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钓鱼饵料。

关于钓鱼饵料,估计很多朋友只知道大体的一点饵料与环境的层面知识,却不甚至精确的理解。以下有个人的意见与众钓友分享。

一、气温对饵料气味扩散的影响

气温越低,饵料扩散越慢,我们以十度与二十度为例,大多芬芳类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较慢,其溶解度与扩散速度成正比,大体情况十度的时候扩散速度是二十度的三分之二左右,所以冬天和初春的饵料宜淡不宜浓,曾回复一抬线钓友鱼进窝不食的情况,这就是一个比较矛盾 的问题,窝料味太浓,但由于气温较低,扩散速度比较慢,所以窝子的气味浓度比较高,鱼进窝不食而偶有毛挂鱼的现象。这个时候可以用腥饵料来打开鱼口,如果腥饵都打开不了,说明饵料浓度实在太高了,坏了窝子。

二、气味本身浓度对扩散度的影响

气味的传播途径有两种,气味厚浊的臭味可以平层传播,甚至向下层传播,而香味物质多有向上传播的趋势,整体窝料的浓度越高,气味传播越快。而气味越淡就会导致传播速度越慢,这就是饵料精确度 的原因,所以了解一种饵料,得了解其性味的基本浓度,

三、水流和风向对气味传播的影响

水流一般可以较慢的将窝料的信息带到下游,但窝子自身的浓度也下降得比较快。风也可以带动水流,只是速度和方向可能有所不同罢了。这就要求我们在做窝的时候,在流水中宜用一点二到一点五倍 的浓度来对付水流带来的影响。

四、水体质量对饵料的影响

水体清瘦,能见度达到两米以上的水域,这种水域一般是饮水或自然水域,这种水域因水体中杂物较少,影响气味传播的东西较少,所以只需要很清淡的气味就能传播得很远,这种水域只需要淡淡的清香味就能满足垂钓的需要了。一般将其浓度改变的方法是加入部分粮食类的饵料,也可以加入粘度较大的拉丝粉或灰面类的物质可以起到锁住味道的作用。

不然你的窝料可能会由于气味太重而很快 的诱来杂鱼而对象鱼不来的现象。而中等水域比较多见,就是现在所谓的曾经是养殖性的水域,现在成饮用水源等,这种水域最大的特点是无太阳的时候能见度达到一米左右,就用一般 的性味 的物质就可以达到诱鱼的进窝的效果。

而养殖水域一般能见度只一半米内,又称黑水水域,这种水域由于水中夹杂着很浓的其它物质,所以窝料中的物质的溶解度与扩散度都比较低,这个时候可以将窝料的浓度提高到二到四倍的量可以提高诱集鱼的效果。本人最大的感悟是大多水质稍差的水域对对臭味的扩散不受任何影响。

五、饵料窝料性味的分类

很多钓友用鼻子闻,人最敏感的两个器官是舌头与鼻子,可以充分运用这两点,如果臭谷子类的东西建议不用尝试了。一般就近一米内下风口可以闻出清淡的清香味说明是适用于一米左右的能见度的水域,如果就近的闻有人感觉比较舒适的气味的但浓而不腻,不冲鼻子,说明这种饵料适合于能见度半米内的水域,而只能闻出丝很淡的香味适于见能度两米的水域,这是水温十度的概念,当水温下升和下降,可以根据每十度,加减三分之二到一倍的做法。还有个方法是用舌尖尝试,如果窝料用舌尖尝试有较淡的味适于能见度较高的水域,而如果感觉较浓,适于能见度较低水体,如果感觉非常甜腻,这个时候宜用水或其它饵料来将其冲淡后再用。

六、关于中西药成分与互溶问题

中药药酒不是简单的混合,有的酚类和脂类物质可以充分的溶解与融合,产生互强互扶的关系,但有的中药药性尖利,可以在气温较低下,和较深低能见度下穿透水体,让气味传播得较快,起到很快的诱鱼效果,但其性太尖利,不适于鱼口,所以一般太辛太香的物质需要去其锋芒的留其厚重的物质来溶合,如甘草,糖和含酚类物质。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鱼的就食性, 中药成分的药酒一般都能与性味相近西药成分混合,还有一条准则,就是酒味的和酚类物质不可以与腥味物质相混合。前者有去腥作用。

实际案例的分析,曾两爆炸的朋友,夏天,用自己配制的饵料打爆炸,一天一夜打了一条鲫鱼。我闻了一下他的爆炸料,味很浓重,有刺鼻味,我问他加了什么,他神秘的说加的商品饵,我从饵料的大体颜色和颗粒上看到他所用的饵料,是一种用于黑水水域的配置,但都太浓了,我撒一点在水面上,水面的参子都被吓跑,这样 的饵料不适于水质较好的水域。而且随着爆炸料的打入,窝料的气味太浓,就会导致坏窝现象。

