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水域垂钓的特点。

钓鱼人钓鱼时都会留意到一样东西,就是水面上有大小不等的水泡泛起。这是鱼类在呼吸、游动、觅食、逃跑或触动水底泥沙等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水泡,它也可以被称作为气泡。这些气泡,便是鱼星。

一、鱼星在垂钓中的作用

从气泡中可以通过鱼星的形状较为直观的发现,鱼类的品种、大小、密度的高低及鱼类的游动方向。在水体较为平静时,当看到某处水体颜色与临近水体颜色形成反差,水体颜色中呈现较黑并出现大小不等成团成片,不易消散的气泡;说明水体上层浮动鲢鱼、鳙鱼,其范围越大鱼的聚集量越高,水体颜色最深处便是鲢、鳙鱼活动中心区。

鱼星又称作鱼讯,是鱼类在活动中产生的上升水泡。这种气泡是鱼在张开口腔摄食时,所形成的一种冒出水面含碳的粘性气泡。当鱼类发现食物并准备摄食时,在大多数状况下,首先会把鳃盖关闭,然后再张开口腔,此时口腔内已形成含碳气体。这种气体上升后浮出水面不久会破裂。

发现鱼星出现说明该处有鱼的存在,鱼星多说明鱼也会多,通过对鱼星的识别可判断出鱼的种类及觅食状况。鲫鱼的鱼星,在觅食品尝界段会发出,星星点点、大小相同在原地小范围,气泡会慢速许许上升。当受到惊吓逃走时,气泡会突然产生移动,改变成大小不齐整气泡。

二、不同鱼种的渔汛

鲤鱼喜欢栖息在水底有淤泥水域,在拱动水底污泥寻食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大小不均的密集水泡同时上浮;出现在水面呈现出成片状态,同时伴有浊水,其鱼星细密并连成串状缓慢移动。当受到惊吓逃走时,气泡会迅速冲出到水面。

草鱼来临水面首先出现几个大的气泡而后有几个较小气泡会陆续浮出水面并呈现出片状泡沫状态。当受到惊吓逃走时,气泡会直接冲出水面,并会出现明显波纹。

淡水鱼种类繁多,在垂钓中比较常见鱼类,其鱼星的浮现会有所差异。

青鱼:鱼星中除有小碎星外,气泡位置变换没有规律,会有数个较大的气泡,拌随植物碎屑浮起一般泛起后随即消失。

鳊鱼:气泡小而且分散,个体如同黄豆大小,无规律陆陆续续浮出水面。

乌鱼:又称黑鱼气泡小而切密集,上升速度很快,呈条形状上升到水面后会很快消失。

鲶鱼:气泡浮出水面仍呈现条形状,又细又密,同时气泡在不断地移动。

甲鱼:在水底爬行时会产生,二条密集成双气泡,其大小不等并在缓慢地移动。

黄鳝:它的气泡只有在头部伸出水面后呼吸时产生的,每个气泡个体如同豌豆大小,其数量只有数个。

三、区分鱼星与沼气

在江河湖库水体中,还常常会见到有许多沼气泡浮出水面,容易同鱼星相互混淆。鱼星和沼气泡是二种有着本质区别的气泡,沼气泡大多出现在天气炎热的夏季。

在水底有淤泥的水域,水下物质在遇高温时极易腐烂而会发酵,产生大量的水泡浮出水面。

其气泡特征:散乱无规律可寻并到处出现,大小不等、出水后会很快破裂;

其位置不变固定在同一地点,而鱼星在受到外界干扰时即会立刻消失。鱼类在天热时期的活动量大,需要吸入大量氧气自然排出的气泡增多。进入寒冷冬季鱼类很少游动,新陈代谢变得缓慢,气泡除冰中可见,在水上难以再寻找到气泡的踪影。

精选阅读

水温变化与垂钓的关系


一、鱼的体温

鱼类是变温动物,其体温随水温变化而变化,一般比其所在水温高12摄氏度。鱼不能象人类那样通过新陈代谢活动来保持自身温度的恒定,而只能与水温保持相对的稳定(鱼的最佳生理代谢温度是1525摄氏度)。低于4度或高于30度鱼儿就停止进食甚至死亡。所以,是水温决定着鱼儿的生死存亡。鱼能自主的主动寻找适合它生理活动水温区域。

二、水温与水的导温特性

自然水体的温度主要来自太阳的照射和地壳温度的散发,太阳的照射有四季变化与昼夜变化,受水体流动的影响;而地壳散热是恒定的。

水在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高于或低于4摄氏度时密度依次变小、质量变轻。在阳光照射下,浅水增热快,水温比较高,密度变小,质量变轻,体积增大;而深水增热慢,密度较大,质量较重,体积缩小,这时会形成两个相反方向运动的对流,这就是水的导热特性。由于水的这一特性,便使不同温度的水层、水域产生了垂直对流或环流运动。

三、水的导热特性

根据自然水温的来源以及水的导热特性,我们将自然水域分同温水域、正分层水域、逆分层水域。

1)同温水域

同温水域是指在此水域的24小时中,水体的上下层温度都是相等的。也就是不分表层、中层、底层。只有四季变化与昼夜变化,没有分层变化。

水能形成24小时上下同温,是由水的导温特性形成的:白天在阳光照射下,浅水增热快,深水增热慢,使浅水区与深水区有了较大的温差,便形成了两个方向相反的环流。到了夜间,水面失去了阳光照射,水温也会随之下降,浅水处与岸边此时降温快,而深水处却降温慢,水中又形成了两个相反方向的环流运动,使整个水域水温达到了同温。

鱼在水温的这种运动中,不是静止的,而是随环流而移动,游向适合自己生存水温的地方,即水温为1530摄氏度的水域。所以,我们在钓鱼时要特别注意水在环流运动时鱼的走向,选择什么时候钓浅水,什么时候钓深水,找到了鱼的这个游向,也就找到了鱼群,这样选好的钓位方可丰收,否则是难以钓到大量鱼的。

但是,这样的环流怎么个找法不能说不是个难题,这样的环流何时才能出现又使钓鱼人难以捉摸,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水温的下降与上升处是调温区,也就是凉水与热水的交汇处。在这种情况下,可行的方法是多打几个窝,一个窝一个窝的试探,这样才能找到鱼的游向。

有些钓鱼人好守窝,认为鱼是四处游动的,到时候就会游到窝点,这种看法有片面性。不能说死守不是一种钓鱼的技巧,但是,这种方法只限于钓者熟悉的水域,曾经经过多次摸索,弄清了鱼的走向,也就是说通晓了鱼路,用这种方法守鱼是有道理的,因为是鱼路总会有鱼经过。

但是,在初去的、不熟悉的水域,或天气剧变的水域这种方法就难以奏效了。本人就有过一次典型的经验教训,那是几年前的一天,天气十分的热,气温达36摄氏度,钓友约我去了一个大水塘钓鱼,钓友把他上次钓到大鱼的钓位让给了我,并帮我打窝,因为他上次钓鱼就是在这个点内。心想我是肯定会钓到鱼了。

但是恰恰相反,一个多小时也未见鱼吃钩。钓友选另一个钓点钓鱼,比我强些,钓到一条小鱼。后来又来了一位钓友,他选下钓位后也是半个小时不上鱼。但他没有死守,而是又选了五个点打窝,结果他找到了鱼群,一上午钓有好几斤鱼。钓友看不行,便又找了个他附近的钓点,结果也钓到了不少鱼,我一直死守不动,最后只钓到四条小鱼。

钓友很是奇怪,再三解释他确实在那儿上几次都钓了不少鱼,当然我相信他之所言。但是当我问起他上几次钓鱼时的天气时,他说那天刮北风,气温28摄氏度,这时我才明白过来,鱼之所以不在此处,此处的气温不适应它,它只好移位到别处适合自身体温的地方去了。而那位钓友多次试验找到了鱼移位调温合适的水域,所以收获较多。看来找鱼移位调温水域比凭经验选钓位更为重要,特别是在气温剧变或不熟悉的水域钓鱼的时候。

同温层水体存在于江河小溪等流动的水域,和北方春秋两季的静止水域、南方秋季的静止水域、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春秋与冬季的静止水域。在同温水体中,鱼儿可以不调节体温就全水域立体方位觅食。所以,春、秋两季是钓鱼的黄金季节。而春、夏、秋季的江河小溪是垂钓的黄金水域。

2)正分层水域

在盛夏节,太阳直射水表面长,表面水升温便特别快,密度也就小,重量轻,只有浮在上层,很难下沉;相反,底层水因水的隔离,升温就很慢,水温度低密度大而质量也重,它只好留在水底。这种上热下凉的水域,就是正分层水域。这种水域上面的水密度小、质量轻;下面的水密度大,质量重,上下无法自由流动、混合,于是就形成了跃温层,其特点是:水的深度增加不多,温度下降却很快,温度梯度比较大。但是,当有大风时,因为风卷起水浪,分层不变温的水也会因水的大幅波动而混合,但是混合的深度也不一,取决于风力的大小和上下水的温差,温差太大的也难以流动混合。

