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用饵技巧。
鱼生活在水中和我们人生活在陆地是一样的,水质的优劣程度关乎着鱼的健康、食欲等诸多因素,故而我们钓鱼,不仅要配合天气等原因,还要根据水质的优劣程度,合理的选择饵料、钓法。下面小编就来说说不同水质的钓鱼用饵技巧,希望能给各位钓友带来一些帮助。
判断水质好坏肥瘦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水色。
瘦水:
浅绿色:即我们说的瘦水,此种水水质清淡浮游生物较少,透明度一般在30厘米以上,水底往往有丝状藻类植物(水质清瘦的体现)。广义的说此类水质我们垂钓时,常规建议使用小粉饵,即腥为主的腥香饵料。
初肥水(藻类水):
暗绿色:此种水水中浮游植物较多,团藻类、裸藻类居多(对鱼属有害类藻)蓝藻,绿藻数量还不算太多,透明度一般在20-30厘米之间,水表层往往有少量黄绿色悬浮细末。此种水,常规饵料的味型可用密度偏轻,易消化的香型淡腥饵料。
灰蓝色:此种水透明度偏低,往往水中蓝藻等含量较多。
蓝绿色:此种水透明度低,阳光照射温度高时水面有灰黄绿色浮膜,水中一般囊藻类等蓝、绿藻较多。
此类藻类水,由于藻类的繁殖,会降低水体的溶氧量,阳光照射温度高时水体上层又容易密度增加(压线困难),所以此类水的塘往往吃风,垂钓易选择雨天和顶风。
中肥水:
水色呈草绿色,较亮的黄绿色,感觉混浊度较大。但水中多数是鱼类可消化及易消化的浮游植物,在不缺氧的条件下鱼类吃口较好,饵料选择余地相对较广。同样属吃风塘。
浅灰白色水(灰水)油清色:此种水浮游原生物较多,各种幼虫,浮游动物众多。常规季节垂钓这种水域用素饵要好于荤饵。果香效果明显。
肥水:
绿色水、褐色水:水中含有大量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褐色水中往往有一些有机肥料或水中腐殖质较多(往往呈酸性)。此类水垂钓适合大香的饵料或粮食类的清淡饵料。新鱼往往不适合使用发酵型饵料。
淡红色(非污染所成的):此种水,我称为虫子水,水中水中溶氧量偏低,浮游植物很少,水蚤水虫多。常规季节垂钓这种水域同样建议顶风,用素饵。
昼红夜绿水:水能见度较低,水中藻类以裸藻及绿藻为主。明显的表现就是水体表面的浮膜在光照强烈时呈红色,没阳光或阳光不强时为绿色。初期此种水还适宜垂钓,时间长了鱼会缺氧使鱼类食欲减退。常规季节适宜雨中或大风天顺风垂钓,一些果香、浓香、人工麝香类香型为主的饵料往往有效。
大肥水:
出现水华:即呈现出绿色、蓝绿色或黄绿色带状或云状水华。是水质恶化的前兆,浮游植物数量巨大,水色浑浊,溶氧量低。此水在夏季无风雨的时候,就不建议垂钓了。
红色水:一般红色水藻的水质偏盐碱(还有些藻类死后会呈红色),多为生活垃圾所为,水域水质碱性居多。水中鱼获,不建议食用。
化肥过量水:
此种水岸边就有异味,有害化学物质超标。食用此水中的鱼和皮肤沾水对人体都有害,不建议垂钓。
投放粪便的水域:此种水同样岸边就有异味,水中养分高,不建议垂钓。用饵可取两头大香和极淡。
注意:
一般来说,水成茶褐,黄绿,草绿,青色,水都比较适合垂钓,鱼可食用。水成黑褐,蓝绿,灰黄,均匀淡红,有异味。不适合垂钓,鱼不可食用。
一般受到人类污染的水容易生长水藻,水藻同陆地上的植物一样,氮、磷是它们生长的基本原素。水中的氮、磷、钾超过一定含量即会导致水藻因养分过足而迅速生长,繁殖。特殊说明一点,水藻可以产生藻毒素,其中对人,鱼最直接的是皮炎毒素,会导致人皮肤.鱼体表过敏。
水藻类浮游植物大量疯长,使水变成绿色,红色或褐色。最终导致水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过剩,此过程就叫富营养化。 藻类生长周期很短死亡的藻类沉降到水底后被分解和腐烂,在腐烂过程中要消耗大量氧气,严重的可直接导致鱼类因缺氧而死。
泛泛地说:酸性水中浮游生物充沛水中养分高,耗氧量大,鱼不爱下底,容易浮头。应对放养鱼配饵一般本着不用发酵饵(糗老鱼除外),用密度不高的淡香型饵料,或香型饵料(比如:这个坑是肥酸性水,用某个配方是就可以去掉带酵母的发酵饵,加些草莓香或状态饵.)