实际药米分析二,曾遇上一位钓鱼高手,他的酒米性味非常浓郁,他一直用这种酒米,经过我花了好多次豆豆酒才将其拿下,他的酒米也是一种中药酒米,其味较深,扩散速度很快,但不同的水域他撒米的量不同,在水质好的地方,少撒几颗,在水质差的地方,多撒一点儿,导致整体的诱鱼效果比较快,但是他钓饵一般为蚯蚓,和他原酒稀释后添加的胡豆粉或者饵料,而且他钓的时候开始一般不在正窝钓,就在窝子前方或者窝点周围乱抛,最后他给我说了一点精华,他说我的米是将鱼诱过来,不是想让鱼将米吃起跑了,他要想吃米一般要在下午或第二天以后,我说我不相信,他说了你打开几个鱼就知道了,我打开才钓上的鱼,确实在其肠胃中未发现有任何酒米,他叫我下午来,下午我又开了几条,结果还是见到很少量的酒米。

七、酸碱度对饵料的选择

酸性水域宜用中性或轻碱性饵料,而碱性水体宜用微酸性或者中性饵料,这精确的测量可以从随身所带试纸上取得结果,一般山水注入的水体PH值超过七,为略碱性水体,而养殖肥水水体的酸碱度低于七,为酸性水体。一般碱性水体鱼的质量偏高,而酸性水体鱼的质量较差。山水是由于岩石风化后有大量的无机物的溶入,导致整体水的PH值上升。就可能是水体PH值变化的主要原因。中药中的辛香类物质一般偏于碱性。所以如果有条件一般出钓前最好带上PH试纸,以应对不同水体的需要,一般配饵的酸碱度的准则是在6.8到7.2之间,不信,试过就知道。

就写到这么多,希望对你的饵料配置有用。特别是喜欢DIY饵料的钓友。

精选阅读

详解钓鱼与鱼饵的关系


很多钓鱼人都为鱼饵绞尽脑汁,我在过去的垂钓过程中,也不例外,到处寻找鱼饵的秘方,做过很多试验对比,但最终还是回到了原来的位置。所以,我在以前发文中曾经说过,自己对鱼饵几乎麻木了。

商品饵的出现,进一步加深了钓鱼人对鱼饵的探索。这本来是好事,但把鱼饵弄得神乎其神,我以为会影响真正的钓技提高,也脱离了垂钓文化的本质。大家心里都明白,鱼是一种极其普通的动物,在自然界,鱼还处于相对弱势的位子,要防止来自水中、陆地、天上的生命威胁,所以鱼最关心的还不是什么最好吃,而是什么东西能吃,安全的吃。

可以想象,鱼平时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处在饥不择食的日子里,它们有多大可能对吃的东西挑三拣四呢。这就是说,它们对吃的东西远没有我们钓鱼人想象的那么挑剔,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最大的要求是吃饱而不是吃好。何况,饵料的好与坏,是没有衡量标准的。就像我们人,北方人爱吃面食当然会认为馒头比米饭好吃,而南方人喜欢吃大米,又觉得米饭比馒头好吃。你能说哪种东西好呢?我想,鱼也不会脱离熟知、适口就是好吃这一宗旨。何况,鱼在水里,所接触的食物,远没有我们陆地上的动物那么丰富多样,很多食物,都是陆地上冲到水里去的垃圾。我们可以从第一个吃西红柿的故事去想想鱼,某种东西明明是好东西,但从没有见过,那气味也从没有闻过,第一个吃它的人是要冒风险的。鱼如在自然界没有这起码的本能,早绝种了。你弄种鱼从没有见过闻过的东西在水里,恐怕鱼还得研究半天呢。

所以,我认为我们垂钓中用饵还是以自然食物为原则。我的感受是鱼始终喜欢自然清新的食物,并不喜欢吃麻辣烫。特别是大鱼,显然是带有自然植物香甜的饵对他们更适口。基于这个理念,我们在垂钓中就应该多研究什么鱼最爱吃什么类型的食物,而不是过分去琢磨中药配方,有些中药有一定诱鱼作用,其实也是自然植物的气味在起作用。我在垂钓中发现,每种鱼对食物的偏好都有一定的区别,都有它们最喜欢的气味。所以,我们在摸索诱饵和钓饵时,就应该放在研究鱼的嗜好上,也就是研究鱼的习性上。

蚯蚓是万能饵,但它并非钓所有的鱼都会有最佳的效果。实际上蚯蚓垂钓的最佳效果只局限在鲫鱼、黄颡等少数几种鱼上。鲤鱼、草鱼、鲶鱼、青鱼同样也吃蚯蚓,但我们垂钓时,都不如每钟鱼用针对性的饵效果好,而且差别特别显著。

