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小技巧。

小药的本质

久未涉足钓鱼竞技赛场,前段时间我带队济宁地区17位钓手,参加山东省体彩杯比赛,不辱使命,取得可喜成绩,但这次比赛给我印象最深刻却是所有参赛钓手,只要打开钓箱,里面满是各式各样小药瓶子,回想身边钓友大多也是如此.据我观察,很多钓友在小药使用中,因对小药了解不足,存在很多误区,在这我单就小药一些基本常识与大家交流一下,抛砖引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诱鱼添加剂(俗称钓鱼小药)就组成来分,大体来分有二类, 一类是化学合成的,一类是利用天然动植物提纯的(也叫浓缩). 这二类小药区别是什么呢?

化学合成小药(不含蛋白质, 就是说没有营养),天然动植物提纯的(里面含蛋白质,有营养).这才是二类诱鱼剂最本质的区别,这区别有什么意义吗?

很多钓友通过实践有这样体会,很多诱鱼剂针对新鱼效果很好用,但针对老鱼效果不明显了,有些还有反作用,很多人会说是鱼,有警觉性了,不敢吃了,这说法有道理,但更深层另有原因。这要先由化学合成小药诱鱼原理说起。

化学合成诱鱼原理,是用一些化学物质,合成一些鱼已知、吃过食物味道,来唤起鱼大脑中对好食物味道的记忆,诱使鱼过来、吃饵.

但化学合成的 鱼吃过后(含鱼脱钩、散落水底饵),不在吃或少吃是因为,这味道的食物少有营养,鱼为了生存,就是有危险 有营养的食物,鱼还是会过来,还是一定会吃的,只是鱼吃饵的方式方法诡计多端了些。玩竞技或钓黑坑老鱼时,挨着高手,你们饵的味道很相识, 他为什么上鱼, 你不上鱼,但就小药来说,这些可能会帮你,打开另一个思路。提纯天然物质,这类小药,才是老鱼滑鱼克星。

怎么知道小药是化学的还是天然提取的,一看二闻三摸,不要用价格来衡量。

一看 合成的色彩鲜艳 鲜艳的炫目

二闻 合成的味道刺鼻,香的邪乎

三摸 合成的很平滑,没有涩感

使用小药一般规律

一 自然水域

使用含高蛋白质类(蚕蛹浓缩液、虾浓缩液)。

理由:自然水域食物缺少,鱼对高脂肪、高蛋白质味性更有偏爱。

二 肥水水域

使用甜味性类(蜂蜜、蔗糖)

理由:水肥水中食物多,鱼对食物需求不迫切,但甜味类型对鱼意味着更高能量,更易消化好食物,所以更能提升鱼的食欲。

三 夏天天闷水中缺氧,鱼有警觉性、鱼有病等原因造成鱼不开口

使用水果香型类(草莓、香蕉)草本清香类(玉米香精、藻元素)

理由:草本植物类清香在水中穿透力更强,味性更能接近于自然,更能刺激并诱鱼开口。

小编推荐

钓鱼小药王为你讲解小药的使用秘密


自然水域鱼儿越来越稀少,黑坑鱼儿越来越难钓,竞技池老滑鱼越来越多,对我们的垂钓爱好来说,是个很大的打击。经常钓不到鱼,钓不过瘾,让许多不是钓鱼迷的人慢慢远离了这项爱好。

于是,许多饵料生产商们注意到了这一情况,研发了许多被钓鱼人称为小药的一些添加剂。这些小药可以增大饵料的味型、刺激鱼儿食欲、影响鱼儿的摄食神经、迎合鱼儿的喜好,引诱鱼儿聚集到窝子周围让我们垂钓。

小药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在实际垂钓中被广大钓友使用后表明,小药对于钓鱼的作用是显著的,肯定是有作用的。但有些钓友却反应到,没有一样小药有用,全是骗人的,自己加了,不仅鱼获没有增加,反正还空军了。的确,小药在使用过程的到底选择哪一种小药让许多人费解,用多大量的也让人头疼。有些小药虽好,但是如果用过量了,就会造成死窝。为了让钓友们对我们常见的小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它们的特性和使用环境。

小药添加剂发展到现在,可以种类繁多,琳琅满目。对于初学钓鱼,初用小药的人来说,的确不好选择。面对货架上一排排水剂类、粉剂类、红的、绿的、黄的、白的瓶瓶罐罐,着实难以抉择。要选择和使用好小药,我们就要知道他们的特性、它们使用的环境、对鱼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经常有很多钓友问,钓鱼到底哪种小药最好?其实啊,世上没有最好的小药,只有最合适的小药。使用小药,要根据天气、气压、水情、鱼情选择最适合的小药,才能有更大的鱼获。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小药呢?在遇到天气闷热的情况下;在气温很低的冬季;在遇到老鱼滑鱼的情况下;在肥水塘中;在鱼儿受到惊吓的情况下;在鱼儿不开口、开口不积极的情况下,我们都可以添加小药,以达到让鱼吃食的目的。

蛋奶香精:状态为粉剂。又分为白蛋奶和黄蛋奶,黄蛋奶主要用于钓生口的鲫鱼、鲤鱼、罗非,在夏季使用较多,加入量没有严格限制。白蛋奶主要用于钓慢速和猾口鱼,加入量同样没有严格限制。香虎:状态为粉剂。

香虎可增加饵料的味型,让香味更香,腥味更腥。在使用量上要严格控制,100ML饵料加入0.1-0.5g即可,不可一上来就加入太多,容易造成死窝。虾粉:状态为粉剂。

虾粉具有浓烈的腥味,在冬季使用较多。虾味浓郁、穿透力强,香味持久,诱食快,能使鱼类产生强烈的索食意愿,对鲤鱼、草鱼、罗非、鲫鱼等鱼类有强烈的开口诱食作用。100ML用量0.05-2%。

玉米香精:状态为液体。玉米香精主要是改变饵料的味型,使饵料含有天然玉米的味道。玉米的香甜味是自然水域的大体型鲤鱼和草鱼不可抗拒的诱惑,适量添加,能让您的钓获更加丰厚。

