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钓鱼如何钓。

春末夏初与秋末冬初是一年中两个钓鱼的黄金季,从钓鲫鱼来说,我感觉春末夏初效果更佳,大概是因为此时鲫鱼除了需要摄食育肥,更需要找近岸水草、树枝、砂石或其它障碍物产籽繁殖,给钓鱼人有的放矢提供了方便。此时水温适宜,鱼儿活跃,食欲强,鱼进窝快,窝中来鱼多,鱼儿往往不再安于拣食落到水底地面的食物,还特别喜欢上浮离底争抢下落过程中的饵团,掌握了钓行程的技巧往往能取得更喜人的鱼获。

一、什么是钓行程

所谓行程,从线组抛竿入水,钩饵接触水面的那一刻,直到双钩到底,浮漂立稳,整个过程都称行程,似乎在这一过程中钓上鱼都是钓行程,但我认为这是一种误解,因为在这一过程中,针对鱼情的不同,以及钓手为实现其某种战术目的而有意地诱导、控制鱼层,又出现了其它多种特定钓法,细分起来,就不能把整个过程都视为钓行程。比如:

钓水皮,包括以前一漂深钓法和后来兴起的打飞铅,是在鲫鱼喜欢到水面抢食、摄食积极、鱼密度大,或者通过钓手有意频繁抛竿诱鱼能达到这种效果的前提下使用的,通过高频率抛竿聚鱼留鱼、以准确落点方便鱼儿抢口、抓口也不以浮漂信号为依据、重点在于节奏感的把握,这种钓法要求饵料比重轻而且雾化快,特别强调钓手的抛竿、提竿、取鱼、上饵的速度,浮漂基本没有下行过程,把它归于钓行程就并不合适;

中上层的打浮实际上就是一种钓翻身,是一种定层钓法,也是以鱼的密度高、抢食积极并易于稳定鱼层为前提的,这时候钩饵如果下行距离过长,就会把鱼压下去,不利于把鱼稳定在一个水层,容易乱层,而且抛竿频率不足也不利于诱鱼、留鱼,难以达到快速上鱼的目的,往往浮漂下行不到漂尾的一半就已经扬竿,把它归于钓行程也是不合适的,浮漂使用上也要求翻身快,是不会使用漂尾过长的浮漂的;

所以,真正意义上的钓行程应该是主抓水的中下层、特别是近底层接口,从浮漂开始翻身站立算起,到双钩到位浮漂站稳为止,主抓这一时间段鱼的接口信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钓行程,适合于鲫鱼离底接食但鱼情不稳定、鱼层乱、鱼口乱的情况下。

二、钓组要求:

1、鱼线粗细:

因为鱼情活跃,加上运动中吃食的鱼冲力更大,野钓中除了钓到鲫鱼外,还可能钓到个头更大些的鲤草鳊等鱼,更应留有余地,快速鱼情本来就应该子线粗些,利于快速飞鱼,提高作钓速度,所以可以采用比正常底钓大1~2个号的子线,钓鲫鱼为主时子线一般在0.4~0.8号,具体粗细还是看鱼的大小。主线自然也相应增粗些。

2、子线的长度:

长子线有更多的第二下摆时间,可以给鱼更多的接口机会,但过长则损失信号传递,也造成鱼层更乱,所以适中即可,一般60~70公分子线对折拴钩即可,若杂鱼多则更短些,灵活掌握。

3、浮漂:

钓行程选用浮漂的关键在于合适的大小,即合适的配铅重,是要依鱼情而定的。大了则钩饵运动速度过快,鱼接不住,小了则下降过慢,作钓效率低,两种情况对钓鱼都不利。

这种接不住的情况体现在从钩饵入水到浮漂翻身站立停稳(此时铅坠很接近浮漂正下方)之前的第一下摆,对钓行程的影响则主要在于第一下摆的末端开始翻身到站稳停顿前,浮漂翻身之前的抓口不是钓行程的目标,也是可以放弃的接口,要不就可以下拉浮漂、改为更上层的钓浮了。第二下摆和浮漂下行时,铅坠与浮漂浮力基本平衡,钩饵下行速度主要取决于饵团重量与水阻差值,跟浮漂大小关系不大了。但大漂大铅则惯性大,细微的接口信号就容易丢失,浮漂大小要适中。

竞技比赛时钓手要兼顾鱼情的变化、经常可能要改用其它钓法,所以一般都用漂比较小,而在野钓时往往要用更大号的浮漂,因为野水中往往上层小杂鱼多,为应对小杂鱼作出一些牺牲是值得的,而且鲫鱼上浮到水皮及中上层抢食的情况是很少见的,加上鱼追饵、吸饵能力也不一样,这种区别不可不辨,不可不明,要不就陷于教条。

所有的台钓漂都会有个行程,但为了更加突出钩饵在水中的下沉的过程,钓行程的浮漂会比正常用的浮漂漂尾稍长点,多为20~25厘米,以便有更多的观察接口信号的机会,调、钓上也是采用平水或低目,以充分利用漂尾的行程。

选择枣核型漂还是长身型漂,其实各有利弊。许多钓手认为,应该用枣核漂,因枣核漂水阻大些,下行更慢,能有更多的抓口时间,而且翻身也更利索,事实上枣核漂在竞技比赛和黑坑钓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野钓时还是有些不一样,因为野钓往往钓行程是结合着底钓来进行的(底钓鱼口更真实,命中率更高),只不过到底后等待的时间不能长,枣核漂下行时不如长身漂流畅、稳定,节奏感上有所不如,过慢的下行速度会使得下行中的停顿不那么容易观察清楚,而且下行慢也就意味着走完行程的时间更长,遇上鱼口比较快时则影响作钓效率,长身漂翻身虽慢点,但有经验的钓手是能捕捉到翻身过程中的接口的。综合看来,选择枣核型还是长身型,也分场合和个人习惯。

4、饵料:

钓行程饵料要求比重比较轻,下落慢才便于鱼接住,拉饵也往往优于搓饵。饵料需要有一定雾化,以便诱鱼,但又不能太过雾化,雾化过多会引得鱼口更乱。WWW.diAOyU007.com

三、钓技要求:

掌握鱼讯语言:钓行程的看口是看浮漂运动中的变化,要想看出鱼咬钩的信号,首先要很了解浮漂的自身语言,也就是无鱼接食情况下浮漂固有的运行规律,包括每一刻的运行速度、停顿的位置和时间长短,这种规律被打破就是鱼咬钩的信号。浮漂自身语言,作为经常钓鱼的人,平时如果观察细心,培养出这样一种节奏感了然于心,那么鱼接口是比较容易区分的。当然如果为了一定战术目的、为了稳定鱼层,有些咬钩是可以放弃的;某种信号,比如某一位置的停顿,如果多次打不上鱼,除非调整线组,也可以放过这一口。理论的掌握不如实践,多钓就出经验了。

保持抛竿频率:台钓本就讲究诱钓结合,要求有一定的抛竿频率,钓行程时就更要求有频率,因为鱼更活跃,食欲更高,窝中散落的饵料越多,诱来的鱼越多,鱼抢食就越积极,吃口越猛越真实,这就象人类盲目的从众行为,喜欢抢购东西、喜欢找人多的饭店吃饭一样。

准确钩饵落点:抛竿越准,鱼就不容易散乱,钩饵总是沿一个路线落向鱼群,鱼儿正好等在那里,很自然地把饵团接住,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当然效率就高。

