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钓鱼的技巧。

目前国内外广大垂钓者对鱼饵的研究越来越感兴趣,也越来越具有科学性,这是从对鱼的生理特征的研究而引发的。鱼为了适应自然界的生存竞争,有着自身的本能,突出表现在嗅觉、听觉和视觉,其中又以嗅觉最为灵敏。鱼不仅能辨别各种气味,而且能嗅到其同类在恐慌、警告时产生的异味。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发生:钓者钓起一条鱼以后,就再也没鱼上钩了。这是因为被钓的鱼的侧耳器官在受惊时分泌出一种液体,其他鱼嗅到此液体的气味就远远游开了。人体中的气味有时通过用手装鱼饵时,使钩、饵也带上这种气味,其中有的气味为有些鱼所讨厌,有的气味为有些鱼所喜欢。如人体分泌物中一种叫左旋羟基丙氨酸的物质的气味,就是鱼最怕、最讨厌的气味。所以我们在使用饵料时,不能不研究饵料的气味,在气味上动些脑筋,以诱鱼上钩。

通常在诱饵中使用的气味有香味、臭味、怪味三种。在香味中,还可以细分为酒香型、油香型、奶香型、水果香型、中草药香型、化妆品香型及提味的味精、咸味等。

酒香型:曲酒、酒糟、酒麸(麸皮加酒曲发酵)。

油香型:炒芝麻(研碎)、芝麻酱、芝麻饼、油渣、黄豆饼、菜籽饼、花生饼。

奶香型:奶油、奶粉、冰淇淋粉。

水果香型:食用香精、椰蓉、香蕉。wWw.DIaoYU007.cOM

中草药香型:山柰、丁香、千里香、干松、白枳、桃草、肉桂、五味子、扁丁香、细辛和维生素b1、b2、b12

在臭味中有:臭椿树皮(晒干、研碎),羶味如羊油、羊头脑(焙干、粉碎),腥味如鱼虾(焙干、研碎)、鱼粉等。

在怪味中有:阿魏、蚕蛹粉、胎盘粉、蚯蚓粉以及含有甜味(或加糖)的诱饵。

相关推荐

根据鱼情灵活配制鱼饵的经验和技巧


当我们在日常垂钓时,尤其在主要使用搓饵进行垂钓时,经常会根据鱼情的变化来改变搓饵饵球的大小,比如由搓小饵球变成搓大饵,或是与之相反。这种变化基本上与两个方面因素有关,一个是根据所垂钓环境的水情变化而定的,另一方面就是根据鱼情变化而定。通常情况下来看,水环境的变化大致是由主钓浅水改为钓深水,或是由钓清澈的水域改为钓浑浊的水域。改变搓饵大小的原因基本上就是力求更大限度的进行诱钓结合式的垂钓,比如对象鱼比较稀少时;小杂鱼闹窝子非常严重时;或是水底有轻微的水流,指使我们投喂的诱饵窝料很难长时间在水底形成窝子时,我们都会人为的将搓饵饵球的体积增大,通过这种方法来尽量多的补窝子,相当于每次抛竿都在进行投喂窝料诱鱼的工作。

但是我们在制作鱼饵时要如何使饵料适应我们的变化呢?如果制作鱼饵时过分的考虑持钩性和粘性,那么搓出的饵球很长时间不会雾化,这对于台钓技巧里所追求的雾化诱鱼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尤其是在垂钓鲫鱼和小体型鲤鱼时。而如果搓饵雾化效果太好,无论是脱落型雾化还是呈粉状的雾化,都将给我们的垂钓带来影响,最明显的就是在野钓时疯狂的小杂鱼闹窝子,鲢鳙鱼霸窝等等。当然如果我们主要垂钓鲢鳙鱼的话,那就可以追求饵料的粉状雾化和味型穿透力了。

上面已经简单的介绍过制作鱼饵时需要注意的问题,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说说到底怎样搭配一款适合的鱼饵吧。

1.首先搓饵如果钓中等个体的鱼类,比如大鲫鱼,中小个体鲤鱼的话,那么就要求饵料必须有大片状的物质,比如商品饵料里最常见的超诱类饵料,它们都是类似细麸皮式的粮食成份。它们在制作鱼饵时主要会起到支撑饵球形态的作用,在水底化开以后,可能最大限度的进行铺底留窝的作用。