果酸:状态为液体。果酸类小药比较多,有能量果酸、菠萝香精、桔子香精等含有天然的果酸味道。平时主要适合于天气闷热,气压较低鱼不开口时使用,对陈年老塘中的塘底老鱼有奇效。对鲫、鲤、草具有极强的诱惑力,是竞技、休闲钓鱼爱好者必备之品。

鱼开胃:状态有液体类和粉剂类。属于老牌的小药添加剂了。鱼开胃,乳香味道略带酸味,这种小药比其他诱鱼小药效果好些,里边含有天然酵素成分,一般是粉状物,对付低温季节的鱼,或者钓放多次的回锅鱼都有不错的效果,用量一般在0.5-1%左右,根据不同水域的不同水情,自己多试验然后掌握用量,过量也易造成死窝现象。

猪母乳:状态为粉剂类。其味甜、奇香,对多种鱼类有明显诱惑力,其浓烈的香味在水底有很强的穿透力,适合在水广鱼稀或是冬季鱼不开口时使用。对于香味的饵料,有着提香的作用,使饵料对鱼有更好的适口性。用多了会出现死窝的现象。

千里香:状态有液态和粉剂类。使用了千里香后,手上都会有它的味道。加入饵料后,在水中的穿透力非常强,能起到非常好的诱鱼效果。但它的味道也很刺激,加多同样会死窝。如果遇到特殊情况下,多加又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鲫鱼、鲤鱼有非常好的效果。

红薯大麦膏:状态为液体。属于味型类小药,天然纯正的红薯大麦气味,能充分掩盖饵料中的不良味道,新鱼多加老鱼少加。

药酒:状态为液体。药酒现在钓鱼不管是开饵还是做窝料都会使用的添加剂之一。药酒入水后,会把饵料的味道快速传播,使远处的鱼嗅觉感知到喜欢上并被吸引过来。药酒的添加同有量要规定,从几滴到一小盖都可以。现在市面上有专门针对鲫鱼、鲤鱼、草鱼的药酒,效果都不错。有些细心的钓友会自己使用明间药方制作药酒。

促食剂:状态为粉剂。做为就是诱鱼使鱼开口的小药,经过特殊配方研制出来用于窝料中。各种饵料生产厂家的促食剂配方都不尽相同,在垂钓时应该根据季节、区域、鱼情鱼口进行调整,一般促食剂用量不能超过0.5%,否则适得其反会造成鱼儿死口。

市面上还有许许多多不同名字,不同用途的小药,这就不一一列举了。钓鱼使用小药,应根据天气、气温、鱼情、地域、水情等多种因素来考虑用法用量,以及本身饵料开制得状态和味型是否对路,从中不断总结,不断实战,以获得更多的经验。

各种钓鱼小药鱼饵添加剂的内在秘密


对于广大钓友而言,摸清钓鱼规律大约需要10年时间。正所谓“三年调标,七年开饵”,开得一手好饵,确实能使垂钓事半功倍。而在开饵的相关技巧中,添加剂历来是最神秘的一环,是最让新手云里雾里的一环,是商家利润最高的一环,也是钓手成长必经的一环。笔者自认为没有能力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因为添加剂却是是水产科学中比较薄弱的一个项目。但是,笔者希望通过这篇文章使广大钓友少走一些弯路,多一分对于垂钓的理解,帮助大家钓出自己的风格。

一、人、鱼和添加剂

1.不要过分用人的主观判断鱼的偏好

笔者认为这一点是广大钓友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也是合理使用添加剂的前提。早先曾有前辈提到过,鱼类通过嗅觉感知和人类是不同的。我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个观点表示赞同,因为人和鱼的生活环境的介质也是不一样的。我们闻到的气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而鱼类感知的气味是用过水来传播的,大可试想一下自己将头埋进水里后用鼻子吸水的情境。根据这一点,我们可以合理地猜测出人类和鱼类的嗅觉是不同的,但是鱼类具体的感受到的是什么气味,我们无从得知。就好比鱼类是否有痛觉,这也是生物界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

2.用灵感钓出风格,用科学指导实践

灵感始终是所有创新的最初动力。5年前,我在一个地方偶然闻到一种很特殊的味道,并且萌生一个怪异的想法——罗非鱼就喜欢这种味道。于是,我让一位从事香料应用实验工作的朋友帮忙把这种味型的添加剂配制出来。我们调味时采用的是萃取法,将调制好的添加剂浓缩后,搭配从水产诱食剂相关资料中获取的不同配方制成8瓶不同的小样。笔者通过不断试用,对比保留了其中一瓶,并将平时使用时发现的问题反馈给我的朋友,委托他将配方内各种成分的比例进行再调整,做出了一款符合我的要求的添加剂。后来,笔者凭借这款添加剂加上原塘颗粒,在深圳市的一场大型钓罗非鱼比赛中取得一分,打赢了在场的众多高手。笔者想借这个例子告诉大家,要相信自己的灵感。其实很多钓鱼人对于鱼类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但是,这种灵感需要结合科学的方法,不断地修正,抛弃灵感中错误的成分,方能钓出自己的风格。

3.气味添加剂诱鱼的因和果

前文中提到了萃取法,笔者是这样看待的:在自然界中,一种物质之所以能够散出独有的气味,是因为这种物质中含有特殊的分子,而且这些分子以特有的比例或结构排列。也就是说,气味是果,物质是因。笔者认为诱鱼的是物质本身,而不是气味,气味只是一种表象。曾经有人做过实验,验证秋刀鱼为什么能当诱饵来诱鱼,结果是秋刀鱼发出的绝大部分腥味都来自一种叫三甲胺的物质,而三甲胺不能诱鱼,只有当秋刀鱼体内的氧化三甲胺和其他氨基酸融合时才具有诱鱼的作用。这其实是一种思路,当你认定秋刀鱼的味道能够诱鱼时,就要深入立交秋刀鱼体内的有效诱鱼成分,不要只停留在表面,认为其腥味才是诱鱼的原因,这是不科学的。

二、切忌乱用添加剂

所谓“神情不关山水,焉能作文?”添加剂的使用,需要钓手对目标鱼种、添加剂中的各种化学成分以及有效成分的浓度都有一定了解。胡乱使用添加剂,只有很小的几率能歪打正着,更多的时候则可能使整块饵料报废,根本钓不到鱼。换而言之,乱加添加剂不如不加。

