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技巧与饵料。

醒发好的饵料,需要根据我们的钓法来进行炮制。

如果想要饵料在水中快速散落,就可以把醒好的饵,分出一块放在双手中间,用力压出其中的空气,就可以直接使用了。

如果想要饵料在水中停留较长的时间,那么就需要打饵。打饵就是在饵充分吸水后在饵盆里用手按照同一个方向继续搅拌钓饵,目的是为了让饵料中某些起粘连作用的物质接触的更加紧密,从而使饵料在水中散落的更慢,达到我们的使用需要。这个打饵很有讲究,什么组成的饵料打多少下是什么状态,在日常使用中要做到心中有数。

什么样的钓法一般需要把饵打到什么状态,在盆里粘到什么程度,这都需要在使用中细心的去实记,不可以马虎。打饵过后,把饵料收团在手中,压出饵料中的空气,就可以使用了。

压出饵团中空气的这个步骤在开饵的时候一般都需要做的,但如果钓场的水不是很深,或是我们的钓层设定的比较浅,或是饵料中本来就含有很多拉丝粉,那么我们就不需要在开饵打饵后再继续的压出饵料中的空气了。

开饵后不挤压就直接使用,这样带有部分空气的饵团在入水后,膨胀的更为自然,仿生效果更逼真,诱鱼效果更好;散落的时候因为埋藏在饵团中空气的浮力作用,在浮标即将到位部分的下落会更为缓慢,更能吸引钓点附近鱼的注意力;

如果针对鱼情,需要饵料遇水膨胀后边缘部位较为整齐,或是需要在子线带着钩子的小摆开始后饵料快速到位,那就需要用力的压实钓饵。

最后把饵料成团的步骤,也可以完全不用再压制钓饵,充分吸水后直接把饵料团成团,然后把饵料盆按一个方向水平摇动,让饵团在盆中围绕着盆的底部边缘按一个方向做圆周运动。

这样一是可以沾取饵盆中没有成团的剩余饵料,还可以利用圆周运动产生的离心力使饵料组成元素接触的更为紧密,并除去饵料中的多余的空气,饵料做圆周运动的速度越快,饵中空气排出的就越多,饵料组成元素接触的就越紧密,入水就持钩性就越好(饵料入水后,在钩子上持续不脱落的特性,我们把它叫做持钩性)。

开出一块比较规范的饵后,饵盆里应该是很干净的。通过制作,饵料如果达到了我们需要的状态,就不要再用手揉捏已经成型的饵料了,观看浮标的同时,不持竿的那只手一定要老实些,一定不要在饵团上抓来抓去,每揉捏一次饵料,就相当于重开了一次饵料,几次过后,这团饵料就是一团死饵了,再无法为我们的垂钓服务,只有扔掉了。

由于我们每次开饵在给饵料加水的时候,不可能每次都刚刚好,所以这里就要引入一个新概念收水。从字面理解,收水可以认为是收取饵料中多余的水分。但其实收水是一种调整饵料状态的重要手段,很多时候都要用到。

收水指的是在自己了解鱼情的情况下,开饵时有意的让饵料中一部分饵料的吸水不完全饱和,使其入水后和更快的主饵团产生分离状态,让它更自由地脱落,从而达到诱鱼、留鱼或者更好雾化引鱼目的!

收水时如果只是为了吸收饵料中多余的水分,不需要对饵料做其它调整,就可以使用吸水较快的薯类饵。把加水过多的饵料在饵盆中摊开,在饵料表面均匀的撒上一层薯类饵,然后快速搅拌饵料,收拢成团,待多余水分被后加入的饵料吸收后,就可以使用了;

如果是为了增加某些本身就较散的饵料入水后的持钩性,就需要加入既含有薯类又含有拉丝粉的饵。方法和前一种是一样的,均匀的撒在摊开的饵料表面后搅拌即可。如果收水是为了增加饵料的诱鱼和留鱼效果,可以根据对象鱼来加入相应的饵料。

钓鲫鱼等小体型的鱼类,可以在饵料吸水充分但没有进行打饵之前在表面撒上一层天下无双一类的细颗粒饵,然后打饵收拢成团,这种细颗粒饵在入水后会很快的和饵团分离,散落在窝点的周围或是更远的位置,能起到很好的引诱和留鱼作用;

