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技巧及饵料配方。

在诱饵中兑些曲酒,加一点臭阿魏,诱使鲫、鲤鱼对偶然出现在天然水体中的味儿作出追寻反应,是钓鱼人设下的陷阱对鱼的聪明误导。

好鱼饵在水中,难道酒和阿魏也能在水中找到么?答案是肯定的。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原料是淀粉。在酶的参与下,制作过程是:淀粉葡萄糖乙酸乙醇。湖泊中生长着的大量水生植物,含有淀粉。当它们死亡后,也会进行着类似酒的制造过程的化学反应,生产出同样的最终产品。如果这样的解释似可成立,是信不信由你的话,那么,在春末夏初将湖中的水草打捞上岸堆积起来,十天半月后再翻开草堆会散发出一股烂苹果样酒味的事实就不会怀疑了。这就是淀粉的无发氧酵,只不过这个反应在水中比较缓慢和分散,人不易觉察罢了。中药阿魏有一股特殊的蒜臭味,源于硫化物。水生动物的尸体被淤泥中的细菌分解,会产生硫化物和氨,其味就成了杂食性鱼类的食物信号。

从营养角度分析,鱼并不需要酒和发臭的硫化物。但酒味儿的出现意味着一系列氨基酸的存在;臭味又代表了vb2这种不可缺少的维生素的存在,两种味儿在水中同时产生、相互关联,酒和阿魏扮演了中介角色,钓者完成了对鱼的误导。

不过,水体中各种化合物因存在方式不同,有的以离子,有的以分子形式扩散;水底淤泥中不断产生和分解出的营养物质从几秒钟到几分钟,存在的时间也非常有限。所以鱼儿必须不停地游动,让含有各种味儿的水流从前鼻孔流入由后鼻孔流出才能获得食物的方位。当某种食物的信号出现,鱼会抓紧时间进窝。否则失去机会,刚生成的化合物会与其它元素结合成新的物质,食也就消失了。

悬坠钓法中,不管有无鱼咬钩,钓者总是每隔35分钟就换饵抛钩一次,其实质就是保证饵味不间断地在水中出现,重复着溶化扩散被鱼捕捉的过程。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剥离了钓饵的科学性,有关钓组结构在灵敏和迟钝上的讨论难免有岸上论钓之嫌。大圈套小圈的囿区,a、b、c、d、e、f还要添1、2、3、4,灵钝之争离开了钓饵是不是能解释如下问题呢?

同池竞钓,用悬坠钓法可谓利器吧,却钓不过传统坠钩平底钓组。尤其是冬天,撒一把酒米,钩上挂蚯蚓比台钓有更快的上鱼速度,原因在哪里?鱼饵入水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作用于鱼的嗅觉?这除了鱼儿所处位置和投饵量外,还与鱼饵中化合物的扩散速度有关。

扩散速度受控于:1.该物质溶解度的大小;2.水温的高低;3.水流速度和风浪的强弱。

在相同条件下,酒味的扩散速度比溶散的商品饵快得多,它更容易被鱼捕捉是钝器超过利器的主要原因。

小编推荐

自制鱼饵增加味道可增强诱鱼效果


在钓饵中增加味料,现在已经越来越普遍。很多钓鱼小药就是起这个作用的。不同的鱼儿会对不同的气 味和味道有所偏爱,所以在钓饵中增加味料时,也需要针对不同的鱼儿以不同的配方进行配置。只有对不同的鱼儿投其所好,才能获得好的钓绩。因此,凡是能散发 某种独特气味、能诱集鱼儿的物质,都可以成为增味料。各种鱼儿的食性及嗜好不同,因此增味料也有很多种,主要有香味料、甜味料、酸味料、腥味料等。

增味料有特殊的诱鱼作用,它既可以用作蘸饵,又可以作为钓饵的配料。其主要特点如下。

1、诱鱼力强。增味料均是能散发浓烈气味的物质,这些物质的气味都比鱼类平时食物的气味浓烈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因为鱼类的嗅觉极为灵敏,隔很远就能闻到这种气味,只要这种气味一出现,鱼儿便会奔饵而来,群鱼汇集。

2、选择性大。有的鱼喜欢这种气味,有的与喜欢那种气味,如果想专钓某种鱼,就得使用它说喜欢的增味料,如鲤鱼喜香甜,就要给他准备香甜的增味料;鲢鱼偏爱酸味,就得用酸味较浓的增味料来进行引诱。

3、用量少。一般的增味料浓度很高,在使用时不宜过多,只需少量即可达到诱鱼的效果。如蘸饵,每次只需在饵料外蘸上少许即可。如果用得过多,使气味太过浓烈,鱼儿反而会因为不适应而使饵料失去效果。因此,在使用增味料时,要特别注意适量添加。

4、品种繁多。能提供不同气味和味道的物质极多,随着不断开发,市场上的增味料品种也在日益增多,钓鱼对于增味料也有了更多的选择。

鱼的种类与水域不同,垂钓所需饵料也不同。所以很多钓友每次钓鱼,都带有几种饵料并按情况加以调配。这样一来,每次用不完的鱼饵如何保存变成了钓友们关注的问题了。

如 果是商品饵,可用小瓶存起来,将包装上的使用说明贴在瓶上,另可用贴纸写上鱼饵的生产日期和拆封日期,外出垂钓时只带几瓶钓饵即可。很多钓饵的脱脂技术做 的不太好,很容易因高温日晒和受潮而变质,导致不能再次使用,有钓箱的钓友可将不同的小瓶放在钓箱内,用后马上放回钓箱,这样可以减少日晒雨淋对钓饵的影 响。回家后再用湿布将各小瓶擦干净,放在阴凉处,这样有利于保质和减少虫鼠的侵害。

