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方法技巧。
现在钓鱼有越来越多的方法,而我们钓鱼人也一直在寻找当中最适合自己的钓鱼方法。钓鱼方法就是帮助我们钓鱼人更好、更快地钓到鱼,钓大鱼、钓好鱼。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个新的钓鱼方法:上下双钩多层钓,给大家作为参考、学习一下!
上下双钩多层钓目的:
上下双钩多层钓,其目的有二个:一是试探鱼在哪一个水层,二是增强钓鱼效果。
不同地区的上下双钩多层钓:
台湾钓法的双钩是坠悬双钩皆着水底,北方的上下双钩有的是悬坠一钩在底,一钩略悬于底的上方,有的是坠底,一钩悬,一钩远离锡坠,躺于河底,唯有江南的双钩钓,是一个着底钩尖朝天,一个悬在水中。
江南双钩多层钓有二种结构方式,一是死结双钩钓,一是活络(移动)双钩钓。死结双钩是下拴一朝天钩,距钩上方20厘米左右处,再打死结拴一 只约5厘米左右子线没锡坠的单钩。为使钓到大鱼线不易断,现多数改为拴结处用小别针,或三环返捻环活络双钩已利用台湾钓法专用的太空豆,在线中间穿一个塑 料管上,塑料管可上下移动、用太空豆限制。
上下双钩多层钓好处:
实践证明,上下双钩多层钓,具有不少单钩钓实现不了的效果,尤其在钓鱼比赛中,其优越性更加明显。
一、是可试出鱼是否在底层,这一方水域什么鱼类较多。如鱼在中层多,则悬钩可作主钓钩,或干脆加大浮漂,增加浮力,使双钩上下皆悬于水中,增加鱼的上 钩率。如鱼在表层,则把大浮漂勒到上钩的上方5-10厘米处,双钩皆可钓表层鱼。如鱼还是底层多,则以底钩为主,上钩或装诱饵,或拉近底钩,多钓底层鱼。
二、是引鱼方便,尤其是在钓鱼比赛中,现在比赛垂钓,多数不许打窝子抛诱饵。双钩的长处在于一钩装易散易聚鱼的台钓饵料,一钩装钓饵,可以不断引来鱼,增强钓鱼效果。平时钓鱼,抛下诱饵一会儿,诱饵吃光了,用此方法再聚鱼,比再抛诱饵效果好。
三、是可很快试出鱼喜食什么饵料,便于迅速决定用什么钓饵好,也便于钓取不同品种的鱼。一开始试钓,可一钩装素饵,一钩装荤饵。如鱼喜食荤,则双钩全用荤,喜食素,则全用素。如不同品种的鱼儿皆有,荤素皆食,则荤素皆用,效果就好。
上下双钩多层钓缺点:
但上下双钩多层钓也有缺点,一是装饵慢,费时间;二是双钩同时吃时,易判断错误,丧失最佳提竿时机,易跑鱼。故聪明的钓者一定吃准鱼在底层、专喜一种 饵,吃钩率又高时,应即改为单钩钓上钩不再装饵,这样,既不会判断错误,准时提竿,百发百中,装饵又省时间,有效提高垂钓效果。
延伸阅读
钓鲫鱼的几种方法详细介绍
1.深秋冬初浮钓鲫鱼。鲫鱼原本是底鱼,怎么可以进行浮钓?这是在特定 条件下采用的一种垂钓技法。由于这个季节气温逐渐降低,鱼儿很少游动。但假如在向阳背风的高崖下银光闪闪的水域,刮着1~2级西南风,在11~14点这段 时间里,水面温度稍高,水中溶氧量较多,常常可见到成群结队的鲫鱼浮游戏耍,晒太阳,有的把背鳍露出水面一动不动(稍受干扰便立刻下潜),这正是浮钓鲫鱼 的好时机。垂钓时,最好把钓位选在有柴草或沙丘的隐蔽处,用长竿短线,不用坠,不加漂,装上蚯蚓饵,再蘸点香精,轻轻地、慢慢地把饵钩送到鱼群的近岸方或 侧边处,不可送到鱼群的中央,以防鱼上钩后把鱼群惊散。钓群浮鲫鱼,必须由近及远,鱼上钩后,千万不能让它闹水,抖竿刺鱼后,快速向岸边或鱼群的侧缘拉。 一般情况下,重150~200克的鲫鱼上钩后用不着遛,可直提上岸。假如投钩后鱼儿仍在晒太阳或吸氧,尚未发现适口的钓饵,可轻轻上下提拉或轻抖竿显示钓 饵,提高其可见度,诱鱼上钩。注意手不能离竿,有手感就抬竿,拾竿就得鱼。当把一个钓位的群游鲫鱼快要钓光时,应撒上制备的羊油拌麦麸诱鱼。由于羊油不沉 水底,会被吹到漂浮物或水沫子的边缘,与竿梢下的浮游饵钩汇集在一起,又可形成上鱼的小高潮。
2.钓拱。在炎热的夏天,有的池塘长满浮萍,特别是沿岸水域生长得尤为茂密。当扒开一个洞,想要打窝时,一会儿又合上,很难下钩。在这种环境中,钓 拱是最理想的。所用钓具很简单:一根长竿,挂上从竿梢到饵钩长约40厘米的短线,不用渔漂,不上渔坠。这种钓法,全凭认真观察和主动出击。当听到吧哒、 吧哒的声响时,多是鲫鱼吞食所发出的声音,同时,常能看到声响处有鲫鱼拱动浮萍,或凸起一个浮萍包,甚至伸出头在水面吸氧。遇到上述现象后,就要不失时 机地把饵钩送到鲫鱼活动处。如果递钩后,没见鱼上钩,要上下提拉钓钩,以此诱鱼和显示钓饵可见度。如有手感就提竿,提竿就得鱼。这种钓法,上钩鱼个体较 大,小的极少。钓拱,全靠耳聪目明、手技动作迅速,切忌钓翁群集,高谈阔论。因鱼受惊不起拱,所以防止各种干扰很重要。