关于正分层水域,鱼类专家曾做过试验测量。正分层水域的上层与下层水的水温相差较大,当表层水温达到22摄氏度时,水面以下5米的水温为21摄氏度,下到10米水温为18摄氏度,下到15米深处时,水温便为9摄氏度,下到20米时水温便成了5摄氏度,下到20米以后就为4摄氏度了。这个水温测量对于我们钓鱼者来说很有启发作用,因为鲫鱼的觅食水温为1530摄氏度之间,1520摄氏度为最合适。从科学测出的水温看,所谓的夏钓深,亦不能深过10米,3至5米为最好。

夏天,北方的水温成为正分层,也就是表热底凉,鱼便移位于凉水处,此时的鱼聚集的地方在下层,钓者所选钓位主找凉水区,或深水区。冬季南方静止水域的水温,因为气候暖和,有时有如北方的夏季,它的水温处在正分层状态,上热下凉,上轻下重,南方春日钓鱼应参照北方夏日的方法。南方的夏天仍为正分层,鱼儿多聚集在深水底层,在此下钩,收获毕丰。

3)逆分层水域

所谓逆分层水域,是与正分层水域相对而言的。正分层是上热下凉,就是说,在湖泊、水库的水域在阳光的照射下,表面浅水温度高,水深处难得日照,所以温度低,是夏日的气温所形成。但是到了冬季,北方的天气变寒,下层的水温散出慢,表层的气温散发快,所以便形成了与夏日相反的水层温度,同样因为水的密度不同,形成不了大的环流运动,保持了上凉下温的水温层,这就叫逆分层水域。

有人做过试验,逆分层水域的水温温差没有正分层那么悬殊,冰面为0摄氏度,下降5米水温上升为2摄氏度,下降到10米,水温为3摄氏度,10米以下到15米水温为4摄氏度,再往下水温不会上升,一直保持4摄氏度。

有人对冰厚20厘米,水深1米的水体加以测量,冰下表层的水为0摄氏度,底层水温为6摄氏度。冬季鲫鱼的摄食水温亦不要低于5摄氏度。从这些测量来说,这个暖水层便是鱼儿的活动区域,也就是说,在这个水层里会有鱼群集中,由此联系到钓鱼选位,从理论上来讲,冬天钓鱼不能深过10米。

冬季北方的静止水域为逆分层水体,深水底层较温和,鲫鱼、鲤鱼仍能觅食,为冰钓爱好者提供了用武之地。

四、综合归纳

1)同温:水温不分层温,深浅都处于同等温度,鱼的体温与水温相同,此时鱼最为活跃,进食也快,是钓鱼的黄金时期。

2)移位调温:水温变化时,春、秋、冬季鱼向暖水移位,夏天,鱼向凉水移位,所以,春、秋、冬季找鱼群时,先找暖水区,找到暖水区就找到鱼群了,因为此时的鱼都向暖水区集中。

3)养鱼塘因为水面小,水温升降快。水库、河流因为面大水深,水温升降慢,但浅水又比深水升降快。要根据气象、水温来选择钓场和钓点。

4)小温差天气,鱼比较活跃,非常适合垂钓。

改变鱼类生存习性的水质特点


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鱼是终生与水为伴的水生动物,水是鱼的生活之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水质的清浊,酸碱度的高低,浮游生物的多少,对鱼的生长、摄食、栖息和繁殖等生理活动,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钓 谚说:水清则无鱼,这不光是指鱼儿无处藏身,主要是因为这样的水域没有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断绝了鱼类赖以生存的食饵。所以,这样的水域不可能有鱼栖 息的。在水质浑浊的池塘鱼儿看不清钓饵,有经验的垂钓者都不以此为钓点的。水质如镜,钓鱼不灵。水像泥浆,钓鱼泡汤。这正是钓鱼人总结了水质情况与鱼 类活动觅食规律后,得出的宝贵经验。

作为钓鱼人,不了解鱼生活的环境,不掌握鱼和水质的一些基本关系,不容易取得好的钓绩。钓鱼人钓来的 鱼大多要食用,怎样判断鱼有没有被污染,食用是否安全,更是广大钓鱼人比较关心的问题。下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垂钓经验和有关专家介绍的关于水质方面的资 料,同大家讨论一下,水质对鱼的生活和垂钓效果的影响,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1、水温

水的物理化学性质与水温密切相关。水中溶解性气体(如氧、二氧化碳)的溶解度、水中生物(如鱼类和水生植物及浮游生物)和微生物活动、盐度、PH值以及其他 溶质都受到水温变化莫测的影响,不同鱼类要求不同的水温,鲢鱼、鳙鱼、草鱼、鲤鱼、鲫鱼、鳊鱼等的适宜生长水温为20-30摄氏度。罗非鱼等热带鱼类,适 宜生长的水温为25-34摄氏度。而鲑鱼、铜锣、法罗鱼等冷水性鱼类的适宜生长水温为7-20摄氏度,超过30摄氏度则会死亡。而水温高于或低于鱼类的适 温范围,鱼类就会减少活动,停止摄食,甚至死亡。

2、水的溶氧量

一般鱼类适宜的溶氧 量为5-8毫克/升以上,至少应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当水中溶氧量小于3毫克/升时,鱼类烦躁不安,呼吸加快,大多集中在表层水中活动,不摄食,停止生 长。溶氧量小于2毫克时,鱼类就会浮头游泳无力。当溶氧量为1毫克以下时,鱼类就开始死亡。水中充足的溶氧量,可抑制生成有毒物质,降低水中有毒物质的含 量,而当溶氧量不足时,氨和硫化氢则难以分解转化,极易达到危害鱼类健康生长的程度。

3、酸碱度

自然水体的酸碱度即PH值,它既影响鱼类生长,也影响到水体中的营养元素的含量。鲢鱼、鳙鱼、草鱼、鲤鱼、鲫鱼、鳊鱼等温水性鱼类,喜偏碱性水,其适宜的 PH值(酸碱度)为7、5-8。但大多数鱼类苗种培育阶段的最适PH值7、5-8,成鱼养殖阶段的最适PH值为6、5-7、5。当水中PH值低于6、5 时,鱼类血液的PH值下降,血红蛋白载氧功能发生障碍,导致鱼体组织缺氧,尽管此时水中溶氧量正常,鱼类仍然表现出缺氧症状。PH值高时,水体中的离子 NH4转变为NH3,毒性增大,水体为强碱性,腐蚀鱼类的腮组织,造成呼吸障碍,严重时使鱼窒息。

4、水体的透明度

水体的透明度与水色有直接关系,水色又标志着水的肥瘦程度和水中浮游生物的多少。如果水体的透明度大于35厘米,说明水质太瘦,水体中水生生物和浮 游生物太少,鱼类生长缓慢;如果小于25厘米,说明水质较肥,水中浮游生物多,鱼类饵食充足,生长快。但这样的水体遇到夏秋高温季节,易造成水中缺氧,如 塘中鱼的密度又大,易使鱼出现浮头,甚至翻塘,造成鱼类死亡。在这样的水域中垂钓,需在有风、凉爽的天气,并采用特殊的饵料和钓法才能钓到鱼。

5、总鳞

是评价水质的重要指标。在天然水体中,鳞几乎都以各种鳞酸盐的形式存在,它们存在于溶液中、腐殖质粒子中或水生生物中。一般天然水中鳞酸盐含量不高,化肥、 冶炼、合成洗涤剂等行业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鳞。鳞是生物生长必需的元素之一,但水体中鳞含量过高(如超过0、2毫克/升),可造成藻类的过度 繁殖,直至数量上达到有害的程度,称为富营养化。造成湖泊、河流透明度降低,水质变坏,影响鱼类等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长和生活。

6、总氮

大 量生活污水、农田排水或含氮工业废水排入水体,使水中有机氮肥和各种无机氮化合物含量增加,生物和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消耗了水中溶解氧,使水质恶化。湖 泊、水库中含有超标的氮、鳞类物质时,造成浮游生物繁殖旺盛,出现水体富营养化状态,既给鱼类带来食物的同时,也因大量水生生物消耗水溶解氧,使水体缺 氧,也给鱼类的正常生长和生活带来影响和危害。

7、氨氮

水中的氨氮以分子氨和离子氨 形式存在,分子氨对鱼类有很大毒性,而离子氨不仅无毒,还是水生植物的营养源之一水体中氨浓度过高时,会使鱼类产生毒血症,长期过高,将抵制鱼类的生长、 繁殖,严重中毒者甚至死亡。水体中理想安全的水质氨标准是分子氨浓度应小于0、02毫克/升;分子氨浓度达到0、2毫克/升以下时,一般不会导致鱼类发 病;如浓度达到0、2-0、5毫克/升,则对鱼类有轻度毒性,容易发病;如分子氨的浓度超过0、5毫克/升,对鱼类毒性较大,极易导致鱼类中毒、发病,甚 至大量死亡。