1.了解针对不同鱼种的不同添加剂

草鱼吃草,鲢鳙吃浮游生物,鲮鱼吃腐殖质,这充分说明不同鱼种有不同的觅食偏好,故施钓时,钓者使用的饵料和添加剂都有所不同。用针对草鱼的添加剂来钓罗非鱼,用针对罗非鱼的添加剂来钓鳊鱼,很可能钓不到目标鱼种,甚至什么鱼都钓不到。先了解不同鱼类的偏好,然后对症下药,方能有理想的收获。

2.了解不同添加剂的不同化学性质

每种添加剂都有不同的化学性质,这里的化学性质主要指添加剂的酸碱性。钓友们有可能听说过不同牌子的饵料,甚至同一个牌子的不同饵料都不能乱用,这主要是因为饵料的酸碱性不同。记得一位前辈曾经说过,如果要钓稍大一点的鱼,就要在饵料中加入一些酸性成分进行调整。那么,加入的这些成分也应当考究。大部分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混合在一起就会发生化学反应,导致一些成分失效,甚至会生成一些有害物质。酸碱中和反应是很多添加剂在使用时的一大障碍,这就要求钓友在使用不同的饵料或不同的添加剂时心中有数,要了解各种成分之间是否会发生化学反应。鱼饵和添加剂的生产方不会告诉你产品的酸碱性,对于新手来说,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自备一支PH计。

3.了解不同添加剂的有效添加浓度

几乎所有诱食剂对于鱼类的刺激性都随着其浓度的增加呈现出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曲线,意思就是说,添加剂的使用量需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如果加少了,效果就不明显或根本无效;如果加多了,就会导致饵料失效,甚至形成死窝。这就好比炒菜,盐加少了淡而无味,而加多了的话,吃一碟菜配10升矿泉水也不够。对于添加剂量的掌握,新手们常常犯难。简单来说,在么有把握的情况下,添加剂量要有一个由少至多的递进过程,也就是要钓者一点一点地试出最好的效果。当然,所有的经验都需要时间去积累,否则往往“欲速则不达”。

三、拨开市场迷雾,用心去钓鱼

前文中提到,添加剂时商家利润最高的一块,所以在市场上会有很多文章可做。笔者曾经有过这种经历,每次打开一些钓鱼相关网站时,就会看到铺天盖地的小药广告。转眼之间,淡水钓添加剂的研发竟然会发生如此突飞猛进的变化。你相信吗?反正我是不信。

1.饵料可以通用,添加剂却非万能

如果单用面粉开一团饵料,我相信在鱼种足够丰富、鱼群密度足够大的前提下什么鱼都能钓到。但是,添加剂却不是万能的。针对一种对象鱼的诱食性和适口性的加强,必然导致对另一种对象鱼的诱食性和适口性的减弱,因为不同的鱼种本来就有不同的偏好。所以钓友一定要心中有数,明白“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施钓时,我们大多会先设立一种相对明确的目标鱼,兼钓食性相近的鱼类,若钓到其他食性截然不同的鱼类则是机缘巧合。因此,不要相信万能添加剂。

2.没有什么神奇的小药,随机应变才是王道

正所谓“钓无定律”,笔者个人认为没有什么添加剂能一加进去就上鱼。添加剂的使用,而非是增强饵料对某一鱼种的针对性、诱食性和适口性。曾经有一位钓友性广西一位高手处高价购得一瓶“神药”,在我们本地的一座水库参加比赛取得了好成绩,就开始四处炫耀,目中无人。结果,他在另一场比赛中仍然使用此款小药,却以“打龟”告终。其实,钓鱼是一门学问,钓鱼人一定要将心态放正,虚心请教,并学会随机应变,在天气、事情、鱼情变化的情况下及时对饵料作出调整,而不要迷信某一种所谓的神奇小药。

钓鱼是很多人共同的爱好,也能体现出一种做人的心态。希望广大钓友能以积极、乐观、端正的心态去享受钓鱼带来的快乐,并钓出自己的风格。

钓鱼小药鱼饵添加剂的各种内在秘密介绍


对于广大钓友而言,摸清钓鱼规律大约需要10年时间。正所谓三年调标,七年开饵,开得一手好饵,确实能使垂钓事半功倍。而在开饵的相关技巧中, 添加剂历来是最神秘的一环,是最让新手云里雾里的一环,是商家利润最高的一环,也是钓手成长必经的一环。笔者自认为没有能力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因为添加剂 却是是水产科学中比较薄弱的一个项目。但是,笔者希望通过这篇文章使广大钓友少走一些弯路,多一分对于垂钓的理解,帮助大家钓出自己的风格。

一、人、鱼和添加剂

1.不要过分用人的主观判断鱼的偏好

笔 者认为这一点是广大钓友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也是合理使用添加剂的前提。早先曾有前辈提到过,鱼类通过嗅觉感知和人类是不同的。我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个观点 表示赞同,因为人和鱼的生活环境的介质也是不一样的。我们闻到的气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而鱼类感知的气味是用过水来传播的,大可试想一下自己将头埋进水里 后用鼻子吸水的情境。根据这一点,我们可以合理地猜测出人类和鱼类的嗅觉是不同的,但是鱼类具体的感受到的是什么气味,我们无从得知。就好比鱼类是否有痛 觉,这也是生物界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

2.用灵感钓出风格,用科学指导实践

灵感始终是所有创新的最初动力。5年前,我在一个 地方偶然闻到一种很特殊的味道,并且萌生一个怪异的想法罗非鱼就喜欢这种味道。于是,我让一位从事香料应用实验工作的朋友帮忙把这种味型的添加剂配制 出来。我们调味时采用的是萃取法,将调制好的添加剂浓缩后,搭配从水产诱食剂相关资料中获取的不同配方制成8瓶不同的小样。笔者通过不断试用,对比保留了 其中一瓶,并将平时使用时发现的问题反馈给我的朋友,委托他将配方内各种成分的比例进行再调整,做出了一款符合我的要求的添加剂。后来,笔者凭借这款添加 剂加上原塘颗粒,在深圳市的一场大型钓罗非鱼比赛中取得一分,打赢了在场的众多高手。笔者想借这个例子告诉大家,要相信自己的灵感。其实很多钓鱼人对于鱼类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但是,这种灵感需要结合科学的方法,不断地修正,抛弃灵感中错误的成分,方能钓出自己的风格。