应把钓位选在宁静处,便于听吧哒声,观察凸包或浮头。有时这些动态可能是青蛙所为,但它的特点是拱着浮萍跑,一拱一条线,而鲫鱼则是上下拱动。对此,要注意区别。
3.春钓浅滩。我国北方过了清明之后,在池塘的背风向阳坡下,可化出一块无冰明水区。此处水温稍高,溶氧较足,经过漫长饥寒文迫猫冬的鲫 鱼,常到此水域觅食或晒暖吸氧,虽然个体较小,但警觉性很高,稍受惊动就逃之夭夭。如果能找到隐蔽处,力求避免人影和钓竿晃动把鱼惊跑,可取得较好的垂钓 效果。钓位只能选在背靠高坡的向阳背风处,才有冰冻融化后的明水区。勘探明确、选准钓位后,最好头天傍晚喂好窝子,第二天的10点钟以后再去垂钓,往往能 高兴而去满意而归。如果钓位前没有沙丘或土堆供隐藏身体,最好人工架设草堆,或用近似岸色的布或草袋等物搭一个隐蔽所,否则,鱼受惊后,打窝的诱饵再好, 它也不敢来吃。要根据地形或隐蔽所的距离,来选择钓竿的长度。如距水面近,用小短竿操作为宜,比较灵便。如距水面较远,竿也要相应加长。不用砣,不加漂, 全凭手把竿的感觉来判断提竿时机。这个期间的鲫鱼咬钩轻微,必须选用小而锋利的渔钩,装饵不超过大米粒大,裸露钩尖。随着天气渐暖水温升高,可逐步向塘内 延伸钓点,同时加坠、加漂,可一直钓到在浅滩有杂草生长、小满以后。其钓获量,也随着水温的不断上升而增加。
详细介绍白鲳鱼垂钓方法
白鲳鱼一般活动在池的中央,边上很少有它的踪迹,故应选用较长的鱼竿,如5.4米、 6.3米等。有的地方采用半水钓,应根据不同池塘、不同条件、不同气候加以选择。
1.用饵
白鲳鱼是全水域杂食性鱼种,游速快,视力好,觅食往往是色当先,味次之。用色红 或黄的面食及鲜嫩的玉米粒为饵较好,用红色的虾则明显优于透明的虾。它对蚯蚓不太感 兴趣,因此用饵应在色彩醒目上下功夫。白鲳吃食凶狠,鱼群集聚的地方,常常不等钩饵 落底,即被它抢吞在口中,因此钩线坠的配比要求不严格。但因它体重一般在l千克以上, 大的可达数千克,故鱼竿必须结实,硬调为好。这种鱼牙齿锋利,有锯齿,不但常咬断鱼 线,而且鱼钩也常被它咬断。因此,需要用较大的鱼钩与较粗的鱼线,脑门线可采用多股 锦纶丝线或用强力尼龙线。也可将细塑料电线抽去铜丝,套在脑门线上,防止脑门线被咬 断。在养鱼池中钓白鲳,饵料的选择也应根据该塘的喂养习惯,选择对口饵料。
2.钓具
钓白鲳鱼采用手竿、抛竿、手把线均可。常用的钓具主要有以下几种:手竿宜选用超 硬调竿,竿长以3.64.5米为好,太长易损竿且不方便取鱼。抛竿则宜选用3.6米以内的硬 调竿。钓钩选择伊势尼或袖型均可,一般月单钩。而钓线须用0.3毫米以上的强力线。由 于白鲳鱼牙齿坚利,咬肌发达,可轻易咬断25号尼龙线。因此绑钩线最好选用粗些的涤纶 线,如果防咬线则必须选用有绑线环的钩,否则在白鲳鱼强力挣扎下极易跑钩。铅坠可选 用通心扁坠。
3.钓法
由于白鲳鱼是全水域鱼种,因此既可以钓底又可以钓浮。常用的钓法主要有手竿钓、 抛竿钓和手把线钓等3种。
手竿钓:钓白鲳鱼要速战速决。白鲳鱼吞饵后感到刺痛的第一反应是全力脱逃,所以 第一次的冲击力最大,当挣脱不掉后即本能地咬线。因此在钓具能承受的情况下尽量不遛 鱼,而是快速提上岸。因白鲳鱼吃食凶猛,牙齿锋利,浮漂一沉,即应迅速扬竿,并尽快 提上来,防止它咬断钩、线逃去。如在鱼塘遇到较大的白鲳鱼时(超过1.5千克)应立臣口 改用抛竿。
抛竿钓:凡在水深3米以内的水域使用抛竿时,最佳方式是挂漂,挂漂反应快。当第 一反应出现时为扬竿的最佳时机,此时多数钩住唇边。收线时最常出现的情况是左冲右 突,突然没了力量,有的钓友误认为鱼已脱钩,其实是鱼朝钓者方向急逃所致,此时更应 加速收线。
抛竿钓出现的一种特殊情况是:常常发生的断线不是在绑钩线而是出现在连接绑钩线 附近的主线上,这是遇到鱼群所致。白鲳鱼的特点是~鱼中钩,群鱼救之,是其他的鱼咬 断了主线。为防止此类情况发生,解决的办法是在主线上连接一段长1.5米以上的较粗涤纶线串坠后,然后绑钩。
手把线钓:凡是抛投可及有鱼群的地方手把线是上佳之选。因手把线较粗,连接的涤 纶线可更长,手感反应快,收线速度快。但需注意手上应有保护,以免被线割伤。
4.摘钩
大的白鲳鱼上岸,钓者须用脚将其踩住,检查钩的部位。如挂在唇边可用手摘钩。若 挂在口腔,须先用手指粗木棍塞入鱼嘴,迫其上下牙不能合拢,再用摘钩器取出钩。
白条鱼垂钓方法详细介绍
通常选择雨后多云的日子,在水流的入口处垂钓。在这种日子里,白条鱼会成群游于水面,逆水而上,至水流入口处,抢吃从上游冲下来的各种食物。故人们常用鱼竿挂饵甩向游动的鱼群,任其争食,随即拉回鱼钩,将鱼钓上。
1.钓具的配备
