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方法技巧。

钓鱼人估计都会遇到这种情况,明明看见很多鱼,但总是钓不上来。将饵料放到鱼的嘴边,但它却不张嘴来吃,着实让人很无奈。而在实践钓鱼中,相信大家一定也会碰到这些情况。今天小编这里整理了出现此情况的6个原因以及应对的方法,感兴趣的钓友可以尝试一下。

原因1:天气闷热,水里缺氧

在这个的时候,经常会出现闷热的天气,由于它的天气的温度和水的温度比较高,气压也比较低,这时水中的含氧量就会变的比较少,从而这时鱼的吃食积极性变的很低,也就会出现鱼不咬钩情况了。

如果大家在这种天气下钓鱼的话,建议钓浮,因为此时的鱼多会上浮,游到氧气含量比较多的水的中上层,或者也可以避开这种天气去钓鱼。

原因2:水中食物充足wWw.DIAOYU007.cOM

在夏天的时候,水里面的浮游生物和藻类的植物比较多且茂盛,它们又是鱼获取食物的源头,所以这时水中的天然食物能完全喂饱鱼,那它也就不会在去吃钓饵了。

在这时想要鱼开口吃钓饵的话,则需要调整饵料的状态和味型。如果所钓的水域由于水质比较肥而水清晰度比较低,这时我们可以用逗钓来钓鱼,给鱼制造一种是活饵的假象,从而激发它们觅食的欲望。

原因3:饵料被污染

在保存和携带饵料时,注意将其放到一个干净的容器里,避免使其沾染上别的异味,使其引诱不来鱼来吃饵。

还有就是我们在取鱼的时候,手上或者钓钩上会粘有鱼分泌出的受惊液,如果没有进行很好清理就下钩的话,会被水下其他的鱼嗅到,从而它们也就不会在来该区域觅食了,那也就不可能有鱼来吃钓饵了,所以当我们取鱼后,记得清洗一下手和钓钩。

原因4:天气发生变化时

七月的天,娃娃脸,说变就变,这便是对夏天很形象的描述。在夏天的时候,温度会出现一个大幅度的升或降,而水中鱼对其的反应有时比较敏感,它们会感觉不太舒服,找食物吃的欲望不高,基本上不再吃食,所以也就出现不咬钩的情况。

这时可以对饵料的状态和味道进行调整,使其能吸引鱼来吃。另外,也需根据具体情况来对钓法做相应的调整。

原因5:鱼受到惊吓

一旦水中的鱼受到惊吓后,它们便会迅速游离该水区,并且在一段时间内不会在来觅食。如,当是因为窝点出现跑鱼,而惊吓到附近的鱼的时候,要想再有鱼来来吃饵,大概的在60分钟以后才行,这时间内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抛竿下诱饵来引诱鱼进窝。

还有就是如果钓鱼附近有很大的杂音或者在水面上映着来回走动的人影时,改钓点处是很难引诱来鱼觅食的。因此大家在垂钓的时候要尽量保持安静或者在一个安静的水域来钓鱼,这样可以增加鱼来吃饵的几率。

原因6:水资源受到污染

如果我们所钓的水域被污染的话,轻的是出现鱼不吃饵的情况,严重的则会出现鱼死亡的状况。比如在一些鱼塘钓鱼时,管理员会定期往鱼塘里面放鱼药,投放后会影响鱼吃饵的积极性,我们可以等其药劲过后在来钓。

最后,希望上述的这些内容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祝愿大家在收获超好鱼绩的同时,也可提高自己的钓技。

编辑推荐

有鱼无口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方法


在垂钓中,都会遇到窝中有鱼,但就是很少有口甚至无口的现象,窝中鱼星明显、浮漂语言清晰,可就饵率和上钩率却极低,常常让人感到一头雾水,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有鱼无口的现象发生,又怎样从容化解,考验着钓手的渔事综合素质。

从垂钓实践中看,有鱼无口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目标鱼错位,小杂鱼闹漂

浮漂缓慢下沉1--2目或徐徐上送1--2目左右,有时出现点动或快速抖动,浮漂语言较为紊乱,多次提竿却为空竿,这种现象表明窝中已是小杂鱼的天下,目标鱼没有进窝;

2.诱饵优于钓饵,鱼不吞钩

当诱饵、钓饵不同一时,若诱饵的适口性强于钓饵,或者对象鱼对诱饵有偏食性,鱼会弃钓饵而不顾;

3.钓饵物理性差,鱼儿无法就饵

钓饵太硬、太大或太黏,鱼儿不感兴趣或吞不进;

4.调钓关系运用不当,钓饵被隐匿

窝底淤泥厚积或杂草、树叶等障碍物堆积,一旦钓目等于或高于调目,调低钓高主钓钝,钓饵到底后会被水底杂物遮盖,甚至会被埋掉,鱼儿难以发现钓饵;

5.钓饵不对路,鱼不就饵

用饵不当、饵料搭配不当或钓场对象鱼因多种原因形成偏食性,目标鱼对不对路的钓饵会置之不理;

6.鱼身擦线,浮漂语言虚假

浮漂出现有力的顿感鱼讯语言,但提竿却无鱼,大多为鱼身擦线所致;

7.泳层判断不准,鱼儿上浮

窝中对象鱼的活动特征明显,但底钓却无鱼问钩,说明鱼儿上浮,泳层已经发生变化;

8.钓组搭配失当,鱼儿不敢或无法吞钩

鱼钩型号过大、子线线径过粗,致使鱼儿警觉不敢近钩饵或吞不了钩饵;

9.钩饵未到底,底层鱼发现不了钓饵

因调漂出现问题或找底不准,调高钓低且目数差悬殊太大,以至于钩饵未到底,底层鱼儿发现不了钓饵;

10.天气原因,鱼不开口

因天气原因,气压低、闷热、寒冷等因素,鱼的活性不高,鱼不开口,鱼在窝边逗留不就饵。

一旦出现有鱼无口现象,首要的是迅速准确研判出是哪一种原因所致,方可对症施策。根据多年的垂钓经验,具体对抗办法有:

1.加重浮漂吃铅量是避开杂鱼闹漂的最佳办法

换型号大、浮力大的浮漂,加重铅坠,让钩饵快速到底,缩短钓组在水体的两次钟摆时间,从时间上最大限度地挤压杂鱼抢食的空间;

2.充分运用浮漂的调钓关系化解部分难题

(1).浮漂语言紊乱时,调低钓高,主钓钝,过滤虚假信号,抓实口、逮正口;

(2).浮漂语言微弱时,调高钓低,主钓灵,不放过轻口鱼、滑口鱼、涮口鱼的就饵信号;

(3).窝底不干净时,调高钓低,调至一饵轻触底、一饵离底或一饵卧底、一饵轻触底状态,便于鱼儿发现钩饵并方便就饵;