3.气味添加剂诱鱼的因和果

前 文中提到了萃取法,笔者是这样看待的:在自然界中,一种物质之所以能够散出独有的气味,是因为这种物质中含有特殊的分子,而且这些分子以特有的比例或结构 排列。也就是说,气味是果,物质是因。笔者认为诱鱼的是物质本身,而不是气味,气味只是一种表象。曾经有人做过实验,验证秋刀鱼为什么能当诱饵来 诱鱼,结果是秋刀鱼发出的绝大部分腥味都来自一种叫三甲胺的物质,而三甲胺不能诱鱼,只有当秋刀鱼体内的氧化三甲胺和其他氨基酸融合时才具有诱鱼的作用。 这其实是一种思路,当你认定秋刀鱼的味道能够诱鱼时,就要深入立交秋刀鱼体内的有效诱鱼成分,不要只停留在表面,认为其腥味才是诱鱼的原因,这是不科学 的。

二、切忌乱用添加剂

所谓神情不关山水,焉能作文?添加剂的使用,需要钓手对目标鱼种、添加剂中的各种化学成分以及有效成分的浓度都有一定了解。胡乱使用添加剂,只有很小的几率能歪打正着,更多的时候则可能使整块饵料报废,根本钓不到鱼。换而言之,乱加添加剂不如不加。

1.了解针对不同鱼种的不同添加剂

草鱼吃草,鲢鳙吃浮游生物,鲮鱼吃腐殖质,这充分说明不同鱼种有不同的觅食偏好,故施钓时,钓者使用的饵料和添加剂都有所不同。用针对草鱼的添加剂来钓罗非鱼,用针对罗非鱼的添加剂来钓鳊鱼,很可能钓不到目标鱼种,甚至什么鱼都钓不到。先了解不同鱼类的偏好,然后对症下药,方能有理想的收获。

2.了解不同添加剂的不同化学性质

每 种添加剂都有不同的化学性质,这里的化学性质主要指添加剂的酸碱性。钓友们有可能听说过不同牌子的饵料,甚至同一个牌子的不同饵料都不能乱用,这主要是因 为饵料的酸碱性不同。记得一位前辈曾经说过,如果要钓稍大一点的鱼,就要在饵料中加入一些酸性成分进行调整。那么,加入的这些成分也应当考究。大部分酸性 物质和碱性物质混合在一起就会发生化学反应,导致一些成分失效,甚至会生成一些有害物质。酸碱中和反应是很多添加剂在使用时的一大障碍,这就要求钓友在使 用不同的饵料或不同的添加剂时心中有数,要了解各种成分之间是否会发生化学反应。鱼饵和添加剂的生产方不会告诉你产品的酸碱性,对于新手来说,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自备一支PH计。

3.了解不同添加剂的有效添加浓度

几 乎所有诱食剂对于鱼类的刺激性都随着其浓度的增加呈现出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曲线,意思就是说,添加剂的使用量需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如果加少了, 效果就不明显或根本无效;如果加多了,就会导致饵料失效,甚至形成死窝。这就好比炒菜,盐加少了淡而无味,而加多了的话,吃一碟菜配10升矿泉水也不够。 对于添加剂量的掌握,新手们常常犯难。简单来说,在么有把握的情况下,添加剂量要有一个由少至多的递进过程,也就是要钓者一点一点地试出最好的效果。当 然,所有的经验都需要时间去积累,否则往往欲速则不达。

三、拨开市场迷雾,用心去钓鱼

前文中提到,添加剂时商家利润最高的一块,所以在市场上会有很多文章可做。笔者曾经有过这种经历,每次打开一些钓鱼相关网站时,就会看到铺天盖地的小药广告。转眼之间,淡水钓添加剂的研发竟然会发生如此突飞猛进的变化。你相信吗?反正我是不信。

1.饵料可以通用,添加剂却非万能

如 果单用面粉开一团饵料,我相信在鱼种足够丰富、鱼群密度足够大的前提下什么鱼都能钓到。但是,添加剂却不是万能的。针对一种对象鱼的诱食性和适口性的加 强,必然导致对另一种对象鱼的诱食性和适口性的减弱,因为不同的鱼种本来就有不同的偏好。所以钓友一定要心中有数,明白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施钓 时,我们大多会先设立一种相对明确的目标鱼,兼钓食性相近的鱼类,若钓到其他食性截然不同的鱼类则是机缘巧合。因此,不要相信万能添加剂。

2.没有什么神奇的小药,随机应变才是王道

正所谓钓无定律,笔者个人认为没有什么添加剂能一加进去就上鱼。添加剂的使用,而非是增强饵料对某一鱼种的针对性、诱食性和适口性。曾经有一位钓友性广西一位高手处高价购得一瓶神药,在我们本地的一座水库参 加比赛取得了好成绩,就开始四处炫耀,目中无人。结果,他在另一场比赛中仍然使用此款小药,却以打龟告终。其实,钓鱼是一门学问,钓鱼人一定要将心态 放正,虚心请教,并学会随机应变,在天气、事情、鱼情变化的情况下及时对饵料作出调整,而不要迷信某一种所谓的神奇小药。

钓鱼是很多人共同的爱好,也能体现出一种做人的心态。希望广大钓友能以积极、乐观、端正的心态去享受钓鱼带来的快乐,并钓出自己的风格。

夏天钓鱼用小药,就用自制的果酸小药


夏天气温太高,钓友们在钓鱼的时候,经常会遇到鱼儿开口差,没有食欲的情况,这样一来就增加了垂钓的难度。所以很多钓友为了有个好的渔获,能让鱼儿顺利的开口,都会加入一些果酸类的小药。话不多说,今天小编就给钓友们分享一款水蜜桃味的钓鱼小药配方,它的效果跟果酸一样,味道更独特,用的好兴许会有不错的收获。

