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野钓调漂技巧。

在钓鱼时经常会遇到鱼口好好的,突然发现浮漂似乎没有了信号,只是漂身偶尔会抖抖地颤动,等到多次重复抛竿后,偶然一瞥,才恍然大悟:原来浮漂座两边的太空豆不知什么时候松开了,这样就和跑铅一样,浮漂变成了跑漂,焉能钓好鱼?

跑漂虽不常见,但是一般情况下不容易发现,具有隐匿性,尤其在野钓中,本来就鱼少鱼稀,信号少,对于不多的信号不太在意,以为是鱼儿未来之故,但是如果因为跑漂而错过大量上鱼的信号,那就实在是太可惜了,所以平时可以多看看浮漂座和固定的太空豆,有没有移位,有时候,哪怕1厘米的跑漂也会影响上鱼的,特别在上饵、抛竿时,多看一眼不会错,也许还能挽回许多损失呢!

一般情况下,浮漂座两边的太空豆可以很牢固地把浮漂固定在某个高度,如果是上下各两粒太空豆就更加牢固了,这样,只要鱼儿摄食,信号会明显表现出来,牵一发而动全身,提竿中鱼,但是在用细线,特别是二次利用的太空豆固定浮漂座时,就要注意了,因为本来线就细,加上水的润滑作用,在提竿过程中,如果再用力过猛,很容易把固定的太空豆移动位置;其次,若使用用过的太空豆,假如往大一号的线上用还好一点,若在原来号数或小一号的线上使用则很容易上下滑动,就像以前鹅毛七星漂用久了那样来回滑动的感觉,所以如果又是细线,又是旧的太空豆,则危险系数加大一倍,假如提竿用力,水又深,则很容易出现跑漂。还有一种情况是,如果中了大鱼,来来回回数个回合,太空豆也会移位,这可能与钓线延伸有关,同理,当挂底或是钩子上树拽下线组过程中,太空豆也会移位造成跑漂,因此必须重视跑漂。

而对于跑漂,一般情况下是难以发现的,钓鱼和别的事情一样都需要细心,注意细节,要注意浮漂入水有无异常,比如不够流畅,始终抖抖颤颤的,漂目时高时低等等;其次就是突然地不上鱼了,不要老是幻想窝子里面来了大物,应该先从自己找原因;三是每次换饵时可以用余光观察浮漂,或是抛竿时感觉浮漂不顺畅,会及时发现跑漂的,亡羊补牢,时犹未晚;还有就是当钓鱼中小憩或进餐时,一般钓线是不入水的,架在炮台或支架上,可以检查一下线组有没有跑漂,就像战士在战斗中检查枪支弹药一样,虽机械却是一种良好的习惯。钓鱼赢在细节,好习惯才能上好鱼。

跑漂,值得重视却又容易忽视的钓鱼现象,小细节往往造成大问题,愿大家在钓鱼过程多留神,注意浮漂座两边的太空豆紧不紧,防患于未然,才能更好地享受钓鱼之乐!

钓鱼技巧扩展阅读

台钓断线跑鱼的原因与应对方法


在垂钓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断线跑鱼的情况,有时候是因为操作不当力度使用过大或者角度不对造成断线,而有的时候则是因为钓线平时使用不当保护措施不够完善,钓线在受到鱼儿猛力挣扎时,原本有损坏的线体会直接断裂,不管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的,都会造成鱼儿快得手时突然逃脱,让人很是难以接受,如果本身鱼口就不好的情况下,好不容易有鱼儿上钩却被逃脱,心情会是非常郁闷的。

那么如何通过一些巧妙的操作来得知鱼线的状况呢,又如何得知鱼线在什么情况下容易断裂呢,这里就详细分析台钓中常用的尼龙线出现断线的情况分析以及如何防范的办法。

一、经常导致断线的情况

1、承受的实际拉力超过线体承受的范围,如果鱼儿上钩之后钓线线号过细或者质量不好时,鱼儿猛烈的挣扎力度会超过线体能承受的范围,往往造成子线断裂的情况发生,有时如果子线搭配不合理时甚至主线也会断裂。

2、错误的结节手法,钓组需要用鱼线结节来固定,但是不少人在给鱼线打结节时手法方式不对,钓线本身能承受的拉力范围会被大幅度的削弱,非常容易出现断线的情况。

3、钓线的长期使用导致自然损坏,台钓时常用的尼龙线在耐腐蚀性能上会比碳素线以及大力马线弱一些,再长时间垂钓的过程中高频率的使用,并经受阳光照射以及水体浸泡等都会让线体损坏老化。

二、鱼线的保养

在平常垂钓过程中或者事后的保管存放的条件都会对线体造成影响,那么如何在正确的使用保养鱼线来延长钓线的寿命呢。

1、钓组的搭配要合理,根据不同的鱼情,个体种类大小不同就要选用不同的线组,最好不要用一副线组垂钓不同的鱼儿,非常容易出现断线伤线的情况。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钓组根据鱼儿情况搭配好之后,钓竿也要符合垂钓的鱼情和水情环境来选择,在垂钓过程中尤其是溜鱼的时候,对钓竿的性能不够熟悉的话会出现一些失误,很有可能让鱼线受到伤害,影响到渔获,所以钓竿也尽量合适。

2、钓后线体保养,不少钓友都会在垂钓结束收线的时候,用湿润柔滑的棉布毛巾一类,轻轻地捏着钓线,然后慢慢的把线体缠存放起来。这样做的目的是,线体在垂钓过程中会沾染水中的杂物,会对线体造成腐蚀伤害,并且用棉布擦拭过线体后,能让鱼线处于干燥清爽的有利条件下。