(4).鱼离底上浮时,调高钓低,调至双饵离底状态,直至找到鱼儿的就饵泳层为止;

3.给鱼儿做份美餐

(1).必须遵循饵料配制基本原则:主攻饵+基础饵+状态饵;

(2).必须尊重鱼的基本味型规律:冬春主腥味、夏主清淡味、秋主香甜味;

(3).必须尊崇一方水土养一方鱼的科学道理:准确研判钓场鱼儿的食物链;

4.钓法上要善变

(1).换钓位、找不同泳层布钓;

(2).走钓+逗钓,死饵变活饵;

(3).商品饵与天然饵混合使用;

5.钓组搭配要适当、调漂技巧要娴熟

(1).要根据水情、鱼情和季节及对象鱼的不同科学搭配钓组,不能犯一些低级错误;

(2).调漂技巧要娴熟,运用调钓关系得心应手,不能违背一些基本常识;

(3).在分别确定调目和钓目时两次找底都要精准,不能在渔事细节上有所马虎。

造成脱钩跑鱼的饵团原因及应对方法


造成脱钩跑鱼的原因大大小小有很多,一个提竿的动作可能就会有很多地方会造成脱钩,比如扬竿刺鱼的时候,鱼会本能地向反方向逃窜,如果提竿的力度大了鱼嘴被扯掉会跑鱼,提竿的时机不正确,鱼钩还没有刺进鱼嘴也可能造成脱钩跑鱼。这些都是造成脱钩的常见原因,不过我们今天想说的是大家经常会忽略的情况,我们来研究一下脱钩跟饵团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说到这儿,有好多人就明白了,饵料大得和鱼钩不成比例时,脱钩跑鱼就在所难免了,甚至在标相很好时发生空钩的情况。是的,没错。个中原因钓友们也都清楚,因为饵料大,搓饵的时候鱼钩被包在饵团的正中间,中鱼提竿时,鱼钩要先从饵团的中间拽出,厚厚的饵团就成了阻隔鱼钩刺中鱼嘴的障碍,使得鱼钩从饵团中拽出时经历了较长的行程,其结果是鱼钩要么被拉出鱼嘴,要么刺中了鱼嘴的边缘,钩得很浅,脱钩跑鱼也就在所难免了。

可是很少有人去琢磨,同样大小的钩子,同样大的饵团,是跑大鱼多还是跑小鱼多呢?

野钓场很少有不闹小鱼的,尤其是鱼饵雾化状态较好时,小鱼铺天盖地,拉几竿就会占领整个窝子,正常大小的饵团落底时会被啄食一空,加大饵团就成了应对的办法之一。

笔者曾连续多年在一座山间小水库钓2千克以上的鲤鱼,那里的小鱼品种之多、数量之大、抢食之猛烈可谓前所未见,在与它们斗智斗勇中我渐渐发现,用大饵这招比较有效。8号伊势尼钩配鸡蛋黄大小的钓饵,可以在水下坚持3~5分钟。我便利用这宝贵的三五分钟时间,等待那个狠狠的大黑标。用这个办法,我每次都有斩获,虽然也有脱钩跑鱼情况出现,但是可以忍受,毕竟偶然跑鱼也是正常的。

去年,笔者和钓友们去另一座水库钓鱼,目标鱼还是钓鲤鱼,遭遇的第一个难题还是闹小鱼,其凶悍程度虽然不能在江湖上排第一,但如果不采取措施,还是会被他们逼疯。好在我们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于是,现成的钓组配大饵团再度上阵,可接下来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鱼儿咬钩的频率很高,中鱼的比例却只有三分之二左右,也就是说有三分之一的空钩概率。

明明浮标被有力地拉黑,怎么会有这么多空竿?看标相不像是小鱼所为,于是我改变提鱼竿时机,结果毫无建树;更不可思议的是,即使中钩的那三分之二,绝大多数也在出水前莫名其妙地脱钩了,就这样,连续跑鱼两三条成了常态,甚至创造了连续跑鱼七八条的记录。无奈之下,我们只好改用正常大小的钓饵,结果钓的过程几乎没有了,需要一竿连一竿地换饵,这哪是在钓鱼啊,分明是在喂鱼嘛!

菜鸟都是在不断遭遇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长为老手的。于是,第二天的早餐时段变成了火线分析会大家七嘴八舌最终没能达成统一意见,不过有一个现象是公认的。以前我们用这招钓的是2千克以上的大鲤鱼,这次我们的对象虽然也是鲤鱼,但个头要小很多,以半斤到1斤之间的居多。用8号伊势尼钩钓小到半斤左右(甚至再小一点的)大到10斤的鲤鱼都没问题,为啥用了大饵团后,大鱼的跑鱼率低,小鲤鱼的跑鱼率会这么高呢?

当时我只是怀疑大鲤鱼嘴大口腔深,小鲤鱼嘴小口腔浅。按照常理,钓小一些的鱼应该用小一些的鱼钩,但是小钩大饵的搭配只会加大跑鱼率和空钩率,这是常识,因此肯定不行。那么换大钩?在鱼的密度较低的水库中用大钩,我有过很多教训,我钓鲤鱼的极限是只用到伊势尼9号钩,再大的看上去似乎增加了上大鱼的保险系数,可实际上并非如此,大鱼没钓到,小鱼也被耽误了。原因很简单,粗钩条大钩自重大,隐蔽性差,很容易引起鱼的警觉。

那么,细钩条的溪流钩应该可以吧?溪流钩钩条细,自重轻,虽然强度不理想,但应对小鲤鱼的拉力足够了,稍大一些的也可以用技巧来弥补。

饭后,我换了大一些的溪流钩一试,效果立竿见影。中鱼的概率高了,脱钩跑鱼的概率降了。大家纷纷效仿,忙得不亦乐乎。个中奥秘又是什么呢?回程的途中,我回想每一条鱼的中钩部位,有的深,有的浅,有的在嘴角,有的在唇边,而鱼的个头比较均匀,这说明什么?说明鱼嘴及其口腔的大小特别接近;标相也特别标准,说明它们的就饵动作相似;提竿时机也没有变化,说明提竿时吞饵的深浅也不会有太大的差别。注意,吞饵的深浅不代表吞钩的深浅。问题就出在饵和闹小鱼上。搓饵时饵团虽然很大,但不论是搓成水滴形还是椭圆形,鱼钩都处在饵团的中心。入水后,由于小鱼啄食,饵团变成了不规则的形状,这个时候鱼钩就未必在残余饵团的正中间了,也就是说,在鱼吞饵的动作和深浅基本相同的情况下,鱼钩在鱼嘴中的位置却不一样了,这就造成了鱼中钩的部位明显不同。很显然,当形状不规则的残余饵团入口后,偏大一些的鱼钩和鱼嘴接触的机会要明显多于小钩。这就是大一些的溪流钩优于伊势尼钩的原因。