如果是鱼虫,保存的方法便不一样了,保存活虫宜放于盆 内,每天换水一次,可以活3~4天。盆放于阴凉背光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夏天气温高,密集的鱼虫拥挤、缺氧、饥饿,容易死亡,可利用冰箱保存。将红虫、 水蚯蚓、螺肉等放入方形塑料小盘内(可利用装糕点的塑料小矮盘),铺薄薄一层,经冷冻室速冻后,集中放入密封的塑料袋内,扎紧袋口。

保存活沙蚕最好用冷干毛巾包裹,可有效地吸附水分和受伤虫体流出的粘液,保持饵团干燥,控制钓饵温度均衡,延长保质期,防止沙蚕短时间内死亡及腐败变质。

实战经验:休闲野钓上鱼快慢原因详细分析


2012年11月20日,睛转多云,偏南风2~3级,4~20度。早7时许,我和钓友们赶到钓场,我在一处铧尖落座,面西南方向出竿。3.6米硬调短竿,1号主线,0.6号子线,3号OC,速影3号长硬尾漂,调3钓2,钓水深约1.8米。以天下无双、超诱、广谱鲫等开出拉饵,饵水比为1:1。饵尚未醒好,我就先捏大饵团抖于窝中,希望能尽快聚来鱼群。约40分钟,浮漂开始有一些轻微的晃动和起降,扬竿一直无鱼。又钓了约半小时,漂尾一沉,我立即扬竿,中钩一尾不足百克的小鲤鱼。此后,多是不足两的小鲫鱼和阔口鱼上钩。9时以后,在北侧的钓友们开始陆续上鱼,并且凡是使用长竿钓深钓远者,常能钓中500克以上的鲤鱼和半斤左右的大板鲫。这个局面,让我惊羡不已,焦躁万分,开始坐立不安。然而,就在此时,我的漂尾缓缓抬起,看那架势像是大鲫鱼,我立即精神抖擞地抓竿上扬,感觉果然很沉重。不料,遛了一番,上来的却是一尾不足200克的小鲤鱼,手感沉重是因为钓钩挂住了它的腹部。但咱没有失望,能上200克的就能上2000克的,至少开始上大个的了。可是,此后的情势并没有多大转机,二十分钟一尾,三十分钟一条,冷冷清清。与旁边频频飞鱼,欢声笑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的情绪又开始低落了。不料,就在我垂头丧气之时,忽见漂尾一抬然后缓缓黑沉下去,看那姿态,定是千克以上的鲤鱼所为。我大喜过望,大喝一声: 鲤鱼!随即抬腕举竿,竿梢一弯到底,我见状更是喜不自胜,忙喊钓友们帮忙找抄网准备抄鱼。但我遛了不到半个回合,便感觉有异竿是举不动,然水下有动感却没有冲力,总是肉肉的。旁边的一位钓友见我拉的架势很怪异,推测说中钩的可能是甲鱼。我越试越像,立即来了精神,左拖右拽,只恨用竿太软太短。终于,在大张旗鼓地折腾番后,水边水花一泛,黑不溜秋浮上一物,您猜是什么?竟是一只碗口大的癞蛤蟆!这家伙一搅,本就少鱼的窝子这回是彻底地完蛋了。我拉上饵团,向钓点的左前方随便抛了出去,然后将竿往炮台上一掷,回头去安置那只癞蛤蟆。无意中,我下意识地回头瞅了一眼浮漂,水面上没了踪影,忙抢竿上扬,情急中愣生生地飞上一尾约150克的鲤鱼,卸鱼时见那钩已吞入口腔深处。这个意外收获,撩起了我的兴致,忙挂饵再抛向刚才出鱼的地方。浮漂缓缓下沉,没有驻足的意思,我向前伸伸竿,漂尾没起来;向后拉拉竿再前送,还是没起来。我明白了,原来这个地方的水深些。扬竿想调调浮漂,忽觉竿梢一颤,忙加力上举,竟双飞两尾鲫鱼!一尾近百克,一尾50余克。这下我既惊又喜:惊的是,出鱼的地方离窝点一米之遥,鱼情却天壤之别;喜的是,在这个新钓点,两竿中三尾鱼,且在浮漂还没有找到底的情况下。依次推断,若是把浮漂调好,岂不连竿上鱼了?我心中窃喜,赶紧小心翼翼地挂大饵边找底边打窝。打了四五竿,终于找到底了,比老钓点深了约30厘米,因竿长所限,再向里是什么水位,我不得而知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得抓住机遇,赶紧施钓。在此后的三个多小时里,叱咤风云,独领风骚,把全场的眼球拉过来拉过去,那面子大得钓场几乎都搁不下了。15时许收竿,我钓到200~500克的鲤鱼21尾,100克以上的鲫鱼9尾。