举个我用饵的例子,大家都知道草鱼喜欢吃草,可我在垂钓中只用草做诱饵,钩饵从不用草,这是我从无数次反复对比中得到的结果。在大多数情况下,草鱼更爱吃那些靠吃草生存的昆虫,如蝗虫、蟋蟀、蚂蚱、飞蛾、青虫等,水库里的草鱼除了喜欢吃以上的昆虫外,还对榨树果特别偏爱,这是因为水库岸边常有这种果实滚落到水中,这种带有植物香甜的果实它们当然不会放过,不仅草鱼,鲤鱼也偏爱这种果实。因为理论上草鱼吃草是获得蛋白质,储存能量,一只昆虫相当一大把草的能量,而且这种昆虫本身也有草味,当然是草鱼的首选了。实际上草鱼在幼鱼阶段是个标准的肉食者,长大了改为吃草是因为水中无法提供它们大肚量的荤食,并不等于它们最爱吃草。所以,高蛋白质的昆虫既有它们喜欢的口味,又有它们所知道的能量,在草与昆虫的选择上它们不会傻的。我们在垂钓时,只要注意草与昆虫给草鱼的目标感,效果就显现出来了。太小的昆虫可能不会引起草鱼的注意,至于气味,吃草的昆虫与草的气味对草鱼的刺激可能区别不大,这可能是大昆虫比小昆虫效果好的原因。就是用素饵,草远没有植物种子发的牙效果好,因为种子牙的蛋白比草高,同样的口味和气味,草鱼当然要择优了。从这个例子看,我们在摸索鱼饵时,首先要考虑基础味道,在基础味道上加强而不是弄出怪味来。

鲤鱼对谷物香甜有特殊偏好,尤其是大鲤鱼,这一点我深信不疑。所以,在垂钓用饵上一直坚持这个原则。我经常看到用鱼饲料和用小鸡料配鲤鱼饵的文章。我以为这种饵可能对驯养的鲤鱼更有效。对自然水域的鲤鱼可能没有那么神奇,甚至适得其反。我对小鸡料一直不敢恭维,这是用教训换来的教训。一次在一深潭海竿炸弹钩钓大鲤鱼,从未当空军,一直很自信的我,却在众钩友大获丰收的情况当了空军,别人的竿频频弯腰,我六枚炸弹跟抛在游泳池里一样一天都没有动一下,我成了钓友们的抄鱼专业户,几乎把人气晕,恨不得把头伸到水里去看个究竟。这一天的炸弹饵不是我亲自配制的,后来得知这一天的炸弹就是用小鸡料(可能是这种小鸡料本身有问题,我没有深究过)加玉米面配制的。为证实这种饵的问题,第二天我用自配饵与这种小鸡料配饵分别用三只海竿对比垂钓。对比了半天我就把那种小鸡料饵全部倒掉了,根本不用对比下去了,问题就出在这种小鸡料上。鲤鱼根本不吃这种饵,起码这一水域的鲤鱼是绝对反感小鸡料的。从此,在其它自然水域垂钓,我也一直不敢用鱼饲料和小鸡料,除非在养殖鱼塘。

我的体会是,不管在什么水域,只要坚持用新鲜谷物配制的饵,鲤鱼都爱吃。尤其对半生不熟带香甜味的玉米和蚕豆粉、薯类特别钟爱,诱鱼效果十分明显,根本无需加什么麝香丁香之类的东西,甚至加了效果很差,尤其是麝香,会把大量小鱼小虾招来添麻烦。任何曲酒都有一定的诱鱼效果,所以,我在配饵时只加少量的曲酒。配制的饵就只有一种谷物的芬芳略带点酒香,闻起来非常自然舒服。饲料中往往有海虾海鱼粉之类的添加料,淡水中的鱼是否喜欢我一直怀疑。自从那次教训后,我一直不敢乱用了。商品饵中的一些添加料的确有很好的诱鱼效果,我们可以在自配的各种基础饵上少量加一点商品饵。

有一点我是敢肯定的,如用自然谷物配制的诱饵或钩饵,如季节性选择没有错位,垂钓效果十分不佳,不要怀疑饵有多大问题,应该找找其它原因。

什么饵钓什么鱼,是一种十分广泛的学问,需要大量的实践去对比总结,任何人都可以从实践中掌握一些规律。而且这种规律往往在不同的气候不同的水体环境下有所变动。我认为没有万能饵,你认为是最好的饵有时候会被最普通的饵打败。这种例子在垂钓中是常见的。所以,我觉得我们只要安静下来研究鱼的习性和气候对垂钓的影响更有利于钓技的提高。用台钓研究鲫鱼的方法去研究其它鱼的垂钓门道,一定会促进钓技的。

最近,钓友无人不知的农兵用牛粪钓鲤鱼名声大噪,我虽然对牛粪不敢恭维,但从中可悟出一些道理。农兵用饵都是很普通的东西,是水里的鲤鱼经常能吃到的东西。虽然他也在饵料中加了商品饵,可惜农兵海竿炸弹钩的垂钓的时间不长,好像还只是一把海竿在耀武扬威。如果多几把海竿,我倒建议农医生做个对比试验:1、全部用现在的基础饵;2、在1的基础上加牛粪;3、在2的基础上加商品饵。用这三种不同的饵做个对比垂钓,我想会有新发现的。