8、亚硝酸盐氮

水体中亚硝酸盐浓度过高时,可通过渗透与吸收作用进入鱼 类血液,从而使血液丧失载氧能力。一般情况下,亚硝酸盐含量低于0、1毫克/升时,对鱼不会造成损害;达到0、1-0、5毫克/升时,鱼类摄食降低,腮呈 暗紫红色,呼吸困难,游动缓慢,骚动不安;含量高于0、5毫克/升时,鱼类游动无力,鱼体柔软,臀部底面呈黄色,某些器官功能衰竭,严重时导致死亡。

9、硫化物

硫化物的毒性主要是指硫化氢的毒性,其浓度过高时,可通过渗透与吸收作用进入鱼的组织和血液中,破坏血红素的结构,使血液丧失载氧功能,同时可使组织产生凝 血性坏死,导致鱼类呼吸困难,甚至死亡。我国渔业水质标准规定:硫化物的浓度不超过0、2毫克/升。对于某些特种鱼类或苗种养殖中,硫化氢的浓度应在 0、1毫克以下,毒性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论月光与夜晚垂钓的关系


在一篇钓鱼杂志上登载了瞿高兴先生的"月光影响夜钓?"一文,读后颇有感触。其实,大凡经常夜钓的人,都或多或少地明白点儿月光与夜钓的关系,只是还没人提出过为什么?渔民的结论显然是毋庸置疑的,那是他常年观察的结果,但是这种结论并没有科学实践为依据。瞿先生是位老钓手了,其文章有案有据,但是就是这样的资深钓手都没整明白,可见,作为钓鱼人,想回答这个问题,的确是免为其难了。

本人也很喜欢夜钓,对于这个问题也曾百思不得其解,但随着钓龄的増长,对其有了一定的认识,但遗憾的是,我们钓鱼人不可能是鱼类学研究方面的专家,由于掌握专业知识的局限性,所有的结论只能是合乎逻辑的推敲,本文欢迎钓友商榷!

要想讨论这个问题,我想不妨用用排除法,摒弃不合理的,剩下的就是合理的。归纳起来,可能也就是着落在下文的这3点上。

一、避光说

最初,我也是从月光如织的钓场上产生怀疑的,鲤科鱼类儿本身就畏惧强光,避强(光)趋暗是它的习性。从钓手自身上找原因,当圆月正在你身后时,很可能是被放大了的人的身形和晃动的竿影,其黑黑的剪影落在了鱼儿的视觉影像上,使之避开。

但是我很快发现:在满月时隐藏身形后,和在月亏时的大部分例子当中结果都不一样,满月时夜钓当空军的时候多,而月亏时或多或少都会有鱼获,尤其是在年轻的时候,当时夜钓时普遍都使用电石灯,没见得月亏时电石灯对钓鱼有影响啊?可见,避光说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全面。

二、光线说

鱼对光线强弱的不同反映,是我在夜钓鲶鱼当中总结出的经验,当时我用的是坠下钩上的钓组,单钩单子线,绑于铅坠上端距主线约40CM处,子线在主线上是可以上下活动的。我发现,在月光较强的夜晚,鲶鱼很少吃口,但是将子线在主线上上捋,将钩饵提离水底还是有口的。月光暗淡的时候将子线下拽,钩饵落底较好!可以推理的是,在强烈的光线下,鱼眼当中的食物上的可见光,可能隐藏在较亮的光照中不为其所见。

但是将饵料提离在鱼眼的上方却可见,正如被光照放大了的剪影!对于鲤鱼,我认为还是应该从它是属于羞光性鱼类上考量,那么,月光的强弱对于其觅食的积极与否,还是应该有一定的影响的。但是,日光的强度与月光的强度,究竟是否对鲤鱼的影响相同?此点目前还不为我们所知,上述观点仅为合理推论。

三、月球引力说

近些年来,由于丛林内的冷水鱼资源已近物种临界点,所以也多了些时间蹲大水库,在钓大水库当中我注意到这么一个现象:本来调好的浮漂会在不知不觉当中下降1一2目,通常的解释是浮漂经过水的浸泡,浮漂的材质吸水,质量加重从而产生的现象,这是个合理的解释!但是,我用的是塑料浮漂啊!我的好漂一大堆!然而近几年都送人了,原因就是塑料浮漂稳定性强!一时不解。

不久,我还发现另外一种现象,就是钓着钓着,浮漂竟然会自动长目!记得关系浮漂自动长目的原因,有钓友曾在钓鱼杂志上撰文,文章中将其归于不断沉积的饵料托住了浮漂,然而,真像确实如此吗?

于是,在钓鱼当中我悉心观察,发现这种观点显然不能让人信服,原因是大水库的水体是时常流动的,或左或右,它如何留住成桶状漂浮的饵料粉末?即便有沉积,铅坠重还是粉末重?而且我试用过虫饵,浮漂同样会长目。这种长目现象与浮漂的降目现象发生在同一天,同一水域,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自相矛盾,让我若有所思。

之后我又发现:大水库当中的水流涌动也很不正常,我们在打抛竿中,经常使用于白色的发泡浮子用作窝子的标记,如果綁线过长,它会时而向左漂浮,时而又向右。当然,如果它向前或后漂浮,因为它与我们的视线为直线,我们很难发觉,但可以肯定地说,它同样在您不知不觉当中发生!有人将其归罪于风,但是很多时候水底下的暗流并不是风力现象引发的,由此让我们不得不怀疑;上述3点现象的解释,是否掩盖了其发生的真正原因呢?

还是适用排除法,我们设定上述3种解释完全不成立!剩下的就是水了,水能发生什么?这么大的水库,如果发生人类不能解释的现象,那它就一定是自然发生的了!想到自然2字,我的脑海中浮现出"引潮力"这一词,在困惑之中,我似乎窥见到了一丝曙光!

其实,还是在中学时,我们就接触到过这类自然学科,即然月光与鱼类都归属自然科学这一范畴,我们就在这方面找找原因吧!

我们知道:月球是具有引力的,海水的潮涨潮落,都是月球的引力在主导,那么,月球的引潮力能否影响到湖库的水位变化呢?果然!根据百度文库的专业资料:月球的亏缺与满月,同样也引导着地球上的湖泊与河流的水位变化,美国海军的实验也表明:在一天当中的不同时差里,月球的引力在地球的自转偏转中,可以引起内陆湖泊的水位变化,使之具有上升或下降2一5CM的水位差。而地球在自转当中,由于受月球的引力影响,湖水会在某一时间段内发生逆时针或顺时针的流动,这足以解释上文3点表面所掩盖的事实!我猜想:很可能是水库水位的变化,影响到鲤鱼儿的索饵和停口。

水库水位的变化虽有,但要想证明它与鲤鱼的活动息息相关还有些难度。但即然月球的引潮力能改变潮涨潮落,如果不是涨水与落水的关系,那么,能否继续推论下去,在鲤鱼的自身上找找原因,于是,动物体内的生物钟又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据国外最早的、关系月球引力与动植物体内生物钟的科学研究表明:月球的引力直接控制着陆地野生动物和水中鱼儿的觅食规律。毫无疑问,陆地上的所有物种都具各自的生物钟节律,有和昼夜相适应的日钟,有和月球运动周期相适应的月钟,还有与地球公转、季节娈化相适应的年钟。月球规范潮汐,潮汐则规范物种的习性。

上述理论似乎让我们找到了问题的答案!依据大部分喜欢夜钓鲤鱼的钓手们的经历:上弦月至满月垂钓,月光的亮度逐渐增强,鱼儿活动频繁,摄食积极,鱼儿上钩多集中在前半夜。而后半夜因为夜空清彻月光较强,鱼儿活性较差。满月至下弦月,月光亮度逐渐减弱,鱼儿上钩多集中在后半夜。

从这点上看,月亮的光照强弱对于鲤鱼的活动,影响的确很大!但是依据瞿先生的记载与我多年夜钓的经验看,鲤鱼对于夜晚的光照的强弱,在觅食上没有严格的规律,显然它不受生物钟的影响。而对于月亮的亏缺,在觅食上却有着定律可循!因而,我们不难看出:鲤鱼的觅食规律,受月球近地距离远近的影响,有着较稳定的时间节点,这样看来,鲤鱼的作息时间,是在受生物钟的影响!