11月21日,晴转多云,南风转北风3~4级,6~18度。想着白天的钓场钓点鱼情,我咯咯地笑了一夜。恐占不到那处钓位,我不到6时就起床,急冲冲地赶向钓场。不料,李钓友早捷足先登,已经挥竿施钓了。其它钓点我很陌生,转了一大圈,总也没选到心仪的钓位。最后,还是在老钓位东侧约6米的地方,铲出一处新钓位,面南出竿。这处钓点水浅,不足1.5米。钓具钓法依旧,鱼情却与老钓位大相径庭。我使出浑身解数,上鱼总是零零散散,且个头都偏小,钓得兴致全无。李钓友先来也钓得不好,后来我告诉他那里钓位的特点后,鱼情下子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0时许,先起南风,嗣后转为西南风、西风、西北风、北风,翻来覆去地刮。长竿钓深者,偶尔还能中鱼,我短竿钓浅,彻底没戏唱了。考虑明天就上班了,还剩一大团饵可惜了,便向周钓友借了一把4.5米钓竿,希望钓远钓深些能有所转机。因风浪大,无法调漂,周钓友说他是调4目,我打算钓4目。抛满竿,钓点水深有2米,我觉得好极.了。钓风天,到底是深处比浅处强,打了五六竿后,就偶有鱼上,虽然既小又慢,有时睡醒觉才中它一尾小鱼,但比起先前,我愉快了很多。然钓着钓着,我发现浮漂老往西走水,且走着走着浮漂就没影了;还有,钓中的稍大的鱼,几乎都向西侧游走。难道,我的这处钓位西侧水深?想到此,赶忙举竿探试,水下确实是越向西越深,到李钓友的钓点东侧2米处,4.5竿已经无法及底了。这下我恍然大悟原来,在我和李钓友的钓点之间,有一道深深的沟壑。沟壑是鱼道,难怪李钓友越是往东钓上鱼越快越大。那依此来看,我是不是越往西钓,上鱼就越大越快呢?想到此,赶紧变招向西奋力铲修钓位,将钓箱炮台的方向改向西南,边挂饵诱钓边找底,最终,确定钓目3目,水深约2.4米。忐忑不安地连打了十四五竿,漂尾一黑,上了今天第一尾超过250克的鲤鱼,然后十分钟一尾、八分钟一尾,虽然没有昨天钓得好,但比一上午的枯坐要好上百倍。14时后,风大得确实无法出竿了,我们恋恋不合地收竿。清点战获,我入护250克以上的鲤鱼9尾,上两的鲫鱼16尾。

临行前,我们不死心,找来长竿挂铅皮,将这段水域从头测到尾,事实证明我的推断是正确的两处钓点之间就是一条蜿蜒的沟壑,天冷水凉,钓场嘈杂,稍大点的鱼都洄游在沟壑中。布的窝点若是离沟壑太远,大鱼宁可只搞点小菜吃吃,也不愿进窝。而钓者想其所想,将大餐送至其嘴边,自然笑到了最后。我们算是歪打正着吧,从浮漂变化中窥探出蛛丝马迹,判断出上鱼快慢的缘由,并及时有效地调整战略战术,所以钓出了更大的乐趣。

配制商品鱼饵通过颜色与味道提高诱鱼效果


无论是市面上售卖的商品饵,还是自制的的饵料,无论哪一种饵料都要共同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才能上鱼更多。上鱼其实就是吸引鱼类,让鱼喜欢上饵料和窝料,它们愿意吃才行,这里面涉及到了如何让鱼类发现饵料,喜欢上饵料,以及一直吃下去。

听起来跟谈恋爱有几分相似,有过恋爱经历的朋友们都有这种经历,为了吸引小姑娘,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把自己擅长的都展示出来。那么饵料也应该如此,就算味道再好,但是鱼类发现不了,或者引不起注意,那么下面的中鱼也就无从谈起。想要钓鱼顺利,必须要把饵料的所有特征充分利用起来,让饵料的效果发挥到极致才行。

一、饵料的颜色

通常情况下,很多人在制作饵料时不太会在意饵料的色彩,一些发酵过的饵料更是看起来黑黢黢的,在一些水色较重的水域,入水后根本无从发现饵料。人们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知道鱼类在水种的视力是非常差的,主要觅食的器官还是依靠嗅觉,它们看不清东西是一个共性。

但就算如此,其实鱼类对于颜色的反应还是较为明显的,既然是想要饵料达到最佳的效果,自然也要利用上这个特点。在选择和制作饵料时,主要的选择就是黄色,白色,以及红色,这三种颜色在水中,对于鱼类的视觉器官的刺激最为强烈,特别能够吸引到鱼类的注意力。

所以大家在制作鱼饵时,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添加剂,改善一下饵料的颜色,来提升诱鱼的效果。

二、窝料味道要自然

上面说到了鱼类在觅食时最重要的器官就是嗅觉器官,一个好的嗅觉器官,让鱼类能够更快的发现水里出现的食物。通常情况下,我们强调饵料的雾化等效果,也是为了更快的让鱼类发现饵料,以及酒类的添加,同样是这个目的。

对鱼类来说,能够吸引他们的味道很多,每一种鱼都有一个特点,我们肯定不能任何一种都尝试。但是在主打一个味道时,过于极端也不好,比如草鱼喜欢酸臭的食物,你肯定不能直接扔一块豆腐乳进去了。

鱼类在选择觅食目标的时候,大多会有一个谨慎的态度,对于一些突然出现,以前从未见过的食物,会报以非常强的警戒心。想要降低他们的警戒心,最好的方法还是味道自然,尤其是素饵的使用,往往以谷物为主的一个原因就是味道更加自然,尤其是在一些农田旁边的水域,选择农田里面的作物为主要的饵料也是这个原因。我们需要通过自然的味道,来降低鱼类的戒心,给它们一个饵料是自然界常见的食物的错觉,这样才会更快进窝。