另一个我没有想到的原因是,溪流钩钩尖较伊势尼钩短些,比8号伊势尼略大一点的溪流钩钩尖却要比伊尼势短大约1毫米,正是这个短钩尖发挥了关键作用。当天很多鱼的中钩部位都是在危险的唇边,同样的吞钩深度,如果用的是伊势尼钩,钩尖会刺在哪个位置?肯定离唇边更近了1毫米,这微不足道的一毫米往往起着关键作用,危险的边缘部位浅1毫米就很可能导致跑鱼。

得出了这个结论,文章开始提出的问题同样大小的钩子,同样大的饵团,是跑大鱼多还是跑小鱼多?便有了答案:大鱼嘴大,口腔深,即使鱼饵被小鱼啄食成了不规则的形状,吞饵时鱼钩也会入口相对较深,所以用同样大的大饵,同样大小的钩子,跑大鱼少,跑小鱼多。

野钓跑漂原因及应对方法


在钓鱼时经常会遇到鱼口好好的,突然发现浮漂似乎没有了信号,只是漂身偶尔会抖抖地颤动,等到多次重复抛竿后,偶然一瞥,才恍然大悟:原来浮漂座两边的太空豆不知什么时候松开了,这样就和跑铅一样,浮漂变成了跑漂,焉能钓好鱼?

跑漂虽不常见,但是一般情况下不容易发现,具有隐匿性,尤其在野钓中,本来就鱼少鱼稀,信号少,对于不多的信号不太在意,以为是鱼儿未来之故,但是如果因为跑漂而错过大量上鱼的信号,那就实在是太可惜了,所以平时可以多看看浮漂座和固定的太空豆,有没有移位,有时候,哪怕1厘米的跑漂也会影响上鱼的,特别在上饵、抛竿时,多看一眼不会错,也许还能挽回许多损失呢!

一般情况下,浮漂座两边的太空豆可以很牢固地把浮漂固定在某个高度,如果是上下各两粒太空豆就更加牢固了,这样,只要鱼儿摄食,信号会明显表现出来,牵一发而动全身,提竿中鱼,但是在用细线,特别是二次利用的太空豆固定浮漂座时,就要注意了,因为本来线就细,加上水的润滑作用,在提竿过程中,如果再用力过猛,很容易把固定的太空豆移动位置;其次,若使用用过的太空豆,假如往大一号的线上用还好一点,若在原来号数或小一号的线上使用则很容易上下滑动,就像以前鹅毛七星漂用久了那样来回滑动的感觉,所以如果又是细线,又是旧的太空豆,则危险系数加大一倍,假如提竿用力,水又深,则很容易出现跑漂。还有一种情况是,如果中了大鱼,来来回回数个回合,太空豆也会移位,这可能与钓线延伸有关,同理,当挂底或是钩子上树拽下线组过程中,太空豆也会移位造成跑漂,因此必须重视跑漂。

而对于跑漂,一般情况下是难以发现的,钓鱼和别的事情一样都需要细心,注意细节,要注意浮漂入水有无异常,比如不够流畅,始终抖抖颤颤的,漂目时高时低等等;其次就是突然地不上鱼了,不要老是幻想窝子里面来了大物,应该先从自己找原因;三是每次换饵时可以用余光观察浮漂,或是抛竿时感觉浮漂不顺畅,会及时发现跑漂的,亡羊补牢,时犹未晚;还有就是当钓鱼中小憩或进餐时,一般钓线是不入水的,架在炮台或支架上,可以检查一下线组有没有跑漂,就像战士在战斗中检查枪支弹药一样,虽机械却是一种良好的习惯。钓鱼赢在细节,好习惯才能上好鱼。

跑漂,值得重视却又容易忽视的钓鱼现象,小细节往往造成大问题,愿大家在钓鱼过程多留神,注意浮漂座两边的太空豆紧不紧,防患于未然,才能更好地享受钓鱼之乐!

常见的鱼咬钩漂相判断方法及应对技巧


识别漂相信号,并分析浮漂的动作来提竿是每个钓鱼人都应该掌握的技巧,尤其是台钓过程中,对浮漂的把握是钓者最终成绩好坏的关键性影响。新手学习钓鱼,要学会摒弃虚假漂相讯号,掌握正确的上鱼信号,同时提竿动作要正确,这样才能有一个好的收获。下面笔者给大家说说常见的鱼咬钩漂相判断方法及应对技巧。

一、常见漂相的判断

(1)拉黑漂

黑漂也就是浮漂沉没入水中不见,这种动作通常是个体较大的草鱼或者鲤鱼所为,这些大鱼吃钩之后,浮漂会突然被拉入水中消失不见,动作非常的明显,当出现黑漂的时候不必太过着急,要稳稳的提竿刺鱼,并通过提竿刺鱼的手感来判断上钩鱼儿大小,随即做好之后的应对措施,若是上钩鱼儿较重,就需要做好遛鱼的准备,把鱼儿及时带出草丛区或者是障碍物区,不然在鱼儿挣扎下,很容易挂底跑鱼的,另外钓钩的型号也要搭配好。

(2)抖漂

钓场中有大鱼也就有小鱼,并且小鱼的数量要远比大鱼多的多,尤其是野外水域,小鱼数量更多,闹钩现象更加的疯狂,当浮漂出现上下左右飞舞的混乱动作时,通常是因为窝点小杂鱼太多导致的。

这些小杂鱼个头很小,一般只有三四公分长,我们投放的钩饵,它们吞不进,也咬不完,钩饵受到啄食不断摆动,浮漂也会出现跳舞晃动的动作,对垂钓影响是非常大的,这种情况下基本上只能妥协,更换别的钓位了,另外选择吃铅量大一点稳定型好一点的浮漂,能够有所缓解。

(3)小送漂

小送漂到窝点之后,如果看到浮漂在水面慢慢露出上升有一公分左右的高度,然后处于停顿状态,不升也不降,这种情况下第一反应就是水底下是否是有大鲫鱼咬钩了,因为这个动作通常是鱼儿把钩饵吞入口中,随后抬起头准备朝别的地方逃窜时的表现,现在的停顿是鱼儿还没有游动逃窜的表现。

这个时候要抓住提竿刺鱼的时机,立即采取行动,如果少有延迟的话就很可能错过上鱼时机,因为鱼儿把钩饵吞入口中吃完之后就会立即吐钩,此时想要再钓获鱼儿基本就没什么可能了,而小送漂则是会快速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种情况下多是小鱼吃钩的行为,一般来说最好还是提竿刺鱼,不要放纵不管。