灵活鱼情应对:在刚开始是底钓时,如果接口明显多,那钩饵到底就不要等,可以一到位就扬竿重新抛,散落的饵料诱来更多的鱼,如果接口不算多,那还是应该钓底为主,结合着打离底接口,但一定的频率还是要有的,不能死等;当钓行程很有感觉、很顺手、上鱼率高时就要注意保持这种感觉;如果鱼儿更多的在高位接口,翻身过程中或翻身站立后就有动作,可以下推浮漂十几、二十公分,改为钓离底。鱼情是变化的,钓法也要相应变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钓鱼技巧小编推荐

什么是钓行程 钓行程的钓具搭配与钓法技巧


春秋两季是垂钓的黄金期,其实春季垂钓的情况会更好一些,因为春暖的时候鱼儿会产卵繁殖,随后就会疯狂的进食补充身体营养,这个时候在近岸浅水处有水草、树枝或者石块等一类障碍物处都能看到成群结队的鱼儿,此时的鱼儿活性非常高,也不再是往日般等待食物落底后才进食,而是看到有食物落入水中就上下纷飞抢食,这个时候钓行程也就成了很好的选择。

一、什么是钓行程

1、不少人以为钩饵入水直到钩饵到位浮漂站稳这段时间有鱼儿上钩都可以称之为钓行程,不过根据不同鱼情采取的不同钓法,细致划分的话就会发现这种想法存在误区的。

2、当鲫鱼数量密集到上水层抢食的时候,或者是钓者有意把鱼儿引诱到上层的情况下,快频率抛竿诱鱼,此时一般都不再以漂相为依据,主要就是手感和节奏的掌控,采用这种钓法的时候通常要把饵料的比重做的轻一些,雾化做的快一点,另外抛投、收鱼上饵等各个环节都做的非常迅速,浮漂很少会有下行的过程,所以不能称之为钓行程。

3、中上层打浮属于定层钓法,也是在鱼情密度大进食比较积极的时候采取的钓法,但是如果钩饵下行的距离太长的话,就会把鱼儿引到下层,容易引起中上层鱼群的混乱,并且浮漂运行不到漂尾的一半就要提杆,所以说也不能归结于钓行程。

4、那么什么样的情况算是钓行程呢,就是主钓中下水层的鱼儿,尤其是接近水底的截口,当浮漂在水中翻身站立的时候到浮漂站稳这段时间,出现的截口才是真正钓行程,一般主要用来应对鲫鱼较混乱离底截食的情况下。

二、钓具装备搭配

1、钓线

钓行程的时候鱼儿活性普遍较强,也很可能钓到其它大个的鱼儿,所以选择的钓线型号要粗一些,减少断线跑鱼的几率,提高垂钓的速度,一般可选用比正常钓底大1-2号的子线。

2、子线的长度

子线长度要选择合适,过长的话会影响信号的传递并导致鱼层混乱,合适长度的钓线会有第二次下摆的时间,让鱼儿更容易发现食物,也能为鱼儿提供更充足的截口时间。

3、浮漂的大小

钓行程搭配的铅坠重量非常的关键,一定要根据鱼情状况来选择,如果配重过大会加速钩饵下沉,鱼儿就难以截口,过小的话就会影响到垂钓效率,一般竞技钓比赛时需要经常改变钓法,所以通常使用较小的浮漂,而野钓中的小杂鱼数量多,通常用大漂大铅重加快钩饵下沉,所以要选好合适的浮漂。

4、一般来说正常的台钓漂都会有一个行程,而采用钓行程的时候,会根据需求使用不同造型的浮漂,比如说在竞技或者黑坑中垂钓,狠毒偶人使用翻身快下行慢的枣核型浮漂,而野钓时通常会选用底钓鱼口更真实命中率更高的长身漂。

5、饵料方面,比重和雾化状态一定要调好,味型方面也要合口,其它方面可根据情况和需要适当调整。

6、钓竿方面,也没有特殊的要求,选择趁手适用质量性能好的钓竿就可以了。

三、钓法技巧

1、读懂鱼口动作,首先要知道正常情况下浮漂走行程的规律和动作,要了解运行的速度、停顿的位置以及时间长短等方面,当出现异常的动作时就很可能是鱼儿咬钩,只有用心观察多体会才能掌握其中的节奏,能够知道什么口该放弃什么口必须抓。

2、抛竿频率,台钓最为注重的就是诱钓结合,所以抛竿的频率一定要掌控好,在钓行程的时候要掌握合适的频率适应活性食性较高的鱼儿,让鱼儿聚集的更多,抢食更积极,但是也要注意保持在一定的状态,如果频率过快导致乱口出现混乱就会过犹不及了。

3、钩饵落点要准确,如何更快更有效率的钓行程,准确的抛投落点是最为关键的,一般这种情况下,窝点的鱼儿几乎达到疯狂的程度,钩饵刚水中就会有鱼儿抢食,那么钩饵投放的越准确,鱼儿就会形成一个条件反射效率就越高。

4、灵活应对,一般刚开始会进行底钓,如果随后发现截口较多的话,钩饵到底之后就直接提杆换饵,加快诱钓的频率,如果截口比较少则要合理分配钓法,最好是底钓为主离底截口为辅,不过也要有一定的频率,如果钓行程开始顺手的时候就要继续保持,当发现鱼层开始变化,截口变高时就变为钓离底。

钓行程是什么钓法 钓行程的技巧全揭秘


常常会在竞技比赛现场听到许多竞技选手交流时说到钓行程。说多亏采用了这种钓法,才比旁边的选手多上了鱼,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那么钓行程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钓法?它真的很难吗?它对钓手和我们的钓具配置有什么样的要专求?请看下面表述。

在钓行程之前,我们要准确的判断,什么样的鱼情才适合我们打行程。打行程要满足条件就是水深一定要够,一般至少在1.5米以上才是比较理想的适合打行程的水深。其次打行程的鱼情不会是那种时速超过100尾的鱼情,那种的鱼情适合打浮了。打行程适合鱼儿已经离底就食或者抢食,但所聚的鱼要少于钓浮。也就是说,鱼儿有,但不是特别多的那种。同时也适合有一些滑的老鱼,它们对到底的死饵有了很高的警惕性,而对运动中的动态饵相对更喜欢,更愿意就食一些。

要打好行程,我们就要在平时休闲野钓或者在练竿塘时,多练习自己的看漂看口的能力,多练习自己的提竿回鱼的动作。因为打行程和我们到底看口不同,它对我们看漂看口的要求更高更严格。底钓看漂我们是静止中的运动,这个对钓手的要求要低一些。而打行程却是运动中的运动,运动中的静止,静止中的运动。从浮漂入水以后到双钩到底过程中的任何一个不正常的浮漂反应,我们都可理解为是鱼儿在吃食吞钩了。

下面具体到打行程的细节和对我们钓具的要求上,来一一说明有哪些注意的地方。

首先要讲的就是浮漂。为什么呢?因为打行程所用到的浮漂和我们底钓是有所区别的。并不是说我们一般的浮漂不能用来打行程,只是用普通的浮漂打行程对钓手的经验和技术要求更高一些,而本身不是行程漂的浮漂对有一些鱼口鱼讯所反应出来的速度和效果要差一些。所以,要打好行程一支好的行程漂是很重要的。行程浮漂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它应该是长脚长尾短身的枣核型的浮漂,这样的浮漂也是现在较为通用的一种行程漂。长脚长尾短身浮漂的特点就是行程稳而慢,利于钓截口和打行程,所出来的动作更有力,有明显一些。

选择长脚长尾的浮漂后,对于它的号数,我们建议根据鱼情鱼的大小来定。一般来说,一款浮漂分为1234号大不,我们打行程就采用一支2号的就比较适中。因为如果过大的话,下降速度可能会快一些,上浮中的鱼儿可能运动慢,跟不上下降漂移中的饵料;同样,如果选用过小,翻身下降过于慢了,又跟不上较好的鱼情。所以,要选择一款吃铅量适中的浮漂。