再就是我们垂钓时,也要根据季节来调整鱼饵。如初春时节,在自然水域,这是钓鲫鱼和黄颡鱼的大好时节。所以,饵料以蚯蚓为佳,即使用荤腥类的商品饵(台钓),也远不如鲜活的蚯蚓效果好,因为你可能多获了鲫鱼但毫无疑问会减少黄颡、鲶鱼这些优质鱼的收获量。青蚯蚓是黄颡和鲶鱼的好钓饵,除非是专攻这种鱼,大多数情况下并不适合。因为我们多是在主攻鲫鱼兼得黄颡和鲶鱼,在平时垂钓中用红蚯蚓做饵不会影响这几种鱼同时上钩,如用青蚯蚓,会严重影响钓鲫鱼。红蚯蚓钓黄颡与鲶鱼招小鱼闹钩是站不不住脚的,因为有大量黄颡鱼的水域必有鲶鱼,因为它们的食物与习性相近,总活动在同一水域,这种水域恰恰小鱼很少。我的经验是,素饵粉料同样能把黄颡鱼引到窝里来,你杀黄颡鱼时可以留意它胃里的东西,实际上这家伙荤素都吃而偏荤。

很多钓友在垂钓中用玉米粒或者商品饵碰到一次肉食性鱼上钩,就下结论说他们也吃素饵是盲目的。这种情况往往是小鱼闹钩被肉食性鱼攻击误中钩,这一点我甚至可以说是绝对的。不信可以用面食或玉米粒喂养鲇鱼和黑鱼试试,除非是从小驯养过,他们无疑会饿死。再想一想,水中如没有小鱼闹动钩上的素饵,在静止状态下是不可能钓到那些凶猛肉食性鱼的。就好比猫的嘴上偶尔叮了一根草,你不想这是猫爪老鼠时叮在嘴上的,而说猫也吃草,这是不科学的想法。所以,我们垂钓中,在用饵上心里要有个基准数。

夏季和秋季,除了一些特殊水域,素饵显然比蚯蚓效果好,但深秋垂钓蚯蚓又比素饵好。这是我的感受。即使是台钓,我认为夏季也不宜用荤腥类的饵,因为夏季水中有大量水生昆虫可食,我的体会是鲫鱼在夏季更偏爱香甜类的素饵。

商品饵的出现,的确给我们钓鱼人带来了一次革命。很多情况下我们不用为准备饵去忙乎了,而且干净、卫生、方便。但有时候也要注意,在自然水域垂钓,有些荤腥饵中有较浓烈的海虾味,如果垂钓中老只有小野杂鱼闹钩不见大鲫鱼进窝,如确信水中有大鲫鱼,应该考虑换窝换饵试试,我有这样的体会。相对而言,荤腥饵诱鱼更快,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体会很深,很早以前,没有商品饵,我用统钓法钓鲫鱼,就在蚕豆粉中加青蚯蚓粉做为粘饵,垂钓效果明显比别人好,而且更容易招来黄颡鱼,把窝里的小鱼小虾赶跑。所以,在用饵上我们要考虑对路,如是自配饵,最好是就地取材,随你怎么配,都不会错到哪去。

我觉得在用饵上不要望死胡同里占,弄来一种配方调制的饵在一二次垂钓中有一定的效果,就认为它是秘方、好饵,这样,往往在遇到新情况时不知所措。因为证明一种配方的确切效果是一种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很多试验条件,我们一般钓鱼人很难有这种条,简短几次垂钓证明不了什么,因为垂钓中有太多的干扰因素。也许你认为的秘方实际上在诱鱼上并没有起什么作用,而是基础饵本身的效果。

千千万万的钓鱼人在苦苦寻求秘方,到今天有什么结果吗?没有啊!真正的秘方只有两类东西,就是粮食类的谷类和荤腥类肉类。除了这两种,你用什么秘方单独去钓鱼,一条也钓不上,这就是很客观事实啊!

钓鱼与气象地形等外界环境的关系分析


钓鱼是一项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人们外出钓鱼,除了为达到娱乐健身的目的外,自然还力求提高上鱼率.以增加垂钓乐趣和收获量.但是,由于垂钓者各自钓技的差异,在相同时间内,其上鱼率的差别往往是很大的。人们常常看到这种现象:一些人频频上鱼,而许多人难得提竿起鱼,有的人甚至毫无收获。对于那些钓不到鱼的人来说,他们往往也不是初学钓鱼者,正常情况下,他们也能有所收获,但却常常钓得不多或有时空手而归。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固守一地或囿于一种钓法。自然界中各地的地形、水情、鱼情常有不同。垂钓者必须随时分析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钓位,采取合适的钓法。至于气候的变化则更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家,出发前就必须进行了解并作好相应的准备。下面就客观因素的几个方面,谈谈我在实践中的一些体会,与钓鱼爱好者共同切磋。