三、吃不饱

窝料的作用是诱鱼,这是它的主要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唯一作用。钓鱼人不是养鱼人,如果窝料投放多了,或者投放的方法不对,鱼类在还没有接触到饵料的情况下,就已经吃饱了,岂不是一切都白费了。

所以窝料的最大特点就是鱼类喜欢吃,但是又吃不饱,所以诱鱼的窝料投放不能太大。其中即需要有干货,比如颗粒物,也需要一些虚,比如粉末状物。让鱼类一直在窝子里面待着,却怎么也吃不饱才行。

钓鱼人在制作饵料时,也要注意颗粒物的比例,太多了自然不好,少了诱鱼不佳,最好是较为松散的颗粒物,咬一口就会散开,这样效果会更好,鱼类更难吃饱,只能在窝里待着。

饵料雾化怎么调 雾化快慢因鱼情而定


饵料雾化目的是为了诱鱼,所以凡是不利于诱鱼的雾化方法都是错误的。您的饵料雾化方法是不是也有以下倾向?

(1)首先不够重视饵料的雾化,就算是有很好的商品饵在一些人的手中也会做得又硬又黏。

(2)与不够重视相反过分重视,有些用悬坠钓法的朋友喜欢夸大雾化的效果,所以不论是什么鱼情都想让饵料的雾化达到最强的效果,最终的结果并不好。

雾化的好处是扩散饵料的味道,诱使鱼儿注意并聚集在饵料窝点,雾化的过程中也减轻了饵团的重量,但是过度雾化会破坏钓点的水质。过度的雾化造成诱鱼过度,鱼儿比肩继踵、擦身而过时会影响浮漂的讯号,造成读漂失误的情况屡屡发生;也会导致鱼层不稳定。

特别是野钓大鱼的时候,过度的雾化使水域形成乌烟瘴气式的浑浊面貌,有时只会招致大量小鱼闹窝,甚至不但诱惑不了大鱼,大鱼还会看见这种反常现象而畏惧逃跑,毕竟它们这些大鱼长期在水下吃的是一些碎屑,一旦看到这样的大场面,躲还来不及呢。所以下面我们从两方面来说说正确的方法以及控制的技巧。

一、根据鱼情确定雾化标准

雾化的目的是更好地诱鱼,所以不了解鱼情,就根本把握不准轻重。

下面举三个例子:

(1)一般我们垂钓草、鲤等大鱼时,可将饵料在底层轻度雾化,只要饵料中的小颗粒等成分能顺利脱离就好,由于饵料会很快扩散就会成功诱鱼。只要不过度雾化,上大鱼(草、鲤)是极有可能的。

(2)当我们使用手竿垂钓鲢、鳙的时候,饵料必须雾化得很好,还处于诱鱼阶段的时候需要雾化得越强越好,只要钩饵能入钓点就好,当诱鱼成功后,我们应当降低雾化速度,适当将饵做得黏一些。

(3)最复杂的要数垂钓小鲫鱼了,但也有规律。在诱鱼阶段时需要雾化快,诱鱼后适当降低雾化速度;钓浮鱼雾化需要快一点,钓底则要慢一点;钓快鱼雾化要快,钓糗鱼要慢;吃口好时要快,反之要慢;鱼层稳定时要快,不稳定时须慢;钓浅雾化要快,钓深则慢。

二、控制雾化速度与强度的技巧

需要速度快强度高时:

1、可以添加使雾化速度快饵料抑或添加剂,比如雪花粉、白粉。

2、减少搓饵料的次数。

3、少加水,让饵料硬一点。

需要速度慢强度低时:

1、不必加入添加剂。

2、增加搓饵的次数。

3、多加水,让饵料软一点。

这些小技巧可以根据不同情况灵活使用,有时也不必拘泥于过多的条条框框,只要能达到较好的诱鱼效果,就是成功的。

论饵料搭配的技巧与原则


饵料搭配简单吗?简单。饵料搭配复杂吗?复杂。 不管是休闲野钓还是竞技比赛,钓完鱼后大家讨论最多的话题还是饵料的搭配问题。今天我没钓好,是因为腥味不够、饵料开制得状态不好、小药使用判断错误、饵料味型过大等等。

的确,面对变幻莫测的不同的鱼情水情,在饵料上差之毫厘,在结果上就会失之千里。有时鱼就是这么矫情,浓一点不吃,淡一点不吃,硬一点不吃,虚一点不吃,斗智斗勇,其乐无穷。

当还没有商品饵出现时,我们钓鲫鱼就选择蚯蚓、面粉或者麦粒;钓鲤鱼草鱼就选择玉米粒,红薯粒等这些天然的东西。随着自然生态的破坏和变化,现在再用这些普通天然的饵料,已经很难再聚到更多的鱼了。商品饵的诞生,为我们垂钓不同的鱼种提供了更精准的饵料,能更有针对性的通过搭配饵料来钓获自己所想要的鱼种。

一走进渔具店,面对几十种的饵料,有些钓友又犯难了,怎么办呢?应该怎么选择饵料呢?问店家,店家因为没有去过你今天想要去的钓点,不知道具体情况,只能根据这个季节大体的用饵原则给你推荐一款。完了,这下问题出来了。当钓友满心欢喜的拿着信任的老板推荐的饵料去钓鱼,空军,收获不佳。这下就怨恨黑心老板了,只顾赚钱,乱给我拿饵料。老板可冤死了,不是他的错。