碱性的水质相对要好的多,配饵面较广,钓大鱼,滑鱼可使用发酵饵。一般小腥饵的作用强于香饵(水不太肥)。这是水质对鱼类的影响,在不同的水质条件下鱼对饵料的认知度是不同的。比如在有些瘦水塘鱼对腥饵情有独钟,即使它是吃清淡颗粒长大的。
一般水质水体PH值应该在6.5-9.5之间,建议使用用试纸检测一下酸碱性,肉眼是很难辨别的。
相关知识
在不同水质的钓场钓鱼应该如何搭配饵料
现如今,我们生活的环境越来越差,各种污染到处都是。鱼儿与我们同生存在一个环境,自然也受到了影响,生活的水域也是大不如以前,总会有不同程度的污染。
现在我们出去进行垂钓,很难找到纯天然没有污染的水域了。本来垂钓就非一件容易的事,对鱼儿的习性吃食都是比较难把握的,在这种受到外界干扰的水域,更是难上加难。
今天,小编就跟各位垂钓爱好者们聊一聊如何在不同的水质中进行垂钓。
一、浅绿色的瘦水
通常情况下我们将水质较清,水中浮游生物较少,水体呈浅绿色的水称为瘦水。在此种水体中进行垂钓,饵料我们一般选择一些比较腥香的饵料。
二、偏肥水
偏肥的水一般水里的藻类和浮游生物偏多,多以蓝藻和绿藻为主。水里能见度有些低,水体由于藻类的原因会呈现暗绿色、暗蓝色、灰绿色等。
在偏肥水里进行垂钓,饵料就要使用一些容易让鱼儿消化的饵料。饵料的味道相对于瘦水来说,最好是稍微偏淡一点的腥香饵料。平时太阳的照射会导致水里的氧气含量偏低,所以垂钓者们在进行垂钓时最好选择雨天或者有风的天气。
三、中度肥水
中度肥水可想而知水质更差,能见度更低。在草绿色的中度肥水中进行垂钓时就要选择水中含氧充足的天气,此时鱼儿很容易开口吃食,对食物也不挑剔,使用一般的饵料就能有不错的垂钓效果。
四、完全的肥水
此类水之所以变成肥水主要就是因为水中的浮游动植物以及过多的有机肥料或者腐烂的动植物造成的。由于这种水中往往营养过剩,所以垂钓时就要选择清淡的饵料或者一些天然的粮食作物进行垂钓。
还有一种肥水在太阳的照射下水体会出现红色,没有阳光照射时就会变成绿色。在这类水中垂钓就要使用偏浓香型的饵料,在微微有雨和有风的天气进行垂钓,效果非常不错。
五、过剩肥水
过剩的肥水往往水体内会有大量的水华出现,水中浮游植物数量快要达到饱和状态,水中氧气含量更是低的不能再低,此种水质在夏季除了有风有雨的天气,一般不建议钓友们进行垂钓。另外,在这种水质中进行垂钓饵料也是要谨慎使用的。
六、水质最差的肥水
一种情况是水体内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虽然水中有鱼存货,但也不建议各位钓友在此种水域进行垂钓。
还有一种是由于长期排放家禽家畜的粪便造成的肥水,水质也是极其差的,一般还是不建议大家进行垂钓。如果实在想要垂钓,那就使用过香或者过清淡的饵料,选择两种极端的饵料,不过垂钓的鱼大家最好不要食用。
