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窝钓鱼技巧。
冬季水冷,鱼儿活性差,所以垂钓的时候,打窝诱鱼是必须的过程。那么在冬季钓鱼打窝中有哪些操作需要我们注意的呢?
一、多打几个窝子试钓
依据冬天水温低,鱼类活动量和活动范围较小的特点,在此,我建议钓友们在冬钓时,要依据我们所钓水域的深浅、时间的早晚,在浅水区域和深水区域各打一个窝子,早晚钓深水,中午钓浅水。冬天打窝还要注意把握好量,每个窝子不要一次打的太多,要少打勤补,哪个窝子先发就先钓哪个窝子,离开这个窝子之前,一定要记住先补窝,千万不要打一个窝子死守一天。
二、依据气候变化和钓场情况选择打窝位置
如果我们在早晚出钓,就应该在深水区打窝试钓。到了中午时间,太阳出来一晒,浅水区域的水温开始升高,鱼类就会到浅水区域来觅食,这时我们就应该尝试到浅水区来打窝试钓。从钓场的具体情况来看,要注意发现冬季鱼类的习惯集聚地,冬季鱼类会在有建筑物遮挡的地方、背风向阳处以及池塘中有倒树和水草的地方集聚,所以,每到一个钓地,不要急于打窝抛竿,而是要先围着池塘转一圈,详细观察分析一下,思考后再确定钓位。
三、窝料的选择DiAoyU007.COm
我们的窝料中适当添加些腥味较浓的商品饵料。们就可以在饵料中添加浓腥味的蚕蛹粉、血粉以及疯浓腥等,以浓郁的腥味达到迅速诱鱼之目的。麝香底窝饵有入水后上下运动的特点,在水温早晚变化的情况下,把麝香底窝饵和糟食拌在一起打窝,也会收到很好的诱鱼效果。为了能在窝子里聚住鱼,我们还可以在窝料中添加少许麝香小米、神药米等,这样在鱼钓时,我们还可以在窝子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昆虫类饵、料,比如红虫、血虫等,钓饵用牙子或者蚯蚓,在冬钓中效果更好一些。
四、设法诱鱼快速进窝
在实际垂钓中,除了多点找鱼钓、不死等外,还要想方设法在垂钓中迅速诱鱼进窝。我的具体办法是,如果用面食:一定要讲究饵料的雾化效果,最好开一款拉饵,频繁扬竿,用钩上的饵料落底来续窝诱鱼,不要搓饵长时间等待。如果我们用蚯蚓、红虫、牙子等昆虫类饵料,一是不要将已经发白死亡的蚯蚓一直使用,要及时更换,一定要保持昆虫类饵料的鲜活性。二是抛竿后每隔5~10分钟便将我们的钓竿前后左右移动,使饵料在水底移动,以引起鱼的注意力和好奇心,促鱼觅食。冬季鱼类活动范围小,我们的窝子一定要打得比较集中,打窝时切记一定要用打窝器,不要采用手抛的办法。
相关推荐
冬季钓鱼怎么正确打窝?