商品饵厂家种类繁多,的确也影响了钓友的选择。但是,在我们的理念里一定要把它简单化。对于初学者来说,我们选择饵料时,一定要看明白饵料包装上的介绍。比如包装上明明写着夏.草鱼专用饵料,你去非要在冬天买它去钓鲫鱼,这个总不能怪老板吧。所以,对于初学者不太懂饵料时,我们只要细心的看看饵料包装就行,大体方向也不会错了。我要钓鲫鱼就选鲫鱼饵料,你要钓鱼鲤鱼就选择鲤鱼饵料等等;然后再看看上面写的时哪个时季的钓鲫鱼鲤鱼的,这样不就简单多了么。

鲤鱼鲫鱼其实都属于鲤科类的鱼,都喜欢在水底和中层活动。在饵料使用上也大体相同,我们经常配置的鲫鱼饵料时,往往也会钓到许多鲤鱼。若要区别的话,鲤鱼的饵料颗粒更大一些,更粗一些,在腥味上会更腥香一些。

草鱼相对喜欢藻类的饵料,我们经常会在草鱼饵料里看到一些绿色的颗粒,那就是海藻类的产物。草鱼喜欢香和素食一些,对腥不太喜欢。有时我们就会在没有草鱼饵料的情况下,加一些墓鱼添加小药来代替。

鲢鳙(花鲢鳙、白鲢鳙、或者叫大胖头)。这个鱼种不喜欢发酵和酸臭味的饵料,在夏天是最好钓这种鱼类的。市面上也有专门针对鲢鳙所开发的饵料,搭配简单,使用也很方便。草莓味对它很有效果。

每个季节,具体到饵料味型上也有所区别的。从春天开始,鱼儿们刚过了冬季,需要补充体力,这时我们就要用大腥大香或者小腥大香来满足它;到了夏天闷热的季节,我们大体就要用得素一点,就和人一样,吃素多一些。秋天的鱼儿最好应付,为了过冬所准备,见什么吃什么,不挑食,是最好打发的季节。而到了冬季,鱼儿们慢慢不太喜欢开口了,清淡的饵料对它没有了吸引力,我们就要用更腥更浓的蛋白很高的的饵料去刺激它,让它就食开口。

其实,饵料搭配并没有想象中的难,但一定要做到精细化,做到准确的判断和因鱼情而改变。也许你一个小小的调整,就会收到大大的效果。

论饵料在野钓中的使用技巧


一直以来,人们的思维都习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当复杂到五花八门的时候,又喜欢把复杂简单化。认为饵料复杂的钓友,通常把饵料一词理解为名词,把饵料理解为单纯的香腥上的一种配方,即饵料=某某%+某某%。野生鱼长期处于饥肠辘辘的状态,在温饱没有解决的前提下,根本谈不上挑剔。

而野钓中饵料的复杂性,并不在于饵料的本身,我们应该习惯把饵料一词作为连词来理解,它的运用与鱼情,气温,战术等等息息相关。野钓中的饵料从来就不是单一存在的。在实战中,针对鱼情合理的运用技战术,平庸的饵料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违背鱼情则再好的饵料也会从天堂到地狱。所以野钓中的饵料,其根本在于:重鱼情轻饵料,重实战轻口谈。

鱼的视力约1米左右,敏感的颜色为红、白、黄。幼鱼或鱼体偏小,主香腥,成年鱼或鱼体偏大,主糟臭。气温20度为水库用饵的分水岭。温度走低:钓饵走腥,调灵钓灵钓吃口,传统的活食重动态(线虫优于蚯蚓),台钓的商品饵重状态(拉饵优于雾化)。

气温走高:钓饵走香,调钝钓钝钓转身,传统的静态食优于活食,重本味。台钓的商品饵粘饵优于粉饵,重清淡。以无鲹为前提,则活饵优于死饵,动态饵优于静态饵,有鲹则刚好相反。

基础饵料占整个饵料的70%的比例,基础饵料的两个特征在于:重本味;未经过加工处理的自然饵料为首选。味清淡或单一;便于随时可以根据钓场的变化添加辅助饵料。实战中我们经常遇到白水无窝状态下起鱼,随着垂钓的继续,鱼越钓越少,越来越小。

而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饮用水水库或开钓时间较久,被我们称为钓烂了的水库。这类水库的鱼情大体都是一致的,即:水面大,鱼的整体密度小,无效鱼多于有效鱼。在追求饵料对路的过程中,饵料对路是鱼类长期适应环境造成的,也就是钓鱼谚语中说的,春腥夏清秋香冬甜。

对于在野钓中对它的理解,我们不能狭义的理解为商品饵,而更多的是指天然饵料,所以红苕通常被我们推为基础饵料之首。以红苕为例(红苕切片,煮熟,去皮,未冷却前揉捏成团,密封放置冰箱,出钓前一天完成):垂钓重点防鲹,垂钓方式双窝互换,调钓方式调钝钓钝钓转身。

这类水域垂钓最大难度在于对饵料用量的控制,打竿频率越高,饵料在底的堆积越多,饵料堆积越多则鲹子越多。商品饵的粉状,絮状饵料的抗鲹能力,远远不如传统的固态饵料,这也是这类水域悬坠不如传统的根本。虽然有些小药或者开粘饵,硬饵可以相对提高防鲹能力,但那只是针对无效鱼的中层截杀。