2.而搓饵中只有骨架支撑并不够,还需要适当的添加一些细粉状的填充物,用它们将饵球填充的更加紧密,同时在饵球下落的过程中,也会有细粉状态的雾化,极大限度的留在每个水层,行程横向雾化效果,增强诱鱼能力。

3.最后搓饵的主体里,如果依旧以钓大鲫鱼和鲤鱼为例的话,还需要一些大颗粒类的饵料进行搭配。比如丸九鱼饵里的三色鲤就是非常出色的一款大颗粒类鱼饵。它除了味型状态以外,能够增强饵料脱落型或是炸裂型的雾化,饵料到底化开以后,这些大颗粒能够留底续窝子,使得对象鱼停留在窝子里的时间更久。

4.大致的骨架、大颗粒还有细粉状态的填充物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之后就是考虑持钩性、整体搓饵粘度、网状结构的部分了。利用轻麸、轻粉或是鲫鱼饵料、雪花粉来减轻比重;利用小麦蛋白、网状粉、拉丝粉、面粉来调整粘性等等。

笔者在此将我自己搭配鱼饵时各种类型的饵料比例分享给大家,麦麸类的片状骨架5成、细粉3成、大颗粒2成、减轻比重类3成、调整粘度需要根据鱼口情况来灵活调整了。

有关搭配搓饵时的经验和技巧今天就先介绍到这里,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根据鱼类习性来选择鱼饵的技巧(上)


钓鱼的饵料十分关键,俗话说:“三分钓技七分钓饵。”说的正是这个道理。饵料不对味,鱼连钩都不会咬,何谈钓到它们。当然,饵料行不行,钓鱼人说了不算,商家说了也不算,主要还得看鱼。配制饵料时,要充分了解鱼儿的吃饵习惯,有针对性地调配,只有这样,才能钓获丰厚。

通常来说,鱼儿的吃饵习性可分为三大类,分别是杂食性、素食性和肉食性。这三大类又可以分作先天性和后天性。下面一条条来说。

1.杂食性

杂食性,从字面意思来讲,可分两个,一是杂乱,不拘什么饵料都会吃,二是复杂,说白也即今天偏好吃这个东西,明天又变成喜欢吃另一个喜欢。在我国,大部分的淡水鱼都属于杂食性鱼,比如鲫鱼、鲤鱼、鲢鳙鱼、罗非鱼、泥鳅等等,它们的食性都很杂,主要食物为浮游生物、软体水生动物、植物碎屑、腐殖质、藻类等等。

其中,鲫鱼和鲤鱼在初春以及秋末冬初时,较为偏好高蛋白的荤饵,而在气温较高的春末到初秋这一段,又改为对高等植物类碎屑素饵较为偏爱,因此在夏季钓鲫鱼和鲤鱼的话适合选用素饵挂钩施钓。

鲢鳙鱼为典型的滤食性鱼,对浮游生物和浮游植物较为喜爱。初秋季节,除了浮游生物,腐屑类饵料也会吞食,因此钓鲢鳙,可选发酵类饵料。

罗非鱼、马口鱼、桃花鱼等虽然对植物碎屑并不挑剔,但是相对来说还是更喜荤饵,因此钓罗非鱼、马口鱼、桃花鱼的时候,适合选用腥味较重的荤饵下钓。

白鲦属典型的杂食性贪嘴鱼,垂钓时,既可用素饵,也同样可选腥味重的虫饵,当然,效果的话,还是虫饵会更好一些。

2.肉食性

肉食性鱼在我国也有非常广泛的分布,只要是荤腥的肉食,它们都会吞食,当然,有些也会比较挑剔,只吃活饵,对死物却是不闻不问。常见的肉食性鱼有黑鱼、鲶鱼、鳜鱼、黄颡鱼、青鱼等等。

其中黑鱼、鳡鱼、翘嘴鲌、狗鱼、鳜鱼等属凶猛类鱼种,主要以水中的中小型鱼或小动物为食。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对鲜活饵感兴趣,作钓时,用逗钓法效果较好。