选一根长约3.5米、细梢、弹性好的竹竿,竹节稍加修整,一般钓线即可。浮漂,可用粒漂,下端距钩30厘米,不用铅坠,无须调漂,系一小钩。悬于水面浮钓,十分灵敏。因白条鱼离水即死,因此出钓时,携一小桶备用。
2.钓白条的用饵
钓饵要荤素兼备,并且品种应多样化,以适应不同水域白条鱼的口味。
(1)最通用的是红蚯蚓、苍蝇,后者比前者要好。苍蝇是钓白条的最佳饵料之一,钓前用蝇拍拍打40~50只苍蝇,存放于火柴盒中备用。有的水域,最好的钓饵是人工养殖的蛆虫。
(2)近村庄的水域,有的爱吃面粉、饭粒,因此,用其钓白条效果好,使用简便卫生。
(3)-些林间的山塘、水库、田野的溪流里,菜虫、棉铃虫、玉米螟等常是上等的饵料。
3.钓法
(1)打水钓法:选钓位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诀窍,首选钓位是洗菜的地方和大树下,因各种大树上小飞虫特多,不慎掉落水面的小飞虫给白条提供了美味佳肴,因此大树下是个非常好的钓位。开钓时,鱼钩挂上苍蝇甩向前方,竿梢离水面约3040厘米,要不间断地在水面上有节奏有规律地敲打。白条一听到打水声,立刻意识到那边有东西吃,数尾白条同时过来抢食,一般从吃饵到拖漂仅一秒的时间,稍不留意,钓饵即被掠夺一空。
(2)无漂刷钓法:垂钓时需要手一直握竿,不停拉动,所以鱼竿必须要轻、细、长、尖、软,细线,小钩。鱼线长度以与竿相等、便于甩出为宜。饵料用苍蝇或蛆虫。一般不用坠,借钩饵的重量大力甩竿将钩甩出,或在钩的上方约5厘米处系一绳结,左手掐住此结,右手握竿,把竿尖拉弯,利用竿尖弹力,突然松开左手,使鱼钩弹出至浮游的鱼群处。要求鱼饵浮于水面,引鱼抢食,顺势提上来。为了引鱼,甩出后轻轻回拉,直至拉到跟前,再度甩出,如此反复,常常在甩出后即被鱼抢食,或拉回过程鱼吞食,从而钓上来。
(3)轻漂刷钓法:与上法相似,但用轻坠、小漂钓浮。甩出后看漂下沉提鱼,一般鱼多时咬钩很快,需立即提竿,摘鱼后再甩出,因此也是来回刷钓。此法可用诱饵引鱼,诱饵应具备香、酸、散、浮等特点,以细米糠、豆腐渣、麦麸子等发酵后使用为佳。因诱饵浮于水面,可积聚鱼群。这时再将钓饵投入窝中,鱼即抢食。钓饵可用苍蝇、蛆虫、白菜虫、蚯蚓、糯米糕等。蛆虫需用水冲洗干净,穿钩时钩尖应从蛆的尾部3个孔中的一个一次穿入,至倒刺穿进其体内或从口中穿出,露出一点钩尖才能将手松开,方可防止蛆的体液溢出。用蚯蚓做钓饵,穿钩时可将蚯蚓向钩柄上移,使钩背至钩尖一段无饵外露,饵料装至钩把位置。由于白条吃食猛,咬住就跑,钩尖无饵阻挡,会轻易被钩钩住,从而既提高上鱼率又节省钓饵。
(4)流水浮钓法:在流动的小河或小溪水面上常有白条鱼群游动,可用短小甩竿、细线、小钩小坠、浮漂及灵敏小绕线轮。鱼钩穿上蛆虫、菜虫或蚯蚓等,先在水面撒上漂浮诱饵,引鱼聚来,将鱼钩及漂等甩至流水鱼群处,松开绕线轮,使漂随流水下漂,见漂子下沉,即止轮扬竿提鱼,摘鱼后整理鱼饵,然后再甩出去。如此反复,常能收获颇丰。
4.垂钓的注意事项
垂钓时,切忌人影和竿影映入水中.切忌发出声响,特别是水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钓者最好选一向阳的站位,或尽量选择人影、竿影不映入水中的地方;二,钓时要尽量减少走动,动作要轻手轻脚,伸竿抛饵时要力避发出水声,以免1晾跑鱼群;三,投饵时不要抛向鱼群,应投在上游,让钩饵顺流漂向鱼群,钓线宜放得长一些;四,钓具要轻巧,灵敏度要好。线要细,避免鱼儿察觉;钩要小,便于鱼儿吞食;坠要轻,重了要沉底,不用坠也不好,钩饵会浮上水面;漂要少,2~3粒,有一粒浮于水面即可,多了易被鱼儿误为食物。
钓白条鱼的关键是掌握好提竿的时机。除少数送漂的以外,浮漂斜向移入水下时,才是提竿的最佳时机。提竿的方法不同于其他鱼种,宜先横向拉动一下,然后上提。由于此鱼的嘴很大,提竿时直接上拉,白条鱼常常脱口,跌入水中。
钓鲫鱼调漂看漂的关键方法详细介绍
钓鲫鱼调漂看漂是关键,尤其是冬天和春天钓鲫鱼,由于鱼口很轻,这种季节钓鲫鱼如何调漂、如何观漂识鱼讯而恰当掌握提竿时机是取得好的收获的关键。
有人说看漂识鱼是钓者一辈子学不完、研究不完的钓技,的确有道理。掌握浮漂的动态,获得鱼情是每个垂钓者不可回避的课题。先人的经验之谈,报刊资料的介绍,只可起抛砖引玉的作用,钓者不通过反复实践是不行的,下面以钓鲫鱼为例,谈些浮漂的动作。