水下有鱼不做窝,水下无鱼做轻窝,鲹子未出现时考虑适当的增加抖竿频率,零星出现鲹子进窝的现象时,采取不钓正窝钓窝边的战术。疯狂打窝,做窝,通常的结局都是大量的鲹子留底,斗漂(漂跳舞的现象)形成烂窝。利用离主钓位不远处的副窝与主钓位的轮换垂钓,从根本上压制饵料在底的堆积量,是目前悬坠在多鲹状态的比较理想的战术。

对于辅助饵料,我们通常在香腥上去做文章,但忽略了任何的食物在自然的状态下,进入水中都会有一个固定的霉变过程。无论香腥,饵料必然会经过新鲜变酸发酵霉烂的过程。而野生鱼的最大特点在于:有记忆性,自然状态下饵料的仿真度越高,鱼的谨慎性越低,进食的欲望也越强烈。

典型的几个例子有助于我们思考,即:酒米为什么要用酒泡?蚯蚓为什么是万能钓饵?近来站内炒的沸沸扬扬的臭包谷,臭谷子,为什么中鱼体型偏大?上述四种商品饵分别为香,腥,糟,臭四味(黑鸡膏少加为腥,多加为臭)。

饵料的搭配首先根据季节突出主味,而后根据鱼情(有效鱼和无效鱼的整体比例)决定粘度,以及鱼体大小加入辅助饵料,模拟自然饵料的霉变过程,以求饵料的对路。我们不能以人类的感官的适应程度,作为判断饵料好坏的根本。饵料的对路在钓烂了的水库中只是理论上成立,现实中则可以忽略不计。

但被众钓友以某种单一的钓饵,长期钓贯了的水域,(如:西彭白市驿地区的线虫,洪湖长湖地区晚春的嫩玉米,五一以后升钟的老包谷等现象),首选尊重当地钓饵。饵料的对路在重庆的主城附近较少碰到,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从未开钓的,开钓初期的水库,放鱼赌钓的前期或初春仲秋时期。

垂钓重点重窝,垂钓方式单窝死守,调钓方式调灵钓灵钓吃口。这类情况的特点在于:有效鱼警惕性较小,抢食疯狂,鱼的整体密度相对较大。大多数的鱼种都是同类群居,如体型相差不是特别大,不太可能出现同类相互驱赶,抢食的现象。通常是体型较小的在中间,体型较大在四周的特点。

但不同鱼种则有采取驱赶异类,聚集同类进食的特点。单窝死守加快抖竿频率,重窝诱鱼,不同种群或体型较大的自然会驱赶无效鱼。在上鱼情况较好时甚至需要故意空竿,以保证窝底的饵料堆积量。根据钓上来的鱼体大小,适当的加入辅助饵料,调整香,腥,糟,臭四味。(酸味多为花,白鲢喜爱,慎用)

饵料用量的多少和造成鲹子闹窝的持续时间是成正比的。以上仅仅是我们讨论的两种极端的现象出现时,饵料的应对方法。我们对各种水域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以后,随我们出钓的实战经验的增多,野钓中的饵料,在我们脑海里就会逐渐形成一个用量表。什么时候该增加,什么时候应减少,抢鱼的情况出现时我们大体上就会了然于心。

有的时候我们会被迫的和别的钓友,挤在一块狭小的水域里,进行垂钓,从而形成而抢鱼。观察傍边钓友的上鱼情况,有无鲹子挡口。如果没有就加大商品饵料的比例,钓友的饵料走腥,你就比他还腥,他主香,就要比他开的更香,利用他的窝子把鱼抢过来,打竿的顺序为先周边后中间。

如果有无效鱼,则和他相反,他走极腥我们就开腥,他走腥我们就走香,他走香我们就开清香,他走清香我们走本味,让无效鱼尽量往他那边靠。打竿的顺序则改为先中间后两边。而上图中的调整状态的饵料通常用在抢鱼或气季节变化的时候使用。温度走低,降低鱼吃食的警惕性和难度,饵料松软或絮状丝状。温度走高,延长饵料以颗粒形态留底的时间,加强抗鰺子的能力,饵料粘稠强调固体形态。

综上所述,野钓中如基础饵料能够上鱼,则直接跳过辅助饵料的环节,以鰺子的密度为基准加入调整状态的饵料。如基础饵料不能保证上鱼,则在香,腥,臭上逐次累加,最后为糟。而辅助饵料的用量通常在15%左右,原因在于鱼类的嗅觉远远大于人类,同时也便于第二次变味的覆盖。

以鲫鱼为例,如对象鱼在二两以下,辅助饵料在香,腥上做文章(整体比例),对象鱼在三,四两以上则在糟,臭上考虑(整体比例)。需要再次强调的是,饵料用量的多少和造成鲹子闹窝的持续时间是成正比的。在野钓正确的分析渔情,调整和控制抖竿频率是所有饵料的运用的前提。

饵料的味道与状态分析(基础饵料及主攻饵料)


很多新手玩家都会困惑,比如钓鱼的时候旁边有一个高手一直在上鱼,而自己却一动都不动,相信很多钓友都遇到这样的问题。下面我来教大家怎样从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小白变成大水逼。