钓鲤鱼等一类大物鱼时,可以在饵料成型后再把饵料打散在饵盆中,然后上边撒上一层颜色较为鲜艳的大颗粒鱼饵,再收拢成团,同样是利用后加入的这些吸水不充分的饵料颗粒入水后的快速脱落来刺激钓点附近鱼的视觉,让它们游向钓点,并会因为钓点处散落有可以在水下停留较长时间的可食用饵料颗粒而留在窝点附近。

其实前边的两种情况在饵料下落到底的过程中也可以起到一些诱鱼作用,只是没有最后一种情况来的明显,前两种的作用更多的是调整饵料的状态,使其达到我们垂钓的需要标准。

如果饵料的搭配和组成都一定了,在垂钓中不能改变,而水又加的不是很满意,那么我们可以找一张吸水性较好且纸巾纤维较为紧密的面巾纸来调整饵料因加水量不正确而导致的不恰当的状态。

发现饵料吸水过多时,可以把饵团压扁,用面巾纸包住饵料,轻轻挤压,让包在外边的纸巾来吸取饵料中多余的水分,反复几次,直到达到满意的状态为止;发现饵料吸水不足时,同样可以把饵团压扁,把面巾纸沾水,纸巾面不滴水即可,用纸巾包住饵料,轻轻挤压,反复多次,让饵料吸入水分,达到我们想要的状态就可以了。

编辑推荐

开制商品饵快速调整饵料状态


开制商品饵料,最基本要素是味型和状态,味型诱鱼吃饵,状态决定适口性。但很多钓友往往只注重饵料的味型忽视了状态。那么饵料状态如何把握?

状态饵如何运用

江湖鲤:竞技钓小鲫鱼,拉饵使用较多,请问拉丝粉该如何挑选?尺上、四季、可揉都有何作用?

汤晓波:钓小鱼选细丝,状态粉是拉丝粉加雪花粉调制而成,使用方便。尺上比重轻、雾化快,适合钓浮;四季综合了很多蛋白饵的特点,适合各种状态的调整;可揉比重很轻,加水后膨胀较大,饵料反复揉打也能保持原样。正常打浮的饵料要求比重轻雾化快,钓底饵料比重大、雾化适中。

一般情况下,钓浮饵料比重轻、雾化快;钓底饵料比重大、雾化适中。钓浮可用:2份颗粒、1份四季、1份尺上。10%-15%的拉丝粉,具体根据拉出的饵球大小调整;钓底可用:3份颗粒、1份状态粉,饵团小加点拉丝,饵团大放点四季,饵料不能开的太复杂,知道每个饵料的作用就好调了。

如何开好拉饵

wuxilinjun:纯商品饵开拉饵,总是开不好,请问钓小、中、大鲫鱼,拉饵是否需要打揉?

王稳:开好拉饵有四大因素:一是,根据不同的温度控制拉丝的含量;二是,调整好饵料的散、粘度;三是,调整饵料的粗细搭配;四是,控制好饵料的含水量,这四个方面熟练掌握即可开出不错的拉饵。

开饵时状态如何把握

aihaohao:开制饵料时,如果商品饵的水比是1:1,再添加20%的拉丝粉,请问额外加入的拉丝粉是不是需要添加相应比例的水?

吕中胜:严格来说肯定需要额外添加水的,一般水分干一点,拉起来有个二次雾化。如果饵料反水,水可以少加一点;如果饵料不反水,可以补充进去。饵料的软硬度自己调整,打截口,饵料可以软一点;如果鱼往底下走,状态可以硬一点。

闲聊几种钓饵状态,饵料的开制与特点


话说:通过多年的休闲垂钓,对商品饵料的运用。由起初的朦胧不懂到经历了所谓的坎坷之路,通过反复的实操与感悟,思维渐渐的清晰明朗起来。比如:不同季节、不同水域、不同鱼情、不同水情、不同鱼种的饵料搭配。又如:饵料分有几种形状、如何开法、水比问题、状态粉的量比、拌饵方法,各种饵形状与入水状态其作用特点是什么,以及如何应用。俗话说:练竿一年,开饵三年。其实,都是夸大其词的说法。只要认真学,刻苦练,勤思悟,善小结。时不过二年,都能不同程度的掌握领会,钓鱼各方面的技术要领和套路。今天,就聊下:自己对几种状态饵料的认识与见解。