要打好行程,同样我们要对这一款行程漂有一个很熟悉的了解,运用自如。它在水中入水后的每一秒的变化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性,它本身的停顿和被鱼吃住的停顿有什么区别;它本身下降中的减速加速和被鱼儿截住时的表现各在什么时间和有什么不同。所以,许多钓鱼大师前辈经常要求我们,对于浮漂我们不必过于太多,关键在于你要熟悉你每一支浮漂的特性和特点,并做到运用得当。

选择打行程后,对于钓竿的使用。我们一般来说,打行程是一个体力活,要求我们抛竿落点准确,频率要保持较快,浮入水到底后二三秒就要提杆重来。因为频率越快,才能更积极的调动鱼的抢食就食欲望,同时饵料落入水底更多,才能聚来更多的鱼,抢走旁边钓手的鱼量。入水的所以,对于钓竿来说,我们一般打行程就会选择3.6米和4.5米的杆,而超过这样长度的钓竿打行程。对我们的体力眼力的要求就太高了,从频率上来说也跟不上。钓竿的硬度上来说要偏硬一些,要回鱼快。如果钓竿过于偏软,回鱼过程中会惊动到周围的鱼,要想再聚过来,就要麻烦一些。

对于行程的线组搭配问题。因为打行程,就是要让线组在水中有一个慢慢下降漂移的过程,上子线在铅坠的带动下,从上到下形成一个罗大的弧度圈,以吸引上浮运动中的鱼儿来吸食。这样的话,我们的主线子线就不能用得过大过硬,且质量要选择相对更好一些的,柔软一些的。具体到实际中的话,如果我们打浮鲫鱼,依据鱼大小,主线可以用到0.6到0.8,子线可以用到0.3到0.5,钩子可以用到3到5号秀钩,这是一个比较通用的线组搭配。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就是我们的子线,一定要用长一些,单边要用到35到50cm。这样才能加大子线在水中的摆幅,使饵料下降变慢。如果子线盒中没有这么长的,也有一种办法,不是推高铅坠,让铅坠离开8字环10公分,这样也就无形中加长了子线。

至于打行程的饵料,我们一般都采用拉饵,并且是拉小饵。所以这个拉饵要做得好一些,拉出来的饵料要饱满,没有过多的残留。如果拉出来的饵料有一些不成球形,不要用手把多余的部分掐掉。这个动作我们经常在竞技比赛中看到。饵料不要做得过于雾化,如果雾化太好,会造成鱼儿乱层乱口,这些会严重影响我们上鱼的效率,打乱我们的节奏。如果在打行程过程中遇到鱼儿抢食就食不强烈时我,我们就可以适当的加一些小药添加剂,调整一下饵料味型,或者刺激一下鱼儿的神经,让新鱼带动老鱼抢食。

打行程在竞技比赛中用得相对要多一些,而在休闲野钓中相对就要少一些。因为野钓的环境不太适合,水中杂鱼过多,坐的地方不平,用杆太长。特别我们休闲的坐凳,如果打频率,一定要让自己的身体很舒适,很放松,姿势要准确。所以建议可以使用钓箱或者钓椅,从抬高身位和对不平地势来说,能起到弥补的作用。

钓行程我认为是台钓中很有乐趣的一种钓法,也是台钓诱钓结合理念的充分展示。抛杆即打窝,边钓边诱,多水层看鱼讯,充分锻炼我们的看漂读漂能力。

钓行程


钓行程是相对钓底、钓定层、钓翻身而言,从广义上讲,应属钓浮的范畴,但从狭义上看,又不完全等同于钓浮的一种钓技。

什么是钓行程

垂钓时鱼在水皮到水底之间的水层吃饵,垂钓者会根据鱼的觅食水层来决定钩饵所在的位置,我们把鱼在水皮到底部之间就饵的水层,叫钓行程。

初次接触钓行程的人很容易把钓行程和钓浮搞混,但其实两者有着一定的不同点。钓浮,首先要准确确定鱼的泳层,然后再相对定层施钓,而钓行程是指从浮漂入水翻身站立开始到浮漂下降到设定的钓目为止的全过程。形象地说,就是主抓鱼儿在水面到水底各个水体层面就饵时的吃口,叫钓行程。

从多年的垂钓实践看,渔事中的高难度活儿应算是钓行程,它既要求钓手要具备一定的鱼类学基本常识,又要求垂钓者要有过硬的台钓基本功,其技术含量较高、掌握难度较大,没有长时间的历练和经验积累是很难得心应手的。

钓行程的注意事项

一、适用范围

台钓中,由于饵料的雾化作用和味型等原因容易造成鱼儿上浮和乱层,鱼儿的泳层又一时难以准确确定和定层,鱼层不稳定,鱼儿就饵特点呈现立体状态,上、中、下水体都有鱼口,窝点鱼群密集,漂相杂乱,或者天气等原因造成鱼儿上浮,底钓和定层浮钓都难以有满意的鱼获,上述情况发生后,就要考虑钓行程。

二、线组搭配

钓竿、主线与子线的适配没有什么特殊要求,按平常的适配原则和标准掌握,但是有关子线的长度、漂型等方面有一定的讲究。

⑴.使用长子线:长子线能有效延长钓组在水体中两次钟摆的过程和时间,能给水体中不同泳层的鱼儿创造出更多截口钓饵的机会,从而提高钓手逮获实口的几率;实践中,长子线的具体长度应视钓棚水体深度和钓手的个人习惯而定,个人认为钓鲫鱼以25cm35cm为宜,钓大鱼或钓混养可再增加5cm10cm的长度;因钓行程扬竿作合的时间多,为了尽量减少惊鱼现象的发生,适宜使用切水性好的碳氟涂层的竞技子线。

⑵.使用两头长中间短的浮漂:两头长中间短是指长脚、短身、长尾的浮漂,这种类型浮漂的特点是翻身较快、下沉缓慢、匀速稳定、讯号真实,至于材质方面没有多少讲究;长脚长尾的浮漂控程功能好,它能有效牵制钓组在水体中的运行速度,使钓饵在水中呈活性状态徐徐飘然而落,诱惑鱼儿频频咬钩。

三、饵料配置

⑴.饵料比重要轻:比重轻的饵料浮力较大,下沉的阻力也就相对较大,挂钩后其下沉速度缓慢,能增加饵料在水体中的运行时间,从而增加鱼儿发现钓饵和吞钩的机率;

⑵.饵料状态要好:既不能太黏,又不能太散,既要有一定的附钩性,又要有较好的雾化状态,以钩饵到底后鱼钩上仍有残留饵料为宜。

四、浮漂

空钩半水调平水是钓行程的惯用调漂办法,其目的是充分利用浮漂浮力对钓组的有效控制功能,延长钩饵在水体中的钟摆时间,争取更多的时间让钓手捕捉鱼讯语言;若用竿较长或视力不佳,也可调1目左右,但只能调低目不能调高目,否则为了单反面满足你的用竿长度或视力,那么浮漂控制行程的过程就会缩短,钓行程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老手钓行程无需设定钓目,调好漂后直接找底,把浮漂从下向上撸至视目目尖平水即可施钓,新手可采取调平水钓平水或调平水钓半目或1目的办法施钓,这样设定的目的是便于新手有个参照系统,以便在钓事中心中有数、心中有底。

五、鱼讯

钓行程应当立足主抓浮漂站立后和浮漂到位前的所有鱼口,在这个过程中浮漂出现下顿、加速、停顿、点动、横移、上送等六种标准鱼讯语言都应视为吃口,钓手应果断扬竿作合。

六、钓行程的技巧

1.宜拉饵钓,不宜搓饵钓;减轻饵重的目的让饵体在水体中的运行时间增长;