准备制作的原料:桃500g、维生素b6/维生素b12各20粒、麦芽糊精100g、蜂蜜100ml、冰糖100g、柠檬干30g、纯净水1200ml

首先我们把桃洗干净,然后去核切成块,接着用料理机或者刀能成碎末,维生素片混合全部捣成碎末,柠檬干用东西单独捣成碎末备用。冰糖也用东西碾碎。

东西准备的差不多了取来锅,倒入纯净水开锅烧开,然后倒入麦芽糊精跟桃子肉搅拌开制熬制,熬制大约10分钟的时候倒入柠檬碎跟冰糖搅匀继续熬,看着水剩下三分之二的时候倒入维生素粉继续熬制,然后开大火继续熬,剩下三分之一的时候看着比较浓稠了关火放凉,不是特别烫手了,倒入蜂蜜搅拌均匀,倒入瓶子当中这款水蜜桃小药就制作好了。

做好以后就可以拿去钓鱼使用了,可以在黑坑野钓中添加使用,用法和用量可以根据个人的习惯,也可以按照100g的饵料加入3-5ml的小药,采取能少不多的原则,当然咱们这款水蜜桃小药味道比较淡,但是钓鱼效果不会差,想试试的钓友自己动手吧!

钓鱼小药分类


钓鱼离不开鱼饵,如何使鱼饵发挥最大的作用呢?那就是适当的添加小药,如何往鱼饵里面添加小药呢?首先要对鱼饵有所了解,基本鱼饵性质和钓鱼小药一文介绍了常用鱼饵的基本性质和常见的钓鱼小药。其次是要了解不同的小药适合钓不同的对象鱼。下面详细介绍一下钓鱼小药的分类,以便我们使用钓鱼小药钓鱼时得心应手。

一、麝香系列:

麝香为鹿科动物麝的雄兽香腺囊中的分泌物,其香芳烈,为通关利窍之上药。麝香纯干燥品主要芳香成分为0.5~2%麝香酮,又含少量的降麝香酮。

研究表明,小剂量对所有鱼类的嗅觉、味觉和中枢神经系统均有强烈的剌激作用,大剂量使用时(1毫克/公斤)不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甚至易发生中毒。

名贵药材,真假难辩,效果奈何,难易言表!然科技进步,人工合成,廉价之物,取舍之间,因人而异!

二、甜菜碱系列:

甜菜碱是甜菜加工副产品中提取的甘氨酸三甲基内脂,是动物味觉的刺激物之一,其诱食作用还表现在与一些氨基酸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不仅有鱼类敏感的甜味和鲜味,还能增强鱼对氨基酸的味觉感受,从而增强氨基酸的诱食效果。

据有关资料报道,在鱼饲料中拌入微量的甜菜碱,对所有鱼类的嗅觉和味觉均有强烈的剌激诱食作用。“鱼咬石头”等系列,均系此物(主要成分)。

三、香精系列:

香精是由人工合成的,模仿水果和天然香料气味的浓缩芳香物质,它是一种人造香料,多用于制造食品、化妆品、饲料等行业,香精的独特芳香信息对鱼类依然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

香精小药品种繁多,琳琅满目,取一即可,量少务多!商品复合型香精,更纯、更香、更有效!

四、糖类系列:

糖类是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切生命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适量添加,可有效改善鱼饵的适口性和摄入性。

五、维生素小药系列:

维生素是推动体内代谢,把糖、脂肪、蛋白质等转化成热量时不可缺少的物质。缺缺乏维生素,则会引起代谢障碍,表现为食欲不振、生在发育不良等。B族系列是最好的小药!

六、中药系列小药

七、氨基酸系列:

研究表明,鱼类的摄食剌激物中主要活性成份是氨基酸,对鱼类具有诱食活性的主要是L型氨基酸,而且不同的氨基酸对同种鱼类诱食活性不同,同种氨基酸对不的鱼类及同种不同大小的个体诱食活性也有差异。

一般而言,有的氨基酸对几乎所有的鱼类及水产动物都有摄食促进作用,有的氨基酸只对几种鱼类有摄食促进作用,对其他鱼类既无摄食促进作用,也无摄食阻害作用。有的氨基酸对某些鱼类有摄食促进作用,但对某些鱼类则有摄食阻害作用,相关机理尚待进一步探讨。

使用小药感言:鱼类诱食剂毕竟作为增味物质,应结合不同的地域、季节、水情、所钓鱼的习性(一般讲,鲫鱼喜甜香,鲤鱼喜腥香,鲢鳙食酸臭)等有针对性地选择使用,把握剂量比例,切忌量多而杂。

揭秘钓鱼小药


本人生活在北京,一个黑坑遍布的城市。钓龄10几年,玩黑坑也有5~6年了。唯一的感觉就是钓鱼的地方越来越少了,鱼越来越难钓了,渔具产品越来越多了,越来越感觉眼花缭乱了,尤其以小药为代表的产品,越来越离谱了。本篇文章揭秘一下黑心小药厂家。1000元都买不来的经验,有时间不妨细读,经验在后面。

10年前钓鱼,很简单,马扎子,竹竿子,弄上几条蚯蚓,兴致匆匆的来到河边,一钓就是一下午,收获颇丰。钓鱼的都爱琢磨,慢慢的学会用面饵了,那时候就是面团,滴点酒和香油,就感觉很好,还经常能钓上大个的。什么状态啊、雾化啊、味型啊!那时候都没这些概念,而且鱼也很好钓。时代在发展,鱼儿在改变,从最初的面团,到现在的眼花缭乱的商品饵,到价格昂贵的进口饵,在到五花八门价格超高的小药。鱼儿为什么越来越难钓,这真是让人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最近几年喜欢上黑坑了,有段时间达到了狂热的地步,闭上眼就想在黑坑钓鱼的事,没办法,谁让咱好这一口呢?有时候钓鱼的这种感觉是用文字无法表达的。为了自己的梦想钓哭塘主试便了各种配方,尤其是市面上一些价格昂贵的小药基本都用过一遍,从1.5一袋的黄色粉末小药,到200多300多的各种吹破天的小药,其实真没什么道道。下面就听我一一道来。