冬季钓鱼,由于气温的影响,水温也会会降低,鱼也没什么的吃口。冬季钓鱼要想鱼获多,最关键还是在于打窝诱鱼上,怎么打窝?怎么诱鱼?同时还要注意撒饵量多少,才能准确的诱鱼上钩。今天就来介绍,冬季钓鱼怎样才能,准确地打窝和撒饵诱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取决于水深
1、垂钓于深水区打窝量稍大
冬季要钓深,鱼儿一般栖身于三四米甚至四米以下的水层,且多群居。由于冬季水温低,诱鱼进窝的时间很长,所以可以适当地增加打窝料的量,以扩大诱饵化散的范围,还能使饵料的味道消失得慢一些,增强诱鱼效果。包含了各种成分的腥香诱饵被抛撒入水后,开始慢慢扩散,随之逐渐开始下沉,最终到达水底。饵料的量稍微多一点就能减少落底的时间,饵料沉底之后铺开的面积也相对集中一些,使集中诱鱼的效果比较明显。加大诱饵的投放很有必要,但是不能无限制地加大撒饵量,一般如果是打窝之后当天就施钓的话,可抛撒二百到五百克的打窝饵料,补窝量控制在一百到二百克左右即可。
2、垂钓于深水区打窝量稍小
如果在浅滩区域垂钓,可以适当的将窝量减少,天气稳定较好的时候,只要钓点有鱼活动,即便使用较少的窝料,也能快速地诱鱼进窝吃饵,饵料的使用量一般在一百克至两百克即可。
二、取决于对象鱼
饵料用量多少,关键要看垂钓那种鱼类。例如,在黑坑垂钓鲫鱼的时候,可以少放些诱饵,饵料也要做得细散均匀。垂钓鲫鱼较为普遍的做法是,利用酒槽加上碎米粒搓成面饵团,之后抛入钓点诱鱼。如果钓点中有鲤鱼或者草鱼这样大型的鱼类,就应该准备多一点窝料诱鱼和遛鱼,饵料不用做得那么细致,只需要将饵料大把抛入窝中。
三、取决于鱼情
冬季钓鱼环境复杂,打窝饵料也有所不同,应该要灵活地运用。例如在水库或大面积水域作钓是,投放窝料应该要大面积的投放,这种辐射式打窝定位比一般打窝要准,首先将诱饵抛到窝点后,再向窝点附近撒少量面饵,这里要注意要使用颗粒较散的饵料,抛向正前方十几米外。使用手竿打窝定位比较准,可以将饵料抛得近一些再钓得远一些,便于钓者垂钓提高效率。
漫谈冬季钓鱼如何打窝
钓鱼圈中有这样一句谚语要想钓的多,必须先打窝。这里说的打窝,是指为了钓获更多的鱼而采用诱饵窝料引鱼进窝的一种手段,也是钓友们到了钓点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打窝的成功与否,和最终渔获的多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今天,笔者就根据自己的实战经验,来谈谈冬钓该如何打好窝?
一、选择合适的窝料
冬天的水温非常低,如果用一般的颗粒饲料打窝,要么一两个小时过去才会发窝(出现鱼星),要么根本就诱不到鱼。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普通窝料的味道很难在水中发散。根据我的经验,冬季打窝所采用的窝料要突出两个字:腥和鲜。只有采用又腥又香的窝料,投入到冰水里,才有可能把活性低的鱼儿快速吸引过来。
注意:我个人强烈推荐使用鲜活的昆虫或者用腥香小药泡过的小米打窝,诱鱼效果极佳。
二、根据气温变化变换窝点打窝
在寒冷的冬季,气温的变化对鱼类活动的影响非常显著,此时如果钓鱼打窝,要根据一天内不同时段的气温变化变换位置打窝。一早一晚,天冷水凉,鱼喜欢待在深水区温暖的水底,那么就应该选择较深的水域打窝;上午10点开始,太阳高照,上层水温逐渐变暖,鱼儿会纷纷游到较浅水域的底部觅食,所以从10点到下午3点,应该选择较浅的水域打窝。
三、打窝的技巧