3、不要让线体处于紧绷的状态,收线时要注意力度,不要让线体过紧的蹦在主线轴上,子线也同样如此,如果线体长时间处于紧绷的状态,会降低线体的韧性并加剧线体的受损老化程度。

4、缠线的主线轴尽量使用圆形有弧度的形状,有钓友喜欢有棱形的卷线轴,这样会让线体处于过于生硬的卷曲状态。

5、缠线的时候不要把线体与钓组的配件缠绕在一起,比如说太空豆漂座一类,如果缠绕在一起的话会让线体与配件产生作用力,会损伤纤体。

6、尽量把鱼线放在单独的储物区,避免与一些腐蚀性的添加剂或者金属类的东西放在一起,长时间接触肯定会有所损伤,另外在垂钓的过程中这些配件都要放在安全的地方,若是不经意踩踏到配件压在线体上,或者线体长时间受到重物的压力都会容易损伤。

7、钓线存放的环境,用不完的钓线需要长时间存放的话,一定要注意存放环境的情况,最好是在常温避光直射,阴凉干燥的环境中,周围也不要存放一些酸碱,油脂,或者其它的腐蚀物体药品一类,尽量选择好的环境避免线体受到影响。

最后提醒一点就是钓线是有保质期范围的,就算是未拆封的钓线存放一段时间后就会受到影响容易损坏,具体存放的时间根据情况来说,一般两年以上的时间就需要注意了。

钓鱼中极为常见的跑鱼原因与应对方法


竞技钓或者休闲钓,跑鱼都是令人心情非常不快的一件事,钓友们都想要找出跑鱼的原因并且解决怎么少跑鱼或是不跑鱼的办法。希望小编在这带来的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到钓友们。

一、钓具匹配不当跑鱼不在少见

笔者在一次参赛中手竿钓混养鱼,用2号脑线钓上一条1.3千克的草鱼。到决赛是仍用2号脑线,当一条草鱼上钩,先是向外冲刺,把线拉得嗡嗡作响,没冲出去,紧接着左右横冲直闯,露出水面(约3千克)后又向外冲去,脑线断了!真遗憾,后悔没加粗脑线。还有几次跑鱼都因为炸弹钩脱钩和拉直,因此对钓具质量检验不能粗心,要认真细心,来不得半点马虎,稍有不慎就后悔莫及。

二、遛鱼要遛透,抄鱼才十拿九稳

遛鱼时鱼的劲头很大,就急着抄鱼,这种情况跑鱼也很常见。笔者在一次遛鱼中不小心手竿梢断了,我想这下完了,鱼跑了。可是断的竿梢掉在鱼身上,鱼不动不动,翻身肚白,我当即把鱼抄上岸。在抄鱼的技术上也有文章可作,要争取一抄成功,若一次不成,鱼受惊就更难抄了,甚至空钩挂在抄网上,十之八九跑鱼。多数情况下,鱼入网后尾部还露在网外,若先抄尾,此大鱼很可能跑掉。抄网应放在水下隐蔽,等拉鱼入网再抄。

三、遛鱼要避免钩挂在鱼护上

笔者曾几次遛鱼,钩挂在鱼护上,结果都以跑鱼告终。草鱼上钩,逃不掉就习惯向岸边找逃生处,若鱼护里有鱼它习惯群居靠近鱼护,使钩挂在护上,这就意味着可能要跑鱼了。在遛鱼中要特地把鱼引离岸边,绝不能靠近鱼护,这完全是可能的,只要钓具过硬。

四、海钓跑鱼也常见

海钓要不要遛鱼?这要因地制宜。如矶钓,海边是乱石堆,多数情况下,上钩鱼钻石缝逃生,这就不能跑鱼,能拉就拉上岸,或用抄网抄。有的鱼上钩不钻石缝,向外冲,这要放线,用收放线来消耗鱼体力,流到鱼无力再拉到岸边用抄网抄。

五、挂底跑鱼是常有的事

用双钩一钩挂底,一钩上鱼。若挂底钩线拉不断钩也不脱不直,最后钩上的鱼还是跑掉。海钓还是用单钩为好,单钩挂底机会少。笔者一次用单钩明知钩上有鱼就是拉不上来,一松线鱼就要线,就推测是在海底障碍物轻压着线,只好把这支竿暂时放下不管,让鱼自由活动,让海浪冲打鱼线,等一些时间。这法还真有效,最后把这条500多克重的黑鲷拉上岸。

六、钓小鱼时偶遇大鱼也会断线跑鱼

笔者一次钓黄花鱼,250~500克重的,上鱼率很高,突然来了一条大红鱼,把线拉断跑鱼了。我赶快换上钓红鱼的大线,黄花鱼不要钩了,红鱼也不来了,这怎么办?还得换小线钓黄花,很快又正常咬钩了,这天收获不少,遇到这种情况要冷静分析,不能一时冲动,要根据鱼情来确定钓具。

七、线老化也是跑鱼的一个因素

炎夏高温酷暑,碱性海水浸泡礁石摩擦损伤等等,会使钓线加速老化。在检验钓线老化损伤程度时,不能有任何舍不得丢掉可惜的念头。对该换的线要果断地更换新线,否则又会造成难以挽回的遗憾。

八、钓什么鱼要用什么钓具

笔者有一次和几位钓友去海钓,我把钓淡水鱼的钓具带去,明知故犯,主要是懒得换钓具,结果钓线断得一塌糊涂,毫无收获。

九、帮倒忙跑鱼

笔者有一次,一条约3千克重的大鲤鱼上钩,遛了20多分钟拉到岸边,有位好心的外行人拿起抄网就把鱼抄进网内,用双手持抄网竿往上端,结果抄网竿短跑鱼。这可谓好心却帮了倒忙。因此,若请别人帮忙抄大鱼,一定要请个老手,否则,只能增加跑鱼的遗憾。