一、乱标产地,现在的小药动不动就标上日本出、台湾出、近期又出现了德国进口、什么英国魔水,印第安绿水。凡是能扯上关系的都扯上了。钓个鱼也崇洋媚外,真不是钓鱼人干的事情。大家碰到这种什么XX国进口的小药,尤其是价格超过100的,以我垂钓多年的经验,百分之99都是骗人的,一定要搽亮眼睛。大家可以看一下国内知名的几个大厂家出的小药,没有说什么国外进口的,他们很明白一旦这样宣传了很容易砸自己的牌子。像老鬼、化绍新、天元等几个国内的大厂家都有自己的小药,价格都没有过百的。几个大公司的老总都是国内知名的钓王,如果有这种神级小药,他们会不知道吗?最起码人家出的东西都是真真正正实验过很多次的,不能说百分百有效果,但是最起码真材实料。

二、吹牛皮、不纳税。看看现在的小药,名字一个比一个牛笔、价格一个比一个高。好名字是一个好产品的开端,然而小药行业并非如此,凡是牛逼哄哄的名字,其实效果真一般。什么穿透王、屠池、核炸弹、鱼不吃、后悔药等等。几百元买一瓶几十毫升的液体,真能让你爆护吗?并非那么简单!好小药、不看价格、看疗效,味型选对了、才能钓到鱼。

三、玩概念,早期有款产品叫鱼咬石头,宣传的是一种小药,说的是把小药撒到石头上,鱼也会吃。当然这是商家宣传的一种手段,无可厚非。小药有没有效果呢?时间是最好的见证,此款产品现在市面上很难找到,为什么呢?钓不到鱼,都跑去吃石头了!鱼咬石头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DMPT(二甲基-beta;-乙酸噻亭),现在很多商家干脆不标鱼咬石头了,直接标上DMPT。钓友们一看英文字母的小药,想必效果不错,都想买来试试,而且百度百科上面介绍的DMPT神乎其神(其实百科都是人为编辑的,不是百分之百可信)。到底DMPT有没有用?我个人用过很多次,说不上来好与坏,也不是加了就能爆护,少了钓不到鱼的那种产品。水产养殖饲料里面确实添加这种产品。把DMPT直接添加到饵料里面,在量上和用法上还需考究!说实话在饵料里面加DMPT,真不如加颗粒饲料,颗粒饲料是水产养殖专家科学配制的,其中含有DMPT的成分,而且用量方面都是有比例的。

四、发神经,不知道哪位神经专家创造的概念,神经性小药,这一两年貌似比较流行,而且价格超高,有的标价达到400以上。真正有说的那么神乎其神吗?我试过好几个牌子的,说实话真不如单一味型的那种小药比如奶香、红薯香等好用。还是那句话,这种神经级的小药,如果真有效果,那几个大厂家的钓王早已在这上面下功夫了。经常看钓鱼视频教程的钓友可以注意一下,凡是钓王级别的老师讲课,吹牛皮的概念,他们肯定不会讲的。这种小药是经不起推敲的,遇到真正懂行的,立马露出本色。当初就是发神经花了好几百元买了几瓶神经性的小药,没钓到一条鱼,回家被老婆大骂神经病。一句话神经小药就是一个惊天大骗局,劝君莫上当!

五、纯天然,纯天然的小药百分百没有的。纯天然是个什么概念呢?比如说玉米香精,纯天然的玉米香精是从玉米中提取出来的。玉米人可以吃,纯天然的玉米香精可以用在饮食上面。要是哪个商家在忽悠消费者说是自己的产品是纯天然的,很简单,你就说买一瓶纯天然玉米香精,然后问他,这种纯天然的产品能做饭吃吗?不是纯天然不要紧,但是不要在产品宣传上面乱吹嘘,其实天然不天然这个已经无所谓了,就连我们呼吸的空气都有雾霾了,其它的更不用说了。

六、中药酒,现在很多商家都推出中药酒系列,什么流传秘方、什么二十味中药添加、三十味中药添加。其实能用在钓鱼上面的中药也就那几种,常用的不超过7~8种,都是一些有芳香气味的中药。真不明白三十种中药怎么配出来的,对于这种复杂的配方,钓友其实连问都不用问。近几个月淘宝上面有几款中药粉卖的很火,中药打碎泡酒,貌似很合理,泡出的药酒味道高、浓度大,其实这是一个大错误。商家为什么打碎呢?一是增加神秘感,感觉和神秘配方似的。二是、降低成本,搞一些成本极低的草料打碎冠名以神秘配方卖个高价。大家有认识中医的可以问一下,一般人喝的强筋壮骨的中药酒或者其它有保健作用的中药酒,几乎没有粉碎在泡的,都是原生态泡制,把中药里面的成分自然浸出。为什么到了钓鱼这块要打碎呢?打碎后的中药,在泡制过程中很多种成分都会出来,有些是苦味和辛辣味道,人都不喜欢中药的苦味更别说鱼了。中药打碎泡药酒,本人亲自实验过好几次,不但没有效果,而且适得其反,有次中午吃完饭去钓鱼,到了钓点开好饵没过多大会上鱼了,就是速度有点慢,偶尔一个一个的钓着,感觉不过瘾,撒了两把粉碎中药泡制的小米,闻着味道挺大,本想诱诱鱼,谁知道撒上以后一下午一个鱼没钓到。一气之下把一瓶小米都倒掉了。后来想想真是粉碎中药害死人啊。奉劝钓友在泡制药酒的时候添加常用的2~3味中药就足以。