2.宜悬坠钓,不宜传统钓;传统钓难以达到控层的目的;

3.宜短竿钓,不宜长竿钓;长竿钓不利鱼讯语言捕捉,同时手感重,易造成眼和人体疲劳;

4.宜钓控层,不宜钓乱层;一旦中上层吃口减少、底层鱼口增多,要打主动仗,尽量设法变拉饵为搓大饵把鱼控制在底层,毕竟底钓的鱼讯语言和吃口容易把握和捕捉;如果鱼儿的吃口在某一泳层长期较稳定,宜调整浮漂钓定层,减少钓组在无鱼层的滞留时间。

钓行程是种技术活儿,不能照本宣科,钓手要善于总结和应变。

因其本身是相对钓底、钓定层、钓翻身而言,我们常说的钓浮一定意义上就是除钓底层外的钓定层,它是建立在鱼情稳定的水层上,而钓行程是在鱼情不稳定、鱼层乱、鱼口乱的情况下不得已而采取的一种应对办法。

钓行程和钓离底以及钓浮的详细介绍


冬季到了,大家钓鱼目前都以鲫鱼为主,现在感觉这个季节的鲫鱼只在开钓的时候会有底口和连杆,过不了一小时就没口了,可是感觉窝点里还是有鱼的。经常出现 顿漂空杆(蹭线)和剐鱼的现象,这就是说明鱼起浮了(无论室外还是大棚)。没有好的应对方法就很难钓到鱼了,这时,慢慢就会体现出技术的差别了。下面就和 钓友们分享一下钓行程,钓离底,钓浮的这些技巧,只有做到熟练才能大大提高鱼获。

钓行程、钓离底、钓浮,看着是三种钓法,实际上属于同一种方法,都有共同的要求,只是钓层有所区别。

共同点:

浮漂的选择:小号长尾枣核浮漂。这类浮漂下降速度缓慢,适合钓接口。每款浮漂浮力都不同,这里不好说型号,也不能按吃铅量计算,尽量小,能抛到钓位就行。吃铅大的浮漂下降速度快,和饵料下降速度不成比例,鱼会接不住饵料。

子线的选择:长子线。子线一般70-80厘米对折,饵料下摆半径增大,可以减缓下降速度,增加鱼接饵的机会,便于吸饵入口。也可以采取飞铅的方法增加饵料下摆半径,但要注意飞铅需要用小号八字环,大的八字环太重影响效果。子线0.3-0.4#为宜,太粗了下摆不自然,而且挡口儿。

鱼钩的选择:细条轻量的鱼钩。钓行程的时候钩子的重量就显得很重要了,钩子重了,直接影响饵料的下降速度和鱼的入口性。

饵料的选择:比重要轻,雾化不要太快的。雾化快会让鱼上浮的更厉害。可以在原有的饵料里加入大量减轻比重的状态饵(战神,轻麸等),也可以直接搭配比重轻的基础饵,饵料里尽量不加酒米,比重太大。搓饵拉饵都可以,状态好的搓饵入口会更好一些,而且可以控制鱼上浮。

不同点:

钓行程:实际是抓饵料到位这个过程中出现的鱼讯,鱼喜欢捕捉动态的饵料。鱼在底层吃饵和半水劫饵都是行程的一部分,所以在窝点里有鱼但口不好的情况下,降低饵料下降速度,就是为了增加饵料在水中动态下降的时间,刺激鱼捕捉饵料。

离底、钓浮:这两个属于同一种钓法,只是钓层的不同,也就是深浅不同。

注意事项:

离底:底脏,底层鱼过多,口乱,常常挂鱼跑鱼,都可以钓离底。方法是:直接把浮漂向下拉10-15厘米,抓浮漂翻身下降过程中的信号,会大大提高中鱼率。

钓浮:由于水温的变化鱼会上浮,中层上层都会有口。

方法是:找到鱼层施钓,从底部10-20厘米慢慢向上找鱼,直到鱼口渐多为止。

钓浮如何调漂?

在黑坑中,我们面对的都以生口鱼为主,无论钓底钓浮,调6-7目就可以了,这样比较通用,鱼口比较真实。钓浮和离底需要的是频率,是刺激鱼捕捉饵料,不能死等,抓的也是浮漂翻身到漂尖没入水中这个过程中的信号。漂尖没入水中没有出现鱼讯就要换饵,继续抛杆施钓。

好多钓友觉得钓浮就要减铅,让漂带着饵浮起来,这样的钓法局限性很大,只适合高密度,口猛的鱼情。在黑坑这种鱼口不好的时候,漂浮过于灵敏,假信号会 很多,容易跑鱼。所以我个人不建议减铅钓浮。钓浮还需要注意的是,抬杆刺鱼要轻,避免鱼在钓点里剧烈搅动,容易把钓点里的鱼惊跑,炸窝儿。

整体来讲,钓法不同于夏季的大漂,大比重饵料,饵料快速到底,能把鱼压在底层施钓。这个季节就是利用饵料在水中的动态效果,来刺激鱼开口,增加鱼获。

钓行程的实战经验技巧


现在钓鱼,要是有人问我,钓鱼到底最重要的是什么。也许我会毫不犹豫的说,一个字变。因水而变,因鱼而变,因人而变。面对不同的水情鱼情,不同的比赛对手,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变化,找到最佳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效果自然不会太差。

比如钓鱼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钓底,或者说从钓底开始,慢慢的找鱼层,找鱼口,找到最容易中鱼的钩饵漂状态,然后进行施钓。那么在这个过程中,钓底相对容易些,这个时候浮漂是静止中的运动,只浮漂有动作,抬竿中鱼率就高。有些时候,钓底无口或口少,我们就要打一打行程,在行程中去找鱼口。

钓行程,简单的说就是钓浮漂运动中的静止,浮漂从入水中站立开始下沉,直到漂尖全部淹没入水才扬杆,当在运动中浮漂有停顿或有力的下沉扬杆中鱼!

钓全行程的好处在于,饵钩处于动态之中,而鱼儿们大都是对动态物敏感的,因而钓全行程,往往钓获量在与钓友的比较中,是常常胜出的。所谓的钓行程,就是让抛入水的饵处于动态中,在动态中中鱼的钓法,这种钓法可以在水中的上中下层集鱼。

发现鱼上浮时,也不要轻易调整水线钓浮,保持上、中、下层皆不舍钓的钓法。如果中上层集鱼较多,可采用加大搓铒的方式来取底层鱼和选钓较大的鱼。这样的钩法集鱼多,具有较高的选择余地。有很多钓友谈到钓行程的缺点时往往认为钓行程的缺点是不容易钓到大货,而钓获的小鱼多,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钓鱼中,特别是钓鲫鱼时,由于鱼的特性或天气还有就饵情况等原因导致鱼不在底层活动,由于饵料的雾化作用和味型等原因容易造成鱼儿上浮和乱层,鱼儿的泳层又一时难以准确确定和定层,鱼层不稳定,鱼儿就饵特点呈现立体状态,上、中、下水体都有鱼,窝点鱼群密集,漂相杂乱,或者天气等原因造成鱼儿上浮,底钓和定层打浮都难以有满意的鱼获,上述情况发生后,就要考虑钓行程。

钓行程追求的是抓运动中的信号。在有鱼的池子里,在各个水层,反复抛。主要看,加速、停顿、上顶,这几口。在浮漂下沉的某个位置出现有信号就有鱼,再根据双饵下沉的时间判断鱼所在鱼层,这个层在今天是最合适的钓层,在这个钓层中的鱼就饵情况比较好。