十、侥幸不用抄网跑鱼

也别是参赛时,认为鱼不大,提上来省事,抄网上摘钩有很麻烦,结果把鱼拉到岸边向上提时鱼掉下水里有产生一次后悔。

有鱼无口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方法


在垂钓中,都会遇到窝中有鱼,但就是很少有口甚至无口的现象,窝中鱼星明显、浮漂语言清晰,可就饵率和上钩率却极低,常常让人感到一头雾水,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有鱼无口的现象发生,又怎样从容化解,考验着钓手的渔事综合素质。

从垂钓实践中看,有鱼无口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目标鱼错位,小杂鱼闹漂

浮漂缓慢下沉1--2目或徐徐上送1--2目左右,有时出现点动或快速抖动,浮漂语言较为紊乱,多次提竿却为空竿,这种现象表明窝中已是小杂鱼的天下,目标鱼没有进窝;

2.诱饵优于钓饵,鱼不吞钩

当诱饵、钓饵不同一时,若诱饵的适口性强于钓饵,或者对象鱼对诱饵有偏食性,鱼会弃钓饵而不顾;

3.钓饵物理性差,鱼儿无法就饵

钓饵太硬、太大或太黏,鱼儿不感兴趣或吞不进;

4.调钓关系运用不当,钓饵被隐匿

窝底淤泥厚积或杂草、树叶等障碍物堆积,一旦钓目等于或高于调目,调低钓高主钓钝,钓饵到底后会被水底杂物遮盖,甚至会被埋掉,鱼儿难以发现钓饵;

5.钓饵不对路,鱼不就饵

用饵不当、饵料搭配不当或钓场对象鱼因多种原因形成偏食性,目标鱼对不对路的钓饵会置之不理;

6.鱼身擦线,浮漂语言虚假

浮漂出现有力的顿感鱼讯语言,但提竿却无鱼,大多为鱼身擦线所致;

7.泳层判断不准,鱼儿上浮

窝中对象鱼的活动特征明显,但底钓却无鱼问钩,说明鱼儿上浮,泳层已经发生变化;

8.钓组搭配失当,鱼儿不敢或无法吞钩

鱼钩型号过大、子线线径过粗,致使鱼儿警觉不敢近钩饵或吞不了钩饵;

9.钩饵未到底,底层鱼发现不了钓饵

因调漂出现问题或找底不准,调高钓低且目数差悬殊太大,以至于钩饵未到底,底层鱼儿发现不了钓饵;

10.天气原因,鱼不开口

因天气原因,气压低、闷热、寒冷等因素,鱼的活性不高,鱼不开口,鱼在窝边逗留不就饵。

一旦出现有鱼无口现象,首要的是迅速准确研判出是哪一种原因所致,方可对症施策。根据多年的垂钓经验,具体对抗办法有:

1.加重浮漂吃铅量是避开杂鱼闹漂的最佳办法

换型号大、浮力大的浮漂,加重铅坠,让钩饵快速到底,缩短钓组在水体的两次钟摆时间,从时间上最大限度地挤压杂鱼抢食的空间;

2.充分运用浮漂的调钓关系化解部分难题

(1).浮漂语言紊乱时,调低钓高,主钓钝,过滤虚假信号,抓实口、逮正口;

(2).浮漂语言微弱时,调高钓低,主钓灵,不放过轻口鱼、滑口鱼、涮口鱼的就饵信号;

(3).窝底不干净时,调高钓低,调至一饵轻触底、一饵离底或一饵卧底、一饵轻触底状态,便于鱼儿发现钩饵并方便就饵;

(4).鱼离底上浮时,调高钓低,调至双饵离底状态,直至找到鱼儿的就饵泳层为止;

3.给鱼儿做份美餐

(1).必须遵循饵料配制基本原则:主攻饵+基础饵+状态饵;

(2).必须尊重鱼的基本味型规律:冬春主腥味、夏主清淡味、秋主香甜味;

(3).必须尊崇一方水土养一方鱼的科学道理:准确研判钓场鱼儿的食物链;

4.钓法上要善变

(1).换钓位、找不同泳层布钓;

(2).走钓+逗钓,死饵变活饵;

(3).商品饵与天然饵混合使用;

5.钓组搭配要适当、调漂技巧要娴熟

(1).要根据水情、鱼情和季节及对象鱼的不同科学搭配钓组,不能犯一些低级错误;

(2).调漂技巧要娴熟,运用调钓关系得心应手,不能违背一些基本常识;

(3).在分别确定调目和钓目时两次找底都要精准,不能在渔事细节上有所马虎。

野钓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方法


野钓的不确定性很大,不上鱼的现象就这几个,但它背后的原因却数不胜数。下面列出一些在野钓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并且附上解决的方法,希望能帮大家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垂钓策略。

1.诱鱼效果很差怎么办?

出现了这种情况,钓友们一定不要优柔寡断,不要总是想着中鱼率,一定要先达到诱鱼的目的。使用诱钓结合的方法来垂钓,那渔获你自然就不用担心了。

2.窝点没有鱼应该怎么办?

一般来说,如果遇到了这种问题,应该有不少钓友会选择更换饵料,但实际上只要换位思考一下,问题也许就很好解决了。了解一下目标鱼的习性和所钓水域的水情,然后再选择合适的饵料、钓位,这样就能有效提高中鱼率了。

3.多次提竿都没有中鱼怎么办?

一般这种情况,都是因为钓友们没有掌握到最佳的提竿时机,提竿过早或过晚导致的。但是如果是因为钓钩出现了问题,那么提竿的结果也会不尽人意,所以钓友们在进行垂钓之前,一定要对钓组检查一番,确保没有问题再进行垂钓。另外,如果鱼钩过大或者过小,都会不利于垂钓,钓鱼们一定要根据具体的鱼情来选择合适的钓具哦!