备好了窝料,选好了窝点,许多新手钓友以为万事大吉了,便打一个重窝等着鱼来,可是等了许久也没有鱼光顾,好郁闷啊!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我想主要原因还是由于钓友在冬季打窝不注意方式方法造成的,冬天打窝不同于其它季节打窝,需要做得更为讲究。我个人粗浅的总结了一下,冬季打窝的具体方法就三个字:少、勤、散。
1、少:就是每次打窝时,窝料的量要掌握得当,不能把窝打得太重。其实很好理解,窝打得厚,丰盛的窝料存留在窝里,鱼一时半会儿都吃不完,去吃钩上的饵料的几率就会降低。所以冬季打窝每个窝子里只打少量的窝料即可。
2、勤:是指勤补窝。在冬天钓鱼,一般我们都是选定多个窝点进行打窝,然后在不同的窝点轮流下竿作钓。值得注意的是,在离开一个窝点时,需要补投一些窝料,这样的话可以保证窝子里一直有窝料,进而能留住和吸引更多的鱼。
3、散:顾名思义,打窝要分散着打。冬季天冷,食物不像以往那么丰富,如果选择的窝点过于集中,真来一两尾饿肚子的大鱼,几口便会吃光窝料,那么几个窝子就算是白打了。分散打窝的好处就是鱼吃完一个窝,绕一圈,还有一个,这样就会吸引鱼一直在这附近活动,等放下钓饵的时候就很容易一击即中,钓到大鱼了。
当然,分散并不是要分散到整个水面去,而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分散,个人建议这个范围控制在洗脸盆大小就可以了,然后根据实际鱼情进行调整。
冬季钓鱼,可以用打窝器来打窝
打窝,一年四季都是需要的。特别是在冬季,打窝了都有可能会空军,别说不打了,而且在冬季钓鱼,窝子最少要提前半天甚至一天打,出钓之前在打一次,才会出效果。我个人在冬季钓鱼时偏向于少打、勤打,避免鱼儿吃饱窝料不吃饵。而且打窝讲究精准度,可能有钓友会说用打窝竿来打,那不是非常精准吗?答案是不一定的,刮风、走水,或者水比较深,都会导致窝料四散,没有集中诱鱼的效果。在这里我有一个比较靠谱的方法,就是利用废旧塑料瓶来进行打窝。
这样做的好处有三点:
1、精准做窝
无论你钓的地方有多深,窝料也始终在瓶子里,不会变成一大滩的情况
如果钓很远、水流很急,我们可以在瓶子一端绑上绳子,扔不准就再扔一次
2、持续诱鱼、让鱼儿久聚不散
如果是直接手抛,窝料很容易随着水流飘散,而咱们放在瓶子里,即使水流再大,也没关系,窝料会一点点从洞口钻出来
鱼儿进窝后能够吃到一点但又吃不饱,只能围着瓶子转,不会离开
瓶子上的洞可以灵活调节,如果水流小我们想快速诱鱼,可以将洞戳大一些、多戳几个洞,反正则减少
3、增加上钩率
前面说到鱼儿进窝只能吃到一点窝料,肯定不会满足,这时就只能吃钩上的饵料,并且能够吸引来更多的鱼
之前老是有人问为什么窝里全是泡泡就是钓不起来,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窝料打太多,使钓饵失去了诱惑力
瓶子里的窝料应当选择什么也有讲究,我的建议是一半粉饵+一半颗粒。
粉饵的作用是散的快,一扔到水底就可以立马从瓶子里飘出来,而颗粒化开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水急较急的地方有很好的续航能力
具体的窝料种类大家自行选择,可以用商品饵也可以用菜饼、花生饼等谷物粮食,只要雾化的快、味道香都行
但是如果你的瓶子很大全放窝料有点浪费,咱们可以掺一些泥土进去充数
冬季浅水钓鱼的打窝作钓技巧
按照冬季垂钓的规律来讲,冬日出钓一般要钓浅。但有些地区气候的年际变化大,冬季并不是所有的日子气温都非常低。随着天气的变化,有些时日往往气温较高,特别适合出钓,甚至可以钓浅。笔者经常于冬日出钓,下文将根据自己的实战经验,为钓友们介绍冬日钓浅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新辟钓点