垂钓水域的水体深浅浑清是决定水体能见度的两大因素。水体可见度高,浑浊的水体能见度低。但水质清澈,深度超N1米的水体,水底,情况也难看清。钓 者为掌握鱼在水中的活动情况相鱼咬钩的情况,只能通过浮漂的动作来获得。在没有外来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调整好的浮漂可真实地反映出水体中是否有鱼在饵钩周 围动。是大鱼还是小鱼,是对象鱼还是其他鱼,是鱼身擦水线还是咬钩,是吞进了嘴里还是吞进后又吐了出来等等情况。
当鲫鱼凭着自己较灵敏的嗅觉、味觉器官探知饵钩上的饵料可时,不会过去一口吞掉了事,而是谨慎地用身体擦鱼线或用尾鳝轻执钓饵。浮漂的动作表现为轻微的沉浮,一般不必提竿。
当鲫鱼发现子线、脑线可疑时,就会弃饵而去。浮漂也无任何动作,当鲫鱼没有发现疑点时,就要对饵钩试探咬钩时吞进吐出或半吞半吐,浮漂上下浮动较大。如用悬坠长脑线施钓,在短促地下沉后,再较缓慢的地复位,此时也不必提竿。
当鲫鱼几经试探性的吞吐,觉啻食用此饵没什么危险时,即将饵钩附首翘尾地吸到嘴里,而后抬头潺离。沉底坠短脑线垂钓时浮漂托起以至躺倒,悬坠长脑线 钓时,浮漂先是向下顿,随之斜向潜入水中。此时提竿十拿九稳得鱼。抛竿后,饵钩在水体中沉落的中途被水草等障碍物阻挡或被中、上层鱼拦劫吞咬,表现在浮漂 上的动作是该直立时不直立,躺在那里不动。如被障碍物阻挡可提竿重投。如被鱼吞咬,可提竿得鱼。总之,不管哪种可能,都要提竿。抛竿后,浮漂该直立时不直 立,躺在那里作水平方向移动时,是鱼咬钩后牵动的结果,应及时提竿。这种钓饵被半路拦吞的现象如连续出现时,天气又较闷热,说明中上层水体鱼较多。应变沉 底钓为悬浮钓,并打立体窝。抛竿后,浮漂露出两个小格,左右晃动,是鱼在下层游动引起的,不要提竿。如果浮漂抖动是中、上层小鱼戏线的结果,也不要提竿。 在根本没鱼咬钩时,随着饵钩上的钓饵逐渐溶化,浮漂也会逐渐由露出水面的两个小格升至四个小格。抛竿后,浮漂正在直立而没垂直沉至应有位置时即上窜下跳, 说明鱼在中、下层咬钩,可在短而有力的下沉时提竿,也可在上浮停顿的瞬间提竿。
抛竿后,浮漂正常直立,缓缓升起后再复位或缓缓沉入后再复位,是鱼在钩周围活动的结果,不可提竿。浮漂动作幅度不大的忽上忽下的沉浮,在沉浮中伴有 小而短暂的停顿或浮漂被急速地托起或潜入水中,而后又恢复原位的多为小鱼所为,不可提竿。但上述动作一有停顿,多因食饵被小鱼吃光,可及时提竿,重新装 饵。也可能是窝里进了大鱼,把小鱼吓跑的结果。
饵钩装饵后,浮漂露出两个小格,经小鱼闹腾后,浮漂露出四个小格。浮漂虽经人为的移位或再次将主线压水后,依然如此。也说明小鱼将饵吃光,应提竿重新装饵,尽量减少泡钩时间。
重新装饵的饵钩,如果沉落水底,浮漂依然露出四个小格,有可能是水底不平造成的。应将浮漂移位,当移动2-3次后,浮漂还是露出四个小格,就应考虑 食饵在沉落时,被鱼吃掉或已化散,应提竿重新装饵。如果浮漂在水中一直露出两个小格,提竿后食饵不知去向。空钩再投仍露出两个小格,说明浮漂没有调好,应 重新调漂。
如果浮漂作幅度不大的忽上忽下的沉浮,沉浮中伴有有节奏的哆嗦时,说明水鳖(龙虱)捣乱,只要缓慢而匀速地提竿就会把这令人讨厌的东西钓上来。 浮漂在静止状态中猛然浮起或沉入1-2秒钟仍不恢复原位,是吞食的结果,应及时提竿。
当浮漂缓慢上升后,急速下沉相当于上升两倍的长度时,应即刻提竿。这是较标准的鱼上钩的信息,不可坐失良机。
浮漂持续上升,在停顿的瞬间提竿就会得鱼。当浮漂正常直立后,开始缓慢上升,上升时又有短促的下沉动作,说明两条鱼咬钩。如在短促有力的下沉时提竿,一竿可上两条鱼。
传统钓双钩钓的特点和钓法要点介绍
一线双钩因为比单钩多拴一只钩,这样更能增加鱼咬钩的机会。如果再在两钩上用一荤一素两饵来进行施钓,不但能了解鱼喜欢吃荤还是吃素的特性,中鱼的机会也会增加。双钩钓法最大的特点是:一条脑线拴双钩改变了习惯的两条脑线各系一钩的方法,从而解决看长期困扰钓友的双脑线发生缠绕的问题,而且双钩钓既可钓卧平底,又可钓悬坠,还可调至悬、卧各一。由于垂钓不受钓线缠绕的干扰,其效果非常好。下面谈谈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1、拴钩时,应以内单股式为佳,这样不但牢固,而且不伤钓线。
2、在串双钩的基础上,还可以发展成串三钩,注意适当缩短钩距即可。
3、配装脑线以超强细线为佳,钩宜用倒刺钩。若用无倒刺钩,在双钩上鱼是,两条鱼的大小差别过大或逃遁方向不一,就容易出现其中一只钩的脑线松弛而跑鱼的现象。
4、若先用单钩垂钓,后临时改用双钩,可将预先拴好钩的脑线打一个活套,套入之前的那只单钩(上钩)的脑线上,拉紧套线,即改造成了串双钩。
5、在淤泥、烂草多的水域,鱼不咬钩时,可及时将可移动钩往上捋动来增加主钩脑线的长度。脑线长了,钓饵自然露出了淤泥,这样可避免钓饵被杂物遮盖。