(4)大送漂

浮漂在水面浮起,然后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会慢慢的在水面平躺,这种动作的出现表明鱼儿以完全把钩饵吞入口中,吞的比较牢,此时鱼儿已经感觉到非常的疼痛,会把钓线放松来缓解疼痛,所以表现在浮漂上就是在水面上横卧。

这种动作属于比较稳的咬死钩现象,只要提竿命中率几乎是稳打稳,只是上鱼之后要注意随后的遛鱼以及控鱼操作,保证不脱钩断线跑鱼才行,不然前边所作的工作基本等于白费,另外钓线的强度也要有所保证,不要出现断线损坏了线组,还跑了鱼,这是非常郁闷的。

二、提竿技巧

(1)观漂是关键的环节,而提竿也尤为重要,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发现鱼儿的有效吃口之后,要判断恰当的提竿时机,力度和角度都要控制好,做到稳准狠把吊钩扎入鱼嘴,然后把钓线给绷紧避免脱钩。

(2)想要完美的做到这些,就需要在提竿刺鱼的时候掌握好力度,当出现有效吃口时,手腕迅速一抖,把钓钩短促有力的迅速刺入鱼口,随后立即把钓竿竖起来绷紧钓线,慢慢把鱼儿牵引到岸边。

(3)如果鱼儿较大的话就需要遛鱼,垂钓大鱼的关键就是遛鱼,很多钓友痛失大鱼就是在遛鱼这个环节,一定要把鱼儿体力耗费完,再提到岸边抄鱼,这就非常考验钓者的垂钓技巧以及心理素质了,更需要长时间练习学习才行,当然也需要选择一个趁手合用的钓竿。

海钓常见的爆口状况形成原因及应对方法


海钓常见的爆口状况形成原因及应对方法。我们这里说的海钓爆口是指鱼咬钩后,在遛鱼起鱼过程中,中途突然意外逃脱,也有叫脱钩和断口的。在海钓中,串钩沉底钓、浮游矶钓、路亚钓、深海铁板钓等,都会有爆口的情况发生。

爆口后鱼跑了,钓组回来了,我们没办法从逃脱的鱼的身上找出原因,但是我们可以从收回来的钓组上找出蛛丝马迹,加以正确的分析,避免再次的失误发生,从而增加作钓时的应对和变通能力。以下单从浮游矶钓、半水漂流钓、沉底钓等一些单钩作钓的钓法上,分析一下产生爆口的原因。爆口常见的三种状况。

一、脱口

扬竿后感觉有顿口,竿身也有传来鱼挣扎的力量,还没来得及完全起竿突然跑鱼或者在骝鱼起鱼过程中跑鱼。A:钓组回来后完整,钩、线、波等都在,也无损伤。B:在A的基础上发现钩变形或被拉直。

成因分析:

这样的情况首先考虑扬竿时机不对,太早或过晚。太早扬竿鱼还没有完全吃牢,太晚的时候鱼已经发现嘴中有异物欲吐出。然后再考虑骝鱼过程中的不正当操作,骝鱼动作过于猛烈幅度过于夸张,硬拉硬拽致使鱼豁嘴等。最后还要看下手中的竿是否匹配整个钓组及所垂钓的对象鱼,绕线轮是否锁死。如果发现钩变形或被拉直最大的可能就是鱼的个体太大,瞬间的爆发力太强。还有可能是在先前施钓过程中挂过底,使钩尖变钝不够锋利,或变型弯曲,而继续垂钓时又没有注意而造成跑鱼。

应对方法:

针对所垂钓的对象鱼选择不同的钓竿不同的钓组。如钓鲷类鱼可选择1号2号的中调竿。主线4号左右。鲈鱼要用4号以上竿或一些投竿,主线就要用到5号以上了。岩矶上用长竿,船上用短竿等。笔者就见过一些新手,用4号竿垂钓鲈鱼中途转钓鲷类鱼,也不换竿直接继续垂钓,这是懒惰消极钓法,不能提倡。

1)注意正确的扬竿时机。

这跟垂钓时一些大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气压气温高低,钓场地点远近深浅,鱼的密集程度等等。一般情况下温度适中、鱼多密集时,鱼索食活跃,吃口干脆,可适当提早,反之,出现鱼吃口不活跃时,可在发现轻微的信号时稍微拖带钓组,逗引鱼咬牢,扬竿时机也要适当推迟。地御差异钓场不同,鱼类的吃口也不尽相同。不同鱼类的吃口阿波反应也有差异,如大真鲷是箭沉,3斤以下的鲈鱼是缓沉,停顿,再缓沉等。何时扬竿就要看你个人的经验和临场时的发挥了。

扬竿时要用适当的力度刺中鱼唇,千万不可大力上扬,扬竿后凭竿身传来的力量,第一时间内大致判断出水下鱼的大小,调整好绕线轮的拽力松紧度,骝鱼中适时调整线与竿的角度,带住鱼牵住鱼就可以了,等鱼力乏看具体情况飞鱼或抄鱼。

2)旧钩要检查下钩尖锋利与否。

如果碰到过挂底,挂底后要仔细查看一下钩形有没有变动。鱼钩正常,再次入水垂钓鱼咬钩后变形或被拉直大多是碰上大鱼了,但扬竿瞬间用力过猛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真是碰到大鱼,巧妙应对,成功起鱼上岸也是可能的。如钓黑鲷时碰到十几斤的大鲈鱼,钓黄姑鱼的小钓组碰到几十斤的鳐鱼等,都有成功钓获的例子,但机会不是很多。

二、丢钩

收回钓组发现子线、主线完好,单独缺少鱼钩,并且子线的末段成弹簧状,有的线端产生毛刺。

成因分析:

这种情况主要考虑绑钩的方法错误或者绑扎得不够牢固。其次考虑扬竿作合时力量过于猛烈。

应对方法:

众所周知,鱼线在绑钩后线结处的拉力值是降低的。所以绑钩的时候就要特别小心,特别在即将要拉紧线结的时候,不能拉得过死,在拉线结的时候可以在线结处加水,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含嘴里一下,唾液也能减轻线结拉紧时产生的摩擦力对线本身的损伤。当绑扎完成后,手提线检查一下钓线是否位于钩柄的内侧。如在内侧是正确的在外侧就是错误的,这是因为在博鱼时,拉紧的钓线和钩柄最上端柄头扁形突起物也会产生一定的摩擦,严重时产生断线。所以在选择钓钩的时候就要注意柄头厚薄是否均匀,边缘部分是否平滑。如果薄如刀刃,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其次注意正确的扬竿姿势和扬竿力量。

三、 断线

博鱼过程中断线发生的概率挺高的,断线可分断子线和断主线。其中断子线发生的概率要高过断主线。还有种情况就是断在子线和主线的连接处。

成因分析:

子线断了,具体又是断在什么位置?如果断在接近钩柄上方的子线处,可能鱼在吞钩太深时,子线被鱼咬断或被牙齿磨断。加了咬铅的子线断在咬铅近处可能是咬铅夹太紧所致。断在其它位置那最大的可能是博鱼过程中子线碰到水底暗礁造成割线。另外子线老化或扬竿力量猛烈也会造成断线。

断主线排除线本身的质量问题外,要从线的使用时间和老化程度分析。垂钓时碰到过挂底,拉扯钓线时对主线造成过一定的物理损伤。钓到大鱼挣扎拼命要线,线杯里的主线跑出一段距离,碰到暗礁割线。子线号数大过主线时也会出现断主线。例如浮游矶钓中,断主线的直接后遗症就是丢失阿波。

断在子线和主线的连接处主要是绑扎的方法错误或者绑扎得不够牢固。

应对方法:

子线和主线的连接处断掉可以参考第二节里的断钩,这里不再重复讨论。

由于鱼吞钩造成的子线损伤说明扬竿时机稍晚了一点。扬竿时机可参考第一节里的脱口。

夹咬铅时注意不要过紧伤及子线。中鱼后不要猛烈操作,选择有余地周旋腾挪的地形博鱼起鱼。尽量想办法牵引鱼离开水底暗礁部位,防止鱼再次钻入礁石地带带入子线。这是防止子线断裂的最有效办法。子线在钓过几尾鱼后,往往受损产生毛刺,要适时剪掉受损部分重新绑钩或全部更换。

主线使用一段时间后要更换一次。每次钓鱼后注意对主线的保养,用淡水浸泡一下,对主线的前端35米部分要特别仔细检查,如发现明显的损伤就要剪掉这一部分。垂钓中,线杯里的前一半线出去的机会多,而后一半线基本上就没有出线过,那么一定时间后,可将线杯里的线全部释放出来,线头变成线尾调换后重新装上绕线轮,这个方法提高了线的使用率,节省了部分费用支出。

有人提倡垂钓时,子线号数要大于主线,这是由于个人的爱好和钓技所决定的。新手海钓,大多数情况下,笔者建议还是子线号数小于主线为好,这样更方便操作。

以上所述三种状况中,无论是在哪个环节,都不能过于猛烈地粗暴地扬竿。错误的扬竿方法不但能造成脱口、丢钩、断线。严重时甚至断竿。

手海竿钓草鱼的咬钩信号和应对方法


钓草鱼,如不能了解草鱼咬钩的信号反应及时提竿,那么跑鱼基本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若是大意之下,还会令钓鱼人尝到失去鱼竿的痛苦。因此,本文就手海竿钓草鱼,说说草鱼咬钩的信号反应,方便大家及时提竿收鱼。钓出一个好成绩。

手竿钓草鱼的信号反应

先说手竿钓。草鱼咬钩,浮漂一般先点动一下,接着鱼边吞钩边离开窝点。浮漂表现多为先升后沉,动作柔和缓慢,边疆沉浮两三次,最后斜向徐徐拖走。若是浅水,则浮漂平斜移动,且持续隐约可见。浮漂沉入4-5目时提竿,时机恰到好处,钩得深、钩得牢。若浮漂点动时或刚下沉1-2目就提竿,则为时过早,此时饵钩刚进入口腔甚至鱼还未闭嘴(即使已衔饵闭嘴,也只含钩在较浅部位,极易拉豁嘴皮造成跑鱼)。

海竿钓草鱼的信号反应

若用海竿垂钓,草鱼的咬钩讯号也与鲤鱼不同。中小草鱼咬钩,竿梢呈不断点头哈腰状,大草鱼咬钩有时是竿梢较大幅度忽闪,铃基本不响;有时是竿梢缓慢勾头,一勾不起,并停顿片刻,铃不响,竿梢也不点动,与邻竿相比,只是竿梢弯曲度加大。时常是钓者正犹豫不决,竿梢已大幅度扎下去,竿柄撅起,竿体前滑再不提竿,竿将走矣。

另外有个特别现象尤须注意:草鱼上钩常会显得出奇温顺,在你摇轮收线时,它会顺线跟来,竟似主动配合一般。提竿时手感很重,摇着摇着分量变轻,有时竟似空钩无物,常令缺乏经验的钓者不胜狐疑。直至近岸,大草鱼猝然发起猛烈反抗。这一下常常十分迅猛有力,令人猝不及防。

此时最重要的搏鱼准备是适时将轮上曳力装置再略加旋松,以备大草鱼激猛逃窜时自如出线。有时一出几十米,将大草鱼第一回合反挣从容瓦解。然后再来第二回合、第三回合几个回合后那草包便肚皮朝天,束手就擒。

台钓断线跑鱼的原因与应对方法


在垂钓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断线跑鱼的情况,有时候是因为操作不当力度使用过大或者角度不对造成断线,而有的时候则是因为钓线平时使用不当保护措施不够完善,钓线在受到鱼儿猛力挣扎时,原本有损坏的线体会直接断裂,不管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的,都会造成鱼儿快得手时突然逃脱,让人很是难以接受,如果本身鱼口就不好的情况下,好不容易有鱼儿上钩却被逃脱,心情会是非常郁闷的。

那么如何通过一些巧妙的操作来得知鱼线的状况呢,又如何得知鱼线在什么情况下容易断裂呢,这里就详细分析台钓中常用的尼龙线出现断线的情况分析以及如何防范的办法。

一、经常导致断线的情况

1、承受的实际拉力超过线体承受的范围,如果鱼儿上钩之后钓线线号过细或者质量不好时,鱼儿猛烈的挣扎力度会超过线体能承受的范围,往往造成子线断裂的情况发生,有时如果子线搭配不合理时甚至主线也会断裂。

2、错误的结节手法,钓组需要用鱼线结节来固定,但是不少人在给鱼线打结节时手法方式不对,钓线本身能承受的拉力范围会被大幅度的削弱,非常容易出现断线的情况。

3、钓线的长期使用导致自然损坏,台钓时常用的尼龙线在耐腐蚀性能上会比碳素线以及大力马线弱一些,再长时间垂钓的过程中高频率的使用,并经受阳光照射以及水体浸泡等都会让线体损坏老化。

二、鱼线的保养

在平常垂钓过程中或者事后的保管存放的条件都会对线体造成影响,那么如何在正确的使用保养鱼线来延长钓线的寿命呢。

1、钓组的搭配要合理,根据不同的鱼情,个体种类大小不同就要选用不同的线组,最好不要用一副线组垂钓不同的鱼儿,非常容易出现断线伤线的情况。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钓组根据鱼儿情况搭配好之后,钓竿也要符合垂钓的鱼情和水情环境来选择,在垂钓过程中尤其是溜鱼的时候,对钓竿的性能不够熟悉的话会出现一些失误,很有可能让鱼线受到伤害,影响到渔获,所以钓竿也尽量合适。