我国的农历历法以"朔望月周期"来计算一个月的天数,"朔望月"是指月朔到月塑,或者是月望到月望,新月到新月之间的长度,即月球运行的周期为29,5天。但是,由于太阳、月球与地球三者之间的相对运动并非一成不变,因此"朔望月周期"有长有短,农历一年当中就会出现了大月30天,小月29天的情况。

同时,为了保证农历每月的初必须是朔月,所以大小月的安排也不是固定的,也就是说:月亮的圆亏并没有统一的时间节点,所以鱼类的觅食规律也并不墨守成规,这也是瞿先生的日记中自相矛盾的地方。

下文是我国渔民在长期的渔猎活动中观察并记录下的、鱼群倚月相周期的活动规律,相信对我们的垂钓活动有一定的帮助,现摘录如下:

1) 朔月

农历初一,日出月出,日落月落。(月亮的引潮力大,鱼群全天的活动较为积极)

2)新月

农历初二、初三,月见于傍晩西方近山处。(鱼群全天活动频繁)

3)上弦月

农历初七、八,中午月出,子夜月落,(月亮当空,夜晚鱼群在上半夜活动较多)

4)望月

农历十五、十六,日落月出,日出月落,(鱼群消声匿迹,故有"十五、十六不打鱼"之说。

5)下弦月

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子夜月出,中午月落,(鱼群多在下半夜活动)

6)残月

农历二十六、二十七,清晨见于东方,(鱼群活动积极)

鱼吃食与浮漂调整的关系


浮漂是钓鱼人的眼睛,它反映了鱼儿吃食时动作的媒介,除浮漂的自身语言(翻身站立、匀速下降、到位、返弹、静止)之外的任何动作,包括缓升、急降、晃动、移位、下落时的超时停顿等等。这些反常的动作都有可能提杆中鱼,这些有异于浮漂自身语言的动作我们习惯性的称之为浮漂的鱼讯语言。

我们也正是根据这些浮漂的鱼讯语言来进行垂钓的。了解了浮漂的鱼讯语言,那么这些鱼讯语言又是怎么来的呢?答案其实很简单,是鱼吃食时的动作在浮漂上的具体体现。鱼又是怎么吃食的呢?为了简单,我把鱼吃食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并逐一定义了名字。

首先是鱼触碰、试探饵团阶段,我称之为探口。在这个阶段中,有些鱼习惯先吞进去但又马上吐出来,再吞再吐,反复多次。如鲫、老、滑鱼等。而有些鱼习惯先用鳍或嘴触、拱动饵团,并围着饵团游动。如:鲤、草等。

其次,就是鱼在认为安全的情况下一口将饵吞入嘴中,我称之为吞口(这个阶段时间很短暂)。

再有就是鱼吃饵后的抬头或转身阶段,我称之为走口。

第四,就是鱼吃食、转身(抬头)后的游开阶段,我称之为死口。

这四个阶段贯穿鱼吃食的全过程,即连续又不完整。

说它不完整是因为:当鱼处于饥饿状态、觅食欲望很强的情况下,见饵就吃,不再小心翼翼的试探是否安全,其探口阶段就不存在了(如:生口鱼)。再有就是,鱼在觅食的过程中突然受到惊吓,也会马上放弃觅食,多好的美味也留不住它逃走的现实。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中鱼后要马上领鱼出窝的原因。

鱼吃食的四个阶段,与浮漂的鱼讯语言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它又是怎样通过浮漂来具体体现的呢?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如何调整浮漂。我们也正是通过调整浮漂来认知鱼类的觅食过程,从而达到和实现钓获的目的。

说到调标,我比较认可浮漂的剩余浮力之说,即调目越小剩余浮力就越小,剩余浮力越小越灵敏,也就是说浮漂越接近于调平水越灵。反之则为调迟钝。

在垂钓的过程中,我发现:浮漂调的越钝,鱼吃食的四个阶段越明显、越松散;浮漂调的越灵敏,鱼吃食的四个阶段就越模糊、越紧凑。

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就拿调成5目的浮漂来说说。假设(注意!我说的是假设)每次挂钩的两饵大小相同,重量也一样,且每个饵都能拉下2目的浮漂。则双钩挂饵后,我们通过调整浮漂与水底之间的距离,使下钩饵刚好触底,此时的浮漂应露出水面1目。

由于饵料的重量被浮漂的浮力全部承担,两饵均处于悬浮状态,且浮漂的剩余浮力基本上等于浮漂被调成1目时的浮力。若此时有鱼探饵,饵团就会晃动,当浮漂的剩余浮力不足以平衡掉鱼探饵的吸力时,标讯也就随即产生。这时浮漂的鱼讯语言就是鱼的探口讯息。

如果我们再对浮漂进行调整,让上钩饵触底,底钩饵呈卧底状态,浮漂应露出水面3目。此时有鱼探饵的话,由于浮漂的剩余浮力增大了,加上两饵一触底一卧底,饵团受水底的制约,晃动的幅度小了许多,而且此时鱼探饵的力量能很好的被浮漂的剩余浮力所平衡,则浮漂的探口讯息就不明显了,也许只是轻微的晃动,上下的动作几乎没有。

鱼经过探饵之后再吞饵入口,鱼吞饵时的力量大于浮漂的剩余浮力,浮漂随即产生的鱼讯语言就是鱼的吞口讯息。如果此时再增加钓目,使浮漂处于不灵不钝状态,即浮漂露出5目,双饵均卧底。此时饵团的全部重量均由坑底承担。

在鱼吃食时,其探口讯息就看不到了,鱼的吞口讯息也会由于受到浮漂剩余浮力的影响变得非常小。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此时浮漂的剩余浮力能平衡掉鱼吃饵后的残余力量,所以浮漂没有明显动作。而且鱼吞饵的这个过程时间很短,鱼很快就进入下一阶段转身或抬头。而鱼的转身(抬头)会把子线拉动,则鱼讯产生。此时浮漂的鱼讯语言就是鱼的走口讯息。

如果我们再次调整钓目,使浮漂露出67目,此时双饵均卧底,而且子线呈弯曲状态。鱼的前两口讯息当然就被过滤掉了。那走口讯息为何不明显呢?原因是鱼转身(抬头)的时间也不长,而且子线是弯曲的,在鱼转身(抬头)时也仅仅是把子线拉直了,浮漂的讯息也不会产生。而当鱼游走时,就会产生位移,从而拉直、拉动弯曲的子线,随即产生浮漂的鱼讯语言死口讯息。

由此不难看出,在浮漂调钝后,钓目由钓灵到钓钝,鱼吃食的四个过程是很清晰的。

简单的总结一下:单饵离底钓探口讯息;上饵触底,下饵卧底钓吞口讯息;双饵卧底钓走口讯息;双饵卧底且子线弯曲钓死口讯息,但这些只是一种理想的假设。在实际的钓鱼活动中,由于鱼体的大小、饵料的可口性、饵团的大小、浮漂的材质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鱼的这四口讯息并不会固定在某一钓目上,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来不断的变化和调整。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把浮漂调灵后的情况。在我们将浮漂调灵后随着调目的减少,要想钓全鱼吃食的四个阶段,对所上饵团大小的要求也就越来越严格,而且由于浮漂的剩余浮力的减小、饵团的减小,使浮漂出现鱼讯语言所需的力量也就变小了。

有时即使双饵卧底,体形适当的鱼的探口也有可能使浮漂出现鱼讯语言。原因就是浮漂的剩余浮力已经不足以平衡掉鱼吃饵后的残余力量,而此残余力量恰恰使浮漂出现了鱼讯语言。也就是说在浮漂调灵之后,鱼的前三个过程所出现的三口讯息,在浮漂的钓目上很难区分清楚。

为什么说是前三个过程不好区分呢?原因就是,鱼在前三个吃食过程中,子线都是垂直的(钓目在调目以内),在浮漂的剩余浮力加上饵团的重量不足以平衡掉鱼吃饵的力量时,鱼探饵、吃饵后所剩余的力量能很快地传至浮漂,导致鱼讯。如何滤掉其中的假口抓准实口?就要求我们总结和吸取多次垂钓的经验和教训,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摸索来很好的掌握它们。

还有就是,在调目范围内,若空杆仍然多于中鱼,就需要我们继续往钝了钓(即钓目要大于调目了),直到有讯息即中鱼为止。此时你所钓的一定是鱼的死口讯息(双钩卧底、子线弯曲)。

但我不主张抓鱼的死口讯息,一定要抓鱼的前三口讯息,这是因为抓鱼的第四口死口讯息,就如同我们常说的起杆晚了,即鱼已经开始游动,再起杆中鱼,钩对鱼的刺痛是很大的,使鱼在未离窝前就受惊而发力逃窜,如同在窝子里遛鱼一样,不但容易惊窝,还很容易切线跑鱼。

所以,除了钓老、滑鱼、糗鱼之外不建议大家钓死口。所以说,如果我们在调目之内无法找到很好的上鱼点,就应该重新来调整浮漂的调目,往钝了调(减铅皮),直到鱼讯与上鱼率几乎一一对应时的钓目在调目以内为止。不能犯懒钓死口,而错过上鱼的最佳时间。