6、垂钓时可以巧用胶粒组装的可移双钩。它不仅固定性好,而且主、副两钩上下移动长短距离方便自如。同时他也是悬浮低调、钓深钓浅均可的一种方法,并且能因时因鱼而调节水位,找鱼咬钩,钓效颇佳。
海竿抛竿钓投竿抛竿方法的详细介绍
海竿是在大型水域钓大鱼的利器,海竿需要抛投,所以学习抛竿钓首先掌握的就是抛竿的方法,下面讲解一下海竿抛竿的三种基本方法。
要实现各种垂钓技法,首先必须掌握投竿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常用的投竿方法有三种:
1、直劈法直劈法又称顶劈法。投竿是把竿子扬过头顶,绕线轮部位置于头顶,钩饵与竿尖之间的余线在70~100厘米,垂于身后,使竿、线、钩饵及身体与预落钓点成一线;双腿分展开略宽于双肩。投时突然发猛力,在竿尖过顶的一瞬间释放压线的手指,即可将钩饵送至预定钓点。
特点:一是容易把握投掷技巧,适合新手采用;二是钩饵出线后运行稳定,落点准确。但弱点也比较明显,一是由于竿子的摆幅较大;三是运行距离较长,不易投的很远;二是大力投掷易发生断竿事故;三是钓场上方有障碍物时,不便操作。
2、肩投法肩投法投竿时把竿移动至左肩或右肩部位,形成扛势,亦要求竿、线、饵与落点成一线,因投竿时的运行距离短于直劈法,故只需发巧力就能把钩饵送至预订落点
特点:投掷轻松,落点准确,适合熟练者运用,常被用于投远水。
3、侧投法侧投法投竿时把竿置于身体任意一侧,手臂与竿形成斜角,落点要求与钓者身体成一线,投掷放线时的瞬间竿子要同时移至身前,这样就能保证钩饵落点准确。
特点:投掷轻松,运用自如,充分利用竿的振幅和弹性投远,且落点准确,最善用于投60~100米的远水区,是海竿钓高手最常用的投竿法。
抛竿的基本抛法掌握好,更多的是实践联系,熟能生巧,多钓上几次,抛竿的方法基本就会掌握,而且一次比一次抛的得心应手。
海竿抛竿钓投竿抛竿方法的详细介绍 [图文]
海竿是在大型水域钓大鱼的利器,海竿需要抛投,所以学习抛竿钓首先掌握的就是抛竿的方法,下面讲解一下海竿抛竿的三种基本方法。
要实现各种垂钓技法,首先必须掌握投竿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常用的投竿方法有三种:
1、直劈法直劈法又称顶劈法。投竿是把竿子扬过头顶,绕线轮部位置于头顶,钩饵与竿尖之间的余线在70~100厘米,垂于身后,使竿、线、钩饵及身体与预落钓点成一线;双腿分展开略宽于双肩。投时突然发猛力,在竿尖过顶的一瞬间释放压线的手指,即可将钩饵送至预定钓点。
特点:一是容易把握投掷技巧,适合新手采用;二是钩饵出线后运行稳定,落点准确。但弱点也比较明显,一是由于竿子的摆幅较大;三是运行距离较长,不易投的很远;二是大力投掷易发生断竿事故;三是钓场上方有障碍物时,不便操作。
2、肩投法肩投法投竿时把竿移动至左肩或右肩部位,形成扛势,亦要求竿、线、饵与落点成一线,因投竿时的运行距离短于直劈法,故只需发巧力就能把钩饵送至预订落点
特点:投掷轻松,落点准确,适合熟练者运用,常被用于投远水。
3、侧投法侧投法投竿时把竿置于身体任意一侧,手臂与竿形成斜角,落点要求与钓者身体成一线,投掷放线时的瞬间竿子要同时移至身前,这样就能保证钩饵落点准确。
特点:投掷轻松,运用自如,充分利用竿的振幅和弹性投远,且落点准确,最善用于投60~100米的远水区,是海竿钓高手最常用的投竿法。
抛竿的基本抛法掌握好,更多的是实践联系,熟能生巧,多钓上几次,抛竿的方法基本就会掌握,而且一次比一次抛的得心应手。
钓鲶鱼的几种荤饵详细介绍
1、羊肉、羊肝、鸡肝、猪脾
将市场上买回的新鲜羊肉、羊肝、鸡肝、猪脾置于太阳下,使其肉皮变干。肉味变得略微腥臭。之后放入密封塑料袋内,暂时不用可放入冰箱冷藏保存,钓时现取;装钩时要用剪刀剪成2-3厘米长的条状再挂钩垂钓。
2、大白虾
要挑选新鲜的大白虾,整只使用,发黄、发臭的不可使用,不要掐去虾头和虾脚。
辽河大白虾易腐败变质,保存的方法是将新鲜的大白虾置于塑料袋或塑料盒中,再放入水中,使水完全浸没白虾,然后立即当如冰箱冷冻保存;出钓前取出即可,到钓场自然就解冻了;挂钩时可从虾尾钩入,虾头穿出。
3、蚯蚓
蚯蚓品种不同,一般分为红蚯蚓挂法和蓝灰土蚯蚓挂法两种。
红蚯蚓不大,可以挂成蚯蚓团,小蚯蚓挂3条,大蚯蚓挂两条,需留出头部和尾部使其蠕动一吸引鲶鱼注意,勿堵塞钩门。
蓝灰色土蚯蚓有筷子长,钓鲶鱼效果明显强于其他颜色的土蚯蚓,原因大概是它的腥臭味更浓。挂钩时钩尖要从头部以下大约1厘米左右的位置露出。