2、钓后线体保养,不少钓友都会在垂钓结束收线的时候,用湿润柔滑的棉布毛巾一类,轻轻地捏着钓线,然后慢慢的把线体缠存放起来。这样做的目的是,线体在垂钓过程中会沾染水中的杂物,会对线体造成腐蚀伤害,并且用棉布擦拭过线体后,能让鱼线处于干燥清爽的有利条件下。

3、不要让线体处于紧绷的状态,收线时要注意力度,不要让线体过紧的蹦在主线轴上,子线也同样如此,如果线体长时间处于紧绷的状态,会降低线体的韧性并加剧线体的受损老化程度。

4、缠线的主线轴尽量使用圆形有弧度的形状,有钓友喜欢有棱形的卷线轴,这样会让线体处于过于生硬的卷曲状态。

5、缠线的时候不要把线体与钓组的配件缠绕在一起,比如说太空豆漂座一类,如果缠绕在一起的话会让线体与配件产生作用力,会损伤纤体。

6、尽量把鱼线放在单独的储物区,避免与一些腐蚀性的添加剂或者金属类的东西放在一起,长时间接触肯定会有所损伤,另外在垂钓的过程中这些配件都要放在安全的地方,若是不经意踩踏到配件压在线体上,或者线体长时间受到重物的压力都会容易损伤。

7、钓线存放的环境,用不完的钓线需要长时间存放的话,一定要注意存放环境的情况,最好是在常温避光直射,阴凉干燥的环境中,周围也不要存放一些酸碱,油脂,或者其它的腐蚀物体药品一类,尽量选择好的环境避免线体受到影响。

最后提醒一点就是钓线是有保质期范围的,就算是未拆封的钓线存放一段时间后就会受到影响容易损坏,具体存放的时间根据情况来说,一般两年以上的时间就需要注意了。

钓鱼中极为常见的跑鱼原因与应对方法


竞技钓或者休闲钓,跑鱼都是令人心情非常不快的一件事,钓友们都想要找出跑鱼的原因并且解决怎么少跑鱼或是不跑鱼的办法。希望小编在这带来的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到钓友们。

一、钓具匹配不当跑鱼不在少见

笔者在一次参赛中手竿钓混养鱼,用2号脑线钓上一条1.3千克的草鱼。到决赛是仍用2号脑线,当一条草鱼上钩,先是向外冲刺,把线拉得嗡嗡作响,没冲出去,紧接着左右横冲直闯,露出水面(约3千克)后又向外冲去,脑线断了!真遗憾,后悔没加粗脑线。还有几次跑鱼都因为炸弹钩脱钩和拉直,因此对钓具质量检验不能粗心,要认真细心,来不得半点马虎,稍有不慎就后悔莫及。

二、遛鱼要遛透,抄鱼才十拿九稳

遛鱼时鱼的劲头很大,就急着抄鱼,这种情况跑鱼也很常见。笔者在一次遛鱼中不小心手竿梢断了,我想这下完了,鱼跑了。可是断的竿梢掉在鱼身上,鱼不动不动,翻身肚白,我当即把鱼抄上岸。在抄鱼的技术上也有文章可作,要争取一抄成功,若一次不成,鱼受惊就更难抄了,甚至空钩挂在抄网上,十之八九跑鱼。多数情况下,鱼入网后尾部还露在网外,若先抄尾,此大鱼很可能跑掉。抄网应放在水下隐蔽,等拉鱼入网再抄。

三、遛鱼要避免钩挂在鱼护上

笔者曾几次遛鱼,钩挂在鱼护上,结果都以跑鱼告终。草鱼上钩,逃不掉就习惯向岸边找逃生处,若鱼护里有鱼它习惯群居靠近鱼护,使钩挂在护上,这就意味着可能要跑鱼了。在遛鱼中要特地把鱼引离岸边,绝不能靠近鱼护,这完全是可能的,只要钓具过硬。

四、海钓跑鱼也常见

海钓要不要遛鱼?这要因地制宜。如矶钓,海边是乱石堆,多数情况下,上钩鱼钻石缝逃生,这就不能跑鱼,能拉就拉上岸,或用抄网抄。有的鱼上钩不钻石缝,向外冲,这要放线,用收放线来消耗鱼体力,流到鱼无力再拉到岸边用抄网抄。

五、挂底跑鱼是常有的事

用双钩一钩挂底,一钩上鱼。若挂底钩线拉不断钩也不脱不直,最后钩上的鱼还是跑掉。海钓还是用单钩为好,单钩挂底机会少。笔者一次用单钩明知钩上有鱼就是拉不上来,一松线鱼就要线,就推测是在海底障碍物轻压着线,只好把这支竿暂时放下不管,让鱼自由活动,让海浪冲打鱼线,等一些时间。这法还真有效,最后把这条500多克重的黑鲷拉上岸。

六、钓小鱼时偶遇大鱼也会断线跑鱼

笔者一次钓黄花鱼,250~500克重的,上鱼率很高,突然来了一条大红鱼,把线拉断跑鱼了。我赶快换上钓红鱼的大线,黄花鱼不要钩了,红鱼也不来了,这怎么办?还得换小线钓黄花,很快又正常咬钩了,这天收获不少,遇到这种情况要冷静分析,不能一时冲动,要根据鱼情来确定钓具。

七、线老化也是跑鱼的一个因素

炎夏高温酷暑,碱性海水浸泡礁石摩擦损伤等等,会使钓线加速老化。在检验钓线老化损伤程度时,不能有任何舍不得丢掉可惜的念头。对该换的线要果断地更换新线,否则又会造成难以挽回的遗憾。

八、钓什么鱼要用什么钓具

笔者有一次和几位钓友去海钓,我把钓淡水鱼的钓具带去,明知故犯,主要是懒得换钓具,结果钓线断得一塌糊涂,毫无收获。

九、帮倒忙跑鱼

笔者有一次,一条约3千克重的大鲤鱼上钩,遛了20多分钟拉到岸边,有位好心的外行人拿起抄网就把鱼抄进网内,用双手持抄网竿往上端,结果抄网竿短跑鱼。这可谓好心却帮了倒忙。因此,若请别人帮忙抄大鱼,一定要请个老手,否则,只能增加跑鱼的遗憾。

十、侥幸不用抄网跑鱼

也别是参赛时,认为鱼不大,提上来省事,抄网上摘钩有很麻烦,结果把鱼拉到岸边向上提时鱼掉下水里有产生一次后悔。

鱼儿不咬钩的原因和应对技巧


钓鱼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我们的收获不尽人意,其中鱼儿不咬钩就是我们遇到最多的一种情况,这个时候,有的钓友认为自己的饵料不好,频繁换饵,有的弄好了,有的弄不好,这说明了鱼儿不咬钩不光光是饵料的问题,还有其他的原因在影响。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分析下鱼儿不咬钩的原因和应对技巧吧!