只要天气条件较好,笔者就常在面积较大的自然水域冬钓,一般都是当日出钓当日收竿,主要使用手竿带漂钓近钓浅。冬日钓浅对打窝的要求较高,打窝后必须诱鱼较快且能留鱼。如果选在最近有人垂钓过的钓点打窝,钓效将会是不太好的,要想鱼获好,必须新辟钓点。
因为旧的钓点,鱼群不会在浅水区停留很长时间。就算有鱼群在旧钓点游动,也是发现了诱饵而被临时吸引过来的,而被钓者垂钓过后,附近水域的鱼在一段时间内都会较少,我们作为后来者,充其量只能钓到很少的滑鱼。
二、打窝技巧
冬季钓浅,在浅水处打窝要讲究饵料的对口性和用饵量的大小,饵味也要浓香。笔者在施钓时,喜欢用酒糟大米作为主饵,再适当地添加一些商品诱饵,比如麝香米或者引诱鲫鱼鲤鱼的的添加剂,将饵料搓成小团后,在每个窝点抛投三到五个小团即可。抛投时要尽量注意投准,让饵团在浮漂的周围掉落,加强诱鱼聚鱼效果,投完饵团后,还可向远处抛撒一些酒糟粒,以达到更好的诱鱼效果。
三、应对发窝慢
冬季打窝后,诱鱼时间稍长,至少要等个把小时才有鱼进窝,有的甚至要等上两三个小时,还是打过几遍窝后鱼才被诱进来的。所以我们不能将这一到三个小时白白浪费,打窝后我们可以在等待的时间干点别的,比如手持钓竿到一些老窝点寻钓,往往有大鱼中钩,带来惊喜,只是要注意时间,打好的窝诱鱼时间到了,要及时返回自己的窝点施钓。
浅水区的鱼来得快去的更快,因为鱼儿不敢久留于相对危险的浅水处,所以施钓时不可恋战,一般一个窝点守钓半小时左右还无鱼,就要去其它窝点垂钓。或者某个窝点久候根本无鱼上钩,就要果断放弃,在几个窝点之间轮番施钓,哪窝有鱼就钓哪窝,此处无鱼自有有鱼处。而对上鱼效果好的窝点也不可长时间固守,一旦出现几十分钟的停口也应该换窝施钓。总之一句话,冬钓浅水走动稍勤,定会有好的鱼获。
四、及时改变策略
很多钓友冬钓不喜欢挪窝,其实一个窝点久候死守是不可取的,如果能及时改变策略,新开一个窝点,就会重新获得上鱼的机会。笔者就经历过一次,当天风向十分不稳定,时而东风时而西风,风力也是时大时小。自己选的钓点也是老钓点,水位下降的厉害,久候无鱼,直至中午才获三五条小鲫鱼,旁边的几位钓友也是收获可怜。
过了一会儿,笔者看到有一处被淹没的田埂,就想换个窝点施钓,于是赶紧到那儿打窝。吃过午饭,约莫两三点钟再次返回钓点,谁知钩饵一落水,就有鱼儿咬钩,扬竿获鱼竟然是一条大鲫鱼。紧接着当然是连连上鱼,不到三十分钟竟然连上六尾。上的最大的一条鱼是三四斤的大鲤鱼,获鱼总重约七八斤。一位钓友受我相约,也去打了一个新窝,最终也获鱼六七斤,而还在原地施钓的几位钓友不肯挪窝,最后获鱼仅为三两条不大的鲤鱼。
五、应对风天
冬钓浅水区,除了以上技巧之外,还要注意应对刮风天气。笔者常在水库北岸施钓,一天天气晴朗,整天刮的都是三四级的偏南风,只吹钓点。由于水库比较开阔,风浪都高达一尺左右,笔者所处的北岸水域浑浊一片。由于风浪的作用,水体的溶氧量就很高,使鱼儿变得足够活跃,我又是垂钓于下风口,风浪带来的自然饵料就很多了,所以鱼儿被丰富的饵料引诱到此觅食。
然而风浪却带来了难题,抛竿投远与投得准确就很不容易了,观漂也很不准确,对于台钓法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于是我决定调整一下钓组,使用大钩粗线,使用四十厘米以上的浮漂,再配上重坠。这样就加强了浮漂的稳定性,足以正确判断浮漂讯号,为上鱼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最后提醒大家,冬季大部分日子气温较低,鱼儿近岸觅食的现象毕竟是在少数的时日。所以一般不要选择有人最近钓过的窝点,如果没有较好的鱼情则要另辟蹊径。
