲫鱼的好时节,但如果喜欢钓大物的钓友,这时候也可以选择鲤鱼作为对象鱼,溜鱼的时候会特别过瘾,而且对于我们的钓技很具有挑战性。钓鲤鱼的话,很重要的一个点就是饵料的制作了,一款好的饵料能够让我们事半功倍,那么你又知不知道钓鲤鱼的饵料调配的时候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1、钓友们垂钓的水域,如果水的质量比较肥,而且有臭底或者酱层厚的话,那么可先选用味道较为清淡或者本味,谷物的鲤鱼商品饵,并且在饵料中加入适量的轻麸,或雪花粉来降低饵料的比重及鱼饵的附钩性,使鱼饵托在酱泥之上。

2、经验丰富的钓者,可能都知道肥水中的鱼对饵料很挑。有句钓谚是这样讲的:水瘦鱼喜荤,水肥鱼喜素。意思就是在肥水池中钓鱼,饵料不适宜用荤,当然这也并非绝对,这还是需要有针对性的选择,并且合理配制饵料,只有了解鲤鱼的吃食习惯,钓起来才能手到擒来!

3、一般情况下,越大的鲤鱼就越喜欢天然的饵料,此时钓友不妨尝试玉米粒,以及蒸熟的红薯块作钓,另外为了达到浮漂可以把鱼饵完全牵起钓离底,调漂最好使用单钩挂饵调平水或1目,钓目就不要讲了,因为鱼情不同,钓目的高低也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