4.有鱼口但是上鱼率却很低怎么办?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好多钓友一般会调整自己的钓法,但调整钓法并不意味着能解决问题,还要做到下面几点。

(1)当浮漂表现出上鱼的漂相时,需要钓友们放弃那些比较微弱的漂相,主抓那些慢半拍的顿口漂相。

(2)将浮漂调整到水线之上,然后钓迟钝,降低钓目。

(3)要根据鱼儿吃口的情况来修剪铅皮。如果鱼口大、口生,那么可以适当的减少铅皮的比重;但如果鱼口弱、口小时,则需要适当的增加铅皮比重了。

(4)提高饵料的粘性,延缓钓饵的雾化时间。

这是在野钓中最常见的几种问题了,大家好好琢磨琢磨。

野钓实践流水走漂的应对方法


在野钓流动水域时,有的水流虽然不是很急,但垂直钓起来就会有走漂的现象,这时候的垂钓就不能仍然用静水中的用漂方法了,那么究竟应该怎么办才能够达到垂钓的效果呢?我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探讨和摸索,大致有以下几个方法可用:

一是根据走漂情况的轻重情况判断水流的缓急,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如果水流不是很急,可以先用调二目钓三或四目的方法试一下看是否可行,如果这样仍然是走漂严重,一会儿就没漂了,说明水流大于调二钓三、四目之法,需换其它的钓法。

二是直接把浮漂向上移5至10公分,再略加大些搓饵,使坠仍然处于悬状,而双饵均已躺于水底,这时虽然还有些走漂现象,但钓目仍然可以辨别鱼上钩的漂象。

三是水流大于上述2种状态的,最好不用饵料垂钓,改用蚯蚓垂钓较好。然后使用传统钓的方法,在长子线3到5公分处临时加一个坠,使长子线直接触底,短子线就会随水流飘动,吸引鱼抢食。

四是加重铅皮,直接钓跑铅,铅坠躺底,双钩随水流飘动,其效果也是很不错的(提醒朋友们一下:每次抛竿以后别忘了要压水线哦),不然的话,线在水面再随水流动你的一切努力都将是白费的了。

水流喘急区域不易垂钓。

个人的小体会,不知有用否?望大家多多批指教。

走漂对钓鱼的影响及应对方法


走漂是一种在施钓过程中极其容易出现的情况,也是一种怎么努力都很难彻底避免掉的现象。既然难以让走漂出现的可能性降为零,我们不防将更多的心思花在应对走漂的方面之上。下边咱们就一起来看看钓鱼的时候可以帮助钓者更好应对走漂的一些要点。

一、走漂对钓鱼的影响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走漂,放通俗一点来讲就是鱼漂出现了走水。别看鱼漂个子不大,长相也不是特别出众,放在钓组中毫不起眼。但是,若是它走了的话,对钓鱼所产生的影响可是相当大的。

如果走漂不是特别严重的话,很可能会让鱼线变得弯了起来。鱼线一弯,整个钓组的灵敏程度是极有可能会降低的。如果走漂的情形很严重的话,漂相就很可能会特别乱,观察起来会特别难。这样一来,钓者就很难根据鱼漂的表现上读取到准确可靠的鱼儿就饵的信息。更直白点,钓者很有可能在本该把鱼竿提起来的时候浑然不知,钓到鱼的几率会直线降低。

二、走漂情况之所以会发生的原因

要想彻底治好患者的病,医者需要首先探查出病者患病的根源。同理,要想降低走漂情况发生的概率,钓者就需要先弄清楚走漂情况发生的原因。近些天来,小编和许多钓友聚在一起研究了很久,也向熟识的一些自身钓友请教了好几次,后来发现导致走漂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个走漂原因,是水体。当我们在河流中作钓的时候,若是河流里边有些落差的话,当水体从高处往低处流的时候,水体是会对鱼漂甚至整个钓组造成一定的影响的。第二个走漂原因,是风。当起风的时候,风是会对鱼漂造成一定的影响的。

三、应对走漂情况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尝试着更改钓线。当水流不是特别大的时候,钓者是能够通过将主线的线径做适当地改变来应对走漂情况的。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的改变主线线径,其实就是将主线适当地更换一下。当我们将原本使用着的主线以线径较小的主线更替了之后,是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水体流动时给钓组带来的影响力的。

因为在正常的情况下,较细的鱼线的截面是比较小的。正因如此,细一些的鱼线在施钓的时候受水流的影响也是很小的。这样一来,走漂情况发生的几率自然就小了。不过此法在水流特别大的时候,很可能是没有什么作用的。

第二种方法。尝试着将钓目延长。在水流不是特别大、鱼漂上升或者下降的速度都比较缓慢的时候,钓者可以在保持钓目不更改的情况下将钓目适当地延长。这样一来,整个线组的稳定情况是会有很大的好转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所延长的钓目幅度一定要适度,千万不能过度。

第三种方法。尝试着将鱼漂的调目加大。我们都知道,调漂这个环节在作钓中所发挥得作用是相当大的。一般情况下,当钓者巧妙地加大了鱼漂的调目后,钓组的剩余浮力是会有所增加的。这时候,水流对整个钓组的干扰都会小了不少,缓慢往下方沉去的钓饵在剩余浮力的影响下,会对影响着线组的水流产生一定的抗拒效用。这样一来,鱼漂的尖部就能长久地浮在水体表面上,将等待着鱼讯的时间延长,有利于作钓者更好地识别鱼讯。