行程漂特征:漂尾:因为行程主要体现在漂尾,所以行程漂漂尾一般较长,通常在15-17目甚至以上。漂身:行程漂要求下沉缓慢,所以通常为下沉缓慢的枣核型。漂脚:行程漂在下行过程中需要稳定下降,所以漂脚常为下沉稳定的长漂脚。综上所诉,行程漂的漂型多为长脚长尾枣核型。

目前比较流行的钓行程就是带散炮,如果没有,那么饵料雾化要好,这样才完全可以把鱼儿从底拉倒上层水面,出现浮标没到底的过程中打截口的浮标动作。子线相对要长,单根子线长度通常在25厘米以上甚至更长,以至于饵料下摆时间长。规定允许的情况可以上拉铅皮座,甚至钓飞铅。

打行程注意的地方:宜拉饵钓,不宜搓饵钓;减轻饵重的目的让饵体在水体中的运行时间增长;宜悬坠钓,不宜传统钓;传统钓难以达到控层的目的;宜短竿钓,不宜长竿钓;长竿钓不利鱼讯语言捕捉,同时手感重,易造成眼和人体疲劳;宜钓控层,不宜钓乱层;一旦中上层吃口减少、底层鱼口增多,要打主动仗,尽量设法变拉饵为搓大饵把鱼控制在底层,毕竟底钓的鱼讯语言和吃口容易把握和捕捉;如果鱼儿的吃口在某一泳层长期较稳定,宜调整浮漂钓定层,减少钓组在无鱼层的滞留时间。

钓行程是种技术活儿,不能照本宣科,钓手要善于总结和应变,因其本身是相对钓底、钓定层、钓翻身而言,我们常说的钓浮一定意义上就是除钓底层外的钓定层,它是建立在鱼情稳定的泳层上,而钓行程是在鱼情不稳定、鱼层乱、鱼口乱的情况下不得已而采取的一种应对办法,不过话说回来,一旦掌握了钓行程的技巧,既能应付复杂的鱼情,又能大大增加鱼获量,同时,它带给渔人的快乐是无与伦比的。

资深钓鱼人钓行程的秘诀


时下,小白刁(翘嘴)、小鲫鱼、小麻鱼抢食格外积极,正是钓行程的好时机,这篇文章就结合笔者自身的经历,来给大家谈谈钓行程的技巧。

一、打行程的定义

按笔者的理解,所谓行程,是抛竿钩落水后,漂从横躺、站立、下沉到预定钓目时,在这期间由于鱼儿抢食,产生顶立、横移(下移)、上顶、加速下沉等信号,抓住这些信号,能钓起鱼来就是打行程。行程是一门技术活,要不断的练习才能找到感觉,提高技艺。

二、必要的装备

1、尽量用短竿

不要超过4.5米竿,竿长不好操作,费劲费体力,时间长了钓点容易瞄不准,出现偏差。2.7-3米轻手竿、前打竿是适合的,竿轻易操作,不感觉累。

2、尽量用枣形漂

枣形漂又称行程漂,行程就是一截距离,它主要体现在漂尾,所以行程漂漂尾一般较长,通常在15-17目。漂身则要求下沉缓慢,漂脚要求行程中需要稳定下降,因此漂身设计为枣形,漂脚则设计长漂脚,所以行程漂的漂型多为长脚长尾枣核型,当然长脚长尾型流水型也行。

3、子线不宜过长

笔者常年使用0.4、0.6、0.8号的子线。夏天天气热,鱼儿抢食积极,鱼儿中钩后挣扎,长子线易打结,一般子线在10-15厘米之间,钩距在3.5厘米,这是我个人习惯。/4、钩用细条袖型

笔者的主要对象鱼,是小白刁(翘嘴)、小鲫、小麻鱼等,要求钩门宽、钩尖锋利,细条的白袖、金袖0.5-4号钩为最佳。

三、技艺操作方法

1、调漂要低目

不管细尾漂、粗尾漂。最佳方式是带钩漂调0-1目。调目过高,不易判别鱼讯,想一想,调目高必然钓目也高,小鱼追抢食饵料时,由于漂的浮力大,钓目高,反应鱼讯很不明显。行程目的是充分利用浮漂浮力对钓组的有效控制功能,延长钩饵在水体中的钟摆时间,争取更多的时间让钓者捕捉鱼讯。但如果用漂尾较粗的漂,细条袖型、细溪流型号0.5-2号的钩,本身自重非常轻,对调目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也就是说带钩调平水与无钩调平水,没有什么区别。

2、确定好总行程

调好漂后,用搓饵、假饵挂下钩找底,确定总行程距离,用太空豆加以定位。在实践中一般不要超过总行程距离,可根据鱼层分布情况、鱼抢食疯狂程度等,不断调整行程的长度,也就是水线的深度。

3、增加子线摆幅

在实战中,把铅皮坠上推10-35厘米,变相延长子线的长度。操作中,子线落水后待漂刚翻身是把风线后拖10厘米左右。用于规避因铅坠快速下沉过长,导致子线与主线相缠的概率。

4、定好钓点方位

钓点最好在头部前面中间,也就是胸前方位,便于瞄准定位钓点。

5、尽量绷直风线

连接浮漂的钓线为风线,无力时尽量不压水,轻扬竿使风线与漂之间没有多余冗线。手轻轻一抬一扬,漂受力而动,凭手感可感知是否中鱼,可有效在第一时间内截杀鱼。

6、拉饵是王道

要想快速打到小鱼儿,拉饵是首选。首先,拉饵上饵的速度非常快。其二,取鱼的速度非常快,因为有挡针,无须用手捉住鱼再取鱼。再而,加快抛竿的速度,也就是频率。动作熟练后,可以单手抛竿,进一步加快抛竿频率。

7、手法要灵活

在打行程过程中,手法要多变。灵活一:从远打近,远则水深些,来探索鱼层分布情况,如果鱼被引上中层,则王近处钓,同时降低水线长度,逐步把鱼拉上水皮;灵活二:拉丝粉的比例要加到饵料的20%-30%左右,使饵料在水中呆的时间长些,经得起鱼儿的追咬,一次不中鱼,可在钩不出水面的情况下,实现二次、三次中鱼的机会;灵活三:常抖动钩饵,在垂钓过程中,不断轻轻的抖动手臂,牵动钩上的饵料像活饵一样活动,增加鱼儿上钩机率。

台钓高手如何钓行程 线组搭配与技法揭秘


钓行程是指从浮漂入水翻身站立开始到浮漂下降到设定的钓目为止的全过程。有钓友形象地说,这就是抓鱼儿在水面到水底各个水体层面就饵时的吃口。这在垂钓中是属于比较难的技术,它要求钓手要具备一定的鱼类知识,又要求有过硬的台钓基本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从新手进阶,掌握钓行程法。

第一、钓行程的运用

钓鱼中,特别是钓鲫鱼时,出现以下情形可考虑采用钓行程:

1、 由于鱼的特性或天气还有就饵情况等原因导致鱼不在底层活动的。

2、 由于饵料的雾化作用和味型等原因造成鱼儿上浮和乱层的。

3、 鱼儿的泳层难以准确确定和定层,鱼层不稳定,鱼儿就饵特点呈现立体状态,上、中、下水体都有鱼,窝点鱼群密集,漂相杂乱。

4、 天气等原因造成鱼儿上浮,底钓和定层打浮都难以有满意的鱼获。

第二、钓行程里钓组的搭配

钓行程主要应用于台钓法。采用此法,使用台钓竿往往有较好的效果,但是手竿,甚至是其他类型的鱼竿也没有硬性的要求。不过,鱼竿宜短不宜长,因为长竿钓不利鱼讯语言捕捉,同时手感重,易造成眼和人体疲劳。至于,主线与子线按照往常的标准即可。但是,有关子线的长度、漂型等方面则有其钓法的特点。