单纯的追求调灵、调钝、钓灵、钓钝都是不可取的,而是要根据鱼口与标讯对应中的真假程度,来适时调整浮漂,找到最佳的上鱼点,而获取骄人战绩。

特别注意:最佳的上鱼点不一定就是钓组的最灵点,而是有标讯就中鱼的最灵点,它对应的是鱼的吃口(或探口、或吞口、或走口、或死口),随着鱼情的变化它不是固定的。所以很难说你应该钓几目、钓灵好还是钓钝好。有许多钓友就是没有弄清浮漂的鱼讯语言与鱼吃饵之间的关系,而走入了追求调几钓几钓灵还是钓钝的误区。

明确了浮漂的调目、钓目与鱼吃食过程之间的关系之后,如何很好地在实际的垂钓之中运用得当,需要钓友们不断的实践和摸索。认真地分析浮漂所提供的每一个鱼讯语言,很好地理解实际垂钓过程中鱼吃食的状态,充分调配好鱼讯与上鱼率之间的对应关系,是提高鱼获的关键所在。明确你的上鱼点对应的是鱼吃食的那一个阶段,是你在鱼口发生变化时,应该如何应对的主要依据(是该钓灵还是该钓钝)。

水库涨水的原因与垂钓效果的关系


在水库中,一般认为水库涨水后是最佳垂钓期。但笔者多年的垂钓实践并非如此。有时好钓,有时还不如涨水之前。个中原因,值得探讨。

一、 水位上升与垂钓的关系

几年来的实践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钓获量随水位上升而增加,超过一定范围,则随水位上升而直线下降。这一定范围数值,随水库大小而定。在小型水库,大约是2025厘米;在中型以上水库,大约是15 20厘米。不管哪种情况如果一次水涨量超过30厘米,垂钓效果都差;涨水越大,效果越差。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这是因为水库涨水后,水中溶氧量增加,从岸上冲到水中的事物增多,鱼儿呈积极觅食的活跃状态,所以垂钓效果好。但如果涨水过大,水域面积增加太大,鱼儿密度呈反比例下降;冲入水中的食物也相对增多,鱼儿咬钩的机会自然下降,因而垂钓效果不好。

二、 涨水原因与垂钓效果的关系

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是非降水性涨水,没有引起温度、气压等气象条件的变化,鱼儿在正常觅食的基础上随水位在一定范围的上升而更加活跃,是垂钓的大好时机。

第二种是由于雷阵雨引起的涨水,一般出现在夏季,由对流云引起降水,来势凶猛,历时较短,涨水不大,往往雨后放晴或或阴转多云,温度下降不大,气压迅速回升。这是鱼儿觅食最旺盛期,也是垂钓的最佳时期。一般所说涨水后好钓鱼,多指这种情况,钓友切莫错过。

第三种是连续中到大雨甚至暴雨引起的涨水。这种情况往往由于高空低气压槽侵入,带来大片浓密雨层云滞留于某一地区上空所致。雨量大,降雨时间长(35天或更长),水库容水量饱和或溢出,水域面积达最大值。温度下降较大,又持续维持低气压天气,水中溶氧量锐减。鱼儿相对密度下降,又不积极觅食,这时出钓定无收获。

三、垂钓时机的选择

不论哪种情况造成的涨水,都要正确的选择垂钓时机。一般来说,在降雨过后,水库水位迅猛上涨时,鱼儿从相对静止状态转变为十分活跃状态,大多浮游于水体中上层;此时泥沙大量冲入,水质浑浊,能见度很低,除能钓到鲶鱼、黄颡之外,难于钓到其他鱼类。当水位稳定不再上涨或缓慢下降,水质浑浊程度好转时,鱼儿才开始大量觅食咬钩。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中雷阵雨引起涨水后的12小时以后至48小时之前;大雨或暴雨导致的涨水,则延迟到48小时以后,并能延续34天。

因此,有经验的钓友,在涨水开始时,并不马上出钓,或者在咬钩高潮到来之前耐心等待。例如去年7月4日夜,笔者所在之地喜降中雷阵雨。第二天十几位钓友同到一小型小库垂钓,整整一上午,基本没有收获。于是钓友纷纷离去,只剩下笔者和另两位继续坚持。下午2点后,鱼儿开始频频咬钩,待到天黑收收竿时,三人都满载而归。

四、钓位与钓饵的选择

水库涨水后,鱼儿的活动规律是靠边,游到出入水口处。因此,理想的钓位应选出水或入水处的小沟、僻静的湾汊、有乱石或岩穴的石壁处、以及水库狭窄或通道地段。水位的深浅,如钓鲫鱼应在11.5米的地方;钓鲤鱼,应在23米左右;抛钩距离,一般在4.5米手竿可及的范围内或更近一些;若为海竿,15米左右足矣。至于钓饵,应视水质而定。若水质浑浊,可见度低,应用腥味较浓的荤饵如红蚯蚓、蚕蛹等,可钓到鲫鱼、鲶鱼和个头不大的鲤鱼。当水质逐渐澄清以后,要改用玉米粑、面粉团、嫩玉米粒等素饵,可钓到鲤鱼、草鱼和鲫鱼。

鱼类的摄食特点及对鱼饵的偏好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对于鱼类的认知仅限于生活在水中,除此之外,恐怕并不了解鱼类的其他情况。鱼类的生活规律,以及不同鱼类的具体特征,会深刻的影响到钓鱼的成果,了解鱼类的知识,最终还是钓鱼人受益。

鱼类的生理特点

关于鱼的形体特征,大家基本都有初步的了解,我就在这里介绍一下鱼类那些不常为人熟知,但却有能影响钓鱼成败的特点。

鱼类的眼睛和人眼不同,它们的可视光谱与人类差异巨大,对于特定波长的色彩比较明显,比如红黄白三色,这也是为什么有人强调饵料用色的缘故。

除此之外,鱼类的视力并不是很好,可视范围大概在十米到二十米之间,而且越是深水鱼类,视力越差。这一点,可以影响到钓鱼人的钓点选择,以及钓竿长度的选择。

另外,鱼类的听觉比较特殊,它比人类的听力更加敏感,不但判断位置清晰,针对低频声音更加敏感精确,远超过人类的听力范围。所以,钓鱼人在岸边不要随意的走动,可能有些声活动音自己听不到,但是经过土地,水体的传导,水中的鱼类可以很清晰的听到钓鱼人的动作。在挑选钓位方面,钓友也应该选择安静的环境,靠近公路,施工地的钓位都要避开。

人和鱼的对比中,人类的鼻子更复杂一些,有着呼吸和嗅觉的作用,而鱼类的呼吸不在鼻子,在鱼鳃。鱼类虽然有鼻子,但作用主要是闻味道,钓鱼人想要饵料发挥作用,全靠鱼类的鼻子发现。

鱼类的摄食特点

大多数的淡水鱼类没有牙齿,它们咬食猎物,或者吞吐鱼饵主要依靠磨,或者直接吞咽。和普通的动物依靠牙床磨碎食物不同,鱼类更多依靠的是鱼鳃的肌肉运动。它们会先张开鱼鳃,大量的吸水,在水进入鱼嘴的同时,食物也进入鱼嘴,之后水被鱼鳃排除,留下食物在嘴里。

在这个过程中,鱼类的动作也很典型,它们多是头朝下,尾巴朝上,整个身体呈现一种水平的状态。如果发现嘴中有异物,会快速的上抬,试图吐出饵料,而从漂相上看,则是上送漂的表现。

鱼摄食的动作,深刻影响了钓鱼人的上鱼效果,对于它们的吃食动态,应该是每一位钓鱼人必须掌握的技巧。

鱼类的食物偏好

虽然在多数人眼中,鱼都是一个样子,但鱼和鱼之间的差别,就如同人和其他灵长类动物的区别一样,看似相似,实则差距巨大。不同的鱼类,外观上可能相似,但是在具体的生理生活规律上,差距确实巨大的,尤其是食物偏好。

以常见的鱼类为例,鲫鱼喜欢甜食,而鲤鱼喜欢味道香醇的食物,鲢鳙则喜欢酸臭食物,在垂钓时,针对鱼类的偏好选择鱼饵,鱼类才会上钩,选错了,它们是看也不看。

除此之外,它们脾气还特别大,喜欢吃规规矩矩的食物,那些棱角分明,有尖刺的食物,它们也不吃,所以才会有人强调挂饵时的造型要素,捏饵要标准。有腐臭味的食物不吃,味道多的大杂烩不吃,有辣味的不吃,怪味不吃,反正要求是多种多样,钓鱼人应该全面重视才行。

面对鱼类的种种要求,以及生理规律,钓鱼人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根据规矩选择适当的钓法,才有上鱼的希望。