蚯蚓还可以与鸡肝一同挂钩使用。由于鸡肝韧性不够,抛竿易拖钩,为防止其脱落,钓者可先将小指甲盖大小的鸡肝穿在钩弯之上,再将整条红蚯蚓缠绕后挂在钩尖下。
4、泥鳅
从市场上购买的泥鳅往往长短各异,并不遂愿,因此钓者要根据泥鳅长短的不同,灵活挂钩。长度小于10厘米的,钩子可以挂在背鳍下的肌肉处,不要伤及胸腔部位,否则小泥鳅易死,影响钓鱼效果;长度超过10厘米的大泥鳅不可挂在背鳍之下,因为鲶鱼捕食活体时多数是从头部开始,如果挂在背鳍之下,鲶鱼往往只能咬到胸腔以上的部分,咬不到钩尖。大泥鳅的最佳挂饵处是头部之后、胸腔之前的位置,但不要伤到泥鳅的心脏。
5蚂蝗
蚂蝗是钓鲶鱼的绝佳钓饵。我们科在没有污染的小溪中投入带拉绳的小筐,筐内放入鸡肝、猪脾等带有血腥味的东西;头一天晚上放入,蚂蚱会寻着血腥味爬到小筐内,第二天早上收回小筐,即可捕获蚂蝗。
蚂蝗很好保存,只要保持蚂蝗体表湿润,它可以存活10天以上,若保存得当,活体甚至可以保存1年以上。
蚂蝗的挂钩方法很有讲究。钩子要从吸盘处钩入,从后背处钩出,整个钩弯及钩柄都要埋在蚂蝗身体里。由于蚂蝗的皮肉如同猪皮一样韧劲十足,附钩性极强,因此,钩子埋入其图内后要反复拉几次,以确保钩尖能够穿透虫体,否则提竿时不容易上鱼。
6、蚂蚱
蚂蚱要整只使用,从尾部钩入,背上穿出,不要去掉翅膀和脚。
7、大青虫
大青虫是钓鲶鱼的上佳钓饵,它的保存方法很有讲究。抓获的大青虫不能马上使用,最好放入木盒中,木盒最好分成两到三个小格,并贴上一些木条,以利于大青虫爬动,再放入冰箱保存。冰箱的温度应调至1℃-2℃,使大青虫处于自然休眠状态,这样至少可以保存3周以上。使用时,钓者应优先使用先期抓获的大青虫。
大青虫的挂钩方法也很有讲究。有人习惯单钩挂整条大青虫,这种挂法效果并不好,因为鲶鱼咬到虫体的概率太大,很可能咬不到钩尖,为了增加鲶鱼咬到钩尖的机会,我们可以在坠上单钩钓组的基础上,将单子线改为双子线,分别拴钩,再将两子线交叉打结,挂上整只虫,这种挂虫方法对于钓大鲶鱼,特别是6斤以上的鲶鱼较为有效。
不过,辽河之中这样大的鲶鱼毕竟不多,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大青虫要分段使用,不仅节省资源,而且垂钓效果很好。对于超过5厘米的大青虫,我们可以在虫体重甲的位置绑两道细线,稍微扎紧,再用剪刀将虫体一分为二,分段使用。注意,绑线不易过紧,微微露出虫浆即可;挂钩一定要露出钩尖和倒刺,而且最好将钩把退到虫体内。
大青虫品种较多,诱鱼效果也是有差异的。根据笔者的经验,有鱼效果最好的是小杨树上的大青虫,其次是街边绿化带的小榆树上的大青虫,这两种大青虫蛋白含量高,对鲶鱼诱惑力很强;再次就是柳树上的大青虫。实际上,只要是树上不带毛的虫子都可用作鲶鱼的钓饵,只不过各种虫类的诱鱼效果略有不同而已。
使用这些虫子作钓饵时,我们可以根据钓点中鲶鱼的密度和觅食时间确定使用顺序若钓点鲶鱼较多,钓者应在天黑后到夜晚10点之前优先使用诱食效果差一点的虫子作饵,因为该时段的鲶鱼饥不可耐,忙于抢食,诱鱼效果差些也无妨;10点后,多数鲶鱼肚里已有食物,此时应使用诱食效果强的虫子,以提高鲶鱼的咬钩率。若钓点内鲶鱼不多,钓者可直接使用诱食效果强的虫子作饵,以提高上鱼率。
最后请大家切记,在辽河钓鲶鱼,无论使用何种钓饵,都需露出钩尖和倒刺,以便第一时间刺鱼,并钩牢鱼嘴。鲶鱼猎食凶猛,以吞食的方式就饵,既不怕钩,也不在乎钩的存在,所以只有露出钩尖倒刺,才能钩牢鱼嘴,否则提竿时很可能直接将钩饵从鱼嘴中拽出,导致空竿跑鱼。
钓泥鳅的钓法和钓饵详细介绍
泥鳅属底层鱼类,常见于底泥较深的湖边池塘、稻田、水沟等浅水水域。当水温升高至30℃时,泥鳅 即潜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泥中20-30厘米深处越冬。泥鳅杂食性,成鳅以摄食植物为主,一般多为夜间摄食。当河水或坑塘干涸 后,水底的淤泥已经开始龟裂,其他鱼类一般都已死亡,而泥鳅在泥中尚能存活很久。这时在龟裂的泥块上找到泥鳅的出气孔,就很容易确定泥鳅的位置从而捕捉到 它。
钓饵。最好的钓饵就是蚯蚓。松软的泥土则是蚯蚓最多的地方。选择蚯蚓很有讲究,那种粗大而腥臊味很浓的,只能作为钓黄鳝的诱饵。钓泥鳅则要选择细细的、腥臊味不是太浓的那种,俗称甜蚯蚓。要把找到的蚯蚓放到瓶罐里,最好还要带些原地的湿土。