一、气象因素

有的垂钓者对气象不太关心,致使在选择垂钓时间和钓位时,出现盲目性。例如:早上有雾,鱼儿不吃食,就没有必要太早登程,可在雾开始消散时启程.有

些地区早上没有风,到上午8点多才开始起风,所以必须事先收听天气预报,了解风向、风力,尤其是风向的变化.做到心中有数。当风向变了时,往往需及时换位。若是在面积较小的鱼他、河沟垂钓,风力在2-3级时,迎风钓效果不错.风力在4-5级时,可选择侧风、后侧风的靠近下风处垂钓.若是在面积较大的水库,江河湖泊垂钓,刮4-5级风时,在迎风处手竿无法垂钓,海竿垂钓效果往往也不甚理想。

二、地形因素

根据地形选择好钓位是提高上鱼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同一地点在不同情况下,有时有鱼,有时没鱼,因此必须灵活选择有利地形,对于水底地形(特别是鱼

道〕的了解和利用,则更显重要。

三、钓饵因素

就钓饵而言,春秋用红虫、蛆夏天用面食,是北方垂钓的常规。但遇到特殊情况,若没有随机应变的思维和办法,就只好扫兴而归了。

四、光影因素

光影对鱼儿活动觅食的影响常常被人忽视,故而几个小时不上鱼,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在水较深或较浑的情况下,光影的影响不大。而在水较浅或较清的条件下,则应尽量减小身影、竿影晃动对水中鱼儿的影响,以免惊扰鱼儿,空等数小时。

综上所述,钓鱼是一项复杂的脑力与体力相结合的活动,许多客观因素决定着一夭垂钓的上鱼率.这些客观因素构成一个个环节,只要人们对其中的某一个环节处理不当,就会影响上鱼率。所以,只有不断地探索研究,提高理论水平,掌握多种钓法,并随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变,才能做到不空手,多获鱼。

酒泡小米诱饵的浓度和引诱效果的关系


酒泡小米诱饵,经多年使用,作为钓鲫诱饵是最佳选择,诱感效果很好。但在使用过程中,有时诱惑效果很理想,也有时很不如意,特别奇怪的是,有时窝内钓不到鱼,反而在窝周围有鱼上钩。什么原因不知道,一直以为是运气、天气等原因。多次看了《中国钓鱼》登载的,《浅谈鱼饵的味》一文后,受到启发。是否酒泡小米中酒味的浓度对诱惑效果起决定性作用?只有用实践来验证。

以往配制小米的方法是随意往小米里倒些高度白酒,数量时多时少,误认为酒多些味浓,对诱感效果只有好处没坏处,根本不知道超过一定限度会起相反的效果,平时也没有浓度这个概念。

为了搞清酒泡小米酒味对诱鱼的作用,我实践配制了两种浓度的小米,由于没有科学的分析手段,所以只能作相对比较,就是小米的数量相同,酒的加入量不同,即分别往同等数量的小米中加入1份和5份酒。

试钓实践是在往日常去的鲫鱼较多而没有养殖鱼的池塘进行。

早8时撒下两个相距10米远的不同浓度的窝子。把竿先投入浓度大的窝内,根据往日经验20分钟左右就能发窝,可在浓度大的窝内停留30分钟还不见动静。这时把竿移到浓度低的窝内,钩落底约3分钟,钓起一尾100多克重的鲫鱼,20分钟内钓了4尾,最大的有200克重,此时窝内仍有鱼活动,为了试钓结果只好放弃。

把竿又移到浓度高的窝内,10分钟适去,无任何动静,但在偏离窝点的前方有鱼泡出现,就是不往窝内移动,故把竿离开窝点,前移一米多远。停留5分钟见漂点动几下,随后就把漂送上来了,一提竿100多克重的鲫鱼上来了,停留30分钟,钩了3尾鲫鱼。

把竿再次移到低浓底窝内,停留30分钟。只钓一尾不足50克的鲫鱼。这时把竿又移到高浓度窝内,此时窝的周围已无鱼泡,而窝内反而有鱼泡出现,30分钟内钓了3尾鲫鱼,都在100克左右。试钓的全过程就这样告一段落。

上述方式的实践进行了数次,其结果基本相同,于是得出结论:浓度低的窝,加的是一份酒,其酒精浓度基本适应了饵鲫鱼所能接受的浓度,所以很快就显示出诱惑效果。

浓度高的窝,加的是5份酒,其酒精浓度超过了鲫鱼所能接受的浓度,一时还看不出诱感效果,经过一定时间,由于酒味的扩散作用,结果在窝的周围一定距离就存在一个鱼所能接受的浓度,所以把钩下到离开窝点适当距离处有鱼上钩,由于酒味的扩散逐步随时间进行,窝内的浓度降到了鱼所能接受的浓度,故窝内下钩此时就有鱼上钩。