几种作钓中的饵料状态

作钓中钓饵的几种状态情况。比如:拉饵与搓饵。而搓饵呢,又能分解成几种状态,如:干散饵、软散饵、软黏饵等。重点是它们的每一种饵料状态和择用,并不是随意性的。而是,面对水情鱼情,针对性的运用某一种状态饵料。而现实中每个类型状态与特征,在实操中都是有区别,起着不同的诱钓作用。根据实情择用相应的状态饵料。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干散饵的开制与特点

在开干散饵上,着重注意的是添加的水量即:饵水比。一般为1:0.3一0.4。但是,干散饵制作除了必要的流程操作。最终重点还在于上饵手法上。比如:是轻捏还是用力捏、是捏成棱角、或中间紧两头松的保龄球样、还是搓圆形球等。因为,这涉及到不同的形状与捏饵的松紧力度,决定了干散饵团,在入水下沉到底过程中雾化时间的快与慢关系。也决定了饵料在水中附钩时间的长短。毕竟,钩尖上还是存有饵蕊的。无非就是水深饵团捏实挂大,水浅饵团则捏力一般的区别道理。实战中证明其特点是:干散饵更利于诱鱼。因为,其饵团入水随着水的快速渗透,加快了干散饵由外至里的吸水、膨胀、雾化脱落过程。而这过程又是诱鱼效果特佳。所以,干散饵诱鱼作用与效果是最佳的。

2.软散饵的开制与特点

开制软散饵,也是注重下饵水比。一般1:0.6一0.7。但是,我在实战中一般习惯是:先开干散饵并挂大饵拋竿(抽窝)用以诱鱼做窝。待有鱼入窝讯号时,改干散饵为软散饵作钓。其过程就是添加一定的水量,搅拌均匀。具体表现是:因饵料吸水量多,同时饵内也产生了一定的粘性。在加上捏饵的力度,所以,饵料的粘度与紧实性更好。表现在其溶散度即雾化脱落比较缓慢,留底的时间长且附钩性也佳。实战中证明其特点是:软散饵更适合作钓饵。它即有诱鱼性能,又能很好的起到钓的双重作用。

总之:干散饵很相似于散炮的作用,散炮也有干散与湿散。其共同点:都是让味型范围扩散开,起到诱鱼入窝和留鱼的作用。与一般手抛窝对比,无非是不惊鱼不扰鱼,落水声响小且窝点范围集中。其不间断的续窝,诱留鱼效果更佳而异。而对软散饵来说:本身就能起到诱与钓的双重作用。因此,干散饵易诱鱼,软散饵更适合作钓,其不同点就在此吧。

3.软黏饵的制作与特点

其实,软黏饵开饵制作方法与开拉饵方法无区别。重点还是水比的问题。一般水比1:1就行,重点还是醒饵后的打揉方法与次数。对新手来说,易过度打揉就成面疙瘩了。对老手来讲就怕在钓的过程中习惯性揣揉,致使状态更不好。打揉的方法就是:四指并拢插盆底,拢着饵料沿着盆壁顺时针打揉。打揉次数一般在十七八下就行。打揉好拿一小块捏搓下,手指感到饵软了并有点黏性就好。还有种做法是:从开软散饵时拿出一块,加水后打揉就行。实战证明其特点是:控制了雾化脱落速度,到底后膨胀雾化时间久。其性能对鱼的适口性很好,轻轻一吸就滑入口中。对作钓滑口鱼和轻口鱼与防止小杂鱼啄食,有很强的针对性。