小 竿钓法。钓竿是从树上削下来的筷子粗细的各类枝条,长度40-50厘米,数量多少要由下钩的面积决定。钩签要细细的蔑丝做成,废弃的灯笼骨子就是最好的蔑 丝,可用剪刀把它剪成05厘米长的签段,再把两头剪成斜角,以小于45为最佳。棉线越细越好,但要结实,长度以略短于钓竿为宜。再以活扣的方式在钓签的 中间位置和钓竿的下半节。都准备好了,即可穿钓,就是用拇指甲与食指配合,先把蚯蚓切成相应碎段再穿到钓钩上;穿好后,把钓竿在空中顺势轻轻一甩,几 秒钟以后,钓线就紧紧地卷在钓竿上。穿完所有的全部钓竿,就可以下钩了。泥鳅吃食时,斧头往下沉,此时应提竿,提竿动作宜轻。
篮子钓法。用一只篮子,其内放骨头,覆盖上一层淤泥,将篮子放入有泥鳅的水底,一般前一天晚上放蓝,第二天早上收篮,每次可同时放几个篮子。
竹 笼钓法。竹蔑编程圆筒状,筒口为碗口大小,筒尾逐渐收紧,筒长0.66米,另编一个倒须,放入筒口,使用时,筒口和倒须都要栓牢,泥鳅可从筒口钻进。一般 前一天晚上放筒,第二天早上收笼。下笼前,先将筒口倒须打开,逐个放入饵料如骨头等,然后将倒须捆牢,把备好的竹笼一个个放在有泥鳅的水田背坎,或者犁田 后形成的沟里。次日收笼时笼里便会有许多的泥鳅。此外,涨水季节可用竹篾编制一个大兜,放在田缺出水处,泥鳅克顺水流入兜中。
台钓调漂方法与双钩的状态分析
台钓作为hera底钓的简化版,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底钓,二是可以双钩落底。
钓组和hera的区别很大,一是hera漂标准化程度高,台钓是细漂尾且漂尾、体没有规范,变化多样;二是hera双钩钩距可以很大,而台钓通常不会超过5公分;至于目标鱼、鱼钩等差别,不一一展开。
台钓作钓时,双钩通常两种状态,更接近hera的一钩触底,一钩悬浮之状态1;9成以上钓友常用的双钩到底(通常一钩触底,一钩躺底)之状态2。
状态2就不说了,这个没啥好说的,基本原理知道了,差不多都是这样了。
状态1的调钓,还是挺难的,主要原因就是台钓漂尾太细,悬起上钩饵,需要很多条件:
条件1搓饵,且饵团大小均匀稳定
条件2调漂正确。
调漂说千道万,就是要做把上钩饵悬起来,且下钩饵触底/躺底。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以钓2目为调漂目标,离底10公分,带双饵调漂至平水左右(半目上下沉浮亦可),然后同样双饵调出2目垂钓。
同理推而广之,饵团不是很小的情况下(比黄豆大即可),钓三目左右也是可以的。
此时钓组是一饵悬浮,一饵触底,钓2目的极灵的状态。
上悬下底的线组,实际作钓时,几乎很少有人用,我仅仅在水面如镜的冬夜作钓时,针对口小轻,又不愿意使用很短子线时,偶尔为之。就算是使用,通常也是不规范的上饵偏小,下饵稍大,保证两根子线都是绷紧的,有一点触碰,都有漂相反应,仅此而已。
道理都是极其浅显的,不一一道来浪费大家时间。已经很啰嗦了,实质内容仅仅为文中黑体字。
有很多研究台钓钓组设计及调钓的文章,都跑题了,台钓没有那么多讲究,如果讲究起来,就去hera,对台钓研究的再讲究的理论,也不过是很肤浅的hera想象。最极端的情况就是分析台钓钓浮,事实上,钓浮就不是台钓了(台钓的漂完全不适用于钓浮)。举个不恰当的例子,理论这个(实际操作没有禁区,咋都行,只要有效果,譬如滑铅啥的),相当于用算术思维,论证1+1=2。
图解简单实用绑双钩方法
网上对于绑双钩的介绍很多很多。这让很多钓友不知道该选择哪一种较为合适。我介绍一种非常简单实用的方法,这个方法绑出来的双钩非常整齐,而且垂钓效果非常棒。
1、准备工具:子线尺(量取子线的长度);鱼钩(一般垂钓建议使用无倒刺袖钩以及无倒刺新关东);剪刀;钓线;子线盒(用来放置已绑好的子线,选择40cm--50cm长度)。
2、用子线尺量取子线长度,根据垂钓环境而异,一边选在50--70cm。
3、接下来绑双钩,先绑第一只钩子。
注意:
1)绑钩的时候要留有一定的线头长度,而且要每次绑钩都留有相同长度的线头,这样绑起来很整齐,保证子线长度是一样的。
2)绑钩时,在往钩柄绕线的时候一定要轻轻地绕(绕五六圈),线往外滑的时候用手指挡住即可。
3)在紧线的时候,慢慢的拉线头,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减小磨损。
4)这一条很关键,可以避免很多断线现象,在紧线的时候要将线绕道钩柄的前方,因为钩柄向后倾斜,如果子线在钩柄后面在溜鱼时容易磨损子线导致切线。
用同样的方法绑另外一只钩:
4、好了,到这一步双钩就算绑好了3/4了,还差最后一点点。现在要给绑好的双钩打结。
1)固定钩距,钩距一般在1.5到3个钩距,钩距的选择我在这里就不讲了,大家可以网上搜一下。在海绵上插两根长身大头针。再将刚刚的双钩分别钩在两个大头针上。然后将线捋直对齐!