冬季钓鱼窝料味型与打窝技巧
鲫鱼鲤鱼的耐寒性稍强,即使冬季的水温是如此的低,它们也会吸食离口不远的食物。所以冬钓鲫鱼或鲤鱼还是比较靠谱的活动,那么如何选好窝点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窝子做的不好,是不会吸引鱼儿前来的。下文就是如何玩转打窝与配置饵料的一些实战技法,做法浅显,只愿对您有所启迪。
一、玩转窝子,不宜死守
水温越来越低,打窝就要讲究一点方法了。总的原则是打窝的量要少,适当补窝,多打几个窝点。到达钓场可以事先打三到五个窝,深浅各异。早晚时段水温较低,深水水温稍高,打窝就选深水区;上午十点到下午三点左右,气温水温相对要高,可以适当钓浅,在浅水区打窝试钓,有阳光普照则更好。不管是深水还是浅水,在钓位的左右多打几个窝,找鱼而钓。试钓后哪窝有鱼就钓哪窝,提高垂钓的效率。如果只死守于一个窝点,久候无鱼后,重新打窝就需要等待很长的时间,所以多打几个窝能提高效率。
二、打窝料要腥、要活
冬季钓鱼,打窝诱鱼很慢,少则几十分钟,多则几个小时。再加上有时钓位选得不好,一整天也不见发窝。诱鱼不成功的原因除了水温低之外,打窝料的因素也值得追究。建议在打窝料中添加一些腥味重的商品饵,或者添加一些鲜活的昆虫类饵料,以及用药酒泡过的小米等。因为鱼儿为了过冬需要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作为体能的储备。有腥味的活饵,对活动迟缓的鱼儿,引诱效果要强一些。
三、打窝方式与方法
冬季打窝的原则是:量少、多窝、勤补。首先打窝料不可投放太多,过多的打窝料已经够鱼儿吃的了,钓饵不特别的话,鱼儿甚至不能发现,再说鱼儿吃饱了窝料,就不可能再吃钓饵了。所以量要适当少一点,只要保证窝点有饵料的腥香味儿就可以了,这是根据鱼儿冬季食量小的特点而来的。多打几个窝可以扩大诱鱼的范围,每个窝点投放较少的窝料,然后从第一个窝点挨个试钓,试钓结束后适量补窝。这样分散打窝,范围显得较大,周围的鱼还是有可能发现诱饵的,鱼儿进窝后,就算将该窝点的诱饵吃完,还有附近窝点的饵料可以吃,所以诱鱼效果也比较好。
四、饵料的配置
饵料的配置要适合鱼情,冬季鱼儿需要蛋白质与脂肪丰富的食物,因为过冬需要足够的体能,这就为饵料的配置指明了方向。推荐烤红薯来垂钓鲤鱼,红薯具有自然的清香与甜味,鲤鱼十分爱吃。选取份量为百分之三十的红薯,加入蚕蛹粉或蚯蚓粉、以及蛆虫粉或红虫粉。既有红薯的香甜,又营养丰富。注意开饵不能太硬,搓得软一点,小一点,只要能包住鱼钩就行。
我们可以使用富含蛋白质的商品饵来垂钓鲫鱼,在商品饵中加一点虾粉来提高腥味。这种营养高、腥味浓的饵料冬钓鲫鱼效果很好,蚯蚓挂钩虽然也很好,但蚯蚓却不是钓大鱼钓效最好的,只是蚯蚓用来垂钓小鲫鱼效果好,想钓获体型大的鲫鱼或鲤鱼,建议使用素饵加添加剂。
冬季鱼口轻,吸饵的力度很小,小杂鱼也不来闹钩,钓饵就要轻而小,入水后钩上的残留物要较多,但不能太多。如果将钓饵做得过大过重,就不便于鱼儿轻松吸食,常出现浮漂有动作但提竿无鱼的现象。最后提醒一下,在饵料中添加虾粉或蚕蛹粉、蚯蚓粉时,用量不可太大,因为这些添加剂味道本已很浓烈,使用过多的话反而不自然。
冬季钓鱼除了打窝还要养窝和补窝
不管钓友们用什么钓法去钓,用台钓或者是传统钓,打窝都是钓鱼之前必须要做的事情。而且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打窝并不是单纯地把窝料扔到水里就万事大吉了,打窝也是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的,只有先打好窝鱼儿才能游过来,而且后续还要注意养窝续窝来留鱼,我们一定要重视这一个方面。
