饵钓鱼的技巧。

钓鱼也用散炮这个名字,算是高大上了。那什么是散呢?其实许多地方也叫散弹,散饵,黑坑王,叫法各异,其实就是干散饵。不管是钓黑坑,还是打竞技,越来越多人喜欢用散炮来做为主要饵料或者说做为奇兵使用。但是许多爱好者不知道它如何使用,如何开制,什么样的状态才是好的散饵。下面就谈一下关于散弹使用的几个问题。

一、从状态上来讲松散型这个是使用最多的一种,不仅是竞技比赛常用,黑坑使用的更多,开制这种散弹,首先要选择颗粒粗大,沉落快,在底部缓慢化开的饵料为基础,辅以雪花粉,四季,激活作为入水炸裂的爆开物,加水量通常为正常开饵水比的40-50%。这种散弹适合生口快鱼,以及不太刁滑的原塘老鱼。

二、也可以开成半松散型半松散型的散弹多半用于半水及底部散开雾化的垂钓环境,不需要饵料入水即散,通常是增加部分加水量,或者上饵时用手少量沾水上饵即能达到需要的状态,这种中途脱落性散弹使用尺上作为协助中途脱落的状态饵非常好用,多半用于黑坑鲤鱼以及钓竞技池的底部滑鱼!

三、还可以开成粘散型这种状态的散弹多半用于底部做窝,或者水表小杂鱼较多或者鲢鱼较多的钓场(专门钓鲢、鳙与之相反),还有就是竞技池,因为滑鱼是很害怕雾化带的,通过适当的上饵手法或者多加一些水降低雾化,都可以实现粘散的状态,不用多说了,糗钓滑鱼非他莫属!

四、最后是轻散型这种饵料是近两年来用于竞技比赛较多的一种,轻散型饵料通常是入水即爆,而且沉底缓慢,多用于竞技比赛的钓浮(大小鲫鱼都可以使用),使用时要根据浮鱼的快慢和中鱼率来控制抛投的频率,另外,为了控制雾化速度,有时也要通过手法调整及加水量进行控制!

精选阅读

关于鱼饵配方的几个认识问题



鱼饵的配制和使用是钓鱼中的十分重要的环节,使用鱼饵是否有针对性,直接关系到钓鱼效果。如何使用鱼饵呢?正确的配制使用方法来自于正确的思想方法,指导思想对头了,自然会配制好的对路的鱼饵。这里提出的几个思想认识问题在钓鱼人中普遍存在,作者谈点自己的感受,或许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以鱼为中心在钓鱼活动中以谁为中心呢?以人为中心嘛!钓友可能会这么说。他们认为,人比鱼的智慧高得多,人想怎么钓就怎么钓,想钓什么鱼就钓什么鱼,想用什么饵就用什么饵,自然是以人为中心。如果坚持这么认为,你可能钓不到鱼。其实,在钓鱼活动中,是应该以鱼为中心的。人跟着鱼走,困着鱼转。鱼在哪里,就在哪里投放饵料,鱼喜吃什么饵就配制使用什么饵。水中有草鱼就配制使用草鱼喜食的饵,有鲫鱼就配制使用鲫鱼饵,有鲤鱼配制就使用鲤鱼饵。这叫有的放矢,少了盲目性.多了针对性。因此说,不要颠倒了中心。二、鱼饵秘方问题配制饵料有秘方吗?许多钓友十分迷信秘方,总是千方百计寻找秘方,认为一以有了秘方就可以稳操胜券了。作者认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秘方绝对是没有的。所谓的秘方只是在某种情况(水情、气温、鱼情)下钓鱼效果突出一些,绝非在任何时候都百发百中。这是因为鱼的索饵兴趣(食欲)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域(生长环境)因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养一方鱼。尤其是在人工饲养负的鱼塘,塘主长期用一种饲料喂鱼,这里的位对这种饲料(如颗粒饲料)产生依赖性.钓鱼时用该塘主的饲料作钓饵,效果自然好。否则,你即使用麝香制饵、用高质量的商品饵也未必能钓到鱼。有些钓鱼高于在某些时候、在某些水域能钓到鱼,一定是他配制的鱼饵适合当时当地鱼的口味。常常有这种情况:你见你的朋友在某个钓窝连连起鱼,你就把你的钩饵也投到他的钓窝,可是你仍然钓不到鱼。什么原因呢?依然是你的钓饵不受鱼儿欢迎。因此说.不必把精力花在寻找鱼饵秘方上,扎扎实实地练基本功。既要练内功,也要练外功,内功就是学习掌握鱼类学、气象学、水文学的一些常识;外功就是多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才是王道,钓鱼技术一定会有所提高。

新手野钓时,最容易出现的几个问题,需这样处理


春季,是非常适合钓鱼的一个季节,不少新手,尤其是秋冬入坑,刚品味到钓鱼乐趣的钓友们,更是会急着找钓点,希望能一试身手,但是呢,因为垂钓经验不足,会在实战中,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要说也不是啥大事,可是渔获就会少一些,甚至干脆就是空军,那么,比较常见的,会有哪些问题呢?