经过一定的时间,浓度降得更低,高浓度和低浓度的窝将逐步失去诱惑作用。

酒米窝料酒的浓度与垂钓效果


酒泡小米诱饵,经多年使用,作为钓鲫诱饵是最佳选择,诱感效果很好。但在使用过程中,有时诱惑效果很理想,也有时很不如意,特别奇怪的是,有时窝内钓不到鱼,反而在窝周围有鱼上钩。什么原因不知道,一直以为是运气、天气等原因。多次看了〈中国钓鱼〉登载的〈浅谈鱼饵的味〉一文后,受到启发。是否酒泡小米中酒味的浓度对诱惑效果起决定性作用?只有用实践来验证。以往配制小米的方法是随意往小米里倒些高度白酒,数量时多时少,误认为酒多些味浓,对诱感效果只有好处没坏处,根本不知道超过一定限度会起相反的效果,平时也没有浓度这个概念。

为了搞清酒泡小米酒味对诱鱼的作用,我实践配制了两种浓度的小米,由于没有科学的分析手段,所以只能作相对比较,就是小米的数量相同,酒的加入量不同,即分别往同等数量的小米中加入1份和5份酒量,这样酒精的相对浓度就大致相差了5倍。

试钓实践是在往日常去的鲫鱼较多而没有养殖鱼的池塘进行。早8时撒下两个相距10米远的不同浓度的窝子。把竿先投入浓度大的窝内,根据往日经验20分钟左右就能发窝,可在浓度大的窝内停留30分钟还不见动静。这时把竿移到浓度低的窝内,钩落底约3分钟,钓起一尾100多克重的鲫鱼,20分钟内钓了4尾,最大的有200克重,此时窝内仍有鱼活动,为了试钓结果只好放弃。把竿又移到浓度高的窝内,10分钟适去,无任何动静,但在偏离窝点的前方有鱼泡出现,就是不往窝内移动,故把竿离开窝点,前移一米多远。停留5分钟见漂点动几下,随后就把漂送上来了,一提竿100多克重的鲫鱼上来了,停留30分钟,钩了3尾鲫鱼。

把竿再次移到低浓底窝内,停留30分钟。只钓一尾不足50克的鲫鱼。这时把竿又移到高浓度窝内,此时窝的周围已无鱼泡,而窝内反而有鱼泡出现,30分钟内钓了3尾鲫鱼,都在100克左右。试钓的全过程就这样告一段落。

上述方式的实践进行了数次,其结果基本相同,于是得出结论:浓度低的窝,加的是一份酒,其酒精浓度基本适应了鲫鱼所能接受的浓度,所以很快就显示出诱惑效果。浓度高的窝,加的是5份酒,其酒精浓度超过了鲫鱼所能接受的浓度,一时还看不出诱感效果,经过一定时间,由于酒味的扩散作用,结果在窝的周围一定距离就存在一个鱼所能接受的浓度,所以把钩下到离开窝点适当距离处有鱼上钩,由于酒味的扩散逐步随时间进行,窝内的浓度降到了鱼所能接受的浓度,故窝内下钩此时就有鱼上钩。经过一定的时间,浓度降得更低,高浓度和低浓度的窝将逐步失去诱惑作用。

作钓环境不同 学会如何配置鱼饵


在不同的地方钓鱼,鱼的生活习性不一样,并且每个地方的鱼的种类也不一样,所以当我们在配置鱼饵的时候,除了考虑鱼的种类之外,还要考虑钓场的环境,各方面的因素我们都要考虑到,其中包括鱼饵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口感是细腻还是颗粒状的,都要考虑到,都跟钓场的水域来进行分析,如何配置饵料,今天我们根部不同钓点的水的情况,来和大家分析一些如何用鱼饵。

野钓的时候,大家经常会遇到小鱼闹窝的情况,闹窝是很让人烦人的,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如何配置饵料呢?根据鱼的生活习性来讲,一般闹窝的小鱼经常是小鲢鳙,它们喜欢那种容易雾化的饵料,以及喜欢味道比较浓厚的饵料,咱们今天设定钓的鱼为鲫鱼,所以在打窝的时候,要选用酒米或者是麦粒米这种,并且饵料的味道一定比较清淡一些,这样不会勾起小鲢鳙的食欲,减少闹窝的这种情况,可以钓到目标鱼种,在配置打窝的窝料的时候,也可以选择粉料,但是粉料的话一定要是低味型的,并且最后的效果可以是很粘手,这样可以保证在水中它不会雾化。这样我们比较容易掉到鲫鱼。换成小鲫鱼的话,诱饵制作跟小鲢鳙差不多,我们首先呢把小鱼儿喂饱,然后大量的投放窝料,这样就会有更多的饵料沉到水底,这样不会被其他的小鱼吃光,比较好容易钓到大鱼。