一、环境变化影响鱼儿就饵

鱼类是一种敏感的动物,就算是鱼类当中比较鲁莽的几种,在吃食方面也称得上谨慎。觅食事左顾右盼,警觉异常才是鱼类觅食的常见状态。这种情况下,周围的环境稍有异样,鱼类自然不会咬钩。

不钓鱼的人总感觉钓鱼人不近人情的原因也在此,老钓手都不喜欢有人围观,尤其是围观中叽叽喳喳时更让人心烦。鱼类虽然有眼睛,但是更重视听觉,稍有异样的声音它们就跑不见了。在钓鱼当中,安静永远是一大主题,这也是为何很多人认为钓鱼能够修身养性的原因,闭口禅自然是能够修养身心。

除此之外,走动也是一大打扰,这其中既有声音的原因,还有震动,光影的影响。首先说声音和震动,人类虽然感知不到,但是水本身有很多的传导性,岸上人类感知不到的动作,到了水里就会变的异常明显。鱼类在水里感知到走动带来的生意和震动,也会提升警觉,觅食的积极性下降。

另外关于光影,值得绝对不只是走动带来的光影变化,而任何的光影变化在水里都会惊动到鱼群。

二、鱼线干扰鱼儿就饵

鱼类虽然咬钩的目标是饵料,但是必不可少的也会受到鱼线的影响,尤其是一些开口较大的鱼类,鱼线的粗细直接干扰到了它们吃口的效果。

主线和子线较粗在钓大鱼时有有利的一面,弊端也是非常的明显,鱼儿咬钩不方便,自然会降低咬钩的积极性。看着好吃的,却吃不到,多来几次谁都要泄气的。

我在过往竞技钓中,0.8的主线搭配0.4的子线,上鱼效果一直不佳,后来换成了较细的0.5的主线和0.3的子线,上鱼效果果然好了很多,鱼口明显提高。

三、饵料口味影响鱼儿就饵

上面介绍了两点,较为常见的外在影响鱼儿吃饵的因素,现在说一些饵料本身的主要原因。首先是饵料是否对路子,就是口味是否符合目标鱼的口味,或者符合当时的环境。

钓鱼要区分天气和季节,虽然很多人知道,但在做的时候总是稍有欠缺。在夏天选择过于腥香的饵料,冬天选择味道偏淡的饵料,鱼儿觅食的积极性肯定要小很多。而目标鱼喜欢酸的,你的饵料是腥香的,它肯定也不吃钩。

一般解决办法,是先看窝料的效果如何,如果窝料能够诱来目标鱼,就尽快把饵料换上窝料。如果窝料本身的效果也不好,还是早点回家重新做饵料的好。

除了味道,饵料的形态也是非常重要的。雾化效果,软硬程度,任何一个不适合,鱼儿都不会吃钩的。钓小鱼,饵团又大又硬,咬都咬不动,鱼嘴都磕崩了,谁上钩啊?

不过,这个可以通过拉饵粉,加水等进行调节,察觉到问题原因,当场解决不耽误钓鱼。

防止麦穗鱼抢食闹钩的应对方法


麦穗鱼又名罗汉鱼、混姑郎、肉柱鱼、柳条鱼、食蚊鱼。主要摄食摇蚊幼虫、孑孓、和各种食物碎屑。麦穗鱼体小,一般在10几厘米,而嘴尤小,因而吃食很难吞入口内,喜衔食而去哆碎食之,故无论蚯蚓、红虫、面食,它都积极抢食,而且往往衔着就跑。钓者的钓饵极易被它衔走又钓不上鱼来。甚为让人讨厌。

钓鱼,特别是钓鲫鱼等不太大的鱼,最易受它干扰。过去农村利用蓄水池塘养些鱼类,又怕人偷钓,即养些麦穗在塘内,人们钓鱼,被麦穗干扰,就很难有好收获,结果望而却步,达到保护池鱼的目的。

麦穗鱼分布极广,几乎所有淡水水域都有它的踪迹。但具体来说,静水水域和水的透明度不高的水域麦穗较多,而水流较急又深的水域少有麦穗。水草较多的池塘麦穗更多,因它大量吞食附着于水草的各种鱼卵。

防止麦穗闹钩最好的办法是在钓饵上下功夫。一是鱼饵要大,二是要硬,三是颗粒状饵料,如玉米粒、豆腐干、蚂蚱、干合成颗粒饵料等等都可避免其干扰。

但是,麦穗如果钓多了,也是餐中美肴。我们这里的郊县,你如在那里吃饭,主人会给你摆上丰富的水产品,烧麦穗鱼常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它像一条肉棍,中间一道脊刺吃起来很方便,因此颇受欢迎。

因此专门钓麦穗鱼,也就成了有的人的爱好。因为在水库和一些自然沟河中是可以免费钓到的。

钓麦穗的钓具可以突出一个小字,小竿、小钩、小漂、小坠、小(细)线。线从0.6-2号均可。漂最好用短蜈蚣漂,小立漂也可。钩宜用短柄细条小钩。坠最好用窄嵌皮条或牙膏皮。钓饵可用细蚯蚓,刚刚套住钩尖即可,不要超出钩尖,否则鱼会咬饵不上钩。麦穗鱼咬钩时常是衔住即跑,因此浮漂表现为急剧下沉,要及时提竿,否则常会空钩,且被鱼咬去一些。用白面食做饵也可,但每钩都需换食,较为麻烦。

钓麦穗时忽然鱼不咬钩,常是大鱼进窝的信号,应密切注意,可能钓上大鱼。

竞技钓比赛逃鱼的详细原因以及应对方法


每场钓鱼比赛结束后,许多钓友都会发出叹息:逃鱼了!有的折竿断钩,有的拔河断线,也有的遛鱼、抄鱼脱钩,还有的老拉空钩鱼儿逃窜究其原因,笔者凭多年垂钓之经验,发现原因及其对策主要是:

一、钩线过细

垂钓一般来说,钓具应与对象鱼相匹配,钓大鱼应用粗线大钩,钓小鱼应用细线小钩,钓混养鱼应用中线中钩。玉泉山庄钓鱼基地是小山塘水库,水面大(50亩左右),鱼种多(草、鲫、鲤、蝙鱼均有),两三年未清塘,鲫鱼居多,但大草鱼也不少。有的钓友听说鲫鱼多就以钓卿鱼为主,用的是细线小钩,遇到大鱼咬钩就听天由命了。其结果,往往造成折竿断线。笔者今年所以能够钓上5斤多重的大草鱼,就是吸取了去年钩小导致逃鱼的教训,换上了中钩,致使鱼儿无法进脱。