另外,酸性的水质就使用淡香型的饵料,比如一些过香。碱性的水质就使用一些发酵饵,效果都不会太差。
肥水钓鱼用饵[宜鲜]技巧详解-不同水域钓鱼用饵
肥水的特征是水体中的浮游生物相当丰富,水的营养相当 好,水的颜色也会变得浑浊深沉,会出现黄褐色和油绿色。这种水 体里的鱼,吃食会变得迟缓,甚至会出现厌食,有时就是用浓味饵 刺激,也很难激起它们的食欲。
不过,肥水里的鱼,对新鲜饵还是会感兴趣的,就像我们吃多 了肥腻食物一样,是不会拒绝新鲜蔬菜的。
钓鱼用的鲜饵分两类:一类是新鲜饵,一种是鲜味饵。新鲜饵 主要有新鲜青草、菜叶、谷芽之类植物饵,其中也包括才打完米的 油糠、刚榨完油的糠饼、菜子饼、花生饼等,这些鲜饵都是适合钓 肥水鱼的。鲜味饵是将味素、氨基酸之类添加剂加入某种饵料之中 形成的,如在灰面、豆粉、酒米之类粉饵或种子饵中加入鸡精、味等饵钓鱼,是草鱼、鲤鱼泡则选择使用颗粒饵或粉饵下钓。大饵试 钓近似于诱钓合一的做法,利用大饵诱鱼吃食,发现有鱼咬钩,再 行打窝。这种做法比较方便省事,属于试饵侦察,是野钓窄水比较 常用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窄水水体是活水,流水的速度和水质都能 满足钓鱼条件,就要选用块饵或硬饵打窝,钓饵也要换成颗粒饵和 动物饵,试钓的方法也应相应改变,由沉底试钓改为悬浮试钓,能 钓什么鱼,只能由试钓来决定。
春季钓鱼技巧:不同阶段怎么用饵
在垂钓的过程中,无论是野钓还是钓养殖塘,可以说无论钓什么鱼、无论去哪里钓,饵料的搭配和选用都十分重要。经常看到有些钓友问饵料配方,其实知道怎么能正确地运用配方或者说怎么能正确地搭配饵料才是最重要的,否则你只是知道按配方死板地用饵,不能够灵活运用的话也是白搭。现在春天到了,我们都知道用饵跟季节关系很大,那么今天就来说说在春天当中的不同阶段要怎么才能更好地用饵。
1、早春用饵技能
此时无论是鲫鱼还是鲤鱼,由于通过了一个冬天的消耗,都是需要高动物蛋白来提高能量。所以,钓饵在没有杂鱼的情况下,最好少用素饵,应该选用营养丰厚,色泽鲜艳的红虫或者蚯蚓饵料。因早春的气温偏低,鱼儿胃口差,对鱼饵气味与味道比较挑剔。因为虫饵穿上钩后,具有动感,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逗鱼目的。
2、仲春用饵技能
在仲春初期,饵料的味道还是要以腥味为主,香为辅。因为此时的气温并不是很高,不过用饵也是需要看作钓当天的气温,一般在仲春的后期,温度会有上升的趋势,所以饵料中的腥味饵就要少用或者不用,因为这个时候,不仅鲫鲤鱼活跃了起来,同时杂鱼的活跃度也挺高,所以考虑到能够顺利作钓,此时最好少用腥味饵。
3、春末用饵技能