黑坑池塘钓鱼技巧,我们暂定的鱼种为猾口鱼,在黑炕池塘钓鱼的时候,如何配置饵料呢?像这种地方,大部分打窝的时候,使用的都是比较干,形状比较散的饵料,这样鱼口情况不会太好,加上这里的鱼种多都是猾口鱼,不好上钩。面对这种猾口鱼,如何配置饵料呢?我们在配置针对猾口鱼的饵料的时候,最好用那种养殖的鱼的饲料为基础,养殖鱼经常被鱼钩刮伤,所以它们恐惧高雾化的饵料,这个时候最好准备颗粒形状的,也可以降低它们的警惕,来放心的去吃鱼饵,进而上钩,诱饵窝料建议做成比较湿润的饵料,这样诱鱼效果比较好。

以上算是分为三种情况来说,最后友情提醒一下大家,在我们配置饵料的时候,我们最好不要一下子配置很多,装到一个大袋子里,不管是什么钓点位置,如果想大量的配置饵料,我们很难控制天气情况,也很难控制鱼的心情,最后提醒大家,如何配置饵料,这个不能统一的用一种饵料,第一是不容易保管,第二是不容易钓到大鱼,比如在黑炕钓鱼,我们配置差不多一两斤就行,保管的时候用夹子夹紧,地方要避免阳光的照射,这样可以保证鱼饵的新鲜,建议大家每次钓鱼的时候,分析好鱼情,好好的选择钓位,春季钓鱼我们要时常注意好天气,希望今天的文章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钓鲤鱼饵料如何根据垂钓环境调配?


春季是一个钓鲫鱼的好时节,但如果喜欢钓大物的钓友,这时候也可以选择鲤鱼作为对象鱼,溜鱼的时候会特别过瘾,而且对于我们的钓技很具有挑战性。钓鲤鱼的话,很重要的一个点就是饵料的制作了,一款好的饵料能够让我们事半功倍,那么你又知不知道钓鲤鱼的饵料调配的时候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1、钓友们垂钓的水域,如果水的质量比较肥,而且有臭底或者酱层厚的话,那么可先选用味道较为清淡或者本味,谷物的鲤鱼商品饵,并且在饵料中加入适量的轻麸,或雪花粉来降低饵料的比重及鱼饵的附钩性,使鱼饵托在酱泥之上。

2、经验丰富的钓者,可能都知道肥水中的鱼对饵料很挑。有句钓谚是这样讲的:水瘦鱼喜荤,水肥鱼喜素。意思就是在肥水池中钓鱼,饵料不适宜用荤,当然这也并非绝对,这还是需要有针对性的选择,并且合理配制饵料,只有了解鲤鱼的吃食习惯,钓起来才能手到擒来!

3、一般情况下,越大的鲤鱼就越喜欢天然的饵料,此时钓友不妨尝试玉米粒,以及蒸熟的红薯块作钓,另外为了达到浮漂可以把鱼饵完全牵起钓离底,调漂最好使用单钩挂饵调平水或1目,钓目就不要讲了,因为鱼情不同,钓目的高低也不一样。

野外垂钓环境复杂 浅析野钓鲫鱼的鱼饵与钓法


野外垂钓的环境很复杂,会产生很多问题和变数,所以对钓者的钓法技巧以及应对经验有很大的考验,每年从入冬开始直到来年的清明节之前都是难钓的时间段,除了那些经验老道的高手之外,一般的钓者很难会有什么收获,因为这个时节的天气变化很频繁且毫无规律,水温也难以让鱼儿适应,沟河类的水域受到的影响更大,但是最近几年多次垂钓,发现收获还算可以,这里就把初春野外垂钓鲫鱼的一些技巧与众位钓友分享。

一、用饵要新颖

在冬季和早春时节垂钓鲫鱼使用的饵料通常是粗沙虫,也就是俗称的红虫,红虫的使用有粗细之分,一般粗沙虫比一些细红蚯蚓还要粗,在穿饵的时候能和穿蚯蚓一样直接把虫饵穿到钩上,如果条件有限使用比粗沙虫细一点的红蚯蚓垂钓鲫鱼也有不错的效果,只是会比粗沙虫要差一点。

二、钓法要新颖

1、初春垂钓鲫鱼时不要和其他温度较高的时节一样,做好窝之后就下钩垂钓,把钓竿插好等鱼儿前来吃食,这样死守硬等几乎不会有什么好效果,此时的温度比较低水体比较寒,鱼儿活动范围还比较小。

2、所以最好从钓法上作出适当的改善,让钩饵去寻找鱼儿,也就是所谓的漂流钓法,一般这个时节的水流比较缓慢,尤其是基于生长的比较好的泥河弯,水流的更加慢。

3、在垂钓的时候可以只带一支钓竿,钓竿的质量要好要趁手合用,因为初春鲫鱼开口力度弱,漂相动作很细微,出现动作时需要及时提杆刺,比较推荐使用4.5-5米的矶钓竿,当然使用碳素手竿改装的带轮竿也会有很不错的效果。