二、遛鱼时间过长

鱼儿上钩后,拼命挣扎企图逃窜,钓手8字形遛鱼与鱼搏斗,使其筋疲力尽,束手就擒是必要的。但是,遛鱼时间也不宜过长,不要遛到鱼肚翻白才抄鱼。因为遛鱼时间过,一来对窝子聚鱼很不利,使其他鱼受惊迅速逃窜;二来上钩的鱼在挣扎过程中,左右前后扭动,被钩的嘴唇伤口越搅越大,稍不注意一松线鱼就逃脱;三来遛鱼时间过长,耽误比赛时间。

三、抄鱼过急

遛鱼时间过长不利,抄鱼过急也不行。因为鱼上钩后拼命挣扎,尤其是草鱼上钩后还往往会跳跃出水,因此遛鱼经几个回合后,应提出水面让其呛几口气,使其有疲惫感时就必须抄鱼了。若不到这个时候,即使是拖到岸边,他还是会往外冲;特别是当鱼看到抄网后更是惊慌逃窜,如果鱼钩挂住抄网,渔线未绷紧,鱼就会很快挣扎逃脱。所以,抄鱼必须把握火候。

四、提竿过早

垂钓时往往出现这种情况:有时鱼咬钩浮漂下沉或上浮了,总拉空竿,有时鱼上了钩很快又脱钩了,这主要是未把握好提竿的最佳时机。提竿的时机应根据不同钓饵的软硬程度来把握。一般来说,软饵如蚯蚓、面粉、饲料坨子等,提竿要快些;硬饵如麸冰、鱼饲料等商品饵,自然饵如青草、空心菜心、薯藤尾等青饲料,因为这些钓饵较硬,鱼儿有个咀嚼过程,往往拖饵后边游边咀嚼慢慢咽吞,所以提竿相对要慢二三秒钟。

五、性情过急

垂钓比赛中,往往还有这样一种情况:当看到钓友上鱼快、钓鱼多时,心里不免着急,未到提竿的最佳时机就急于提竿,结果往往拉空竿,留下遗憾。所以,钓鱼和其他运动一样,要心态放松,等待时机,越急则越钓不到,反而会影响心理健康。

窝中有鱼但不咬钩的7个原因


打窝两三个小时后,浮标还是纹丝不动,这是很多钓友常常遇到的事。鱼不咬钩是有气候、季节、气压等多方面的原因,需要分析和查找。只要找到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一切便迎刃而解,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查找。

一、气压低

在没有刮风的情况下,有鱼不咬钩多数是因气压低所致。气压低导致水中含氧量低,从而导致鱼吸食无力,浮漂动作轻小,有鱼不咬钩。使用软竿、细线、小钩和小型号浮漂,主抓小动作,中鱼率就会提高不少。

另外还可加快抛竿频率,钩饵到位后稍等几秒钟就可提竿换饵,利用源源不断的饵料味道来刺激鱼的嗅觉系统,由钓深水改钓浅水、钓离底,主抓每个微小的浮漂信息,就会有不错的收获。

二、浮漂信号问题

在垂钓中应根据鱼情变化来调整所用浮漂的大小,以变应变才能抓住有效鱼口。鱼口变得轻微,有动作不中鱼,就是浮漂用大了,更换一支小号浮漂后,鱼口就会真实起来。所钓水域的鱼本来就小,如50克以下的小鲫鱼,如果使用的浮漂型号过大,小鱼咬钩时的真实动作表现不出来,换上小号浮漂,感觉立马就出来了。

在低气压的天气也不能使用大号浮漂,如果使用的浮漂型号过大,鱼咬钩了也很难及时反馈。

三、鱼的泳层问题

由于气压低,导致水底含氧量不足,鱼层上移,出现这些情况,就不能守着水底不放,钓离底、半水或浅水处,则会有比较好的收获。现在的商品饵料雾化能力都很强,饵料的雾化作用导致鱼层发生变化也是常有的事,这种情况在池钓中更为突出,往往出现底钓突然钓不到鱼的情况。此时就要下移浮漂,追鱼而钓。

四、考虑是否水底淤泥过厚

从浮漂动作上看,窝子里明显有鱼在活动,就是不上鱼,要考虑是否水底淤泥过厚,鱼嗅到味而发现不了钓饵,或吃不到钓饵,从而导致鱼不咬钩,此种情况在使用传统沉底钓法中更加容易出现。

传统钓法可换悬坠钓法,悬坠钓法应减轻浮漂的配坠比重,把饵调到淤泥之上或钓离底,把比重大的饵料改用比重较轻的饵料,保证饵料不会沉入淤泥中,鱼就会咬钩。如水底杂物过多,则把钓层设在乱杂物之上,鱼就会立马咬钩。

五、饵料状态问题

在垂钓中,饵料状态对鱼口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钓精养池的鱼,既要追求好的雾化效果,又要讲究所配制饵料的持钩能力。雾化太快,持钩性就差,易引起鱼层上移,再就是鱼只能吃雾化下来的饵料而吃不到钩上的饵,闻得到香味而吃不到饵。雾化过慢或不雾化,饵料就成了一块面疙瘩,适口性就差,鱼只吃诱饵而不吃钓饵,影响获鱼量。

在野钓中,尤其是在大中型水域钓鱼,一般不需要雾化好的饵料。如果是钓鲫鱼,假定水深3米的话,黄豆粒大小的饵团在两三分钟之内溶化完为佳。如果是钓鲤鱼,其雾化状态就要保证在5分钟以上,才会有好的效果。在野钓中,饵料要软,软饵的适口性好,要才会咬钩。

六、饵料味型问题

在钓鱼上,历来就主张春腥、夏淡、秋香、冬甜和肥水清香、瘦水腥香的饵料味型配置原则,但这只是一般原则。世上没有万能的饵料,根据垂钓当时的鱼口喜好来配制对口的饵料,才是正确的选择。

七、饵料对口问题

一方水土养一方鱼,一方鱼吃一方饵,应把鱼口喜好和吃食习惯考虑进去,尤其是在养鱼池和一些池塘,大多是喂一种饵料,鱼长时间吃某一种饵料,就会养成偏口问题,所以最好的钓鱼饵料,是要投鱼所好,这样就没有钓不上的鱼。野钓中要就地取材,岸边有什么饵就用什么饵料钓鱼,有时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如岸边成熟的桑葚、青虫、蚂蚱等自然饵料,都是很不错的钓饵。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窝内鱼多不咬钩的6个原因及应对方法》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钓鱼的方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