在春末野钓时,随着气温一步步的升高,钓鱼人最头疼的问题来了,那就是小杂鱼开始大面积的活动。众所周知,小鱼喜腥,如果此时继续用腥味饵的话,那基本上已经无缘相见大鲫鱼,大鲤鱼了,当然除了杂鱼很少或没有。所以到了春末以及初夏时,饵料味型最好以素,本味为主。
不同季节的用饵技巧(春夏季节)
鱼类摄食有明显的季节性。例如草鱼摄食的季节性就尤为突出,在早春时节,急需补充高蛋白,水底的红虫和泥里的泥鳅,便成了它爱吃的饵料,所以,早春宜用红虫、蚯蚓做饵钓草鱼。到了初夏,水生植物刚吐嫩芽,草鱼有了对口味的饵料,若再用蚯蚓、红虫去钓它,绝不上钩。这时,钓草鱼最好的钓饵时陆草的嫩芽、水草的嫩叶和芦苇心。到了盛夏,自然环境中各种植物都长老了,纤维化程度高了,草鱼也不爱吃了。这时用粮食加工制成的带酸味的饵去钓它,可收奇效。到了初秋,自然环境中各种草虫活跃,在周围有农田的水域,落水的草虫成了草鱼捕食的天然饵料。此时用蝗虫、油葫芦、蜻蜓做钓饵钓草鱼效果最佳。其他鱼类也有类似情况。鲫鱼和鲤鱼虽然食性很广,不挑食,但在不同季节也有不同需求,早春和严冬凿冰垂钓,鲫鱼和鲤鱼非红虫不吃;初夏和晚秋,他们特别喜欢蛆、蚯蚓、地蚕;盛夏,他们主要吃粮食类的鱼饵,如糟食和面食。所以对钓鲫鱼和鲤鱼,人们概括了“春虫夏面秋蚯蚓,冬钓唯独用红虫”的渔谚。
1、春钓
在初春时节,一日之中应避开早晚钓中间;随着气温升高,垂钓时间可逐渐向早晚扩展。
春节要用诱鱼力较强的荤活饵和之地松软的香甜饵,钓饵以蚯蚓、红虫、小虾等为佳。但如果水中麦穗鱼等小鱼多,为了避免其干扰,则只好用素食作饵。如用玉米面和少量白面,加水拌匀蒸熟,再加上适当对口的香料(如香油、白酒、干虾粉、人工芳香剂等),以确保面食香甜疏松,易于上口。如在养鱼池塘垂钓,最好用该处喂鱼的饵料掺入上述面食中。至于商品饵料,种类很多,只要专门适用于钓鲫鱼的均可。饵料应具备色、香、味、散条件。清明后除鲫鱼外,鲤、草、鳊、鲶也咬钩,因此,一窝双竿或一竿双钩,一荤一素,既不放过小鱼,又能钓到大鱼。
2、夏钓
夏天垂钓,由于气温太高,鱼食欲欠佳,且大多近素远荤,所以垂钓时应多用素食为饵。可用常规钓饵:蚯蚓、红虫、小虾、各种配料的面团、糟食、糠饼、饭托、甘薯、豆饼、混合饲料、嫩草等都是鲤鱼、草鱼、鲂鱼、鲢鱼、鳙鱼等鱼的钓饵;也可用饲养鱼串叶草、芦苇心、各种植物籽、蚱蜢、蝗虫等;或者因地制宜,观察水域周围环境,取周围自然植物做食源,如桑葚等。
在天黑或在夜钓时,鱼的觅食主要是通过嗅觉和感觉进行,因此饵料宜用粗蚯蚓,而且用一定的速度慢慢地拉诱饵。在天刚亮时,鱼主要是通过嗅觉、视觉和感觉共同觅食,此时宜用粗蚯蚓和小鱼,以变化的速度稍快拉钓饵。在天大亮或白天时,鱼的摄食是通过视觉鱼感觉作用,因此钓饵宜用细蚯蚓和小鱼,以变化的速度慢慢的拉钓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