饵料市面上有好多的饵料厂家。化氏,老鬼,天元,丸九,龙王恨钓鱼王等等。本人用的最多的就是老鬼的。下面给大家来讲解一下饵料的基本知识。饵料配饵的时候大家都比较疑惑。到底要开什么饵,实际上饵料就两个关键一个是味型一个是状态。这个已经被钓友说了几万遍了。还有就是饵料的配比公式也是说了几万遍。主攻饵+基础饵+状态饵+小药。这个大家都懂。我说点怎么根据上面的公式来配比。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直接问我要饵料配比的。不如教大家怎么配比更好。现在就大家说下饵料的性质。

饵料我的建议是要用就用一个厂家的。很多钓友买饵料都是几十种的买,我想问你不晕吗?那么多怎么调?先教大家一个简单的饵料的味型。味型有两大类,腥,香,这两大类有可分出无数类。比如腥,可以是浓腥,腥香,香腥,腥的味道也有好多讲究蚯蚓粉的腥,虫粉的腥,大蒜粉的特殊味道等等。香就更多了。有谷物的香还有奶香,麝香,草莓香,等等很多很多。这就是饵料的味型。

再说下状态:很多人不懂状态是什么?状态也有很多。比如雾化,散落,膨胀等等。

以上说的都是玄乎的东西大家也都看过,接下来我以自己用过的饵料来评价的。饵料淡水鱼里面常见的鱼除了青鱼没钓过,其他都钓上来过。我饵料用了大概有几十种。老鬼的用了二十多种,当然蓝鲫也用了很多。钓鱼王的也用了几种。天元也用了几种。老化用了十几种。还有很多颗粒,小药等等很多都忘记了。现在跟大家用饵料的例子来讲诉。

饵料公式上面已经说了基础饵就是一些颗粒多。大,谷物香比较浓的饵,而且不含拉丝粉,记住重说三,不含拉丝粉,不含拉丝粉。比如老鬼的底窝。钓鱼王的底窝,烤敷,轻敷,超诱等等,这个都是谷物香比较浓的。这里插下饵料其实是通用的。当然特殊鱼种除外。比如鲫鱼饵能钓鲤鱼草鱼。所以为什么老化的视频那么什么神奇?开草鱼饵钓上来都是大草。开鲫鱼饵钓上来都是鲫鱼饵?智商过三的都知道为什么,肯定打重窝了。还有一点就是资源决定一切,下面会详细的讲。既然饵料很多是通用的。所以很多钓友说求一款鲫鱼饵。草鱼饵什么的自己想象下有么?对吧。那么多的饵料不同鱼种的饵料只会有一些偏重不一样而已。比如我打窝的时候都是酒米,如果我的酒米是小米加玉米渣。那么钓上来的大部分是鲫鱼。

如果同样的酒米里面加了玉米。这样的大粒不容易被小鱼吃掉的谷物。这样钓上来的鲤鱼就比较多。这说明什么大家自己体会懂得给个yes不懂的装懂就行了。

主攻饵是最主要的。主攻饵通俗的讲就是带鱼子的饵料,什么鲫?什么鲤?什么艹?什么鲢鳙?等等。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主攻饵,比如神饵蓝鲫就是。蓝鲫大家用的很多,蓝鲫优缺点都说下,蓝鲫味型可以香腥,而且麝香味道浓。缺点就是拉丝粉太多,状态太差,返水严重,颗粒太大。还有就是大鱼的时候基础饵可以50以上,但是鲫鱼就没讲究了。鲫鱼甚至可以没有基础饵,可以全是主攻饵,比如蓝鲫+疯钓鲫+速攻等。

再说说最重要的状态饵。状态饵个人觉得是饵料里面最重要的会不会用饵就看状态。状态饵这里首先大家要知道一个东西就是拉饵和搓饵。这里以搓饵为例子拉饵一会儿讲。还有一个东西就是拉丝粉。最后才是那些状态饵料。先说下搓饵。搓饵我一般不加拉丝粉。野钓的绝大部分情况是适合搓饵的。每个人的钓点不一样。搓饵的时候想开出好的状态你得知道你开的饵料里面那个颗粒多?买个有拉丝,那个没拉丝?哪个片装物较多?听傻了吧?不急后面慢慢讲就明白了。

一般世面上的状态饵料以老化的饵料为例子说明,比如新四季,尺上,白粉,状态粉。很多人不知道他们的区别对吧。其实我也不知道。状态饵料里面先说下,有人说拉饵加新四季。搓饵加尺上。你们可以自己试试是不是这样。反正我不赞同。新四季是片装的马铃薯粉。加厚饵料入水什么样子呢?大家可以试试。加了新四季的饵料入水会膨胀。膨胀的好处就是视觉冲击强,鱼好吸进去。养金鱼的就知道为什么了。就比如一个硬邦邦的馒头和软松的馒头你喜欢吃哪个?再说下尺上,尺上个人觉得就是把新四季打碎了。跟白粉差不多,但是颗粒比白粉大雾化又比白粉差点的东西,就跟放烟花一定要有很多白烟一个道理。比较引人注意。

再说下跟新四季差不多的我们最常用的老鬼的速攻。我都是用速攻,知道为什么吗?其实速攻状态会比新四季差点个人感觉,但是速攻比四季便宜的不试一点半点。这才是重点。尺上的话个人觉得钓鲢鳙或者想强调雾化的时候可以加点。