4.拉饵与搓饵的制作与特点

早期我有贴加以说明拉饵与搓饵的性能与特点,在此不多述说。着重讲一点:拉饵的型态很自然,入水渗透后逐步变的蓬松且呈絮状。鱼的入口性很佳,此饵状态中鱼率也很高。

总而言之:以上几种饵料状态,是我们在垂钓中常用之饵。当然,还有搓硬饵,那是在特殊情况下使用的。虽说懂得了以上几种饵料状态的开法制作,明白了它们的特点。但还要真真意义上的明白:饵料的松散度,是作钓中较为重要的一环。台钓精髓是诱钓结合的性能与作用。而饵料的松散度性能,恰恰是重在诱鱼,而不是钓鱼。在实战中诱比钓更重要。没有诱鱼就谈不上钓鱼。诱饵与钓饵合二为一,边诱边钓这就是台钓的特点。

综合上述,无非是讲了作钓中几种饵料状态和它们的某些性能与作用以及如何开制。讲得并不完全到位,无非是与众钓友们互相交流切搓,共同探讨提高。也是种分享吧。如有不妥之处,还望包涵!

祝:众钓友们大鲫大鲤!祝平台越办越好!

保俶塔镇贴

高手解答拉饵的开制技巧与状态的运用


拉饵在垂钓中运用得当,大大提高了钓鱼的中钩率及上鱼的速度,是竞技场上克敌制胜的不二妙招,但是很多人对拉饵的状态却不甚了解,那么如何根据鱼情灵活调整状态,听听高手吕中胜和刘赫楠的心得吧

一、用饵大致原则:

所谓三年练竿,五年练饵,饵料的配置难就那在变化多样,但是在作钓时我们需要把握大致的原则,灵活应变。关于饵料的运用大致原则:求速度用拉饵,钓大鱼用搓饵;钓尾数腥在前香在后,钓重量香在前腥在后;沿海地区饵料以鲜腥为主,中原饵料以香甜为主,北方地区偏臭,具体操作视鱼情而定。

二、拉饵状态运用:

拉饵在竞技钓小鲫鱼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拉饵的状态等直接影响到作钓效果,因此作钓时需要根据不同的鱼情、不同的钓法配置不同的饵料状态。如竞技钓小鲫鱼的钓法视鱼情可分为:压、定、浮三种,而拉饵的状态有:软硬、粘散、大小、雾化快慢之分。

1)压:

作钓时鱼情上浮,但上浮后鱼口较乱,有截口打不中,因此作钓时需要压着打,浮漂不到位不扬竿,放弃中途出现的截口信号,作钓时饵料需要稍微粘一点,比重略微大一点,到水底开始雾化,配饵时麸类的饵料可以少加。

2)定:

即为钓定层,也就是常说的钓中层,如水深两米,可以将鱼层控制在一米深或者一米二,钓定层需要饵料比重要适当的粘一点,入水后雾化,到位后剩余二分之一继续雾化,频率相对慢一点,一定要等到浮漂翻身后再打。

3)浮:

即钓浮,如打浮漂翻身、快下沉、钓飞铅,这种情况下饵料可以干散一点,触水雾化,残留适当。配饵时麸类的饵料可以稍多加一点,有时甚至可以一份饵料加两份麸。

总之,鱼口猾、鱼口乱、撞线多、钓底等饵料可以粘一点,鱼口慢、水温低、钓浮等饵料可以干散一点。

三、拉饵开制技巧:

开制拉饵时不要过多的打揉,钓底可以稍加打揉,钓浮尽量团成团即可。但是很多钓友在开制拉饵时不是把拉饵和稀,就是鱼饵和干,究其原因就是没有认真了解饵水比,建议大家和饵不熟练时尽量用量杯严格按照饵料包装上注明的饵水比。如果开饵时饵水比掌握不好,可以一次性多加一点水,将饵料开的稀一点,最后通过收水将饵料和干散一点,这样饵料也不会结块。

钓对象鱼腥香拉饵:小粉饵两份+小黄饵一份+一窝疯一份+大新鲫大半份,搅拌均匀,1:1饵水比加入水,拌匀静置,稍加打揉,钩柄上的饵料比较少,钩尖上的饵料较多,钓三两左右的鲫鱼效果不错。

四、互动问答:

Q:拉饵时总是拉不出满意的饵团,请问有什么诀窍吗?