六、免费的就是最贵的。近一两年尤其以淘宝为代表的小药和自制饵料销售店铺,很多打着100%有效、无效退款的旗号。先打个预防针,凡是无效退款这种产品,连看都不用看,本身卖这种产品的人都不一定懂钓鱼!为什么呢?钓过一两年鱼的钓友都知道,钓鱼这个东西真是百变无常啊,一款饵料今天爆护,明天就可能空军,因此练好基本功是根本,没有其它歪门邪道可走,靠小药钓鱼那是万万行不通的。为什么这种无效退款的产品在网上看着卖的那么火呢?这里面是有猫腻的。无效退款的产品成本极低,100多的小药成本可能连5元都不到,你就是退款他们也不会损失什么。为什么这样说呢?中国人好面子,有时候买到这种产品即便没什么效果也碍于面子或者其它原因不会退款的,顶多给个差评。即便10个人买了9个人退款,有一个人没退款,商家也不会赔钱的,因为这种产品利润非常低,卖一个就赚回来了。我刚开始学着用小药的那会,在淘宝经常买那种上百的小药,效果真不敢恭维。记得有次买了一款价格挺贵的小药,用了几次真没感觉到特别,于是找商家理论。你给他谈小药,他给你谈饵料,说饵料味型不对,状态不好,你给他谈饵料,他给你谈天气,说是天气原因造成鱼不开口,你给他谈天气,他给你谈钓位,说是黑坑钓鱼钓位第一,你给他谈钓位,他给你谈钓技,你看人家钓的不错,你钓不到肯定技术不行。说了一圈和他的小药一点关系没有。有的商家可能给你退款,不过要把运费扣掉,其实运费里面也已经把他们小药的成本扣除了,真是无奸不商啊。遇到不好的商家给你退个三分之二或者三分之一的款,前提是要好评在退款,真是闷着良心继续忽悠其它的钓友。有时候想想为了一瓶没用的小药在这上面浪费太多时间,感觉真不值。奉劝钓友一句:无效退款的产品,连看不用看。假如你看了一遍你距离上当不远了,这都是经验之谈!

七、给配方,现在很多小药商家学聪明了,自己卖的小药价格高,为了显示小药的效果,给出了好几款配方,都是搭配着丸九的饵料使用,丸九的饵料价格高,但效果还是不错的,用丸九的饵料钓到鱼了,他说是他小药的效果,钓不到鱼了,他会让你在换个配方试试,反正是等你上鱼的那一次,他就说是小药起作用了。高价小药,不用也罢。

八、五味杂陈,现在很多商家为了蒙骗钓友,把多种香精混合在一块制成小药,配合出来的味道有说不出的那种感觉,但是还似曾相识,其实商家就是不让你猜到是什么味道,然后冠一个牛逼点的名字,标一个很高的价格。就凭这种说不上来的味道其实很多钓友都想试试了。大家想想有时候我们逛渔具店,老板拿出一款貌似很牛逼的小药,让你闻一下,左闻闻、右闻闻,就是说不出来什么味道,但是还感觉很熟悉。老板盖上盖子放到货架上,在吹嘘一番,不知不觉你已经付款了!经过本人多次实验杂七杂八的味道的小药,不如单一味型的小药效果好,但是单一味型的小药也有好坏之分。有些商家为了提高神秘度降低成本,加一些增稠剂、色素等其它成分,这样肯定会导致小药的味道改变。因此买小药多闻闻,多咨询一些老钓友,会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忠告:凡是想在钓鱼上面走捷径靠一瓶小药或者一袋饵料就想钓到鱼的钓友,真该仔细反思一下了。现在钓鱼不是10年之前了,野钓讲究的还比较少,黑坑讲究的事情太多了,饵料雾化、味型、状态等等各方面都要考虑,有那些钱买小药,不如多买些饵料多实验几次。黑坑钓鱼颗粒是首选然后搭配饵料使用,大鲫鱼香占主,微腥即可,天冷可用红虫,小药奶香味、草莓香、复合香用的比较多。用药方面香甜为主,天热可适当添加药酒。鲤鱼饵料味型比较复杂,味型不对很难开口,皮筋颗粒时刻准备着,实在没口挂上颗粒就行,有些高手钓不到鱼也不挂颗粒,怕丢人啊,他们认为挂颗粒都是菜鸟或者老大爷级别的钓友才用,其实不然,有时候饵料越简单越有效果。钓鲤鱼配饵颗粒饲料占30%~50%有条件的钓友可适当添加丸九的钓鲤精典饵料占量15%足以,在配以螺鲤系列的鲤鱼饵料,加些雪花粉调整一下状态,最后可用鲫鱼饵料收收水。小药添加,天冷用腥味的,单一味型的红薯、大麦、甜玉米都是不错选择,天热药酒可适量添加。对于老鱼猾口鱼可适量添加浓香型小药刺激开口,老鼠药、陆克香是代表产品,不过味道比较冲、一定把握好量。小药选择一定要理性,台湾101的产品就不错,味型多、性价比高,卖了很多年了一支经久不衰。药酒方面可以试试天元的药酒和老化的药酒,最高也不过百元,多用几次会有想不到的结果。野钓的话可以试试丸九的几款动物蛋白小药,丸九的产品绝对是真材实料小药主要是动物蛋白提取物,比如鲤鱼液、鲫鱼液等野钓效果都不错,真材实料,价格不过百。

配饵思路,先配饵在用药,小药适量添加调整味型。有些刚学用小药的钓友,一钓鱼就拿出好几瓶小药,这个加点、那个加点搞的一款饵料不伦不类,还钓不到鱼。其实用药酒配单一味型的小药钓鲫鱼时加点蜂蜜水,钓鲤鱼时加点红糖水是很不错的选择。

认识钓鱼小药与选择小药的简单方法


钓鱼小药,它时常会给你带来惊喜,有时又会让你沮丧至极。在一些钓友看来,这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尤其一些野钓的朋友,常常对钓鱼小药嗤之以鼻!更有些钓鱼声称从来不用小药!这篇文章就是和大家简单分享正确认识小药、选择小药。

我们先来看看钓鱼小药到底是什么东西。

在垂钓过程中,我们为了达到聚鱼和上鱼的目的,在窝料和饵料里额外添加的东西,都可以叫做添加剂。而在钓界的行话里,把这些添加剂就称作小药。而在养殖饲料行业里这类东西叫做预混料。所以说,即使你用的是颗粒,也是间接使用了小药。酒,酒米、药酒,也是增加诱食性而添加,也是小药。野钓常用的蓝鲫,为啥有腥味?为啥会烧手?所以我们不要把小药和药划等号,从而谈药色变。你把小药这个名字忘掉,看回它就是添加剂,你就容易理解和接受了。我们人吃的喝的,哪种食品和饭菜没有添加剂?