上面把一些基本的公式先说明了一下,现在说说饵料的认识。饵料千万种。这个大家都懂。还有上面所说的都是正对野钓的黑坑简单说明,最后再跟大家说说小药。给大家脑补一个情景。一群屌丝在搬砖,半天没吃东西了。这时候送来馒头,稀饭,水果等等大家喜欢吃什么?答案是什么都吃,因为大家都饿了。再想想一个厨师班天天烹饪的各种美味佳肴。你说这些厨师喜欢吃什么?有当厨师的钓友回答下。这就是野鱼和黑坑鱼的区别。野鱼如果偏口这概率可以赶上彩票。很多钓友在比如旁边钓友狂拉而自己这边一口没有的时候,第一时间想的是不是他的饵料牛逼?有没有从调位上考虑过是不是挨太近了?是不是线注没调好?等等反正我钓了这么久真没遇到你们说的这种情况。

说下我用过的这个主攻饵,大家都知道,比如钓鲫鱼。酒米打窝后,前20竿可以大饵抽窝。这时候鲫鱼饵里面有很多饵料包括鲤鱼饵也是大家不懂可以拿出饵料一点点,就是常用饵料拿出来看看那些是有拉丝粉。那些没有拉丝粉比如蓝鲫拉丝很多稍微一打就死了。还有网络上很红的那个右鱼的饵料,销量很牛逼的那个江西的。不知道有没有钓友用以前不懂的时候用过,那家伙简直拉丝不要钱的。大部分主攻饵都有拉丝粉。蓝鲫的偏多,其他还好。跟大家说下没有含拉丝的饵料,像基础饵基本不含。还有裸鲤,天下鲫,天下鲤,这是我比较常用的调味型的饵料,又不含拉丝粉的。味型浓腥。

还有纠正一下大家对腥饵的认识。很多钓友都知道夏用香冬用腥。其实只要钓点小鱼少。一年四季都可以用腥。就像你肚子饿的时候你更愿意吃白米饭还是卤肉饭?有杂鱼另外说。

浅谈鱼吃钩的方式及鱼脱钩的原因


鱼吃钩跟人吃饭可不一样,人长的有高有矮在人眼中算差距大了,而鱼类千种百种,差别更是大了。每一种鱼因为自己的习性,大小等都会有不同,甚至在水域,季节等方面都会有所不同。掌握了大多数鱼类吃钩的方式,对于中鱼以后的操作,就提供了更多的保障,也就是为什么老手脱钩的情况比新手少。

鱼吃钩的方式

首先是鱼种不同的区别最大。底层鱼里面,鲤鱼的吃食方式比较特别有标志,因为比较谨慎,都是先稍碰一点,没有问题之后才会大口吃食。所以在鱼漂的反应就是,先轻晃几下,然后隔一小会,再大幅的下沉。而同样是底层鱼,鲫鱼就因为吃食时,动作是伏头翘尾的姿势,所以在吃食以后,头会有一个上扬的过程。在漂相上就是先晃动,下沉,最后有一个上浮。

根据漂相的不同,可以对钓到的鱼种有一个判断,对于下一步提竿都是一个警示作用。 就比如罗非鱼,因为它吃食的时候不会松口,漂相一般呈上下剧烈抖动的情况。所以在根据漂相进行判断之后,可以尝试在鱼漂上升倾斜或者斜沉的时候提竿最好,可以有极大的几率避免脱钩。

鱼类之间的不同,需要有一个认识的过程,而季节方面则属于一个可以快速学习的过程了。在春天的时候鱼类因为才恢复状态,所以游动速度并不快,也比较谨慎。所以吃食往往都是小口,吃的比较轻,特点就是不够明显。这个需要钓手自己判断,提竿要及时,也要有度,不能风吹草动就提竿。

夏秋季节,鱼类经历充沛,摄食比较主动,所以鱼漂的活动也激烈。而冬季的鱼和春天比较类似,都是吃食比较缓,所以鱼漂稍有抖动,即可尝试提竿。

除此之外,钓位的环境情况,水域的水质,地形都是需要考虑的。水的深浅会干扰到鱼漂的信息传递,深水区需要提竿吃一点,浅水区往往要提竿快一点。而且肥水区的鱼吃食慢,漂相也比较缓,提竿也要慢点。与之相对的,瘦水当中漂相快而高,提早提竿为好。静水当中就是漂升即提竿,流水当中漂沉即提竿,主要还是一个熟练程度的锻炼。

鱼脱钩的原因

分清漂相,知道了水下的鱼种,就下来扬竿也好,溜鱼也好,都是一个技术活,很多新手就在这个过程中让鱼脱钩了。不得不说还是很可惜的一件事,可是脱钩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个难道都是技术不行吗?

当然不会只是技术的原因,钓具也是重要原因。再说一遍老生常谈的问题,就是要根据目标鱼选择钓组,线组,大钩钓大鱼,小钩钓小鱼。虽然有些钓法比较的偏,搭配也比较古怪,但是大多数情况下,细线就是钓小鱼,粗线对大鱼。轻竿要学会使用弹性,硬竿就是使劲操。

溜鱼中脱钩和起竿不准,是脱钩的主要情况,尤其是对于一些大鱼来说,不把鱼溜到筋疲力尽就不要贸然的起竿抄鱼。起竿重在眼力,初学者不懂送漂,拖漂,试探咬饵等情况,盲目的使劲或者提竿,反而白白浪费了中鱼的好时机。

总的来说看鱼漂是一个技能,不是说鱼漂动了,鱼咬到鱼钩,这鱼就肯定要入网了。鱼漂上上浮,还是下次,是晃动,还是先晃动后停止,每一种情况标志着不同的操作。大鱼小鱼从鱼漂的活动,就能够看个差不多,如果不够细心,脱钩,断线等都不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