我曾经见过很多钓友好像窝料不用给钱一样,不管是什么情况,一大把一大把地撒下去,其实这种作法不仅不能诱鱼,而且还对我们垂钓过程是不利的。我们打窝之前先要大概地估算一下钓场里的鱼密度是多还是少,如果鱼少,那么我们就轻打窝,少量的后续补窝,这样才能把诱过来的鱼钓上来,重窝的话鱼吃饱了就不会在吃钩。
另外如果钓友是今天打窝明天钓鱼,那么我们就打重窝,主要是能留鱼持久,特别要分享的技巧可以去钓点把窝料和泥土掺和,这样打窝的效果很好。很多钓友都喜欢打重窝说可以聚鱼诱鱼持久,其实这样是错误的,量少鱼才会游走不离开,如果一次性的投入过多吃饱了鱼自然就走了。
把鱼诱到窝里了鱼是来了,怎么才能让鱼持久的留到窝里,我们就需要把窝养好,首先我们需要做到的就是提竿的手法不要惊到鱼了,避免跑鱼现象,所以我们平时要多多练习提竿,手法上建议采用匀速稍快提竿。
最后我们说说如何补窝,首先我们来判断窝中的鱼是多还是少,可以通过上鱼频率和上鱼时间分辨窝中的鱼多少,如果上鱼慢了时间长了就是鱼少了,然后我们就用打窝器打窝,补窝的聊在打窝器的三分之一即可,能少不多的原则。
感谢各位钓友的阅读,写的不好的地方请多多指点,以便我们共同提高钓技水平,祝钓友多多钓鱼!
冬季钓鱼正确打窝的一些技巧
钓友都知道,静水(水库、池塘)野钓需要打窝子,才能把鱼诱到窝内,提高钓获量。所以,如何正确地打窝子,在野钓中显得十分重要。夏、秋季节,水温高,鱼儿四处游动觅食,只要根据当时的水情、鱼情,在水底平整的地方打窝,一般都能诱到鱼,成为一个成功的窝子。但是,在冬季和早春,水温低,鱼儿呆在一个地方很少游动,只有遇到嘴边有香饵,才肯吃钩。即使打了窝子,也很难把别处的鱼诱到窝内。
所以,冬季出钓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打了七八个窝子,只有一两个能出鱼,就不错了,有时甚至连一个出鱼的窝子都没有。如何提高冬季打鱼窝的成功率就成为冬季野钓成败的关键。经别人指点和自己的摸索,我经过多次试验,逐渐找到了其中的窍门,现介绍给钓友,不妨一试。
冬季的鱼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呆在水温比较高的地方不喜欢游动;二是喜欢縻集在一起(特别是鲫鱼),这就是我们要找的窝点,一旦找到这样的窝点,就不愁钓不到鱼。由此可见,冬季靠打窝子的办法要把别处的鱼诱到窝内是不行的,只有把窝子刚好打在鱼的聚集地,才是成功的窝子。在我们施钓时,窝子的作用只是起到用香饵把受到惊吓的鱼儿再吸引回来,起到聚鱼的作用。
冬季钓者到了水边,不应忙着打窝,而首先要试着找鱼。试好水深,了解了水底情况,装好蚯蚓或红虫,在认为可以作为窝点的地方试钓。几分钟没有动静,可以稍微移动钓饵,这样反复几次以后,确实无鱼问津,就换一个钓点。一旦发现有鱼吃饵的现象,即使没有把鱼钓上来(冬季鱼吃饵很轻),也可把此处作为窝点,做好记号(一般能发现五六处这样的地方就不错了,然后在记号处逐一打窝子。这样有目的的打窝,可以大大提高打窝的成功率,好的时候,窝窝都能出鱼。在打窝的时候,切记诱饵落水要轻。
窝罐不能落到水底,防止把鱼惊跑,只能使诱饵漂落水底,续窝的时候也要轻。钓点近,可以用手撒粉粒状的诱饵,但不能用手抛投团状的诱饵,否则,会把鱼惊跑,一旦惊跑,可能一去就不复返了。只要把握以上要领,在冬季打好鱼窝子并不难,在寒冷的冬季同样可以获取比较满意的钓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