打个比方,就如同我们人炒菜煮饭一样,为了吃得更好更开胃,油盐酱醋等添加剂你少不了,色香味俱佳你才能胃口大开。所以说,我们不要认为小药就是药,小药是为了达到对鱼更好诱食作用而添加的一类东西的总称。

那油盐酱醋这些东西你加进去就一定人人都喜欢吃吗?那也不是,喜欢酸的山西人你得醋多点,喜欢甜上海人的你要糖多放点,喜欢辣的四川人你必须突出的是麻辣,才能对他的胃口。所以,一方水土一方鱼,也有它的不同习性。

上面的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实际上,小药的开发设计和实验,所考虑的绝不仅于此!需要考虑到的是不同鱼种、不同季节、不同水质、不同鱼源、不同鱼情、甚至不同钓法的针对性;而每种小药为了具有针对性的诱食效果,还需要从嗅觉、味觉、营养、功能调节等多维度考虑。所以,很多钓友选择小药时仅仅看味型,这是不够的或者说不全面的。

味型

味型是对鱼的嗅觉产生作用,可以达到一定范围内被鱼发现并询寻源而至的目的。那么正确的味型选择是关键,季节、地域、鱼种、鱼源等的不同,造成在选择味型有明显不同。这个要根据广谱结合当地情况,多交流、多试验才能准确把握,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但要注意的是,小药的味型都是靠香精类调配实现的,香精分为工业香精、日化香精、食品香精等,工业、日化类香精气味很强,但纯正性和柔和性缺失,最大问题是对鱼体人体及水质的不可逆危害性;而好的食品香精香气强度稍弱, 但醇厚柔和,并且环保安全。所以我们在选择时,味杂、刺鼻气味的尽量放弃,不光是安全性问题,还很容易造成死窝;我们应该尽量选醇厚柔和的味型。

味觉

味觉这是对鱼的味蕾产生作用,主要是对已进窝的鱼提高饵料适口性,促使和加强它的吸食入口。味觉我们只能靠舌头去尝,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敢于亲口尝试的,包括小药厂家和商家的人员。当然,如果是全部采用食品及素材,厂家和商家的人是不会不敢尝试的。我常用的办法,渔具店老板给我拍胸脯推荐小药,问他什么味道、尝过没有,或者让他现场倒一些,稀释后和他一起尝,不敢尝的那还考虑什么呢?网上买的,老板都不敢尝,或者说不出味道,或者乱说一个味道忽悠,你即使回来不尝他也心虚,在交流的时候他就会闪烁其词。

营养性

营养性不同鱼种对各种营养元素物质有不同喜好和厌恶。许多不同营养性物质之间会出现协同增效效应或拮抗效应,相当于中药里的相生相克。所以小药里营养物质并不是简单地堆砌,营养物质的选择、配组及占比,一定是要根据不同鱼种来设计和实验,同时要考虑到各种物质的配伍造成的结果的利弊。所以说,市面上的某些小药是想当然,通杀呀什么的,先不说配伍的协同或拮抗效应,单从不同鱼种对不同营养物质的喜好和厌恶角度来讲,就是有问题。所以我们在选择这类小药时,主要要看它的分类和针对性,一定是针对某一鱼种或某一种水情鱼情。

功能性

功能性主要是对于鱼在某些内在和外部因素导致的身体不适、不肯进食的应对和调节,以及不同鱼种对某些功能性物质的特殊需求。例如由于水质恶化、捕捞运输等造成的应激反应,我们需要用到一些中药类或者其它类似功能的元素来安抚和调节,使鱼开口进食,利于垂钓。当然,应激反应只是其中的一种情况,还有更多,例如不同鱼类对-CH3、虾青素、磷、醚等的特殊需求,从而使小药具有功能诱食性。

市面大多数小药根据上述大分类做成单品小药,可以强调和针对某一方面作用,使钓者根据需要加以选择和使用。还有些厂家根据鱼种、鱼情、水情等因素,从上述多维度设计开发出各种复合型小药,使得钓者更简单易用。

小药哪种好?介绍4种天然钓鱼小药


最近几年,钓鱼小药这种东西逐渐地进入了钓鱼人的视线中,有些钓友已经开始使用小药成习惯,而有些钓友还在观望跃跃欲试。因为钓鱼小药的价格并不便宜,而且种类繁多让人不知道怎么选择才好。其实小药的作用就是在于通过诱食剂来促进鱼儿开口吃食,通过影响鱼儿的嗅觉和味觉达到诱鱼效果,最终使鱼获量能够得到提升。

其实,小药不一定要去买,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常见的食品也可以充当小药使用。这种天然的小药效果更符合鱼儿的胃口,效果更不差。

1、甜菜

甜菜是甘蔗以外的一个主要糖来源,原产于欧洲西部和南部沿海,从瑞典移植到西班牙。它不仅有甜菜本身的甘甜味,而且还带有经过发酵的香味。钓友使用时,会将甜菜用刀剁碎添加到饵料里面,本身的甜味会对鲤鱼造成很大诱惑,用它来钓鲤鱼,效果肯定很好。

2、高粱

高粱可以用来做钓鱼窝料,尤其是鲤鱼特别喜欢吃。首先将高粱放到锅里蒸熟,然后捣烂,加入基础饵料,搅拌和匀,既可打窝使用了。使用高粱酒糟做的钓饵,不管钓鲫鱼还是鲤鱼,效果都不错。

3、味精、食盐

这两种调味品,家喻户晓,炒菜必用,但是说它们是小药,估计很多人不相信。本身味精就是提鲜增味的调料,加到饵料中同样起到这样的作用。尤其是春季的鱼儿急需补充大量蛋白质,饵料中加入味精或食盐,增加饵料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对于钓鲫鱼和鲤鱼,效果没的说。

4、果酸甜饮

很多我们常喝的饮料里面含有丰富的果香味或奶香味,还有很多含有果肉颗粒,它除了含有大量糖分外,还有果汁的天然清香。使用它既可充当清水,又可以充当小药的作用。使用它来开饵,钓大鲤鱼或大草鱼,效果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