鱼星与地星的辨识及施钓五要素


鱼星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在水面上看到气泡。当鱼发现食物并准备摄食时,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必须先把鳃盖关闭,然后张开嘴,此时口腔内形成含碳气体。这种气体轻于水,会悠悠浮上水面而破灭。鱼群越集中,争食诱饵的现象愈激烈,摄食速度愈快,鱼泛星的现象也就愈盛,而不同的鱼类和水里的动物,包括龟、鳖、虾、蟹,都能泛出代表它们特征的鱼星上来。根据这些特征,就能判断出它是什么鱼,大约有多重。

鱼星是观察鱼类在水下摄食情况的凭据。根据鱼星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判断出它是什么鱼,大约有多重。学会识别鱼星,对垂钓是大有裨益的。

在自然水体中,还常常会看到有许多地星冒上水面。没有经验的钓者,往往会把地星与鱼星相混淆,造成失误。地星多产生于春夏秋季的高温天气。在多淤泥、多腐殖质的静水池塘中(流水中也有),水下腐烂物质遇高温发酵,经过霉菌的分解作用能产生一种可燃性的沼气。沼气不断泛到水面上来,遇到空气即逝,此即是地星。

地星有两个特征:一为散乱,到处乱泛,大小不一;二为固定,即在同一地点。 地星与鱼星的区别在于鱼星集中,具有个性特征,而地星散乱细碎,垂钓者要加以注意。

鱼星的种类和辨识:

1. 鲤鱼:鱼星细密,有大有小,成团出现,在水面成片或带状,伴有浊水,移动缓慢

2. 鲫鱼:小而少,大小接近,三三两两,大多数是单个的,位置不固定

3. 鳊鱼:小且分散,黄豆大小,东一个西一个,陆陆续续冒出

4. 草鱼:较大,成串冒出,大小夹杂,比鲫鱼的大而多,但不及鲤鱼多而成团,有时也有单个或成双

5. 青鱼:位置变换没有规律,鱼星中除有小碎星外,总有数个大泡搀杂植物碎屑同时浮起,一般泛起一两片后就消失了

6. 乌鱼:小而密,上升快,长条形,消失较快

7. 鲶鱼:条状,细细密密,又细又多,不断移动

8. 黄鳝:它的鱼星是头伸出水面呼吸产生的,每个如豌豆大小,3-5个不等

9. 甲鱼:是其在水底爬行产生的,密集,成双行带状或圈状,大小不等,移动缓慢

10. 翘嘴巴:单个小泡,绿豆大小

11. 鲢鳙:与鲤鱼相近,但是大小泡更加不均匀,数量更多成团成片,不易消散

12. 泥鳅:细密,成串上升,泡沫状

地星:水底淤泥中的沼气,大小不等,但是和鱼星相比:破裂快,位置固定,不移动,受到外界干扰,鱼星会停止,地星不会,有地星之处,水中缺氧,无鱼可钓。

追鱼星施钓五要素:

一、要看

一看气泡上浮的特点,鉴别鱼星的真伪。观察气泡时,必须把鱼星与地星加以区别。鱼星上浮的表现特点是气泡大小不等,浮现水面破裂慢,泡源位置不固定,时有方向性位移,闻声而停;地星是塘底腐殖质受热发酵分解而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沼气泡,其特点是气泡大小相近,

通常成串冒出水面,表现形态单一,持续时间长,浮现水面即逝,泡源位置固定,不受外界干扰。

二看气泡上浮的表现形态,分辨水下鱼的种类、大小和密度。鱼的品种不同,鱼星上浮的表现形态不尽相同。比如鲤鱼的鱼星,通常在无风无浪时,水面浮现出呈圆形泡团,气泡大小不等,时而原地泛起,时而缓缓向前移动;单个气泡越大、气泡团直径越大,鱼体越大;鱼星浮现面积大,乃至形成气泡群,说明水下鱼越集中。垂钓者如能分清了水下鱼的品种、大小和密度,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鱼钩的大小、钓线的粗细、钓饵的类型和大小等。

二、要快

追鱼星施钓必须以快取胜。因为鱼星常常时隐时现,一般持续时间较短,有时一现即逝。这对垂钓者来说,追星施必须操作迅速。一是选择接近鱼星的钓位要快;二是操竿的动作要快。不论是长竿短线还是齐竿线,都要事先有准备,一旦发现鱼星,就可以迅速出击,不失时机地获取对象鱼。一般来说,在追鱼星施钓中,长竿短线递饵比扬竿式抛饵的钓效相对好一些。

三、要轻

鱼是通过内耳及其侧线的交互作用,感觉水体中高低频振动声波,辨别声源方向。声波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招引鱼觅食,当声波超出一定范围,将迫使鱼逃逸,以躲避敌害。因此,鱼的警惕性很高,对声音异常敏感,稍有惊动,就会向深水逃窜。根据鱼的这一习性,在追鱼星施钓时,就要求垂钓者,始终坚持以静为主,每个操作环节的动作都要轻。首先是接近钓位的动作要轻,切忌以沉重的脚步慌忙到位。再就是投递钓饵的动作要轻,严防钓饵、铅坠、竿尖击打水面。

四、要准

由于鱼星泛起的持续时间较短,欲从速上鱼,就要求钓饵落点准。准,对于长竿短线式递饵施钓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而扬竿式抛饵施钓就有一定的难度,必须认真操作,如果钓饵一次落点不准,势必多次反复抛投钓饵,这就很有可能使水下鱼闻声而逃,贻误良机。因此,追鱼星施钓钓饵落点一定要讲究准确性,力求一次成功。钓饵落点准,还要及时把握鱼星的移动方向,也就是抓住鱼在水下觅食时向前游动的方向,判明鱼头所处位置,及时、准确地将钓饵施向鱼头的前向,以提高钓效。就鲤鱼水下觅食来说,在平静水面,鱼星成团状向前移位时,垂钓者直觉明显,准确施饵较容易些。而在二、三级风天气,鲤鱼的鱼星一般是持续性单泡出现,并有位移方向。因此,垂钓者在有风力干扰、而鱼星浮现又不很明显的情况下,必须敏锐地察觉水下鱼的游动方向,若能做到及时发现,准确掌握钓饵落点,恰当选配饵料,时值夏秋季,其钓效是尤为明显的。

五、要引逗

鱼具有敏锐的运动视觉能力,在光线暗淡、水体混浊的水下,能机警地感受到周围环境中物体的运动,甚至是微小的动作,以满足觅食和逃避敌害的需要。垂钓中时有发现,在钓饵尚未沉落塘底时,鱼则半路抢食上钩,说明鱼的运动视觉起作用。因此,追鱼星施钓时,还要注意视情引逗,招引鱼的运动视觉,提高钓效。有时在鱼星密集、钓点准确、钓饵又对路的情况下,往往浮漂较长时间毫无反应,这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钓饵嵌入塘底乱石间、杂草缝、凹坑处、淤泥中,致使钓饵自然隐蔽,可能不易被鱼发现;二是由于气温、水温、气压等外界因素影响,可能鱼的觅食需求一时减弱。对此,垂钓者可采取间歇性提竿引逗的方法,上下轻微地提动钓饵,也可以向左或向右、向前或向后缓慢地拖动钓饵,促其动感,以引起鱼对移动目标的注意力和诱惑力,唤起鱼的吞食欲望,从而达到提高钓效的目的。

钩大小与跑鱼的关系分析


很多人都认为小钩容易跑鱼,包括许多老钓手都这么认为。而我十几年的体会是大钩大饵才容易跑鱼。

当我钓鱼老跑鱼时,就会换更小的钩,而不是象许多老钓手那样换上更大的钩。换上更小的钩以后,跑鱼现象立即得到遏止甚至完全消失,信号变多、变大、变实,中鱼率与上鱼率都能提高。除了鱼吃口凶并且鱼群乱口时迫不得已换大钩塞满鱼嘴逮死口,我是不会换大钩钓鱼的。跑不跑鱼,关键是看鱼是否吃得深。大钩重且大,鱼吃口刁滑时不容易深入鱼嘴,提竿后钩子来不及翻转刺牢或者是根本无法刺中鱼唇内部,这样才容易跑鱼。鱼只要吃得深,多小的钩都不容易跑鱼。

我甚至用0.5的鲇钩,可以钓虾的那种,连连钓上2斤多的鲤鱼。在赌塘多数人光头时,鱼太滑,不用极小的钩是很难拼出成绩的。我搓干散的料铺在水底一片,鲤鱼过来很快就会把极小的钩随饵料一起喝进嘴里。鲤鱼的嘴圆阔,极小的钩都还能钩牢,其它鱼就更不在话下了。