2)好,这样钩距就固定了好了,接下来将双钩取下来,然后双股线打结,最后留一个小圈即可。
3)最后一个步骤了,将双钩固定在子线盒上。
双钩的特点及双钩钓鱼的要点
出钓时钓友多习惯使用双钩,与传统的单线单钩比,双钩双饵被鱼发现饵料并吃饵的机会多一倍,将获得的渔获必然也更多。而且还可以在两个鱼钩上装不同的饵料,让鱼挑选适口的咬钩,能更快发现鱼的喜好。
一、双钩的绑法
这里说的绑双钩是在一条子线上绑两个鱼钩,与两条子线绑两钩不同,在剪子线时就计算出绑鱼钩所用的线和对折处锁结留圈所需要的子线长度,双钩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平行的双钩,另一种是上下型的双钩。而且使用双钩也分为沉坠钓双钩,还是钓悬浮用的双钩,所钓水层不同,子线所要使用的长度和软硬度也有所不同。
1、用软线绑沉坠钓双钩
用软子线绑平行双钩,而子线的长度要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从鱼钩到线圈的长度可以从3厘米到8厘米不等,一般来说线越细子线长取值越小,子线的号数越大取用的长度越长。而铅坠要加到圈结上。两个鱼钩等长又会搅在一处,起不到双钩应有的作用,这就需要用到一些小的工具比如小钢丝、弹簧,或者引线架把两个鱼钩分开,分开值取决于子线的长度,子线越长分开值越大,子线越短分开角度可以越小。
用一条子线绑不平行的双钩,需要折线圈时注意两鱼钩间的距离,而这时候铅坠不是绑在圈结上,而是绑在较长子线的中间位置,而钓不同的鱼所需要的子线长度不同,比如钓鲫鱼较长子线6厘米就够了,而钓草鱼则需要12厘米,那么装铅坠的位置也不一样,一个在从钩线的3厘米处,一个在6厘米处 。
2、用硬线绑悬浮钓双钩
绑悬浮的双钩,子线的长度要根据鱼线的弯曲度来决定,如果确认弯曲度?手往上送鱼线,当鱼线的线头弯曲到180度与手中握的线在一个水平面上时就可以确认弯曲度了,记下这个长度。子线所要用的长度是弯曲度加上子线绑圈的长度。钓悬浮时两个子线还是会有缠绕的问题,可以从绑钩和绕线上想办法,或者让鱼钩上下错开。
二、双钩的特点
用双钩来垂钓可以钓浮也可以钓底,如果上钩悬浮,下钩钓底,咬钩的多是上钩,想要多钓鱼就要选择双钩钓浮。如果咬下钩的几率较大,就表示鱼多在底层,需要改做双钩钓底了。在装钓饵时也更灵活和便利,可以同时用素饵,也可以同时用荤饵,如果拿不准水中鱼的喜好,可以一个装素饵,一个装荤饵,几次之后看哪个饵料更受欢迎,找到鱼喜欢的饵料,才能钓更多的鱼。
三、双钩作钓要注意的方面
1、选择子线时要特别注意,要根据所钓鱼的大小选择比主线的拉力值小一倍的线,最好一个牌子,不同牌子间同号线可能也会稍有差别,而且要注意看子线的柔韧度。
2、鱼钩的选择:遵从原则,钓大鱼时用大钩,钓小鱼时选小钩。不管选哪个牌子或类型最好选择倒刺钩,因为如果两个鱼钩同时中鱼,两个鱼重量悬殊明显时没有倒刺很容易被逃脱。
3、两个鱼钩的距离:两个鱼钩平行时需要借助小器具来让子线分开,避免缠绕的情况出现。如果是上下钩型的话,两钩间的距离最好在3厘米左右。如果两个鱼钩间的距离太近,同时中鱼时抬竿会有问题。如果两个鱼钩间距离过大,可能会出现浮漂上浮的情况,给出错误的信息空欢喜,所以应该把两钩距离控制到3厘米左右,既不会出现错误信息也不会对抬竿造成困扰。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上下双钩多层钓的方法详细介绍》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钓鱼的方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