鲶鱼和黄颡鱼的嘴没它们那么刁,通常来说,只要是荤饵,无论是死是活,它们都会吞食。因此在钓鲶鱼和黄颡鱼的时候,可选蚯蚓饵、动物内脏等,效果都很好。在水质不太好的地方,甚至可以动物的腐尸来引诱鲶鱼。

青鱼同样属于肉食性鱼,但是它跟上面讲到的几种鱼又有一些区别:跟水生昆虫类饵料相比,它更为偏爱甲壳类软体动物,因此钓青鱼的时候,可选螺蛳、河蚌、河蚬做饵料下钓,效果会比河虾、蚯蚓好很多。

3.素食性

素食性鱼在我国同样很多,像鳊鱼、草鱼、鲴鱼、鲮鱼等都是较为常见的,它们有的偏爱藻类,有的对高等植物根茎嫩叶较为喜爱,有的则对植物碎屑及腐殖质毫无抵抗力。钓者作钓时,根据它们的喜欢选择对应的素饵类型即可。

以上给大家讲了配制饵料时,掌握鱼儿的吃饵习性的重要性,在下一期的文章中,笔者会接着给大家讲讲垂钓时的用饵规律,希望大家喜欢。

钓鱼选饵料应根据气味颜色味道来


我们钓鱼,选择钓饵、钓具、调整饵料状态再加上个人技术,最终决定收获。根据前辈的经验参考,今天小编也讲讲自己对选钓饵的理解:

从生理上讲,人和鱼都隶属动物。抛开智慧和思维心理活动的区别,饮食上是一样的。在食物匮乏的环境,只要是食物就可以充饥;在食物充足的环境,要讲求色泽、香气、味道、口感。这就要求我们在鱼稀少的环境,和虽然鱼多,但饵料充足的环境,要认真选择,仔细加工,才能有理想的垂钓效果。

按照先诱鱼,后钓鱼的顺序。首先根据诱鱼需要,选择鱼喜欢的,具备气味、颜色、味道这样的饵料。

气味

为了达到聚鱼的目的,首先应该考虑饵料的气味。饵料的气味包括:腥由动物蛋白构成;香植物性饵料的本味香以及香精;臭天然饵料发酵应用;以及小药的怪味等。根据鱼的生理需要,天凉需要更多的动物蛋白补充体力,我们要选择腥味重的饵料;夏季天热可以选择清香的、臭的饵料;秋季选香气偏重的。过度季节可以适当调配味型;

颜色

根据鱼类学家的研究,鱼对颜色有一定的区分。红、黄、白都是鱼喜欢的,绿、褐对有些鱼具有诱惑力。颜色选择主要根据对象鱼的捕食习惯,以及原塘天然饵料的常见色,加以选择;

味道

对人而言,炒肉的香味多数人觉得很好闻,加点苦味就没几个人愿意吃啦!同样道理,鱼的嘴唇有味蕾,通常接触食物,确定是喜欢的口味才会吃进嘴。很多钓友在而饵料加糖、蜂蜜、甚至加盐、味素、鸡粉,都很有道理。

根据不同的对象鱼及水情,适当选择饵料的色与味。比如常见的鲫鱼喜香甜;草鱼喜酸香,它喜欢吃青草类、青菜类、粮食类的植物或略带酸味的饵料;鲢鱼喜欢吃浓酸带呛味或酸甜、糟酸类的饵料;鳙鱼喜酸臭;黑鱼、鲶鱼爱吃活食,可选择小青蛙、泥鳅、粗蚯蚓、小虾、小白条等活性食物;青鱼,鲤鱼、罗非鱼等喜欢腥荤味略重的饵料如南极虾粉、动物肝粉、蚕蛹粉等。只要利用好饵料味道的微妙变化,便可多钓鱼。

对象鱼种、钓法不同,选择饵料的粗、细、比重、物化要有所区别。薯粉类比重轻、细腻更适合小鱼,麸类比重适中,易成窝,适合钓大点的鱼,颗粒类饵料更多作用是留鱼,复合类则是综合以上特点,针对特定鱼种的商品饵具备的有点。

选择的正确与否,是调配饵料的基础。也是最终渔获的先决条件。

以上是我的一点不成熟的浅见,不足之处,请钓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