第四种方法。尝试着运用跑铅钓法来施钓。在水流特强的水域中钓鱼,跑铅法是能很好应对走漂的一种策略。需要注意的是,运用一定要得当。

海钓常见的爆口状况形成原因及应对方法


海钓常见的爆口状况形成原因及应对方法。我们这里说的海钓爆口是指鱼咬钩后,在遛鱼起鱼过程中,中途突然意外逃脱,也有叫脱钩和断口的。在海钓中,串钩沉底钓、浮游矶钓、路亚钓、深海铁板钓等,都会有爆口的情况发生。

爆口后鱼跑了,钓组回来了,我们没办法从逃脱的鱼的身上找出原因,但是我们可以从收回来的钓组上找出蛛丝马迹,加以正确的分析,避免再次的失误发生,从而增加作钓时的应对和变通能力。以下单从浮游矶钓、半水漂流钓、沉底钓等一些单钩作钓的钓法上,分析一下产生爆口的原因。爆口常见的三种状况。

一、脱口

扬竿后感觉有顿口,竿身也有传来鱼挣扎的力量,还没来得及完全起竿突然跑鱼或者在骝鱼起鱼过程中跑鱼。A:钓组回来后完整,钩、线、波等都在,也无损伤。B:在A的基础上发现钩变形或被拉直。

成因分析:

这样的情况首先考虑扬竿时机不对,太早或过晚。太早扬竿鱼还没有完全吃牢,太晚的时候鱼已经发现嘴中有异物欲吐出。然后再考虑骝鱼过程中的不正当操作,骝鱼动作过于猛烈幅度过于夸张,硬拉硬拽致使鱼豁嘴等。最后还要看下手中的竿是否匹配整个钓组及所垂钓的对象鱼,绕线轮是否锁死。如果发现钩变形或被拉直最大的可能就是鱼的个体太大,瞬间的爆发力太强。还有可能是在先前施钓过程中挂过底,使钩尖变钝不够锋利,或变型弯曲,而继续垂钓时又没有注意而造成跑鱼。

应对方法:

针对所垂钓的对象鱼选择不同的钓竿不同的钓组。如钓鲷类鱼可选择1号2号的中调竿。主线4号左右。鲈鱼要用4号以上竿或一些投竿,主线就要用到5号以上了。岩矶上用长竿,船上用短竿等。笔者就见过一些新手,用4号竿垂钓鲈鱼中途转钓鲷类鱼,也不换竿直接继续垂钓,这是懒惰消极钓法,不能提倡。

1)注意正确的扬竿时机。

这跟垂钓时一些大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气压气温高低,钓场地点远近深浅,鱼的密集程度等等。一般情况下温度适中、鱼多密集时,鱼索食活跃,吃口干脆,可适当提早,反之,出现鱼吃口不活跃时,可在发现轻微的信号时稍微拖带钓组,逗引鱼咬牢,扬竿时机也要适当推迟。地御差异钓场不同,鱼类的吃口也不尽相同。不同鱼类的吃口阿波反应也有差异,如大真鲷是箭沉,3斤以下的鲈鱼是缓沉,停顿,再缓沉等。何时扬竿就要看你个人的经验和临场时的发挥了。

扬竿时要用适当的力度刺中鱼唇,千万不可大力上扬,扬竿后凭竿身传来的力量,第一时间内大致判断出水下鱼的大小,调整好绕线轮的拽力松紧度,骝鱼中适时调整线与竿的角度,带住鱼牵住鱼就可以了,等鱼力乏看具体情况飞鱼或抄鱼。

2)旧钩要检查下钩尖锋利与否。

如果碰到过挂底,挂底后要仔细查看一下钩形有没有变动。鱼钩正常,再次入水垂钓鱼咬钩后变形或被拉直大多是碰上大鱼了,但扬竿瞬间用力过猛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真是碰到大鱼,巧妙应对,成功起鱼上岸也是可能的。如钓黑鲷时碰到十几斤的大鲈鱼,钓黄姑鱼的小钓组碰到几十斤的鳐鱼等,都有成功钓获的例子,但机会不是很多。

二、丢钩

收回钓组发现子线、主线完好,单独缺少鱼钩,并且子线的末段成弹簧状,有的线端产生毛刺。

成因分析:

这种情况主要考虑绑钩的方法错误或者绑扎得不够牢固。其次考虑扬竿作合时力量过于猛烈。

应对方法:

众所周知,鱼线在绑钩后线结处的拉力值是降低的。所以绑钩的时候就要特别小心,特别在即将要拉紧线结的时候,不能拉得过死,在拉线结的时候可以在线结处加水,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含嘴里一下,唾液也能减轻线结拉紧时产生的摩擦力对线本身的损伤。当绑扎完成后,手提线检查一下钓线是否位于钩柄的内侧。如在内侧是正确的在外侧就是错误的,这是因为在博鱼时,拉紧的钓线和钩柄最上端柄头扁形突起物也会产生一定的摩擦,严重时产生断线。所以在选择钓钩的时候就要注意柄头厚薄是否均匀,边缘部分是否平滑。如果薄如刀刃,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其次注意正确的扬竿姿势和扬竿力量。

三、 断线

博鱼过程中断线发生的概率挺高的,断线可分断子线和断主线。其中断子线发生的概率要高过断主线。还有种情况就是断在子线和主线的连接处。

成因分析:

子线断了,具体又是断在什么位置?如果断在接近钩柄上方的子线处,可能鱼在吞钩太深时,子线被鱼咬断或被牙齿磨断。加了咬铅的子线断在咬铅近处可能是咬铅夹太紧所致。断在其它位置那最大的可能是博鱼过程中子线碰到水底暗礁造成割线。另外子线老化或扬竿力量猛烈也会造成断线。

断主线排除线本身的质量问题外,要从线的使用时间和老化程度分析。垂钓时碰到过挂底,拉扯钓线时对主线造成过一定的物理损伤。钓到大鱼挣扎拼命要线,线杯里的主线跑出一段距离,碰到暗礁割线。子线号数大过主线时也会出现断主线。例如浮游矶钓中,断主线的直接后遗症就是丢失阿波。