一般夏天我不使用超过伊势尼1号大小的钩,冬天不使用超过伊豆1号大小的钩,数斤的大头、鲤鱼或者是孟加拉鯪照杀。是否担心钩子被拉开呢?1.2号的子线能拉开伊豆1号钩吗?拉不开的,而我几乎从不使用超过1号的子线。过份追求细线小钩那是变态,过份担心而一味使用粗线大钩是愚昧,合适就好。跑鱼就换更小更轻的钩,慢鱼空竿也换小钩,乱口空竿才换大钩。

朝天钩的垂钓特点与钓法技巧详解


朝天钩是我国南方钓者最常用的手竿钓法。朝天钩又分单钩和双钩两种,其最大特点是铅坠和钓钩合二 为一焊接在一起。朝天钩落水后,由于线结朝内,借助于浮漂浮力和坠的重力作用,钓钩总是立在水底地面上;坠钩合一,减少了脑线,鱼儿只要略动钓饵,浮漂就 会作出反应,所以咬钩反应十分快速灵敏。用朝天钩垂钓时,主要技巧有如下几点。

1、铅坠的大小与钓钩的大小要匹配。坠小钩大,入水层钩不朝天,不易被鱼发现。坠大钩小,钩尖超天了,但坠大而重,鱼唇一碰钩饵就碰着铅坠这一硬物,吐而不吞,上钩率底;即使吞了,鱼也吐钩快,提竿时钩极易从鱼嘴中滑出,较易跑鱼。

2、 朝天钩在焊铅坠时,钓钩第三次受热,使它必须第二次淬火才能保持原有的强度和韧性,所以有时需要钓手检验,方法是:一手持铅坠,一手持钩弯,上下猛拉,如 被拉直,那是没有再淬火,或者是制造者为了速度快,简单放入热水中一蒸即拿出冷却磨制,这时伪劣产品,不能用,一般猛拉、使劲拽,钩子只是稍微有些弯曲, 而且松手后又马上回复原状,这时正宗的好钩子。

3、用朝天钩垂钓有一个弱点,就是没有脑线过度,在底泥比较后的水域中使用,鱼儿不易发现, 所以诱鱼较难。另外,铅坠与钩尖距离仅4毫米左右,铅坠的光泽往往使鱼产生戒备心理,不敢轻易咬钩,或吞钩时碰到铅坠后就逃。因为朝天钩反应灵敏,一般用 小漂,所以子啊风浪较大或距离鱼窝较远时,观漂也有一定困难。

4、因为朝天钩是上下两钩,最好在钩上挂一荤一素两种钓饵,这样便于同时垂钓喜荤鱼和喜素鱼,以便提高钓绩。

5、朝天钩落钩非常准确,所以在抛竿钓前需要选好钓位。如果钓位没选好,不但钓获极少,还有可能将鱼吓跑。

6、垂钓前还要做好诱窗,最好打个窝。

7、因为朝天钩的浮漂较小,不能承受较大的风浪,所以不适合在有大风大浪的水域中垂钓。

8、为了克服朝天钩相连的弱点,可使钩、坠分离,代之以较短的硬脑线相连接,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

野外根据鱼星垂钓的应用技巧


钓鱼人平常在野外选择钓位多是根据钓场的地形环境来选择钓位,比如水草区、障碍物处及树荫处等等,此处钓位普遍情况下都有鱼。但水下环境难以辨析,水下鱼儿有多少很难清楚。所以我们可以根据鱼儿活动所产生的鱼星来选择钓位垂钓,这样我们能够清晰的了解水下的大概鱼情,对我们垂钓会有很大的帮助。

一、区分地星和鱼星

在高温天气下,水底中的各类物质开始腐败变质,很容易冒出来星泡,而这个星泡和鱼儿冒出的鱼星很是相似,对于经验不多的钓友来说区分起来是有一定困难的,首先判断星泡是否鱼星就先观察星泡出水后存留的时间,要知道鱼星中含有鱼类的粘液,出水后能够保留一段时间才会破裂,而地星则不同了,出水后很快就会破裂。

然后就是观察星泡的规律性,要知道鱼儿在水中的活动是毫无规律的,所以出现的星泡会在一个范围内持续变化移动,而地星则不同了,星泡从水底冒出的位置是固定的,活动的范围自然小了很多。

最后一点就是两种星泡的数量和形态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地星的大小和数量都相对固定,而鱼星则会出现各种变化,不管是冒出的数量还是体积大小都会有一定的变化。

那么我们在垂钓的时候发现有星泡冒出的时候就能够快速分辨是鱼星还是地星,如果是鱼星的话还可以根据鱼星的数量和体积分辨鱼情状况,该处活动的鱼群数量以及个头大小有一个初步的估摸,接下来就可以做好准备开杆垂钓。

二、追星钓鱼的技巧

垂钓保持一个安静的状态是钓者的基本常识,但是想要更好的做好这一点并不是那么容易,这是平常钓者垂钓习惯的养成,当发现鱼星的时候要忙而不乱,不能发出很大的声响,不然很容易惊扰到活动的鱼儿。

因为鱼儿在水中对外界环境是否安全的判断标准就是声波的传递和光线,白天光线强烈那么声波就成了重要的依据,如果噪音太大鱼儿就会瞬间逃跑,所以想要更好的钓鱼,就要保持安静,此时可以准备一个好的钓椅或钓箱,以舒适的坐姿来垂钓。

鱼星是气体,受到水体中水流以及外界风的干扰,出现的位置并不一定准确,并且鱼星持续的时间也不算很长,所以钓者在追星钓的时候要认真观察。

追星钓适合用长竿短线的钓法,把钩饵挂上准确的送到鱼星范围内,若是抛竿投饵,入水的大动静很容易惊扰到鱼儿。所以采用长竿短线钓法,在递放饵料的时候可以保证动静很小。

如果是在有风天气垂钓的话,追星钓就增加了一定的困难,如果经验不是特别丰富的钓者,还是不要轻易尝试了,收获难以有保证,此时垂钓最好用星漂,这样把握鱼讯会更加轻松。

鱼星的形成与鱼的种类、大小识别


鱼群在水体活动必然会张开嘴巴进食,而这一动作就会产生二氧化碳进而冒出水面,形成一种粘性的气泡。而这些气泡就是我们所谓的鱼星,也就是鱼泡,而根据鱼星的形状和大小,通常情况下,我们就可以判断出鱼的大小以及种类,学会识别鱼星是对钓鱼极其有帮助的。但是往往就连一些钓鱼的好手都不一定能够准确的判断鱼星,所以,今天小编给大家讲讲怎么通过鱼星来识别水下鱼种及大小。

首先具体的讲讲鱼星的形成过程,我们都是知道的,鱼类的呼吸作用,并不是通过鼻子和肺(鲸鱼是个例外的),而是通过口腔不断去吸水。当水流经过鳃孔排出的时候,由鱼鳃中的毛细血管与溶在水中的氧气进行碳和氧的交换而进行的。

因此不难得出结论:鱼星的形成是与鱼的呼吸毫无关系的。然后,我们需要知道,当鱼发现食物并且准备觅食时,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它就必须先把鱼鳃关闭,然后再张开最,这个时候自然口腔中就会含有碳的气体了。而这种气体是轻于水的,自然就会从口中吐出形成一个个形状不同的小气泡,慢悠悠的浮出水面。这就是鱼星形成的整个过程。

当鱼群比较集中的时候,它们会互相争夺食物,抢食的速度也会加快,自然也就会像开锅的米粥一样气泡停不下来。这是进你的塘窝中觅食的鱼类会特别多,其中甚至包括龟、鳖、虾、蟹。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每一个不同的种类泛出的鱼星都是有一定的特征的,而当你钓鱼一段时间后,你就会很自然的通过鱼星就能判断出它是什么鱼,而且就连大小你都能基本判断出来。

接下来就该给大家总结下,常见的鱼种都是什么样的鱼星了。

1、鲫鱼

泡稍微有点不均匀,有大有小,但是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通常单泡或者双泡存在,也就是它每次只会吐出一个大一个小的泡,不会一连串的吐出。