第一个、调钓浮漂思路比较僵硬,鱼情好,没问题,鱼口差、鱼口慢的时候,隐约知道是调钓的问题,但是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不少刚入坑没多久的新手,在钓鱼时,开饵反而不会觉得有多难,不就是和面么,反而对调漂会有一定的恐惧,为什么呢?实战少、经验少,总觉得调钓之间,无法具闲在脑海,什么调目,钓目,说的很是复杂,尤其是调目钓目的变化,水底子线的弯曲度,也会有变化,再加上经验不足,大风、走水、低温,鱼口慢、鱼口差、鱼口轻的时候,就比较抓瞎了。

调漂,在钓鱼的各个环节中,最重要,但是也最好练习,无他,线组的长度、钩饵的大小,都是可人为控制的,换句话说,是可以量化的,只要可以量化的东西,就没有什么复杂的;在这里,给个建议,就是了解漂座的的四颗豆,都分别有什么作用,漂组中,风线、水线、子线、钩距,浮漂的漂尾,漂组的钓目、调目,分别指的什么意思,了解之后,经济条件允许,就花点小钱买个漂桶,在家,动手调试3~5次,就知道调漂是个什么过程,如果闲着没事就调几钓几的多练习个几天,那调漂这个事,就会发现,真的很简单。

第二个、开饵到底该怎么操作,和面、开饵真的是一样的么?

老钓友们总是戏言,开饵就是和面,但是在实操的时候,会发现和面比开饵要简单多了,因为和面,对面团的状态要求很简单;但是开饵,要从味型、状态两个大方向去操作,味型的调整,勉强还可以用量杯、配方去试错,去练习;但是状态,就必须结合实战,反复练习了,为什么说三年练竿、五年开饵,并不是说开饵真的要很难才能掌握,而是一年四季,同一水域,水情都在不停变化,要么水深、要么水浅,水中的杂质、水的密度,鱼的密度,鱼层的位置,都是在变化着的,想要在家练习几次,就能熟练掌控开饵,把控饵料的各种状态,这是短时期无法达成的目标。

第三个、为什么饵团总是不附钩,荡、抛竿之后总是掉落在水中?

状态饵,在商品饵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类,有的可以减轻比重,如轻麸、雪花粉,有的可以增加粘性、附钩性,如拉丝粉、粘粉,不同的状态粉,以不同的比例拌入饵料中,会有不同的作用,对新手来说,建议多尝试、多练习,可以用成熟的配方比例,用来练手,最主要的一点,不要担心出错,学会借助量杯,少量勤开,次数多了,自然就能做到饵团不脱落。

第四个、剪铅皮、剪的不好看?裹铅皮,为什么总是卷不整齐、

钓鱼是个很有意思的运动,粗糙的玩,和细致的玩,结果并不会特别的明显,比如剪铅皮、卷铅皮就是这样,裹不紧、剪不齐,也是可以钓鱼的,无非就是只能抓死口,子线容易缠绕,但是说实话,体验感差一些,如果鱼口好,鱼群密度大,对渔获的影响,至少新手是感受不出来了。但是我们想要玩的细致点,就可以借助工具,比如,卷铅板,再有一个,铅皮的宽度,很多时候和铅皮座的长度不一样,我们可以,把铅皮修剪一下,和铅皮座长度差不多,然后再来裹铅皮;同时记得,剪铅皮,轻剪勤剪,每次剪一丝,不要怕麻烦,等到对浮漂的浮力、铅皮的重量,熟悉之后,就可以做到游刃有余了。

第五个、为什么总是提竿就绕子线?

子线缠绕,别说新手,就是老鸟也是经常遇到,原因很多,但是诱因最多的,还是铅坠和提竿的手法上,铅坠呢,就是因为没有修剪好,没有裹紧、裹齐,重心不稳,不圆润,提竿后,铅坠出水,铅坠受力不均匀,自然就会旋转。提竿手法不对,是新手最常见的问题,提竿时手不稳,会有抖动,会带动竿稍,竿稍带动铅坠,因为铅坠比双钩要重,双钩先上扬,然后就会和铅坠卷在一起,多练练提竿的动作,不用多,3~5次之后,就不会犯这个错误了。

总而言之,出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每个老鸟也都是从新手走过来的,多试错、多练习,菜鸟迟早也能变高手,保持良好的心态,比什么技巧都重要。

钓鲫鱼扬竿起鱼时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扬竿起鱼可以说是垂钓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过程了。尤其是钓友们垂钓鲫鱼的时候,扬竿起鱼的操作是否正确关乎着你渔获的数量。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钓鲫鱼扬竿起鱼的技巧,希望能给钓友们带来一些帮助。

一、扬竿起鱼动作要轻

由于鲫鱼个头小,无挣扎力,加之性格胆小怕惊吓,所以在扬竿起鱼时不要用力过猛过大,用手腕的力量将竿把用力一钝,其作用是将钩把鱼嘴挂得更牢,然后一扬竿就行了,尽量避免鱼在水中挣扎,以免惊跑窝中的其他鱼。

二、将鱼移开鱼窝再扬竿

起鱼时若感到鱼有一定的重量,说明鱼在200g以上,为了避免鱼因钩刺嘴而挣扎激水,可轻轻把鱼从水中慢慢拉到窝子外面的内侧,让鱼离开鱼窝,然后将鱼从空中或从水中拉到岸边。

三、扬竿起鱼的注意事项

(1)有的人钓到大鱼十分兴奋,很欣赏鱼在水中扑腾激出水花的情景,说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其实此法不足取,你钓获了仅是1条鱼,而惊跑了窝中的很多鱼,得不偿失。因此说,还是轻轻起鱼轻轻扬竿才对。

(2)鲫鱼有群聚群游的习性,若有一个好钓点,鲫鱼不断上钩的话,千万别走开,一个好钓点甚至可以钓一天才换窝。笔者就有这样的经历:在一个窝整整钓了一天,全是100克左右一条的野生鲫鱼,共钓了近10千克鱼。

你要注意的是应不断补投诱饵,投傅量宜小,乒乓球大一团就行了,也不能补得太勤。若窝中一时无鱼咬钩也不要放弃,说明刚才的鱼群全被你钓光了,新的鱼群尚未来到。只要饵料对路,不久就会又有鱼上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