断在子线和主线的连接处主要是绑扎的方法错误或者绑扎得不够牢固。

应对方法:

子线和主线的连接处断掉可以参考第二节里的断钩,这里不再重复讨论。

由于鱼吞钩造成的子线损伤说明扬竿时机稍晚了一点。扬竿时机可参考第一节里的脱口。

夹咬铅时注意不要过紧伤及子线。中鱼后不要猛烈操作,选择有余地周旋腾挪的地形博鱼起鱼。尽量想办法牵引鱼离开水底暗礁部位,防止鱼再次钻入礁石地带带入子线。这是防止子线断裂的最有效办法。子线在钓过几尾鱼后,往往受损产生毛刺,要适时剪掉受损部分重新绑钩或全部更换。

主线使用一段时间后要更换一次。每次钓鱼后注意对主线的保养,用淡水浸泡一下,对主线的前端35米部分要特别仔细检查,如发现明显的损伤就要剪掉这一部分。垂钓中,线杯里的前一半线出去的机会多,而后一半线基本上就没有出线过,那么一定时间后,可将线杯里的线全部释放出来,线头变成线尾调换后重新装上绕线轮,这个方法提高了线的使用率,节省了部分费用支出。

有人提倡垂钓时,子线号数要大于主线,这是由于个人的爱好和钓技所决定的。新手海钓,大多数情况下,笔者建议还是子线号数小于主线为好,这样更方便操作。

以上所述三种状况中,无论是在哪个环节,都不能过于猛烈地粗暴地扬竿。错误的扬竿方法不但能造成脱口、丢钩、断线。严重时甚至断竿。

窝内有鱼星,但不开口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简单说说窝内有鱼星,但不开口的原因及应对方法。要解释这个问题,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鱼星的形成原因和形态

首先是要了解鱼星的形成原因和基本形态。

在大多数钓友的认知里,鱼星是鱼呼吸或摄食时吞吐的气泡,俗称鱼泡。这种说法不能讲完全错误,但最起码是有失偏颇的。我们看到的鱼星,特别是成片成团的聚集状气泡,其实大多是鱼类摄食时搅动窝点下方的塘泥杂质,将原本封闭在水底虚泥及腐质杂物里的空气释放出来,混杂了吐出的气泡,上升到水面形成的大小夹杂的鱼星状物。

真正的鱼星,应该是指鱼类呼吸或摄食时产生的零散气泡。正常状态下,无论是野生水域还是养殖水域,甚至是庭院、鱼池或水族箱水体,鱼类在不受惊挠的常态下,很少会有鱼星产生。不论是鲤鱼、鲫鱼还是其它鱼种,只有在受到外界惊吓或刺激的应激反应时才会有吐出气泡的现象,这一点,喜欢养鱼的朋友应该深有体会。

我们在野外水域钓鱼,最常见鲤鱼星,大小不等的碎沫状气泡缓慢移动,这是由鲤鱼的生活和摄食习惯造成的。鲤鱼是底栖鱼类,上唇突出。摄食时埋头拱食河底的植物碎屑、小鱼虾、螺蚌和动物、昆虫尸体等,这种摄食习惯决定了鲤鱼游经的路径必然会留下大小不等的团状气泡,拱食时有,游开时消失,这一特性也为我们追星钓鲤提供了依据。

除了鲤鱼,常见的鱼种如鲫鱼、草鱼、鳊鱼等,除了打窝后可以见到聚集状气泡,也就是所谓的鱼星外,其它时候很少能见到吐星。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平时在开阔水域,非打窝处位置,有没有见过大团的草鱼星和鲫鱼星。

常见的鱼星往往会因为钓场环境,特别是河底、塘底的状态而呈现不同的形态。沙土、硬质底流水河,河底杂质不多,底泥中包含的空气相对较少,鱼拱食窝料时很少见团状鱼星,鲫鱼星多为零散气泡,黄豆大小,零星升上水面。鲤、草星虽然也是团状,但体量相对较小,气泡大小也较平均,与池塘里有很区别。

肥水池塘,多年的水草塘,放钓的黑坑等,水底多杂物,腐烂草叶草茎,虚底或淤泥底。这种水域打窝后鱼进窝吃食,搅动水底的虚泥杂质,常见片状大小不等的细碎星子同时冒上来,如果有大个体鲤、草等进了窝子,窝点里更是翻江倒海,大团鱼星夹杂着腐败杂质物飘上水面,让人以为有成千上万条鱼聚集在窝子里。

二、不开口的原因

说完鱼星的成因和基本状况,再来说说为什么光见冒鱼星,却不见吃口上鱼。这种现象主要是发生在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天气状况不佳,窝料的气味虽将鱼引过来,但鱼吃食欲望差或燥动,见星不见口。

二是过于严重的虚底或淤泥底,鱼进窝吃食时搅动的水流形成雾底,鱼看不到饵的位置或不愿到底吃食。

三是老塘、烂塘里的滑口鱼,黑坑、竞技池里的回锅老鱼,千锤百炼的老革命,吃窝不吃饵。

四是漂、线、钩的搭配,饵料的状态和味型出了问题。

三、解决办法

针对以上几点情况,我们可以相应地作出一些调整,虽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窝点里有鱼星,说明窝子附近肯定有鱼被窝料吸引过来,也就是说,鱼是有一定吃食欲望的,方法对路,多少总能钓上一些。

调整的思路主要从下列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器的调整,对线组的粗细,漂的吃铅量,钩坠的大小进行调整,尽量做到小、轻、灵,降低鱼的警觉心,放大吃口信号。