刘赫楠:在使用拉饵时通过全磁拉饵盘将双钩分开,将饵料轻轻放在双钩上面,再顺势一提,能够很简单的完成拉饵的过程。而同一款饵料,当拉大饵出现挡口时,需要将饵料拉得特别小时,则可以采用刮表皮的方式。

颗粒拉饵的状态调整及散炮饵的开制方法


在精养鱼塘垂钓时,使用原塘颗粒作钓在味型上基本不会有太大的问题,那么如何配置一款适宜的颗粒拉饵提高渔获量呢?看看高手们的搭配妙方吧

一、小鲫鱼颗粒拉饵状态如何调整?

Q:喜欢钓小鲫鱼,不过开饵状态不好。现请问在开制鲫鱼颗粒拉饵时水比和状态如何调整?

赵训林:鲫鱼饵料状态要求比较高,饵料的状态和当地的原塘颗粒也有很大关系,有的颗粒非常粘,不好调整。一般颗粒鲫鱼拉饵的开法:颗粒3份,四季1份,可揉0.5份,超诱过筛0.5份,拉丝粉1份。如果打浮,将可揉换成1份轻麸。饵水比一般都是1:1,主要看颗粒的粘散程度,来调整饵的使用量。

二、拉饵钓底和钓浮各是否有区别?

Q:开制颗粒拉饵时状态老是调不好,请问开颗粒拉饵是需要加多少状态饵?拉饵钓底和钓浮各是否有区别?

郑益村:拉饵不分打浮钓底,只有根据不同的鱼情开制不同的拉饵状态,如果鱼很快,在开制小鲫鱼的饵料时需要开粘一些尽量雾化少,这样才能做到压制鱼层,保证好的命中率;如鱼比较生口又比较慢,开出的饵料要拉的大且容易爆,这样才能诱鱼,无论是打浮钓底它都一样。开颗粒拉饵最常用的状态饵就是轻麸和四季,添加量可根据你所钓鱼情和你用的颗粒本身的粘度去增減四季,我最常开的小鲫鱼拉饵配比:颗粒1份,轻麸2份,拉丝粉0.3份左右,如果饵料比较散会增加点四季。

三、颗粒拉饵如何达到入水就炸?

Q:竞技池工程鲫个体在一两到二两左右,请问如何开出一款好的原塘颗粒的拉饵,达到饵球大且入水就炸?

滕兵兵:可以采用:颗粒70% +超诱10%+四季10%+ 粉鲫10% +拉丝粉40% ,饵料开好后加上1:1的轻麸。

四、钓底、钓浮散炮各应如何开制?

Q:请问散炮钓底与钓浮开法有什么区别?如何开制?

秦帅:钓底时散炮比重要重,钓浮时比重轻一点。底炮:颗粒1份+轻麸2份+小米半份,加40%的水;底炮:颗粒1份+轻麸3份+尺上1份,加25%-30%的水。

饵料的开制搭配原则及状态的把握


台钓竞技钓的人越来越多,商品饵的使用也更加的广泛,对饵料的认识和使用也更加得心应手。几包饵料,不同的人搭配开制,会出现不同的味型和状态。

许多新钓友会说,我知道饵料的状态有许多种,要根据水情鱼情来变化,比如软硬、轻重、溶散性、附钩性等等。可是我开制出来的饵料,就是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理想状态,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虽然商品饵料能起到快速诱鱼、聚鱼和留鱼的,慢慢的在一大批休闲野钓者的心中成为一种既爱又怕的东西。爱,是因为商品饵料的确比传统的蚯蚓米饭红薯效果好,钓获的鱼种类多,个体大。怕又是因为总是用不好,别人能调配一团很好的拉饵,自己却只能搓,而且搓也差强人意,死面团一块。所以,矛盾就形成了,渴望用饵料,特别是想用好饵料,成为许多老钓友的无法言说的痛。