2、罗非

罗非鱼的泡就比较的密而且通常都是比较的小,这里也可以用泡的连不连串判断出罗非的大小,大的罗非泡成串,而小罗非基本是不成串的,而且数量会很多,片状比较明显。

3、鲤鱼

鲤鱼一般就是七八个小的如同黄豆大小一样的,大的有小葡萄那么大,而且泡的大小也比较的均匀,就像水烧开了的时候的碎泡。

4、草鱼

通常是单个或者双个甚至有时也有5、6个形状大小基本相同的,并拢在一起上浮,气泡的大小如同枣子那么大,不会成串的。

5、鲮鱼

泡泡小而且密,不会成串,多数是一小片的杂乱无章的浮出。

6、青鱼

泡泡密而且小,就像小珍珠一样的,数量比较多,同时比较碎。

7、鳊鱼

气泡比较的小,范围也比较的小,是陆续的上浮,比较分散的不够集中。

8、鳝鱼

泡泡的个体如同红豆那么大,三四个的出现不等。

9、鲶鱼

这个和鲤鱼的泡泡差不多。

10、甲鱼

泡泡成带状的,中心大一些,边缘小一些,缓缓的移动。

水质与鱼的关系及择塘概要


没有水的鱼就成了死鱼一条,水中没有鱼儿也成了死水一潭,所以说鱼儿离不开水。鱼儿是终生与水为伴的水生动物,水的质量状况,对鱼的繁殖、生长和摄食等生理活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为钓鱼爱好者,不了解鱼生活的环境,不掌握鱼和水质的一些基本关系,也不容易取得好的钓绩。人们钓来的鱼大多要食用,怎样判断鱼有没有被污染,食用是否安全,更是广大钓鱼爱好者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笔者仅就这两个问题与钓友们进行交流,错误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老钓手都有肥水鱼难钓的经验。其实,不是肥水中的鱼滑,而主要是肥水的水质不好,对鱼的摄食等生理活动产生了不利影响所致。根据科研人员的研究结果,在水质清新、溶氧高(5毫克/升以上)的水体中,鱼24小时的摄食量,在生长旺季可达自身体重的50%以上。草鱼在溶氧量为56毫克/升时的摄食量,比溶氧量2.53毫克/升时高20多倍。水好鱼活跃,吃食又多又猛,食谱也较宽,自然好钓。水质不好,鱼食欲不振,用什么饵也不爱吞钩。

钓鱼归来,拣条大的或清蒸或红烧,一家人围桌下酒,自然其乐融融。可是,鱼做熟了还腥味颇浓,或者打开鱼腹时,看到鱼腹内的一层黑漆般的黑膜而不敢下锅,就十分扫兴了。其实,鱼的腥味难去和腹壁膜发黑,也都与水质恶化脱不净干系。

一、水质恶化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水质恶化是由于水体中有机物质或腐败物过多引起的。流水不腐、死水易坏是人们都知道的常识。流动的水体含氧量高,有机物质也不易淤积,所以大江大河的水质一般都比较好,而死水塘和流速缓慢的小沟小河,水体就容易变质。

自然的水具有自我净化的功能,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水体污染,大都是由于人类缺乏环保意识,人为地破坏了水体的自然生态平衡所致。就拿鱼塘来说,如果施肥、投饵过量,或者用未经净化的污水补水,都会使水体产生大量的额外耗氧,不仅造成水体严重缺氧,还会产生大量的氨、甲烷和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从而导致水质的恶化。

二、水质恶化的特征

水体是否恶化变质,一般可通过水体生态的变化(如水生动植物种类的变化)和水的理化特性变化(如颜色、气味、溶氧量等变化)来进行初步的判断。根据水体污染的不同程度,鱼塘的水一般有4种较典型的颜色变化。

1)蓝绿色水质轻度恶化

施肥、投饵过量或污水灌塘,会促使水体中耐肥性强的蓝绿藻大量繁殖,在水体表面漂浮一层膜状物,水体浑浊呈蓝绿色,这种假肥水现象是水质开始恶化的典型特征。

2)灰黄色水质次重度恶化

投施过量且未经发酵的有机肥或淤泥过多的老塘,夏季会产生大量的耗氧和甲烷、硫化氢、氨氮等毒、害气体,致使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和各种藻类大量死亡并产生毒素,呈灰黄色并形成发出臭味的臭清水。

3)暗绿色水质重度恶化

夏季高温季节,由于不断投施有机肥或补充生活污水,不能被鱼类利用的蓝绿藻反复形成大量繁殖失去活力死亡的恶性循环,造成水质浓绿而浑浊,水中重度缺氧,水生植物、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产生较明显的腥臭味,水质出现较严重的腐败恶化。

4)黑褐色水质极度恶化

多年未清淤的老塘,塘泥深厚腐殖质过多,又不能补充新水,夏季高温时会产生大量甲烷、硫化氢气体,水色黑褐,水面漂浮一层黏稠的泡沫,发出较强烈的腥臭味。这种水体的生物循环几乎停止而成为死水。

我们在垂钓实践中遇到的水质问题和颜色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的污染就有许多差别。同一种污染源,对江、河等流动水体和非流动水体的影响,表现也不尽相同。如上表述的为非流动水体的鱼塘4种比较典型情况,只能作为参考。

水体的酸碱度也是判断水质的一个途径。水体的酸碱度(PH值),是反映水化学反应变化及生物作用的一个指标,它由污染物的含量、理化特性以及二氧化碳与重碳盐的比值所决定。淡水鱼类较理想的PH值为78之间,低于6或高于9,都会对鱼类的生理活动带来不利影响。如水体PH值在56(偏酸性)时,鱼类的抗病能力会大大降低,极易感染疾病。PH值高于9时,夏季鱼容易发生氨中毒。

三、食用鱼的安全性问题

水是鱼生活的惟一环境,水的质量必然决定着鱼的质量。像北京的金海湖、密云水库等处,水质没有任何污染,鱼又鲜又香非常好吃,食用是不必有任何顾虑的。可惜这样的自然水体在北京已如凤毛麟角般的难求,大多数钓迷经常只能去一些商业性鱼塘过把瘾。而正是这些商业性鱼塘,容易因管理不到位出现水质污染现象。因此本文对鱼食用的安全性分析,主要以商业性鱼塘的鱼为对象。

首先了解一下造成鱼塘水体污染的原因。造成鱼塘水体污染一般有三种情况:(一)用各类污水作为补充水源;(二)多年未清淤,塘泥暗黑厚度在60厘米以上的老鱼塘;(三)鱼塘过量投施有机肥和饵料。

鱼塘淤泥含有大量未分解的有机物质,它对水质的影响主要有二:一是增加耗氧量,二是产生氨、甲烷、硫化氢等对鱼有毒的物质。据研究,养过鱼的塘底淤泥的耗氧量和产氨量,比没有养过鱼的要高34倍。硫化氢为易溶性有毒气体,对鱼的危害很大。 过量投喂饵料和有机肥,会产生大量的氨氮。多数的氨氮变成氮气(N2)散逸到空气中,部分氨氮可通过硝化作用转化为非离子态的NH3N,能破坏鱼机体的代谢功能,使鱼的活动失常、食欲减退,严重影响鱼的生理活动和正常生长。

污水中含有铅、铬、镉等重金属元素,此种水体中的鱼体会形成重金属的沉积,因此用污水灌塘的鱼塘,鱼根本不能食用,最好也不要去钓。硫化氢、氨氮中毒的鱼,不仅鱼肉的肉质松散、难于保存,而且腥味大,严重的还会有一股臭味,也失去了食用价值。

蓝绿色水体中作祟的主要是蓝绿藻,鱼一般还可以食用。灰黄色次重度污染的水体中的鱼腥味大,鱼腹壁膜发黑,鳞片暗淡,表明受到了硫化氢、氨氮类有毒物质的侵害,不适宜食用。暗绿色水体已属重度污染,水中的鲢鱼、鳙鱼、草鱼等上层鱼会先后发病死亡,只有部分鲫鱼、鲤鱼、黑鱼、鲶鱼、泥鳅等抗性较强的鱼还能存活,但腥味难去,腹壁膜深黑,鳞片发黑,体形失常(肚大、肉薄、刺粗硬),绝对不能食用。

四、不同水质中鱼的差别

没有被污染的鱼体形正常,鳞片有光泽,鳃部鲜红干净,鳍、尾完整透明,鱼体颜色正常(鲢、草背青腹白,鲤鱼身白或金黄,腹鳍与尾部发红,鲫鱼银白或金黄);鱼吃食贪、猛,漂相表现符合规律(经验);鱼活跃,遛鱼感到十分有力,做熟后肉有弹性,味鲜而不腥。

污染水体中的鱼,以上特征就会发生变化,一般表现体形失常变形,体色暗淡发黑,鳃部发灰有杂物,鱼不爱吃食、不活跃,遛鱼无力,吃起来缺少鲜味,腥味大而且难去,鱼肉弹性差。对于鱼的腹壁黑膜,笔者没有找到有关材料,但根据经验而言,好水质水体中的鱼腹壁膜一般为浅灰色,水体的水质越差,鱼的腹壁膜颜色越黑,因此认为倾向于把北方淡水鱼鱼腹壁膜的颜色深浅作为衡量受污染程度的一个视觉指标,供大家商榷。

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就能初步清楚应选择什么样的鱼塘去过把瘾了。笔者把这种选择归结为五个不要钓:以污水为水源的鱼塘不要钓;长期不清淤的泥底老塘不要钓;使用有机肥(人畜粪便)的鱼塘不要钓;池塘水色发暗绿、灰黑、灰褐的不要钓;鱼塘水体发出腥臭味的不要钓。当然, 那种为图利而偷偷向塘里投小药的鱼塘,就更不能去钓了。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鱼类的鱼星特点与垂钓关系》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自然水域垂钓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