二是饵的调整,改变饵料的状态和味型,搓饵改拉饵,大饵改小饵,硬饵改软饵,密实饵改膨松饵,目的是提高适口性。在饵料的味型上,传统钓应该尝试由素改荤,由荤改腥。台钓则应考虑一下不同味型的饵料和添加剂,在特定的条件下,对口小药和味型添加剂还是有很大作用的。

三是技的调整,技的调整是根本。要在守和逗之间掌握好平衡。有星无口,我们要学会根据鱼星的形态判断分析鱼层,并结合钓点的基本状况,来确定是逗还是守。以鲫为例,如果是老塘滑鱼,塘底不时见大团鱼星,最好以守为主,引逗动作宜轻宜缓。如果水下不断有单星冒上来,钓底无口,那一定是半水吐的星子。鱼寻味而来,因水底腐败物变质产生有毒气体,且含氧量低,不敢下底吃食,都聚集在窝点上方,燥动而吐出大量散星,又或是因升温等原因鱼层上浮,此时钓浮,或频繁引逗,将钩饵置于鱼层中间,一定会有吃口。

有时窝中无口,刻意将钩饵抛于窝点旁边稍远的地方,钓遛窝边的鱼,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有朋友问窝内有星无口的解决方法,啰嗦几句,说得不全面,希望能有所帮助。

钓鱼人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商业转载,违者必究。

跑鱼的原因及防止跑鱼应对技巧


一、跑鱼的原因

跑鱼最重要的原因,一是子线的强度不够;二是提竿方式错误。

1、子线的强度不够

在子线绑钩用力拉紧时,容易拉伤子线,留下后患。子线用得稍微久一点,慢慢老化,尤其是出现了打结、缠绕之后,强度降低。钓到特别大的鱼时,即使是新子线,太细或者质量太差,难免切线跑鱼。

2、提竿的方式

提竿方式至关紧要。跑鱼的原因大都是钓鱼人感觉鱼上钩后过分激动,狠劲提竿,提竿力度大、速度快。还有就是提竿的方式不正确。

二、如何防止跑鱼现象的发生

1、每次钓鱼都要检查一下子线,发现子线出现磨损,老化立即更换。

2、上鱼提竿的技巧

提竿的正确姿势是,将竿根在腕后长出尺许,用肘抵住竿根。拉线时,手腕向上一翘,同时肘部向下一顶,钩子就戳进鱼嘴,然后把鱼拉出水面。具体分以下几种情况:

(1)近钓轻提,远钓猛提。

如果抛竿仅钓30-40米远,中鱼后,轻提竿手腕向上抖一下即可。因线短,距离近,手上提饨的力传导到钩子上速度 较快,力道不会减弱多少,鱼嘴可以穿透而不伤钩、线、竿。如果是抛远80~100米,中鱼后,应重提,不仅靠手腕,而旦连手臂皆要在瞬间后拉用力。线长, 提鱼的饨力传导会减小,速度也馒,提得猛且距离长些,钩子上才能得到力,穿透鱼唇。

(2)水浅轻提,水深猛提。

如果你抛远50米,那里的水深仅2米,中鱼后,轻提手腕向上抖一下即可。水浅,力道传导快,也不会减弱多少。如果拋远50米,水深在10米以上,那就要动用手臂向后重提,水深,线就长,深水阻力大,不猛提就会逃鱼。

(3)竿弯轻提,竿顫猛提。

如果是竿子弯得很厉害,挣扎感很强,手抓住竿柄有强烈的拖拽感,说明鱼已上钩,它自己挣扎的力已使鱼钩穿透鱼唇, 此时只需提竿轻轻向上一抖,就可凭鱼的力气大小采取收放线措施。如果只是竿尖不断颤动,竽梢不弯,说明鱼正在吃食,手握竿柄也有颤动感,这时提竿就需重 提,多用些力,以便穿透鱼唇,不使其逃脱。当然,除此三种情况外,还要看鱼竿的长短粗细,调性是硬是软,线的粗细及伸缩力,钩的大小,钩丝的粗细,龙门的 宽窄,坠的轻重等因素。其中竿的因素较重要,一般长硬竿轻提,短软竿猛提。

(4)竿弯要轻提,回线却要猛提。

何谓回线?抛竽钩饵抛出去后,都要收线将线拉直,以便反应灵敏。鱼吃钩时,多是竿颤动、竿 弯。也有极少数情况,是本来绷紧的线突然松弛,竿梢尖抬起来。这是鱼含着钩饵向钓者这里回游,钓鱼人称之为回线。这时应快速收线,收到手中觉得钩上有重物 或颤动挣扎感时,再猛向上提,使钩扎透鱼唇。

除了上述原因,跑鱼还有可能与鱼的大小,没有正确的溜鱼以及没有正确的使用鱼护有关。跑鱼的确让人苦恼,但只要掌握跑鱼的原因和防止跑鱼的技巧,还怕带不回家鱼吗。

小杂鱼干扰原因与应对方法


在钓鱼中,杂鱼干扰是钓鱼人最为头痛的事情,我认为造成小杂鱼干扰的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钓场或者钓点内的小杂鱼实在是太多,由于因为鱼塘是经常不清塘或者是清塘也不晒塘而造成的后果。

这类小杂鱼多为养殖鱼的儿孙们。

第二、野生的小杂鱼,它们是根本也就长不大的,但它们好像是个饭桶,永远也是吃不饱的。

我们应该如何对付小杂鱼呢?就应从以下的几方面下了:

1)调整钓饵的味道:

因为小杂鱼一般都喜欢腥、香味,配方中加是少用或者是不用腥料,但是不可避免地要用香料的时候。香味也是有多种的香型的,主要是靠自己实践总结经验的,有分场地的不同,鱼种的不同,用的香味也是不同的。