搭配开制饵料如同和面,要掌握好干湿比例,才能做出美味的食物来。很多钓友经常不是把饵和稀了,就是和干了,用起来不顺手,究其原因就是没有认真了解饵水比。我们购买的商品饵包装袋上都注明了开制成拉饵或搓饵分别的饵水比是多少。可是有些钓友就是粗心大意,不好学习,拿着一袋饵料,看也不看一眼说明,就胡乱倒在盆中就加水。不是干了就是稀了,稀了加饵,干了加水,如此反复,开出的饵料就全无状态可言,死面一团。比如A饵料,在包装上注明了饵水比例为1:0.8,也就是说取一份饵料,然后需要加入0.8份的水来调和,这里的单位都是体积单位,不是重量单位。最好的办法就是用量杯,一杯饵料,取0.8份的水。没有量杯的,也可以用一次性塑料杯来代替。初学者一定要学会使用量杯,不要怕麻烦。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调配出一团不干不稀的好饵。长此下去,才能像竞技高手一样,能做到用眼和凭感觉,就能熟悉掌握加水量。

开饵时除了注意量准水量以外,还必须注意水最好是一次性加足,尽量避免逐渐添加水。因为饵料中有的成份是吸水快的,有些是吸水较慢的,如果不一次性加足,各类成份吸水不均匀,也会影饵料的使用。

饵料的包装带上一般都会注明,饵料在盆中加入水后要快速的搅拌,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饵料搭配时有些粉状,有些是颗粒状,有的吸水快,有的吸水慢,如果不快速搅拌,让水迅速均匀的打湿所有的饵料,就会造成饵料吸水不均匀,有的地方干,有的地方稀软。所以快速搅拌水均匀分布在饵里,让开制出来的饵料达到最理想状态。但是搅拌的次数不是越多越好,我们一般五指叉开成鸡爪状,搅拌6到10次以内,就足够了,并且只向一个方向搅拌,以免破坏饵料的物理状态。因为制作拉饵时,主要成份小麦蛋白(拉丝粉)吸水后,马上就会形成丝状网络结构,如果过多的搅拌会破坏丝的结构,让细细的丝互相纠缠在一起成为一个个死球,拉不出理想的饵团。

搅拌完后就需要使饵料静置吸水。静置的时候不要去动,以免破坏拉丝。静置完成后轻轻收拢成团,挤出剩余空气即可。如果饵料不够粘,出丝也不是很好,可以将饵料盆斜起来,按照下面的手法轻轻的打揉饵料,使饵料能够拉出好的状态即可。切不可过度打揉和放在手里揉捏饵料,把饵料打死了的话就拉不出丝了。

饵料开制出来的的软硬,主要取决于加水的多少的打揉的方式和次数。正常状态好的饵料软硬度应该像我们的耳垂一般。如果是太硬了,就会出来鱼儿吃起来费力,浮漂运动无力或者抬钓竿跑鱼的情况。饵料过硬的另一个缺点是雾化效果差,诱鱼与集鱼的效果会差,当然,如果是在小杂鱼很多的水域里,饵料硬一些是无可厚非的事。但是如果饵料开制得过软,本身自己的抛竿技术也不到位,就会出来很难抛出去问题,并且在饵料下沉的过程中,有可能钩到底后就基本没食了。

当饵料入水后会均匀的膨胀起来,其中的细小颗粒溶散脱落,形成雾状区域的现象。几乎所有的淡水鱼对散化在水中的微小颗粒都很感兴趣,但是有的时候也要注意用,具体要根据垂钓的时间地点和垂钓的鱼类来决定。雾化强烈的饵料,在快速垂钓时很有用处。但是,鱼一旦变猾,过度雾化的饵料,往往会在鱼还没有将饵料吃进去时就完全脱落,有效诱鱼成份会在钩饵下沉的过程消失殆尽。所以,我们在垂钓中,要对饵料的雾化作适当调整。控制饵料雾化和松散度的方法很简单:开饵时搅拌次数多一点,上搓饵时搓的力量大一点,就能减少雾化或松散度,反之会增加雾化和松散度。

一款状态好拉饵,应该同时具备几个条件。雾化性好,饵料入水后能从落点到到位后的钓点能均匀形成柱状雾化区。融散性要好,饵料到底后随着入水时间能够逐渐从外到里层层剥落。附钩性要好,饵料要有黏性,雾化和融散的作用在于诱鱼,而附作在钩上的饵料作用在于钓鱼,不要雾化效果好,钩子到底了却没有饵料在上面了。拉丝粉,小麦蛋白能增加饵料的持钩性,能使饵料蓬松减轻比重。雪花粉能增加饵料的雾化效果,减轻饵料的比重,改善饵料的适口性。

钓鱼人要知道垂钓时对象鱼喜欢什么样的饵料味型状态,再根据鱼儿喜好搭配手中的饵料,要去理解鱼,不要去忽悠鱼,这样才能有收的收获。

鲤鱼饵料的开制方法及状态的把握


一年之中,鲤鱼的嗅觉非常灵敏变化也很大,因此对饵料的味道要求很高,饵不对路,绝对不行!