1、子线长度:子线要长,才能能有效延长钓组在水体中两次钟摆的过程和时间,能给水体中不同泳层的鱼儿创造出更多截口钓饵的机会,从而提高钓手逮获实口的几率。子线的具体长度要看钓棚水体深度和钓手的个人习惯而定。一般来说,钓鲫鱼以25cm35cm为宜,钓大鱼或钓混养可再增加5cm10cm的长度;因钓行程扬竿的时间多,为了尽量减少惊鱼现象的发生,所以采用切水性比较好的竞技子线最好。

2、行程漂:钓行程主要看在漂尾,所以行程漂漂尾一般较长,通常在15-17目甚至以上。行程漂要求下沉缓慢,所以通常为下沉缓慢的枣核型。行程漂在下行过程中需要稳定下降,所以漂脚常为下沉稳定的长漂脚。所以,行程漂的漂型多用长脚长尾枣核型。

3、行程漂的调漂法:空钩半水调平水是钓行程常用的方法,是充分利用浮漂浮力对钓组的有效控制功能,延长钩饵在水体中的钟摆时间,争取更多的时间让钓手捕捉鱼讯语言;如果使用长竿或者垂钓者近视视,那可调1目左右,但只能调低目不能调高目,否则为浮漂控制行程的过程就会缩短,钓行程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作为自身的老手钓行程,则无需设定钓目,调好漂后直接找底,把浮漂从下向上撸至视目目尖平水即可施钓,新手则建议采取调平水钓平水或调平水钓半目或1目的办法施钓,这样设定的目的是便于新手有个参照系统。

第三、行程钓法的配饵技巧和应用

采用行程钓法,在配饵上要注意以下特点和操作注意事项:

1、 饵料比重宜轻不宜重:比重轻的饵料浮力较大,下沉的阻力也大,能确保饵了挂钩后,下沉速度减缓,从而增加饵料在水体中的运行时间,增加鱼儿发现钓饵和吞钩的机率。

2、 饵料状态要好:饵料不能太黏,也不能太散,但是附钩性还是要的。其雾化状态,以钩饵到底后鱼钩上仍有残留饵料为宜。

3、 多数钓鱼钓行程就是带散炮,如果没有,那么饵料雾化要好,这样才完全可以把鱼儿从底拉倒上层水面,出现浮标没到底的过程中打截口的浮标动作。

4、 垂钓过程中宜拉饵钓,不宜搓饵钓;减轻饵重的目的,同样是为了让饵体在水体中的运行时间增长。

5、 宜悬坠钓,不宜传统钓;传统钓难以达到控层的目的。

6、 宜钓控层,不宜钓乱层;一旦中上层吃口减少、底层鱼口增多,要打主动仗,尽量设法变拉饵为搓大饵把鱼控制在底层,毕竟底钓的鱼讯语言和吃口容易把握和捕捉;如果鱼儿的吃口在某一泳层长期较稳定,宜调整浮漂钓定层,减少钓组在无鱼层的滞留时间。

7、 饵料下水后,钓行程钓友就要全神贯注关注浮漂站立后和浮漂到位前的所有鱼口。在这个过程中浮漂出现下顿、加速、停顿、点动、横移、上送等六种标准鱼讯语言都应视为吃口,钓友应果断扬竿作合。

第四、新手如何练好行程钓法

钓行程是一种主动垂钓的方法,是比较灵活的钓技,但是相对新手而言就比较难掌握。那么新手要如何练好行程钓法呢?下面,小编提供两种基本的训练方法。

1、钓行程要联系的是抓运动中的信号。在有鱼的池子里,在各个水层,反复抛,训练自己看加速、停顿、上顶,这几种常见的鱼口,做到了然于心。在浮漂下沉的某个位置出现有信号就有鱼,再根据双饵下沉的时间判断鱼所在鱼层。这也是当天最适合垂钓的钓层。值得注意的是,寻找到钓层后,该钓曾仅限于当日自己使用的钓组,包括浮漂调钓,线组搭配,饵料状态,如果次日其中有变化,中鱼信号的出现时间和状态也会改变,不能坚持天天用一套理论和判断方法、。

2、钓行程训练也可以带饵调1、2目,在到钓点后试钓,坚持等于,观察基础的漂相,以此来训练自己捕捉漂相的技巧,等到娴熟掌握后,再按照以上的方法来进行行程钓。但是,这个训练方法主要是针对钓草鱼,钓鳊鱼,钓鲢鳙等半水鱼。值得注意的是,在浮漂下沉过程中接近调目时会有个假的减速,正确的做法是瞄准到坠到位后,钩饵还在下摆的固定信号。

钓行程的漂相与实战操作总结


最为著名的姜尚钓于溪。文王举而用之。其实,钓友们钓行程和姜尚颇为类似。钓行程是一种钓技和判断共同作用的施钓过程,我们不知道钓行程的效果究竟如何,于是心境平和,钓于志,而不是钓鱼了。

一、行程中的漂相展示

时间是钓行程的关键影响因素。鱼漂突然下顿,突然上送,正常下降时间内停滞,斜向拉跑,倒而不立等都是钓行程中鱼儿咬钩的漂相。直至双钩到底,稍微等待观察是否有鱼儿追食后,迅速起竿,抛出下一竿。

钓行程的关键是对于鱼漂性能的充分把握。如果鱼漂下降速度过快,不利于钓行程;如果鱼漂翻身过慢,不利于钓行程;如果鱼漂漂尾过短,也不利于钓行程。这一系列动态动作变化过程,都需要充分了解自己的鱼漂性能。在不飞坠垂钓的情况下,鱼漂多长时间翻身,飞坠的状态下,鱼漂多长时间翻身;鱼漂下降中钓饵影响因素有多大等,这些动态时间掌握的越是精准,行程就越是好钓。

二、注意钓行程中的压线入水动作

抛竿后有压线入水动作。现代手竿竞技钓的压线入水,是在没有回拉鱼竿的情况下,将竿稍压向水下,借着线组的下沉和竿稍的下压动作同时实现压线入水。等待鱼漂将至调目时轻轻回拉20公分,再向前送回鱼竿。这样做的目的是钓饵下降过程中,使其能够在全水层雾化,不至于因为过早拉竿使钓饵脱离鱼钩;其次,钓饵到底后,轻轻拉动鱼竿是钓饵再次浮起形成又一次的诱钓动作。如果下压竿稍的时候就向后回拉鱼竿,会降低钓饵在水中自然重力下降时诱鱼的能力,从而在细微动作上影响钓行程的效果。

三、钓行程不宜过急也不宜过慢

有的钓友说,只要是钓行程就15秒一竿,诚然如果行程中鱼讯特别好,能见口,即使速度再快一些也无妨。但实际情况是,连续抛竿行程中并不是每次都能见口。如果抛竿速度过快,反而会影响一些鱼儿追食已经到达底部的饵料。所以,针对具体鱼情,做出具体的抛竿频率把握。

一般而言,钓行程的精髓是:首先是即使鱼儿起浮也要能够通过钓饵雾化效果将各个水层的鱼儿聚在自己的窝点;其次是水层混乱的鱼儿,钓行程的目的就是引发其追食,所以不宜过快抛竿。

由此可见,钓行程过慢或过快都不符合其精髓。

四、拉饵状态

钓行程拉饵状态是关键,小编有一位钓友是钓鱼协会会员,经常参加各种比赛。其调制出的拉饵状态每次都是黄豆大小,既不是串状也不是大小不一,而是均匀的松散的黄豆大小状态,看着就非常舒服。所以,钓友们钓行程的时候,首先要将拉饵调制过关。简单做法是,饵料表面均匀铺洒一层拉丝粉,加水后反复搅拌,充分发挥拉丝粉作用后,现场观察拉饵状态,在依据需要酌量增加拉丝粉,或是干脆重新开饵。