2)饵团的大小的调整:

对于钓点有许多小杂鱼的现实,我们先调整饵团的大小是不失为明智的选择。饵团大点可以有效地避免小杂鱼的吃钩。

3)引鱼有招:

引鱼就是要把鱼引来,但是你会引来什么鱼?这就是钓友们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了。而我的经验就是你想钓什么样的鱼就要用什么样的饵,用什么的饵就会引来什么的鱼了,商品饵琳琅满目,饵的性质也是各异的,你对饵性不是十分熟悉,那么就不好往下说了。

窝内鱼多不咬钩的6个原因及应对方法


钓鱼人估计都会遇到这种情况,明明看见很多鱼,但总是钓不上来。将饵料放到鱼的嘴边,但它却不张嘴来吃,着实让人很无奈。而在实践钓鱼中,相信大家一定也会碰到这些情况。今天小编这里整理了出现此情况的6个原因以及应对的方法,感兴趣的钓友可以尝试一下。

原因1:天气闷热,水里缺氧

在这个的时候,经常会出现闷热的天气,由于它的天气的温度和水的温度比较高,气压也比较低,这时水中的含氧量就会变的比较少,从而这时鱼的吃食积极性变的很低,也就会出现鱼不咬钩情况了。

如果大家在这种天气下钓鱼的话,建议钓浮,因为此时的鱼多会上浮,游到氧气含量比较多的水的中上层,或者也可以避开这种天气去钓鱼。

原因2:水中食物充足

在夏天的时候,水里面的浮游生物和藻类的植物比较多且茂盛,它们又是鱼获取食物的源头,所以这时水中的天然食物能完全喂饱鱼,那它也就不会在去吃钓饵了。

在这时想要鱼开口吃钓饵的话,则需要调整饵料的状态和味型。如果所钓的水域由于水质比较肥而水清晰度比较低,这时我们可以用逗钓来钓鱼,给鱼制造一种是活饵的假象,从而激发它们觅食的欲望。

原因3:饵料被污染

在保存和携带饵料时,注意将其放到一个干净的容器里,避免使其沾染上别的异味,使其引诱不来鱼来吃饵。

还有就是我们在取鱼的时候,手上或者钓钩上会粘有鱼分泌出的受惊液,如果没有进行很好清理就下钩的话,会被水下其他的鱼嗅到,从而它们也就不会在来该区域觅食了,那也就不可能有鱼来吃钓饵了,所以当我们取鱼后,记得清洗一下手和钓钩。

原因4:天气发生变化时

七月的天,娃娃脸,说变就变,这便是对夏天很形象的描述。在夏天的时候,温度会出现一个大幅度的升或降,而水中鱼对其的反应有时比较敏感,它们会感觉不太舒服,找食物吃的欲望不高,基本上不再吃食,所以也就出现不咬钩的情况。

这时可以对饵料的状态和味道进行调整,使其能吸引鱼来吃。另外,也需根据具体情况来对钓法做相应的调整。

原因5:鱼受到惊吓

一旦水中的鱼受到惊吓后,它们便会迅速游离该水区,并且在一段时间内不会在来觅食。如,当是因为窝点出现跑鱼,而惊吓到附近的鱼的时候,要想再有鱼来来吃饵,大概的在60分钟以后才行,这时间内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抛竿下诱饵来引诱鱼进窝。

还有就是如果钓鱼附近有很大的杂音或者在水面上映着来回走动的人影时,改钓点处是很难引诱来鱼觅食的。因此大家在垂钓的时候要尽量保持安静或者在一个安静的水域来钓鱼,这样可以增加鱼来吃饵的几率。

原因6:水资源受到污染

如果我们所钓的水域被污染的话,轻的是出现鱼不吃饵的情况,严重的则会出现鱼死亡的状况。比如在一些鱼塘钓鱼时,管理员会定期往鱼塘里面放鱼药,投放后会影响鱼吃饵的积极性,我们可以等其药劲过后在来钓。

最后,希望上述的这些内容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祝愿大家在收获超好鱼绩的同时,也可提高自己的钓技。

半路跑鱼的原因及应对技巧


不少钓鱼新手或者高手都遇见过的情况,就是脱钩跑鱼,对于快要得到鱼获的钓鱼人来说,是很烦的事情,我们来看看脱钩跑鱼的原因及应对技巧。

一、原因

起竿的时机不对,不少钓鱼人最初钓鱼的那几个月里,要不就是早了,还没钩紧鱼嘴就提竿,要不就是晚了,等鱼把钓鱼人的钩饵都吃完了,钓鱼人才提竿;

等到时机觉得把握的差不多的时候,又发现自己选择的钓钩也总是有些问题,如果钓钩太顿太小,而且绑钩的手法也有问题的话,就会出问题。第二是饵料选择,如果饵料人做的特别松散,一到水中就离开了钓钩成了空钩。

二、应对技巧

起竿时机要看好,对于每种鱼类的咬饵漂相要了解,通常都是要等到浮漂有明显的起落动作的时候起竿为好。

对于具体的一起浮漂信号,以手竿中的送漂为例简单的说一下,其中送漂又有小送漂和大送漂之分:小、浮漂缓缓在水中浮起一公分然后不再有动作,即可起竿;大、浮漂在水中迅速下降又缓缓上升,浮漂横在水面即可起竿。

对于钓钩要勤加更换,一般钓鱼四五十次就要换新的,绑钩技巧各有不同,就不卖弄了。

至于饵料方面,自然还是要根据所选水域的情况来具体决定,但是粘性要好,不能一进水就空钩,也不可过硬,让鱼儿吃饵困难,给自己造成起竿时机上的麻烦。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野钓跑漂原因及应对方法》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钓鱼野钓调漂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