鲤鱼其状态要求散散的,能在水底3-5分钟内一层层的溶散,并化成一堆。因为鲤鱼对成堆的食物特别感兴趣,而且对这样的饵堆没有戒心往往是吸了扭头就走,而对于钩上有形状的饵团(像钓鲫鱼饵团那样)就不是很干净利索的一口,常常像猪那样先用嘴唇抿,抿散抿软后感觉软硬大小合适了才吸入口中。

一、如何开鲤鱼饵

那么怎么才能开好钓鲤鱼的饵料呢

1)饵料选择

色暗,纯谷物香,大颗粒的专门钓鲤鱼的饵料(注意是专们钓鲤鱼的饵料,因为鱼饵厂人家那是专业生产鱼饵的,鲤鱼到底喜欢吃什么人家那是权威专家,咱们就花钱买现成的),而且饵料不易复杂,一般不超过4种饵料,因为鲤鱼首先喜腥,其次是香,最后是甜。

2)色暗

饵料的颜色要黯淡的最好,别那么鲜艳明亮。

3)纯谷物香

必须是大颗粒的谷香饵,如化氏的超诱,水之峰的超级诱饵等,这些都是谷香基础料。

4)大颗粒

无论你怎么搭配,记住你的饵料中一定要有至少50%大颗粒饵料,这样才能保证饵料入水是层层的溶散,而不是细小的雾化。

杆坑钓新鱼要点缀些许腥,因为网箱的鱼都是用含鱼粉的腥味颗粒喂大的,个人认为天下无双的腥味最正,如果不怕成本高的话,可以在任何时候添加一些。对于野塘水库等天然水域可以根据季节(友情提示:初春、仲春可以适当点缀即可,仲秋季节一定要加而且要加到25%)和具体的情况(小杂鱼多少)适量添加或不加。因为加腥的话,容易招螃蟹,虾,小杂鱼。夏天的时候一定要加5%的白糖颗粒(注意是颗粒而不是水化的糖水),但一定要拌匀。

二、不同个体口味变化规律

关于不同个体鲤鱼的口味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

如钓小鲤时动物性的荤腥类饵料要占50%以上;中等鲤鱼(体重1500克左右)为动物性荤腥饵30%左右,植物性饵料70%左右;大鲤(体重2500以上)的动物性荤腥饵要控制在10%以下,植物性饵料要占绝大多数。

水要少并且要一点点的加水。记住一定要一点点的加水,绝不能像开鲫鱼饵料那样一次性给足水。如果觉得饵干了,可以用手指淋少许水滴入,保证不会加水加多了。要求饵料即不干也不粘,能轻捏在钩上,并且抛杆不会掉就行。

至于饵料的形状无关紧要,是什么形状就是什么形状,带棱带角都行,如果这样上饵的话,其招鱼诱鱼留鱼效果非常神奇,你不信都不行。那麽就要记住:饵料的形状千万不要追求很圆滑的水滴型,球形。

三、搅拌的手法

记住开鲤鱼的饵料不能使劲搅拌和像鲫鱼饵那样使劲的在盆沿上打,而是轻轻的用手扒,扒的散散的,把水扒匀了即可。(这里非常关键的一点是:如果用丸九饵料像荒食,天下无双这类饵一定要最后加,把饵均匀的洒在醒完后饵的上面,然后用指尖或者是筷子轻轻的拌匀开。)饵料开好后,不要团成团,而是让饵散放在盆里就行,做到随用随拿。

关于粘粉和拉丝粉的使用。通常专门钓鲤鱼的饵料都很散,为了好抛竿这就需要增加点粘度,都要添加一定量的粘粉或者拉丝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