4、选好钓点之后,使用立漂找好底,把钩饵投在钓位前方的上游处,让流水带着浮漂和钓组慢慢的移动,从窝点上方的四五米处漂动到下方的四五米处,一个行程结束后没有鱼儿咬钩的话,就提竿收线继续抛投到钓点上方处,这样来回钓行程,出现漂相动作就立即提杆刺鱼。

5、这种钓法主要是让钩饵随着水流处于活动状态,鲜红的虫饵在水中反复活动,不仅容易引起鱼儿的注意还会起到很好的诱鱼效果,对鱼口有很好的提升,只是这种钓法容易挂底,钓组要多准备几幅,使用的钓线质量要好点。

三、用坠要新颖

1、鲫鱼是常年生活在水体底层的,在初春更会在深水的水底层栖息,所以钓底是主要钓法,但是只使用一个铅坠容易挂底,不适合这种漂流钓法,所以要像台钓那般使用悬坠钓法。

2、一般搭配一大一小两个铅坠,如果用脑线的话,使用的连接环也可以代替下坠使用,一般大小坠的间隔要在30厘米之间,浮漂带着钩饵在水底轻缓移动,会比较的自然,通过食物找鱼会比守钓等待鱼儿找食效果好很多。

3、其他方面比如说出钓的天气和时间,以及钓位诱饵做窝方面这里不做过多的说明,这里就是主要说下钩饵的使用和漂流钓法以及铅坠的搭配,要重视细节,从单个环节做好,再互相协调作出最好的调整。

4、另外需要提醒的就是使用的钓钩最好是细钢丝钩,这种钓钩穿沙虫时比较容易。

5、浮漂方面最好使用标目清晰色彩醒目的粗立漂,保证能够露出水面一点就可以了,不需要像平常垂钓露出一大截,漂流钓使用七星漂或者防风漂会难以观察漂相,所以选漂要注意一些。

总结

进入早春之后,天地间开始回暖,虽然时不时的有寒流入侵,但是树木开始发芽,鲫鱼也开始活动起来使用粗沙虫找鱼的钓法非常适合,过了清明之后,气温上升就快了,鲫鱼也就整个水域开始活动进食,此时就可以采用多竿定位钓法,使用的饵料以小红蚯蚓为主。

浅谈饵料的诱与钓与雾化的关系


初学很多钓鱼,很多钓友仅仅知道该怎么去钓,却不明白真正意义上的钓鱼是一个诱钓结合的过程,它们两个的关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就像做菜不能缺少菜和一样,缺了任意一个就做不了菜。而想要诱钓结合,配置饵料的时候,雾化状态很关系。这里笔者就来和大家来浅谈饵料的诱与钓与雾化的关系。

一、诱鱼,雾化是关键

在水中,并没有像在空气中视线来的那么的清楚,鱼儿在水中觅食,往往是通过追寻食物散发的气味来找到食物的,所以,饵料的雾化性能就对诱鱼很重要。雾化就是饵料在水中散开的过程,散开之后,饵料的气味就会随水流一起漂相四面八方,当鱼获取到饵料的气味时,就会随着雾化的路径前来觅食。

一般来说,饵料雾化的太快或者是太慢都不是非常的好,如果你要钓底,而饵料雾化的又太快,当你的饵料在下沉的过程中已经雾化完全,这样一来,饵料的气味全部停留在上水层,底层什么都没有留下,鱼到来的时候,也都停留在上层水域,很难钓到鱼儿。同样,饵料雾化的太慢,会直接影响诱鱼的速度,让你的效率大打折扣。我们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垂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雾化饵料,这样才能达到更好地诱鱼效果。

二、溶散,和雾化相辅相成

所谓的溶散,就是饵料入水之后从内部到外部的一个逐层脱落的现在,它和诱饵的雾化有着很大的关系,溶散好的饵料,它的雾化效果是不会差的。保证溶散和雾化的速率,是一款好的饵料必须具备的,只有饵料的溶解和散开的时间和饵料到达预定钓位时间相符合,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否则,往往都是徒劳无功。

三、雾化,配置饵料是关键

我们上面所说的诱钓结合,就是要保证,在钓鱼的时候,当饵料入水之后,饵料既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散开诱鱼,又可以保持一定时间的溶散状态,好让鱼来到钓点进行吃食咬钩。然而,要想控制好这一时间,并不容易,饵料入水后下沉的速度和时间,往往都取决于饵料自身的重量,重量越重,下沉的越快,用的时间就越少,这个道理我相信大家都懂。

除了饵料的重量,还有饵料的干湿程度和材料有关,一般来说,饵料较干,含的水分相对较少,那么,饵料的下沉速度也就越慢,诱鱼的效果会更好。但是对于钓底来说,却是越快越好。

所以,总的来说,要真正做到诱钓合一,必须要根据你实际的垂钓情况,保证饵料的比重适宜,不仅可以在水中形成良好的窝,而且要满足钩饵的下沉速度,只有做到这几点,才能够轻松地有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