五、鱼竿一定要超硬超轻

连续抛竿、飞鱼上岸、有效控鱼等的一系列动作都需要硬调性和超轻的鱼竿来实现。如果鱼竿重,俗话说千里行军带针难行,钓鱼也是这个道理,连续抛竿势必增加疲劳程度,不利于长时间垂钓;如果鱼竿软,不利于控鱼,鱼儿直接窜进别人的窝子,自己不愉快别人也不愉快。而鲫鱼飞鱼上岸,更需要硬调性鱼竿来把握其力度,力求做到飞到身前的鱼儿在手接鱼线时处于极慢的速度。所以超轻、超硬必然是钓行程的手竿选择依据。

六、钓行程应该选择钓箱

钓行程时,身体动作始终前倾并密切注意鱼漂动态反应,所以钓箱的设计高度本身符合人体工程学中身体前倾30度左右的状态。并且钓箱利于发挥快速垂钓动作的施展。

总结

钓行程其实没有那么难,关键是如姜尚一样于无心时,处处留意;于钓意中举重若轻。这样不但能降低钓行程的疲劳程度,同时能够很快形成自己的节奏,并对整个钓获过程做出更为精准的判断和把握。

钓行程的技巧,其实挺简单的


钓全行程的好处在于,饵钩处于动态之中,而鱼儿们大都是对动态物敏感的,因而钓全行程,往往钓获量在与钓友的比较中,是常常胜出的。所谓的钓行程,就是让抛入水的饵处于动态中,在动态中中鱼的钓法。这种钓法可以在水中的上中下层集鱼;发现鱼上浮时,也不要轻易调整水线钓浮,保持上、中、下层皆不舍钓的钓法。如果中上层集鱼较多,可采用加大搓铒的方式来取底层鱼和选钓较大的鱼。这样的钩法集鱼多,具有较高的选择余地。有很多钓友谈到钓行程的缺点时往往认为钓行程的缺点是不容易钓到大货,而钓获的小鱼多。我认为这是一种错误认识。

钓全行程的技术含量是较高的,是手杆钓的一项高技巧钓法,需要常期探索体会,不断改进技术细节。

钓行程不宜用长手杆,因为运动量过大,可能会吃不消。以四米五、五米四中调轻杆为宜,水深应在一米五左右或更深一些。行程,就是浮漂在翻身到钓目之间的时候,出现漂讯,例如浮漂就位前的加速、停顿、颤动、上顶等,一般都是正常的鱼口。如何抓好行程中的口?你首先需要一支行程漂。

台钓中,由于饵料的雾化作用和味型等原因容易造成鱼儿上浮和乱层,鱼儿的泳层又一时难以准确确定和定层,鱼层不稳定,鱼儿就饵特点呈现立体状态,上、中、下水体都有鱼口,窝点鱼群密集,漂相杂乱,或者天气等原因造成鱼儿上浮,底钓和定层浮钓都难以有满意的鱼获,上述情况发生后,就要考虑钓行程。

钓行程要注意,1、饵料雾化要好,这样才完全可以把鱼儿从底拉倒上层水面,出现浮标没到底的过程中打截口的浮标动作。 2、子线相对要长,单根子线长度通常在15厘米以上,以至于饵料下摆时间长。 3、宜拉饵钓,不宜搓饵钓;减轻饵重的目的让饵体在水体中的运行时间增长。

行程漂特征: 漂尾:因为行程主要体现在漂尾,所以行程漂漂尾一般较长,通常在15-17目甚至以上。

漂身:行程漂要求下沉缓慢,所以通常为下沉缓慢的枣核型。

漂脚:行程漂在下行过程中需要稳定下降,所以漂脚常为下沉稳定的长漂脚。

综上所诉,行程漂的漂型多为长脚长尾枣核型。

人轻、铒重、集鱼多,上、中、下层任选择。人轻是指人到钓点动作要轻,不要折腾得把近处原有的鱼都惊跑了。不用其它方法打底窝,只用钓组送饵入窝。饵重是指用饵量比平时要多,勤劳致富,钩到底后不过十秒就轻带提杆。因为这时子线早已垂直不动了。如果窝中小鱼较多,搓饵较小时,可采用穿插着用一两杆不钩鱼,专用大铒打底窝的做法,以保障入水饵量不被过多的小鱼迅速吃光。

钓行程的实战技巧分析


说钓底和钓浮,好多没有接触过垂钓的人也能理解。但是说到钓行程,恐怕会让不少新手懵圈。其实,所谓的行程,就是指鱼类在水表到水底之间吃饵的水层。钓行程,就是钓客根据鱼类的栖息状态,将钩饵投到水皮到水底的范围内的钓法。

钓行程对垂钓技术和施钓经验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如果你不能判断出鱼的泳层来,不能掌握下列施钓要点,是很可能空着手回家去的。那么,我们在钓行程时不能忽略什么呢?

一、在钓行程前,要确定当下情况适合钓行程

任何一种施钓方式,都是有一定的适用范围的,钓行程也一样。在饵的雾化效果过于强烈,或者味型太重时,有可能致使鱼类开启上浮模式。有的时候,鱼类会逐渐乱层。在这种情况下,鱼类就饵的范围就很难确定下来了。它们极有可能在水底吃饵,也有可能在水域下层、中层吃饵,还有可能去水域上层就饵。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窝点之中有很多鱼,钓客也是很难将其钓起来的。因为此时,漂相势必会很乱。在出现这种情况时,不论你是钓底亦或是钓浮,都是很难将鱼儿收入鱼护的。此时,钓行程是最合适的。

二、钓行程的施钓要点

1.施钓所用的子线要长

长一点的子线,可以让钓组在水里的摇摆过程加长,让它摇摆的时间更久。这样的话,就能创造出更多的机会,让处在不同水层的鱼类吃饵了。它们吃饵的可能性大了,钓客就会有更大的几率钓到截口鱼。

不过,子线的长度也不能无限的长。在一般的施钓环境里,子线的长度最好处在30cm左右。若是没有特殊情况出现,子线不要低于25cm,不要高于35cm。当然,如果你所钓的鱼种个头大,是可以适当的再将钓线加长一点的。此外,子线出了要长之外,还需要有一定的切水性。毕竟,在钓行程的过程中,扬竿的时间是很多的。若是子线的切水性不够好,势必会让惊鱼的可能性大增。

2.施钓所用的鱼漂应身短脚长。

钓行程之时,需要的鱼漂翻身一定要快。说起翻身快,自然不能忘了那种中间略短、两头都很长的鱼漂了。这种鱼漂,其实就是身短脚长的鱼漂。它们不仅翻身迅速,在变动的时候速度也比较平稳,鱼讯一般都很真实。说直白点,它拥有很不错的控程功能。有了它,钓组就无法肆无忌惮的在水里活动了。

3.施钓所用的鱼钩应轻一些。

钓行程时,钩子的重量和钩尖的锋利是同样重要的。一旦钩子过重,饵就很难慢速下降了。这样一来,那些活跃在上层和中层的鱼就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就饵了。鱼类就饵的机会小了,上钩的几率自然也就跟着下降了。

另外,钩条不能过粗。一旦钩条过粗,那些嘴巴较小的鱼就很难将饵吸入口中了。

4.施钓所用的鱼饵要合适。

总体来说,钓行程时,鱼饵的比重宜轻,雾化宜缓慢一些。

第一,要求饵的比重小,是因为钓行程时钩饵下降的速度越慢越好。一旦饵的比重大起来,钩饵下沉时的阻力就会变得特别小。这样一来,鱼饵下落的速度就会相当快。这种情况,是我们最不乐意见到的。

第二,任何时候,饵的状态都是很重要的。饵不可以太粘,因为那样的话雾化会受到影响。但是饵也不可以太散,那样的话水域中下层的鱼可能没有吃到饵的机会了。也就是说,饵在追求雾化的同时,还不能忽略了附钩性。最佳的状态是,饵到达水底之后鱼钩上还存有一些残留的鱼饵。需要注意的是,饵中最好不要添加那些酒米饵。

5.施钓时看漂要科学

钓行程时,所有鱼口都是不可以放过的。钓者不仅要注重鱼漂到位后的漂相,还得适当注意鱼漂到位前的漂相。不管看见沉漂还是点动,都要立即提竿。

钓行程怎样选择合适的浮漂


钓行程,是在对象鱼上浮之时,钓者常常采用的一种垂钓方式。用此法的目的,就是要将诱鱼和钓鱼两者结合起来,凭借高频率的抛竿将鱼饵以自己的意愿在不同水层里雾化,从而达到吸引目标鱼的目的。

在钓行程的钓组里,鱼漂仍旧对整个钓组的状态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你希望垂钓结果变得很好,就得以实时的鱼情为依据去选一支合适的鱼漂。现在每个渔具店里几乎都有很多种鱼漂。要想买鱼漂容易,但是要想买到一款适合钓行程的鱼漂,就需要注意很多问题了。

一、钓行程的鱼漂,漂尾要长、要粗

1.漂尾要长。

正常情况下,漂尾短于十一目的鱼漂,就不适合钓行程了。用来钓行程的鱼漂,长度一般都在二十厘米左右。具体的目数,钓客可以依据具体情况去调整。

就目前来讲,有些鱼漂的设计者,往往偏好于将垂钓鲤鱼的鱼漂的前三目设计的长一些。料想它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钓客在进行守钓的时候可以更精准更清晰的看到鱼漂的动向。并且,让钓客对垂钓之中出现的那些截口、以及吃饵情况看得更加清楚。另外,那些漂身有不少对比色的鱼漂,也是很适合钓行程的。毕竟,颜色分明的鱼漂,观察起来更容易。

2.漂尾要粗。

如果你将鲫鱼为了垂钓过程当中的对象鱼,那么就应该用漂尾偏细的鱼漂。如果你将某种大型鱼种定为了垂钓过程当中的对象鱼,那么就应该用漂尾偏粗的鱼漂。需要说明一点,我们一般讲小于0.5mm的漂尾,称为细漂尾;将高于0.5mm的漂尾,称为粗漂尾。

漂尾粗了以后,就可以承受更大的饵重了。在正常情况下,钓客都会采用搓饵的方式来钓大鱼。而且,因为大鱼的嘴巴大,所以我们搓的饵也不小。搓出来的饵,很可能一个就能把鱼漂往下压七目左右。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用细尾鱼漂,鱼漂就很可能下去接近二十目。如此一来,就没办法进行调钓了。钓小型鱼种时,饵又小又轻,基本上用细尾的鱼漂也没有什么问题。

在钓行程时,钓客的对象鱼往往不是小鱼。因此,漂尾还是粗一些为宜。毕竟用粗尾漂施钓,仍旧有钓到小鱼的可能。但是用细尾漂施钓,钓到大鱼的可能性就非常低了。

二、钓行程的鱼漂,漂身宜短

不管是要钓半水,还是需要钓从水域上层到水域底层的全水层,漂身都应以短为宜。不过,如果想要钓半水或者全水层,鱼漂的身子就需要粗一些了。但是如果你想要钓底,那么鱼漂的身子就不能太粗。

之所以要用短漂来钓行程,主要是想让水中的阻力有所增加。这样的话,钩饵就可以在各个钓层停留更长的时间了。一旦钩饵停留的时间长了,鱼类想要吃饵就会变得极其容易了。当然,如果是想要钓底,那么漂身可以适当加长一些。毕竟,若是钓底之时所用的鱼漂没有破水性,钓底的效果就很难好起来了。

三、钓行程的鱼漂,漂脚最好长一些、粗一些

之所以对漂脚有这样的要求,是因为漂尾略长,若是脚部太短,就不太协调了。在用鱼漂时,还得先考虑到鱼漂的浮力。一般情况下,若是鱼漂的浮力很大,鱼漂到达钓点的速度就会比较迅速;如果鱼漂的浮力很小,那么鱼漂到达钓点的速度就会慢下来。只不过,浮力太小之时,钩饵在各个水层停留的时间都会变少。如果这样的情况出现了,鱼类就很难吃到饵了。

以上就是钓行程时选漂的要点。除此之外,钓者还需牢记一点:一定要从钩饵入水后就时刻关注鱼漂。

台钓中的行程钓法的技巧


行程,就是浮漂在翻身到钓目之间的时候,出现漂讯,例如浮漂就位前的加速、停顿、颤动、上顶等,一般都是正常的鱼口。如何抓好行程中的口?你首先需要一支行程漂,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行程,以及行程漂:

什么时候钓行程:

台钓中,由于饵料的雾化作用和味型等原因容易造成鱼儿上浮和乱层,鱼儿的泳层又一时难以准确确定和定层,鱼层不稳定,鱼儿就饵特点呈现立体状态,上、中、下水体都有鱼口,窝点鱼群密集,漂相杂乱,或者天气等原因造成鱼儿上浮,底钓和定层浮钓都难以有满意的鱼获,上述情况发生后,就要考虑钓行程。

行程漂特征:

漂尾:因为行程主要体现在漂尾,所以行程漂漂尾一般较长,通常在15-17目甚至以上。

漂身:行程漂要求下沉缓慢,所以通常为下沉缓慢的枣核型。

漂脚:行程漂在下行过程中需要稳定下降,所以漂脚常为下沉稳定的长漂脚。

综上所诉,行程漂的漂型多为长脚长尾枣核型。

如何调钓:

空钩半水调平水是钓行程的惯用调漂办法,其目的是充分利用浮漂浮力对钓组的有效控制功能,延长钩饵在水体中的钟摆时间,争取更多的时间让钓手捕捉鱼讯语言;若用竿较长或视力不佳,也可调1目左右,但只能调低目不能调高目,否则为了单反面满足你的用竿长度或视力,那么浮漂控制行程的过程就会缩短,钓行程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老手钓行程无需设定钓目,调好漂后直接找底,把浮漂从下向上撸至视目目尖平水即可施钓,新手可采取调平水钓平水或调平水钓半目或1目的办法施钓,这样设定的目的是便于新手有个参照系统,以便在钓事中心中有数、心中有底。

如何练好行程钓法:

这类浮漂追求的是运动中的信号。在有鱼的池子里,在各个水层,反复抛。主要看,加速、停顿、上顶,这几口。看看你能哪口抓的最准。

另一个练法是带饵调1、2目,主要是针对草鱼,连鱼等半水鱼。这样的钓法,在到钓目后,可以等鱼。看的也是那几口鱼。

大家要注意的是;在漂走水接近调目时会有个假的减速,那不是口,而是坠到位后钩饵还在下摆的固定信号。

钓行程注意事项:

1、饵料雾化要好,这样才完全可以把鱼儿从底拉倒上层水面,出现浮标没到底的过程中打截口的浮标动作。

2、子线相对要长,单根子线长度通常在15厘米以上,以至于饵料下摆时间长。

3、宜拉饵钓,不宜搓饵钓;减轻饵重的目的让饵体在水体中的运行时间增长;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什么叫钓行程以及如何钓行程》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夏天钓鱼如何钓